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9:25:42

钻孔桩

钻孔桩范文篇1

关键词:钻孔桩;防止;断桩

0引言

当地基的弱土层较厚(一般指4m以上),建筑物的荷载较大,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强度和变形限制要求,做人工地基又没有条件或不经济时,常常采用桩基础,钻孔灌注桩基因其造价低、节省等优点,被广泛采用。但是,由于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给钻孔桩的质量留下缺陷或病害,不但影响质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会因为进行桩基础补强处理影响施工进度。其中最严重的质量事故就是断桩。下面就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断桩的原因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1钻孔桩断桩的原因分析

1.1钻孔桩成孔质量问题造成的断桩原因分析

由于泥浆护壁差、孔内水头压力不够等原因,在清孔后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出现孔壁坍塌,造成断桩。由于清孔过程中未对孔内泥浆含砂率进行严格控制,造成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上沉渣过厚,导管内混凝土压力不足以推动该部份沉渣,致使混凝土浇注中断。部分在河床上通过筑岛法施工的钻孔桩基础,由于河床表面有一层流塑性淤泥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河床淤泥层顺孔壁流进钻孔内,致使混凝土浇注中断。

1.2钢筋笼及浇筑混凝土用导管的问题造成断桩的原因分析

导管接头严重漏水,造成导管外泥浆及水进入导管,使导管内混凝土离析,导管堵塞,混凝土浇筑中断,造成断桩。

由于钢筋笼主筋焊接及箍筋绑扎存在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笼卡住导管,致使导管难以提起,混凝土浇筑中断,形成断桩。

1.3浇筑用混凝土的问题造成断桩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塌落度过小,或和易性较差,造成导管堵塞,混凝土浇筑中断,造成断桩。由于混凝土供应问题,造成浇筑时间过长,浇注混凝土时首盘混凝土已经凝固,混凝土浇筑难以继续,造成断桩。由于混凝土中出现凝结的水泥块或石头等大块杂物,造成导管堵塞,混凝土浇筑难以继续,造成断桩。

2钻孔桩断桩的预防措施

2.1加强成孔质量控制

护筒采用钢板制作,采用人工开挖埋设,护筒底部与土层相接处用粘土夯实,护筒外面与原土之间用粘土填满、夯实,严防地表水从该处渗入。为保证护筒内外水头的压力差护筒内水位应高出护筒外水位1.5m,护筒埋设深度3m以上,同时,如果在成孔范围内有流塑性淤泥等软弱夹层,应将护筒埋设穿越该软弱层。

使用泥浆护壁,泥浆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对于地质条件差的钻孔,使用优质泥浆。成孔后进行清孔,清孔后泥浆比重、胶体率、含砂率、沉渣厚度等符合规范要求。2.2控制浇筑混凝土用导管质量

为防止导管接头与导管漏水,施工中我们通过严格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保证导管制作并具备以下条件:

足够的抗拉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和盛满混凝土的重量。

各节的安装接头所用的胶垫及法兰的对接位置,预先试拼并作好标记,按插导管时须按试拼时的状态对号拦装,所有的法兰盘接头均须垫入5-7mm厚的橡胶垫圈,安放时须对正放平,拧紧螺栓,严防漏水。

尽可能使用内径30cm以上的导管,并且内径应一致,其误差应小于±2mm,内壁须光滑无阻,组拼后须用球塞、检查锤作通过试验。

最下端一节导管长度要长一些,一般为4米,其底端不得带法兰盘,以便在混凝土内更容易拔起。每节导管的长度要整齐统一,便于丈量长度,并作出标记和记录。

导管使用前做好水密性试验。导管要布置在钢筋笼中心。

3.3控制钢筋笼加工质量

钢筋笼主筋焊接一般应采用对焊,以保证焊口平顺,当采用搭接焊时,要保证搭接部分不在钢筋笼内形成错台。钢筋骨架应有强劲的内撑架,保证在运输及吊装过程中不变形。

3.4加强混凝土生产运输过程控制

混凝土拌合运输能力均应能够满足灌注混凝土的要求,保证在灌注过程中能够满足现场需要。

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灌注水下混凝土要求,即和易性、流动性都比较好,粗骨料粒径小于导管内径的1/8。

3.5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的控制

灌注首盘混凝土时,控制导管底部有25~40cm的空间,保证首盘混凝土能顺利地灌注。同时,首盘混凝土的灌注量应至少保证灌注后将导管口埋入1m以上。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对导管埋入深度进行测量,导管埋入深度遵循埋6拔4的原则,即导管埋入6米后,拔起并拆除4米,保证导管埋置深度在2~6米之间。在施工过程中,中途中断浇注时间不宜走过30分钟,整个桩的浇注霎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在8小时内完毕。混凝土施工中间每间断30分钟后,要上下串一上导管,防止混凝土失去流动性,提升导管困难,增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如果因为钢筋笼将导管卡住时,应正反转动导管,使导管与钢筋笼分离并居钻孔中心,再继续浇注。

钻孔桩范文篇2

1.1钻孔桩成孔质量问题造成的断桩原因分析

由于泥浆护壁差、孔内水头压力不够等原因,在清孔后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出现孔壁坍塌,造成断桩。由于清孔过程中未对孔内泥浆含砂率进行严格控制,造成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上沉渣过厚,导管内混凝土压力不足以推动该部份沉渣,致使混凝土浇注中断。部分在河床上通过筑岛法施工的钻孔桩基础,由于河床表面有一层流塑性淤泥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河床淤泥层顺孔壁流进钻孔内,致使混凝土浇注中断。

1.2钢筋笼及浇筑混凝土用导管的问题造成断桩的原因分析

导管接头严重漏水,造成导管外泥浆及水进入导管,使导管内混凝土离析,导管堵塞,混凝土浇筑中断,造成断桩。

由于钢筋笼主筋焊接及箍筋绑扎存在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笼卡住导管,致使导管难以提起,混凝土浇筑中断,形成断桩。

1.3浇筑用混凝土的问题造成断桩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塌落度过小,或和易性较差,造成导管堵塞,混凝土浇筑中断,造成断桩。由于混凝土供应问题,造成浇筑时间过长,浇注混凝土时首盘混凝土已经凝固,混凝土浇筑难以继续,造成断桩。由于混凝土中出现凝结的水泥块或石头等大块杂物,造成导管堵塞,混凝土浇筑难以继续,造成断桩。

2钻孔桩断桩的预防措施

2.1加强成孔质量控制

护筒采用钢板制作,采用人工开挖埋设,护筒底部与土层相接处用粘土夯实,护筒外面与原土之间用粘土填满、夯实,严防地表水从该处渗入。为保证护筒内外水头的压力差护筒内水位应高出护筒外水位1.5m,护筒埋设深度3m以上,同时,如果在成孔范围内有流塑性淤泥等软弱夹层,应将护筒埋设穿越该软弱层。

使用泥浆护壁,泥浆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对于地质条件差的钻孔,使用优质泥浆。成孔后进行清孔,清孔后泥浆比重、胶体率、含砂率、沉渣厚度等符合规范要求。

2.2控制浇筑混凝土用导管质量

为防止导管接头与导管漏水,施工中我们通过严格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保证导管制作并具备以下条件:

足够的抗拉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和盛满混凝土的重量。

各节的安装接头所用的胶垫及法兰的对接位置,预先试拼并作好标记,按插导管时须按试拼时的状态对号拦装,所有的法兰盘接头均须垫入5-7mm厚的橡胶垫圈,安放时须对正放平,拧紧螺栓,严防漏水。

