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医德培养意义与价值

时间:2022-08-30 03:02:03

医学生医德培养意义与价值

摘要: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健康中国”理念的提出和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开展,当前医患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与调节,但是仍有局部矛盾尖锐、医患之间互不信任导致的伤医事件频繁发生。作为医学院校要认清新时代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培养医学技能高超、医德医风高尚的医学人才,对于解决医患矛盾、提高医学生医疗道德与医疗行风、促进医疗改革的发展和构建“健康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医德;医患关系;医德培养;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与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来源获取的途径更加方便快捷,使得一些重大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大众所了解,尤其是关于医疗方面的信息,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国家层面上,我们从电视、网络上和党建平台上能够了解到党的报告提出“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明确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办好医学教育,培养一支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专业卫生队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1]。从社会层面上,也能够看到全国各地关于医疗技术的创新突破、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英雄事迹,同时也有负面医疗纠纷的发生等等。就总体而言,现今更多的带给社会影响力较为广泛的还是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当前,我国医患纠纷频繁,医闹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医学生难以理解这些问题,从而对学医的目的、未来职业环境、职业情感、职业价值取向等方面出现认知偏差[1]。如哈医大研究生王浩被刺事件、浙江温岭杀医案、广东陈仲伟主任事件等等,再一次将医患关系剑拔弩张的状态赤裸裸的展现在社会大众面前,在事件的背后我们需要理智的去做出评判,以及如何才能更好的调节双方的矛盾,更好的将医患关系维护的更加和谐融洽,归根到底需要每一位从医者要有一颗仁爱之心,真正做到医者父母心,术为先,德为本。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患关系的矛盾,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当前,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赋予了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新的内涵与要求,将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3]。作为医学院校责无旁贷,所以加强医学生医德培养至关重要,势在必行。

1医德医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德是医学前辈们在绵延千年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的,融合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伦理观[4]。医学教育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的医疗知识与技能、严谨的医疗作风,更重要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先立德、后做事。而现实中,大多数的院校在医德医风教育与培养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1)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分数、就业去向与考研院校,在医德教育方面,往往流于形式。不注重内涵教育,使得部分医学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医德品行,导致医患关系的不断紧张。(2)作为医学院校,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之中,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课程繁重、知识内容专业性强、学科种类多又精深难懂的问题上,往往在思想教育上、培养学生理念上下的功夫少,甚至是不重视,进而忽视。(3)医德培养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法治观念淡薄。部分学校没有利用网络、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来大力宣扬医德医风教育,没有起到校园处处有教育的文化氛围,并且在法制教育的过程中,缺少针对性与时效性。所以更多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对于如何对待医患关系、如何解决医疗纠纷等相关知识的储备几乎没有。(4)实习阶段,对医学生德育工作基本和一般大学生要求一致,缺乏职业针对性。此外,在实习时某些带教老师收红包、过度医疗等行为也会对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恶劣影响[5]。学生在实习医院并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医德医风教育,个别带教老师医德医风品性不端,以及医院对实习生缺少人文关怀等等,这些都成为良好医德医风形成的绊脚石。

