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通信服务问题与原因

时间:2022-05-17 10:03:00

电子信息通信服务问题与原因

一、我校电子政务的信息传通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校电子校务的信息传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传播主体内部缺少双向沟通,决策的民主程度低在我校校务的信息化传通过程总,作为转播主体的传播者与受传对象之间缺少有效沟通,难以体现教职工对组织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参与,这是当前我校电子校务组织传播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首先,教职工民主参与的渠道不足,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未能在有效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缺乏反馈或反馈不及时。虽然教职工通过网络可直接查看各部门的信息,并且发表意见或建议,但反馈信息很难快速传递给决策层面的现象仍大量存在。

(二)有价值的信息传播内容无法实现充分传播信息传播具有不完全性,即使是在拥有先进网络手段的高校,也不可能根本改变有价值信息充分传播的问题。人们对一种新思想或方法的接受,首先要了解它,然后才是对它产生兴趣、进行评价直至接受。就新的改革措施出台或新政策的制定而言,相关的问题包括改革目的、意义的充分接受。改革给学校的发展乃至个人所带来的好处或影响,目前学校己具备那些有利条件,那些问题和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近期学校的改革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以及对将要进行的改革趋势和战略方向,内部信息传播的内容恰恰忽视了对有价值的信息的传播,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搜集、整理、保存、交换和加工。

(三)信息传播的非制度化导致不良传播,影响传播效果在电子校务信息传通中,组织传播要取得应有的效果,就必须建立起制度化的组织传播运行机制,信息的和有秩序的传通需要相应的制度和规定加以保障。不然,网络的随意性、不确定性以及传播信息流程中的巨大变数会使得部分有效信息被故意甚至恶意传播,并最终有可能导致不良影响。因此,在我们有效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规范和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有效信息的正常传播。

二、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滞后的传统观念电子校务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绝不仅仅是一种信息机器引入教育的过程,也是一场社会和观念更新,更是一种对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进行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创新教育思想、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在电子校务建设之初,问题的关键往往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人的意识和观念。传统的高校,内部信息传播主要是通过书面材料、会议、电话等来实现的,在电子校务实施后,长久以来的信息传输习惯,一部分人难以适应。以我校为例,会议通知、公文都可以在校园网上进行,但无论是传者还受者,观念上都存有不适应。首先是部分领导不适应,习惯于传统的工作作风,墨守陈规,因此,一方面信息上网,一方面还要电话通知,有时还要纸制印刷。其次是基层不适应,很多部门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没有积极应对信息的观念,习惯于传统的被动接受方式,缺乏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回执的意识。

(二)管理机构间的传通障碍与隔阂在上述下行和上行的管理信息传通线路中,较多的重视下行的信息传通,而忽视了上行的信息传通,造成信息传通渠道出现结构性的传通问题。传播渠道不通畅,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未能在有效传播和民主参与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反馈不及时,由下而上的传播机制未真正建立,意见反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采纳。

(三)不同角色群体间的传通障碍与隔阂在高校中最常见的传通隔阂就是教师群体与管理、服务群体之间各自对信息理解的不一致。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由于工作性质的差异,还有两大群体间各自对对方工作压力的不了解,凯瑟琳•米勒(KatherineMiller)考察过工作压力对组织成员的影响,使用了“心力交瘁”(burnout)的术语,以此来描述工作压力对组织成员的影响的后果。在传播速度较快的电子校务信息传通中,这种表现更为明显,这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信息传播量过大。信息传播量与个体接受信息的速度及信息的复杂程度有关,速度越快,信息越复杂,信息传播量就越大,越容易导致心力交瘁。二是信息处理的紧迫程度。信息必须在很短的时间里处理好,尤其是大量的限时完成的信息堆积在一起,给人心理上的压力是相当大的。三是对信息的理解度不高,对堆积的信息没有兴趣去处理,组织成员有厌倦的情绪,就会导致心力交瘁。

上述问题和形成问题的原因无疑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电子校务信息传通的效果,制约了组织信息广泛而深入地传播,阻碍了电子校务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想合理利用好有效地网络资源和信息传播途径,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运用好网络技术,改变固有的信息传受观念,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构建更方便快捷的高效信息资源的传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