尽可能使用内径30cm以上的导管,并且内径应一致,其误差应小于±2mm,内壁须光滑无阻,组拼后须用球塞、检查锤作通过试验。

最下端一节导管长度要长一些,一般为4米,其底端不得带法兰盘,以便在混凝土内更容易拔起。每节导管的长度要整齐统一,便于丈量长度,并作出标记和记录。

导管使用前做好水密性试验。导管要布置在钢筋笼中心。

3.3控制钢筋笼加工质量

钢筋笼主筋焊接一般应采用对焊,以保证焊口平顺,当采用搭接焊时,要保证搭接部分不在钢筋笼内形成错台。钢筋骨架应有强劲的内撑架,保证在运输及吊装过程中不变形。

3.4加强混凝土生产运输过程控制

混凝土拌合运输能力均应能够满足灌注混凝土的要求,保证在灌注过程中能够满足现场需要。

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灌注水下混凝土要求,即和易性、流动性都比较好,粗骨料粒径小于导管内径的1/8。

3.5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的控制

灌注首盘混凝土时,控制导管底部有25~40cm的空间,保证首盘混凝土能顺利地灌注。同时,首盘混凝土的灌注量应至少保证灌注后将导管口埋入1m以上。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对导管埋入深度进行测量,导管埋入深度遵循埋6拔4的原则,即导管埋入6米后,拔起并拆除4米,保证导管埋置深度在2~6米之间。在施工过程中,中途中断浇注时间不宜走过30分钟,整个桩的浇注霎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在8小时内完毕。混凝土施工中间每间断30分钟后,要上下串一上导管,防止混凝土失去流动性,提升导管困难,增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如果因为钢筋笼将导管卡住时,应正反转动导管,使导管与钢筋笼分离并居钻孔中心,再继续浇注。

3.结语

通过对产生断桩的原因进行分析,只要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分析,加强施工控制,严格遵循施工技术规范,断桩质量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钻孔桩范文篇3

(1)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钻机就位后,用吊线、水平尺等检查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钻孔时放下钻机,使钻杆向下移动至钻头触及土面时,才开动转轴旋动钻杆,边钻边进边出土。当钻到预定深度后,必须在原深处进行空钻清土,然后停钻提起钻杆。桩孔钻成清孔后,应尽快吊放钢筋,灌注混凝土不要隔夜,灌注混凝土时应分层进行。

(2)大直径钻孔扩底灌注桩施工工艺:场地平整→放桩位线→钻孔机就位→机械钻直孔→人工清直孔及扩孔→扩孔清底→检查→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一般是指桩身直径大于700mm,用机械或人工成孔,在孔内灌注混凝土而成的桩,如果桩底部再进行扩大,则称大直径钻孔扩底灌注桩。

2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

2.1成孔的垂直度

钻孔灌注桩的垂直度是保证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垂直度的检测应该是保证桩身质量的重要环节。为避免钻孔倾斜,在钻机就位和钻孔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校核钻杆的垂直度,发现倾斜及时纠正。对于地基不均匀,土层呈斜状分布和土层中夹有大的孤石或其它硬物的情形,施工前必须作好准备。在不均匀地层中钻孔时,使用自重大的钻机和刚度大的钻杆则较为有利。进入不均匀硬层、斜状岩层和碰到孤石时,钻速要打慢档。处理大孤石和坚硬岩石,采用自重大的复合式牙轮钻或换用冲击钻都是有效的方法。导正装置经工程实践表明,也是防止孔斜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2.2成孔的深度

(1)如测量有误达则不到设计深度。一般施工队伍常用的测绳一经水泡就会出现收缩现象,有的收缩量可达1%左右,测50m的孔就会产生0.5m左右的误差。采用细钢丝测绳要当心数标松动错位。彻底避免误测的办法是在施工现场或附近地面上设置长度标记作为准绳,每次终孔一定把测绳拿去核实。

(2)钻孔入岩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更多的是由于地层分布不均匀,如岩层分布成倾斜状或起伏变化剧烈导致判断失误。入岩深度的控制因钻孔工艺不同而有所区别。反循环工艺和冲击钻成孔的桩,可采用岩样鉴别法。此外,还需注意每个桩的入岩和终孔的岩样最好留样备案,直至工程使用正常,沉降稳定。

2.3钻孔的孔径

在湖、塘、沟、谷与河漫滩地段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和粉土中钻孔容易出现缩孔现象。尤其要重视液性指数IL>0.75呈现软塑状态和流塑状态的粘性土,而在IL>1.0呈流塑状态的淤泥质软土层成孔缩孔现象更不可避免。与孔径有关的质量问题有:

(1)由于孔径小于规范要求,桩的截面缩小,承载能力降低,实际上降低了桩的安全系数。

(2)软弱土层一般都在地层上部,缩颈现象也发生在此段,而桩的内力也是上段大,容易造成桩身抗压强度不够而破坏。

(3)由于孔径达不到要求,导致钢筋笼无保护层,桩的抗压弯能力消弱或丧失。

2.4孔内的泥浆

在钻孔灌柱桩的施工中,,泥浆质量差,会形成如下的不良后果:

(1)形成不了护壁泥膜或形成的泥皮粘附力差,易于脱落,导致孔壁稳定性差,在砂性土地层易于塌壁,在流塑状粘土层则易于缩孔。

(2)泥浆稠度大、比重大,含砂率高,形成的泥皮质量差、厚度大,大大降低桩的侧摩阻力。

(3)稠浆在钢筋笼钢筋上沉积粘附,导致钢筋与砼握裹力降低。泥浆比重过大,使得砼水下灌注阻力增大,降低砼的流动半径,使砼骨料大部分堆积在桩芯部位,而钢筋笼外几乎无骨料,不仅桩身质量不好而且桩的侧摩阻力也难以发挥。故对泥浆质量的管理决不是个小问题,一定要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

2.5孔内的沉渣与沉淤

沉淤的控制主要是提高泥浆质量和减少空孔时间。沉渣的清除采用反循环成孔工艺能达到较好的效果速度能达到2~3m/s.是正循环的40倍以上,故携渣能力强。为此,可采用正循环成孔,反循环清孔的工艺。此法现场只需增加一台6m3的空压机即可,费用不大,简便易行,效果良好。

无论采用反循环还是正循环成孔工节,都应重视砼灌注前的清孔。灌注前抽吸二分钟左右,一方面抽出一定的沉渣,另一方面泥浆的抽吸作用导致一部分沉渣、沉淤上浮,而且短时间内不会沉淀。此时灌注砼,砼坠落的巨大冲击力还能溅除最后残余的部分沉渣与沉淤,可基本上将孔底沉渣清除干净。

2.6混凝土的灌注

成孔后孔内混凝土的灌注是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

在保证混凝土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导管法水下灌注混凝土质量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1)不能象上部结构施工那样逐层振捣;2)由于导管埋在泥浆和混凝土中,混凝土的灌入阻力是相当大的,灌入阻力可按下式估算:R=π(D2-d2)(L1rw+L2rh)/4式中;D为桩直径;d为导管直径;rw为泥浆重度;rh为砼重度。

