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渗透德育策略探索

时间:2022-04-03 10:27:42

高中生物教学渗透德育策略探索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学科素养、学科科学发展史方面的素材,有效渗透德育。文章结合教学实例,指出教师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巧妙渗透德育,培养学生以科技发展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坚守本心、永不言弃的科研态度和执着的毅力,培养学生保护、珍爱生态环境的意识,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生物;德育渗透;学科能力;科学素质

当今时代,生物学科发展迅速,生物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转基因技术用于提升农作物产量,增强抗虫抗病能力,控制各种生物的数量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生物教育,重视生物课程的设计,力求充分发挥生物教育的价值。为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生物德育价值,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并尝试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而提高实验探究能力。翻阅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不乏有一些生物发展史方面的背景信息,在生物发展史资料中介绍某些生物资料,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本文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因,探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种有效方式。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因

当前,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根据教学情况渗透核心素养内容,渗透生物德育方面的内容如思维培养、科学精神、道德素养等,以提升高中生的思想认识和科学素养。首先,高中生物教材、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高中生物蕴含很多道德内涵、人物事迹,可以作为德育的材料。生物作为一门科学课程,是无数科学家呕心沥血历经多年探索的成果,每一个重大发现都是他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因此生物教材及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值得学习的原型及榜样。其次,高中生物知识本身就蕴含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吻合的内容,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揭示了各种细胞相互作用,共同协作完成生命活动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理念。再如,神经系统的调节章节讲述了多种激素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幼年时过少会得呆小症,幼年时过多会得甲亢;生长激素,幼年时过少会得侏儒症,幼年时过多会得巨人症。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路径

高中生物教材、其他教辅资料以及教师课堂上设计的教学环节中都蕴含道德的内涵。生物教师要积极开发、探索生物课堂中蕴含的德育知识,通过教材内容巧妙地进行引导、拓展,帮助学生去思考、感悟其中的道德故事。1.培养学生以科技发展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怀。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开篇呈现了对邹承鲁院士的访谈内容,真实再现了邹承鲁院士的事迹与想法。他所在的团队在艰苦简陋的实验环境下通力合作,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一大壮举。为此,在教学“蛋白质的功能”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分析蛋白质的众多功能,如免疫功能(抗体)、结构功能(结构蛋白)、运输功能(血红蛋白)、催化功能(酶)、激素功能(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在学生对蛋白质功能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呈现邹承鲁院士合成激素类蛋白胰岛素的过程,让学生体会邹承鲁院士的科研精神、远大的理想抱负、为国家奉献终身的价值追求。当被问到“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你们是怎么想到做这个高难度的课题的?是其他科学家的工作让你们感觉有一定的把握吗”时,邹承鲁院士坦诚回答:“没有,只是凭一股热情。当时大家就是有一个愿望,做出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会让人们感受到科学家为科研献身、为祖国无私奉献的满满正能量,他们不计较成败得失,始终坚守自己内心的科研梦,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楷模。因此,生物教师可以巧妙引入邹承鲁院士的事迹及访谈语录,甚至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将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药学家屠呦呦的视频资料引入课堂,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培养他们以科技发展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怀。2.培养学生坚守本心、永不言弃的科研态度和执着的毅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一些生物知识还蕴含着创造性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诸如,遗传是高中生物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包含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等知识,这些知识是高考的重点,生物教师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讲解该模块内容。学习遗传的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个体的形成过程、树立基因安全意识、了解疾病的预防原理及策略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到遗传,教师可以讲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科学的热爱和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另外,不得不提到奥地利著名生物学家孟德尔,源于对科学的痴迷,在唯有孤独相伴的小庭院里他选择了科学研究,选择了探究生物的奥秘,探究遗传的规律。在人们对遗传学知识还一无所知时,他在修道院用一块田地尝试种植豌豆、山柳菊、玉米等多种植物,期间他还进行多项植物杂交实验,经过长达八年的艰辛研究,最终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这八年无数的失败,无数次的尝试,没有他人的援助,有的只是一方庭院,满园植株,一颗永不放弃的心。孟德尔用八年时间开创了奇迹,打开了遗传学的大门,为后人继续深入研究做好了铺垫。可以说,正是大批生物科学家们这种坚守本心、永不言弃的科研态度和执着的毅力,才有了诸多生物史上的大发现。因此,生物教师在讲解遗传知识时,要注意挖掘为遗传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重要品质,让学生感受他们不问名利、坚守本心、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坚守本心、永不言弃的科研态度和执着的毅力。3.培养学生保护、珍爱生态环境的意识。人教版选修三“稳态与环境”是高中生物中难度较大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该部分内容从整体和整个生态环境的角度研究生物个体内部、同种生物、异种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整个生态体系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的各部分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整个生态系统也在该平衡中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部分知识在当前新高考中又会同当前的热点和紧密联系,生物教师可以将这些作为课堂学习的背景,有效渗透环保方面的知识。生态系统的内部时刻都在进行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但生态系统整体却能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它们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但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就像一个有弹性的气球,当外界作用超过它的弹性限度时它就会爆炸。因此,在教学这一节时,教师要多给学生呈现一些实例,让学生感受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巨大危害,引导学生珍爱环境、保护环境,为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不断努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教学越来越强调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的内涵,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高中生物课程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而具有多重教育价值,不仅能传递生物学科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爱国情怀、环保意识等优秀品质。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挖掘生物教学的德育作用,切实发挥生物课堂教学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蒋进.浅谈德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生物教学,2018(06).

[2]吕晓丽.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9(06).

[3]王可敬.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的德育渗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4]耿璐璐.打造个性化课程呈现多样化课堂———例谈高中生物教材重构的几点原则[J].中学生物学,2013(10).

[5]方煜.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1(02).

[6]屈燕飞.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以“群落的结构”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8(24).

作者:唐晓斌 单位:福建省上杭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