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德育工作思考

时间:2022-02-10 09:15:17

应用型大学德育工作思考

摘要:大学德育教育工作者应有意的营造师生之间的平等融洽氛围,通过控制把握大学生逆反情绪出现的最重要环节—情感体验单元,让学生“感其言、遵其行”,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内容,主动内化为道德素质要求,并自觉地进行外化和实践,不断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断完善学生的道德素质体系,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品质。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情感体验

中国的应用型高等院校较之研究性高校,名称出现的相对较晚,是在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要求以体现“应用”二字,培养学生掌握务实的应用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与实践性特点。应用型高校特殊的人才培养方式与学生生源地就决定了在应用型高校从事德育教育工作应该有较为多样的表现形式。

1应用型大学德育工作的传统途径

1.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目前中国各类型高校德育工作中一个重要途径,以求提高广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与良好人格塑造。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提升学生理论知识认识,加强学生对道德养成行为的重视,在过去的长时间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2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又称为“第二课堂”,主要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外,以补充课堂教学实践性缺失为主要目标的课外实践活动,是高校大学生道德品德教育的重要补充。道德品德教育本身就是情感、知识、行为三位一体的复杂性教育,不可简单地将三者分离单独进行教育,因此,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看成是学校课堂德育教学工作的检验场,又是集情感、知识、行为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模式的实验场,为传导社会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1.3校园文化熏陶

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在校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是大学生德育工作得以开展、校园社会实践得以实行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更好地发挥优秀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引领作用,可以潜移默化地将大学生的实际行为在精神文化层次上凝聚起来,形成向心合力。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曾经在《荀子•劝学》中用隐喻的方式表述了外部环境对一个人内心品格塑造的重要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种将外显行为逐步内化为内心价值体系的工作,本身就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题中之意。

2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行为道德现状

当代应用型高等院校学生生源多来自农村地区,学生知识层次较研究型大学略有不足,但学生道德品质多质朴、勤劳,他们普遍关心祖国的兴衰,具有较强烈的爱国意识,他们都极度渴望被他人认可,内心渴望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思想整体积极向上。但是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与笔者工作经验,当代大学生行为道德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价值取向趋于实用

当今大学生价值观念更强调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这样的观念引导下,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取向趋向实用。诚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其自身的价值观念已经和过去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差异。近几年,虽然国家大力倡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可惜的是,目前社会主流价值尚未完全形成统一的道德共识。

2.2个人本位主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映到人的思想领域,就是人性的解放、思想的解放、自我意识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章中,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全面发展的个人入手,系统地阐述了每个人的独创性与个人独立自由发展的概念,并认为“个人向完整的个人的发展……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1]。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上讲,人性的自由解放,自我意识发展,这些本来都是历史的进步,只可惜当今的大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过分强调了自我价值的展现,忽视了集体主义的要求,掉进了个人本位主义的漩涡,无法自拔。特别是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学生生源地多在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到城市里来上学能时刻感受到自己与城市生源学生在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内心的自卑情绪容易产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其他同学们的认可,分寸稍有把握不好,就容易陷入本位主义的误区。

2.3认知与行为脱节

从广义的认知行为学上讲,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认知与行为脱节的现象,知行不一。主要表现在他们一方面在认知层面上认同社会倡导的公德规范,抱怨社会上的不文明言行,对社会不良现象表示反感,与此同时在另一方面他们自己的言行也缺乏应有的自律性,对社会公德规范的遵从度也不高。在学校生活中,容易放松自我要求,言行自我约束不够,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

3利用情感体验教育透析现存大学生道德问题

结合大学德育工作的传统途径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一种新形势、新时期下适合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变得十分重要。在此,笔者就自己从事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实践的经验出发,提出一种透析大学生道德教育中问题的新方法——情感体验教育方法。从认知心理学理论上讲,当今大学生的逆反心理由认知单元、情感体验单元、行为意向单元三个基本单元组成。其中,认知单元是大学生逆反情绪产生的前提阶段,情感体验单元是学生逆反情绪出现发展并最终形成的关建环节,行为意向单元则既承接前两个单元联合作用的结果,又是逆反行为产生的准备阶段。认知、情感体验、行为意向这三个单元相互联系的同时又互相加以区别,分别各自不同的在大学生逆反情绪产生过程中起着作用。

