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校德育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13 11:27:32

新时代学校德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当前学校德育的改革与重建已是势在必行。德育的宗旨应该立足于基本人伦和美育,立足于生命的和谐与生活的实践;作为课程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应该具有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应该着眼于师生的共同建构;德育环境应该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让学生在自我教育发展中不断地实现其生命价值。

【关键词】德育宗旨;德育课程;德育环境

,但是现代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建设和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学校德育脱离生活现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无视学校德育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无视生活本身的完整性、丰富性和现实性,对德育作出独立思考的同时又偏于一隅,将学校德育异化为另一种存在”。德育没有很好地发挥帮助个体成长、促进个体生活的作用,而是站到了人真实生活的对立面,形成对人本性及其生活的束缚和压抑。有些学校的德育甚至演变为拘谨、枯燥、格外空泛的形式,给学生造成一种乏味、僵化的印象和体验。然而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加上全球化进程深刻的传播、扩散、冲刷作用,使得世界正在形成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种新的技术推动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也必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旧有的学校德育目标、内容及德育环境也必然面临解构和重建的问题,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已是必然。在这个前提和背景下,学校德育又该当何为?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德育宗旨

德育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在学理上探讨怕总也争论不休,没有定论。但在古代,除古希腊之外,道德教育与教育(狭义)的概念几乎等同。而现代教育,则主要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构成。道德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德育的核心。但其实可以更明确一点说,德育就应该是道德教育,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仿佛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大杂烩、大熔炉,应该还原它本来的清纯,发挥它的作用,应该厘清德育的宗旨定位。“教育上所愿有的一切目的,与价值自身(即可贵点),就是道德。”“一切教育如能发展‘对于社会生活能作有效律的参与的能力’,都是道德的教育”“因为道德的过程就是不断从坏经验转变为好经验的过程,所以,教育的过程和道德的过程是完全一致的。”在杜威看来,一切教育都是道德教育,这种教育所养成的品行,不但能做社会特殊的事情,并能有兴趣继续不断的生长。生命是时时进步的,社会也是时时进步的;一个人能在这个社会生活,并且他个人也能进步,也能自新。道德教育是一种生命的和谐,也是一种人生的艺术。生命的和谐,就是作为生命的个体所达成的生理与心理的身心和谐,达成“知、情、意”三方面的和谐统一。知的教育不是向学生灌输各种知识,而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兴趣与改造世界的志愿。情育不是培养学生情商和社会交际能力,而是启发学生将心灵之中应有的感情表达,在感情的丰富与表达中使学生了解其作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能努力践行。意志教育不是宣扬个人盲目的意志,也不只是一种韧性毅力的训练,而是培养学生一种历史的判断力,使其人生的选择能够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现在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同时,道德教育也是人生的艺术,即能够懂得知、情、意的生命和谐,能够回应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在其所处的时代应该怎样生活,能够回应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应该做怎样的人。“凡是一个人在他生命某一点上,值得旁人看见佩服、点头、崇拜及感动的,就因他在这个地方,生命流露精彩,这与写字、画画、唱戏、作诗、作文等作到好处差不多。”回归经典文本,不难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一直很注重人的道德构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这是在谈自己的生活,也是在用微言大义阐述自己不断追求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是建立在人的发展之上的艺术,是关乎生活现实的实践却又不失心灵追寻的真正德育。长久以来,人们对道德教育的见识,常常停留在伦理纲常的误解之中。父应慈,子应孝,朋友应有信义以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等等,这些固然能够体现儒家在人伦和人生各项事务上的讲究,很妥帖很周到,可是孔子也说过,“君子不器”,我们所有的道德教育不能是伦理纲常的“器物”,不能是死的守则,否则这样的道德教育便离生命很远了。孔子是讲求生命本真的提升和熏陶的,“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志气很大,很豪放,不顾外面;狷者狷介,有所不为,对里面很认真;两者各趋一端,都是不妥当的。但是孔子认为,如果中庸不可能做到,即使狂狷也是好的,因为这是生命的真实,比那些虚假的东西要好。孔子最不喜欢的是那些乡愿,所谓:“乡愿,德之贼也。”他又说道:“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唯乡愿乎!”乡愿是什么?即是他没有自己生命的真力量,而是在社会上四面八方却都应付的很好,人家称他是好人。孟子指点的最明白:“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流合污,合乎汗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外面没有什么不妥的做法,可惜内力缺乏真的。狂狷虽偏,偏虽不好,然而真的就好,这才是儒家的真精神真态度。而当下我们的学校德育过分关注作为“器”之存在的制度准则,不注重培养人的真性情,不注重发展人的真趣味,未能注重生命的和谐教育,未能注重生活中美的教育,所以道德的教育就难免陷入虚假枯燥而令人生厌的窠臼中了。

