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3 17:24:21

经管知识

经管知识范文篇1

[摘要]以经管研究生创业能力培养为研究内容,希望能够在经管研究生的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等多个环节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经管研究生创业能力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经管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学科的自身特色,使得经管研究生比其他专业研究生,掌握更多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前沿理论知识,了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因此,随着自主创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自主创业也成为经管研究生当前比较认同的一种就业形式。然而由于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研究、忽视实践锻炼的单一模式,使得走出校园的经管研究生往往缺乏创业能力和创业需要的实际知识。

二、提升经管研究生创业能力的建议

在目前就业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经管研究生创业作为一种解决就业压力的方式应该鼓励。所以,相关政策应更务实、具体,便于操作,资金等物质方面的优惠条件也要确保落实,能帮助他们承担一定风险。为了提高创业的成功率,首先经管研究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其次政府、高校和社会也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心。

1.对经管研究生自身的建议

首先,经管研究生要更新观念,要认识到创业不仅仅是理工科大学生、研究生的事情,经管研究生在创业上也有独特的专业优势。其次,创业主要是指为了创建新企业而进行的以获取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具有一定风险性,以创新方式将各种经济要素综合起来的一种带个体性特征的经济活动。创业是一种创新,包括技术上的创新、理念上的创新、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创新;创业又是一种事业,基本上要经过融资、进入市场、商业运作等过程。经管研究生应树立正确的创业态度,不能仅将创业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唯一目的,更多的要将创业作为人生的一次锻炼,一次超越,当作一种先进的生活方式和一种生活常态,不能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是要享受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竦所带来的乐趣;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体系。

2.对政府、高校等社会支持力量的建议

首先,出台和宣传支持经管研究生创业更为优惠的政策。经管研究生受到自身专业的限制,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不太现实,所以政府和高校应给予其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包括创业教育和企业孵化器的建设等。据统计,全国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比例仅为5%~8%。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创业教育是提高创业者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和创业精神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创业者开业成功率达60%以上。创业教育不仅为经管研究生创业提供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专业指导,更多则是创造了一个交流信息、促进创业的平台。河南工业大学设立了研究生科技创业基金,从资金上支持研究生的创业。山东财经大学从完善制度体系和提供资金方面构建大学生(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承认学分,开设专门的课程;若在求学期间创业允许大学生休学,学校对学制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此外还通过建立校友联谊会、校企合作平台等多种渠道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还制定和出台经管研究生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和创业专项基金,以帮助和鼓励经管研究生创业。

其次,举办以“挑战杯”为旗帜的经管研究生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自1999年拉开帷幕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提升了大学生独立分析、团体协作、语言表达、社会活动和实践创业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科技创业和实践成才。作为经管研究生,本应在该类创业计划竞赛中大显身手,但令人遗憾的是,经管研究生参加的同学屈指可数,以广西有培养经管研究生的8所高校为例,在2008年度举办的全区高校创业计划大赛中,经管研究生竟然没有一件作品入选,究其原因,原来很多高校的创业计划大赛主要针对本科生,对于研究生还是空白,缺少相应的组织和实施部门。另外,政府和高校要多方面、多层次的积极构建企业孵化器(又称创业园)等经管研究生创业平台,融入现代管理理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吸收风险资本,切实把创业平台做好。美国全国企业孵化器协会(NBIA)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经过孵化器扶持过的企业成功率达80%,反之,没有得到孵化器扶持的企业,其成功率只有20%。通过创建创业园,既为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创业能力提供了条件,也为将来真正创业积累了必要的经验。作为经管研究生,更应发挥专业优势,可在管理咨询、资本运作等服务领域创办企业(或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已设立广西第一个大学生企业“孵化器”—桂林大学生创业园,目前已有20余家由大学生(含研究生)创办的企业进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已经成功构建了“学生创业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三级联动”的创业平台,为包括经管研究生在内的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和指导,学生的创业经历也少走了许多弯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与经验。

三、结束语

经管研究生要与时俱进,根据目前就业形势,在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和掌握创业管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创业平台可以弥补市场对经管研究生创业激励的缺陷,对企业初创阶段的种种风险和困难提供支持,为创业企业补充自己暂时不能获得但又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必需的要素,使企业能够渡过初创期。经管研究生作为拥有经济知识和管理素质的高层次人才,要积极利用好创业平台,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亦可与理工科学生合作、共赢;经管研究生利用创业平台搭建的优质资源和广阔舞台,在创业的沃土上一定会茁壮成长,实现经济效益和人生价值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经管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疫情;经管类大学生;大学生就业

