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战略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9:19:47

经济战略论文

经济战略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经济增长

从广义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的一种贸易形式;从狭义上讲,它是指部分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从本质上讲,加工贸易是指一国进口料件,加工组装后再出口的生产与贸易活动。我国《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制成品又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生产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剧,加工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加工贸易形势对于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产生很大影响。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富足的国家,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正是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意义所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则是实现这种资源转换的重要途径。因此,目前加工贸易是我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方式,我国的加工贸易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并且多数只需劳工成本低廉的半熟练劳动力,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加工贸易企业吸收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自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引进外资、增加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交通条件和政府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带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就珠三角来说,利用加工贸易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的垂直分工,实现了本地区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了经济的快速起飞和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据海关统计,1980年我国加工贸易总额为1666亿美元,仅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4%,而到2006年,加工贸易总额达到8319亿美元,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86%(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海关统计》)。随着近年来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快速上升,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进入21世纪以来,加工贸易快速地促进了我国GDP总量的增加,极大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为我国一跃成为经济大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总体科技水平。通过进口加工贸易,我国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地从国外引进一些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填补我国工业技术方面的某些空白,提高我国主要工业方面的科技水平;通过出口加工贸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我国企业的技术改造。

2.创汇作用。贸易顺差是外汇的最主要来源。统计数据显示,1991年,我国加工贸易顺差额为729亿美元,而到200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上升到为8319亿美元,实现进出口顺差高达1750亿美元。而加工贸易进出口占全国外贸进出口近50%,很显然,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3.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工贸易充分利用了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加工制成品出口快速增长,提高了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快了生产资源向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的转移,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此外,对外国资本、技术、管理方法的引进加快了我国潜在比较优势向现实市场竞争优势的转变,从而进一步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出口能力,加快资源在产业间的转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出口商品的产业发展速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也推动了保险、运输、仓储等第三产业部门中与其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改善了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4.加工贸易增加就业。加工贸易为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创造了就业岗位,也为我国培养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技术、管理人才,缓解了国内就业压力。目前还没有对于加工贸易从业人数的专门统计,但是加工贸易企业大部分属于第二产业,因此我们近似地认为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对加工贸易从业人数有一定的代表性。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贸易还不发达,加工贸易对于第二产业就业的影响也不是很大,20世纪90年代后,加工贸易进出口迅速发展,尤其是2002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总额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长。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从1985年的10384万人上升到2006年的19225万人,同样在2002年以来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从2002年到至今,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与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因此可以认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增加与就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关系。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经济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加工贸易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局限性也就逐渐暴露出来。例如,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加工,产品附加值很低、利润薄,企业技术水平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甚至有一些国外企业把一些有毒有害产品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等等。另外,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增加了巨额贸易顺差,频繁引发与他国的贸易摩擦。2006年年底,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环保总局了《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2006年第82号公告),将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以及部分加工层次低、污染高、资源能源消耗大的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2007年初,又有804种商品被列入其中。禁止目录的出台将促使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从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快转型升级。公务员之家

目前加工贸易政策的出台,促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短期内对就业和经济总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许多现有加工贸易行业将会受限,尤其是低层次、高能耗的加工贸易,已有部分厂商退出我国市场,由此造成一定的就业缺口和GDP的增加量的下降。如青岛,在《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颁布后,就有300多家韩国企业撤走,不仅造成了一部分人口的失业,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岛的经济发展。就长远来说,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有着正面影响的。一方面,它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改善我国贸易环境和自然环境。所以可以预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长期来看是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将创造新的岗位,改善人口知识结构,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占了我国加工贸易的975%,而中西部21个省区市只占加工贸易的25%。当前,加工贸易新政策的实施,起到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效应,从而促进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开发和就业增加。中西部地区具有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比较优势,在相关政策综合作用下,中西部地区建设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的集中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将在长期内有利于就业增加。因此政策调整对就业总量影响不大。

三、当前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建议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注重以下几点:

1.鼓励和培育本国企业自主创新。我国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是外商,政府要稳定未来加工贸易发展,就要大力培育国内企业,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并鼓励国内企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实现本国为主导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2.延伸产业链条。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的一大障碍在于其与国内产业关联度较低,因此,促进配套产业发展,提高中间投入品的国内采购率,延长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对其转型升级起着重要的作用。

3.积极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政府不仅要重视一般加工贸易的发展,还要积极开拓境外加工贸易。这样不仅可以为我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有利于将成熟生产线转移到国外,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韩可卫.对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2006(1).

[2]张华初,李永杰.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就业效应[J].财贸经济,2004(6).

[3]廖涵,曹仕龙,杨恺.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5).

经济战略论文范文篇2

到20世纪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已经胜利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21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对外贸易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做出贡献,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十分重要。

本文从发展经济学的观点考察和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作用的战略高度,提出"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命题,也就是说,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角度来看待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贡献。

所谓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驱动下,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提出了制定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和战略对策的框架设计。因此,这一研究对于我国加入WTO后,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和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重点

(一)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目标,应当包括进出口的数量目标和质量目标两个方面

1.数量目标: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确定,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也就是说,要在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9,404亿元的基础上,到2020年翻两番。按当年汇率计算,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7,83美元,首次超1万亿美元(为方便计算,以1万亿美元为基数)到2020年达到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7.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849美元(为方便计算,以人均800美元为基数),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200美元到中等发达国象的水平。

与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相适应,商品货物翻两番是个什么概念呢?2000年我国进口总额为4,743.1亿美元,其中,出口2,492.1亿美元,进口2,251亿美元(2001年进出口额为5,097.7亿美元,其中,出口2,661,6亿美元,进口2,436.1亿美元;2002年进出口总额为62000亿美元左右)。如果按2000年进出口额5000亿美元为基数,进出口额大体平衡计算,到202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0,00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7.2%,大体上相当于美国2000年的进出口规模。

(1)外贸翻两番的必然性。为什么要提出外贸进出口总额到2020年要翻两番呢?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表现在生产力发展上,发展要保持一定的速度。这是保障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处理对外关系和解决国内各种复杂问题的关键。邓小平曾强调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还告诫我们:我们在国际事物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物中的作用就会大。"这是被社会历史发展实践所证明的科学结论,也是我们坚持需要一定发展速度的重要理论依据。

(2)外贸翻两番的必要性。首先,外贸翻两番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据瑞士洛桑国际研究所2000年国际竞争力报告,1999年参评的46个国家中,中国排名次序由第31位降为第33位。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公布了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技术成就指数(TAI)评价体系和资料,该指数由技术创新、新技术传播、传统技术传播和人类技能等四个方面构成。在72个参加评估的国家(地区)中,技术成就指数平均为0.743;而中国的技术成就指数为0.299,排序为第45位,居世界中等偏下水平。

其次,外贸翻两番是我国由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需要。200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这是历史性的跨越。但是,我国人均GDP水平,在世界属于低水平。我国的外贸出口2000年居世界第6位,进口居第7位,属于世界贸易大国,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出口水平低,还不是出口强国。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再次,外贸翻两番是增加社会就业、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进入小康,但就全国看不同地区收入水平差距很大,城市下岗人口比较多,每年新增人口有1000万人左右,就业压力很大,这是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的一个大问题。

(3)外贸翻两番的可能性。这是对未来20年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发展趋势而作出的结论。就国际环境而言,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愿望,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有关专家按俄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预测,从2001年到2025年乃至2030年左右,世界经济将处于第五个新的长波上升期。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新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仍将继续增长。

就国内环境而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令世人瞩目。我国短缺经济时代已经过去,商品供求关系有了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大经贸"格局已形成;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明显提高;进出口贸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对外开放领域更加拓宽,市场准入不断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当然,未来20年外贸发展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确定的因素或预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难而进,开拓进取,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机遇,加速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对外贸易发展,什么困难都不会阻挡我们前进。

2.质量目标:坚持外贸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这是因为:首先,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有待优化。应当肯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对外贸易集约经营方针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000年我国工业制造业生产能力居世界第四位,尽管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已占出口总额的89.8%,2001年占90.1%,但在工业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仅占15%,更缺乏国际名牌产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档产品出口为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是制定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其次,我国出口货源地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要增长极(城市)商品出口很不平衡。根据东部、中部、西部划分,东部地区按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和省属32个城市的统计,1999年出口额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64.29%;中部地区17个城市,1999年出口额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3.23%;西部地区13个城市,1999年出口额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2.30%。很显然,我国城市增长极的优势在东部,而不在中部和西部。因此,在外贸翻两番过程中,如何提升中西部地区增长极在出口中的地位,发挥中西部地区的特色商品优势是值得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二是西部外贸出口依存度低。根据海关统计,我国西部12省(区、市)1999年出口总额77.2亿美元,占全国当年外贸出口总额的4%;而西部地区出口依存度多数省区在3%左右,大大低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这表明外贸出口对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较小,反映出西部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低。三是西部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低。由于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的影响,西部地区出口商品结构以资源型、原料性初级产品为主,而工业制成品如机电产品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很少。

从上述分析可见,我国在确定外贸发展质量目标时.一定要抓住结构调整升级这个关键环节,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出口商品结构和地区商品结构优化,从而提高出口国际竞争力和增强出口后劲。

在重视发展速度与结构相统一的同时,我们还应当重视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目前,我国工业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居世界第6位,许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拥有一批企业的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占有率居世界前列,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还要看到,由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技术装备和管理比较落后,高档产品和名优产品较少.如机电产品出口虽然成为出口额最大的商品,但在世界机电产品的名牌中所占份额极小,而在信息产业中的关键技术、关键工业、关键产品尚处于劣势地位。特别是在我国出口经营中,长期存在的市场秩序混乱,低价竞销、"以量取胜"的粗放经营状态尚未根本消除。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应当意识到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因为不重视产品质量或出口产品质量不佳,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容易失掉市场和消费者;同样道理,如果忽视出口的经济效益,则会影口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因此,我们应当把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任务的核心,是提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世纪50年代,1953年初级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79.4%,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为20.6%,主要向苏联及东欧国出口大米、大豆、食用植物油、冻肉、茶叶、桐油、绸缎、呢绒、棉布、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等。60年代,我国轻纺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为60%左右,工业制成品占出口额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70年代,1979年初级产品出口的比重降到53.6%,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到46.4%,尽管工业制成品出口发展很快,但仍然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80年代,在改革开放浪潮推动下,我国轻纺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强劲,1989年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额的比重下降到34.7%,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到65.3%。90年代,1998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额的88.8%,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1.2%。总的看,20世纪后半叶,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这表明我国生产力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从较低水平向更高水平方向迈进。从而为提高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目前,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进入全面对外开放新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呢?竞争力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反映一个经济体在市场竞争中经济实力强弱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标志。一个经济体的竞争力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动态性特点。所谓层次性主要表现在国家竞争力(大国还有地区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主要是产品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竞争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国家,但在国与国之间竞争力比较上则以国家竞争力为主体。所谓综合性是指一个竞争主体的竞争力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一国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很多,除价格(直接受成本制约)竞争因素外,还受各种非价格竞争因素,如商品质量、商品品牌或商标、商品市场营销手段、商品的性能安全,以及对人身健康影响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但在商品质量等非价格竞争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竞争因素还起主要作用.这就是物美价廉的道理。所谓动态性是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包括产业或产品竞争力或比较优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的。

根据竞争力的上述特点,如何衡量和判断一国产业和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即正确选择出口产业或产品的战略重点,这对于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和进出口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一般来讲,一国产业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出口产品优化过程,二者相一致,即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产品的发展阶段。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看,由建国初期的矿产品、农产品出口为主,逐步扩大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产品、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为主,现在,机电产品包括高科技产品出口成为出口拳头商品。这表明经过多年的进口替代和改革开放后的引进适用的先进技术设备,改造传统老设备,对于提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国际竞争力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的重点,是选准我国出口的主导产业和产品

目前,我国工业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根据中央"十五"计划建议,应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转移,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重组和优化配置的特点而作出的正确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适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大振兴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当看到,高新技术产业包括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使高新科技产品成为我国出口的新增长点。这是从长远战略着眼,扩大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为:

第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可以促进我国出口产业从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和转移,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一是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要素的增长;二是产业结构从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升级;三是科技进步,这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最重要的因素,因而也是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200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4%,占出口总额比重为15%,而OECD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比重平均40%,其中,美国为44%,新加坡最高为72%,与它们相比,我们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第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可以吸收国外高科技资源,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我国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高科技资源不仅包括高新技术,还包括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对于提高我国的生产管理水平、研究和开发能力大有裨益,能够为我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外贸扩大出口提高强大动力。

第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保证我国外贸翻两番目标的实现。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和中国90年代新一代家电行业包括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生产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进行产业结构快速升级,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实践证明,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是加快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的同时,必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工资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至少在20年内,必须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来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出口。这是因为:

第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我国在轻工产品、纺织品、服装、家用电器、部分机械和电子产品等成熟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目前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国。1978年,亚洲"四小龙"向工业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了亚太地区劳动密集型产品总出口的70%以上,中国仅占不到10%。20年后,中国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中国的平均市场份额上升了42%,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出口,可以减轻我国扩大就业的压力。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还相当低,技术较为成熟的传统产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同时,我国人口总量还在继续增加,扩大就业仍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一般来说,民营企业(包括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适合于从事加工贸易如家电产品、服装、制鞋、玩具等生产,可以容纳更多的劳动力,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

第三,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产品出口,可以加快资金积累,为产业升级创造条件。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向外转移的技术都是较成熟的技术,技术(包括专利软件,有时也包括硬件设备)价格较低,相当于原来R&D成本的1/3,而且这种技术对于我们采说,属于适用的先进技术,比我们自己R&D成本低,投资周期短,收益比较快,可以发挥"后发优势",特别是在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零配件产品更适于我国国情特点,可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二、实施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实现外贸翻两番的应对措施

根据同志关于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指导思想,必须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外贸发展,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健全外贸法制建设,为我国外贸翻两番,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把外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务来抓

1.要澄清几种片面认识,正确理解外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一种模糊观点,认为"我国出口依存度太高,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或造成出口贫困化增长"。我认为,合理的出口依存度的界限,要看出口是否有效益,如果出口企业不亏损,国家也不补贴,在这一前提下,只要国际市场上有需求,出口产品卖价又合理,我们就应当鼓励多出口,这样做就不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或造成出口贫困化增长。另有一种模糊认识,就是只强调扩大内需而忽视外需的作用。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扩大内需是我们长期应坚持的正确方针,但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忽视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应始终如一地坚持投资、消费、出口需求的三轮推动作用。还有一种模糊认识,认为加工贸易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价值低,走私猖獗,不宜大力发展,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应当强调,发展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扩大社会就业,弥补国内短缺资源,只要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国内厂商技术创新,提高加工深度和技术含量,由外商委托制造向委托设计制造和自主品牌加工方向发展,加工贸易也会延伸链条,增加附加价值,加工贸易也会向高层次发展。走私严重是监管力度不够造成的,不是加工贸易自身的弊端。

2.要发挥增长极(城市)产业群和地方特色产业群优势在扩大出口增长中的带动作用。产业集聚效应理论认为,某种产业在一个地区的集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可以吸纳智力人才,实现企业间的合理分工,因而,这一地区的产业和出口商品竞争力会越来越强。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外贸发展极不平衡,具有各自的发展优势,在外贸发展中不能人为地"一刀切",应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经济增长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

(1)东部发达地区就在保持IT产品出口高速增长、机电产品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纺织品服装、轻工和农产品的稳定增长。现阶段,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已成为我国出口商品的主要生产基地,机电产品,特别是信息通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成为该地区新的出口增长亮点。我们应当在珠江、长江、环渤海三个经济带和东部12个省市的32个主要出口城市的基础上,再选定培育若干个增长极的主要企业作为发展基地。通过吸引国外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建立研发中心,继续扩大加工贸易规模和产业配套能力,形成新的产业带,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化农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充分发挥浦东新区、经济特区、高科技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保税区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中的骨干作用。

(2)中部地区应当利用资源优势,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积极发挥地方产业群优势,大力发展探加工产品出口。我国中部地区的17个城市,原来出口规模小、基数低,近年来发展很快,发展潜力比较大。随著我国现代交通、物流、通讯的发展,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通过这些政策措施,我国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上的劣势会越来越小,同时中部地区工业具有一定的基础,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及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些优势为接受东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创造了条件。我国对外开放由东向西;从沿海到内地呈梯度发展。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劳动力成本接近于国际水平,这就决定了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必须向中部地区转移。而中部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通过利用外资,合作研发,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工业和农业,发展高科技农产品加工和绿色产品出口,发展潜力巨大。