要克服很大的灌入阻力保证混凝土桩身质量,必须有相当大的冲击力,冲击力越大,完成混凝土灌注的时间越短,砼桩身越均匀。由于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配制的混合料,不同材料、不同粒径则摩擦系数不一样,因此仅靠静力平衡产生的超压力缓慢流淌,则易造成混凝土粗骨料在桩芯堆积,随半径增大而递减。桩身不匀,则影响桩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桩的承载能力。

目前最常见的水下砼灌注法有如下缺点:

(1)砼料落入导管中不连续,形不成较大的冲击能量,使砼没有足够的力量向四周挤压、扩散,桩的摩阻力严重降低。此外,还容易使桩身不均匀。

(2)砼料绝大多数要经过反弹再落入导管,容易造成砼离析和堵管。

(3)吊臂上下移动速度慢,产生不了大的加速度,因此砼料的下落没有足够的超压,造成砼料的导管附近堆积成钟形断面。由于不能将隔浆层水平顶升,在钟形断面塌落时容易裹入泥浆,造成夹泥芯。

(4)由于导管上下移动次数过于频繁,使得泥浆不断沿导管壁渗入砼中,影响桩身砼质量。

鉴于以上缺点,在施工中宜采用大体积砼冲击灌注法。但用大体积砼冲击灌入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排气技术,防止形成气堵,使砼料灌不下去。

(2)砼料最好通过网筛(网眼8~10cm左右)进入料斗,防止夹杂大直径块石、水泥块等造成卡管。

(3)砼和易性要好,如砼离析,则容易在料斗下部和出料口处形成堆积,导致出料困难,同时也容易堵塞导管。

(4)砼灌注时,吊车司机的配合也至关重要。当打开活门砼料下落时,必须随砼料的下落不断向上提动导管,提动量要小,注意掌握时机。

(5)当砼灌注到桩顶部位时,为了保持足够的冲力,必须注意导管要留有一定的长度,一般为10m左右,灌注时及时上拨,保证高度产生冲力,使桩头部分的砼质量不至降低。

3提议重视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为了不断提高建设工程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施工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并不断进行研究、改进和提高:

(1)对施工单位钻孔设备钻头的切削性能、泥浆的处理设备等与施工效率和质量有关的机具、仪器等都应进行检查。

(2)不同的施工方法其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差异,施工时应从施工方法着手进行预先控制。

(3)认真研究质量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大小应变动测的适用范围等。检测结果不准确易引起纠纷,处理不当会降低安全度,留下工程隐患。

(4)提高和完善管理水平,应强调过程控制和事前控制为主,建议拟定系统化的动态管理制度和方法。

钻孔桩范文篇4

关键词:钻孔桩;防止;断桩

0引言

当地基的弱土层较厚(一般指4m以上),建筑物的荷载较大,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强度和变形限制要求,做人工地基又没有条件或不经济时,常常采用桩基础,钻孔灌注桩基因其造价低、节省等优点,被广泛采用。但是,由于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给钻孔桩的质量留下缺陷或病害,不但影响质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会因为进行桩基础补强处理影响施工进度。其中最严重的质量事故就是断桩。下面就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断桩的原因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1钻孔桩断桩的原因分析

1.1钻孔桩成孔质量问题造成的断桩原因分析

由于泥浆护壁差、孔内水头压力不够等原因,在清孔后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出现孔壁坍塌,造成断桩。由于清孔过程中未对孔内泥浆含砂率进行严格控制,造成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上沉渣过厚,导管内混凝土压力不足以推动该部份沉渣,致使混凝土浇注中断。部分在河床上通过筑岛法施工的钻孔桩基础,由于河床表面有一层流塑性淤泥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河床淤泥层顺孔壁流进钻孔内,致使混凝土浇注中断。

1.2钢筋笼及浇筑混凝土用导管的问题造成断桩的原因分析

导管接头严重漏水,造成导管外泥浆及水进入导管,使导管内混凝土离析,导管堵塞,混凝土浇筑中断,造成断桩。

由于钢筋笼主筋焊接及箍筋绑扎存在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笼卡住导管,致使导管难以提起,混凝土浇筑中断,形成断桩。

1.3浇筑用混凝土的问题造成断桩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塌落度过小,或和易性较差,造成导管堵塞,混凝土浇筑中断,造成断桩。由于混凝土供应问题,造成浇筑时间过长,浇注混凝土时首盘混凝土已经凝固,混凝土浇筑难以继续,造成断桩。由于混凝土中出现凝结的水泥块或石头等大块杂物,造成导管堵塞,混凝土浇筑难以继续,造成断桩。

2钻孔桩断桩的预防措施

2.1加强成孔质量控制

护筒采用钢板制作,采用人工开挖埋设,护筒底部与土层相接处用粘土夯实,护筒外面与原土之间用粘土填满、夯实,严防地表水从该处渗入。为保证护筒内外水头的压力差护筒内水位应高出护筒外水位1.5m,护筒埋设深度3m以上,同时,如果在成孔范围内有流塑性淤泥等软弱夹层,应将护筒埋设穿越该软弱层。

使用泥浆护壁,泥浆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对于地质条件差的钻孔,使用优质泥浆。成孔后进行清孔,清孔后泥浆比重、胶体率、含砂率、沉渣厚度等符合规范要求。2.2控制浇筑混凝土用导管质量

为防止导管接头与导管漏水,施工中我们通过严格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保证导管制作并具备以下条件:

足够的抗拉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和盛满混凝土的重量。

各节的安装接头所用的胶垫及法兰的对接位置,预先试拼并作好标记,按插导管时须按试拼时的状态对号拦装,所有的法兰盘接头均须垫入5-7mm厚的橡胶垫圈,安放时须对正放平,拧紧螺栓,严防漏水。

尽可能使用内径30cm以上的导管,并且内径应一致,其误差应小于±2mm,内壁须光滑无阻,组拼后须用球塞、检查锤作通过试验。

最下端一节导管长度要长一些,一般为4米,其底端不得带法兰盘,以便在混凝土内更容易拔起。每节导管的长度要整齐统一,便于丈量长度,并作出标记和记录。

导管使用前做好水密性试验。导管要布置在钢筋笼中心。

3.3控制钢筋笼加工质量

钢筋笼主筋焊接一般应采用对焊,以保证焊口平顺,当采用搭接焊时,要保证搭接部分不在钢筋笼内形成错台。钢筋骨架应有强劲的内撑架,保证在运输及吊装过程中不变形。

3.4加强混凝土生产运输过程控制

混凝土拌合运输能力均应能够满足灌注混凝土的要求,保证在灌注过程中能够满足现场需要。

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灌注水下混凝土要求,即和易性、流动性都比较好,粗骨料粒径小于导管内径的1/8。

3.5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的控制

灌注首盘混凝土时,控制导管底部有25~40cm的空间,保证首盘混凝土能顺利地灌注。同时,首盘混凝土的灌注量应至少保证灌注后将导管口埋入1m以上。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对导管埋入深度进行测量,导管埋入深度遵循埋6拔4的原则,即导管埋入6米后,拔起并拆除4米,保证导管埋置深度在2~6米之间。在施工过程中,中途中断浇注时间不宜走过30分钟,整个桩的浇注霎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在8小时内完毕。混凝土施工中间每间断30分钟后,要上下串一上导管,防止混凝土失去流动性,提升导管困难,增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如果因为钢筋笼将导管卡住时,应正反转动导管,使导管与钢筋笼分离并居钻孔中心,再继续浇注。