一、调查过程

(一)调查研究目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淘汰了一些工作岗位,疫情的到来使得经管类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更加困难,经管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更加严峻。本项目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经管类大学生目前的就业观点和就业态度,通过和学院负责就业的辅导员老师访谈了解当前学校经管类毕业生就业情况,把握疫情之下经管类毕业生的就业机遇与挑战,让经管类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结合“互联网+”使经管类毕业生开拓就业新思路、适应疫情下的就业新形势。(二)调查研究对象。本次调查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校学生以及2020届经管类毕业生,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共设有经济学、财政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审计学九个本科专业,学院共有本科生2000余人,在本次问卷调查过程中共下发调查问卷423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402份,无效调查问卷21份,问卷有效率为95%,其中收到有效调查问卷的分数为大一同学119份,大二同学145份,大三同学138份。此外本项目还实地采访了学院老师以及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等,获得2020届经管类毕业生就业的一手数据和资料,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三)研究数据处理。本项目对研究资料进行处理的第一步是数据的汇集(包括问卷调查数据以及学校经管类毕业生就业数据)、挑选(去掉无效调查问卷)和归类。第二步是将相对数据进行解析并得出结论,数据处理与结论表述做到求真务实,重点突出。第三步是在结论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为疫情之下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所面临的挑战提供解决的参考依据。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经管类大学生在疫情之下面临的就业挑战。1.疫情导致经管类大学生就业渠道减少。据了解,截至2020年5月1日,经管学院取消了原有的提供给招聘单位和毕业生进行相互了解的招聘会,仅仅通过网络招聘等方式为学院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渠道,而相比于往年,已经有不少企业前来经济与管理学院进行招聘并且为经管类大学生提供了许多的优质岗位。这侧面反映了疫情下大学生就业渠道的减少以及就业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在比较学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率发现,近三年来,经济与管理学院初次就业率都在80%以上,年终就业率都在90%以上,在2018年就业率达到97.15%,总体而言,就业情况良好,但是疫情发生以来,截至五月初,目前就业情况不容乐观,473名毕业生目前只有138名同学找到合适的岗位,就业率不足30%,说明今年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社会企业对经管类大学生的需求减少,对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互联网+”就业是指大学生运用互联网提高自己就业质量、了解社会岗位需求、促进自己高质量就业的一种就业方式。[1]在疫情较为严重之时,妥善运用“互联网+”进行就业有利于经管类大学生提前做好疫情结束后进行就业的相关准备,有利于提高经管类大学生就业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质量保证。从调查数据来看,经管类大学生在疫情期间进行互联网+就业意识不强。首先,65.42%的经管类专业的同学表示不了解当前社会对经管专业人才的供需情况,了解社会对经管专业人才的需求才能实现个人就业效益最大化,当社会对经管类专业人才需求较高时,经管类大学生应当择优就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当社会对经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较低时,经管类大学生可以选择暂缓就业,通过升学、边实习边求职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努力让自己“升值”,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使自己对于企业更有价值。在此疫情期间,社会各界的就业岗位较少,对经管类大学生的需求较少,经管类大学生应当为自己的未来进行再规划,通过升学深造等方式暂缓就业,避免激烈的就业竞争。此外,被调查的同学有80.10%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情况感到焦虑,在我们对数据分年级进行汇总的过程中发现,大一同学对未来就业情况焦虑的占被调查大一同学的73.95%,大二的同学是87.59%,大三的同学是77.54%。对未来的职业规划问题进行调查时,大一同学中有清晰的职业规划的占34.45%,大二同学中占26.90%,大三同学中占35.51%。对比两组数据可以发现,大二年级同学对未来就业问题感到焦虑的情况更具有普遍性,并且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没有明确的规划,可能的解释是经管类大学生在大二下学期时正经历一段“迷茫期”,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未知和怀疑心理。在大学生迷茫期中,一方面需要学院老师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走出迷茫,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规划大学生的职业方向;另一方面需要大学生主动对自己的人生方向进行思考,对自己充满信心,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最后,不熟悉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与互联网的结合应用的占被调查同学82.09%,表明经管类大学生对经管财会的前沿动态掌握情况有所不足,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便捷,经管类大学生应当积极了解所学学科的前沿知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就业环境。疫情为经管类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大学生在家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经管财会的前沿知识,为自己未来的就业问题提供助力。在疫情之下,大学生最主要能获取信息和进行求职的方式就是通过互联网,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经管类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互联网+就业”的意识,没有做好在疫情期间竞争就业上岗的准备,没有跳脱传统的就业路径与方式,缺乏学科与互联网结合运用的技能,缺少对未来人生职业的规划,为经管类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造成阻碍。3.疫情之下经管类大学生就业意愿中专业相关度不高。就业意愿专业相关度是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该指标反映的是毕业生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是评价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一致性的评价指标。[2]随着疫情的到来,许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遇到困难,这严重影响了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调查中有25.62%的同学比较偏向高校教师、事业单位、公务员等编制内的稳定职业,没有明确的职业选择和规划的同学占25.62%,仅有41.04%的同学明确表示自己未来将会从事财会、金融、投资、保险等与经管类专业对口的职业,就业专业相关度较低使经管类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及技能无法施展,也为经管类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带来较大挑战。4.经管类大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就业风险防范意识降低。在对402名经管类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防范意识降低,其中只有198名同学认为自己需要就业风险防范相关问题的指导,被调查同学的49.25%。然而当前网络求职诈骗事件频发,尤其是在金融等经管类专业对口行业,但是经管类大学生并没有对未来就业中存在的风险有足够的重视与警惕,缺乏就业风险防范意识。尤其是疫情的发生,大学生求职就业心切,不法分子抓住大学生急于就职的心理,使得大学生更加容易上当受骗。(二)疫情期间经管类大学生就业机遇。1.疫情期间“互联网+”技术与应用。互联网不仅带动了新技术的发展,而且为经济发展构建了新业态,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到各个行业,产业互联网的格局越发明显。在疫情期间,学生难以外出,通过网上学习解决生活和工作的问题。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同样通过互联网依托互联网进行,通过网络求职招聘,网络面试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根据2019年中国互联网就业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核心互联网招聘公司日均岗位数1.6万个,并且数量持续增长,为各类人才创造了上千万的就业岗位。除此之外,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信息获取越发便捷,疫情使得学生、教师、政府部门明白未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必然要依托互联网,这必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时代助力。2.疫情期间互联网技术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互联网、人工智能给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带来许多挑战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带来了许多就业机遇。[3]疫情期间,企业一改传单招聘广告、宣传栏、就业讲座等传统的就业信息提供方式,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求职APP、就业网页、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快速便捷方式,足不出户就能够获取招聘信息并投放简历进行求职,在获取信息便捷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疫情为经管类毕业生提供了一个提升自己的过渡时机。在疫情的影响下,使得这届毕业生不像往届毕业生一方面需要东奔西跑四处参加招聘会求职面试,另一方面又需要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学校毕业的相关事宜,在公司与学校之间不停地忙碌,难以停下脚步对自己的未来人生方向进行规划和思考,充满迷茫。疫情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休憩和思考的时期,经管类毕业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安心准备毕业论文的撰写,另外可以了解社会和企业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想好自己的职业的发展方向,努力通关疫情期间读书学习提升自己,把握住最后的系统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

三、关于拓宽疫情期间经管类大学生互联网+就业路径的思考与建议

(一)疫情之下政府应当强化政策落实、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保障。1.搭建“互联网+求职”平台,拓宽大学生就业择业路径。疫情之下,难以开展大型现场招聘会,政府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努力构建各个专业的人才数据库,搭建“互联网+求职”平台,为疫情期间事企单位与大学生创造双向了解和选择的条件;“互联网+求职”平台的搭建,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路径的开拓,更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使经管类大学生了解当前企业对本专业大学生的需求情况。实现大学生就业线上线下相结合,政府在举办线下应届毕业生求职招聘会的同时,通过“互联网+求职”平台开展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活动,加深企业与大学生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企业招聘到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更有利于拓宽大学生就业路径。[4]2.加大对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持续不断的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发展,加大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对优质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投资。除此之外,鼓励学校、科研院所建立不同层次和维度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依托孵化平台建立对创新创业项目的评估体系,结合吸引就业、社会责任等对创新创业项目予以奖励,以此缓解经管类人才的就业压力。3.鼓励大学生西部地区和农村基层进行就业。经管类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原因主要是认为薪资低,福利差。因此应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多劳多得同工同酬制度,对基层就业人员工资福利制度进行完善,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基层进行就业,逐步转变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思维,鼓励经管类大学生投身农村,投身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提高经管类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就业意愿。西部地区和农村基层是经济发展的一片蓝海,对经管专业人才有较多的需求,经管类人才在农村基层稀缺,有许多的高质量就业岗位,所以经管类人才在农村基层大有可为,可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运用。4.鼓励灵活就业互联网时代是自由职业者的黄金时代,部分经管类大学生比较偏向于自由就业,从事一些小本生意、网络、自由作家等工作,经济与管理学院20毕业生中有31.28%的同学在毕业之后从事自由职业,在全球疫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自由职业也是一个较为安全的选择。但是这部分就业人员收入不稳定,场所不固定,在出现被侵权等问题时,自身权益难以维护。政府鼓励灵活就业的同时,应当制定相关法律规范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对这部分自由职业者进行引导,提供就业相关场所和平台,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对他们的权益进行保护。(二)疫情之下学校应当加强就业指导。1.学校提供经管类大学生实践平台,增强专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当前社会、企业对精通财会和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当前经管类大学生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学校在打造创业园的同时应当创建“就业园”,使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结合,为大学生提供互联网+就业的实践平台,提高经管类大学的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将专业与互联网时代的经管人才需求相匹配,以此提高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素养。2.提高经管类大学生就业风险防范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对就业风险的防范意识较差,而现在互联网虚拟空间中大学生就业诈骗案件层出不穷,诈骗手法多样,诈骗手段隐蔽,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这是不小的挑战。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就业风险剧表演等方式,为大学生上毕业前的最后一课,让大学生掌握了解就业中存在的诈骗手段,提高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在就业择业过程中上当受骗。3.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不同活动,提高学生“互联网+就业”意识。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不同活动,提高学生“互联网+”就业意识。[5]不同年级学生对就业指导方式的接受情况较为不同。对大一同学而言,举办模拟招聘会比赛、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等方式更容易接受,在所调查大一同学中占比65.55%、69.75%。大二同学则认为,他们更需要加强专业知识教学,占被调查大二学生的67.59%。而大三同学对于举办模拟招聘会比赛、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等就业指导方式参与度较低,只占48.55%、60.87%。举办就业方面的讲座论坛这种就业指导方式对大一、大二、大三同学的吸引力较差,在三个年级同学中分别占50.42%、43.45%、42.75%。从调查数据来看,当前经管类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就业指导方式是社会实践,占比90.05%,大三同学中该比例更是高达92.03%,他们更倾向于从实践中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意识。根据调查数据以及针对各年级学生的接受程度,对大一同学应开展一些就业指导方面的比赛、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以提高大一同学的就业意识;对大二年级的同学,更应侧重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提高专业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大三同学应多提供一些实习机会以及社会实践等,以培养同学就业的专业技能,此外,适当减少讲座论坛等枯燥就业指导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三)疫情之下学生自身要改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路径与方法。1.大学生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作为处于求职就业第一线的经管类大学生,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能力,适应互联网时代求职就业新模式和新环境。求职就业人生路,风险防范第一步,经管类大学生在迈出校门开始求职就业之前,首先要重视的就是就业风险,当前互联网时代,网络求职陷阱层出不穷,经管类大学生必须要擦亮自己眼睛,认真阅读签订的相关劳动文件合同,加强风险防范能力,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经管类大学生应当深刻认识自己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认真对待专业课程,利用课余时间以及假期发挥能动性,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此外,经管类大学生必须利用自己获取信息的便捷性,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当前互联网时代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沿知识及前沿技能,与时俱进,才能不会被互联网时代所淘汰。2.转变就业观念,服务农村基层。经管类大学生普遍选择舒适稳定的职业,选择发达城市进行就业,加剧了大城市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问题;相反,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经管类人才稀缺,造成了经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经管类大学生应当积极改变舒适就业的观念,积极投身农村基层经济发展的蓝海,扎根土地,服务农民,实现自己学科专业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荣生.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218-220.

