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因素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3:34:46

阻碍因素

阻碍因素范文篇1

[关键词]精准扶贫;影响因素;困境

当前,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承载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扶贫绩效,将贫困人口从7.7亿减少至5000多万,但剩下的贫困人口却是最难帮扶、基础最为薄弱的贫困户。虽然扶贫工作进展巨大,但当前对于收入水平低引起的绝对贫困和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的相对贫困这些现象仍然值得关注。截至2015年统计显示,广大的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数量达5000万之多,扶贫工作依然不容轻视。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十分典型的国家,因历史渊源城乡差距巨大,为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就成为当前我国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它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扶贫方式。但扶贫工作开展的时间较长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扶贫成效、出现扶贫困境,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既可以发现扶贫工作中的阻碍因素,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扶贫成效、走出扶贫困境,促进我国脱贫攻坚的圆满完成。

1文献综述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政府是消除贫困的主体。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和资源动员能力,这是扶贫取得成功的关键。宫留记认为,政府扶贫对于解决大面积、集中性贫困问题卓有成效,市场扶贫则在专业性和效率方面更有优势,大量实证研究也表明,政府在扶贫中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政府投入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也会存在着弊端体制,因此,坚持精准扶贫与市场化扶贫模式创新,让市场在政府的管理下介入到扶贫工作中来,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遵循市场规律,合理安排扶贫产业项目和金融信贷支持,从而防止产业项目过度投资和低效配置。扶贫项目是扶贫措施市场化的一个关键环节,邢成举指出当前扶贫项目的目标有所偏离,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自利性的村干部、获得项目信息与权力的“差序格局”、农民分化与需求差异及村庄内出现了大量的针对扶贫项目与资金的精英俘获,这些都会导致扶贫工作的内卷化,邢成举还指出从微观层面看,精英俘获的出现是财政扶贫项目目标偏离的关键原因,扶贫项目目标偏离的问题须在克服精英俘获现象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解决。汪三贵指出目前在精准扶贫方而的困难主要体现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和与之相关的精准考核这三个方面,学者赵晓峰也指出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难点在于贫困村和贫困农户的识别越来越困难,在财政扶贫资源下乡的过程中存在着精英俘获现象,左停等则认为精准扶贫机制的推出是为了解决此前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瞄准目标偏离和精英捕获问题,但还面临贫困规模控制下的规模排斥和市场化背景下扶贫开发手段不足的问题。学者葛志军和邢成举基于地方实践发现精准扶贫面临多方面的困境,包括贫困户参与不足、帮扶政策缺乏差异性和灵活性、扶贫工作遭遇上访困扰、扶贫资金有限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效果较差;导致困境的主要原因有农民的社会流动、自利性和信息的缺乏、精准扶贫的内在矛盾、维稳工作的优势地位、结构性贫困的挑战、驻村扶贫干部的双重身份和扶贫资金筹集渠道的单一等。邓维杰认为精准扶贫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主要原因在于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过程中出现了对贫困户的排斥现象,在王国勇看来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存在贫困对象识别不精准、干部驻村帮扶机制不健全、产业化扶贫内生动力不足、扶贫资金整合困难、扶贫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学者王介勇提出新时期扶贫开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贫困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特征日益突出、贫困主体日益呈现出分散性、脆弱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及贫困治理的边际效益日益递减,指出精准扶贫政策难点与实践困境在于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标准单一、技术实现困难精准扶贫的动态管理与考核机制不健全与精准扶贫政策存在多部门协调难、扶贫资源配置低效问题。

2脱贫的影响因素

探索影响脱贫成效的因素及当地扶贫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困境,即要考察影响当地脱贫成效的因素及当地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的问题和后续工作中所出现的困境。经调查发现,影响当地脱贫成效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大方面。2.1自然因素。贫困户聚集的村落大多自然环境较差,很难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得到发展,并且多数地处边远山区,迫于山地地形、种植土壤肥沃程度、灌溉水源以及当地交通等基础性设施的较差发展,导致村庄流失了许多的致富机遇,也无法依靠本村自身得到发展,阻碍了当地脱贫的成效,从而也进一步阻碍了地区的全面发展。2.2人为因素。作为施加者的政府,首先,政府部门存在扶贫对象不精准的现象。经过入户调查,发现当地政府没有将一些符合贫困户条件的贫困户列入贫困户名单中,而是将其纳入非贫困户中。其次,国家下达的一些扶贫政策也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当地的修路、饮水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甚至还存在利用村民自发的成果向上级“邀功”行为。最后,政府存在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村民的发展的问题,仅靠将土地租给企业以发展产业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应给予农民资本,授之以技术,让贫困户主动脱贫,而不是被动脱贫。作为承受者的农民,大多数人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户主的文化水平多为小学及以下,多数的贫困户甚至不识字,村里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只占少部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无法高效地、及时地将国家的政策利用起来,同时也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根本上脱贫,因此,村民文化水平偏低也成为影响该地脱贫的原因之一。

3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及困境

3.1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基层政府仍然存在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作风,扶贫工作在我国的发展中是一处重要的环节,任何一个差错都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体发展,而基层政府仍然存在“走过程”“走形式”的情况,工作都是“做足了面子”,实质上工作的开展情况不仅存在消极应付,更有甚者还会伪造资料。3.2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当地的交通、饮水施设建设不够完善,政府没有及时顺应当地的发展需求,存在着村民自发凑钱修路、从山顶引水以解决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求这一问题,即使山中可以引水却依然缺少完整的自来水系统,村民们日常的基本生活需求难以得到保障,加之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差、自然资源难以利用,愈发加剧了贫困现象。3.3房屋改造和易地搬迁所带来的生存困境与价值社会冲突。政府部门将山顶和危房区的人搬迁至所修建的安居房中,虽然会给予住户近一半的资金补助,但是余下的还是需要村民自己出资购买,村民“上楼”之后,所有的衣食住行都需要花销,而这些人原本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山区里,以勤俭节约为生活习惯,突如其来的改变令村民难以适应。首先,政府将贫困户搬迁至安居房中,以交换的形式给予其新房,但这种交换是属于宏观结构中的社会交换,贫困户家庭相对政府而言处于弱势地位,能力强的家庭也许会选择服从、能力弱的家庭只能选择放弃,并且他们也要一并承担放弃这一选择所带来的继续居住在危房的后果,耕地面积少、劳动力少、患病人数多、老弱病残等贫困户家庭如何才能负担起购买房产的资金;农民上楼后,消费的价值观与城镇居民也存在差异、甚至存在着冲突,这种文化价值观、消费习惯和生存方式的不匹配也给这一举措带来了种种后患,从而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3.4扶贫产业的后续政策性保险工作不到位。部分政府所设置的扶贫产业是靠天吃饭,对于旱涝天气给产业所带来的损失,政府没有做好相继的保险工作,导致村民的损失惨重,以过旱的天气为例,不仅种植业难以维持经营,养殖业也同样亏损了巨大,调研中村民们建议政府应该考虑到这些不确定性的自然因素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损失,及时作出政策性产业保险以减少天灾人祸给贫困户所带来的损失。3.5农业技术拓展不到位。在调查中,了解发现村民所使用的农业技术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是很有限的,这些早期的农业技术无法满足农户的发展需求,一些有先见之明的村民希望当地政府可以拓展新的农业技术和产品,并且集中组织村民进行农业技能培训,并划分为基础、初级和高级培训,按照所学习的时间长短及技术的复杂程度进行系统的、有效的培训,以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业收入,发展生产。此外,发展产业的核心是发展人,要让农民实现自身的发展,通过发展自己从而主动脱贫。扶贫是根硬骨头,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完成,敷衍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我国整体的发展,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需要认真的对待扶贫中所出现的每一个问题,正面的看待并解决这些问题才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因此,针对以上的问题及困境,还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宫留记.政府主导下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构建与创新模式研究_—基于精准扶贫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6(5):154-162.

[2]邢成举.村庄视角的扶贫项目目标偏离与“内卷化”分析[J].江汉学术,2015(10):18-26.

[3]邢成举.精英俘获与财政扶贫项目目标偏离的研究[J].学术论坛,2013(9):109-113.

[4]汪三贵.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7-150.

[5]赵晓峰,邢成举.农民合作社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16(4):23-26.

[6]左停.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8):156-162.

[7]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57-163.

[8]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6):78-81.

[9]王国勇.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15(9):46-50

阻碍因素范文篇2

2003年,**市GDP总量为1787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5。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56.03%,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论文百事通相比之下,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条“短腿”,2003年**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7.7%,低于长三角地区40.5%和浙江省39.7%的平均水平,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倒数第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总量名列前茅的“身份地位”显得极为不称。

一、**服务业的现状及问题

(一)城市化水平的落后,导致了服务业的有效需求不足

从需求的角度看,城市化水平的落后也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2003年,全市户籍总人口是549.07万人,而其中的非农人口仅占30.74%,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最后,目前,**市服务业的发展主要是为满足占总人口不足31%的市镇非农人口的需求,2003年,市区出租车数量和公交车数量均处于15城市落后的位置,市内公交车客运量也排在末位。城市化水平的落后严重降低了人口、资本、资源、市场的聚集效应,弱化了城市功能,极大地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使服务业的有效需求不足。

2003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仅为99.7万,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也处于副省级城市末位,而且与其他同类型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也说明在目前居民的消费观念影响下,生产企业形成了重生产轻服务的观念,尚没有把服务业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加以培育,这也是制约**市服务业大力发展的因素。

(二)传统物流仍占主要地位,港口优势还未充分发挥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影响,2003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40%,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11位,与广州、厦门以及青岛、沈阳、哈尔滨等城市还有很大差距,这与**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不相适应。

**地处铁路线的末端,铁路运输受到制约,铁路客运量在15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二,铁路客运占客运总量的比重则排在末位,仅为1.76%。铁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比重为8.32%,排名第十一位,与其他副省级城市差距十分明显。

**拥有天然的港口优势,2003年**港货物吞吐量超1.85亿吨,仅次于上海港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但从集装箱吞吐量来看,2003年**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77万标箱,青岛则为424万标箱,广州335万标箱,与深圳的差距则更大,仅为深圳集装箱吞吐量的不到1/3。集装箱运输所占总港口货运量的比重仅为1.49%,在同比五个城市中处于末位,与深圳的9.49%、厦门的6.84%以及青岛的3.00%差距十分明显。这说明**的运输业中传统物流还占有很大的比重,现代物流还需要大力发展。目前**港已初步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等全方位立体型的集疏运网络。但是运输网络的辐射度还很有限,水运、公路和铁路覆盖范围仅限于华东地区及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跨区域辐射全国的运输网络还没有形成。另外,与这些城市相比,由于**高校资源缺乏,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也处于劣势,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化水平还比较落后,发展现代物流所需要的人才和技术都有待改善。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互联网用户由2002年的104293户增加到2003年的835674户,增加了701.3%,增速居15城市之首位。但**市的邮电通讯业却仅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邮政业务总量居12位,电信业务总量居第10位,固定电话和手机普及率处于中等水平。发展现代经济所需要的信息技术平台尚未完全建立,运输、邮电业要超前于其他行业,建成运输方式相协调的、便捷的现代化综合运输网络和以数据程控自动交换为主的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灵敏的现代化综合通讯网络。

