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繁荣理论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15 02:55:00

保险业繁荣理论管理论文

一、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必须繁荣保险理论研究

繁荣保险理论研究既是中国保险业做大做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又在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难以想象,没有理论支撑的行业和企业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壮大。

国内外行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水平较高的行业往往具有强大的理论研究能力和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具体体现在充足的理论研究投入、高素质的理论研究队伍、权威的理论研究成果、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和完善的理论研究学科体系等多个方面。美国保险业发展水平全球领先。一方面,其保险企业在全球保险市场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其保险理论研究成果对行业发展发挥导向性作用。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中的风险资本(RiskBasedCapital)方法,就是由美国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首先研究开发,目前已经为许多国家所采用。中国证券业起步较晚但成长迅速,基本上保持了与国际同步。这与其重视理论研究关系密切。证券行业研究人员占比、学历层次、研究投入水平远远超过银行业和保险业的水平,每年都涌现出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成为证券业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繁荣保险理论研究是中国保险业做大做强的题中应有之义。就繁荣保险理论研究对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的作用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繁荣保险理论研究有助子保险业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一段时期内,国内保险企业存在重规模、轻效益,重业务、轻管理;不讲诚信、片面追求短期利益等消极现象,这是缺乏科学发展观指导的表现。保险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只有加强保险理论研究,研究如何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坚持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只有加强保险理论研究,才能全面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做大做强的科学内涵;只有加强保险理论研究,才能创新观念,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保险业内部产寿险和再保险之间、承保业务与资金运用之间、保险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的目标。

(二)繁荣保险理论研究有助子培育保险市场

繁荣保险理论研究能够从两个方面促进保险市场的发展。

一方面,理论研究活动本身及其成果的宣传与传播,使现实的保险消费主体和供给主体更好的把握保险市场规律,提高保险业发展的水平;也使潜在的保险消费主体和供给主体保险意识增强,转化为现实的保险市场主体,从而推动保险需求和供给的增加,扩大保险市场规模。

保险产品在金融类产品中具有明显的功能优势,有些保险产品兼具保障和盈利两种功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与发展仅十余年的证券业所受到的关注和几度全民炒股的热潮相对照,保险业发展距离理论上应该达到的水平甚远,保险理论的研究与宣传滞后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保险业要增加市场主体,提高发展水平,必须注重理论研究与宣传。

另一方面,保险理论研究活动及其成果可以推动政策、法律、制度朝着有利于保险业发展的方向变化,从而达到培育和完善保险市场,为保险业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环境条件的目的。

强大的保险业拥有一批现代化的保险市场竞争主体,它们往往十分注重转换经营机制,完善内控机制,强化产品开发,提高服务意识,降低经营成本,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些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保险理论研究所提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证。

(三)繁荣保险理论研究有助于保险监管创新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保险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市场竞争呈现新格局,发展面临新问题。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既保持业务的快速发展,又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这就要求加强对国内国际保险市场的理论研究,学习借鉴国际保险监管的经验,联系中国实际创新保险监管模式,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保险监管体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只有繁荣保险理论研究,才能充分发挥保险监管的作用,保障中国保险业做大做强。

(四)繁荣保险理论研究有助于培养保险人才

保险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做大做强保险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通过保险理论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和保险理论研究成果的学习宣传,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逐步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建设一支高层次的保险人才队伍,为做大做强保险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整个保险业应该形成这样一种共识:没有强大的理论研究做支撑,一个行业不可能做大做强;没有强大的理论研究做支撑,一个企业也不可能做大做强。

二、当前我国保险理论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

我国保险理论研究涉及众多领域,从不同角度形成不同的研究体系。我们不能简单将保险理论研究局限在自身的狭小范围内,而是应当既重视宏观层次的保险业发展环境研究,又重视中观层次的保险业自身发展研究,也重视微观层次保险市场主体的研究;既重视对国内保险市场的研究,又重视对国际保险市场的研究;既重视保险自身理论的研究,又重视与保险有关的其它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目前,就我国保险实践发展的现实需求来看,笔者认为要着重搞好以下几个问题的研究:

(一)保险企业综合化经营问题研究

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的表现之一就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金融)控股公司。在正确的理论和政策指导下,包括中国人保在内的国内主要国有保险公司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工作,正朝着建设多元化、集团化、国际化的保险(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向发展。保险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对保险综合化经营问题的研究。研究如何通过综合化经营增强保险业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适应保险业国内竞争国际化的需要,推动国内保险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只有在这个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才能真正做到综合化经营与专业化运作的完美结合,既实现金融业混业经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又有效防范和控制可能产生的风险。

(二)保险企业资本运营问题研究

中国保险业做大做强既体现在保险企业产品开发、技术进步、提升服务、改善管理等各种能力的增强上,也体现在保险企业资本实力的扩张上。保险企业的资本实力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他方面的能力。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通过资本运营,扩张资本实力,是尽快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的理想选择。包括美国国际集团在内的一些保险巨人正是通过资本运营手段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实现资本规模成百上千倍的扩张,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做大做强。资本实力不足是制约中国保险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对资本运营问题的研究,使其落实到操作层面,成为做大做强保险企业进而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的有效手段。

(三)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互动问题研究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资本市场对保险企业的发展进而对整个行业做大做强的影响日益加深。资本市场对保险公司来说,既是募集资金和获取投资收益的场所,更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助推器;保险公司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是参与市场交易的主要机构投资者,是保持资本市场繁荣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完全可以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机制。中国保险业要塑造合格市场供给主体,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需要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中国资本市场要稳定健康发展,需要保险企业的积极参与。因此,必须强化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互动问题的研究,力争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构建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实现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互动双赢,促进中国保险业做大做强。

(四)保险公司运营机制研究

目前,保险公司经营粗放,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水平不高,这与保险公司运营机制落后有着直接的联系。能不能够创新保险公司运营机制,使其科学化、合理化,关系到保险公司素质的提高与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关系到整个保险行业的做大做强。中国人保财险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过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科学论证,人保财险在地市——级分公司设立承保、理赔和财务三个中心,使县一级分支机构成为纯展业单位,再造公司经营的微观基础,初步达到了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经营效率、加强管控能力,改进服务质量的目的,实现了经营模式的创新,运行机制的转换。保险公司运营机制问题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因为理论研究要不断回答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

三、推动保险理论研究的建议

繁荣保险理论研究是——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从环境、机制、主体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筹划。

(一)创造有利于繁荣保险理论研究的环境

在创造有利的保险理论研究环境方面,笔者认为,要实施“三个·—”工程。

首先,树立一种新导向。目前,保险理论研究工作不够主动,研究内容往往受政策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影响。今后应使资源投入向保险理论研究工作倾斜,使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向研发人员倾斜。保险监管部门在对保险企业进行评价时,考核其理论研究队伍的实力、理论研究能力的强弱、理论研究水平的高低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多寡。保险公司在对员工进行评价时,也要突出考核其研发能力、研发水平和研发成果。

第二,开创一种新局面。目前,在保险理论研究领域,高等院校“一枝独秀”,应当引导更多的其它机构和研究力量关注、参与保险理论研究工作,开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第三,创建一个新行业。随着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保险业将逐步告别粗放经营、非理性竞争的时代,更多地打上知识经济时代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的烙印,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新行业。将保险业创建成为学习型行业的要旨在于,通过学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最终实现做大做强保险业的目的。

(二)加强保险理论研究的总体规划

由保险监管部门牵头,全行业共同参与,制定“繁荣保险理论研究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具体课题研究计划并向社会公布,对今后一定时期内保险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提出总体性指导建议。

(三)构建加强保险理论研究的机制

1.建立强化保险理论研究的利益驱动机制。建立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个人潜力的长效机制,是加强保险理论研究的根本保证。需要建立将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科研劳动同个人价值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的利益驱动机制。对于重大的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建议由保险监管部门、保险协会和学会给予资金支持,科研成果免费提供给社会各界。对于符合经济物品特点、应用性强的研究成果,应当充分尊重科研者创造的价值,按照市场供求规律,由使用者和受益者支付价格,对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劳动提供物质的补偿和精神的肯定。要将机构和个人对于保险理论的研究纳入到整个保险业发展的体系中来,使科研人员对于自身价值的追求同做大做强保险业有机结合起来。