[2]柴林.“专业相关度”引领下高职院校“职业认同”教育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9(2):96-102.

[3]郑锦华.浅析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454.

[4]肖承瑶.2019“春暖皖江”公益招聘会:线上线下结合求职、招人效率皆提升[N].万家热线.2019-03-27(001).

经管知识范文篇3

经管研究生要与时俱进,根据目前就业形势,在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和掌握创业管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创业平台可以弥补市场对经管研究生创业激励的缺陷,对企业初创阶段的种种风险和困难提供支持,为创业企业补充自己暂时不能获得但又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必需的要素,使企业能够渡过初创期。经管研究生作为拥有经济知识和管理素质的高层次人才,要积极利用好创业平台,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亦可与理工科学生合作、共赢;经管研究生利用创业平台搭建的优质资源和广阔舞台,在创业的沃土上一定会茁壮成长,实现经济效益和人生价值的双丰收。以经管研究生创业能力培养为研究内容,希望能够在经管研究生的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等多个环节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经管研究生创业能力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经管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学科的自身特色,使得经管研究生比其他专业研究生,掌握更多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前沿理论知识,了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因此,随着自主创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自主创业也成为经管研究生当前比较认同的一种就业形式。然而由于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研究、忽视实践锻炼的单一模式,使得走出校园的经管研究生往往缺乏创业能力和创业需要的实际知识。

二、提升经管研究生创业能力的建议

在目前就业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经管研究生创业作为一种解决就业压力的方式应该鼓励。所以,相关政策应更务实、具体,便于操作,资金等物质方面的优惠条件也要确保落实,能帮助他们承担一定风险。为了提高创业的成功率,首先经管研究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其次政府、高校和社会也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心。

1.对经管研究生自身的建议

首先,经管研究生要更新观念,要认识到创业不仅仅是理工科大学生、研究生的事情,经管研究生在创业上也有独特的专业优势。其次,创业主要是指为了创建新企业而进行的以获取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具有一定风险性,以创新方式将各种经济要素综合起来的一种带个体性特征的经济活动。创业是一种创新,包括技术上的创新、理念上的创新、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创新;创业又是一种事业,基本上要经过融资、进入市场、商业运作等过程。经管研究生应树立正确的创业态度,不能仅将创业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唯一目的,更多的要将创业作为人生的一次锻炼,一次超越,当作一种先进的生活方式和一种生活常态,不能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是要享受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竦所带来的乐趣;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体系。

2.对政府、高校等社会支持力量的建议

首先,出台和宣传支持经管研究生创业更为优惠的政策。经管研究生受到自身专业的限制,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不太现实,所以政府和高校应给予其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包括创业教育和企业孵化器的建设等。据统计,全国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比例仅为5%~8%。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创业教育是提高创业者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和创业精神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创业者开业成功率达60%以上。创业教育不仅为经管研究生创业提供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专业指导,更多则是创造了一个交流信息、促进创业的平台。河南工业大学设立了研究生科技创业基金,从资金上支持研究生的创业。山东财经大学从完善制度体系和提供资金方面构建大学生(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承认学分,开设专门的课程;若在求学期间创业允许大学生休学,学校对学制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此外还通过建立校友联谊会、校企合作平台等多种渠道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还制定和出台经管研究生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和创业专项基金,以帮助和鼓励经管研究生创业。

其次,举办以“挑战杯”为旗帜的经管研究生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自1999年拉开帷幕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提升了大学生独立分析、团体协作、语言表达、社会活动和实践创业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科技创业和实践成才。作为经管研究生,本应在该类创业计划竞赛中大显身手,但令人遗憾的是,经管研究生参加的同学屈指可数,以广西有培养经管研究生的8所高校为例,在2008年度举办的全区高校创业计划大赛中,经管研究生竟然没有一件作品入选,究其原因,原来很多高校的创业计划大赛主要针对本科生,对于研究生还是空白,缺少相应的组织和实施部门。

另外,政府和高校要多方面、多层次的积极构建企业孵化器(又称创业园)等经管研究生创业平台,融入现代管理理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吸收风险资本,切实把创业平台做好。美国全国企业孵化器协会(NBIA)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经过孵化器扶持过的企业成功率达80%,反之,没有得到孵化器扶持的企业,其成功率只有20%。通过创建创业园,既为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创业能力提供了条件,也为将来真正创业积累了必要的经验。作为经管研究生,更应发挥专业优势,可在管理咨询、资本运作等服务领域创办企业(或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已设立广西第一个大学生企业“孵化器”—桂林大学生创业园,目前已有20余家由大学生(含研究生)创办的企业进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已经成功构建了“学生创业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三级联动”的创业平台,为包括经管研究生在内的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和指导,学生的创业经历也少走了许多弯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与经验。

参考文献:

经管知识范文篇4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经管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学科的自身特色,使得经管研究生比其他专业研究生,掌握更多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前沿理论知识,了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因此,随着自主创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自主创业也成为经管研究生当前比较认同的一种就业形式。然而由于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研究、忽视实践锻炼的单一模式,使得走出校园的经管研究生往往缺乏创业能力和创业需要的实际知识。

二、提升经管研究生创业能力的建议

在目前就业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经管研究生创业作为一种解决就业压力的方式应该鼓励。所以,相关政策应更务实、具体,便于操作,资金等物质方面的优惠条件也要确保落实,能帮助他们承担一定风险。为了提高创业的成功率,首先经管研究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其次政府、高校和社会也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心。

1.对经管研究生自身的建议

首先,经管研究生要更新观念,要认识到创业不仅仅是理工科大学生、研究生的事情,经管研究生在创业上也有独特的专业优势。其次,创业主要是指为了创建新企业而进行的以获取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具有一定风险性,以创新方式将各种经济要素综合起来的一种带个体性特征的经济活动。创业是一种创新,包括技术上的创新、理念上的创新、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创新;创业又是一种事业,基本上要经过融资、进入市场、商业运作等过程。经管研究生应树立正确的创业态度,不能仅将创业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唯一目的,更多的要将创业作为人生的一次锻炼,一次超越,当作一种先进的生活方式和一种生活常态,不能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是要享受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竦所带来的乐趣;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体系。

