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律意识研究

时间:2022-02-23 03:10:28

青少年法律意识研究

一、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进程正在逐步推进当中,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正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提高人们幸福感的重要依托,必须加以夯实,不断培本固基,巩固我国法治国家根基。然而,在当下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对于青少年有着较大程度的冲击,在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中,培养青少年自身的法律意识意义重大。在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的过程中,不仅要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维权能力,提高青少年自觉使用法律武器的意识,还要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环境。(一)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有利于维护青少年自身的合法权益。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尚不完全,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与此同时,在法律知识欠缺的情况下,容易受到不良社会因素的诱导,走上违法乃至犯罪的深渊。根据司法部门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青少年犯罪的趋势不断加大,特别是初中辍学便进入社会的青少年,所以说,预防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我国进入新时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下必须大力关注的问题,这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长远发展问题。防范意识不足和法律意识欠缺是一个青少年较为鲜明的特点,这一特点往往容易放大,不仅伤害到自己,也容易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青少年不仅成为犯罪侵害的主要对象。对此,需要培养青少年自身的法律意识,提高青少年自觉使用法律武器的意识。在遇到违法侵害事件时,要冷静思考,处乱不惊,在保证个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敢于同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青少年要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个人的发展格局,善于从法律的角度思考问题,理性的看待身边的事务,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不断提升个人自身的综合素质,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二)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有利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青少年时期,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换的关键期,在转换过程中,法制观念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在我国青少年的社会化适应过程中,体现出明显不适应的现象。青少年作为发展中的群体,有着较强的模仿性和好奇心,有着很大的可塑性。作为青少年,其社会化的过程更加复杂多变,更加艰巨。在这一过程中,法制观念薄弱将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容易偏离个人发展的正确轨道,不能适应社会化进程,甚至走上反社会的道路。当前,青少年犯罪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就是青少年社会适应力不足的一个重要佐证。在各类犯罪中,青少年犯罪比例的增加,不仅对于青少年自身及家庭有着重大的损失,而且对社会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说,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是我们当前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和课堂教学等方式,可以让青少年知法懂法,增加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一方面,青少年知道了法律的规定,就会在日常行为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另一方面,青少年出于对法律的敬畏,担心自身受到法律的惩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律教育,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犯罪发生的可能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二、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过程中的问题探讨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失,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简单分析。一是由于个人成长和教育的环境不同,每一个青少年个体的认识水平就会有高低不同,进而影响到法律意识不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健康的成长,也是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应有之义。当前,社会功利化色彩较为浓厚,拜金主义、盲目崇拜等错误思想观念在青少年身上反映的较为明显,使得青少年身上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厌学、消极的心理。这种心理如果得不到较好疏导,会使得青少年出现违法犯罪的想法,乃至出现违法的行为。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要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入手。(二是在当下学校教育的环境下,“重分数轻法治”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在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中,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扮演好自身应有的角色。在当前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尚未设立专门的法律课程,法律意识的培养主要依靠思想教育课(思想品德课)进行传授。在该课程中,法律知识涉及面较窄,再在升学压力之下,一些与考试无关的问题便显得可有可无,课程也变得时有时无。另外,学校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专门精通法律的授课老师少之又少,使得青少年法律意识在学校培养层次变得愈加困难。三是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互联网、电视,新闻媒体等媒介都在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难以或缺的角色,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要加强自身的净化能力,为青少年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在大量信息冲击下,青少年还不能很好地辨别出糟粕与精华,难以有效的明确其中的界限。

三、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建议

通过分析当下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的措施和途径显得尤为紧迫。下面笔者将从学生个人、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来对学生意识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一)从青少年自身而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品格塑造黄金阶段,性格特征鲜明。一方面,青少年的个性张扬,自我意识正在逐步的形成过程中,感情丰富,情绪不易控制,受外界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青少年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个体,精力充沛,积极进取,对外在世界充满了好奇。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过程中,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观念,去除一些不良的问题对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正确的“三观”,能够大大提高青少年的认识水平和能力。青少年自身认识水平的提高,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先决条件。(二)从学校教育而言,要通过课堂教育重视法律意识的培养。在法律意识培养方面,学校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学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开设的课程难以满足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需要,学校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法律知识竞赛、观看法制教育片、利用校园内的广播站、图书馆及校园讲座讲坛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利用现实中真实案例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使法律意识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心底。学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前进方向,重视并加强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来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三)从社会环境而言,加大普法宣传,形成良好的法制氛围。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然而,在当前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恶劣的社会违法犯罪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对于社会上的事和人有着自己的判断和理性,这更需要社会形成合力,加强社会治安治理力度,积极进行法制宣传,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必须净化社会环境,为青少年法律意识养成培育一方沃土。

四、结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当中,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充分各种平台与资源,积极配合,凝聚共识,不断提升青少年法律意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让更多的青少年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了解到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其中。

参考文献:

[1]周紫菡.网络媒体对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影响.新媒体研究.2017(20).

[2]汤小阳、邓平、刘国庆.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与防范策略探析.现代交际.2017-11-02.

[3]黄景春.学法守法——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7,32(3).

[4]邓丽.衡东县农村留守青少年法律意识提升对策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

[5]李尚杰.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方法探究.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9(1).

[6]马蕾.流浪乞讨青少年法律问题及应用对策研究.法学论坛.2015,30(4).

[7]漆光鸿、王蕾.社区开展青少年法律服务的讨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32(3).

[8]刘亚娜、高英彤.论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影响.教育研究.2013,34(4).

作者:田钰 单位:沂水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