钻孔桩范文篇5

断桩是严重的质量事故。对于诱发断桩的因素,必须在施工初期就彻底清除其隐患,同时又必须准备相应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或一旦发生事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断桩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测定已灌混凝土表面标高出现错误,导致导管埋深过小,出现拔脱提漏现象形成夹层断桩。特别是钻孔灌注桩后期,超压力不大或探测仪器不精确时,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误为混凝土表面。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用规定的测身锤测量孔内混凝土表面高度,并认真核对,保证提升导管不出现失误。

2.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是一个重要的施工指标。导管埋深过大,以及灌注时间过长,导致已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从而增大混凝土与导管壁的摩擦力,加上导管采用已很落后而且提升阻力很大的法兰盘连接的导管,在提升时连接螺栓拉断或导管破裂而产生断桩。

3.卡管现象也是诱发断桩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人工配料(有的机械配料不及时校核)随意性大,责任心差,造成混凝土配合比在执行过程中的误差大,使坍落度波动大,拌出混合料时稀时干。坍落度过大时会产生离析现象,使粗骨料相互挤压阻塞导管;坍落度过小或灌注时间过长,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缩短,加大混凝土下落阻力而阻塞导管,都会导致卡管事故,造成断桩。所以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缩短灌注时间,是减少和避免此类断桩的重要措施。

4.坍塌。因工程地质情况较差,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时重视不够,有甚者分包或转包,施工者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在灌注过程中,井壁坍塌严重或出现流砂、软塑状质等造成类泥沙性断桩。这类现象在本工程的断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较为严重。而且位置深、难处理,是导致工期无限延期及经济上大量浪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5.导管漏水、机械故障和停电造成施工不能连续进行,突然井中水位下降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断桩。因此应认真对待灌注前的准备工作,这对保证桩基的质量很重要。

6.施工原因。由于导管下距孔底过远,混凝土被冲洗液稀释,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混凝土桩体与基岩之间被不凝固的混凝土软件充填。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将混凝土桩上下分开。由于在浇注混凝土时,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电、待料等原因造成夹渣桩身出现空洞体。未采用“回顶”法灌注,而是采用从孔口直接倒入的办法灌注混凝土,产生离析造成凝固后不密实坚硬,个别孔段产生疏松、空洞现象。

三、常用处治方法

1.原位复桩。对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超声波检测出的断桩,采用彻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浇筑一根新桩,做到较为彻底处理。此种方法效果好、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地质条件、缺陷数量等因素选择采用。

2.接桩。为确保工程质量,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提前拔出导管。确定接桩方案,首先,对桩进行声测确定好混凝土的部位;其次,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确定井点降水-开挖-20#素混凝土进行护壁,护壁内用钢筋箍圈进行加固。第三,挖至合格数处利用人工凿毛,按挖孔法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3.桩芯凿井法。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边降水边采用风镐在缺陷桩中心凿一直径为80cm的井,深度至少超过缺陷部位,然后封闭清洗泥沙,放置钢筋笼,用挖孔混凝土施工方法浇筑膨胀混凝土。此方法日进度缓慢,如果遇到个别桩水处理不好、降不下去,更是困难重重,导致质量、工期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4.补送结合法。当打入桩采用分节连接,逐根沉人时,差的接桩可能发生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况,此时可采用送补结合法。首先是对有疑点的桩复打,使其下沉,把松开的接头再顶紧,使之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力;其次,适当补些全长完整的桩,一方面补足整个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补打的整桩可承受地震荷载。

5.纠偏法。桩身倾斜,但未断裂,且桩长较短,或因基坑开挖造成桩身倾斜,而未断裂,可采用局部开挖后用千斤顶纠偏复位法处理。

6.扩大承台法。由于以下三种原因,原有的桩基承台平面尺寸满足不了构造要求或基础承载力的要求,而需要扩大桩基承台的面积。

(1)桩位偏差大。原设计的承台平面尺寸满足不了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可用扩大承台法处理。

(2)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当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扩大承台并考虑桩与天然地基共同分担上部结构荷载。

(3)桩基质量不均匀,防止独立承台出现不均匀沉降,或为提高抗震能力,可采用把独立的桩基承台连成整块,提高基础整体性,或设抗震地梁。

四、结语

钻孔灌注桩打桩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切忌自行处理,必须报监理、业主,然后会同设计、勘察等相关部门分析、研究,作出正确处理方案。由设计部门出具修改设计通知。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定时测量导管内外混凝土的深度,并绘制曲线,以监视断桩是否出现。在正常情况下,导管内外混凝土界面的距离是开始大,然后逐渐缩小,最后重合。若发现管内外混凝土灌注曲线距离拉大,并且导管外混凝土曲线变平,而管内混凝土曲线变陡,则是断桩预兆,应查明原因,尽快处理。

钻孔桩范文篇6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断桩预防分析

目前,随着施工机械的不断改进和施工工艺的不断进步,使桩基础在桥梁建设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钻孔灌注桩应用十分广泛,钻孔灌注桩系地下隐蔽工程,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较多,而且控制难度较大,若忽视就可能产生质量问题和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工期延误。

而桥梁在使用阶段的破坏很多来自桩基础的破坏,而桩基础的破坏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断桩引起的。在施工中,保证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应排除一切可能产生断桩的不利因素。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根据从事灌注桩工程施工的经验和体会对施工中的断桩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对今后预防断桩具有施工参考及指导意义。

1.产生断桩的原因分析

断桩产生的原因以下几个方面:

1.1桩身的截面强度不足引起的断桩

(1)、在设计中忽略冻胀力对桩的破坏作用,尤其是对土层较厚入土较深的钢筋长混凝土桩,只考虑桩身的整体冻拔而忽略了切向冻胀力与桩截面的强度关系,切向冻胀力大于桩截面的强度,将桩冻拔致断。

(2)、灌注时测深不准或计算错误将导管提升过高,以至导管底部脱离砼层。

(3)、在施工中,水泥用量不足,混凝土配比不当不能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

(4)、钢筋混凝土桩的钢筋未经力学实验,品质低劣,钢筋的焊接不够规范达不到设计强度。

1.2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灌注不连续,灌注时间持续长,是造成断桩事故的最主要因素

(1)、导管拆卸过程时间过长,起重吊装设备的作业能力小,导管内壁不够光滑,塌落度过大,混凝土流动性差,碎石或卵石粒径过大,沙子过粗或偏细,级配的细度膜数不好,拌和不均匀,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增大导管内混凝土下落阻力,而使混凝土在导管中下不去,造成卡管事故。

(2)、导管埋入混凝土中过深,导管外混凝土已初凝,导管与混凝土间的摩擦力过大,导管无法拔出或提升导管过猛,将导管拉断,造成埋管事故。

(3)、首批已浇混凝土初凝,流动性降低,而续浇的混凝土冲破顶层上升,在混凝土中夹有泥渣土,形成断桩。

1.3导管或导管底口进水引起的断桩

导管的水密性、承压、抗拉性能不好,隔水设施差,而导致导管渗水,首批混凝土储备量不足,使导管底口进水。

1.4由于塌孔引起的断桩

因为灌注施工的紧张连续,忽略了水头高度,由于护筒底口漏水,孔内水位降低,使孔内水位差减小,不能保持原有静水压力。

1.5接桩时没有认真处理好多余的那部分桩头从而引起的断桩

混凝土浇筑近结束时,没有考虑接桩时混凝土施工,接桩时处理不好或清理不好桩头,导致桩顶混凝土达不到设计强度。

另外象?突然停电,机械故障或突降暴雨等无法预测情况发生,使中途停顿时间太长,不得不将导管提离砼而形成断桩。

2.断桩的预防措施

对断桩事故关键在于预防。灌注前要对各个作业环节和岗位进行认真检查,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灌注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本人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如下几点,仅供同行参考。