3.1教育工作者利用情感体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调查显示,在大学生接受一种新的价值观念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与价值标准,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对所接受的教育内容进行识别与判断,并根据判断做出选择,他们往往遵循“是非、善恶、美丑、利害”为价值标尺,进一步形成具象的真理标尺、道德标尺与审美标尺。教育工作者利用情感体验的手段及时有效的在大学生尚未完全接受新的观念的时候果断介入,利用将心比心、情感体验、感同身受、设身处地等工作方法,使广大学生在主观上做出接受教育的选择,从而从根本上避免学生逆反情绪的产生。

3.2教育工作者利用情感体验,教育学生培养健全的道德准则如上文所述,大学生个人本位主义倾向在逐年加强,在道德准则中的个人利益,自主意识思维往往在学生衡量道德准则中排在前列。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具备崇高的道德品德,高尚的思想境界,教育学生的内容自己要能先做到,这样才能以情感人,以德育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健全的道德标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3.3教育工作者利用情感体验,教育学生知行合一

人是现实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并不是冷冰冰的理性的机器,在面对是否接受某种事物的过程中,除了理性的思考外,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引下对教育内容本身产生一种或是积极或是消极的内心情感,这就是所谓的“情感体验”。认知和行为的统一,不是短时间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要通过教育者长时间的与学生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建立长效信任,人的意识总是要经历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的要素应包含学生期许的人文情怀,应带有学生认可的价值取向,教师教育学生知行合一,应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应包含学生期待的民主意念,这将成为教育学生知行合一的关键因素。

4基于学生情感体验的大学生德育路径

高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成为内心丰富、人格独立的活生生的人。高校道德教育所要求的情感体验,总是指向大学生本体的内在生命,指向与大学生生命深层的密切关联,指向大学生生命的进一步升华[4]。传统道德教育信奉的教条主义原则,是一种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脱离学生真实情感的灌输说教,这种脱离实际的规范与条例,会导致学生人本价值取向的偏离,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情感需求。一方面,高校德育工作者需采取创新性的教育模式,摒弃传统枯燥的教育方式,在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全过程中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到达“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为了满足大学生日益发展的精神思想需要,通过以情育情透析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学生本体的个人价值,努力让每一名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去摆脱过去传统道德教育中单调的灌输说教,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去完成德育教育,将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从个人和社会双重角度进行理解,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去影响和感染大学生,努力提高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情绪兴奋程度,不断刺激他们对教育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浓厚兴趣,促使大学生完成由自发到自为的接受教育,快乐的领悟知识、内化思想,进而外化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与完美人格[5]。另一方面,德育教育工作者在道德教育全过程中,要注重控制学生在情感体验单元的内心真实感受,要通过真实的、融洽的师生感情,让同学们对教师“敬其人、信其言”,要通过教师的真心付出,去感化学生的内心,营造良性的情感体验氛围,使学生受到感悟与启迪。每个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人格尊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心中应有一种认识,即师生之间应相互教育、相互感染、相互学习。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教育活动,其鲜明的特殊性体现在道德教育内容的非知识技能性,其教育内容的传承主要依赖于大学生个体内心由内而外的领悟与交流。实践表明,只有师生双方彼此尊重对方人格,在民主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中,才会营造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信任。总之,大学德育教育工作者应有意地营造师生之间的平等融洽氛围,通过控制把握大学生逆反情绪出现的最重要环节——情感体验单元,让学生“感其言、遵其行”,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内容,主动内化为道德素质要求,并自觉地进行外化与实践。高校德育工作者需从身边小事做起,通过师生之间心灵的交互升华,以炽热的真情去关爱大学生的成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人生导师,不断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断完善学生的道德素质体系,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品质。

作者:韩晓康 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36-237.

[2]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M].人民出版社,2011:23-24.

[3]魏建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逆反心理研究[D],海南: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王殿卿.大学德育学[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82-85.

[5]许胜.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措施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