(三)市场化程度不高限制了金融保险服务业的发展

虽然**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但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仍然不够,竞争也不够充分,部分行业的垄断仍然存在。服务业的企业化运作不够,严重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使一部分潜在服务业需求不能得到实现。2003年,**的金融保险服务业在15城市中排名第10的位置,而浙江省会城市杭州则排名第3。比较15城市反映资金供给量的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居第9位,从保险业务保费收入来看,**2003年保费收入为38.36亿元,在15城市中居第10的位置。2003年杭州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为4439.5亿元,为**的1.69倍,保险业务收入为**的1.74倍。**金融保险业规模尚小,而且行业内仍然存在政企不分以及垄断经营的现象,中小企业所需的资金信贷环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风险投资业在**也比较落后,这些都是制约**金融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服务业内部结构仍不合理

目前,传统行业仍占较大比重,新兴行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偏低。2003年**市从事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及居民生活服务及其他服务业的人数达到77.2万人,占整个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72.4%,成为全市服务业的主导。而从事信息咨询服务业、房地产、计算机应用服务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和科学研究等新技术服务业的人数为8万人,在全部服务业从业人员中仅占少数。并且这些新兴的和搞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在营业收入的规模上也比较小,绝大部分的年营业收入在千万元以下,年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法人单位比例很小,总体实力比较弱小。

二、发展**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加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

前面分析指出,**服务业发展滞后与城市化水平低有很大关系。服务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具有非贮存性,生产、交换、消费同时性等特点,只有生产要素和人口集聚到相当规模,产生对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强大的市场需求,才足以支撑服务行业的不断产生和独立化。所以,要形成一定的人口聚集效应,达到一定的人口密度,城镇化是最佳选择。

分散在农村的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向城镇聚集,规模化的交易和运输就会形成。此外,这部分人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也会慢慢改变,消费结构也随之改变。以上种种情况,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空间。虽然**户籍制度历经多次改革后,目前户籍门槛已较低,但在各县(市)之间以及**与县(市)之间门槛还较高,对于外来打工人口落户**的门槛更高,户籍制度已成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一大障碍,也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政府应该政策和法律上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起以居住地划分城镇和农村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以及规范统一、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使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户籍居民待遇”,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需求空间。

实践证明,服务业是最有力的吸纳就业人员的行业,2003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25.8%,而在服务业比较好的杭州市,早在2000年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就超过了第二产业,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达到28.78:35.16:36.05,去年广州、深圳、武汉、南京以及沈阳等城市更是超过了40%的比例。所以要大力拓宽服务业的发展领域,以领域拓宽带动就业增长,近期**应该在社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金融保险服务业等方面加快拓宽发展领域。另外,要在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上的政策力度加大力度,同时要加快培养、引进各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

(二)做大做强港口经济,借势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业占GDP的比重

在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的背景下,港口已从传统意义上的交通枢纽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具有基础行业和服务行业的二元属性。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经济一体化和集装箱运输革命为大背景,一些港口凭借地处国际航运干线、具有水深优势、腹地广阔、集疏运系统完备及大城市为强力依托,逐渐发展为全球性综合物流服务基地、商品物资集散地和金融贸易中心。港口自身成为了世界贸易基地,说明了港口经济对一个城市及地区服务贸易的作用。

港口是**最大的优势资源。**市发展服务业,首先要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和产业优势。**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已连续6年居大陆主要港口首位,所以**完全可以借助港口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特点,利用港口与世界许多大港交流往来的优势及集散货物、汇集信息等特有的功能,结合**市现代物流发展的实际,以港口为龙头,以国际物流为重点,以物流园区建设为载体,在北仑、镇海、慈溪、宁海等地区现有物流发展的基础上,系统整合,优化配置,建立健全物流市场体系和现代化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经营,着力打造功能强大、运作高效的国际化现代物流体系,把**建设成浙江省主要综合物流中心和东北亚国际物流枢纽。

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公路、铁路、水、空、海的联运优势,拓展联运网络,实现交通集疏运一体化,专业运输、综合运输和运输市场一体化,建成多种形式的运输方式协调配套的快速客运系统和货运系统,提高交通智能化程度及其科技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三)降低准入门槛,扩大服务业就业规模

目前,**市服务业许多领域还未开放,市场化程度不高,部分像邮电、金融业等由国家垄断经营或基本垄断经营的行业,市场准入限制很严,透明度很低。政府对服务业的管理应顺应服务业的变化趋势,摆正位置,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按市场资质和服务标准,逐步形成公开透明,管理规范,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多种经济成分的现代服务企业发展。积极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对非国有经济实行与国有经济同等的待遇,要放宽外贸、教育、文化、通信等行业的市场准入资质,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积极支持服务业各行业拓宽服务领域,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对就业潜力大的行业,尤其是社区服务等更要创造宽松环境扩大就业规模。公务员之家

积极培育和扶持中介服务机构,消除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障碍,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促进中介服务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

(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老服务业和谐发展

按照**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市服务业要在巩固提高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积极扶持新兴服务业,对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传统服务业要不断提高其服务业水平,拓宽服务领域,探索新的经营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和完善全国性和区域性专业市场,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餐饮业和仓储业要大力推行制,配送制和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及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手段。对信息服务、通信、旅游、社会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更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可以大力发展城镇社区服务业,鼓励创办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积极发展会计、法律、价格、咨询等社会中介服务,加快城市交通、供水、供气、供热、绿化及其他公共服务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市统计局.**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第二十届统计信息交流会秘书处.直辖市、副省级市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统计资料汇编(2003)[A].出版地不详,2004.

阻碍因素范文篇3

一、传统技术创新到绿色技术创新的转变

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治理已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不少发达国家制定了关于保护环境的相关法律政策,从而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并提出了绿色技术的概念。绿色技术概念的提出,不仅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提示了技术发展的方向,而且在企业发展层面提示了从传统技术创新向绿色技术创新转变的要求。〔2〕传统的技术创新与传统经济发展观一体两面,始终以人为中心而忽略环境因素,其实质是“优先发展经济、忽视生态保护”,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最大化,向大自然一味索取;同时为了追求经济上的快速发展,使经济独立于社会系统之外,偏执于经济的发展效益,而忽略了人、社会、大自然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认为发展与财富是可以无限增长的,所产生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技术解决。于是,传统技术创新在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为企业获取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沦为人们掠夺大自然的工具,环境承载力和资源再生力被人类忽视,结果使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存与发展危机。概括起来,嵌入传统经济发展观的传统技术创新存在两大弊端:一是以技术对自然的无限度消耗谋取偏狭的财富无限增长,陷入对环境资源存量有限性的枉顾和财富无限增长的虚幻;二是以单一的经济效益作为技术创新的目的,忽视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筹兼顾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环境资源价值的多样性,这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矛盾的更加激化。对此,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必须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传统技术创新转向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理当成为事实上也日益成为当代企业的努力方向。党的因应当展大势、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了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顶层设计,内在地要求我国企业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扬弃传统技术创新的园囿,在绿色技术创新上奋力前行,同时也为我国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注入了新的动能。

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特质

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内在于其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将绿色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创新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梳理出绿色技术创新的四个显著特质。第一,以新的发展理论为指导。传统技术创新以传统发展理论为依据,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始终把“利润”放在第一位,其目的是以最小成本换取最大的利润。这无疑会使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利润的快速增长,而在生产过程中肆意利用自然资源、排放人工废物。因此,传统技术创新导致自然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双重增加,最终导致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而绿色技术创新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发展理念等新的发展理论为指导,力求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的整体最佳,追求天人和谐及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以其功能价值的多样性凸显环境资源价值的多样性。“绿色技术创新为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开拓绿色市场、引导绿色消费创造了机遇,成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3〕和企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因素。第二,与环境生态学紧密结合。绿色技术创新与传统的技术创新最大区别在于其与环境生态学等学科紧密结合,绿色技术创新关涉技术、经济、社会、自然诸多要素,在运行模式上师法自然生态系统的非线性和循环特征。它需要以环境生态学研究成果为支撑,依据节约资源、回收再用、闭路循环等生态环境特征来研发生产技术与生产工艺,实现物质能量的高效利用乃至生产循环与消费循环、生态循环的耦合。〔4〕与传统技术创新相比,绿色技术创新以环境生态学为基础,更注重技术与生态的兼容性,突出对技术创新扩张性与环境资源有限性矛盾的化解。因此,绿色技术创新对于企业人才队伍的要求也更高,除传统技术研发人才之外,还需要环境科学类专业技术人才与其相配合。第三,创新主体多元化。绿色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创新不同之处在于其须有以企业为技术核心、政府为推动者、高校及科研院所为支持者、社会公众为定制者和受益者的多元化合作主体。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主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为此就要减少生产成本和增加消费需求。在绿色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需要调和经济利益最大化和生态利益最大化之间的矛盾,技术创新投入与其产出所创造的生态环境受益者之间的矛盾。〔5〕单独依靠企业无法解决上述矛盾。政府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者,一般从经济、制度、规划协调角度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通过对企业征收排污费、环境污染税增加企业约束力,对企业的节能减排,提供政策支持和税收补贴优惠,制定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制度,以保证绿色技术创新的顺利实施。企业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研发绿色技术的资金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绿色技术研发成果,双方从科研、教育、人才培养和项目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联动相济和优势互补。社会公众需求既是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因也是归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其绿色消费意识也随之加深,公众作为绿色消费的主要市场会极大刺激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同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也会带动公民绿色意识的提高,使公民发挥巨大的舆论与监督作用,督促政府和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砥砺前行。第四,以增进人民的绿色福祉为旨归。“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6〕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增进人民的绿色福祉,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指向。传统技术创新对生态性的忽视,有悖这一重要价值指向。而绿色技术创新在企业的推行,则将优化自然资源配置和利用,促进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和升级,摈弃传统技术创新下原有经济高耗低效的线性增长方式,转向低耗高效的循环发展方式。这不仅能使企业为生态空间的青山常在、碧水长流、空气常新贡献力量,而且能为消费者提供宜人的绿色产品供给。换言之,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将为生态环境和人工产品的双重增绿添砖加瓦。而“双重增绿”恰是人民绿色福祉的现实基础,因此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事关人民绿色福祉的普遍提升,具体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价值旨归。总之,绿色技术创新在其理论蕴含、科学基础、创新主体、价值取向诸层面超越了传统技术创新,凸显了对生态系统规律的遵依,展现出切合当展脉搏的特征。