2.1对桩截面抗拉强度进行验算,保证材料质量及用量,保证截面设计强度

(1)、由于并不是所有的桥涵设计都经专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尤其地方道路工程中的中、小桥,在设计过程中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冻胀力对桩身的危害作用,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必须保证桩身强度。

(2)、每m3混凝土用量一般不低于350kg,配比实际标号一般应超出设计标号10%~15%。

(3)、对于所用钢筋,使用之前一定要做力学性能实验,严把质量关,质量不合格的钢筋严禁使用,对于钢筋的焊接工艺,需要焊条级别,一定要坚持标准,按规范去实施。

2.2严密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前,把一切灌孔的设备工具都准备齐全,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尽量缩短浇筑时间

(1)、导管的分解长度应便于拆装搬运,并小于导管提升设备的提升高度,中节一般为2m左右,下端可加长至4~6m。

导管内壁光滑、顺直、无局部凸凹,各节内径应大小一致,偏差不大于±2mm,应严格控制拨导管、拆卸导管时间,拆卸导管时间不应大于15min,能缩短尽量缩短时间,一旦开始灌注,决不能中途停止。

(2)、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严格控制塌落度,应保证在18~22cm之间,骨料尽可能选用卵石适宜粒径为0.5~3.0cm,使最大粒径不大于4.0cm,混凝土初凝时间不早于5h,如果必要,需加入一些外加剂,以延长初凝时间。

(3)、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置一般应小于2m,最少也不应小于lm,最大不应超过6m,埋深太大将不利于导管的提升,也给导管内混凝土的下降增加阻力,拔导过猛容易将导管拉断,另外,还会使导管在混凝土中埋深过小,易使泥浆涌入底口。

2.3防止导管或底口进水,加强隔水设施

(1)、导管在灌注混凝土前应进行必要的水密承压实验和接头抗拉实验,严格检查接头是否严密,焊缝是否破裂,及时及早的进行修补。

(2)、应计算好首批混凝土的用量。既满足足够的埋深,同时又要充满导管,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连续性。

2.4防止坍孔

在施工中,应有专人负责观察施工水位,观察护筒四周是否渗水,在水中钻孔桩施工中,因河流汛期,注意测量河流水位,如发现水位差降低,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孔内水头高度,要注意不要让孔口震动过大并尽量减轻孔附近重量。

2.5多余浇灌及接桩

为保证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上应多灌一定高度,一般为0.5~1m,在初凝后终凝前挖除。但还应保留30cm以上,以待接桩或承台施工前凿除。接桩时,将多余部分混凝土凿除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方可接桩。

钻孔桩范文篇7

该工程地质弱风化石灰岩面起伏较大,岩溶发育,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桩径2m。钻孔桩以其适用面广,施工技术要求相对简单、成孔快,质量高,施工安全保障性强等特点,在铁路、公路等大型交通以及建筑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岩溶地层钻孔桩施工的难点在于岩溶地貌特征破坏了工程地质条件的连续性。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主要南石灰岩、石膏、岩盐等可溶性岩层组成,因常年受地下水流的侵蚀作用,逐渐形成溶蚀的沟槽或溶洞。岩溶地区钻孔桩与普通地质条件下钻孔桩基础施工相比,技术难度复杂,病害类型较多,常见的施工病害有漏浆、卡钻、埋钻及漏混凝土等,直至导致无法成孔。

2大直径钻孔桩施工工艺

钻孔桩施工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施工工艺,但是对于岩溶地区,需要进行特别处理钻孔前的准备主要包括桩位放样,场地平整,布设施工便道,设置供电及供水管线,埋设护筒,泥浆的制备和准备钻孔机具。

2.1钻机就位

场地清理完成,埋设好钢护筒后,即可进行钻机就位,本工程采用的钻机为CFZ1500型冲击反循环钻机,要使钻锥中心对准测量放样时所测设的桩位即可,其对中误差不得大于5cm。

2.2泥浆制作

制浆前先把粘土尽量打碎,将打碎的粘土直接投入护筒内,使用钻头冲击制浆,待粘土已冲搅成泥浆时,即可将泥浆抽入泥浆池贮存,以便随时补充泥浆。

2.3钻孔工艺

(1)开钻前应注意的事项开钻前,在护筒内多加一些粘土。地表土层疏松时,还要混合加入一定数量的小片石和清水,借助钻头的冲击把泥块、石块挤向孔壁,以加同护筒角。

(2)钻孔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钻孔时,随时观察看钢丝绳的回弹情况,以判别孔底情况,要勤检查钢丝绳和钻头的磨损情况,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遇到溶洞及漏浆现象,要及时向钻孔内补泥浆,防止塌孔事故的发生,另外,需向孔内回填毛石及粘土,回填超过溶洞上口一米以上,然后重新钻进,并根据进尺情况及孔内泥浆变化,随时向孔内填毛石及粘土,待穿过溶洞区后再正常钻进。

(3)fdi~L完成后,必须检测孔深、直径、和倾斜度,其中孔深和孔径须达到设计要求,倾斜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在吊放钢筋笼之前,对孔内的石渣进行必要清理,使孔内的泥浆比重及沉渣厚度符合要求。

2.4混凝土灌注

钢筋笼及导管下完后,即可开始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混凝土灌注开始后,必须连续不断的进行,并且每斗混凝土灌注间隔时间尽量缩短,拆除导管要迅速,一般不要超过15min,不能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随时探混凝土高度,导管埋深一般保持在2~4m,最大埋深不大于6m灌注混凝土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导管下端距桩底0.3~0.4m,在一切工作就绪后,检查沉渣厚度,合格后进行混凝土灌注。

(2)导管埋入深度在任何时候不小于1.0m。

(3)水下混凝土灌注的实际桩顶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0.5m左右。

(4)严禁导管漏水或导管底口进水(即封不住底)而造成断桩事故。

(5)在浇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混凝土顶面标高的变化,合理判断溶洞对混凝土浇注的影响。

3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该工程处于岩溶地区,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有的桩位上存在3个以上连续的溶洞;有的桩位溶洞达到十多米长;个别桩位在直径2m范围内岩面高差达到6m以上。为准确探明地质,采取了以下措施:钻孔桩钻进到岩面后,停钻,撤开钻机,南地勘部门上小钻机在钻孔桩内钻三个点(布点如下图),以探明是否有溶洞,基层岩是否平整,持力层基岩厚度是否能达到4-5m,根据补钻的情况,再确定具体的桩长及施工方案。根据补钻的情况,主要遇到以下两种比较特殊的情况:

(1)第一种情况,遇到比较大的溶洞,桩仍为嵌岩桩,但南于溶洞比较大,虽然在成孔过程中采用填毛石及粘土方案能够成孔,但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容易将侧壁挤开,造成塌孔,因此在探明溶洞位置后,在溶洞范围内,通过在钢筋笼外侧增加钢护简来进行防护,具体做法如图2。钢护筒厚度为5mm,并在钢护筒四周均匀布置梅花状圆孔,孔径为10cm,孔间距为120em,具体形式见下图,并要求保证钢筋的保护厚度不能小于3.5em,在灌注混凝土时调整灌注速度,控制好导管高度,此方案应用在寨子河桥3—2}}、0—3#、1-2#桩基混凝土的施工中,没有出现坍塌现象,桩基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经过桩基完整性检测及静载实验,都能满足设计要求。