(3)西部欠发达地区应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积极开发和培育新的外贸出口的增长亮点。我国西部地区的13个城市,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下,外贸发展很快,但增长极和产业群发展极不平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开放意识。应当充分利用工业基础较好的重庆、成都、兰州、乌鲁木齐等中心城市的产业优势,在进一步开发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同时,还应加大农产品的出口培育,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区,还要以利用外资和东部沿海地区资金,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动重点地带开发。比如,宁夏自治区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中东伊斯兰国家的资金优势,共同开发建厂,发展伊斯兰国家需要的新材料产业和特色医药产业向伊斯兰国家出口等等。

3、要坚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特别是经常项目的收支基本平衡。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流动加快的条件下,由于我们缺乏管理金融的经验和方法,缺乏管理金融的法律和制度,金融资本实现调控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必须十分重视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同时,还要强调经常项目的收支平衡。因为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没有一定的外汇储备,保证进口先进技术设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增强出口后劲,保证必要的海外投资,推进"走出去"战略,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中长期计划中和未来20年间,如何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要充分重视民营企业在出口中的发展潜力,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要坚持"以德经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诚信美德,建立诚信机制,树立良好企业和国家形象。要重视企业的外贸发展战略问题,建立中国式的跨国公司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始终把外贸体制改革和创新作为外贸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外贸体制改革,应包括政府管理职能改革、企业制度改革和中介组织功能改革三个方面。这里仅就外贸体制改革的框架,谈点设想,

1.政府管理职能改革:政府管理职能改革,必须符合世贸组织法律体系框架和管理体制的要求。政府管理职能,应是制定政策、制定发展战略、经济调节、组织协调、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以经济调节为例,就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价格、利率、汇率和税率等经济杠杆进行调节。在财税政策方面,坚持与完善财政资金支持制度和出口退税制度。在货币政策方面,建立与完善进出口信贷、融资担保、信用保险等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实施鼓励出口的产业政策,来调控进出口贸易的运行,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2.企业制度改革: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是搞活进出口的关键所在。企业制度改革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体制要有灵活的机制,诸如自主经营权;改造发展权、留利权(包括分配使用、职工的工资和福利)、企业组织结构自诀权等。二是企业在享有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的制度管理,包括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分配制度、经营管理(含技术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

3.中介组织功能的改革:组建行业协会,替代政府行使一部分管理职能,是国外普遍行使的有效管理办法。它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又有利于实现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需要。改革的总取向:弱化行业协会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关系;强化行业协会与本行业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改革的框架思路:(1)行业协会的组建和主要负责人的决定,不应由政府主管部门委派,而应由本行业民主协商选举产生。(2)行业协会的经费主要应由会员单位按其经营收入的一定比率交纳。(3)外贸进出口商会应当深化改革,逐步由依托外贸企业转变为依托工业企业的行业化改造,才能克服工贸分离的弊端,提高外贸管理的有效性和行业管理的自律性。

(三)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外贸立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保障外贸可持续发展和推动经济的不断增长

1.加大外贸立法和执法力度,不断完善外贸法律法规体系。运用法律手段对进出口贸易实行法制化管理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外贸立法必须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政府有关承诺的要求。应当看到,我国涉外经济管理中无法可依或法律依据不足的现象相当普遍;现行的《对外贸易法》及其配套的法规,法律条款内容比较简单,不够具体,不够清晰;《反不正当竞争法》不够完善,《反垄断法》和《反倾销法》尚属空白,筹等。因此,在立法方面应关注中国经济与国际间的联系,比较世界各国经济制度的优劣,加快完善(对外贸易法),条款要具体和明晰化,加快制定(反垄断法)和(反倾销法),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相配套的法规。在执法方面,外贸管理部门要依法行政,一方面应遵守中国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和有关国际公约;另一方面要遵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准则,对于走私犯罪、合同欺诈、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必须狠狠打击,严加惩罚,以维护国家的形象和尊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的流通秩序。

经济战略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结合盐城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潜力,提出了包括沿海错位开发战略、区域关联发展战略、“第四产业”发展战略和大市区、小城镇发展战略在内的战略体系,并对相应的方案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沿海开发是江苏省“十一五”生产力布局“四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区域上看,盐城、连云港、南通等沿海地区地处我国南北交汇枢纽地带,是江苏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但目前我国沿海经济发展还处于“低谷”区。近期,《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的制定为盐城等苏北地区的沿海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充分利用盐城的沿海优势,以系统的思维确定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体系,这是盐城的重要发展机遇,对促进整个苏北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一、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1、经济快速发展,但与苏南的差距仍较大

“十五”期间,盐城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目前拥有悦达集团、森达集团等销售超亿元的企业1102家。2005年,盐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90亿元,同比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4893元,同比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264亿元,增长39.8%,增幅列全省第一。但由于历史、区位、政策等多种原因,盐城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省内苏南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水平低。以2005年为例,盐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585元,而苏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6766元,是盐城平均水平的5.3倍。

2、县域经济增势强劲,但县域间发展不平衡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可将盐城所辖9个县(市、区)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东台、大丰、亭湖、盐都)已达到或超过苏中地区的平均水平,其中东台市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达167.31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市中位居第57位;第二板块(射阳、建湖、阜宁)经济快速增长,后发优势逐步显现;第三板块(滨海、响水)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与第一板块相比仍属贫困地区,其中响水县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46.4亿元,滨海、响水两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苏北地区的平均水平。

3、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产业趋同化明显

“十五”期间,盐城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农业结构协调、工业结构改善、服务业升级加快的格局。全市三大产业结构由2000年31.5︰38.6︰29.9调整为2005年的22.3︰45.6︰32.1,基本形成“二三一”产业格局。但从盐城工业产业的总体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传统产业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附加值不高的纺织、化工、机械和食品四大产业占产业总产值的70%左右;二是产业趋同现象较为突出,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尚未形成;三是大型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不足10%,企业有数量而无规模,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不足。

二、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潜力

1、海洋和滩涂资源丰富

盐城海岸线全长582公里,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的56%,盛产鱼、虾、贝类等各种海产品。沿海滩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含辐射沙洲),占全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5%,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目前,每年以10余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的射阳河口以南沿海地段已成为江苏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此外,盐城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已探明石油天然气蕴藏量达800亿立方米,沿海和近海有约10万平方公里的黄海储油沉积盆地,居全国海洋油气沉积盆地第2位,勘探开发前景广阔。

2、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

盐城是江苏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已建成8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个优质油料基地县和6个优质棉基地县,粮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鱼等主要农产品的种养规模和总量均位居全省首位,是轻工、纺织和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个县列入省级农产品产地认证;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种植业产地212个,畜牧业产地87个。新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6个。全市通过认定的有机食品基地2个,绿色食品基地6个,并有179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称号。

3、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盐城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并已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部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当前,大丰野生麋鹿保护区有麋鹿种群600多头,其野生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部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丹顶鹤达到1200多只,占世界野生种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此外,盐城海滨湿地还有长200公里、宽140公里近岸浅海区的辐射沙洲,面积10多万亩的海滨林场和辽阔的海滨草原,形成了集蓝天、大海、滩涂、森林、草原和珍稀动植物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盐城滨海风光。

三、盐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案体系

盐城区域经济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基础,但总体经济实力仍相对较弱,社会经济发展在全省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盐城应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挖掘区域优势与潜力,通过正确战略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沿海错位开发战略

一个经济区域只能是在适当的产业或产业链条的适当位置形成相对竞争优势,而不可能在每个产业领域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区域经济个性越强,越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越能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如前所述,江苏“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沿海产业带建设作为全省“十一五”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盐城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突出临海生态特色,实施沿海错位开发战略。

具体而言,除了继续积极发展海洋渔业,提高名、特、优、新产品的比重之外,还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在现有1300平方公里可利用滩涂上发展沿海速生林带,并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商品用材林产业和优质高效经济林产业,扩大沿海滩涂综合林业产业规模。二是利用沿海发展畜牧业的独特优势,建成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食草动物产业带。三是充分发挥沿海无公害、污染轻的特点,大力推行质量认证、环保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在现有农业标准化基地的基础上,加快建成以盐土农业为依托的绿色食品基地。四是围绕特色资源,重点发展港口火电、苇浆、木浆、天然气、石化等能源和原材料基础工业,积极发展海洋医药、海洋化工等新兴产业,建成结构合理、外向度高、特色明显的临海工业体系。五是充分发挥滨海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以建设沿海国家生态旅游区和中国东部沿海重要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基地为目标,以丹顶鹤、麋鹿、中华鲟三种珍稀动物为品牌,形成特色鲜明、规模较大、吸引力强的沿海旅游带。

2、区域关联发展战略

盐城、南通和连云港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和陇海-兰新铁路沿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同时,盐城又是“长三角”和“淮海”两大经济圈的交汇区,这为盐城的区域关联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众所周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区域;淮海经济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边缘,目前虽属于沿海欠发达地区,但该区地处江淮平原,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巨大。盐城应积极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立足淮海,面向长三角”,努力成为“长三角”与“淮海”两大经济圈相互促进的桥梁,通过促进经济圈内各城市的共同发展带动自身的跨越发展。在经济区域之间的关联发展中,要突出发展目标、经济政策和经济利益上的相互依赖及产业的前后关联,在不影响其他区域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

3、“第四产业”发展战略

江苏省的南北差异梯度明显,苏南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第二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而盐城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苏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等行业必然会向盐城等欠发达地区扩散。但为了实现生产力的跳跃式发展,盐城在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的信息产业。信息产业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沉淀成本小、技术调整快,易于进行产业规划和布局,而且可以充分借鉴和利用他人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因此,对于正处于工业化途中的盐城等苏北城市而言,信息化是其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展信息产业,当务之急是加快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系统,改善区域的信息化投资环境。

4、大市区、小城镇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盐城中心市区一直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大市区战略是在将亭湖和盐都两区纳入中心市区范围的基础上,以市开发区、亭湖开发区和盐都开发区作为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实力的重要载体,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错位发展,通过“三驾马车”的合力拉动市区经济快速发展。在城市功能上,进一步明确盐城作为“江苏沿海中心城市、新兴工业城市、海洋经济服务基地”的城市区域定位,着力彰显“水绿生态盐城,东方湿地之都”的景观特色和人文特色。与此同时,作为城市化基础支撑和工业化重要载体的小城镇的发展要提升到战略高度,不断完善现有城镇各项设施的配套水平,强化小城镇集聚产业的功能,增强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推进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向小城镇集中,优化各类资源配置。同时,必须自觉走上行政区域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之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

四、结语

盐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找准特色的原则,通过实施正确的战略组合,将潜在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本文所构建的战略体系是基于盐城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条件而提出的,但又立足于我国当前沿海开发和区域一体化的经济背景,因此既有较强的针对性,又有适度的扩展性,对于苏北以及其他沿海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盐城统计局:盐城统计快报[R].2006,1(22),45。

[2]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6(电子版)。

经济战略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

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国对土地、住房商品化开始实施试点改革,30年多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大大改善。该阶段,城市房地产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据的地位愈加重要。目前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已经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近年来,房价波动极大,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极为突出,社会人居住房不合理分配现象极为严重,甚至出现开发房地产严重破坏资源环境的情况。以我国房地产业总体发展情况分析,一度出现房地产业过热现象,如2007年我国房价连续5年上涨情况结束,开始产生下跌情况,特别是部分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跌幅已达到一半以上,交易量萎缩现象极为严重。为避免房地产经济泡沫破裂,建设和谐社会,保持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对房地产等过热行业进行了宏观经济调控。笔者通过定性结合定量等方式,按照“宏观—中观—微观—预测—战略推导”为线路,进行和谐城市构建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房地产经济的概况

房地产经济是指以房地产为主体,围绕房地产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产生的人和人间的经济关系,是房地产经济关系有机结合房地产生产力的重要方式。房地产生产、流通与消费过程中出现的所有经济活动与其条件都被成为房地产经济。其中房地产直接生产过程为房地产生产,房地产再生产与其实现过程为房地产流通,房地产生产目的的实现与部分直接生产过程在消费环节的延伸为房地产消费。在整个房地产经济活动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运行机制与经济体制条件。从微观经济、中观经济、宏观经济三个层面对房地产经济进行考察。微观层次是指将房地产企业作为经济单位,其产生的一切经济行为与对房地产开发经营项目的运行。中观经济是指房地产部门经济、区域经济。作为产业经济的重要类型,房地产部门经济在与其他经济具备相同属性的同时,还存在诸多特殊性及规律;各个省、市与区房地产经济被称为房地产区域经济,也可被叫做区域产业结构的一个部门。宏观层次是指整个国民经济为主体进行考察,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对象,房地产经济更是宏观经济的主要构成成分。

二、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及现状

“既要满足当代人对房地产的种种需求,又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后代人的生产生活创造必要的空间发展条件”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应对其可持久性加以重视,站在统筹关系角度分析,做好城乡规划、能源节约等工作,实现房地产建筑规划形态、住宅功能、环境效益、人文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一)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

李晓云认为,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需求,必须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并在房地产经济发展做好各方协调关系,如人口、环境与资源利用等,并始终坚守资源集约、经济效率提升等原则,实现房地产合理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目标。其内涵包括以下几点。1.房地产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是经济发展基本条件。在房地产经济可持续中应对环境承受能力进行充分考虑;同时,房地产经济发展可为环境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能够符合环境对其发展的需求。2.房地产经济自身发展。房地产自身发展是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基本条件,如房地产自身发展不足,将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进度。基于此,在一定条件下,房地产经济必须满足自身发展要求。3.房地产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属于互动性,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起到严重影响,社会发展也就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决定作用。作为现代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房地产经济因与社会具有互动关系,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将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呈现出下降趋势,由2013年20%下降为2014年10.5%,为加大调整力度,提高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以房地产图1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表2015年1到2月份开发投资进行探究,8786亿元为该时间段开发投资总额,和2014年相比,投资增速只下降了0.1%,其中住宅投资总额为5922亿元,占总投资额67.4%,增长率为9.15,回落点为0.1%,如图1所示。整体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为供过于求,为改变该现状,要求相关部门、企业必须对房地产投资问题加以重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为实现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分析

(一)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产业发展战略措施

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点,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产业链的重要内容,对国民经济推动转变为全面基础性服务,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调整产业提供有利条件,并将服务提供给人们生活与有关产业发展。1.经济发展中确定房地产业重要增长点产业地位,为调整其他产业提供可靠保证;2.社会经济数据统计和房地产数据统计的完善,各个区域数据统计工作的加强及经济数据的及时公布。通过房地产数据信息制度的建立,可将土地出让总量等行业有关数据及时公布,能够将房地产经济发展中真实、透明与全面原则充分体现出来;3.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利用行业发展预测模型的合理构建及有关产业政策制定,可对土地供给总量、商品房供给总量加以控制,确保供求调节的平衡性;4.房地产业预警系统、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为房地产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引导的房地产市场控制措施

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导致大量贷款、投资人员无法正确感知风险,在国家一系列政策出台后,房地产市场价格产生了极大的波动,投资者此时才意识到房地产投资风险并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为避免银行流动性危机的出现,降低国家经济影响,必须有效控制房地产施工,规范市场行为,降低投机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建立有序的市场环境。在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为构建良好的发展市场,必须加强政府宣传,正确引导购房者;并对银行信贷加以严格控制,防止商品房价格背离价值现象的出现,对房地产过热现象加以控制。

(三)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战略措施

在经济核心圈位置实施大规模土地开发计划,以政府提供限价土地、大型房地产企业提供开发资金的联合开发房地产项目方式,在确保开发商获取相应利益后应对商品房价格加以限制,并利用限价出售土地的回款对项目区域政府配套设施加大建设力度,如公交体系的完善、学校医院的兴建等,以此达到居民居住环境改善的目的。

(四)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战略措施

集中统一土地管理与城市规划实施中,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情况相符,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相符。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必须以土地保护为中心,建立土地开发与经营制度,对现有土地开发投资去向合理规划,对农用土地、城市待开发土地资源加以重点保护,通过相应法律措施对土地地权关系加以处理,如占有权、使用权等。土地供应市场的统一建立,应具有公正、公平、公开等特点,通过土地整治,与土地收益管理水平的提升,可实现房地产经济健康、稳定的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全面分析、研究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可对市场主体行为选择进行有效约束,实现市场经济的有序性,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依据。在充分发挥房地产经济功能的同时,应了解与掌握房地产经济的概念、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措施,实现住宅标准化,降低投资成本,为房地产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与强大支撑。

作者:张艳艳 单位:河南省省直机关房地产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静岩,韩文秀.房地产投资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2).

[2]侯姝羽.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要点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18).

[3]孔行,黄玲,于渤.区域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动态协调关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3).

[4]王勉,唐啸峰.我国房地产投资波动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5]张霞伟,丁姝.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对可支配支出的短期影响研究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J].品牌:下半月,2015(8).