三、目前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阻碍因素及其化解

企业技术创新的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绿色技术创新作为技术开发、转化应用的新生事物,其发展壮大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各种惯性因素的阻碍。弄清绿色技术创新的阻碍因素,并有的放矢地予以化解,是加快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其内外部仍存在诸多阻碍因素,需要我们着力予以化解。首先要化解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欠缺的阻碍因素。绿色技术创新的科技水平、含量较高,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资金压力会消解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并非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性并不断递增的投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需要较强的资金投入能力,而且要面对来自市场、产品不确定性的挑战,在短期内难以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在绿色技术创新的持续性资金投入上均存在很大压力,虽然高投资、高风险有可能对应的是高收益,但是绿色技术创新的高投入,无法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其收益回报比较滞后,投入风险更大,结果企业通常会习惯性地选择投资和风险性较小的传统技术创新方式,而对绿色技术创新望而却步。绿色技术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也会造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欠缺。一项新的技术特别是绿色技术的诞生通常缺乏完善性,也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但对于企业而言,这种技术的提升空间和发展前景无法有效准确判断,因为科技整体特别是绿色科技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决定了某项绿色技术的成长空间,这是企业所难以掌控的。同时,绿色技术创新通常需要基于环境生态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就大型企业而言,“环境生态学”因素的嵌入无疑会加大研发部门“协同”管理的难度,中小型企业则往往难以负担多部门同时研发所带来的人才压力,更为纠结的是,企业即使完成了绿色技术创新研究也会因为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而难以把握绿色技术能否完善其商业化应用。所以,绿色技术创新面临技术前景不确定的挑战,最终导致企业在绿色技术研发投入上的犹豫。绿色技术创新自身所存在的投资风险高、无法获得足够短期收益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1)发展风险投资,引进国内外优秀资本投资,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绿色创业创新支持和资金运营,以保障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的持续性。(2)设立专项基金以激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为企业绿色技术研发提供更多筹集渠道。(3)企业应端正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态度,顺应绿色技术创新时代要求,主动调整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增加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拓宽绿色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保证企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投资持续稳定。〔7〕(4)企业要加强与外部的合作研发,通过与其他企业或外部研究机构的合作,有效减轻企业研发高投入的资金压力,建立专业化分工的优势,在降低单一企业研发风险的同时实现成果的共创共享。对于企业绿色技术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问题,政府要兼顾企业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从绿色技术保障和绿色技术配套服务体系着手,使企业消除对绿色技术的发展担忧,激发其绿色技术创新活力。具体要求包括:(1)构建绿色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绿色技术信息资源共享,使企业能够及时把握当前绿色技术发展现状。(2)畅通绿色技术创新项目申报和使用渠道,完善现有绿色技术的快速审查制度,设立专业审查机构对绿色技术进行专项审核。(3)扩大绿色技术创新专利许可范围,给予相关企业合理财政资助和奖励,提高绿色技术创新市场化程度。(4)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完善的绿色技术标准体系,鼓励企业、机构或个人在重要国际组织中的发展,主动参与国际绿色技术标准制定;积极推进绿色技术贸易全球化发展,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合作,促进绿色技术在一些重大基础设施中的应用。第二要化解绿色产品市场监管手段不足的阻碍因素。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是建立在可持续生产和消费体系之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有意识的开展各种绿色发展理念宣传,人们的绿色意识也在不断进步,这种绿色意识集中表现在日常消费和生活方面,有绿色意识的消费者通常会在日常购物中选择有绿色标识的产品。〔8〕但是这种绿色消费意识缺乏有效的辨别手段,个别企业用普通产品来代替绿色产品,在享受国家绿色技术扶持待遇的同时却并未提供相应的绿色产品,而且绿色产品在价格上一般要高于普通产品,消费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绿色产品和服务,最终造成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敬而远之。此外,部分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市场调查就盲目投入绿色市场当中,把绿色技术变成绿色浪费。例如,为了响应政府倡导的绿色出行节能减排,部分企业推出了共享单车业务。最初的共享单车市场发展有序良好,但是后来有些企业看到共享业务带来的融资能力,为了实现快速融资而相继推出这种共享业务,严重超出市场需求,致使共享单车的无序停放和大面积占用公共通道,造成资源浪费,并且有少数共享业务企业在套取消费者押金后销声匿迹,使消费者对共享业务的信任度降低。共享业务的本质是为了推进绿色发展,但是当前共享市场混乱而无序的现象却使得消费者对某些绿色技术应用产生了质疑,其原因正是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手段。对于绿色产品市场监管手段不足的阻碍因素,需要通过制度与时俱进的调适加以化解:(1)弥补绿色技术监管方面的缺陷,给予绿色技术创新企业一定时间内的新绿色技术独家使用权和垄断权,同时要拥有反垄断措施,以保证绿色技术创新不会因为某些企业的垄断行为所阻碍。(2)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企业和消费者联合加强商标意识,防止被盗用、冒用,政府从保障绿色发展市场健康发展出发,加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和行政执法能力,重点整顿和维护市场秩序,减少因为监督不力和信息不对称给消费者带来的侵权。(3)面对现代网络社会的大环境,执法监管部门要和企业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及时掌握绿色技术相关产业的动态,避免某一绿色技术的“一窝蜂”使用及其资源浪费。第三要化解一些地方政府自身定位不准的阻碍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本应为规范市场提供调节作用,但是有些部门把自身权力当作市场资本,形成行业上的垄断,其职责本该是调节市场活动,结果却全程参与到市场活动中去,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在市场活动中,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会导致政企关系扭曲,使企业应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无法发挥出来,同时挤压了中介组织的服务空间。政府失位,管理方式单一,把职责视为权利的负担,当需要其履行职能和服务的地方却难有作为,造成市场混乱。在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以后,企业治理制度改革的后续任务就是进一步优化治理。〔9〕对于一些地方政府自身定位不准的阻碍因素,需要通过强化政府职能转变予以化解:(1)政府在职责上要全面加速转型,明确各部门责任,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改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导向、宏观调控和服务方式,把探索绿色技术研发方向、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多领域研发合作三者相结合,形成一条龙模式。(2)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成立研究中心和高新技术经济实体,加速绿色技术的流动和技术转移,并通过股份合作、产权转让、兼并重组等方式使企业和科技研发紧密结合,使绿色科技创新的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健全中央与地方之间、部门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绿色技术创新统筹协调机制,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为统领,进一步加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决策统筹。〔10〕各地也应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协同合作,严格落实绿色发展的政绩考核机制。综上所述,面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时代大潮,企业欲求长期生存发展,在行业中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全力化解绿色技术创新的阻碍因素,以绿色技术创新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做社会经济发展绿色化的践行者和弄潮儿。从科技创新体系和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市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公众的良性协同互动是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付帼,卢小丽,武春友.中国省域绿色创新空间格局演化研究231[J].中国软科学,2016(7):89-99.

〔2〕潘锡杨,李建清.科技伦理视域下的绿色技术创新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6):82-88.

〔3〕刘慧,陈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一种科学发展观[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82-85.

〔4〕贾军,张伟.绿色技术创新中路径依赖及环境规制影响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5):44-52.

〔5〕黄茂兴,叶棋.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的绿色发展-兼评环境与发展不相容论[J].经济研究,2017(6):17-30.

〔6〕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33.

〔7〕张运生,邹思明.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5):785-792.

〔8〕吕福新.绿色发展的基本关系及模式-浙商和遂昌的实践[J].管理世界,2013(11):166-169.

〔9〕张钢,张小军,绿色创新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2013(4):12-15.

阻碍因素范文篇4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阻碍因素;危机管理对策

危机管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主要是企业为了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况,所开展的一系列包括员工培训、化解处理、动态调整、规划决策等活动。在危机管理对策的应用中,重点在于危机的预防、控制、解决、发展等。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由于存在着很多的阻碍因素,因而传统建筑施工管理难以发挥良好的效果,对此,结合其中的阻碍因素,对相应的危机管理对策加以运用,对于建筑施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阻碍因素

1.1施工过程复杂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要针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确保施工有序、标准、合理、规范的进行。而当前很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发生管理不科学、管理不完善等情况。建筑施工是劳动密集型工作,施工当中施工环节、施工材料、施工人员都比较多,因而施工管理范围较广,难度较大。在具体的施工管理中,难免会发生控制不全面、管理不细致、考虑不周全的现象,进而影响建筑施工管理效果。

1.2资料存档滞后

材料存档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实际管理当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例如资料存档不完整、不及时等。如果材料不完整,或材料没能及时存档,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就会缺乏充足的依据,对于建筑施工过程难以进行合理、科学的控制与监督,只能够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建筑施工管理。而对于不同的建筑工程来说,通常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如果资料存档之后,依靠以往经验进行管理,将会出现一些问题,进而影响建筑施工管理的效果[1]。

1.3质量检查不严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较大的工作量、较广的涉及面、较高的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在很多建筑施工管理中,都会利用抽样检查的方法,对建筑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随机抽取几个部分进行检查,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确认。虽然这种质量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只对建筑工程的及部分进行检查,难以确保其它未检查的部分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2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危机管理对策

2.1树立危机管理意识

在建筑施工管理危机管理中,首先要对危机管理意识进行树立,将施工管理人员的警惕性进行提升,照在控制危机、解决危机的角度上,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2]。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建筑施工管理,能够确保建筑施工的规范性,保证建筑工程符合质量标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对危机管理意识进行树立,具有很高的必要性,能够让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管理中,保持良好的关注度和警惕性,从而确保建筑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2.2形成危机预警机制

对危机预警机制进行形成,能够对危机进行有效的预防,在建筑施工管理当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建筑施工中,如果爆发危机,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而会使建筑施工管理难度得到增加,而且还将会引发很多相关的问题。对此,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对危机预警机制进行形成,对建筑施工当中存在的隐患,可能发生的危机等进行准确预测。施工管理人员以此为基础,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更加全面、系统、有效的危机管理,以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及安全。

2.3建立危机管理制度

在建筑施工危机管理中,对危机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制度是保障性为的中药手段,对危机管理制度进行建立,能够对危机管理对策的应用,以及应用范围进行约束。在危机管理中,将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危机作为管理对象,对危机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解决、制止,从而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对危机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对于危机管理中对危机进行正确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及建筑施工安全。

