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分析

时间:2022-03-27 09:01:40

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分析

摘要: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师德建设存在着教师责任感缺失、学术不端、道德滑坡等问题,阻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要在进一步尊重教师自身发展规律和现代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将师德建设融入教师成长的全过程。应构建“理念-主体-制度-环境”四位一体的规约路径,即加强政治引领涵育社会主义高校师德师风,在尊重教师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强化教师的道德自觉,完善高校师德考核机制、监督机制、惩处机制,创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优化师德师风,从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

关键词:新时代;师德建设;职业理想

高校师德问题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在有关教育工作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为人师表的师德要求,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党的报告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在的话语体系中,“引路人”“大先生”“筑梦者”等词汇形象地表达了教育工作者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与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和垂范作用,他进一步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既要学高为师,又要身正为范,努力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师德失范的现象仍屡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高校教师的职业声誉与光辉形象,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生态造成了负面影响。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应围绕大学“教育场域”中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一、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师德问题作为我国社会中道德问题的一部分,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逐渐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种全方位、整体性、结构性、体制性的社会变迁也将高校裹挟其中。社会的快速转型与激烈变化给高校的教育活动带来全方位的挑战与多层面的冲击。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师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淡化、责任感缺失,导致师生关系淡漠。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多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爱岗敬业、自尊自励,以高校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1]但是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利益格局的日益分化,高校教师教育活动的独立性、自主性、多元化也日益显现。部分教师受到市场经济思维的冲击,将逐利性思维带入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淡忘了教师的职业理想和教书育人的情怀。这种理想信念的淡化造成部分教师的责任感缺失,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的淡漠乃至恶化。师德的养成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对学生的爱是师德内化的基础。师生关系应建立在教师以仁爱之心去关心爱护学生的基础之上。但是当前高校中部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陌生人社会”的状态,这既不利于教师师德的养成,也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2.部分教师学术不端,给教师形象造成严重损害。在当前的高校教育生态中,人们往往将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与教师学识水平的高低相挂钩,这也是高校教师不断强化科研产出的一大动因。但是,科学研究工作是一个求真求实的工作,是一个不断探求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找寻真知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教师必须以诚实守信为基础,以遵从学术伦理基本规范为前提,以追求真理、揭示客观规律为目标。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教师的科研道德和学风建设不足,因此,有一部分教师未能踏实地投身学术研究,学术工作作风浮躁,学术不端时有发生,有的人甚至违反学术科研伦理、滥用学术权力,造成学术生态恶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的光辉形象。3.部分教师道德滑坡,给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人的塑造是教师的第一要务,在教书育人的链条中居于核心位置。“高校教师应该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2]高校教师应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应该用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与学识风范感染学生,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的“大先生”,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培养学生成为有德有才之人。但是在当前的高校教师群体中,“授业”与“解惑”可以基本完成,而“传道”却未能得到充分继承。教师的道德滑坡,给社会风气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二、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

1.加强政治引领,涵育社会主义高校师德师风。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党对教育事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出发,坚持教育的政治意义与价值,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各种政策、方针、制度与战略,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上,确保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政治方向不动摇,把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科研素养、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素质三者统一起来,使高校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坚定的政治方向,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先生”。一是要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量,涵育社会主义高校师德师风。把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首位,夯实高校教师师德大厦的坚实基础。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标杆,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二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厚植师德建设的根基。自古以来,“学不厌而教不倦”“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等中华优秀传统师德文化为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高校教师要善于从中汲取滋养并与现代高等教育相结合,赋予其时代内涵与价值。2.在尊重教师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强化教师的道德自觉。教师是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师德水平的主体。师德建设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学习、反思、重构以及实践师德内容体系的自觉建构,是对教师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职业道德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变革与完善过程。因此,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应该在尊重教师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强化教师的道德自觉,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率先垂范的引领作用。应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凸显教师个体德性的主体建构,通过增强教师师德建设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实现高校教师的师德成长自觉。没有教师对师德的自觉践行,高校师德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康德认为,道德的行为不是产生于强制,而是产生于自觉,达到自律道德,才算真正具有了道德意义。在新时代,要实现师德建设在大学教育场域中落地开花结果,必须促使教师主体自觉自为地参与师德建设,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一是要提升教师对师德建设的价值认同。师德建设不是一种“强制要求”,也不是对现有的制度规范的繁衍了事,而是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是对学生爱的真情实感,是对学生成长成人的责任,是对教师职业操守的内心认同。二是要提升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自我批判性与自我调控性。自我批判性指教师应时刻保持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敬畏与认同,依据自我的“内心法则”与“道德律令”,时刻反思与批判日常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活动,不断强化自身对师德之于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意义的认识,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自我调控性指教师对师德的“内化”过程是自我调控和约束的结果,而非外在压力的作用。教师应将社会的客观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3],而且这种内化应是教师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是教师发自内心的践履。3.完善高校师德考核机制、监督机制、惩处机制,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师德作为教师职业道德之应然,是教师行为选择的“指挥棒”和“调节器”,反映了社会对教育者的价值期待和伦理期许。但只有将这种外在的价值期许转化为教师的内在要求并外化为教育行为,师德的实践性才会呈现出来。在教育实践中,社会对教师的伦理道德期许要通过科学合理健全的考核制度与评价机制来实现。其次,完善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当前治理师德失范大多依靠科层制下的行政权力治理生态,往往成本高、效率低、效益差。随着“治理”概念进入学术界的话语体系中,多元共治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高校师德建设中,推进学校、政府部门、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师德管理的制度机制建设,实现师德管理的社会共治,有助于师德治理生态由科层制下的行政权力治理向政策网络扁平化治理转变,进而提高高校师德治理实效。再次,完善对师德失范教师的惩处机制。在高校教师师德管理中,既要求教师师德先进、乐于奉献、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加大对违纪教师的惩处力度,如建立高校聘用教师师德失范的一票否决制度、师德至上制度等。4.创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优化高校师德师风。他律与自律相结合是师德养成的基本路径。自律要借助教师的主动意识,使其自觉提升师德修养;他律则借助制度规约,体现社会的客观要求。这就意味着高校师德建设离不开社会向度,即国家与社会都希望通过对教师师德的塑造,使其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载体。风清气正的社会生态也会反过来涵育优良师德,这就需要我们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坚持“德法共治”的社会治理方式,创造有利于发挥道德治理作用的现实条件。“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是实现法治国家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在这里强调以德治国,扩展到高校教育场域,就需要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发挥高校教师的道德模范作用,进而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

参考文献:

[1]齐琦.正确认识和解决新形势下高校师德问题[J].江苏高教,2018,(7).

[2]周坚.全面把握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坐标[J].中国高等教育,2018,(19).

[3]张蕖.师德的伦理意蕴与师德养成的认识[J].江苏高教,2019,(4).

作者:李思为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