[6]张红,李洋,张志峰.中国城市软实力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4(3).

经济战略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循环经济企业经营绿色环保

一、循环经济对企业的新要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协调统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和实现方式。循环经济对发达国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在本国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扶植下,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其长期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生产与管理,不仅为国家宏观循环经济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一直在进行着发展循环经济的艰难探索,经过一定时期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在政策管理、企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较低,发展循环经济也凸现出很多问题。应当指出的是,我国国内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践,依然集中在大循环和中循环(部级、省级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这两个层面上,对消循环(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独立研究很少。另外,很多企业经营者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上知之甚少。认识的不足导致坚持经济利益导向的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这对更广泛的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制约。还有,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作基础,包括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国外发展情况的研究;经济政策法规的研究;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的研发。目前,中国企业对这些理论和技术的研发还处在初级阶段,应当着力进行研究。

众所周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企业行为的转变将有力的促进经济循环的实现。企业是实行循环经济的主体,无论是经济的大循环,还是经济的中循环,都是建立在经济的小循环基础之上的。因此,企业层次循环及理论与实践是我国进行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企业层次循环经济的建设特别是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仅从循环经济微观的角度——“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战略”进行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二、什么是循环经济?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把经济活动和物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得经济系统顺畅地并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自然与经济协调发展,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这就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在循环经济中,企业将其经济效益目标同生态效益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在生产全过程中加强对污染的控制,降低废弃物的产生,加强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以实现废弃物更为有效为目标。企业对其产品也不仅从经济效益而且从环保角度出发,进行生产改造,实施清洁生产,将其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因此,通过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解决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而又无法提高环境效益这一难题,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企业行为,是企业适应日益增长的环境压力,提高自身竞争力与生存能力的必然选择。

三、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战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污染控制战略。

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污染控制战略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充分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形成从生态设计——绿色制造——生态包装——绿色运输的全过程考虑,尽可能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并在企业本身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污染零排放,同时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环境监管。

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施生态设计,要求企业尽可能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生态设计和环境标志产品要求,开发出低能耗、低(或无)污染、经久耐用、可维修、可再循环和能够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

选用产品原材料时禁止使用某些危害或风险极大的污染物质,寻找相应的无害替代物,选用清洁能源和环保型原料,或是改变产品的生产原料,从源头直接降低污染的潜在机会。另外还要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尽量使用能够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减少进入循环的物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选用先进的技术工艺,配合生态设计,生产低能耗、低消耗、低(或无)污染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水、余能和原料的再循环利用、开发、回收本公司产品的新工艺,在企业内部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在产品包装阶段,实行生态包装,包装材料减量化,并充分回收利用,减少包装废物填埋与焚烧的数量。

在产品运输阶段,利用现代第三方物流业进行运输,倡导绿色物流。

第二,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的战略。

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的战略包括三个阶段,产品销售、产品售后服务以及废物产品回收阶段。

将循环经济理念延伸到生产过程之外,在产品销售阶段,提倡绿色销售,宣传绿色消费,开拓网络经营模式,减少销售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在产品服务阶段及回收阶段,通过提供产品保养维护、产品主要部件升级、产品零部件功能梯级使用等服务,一方面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资源的流动速度,从而达到物质的减量化要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废旧产品的回收,实现产品的功能梯级利用。同时,这一战略的实施还提高了服务质量,赢得了更多的客户。

实践证明,实施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战略,加强企业服务终端的功能,将成为企业循环经济的增长点。

第三,产业链拓展战略。

产业链拓展战略是为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物而提出的,这些中间物虽然不能利用于原有的生产系统,但却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拓展产业链主要是在于考虑企业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开发多产品联系系统,改变原有的单一生产路线的做法,充分利用生产路线中的中间产物,利用其为原料开发新型生产工艺,生产新的产品,构建共生系统,在为企业解决废弃物的同时,获得新的经济效益。

第四,废弃物综合利用战略。

在充分考虑了减量化和再循环原则之后,再利用原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最后一项重要原则。因此提出了废弃物综合利用战略。这里所说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战略,主要强调生产的最终废弃物在企业生产系统以外的综合利用。

废弃物综合利用方式在有很多种,在微观(企业)层次上主要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将废弃物用于企业的绿化建设,例如说可以将废水用于浇灌企业的绿地,部分废弃物可用作肥料,再减少废弃物排放的同时,改变了企业的环境面貌。

二是将废弃物用于农业畜牧业建设,尤其在一些食品行业,其废弃物有些是很好的饲料,有些具有很好的肥力,可以用于养殖业或是种植业。

三是通过废弃物交换或买卖,将废弃物转手给有需要的企业,既解决废弃物的治理排放问题,又为企业创造了效益。

第五,企业加强循环经济实践战略。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意味着设施、设备等“硬件”的建设,还包括在企业文化等方面“软件”的实践。企业要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通过员工集中培训和其他方式的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树立其环保理念,规范其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的行为,促进其在节约能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与周边和相关企业的信息交流以及发展生态经济方面的合作。企业的循环经济实践可以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展开,企业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有重点、分阶段的进行。

第六,企业加大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生态建设和环保建设等方面的奖励和惩罚力度。

在政策层面上,用更具实效的经济奖励以及其他刺激手段促进企业进行循环经济的实践,采用价格、税收、信贷、征费等手段,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引导企业自觉自愿的发展循环经济。与此同时,利用逐步提高各项排污费用及其他惩罚性措施,使企业不论在成本上还是在社会影响上,都会自觉自愿的选择在环保方面进行投入。

第七,推广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采用试点的方式进行推广是上佳的选择,我国应深入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使更多地区、更多行业的企业走上发展循环经济的康庄大道。另外,我国企业的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主要是进行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具体表现为很多地方建设了或者将原来的工业区改造成生态工业区,很多生态园区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这项实践应当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推广。

第八,加强国际合作,追踪先进的前沿学科理论和工程技术的战略。

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应当加大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国际知名企业、科研机构等在循环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绿色贸易。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汲取其失败的经验教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并展示我们的成果,彼此联合、实现共赢。

四、结论

总的来说,以上的八大战略都是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将废弃物“变废为宝”为主旨的。企业创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首先是要从生产源头开始,尽可能利用绿色原料,开发绿色生产工艺,在生产的全过程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其次是要对本企业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代谢分析,了解每段工序中各种废弃物的产生情况和能量剩余情况,寻找这些废弃物再循环、再利用的途径;使其首先回用于生产过程,其次回用于企业内部,最后尽可能在区域范围内得到再利用,争取实现污染“零排放”。

要想真正实现循环经济,还需要加强中循环和大循环这两个层次的循环经济建设,只有各个行业、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在全社会的大力配合下,循环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左红英.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管理现代化,2005,(1).

[2]周洁,王远,陆根法,张蓓,宋莉娟.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战略探讨.四川环境,2005,24(2).

经济战略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发展战略是一个地区的顶层设计,正确的战略能为区域的经济建设带来活力和希望。河南是我国的传统农业区,在河南的经济发展中,要发挥比较优势,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由此带动全省经济实力的提升。

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经济整体快速发展之时,河南也表现出强烈的发展冲动,因此,河南有必要认真审视全省的发展战略。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省的顶层设计,一定要符合省情的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符合国家的产业布局,符合国家主导的国土开发格局。对河南而言,需要认真权衡自身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地位,由此来谋划河南的发展。

一、以非均衡发展战略为指导,带动河南综合实力的提升

西方管理专家提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指在有限资源环境之下,通过推动系统内部的局部突破来实现整体的跨越性发展。其实质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是一致的,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在河南省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实行非均衡发展,可把郑汴一体化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突破口,以重点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带动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郑州与开封相距40多公里,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在逐步缩短。郑州是河南省会,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城。开封是七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两个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互补性。

郑汴的谐音是“正变”,也就是郑州、开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对古城开封是个难得的机遇,对于增强郑州综合势力,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以投资和出口为带动的经济成长战略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在今后一个时期,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有效措施,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提供了历史机遇。扩大内需,也会为河南的发展带来机遇。

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经济中心。历史上,无数的历史事实都证明了这一文化心理始终在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省市的行政中心的转移,同样带来周边区域的开发和快速繁荣。既然有成功的先例,那么实施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开封市委、市政府等行政区域战略转移非常必要,也是促进经济繁荣的有效方法。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东迁至郑东新区以东,或在郑州与开封的中间地区中牟县城附近选择合适区域。同时,开封市委、市政府要向西迁。如此,郑州与开封之间的空间距离会大幅缩短。行政管理中心的转移,既可表明政府建设和发展这一区域的信心与决心,也能促进整个地区的快速崛起。

二、以区划调整为推力,加快郑汴一体化进程

为加快郑州与开封融城步伐,河南省人民政府投资建设了郑汴快速城市通道,简称郑开大道。2006年11月19日正式通车。郑开大道宽100米,以三幅路形式建设,机动车道采用双向10车道,总长为39.2公里,起始于郑州市金水东路和东四环的相交处,向东穿越京珠高速公路,连接到开封市大梁路西端。设计时速80公里/时,从郑州市区到开封仅需30分钟。

郑开大道开通以来,郑汴一体化进展良多。2008年11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郑汴一体化问题。会议指出,郑汴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效益初步显现。2007年,郑州、开封两市生产总值合计达到2992亿元,比2005年提高6.8个百分点。一系列双向开放的利民惠民措施,使两市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实惠。在郑汴一体化的有力推动下,古都开封正在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实践表明,郑汴一体化发展的决策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全省和全国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对以后的发展,要逐步实现“五个打通”:一是交通要打通。现在郑开大道已经开通了,还要进一步打通生产线,使运输通道也能畅通。二是规划要打通。郑州开封两市在研究发展规划时要加强两个城市规划的衔接。三是政策要打通。既然是一体化发展,政策上两市也要一致起来,投资也好,产业布局也好,都要兼顾到开封。四是功能要打通。两个城市的功能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城市功能上互相衔接、互相补充。五是运行要打通。要建立健全郑汴一体化发展运行机制。

但“五个打通”却回避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行政管理区划调整。现在推动郑汴一体化进程的是一个协调机构,其行政职能需要省政府,郑州、开封两市政府授权,增加了决策环节,不利于整个区域的统筹协调。既然省委、省政府决定要尽快实现郑汴一体化,那就要早作决断,调整现有区划布局,理顺行政管理体制。为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将开封市及其所属五县归属郑州,保留开封市名字不变,行政级别不变。开封是一个具有较高国际声誉的古城,其名字具有极大的品牌效益,一定要保护好、使用好。为保证其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在区划调整时,可在其周边预留足够的发展用地。

行政管理的统一,可使郑汴一体化更具实质意义。在区域规划、产业布局等各方面都能做到步调一致,减少许多中间环节和不必要的浪费。

三、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开辟新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作为传统的农业区,这必将为河南省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每当国际粮价走高,一些国家别有用心的人就大肆渲染“黄祸论”。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责任重大,对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非凡。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因此,中央对河南的工业化有顾虑、有限制。既然中央不鼓励河南大规模的工业化,尤其是要努力阻止河南牺牲农业生产的工业化。那么,河南就要坚持“保证现有耕地面积不减少条件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此战略可以一举多得,一是有利于打消中央对河南工业化发展的顾虑,不用担心国家的粮食安全;二是有利于化解“三农”问题;三是有利于探索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道路,也就是说实现政策困境中的发展;四是有利于协调农业和工业互相促进的关系。在国家紧缩地根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河南的工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河南省村落分布松散,缺少统一规划,占用土地面积大。在推进郑汴一体化过程中,可以通过大力推动郑汴之间农村地区或者更远一些村镇的新农村建设,腾出许多土地,用于置换郑开大道附近区域的建设用地。

在开封汴西新区建设新城区,也可扩大中牟县城的城市规模,安置失地农民。该区域内的农民以现有土地入股的形式转化为城镇居民,将土地交由农业开发公司等集中经营,农民可以按月领取土地收益。在郑汴工业带之间除吸引高科技产业外,还要布点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扩大就业,安置失地农民。同时,落实好相应的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措施,以减轻大规模建设中来自失地农民的压力,避免激化社会矛盾。

推而论之,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十分突出。河南省委、省政府首先大力推进河南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探索新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的工业化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河南省整体城市化水平,又可以解放生产力,把受土地束缚的农民较为彻底地解放出来,促进河南省“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四、以高等教育为动力,积极支撑河南的经济发展

河南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不要说与发达省份相比,就是在中部六省也处于落后地位。仅就国家“985高校”、“211工程”学校而言,湖北省16所,湖南8所,安徽5所,而河南仅有1所。如果我们再不抓紧当前的发展机遇,河南高等教育与全国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过去几年,河南省高等教育事业取得重要进展,但许多高校举债建设已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反过来说,若没有学校的借贷发展,就不会有河南省高等教育现在的规模与质量。高等教育举债发展的主体应该是政府,不应是高校。建议省委、省政府下决心在今后5年的时间内,每年注入高校3—5亿元的资金,用于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这将为河南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赢得宝贵时间,为河南创建全国一流大学提供一个绝佳机遇,那将是造福后代的一项伟业。在其他省份高校因债务问题负重前行之时,河南高校可以逸待劳。若经费困难可优先解决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的债务问题。

经济战略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20世纪;中国农村;人口流动

SummarizationofStudiesonChineseRuralPopulationFlow

inthe20thCentury

Abstract:RuralpopulationflowhasalwaysbeenakindofcommonsocialphenomenoninChinesesociety.Thisarticlebrieflyreviewstheacademicresearchinthe20thcenturyonChineseruralpopulationflowinpreviousagesbefore1949andgivesalimitedpointofviewtofuturestudy.

Keywords:the20thcentury;Chineseruralarea;populationflow

农村人口流动现象古已有之,诸如历次人口大迁移、中央政府屯垦戍边以及战争、灾害、人地比例关系失调引发的农民流徙等。在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之前,有两点需要说明:首先,本文所综述的研究成果为20世纪学者对1949年以前中国历代农村人口流动所做的探讨,时间上有交叉;其次,“农村人口流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既包括统治者运用行政手段引导、组织或强制推行的移民运动,又包括下层民众在社会或自然等外力压迫下,为维持生存而自发进行的流民活动,也包括探亲、访友、当兵等等情况。本文的综述主要包括流民和移民现象这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也有交叉,不作具体区分)。

农村人口流动一直是中国社会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古代中国政府频繁的移民实边、军事屯垦、招民垦荒导致经久不衰的人口迁移浪潮。近代中国因农村经济衰败也引发农民离村、“流民遍地”。对农村人口流动现象进行研究,也是多年来备受学者关注的课题,并积累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综观整个20世纪的研究状况,可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缕述如次。

一、1949年以前农村人口流动研究扫描

1949年以前的近半个世纪中,人口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探索中国的人口问题,农村人口流动自然也在探讨之列。学者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离村问题;二是移民问题。

(一)农民离村问题

“离村”是当时学界惯用词汇。从字面上理解,离村就是农民离开自己所居住的村落,暂时性的或永久性的,均在此列。离村情况相当复杂,如参军、求学、投亲访友、出嫁、做官等,但在近代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农民离村几乎就是流民现象的代名词。

研究农民离村问题的专著不多,仅有浩平《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研究》①,该书对农民离村的原因、流向、后果均有论析。相关研究如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黑山、徐正学《农村问题——中国农村崩溃原因的研究》,柯象峰《中国贫穷问题》,言心哲《中国乡村人口问题分析》,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等②,都或多或少涉及农民离村问题。

农民离村问题是近代中国严重的现实问题,相关的论文较多,其他不计,仅以“离村”为题的论文就超过30篇,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张觉人《农民离村原因的研究》,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等③,这些论文对农民离村的时代背景、原因、规模、流向、社会影响、解决办法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资政”作用。

(二)移民问题

20世纪上半叶,海外移民(以东南亚为主)和国内移民(以东北、西北移民为主流)的移民运动仍在持续,波澜壮阔,相关的研究因现实的需要而得到推动,硕果累累。陈特里《中国海外移民史》④,从移植、政策、史训三个方面阐述中国海外移民问题。相关论著还有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刘继宣等《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李长傅《南洋华侨史》,《中国殖民史》等⑤。国内移民方面,主要有钟悌之编辑的《东北移民问题》⑥,该书涉及东北移民的重大意义、东北移民的历史考察以及东北移民的实际问题等。至于与移民相关的论文,数量较多,粗略估计,有上百篇之多,主要有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彭家元《中国边地之现况与移民》,张云波《民初之移民》等⑦。