3结论

在当前社会发展及城市建设中,建筑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建筑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施工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阻碍因素。对此,应当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对危机管理对策加以运用,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障。

作者:许毅 单位:西安市政道桥建设有限公司轨道交通建设分公司

参考文献

阻碍因素范文篇5

关键词:甘孜藏区;旅游经济发展;阻碍因素

一、甘孜藏区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甘孜州旅游资源丰富,2015年旅游综合收入104亿元,占甘孜州地区生产总值的近一半。2017年甘孜的全域旅游开启新格局。全州旅游从城镇到乡村、从景点到景区全面发力,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整体推进,串起了一个个景区景点、连起了一座座城镇村寨。规划布局旅游综合服务体73个,启动开发优质景区10个,强力提升景区景点5个,全面打造4条景观大道、6条精品线路,5A景区实现零突破,4A景区增至5个,3A景区新增3个。全年共接待游客16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6亿元,分别增长28.1%、27.3%,甘孜州成为全国热度最高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之一。可以说,旅游业是甘孜州的经济支柱产业,因此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对甘孜州经济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但需要明白的是,打造舒适的旅游环境不仅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法治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目前,甘孜州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如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又如商业开发步骤过快,当地民众意识培养尚未到位,致使游客旅游观感不佳;再如盲目迎合商业规模性开发,导致景点改造建设反而丧失特色,从而丧失藏区独特吸引力。

二、甘孜藏区旅游经济发展之阻碍因素分析

(一)部分景区违法违规污染、破坏生态现象突出。甘孜藏区部分景区未能按照我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景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例如,根据《四川省环境保护督查甘孜州督查意见》的反馈,甘孜州18个县(市)和亚丁、海螺沟景区管理局中,仅康定市、稻城县、甘孜县、泸定县、海螺沟景区管理局磨西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仅康定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绝大部分乡镇生活污水基本采用化粪池处理后直排。又如,州内垃圾填埋场环保竣工验收工作严重滞后,全州18个垃圾填埋场只有9个通过环保验收。2.景区内违规采矿、探矿现象时有发生。根据省督查组的实地抽查,甘孜州境内国际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内存在探矿采矿活动,涉及各级自然保护区的探矿权有50宗、采矿权至少2宗。例如,亚丁部级自然保护区俄初山丁存在采矿场,该采石场在无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开展采石作业,明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3.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内违法违建现象突出。例如,海螺沟景区内有12处违法建设的旅游设施,亚丁部级自然保护区内有7处违法建设的旅游设施,贡嘎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有2处温泉资源开发点,均未办理环评手续,违反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二)经济发展限制,旅游配套建设落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甘孜州诸多旅游景点的继承配套设施建设严重落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城乡综合环境治理离目标尚有较大差距。根据州委、州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拟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到2011年年底,实现甘孜州县城及50%以上乡镇、村达到“四化”标准,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主要环境指标力争达到60%以上,村容、镇容明显改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更加完善,城乡综治工作机制基本健全。然而,由于投入资金限制,诸多地方离上述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例如,有着著名景点伍须海的九龙县根据省、州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及时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六乱”现象有效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县环卫硬件设施较差,特别是乡镇的环卫设施更差,环卫队伍不健全,县级财政在资金方面投入困难。而由于甘孜藏区地形的影响,大规模城市的形成受到限制,许多特色旅游景点位于乡镇,如被称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的稻城亚丁景区,其地理位置便是坐落在镇上。因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旅游感官和体验。2.交通发展不能满足旅游需求。例如,九龙县是川西旅游环线和“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的重点县,境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富集,民族文化独特,开发潜力巨大,在全州旅游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用。而已于2007年7月就完成勘测设计的九(龙)康(定)公路起于九龙县汤古乡,经瓦灰山,止于康定县榆林宫,全长176千米,到康定缩短里程80千米左右,估算总投资为31680万元,在九龙县境内有27千米路程。该路的建成,将使九龙景区的伍须海、瓦灰山、小卡子云海、湾坝三重天、斜卡青蛙王国等高品位旅游资源作为贡嘎山环线景点得以开发,并可辐射康定旅游事业的发展。九康公路建设是开发贡嘎山旅游资源的需要。但目前,九龙至康定只有唯一一条通道即省道S215线,受地理条件限制,晴通雨阻,加之九龙县景区基础设施滞后,出境通道单一,致使该地旅游产业发展缓慢,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未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部分地区法治基础仍较为薄弱,影响游客旅游意愿。甘孜藏区因特色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色彩,使得其旅游资源也带着神秘的面纱,令游客心生向往。但也由于藏独事件的影响,少数媒体的片面报道等因素,甘孜藏区美好的神秘色彩被蒙了一抹黑色。部分地区法治基础仍较为薄弱,影响游客旅游意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别部分地区黑恶势力猖獗。近年来,甘孜州地区开展打击黑恶势力的行动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值得肯定。但康定折西地区的情况较特殊,该地区近些年来,恶势力气焰器张,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治安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且已渐形成破坏社会安全的一大毒瘤。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无视国家法律、参与民间纠纷,干扰司法行政、主导所谓的“传统民间官司”,倚强凌弱,动辄勒索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把一些农户敲诈得家破人亡。例如,康定县甲根坝、朋布西、沙德等地区都发生过这种情况,有案可查,“牛场娃要来黑吃”已成为有些农区的流行语,犹如土匪要来打家劫舍一般让群众提心吊胆。二是某些黑恶势力以放水钱为诱饵,让一些农村青年上当受骗,让其父母家庭变卖家产抵债,顷刻间一贫如洗。这种触目惊心的事件同样发生过,其影响极其恶劣。三是恶势力窥视民间文物,伺机下手盗窃。沙德乡上东村一农户家珍贵文物被盗,便是一起有预谋的典型案件,发案已近三年尚未能破案。2.民众法治观念薄弱。本项目组成员针对本校非法学专业民族地区学生的法治观念调查结果显示,从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大学生群体来看,只有6%的被调查者对《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非常熟悉,74%的人了解一些,20%的人了解很少或根本不了解。从守法现状来看,大部分被调查者总体较好,但也有部分被调查者守法观念淡薄的问题较为突出,如面对他人挑衅,有13%的被调查者选择回击并打到对方不能还手为止。总而言之,该调查显示了民族地区大学生总体用法能力不强,维权意识也有待提高。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国家法律和司法制度信任感不强。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大学生群体尚且存在此类问题,许多景区的当地群众法治观念则可能更不容乐观。笔者2016年在稻城亚丁对当地游客的调查中发现,游客普遍反映如下严重影响旅游体验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导游不顾契约肆意涨价问题,部分牵马载客的导游中途在半山腰提出涨价要求,否则就中途抛客。其次是当地物价,尤其是酒店价格畸高。群众法治观念淡薄不仅严重影响旅客旅游体验,也使得当地政府在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面临很大阻力。

(四)草原等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截至2017年,甘孜境内可利用草原面积为12501.77万亩,退化草原面积10206.16万亩,退化比例高达81.6%。绝大部分可利用草原出现沙化、荒漠化现象,草地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不同程度的退化。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草场过度放牧。2014—2015年连续两年的草原生产力报告显示,天然草原的干草数量分别减少了2.96%、4.74%。全州18个县(市),除稻城、康定外,其余地区均存在超载现象。尤其是石渠、色达、德格、白玉县的纯牧区,超载率达20%以上。二是草原鼠害严重。甘孜州近四年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资料显示,鼠虫危害草原面积约2870万亩,其中严重危害面积约为2000万亩。地处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南麓“江河源区”的石渠县,属长江、黄河源头生态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面环抱(县城仅距“三江源”碑124千米)。境内雅砻江和金沙江两大主干流贯穿全境,系四川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江河源”区,以及国家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区,被誉为“江河的摇篮”,素有“中华水塔”之称,为长江和黄河源头重要的天然屏障。但石渠草地沙化、鼠害化、板结化现象依然严重,荒漠化趋势呈上升的势头,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仍然十分严重。从1986年到2001年的15年间,草地总面积合计减少了1346.41平方千米,重度鼠害草地总面积净增长234.58平方千米;湿地面积净减少4420.80平方千米;草地水土流失面积达1346.41平方千米,生态环境恶劣状况令人堪忧(以上数据来源于当地人大立法建议报告)。“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造成雪灾、鼠灾、旱灾、雹灾、雷击、虫灾、泥石流淤积、河床抬升、洪水泛滥,泥石流、水患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对石渠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也严重威胁到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1]肖友才.政府工作报告[DB/OL].www.gzz.gov.cn/10000/10011/10033/10129/2018/01/10/10614611.shtml,2018-02-15.

阻碍因素范文篇6

一、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现状与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越来越多从事农业的管理部门、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的经营大户和农民都开始重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利用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积极开展营销活动,有很多地方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网络营销的尝试,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民和农业企业网络营销意识也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利用网络营销的方式销售农产品,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更多的农民开始懂得利用网络来寻求信息,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止2011年6月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到1.31亿,占整体网民的27%,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产品营销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一方面政府不断加大对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信息化发展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消费者也逐渐接受网络商务活动,截至2011年6月底,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了1.73亿,使用率提升至35.6%。但是与书籍、音像、数码等产品相比购买农产品网民比例还很低,这与农产品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相匹配。

总之,虽然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农产品网络营销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制约因素阻碍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

(一)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网络营销意识薄弱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农村的网民数量也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统计,农村网民规模已达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尽管农村网民规模增加迅速,但整体素质不高无法满足农产品网络营销要求。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统计至2006年,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文盲占9.5%,小学占41.1%,初中占45.1%,高中占4.1%,大专及以上占0.2%,而农村网民学历也普遍不高,初中以下学历占62.5%。数据表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农村网民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农村,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以及网络聊天成为农村网民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目的,其用户的规模均超过了5000万人,也就是说大部分上网的农民仅为娱乐目的,利用其进行生产经营的少,这也与文化素质低导致的经营意识差有关。我国农民特别是农村网民文化程度低,直接影响着他们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水平,使他们不易接受网络营销这种新的营销方式。

(二)农村信息化基础薄弱

根据《2010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显示,随着西藏最后一批行政村开通电话,我国已全面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的“十一五”农村通信发展规划目标。此外,已有19个省份实现所有自然村通电话,75%的行政村基本具备互联网接入能力。此外,在“信息下乡”方面,建成“农信通”、“信息田园”、“金农通”等全国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涉农互联网站接近2万个。尽管我国农业信息化取得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不足;农业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而且导致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不足、信息服务业落后和农村信息资源稀缺;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农村信息服务产业化水平低,信息进村入户难,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农业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滞后,政府没有很好发挥主导作用,由于农业信息化立法和制度建设滞后问题,使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农业信息市场管理无法可依,不能实现农业信息收集、整理、筛选和传播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三)缺乏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