二、德育课程

在有关德育的宗旨问题探究中,我们试着从儒家的文本中解读了一点古代圣贤的道德主张。下面从现代教育背景下德育课程的探讨方面谈一点看法:从宏观而言,当下的学校德育课程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为开展德育教学而专门开设的“德育课程”;二是具有德育特质或者德育元素的各学科课程;三是学校文化实践活动之类的隐性课程。尽管关于德育的新课程理念也有着深刻的认识,“课程是人投入其中的生命流,人在课程中表现自己的生命,并在表现的同时体验自己的生命。当我们把课程的着眼点从知识转向生命时,课程的德育性就随之产生了。一切课程,当它成为真正生命的历程和生命资源时,也就是广义上的德育课程”,但是现行教育制度下的这些课程大部分还只是倾向于知识教育,具有德育的潜在资源,却还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课程。如果知识不能汇流到人的心灵而丰富内在的生命感,那么知识就变成了一堆毫无生机的材料,这样的学习必然变得枯燥,凌乱和残缺。例如,学校开设的“德育课程”往往只是“关于德育知识的课程”,其它课程也常常因为生命自觉意识的缺乏而导致其脱离了人的内在需要,难以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而且专任教师在开展“德育课程”的过程中,或者其它学科教师在课程里渗透德育化的过程中,由于各人的价值取向、知识水平和个性特质不同,难免会呈现出自身局限性,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随着21世纪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而教育却愈发偏向了知识技术的方向,偏向了器物的层面,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之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宗趣,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也因此出现了许多人生问题,在自我、生活、生命等方面产生了诸多迷茫与困惑。道德教育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要现代化乃至走在前列,那么必须得建立与其他国家能够交流和竞争的平台,而教育则是这个平台的支撑力量,道德教育却又是教育的关键。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教育改革发展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立德是基础,人无德不立。青少年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处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阶段,立怎样的德,决定了其将会成为怎样的人。国内一些学者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的德育课程进行了考察研究,归纳出国外学校德育课程主要侧重于以下方面:第一,公民责任与民主精神;第二,国家忠诚与国际理解;第三,个人品德与健全人格;第四,道德认知与实践能力;第五,学生生活与社会现实。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构建也应该立足于培养有责任担当、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社会公民;注重培养公民在文化上的多元化认知,注重培养公民对祖国的忠诚以及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理解和尊重;注重培养学生诸如诚实、公正、善良、勇敢、自律等基本的道德品质,塑造健康人格,涵养美好心灵;注重将道德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教育等结合起来,倡导道德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感性和理性的审美判断,培养学生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与志愿;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现实,以发展学生关注生活和改造社会的能力。

三、德育环境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成长和发展不可能脱离他存在的环境。德育的宗旨定位指向一种精神的可能,德育的课程内容提供了一种改造的范式,而德育环境则是培育精神可能的土壤,是践行改造范式的田亩。概括而言,德育环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量:一是作为德育大环境的社会、家庭和学校;二是作为德育小环境的班级生活;三是作为间接德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但是无论是哪一个方面,德育发展都应该建立在生命的主体性、自觉性的基础之上。德育应该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生命才是德育发展的本质。现代以来,由于传统文化的断裂,西方文化的隔膜,中西文明的冲突与多元文化的汇聚,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国青少年在文化的积淀和生命的涵养方面天生不足。在教育领域内,应试教育的扭曲,人文精神的陷落,自信力的缺失,功利主义的盛行,道德信仰的丧失,利己之心的泛滥,利他之心的淡漠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呼唤以人为本的德育环境,进而回归到人之生命的本真已是刻不容缓。然而当下,一些学校将德育环境的功能作用仅仅定位于道德规范的学习、制约和影响,习惯于正确价值观念的单向传递方式,过于强调德育环境对人的约束力,并通过外在的道德准则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严格规范和训练,从而达到所预设的教育目的——培养学生成为遵循既定行为规范生活的人。在新时代背景下,这样的德育环境实际上难以契合学生的心理和贴近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也难以将生命的感性与理性融入到鲜活的社会生活之中。德育环境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循规蹈矩与学生个体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与矛盾,生命的内在动力无法充分激发,德育无法自然融入自身的生命实践并转化为生活的日常。在成长发展的道路上,学生终究要面临人生各种复杂问题,他们需要在纷杂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复杂的社会矛盾中能够作出适应自我生命需要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因此,德育环境应该从致力于涵养学生的心性修养,通过弘扬“仁、义、礼、智、信”的社会传统美德,树立“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愿,培育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崇高人格以及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等,将外在的理念、标准等抽象的认识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充分融合,达到知情行相统一。另外,当今时代是一个崇尚自主和崇尚人之主体精神的时代,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区分和处理“公共精神”“私人意义”的能力。作为德育的小环境,班级是德育的重要实践阵地,对学生道德培养特别是公共观念、集体意识和文明精神的养成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融入集体之中,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贡献,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公共精神和服务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责任担当,帮助他们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实现德行的涵养和提升。此外,课堂教学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学生德育发展的重要环境。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以往多以学科知识背景下的价值灌输、价值引导为主。虽然价值引导要比价值灌输更关注受教育的“对象”,但是实际上教师还是有意无意地将教育“对象”视为被动的接受者。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通过创建一种对话共享、参与活动、民主合作、丰富开放、动态生成的生活环境,不断促成学生价值观念及体系的自我构建。教师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领导,应该是“传而习乎”的实践者,其责任是在学生发生价值冲突、质疑和混乱时,加以恰当的引领、厘清和生成。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主体性,发挥能动性,使其能够真正建立人的自信自尊,慎独存诚,克除私欲,修身养性,省察克己,达到内部道德素养的完善,努力实践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对价值资源的感性理性判断等方面,师生双方只有达到一个高度,才能有更大的互动和提升空间。

总之,学校德育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开放的系统,我们既需要作宏观上的系统规划,也需要在微观上开展具体探究。学校德育应该成为现实和未来之间“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和谐教育,成为美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注重问题实质,注重科学方法,注重各种环境因素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尊重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学校德育也应该成为切实可行的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梁广,孙自强.学校德育回归生活思想基础探析[J].海口: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3):17.

[2]宋恩荣编.梁漱溟教育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211—240.

[3]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40—248.

[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669.

[5]田正平,肖朗编.中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

[6]叶匡政编.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63.

[7]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8.

[8]中国人民大学.中小学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8(11):77—78.

作者:唐明明 唐光荣 单位:1.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2.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郑裕彤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