————————————————

①浩平:《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研究》,民众运动月刊社,1933年。

②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3年;黑山、徐正学:《农村问题——中国农村崩溃原因的研究》,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1934年;柯象峰:《中国贫穷问题》,正中书局,1935年;言心哲:《中国乡村人口问题分析》,商务印书馆,1935年;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37年;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商务印书馆,1943年。

③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申报月刊》第4卷第12号;张觉人;《农民离村原因的研究》,《中国经济》第3卷第7期;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东方杂志》第34卷第15号、第22,23.24.号合刊;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社会月刊》第1卷第6号;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新中华杂志》第2卷9期。

④陈特里:《中国海外移民史》,中华书局,1946年。

⑤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上海东方印刷馆,1929年;刘继宜等:《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李长傅:《南洋华侨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中国殖民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⑥钟悌之:《东北移民问题》,上海日本研究社,1931年。

⑦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第1卷第1期;彭家元:《中国边地之现况与移民》,《东方杂志》第22卷第6期:张云波:《民初之移民》,《建国月刊》第16卷第1期。

(三)农村人口流动的历史研究

对现实问题的强烈关注,自然引发对历史上同类问题的探讨,虽然专著不多(主要有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①),但论文为数可观,有宏观研究,如殷淑慧《我国民族之转移及混化》、李斐然《中华民族古代之迁徙考》、蒙文通《中国古代民族迁徙考》等②,有历代农村流动人口的专论,这方面的文章有近百篇之多,如陈啸江《三国时代的人口移动》,谭其骧《晋永嘉丧乱之民族迁徙》,黄谷仙《唐代人口的流转》,刘选民《清代东北三省移民与开垦》等③。

总之,20世纪前半个世纪,内忧外患,中国社会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农村人口流动成为困扰整个社会的现实问题,这种特殊的国情激发学者对之进行广泛而富有成效的探究,形成“现实研究”的鲜明特色。同时,也正是由于学者的现实关怀,引发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以为史鉴,因而相关问题的历史研究也受到关注,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些成就,为解放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①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开明书店。1948年。

②殷淑慧:《我国民族之转移及混化》,《朝华》第2卷第1、2期;李斐然:《中华民族古代之迁徙考》,《新亚细亚》第12卷第5期;蒙文通:《中国古代民族迁徙考》,《禹贡》第7卷第6、7期。

③陈啸江:《三国时代的人口移动》,《食货》第1卷第3期;谭其骧:《晋永嘉丧乱之民族迁徙》,《燕京学报》第15期;黄谷仙:《唐代人口的流转》,《食货》第2卷第7期;刘选民:《清代东北三省移民与开垦》,《史学年报》第2卷第5期。

二、建国以来农村人口流动的整体研究鸟瞰

建国后的半个多世纪,农村人口流动研究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国内史学界的兴趣主要集中于“五朵金花”,加上“左”的政治气候的影响和随之而来的“无产阶级”,社会学、人口学成为禁区,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几乎陷于停顿状态,专著仅见有李剑农《魏晋南北朝民户大流徙》④,论文也只有吕名中《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唐长孺《关于武则天统治末年的浮逃户》,江应梁《明代外地移民进入云南考》⑤等10来篇,平均每3年发表一篇文章,其中70年代还是空白。这种研究的“冷”态,直到80年代后才得以改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术界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农村人口流动研究重新受到关注,加上社会学、人口学以及社会史“复兴”的强力推动和“民工潮”高潮迭起的现实呼唤,学界对历史上的流民、移民现象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取得骄人成绩。

(一)流民问题研究

专著方面:曹文柱《中国流民史》⑥,对流民产生的原因、特点、流民活动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统治者治理流民的政策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陆德阳《流民史》⑦,对流民称谓、历代流民产生的成因、流民的流浪生涯、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论文方面:王家范《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⑧,把古代流民产生的动因归纳为“生产萎缩型人口流动”、“生产过剩(或生产饱和)型人口流动”、“灾变型人口流动”和“结构变

——————————

④李剑农:《魏晋南北朝民户大流徙》,武汉大学编译委员会,1951年。

⑤吕名中:《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历史研究》1956年第6期;唐长孺:《关于武则天统治末年的浮逃户》,《历史研究》1961年第6期;江应梁:《明代外地移民进入云南考》,《云南大学学术论文集》1963年第2期。

⑥曹文柱:《中国流民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⑦陆德阳:《流民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⑧王家范:《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探索与争鸣》1994年第5期。

迁型人口流动”四种类型;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中国农民的“恋土”和“离土”——“流民”现象纵议》①,对流民现象发生的机制、流民的社会行为及其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剖析;熊家利《流民问题与中西封建经济的发展》②,对流民在中西封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钱宗范《中国封建社会流民与流民起义诸问题探析》③,对封建社会流民起义原因、意义进行了考察。

(二)移民问题研究

整体研究的著作,当首推葛剑雄主编并由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侯杨方等著《中国移民史》④,该书共分六卷,约260万字,是在其早期研究成果《简明中国移民史》⑤的基础上的拓展与延伸。《中国移民史》一书论述了自先秦至20世纪40年代以来发生在中国境内的移民活动,对历次主要移民活动的迁移过程及其影响加以评论。第一卷是本书导论和大事年表,导论对中国移民史研究做了理论探讨,大事年表列出自公元前21世纪到1949年间可考的主要移民及相关事件。第二卷至第六卷分别为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金元时期、明时期、清至民国时期的断代论述。各卷详细论述了各阶段主要移民活动的自然和社会背景、移民过程和移民空间分布状况,其中包括迁移形式、经由路线、移民数量估计、主要迁入地及迁出地、移民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中国移民史》一书是迄今为止在移民史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作,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移民活动及规律。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⑥,主要对西汉至民国时期的历代统治者为军屯而进行的人口迁移进行论述,指出这些人口迁移具有发展农业、巩固边防和强兵足食的作用。

在海外移民的整体研究中,以朱国宏所著《中国的海外移民》最有深度⑦,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海外移民历史,对自先秦至民国各个阶段的中国海外移民情况作了深入的考证和理论剖析,内容包括海外移民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不同阶段海外移民的类型与特征,海外移民的规模、流向和分布,海外移民对社会、政治、经济、人口等所带来的影响等。其他著作还有吴泽主编的《华侨史研究论集》、郑民等的《海外赤子——华侨》、朱杰勤的《东南亚华侨史》、蔡北华主编的《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等⑧。

移民史的区域性整体性研究也取得一定成绩:杜桂芳《潮汕海外移民》、冷东《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两书⑨,对历史时期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的兴起原因、形态、演变轨迹、流动特点、经济活动及成就作了系统阐述。安介生《山西移民史》⑩,对山西移民史进行全面探讨,并从民族融合、文化变迁与人口发展的角度,阐明了移民运动对山西历史的深远影响;李德滨《黑龙江移民概要》⑾,对黑龙江移民的历史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

①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历史教学》1999年第2期、《中国农民的“恋土”和“离土”——“流民”现象纵议》,《光明日报》1993年7月19日。

②熊家利:《流民问题与中西封建经济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③钱宗范;《中国封建社会流民与流民起义诸问题探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④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⑤葛剑雄主编:《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⑥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知识出版社,1986年。

⑦朱国宏:《中国的海外移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⑧吴泽主编:《华侨史研究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郑民等:《海外赤子——华侨》,人民出版社,1985年;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蔡北华主编:《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⑨杜桂芳:《潮汕海外移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冷东:《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

⑩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⑾李德滨:《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这一时期发表的移民史通论论文有数十篇: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①,根据主要移民特征的变化,将中国移民史分为四个时期:先秦黄河中下游多向移民期、秦统一到两宋从黄河中下游流向长江中下游的由北向南移民潮、元明清长江流域由东向西移民潮以及近代治边多方向移民潮,认为中国现代人口分布的格局就是这四个时期依次展开的产物;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②,将中国古代移民分为自发的无序移民和国家政权组织的移民分别予以探讨;张少云《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类型述评》③,将中国古代人口迁移分为政治迁移、军事性迁移和经济性迁移三种类型。李传永、李恬《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④,则根据迁移地域的不同,将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分为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在方式上又有自由移民和强迫移民的差异;陈秀蓉《中国海外移民类型及移民族群特征探讨》⑤,对中国海外移民的各种类型及移民族群的特征进行探讨。其它涉及这方面的论文有:解书森、陈冰《青海古代移民考》、石方《黑龙江地区人口迁移史概述》、史继忠《贵州汉族移民考》、纪宗安《古代移民和海南的早期开发》、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杨东文《海南历史开发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研究》、许怀林《中国人口迁徙与江西的客家》、张跃东《历史上陕甘宁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移民与经济开发》、王跃生《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移民政策述论》、张冠梓《试论古代人口南迁浪潮与中国文明的整合》、陈新海《历代移民屯田政策对青海社会的影响》、俞祖华、季翠兰《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朱国宏《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之历史考察》等⑥。

————————————

①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②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③张少云:《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类型述评》,《云南师大学报》1997年第6期。

④李传永、李恬:《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⑤陈秀蓉:《中国海外移民类型及移民族群特征探讨》,《地理研究》1999年第1期。

⑥解书森、陈冰:《青海古代移民考》,《人口研究》1985年第1期;石方:《黑龙江地区人口迁移史概述》,《学术交流》1987年第5期;史继忠:《贵州汉族移民考》,《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1期;纪宗安:《古代移民和海南的早期开发》,《暨南学报》1990年第4期;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历史地理》1990年第9期;杨东文:《海南历史开发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研究》,《海南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许怀林:《中国人口迁徙与江西的客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张跃东:《历史上陕甘宁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人口研究》1992年第6期;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移民与经济开发》,《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2期;王跃生:《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移民政策述论》,《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4期;张冠梓:《试论古代人口南迁浪潮与中国文明的整合》,《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陈新海:《历代移民屯田政策对青海社会的影响》,《西北史地》1997年第1期;俞祖华、季翠兰:《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学术月刊》1998年第10期;朱国宏:《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之历史考察》,《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上述之外,胡焕庸《论中国人口之分布》,李世平《四川人口史》,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胡焕庸《中国人口史》,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王育民《中国人口史》,罗桂环、舒俭民编著《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迁与环境保护》,李兴盛《东北流人史》、《中国流人史》,王国杰《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研究》,李衡眉主编《移民史论集》,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中国人口》丛书各省分册等①,均涉及到历史时期中国农村人口流动问题。

——————————————

①胡焕庸:《论中国人口之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李世平:《四川人口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胡焕庸:《中国人口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罗桂环、舒俭民编著:《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迁与环境保护》,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年;李兴盛:《东北流人史》、《中国流人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1995年;王国杰:《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李衡眉主编:《移民史论集》,齐鲁书社,1998年;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学林出版社,1999年;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以及《中国人口》丛书各省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80年代陆续出版。

三、断代研究概况——以近代为例

断代研究成果丰硕,出版专著数十部,主要有牛建强的《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张国雄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杨国桢等的《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②,数百篇,因篇幅所限,这里仅介绍近代的研究概况。

有关近代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有几部著作值得一提:池子华的《中国近代流民》③,采用整体性研究与区域性研究相结合的手法,对流民现象发生的原因、流民的空间和职业流向、流民对近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效应、近代中国如何解决流民问题等,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跨学科的研究,为第一部以近代流民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著;路遇的《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④,对山东移民东北的原因、人数,与移出地、移人地社会经济关系作了系统概述,书后附有个案调查的口述资料,亦有参考价值;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⑤,是一部专门研究抗战时期难民潮的著作,对难民的来源、流向、政府与民间社团的难民救济活动等,都有详细论述。相关专著有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等⑥。相关论文有上百篇之多,以下从流民与移民两方面进行归纳。

(一)流民问题

从晚清到民国,为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中国从传统走向近代,流民的生成不能不具有时代特色,池子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的发生》、《流民:从传统到近代》即揭示了近代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发生的关系⑦,但传统因素依然不能忽视。何清涟《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破产和人口压力的关系》、汪润元《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农村中人口对生产力的压迫》、行龙《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社会》、田彤《清代人口危机及对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黄长义《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等文⑧,均强调了人口压迫生产力,大量农村人口被强制

————————————————————

②牛建强:《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杨国桢等:《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③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④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⑤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⑥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⑦池子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的发生》,《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5期;《流民:从传统到近代》,载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⑧何清涟:《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破产和人口压力的关系》,《中国农史》1987年第4期;汪润元:《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农村中人口对生产力的压迫》,《人口研究》1991年第1期;行龙:《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社会》,《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田彤:《清代人口危机及对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史学月刊》1994年第3期:黄长义:《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江汉论坛》2000年12期。

脱离物质生产资料沦为流民的事实;徐松荣《略论近代时期山西农村的人口变动》①,考察了近代山西流民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王印焕《1927—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成因探析》②,认为河北流民的成因主要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繁重的封建剥削、严重的人口压力与阶级分化、频仍的自然灾害、战乱及匪患;池子华《近代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与流民现象》③,以淮北地区为例,探讨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对农村人口流动的“激励”。

流民流向,不外乎从农村到农村的横向流动、从农村到城市的向心流动。池子华《略论中国近代农村雇佣关系的“异质”》④,认为流民流人农村劳动力市场,强化了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异质”;他的《土客冲突的文化学考察》,以文化学的独特视角为切人点,对淮北流民流向江南引发的土客冲突进行深层次探究,揭示出土客冲突的文化意蕴;另篇文章《近代中国流民向城市的“向心”流动》,则对流民“向心”运动的轨迹、动机、特征及所从事的职业等进行了深入探究;而其《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打工妹”的历史考察》、《近代历史上的“打工妹”》⑤,着眼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探索“民工潮”的历史渊源以及向心运动中的女性流民,引起学界的关注;陈映芳《旧中国移民流及其与劳动市场之关系》⑥,认为流民构成我国产业后备军的主体,由于流民浪潮在劳动力市场上沉淀下大量的失业、待业劳动者,造成了劳动力供求比例的严重失调;王印焕《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⑦,对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后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流民的影响多元复杂,如何进行调节与控制,值得探究。池子华《二三十年代农村工业化取向述论》⑧,考察了农村工业化取向对解决流民问题的实际效用,认为这条路虽然在近代中国没能走通,但却为当代中国乡镇工业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时代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王印焕《1928—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的整治及其得失》⑨,就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慈善救济机关、个人及社会团体对河北流民问题采取的多项整治措施进行论述。

与流民问题相关的是农民“离村”问题。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⑩,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分布的考察,指出农民离村的普遍性,并就离村现象的特点、原因、影响进行研究,认为农民离村的特点是农民主要流向城市,但这种流人却与城市工商业凋敝同时发生,因而逃亡色彩浓,其原因则有农业危机加深、繁重的苛捐杂税、连年的战乱及频繁的灾荒,农民离村一方面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给近代城市带来社会问题;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⑾,以1927—1937年为中心,对近代农民离土情况

————————————————

①徐松荣:《略论近代时期山西农村的人口变动》,《山西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②王印焕:《1927—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成因探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③池子华:《近代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与流民现象》,《中国农史》1999第2期。

④池子华:《略论中国近代农村雇佣关系的“异质”》,《河北大学学报》1997第2期。

⑤池子华:《土客冲突的文化学考察》,《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近代中国流民向城市的“向心”流动》,《城市史研究》19-20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打工妹”的历史考察》,《光明日报》1999年7月9日;《近代历史上的“打工妹”》,《北京日报》2000年1月17日。

⑥陈映芳:《旧中国移民流及其与劳动市场之关系》,《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⑦王印焕:《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载中国现代史学会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

⑧池子华:《二三十年代农村工业化取向述论》,《光明日报》1997年12月2日。

⑨王印焕:《1928—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的整治及其得失》,《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⑩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⑾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及离土率进行分析,认为农民离土是“经济压力和经济吸力”引发的,农民离土后主要去向为海外谋生、移垦边区、寄居都市、流离城乡之间;张书廷《论1928—1936年中国农民离乡问题》①,对这一时期农民离村人数、去向、社会后果及离乡原因进行探讨;彭南生《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②,对农民离村的原因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移民问题