1.网络安全度低,网民缺乏对网络交易的信任

在网络营销领域,人们对安全性的置疑是一个主要的阻碍因素。一方面是技术安全质疑,如网上交易的支付问题,网民网络交易信任水平偏低,仅有29.2%的网民认为网上交易是安全的,不到四成的网民愿意在网络上填写真实信息。虽然目前中国互联网商务类交易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较低网络交易信任度成为商务类应用发展的障碍之一。另一方面是信用安全问题,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在商品交易过程,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商业欺诈行为时有发生,市场行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严格的社会监督等等。这些均造成网民的网络交易的信任度低,而农产品由于其易腐性和非标准性,使消费者对通过网络方式购买更加持怀疑态度。

2.消费者对农产品网络营销方式的接受度不高整体来看,网络商务交易类使用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中网络购物普及率为26%,而且目前网络购物大多集中于电器、服装等产品,消费者对于农产品仍习惯到现场亲自购买,对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方式观念上还没有接受,甚至不了解、不关注。2009年上半年有4529万网民访问过农业、农村类网站,占网民总数的13.4%,而86.6%的网民没有访问过涉农网站,如果再涉及到网络查询、购买、销售农产品的网民数量将更少。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农村网民利用网络进行电子商务活动也不多,截至2010年12月底,农村网络购物使用率为20.1%。另一方面,我国目前还缺乏对农产品的标准化管理,农产品的质量、规格等的非标准化,使消费者难以像购买其它产品那样在网络上进行价格和质量对比,抑制了其消费行为。

(四)农产品物流体系无法满足网络营销要求

我国农业生产大多是单户经营的形式,很难达到经济规模。另外,农业生产资料的分散采购和农产品的分散销售也具有自发的盲目性,很容易导致设施利用率低,生产要素的供应时间长而不稳定,物流成本过高。农业专用运输工具也很缺乏,技术装备落后;存储条件不足,加工处理水平低,并且不少农业产品的分类、分级、分等大多凭人工感觉,误差过大;产品包装从材料到包装管理都没有统一标准,给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和加工造成一定困难,严重影响了农业物流活动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农业物流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仍然很低,农资生产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习惯于自行进行物流储存、运输。由于缺少足够的用户,第三方农业物流发展不完善,规模和实力都比较小。

二、美国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经验与特点

(一)农业信息化高度发达是农产品网络营销基础

美国是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一大国,农业信息化是在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同步发展的。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农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投入,互联网在美国农村普及迅速。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报告,2007年美国共有农场2196791家,其中配有互联网接口的农场数量达到了56.5%;拥有电脑或租用电脑的农场数量为59%。并且美国农村高速上网日益普及,2009年农村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46%。互联网在美国农场的普及有力的促进了美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据统计,2003年以来,美国农业电子商务的销售额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全美零售额的增长速度仅为6.8%。16%的农民从事网上购买业务,农业电子商务占总电子商务的8%,在各行业中列第5位。同时,美国拥有完备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通过立法规定由美国农业部农产品销售局(AgriculturalMarketingService,AMS)负责收集和农产品市场信息,并且主要通过网络无偿提供信息,农业从业人员可依据网上实时市场信息,寻找最佳交易对象,确定最佳交易时机,提高了经济效益。另外,美国还建立健全了农业信息化法规并注重监督,依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及知识产权等,维护信息主体的权益并积极促进信息的共享。

(二)农产品标准化监管体系为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保证

美国的农产品标准体系主要存在于各种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之中,如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系统(HACCP)等。同时建立了完善的农产品标准监管体系。美国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督执法把重点放在对污染、疾病、加工、残留、守法和经济欺骗6个危险领域进行“关键控制”,在绿色、优质农产品进入市场前实施识别标志制度。美国的食品安全已成体系,它以强有力的、灵活和科学的联邦和州的法律为基础,同时也赋予食品行业必要的食品质量控制权力。政府各有关机构和食品生产等部门基本上能做到有效的配合与协作。同时,美国食品安全体系重视预防和以科学为基础的风险分析和预防,即美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政策都考虑了风险,并有相应的预防措施。质量、规格等均实行标准化的农产品,降低了消费者由于通过网络方式无法直接感触产品而造成的质量和品质方面的担心,对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了保证。

(三)发达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为网络营销提供渠道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不仅其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农产品流通模式也非常先进,有利地促进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美国农业物流组织大体有三种:一是从事农资和农产品流通的各种私营和股份制企业,如农商联合体、产地市场或中央市场的批发商、零售商、商、加工商、储运商和期货投机商等;二是农场主参加的各种农业合作社;三是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这些物流组织承担了全美农资和农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加工、包装和信息传递等,在美国农业物流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条码技术、射频技术被普遍应用,信息传输快捷而准确,大大降低了农业物流企业的单据处理、人事、库存等运行成本。同时,在发达的通讯设施支撑下,农业物流企业可以根据生产和销售的具体要求,及时组织农资和农产品的供应,避免大规模的仓储消耗。

(四)高素质农业劳动者为农产品网络营销奠定了前提条件

美国非常重视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注意提高劳动者素质。根据2007年美国农业部《农业资源管理调查》(ARMS)全国有3500所中学开设农业职业教育课,约有1/3的高中学生进修。此外,美国还有近5万个农村俱乐部,帮助农村青年学习各种专业技术,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美国的农业劳动者普遍受到了较好的教育,素质较高,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占24%,完成部分大学课程的占25%,高中学历占42%。农产品网络营销需要农业管理、计算机、网络和营销管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美国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下培养的高素质现代农民,完全可以满足农产品网络营销这一要求。

三、促进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健康发展的建议

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应积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从人才培养、硬件设施、物流体系等方面全面改进,发展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农产品网络营销。

(一)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完备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是开展网络营销的前提。虽然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规模一直呈高速增长,但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比例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城乡差距巨大。应由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快农村网络建设,提高网络质量,及时将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产品市场信息通过网络作为公共产品提供给农业企业和农产品消费者。同时,对投资于农村的民间资本积极引导,对农业企业和农户在筹集建设资金,网络设备设施购置和网络接入等予以一定的优惠政策。

(二)健全法律法规,建立信用管理体系

规范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市场,特别是C2C和B2C,双方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和信用管理作为对买卖双方进行约束的基础,那么由于网络营销中的虚拟性,必然造成双方的不信任,所以农产品网络营销必须有法制基础和信用基础。政府应加快对网络营销的立法,在消费者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征管、交易监督等方面填补法律空白,规范农产品网络营销主体行为,为农产品网络营销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个健全的法律平台。同时,政府要积极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执法;政府对诚信行业的监管;行业自律等方面制定相关法律,为网络营销形成互信的氛围。

(三)提高农产品网络营销主体素质

农产品网络营销主体需要掌握充足的网络知识和营销知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但目前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体———农户或者农业企业,在这些方面还远远达不到要求。结合我国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情况,政府一方面要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就引入网络教育,普及网络知识,另一方面加强成人教育培训,有针对性的开设培训项目,并提供网络营销的技术与知识支持。同时,鼓励农业协会组织积极参与网络营销。对于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经营者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意识,培养、引进网络营销人才,对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可以建设企业网站和数据库,与专业机构合作,树立企业形象,形成产品品牌。

(四)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由于农产品的鲜活易腐性,利用完备的物流配送体系使农产品能够快速到达消费者手中至关重要,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政府应加强在公路、铁路等设施投资力度,形成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农产品物流企业要积极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借鉴国外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方面的成果,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网络和物流网络。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利用第三方物流在管理经验、人才、技术、理念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供求双方的所有物流活动进行全权,为客户提供快捷的服务。

阻碍因素范文篇7

关键词:行政集权体制官本位民主政治

近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国家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民主行政能力显著增强,司法民主体制建设不断推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国家在加强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村民自治方面有了一些初步的设想,等等,这些是基本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所残留下的与民主政治南辕北辙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有所转化或抬头,成为阻碍中国社会民主政治进程的主要障碍,表现为民主政治的脆弱性。如在集体与个人、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关系问题上,对个人、少数人的正当权益和合理要求重视不够;在确保民主政治巩固与发展的程序方面也存在许多漏洞,等等。究其原因,这种脆弱性与中国社会行政集权体制的存续和中国民众“官本位”文化、小农意识的繁衍密切相关。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以期探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

一、中国社会传统的行政集权体制。

(一)行政集权体制的存续

以同志为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流血牺牲中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新中国从法律上确定了劳动者的民主权,并建立了初级的民主制。但由于民主制尚不完善,以及小农经济的普遍存在,在政治体制层面,不得不保留行政集权体制,现实中国政治的主要矛盾都集中于此——民主制与行政集权体制之间的矛盾。行政集权体制,是旧的集权官僚制的体制在新社会的保留,也是初级公有制和民主制的实现形式,当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委领导和掌控下运行的。它在原则上是民主的,但实行民主的方式和机制,却延续了旧的行政集权。在初级公有制和民主制建立时,所能实行和运用的体制,只能是对旧制度的行政集权体制在改造中的保留。两千余年的集权大一统,虽经制度变革,但在社会生活中仍然有其延续性,新政权只能在利用旧体制的同时对其加以改造,这种改造主要体现于各级官员的变换,并体现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行政层次和级别,以及运行机制等,基本上保留了旧的框架,即中央、省、市、县、乡的自上而下的统属关系。

(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行政集权体制中,也将自身行政化了。

政党作为民主权中结社权的集合,其内部的基本关系是党员个人权利的平等。虽然也会有上下级的区分,但这主要是在组织行为上的,党员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初期是很明确的,党的章程上也有明确规定。但是为了适应对行政集权体制的领导,党组织不能不按行政级别来建制,而所有的行政及执法、司法机构、甚至人民代表大会都要设立相应级别的党委或党组,其中负责人也要有行政级别,并据此领取工资。而行政、立法、司法、执行等机构的负责人,不仅要由党委来提名候选,当选后还要担任同级党委或党组中的副职。由此,党就在领导和掌控行政集权体制的同时,将自己纳入该体制,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至今,问题百出,某些党员从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出发,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到九霄云外,逐步凌驾群众之上,逐渐脱离群众,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民主权利。