2.对政府、高校等社会支持力量的建议

首先,出台和宣传支持经管研究生创业更为优惠的政策。经管研究生受到自身专业的限制,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不太现实,所以政府和高校应给予其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包括创业教育和企业孵化器的建设等。据统计,全国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比例仅为5%~8%。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创业教育是提高创业者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和创业精神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创业者开业成功率达60%以上。创业教育不仅为经管研究生创业提供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专业指导,更多则是创造了一个交流信息、促进创业的平台。河南工业大学设立了研究生科技创业基金,从资金上支持研究生的创业。山东财经大学从完善制度体系和提供资金方面构建大学生(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承认学分,开设专门的课程;若在求学期间创业允许大学生休学,学校对学制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此外还通过建立校友联谊会、校企合作平台等多种渠道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还制定和出台经管研究生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和创业专项基金,以帮助和鼓励经管研究生创业。

其次,举办以“挑战杯”为旗帜的经管研究生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自1999年拉开帷幕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提升了大学生独立分析、团体协作、语言表达、社会活动和实践创业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科技创业和实践成才。作为经管研究生,本应在该类创业计划竞赛中大显身手,但令人遗憾的是,经管研究生参加的同学屈指可数,以广西有培养经管研究生的8所高校为例,在2008年度举办的全区高校创业计划大赛中,经管研究生竟然没有一件作品入选,究其原因,原来很多高校的创业计划大赛主要针对本科生,对于研究生还是空白,缺少相应的组织和实施部门。

另外,政府和高校要多方面、多层次的积极构建企业孵化器(又称创业园)等经管研究生创业平台,融入现代管理理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吸收风险资本,切实把创业平台做好。美国全国企业孵化器协会(NBIA)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经过孵化器扶持过的企业成功率达80%,反之,没有得到孵化器扶持的企业,其成功率只有20%。通过创建创业园,既为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创业能力提供了条件,也为将来真正创业积累了必要的经验。作为经管研究生,更应发挥专业优势,可在管理咨询、资本运作等服务领域创办企业(或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已设立广西第一个大学生企业“孵化器”—桂林大学生创业园,目前已有20余家由大学生(含研究生)创办的企业进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已经成功构建了“学生创业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三级联动”的创业平台,为包括经管研究生在内的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和指导,学生的创业经历也少走了许多弯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与经验。

三、结束语

经管研究生要与时俱进,根据目前就业形势,在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和掌握创业管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创业平台可以弥补市场对经管研究生创业激励的缺陷,对企业初创阶段的种种风险和困难提供支持,为创业企业补充自己暂时不能获得但又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必需的要素,使企业能够渡过初创期。经管研究生作为拥有经济知识和管理素质的高层次人才,要积极利用好创业平台,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亦可与理工科学生合作、共赢;经管研究生利用创业平台搭建的优质资源和广阔舞台,在创业的沃土上一定会茁壮成长,实现经济效益和人生价值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张玉利张维陈立新: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肖敏薛意茹:关于研究生创业教育实践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

经管知识范文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

本文以经管类专业为视角,从人才供需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下,把大学毕业生培养成“准熟练”人才是问题解决之道。

一、应届毕业生的供需失衡

从知识的更新性看,应届毕业生应该更具有优势,他们有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然而在对江浙千家用人单位进行的调查中,“多数企业普遍看重的是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实践经验”,“八成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所学知识实际用处不大,需要在岗位上重新学习”。根据人事部对北京、广州等城市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调查,2006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比往年下降22%,而高校毕业生人数是逐年攀升,从2001年的114万到2005年的338万,2007年将达到495万人,创历史新高。应届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导致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5年的待业人数达79万人。

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整体状况如此,作为其中一部分的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其就业形势更不乐观。值得深思的是,用人单位在降低对应届毕业生要求的同时,仍在抱怨招不到既懂先进理论又有工作经验的满意人才。

二、应届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分析

1.用人单位倾向于有经验的人才

用人单位的人才来源主要有应届毕业生、社会待聘人员、其他单位在职人员,也就是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是同整个社会在进行竞争。从专业技能上,应届毕业生对实际工作还是很陌生。从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看,应届毕业生还缺乏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踏实肯干、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此,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培训,而人才流动性的日益增强,使用人单位担心为他人做“嫁衣”。市场经济讲求的是效益,用人单位最终会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应聘人员。

2.育人单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

现有经管类专业设置实行宽口径原则,体现了大而全的特点,这种教学有优势,为大学生构建了较宽的理论体系,适应面广,但也应看到,在一个具体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应届毕业生能遇到的经济事项是很有限的,能运用的经管理论知识也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了学与用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现有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普遍侧重热点和难点的经济事项,轻视实际工作中常见事项。以会计为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和外币折算等知识是教学重点,而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又有多少公司会遇到这些经济事项?即使遇到,又有多大可能让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做?

(2)讲授知识重长远、轻当前。现有经管类专业学生学到的很多知识要到毕业后多年才有可能用到,而对大学生一进入社会就可能遇到的或运用的知识,却因理论含量少和难度低,讲得少。如会计专业教学强调成本核算并单独开设成本会计课,而成本数据属企业核心财务数据,刚毕业的学生很难接触到的。

(3)师资力量有理论、无阅历。现有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多数没有实际工作的经历,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师资不足,只能从应届毕业生补充,与社会脱节严重,加上教学重心与市场需求的错位,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理论知识有余,实践能力不足。

3.供需双方对实践教学的主体责任不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高校这样的育人单位,还是企事业用人单位,都是国家拨款。人才培养,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放在高校或是放在用人单位,最终都由国家承担,并基本形成了这样的格局:高校负责理论教学,大学生毕业后,由用人单位对其进行实践教学,叫“见习”。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不断深入,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多数用人单位追求效益,不再为实践教学买单。不仅如此,如果有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用人单位还收实习费。而高校的观念转变滞后,没有承担起实践教学的责任,更谈不上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工作,对经管类专业更是如此。

三、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准熟练”经管类人才

1.育人单位应充分开展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

要培养出市场经济需要的“准熟练”经管类人才,高校应在现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工作。

一方面与用人单位建立有效的沟通,为经管类实践教学确立培养目标。高校应深入到用人单位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以获取社会对经管类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以此进行教学改革,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毕业生;另一方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师资保证。高校应改革现有的人事制度,从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突破在工资待遇、体制、学历、编制方面的诸多限制,从社会招聘既懂理论又懂实务的经管类人才充实到实践教师队伍并选派优秀的教师深入到企业实习或兼职,充分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公务员之家

2.用人单位应配合高校提出切实可行的人才需求标准

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特别是职业教育水平很高的德国,职业界对高等教育有重大的影响力,它们与高校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目标,并深入到教学计划的修订,学生的学习考核等工作中。更有行业协会为教育改革适时修改示范性课程,发表人才需求特别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人才需求标准,从而使得各教育机构在教育改革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以此为鉴,我国用人单位也应积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经管类行业协会、职业团队在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基础上,对高校经管类人才应提出培养需求;其他各行业协会和组织也应从本行业的特殊需求出发,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提出具体需求。只有这样,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才能有目的,有方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参考文献:

经管知识范文篇6

[关键词]经管研究生创业能力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提升经管研究生创业能力的建议

在目前就业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经管研究生创业作为一种解决就业压力的方式应该鼓励。所以,相关政策应更务实、具体,便于操作,资金等物质方面的优惠条件也要确保落实,能帮助他们承担一定风险。为了提高创业的成功率,首先经管研究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其次政府、高校和社会也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心。

1.对经管研究生自身的建议

首先,经管研究生要更新观念,要认识到创业不仅仅是理工科大学生、研究生的事情,经管研究生在创业上也有独特的专业优势。其次,创业主要是指为了创建新企业而进行的以获取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具有一定风险性,以创新方式将各种经济要素综合起来的一种带个体性特征的经济活动。创业是一种创新,包括技术上的创新、理念上的创新、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创新;创业又是一种事业,基本上要经过融资、进入市场、商业运作等过程。经管研究生应树立正确的创业态度,不能仅将创业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唯一目的,更多的要将创业作为人生的一次锻炼,一次超越,当作一种先进的生活方式和一种生活常态,不能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是要享受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竦所带来的乐趣;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体系。