2加强医学生医德培养的对策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准医生”,只有在医学生培养中加强基于道德的幸福教育,培养医学生娴熟的临床技能和悲悯的博爱情怀,才能促使医学生更好地洞察人性、感知人心、坚守底线。从而在后续的从医经历中,关注患者的病痛和心理,提高患者与自我的生命质量,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共生与和谐。这其中,道德起着支撑、引领的关键作用[6]。这为医学院校指明了培养医学人才的方向,同时也符合国家教育的基本原则———立德树人。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医学院校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更好的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2.1在医学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注重人文社科知识的传。授教育过程中的有术无德不仅从根本上亵渎了医生这一职业的神圣性,而且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的医德价值选择[7]。医者仁爱,医生不仅仅要学会治病救人,更重要的是在治病救人的整个过程中要渗透着高尚的道德与品行。所谓的仁爱正是对医生这种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医学院校在培养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医学生具有较高的医疗水准、医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具备广博的人文社科素养。这就要求医学院校要规范学科建设,完善院系设置,即设置专门的人文学系,建设人文学科教师队伍,保证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美学等人文课程的学时,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塑造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8]。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医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才能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不仅展现着高超的医术,并且要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拉近与病患之间的距离,使治病救人的整个过程变得和谐有序。2.2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正面引导。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尤其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我们身上担负着不仅仅是将复杂难懂的医学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在教育整个过程中,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结合互联网+教育模式,通过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增强医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结合鲜活的医学实例和医务工作者典型,宣传医学新风尚,弘扬正能量,扩大覆盖面,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9]。要成为知识传授的大师、医德医风教育的楷模。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行政管理人员,或是后勤服务工作者,都要身先示范,做学生的引航者。在课堂教学中,专业教师除了教书,还要育人。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彻医德和医术教育的理念,在医学专业授课中体现出挚爱医学、爱岗敬业的精神;在课程的讲解中,对于那些为医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正面的评价,如在解剖课程中,尊称死者为“大体老师”等;在临床技能操作的课堂上,把每一个模型人真正的看做是病人来爱护;在抢救急症病人时,争分夺秒为病人赢得时间,并且对待病人时更加精心、细致,潜移默化地传授精湛的医术,传递高尚的职业精神,让学生得到医德教育的熏陶,也得到了医术的指导[8]。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医学教育带来的成就感,也能真正的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3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加大医学正能量的舆论宣传在教育过程中,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外,还应该加强学生法制教育,知法、懂法、遵法。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利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尤其是面临着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时候,有些医生显得很无助,追根溯源就是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全方位的了解法律,没有进行专门法制教育,致使许多离开校园的医学生面临类似问题时不知所措。除了加强法制教育,还要利用网络平台,可以组建专业的新媒体制作团队,创建医德教育微信、微博等交互平台,有效整合移动网络资源,及时更新知识链接,为医学生带来有趣鲜活的医德教育知识内容[10],传播医学正能量的事件。以此来加强学生对医学的认可度,夯实医学生对未来美好发展的基础。目前来看,部分医学院校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不断的将社会中医学领域取得的好的成绩、典型的事迹与人物进行宣传,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当网络中充斥着伤医、辱医、害医的信息真假难辨的时候,通过正面的舆论宣传缓解了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恐惧,也为医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2.4重视医学生实习阶段良好医德的培养。医学生的实习与其他专业学生实习不同,时间更长、接触的事务更为复杂。这段时间也是医学生步入医学职业生涯的模仿期,所以非常关键。在医学生临床实践期间,要丰富医德教育的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扩充,不仅要结合伦理学、哲学及其他相关知识对医德的本质和作用进行深入探讨,还需要对中、西方医德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系统梳理,使医学生对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等内容有所掌握,充分认识医德和医学之间的关系,在临床实践期间自觉提高自身的医德修养[11]。这就要求学院在挑选实习医院的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同时要在实习过程中与带教医生勤沟通,多交流。要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的医疗技术,培养科学严谨的医学精神,更要在实习的过程中将培养仁爱、高尚的道德情感与掌握精湛医疗技术形成一个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医学生医德培养的重大意义

就我国目前医疗体制改革情况来看,单单依靠政策与法规还远远不能达到群众满意的标准。更多的还需要从医生职业入手,提高医护人员医德品性、职业操守,转变陈旧不良的医疗风气,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医疗体制改革助力。对于医学生而言,正需要在求学、规培期间大力加强医德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医术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3.1加强医学生医德培养是医学教育本身的需要。立德树人,无论是医学院校还是普通高等学校,都要把德育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国家倡导提高国民素质,就是要提高国民的德育水平,而医术与医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医德为基础,在医德的指导下,医术不断的向着维护和保障人类健康的方向发展。作为医学院校,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更加重要。重视医德医风教育,在夯实医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医学人才。3.2加强医学生医德培养是医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医学生未来发展能够取得多大的成绩更多的取决于在校期间医德医风的培养。那些受人尊敬的医学泰斗、医学名师、医疗先锋,没有一个不是医德高尚的人。所以对于医学生而言,高尚的医德是医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最核心组成部分。教育学生仁爱、奉献的职业操守、培养学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学担当,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推动医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在内心时刻拥有这份责任感,才能不断的推动医学技术向更高、更强、更科学的方向不断发展。3.3加强医学生医德培养是缓解医患矛盾的有效途径。医患关系之所以出现不和谐的声音,有医疗体制的缺点与不足,但与医生的医德水平不无干系。不能一概而论的说出现医疗纠纷的医生医德水平都低下,但可以认为绝大多数的医疗纠纷与医生的医德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提高医学生医德水平是缓解医患矛盾的有效途径。倡导医学生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能够多为患者考虑,体谅患者及家属求医时焦急的心情,及时有效准确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任何一个患者都会感谢医生,因为在求医之前,没有患者是怀着一个报复的心情来就医的。医学生医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医学生成才的基础。所谓医者仁心,医德是每一位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做好医务工作的灵魂,是医学生必须从一开始就要遵循的一项行为准则。要高度重视医德教育,将其纳入医学生培养教育体系,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学生医德素养[12]。作为医学院校必须重视医学生的德育教育。医学生具有良好的医德风范,不单单影响到医学生自身将来的发展,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实现“健康中国”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 杨 曹文超 王廷华 单位:牡丹江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