(三)官员选拔与晋升途径中存在的问题

在集权官僚制下,主官是以科举取得资格,并按资格和政绩来升官,但衙门中的僚与役等工作人员,却永远没有成为官的可能。在新的行政集权体制下,国家干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服务人员,甚至与国家干部有密切联系的其他领域工作者,都有晋升的可能,这就使除最高领导者一人外的所有人员,都把“进步”与升官升职联系起来。党的干部政策上虽提倡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不断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为核心,在实际上也做到了一些转变:如从领导职务终身制到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一些部门形成了干部队伍建设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也从多次反复转变到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然而事实上,由于党建初期革命精神的减退和监督力度不够,个别地区和部门还存在着严重的腐败贿赂,跑官买官,官官相护现象,公务员笔试、面试中的暗箱操作现象,以及任人唯亲等实际做法。这与民主制原则下公平,公正、合理的选拔任用代表人民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背道而驰。

(四)行政集权体制对民主政治的阻碍

这样的行政集权体制,已成一面庞大而密实的网,将全社会都网络其中,它对于集权行政,统一全国步调,无疑是有其优势和效率的。而如此庞大的行政集权体制,其驱动力无非两个,一是革命精神,二是利益,这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建政之初,革命精神是主要的,但随着政权的巩固,革命精神也逐步淡化,利益就成了主要驱动力。这即包括升官,又衍生出发财。在没有强有力的民主权威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主要靠利益驱动的庞大行政集权体制,其弊端日益突出,个别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腐败作风、脱离群众等都表现出来。初级民主制很难驾驭这个体制了,甚至这个体制开始侵害民主制原则。在民主化的过程中伴随着行政集权体制的固化与膨胀,行政集权体制对民主政治的威胁,使得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发展更显脆弱。

二、中国公民传统的“官本位”文化、小农意识。

(一)“官本位”文化

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权力本位,它突出官权,忽视民权,以官为主,以民为仆,执政者按照本集团的价值观念来评价、决定和操纵民众的行为,而民众只有服从的权利。“官本位”同时意味着社会大众以是否有官位及官位的高低为尺度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并且皆以追求官位作为人生最重要的理想。“任何一个社会和任何一个人,多少都有点崇拜权势,但似乎从没有一个社会和从没有一个民族,象中国人对权势这么癫狂,和这么融入骨髓”,即是对中国民众权威崇拜意识的真实写照。“官本位”是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产物,是封建官僚集团执政文化中的基本理念,也是封建专制社会的主流文化。虽经政权更替,制度变革,但该意识并没有随着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瓦解而烟消云散,改革开放后复杂的社会变革使“官本位”的膨胀有了某些可乘之机,再加上现行的干部体制还没有完全摆脱革命战争年代与计划经济时代的选拔任用管理模式,致使“官本位”意识一度转化、残存至今,在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仍有不小的影响。“官本位”文化在现实社会突出表现在:(1),“官本位”的价值观导致“官至尚”心理。在某些地方和单位,争官位、官级的现象相当严重。一些人把官位,官级当作“命根子”。为了争得一官半职,不择手段,阿谀奉承,贿赂成风。同时,“官本位”价值观导致百姓的奴性意识蔓延,敬官、畏官、求官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近些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激增,其中“官本位”意识就是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之一。(2),个别地方的党委、政府等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政策代法,以权压法,凭借权力干扰市场经济,以权谋私行为严重。(3),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滥用权力,脱离群众,文山会海,思想僵化,墨守陈规,不讲实效,不负责任,互相推诿,打击报复,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动辄训人,压制民主,帮派意识等等。此外,“官本位”文化与各种不适宜社会发展规律的经济结构、残存的体制、宗教等与民主制原则相背离的多方面领域结合在一起,表现为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使压制民主的基础更加牢固,导致民主政治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更加迟缓,问题变得更为错综复杂。

(二)小农意识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自然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还占有相当的市场,农民、小市民阶层等依然占有中国绝大部分的人口,这就使得有着几千年传统的小农意识在现实社会依然沿袭而发展。多数民众在小农意识的保守中,自私自利,安于现状,安贫乐道,只注重小家庭的温饱富裕,个人物质生活的享受,对政治却保持消极冷漠的态度,不考虑民族国家的发展,只将自身的利益和权利诉求寄托于政治精英身上,从而助长了官僚主义作风的嚣张气焰,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低层次小范围的勤劳精明,与高层次大范围的懒惰怯懦不仅是小农意识的特征,也是华夏民族的特征之一。小农意识在中国政治主体中的普遍存在,相对于民主观念来说更加浓厚,使得现代民主观念的植入具有相当的困难,从而也构成民主政治在中国发展的脆弱性。

行政集权体制的存续和官本位文化、小农意识的普遍存在,是中国现实社会阻碍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民主政治的发展呼唤新的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建立。三、对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以民主制的完善来改革行政集权体制。

对集权官僚制的革命,是夺取政权,革命者并不怕社会的动乱,而是在打乱旧秩序中建立自己的政权。而对行政集权体制的改革,与对集权官僚制的革命不同,这是在保持现有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对初级民主制下的体制进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保持社会稳定。对行政集权体制的改革,是占社会主导势力的民主势力对实行劳动者权利体制的改革,这种改革所能依靠的,一是劳动群众的觉悟,二是既有的体制。通过体制改革来变革体制,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解脱的矛盾,但在民主权威的制约下,是应该能够找到适当解决途径的。这就是分阶段递进式的改革。根据现有的劳动群众的觉悟程度和民主政治建设状况,在学习西方先进合理的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在总结我国现有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群众监督制度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改革行政集权体制。在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阶段性目标,由民主权威保证社会生活的基本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抑制专制势力的干扰和对抗。在完成第一阶段的改革目标以后,再以增强了的民主权威为保证,进行下一阶段的改革,如此延续不断。这种分阶段的递进式改革,也就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民主权威,控制现行体制,通过这个体制来稳定社会生活,并实行对体制的分层次改革。改革的进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也是逐步明确和强化民主权的过程。由民主权逐步建立完备的法制体制,保障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所取得的成就。这样,以强化了的民主权和增强了的民主的权威,进行下一轮的改革,并进一步在制度层面和意识层面强化民主的权威。这样,官僚资本势力存在的条件就会逐步被改造、被削弱,其作用和影响力也逐步缩小。以民主的权威为精神支柱,在社会主义民主势力总体壮大的同时,振奋起来,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其主导作用,支撑并导引中国政治发展。

(二)政治主体自身建设

1,肃清官本位文化。要彻底肃清官本位文化和权威崇拜意识,就要培育人们的现代法治、人权观念,打破传统官本位文化对权力的种种神化,使人们从迷信官权、相信好官的“清官文化”转而信仰人权,依靠法律。要树立法治社会新型的权力观,不单单是要在干部队伍中树立官员是社会的公仆、权力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要加深人们对权力自身性质的认识,权力天然具有扩张性和侵略性,如果对它不加以限制、制约以及适当的分权,就会给民众带来危害。因此,新型民主法治社会的权力观,就是要对权力保持应有的警惕,始终不放松对它的监督和制约。任何社会,都需要人做官,然而社会主义条件下,官员的任何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是代表人民利益的。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官员只是为了方便人民生活,必要的组织和管理社会而为民服务的公仆。一旦人们发现官员并不能满足人民要求,不能代表人民利益时,人民就有权撤销其权力。任何违背人民意愿、忽视人民权利的官本位文化都将为人民所不容。

阻碍因素范文篇8

(一)行政集权体制的存续

以同志为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流血牺牲中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新中国从法律上确定了劳动者的民主权,并建立了初级的民主制。但由于民主制尚不完善,以及小农经济的普遍存在,在政治体制层面,不得不保留行政集权体制,现实中国政治的主要矛盾都集中于此——民主制与行政集权体制之间的矛盾。行政集权体制,是旧的集权官僚制的体制在新社会的保留,也是初级公有制和民主制的实现形式,当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委领导和掌控下运行的。它在原则上是民主的,但实行民主的方式和机制,却延续了旧的行政集权。在初级公有制和民主制建立时,所能实行和运用的体制,只能是对旧制度的行政集权体制在改造中的保留。两千余年的集权大一统,虽经制度变革,但在社会生活中仍然有其延续性,新政权只能在利用旧体制的同时对其加以改造,这种改造主要体现于各级官员的变换,并体现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行政层次和级别,以及运行机制等,基本上保留了旧的框架,即中央、省、市、县、乡的自上而下的统属关系。

(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行政集权体制中,也将自身行政化了。

政党作为民主权中结社权的集合,其内部的基本关系是党员个人权利的平等。虽然也会有上下级的区分,但这主要是在组织行为上的,党员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初期是很明确的,党的章程上也有明确规定。但是为了适应对行政集权体制的领导,党组织不能不按行政级别来建制,而所有的行政及执法、司法机构、甚至人民代表大会都要设立相应级别的党委或党组,其中负责人也要有行政级别,并据此领取工资。而行政、立法、司法、执行等机构的负责人,不仅要由党委来提名候选,当选后还要担任同级党委或党组中的副职。由此,党就在领导和掌控行政集权体制的同时,将自己纳入该体制,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至今,问题百出,某些党员从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出发,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到九霄云外,逐步凌驾群众之上,逐渐脱离群众,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民主权利。

(三)官员选拔与晋升途径中存在的问题

在集权官僚制下,主官是以科举取得资格,并按资格和政绩来升官,但衙门中的僚与役等工作人员,却永远没有成为官的可能。在新的行政集权体制下,国家干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服务人员,甚至与国家干部有密切联系的其他领域工作者,都有晋升的可能,这就使除最高领导者一人外的所有人员,都把“进步”与升官升职联系起来。党的干部政策上虽提倡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不断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为核心,在实际上也做到了一些转变:如从领导职务终身制到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一些部门形成了干部队伍建设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也从多次反复转变到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然而事实上,由于党建初期革命精神的减退和监督力度不够,个别地区和部门还存在着严重的腐败贿赂,跑官买官,官官相护现象,公务员笔试、面试中的暗箱操作现象,以及任人唯亲等实际做法。这与民主制原则下公平,公正、合理的选拔任用代表人民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背道而驰。

(四)行政集权体制对民主政治的阻碍

这样的行政集权体制,已成一面庞大而密实的网,将全社会都网络其中,它对于集权行政,统一全国步调,无疑是有其优势和效率的。而如此庞大的行政集权体制,其驱动力无非两个,一是革命精神,二是利益,这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建政之初,革命精神是主要的,但随着政权的巩固,革命精神也逐步淡化,利益就成了主要驱动力。这即包括升官,又衍生出发财。在没有强有力的民主权威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主要靠利益驱动的庞大行政集权体制,其弊端日益突出,个别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腐败作风、脱离群众等都表现出来。初级民主制很难驾驭这个体制了,甚至这个体制开始侵害民主制原则。在民主化的过程中伴随着行政集权体制的固化与膨胀,行政集权体制对民主政治的威胁,使得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发展更显脆弱。