1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边疆地区危机四伏。为缓和边疆危机和内地人口压力,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相继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其中东北移民举世瞩目。主要论文有:王晓峰《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长浅析}③,认为近代东北开始大规模开发后,东北人口从1893年至1945年间增加了6倍,由600万人增至4000万人,究其原因主要为大规模移民;许淑明《清末黑龙江移民与农业开发》④,对1904—1911年间在清政府的东北土地开放政策的鼓励下,黑龙江省各地区的荒地不断被开垦,昔日人迹稀少的荒凉景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并指出1904年移民的方式主要有垦务局移民、私人及团体组织移民、组织工人集体移民、军队屯垦边区、边哨移民和自发移民等;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⑤,对“闯关东”的由来、规模及其正负效应进行全面探讨;王杉《浅析民国时期“闯关东”运动的时空特征)⑥,对1912—1931年间“闯关东”移民在时间和空间上迁移状况进行考察,并分析其迁移特征。王润福《二十年代东北移民高峰成因探源》⑦,将20世纪20年代东北移民高峰的成因归纳为:一是人口压力、封建剥削、社会动荡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艰难生存环境,使大批农民离开华北另谋生路;二是东北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吸引;三是移民高峰的出现既是长期移民惯性运动的结果,也是针对外来侵略势力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对东北移民进行探讨的文章还有:路遇《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初探》、石方《清朝中期的“京旗移垦”:汉族移民东北及其社会意义》、赵凤彩《二十世纪初叶东北移民浅析》、朱玉湘等《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吴晓松《东北移民垦殖与近代城市发展》、梁玉多《试析近代黑龙江流域的移民浪潮与经济开发》、马平安、楚双志《移民与新型关东文化——关于近代东北移民社会的一点看法》、张洪祥《近代华北农民“闯关东”的历史功绩》、王杉《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管窥》、《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等⑧。

东北移民问题研究之外,其他地区也有所涉及,如:卢明辉《清末“移民实边”对蒙古社会的影响》,田志和《论清末东部蒙族地区的移民实边问题》,陈育宁:《近代内蒙古地区的“移民实边”及其影响》⑨,探讨了内蒙古移民实边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及其影响;林仁

——————————————————

①张书廷:《论1928—1936年中国农民离乡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②彭南生:《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③王晓峰:《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长浅析》,《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4期。

④许淑明:《清末黑龙江移民与农业开发》,《清史研究》1991年第2期。

⑤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⑥王杉:《浅析民国时期“闯关东”运动的时空特征》,《民国档案》1999年第2期。

⑦王润福:《二十年代东北移民高峰成因探源》,《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⑧路遇:《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初探》,《人口研究》1985年第6期;石方:《清朝中期的“京旗移垦”:汉族移民东北及其社会意义》,《人口学刊》1987年第4期;赵风彩:《二十世纪初叶东北移民浅析》,《人口学刊》1988年第1期;朱玉湘等:《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3期;吴晓松:《东北移民垦殖与近代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2期;梁玉多:《试析近代黑龙江流域的移民浪潮与经济开发》,《黑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马平安、楚双志:《移民与新型关东文化——关于近代东北移民社会的一点看法》,《辽宁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张洪祥:《近代华北农民“闯关东”的历史功绩》,见江沛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农村社会》,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王杉:《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管窥》,《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5期、《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1期。

⑨卢明辉:《清末“移民实边”对蒙古社会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田志和:《论清末东部蒙族地区的移民实边问题》,《北方文物》1987年第2期;陈育宁《近代内蒙古地区的“移民实边”及其影响》,《西北史地》1988年第3期。

川、王蒲华《清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①,对有清一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作了动态的考察,并探讨移民在台湾开发中的作用。

对移民实边与边疆开发的关系,华立《十八世纪中国的人口流动与边疆开发》作了具体考述②;梁玉多《谈我国近代移民对巩固边疆的作用》,张根福《试论近代移民对巩固中国边疆的作用》③,都认为近代边疆移民筑起一道抵御外来人侵的坚实堡垒,对加强国防力量和民族团结,对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新的行政建置的设立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移民的向心运动及移民与近代城市的互动关系是学者感兴趣的论题。行龙《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问题》、宫玉松《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揭示移民与人口城市化、城市近代化的逻辑关系④;樊卫国在《晚清移民与上海近代城市经济的兴起》中,探讨了上海经济兴起的移民因素⑤;卢汉龙《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通过社会学调查,剖析解放前上海居民的来源、迁移动因及上海移民的各种社会经济特征⑥;宋钻友《民国时期上海同乡会组织与移民社会关系初探》,对同乡组织与同乡移民群体的关系做了深入分析,认为同乡组织扮演了同乡移民群体的自治核心角色⑦;陈文斌《太平天国时期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上海第一次移民潮》,对太平天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军事行动引发流向上海的难民潮进行分析,并将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分为三类:进行工商业活动、充当一般雇员、从事各类个体劳动自由职业⑧;任银睦的《清末民初移民与城市社会现代化:青岛社会现代化个案研究》以青岛为个案,指出在清末民初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移民因素的影响力得到有力显示⑨。

尽管近代农村人口流动现象十分普遍,而且流人城市者不绝如缕,但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传统人口的城乡结构呢?姜涛在《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中认为,中国传统的人口城乡结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近代总体上城市人口的增长并没有超出乡村人口增长的速度,尽管城市近代化成分不断扩大,但并没有真正动摇传统的人口城乡结构。他在另文《近代乡村人口阶级结构稳定性初探》中,考察了自清初至前夕的近代乡村人口的阶级结构,对其稳定性作了论述,认为清至民国中国乡村社会中两大阶级——地主和农民已没有明显的社会等级上的差异,因而人口的增长、土地的不断集中都不是引发社会危机的真正根源⑩。

————————————

①林仁川、王蒲华:《清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

②华立:《十八世纪中国的人口流动与边疆开发》,《清史研究》1993年第1期。

③梁玉多:《谈我国近代移民对巩固边疆的作用》,《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第1期;张根福:《试论近代移民对巩固中国边疆的作用》,《史学月刊》1997年第5期。

④行龙:《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问题》,《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宫玉松:《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6期。

⑤樊卫国:《晚清移民与上海近代城市经济的兴起》,《上海经济研究》1992年第2期。

⑥卢汉龙:《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1期。

⑦宋钻友:《民国时期上海同乡会组织与移民社会关系初探》,《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3期。

⑧陈文斌:《太平天国时期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社会科学》1997年第12期;《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上海第一次移民潮》,《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⑨任银睦:《清末民初移民与城市社会现代化:青岛社会现代化个案研究》,《民国档案》1997年第4期。

⑩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近代乡村人口阶级结构稳定性初探》,《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上述之外,有关这一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的论文还有:刘永濂《我国近代江南地区的移民活动》、宫玉松《略论中国近代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性质》、刘正刚《十八世纪广东移民四川路线之考察》、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樊卫国《晚清沪地移民社会与海派文化的发轫》、葛剑雄《移民与上海城市文明的发展》、董龙凯《光绪年间黄河变迁与山东人口迁移》、钞晓鸿《晚清时期陕西移民人迁与土客融合》、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行龙《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动》、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的人口迁移与地域分布》等①。

————————————

①刘永濂:《我国近代江南地区的移民活动》,《安徽史志通迅》1983年第1期;宫玉松:《略论中国近代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性质》,《中国农史》1989年第2期;刘正刚:《十八世纪广东移民四川路线之考察》,《中山大学研究生学报》1990年第2期;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人口与经济》1991第4期;樊卫国:《晚清沪地移民社会与海派文化的发轫》,《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年第4期;葛剑雄:《移民与上海城市文明的发展》,《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4期;董龙凯:《光绪年间黄河变迁与山东人口迁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钞晓鸿:《晚清时期陕西移民入迁与土客融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第2期;行龙:《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动》,《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的人口迁移与地域分布》,《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四、几点意见

自先秦至民国,既有政府强制移民,也有下层民众自发的临时性或永久性的迁移,两种人口流动共同汇成农村人口流动的主流。上世纪相关研究获得长足进展,成果丰硕,但也存在值得改进之处。

首先是研究的不平衡性。对某一历史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研究关注较多,成果丰硕,而对另一时期则关注较少,如隋唐五代宋元时期,成果稀少,几乎形成“断层”;中国历史上几次农村人口大流动举世瞩目,吸引众多学者的目光是顺理成章的,但对较小规模的人口流动的研究显得较为冷清,如“走西口”;对战乱、灾荒等非常时期人口流动研究较多,而对平时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几乎就是空白;对历代历次农村人口流动的驱动力、流向、影响等均有深究,而对流动的主体流民或移民本身则缺乏研究,如此等等。“不平衡性”的存在,意味着未来的研究应该有所侧重。

其次,研究领域有待拓宽。从总体上说,经过一个世纪的积累,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研究的确硕果累累,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但仍有进一步开拓的余地,如近代流民问题,宏观或整体研究较为深入,而分区分省研究则不够,移民问题也是如此;农村人口流动本身研究较多,而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多边关系亟待拓展,如人口流动与环境的变迁、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口流动与城乡关系、人口流动与生育文化、人口流动与国际关系等等;缺乏比较研究,纵向的或横向的,均无从谈起,丘本立《从世界史角度研究近代中国移民问题刍议》②,是富有启发意义的。只有不断开拓,才能推进这一领域向纵深发展。

再次,放开视野,进行跨学科研究。中国农村人口流动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阔的领域,就事论事,单纯从历史学或人口学或历史地理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无助于研究的深入。“新的综合”,即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是当今学术研究的普遍趋势,中国农村人口流动问题的研究,也应该放开视野,寻找新的结合点,其中最主要的是更新知识结构,引入管理学、社会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取得新的超越。

总之,中国农村人口流动问题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研究前景广阔。期待在新世纪里有更多的成果呈现。

经济战略论文范文篇8

农村人口流动一直是中国社会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古代中国政府频繁的移民实边、军事屯垦、招民垦荒导致经久不衰的人口迁移浪潮。近代中国因农村经济衰败也引发农民离村、“流民遍地”。对农村人口流动现象进行研究,也是多年来备受学者关注的课题,并积累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综观整个20世纪的研究状况,可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缕述如次。

一、1949年以前农村人口流动研究扫描

1949年以前的近半个世纪中,人口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探索中国的人口问题,农村人口流动自然也在探讨之列。学者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离村问题;二是移民问题。

(一)农民离村问题

“离村”是当时学界惯用词汇。从字面上理解,离村就是农民离开自己所居住的村落,暂时性的或永久性的,均在此列。离村情况相当复杂,如参军、求学、投亲访友、出嫁、做官等,但在近代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农民离村几乎就是流民现象的代名词。

研究农民离村问题的专著不多,仅有浩平《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研究》①,该书对农民离村的原因、流向、后果均有论析。相关研究如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黑山、徐正学《农村问题中国农村崩溃原因的研究》,柯象峰《中国贫穷问题》,言心哲《中国乡村人口问题分析》,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等②,都或多或少涉及农民离村问题。

农民离村问题是近代中国严重的现实问题,相关的论文较多,其他不计,仅以“离村”为题的论文就超过30篇,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张觉人《农民离村原因的研究》,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等③,这些论文对农民离村的时代背景、原因、规模、流向、社会影响、解决办法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资政”作用。

(二)移民问题

20世纪上半叶,海外移民(以东南亚为主)和国内移民(以东北、西北移民为主流)的移民运动仍在持续,波澜壮阔,相关的研究因现实的需要而得到推动,硕果累累。陈特里《中国海外移民史》④,从移植、政策、史训三个方面阐述中国海外移民问题。相关论著还有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刘继宣等《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李长傅《南洋华侨史》,《中国殖民史》等⑤。国内移民方面,主要有钟悌之编辑的《东北移民问题》⑥,该书涉及东北移民的重大意义、东北移民的历史考察以及东北移民的实际问题等。至于与移民相关的论文,数量较多,粗略估计,有上百篇之多,主要有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彭家元《中国边地之现况与移民》,张云波《民初之移民》等⑦。

①浩平:《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研究》,民众运动月刊社,1933年。

②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3年;黑山、徐正学:《农村问题中国农村崩溃原因的研究》,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1934年;柯象峰:《中国贫穷问题》,正中书局,1935年;言心哲:《中国乡村人口问题分析》,商务印书馆,1935年;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37年;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商务印书馆,1943年。

③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申报月刊》第4卷第12号;张觉人;《农民离村原因的研究》,《中国经济》第3卷第7期;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东方杂志》第34卷第15号、第22,23.24.号合刊;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社会月刊》第1卷第6号;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新中华杂志》第2卷9期。

④陈特里:《中国海外移民史》,中华书局,1946年。

⑤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上海东方印刷馆,1929年;刘继宜等:《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李长傅:《南洋华侨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中国殖民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⑥钟悌之:《东北移民问题》,上海日本研究社,1931年。

⑦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第1卷第1期;彭家元:《中国边地之现况与移民》,《东方杂志》第22卷第6期:张云波:《民初之移民》,《建国月刊》第16卷第1期。

(三)农村人口流动的历史研究

对现实问题的强烈关注,自然引发对历史上同类问题的探讨,虽然专著不多(主要有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①),但论文为数可观,有宏观研究,如殷淑慧《我国民族之转移及混化》、李斐然《中华民族古代之迁徙考》、蒙文通《中国古代民族迁徙考》等②,有历代农村流动人口的专论,这方面的文章有近百篇之多,如陈啸江《三国时代的人口移动》,谭其骧《晋永嘉丧乱之民族迁徙》,黄谷仙《唐代人口的流转》,刘选民《清代东北三省移民与开垦》等③。

总之,20世纪前半个世纪,内忧外患,中国社会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农村人口流动成为困扰整个社会的现实问题,这种特殊的国情激发学者对之进行广泛而富有成效的探究,形成“现实研究”的鲜明特色。同时,也正是由于学者的现实关怀,引发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以为史鉴,因而相关问题的历史研究也受到关注,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些成就,为解放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①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开明书店。1948年。

②殷淑慧:《我国民族之转移及混化》,《朝华》第2卷第1、2期;李斐然:《中华民族古代之迁徙考》,《新亚细亚》第12卷第5期;蒙文通:《中国古代民族迁徙考》,《禹贡》第7卷第6、7期。

③陈啸江:《三国时代的人口移动》,《食货》第1卷第3期;谭其骧:《晋永嘉丧乱之民族迁徙》,《燕京学报》第15期;黄谷仙:《唐代人口的流转》,《食货》第2卷第7期;刘选民:《清代东北三省移民与开垦》,《史学年报》第2卷第5期。

二、建国以来农村人口流动的整体研究鸟瞰

建国后的半个多世纪,农村人口流动研究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国内史学界的兴趣主要集中于“五朵金花”,加上“左”的政治气候的影响和随之而来的“无产阶级”,社会学、人口学成为禁区,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几乎陷于停顿状态,专著仅见有李剑农《魏晋南北朝民户大流徙》④,论文也只有吕名中《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唐长孺《关于武则天统治末年的浮逃户》,江应梁《明代外地移民进入云南考》⑤等10来篇,平均每3年发表一篇文章,其中70年代还是空白。这种研究的“冷”态,直到80年代后才得以改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术界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农村人口流动研究重新受到关注,加上社会学、人口学以及社会史“复兴”的强力推动和“民工潮”高潮迭起的现实呼唤,学界对历史上的流民、移民现象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取得骄人成绩。

(一)流民问题研究

专著方面:曹文柱《中国流民史》⑥,对流民产生的原因、特点、流民活动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统治者治理流民的政策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陆德阳《流民史》⑦,对流民称谓、历代流民产生的成因、流民的流浪生涯、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论文方面:王家范《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⑧,把古代流民产生的动因归纳为“生产萎缩型人口流动”、“生产过剩(或生产饱和)型人口流动”、“灾变型人口流动”和“结构变

④李剑农:《魏晋南北朝民户大流徙》,武汉大学编译委员会,1951年。

⑤吕名中:《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历史研究》1956年第6期;唐长孺:《关于武则天统治末年的浮逃户》,《历史研究》1961年第6期;江应梁:《明代外地移民进入云南考》,《云南大学学术论文集》1963年第2期。

⑥曹文柱:《中国流民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⑦陆德阳:《流民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⑧王家范:《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探索与争鸣》1994年第5期。

迁型人口流动”四种类型;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中国农民的“恋土”和“离土”“流民”现象纵议》①,对流民现象发生的机制、流民的社会行为及其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剖析;熊家利《流民问题与中西封建经济的发展》②,对流民在中西封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钱宗范《中国封建社会流民与流民起义诸问题探析》③,对封建社会流民起义原因、意义进行了考察。

(二)移民问题研究

整体研究的著作,当首推葛剑雄主编并由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侯杨方等著《中国移民史》④,该书共分六卷,约260万字,是在其早期研究成果《简明中国移民史》⑤的基础上的拓展与延伸。《中国移民史》一书论述了自先秦至20世纪40年代以来发生在中国境内的移民活动,对历次主要移民活动的迁移过程及其影响加以评论。第一卷是本书导论和大事年表,导论对中国移民史研究做了理论探讨,大事年表列出自公元前21世纪到1949年间可考的主要移民及相关事件。第二卷至第六卷分别为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金元时期、明时期、清至民国时期的断代论述。各卷详细论述了各阶段主要移民活动的自然和社会背景、移民过程和移民空间分布状况,其中包括迁移形式、经由路线、移民数量估计、主要迁入地及迁出地、移民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中国移民史》一书是迄今为止在移民史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作,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移民活动及规律。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⑥,主要对西汉至民国时期的历代统治者为军屯而进行的人口迁移进行论述,指出这些人口迁移具有发展农业、巩固边防和强兵足食的作用。