2.对政府、高校等社会支持力量的建议

首先,出台和宣传支持经管研究生创业更为优惠的政策。经管研究生受到自身专业的限制,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不太现实,所以政府和高校应给予其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包括创业教育和企业孵化器的建设等。据统计,全国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比例仅为5%~8%。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创业教育是提高创业者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和创业精神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创业者开业成功率达60%以上。创业教育不仅为经管研究生创业提供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专业指导,更多则是创造了一个交流信息、促进创业的平台。河南工业大学设立了研究生科技创业基金,从资金上支持研究生的创业。

山东财经大学从完善制度体系和提供资金方面构建大学生(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承认学分,开设专门的课程;若在求学期间创业允许大学生休学,学校对学制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此外还通过建立校友联谊会、校企合作平台等多种渠道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还制定和出台经管研究生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和创业专项基金,以帮助和鼓励经管研究生创业。

其次,举办以“挑战杯”为旗帜的经管研究生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自1999年拉开帷幕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提升了大学生独立分析、团体协作、语言表达、社会活动和实践创业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科技创业和实践成才。作为经管研究生,本应在该类创业计划竞赛中大显身手,但令人遗憾的是,经管研究生参加的同学屈指可数,以广西有培养经管研究生的8所高校为例,在2008年度举办的全区高校创业计划大赛中,经管研究生竟然没有一件作品入选,究其原因,原来很多高校的创业计划大赛主要针对本科生,对于研究生还是空白,缺少相应的组织和实施部门。

另外,政府和高校要多方面、多层次的积极构建企业孵化器(又称创业园)等经管研究生创业平台,融入现代管理理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吸收风险资本,切实把创业平台做好。美国全国企业孵化器协会(NBIA)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经过孵化器扶持过的企业成功率达80%,反之,没有得到孵化器扶持的企业,其成功率只有20%。通过创建创业园,既为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创业能力提供了条件,也为将来真正创业积累了必要的经验。作为经管研究生,更应发挥专业优势,可在管理咨询、资本运作等服务领域创办企业(或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已设立广西第一个大学生企业“孵化器”—桂林大学生创业园,目前已有20余家由大学生(含研究生)创办的企业进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已经成功构建了“学生创业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三级联动”的创业平台,为包括经管研究生在内的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和指导,学生的创业经历也少走了许多弯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与经验。

三、结束语

经管研究生作为拥有经济知识和管理素质的高层次人才,要积极利用好创业平台,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亦可与理工科学生合作、共赢;经管研究生利用创业平台搭建的优质资源和广阔舞台,在创业的沃土上一定会茁壮成长,实现经济效益和人生价值的双丰收。经管研究生要与时俱进,根据目前就业形势,在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和掌握创业管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创业平台可以弥补市场对经管研究生创业激励的缺陷,对企业初创阶段的种种风险和困难提供支持,为创业企业补充自己暂时不能获得但又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必需的要素,使企业能够渡过初创期。

参考文献:

经管知识范文篇7

作为未来经管领域的骨干力量,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不仅反映了独立学院的核心竞争力,还关系到独立学院的健康生存发展的问题,目前,我国独立学院的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大多还沿袭着公立高校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满足不了市场对经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需求,亟需构建以实践为主的教学体系来提高经管类学生的素质和技能,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符合经管类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经管类人才培养应满足市场人才需求

在当今人才市场上,高校毕业生求职无门与企业求贤若渴的矛盾异常突出,成为了目前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不仅给国家带来很大的社会问题,也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究其原因,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人才需求相脱节。要么是大学生在求职时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动手技能无法满足于企业的岗位要求而造成待业,要么是大学生入职企业后,适应不了企业的制度和管理要求而屡屡跳槽,又或者是在工作中找不准自己的职业定位而导致失业,综合分析来看,目前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而且缺乏团队合作、情绪控制、经受挫折的情商素质,因此,高校毕业生,特别是独立学院学生的岗位技能、动手能力和情商素质培养非常重要,亦是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

(二)经管工作岗位的特点要求加强经管类实践课程教学

经济管理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不管是何种行业,企业规模大小,是企业集团或是个体经营户,都离不开经济管理,而且经济管理不像工程技术,有量化的标准答案,需要经管人才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当时的市场环境,把握时机,随时施宜。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上看,独立学院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点在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且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注意和企业相应岗位的要求相匹配,使学生可以和企业“无缝对接”,满足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经济管理可谓是重要的知识引擎,这就要求经管类人才必须具备复合型的管理知识,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实用的管理工具,还要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和坚忍不拔、敢为人先的情商素养。而这些知识和素养的养成并不仅仅能通过传统的书本和考试得来,要培养出合格的经管人才,必须立足于满足人才市场的实际岗位需求,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经管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专业理论知识,把培养经管类人才的团队合作精神、应变能力、适应能力、自制力和耐挫力的情商素质作为重点培养目标,使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平稳地由“学习者”向“职场人”转变。[2]

二、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经管类人才的具体策略

(一)实施开放式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经管人才

通过让学生自由选择实践时间、实验项目,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学习兴趣,依照企业实际业务流程来设计实践项目,与具体行业岗位相结合,使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理论与实践交替,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动手技能,在实践中锻炼创新精神,开放式实践环境使学生在亲身动手操作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后,安排他们到企业的实际岗位中实习,亲身感受企业的真实业务流程,聘请企业导师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座,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通过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一改以往单一书本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拉近独立学院课程教学与企业岗位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证券投资学课程为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理论知识后,就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开放实践环境,让学生下载证券行情分析软件和注册模拟炒股资金账号,利用股市实时行情软件,学生可以在任何可以上网的地方观看与证券公司一模一样的股市行情,利用分配的模拟炒股资金账号,可以得到100万元人民币的虚拟炒股资金,采用技术分析手段、财务分析方法和个人判断来买卖股票,让学生真正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学校还积极开展模拟炒股大赛,让学生体会团队协作的氛围,在竞争中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安排学生到知名证券公司实习,感受企业工作氛围,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以便使学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方向,增强自己的职业素养。

(二)以项目式实践教学驱动应用型经管人才的培养

项目式实践教学是学生自己利用互联网开放实验平台,按照现实中某一实际的企业业务流程设计一个实践教学项目,多人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活动。利用项目式教学不仅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还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我构建的“项目”中体验企业的业务流程,缩短学习者与职场人的距离。[3]以ERP项目实践课程为例,经管类学生可利用模拟沙盘形象地展示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学生们分成5—6个小组,每个小组10人左右,模拟成5—6个互为竞争的公司,展开企业经营模拟对抗训练,让学习者参与制定企业的生产资源计划、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资采购、物流仓储等一系列企业业务流程,通过物流(商品货物的流通)、人流(人力资源管理)、财流(财务资金管理)、信息流(企业信息管理)体验企业整体活动,让参与项目的学习者在参与中提高,在实践中升华理论知识,实践表明,项目式时间教学不仅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统筹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思维和技能,还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应变适应能力、自制耐挫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情商素养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帮助,而以上的能力正是应用型经管人才所必须具备的。

(三)开展校企合作和职业技能大赛,打造合格应用型经管人才

独立学院可与用人企业开展多方位、多种形式的合作,订单式培养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经管人才,由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经管人才要求出发,和企业共同商讨,设置经管类理论联系实践的专业课程,编写适合市场实际的教材和教案,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让学生从进校之日起,就为学生确定明确的就业方向,规划合理的教学安排、实施实用的课程体系,开展系统的就业跟踪调查。如商贸学院开展的“鼎盛财务班”、“天达营销班”、“时到物流班”等,均获得了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独立学院还可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大赛,聘请企业专家担任评委,参与赛事设计,将企业现实业务技能展示给广大经管类学生,让学生提前感知到自己与职场人士的差距,明白自己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在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过程中,企业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赞助,如提供比赛奖金及设施费用来扩大自己企业的知名度,在优秀选手中物色合适的人才,而学校可以凭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契机,广泛与企业接触和交流,把握市场对经管人才的实际需求,可谓企业与院校双赢。