二、中国公民传统的“官本位”文化、小农意识。

(一)“官本位”文化

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权力本位,它突出官权,忽视民权,以官为主,以民为仆,执政者按照本集团的价值观念来评价、决定和操纵民众的行为,而民众只有服从的权利。“官本位”同时意味着社会大众以是否有官位及官位的高低为尺度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并且皆以追求官位作为人生最重要的理想。“任何一个社会和任何一个人,多少都有点崇拜权势,但似乎从没有一个社会和从没有一个民族,象中国人对权势这么癫狂,和这么融入骨髓”,即是对中国民众权威崇拜意识的真实写照。“官本位”是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产物,是封建官僚集团执政文化中的基本理念,也是封建专制社会的主流文化。虽经政权更替,制度变革,但该意识并没有随着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瓦解而烟消云散,改革开放后复杂的社会变革使“官本位”的膨胀有了某些可乘之机,再加上现行的干部体制还没有完全摆脱革命战争年代与计划经济时代的选拔任用管理模式,致使“官本位”意识一度转化、残存至今,在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仍有不小的影响。“官本位”文化在现实社会突出表现在:(1),“官本位”的价值观导致“官至尚”心理。在某些地方和单位,争官位、官级的现象相当严重。一些人把官位,官级当作“命根子”。为了争得一官半职,不择手段,阿谀奉承,贿赂成风。同时,“官本位”价值观导致百姓的奴性意识蔓延,敬官、畏官、求官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近些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激增,其中“官本位”意识就是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之一。(2),个别地方的党委、政府等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政策代法,以权压法,凭借权力干扰市场经济,以权谋私行为严重。(3),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滥用权力,脱离群众,文山会海,思想僵化,墨守陈规,不讲实效,不负责任,互相推诿,打击报复,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动辄训人,压制民主,帮派意识等等。此外,“官本位”文化与各种不适宜社会发展规律的经济结构、残存的体制、宗教等与民主制原则相背离的多方面领域结合在一起,表现为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使压制民主的基础更加牢固,导致民主政治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更加迟缓,问题变得更为错综复杂。

(二)小农意识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自然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还占有相当的市场,农民、小市民阶层等依然占有中国绝大部分的人口,这就使得有着几千年传统的小农意识在现实社会依然沿袭而发展。多数民众在小农意识的保守中,自私自利,安于现状,安贫乐道,只注重小家庭的温饱富裕,个人物质生活的享受,对政治却保持消极冷漠的态度,不考虑民族国家的发展,只将自身的利益和权利诉求寄托于政治精英身上,从而助长了官僚主义作风的嚣张气焰,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低层次小范围的勤劳精明,与高层次大范围的懒惰怯懦不仅是小农意识的特征,也是华夏民族的特征之一。小农意识在中国政治主体中的普遍存在,相对于民主观念来说更加浓厚,使得现代民主观念的植入具有相当的困难,从而也构成民主政治在中国发展的脆弱性。

行政集权体制的存续和官本位文化、小农意识的普遍存在,是中国现实社会阻碍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民主政治的发展呼唤新的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建立。三、对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以民主制的完善来改革行政集权体制。

对集权官僚制的革命,是夺取政权,革命者并不怕社会的动乱,而是在打乱旧秩序中建立自己的政权。而对行政集权体制的改革,与对集权官僚制的革命不同,这是在保持现有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对初级民主制下的体制进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保持社会稳定。对行政集权体制的改革,是占社会主导势力的民主势力对实行劳动者权利体制的改革,这种改革所能依靠的,一是劳动群众的觉悟,二是既有的体制。通过体制改革来变革体制,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解脱的矛盾,但在民主权威的制约下,是应该能够找到适当解决途径的。这就是分阶段递进式的改革。根据现有的劳动群众的觉悟程度和民主政治建设状况,在学习西方先进合理的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在总结我国现有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群众监督制度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改革行政集权体制。在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阶段性目标,由民主权威保证社会生活的基本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抑制专制势力的干扰和对抗。在完成第一阶段的改革目标以后,再以增强了的民主权威为保证,进行下一阶段的改革,如此延续不断。这种分阶段的递进式改革,也就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民主权威,控制现行体制,通过这个体制来稳定社会生活,并实行对体制的分层次改革。改革的进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也是逐步明确和强化民主权的过程。由民主权逐步建立完备的法制体制,保障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所取得的成就。这样,以强化了的民主权和增强了的民主的权威,进行下一轮的改革,并进一步在制度层面和意识层面强化民主的权威。这样,官僚资本势力存在的条件就会逐步被改造、被削弱,其作用和影响力也逐步缩小。以民主的权威为精神支柱,在社会主义民主势力总体壮大的同时,振奋起来,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其主导作用,支撑并导引中国政治发展。

(二)政治主体自身建设

1,肃清官本位文化。要彻底肃清官本位文化和权威崇拜意识,就要培育人们的现代法治、人权观念,打破传统官本位文化对权力的种种神化,使人们从迷信官权、相信好官的“清官文化”转而信仰人权,依靠法律。要树立法治社会新型的权力观,不单单是要在干部队伍中树立官员是社会的公仆、权力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要加深人们对权力自身性质的认识,权力天然具有扩张性和侵略性,如果对它不加以限制、制约以及适当的分权,就会给民众带来危害。因此,新型民主法治社会的权力观,就是要对权力保持应有的警惕,始终不放松对它的监督和制约。任何社会,都需要人做官,然而社会主义条件下,官员的任何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是代表人民利益的。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官员只是为了方便人民生活,必要的组织和管理社会而为民服务的公仆。一旦人们发现官员并不能满足人民要求,不能代表人民利益时,人民就有权撤销其权力。任何违背人民意愿、忽视人民权利的官本位文化都将为人民所不容。

2,剔除小农意识。在进一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条件下,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占领人们的思想阵地。坚持不懈的对民众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高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教育;加强民众对先进文化的学习运用能力,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逐步提升有关团体和民众对政权监督的意识和能力,使民众与领导干部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政治局面;加强公民和社会团体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公德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的觉醒。促进民众由小农意识向现代公民意识观念转变,使民众的思想观念朝着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发展,并能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有效的政治参与,使其在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主体功能。有种观点认为市民社会政治热情的高涨不利于政治稳定,尤其在社会转型期更需要加强政府的强制权威来确保政治稳定。的确,民众一定的政治冷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权稳定,但现阶段我们缺少的不是强制权威,而是公民积极有序的政治参与的扩大;同时政权的稳定并不代表社会矛盾的消除。相反,让民众积极合法的表达自己合理的愿望和要求,争取自身利益在社会矛盾中不受侵害,这本身有助于消解社会在转型期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有利用民主政治的巩固与发展。有关部门应该积极面对矛盾、问题的产生,寻求合理解决路径,而不是消极逃避或者进行强制性封锁镇压。

3,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改革社会主义政党组织,努力推进党组织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和法规建设,确保党内民主意识正常发挥能动作用。进一步推动党政分开、党内协商、党内监督,以党内民主来推进人民民主。提高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着力提高党员及其领导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提升党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提高党员积极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事物的意识,严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管理干部的选拔升职任用途径,做到公平、公正、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始终坚持用民主的方式处理党内思想上存在的分歧。支持正气,支持敢于发扬民主的同志,打击歪风邪气。

阻碍因素范文篇9

摘要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与前提,为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提供了依据,但工作分析实践中广泛存在着员工不配合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作分析的实施和效果,影响了人力资源其他模块工作的开展。通过阐述工作分析过程中员工不配合的原因、表现形式,从心理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消除工作分析实践障碍的应对策略,为企业工作分析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员工配合

工作分析,又称岗位分析,简单说,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短时间内,用以了解有关工作信息与情况的一种科学手段。具体说,工作分析是一种活动或过程,使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直接收集、比较、综合有关的信息,为组织特定的发展战略、组织规划,为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其他管理行为服务的一种管理活动。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是招聘、培训、绩效、薪酬、人员分流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后续工作顺利完成的先决条件。

但很多企业在工作分析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工作分析最终只能草草了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的工作很难有效开展和进行,如同盖楼时地基不牢一样,整个人力资源工作会处于被动状态。本文针对工作分析中员工配合度问题进行分析,试图寻求原因及对策。

1工作分析中存在的员工不配合现象

一般而言,如果在工作分析过程中,工作分析小组遇到以下一些现象,就认为员工配合度方面存在问题:

1.1员工对工作分析人员的淡漠甚至有抵触的情绪

如果工作分析人员在访谈、收集资料等与员工的实际接触中,明显感觉到员工对其态度淡漠、言语上存在讥讽挖苦的现象;或者对其工作的抵触情绪严重,故意找借口对工作分析人员所索要的相关资料不予提供,从而不支持其访谈或调查工作,而这些问题又都不是因为工作分析人员本身的问题,如对员工态度傲慢等所造成的情况下,可以认定存在员工不配合。淡漠、抵触情绪具体表现为员工使用的某些语句带有明显的淡漠、抵触情绪或者接待工作分析人员时淡漠、抵触的态度。如,“你们做出这些东西,对我们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真不知领导怎么想的,做这个东西,真是费时费力又费财”,“我们整天忙的团团转,没有工夫搞这个……”,“你先等着,等我忙完正事,再跟你谈”等等。“工作分析?干嘛用的?你们人力资源部还真是吃饱了没事干。”资历深厚的直接质疑:“是不是有什么变动?怎么突然要分析工作了呢?”有的人疑心重重,“真抱歉,手头忙,等过一阵再谈吧。”态度淡漠不配合的更不在少数,结果是工作分析人员精疲力竭,却收获甚微。

1.2员工所提供的岗位信息资料出入很大

如果工作分析人员在分析员工提供有关工作的信息资料时,发现这些信息资料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出入时,可以断定存在员工不配合。具体表现为:员工故意提供虚假的信息资料,故意夸大其所在岗位的实际工作责任、工作内容,对其他岗位的工作予以贬低等。例如,“(纺织公司财务处会计岗位)我这个岗位是全公司责任最重、权力最小、工资最低的岗位,我们天天要对全公司的所有账务进行核对,月末还要加班进行盘点,平时还要抽空制定财务制度规范(据了解,此岗位无该项任务)……”,“那个岗位的工作比起我们就轻闲多了,基本上是只拿工资不干什么活……”等等。

2员工不配合的心理原因

对工作分析过程中员工配合方面发生类似问题并不少见,究其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工作分析人员事前宣传动员不到位,员工认识不到工作分析的作用

