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策略论文

时间:2022-09-10 06:23:00

小学德育教育策略论文

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正在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原主流价值系统已受到挑战,失去原来全面主导、支配人的行为的地位,而新的主流价值体系尚未形成,更难说己经处于支配主导地位,各种不同价值观的相互冲突依然会十分激烈。因此,建立一套具有普遍性价值观特征的道德教育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学校德育及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以普遍性道德为特征的学校德育相关问题的探讨,来达到对当前学校德育改革有所助益的目的。

一、目前小学的德育教育概况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能够而且必须探讨教育在当前世界中的深刻意义,并且重新估计教育对于那些要为明日世界作好准备的新生一代所应负的责任。我们必须探讨教育的力量和理想,它的前景和目的。”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古往今来,德为人之本。我国素有重视德育的传统,中国古代的德育主要是伦理教育。而现代,不同的著作对德育的定义各不相同,如: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与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德育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地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上述几种德育的表述,虽然在文字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德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活动,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几方面。现在也有人把心理健康归为德育。

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在教育指导思想上,一直都比较重视学校的德育,只是在不同的年代,强调的是德育不同的功能与价值。

建国初期,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强化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实质上看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基本上是战争时期政治教育的延伸。

1956-1965年,学校德育工作根据当时现实斗争的需要,强调对学生进行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教育。

“”十年是中国教育严重倒退的时期,是社会道德被严重扭曲的时期。这十年中学校德育就是搞“阶级斗争”,学校变成了思想斗争、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场所。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建国前30年的学校德育工作是以突出政治为中心的,“学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政治工作或政治教育工作,德育就是以政治为主要任务,政治可以决定一切、冲击一切、代替一切”。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学校德育工作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有了实质性的进步。这期间,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纲要和实施意见,如: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1994年中共中央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文明办、司法部飞教育部分别《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这一系列的通知、纲要和实施意见,使学校德育有章可循,加快了德育朝专门化、全面化、开放化、规律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应该说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是有成效的,但我们在肯定学校德育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目前德育仍然缺乏相对稳定的价值系统,内容陈旧、僵化,不适应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我个人认为,目前学校对德育的重视,仅仅是因为政治或某方面的需要,那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就提出加强那一方面的教育,德育的政治化色彩仍然很浓,道德作为德育的基本价值体系还是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因而如何解决学校德育同现代化的冲突,同时完成自身的现代化建设便成为世纪之交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小学德育存教育中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我国恢复WTO组织的成功,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德育对学生收效甚微,德育一体化的大教育思路,不能与学生的行为产生共振。笔者认为,当前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

1、德育工作内容陈旧、僵化

脱离少年儿童的实际,缺乏一套大多数人承认的、相对稳定的基本价值观体系作为德育的一贯内容。德育要让人们把社会道德规范付诸社会实践,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及全部的社会生活中去,使社会道德的规范变成行为准则,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可遵守性、可实践性。目前,我们的德育内容,基本上不具备操作性、可遵守性,更谈不上实践性。道德教育更是与少年儿童人格和心理塑造处在分离状态。

2、德育目标的层次不适合,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征

德育目标层次上的不适合,是指德育的理论运离了少年儿童的实际生活,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特点错位。“知、情、意、行是构成学生品德的有机整体,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品德的形成。”

我国目前的学校德育目标,只关注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忽视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更谈不上让学生感受生活。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教师一方面高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视分数如命。就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道德教育来说,“它的目的也不在关注少年儿童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内在的精神发展,而更多地受外在的功利的制约,其活动亦越来越带功利的色彩。极具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变为盲目的对规范与守则的遵从与机械的行为操练。学生中出现的道德人格的双重性与大量道德行为上的两面性不能不说与此有关”。

从心理学来说,人的道德品质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意识的发展;二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前者指人掌握的道德原则或信念,后者指把道德原则、信念付诸行动的能力。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但我们的德育却是从最高级的共产主义教育开始,以最低级的搞好环境卫生教育结束。这不符合人的道德品质心理发展规律,不符合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3、德育教育的内化过程不够,脱离了少年儿童的主体

德育过程实质上是规范的内化过程。当代的学校德育,强调表面上的东西太多,学校实施的教育行为与其向学生进行的教育往往不一致。目前学校德育的核心仍是传统规范的一记忆、模仿和训练,强调的是外部环境的制约作用,着重他律,“运动式”的德育让人无所适从。应该说,对小学生采用一定强制性的方法来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这对他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文明规范确有很大作用,但学校的教育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使之内化,学生的认识和操行仅仅是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则难以培养其自律的品质,这使得德育与目前少年儿童主体的核心价值相背离,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

4、德育教育的方法、手段呆板单一

学校德育途径单调,多以灌输、说教为主。人们以为把如何做人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会成为那样的人,以往常常提倡把一个高、大、全的人作为学习的榜样,就是灌输的体现。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欢创新,老一套的方法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其作用自然十分有限,实效性必然不高。“德育(礼教)的过程,与其说是德育(说礼)的,不如说应是诗化的;与其喋喋不休的说教,不如让学生更多地从情感上去体验。情感的体验是源于生命本体的内在深层的东西,它能从根本杜绝不规范行为的发生。而目前学校欠缺的恰恰是这一点。”