三、结束语

经管知识范文篇8

关键字:行业院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

0引言

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而高校毕业生数量却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338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611万人,考虑到往年未能就业的毕业生,2009年我国面临千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其就业难的关键。在我国行业院校中,比较重视与行业相关的核心专业建设,而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相对薄弱,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相对于其核心专业处于弱势状态。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对经管类人才就业市场影响很大:受外资及国内中小企业规模缩减和倒闭的影响,使新增就业岗位明显减少;海外人员回流使就业竞争加剧;企业流出的高学历、有经验人员再就业使就业竞争加剧。因此,如何提升行业院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关系行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影响行业院校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研究行业院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行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办学的特点

我国行业院校是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以行业为依托,围绕行业需求与特点,为特定行业培养人才而形成的高等院校,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产、石油、电力、通信、化工、建筑、交通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地矿油农林水等行业院校,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独特的学科优势,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行业高校如何发挥行业特色、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成为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我国行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是应国家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与一般院校相比其办学具有自身的特点。

(1)适应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行业知识和技能的经管类人才。21世纪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目标、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具有行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经管类人才成为行业院校开办经管类专业的重要任务[1]。

(2)地方经济发展促使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发展。地方经济发展不仅需要行业核心专业人才,各领域也需要具有经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经管类人才。地方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非常需要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经管类各专业人才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较行业院校核心专业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地方许多用人单位急需的人才。

(3)与其它大学相比在培养经管类人才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相对于行业院校,综合性大学在培养人才的知识宽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财经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知识深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行业院校的行业特色成为其经济管理专业的更大优势,可以培养出适合不同行业、即懂行业知识又懂经济管理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建设的需要。

2行业院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就业能力是指在不同工作场所就业所需要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而获得的、能够实现从事某种职业、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对大学生来说,良好的就业能力有助于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找到满意的工作;对企业来说,良好的就业能力意味着大学毕业生能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越来越成为各高校与企业普遍重视的问题。

我国大学生就业率在不同专业之间一直存在差异。行业院校培养的具有行业特点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普遍较好,但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其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2.1知识结构单一

我国行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划分过细,在课程设置上比较单一,课程体系围绕专业而设计为“专才教育”模式,不符合企业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要的现实。行业院校师资力量主要集中在特色的学科专业,其经济管理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较弱,课程设置缺乏行业特点,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在行业内就业因缺乏行业特色而受限,在行业外领域就业竞争力则不够强,使其就业难成为现实。

2.2行业观念淡化

我国行业院校在几十年办学过程中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行业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的主要支撑。近年来,随着行业院校与行业主管部门之间行政隶属关系的断裂,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间的联系在逐渐淡化,呈现出多科化、去行业化的趋势,行业院校增设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但行业特色专业招生规模所占比例却大幅度降低,如2008年我国原矿业类院校招收有行业特色专业的学生仅占总招生数14%左右。在经管类人才培养中,行业院校本科教育很少开设行业特色专业的核心课程,导致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的行业观念淡化,缺乏对行业的了解和对行业发展的认识,在人才市场就业能力较弱。

2.3创新能力不足

行业院校对行业特色专业的投入较大,而不重视对经管类各专业的投入,使创新教育缺乏必要的软硬件条件。在学习中,经管类各专业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创新的欲望和自我表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新的意识培养。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经管类各专业特色不突出,对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较强,人文素质培养较弱,致使行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适应性比较差,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2.4计算机应用能力欠缺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掌握企业需要的信息技术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非常重要内容。然而在我国行业院校中,经济管理专业计算机技术课程开设学时不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弱。首先,在行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中上机实验课很少,如某农业院校本科经济管理专业只有统计学、会计学课程上实验课且课时不多;其次,过多重视理论课的学习而忽略经济管理软件的使用,使行业院校毕业生处于有理论无实际操作能力的境地,行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的整体水平不高。

2.5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行业院校经管类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不多。首先,生产实习时间短,效果不明显;其次,毕业实习时间较长,但由于学校缺少跟踪调查,往往以盖章为准,大多数学生没有真正进行实习,使其流于形式;最后,少数学生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因时间短、资源少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使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2]。如农林大学大学生培养对动手与实践能力要求高,但受实验仪器设备价格、实验实习及基地建设费用等影响,使人才培养的一些实践环节难以进行,致使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3提高行业院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3.1培养多样化的知识结构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并考虑行业特色,及时、科学地调整课程体系,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注意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相结合,加强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能力教育,注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提升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此外,行业院校要及时关注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重视新兴行业与边缘产业为经管类大学生带来的就业机遇,灵活设置新专业以供学生选择[3]。同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进高水平师资、开设经管类大学生专业技能培训课程、请职场专家对经管类大学生进行贴近社会实际的就业能力指导,使学生具有多样化的知识结构,提升其就业竞争能力,满足行业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3.2加强经管类大学生的行业意识

行业院校发展的优势在于符合国家振兴行业的需求和学校自身的行业特色,保持特色是行业高校发展的根本所在。对行业高校大学生而言,其就业领域比较有针对性,因此对学校所处行业背景、所属企业状况加深了解非常必要。首先,行业院校要对经管类大学生进行行业观念教育,开设与行业相关的课程,合理分配经济管理专业与行业特色专业课程的比例,使培养的学生能满足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其次,行业院校要加强与行业骨干企业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为经管类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及第二课堂的机会,使学生能更多地了解企业的需要,并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以利于培养优秀的行业高级管理人才。

3.3培养经管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行业院校在培养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时,可通过开设与创新、创业有关课程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提倡学生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创建大学生创业园等方式提高经管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行业院校应积极培育创新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使教师具有行业经历,能把系统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传授给经管类大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热爱行业的精神。行业院校可邀请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为学生开设讲座,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邀请本行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经理人为学生讲授企业生产经营之道,以利于培养经管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3.4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经管类学科特点决定了该专业大学生需要从实践中才能获得实际经验。行业院校长期以来与相应行业建立起来的密切联系,为经管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学校应广泛联系校外丰富的资源,与校外企业联合共建实习基地,为经管类大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和实习机会。此外,需要加强校内模拟实验室等实践设施建设,实现实验室开放,为师生教与学提供优良的实验教学环境,为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团队精神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文化动力因素,行业院校应加强对经管类大学生团队精神教育,使学生在调查实践、体验式教学、模拟实践教学等环节中学会沟通、善于合作,培养出知识宽于高职院校、实践能力强于传统大学、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5提升经管类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行业院校培养的经管类人才要适应企业信息化的工作环境,仅靠开设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是不够的,需要在计算机应用课程设置、实验与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优化。例如,通过改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关系数据库课程体系,在相关的统计学、会计学、运筹学、运营管理等课程加大实验环节力度,改革社会调查、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沙盘模拟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教学,实现综合提高经管类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磨玉峰,王文辉.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24-225.