工作分析工作在大部分组织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多数员工不清楚工作分析为何物,对工作分析的原因、流程、目的,心里没底,自然对这项突如其来的工作不配合,对人员也有不信任感,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2.2工作分析的裁员降薪功能是员工配合度低产生的先天性原因

员工通常认为工作分析会对他们的就业、工作内容、工作权力责任、薪酬水平等造成威胁,因此对工作分析产生排斥的心理也就理所当然了。而他们之所以会有这种观念,是因为长久以来,工作分析一直是企业裁员降薪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在过去,企业由于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或者内部战略变革、组织结构调整等原因,需要对员工工作结构、工作内容等进行调整,甚至减少员工数目,对员工工资做出相应调整。但如果不对员工说明原因,员工也会认为这是企业毫无道理的行为。或者即使管理者说明了原因,员工也会认为这些原因根本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根本不可信,可能只是管理者为辞退员工或降低薪水所找得一个自认为合理的借口。这样,辞退员工或降低薪水无疑会引起被辞退者或被减薪者的愤慨,甚至控告,以及在职者的不满和恐惧,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但如果企业的这些决定是在科学的工作分析基础上做出的,它就有了一个起码是所谓的科学的理由,由此而产生的辞退和减薪也就有了法律的保护。因此,员工就对工作分析存在着畏惧心理也不难理解。

2.3测量工作量和强度是员工不配合工作的现实原因

为了加重员工工作量,企业也经常使用工作分析。例如,在霍桑实验中,实验者发现员工在工作中一般不会用最高的效率从事工作,而只是追从团队中的中等效率。从而他们总结出员工不仅仅有经济方面的需求,更有团队归属需求,因此他们只会跟从本团队中的中等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员工认为,管理者始终存有这种想法,即员工总是喜好偷懒的,所以自己保持中等水平的工作效率,管理者会增加其工作强度至较高的水平。但如果自己的工作效率太高,上级也还是会再增加自己的工作强度,那么自己可能就达不到管理者所要求的水平,因而会给管理者造成自己不努力工作的印象。现在,这样的情况也同样存在。企业为确定某项工作实际所需要的工作时间,而不是员工在工作中所实际耗费的时间,常常采用工作分析的方法。员工由于担心自己的工作将会太辛苦,从而对工作分析不配合,也是情理之中的。

3解决方法

工作分析人员要想成功地实施工作分析,就必须解决员工对工作分析的不配合,从而使其提供真实的信息。

3.1事前解释,明确目的

应该在分析工作实施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与铺垫,工作分析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与企业高层充分沟通,获得高层的大力支持;召开全员参加的工作分析启动会议,宣讲工作分析的理念,让员工知道工作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设计高效运行的组织结构、制定考核标准及方案,设计公平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等;向员工解释工作分析小组成员组成,公开工作分析的执行步骤、方法和流程。总之,只有做好准备和铺垫,才能减少员工对工作分析的陌生,让员工心中有数,刻意的“神神秘秘”只会引起员工的反感与抵触。

工作分析小组应当给予员工口头或书面承诺——企业不会因工作分析的结果而给员工带来负面影响,如裁员、降薪与缩编,让员工有一定的安全感。让他们明白,这是一个客观公正的调查分析,并不是针对个人,要裁员或者降薪。消除员工的心理障碍,后面工作分析工作就好做了。另外,人力资源部也需要把工作分析的执行步骤、方法告诉大家,将流程公开,让员工心中有数。

3.2事后反馈,增强员工参与感

在工作分析实施过程中和工作分析完结之后,也应及时向员工反馈工作分析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结果。这样员工才会有参与感,也才会对自己参与的工作分析的实施和工作分析结果的执行持支持态度。重视工作分析的结果在企业的应用,提高员工的参与性。工作分析的直接结果是形成工作说明书,但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该层面,而应及时跟进,重视工作分析的结果在制定规范的考核标准和制定合理的员工培训、发展规划中的应用,以及提供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咨询中的重要应用,竭力避免企业的工作说明书在制定和使用中出现的“两张皮”现象。工作分析之后千万不能没有下文,否则员工会因为感觉不到工作分析之后带来的相应变化和改进,而怀疑工作分析的作用和意义,也很难在今后的工作中再度配合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这些都对员工有很大益处的。最好能按照结果分步进行全方面的调整,且调整幅度不应太大,动作也不宜过于迅速。但是,千万也不能没有下文。如果这样,员工会怀疑工作分析的作用和意义,下次再做时,他们不是恐惧不安,而是根本不当回事。

参考文献

1萧鸣政.工作分析的方法和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冉斌.工作分析与组织设计[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阻碍因素范文篇10

一、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现状

农村消费信贷主要分为经营性消费信贷和生活性消费信贷,基本由农村信用社提供。农村消费信贷的特点突出表现为消费贷款的领域过于狭窄。调查发现,愿意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占多数,对高收入的家庭来说用不着去贷款,对多数人来说愿意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却不愿意贷款购买大件消费品,很多收入不高的家庭为了子女的学业,省吃俭用,积攒资金。即使要申请纯生活消费贷款,如购买家电、看病就医等,一般也会被拒绝。所以现阶段农村消费信贷领域主要集中在经营性消费信贷。近年来,伴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农民对消费信贷的需求也开始出现并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一些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顺应这一趋势,围绕国家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导向,积极地开展了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的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论是重视程度,还是信贷产品的创新、信贷服务的适应性等都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农村消费信贷品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消费信贷总量不足。近几年来,随着更多地关注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等一系列重要措施的落实到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是农村地区的消费基础条件和商品流通网络建设仍然滞后,影响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增长,进而影响了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快速增长。农村消费信贷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较小,且呈递减趋势。

2.农村消费信贷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手续烦琐。首先,农村消费贷款对象狭窄,贷款规模较小,业务品种比较单一,针对农村特点适应不同层次农民的消费信贷业务几乎没有,消费者没有自行选择产品的余地,只有被动地接受,消费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助学贷款和其他生产性消费贷款上,而住房消费贷款和汽车贷款业务开展不足。其次,农村消费贷款方式以最终消费品作为抵押的消费贷款方式占较大比例,银行信用卡消费所占比例较低。再次,农村消费信贷手续烦琐,利率较高,相关费用较多。

二、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缓慢的原因

1.传统消费观念根深蒂固,消费观念落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是中国人崇尚的治家之道,“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已根深蒂固,他们不愿意或不习惯借钱消费,对于“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超前消费方式很难接受,加上农村金融机构对消费信贷业务宣传不力,导致农民对消费信贷知之甚少。此外,当前农村居民主动消费意识不强,除家庭经营必需的费用支出、各种硬性税费支出、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外,其收入主要用于生活消费。因此,转变消费观念,加强消费信贷业务的宣传十分迫切。

2.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差。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的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农村的消费环境与城市相比依然存在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偏远和贫困山区基础设施更为落后。农村的用水、供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薄弱。相当一部分乡镇(尤其在山区)不通公路,缺水缺电,有的即使通电通水,但电价较高,买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如同买个“电老虎”,供电质量差,致使农民买得起电器付不起电费。从而限制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张,使潜在需求无法成为现实购买力。

3.相关法律制度严重滞后。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工作的严重滞后,迄今为止,我国在运用农村消费信贷等金融工具,开拓发展农村消费市场方面还存在着许多法律和制度障碍。目前法律、法规规定,农民的宅基地不能进行抵押,农民的其他财产多数也难以用于抵押,因此,实际上农民基本没有有效的抵押担保财产。另外,贷款担保机构在农村也属鲜见,所有的潜在风险几乎都由金融机构全部承担。这种法律法规的滞后造成了农民想贷贷不到,金融机构又因为风险过于集中而不愿意在农村信贷市场上大展身手的两难局面。

4.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且未来预期收入不确定。消费信贷实质是将远期消费转化为即期消费,真正意义上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因此其发展的重要原因取决于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但贫困地区靠天吃饭,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且由于粮食作物价格不稳定,粮食生产成本一涨再涨,增产不增收,许多农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好,信心不足,因而不愿意寅吃卯粮,情愿过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安稳生活,也不愿举债消费,使信贷消费在广大农村地区缺乏生根发芽的土壤。

5.农村金融体系自身的缺陷。金融机构由于对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巨大潜力缺乏前瞻性认识,认为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的周期长、利率低、见效慢。办理消费信贷时的程序与手续复杂,效率低下,附加条款林立,不合理的收费种类众多。适用于农村的消费信贷的金融产品品种少,信贷供应分散,对农民来讲选择面小,适用性不强,不能有效开发和满足现有农民消费信贷需求,消费信贷对农民来说只能是“可想不可及”的事情。一个对农村消费信贷发展有利的金融外部环境还没有建立起来。

6.缺乏社会保障机制,农民不敢超前消费。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没有开办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没有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未来收入存在不确定性,而自身养老、治病、子女就业和求学支出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农民存在明显的后顾之忧。受“积谷防饥”、“存钱防老”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宁愿将即期的消费能力转为远期的消费意愿,不敢超前消费。

三、促进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对策

1.提高农民素质,开展消费教育。根据农民的现实状况,政府要引导农民破除陈旧的观念,进行现代消费观念的教育,帮助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实现从传统农民到现代农民的转变。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接受了现代消费理念,农民才能真正脱贫致富,也才能适应现代生活。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首先应致力于农村的“本土现代化”,加快以农村道路、电网、电视接受信号、农村沼气、自来水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农业、农民的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次,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拓宽销售渠道。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村供销社系统的作用,城市企业可以和供销社联手经营,成为联系企业与农民的桥梁;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可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进入农村市场,举办农村超市等,深入到农村第一线。只有这样,才能把农村的大量需求特别是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潜力释放出来。

3.尽快建立与消费信贷业务相配套的法律法规、风险防范制度和担保制度。国家应根据消费信贷的特点和目前消费信贷业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制定出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消费信贷各方的操作行为,防止消费信贷出现风险。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建立消费信贷担保基金,广泛实行农户联保制度,解决消费贷款担保难问题。

4.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合理消费的预期。农民只有收入增加才有信心和实力涉足消费信贷。一是通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同时鼓励农民搞多种经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三是进一步清理整顿农村各种不合理的摊派、提留和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免遭损害;四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农民增收。

5.不断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开发出适用于农村的消费信贷产品。金融机构应关注多个“不同”,对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的消费需求等差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发出满足不同层次要求的、具有农村特色的消费信贷产品。就现阶段的情况,金融机构可适时推出一些可能对农民生活有需求同时也便于农民理解接受的消费信贷产品,在教育及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上多做文章,既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又促进了消费信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