(2)第二种情况,遇到比较大的溶洞,弱风化石灰岩岩面的标高又很低,桩改为摩擦桩。3—3#、0一甜桩在补钻勘测的地质报告中,确定弱风化石灰岩岩面最低点标高为一65m,如果设计成嵌岩桩,钻孔桩深度比较大,鉴于该地质状况,根据地质资料,设计单位将3—3#,0—4#桩原桩体形式南嵌桩岩改为摩擦桩,桥墩桩柱配筋形式不变,桩长调整为55m。其中3—3#桩在地质报告中指出在标高一33.5~50.2m范围内出现溶洞,考虑到为了不影响摩擦桩侧壁摩擦力,决定在溶洞内不设钢护筒防护,改用通过加密钢筋笼箍筋间距来防护混凝土在溶洞范围大量外渗,以免造成塌孔。

钻孔桩范文篇8

1.材料质量要求。(1)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卵石、碎石其粒径宜用15~25mm。卵石不宜大于50mm,碎石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2%,无垃圾及杂物。(2)细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5%,无垃圾、草根、泥块等杂物。(3)水泥:宜用32.5级或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必须查明其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到现场后分批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才准使用。

2.成孔前准备工作。用作桩基的工程桩施工前应做试成孔,试成孔数每个场地不应少于二个。用试成孔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的设备、机具、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是否合适。如满足设计要求时,试成孔的泥浆密度,通过不同地层选用的钻速、钻压,钻头直径、形式等施工工艺参数即为施工时选择工艺参数的依据。成孔要求:(1)机具就位平整垂直,护筒埋设牢固并且垂直,保证桩孔成孔的垂直。(2)要控制孔内的水位高于地下水位1.0m左右,防止地下水位高后上起坍孔。(3)发现轻微坍孔的现象应及时调正泥浆的比重和孔内水头。泥浆的比重按土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控制在1.1~1.5的范围内。成孔的快慢与土质有关,应灵活掌握钻进的速度。(4)成孔时发现难于钻进或遇到硬土、石块等,应及时检查,以防桩孔出现严重的偏斜、位移等。

二、断桩

1.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拌和物发行离析使桩身中断。(2)灌注中,发生堵塞导管又未能处理好;或灌注中发重型导管卡挂钢筋笼,埋导管,严重坍孔,而处理不良时,都会演变为桩身严重夹泥,混凝土桩身中断的严重事故。(3)灌注时间过长,首批混凝土已初凝,而后灌注的混凝土冲破顶层与泥浆相混;或导管进水,未及时作良好处理,均会在两层混凝土中产生部分夹泥浆渣土的截面。

2.防治措施。(1)导管要有足够的搞拉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和盛满混凝土的重量;内径应一致,其误差应小于±2mm,内壁须光滑无阻,组拼后须用球塞、检查锤作通过试验;导管最下端一节导管长度要长一些,一般为4m,其底端不得带法兰盘。(2)导管在浇灌前要进行试拼,并做好水密性试验。(3)严格控制导管进而深与拔管速度,导管不宜进埋入混凝土过深,也不可过浅。及时测量混凝土浇灌深度,严防导管拔空。(4)经常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确保其符合要求。

三、缩径

1.产生的原因。(1)清孔不彻底,泥浆中含泥块较多,再加上终灌拔管过快,引起桩顶周边夹泥,导致保护层厚度不足。(2)孔中水头下降,对孔壁的静水压力减小,导致局部孔壁土层失稳坍落,造成混凝土桩身夹泥或缩颈。孔壁坍落部分留下的窟窿,成桩后形成护颈。

2.防治措施。(1)使用直径合适的钻头成孔,根据地层变化配以不同的泥浆。(2)成孔施工时应重视清孔,在清孔时要做到清渣而不表泥,预防清孔后的在浇筑的过程中局部坍塌,导致缩径的产生。

四、桩顶局部冒水、桩身孔洞

1.产生的原因。(1)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过大,导管内处混凝土新鲜程度不同,再加上灌注过程中上下活动导管过于频繁,致使导管活动部位的混凝土离析,保水性能差而泌出大量的水,这些水沿着导管部位最后灌入的、最为新鲜的混凝土往上冒,形成通道(即桩身孔洞)。(2)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倾倒入导管速度过快过猛,把空气闷在导管中,在桩内形成高压气包。高压气包在其自身浮力或导管起拔等外力的作用下,气包便滞留在桩身内,最终形成桩身孔洞。另外,有一些桩在余桩截后,桩身内残余的高压气体,因通道打开而顺桩身的细小缝隙释放出来。这时常会携带部分遗留在气包内的水往上冒,出现“桩顶冒气泡”的怪现象。(3)水下混凝土灌注时间过长,最早灌入孔内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流动性变差,终灌导管起拔后会留下难以愈合的孔洞。

2.防治措施。(1)控制导管的埋深,灌注过程中做到导管勤提勤拔。(2)混凝土倾入导管的速度应根据混凝土在管内的深度控制,管内深度越深,混凝土倾入速度越应放慢。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始终保持导管内混凝土,以防止桩身形成高压气包。实际施工中,往往因为导管每次起拔后管内都会形成空管,再次灌注时,桩身形成高压气包就很难避免。因此,应在灌注过程中适当上下活动导管,把已形成的高压气包引出桩身。(3)加适当缓凝剂,确保混凝土在初凝前完成水下灌注。

五、桩头问题

1.产生的原因。(1)清孔不彻底,桩顶浮浆过深过厚,影响下混凝土灌注时测量桩顶位置的精度。(2)导管起拔速度过快,尤其是桩头直径过大时,如未经插捣,直接起拔导管,桩头很容易出现混凝土中间高、四周低的“烂桩头”。(3)浇筑速度过快,导致孔壁局部坍塌,影响测量结果。

2.防治措施。(1)认真做好清孔工作,确保清孔完成后孔口没有泥块返出;在空孔较长的桩内测量混凝土上升面时,应控制好测量重锤的质量。通常认为使用5~40mm碎石混凝土时,重锤的质量可以控制在1kg左右。在设计桩顶与地面距离<4m时,通常认为使用竹竿通过手感测量混凝土面更直观,精度更高。(2)混凝土终灌拔管前,应使用导管适当地插捣混凝土,把桩身可能存在的气包尽量排出桩外后,以便精确测量混凝土面。也可通过导管插捣使桩顶混凝土摊平。

六、灌注混凝土时桩孔坍孔

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发现护筒内泥浆水位忽然上升溢出护筒,随即骤降并冒出气泡,为坍孔征兆。如用测深锤探测混凝土面与原深度相差很多时,可确定为坍孔。

1.原因分析。(1)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孔内外水头未能保持一定高差。在潮汐地区,没有采取措施来稳定孔内水位。(2)护筒刃脚周围漏水;孔外堆放重物或有机械振,使孔壁在灌注混凝土时坍孔。(3)导管卡挂钢筋笼及堵管时,均易发生坍孔。

