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主持人必备记者素质

时间:2022-06-14 08:44:00

新闻主持人必备记者素质

传媒竞争日渐剧烈,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已经成为“影响新闻收视率的重要因素”。人们对于主持人的需求期待,早已超越串联节目,受众不满足于得知“发生了什么”,而是需要更深层次地捕捉事态发展动向及事件影响等。在这里,我们来探讨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具备相应的传播素质的基础上,融合更为敏锐的观察,独立的见解,准确的判断和深邃的思想等记者素质,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记者素质

记者是新闻媒体中从事采访报道的人。“记者素质”就是“记者”这一社会角色上具备的能力与品质。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是“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工作者”。观察、捕捉、分析、评论、引导、沟通……都是作为一名记者要胜任工作应具备的素质。从心理学上看,素质既与人的先天遗传有关,也受社会文化制约,可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心理学上的素质概念,指人的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现在,素质这一术语被广泛使用,认为它是在先天基础上,经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内在的较为稳定的身心组结构的要素、特征或属性。包括人的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合。记者素质是充当记者角色的社会个体在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形成的与记者角色相关的相对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总和。电视新闻记者与其他媒体记者在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上大体相同,同时也有相应特殊性。例如,视听语言的综合运用,及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等。

二、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的记者素质

(一)良好的政治素质

记者总是站在时代的前沿捕捉、发现和报道新闻事实,进行新闻传播。韦尔伯•施拉姆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分为三个方面: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新闻传播在这些方面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国内外都不乏新闻传播对社会政治、社会生活形成重大影响的实例:美国“默罗与麦卡西主义的较量”、“克朗凯特对尼克松‘水门事件’的揭露”,国内《焦点访谈》对社会腐败、不公正现象的曝光……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传播活动,是他在世界观、人生观的指导下,认识世界反映社会生活的过程,对新闻的把握与理解,也是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判断与理解。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是记者正确反映社会生活、影响社会生活的前提。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同样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才能更好地记录现在,书写历史,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学认为,新闻传播是一种社会控制手段。它是构建社会规范和实施社会规范的重要途径。朱鎔基总理为《焦点访谈》栏目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足以看出新闻传播对于社会生活的重大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记者是社会群体的哨兵,用组织和引导舆论来监督社会生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记者服务好社会群体的思想保障。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监控下,记者才能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才能有勇气站出来替百姓说话,为正义护航。正如一位资深电视策划人所说:“没有责任感,电视人怎能为民主做主,匡扶正义?没有使命感,电视人又怎能不畏艰险,严惩腐败?”,“《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之所以成功,就在于这两个栏目组里聚集了一批内心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地电视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与削减,会导致记者这一社会角色的退化与错位,有时甚至发生角色异化。近些年,一些媒体记者利用记者身份做生意,跑买卖,还有人利用新闻媒体特殊的监督力量,以新闻“敛财”……这些责任感缺失的表现,不仅使记者的社会监督功能丧失,还引起不良反响。所以社会责任感一直是对记者从业的基本也是重要的素质要求。

(三)敏锐的发现力

传播学家米德提出“瞭望者”的特点:“为某一群体担任瞭望任务的动物是该动物群体中较之与其他同类对气味、声音更为敏感的动物”。记者是社会群体的瞭望者,具有比普通人更强的发现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敏感。记者的发现能力即新闻敏感是建立在政治素质基础上的一种业务能力,是记者社会认知能力的一种表现。它表现为对新闻事实的发现与关注,还表现在报道角度的选取、对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前景预测、被淹藏真相的事实追踪调查……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打破记者与主持人在工作上的割据局面,进入新闻的采制过程,发现能力是必备的条件之一。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对优秀节目主持人的标准应是:“集合魅力、表达能力和发现能力的三位一体”,并且指出“发现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构成优秀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基础条件。孙玉胜《十年》中叙述了一个白岩松“发现”新闻的实例:1997年《东方时空》栏目曾为总主持人设置了2、3分钟的言论空间,白岩松在一次节目中这样评述中国足球:“没钱的时候不行,有钱的时候不行;业余的时候不行,职业化以后还不行;穿红衣服不行,穿白衣服也不行;苏永舜不行,戚务生也不行;中国教练不行,外国教练也不行……”如此多的新闻点需要发现,而将这些新闻点贯串起来,形成独特的角度,同样也需要发现。

(四)采访与写作能力

采访和报道是记者的天职。采访,是记者采集相关信息的搜集、信息比对和信息判断进而就某一主题对相关人员进行访问。报道,是记者在采访的基础上,记者利用一定符号系统创作新闻作品的过程。两个环节都是记者对语言能力的具体应用,可以把它看作记者的职业语言能力。记者驾驭语言系统的这种职业能力,我们常称为记者的采访能力和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来说,记者写作下来的文字和主持人表达出来的言语都是对思维内容的记录和表达,都是二者在传播活动中对语言符号系统的组织、运用。以往对主持人的语言要求偏重于有声语言的表达,即有声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而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职业语言能力不仅包括“口头的”,也包括“笔头的”。除此之外,对于电视新闻工作者来说,这种职业语言能力还包括对另外一种符号系统的运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视听语言符号”的运用,因为电视新闻节目除了用“文字”、“有声语言”说话,“画面”也是电视新闻的表达方式。

近几年,主持人的采写能力逐渐得到重视。采访和写作对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表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职业语言能力应该是两项侧重的总和。需要指出的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的采访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电视新闻主持人的采访和写作能力要比记者更胜一筹。记者采访的目的是获知事实,寻求意见看法,采访过程可以作为节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可以适量加入节目组接。成熟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体制中,主持人有更多表达的主动权与节目的控制力:主持人的采访是节目构成的有机部分;专访节目本身就是主持人采访过程的展示;主持人通过分析判断组织而成的主持人言论,有时不经审查就可在节目中播出,这一点在直播类节目中屡见不鲜,作为节目主持人的职业语言能力,需要在采访能力与写作能力基础上,形成高质量的口语表达,清晰、准确、口齿清楚、普通话使用规范只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职业语言能力的基本要求,新闻现场和直播现场报道和评议的即兴口语能力等,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语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