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研究2篇

时间:2022-04-22 03:01:24

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研究2篇

第一篇

一、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不仅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术及知识理论。作为电视台来说,很多的新闻记者只注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术的掌握,却忽视了思想政治素质。笔者认为,电视台新闻记者最起码的政治素质要求,首先要坚持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引导正确舆论导向,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和政策。其次是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敢于揭露社会中存在的错位思想和丑恶现象,端正人们的思想。再者通过新闻传播桥梁,增进党、政府和人们的交流沟通,准确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政府的政策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电视台新闻记者主要通过镜头和文字来表达对新闻事件的本质,并传达给广大的受众,所以对新闻记者的知识理路、摄像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十分的高。所以加强新闻记者的知识理论培养显得十分的重要,必须加强自身知识理论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学习理论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熟练掌握在脑海里,才能增长自身的学识,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

二、新闻记者缺失职业道德的原因

什么是新闻职业道德?新闻职业道德,也叫新闻伦理或新闻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下面我就从新闻记者丧失职业道德的原因等方面来做简要分析。

1.同行竞争激烈这些年,全国的媒体数量大量增加,同质竞争、同城竞争和同行竞争加剧。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抢夺第一手独家新闻,制假者乐此不疲地去猎奇、追逐耸人听闻的消息,目的就是为了遏尽所能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攫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2.经济利益驱使

首先是商业化倾向侵蚀媒体,为片面追求娱乐性、轰动性,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往往将一桩小事炒作成热点,或是无中生有,将并未发生过的事描述得活龙活现。另外一方面,现在每年许多组织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评奖活动,一些新闻记者为了能够获奖,提高个人地位和声誉,就想方设法修改自己的作品。“华赛”大奖作品造假中国高楼第一爆(后期修改制作),当年“非典”时期一对新婚伴侣走上街头的照片(记者找了两位青年假装成新婚伴侣),还有近来社会上炒得沸沸扬扬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等获奖照片造假事件。

3.媒体素质和行业管理缺陷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有些主管部门不切合自己实际,只图快捷、大信息量地获取新闻,招收了大量新人扩充到记者队伍中来,其中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新闻媒体的各种基本操作规范,有时甚至是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知识的储备,而是靠关系挤进电视台记者行业,当然就更谈不上具有更高层次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了,使得庞杂而混乱的新闻记者队伍职业道德水平整体下滑。

三、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标准,预防假新闻事件的发生

1.改革奖励机制

各级电视台必须改革考核机制,大多电视台对记者工作要求是以每年必须完成在中省市发的新闻用稿量的硬性指标,来考核年终工作业绩和奖惩制度,所以,为了完成新闻任务,记者挖苦心思找新闻,完不成任务的情况下,假新闻油然而生。

2.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从当前的实际来看,搞好新闻报道及防止假新闻的主要保证还是要有品格端正、具有良知、新闻素质高的新闻工作队伍。新闻记者要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以忠诚于党,取信于民。提高记者的道德修养,关键在于提高记者的作风。选择了记者这一职业,就要无愧于记者的光荣称号。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牢记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求实创新,多出作品,多出好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所以说,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及其新闻专业素养的教育乃是杜绝假新闻的关键。总而言之,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是新闻界、全体新闻工作者、全体受众共有的责任!