2.预防方法。(1)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来稳定孔内水位,还要防止护筒及孔壁漏水。(2)用吸泥机吸出坍入孔内的泥土,同时保持或加大水头高度,如不再坍孔,可继续灌注。(3)如用上法处治,坍孔应不停时,或坍孔部位较深,宜将导管、钢筋笼拔出,回填粘土,重新钻孔。

七、孔位倾斜

1.原因分析。(1)桩机本身未竖直或桩机平台不水平。(2)桩机在钻孔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3)在进行超深桩作业时,桩机钻杆太细。

2.预防方法。(1)首先要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并保证钻机平台水平。(2)采取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并于成孔后下放钢筋前作井径、井斜超声波测试。(3)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先配钻杆。

八、从验收来保证

主控项目为桩位、孔深、桩体质量檢驗、桩身混凝土强度、承載力。一般項目为垂直度、桩径、泥浆相对密度、泥浆面标高、沉渣厚度、混凝土坍落度、钢筋笼安装深度、混凝土充盈系数、桩顶标高。混凝土灌注桩质量验收记录:(1)桩设计图纸、施工说明和地质资料。(2)当地无成熟经验时必须提供试成孔资料。(3)材料合格证和到施工现场后复试试验报告。(4)灌注桩从开孔至混凝土灌注的各工序施工记录。(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6)单桩混凝土试件试压报告。(7)桩体完整性测试报告。(8)桩承载力测试报告。(9)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记录。(10)灌注桩平面位置和垂直度检验记录。

钻孔桩范文篇9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作为灌注桩技术的一种,其与一般的钻孔灌桩桩技术具有相似之处,而且施工工艺也有相同之处,可以说其施工是在一般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基础上进行的,施工人员施工基础较好,但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桩距和材料进行严格要求,确保其能够达到施工技术要求的标准。

1.1桩径和桩距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过程中,需要在设计时对桩径和桩距进行严格控制,按照设计标准控制好桩径和桩距的各项数据,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1.2材料的准备

材料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在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进度来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确保材料的质量与施工要求相符,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1.2.1水泥

在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过程中,水泥作为施工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其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在确保水泥的质量,使水泥的质量与基础桩的强度要求相符合,通常情况下在选择水泥时,其强度通常都会控制在42.5左右,有效地使桩的强度能够得到保证。

1.2.2粗骨料

在补浆工序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粗骨料,这样不仅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而且还会对施工结构进行加固,确保施工工程的要求能够得到满足。但对于粗骨料添加过程中,则需要根据不同施工情况情况来选择不同的配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确保工程的质量。

1.2.3钢筋

在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过程中,对钢筋强度规格的要求较高,所以需要严格按照工程规定的标准来选择钢筋,这样不仅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好施工成本,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1.2.4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通常被作为减水剂使用,其目的是提高桩身混凝土强度。当出现桩颈和桩长较大时以及注浆泵能力不足时,可使用缓凝剂或缓凝减水剂,为保证成桩工艺质量,宜用奈系的FDN、UNF、NNO等高效减水剂或高效缓凝减水剂。

1.2.5混凝土用水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CJ63—89)对混凝土用水提出了技术要求,可以用普通自来水。

2施工特点

长螺旋桩机、输送泵、管道和钢筋笼振动器等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通过钻机来进行钻孔,然后利用混凝土高压泵来和钢筋笼振动器来进行作业,一次成桩。相对于一般灌注桩施工,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具有较多的优点。

2.1过程中无需水泥浆或泥浆护壁

在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过程中护壁不需要使用水泥浆和泥浆,这就有效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确保了施工场地的干净整洁,而且不需要利用水泥浆或是泥浆来进行护壁,还有效的节约了施工材料费用,使施工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2.2效率高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工艺能显著提高施工速度,大大缩短工期。

2.3质量稳定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工艺解决了厚砂层、硬土层穿透难的问题,且不会引发缩径、坍孔及地表隆起等现象。

2.4使用成本低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工艺对设备要求不高,主要由长螺、旋钻机及钢筋笼插入装置等构成,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噪音小,因此综合施工成本较低。主要施工设备及技术指标:长螺旋钻机、混凝土泵和起重机。长螺旋钻机有步履式及履带式两种。螺旋叶片外径D与桩孔的直径一致,螺距通常为0.6~0.7D,钻杆中心是无缝钢管,直径为d,中心管的底部(即钻头处)有混凝土出口,出口处有两片可开闭的活瓣。钻削土体之前,为了防止土、砂和水进入中心管内,应闭合活瓣,开始泵送混凝土时再将活瓣打开。长螺旋钻机并不能使用于各种地层,粉土、砂土、黏性土、人工填土和淤泥质土等没问题,但遇到砖瓦、条石或砂卵石层时,会很难进行。该工艺使用的是液压活塞式混凝土泵。将输送管道与长螺旋钻具中心管相连起来,钻机移动很方便,同时搅拌后台位置也很稳定,无需多次移位,即可满足整个工程需要。施工中要求输料管道直径不超过钻杆内径d。

3应用条件分析

3.1旋钻孔桩优点

长螺旋钻孔桩有压浆桩和压灌桩两种。该桩型不仅工艺先进、施工设备简便、技术成熟、成桩速度快,而且无噪声、无污染,因此,即使在生活区作业,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3.2长螺旋钻孔桩应用条件

(1)对长螺旋钻孔压浆桩来说,最好选用干作业法施工,因此,施工环境要选择在地下水以上;而长螺旋钻孔亚灌桩,则适合地下水丰富地层的施工环境。在以往的综合楼桩基施工中,太过看重过往经验,而忽视了地下水情况。对于地下水以上和以下的施工环境一样对待。在地下水丰富的地层中施工时,采用压浆桩的方式,忽视了上层滞水丰富、桩孔进入承压水层的实际情况,导致压入桩孔的水泥浆被地下水稀释,因应力平衡的作用,水泥浆随地下水流失,大大降低了桩身砼强度,使单桩竖向承载力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换用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就不存在这些问题,桩基质量满足设计和施工质量技术要求。(2)对于长螺旋钻孔桩来说,一般黏性土及其填土、粉土、季节性冻土和膨胀土、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等都很合适;另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土层,如淤泥和淤泥质土、碎石土、中间有砂砾石夹层,可采用钻孔压灌桩。(3)先施工试桩,再进行工程桩施工,才符合科学原则。但在此前的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出于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一科学原则进行。他们过度地依赖了长螺旋压浆桩的一些成功经验,最终不仅延误了工期,还造成巨大资金损失。因此,必须先试桩,真实记录各项施工技术参数,试桩检测合格后,严格按试桩施工参数组织实施工程桩。

4结语

钻孔桩范文篇10

关键词:超深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也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桩基础不断的应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已经成为普遍的深基础形式。随着桩基础的不断发展,由于超高层建筑普遍建设在人群密集的区域,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在超高层建筑中凭借其振动小、噪声低的优势发展起来,它不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还能够保证桩的承载能力较高。目前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已经得到建筑行业的重点关注,成为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优先选用的桩基础形式。但是由于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复杂且施工难度较高,影响着建筑施工的质量,为保证整体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该加强对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探究,从而完善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水平。

1超深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超深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施工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加之在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已经证明了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应用的价值非常大,能够很好的满足施工要求。对于任何工程而言,经济性原则都非常关键,为了确保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份额,这也就促使了企业要对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应用。而诸多技术中,超深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在房建工程中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建筑的性能、受力及结构等方面进行改善,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固,受力更加均衡。此外,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超深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使企业自身的技术含量得到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发展。综合分析,超深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2超深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优势