在海外移民的整体研究中,以朱国宏所著《中国的海外移民》最有深度⑦,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海外移民历史,对自先秦至民国各个阶段的中国海外移民情况作了深入的考证和理论剖析,内容包括海外移民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不同阶段海外移民的类型与特征,海外移民的规模、流向和分布,海外移民对社会、政治、经济、人口等所带来的影响等。其他著作还有吴泽主编的《华侨史研究论集》、郑民等的《海外赤子华侨》、朱杰勤的《东南亚华侨史》、蔡北华主编的《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等⑧。

移民史的区域性整体性研究也取得一定成绩:杜桂芳《潮汕海外移民》、冷东《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两书⑨,对历史时期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的兴起原因、形态、演变轨迹、流动特点、经济活动及成就作了系统阐述。安介生《山西移民史》⑩,对山西移民史进行全面探讨,并从民族融合、文化变迁与人口发展的角度,阐明了移民运动对山西历史的深远影响;李德滨《黑龙江移民概要》⑾,对黑龙江移民的历史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①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历史教学》1999年第2期、《中国农民的“恋土”和“离土”“流民”现象纵议》,《光明日报》1993年7月19日。

②熊家利:《流民问题与中西封建经济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③钱宗范;《中国封建社会流民与流民起义诸问题探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④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⑤葛剑雄主编:《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⑥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知识出版社,1986年。

⑦朱国宏:《中国的海外移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⑧吴泽主编:《华侨史研究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郑民等:《海外赤子华侨》,人民出版社,1985年;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蔡北华主编:《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⑨杜桂芳:《潮汕海外移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冷东:《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

⑩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⑾李德滨:《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这一时期发表的移民史通论论文有数十篇: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①,根据主要移民特征的变化,将中国移民史分为四个时期:先秦黄河中下游多向移民期、秦统一到两宋从黄河中下游流向长江中下游的由北向南移民潮、元明清长江流域由东向西移民潮以及近代治边多方向移民潮,认为中国现代人口分布的格局就是这四个时期依次展开的产物;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②,将中国古代移民分为自发的无序移民和国家政权组织的移民分别予以探讨;张少云《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类型述评》③,将中国古代人口迁移分为政治迁移、军事性迁移和经济性迁移三种类型。李传永、李恬《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④,则根据迁移地域的不同,将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分为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在方式上又有自由移民和强迫移民的差异;陈秀蓉《中国海外移民类型及移民族群特征探讨》⑤,对中国海外移民的各种类型及移民族群的特征进行探讨。其它涉及这方面的论文有:解书森、陈冰《青海古代移民考》、石方《黑龙江地区人口迁移史概述》、史继忠《贵州汉族移民考》、纪宗安《古代移民和海南的早期开发》、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杨东文《海南历史开发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研究》、许怀林《中国人口迁徙与江西的客家》、张跃东《历史上陕甘宁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移民与经济开发》、王跃生《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移民政策述论》、张冠梓《试论古代人口南迁浪潮与中国文明的整合》、陈新海《历代移民屯田政策对青海社会的影响》、俞祖华、季翠兰《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朱国宏《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之历史考察》等⑥。

①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②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③张少云:《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类型述评》,《云南师大学报》1997年第6期。

④李传永、李恬:《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⑤陈秀蓉:《中国海外移民类型及移民族群特征探讨》,《地理研究》1999年第1期。

⑥解书森、陈冰:《青海古代移民考》,《人口研究》1985年第1期;石方:《黑龙江地区人口迁移史概述》,《学术交流》1987年第5期;史继忠:《贵州汉族移民考》,《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1期;纪宗安:《古代移民和海南的早期开发》,《暨南学报》1990年第4期;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历史地理》1990年第9期;杨东文:《海南历史开发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研究》,《海南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许怀林:《中国人口迁徙与江西的客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张跃东:《历史上陕甘宁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人口研究》1992年第6期;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移民与经济开发》,《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2期;王跃生:《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移民政策述论》,《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4期;张冠梓:《试论古代人口南迁浪潮与中国文明的整合》,《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陈新海:《历代移民屯田政策对青海社会的影响》,《西北史地》1997年第1期;俞祖华、季翠兰:《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学术月刊》1998年第10期;朱国宏:《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之历史考察》,《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上述之外,胡焕庸《论中国人口之分布》,李世平《四川人口史》,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胡焕庸《中国人口史》,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王育民《中国人口史》,罗桂环、舒俭民编著《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迁与环境保护》,李兴盛《东北流人史》、《中国流人史》,王国杰《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研究》,李衡眉主编《移民史论集》,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中国人口》丛书各省分册等①,均涉及到历史时期中国农村人口流动问题。

①胡焕庸:《论中国人口之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李世平:《四川人口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胡焕庸:《中国人口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罗桂环、舒俭民编著:《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迁与环境保护》,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年;李兴盛:《东北流人史》、《中国流人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1995年;王国杰:《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李衡眉主编:《移民史论集》,齐鲁书社,1998年;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学林出版社,1999年;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以及《中国人口》丛书各省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80年代陆续出版三、断代研究概况以近代为例

断代研究成果丰硕,出版专著数十部,主要有牛建强的《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张国雄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杨国桢等的《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②,数百篇,因篇幅所限,这里仅介绍近代的研究概况。

有关近代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有几部著作值得一提:池子华的《中国近代流民》③,采用整体性研究与区域性研究相结合的手法,对流民现象发生的原因、流民的空间和职业流向、流民对近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效应、近代中国如何解决流民问题等,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跨学科的研究,为第一部以近代流民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著;路遇的《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④,对山东移民东北的原因、人数,与移出地、移人地社会经济关系作了系统概述,书后附有个案调查的口述资料,亦有参考价值;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⑤,是一部专门研究抗战时期难民潮的著作,对难民的来源、流向、政府与民间社团的难民救济活动等,都有详细论述。相关专著有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等⑥。相关论文有上百篇之多,以下从流民与移民两方面进行归纳。

(一)流民问题

从晚清到民国,为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中国从传统走向近代,流民的生成不能不具有时代特色,池子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的发生》、《流民:从传统到近代》即揭示了近代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发生的关系⑦,但传统因素依然不能忽视。何清涟《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破产和人口压力的关系》、汪润元《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农村中人口对生产力的压迫》、行龙《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社会》、田彤《清代人口危机及对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黄长义《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等文⑧,均强调了人口压迫生产力,大量农村人口被强制

②牛建强:《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杨国桢等:《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③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④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⑤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⑥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⑦池子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的发生》,《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5期;《流民:从传统到近代》,载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⑧何清涟:《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破产和人口压力的关系》,《中国农史》1987年第4期;汪润元:《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农村中人口对生产力的压迫》,《人口研究》1991年第1期;行龙:《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社会》,《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田彤:《清代人口危机及对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史学月刊》1994年第3期:黄长义:《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江汉论坛》2000年12期。

脱离物质生产资料沦为流民的事实;徐松荣《略论近代时期山西农村的人口变动》①,考察了近代山西流民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王印焕《1927—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成因探析》②,认为河北流民的成因主要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繁重的封建剥削、严重的人口压力与阶级分化、频仍的自然灾害、战乱及匪患;池子华《近代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与流民现象》③,以淮北地区为例,探讨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对农村人口流动的“激励”。

流民流向,不外乎从农村到农村的横向流动、从农村到城市的向心流动。池子华《略论中国近代农村雇佣关系的“异质”》④,认为流民流人农村劳动力市场,强化了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异质”;他的《土客冲突的文化学考察》,以文化学的独特视角为切人点,对淮北流民流向江南引发的土客冲突进行深层次探究,揭示出土客冲突的文化意蕴;另篇文章《近代中国流民向城市的“向心”流动》,则对流民“向心”运动的轨迹、动机、特征及所从事的职业等进行了深入探究;而其《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打工妹”的历史考察》、《近代历史上的“打工妹”》⑤,着眼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探索“民工潮”的历史渊源以及向心运动中的女性流民,引起学界的关注;陈映芳《旧中国移民流及其与劳动市场之关系》⑥,认为流民构成我国产业后备军的主体,由于流民浪潮在劳动力市场上沉淀下大量的失业、待业劳动者,造成了劳动力供求比例的严重失调;王印焕《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⑦,对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后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流民的影响多元复杂,如何进行调节与控制,值得探究。池子华《二三十年代农村工业化取向述论》⑧,考察了农村工业化取向对解决流民问题的实际效用,认为这条路虽然在近代中国没能走通,但却为当代中国乡镇工业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时代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王印焕《1928—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的整治及其得失》⑨,就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慈善救济机关、个人及社会团体对河北流民问题采取的多项整治措施进行论述。

与流民问题相关的是农民“离村”问题。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⑩,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分布的考察,指出农民离村的普遍性,并就离村现象的特点、原因、影响进行研究,认为农民离村的特点是农民主要流向城市,但这种流人却与城市工商业凋敝同时发生,因而逃亡色彩浓,其原因则有农业危机加深、繁重的苛捐杂税、连年的战乱及频繁的灾荒,农民离村一方面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给近代城市带来社会问题;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⑾,以1927—1937年为中心,对近代农民离土情况

①徐松荣:《略论近代时期山西农村的人口变动》,《山西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②王印焕:《1927—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成因探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③池子华:《近代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与流民现象》,《中国农史》1999第2期。

④池子华:《略论中国近代农村雇佣关系的“异质”》,《河北大学学报》1997第2期。

⑤池子华:《土客冲突的文化学考察》,《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近代中国流民向城市的“向心”流动》,《城市史研究》19-20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打工妹”的历史考察》,《光明日报》1999年7月9日;《近代历史上的“打工妹”》,《北京日报》2000年1月17日。

⑥陈映芳:《旧中国移民流及其与劳动市场之关系》,《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⑦王印焕:《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载中国现代史学会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

⑧池子华:《二三十年代农村工业化取向述论》,《光明日报》1997年12月2日。

⑨王印焕:《1928—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的整治及其得失》,《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⑩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⑾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及离土率进行分析,认为农民离土是“经济压力和经济吸力”引发的,农民离土后主要去向为海外谋生、移垦边区、寄居都市、流离城乡之间;张书廷《论1928—1936年中国农民离乡问题》①,对这一时期农民离村人数、去向、社会后果及离乡原因进行探讨;彭南生《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②,对农民离村的原因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移民问题

1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边疆地区危机四伏。为缓和边疆危机和内地人口压力,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相继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其中东北移民举世瞩目。主要论文有:王晓峰《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长浅析}③,认为近代东北开始大规模开发后,东北人口从1893年至1945年间增加了6倍,由600万人增至4000万人,究其原因主要为大规模移民;许淑明《清末黑龙江移民与农业开发》④,对1904—1911年间在清政府的东北土地开放政策的鼓励下,黑龙江省各地区的荒地不断被开垦,昔日人迹稀少的荒凉景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并指出1904年移民的方式主要有垦务局移民、私人及团体组织移民、组织工人集体移民、军队屯垦边区、边哨移民和自发移民等;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⑤,对“闯关东”的由来、规模及其正负效应进行全面探讨;王杉《浅析民国时期“闯关东”运动的时空特征)⑥,对1912—1931年间“闯关东”移民在时间和空间上迁移状况进行考察,并分析其迁移特征。王润福《二十年代东北移民高峰成因探源》⑦,将20世纪20年代东北移民高峰的成因归纳为:一是人口压力、封建剥削、社会动荡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艰难生存环境,使大批农民离开华北另谋生路;二是东北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吸引;三是移民高峰的出现既是长期移民惯性运动的结果,也是针对外来侵略势力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对东北移民进行探讨的文章还有:路遇《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初探》、石方《清朝中期的“京旗移垦”:汉族移民东北及其社会意义》、赵凤彩《二十世纪初叶东北移民浅析》、朱玉湘等《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吴晓松《东北移民垦殖与近代城市发展》、梁玉多《试析近代黑龙江流域的移民浪潮与经济开发》、马平安、楚双志《移民与新型关东文化关于近代东北移民社会的一点看法》、张洪祥《近代华北农民“闯关东”的历史功绩》、王杉《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管窥》、《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等⑧。

东北移民问题研究之外,其他地区也有所涉及,如:卢明辉《清末“移民实边”对蒙古社会的影响》,田志和《论清末东部蒙族地区的移民实边问题》,陈育宁:《近代内蒙古地区的“移民实边”及其影响》⑨,探讨了内蒙古移民实边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及其影响;林仁

①张书廷:《论1928—1936年中国农民离乡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②彭南生:《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③王晓峰:《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长浅析》,《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4期。

④许淑明:《清末黑龙江移民与农业开发》,《清史研究》1991年第2期。

⑤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⑥王杉:《浅析民国时期“闯关东”运动的时空特征》,《民国档案》1999年第2期。

⑦王润福:《二十年代东北移民高峰成因探源》,《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⑧路遇:《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初探》,《人口研究》1985年第6期;石方:《清朝中期的“京旗移垦”:汉族移民东北及其社会意义》,《人口学刊》1987年第4期;赵风彩:《二十世纪初叶东北移民浅析》,《人口学刊》1988年第1期;朱玉湘等:《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3期;吴晓松:《东北移民垦殖与近代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2期;梁玉多:《试析近代黑龙江流域的移民浪潮与经济开发》,《黑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马平安、楚双志:《移民与新型关东文化关于近代东北移民社会的一点看法》,《辽宁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张洪祥:《近代华北农民“闯关东”的历史功绩》,见江沛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农村社会》,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王杉:《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管窥》,《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5期、《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1期。

⑨卢明辉:《清末“移民实边”对蒙古社会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田志和:《论清末东部蒙族地区的移民实边问题》,《北方文物》1987年第2期;陈育宁《近代内蒙古地区的“移民实边”及其影响》,《西北史地》1988年第3期。

川、王蒲华《清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①,对有清一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作了动态的考察,并探讨移民在台湾开发中的作用。

对移民实边与边疆开发的关系,华立《十八世纪中国的人口流动与边疆开发》作了具体考述②;梁玉多《谈我国近代移民对巩固边疆的作用》,张根福《试论近代移民对巩固中国边疆的作用》③,都认为近代边疆移民筑起一道抵御外来人侵的坚实堡垒,对加强国防力量和民族团结,对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新的行政建置的设立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移民的向心运动及移民与近代城市的互动关系是学者感兴趣的论题。行龙《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问题》、宫玉松《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揭示移民与人口城市化、城市近代化的逻辑关系④;樊卫国在《晚清移民与上海近代城市经济的兴起》中,探讨了上海经济兴起的移民因素⑤;卢汉龙《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通过社会学调查,剖析解放前上海居民的来源、迁移动因及上海移民的各种社会经济特征⑥;宋钻友《民国时期上海同乡会组织与移民社会关系初探》,对同乡组织与同乡移民群体的关系做了深入分析,认为同乡组织扮演了同乡移民群体的自治核心角色⑦;陈文斌《太平天国时期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上海第一次移民潮》,对太平天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军事行动引发流向上海的难民潮进行分析,并将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分为三类:进行工商业活动、充当一般雇员、从事各类个体劳动自由职业⑧;任银睦的《清末民初移民与城市社会现代化:青岛社会现代化个案研究》以青岛为个案,指出在清末民初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移民因素的影响力得到有力显示⑨。

尽管近代农村人口流动现象十分普遍,而且流人城市者不绝如缕,但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传统人口的城乡结构呢?姜涛在《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中认为,中国传统的人口城乡结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近代总体上城市人口的增长并没有超出乡村人口增长的速度,尽管城市近代化成分不断扩大,但并没有真正动摇传统的人口城乡结构。他在另文《近代乡村人口阶级结构稳定性初探》中,考察了自清初至前夕的近代乡村人口的阶级结构,对其稳定性作了论述,认为清至民国中国乡村社会中两大阶级地主和农民已没有明显的社会等级上的差异,因而人口的增长、土地的不断集中都不是引发社会危机的真正根源⑩。

①林仁川、王蒲华:《清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

②华立:《十八世纪中国的人口流动与边疆开发》,《清史研究》1993年第1期。

③梁玉多:《谈我国近代移民对巩固边疆的作用》,《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第1期;张根福:《试论近代移民对巩固中国边疆的作用》,《史学月刊》1997年第5期。

④行龙:《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问题》,《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宫玉松:《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6期。

⑤樊卫国:《晚清移民与上海近代城市经济的兴起》,《上海经济研究》1992年第2期。

⑥卢汉龙:《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1期。

⑦宋钻友:《民国时期上海同乡会组织与移民社会关系初探》,《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3期。