2.建立保险科研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由于保险科研成果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很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这给保险科研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其造血功能不足,积极性受到伤害,创新缺乏动力。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维护保险科研造血功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切实保护好保险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尤其是在保险产品开发方面,由于保险产品很容易被模仿,研发投入无法得到补偿。为此要出台保险产品专利的申请、讦估与奖励制度;要积极推动相关法规出台,实现对侵犯保险知识产权行为鉴定的细化、量化、精确化;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藉此有效保护保险知识产权,保护保险产品研发积极性。

(四)构建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组织模式

不同类型理论研究主体研究侧重点不同,占有研究资源不同,比较优势也不同。在课题研究组织过程中,各类主体应当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积极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组织模式,共同繁荣保险理论研究。

构建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组织模式,应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树立加强政产学研合作的意识。从思想上重视政产学研合作,从法规、政策人手,为政产学研合作营造有利环境。开辟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科技信息渠道,共享数据库等;2.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推动政产学研相结合,加强理论研究,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发达国家有很多有益的经验可供借鉴。在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就是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繁荣理论研究的一种有效模式。目前,在人保财险、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已经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今后,应将这种模式推广到更多的保险企业当中。3.设立中国保险课题研究基金。建议保监会出资设立保险课题研究基金;保险企业也应设立保险课题研究基金,用于资助保险理论研究项目;4.设立中国保险科研成果奖励基金。由保监会出资设立保险科研成果奖励基金,奖励对行业改革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研成果;保险企业也要出资设立保险科研成果奖励基金,奖励在保险理论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5.设立中国保险论坛。由保监会定期主办中国保险论坛。使其成为保险界学术交流的平台,国际交流的平台,知识产品交易的平台;6.组织多种形式的理论研讨会。除了保监会和保险协会外,各类保险主体也要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形式多样的理论研讨会,提供更多理论研究交流渠道;7.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学会的组织协调作用。由行业协会或学会牵头组织理论课题研究,集中研究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研究成果质量,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8.保监会负责基础课题的组织立项。基础性研究课题,关系到保险业发展的重大课题,由保监会牵头组织立项,筹集资金,吸收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研究。保监会可以加强与政府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协调,积极争取扩大保险领域研究课题立项:9.实施研究课题招标制。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来确立课题研究机构、研究队伍以及研究经费分配方式,创造公平竞争的学术环境,保证研究课题质量,优化资源配置。

(五)保险公司要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

纵观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历程,金融企业往往成为金融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其理论研究成果对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最新提出的银行风险监管体系中所采用的风险价值(VaR)方法,就是实务界重视理论研究,推动监管创新的典型事例。该方法作为风险度量的一种较为新兴的技术,首先由J.P.Morgan提出,通过进一步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开发成为较为成熟的信用度量和风险度量软件(Creditmetrics和Riskmetrics)。巴塞尔委员会认可该项研究成果,并建议银行使用基于VaR方法的内部模型,使其逐渐成为行业普遍采用的风险管理手段。

再以瑞士再保险公司为例,它拥有大型的专门研究部门,研究领域涉及保险、金融和经济等多个方面,主办的SIGMA杂志成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权威刊物。瑞士再的理论研究活动为其在再保险市场上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和保持较强盈利能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借鉴国际经验,国内保险公司的研究部门要积极开展保险理论研究,将自身建设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为此,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第一,坚持战略导向。研发活动服从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研发活动本身也要有总体战略安排。

第二,强化研发职能。确保研究资源投入和研究队伍到位,解决行业、企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课题。

第三,充实研发队伍。广泛吸引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

第四,创新运作机制。对于研发实力比较雄厚、拥有比较稳定客户资源的保险研究部门,可以尝试走市场化的道路,逐步转变为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成为专业化的智力成果生产者。

(六)推进保险理论研究的国际化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保险业要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做大做强,保险理论研究就必须面向世界,走国际化之路,注重研究人才和研究主体的国际化。

第一,研究人才的国际化。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从保险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优秀研究人水同时,派遣人员到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工作学习。

第二,研究主体的国际化。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进国际化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它们的研究优势。引入国际化研究机构,对于中国保险业来说,是学习的需要,更是走向进步、实现做大做强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