该技术应用中,是从施工前开始准备,根据设计图纸采用人工或机械挖掘方式,对桩位进行钻孔、成孔及浇筑等施工,最终为房建工程提供所需的桩基,将这一技术成为超深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房建工程实际施工中,与其它灌桩技术相比,钻孔灌注桩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施工工期较短;成本低,与经济性原则相符,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且施工中噪音污染较小,可有效降低房建工程其它施工过程对土体造成的影响;防止了土体坍塌情况的发生,使施工质量得到提升。

3超深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3.1灌注钻孔泥浆问题。泥浆在超深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主要起到的是护壁的作用,在钻孔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孔壁稳定性的控制。因此施工人员应该确保泥浆的密度能够承受四周的压力,从而防止桩内出现塌方的事故。在挖掘桩的施工过程中,由于部分施工人员为了节省工期,从而导致泥浆的质量出现问题。施工的规定是泥浆的黏土含量要高于1/2,由于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从而确保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规范的要求。当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出现违规操作导致质量出现问题。施工人员将砂砾石和其它杂质与泥浆混合使用、在桩孔中灌注清水等违规操作,当混凝土桩遭到雨水的强烈冲刷,桩内的护壁容易出现坍塌事故。3.2超深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孔壁坍陷问题。超深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通常容易出现孔壁的塌陷,一般是由于工作人员在施工前未能够对地质进行详细的勘测,从而导致施工人员不能够按照相应的地质条件选则合适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成孔工艺的选择不当会导致护壁质量出现问题,遇到雨水冲刷就塌陷。当钻孔的速度较快或者孔钻时间过长以及对清孔的沉渣不彻底等情况,都会造成泥浆密度过低,孔壁不够牢固。3.3超深混凝土灌注桩断桩问题。在进行混凝土灌注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常采用多数从孔口直接倒灌的方式进行灌注,通常会导致蜂窝状的孔洞出现,导致新灌注的混凝土冲翻下部,一旦凝结后,混凝土便不密实而出现断桩的现象。另外,当导管埋得过深时仍然会出现较多的问题,通常由于深度过大,混凝土和其摩擦力也逐渐增大,在导管被提升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连接螺栓断落或者导管破裂,产生断桩,还有导管的堵塞同样会导致断桩问题的出现。

4建筑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

4.1钻机就位。在桩位坐标控制点放置后保证钻机就位,工作人员通过调整钻机确保其处于水平方向,保证钻机顶部的滑轮、钻头中心和桩位中心对直在同一铅垂线上,然后复查和调整桩的整体位置,使其偏移的偏差处于规定的要求内,此施工工艺是确保成桩垂直度的重要方面。4.2护筒埋设。工作人员应该保证护筒埋设工作的平面位置、垂直度、埋设深度、护筒周围土质和护筒底脚保持紧密并且提高其透水性,护筒埋设的质量是成桩质量的关键因素,工作人员在埋设过程中应该保证护筒的顶端高出地面0.3~0.5m,并且进入黏土层应该大于0.5m,在护筒的周围应该采用含水量较好的黏土分层回填夯实,将倾斜度的要求控制在1%之内,位移偏差控制在5cm内。在埋置深度的要求下,粘性土应该大于1m,砂土应该大于2m,为确保不发生较大的变形,护筒应该充分的满足刚度要求。4.3成孔。在成孔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按照实验所得参数进行施工作业,对施工中所出现的障碍物状况、地质特征、钻井深度以及设备损坏情况进行及时的详细记录。在钻井的过程中,钻入土层中应该先轻压后慢速钻进。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一定要控制好钻入的速度和次数,时刻做好对钻杆钻进的深度和垂直度进行测量,为了防止孔壁坍塌、偏孔以及卡钻等问题的出现。在试成孔的过程中,当发现有复杂的问题出现时,工作人员应该及时的通知设计人员和勘测人员,与其沟通共同处理问题,并且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当试成孔成功结束后,才能够全面的实施钻孔作业。4.4清孔。由于泥浆的比重是影响沉渣厚度的主要方面,为了达到较好的清渣效果,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掏渣法进行清孔作业,在旋挖成孔之后可以选用清渣钻斗进行十分钟的慢速捞渣,注意在提钻的时候不能够反转。如果清渣效果不够理想,可以选用加注3m深的清水再次进行清理直到沉渣的厚度满足相应的规定要求。一般情况下,施工方为了满足监理工程师及时的检查和验收桩孔孔深、孔径和沉渣的厚度和垂直度,通常会进行两次清孔处理,保证两次处理后的测量值相差不多,才能够进入下一道工序。4.5制作和安放钢筋笼。钢筋笼在安装过程中应该将护块安装完毕,从而确保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在钢筋笼的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选择使用吊机将钢筋笼放置到灌注桩桩孔内。吊装下放时,应该准确的对准孔位,顺直缓慢的下放钢筋笼,避免发生倾斜现象和强行下放导致钢筋笼损坏。当需要超声检测的要求情况下,还应该预埋和保护好超声检测管。4.6混凝土灌注施工。首先,按照建筑施工设计要求,采购混凝土材料,设计混凝土最佳配比,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结合钻孔灌注桩设计长度,合理设计护筒直径,采用厚度约5mm的钢板,孔壁直径应大于护筒直径;其次,混凝土灌注施工时,钻孔底部和护筒底部应保持300~400mm距离,利用球胆止水方法进行初灌,保障初灌砼施工质量,并且结合砼凝结时间,从而有效控制混凝土灌注时间,灌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孔壁情况,合理调整灌注速度和时间;最后,混凝土初凝后,拆除固定的钢筋笼,使混凝土和钢筋笼同时收缩。4.7桩基检测。在桩基施工作业结束后,工作人员还应该对作业结束后进行相应的监测。首先依据相应的规范标准,同相关的检测单位进行联系,配合其做好监测工作;其次,施工单位应该做好工程报告的编制工作,并且应将报告及时的送交相关建设单位进行审批。待两者的检测报告都合格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最后,应该对桩基进行定时的检测,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报告,当出现问题时,能够根据相应的报告进行处理。现场无法解决的要第一时间上报给有关部门,在一番商讨后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提高工程质量,推动工程持续有效运行。4.8加强技术管理。工程质量与施工人员自身的技术存在直接关系,通过加强施工人员职业培训工作,不仅能够提高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质量,也便于管理工作开展。为全面提高钻孔灌注桩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并对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及基础知识等作出相应的补充教育。管理人员应该对工程中的各个环节工序的技术要点进行有效管控,从而提升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整体,进而能够满足预期的管理目标。钻孔灌注桩施工属于隐蔽工程的作业,因此对施工的过程应该更加的严格,保证工程的质量是首位的。当工程中出现问题时,通常后果是比较严重,因此当前,应充分运用先进高效的设备,聘请专业、素质高的施工人员,把好工序质量关。

5结束语

随着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超深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要求也逐渐增加。由于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专业性比较强,施工流程比较复杂,因此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加强施工管理体制,严格把控各个施工环节,按照施工流程进行作业,才能提高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现如今,我国建筑工程建设领域发展良好,建筑工程中桩基础的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有利于整个建筑工程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景.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63-64+226.

[2]张宇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36.

[3]楼晓明,陈强华,俞有炜,等.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异常现象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1,23(5):547-551.

[4]杨启花.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及处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7,(8):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