⑧陈文斌:《太平天国时期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社会科学》1997年第12期;《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上海第一次移民潮》,《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⑨任银睦:《清末民初移民与城市社会现代化:青岛社会现代化个案研究》,《民国档案》1997年第4期。

⑩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近代乡村人口阶级结构稳定性初探》,《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上述之外,有关这一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的论文还有:刘永濂《我国近代江南地区的移民活动》、宫玉松《略论中国近代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性质》、刘正刚《十八世纪广东移民四川路线之考察》、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樊卫国《晚清沪地移民社会与海派文化的发轫》、葛剑雄《移民与上海城市文明的发展》、董龙凯《光绪年间黄河变迁与山东人口迁移》、钞晓鸿《晚清时期陕西移民人迁与土客融合》、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行龙《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动》、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的人口迁移与地域分布》等①。

①刘永濂:《我国近代江南地区的移民活动》,《安徽史志通迅》1983年第1期;宫玉松:《略论中国近代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性质》,《中国农史》1989年第2期;刘正刚:《十八世纪广东移民四川路线之考察》,《中山大学研究生学报》1990年第2期;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人口与经济》1991第4期;樊卫国:《晚清沪地移民社会与海派文化的发轫》,《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年第4期;葛剑雄:《移民与上海城市文明的发展》,《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4期;董龙凯:《光绪年间黄河变迁与山东人口迁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钞晓鸿:《晚清时期陕西移民入迁与土客融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第2期;行龙:《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动》,《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的人口迁移与地域分布》,《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四、几点意见

自先秦至民国,既有政府强制移民,也有下层民众自发的临时性或永久性的迁移,两种人口流动共同汇成农村人口流动的主流。上世纪相关研究获得长足进展,成果丰硕,但也存在值得改进之处。

首先是研究的不平衡性。对某一历史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研究关注较多,成果丰硕,而对另一时期则关注较少,如隋唐五代宋元时期,成果稀少,几乎形成“断层”;中国历史上几次农村人口大流动举世瞩目,吸引众多学者的目光是顺理成章的,但对较小规模的人口流动的研究显得较为冷清,如“走西口”;对战乱、灾荒等非常时期人口流动研究较多,而对平时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几乎就是空白;对历代历次农村人口流动的驱动力、流向、影响等均有深究,而对流动的主体流民或移民本身则缺乏研究,如此等等。“不平衡性”的存在,意味着未来的研究应该有所侧重。

其次,研究领域有待拓宽。从总体上说,经过一个世纪的积累,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研究的确硕果累累,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但仍有进一步开拓的余地,如近代流民问题,宏观或整体研究较为深入,而分区分省研究则不够,移民问题也是如此;农村人口流动本身研究较多,而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多边关系亟待拓展,如人口流动与环境的变迁、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口流动与城乡关系、人口流动与生育文化、人口流动与国际关系等等;缺乏比较研究,纵向的或横向的,均无从谈起,丘本立《从世界史角度研究近代中国移民问题刍议》②,是富有启发意义的。只有不断开拓,才能推进这一领域向纵深发展。

经济战略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20世纪;中国农村;人口流动

SummarizationofStudiesonChineseRuralPopulationFlow

inthe20thCentury

Abstract:RuralpopulationflowhasalwaysbeenakindofcommonsocialphenomenoninChinesesociety.Thisarticlebrieflyreviewstheacademicresearchinthe20thcenturyonChineseruralpopulationflowinpreviousagesbefore1949andgivesalimitedpointofviewtofuturestudy.

Keywords:the20thcentury;Chineseruralarea;populationflow

农村人口流动现象古已有之,诸如历次人口大迁移、中央政府屯垦戍边以及战争、灾害、人地比例关系失调引发的农民流徙等。在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之前,有两点需要说明:首先,本文所综述的研究成果为20世纪学者对1949年以前中国历代农村人口流动所做的探讨,时间上有交叉;其次,“农村人口流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既包括统治者运用行政手段引导、组织或强制推行的移民运动,又包括下层民众在社会或自然等外力压迫下,为维持生存而自发进行的流民活动,也包括探亲、访友、当兵等等情况。本文的综述主要包括流民和移民现象这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也有交叉,不作具体区分)。

农村人口流动一直是中国社会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古代中国政府频繁的移民实边、军事屯垦、招民垦荒导致经久不衰的人口迁移浪潮。近代中国因农村经济衰败也引发农民离村、“流民遍地”。对农村人口流动现象进行研究,也是多年来备受学者关注的课题,并积累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综观整个20世纪的研究状况,可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缕述如次。

一、1949年以前农村人口流动研究扫描

1949年以前的近半个世纪中,人口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探索中国的人口问题,农村人口流动自然也在探讨之列。学者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离村问题;二是移民问题。

(一)农民离村问题

“离村”是当时学界惯用词汇。从字面上理解,离村就是农民离开自己所居住的村落,暂时性的或永久性的,均在此列。离村情况相当复杂,如参军、求学、投亲访友、出嫁、做官等,但在近代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农民离村几乎就是流民现象的代名词。

研究农民离村问题的专著不多,仅有浩平《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研究》①,该书对农民离村的原因、流向、后果均有论析。相关研究如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黑山、徐正学《农村问题——中国农村崩溃原因的研究》,柯象峰《中国贫穷问题》,言心哲《中国乡村人口问题分析》,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等②,都或多或少涉及农民离村问题。

农民离村问题是近代中国严重的现实问题,相关的论文较多,其他不计,仅以“离村”为题的论文就超过30篇,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张觉人《农民离村原因的研究》,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等③,这些论文对农民离村的时代背景、原因、规模、流向、社会影响、解决办法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资政”作用。

(二)移民问题

20世纪上半叶,海外移民(以东南亚为主)和国内移民(以东北、西北移民为主流)的移民运动仍在持续,波澜壮阔,相关的研究因现实的需要而得到推动,硕果累累。陈特里《中国海外移民史》④,从移植、政策、史训三个方面阐述中国海外移民问题。相关论著还有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刘继宣等《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李长傅《南洋华侨史》,《中国殖民史》等⑤。国内移民方面,主要有钟悌之编辑的《东北移民问题》⑥,该书涉及东北移民的重大意义、东北移民的历史考察以及东北移民的实际问题等。至于与移民相关的论文,数量较多,粗略估计,有上百篇之多,主要有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彭家元《中国边地之现况与移民》,张云波《民初之移民》等⑦。

①浩平:《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研究》,民众运动月刊社,1933年。

②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3年;黑山、徐正学:《农村问题——中国农村崩溃原因的研究》,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1934年;柯象峰:《中国贫穷问题》,正中书局,1935年;言心哲:《中国乡村人口问题分析》,商务印书馆,1935年;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37年;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商务印书馆,1943年。

③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申报月刊》第4卷第12号;张觉人;《农民离村原因的研究》,《中国经济》第3卷第7期;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东方杂志》第34卷第15号、第22,23.24.号合刊;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社会月刊》第1卷第6号;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新中华杂志》第2卷9期。

④陈特里:《中国海外移民史》,中华书局,1946年。

⑤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上海东方印刷馆,1929年;刘继宜等:《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李长傅:《南洋华侨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中国殖民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⑥钟悌之:《东北移民问题》,上海日本研究社,1931年。

⑦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第1卷第1期;彭家元:《中国边地之现况与移民》,《东方杂志》第22卷第6期:张云波:《民初之移民》,《建国月刊》第16卷第1期。

(三)农村人口流动的历史研究

对现实问题的强烈关注,自然引发对历史上同类问题的探讨,虽然专著不多(主要有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①),但论文为数可观,有宏观研究,如殷淑慧《我国民族之转移及混化》、李斐然《中华民族古代之迁徙考》、蒙文通《中国古代民族迁徙考》等②,有历代农村流动人口的专论,这方面的文章有近百篇之多,如陈啸江《三国时代的人口移动》,谭其骧《晋永嘉丧乱之民族迁徙》,黄谷仙《唐代人口的流转》,刘选民《清代东北三省移民与开垦》等③。

总之,20世纪前半个世纪,内忧外患,中国社会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农村人口流动成为困扰整个社会的现实问题,这种特殊的国情激发学者对之进行广泛而富有成效的探究,形成“现实研究”的鲜明特色。同时,也正是由于学者的现实关怀,引发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以为史鉴,因而相关问题的历史研究也受到关注,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些成就,为解放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①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开明书店。1948年。

②殷淑慧:《我国民族之转移及混化》,《朝华》第2卷第1、2期;李斐然:《中华民族古代之迁徙考》,《新亚细亚》第12卷第5期;蒙文通:《中国古代民族迁徙考》,《禹贡》第7卷第6、7期。

③陈啸江:《三国时代的人口移动》,《食货》第1卷第3期;谭其骧:《晋永嘉丧乱之民族迁徙》,《燕京学报》第15期;黄谷仙:《唐代人口的流转》,《食货》第2卷第7期;刘选民:《清代东北三省移民与开垦》,《史学年报》第2卷第5期。

二、建国以来农村人口流动的整体研究鸟瞰

建国后的半个多世纪,农村人口流动研究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国内史学界的兴趣主要集中于“五朵金花”,加上“左”的政治气候的影响和随之而来的“无产阶级”,社会学、人口学成为禁区,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几乎陷于停顿状态,专著仅见有李剑农《魏晋南北朝民户大流徙》④,论文也只有吕名中《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唐长孺《关于武则天统治末年的浮逃户》,江应梁《明代外地移民进入云南考》⑤等10来篇,平均每3年发表一篇文章,其中70年代还是空白。这种研究的“冷”态,直到80年代后才得以改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术界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农村人口流动研究重新受到关注,加上社会学、人口学以及社会史“复兴”的强力推动和“民工潮”高潮迭起的现实呼唤,学界对历史上的流民、移民现象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取得骄人成绩。

(一)流民问题研究

专著方面:曹文柱《中国流民史》⑥,对流民产生的原因、特点、流民活动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统治者治理流民的政策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陆德阳《流民史》⑦,对流民称谓、历代流民产生的成因、流民的流浪生涯、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论文方面:王家范《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⑧,把古代流民产生的动因归纳为“生产萎缩型人口流动”、“生产过剩(或生产饱和)型人口流动”、“灾变型人口流动”和“结构变

④李剑农:《魏晋南北朝民户大流徙》,武汉大学编译委员会,1951年。

⑤吕名中:《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历史研究》1956年第6期;唐长孺:《关于武则天统治末年的浮逃户》,《历史研究》1961年第6期;江应梁:《明代外地移民进入云南考》,《云南大学学术论文集》1963年第2期。

⑥曹文柱:《中国流民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⑦陆德阳:《流民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⑧王家范:《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探索与争鸣》1994年第5期。

迁型人口流动”四种类型;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中国农民的“恋土”和“离土”——“流民”现象纵议》①,对流民现象发生的机制、流民的社会行为及其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剖析;熊家利《流民问题与中西封建经济的发展》②,对流民在中西封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钱宗范《中国封建社会流民与流民起义诸问题探析》③,对封建社会流民起义原因、意义进行了考察。

(二)移民问题研究

整体研究的著作,当首推葛剑雄主编并由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侯杨方等著《中国移民史》④,该书共分六卷,约260万字,是在其早期研究成果《简明中国移民史》⑤的基础上的拓展与延伸。《中国移民史》一书论述了自先秦至20世纪40年代以来发生在中国境内的移民活动,对历次主要移民活动的迁移过程及其影响加以评论。第一卷是本书导论和大事年表,导论对中国移民史研究做了理论探讨,大事年表列出自公元前21世纪到1949年间可考的主要移民及相关事件。第二卷至第六卷分别为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金元时期、明时期、清至民国时期的断代论述。各卷详细论述了各阶段主要移民活动的自然和社会背景、移民过程和移民空间分布状况,其中包括迁移形式、经由路线、移民数量估计、主要迁入地及迁出地、移民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中国移民史》一书是迄今为止在移民史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作,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移民活动及规律。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⑥,主要对西汉至民国时期的历代统治者为军屯而进行的人口迁移进行论述,指出这些人口迁移具有发展农业、巩固边防和强兵足食的作用。

在海外移民的整体研究中,以朱国宏所著《中国的海外移民》最有深度⑦,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海外移民历史,对自先秦至民国各个阶段的中国海外移民情况作了深入的考证和理论剖析,内容包括海外移民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不同阶段海外移民的类型与特征,海外移民的规模、流向和分布,海外移民对社会、政治、经济、人口等所带来的影响等。其他著作还有吴泽主编的《华侨史研究论集》、郑民等的《海外赤子——华侨》、朱杰勤的《东南亚华侨史》、蔡北华主编的《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等⑧。

移民史的区域性整体性研究也取得一定成绩:杜桂芳《潮汕海外移民》、冷东《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两书⑨,对历史时期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的兴起原因、形态、演变轨迹、流动特点、经济活动及成就作了系统阐述。安介生《山西移民史》⑩,对山西移民史进行全面探讨,并从民族融合、文化变迁与人口发展的角度,阐明了移民运动对山西历史的深远影响;李德滨《黑龙江移民概要》⑾,对黑龙江移民的历史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①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历史教学》1999年第2期、《中国农民的“恋土”和“离土”——“流民”现象纵议》,《光明日报》1993年7月19日。

②熊家利:《流民问题与中西封建经济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③钱宗范;《中国封建社会流民与流民起义诸问题探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④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⑤葛剑雄主编:《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⑥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知识出版社,1986年。

⑦朱国宏:《中国的海外移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⑧吴泽主编:《华侨史研究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郑民等:《海外赤子——华侨》,人民出版社,1985年;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蔡北华主编:《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⑨杜桂芳:《潮汕海外移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冷东:《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

⑩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⑾李德滨:《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这一时期发表的移民史通论论文有数十篇: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①,根据主要移民特征的变化,将中国移民史分为四个时期:先秦黄河中下游多向移民期、秦统一到两宋从黄河中下游流向长江中下游的由北向南移民潮、元明清长江流域由东向西移民潮以及近代治边多方向移民潮,认为中国现代人口分布的格局就是这四个时期依次展开的产物;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②,将中国古代移民分为自发的无序移民和国家政权组织的移民分别予以探讨;张少云《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类型述评》③,将中国古代人口迁移分为政治迁移、军事性迁移和经济性迁移三种类型。李传永、李恬《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④,则根据迁移地域的不同,将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分为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在方式上又有自由移民和强迫移民的差异;陈秀蓉《中国海外移民类型及移民族群特征探讨》⑤,对中国海外移民的各种类型及移民族群的特征进行探讨。其它涉及这方面的论文有:解书森、陈冰《青海古代移民考》、石方《黑龙江地区人口迁移史概述》、史继忠《贵州汉族移民考》、纪宗安《古代移民和海南的早期开发》、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杨东文《海南历史开发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研究》、许怀林《中国人口迁徙与江西的客家》、张跃东《历史上陕甘宁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移民与经济开发》、王跃生《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移民政策述论》、张冠梓《试论古代人口南迁浪潮与中国文明的整合》、陈新海《历代移民屯田政策对青海社会的影响》、俞祖华、季翠兰《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朱国宏《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之历史考察》等⑥。

①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②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③张少云:《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类型述评》,《云南师大学报》1997年第6期。

④李传永、李恬:《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⑤陈秀蓉:《中国海外移民类型及移民族群特征探讨》,《地理研究》1999年第1期。

⑥解书森、陈冰:《青海古代移民考》,《人口研究》1985年第1期;石方:《黑龙江地区人口迁移史概述》,《学术交流》1987年第5期;史继忠:《贵州汉族移民考》,《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1期;纪宗安:《古代移民和海南的早期开发》,《暨南学报》1990年第4期;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历史地理》1990年第9期;杨东文:《海南历史开发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研究》,《海南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许怀林:《中国人口迁徙与江西的客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张跃东:《历史上陕甘宁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人口研究》1992年第6期;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移民与经济开发》,《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2期;王跃生:《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移民政策述论》,《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4期;张冠梓:《试论古代人口南迁浪潮与中国文明的整合》,《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陈新海:《历代移民屯田政策对青海社会的影响》,《西北史地》1997年第1期;俞祖华、季翠兰:《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学术月刊》1998年第10期;朱国宏:《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之历史考察》,《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上述之外,胡焕庸《论中国人口之分布》,李世平《四川人口史》,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胡焕庸《中国人口史》,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王育民《中国人口史》,罗桂环、舒俭民编著《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迁与环境保护》,李兴盛《东北流人史》、《中国流人史》,王国杰《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研究》,李衡眉主编《移民史论集》,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中国人口》丛书各省分册等①,均涉及到历史时期中国农村人口流动问题。