5、在观念上,道德教育在学生中还未成为调节人与人关系的准则

大德育中零散的道德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呼唤着一种以独立人格、公正、平等、自山等为内容的多元道德观,来调节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经济的市场化,使人们的道德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增强的同时,加大了自己与他人、集体的对立;在注重人际关系、机会和技巧的同时,产生了将投机钻营、溜须拍马作为获得权力和金钱的捷径的倾向;在追求财富和富裕生活的同时,易放纵自我和追逐物质享受,理想信念淡漠。如果我们不建立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那么,面对“入世”带来的思想、文化等无形竞争,我们就会经不起考验和冲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将受到极大影响。经济的全球化呼唤我们建立先进的道德教育体系。

三、改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地方是课堂,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面对面交流的主要渠道,更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表现最多,只要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善于抓住时机,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就能结合学生特点,把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一育人的统一,最终完成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任课教师若能在平时对学生注重优秀道德品质的教育,不但能培养出有“才”的学生,还能促使学生成为有“德”的人。

在课堂方法上把道德教育作为切入点,从知识化、认知化转到重视情感体验及情感发展,“使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学生能够(尽可能远地)站在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的文化、宗教、意识形态之外,允许我们接受或拒绝、赞同或批评任何文化中的各个要素。”

1、借助教材培养价值观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它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思想都会在教材中得到反映。教学既要传授严谨的科学知识,又要引导学生领悟做人的道理。我们说教材具有思想性,并不是说把所有的内容都牵强附会地用来进行道德教育,而是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施教的对象,设计好教学情景,适时进行教育。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故事是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各门学科都可以采用。例如,在自然科学课堂上可讲述著名科学家的传记和科学小说里的故事;在社会、文史思想类课堂上,好的文学作品与历史事件,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道德价值观,能使青年学生,既欣赏到生活的美,又感受到道德的力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教育了几代人。

我们不是说,所有教学内容都有明显的道德教育题材,但只要我们注意去挖掘,有些隐性的东西就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曾听过一节小学生英语单词教学课,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我被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所吸引,一个简单的单词Chocolate,居然被老师发挥的那么淋漓尽致。她在讲述了这个单词的发音、拼写和汉语意义后,让每一个学生,以这个单词的字母为开头,拼写出九个英文单词。同学们不一会就写出了各种不同的单词,老师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精神给以了表扬。随即,老师也写出了九个单词(Care,Heart,Ori.e.ntation,Cooperation,Options、Love,Altitude,Task、Excellence),让同学们评议。同学们从一个单词学会了几十个单词,这是学科教学的成功。当老师进一步解释它们的词义时,把关怀、心灵、方向、合作、选择、爱心、态度、任务、卓越,与现代社会人应具有的素质及做人的道理融为一体,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还领悟到了深刻的做人道德规范。这样的教学一定会使学生一记忆犹新,终生受益。

以上的综述说明,各科教学的道德教育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正如人们所说的“教师免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精神影响的唯一途径就是关闭学校”。但教育者的任务不是任其自然,而是应该更自觉地根据教材本身的教育因素,充分发挥各科教学的道德教育潜能。

2、创设适当情景,培养道德反省能力

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理论家柯尔伯格指出:“学校里的正式课程固然是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道德主要还是一个行为问题而不是一个课程的教授问题。事实上,学生所获得的大量价值标准通常并不是来自学校的正式课程,而是来自学校的‘隐性课程’—学校正式课程以外的一切能对学生的行为、态度、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因素。”柯尔伯格的理论认为,促进少年儿童的道德应该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展开,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真正的道德氛围。他采用“道德两难法”,向儿童讲述一些是非不明、判断上进退两难的故事,并从被试者的回答中来了解他们的道德水准,提升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故事是:

在欧洲,有一个妇女患了一种罕见的癌症已濒临死亡。医生认为还有一种药可以救她的命,即该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镭。药剂师以10倍于成本的价格2000元出售该药。病妇的丈夫海涅想尽办法也凑不足钱买药。他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求他便宜买给他或赊款给他,可药剂师就是不答应。失望之余海涅终于夜间破门而入,偷走了这种药,去救妻子的命。请问:海涅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

这种道德两难问题,不同年龄、不同道德水平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提供不同的判断理由。

“道德两难”的故事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它来自于现实生活,情景真实。如果我们让学生角色换位,身临其境的去体验这种道德两难的判断,学生会在不同道德水平上各抒己见,引起道德上的分歧和冲突。通过各种道德观点的交流和比较,促进了学生道德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道德反省能力。