经管知识范文篇9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考核方法;统计软件操作

0引言

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获得结论的科学。统计学是一门工具,在其应用中必须与实际问题的专业知识、背景知识结合起来,否则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统计学与大学基础类数学不同,它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及应用性,能够给教师一个广阔的平台来培养学生利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经济管理中的数据不仅非常丰富,而且蕴含着许多具有价值的信息及规律。统计学方法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发展,可以与多门专业课程相结合,如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定量分析是经济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统计学实践可以引导同学们从定性分析阶段到定量分析阶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深度及能力,并且可以提高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因此高等院校非常重视经管类专业统计学的实践,教师们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将统计学实践融入教学,把知识点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龚洁松(2016)指出统计学中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内容较抽象、涵盖很多统计分析的计算公式,使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谢宗棠,刘宏霞(2015)论述了如何构建统计学课程的实践环节,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考试内容和方式等,希望为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改革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发现由于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实践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实施条件要求高,如何对统计学实践考核,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践,将实践考核与知识点考试结合,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分析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重要性,梳理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常用选题及统计软件操作,在此基础上进行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考核方法设计,并且提出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考核实施的建议。

1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重要性

1.1实践是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的重点

统计学是经济类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从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角度,其原理与方法可以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而且是学习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能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统计学认识社会的作用;能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会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有关情况,学会各种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如果统计学课程仅仅停留于知识点讲授,教学活动中没有统计学实践,那么统计学教学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因此,实践是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的重点。

1.2培养学生观察、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解释、解决经济管理现象的能力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重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是目前分析经济管理现象及问题的主要方法,而且我国越来越重视经济数据,经济数据成为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统计学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数据,解读经济政策,培养经济敏感性。此外统计数据的调查与登记越来越完备,为经管类统计学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料。

1.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路径

目前不少经管类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学与用脱节”,大大降低了学习兴趣。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活动中缺少实践的机会,学生没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学生感到自己仅仅学习了教材里的知识,不知道有什么用、怎么用。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当学生发现知识的用途时,将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统计学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经济数据、了解经济政策、分析经济管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常用选题及统计软件操作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法、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时间序列模型、相关分析及回归模型等六个方面,常用的统计软件为Ecxel及SPSS。本文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分析难度、专业背景知识及教学适用性,整理了每个教学内容对应实践的选题,及需要掌握的统计软件操作。

2.1描述统计的常用选题及统计软件操作

描述统计是分析数据的基础,本科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基础知识点主要包括: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水平的度量、差异的度量。描述统计部分的统计选题应该包括分类型数据与数值型数据,而且可以尽量取材于经济管理实际,如某超市关于顾客性别及其偏好饮料类型的调查记录、某电脑公司120天的销售额等。描述统计中Excel操作主要包括: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直方图、用Excell计算描述统计量。描述统计中SPSS的操作主要包括:生成频数分布表、生成交叉频数分布表(列联表)、制作茎叶图、绘制多批数据箱线图、绘制散点图、用SPSS计算描述统计量。

2.2推断统计的常用选题及统计软件操作

推断统计是统计学的重要分析方法,即使用样本数据来估计总量参数,包括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两个部分。该部分的基础知识点主要包括: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样本容量的确定、一个总体均值的检验、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该部分的常用选题范围比较广泛,既可以选择产品质量抽样检查等实际问题,又可以使用某科目的考试成绩,让学生用样本估计总体平均分,贴近学生学习生活。推断统计中Excel操作主要包括:用BINOMDIST函数计算二项分布的概率、用POISSON函数计算泊松分布的概率、用NORMDIST函数计算正态分布的概率、用Excell进行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用Excell进行两个总体方差之比的检验。推断统计中SPSS操作主要包括:用SPSS绘制正态概率纸、用SPSS求一个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小样本)、用SPSS求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置信区间(独立小样本)、用SPSS求一个总体均值的检验(小样本)、用SPSS求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

2.3时间序列模型的常用选题及统计软件使用

大部分经济数据都是时间序列,因此时间序列模型是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统计分析方法,其主要功能是进行预测。该部分的基础知识点主要包括: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的选择与评估、平稳序列的预测、趋势预测、多成分序列的预测、ARIMA模型。该部分常用选题可以取材于宏观经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关心国家经济运行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经济数据的理解力与敏感性。如人均GDP的预测、棉花产量预测、钢铁产量预测等。时间序列模型的Excel操作主要包括:用Excell进行移动平均预测、用Excell进行指数平滑预测。时间序列模型的SPSS操作主要要求掌握:用SPSS计算进行指数平滑预测、用SPSS进行曲线估计、用SPSS进行ARIMA模型预测。

2.4相关分析的常用选题及统计软件使用

相关分析是用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常常为回归分析的前奏。相关分析可以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关系、关系的形式及关系的强度。当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时,会应该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该部分的基础知识点主要包括:用散点图描述相关关系、用相关系数度量关系强度。很多选题都适宜该部分,为了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经济运行,积极使用西方经济学知识,可以把选题设定为: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社会消费品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相关分析的Excel操作主要为用Excell计算相关系数;其SPSS操作主要为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

2.5回归分析的常用选题及统计软件使用

假定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把这种关系用适当的数学模型表达出来,就成为回归分析。本科经管类专业统计学主要学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其实践主要包括:一元线性回归的估计和检验、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相关分析中已经讨论了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关系,为了更好地连接性,这里可以建立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GDP为因变量,固定资产投资为自变量。回归分析的Excel操作为用Excell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其SPSS操作为用SPSS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3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考核方法设计

3.1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考核目标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是统计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与统计学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相辅相成。但是与基础知识点的考核不同,知识点的要求主要为识记、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而实践的要求主要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将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考核目标细化为三个部分:考查学生将实际问题对应统计学知识点的能力;使用统计软件的能力;利用统计分析计算结果解释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

3.2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考核方式

与知识点考核一致,统计学实践的考核分为平时和期末两部分。平时包括课堂训练与课后练习作业。期末考核为实践报告。在合适的时机教师可以请同学在课堂显示统计软件操作,并且给予积分奖励。教师布置作业时不仅要布置关于知识点的传统书写作业,还应该布置每个知识点对应的实践作用,主要为统计软件操作、统计软件结果解释说明、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且提出对策建议。

3.3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的考核评分

实践的考核评分与考核方式保持一致,其总评成绩由平时分与期末分两部分决定。实践的平时分主要根据课后练习作业、课堂相关表现及积分给分,满分为50分。统计学实践报告要求学生根据选题完成一项统计实践,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及解释,最终给出结论及对策。实践期末分主要根据统计学实践报告给分,满分为50分。统计学实践的总评为平时分加期末分。

4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考核实施的建议

4.1统计学知识点与实践并重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应该注意实践与基础知识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因此统计学考核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实践总评成绩应该成为统计学总评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基础知识考核成绩与实践考核成绩各占50%。

4.2将统计软件操作纳入考核内容

统计学的学科性质是方法论,数据的计算不是重点,统计软件可以把学生从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可以这样说,如果学生不会使用统计软件操作,那么学生根本无法使用统计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统计软件操作的教学不能流于形式,应该让学生一定要重视学习统计软件操作,因此应该将统计软件操作纳入考核内容。

4.3重视统计学实践报告的撰写与指导

实践报告要求学生根据选题完成一项统计实践,包括收集、处理、分析及解释数据,并且最终给出结论及对策,能够让学生学会系统地运用统计学方法,显著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报告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其撰写过程具有相当难度。教师应该重视统计学实践报告撰写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经管类统计学实践报告的撰写能够明显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

4.4不能忽视统计学实践的日常课后练习

统计学实践不仅要掌握统计学基础知识,而且要会使用统计软件,此外还需要较强的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因此统计学实践的学习具有相当的难度,没有扎实的练习是无法实现的。因此统计学实践的教学必须不能忽视日常课后练习,为了鼓励同学们认真完成实践的课后练习作业,本文将日常课后练习作为实践平时分的主要给分依据。

参考文献:

[1]龚洁松.应用型本科院校统计学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258-259.

[2]崔冬梅.SPSS软件在统计学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5(7):263,265.

[3]罗金华,单勤琴,王周火.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文教资料,2015(2):177-178.