①胡焕庸:《论中国人口之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李世平:《四川人口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胡焕庸:《中国人口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罗桂环、舒俭民编著:《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迁与环境保护》,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年;李兴盛:《东北流人史》、《中国流人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1995年;王国杰:《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李衡眉主编:《移民史论集》,齐鲁书社,1998年;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学林出版社,1999年;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以及《中国人口》丛书各省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80年代陆续出版。三、断代研究概况——以近代为例

断代研究成果丰硕,出版专著数十部,主要有牛建强的《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张国雄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杨国桢等的《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②,数百篇,因篇幅所限,这里仅介绍近代的研究概况。

有关近代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有几部著作值得一提:池子华的《中国近代流民》③,采用整体性研究与区域性研究相结合的手法,对流民现象发生的原因、流民的空间和职业流向、流民对近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效应、近代中国如何解决流民问题等,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跨学科的研究,为第一部以近代流民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著;路遇的《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④,对山东移民东北的原因、人数,与移出地、移人地社会经济关系作了系统概述,书后附有个案调查的口述资料,亦有参考价值;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⑤,是一部专门研究抗战时期难民潮的著作,对难民的来源、流向、政府与民间社团的难民救济活动等,都有详细论述。相关专著有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等⑥。相关论文有上百篇之多,以下从流民与移民两方面进行归纳。

(一)流民问题

从晚清到民国,为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中国从传统走向近代,流民的生成不能不具有时代特色,池子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的发生》、《流民:从传统到近代》即揭示了近代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发生的关系⑦,但传统因素依然不能忽视。何清涟《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破产和人口压力的关系》、汪润元《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农村中人口对生产力的压迫》、行龙《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社会》、田彤《清代人口危机及对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黄长义《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等文⑧,均强调了人口压迫生产力,大量农村人口被强制

②牛建强:《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杨国桢等:《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③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④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⑤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⑥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⑦池子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的发生》,《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5期;《流民:从传统到近代》,载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⑧何清涟:《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破产和人口压力的关系》,《中国农史》1987年第4期;汪润元:《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农村中人口对生产力的压迫》,《人口研究》1991年第1期;行龙:《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社会》,《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田彤:《清代人口危机及对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史学月刊》1994年第3期:黄长义:《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江汉论坛》2000年12期。

脱离物质生产资料沦为流民的事实;徐松荣《略论近代时期山西农村的人口变动》①,考察了近代山西流民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王印焕《1927—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成因探析》②,认为河北流民的成因主要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繁重的封建剥削、严重的人口压力与阶级分化、频仍的自然灾害、战乱及匪患;池子华《近代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与流民现象》③,以淮北地区为例,探讨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对农村人口流动的“激励”。

流民流向,不外乎从农村到农村的横向流动、从农村到城市的向心流动。池子华《略论中国近代农村雇佣关系的“异质”》④,认为流民流人农村劳动力市场,强化了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异质”;他的《土客冲突的文化学考察》,以文化学的独特视角为切人点,对淮北流民流向江南引发的土客冲突进行深层次探究,揭示出土客冲突的文化意蕴;另篇文章《近代中国流民向城市的“向心”流动》,则对流民“向心”运动的轨迹、动机、特征及所从事的职业等进行了深入探究;而其《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打工妹”的历史考察》、《近代历史上的“打工妹”》⑤,着眼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探索“民工潮”的历史渊源以及向心运动中的女性流民,引起学界的关注;陈映芳《旧中国移民流及其与劳动市场之关系》⑥,认为流民构成我国产业后备军的主体,由于流民浪潮在劳动力市场上沉淀下大量的失业、待业劳动者,造成了劳动力供求比例的严重失调;王印焕《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⑦,对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后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流民的影响多元复杂,如何进行调节与控制,值得探究。池子华《二三十年代农村工业化取向述论》⑧,考察了农村工业化取向对解决流民问题的实际效用,认为这条路虽然在近代中国没能走通,但却为当代中国乡镇工业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时代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王印焕《1928—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的整治及其得失》⑨,就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慈善救济机关、个人及社会团体对河北流民问题采取的多项整治措施进行论述。

与流民问题相关的是农民“离村”问题。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⑩,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分布的考察,指出农民离村的普遍性,并就离村现象的特点、原因、影响进行研究,认为农民离村的特点是农民主要流向城市,但这种流人却与城市工商业凋敝同时发生,因而逃亡色彩浓,其原因则有农业危机加深、繁重的苛捐杂税、连年的战乱及频繁的灾荒,农民离村一方面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给近代城市带来社会问题;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⑾,以1927—1937年为中心,对近代农民离土情况

①徐松荣:《略论近代时期山西农村的人口变动》,《山西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②王印焕:《1927—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成因探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③池子华:《近代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与流民现象》,《中国农史》1999第2期。

④池子华:《略论中国近代农村雇佣关系的“异质”》,《河北大学学报》1997第2期。

⑤池子华:《土客冲突的文化学考察》,《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近代中国流民向城市的“向心”流动》,《城市史研究》19-20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打工妹”的历史考察》,《光明日报》1999年7月9日;《近代历史上的“打工妹”》,《北京日报》2000年1月17日。

⑥陈映芳:《旧中国移民流及其与劳动市场之关系》,《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⑦王印焕:《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载中国现代史学会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

⑧池子华:《二三十年代农村工业化取向述论》,《光明日报》1997年12月2日。

⑨王印焕:《1928—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的整治及其得失》,《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⑩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⑾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及离土率进行分析,认为农民离土是“经济压力和经济吸力”引发的,农民离土后主要去向为海外谋生、移垦边区、寄居都市、流离城乡之间;张书廷《论1928—1936年中国农民离乡问题》①,对这一时期农民离村人数、去向、社会后果及离乡原因进行探讨;彭南生《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②,对农民离村的原因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移民问题

1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边疆地区危机四伏。为缓和边疆危机和内地人口压力,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相继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其中东北移民举世瞩目。主要论文有:王晓峰《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长浅析}③,认为近代东北开始大规模开发后,东北人口从1893年至1945年间增加了6倍,由600万人增至4000万人,究其原因主要为大规模移民;许淑明《清末黑龙江移民与农业开发》④,对1904—1911年间在清政府的东北土地开放政策的鼓励下,黑龙江省各地区的荒地不断被开垦,昔日人迹稀少的荒凉景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并指出1904年移民的方式主要有垦务局移民、私人及团体组织移民、组织工人集体移民、军队屯垦边区、边哨移民和自发移民等;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⑤,对“闯关东”的由来、规模及其正负效应进行全面探讨;王杉《浅析民国时期“闯关东”运动的时空特征)⑥,对1912—1931年间“闯关东”移民在时间和空间上迁移状况进行考察,并分析其迁移特征。王润福《二十年代东北移民高峰成因探源》⑦,将20世纪20年代东北移民高峰的成因归纳为:一是人口压力、封建剥削、社会动荡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艰难生存环境,使大批农民离开华北另谋生路;二是东北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吸引;三是移民高峰的出现既是长期移民惯性运动的结果,也是针对外来侵略势力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对东北移民进行探讨的文章还有:路遇《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初探》、石方《清朝中期的“京旗移垦”:汉族移民东北及其社会意义》、赵凤彩《二十世纪初叶东北移民浅析》、朱玉湘等《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吴晓松《东北移民垦殖与近代城市发展》、梁玉多《试析近代黑龙江流域的移民浪潮与经济开发》、马平安、楚双志《移民与新型关东文化——关于近代东北移民社会的一点看法》、张洪祥《近代华北农民“闯关东”的历史功绩》、王杉《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管窥》、《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等⑧。

东北移民问题研究之外,其他地区也有所涉及,如:卢明辉《清末“移民实边”对蒙古社会的影响》,田志和《论清末东部蒙族地区的移民实边问题》,陈育宁:《近代内蒙古地区的“移民实边”及其影响》⑨,探讨了内蒙古移民实边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及其影响;林仁

①张书廷:《论1928—1936年中国农民离乡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②彭南生:《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③王晓峰:《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长浅析》,《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4期。

④许淑明:《清末黑龙江移民与农业开发》,《清史研究》1991年第2期。

⑤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⑥王杉:《浅析民国时期“闯关东”运动的时空特征》,《民国档案》1999年第2期。

⑦王润福:《二十年代东北移民高峰成因探源》,《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⑧路遇:《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初探》,《人口研究》1985年第6期;石方:《清朝中期的“京旗移垦”:汉族移民东北及其社会意义》,《人口学刊》1987年第4期;赵风彩:《二十世纪初叶东北移民浅析》,《人口学刊》1988年第1期;朱玉湘等:《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3期;吴晓松:《东北移民垦殖与近代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2期;梁玉多:《试析近代黑龙江流域的移民浪潮与经济开发》,《黑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马平安、楚双志:《移民与新型关东文化——关于近代东北移民社会的一点看法》,《辽宁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张洪祥:《近代华北农民“闯关东”的历史功绩》,见江沛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农村社会》,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王杉:《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管窥》,《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5期、《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1期。

⑨卢明辉:《清末“移民实边”对蒙古社会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田志和:《论清末东部蒙族地区的移民实边问题》,《北方文物》1987年第2期;陈育宁《近代内蒙古地区的“移民实边”及其影响》,《西北史地》1988年第3期。

川、王蒲华《清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①,对有清一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作了动态的考察,并探讨移民在台湾开发中的作用。

对移民实边与边疆开发的关系,华立《十八世纪中国的人口流动与边疆开发》作了具体考述②;梁玉多《谈我国近代移民对巩固边疆的作用》,张根福《试论近代移民对巩固中国边疆的作用》③,都认为近代边疆移民筑起一道抵御外来人侵的坚实堡垒,对加强国防力量和民族团结,对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新的行政建置的设立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移民的向心运动及移民与近代城市的互动关系是学者感兴趣的论题。行龙《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问题》、宫玉松《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揭示移民与人口城市化、城市近代化的逻辑关系④;樊卫国在《晚清移民与上海近代城市经济的兴起》中,探讨了上海经济兴起的移民因素⑤;卢汉龙《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通过社会学调查,剖析解放前上海居民的来源、迁移动因及上海移民的各种社会经济特征⑥;宋钻友《民国时期上海同乡会组织与移民社会关系初探》,对同乡组织与同乡移民群体的关系做了深入分析,认为同乡组织扮演了同乡移民群体的自治核心角色⑦;陈文斌《太平天国时期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上海第一次移民潮》,对太平天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军事行动引发流向上海的难民潮进行分析,并将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分为三类:进行工商业活动、充当一般雇员、从事各类个体劳动自由职业⑧;任银睦的《清末民初移民与城市社会现代化:青岛社会现代化个案研究》以青岛为个案,指出在清末民初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移民因素的影响力得到有力显示⑨。

尽管近代农村人口流动现象十分普遍,而且流人城市者不绝如缕,但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传统人口的城乡结构呢?姜涛在《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中认为,中国传统的人口城乡结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近代总体上城市人口的增长并没有超出乡村人口增长的速度,尽管城市近代化成分不断扩大,但并没有真正动摇传统的人口城乡结构。他在另文《近代乡村人口阶级结构稳定性初探》中,考察了自清初至前夕的近代乡村人口的阶级结构,对其稳定性作了论述,认为清至民国中国乡村社会中两大阶级——地主和农民已没有明显的社会等级上的差异,因而人口的增长、土地的不断集中都不是引发社会危机的真正根源⑩。

①林仁川、王蒲华:《清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

②华立:《十八世纪中国的人口流动与边疆开发》,《清史研究》1993年第1期。

③梁玉多:《谈我国近代移民对巩固边疆的作用》,《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第1期;张根福:《试论近代移民对巩固中国边疆的作用》,《史学月刊》1997年第5期。

④行龙:《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问题》,《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宫玉松:《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6期。

⑤樊卫国:《晚清移民与上海近代城市经济的兴起》,《上海经济研究》1992年第2期。

⑥卢汉龙:《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1期。

⑦宋钻友:《民国时期上海同乡会组织与移民社会关系初探》,《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3期。

⑧陈文斌:《太平天国时期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社会科学》1997年第12期;《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上海第一次移民潮》,《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⑨任银睦:《清末民初移民与城市社会现代化:青岛社会现代化个案研究》,《民国档案》1997年第4期。

⑩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近代乡村人口阶级结构稳定性初探》,《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上述之外,有关这一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的论文还有:刘永濂《我国近代江南地区的移民活动》、宫玉松《略论中国近代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性质》、刘正刚《十八世纪广东移民四川路线之考察》、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樊卫国《晚清沪地移民社会与海派文化的发轫》、葛剑雄《移民与上海城市文明的发展》、董龙凯《光绪年间黄河变迁与山东人口迁移》、钞晓鸿《晚清时期陕西移民人迁与土客融合》、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行龙《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动》、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的人口迁移与地域分布》等①。

①刘永濂:《我国近代江南地区的移民活动》,《安徽史志通迅》1983年第1期;宫玉松:《略论中国近代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性质》,《中国农史》1989年第2期;刘正刚:《十八世纪广东移民四川路线之考察》,《中山大学研究生学报》1990年第2期;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人口与经济》1991第4期;樊卫国:《晚清沪地移民社会与海派文化的发轫》,《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年第4期;葛剑雄:《移民与上海城市文明的发展》,《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4期;董龙凯:《光绪年间黄河变迁与山东人口迁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钞晓鸿:《晚清时期陕西移民入迁与土客融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第2期;行龙:《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动》,《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的人口迁移与地域分布》,《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四、几点意见

自先秦至民国,既有政府强制移民,也有下层民众自发的临时性或永久性的迁移,两种人口流动共同汇成农村人口流动的主流。上世纪相关研究获得长足进展,成果丰硕,但也存在值得改进之处。

首先是研究的不平衡性。对某一历史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研究关注较多,成果丰硕,而对另一时期则关注较少,如隋唐五代宋元时期,成果稀少,几乎形成“断层”;中国历史上几次农村人口大流动举世瞩目,吸引众多学者的目光是顺理成章的,但对较小规模的人口流动的研究显得较为冷清,如“走西口”;对战乱、灾荒等非常时期人口流动研究较多,而对平时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几乎就是空白;对历代历次农村人口流动的驱动力、流向、影响等均有深究,而对流动的主体流民或移民本身则缺乏研究,如此等等。“不平衡性”的存在,意味着未来的研究应该有所侧重。

其次,研究领域有待拓宽。从总体上说,经过一个世纪的积累,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研究的确硕果累累,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但仍有进一步开拓的余地,如近代流民问题,宏观或整体研究较为深入,而分区分省研究则不够,移民问题也是如此;农村人口流动本身研究较多,而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多边关系亟待拓展,如人口流动与环境的变迁、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口流动与城乡关系、人口流动与生育文化、人口流动与国际关系等等;缺乏比较研究,纵向的或横向的,均无从谈起,丘本立《从世界史角度研究近代中国移民问题刍议》②,是富有启发意义的。只有不断开拓,才能推进这一领域向纵深发展。

再次,放开视野,进行跨学科研究。中国农村人口流动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阔的领域,就事论事,单纯从历史学或人口学或历史地理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无助于研究的深入。“新的综合”,即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是当今学术研究的普遍趋势,中国农村人口流动问题的研究,也应该放开视野,寻找新的结合点,其中最主要的是更新知识结构,引入管理学、社会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取得新的超越。

经济战略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针对现有文献在解释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原因方面的局限性。本文引入利益集团理论。从城市集团的利益刚性角度解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府政策力度的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程仍然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明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根本原因所在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现有解释及其不足

1.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论不容置疑。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制度安排偏差确实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历史原因:但必须看到,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调整产业发展战略的偏差。扩大对轻工业的投资比重,轻工业发展步伐加快。从理论上说,轻工业的较快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但现实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变、因此。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偏差无力解释改革开放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然滞后的原因。

12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论现有的户籍制度论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问题的解释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但这种解释还只是停留在表层。并没有深入说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户籍制度能够如此顽固地坚持着。以至于持续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1.3农村劳动力素质约束论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样缺乏解释的是为什么农村教育始终落后于城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根源又是什么?

1.4土地制度约束论现行土地制度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单从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来解释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其解释力度不够

二、基于利益刚性角度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原因分析

如上所述,目前国内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问题的解释或着力于以上的一个方面。或综合以上符素进行分析,但其解释都有一定局限性笔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恨本原在于城市集州的利益刚性

2.1利益集团的一般理论,所渭利益集州是指建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并试图参与政治过程,影响政府政策、立法、行政管理等活动,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团体,但它本身不以控制政府、掌握权力为目的。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益集团的存在及其日益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已成为不容否认的事实城市利益集团的利益刚性就是在政治集团逐渐对压力集团有所反应的政治背景下形成的。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