法律视角下农民环境维权及相关问题探讨

时间:2022-12-12 10:12:59

法律视角下农民环境维权及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脚步逐渐的加快,农村地区污染的现象也变得相对较为严重,这对当地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农民环境维权的过程中,经常受到了一些阻碍,使农民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这样对当地环境的发展,是非常不利,体现了我国相关法律的不完整。因此,本文从法律的视角下进行分析,对农民环境维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并且对如何有效的解决,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希望对我国农民环境维权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法律视角;农民环境维权;相关问题

近几年,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在我国城市出现,而且在我国农村地区也相对较为严重,法律维权成为我国社会重点讨论的话题。在环境维权的过程中,农民也拥有一样的权利。但是,由于农民的法律意识相对不强,在环境案件中农民环境维权胜利的概率相对较小。同时,在农民环境维权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和一些不公平的待遇,这样就使农民环境维权变得形式化,对农村地区环境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根据以上这些现象,本文提出了一些观点,并且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1影响农民环境维权的主要原因

由于农民受到的教育相对较为有限,因此很多农民环境维权的过程中,并不知道如何利用法律的形式,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有很多的农民思想相对较为保守,长此以往都养成了民不与官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还有一部分的农民本着将其事情闹大的心态,这样一些世俗的观念,将农民环境维权的道路变得十分的艰难。经济能力相对较差:农民环境维权的过程中,是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背景的,例如:活动经费、鉴定费等形式。一般情况下,农民在环境维权的过程中,并不愿意一个人承担该项费用,而是希望大家共同的承担。但是,由于农民的法律意识相对较弱,很多人是以“搭便车”的形式,进行环境维权,并且在缴纳费用的过程中,很多农民都保持着你不先交,我就不交的理念,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影响农民环境维权,将其维权的成功概率大大降低。

2法律视角下农民环境维权的解决对策

2.1进一步构建基层维权制度:基层维权制度是保证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最大保证。因此,要对农民环境维权的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我国政府部门应当对基层维权制度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要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另外,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政府部门应当树立以人为主的概念,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农民环境维权的阻碍。同时,在构建基层维权制度的过程中,应当要求当地的政府部门,积极的听取人们的意见,这样可以有效的为农民在环境维权的过程中,提供多元化的意见表达渠道,提升农民环境维权案件胜利的概率。

2.2提高农民法律的意识:要想使农民切实维护自己的利益,农民就要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全面的提高自己法律素养,这样可以使农民学会利用法律的意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当地的政府部分,应当组建免费的法律培养活动,从而有效的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另外,我国政府要与相关的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组建专门的工作人员,为农民在环境维权的过程中,提供相对专业的解答,这样可以使农民环境维权中,对其法律条例更加的清楚和了解。除此之外,在农民环境维权的过程中,农民应当积极全面的收集证据,并且要向专业的法律人员,进行积极、全面的询问,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农民利用法律的形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2.3降低诉讼的成本:诉讼的成本相对较高,是影响农民环境维权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情况,对其案件的诉讼成本进行全面的调整,这样农民在环境维权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资金不够而发愁。另外,在对案件诉讼成本调整的过程中,我国政府部门也应当要求各个地方的政府部门,根据农民的实际经济情况,对其诉讼成本进行适当的降低,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民环境维权的信心,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环境维权的过程中,提供了相对便利的条件。结束语:综上所述,从法律视角来说,本文对农民环境维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为农民环境维权的过程中,提供最大的便利,提升了农民环境维权案件获胜的概率。

作者:丁晓玲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张晓翠.法律视角下的农民环境维权困境探讨[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2]姚娟.法律视角下的农民环境维权困境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5,05:13-16.

[3]蔡燕燕,蒋培,赵苹苹.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综述[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04:19-23.

[4]杨芳,张昕.农民群体维权困境及出路———基于法律视角下的实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