经管知识范文篇10

关键词:大经管生态圈;实训;市场营销;实践教学

2018年7月笔者有幸被邀请参加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第二期“大经管生态圈师生综合实训”,并在此实训项目中角色扮演了虚拟企业——宝乐童车制造有限公司营销经理一职,通过7天的市场模拟实战训练,笔者对大经管生态圈下的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有了一些思考,希望在此对这些思考做一个梳理和总结,以此来提高所授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1何为大经管生态圈

1.1大经管生态圈的由来。2014年,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张子林院长首次提出大经管生态圈的概念,旨在建设大经管生态圈实验实训基地,培养大经管应用型人才。这一想法得到了该校的大力支持,经过近三年的立项论证、考察调研、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大经管生态圈在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连续成功举办两期“大经管生态圈师生综合实训”,受到了各方好评。1.2大经管生态圈的概念。“生态圈”一词源于生物科学领域,指的是具有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圈中应包含有若干个生物群体和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环境。所谓“大经管生态圈”是借鉴了生物学“生态圈”的思想并融入了重大城科院经管学院的文化环境和微观社会环境的形象比喻和内在界定。大经管生态圈就是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和“.jet”技术,通过b/s架构网络结构模式构建最新的大经管类跨专业综合虚拟实践教学平台,它将企业置于一个社会生态环境之中,构建“企业经营环境仿真运营”的全景实践教学环境。简单讲,大经管生态圈就是模拟社会生态系统而建立的一个让学生体验社会各个岗位的实验实训基地。1.3大经管生态圈的内涵。具体来说,所谓大经管生态圈是以现代社会运营机构为模型,包含制造企业群、商贸企业群、金融机构群、中介机构群和政府机构群等。它是以制造企业群为核心,以商贸企业群为链接,以金融机构群为保障,以事务所群为中介,以政府部门群为服务,以法律为准绳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社会生态系统。大经管生态圈以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为支撑提供模拟实训的引导系统和相关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工作岗位上通过完成典型的岗位工作任务,学会基于岗位的基本业务处理,体验基于岗位的业务决策,理解岗位绩效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真实感受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过程;全面认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和主要业务流程;体验企业内部部门间的协作关系及其与企业相关经济组织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关联。并结合现实工作业务内容、管理流程、单据,结合教学设定的业务规则,将经营模拟与现实工作接轨,进行仿真经营和业务运作,进而训练学生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大经管生态圈下的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亮点

2.1培养了全局意识。全局意识是指一切从系统整体及其全过程出发的思想和准则,是调节系统内部个人和组织、组织和组织、上级和下级、局部和整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具有全局意识的人则会从组织整体和长期的角度,进行考虑决策、开展工作,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大经管生态圈中的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第一大亮点就是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全局意识,包括市场全局观、企业全局观和部门全局观。现实的市场营销课程大部分时候都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市场营销观念,虽然这里面包括了营销环境和营销要素等知识点,多少带有一点全局观的色彩,但是理论教学远远不及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全局意识培养来得生动、直接。在大经管生态圈中,扮演营销经理角色的笔者深切感受到现代社会运营机构的市场机制运转,感受到了制造企业——宝乐童车制造有限公司以营销为核心的系统运营,当然更加感受到了营销部门的整体性运作。在高度仿真的企业经营“生态圈”中,全局意识应首当其冲,只有具备了对“生态系统”的全局观,才能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现实与未来的各种复杂关系,做出具有全局性的科学决策。2.2重视了销售岗位。在中国南方人才市场的《2017年度人才市场供求分析报告》中发现,销售岗位招聘需求以高达20.93%的占比居于岗位招聘需求的首位。这说明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人才尤其是销售类人才的需求十分巨大,一方面源于企业日益增加的营销甚至就是销售压力;另一方面也因为优秀的销售类人才还是凤毛麟角,市场营销专业过于重视培养营销策划类人才而比较忽视销售类人才。但是大经管生态圈在这方面给出了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有益启示,它特意在营销经理的下面设置了两个岗位,一个是我们熟悉的市场专员,而另一个就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销售专员,且在实训方案设计和规划中就将销售专员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甚至可以说对整个企业的运营都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这充分贯彻了营销导向的经营思想,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销售岗位的正确认知,还销售岗位之清白,因为社会上一些歧视性看法,销售人员特别容易被污名化,而大经管生态圈如此重视销售岗位,起到了为销售正名的效果。2.3实操了业务流程。在市场营销课程的理论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经常会有一个普遍的体会:理论知识几乎很少涉及到实际营销工作中业务流程的介绍及说明,甚至连一张业务流程图都很难在各类市场营销教材中被看见。而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方式多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验室软件演练等,对于实操业务流程来说几乎没有助益,因为无业务场景,学生全凭想象或者干脆不想只做。而大经管生态圈则由于创设真实的业务场景,提供仿真的业务单据从而缔造了真实的业务流程,真正训练了学生由岗位这个“点”延展到业务一条“线”到最后具有企业经营乃至市场运营“面”的整体观的营销思维、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大经管生态圈在业务流程的实操方面不仅有业务单据、合同协议书、现金等仿真的流程训练工具,而且关键在于仿真的企业管理系统软件的运用和不断完善,这样学生在仿真工具和软件系统的结合学习使用过程中能切身体会到企业的信息化、绩效化、流程化的管理模式,甚至有些学生还能在业务流程实操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优化建议,达到了训练创新能力的目的。2.4养成了职业素质。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理念的树立、能力的提高,职业素质的养成也同样重要。可是我们以往的实践教学过于重视营销思维和营销技能的训练,而往往容易忽视职业素养这一软实力的培养和锻造。大经管生态圈则通过多种手段非常有意识地训练所有参训学生的职业素质,将做事先做人的普世职业观牢牢扎根在每个学生的心中。如模拟真实企业管理实行上下班打卡制度、挂胸牌制度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职场人意识,对表现出优秀职业道德的学生和表现特别不好的学生通过实训基地的电子通告栏进行实时表扬和批评,还通过企业文化宣传画报竞赛、发新闻通稿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企业集体荣誉感和个体使命感。总之,大经管生态圈将其所倡导的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正当竞争、守法经营等职业道德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到了综合实训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提出建议

3.1应事先对参训老师的实践能力进行培训和提高。大经管生态圈是师生综合实训,老师和学生融为一体,全都是仿真企业的一份子。在本次实训中笔者切身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与依赖,因为学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仿真实训,老师是他们心目中的知识权威,所以一旦遇到问题第一个求助的对象自然就是带领自己的老师们,所以参训老师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甚至决定自己所在部门的学生的实训效果和所在企业的经营效果。可是很多授课老师由于平时忙于教课和科研,很少有时间和有机会去切实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而这种情况日积月累势必就会造成老师与实际企业业务脱节,实践知识得不到更新,实践能力出现倒退。所以笔者建议大经管生态圈如果想要取得更好的实训效果,应事先对参训老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次提高老师们的业务实操能力,这样才能让老师们在大经管生态圈中完全发挥出应有的实践教学水平,对学生负起真正指导的责任。3.2仿真性应进一步提高,跟上时展步伐。大经管生态圈的最大特色就在于“生态圈似的仿真”,有仿真的制造企业群、商贸企业群、金融机构群、政府服务部门群等等,可以说在仿真市场业务场景方面已经算是走在全国前列了。但是笔者认为其仿真性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如现在发现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流、信息管理这方面好像有些不足,各个制造企业好像都只是埋头干自己的,缺乏对市场瞬息万变的反应速度,其主要原因就是信息掌握不充分和信息获取的迟滞。如何跟上时代脚步,跟上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跟上技术革新的热点,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将大经管生态圈的仿真优点做到极致,这可能是需要好好研究和思考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朱娜,张俊杰,贾利娜.“大经管生态圈”在经管类专业校内综合实训中的功能——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经管学院为例[J].商情,2016(47):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