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时间:2022-08-20 10:35:15

新能源汽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摘要: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企业急需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校企合作是实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依托新能源汽车专业,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探究了校企合作的多种模式,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也面临着着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升级,国家急需既有高深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通过建设一批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国家未来发展的需求。在此时代背景下,职教本科教育取得了迅速发展。

1职教本科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需求

近些年,随着石油资源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大众、宝马、吉利等传统汽车厂商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并且消费者也对新能源汽车有了认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逐年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由2016年的50.7万辆增加至2020年的136.7万辆,如图1所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2020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53.3万辆和51.5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逐年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逐年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需求的急剧上升。新能源汽车是集材料、电学、力学、通信等多学科为一体的高技术产品,其产业链涉及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等多个应用领域,因此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售后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目前新能源汽车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已经凸显,国家相关部门也将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列为紧缺人才。这也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将会组建一批职教本科院校,用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职教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不是研究型人才,也不是在汽车厂车间的一线工作者,而是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需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更侧重于将理论知识进行转化并应用于实践。

2职教本科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职教本科院校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培养出的人才最终会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因此只有从国家和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对于新能源汽车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需求着手,调研全国各汽车整车厂、零部件厂及4S店,总结归纳汽车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的各个领域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及技能的需求,再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制定出适合职教本科层次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使每一位学生成为毕业即可上岗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3新能源汽车专业校企合作必要性

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形式多种多样,其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就职于新能源汽车整车厂、汽车相关零部件厂等与新能源汽车专业相关的企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往往要经过半年至一年的实习培训后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来参与公司相关的项目,这表明目前学校毕业学生所具备的应用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国家大力进行职教本科改革,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减小这一差距。在职教本科教育改革的多种形式中,校企合作教学可以有效减小这一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改善教学内容滞后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取得快速的发展,同时在市场竞争力的作用下,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时刻掌握着最前沿的技术,而职教本科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中相关教材却无法做到实时更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3]。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在企业熟知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在授课中及时更新授课内容,从而改善学校教学内容滞后的现状。

3.2改善实训条件不足

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需依托大量先进的实训和检测设备,有些设备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再加上近些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职教本科院校需不断更新实训和检测设备,这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训,借用企业先进的设备完成实训教学,弥补院校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

3.3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的场所就是企业,学生毕业后在企业遇到的都是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案,需要工程师根据经验,通过不断尝试取得最佳的解决办法。学生在学校课堂中遇到的案例大都是由教师设定好的有具体解决方案的案例,学生进入企业后运用教师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常常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缺乏有效的结合。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工程师指导学生参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这样可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融会贯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这样可大大缩短学生毕业后的实习培训时间,企业既培养了人才,又节省了时间成本。

4职教本科新能源汽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随着职教本科院校与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校企合作模式以“院校输送,企业培养”这单一模式为基础,发展了多种新型模式,具体如下:

4.1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体系,开发专业教材

新能源汽车企业为确保其市场竞争力,其研发和生产必然以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在职教本科院校的相关课程建设中,应充分结合企业的前沿技术,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共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相关专业课教材,以此能确保学校教授的课程内容与最前沿科学技术紧密相关,使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够真正将所学课程内容应用于实践[4]。同时考虑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涉及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职教本科院校往往不能包含新能源汽车所有产业链,因此,课程体系建设还需综合考虑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及院校特色,发挥职教本科院校自身资源优势,有选择性建设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

4.2企业工程师兼职授课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工程师工作在企业研发、生产、售后的一线,具有丰富的研发、生产、管理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正是学校教师和学生所不具备的。学校可通过聘请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工程师兼职授课,向学校教师和学生分享新能源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案例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除此之外,企业工程师还可以分享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流程,让学生了解到企业岗位分工及不同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向学生推荐适合的岗位,提前熟知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学生以后的企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5]。

4.3安排学生进企业实习实训

企业是学生学以致用的最终场所,也是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实现人生价值的场所。职教本科院校应积极联系与新能源汽车专业相关的整车厂、零部件厂,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为企业输送优秀的实习生参与到企业的研发生产项目中。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与优秀的实习生签订劳动合同,既帮助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又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4.4企业进行师资培训

要想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专业性人才,还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应用技能,不少院校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可以满足培养学生的需求,但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还有所欠缺。学校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进入企业实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学校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研发项目,学习汽车研发流程、生产制造工艺和流程、企业管理等,总结在实际研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和方法。教师在企业实习中提高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并在教学中融入到授课过程,同时学校教师还帮助企业解决研发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实现“合作共赢”。

4.5校企共同组建教学科研基地

对于一些时间跨度较长的项目,往往需要多届实习生的参与,往往会出现当一届学生毕业后下届学生很难接手的现象。学校企业共同组建教学科研基地,是解决这一问题有效的途径,师资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企业提供科研项目,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参与项目,企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6]。在科研基地中安排不同届的学生同时参与项目研发,当学生将毕业时,由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接手工作,以保证项目不间断进行。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参与企业真实的研发、生产任务,既能提升学生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还能为公司储备专业技术人才。

4.6校企共同举办技能大赛

新能源汽车相关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相关理论知识,还需要解决新能源汽车在研发、生产、试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故障问题,这就要求毕业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能力。为提高学生故障排查能力,新能源汽车企业可联合多所职教院校举办技能大赛,将汽车在研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以竞赛的形式展现在师生面前,并设置相关奖金,以鼓励职教院校师生积极参与。通过竞赛形式可促进学生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相结合,推动职教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教育向应用层次发展。

5结语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形势,我国将来必定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除学校教育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需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研发相结合,而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校企共建课程体系、共建教学科研基地,企业工程师兼职授课、学生顶岗实习等多个角度探究了校企合作的模式,学校应依据自身发展,积极发挥校企深度合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泽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概念、发展动力与改革突破[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3):18-23

[2]马骏,贲礼进,苏冬云,等.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改革探究[J].高教学刊,2021(09):181-184.

[3]宋玉华,叶永红.职业院校“1+3”模式校企合作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应用探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1(03):236-237.

[4]周大翠,高东璇,王竞.浅谈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19-20.

[5]朱廷永,谭云中,韦忆.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5):207-210.

[6]于立梅,谭敏华,冯卫华,等.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J].河南化工,2020,37(6):65-67.

作者:梁鹏 单位:淄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