3、教导解决人际冲突的原理和方法,是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为了认识、化解冲突,我们首先要研究引起人际冲突的根源是什么。冲突分为几个层次:国家之间;集团之间;家庭之间;个人之间。人有心灵和身体内外两个层面,当心灵与身体能够协调时,心灵就能够主导身体的行动。心灵追求的是超越自我的更大目标,它居于优先的主体位置,而身体追求的自我维持与生存的目的是从属的。如果自我维持的目的占了主导地位,个体就会感到不和谐,这正是冲突的本质。因而我们说,冲突的根源在人的心底,来自于只为了自己而生活的价值观。冲突很容易招致失去理智的行为,“教师必须帮助儿童考虑真正的道德冲突,检查他们用以解决冲突的推理,找出他们思维方式中的前后矛盾和不当之处,并发现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

自私的行为是造成冲突的催化剂,只有无私的态度才一能扭转自私的行为,无私不仅可以愈合裂痕,而且有可能避免未来的人际冲突。骄傲自然会引发敌意,别人会认为这是不尊重人的态度,谦虚则给人以平等的感受,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这与人的自尊心相符。在人际冲突中,一旦有一方承认自己的片面与错误,则另一方也容易妥协;贪婪促使一个人想要得到比自己应得的更多的利益,由此引起冲突,为解决纠纷,就需要以慷慨来扭转贪婪之心;服务是一种满足别人需求的关爱行为,不同的个人与群体总觉得比其他的人和群体优秀,因而总想统治对方,从而引起憎恨与报复,为纠正这种恶行,人们就应该彼此服务;道歉不论在什么场合,都能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学会道歉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公务员之家

学校可举行化解冲突的原理讲座,对形成紧张对峙的原因、如何公平地不用暴力化解冲突、调解的技巧、减少敌意的方法进行讲解,教导学生学会无私、谦让、慷慨、服务和道歉,培养学生以公正的非暴力的方法解决纷争的能力。

4、结合现实生活,通过服务体验并用法律意识教育来辅助道对德意识的情感教育

服务体验是要求小学生们学习为他人服务是实施道德教育的宝贵策略。学习服务的例子包括:辅导同学解决课业上的困难;自愿承担班级劳动;为学校的各种需要出力;高年级学生辅导低年级学生;探访病人;清洁社区环境等。

小学生们通过积极帮助他人,得以亲身体验地学习,道德意志得到激发。服务的学习课程,需要有计划地像学科课程一样去认真设计,其内容、方法和目标都必须明确。在美国的学校,每个小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义务服务学时,这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目的还在于通过亲身的服务和实践形成人的道德规范。

其次,法律和道德都是用来调节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不同的是,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强制实施的,道德却并非如此。法律和道德一样都要人们自觉遵守,法律实质上是部分道德的规范化,它对人们所限制的行为也就是道德所限制的行为。我们要把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构建必需的诸如“公平”、“责任”、“公平竞争”、“法制”等德育内容,实现法制道德教育的一体化,这也是现代道德教育的创新之处。

四、较适合当代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建议

从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看,道德品质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加深,逐步发展而达到一定的境界。实际上,道德原本就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关系,离开了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性。生活是酸甜苦辣都有的,只有通过体验实际生活,人才能不断超越自身从而扩展和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和开展各种社区活动,目的也就是为了让道德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

1、小学校道德教育应从封闭的校园走向社会生活实践

小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加深的过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学校,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学生的人格趋于完善。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清除小广告”的社区服务活动,带领学生清除社区中电线杆、墙上的小广告。在清除过程中,不但使学生认识到小广告的危害,而且通过学生自己的行动为社区清除了“毒瘤”,美化了社区的环境。另外,组织学生打扫社区卫生,参加慰问社区老人等社区服务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心中有他人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德调查”是一项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商场、广场等人多的地方去观察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发现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知道了应该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提高了自己的道德认识,规范了自己的道德行为;同时,也使得思想品德教育更富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也保证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实施。社会实践使学生提高了道德认识,完善了学生的道德人格。

2、寓道德教育于活动中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喜欢玩、喜欢活动。如果把活动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寓教于乐,道德教育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开展有意义的道德教育活动要因时因人而异,如在低年级学生中,可以开设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课,组织观看有诚信教育内容的影片,在文体活动中穿插有诚信教育的节目(如讲故事,说相声,演小品等),开展评选“最有诚信品质的学生”等活动。在高年级学生中,可以开设有关责任、博爱教育的主题讲座,如征文活动、辩论赛、成立道德法庭、组织对现实生活中公德状况的调查活动等。其实道德教育活动的时机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在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用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就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全愈著:《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2.蔡克勇著:《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3.茅于轼著:《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4.薛澜、张强、钟开斌著:《危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5.国际教育基金会:《道德伦理教育会议演讲集》,1998年。

6.梁小明、刘德纯主编:《21世纪创新学生健康人格新概念》,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

7.王坤庆著:《精神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8.徐澎、刘浩注译:《道德经》,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

9.易连云著:《重建学校精神家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千意见》,2004年3月22日。

11.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1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译:《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约翰·威尔逊著,蒋一之译:《道德教育新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14.解思忠著:《国民素质忧思录》,作家出版社,1997年。

15.亚瑟·亨·史密斯著:《中国人的性格》,学苑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