本文作者:张勋工作单位:陕西汉中

第二篇

1职业道德培训,着眼一个“细”字

新闻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闻工作的成效。在新闻队伍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解决新闻界“四大公害”——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的必要手段之一。“四大公害”屡禁不止,并且时有发生,损害了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了新闻宣传质量,有的甚至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威信,这就需要不断地、扎实地、有效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牢固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坚定职业信念,大力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不断地巩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训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改进工作。要以“三项学习教育”为载体,努力解决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一要解决懒的问题。有的人习惯于打电话、收传真,道听途说“编新闻”。有的人习惯于盯会议,要材料,涂涂改改“拼新闻”。有的人自己干脆不采访,让别人带稿子,照猫画虎的“扒新闻”;二要解决浮的问题。有的人习惯于浮在面上,泡在会上,高高在上不愿意和基层群众打成一片,不深入实际,抓不来“活鱼”;三要解决俗的问题。有的人在作风上还有世俗化倾向,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把主要精力放在采访报道上,而是喜欢搞应酬、拉关系,甚至跑广告、拉生意,发“人情稿”“关系稿”,搞有偿新闻。要解决这些实际问题,首先,培养强烈的事业心。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敬业精神是第一位的。现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已经不仅仅靠组织和行政力量来推行,而是更多地通过新闻媒体来传播,因而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岗位负责,立足岗位、守土有责,更要对事业负责,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事业的发展中。其次,培养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如何对待名利,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考验。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尤为重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本质上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正确处理大局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一时和一世的关系。再次,培养打牢扎实的功底。一个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譬如,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对各种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能力,对采编活动的策划能力等等,打好功底非常重要。“脚底板下出新闻”这句行话,需要每位新闻工作者牢记心中,不要贪图安逸,不要娇骄二气,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锻炼出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写出好作品,深受读者欢迎。

2职业道德修养,从“根”上抓起

商业化浪潮席卷我国社会各个领域,新闻业也不例外。由于新闻纸的不断涨价,可是发行量却在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新闻媒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过去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养尊处优,不愁吃穿的报纸,现在也不得不跳进市场的大海去努力学会游泳。可是市场是鱼龙混杂的,有些人难免会抵不住诱惑,搞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从中渔利。例如,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长城机电科技产业公司总裁沈太福,向一些中央媒体记者包括前科技日报总编辑李效时等人行贿,致使全国多家报纸刊登吹嘘长城公司“业绩”的通讯,帮长城公司诈骗到巨额集资款。此类事件的发生,深深地寒了人民群众的心。身为媒体从业人员,应该以报道事实为己任,而这些媒体从业人员为了自己的私利,置事实真相而不顾,贪污受贿,使得人民群众对媒体不良人员深恶痛觉。当前,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新闻队伍,一些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信念动,意志衰退,经受不住考验。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坚持法律道德意识,防止超越道德底线。有这样一则消息:在2004年2月12日,新华社记者姜克红外出采访,经过梅州市一江边时,发现离自己不远处,一女子向江里走去,很快被江水淹没。她立即背着摄影包跑到事发地点,只身一人跳下水,把投水女子救上岸来。姜克红丧失了一次绝佳的拍摄机会,如果拍摄到“精彩的”极具“震撼力”的新闻镜头,那么她就丧失了道德和良知。在新闻价值和他人的生命价值冲突面前,她毅然选择了后者,为新闻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大量事实表明,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已成为败坏新闻工作声誉,损害新闻工作者形象,人民群众深恶痛觉。如果不坚决遏止纠正,将无法向党和人民交代。为了保证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使更多的新闻工作者在金钱和道德面前选择后者,我们必须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首先建立完善的法规,把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它要接受经济规律的制约,接受国家法律的制约,接受社会公德的制约,接受新闻道德的制约。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什么是新闻造假,造假者该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等,加强对新闻造假、有偿新闻的打击力度,给予新闻造假者以及相关责任人以严厉的惩罚。一经核实的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切莫姑息怂恿,一定要查出真相,并且对炮制、传播虚假新闻、有偿新闻者进行严厉的打击,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要绳之以法,不给炮制传播虚假新闻、有偿新闻者任何侥幸的机会。从法律角度对新闻工作者进行约束,还给人民一个真实可靠的新闻天地。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度。其次加强新闻工作者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俗话说“未曾习武先修德”。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地加强自律,才能成为一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优秀人才。另外,坚持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仔细核实新闻素材,许多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是可以避免的。同时要加强诚信教育、政治业务素质教育,使新闻工作者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把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贯穿于整个新闻采编工作中,才能收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最佳效果,才能培养出具有新时期特点的合格新闻工作者。

本文作者:印焕炜工作单位:长春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