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心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2:37:45

自信心

自信心范文篇1

关键词:建立自信心;培养自信心;茁壮成长;行为;锻炼;承受力

自信心是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激励个体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在动力,他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着基础的支持作用。一个完整的人必然是自信的,而有自信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自信心是一个人成人、成材、成长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因此,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尤其重要。

1.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增强自信。如小班的孩子刚入园,由于他们年纪小刚离开家,为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在许多方面我们都要求幼儿按照集体要求活动,如自己吃点心、吃饭;自己漱口、挂毛巾;自己收拾玩具、摆放小椅子等等。另外,我们还在班级的墙上设置了“我是红花幼儿”、“我最棒”、“今日小明星”等园地,及时表扬好的幼儿,不知不觉建立了孩子的自信心。

2.在幼儿日常学习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发挥和展示自己的特长,体验成功感和树立自信心。如: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我们坚持让幼儿多提建议主张,活动结束让幼儿先总结评价,对能力强的幼儿,就提更高的要求;对能力差的孩子哪怕有点滴的进步,我们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另外我们还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如“我是歌唱家”、“我是故事大王”、“我是运动小健将”等等,学期结束,我们也感到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开展丰富多彩的角色游戏,使自信心幼苗茁壮成长

角色游戏活动是幼儿自由放松不受约束的一段时间,是孩子们很喜欢的活动,在学期初我们就制定了计划,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角色游戏。如:“Baby屋”、“佳佳超市”、“星星理发店”、“丫丫面馆”等等,在组织开展角色游戏活动时,我们注重多用肯定的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多用点头、微笑、爱抚的眼神及手势等方式表扬幼儿的行为。尤其对能力弱的幼儿,在语言和情感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不轻易加以否定或批评,让幼儿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这样幼儿的自信心渐渐地增强了。

4.正确评价幼儿行为,锻炼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的是非观念比较模糊,不会正确评价自己,只能通过成人的评价了解自己,我们在评价时,通常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经常以肯定的口吻对幼儿说:“你肯定行”、“老师相信你能做好”等等,让孩子在老师肯定的态度中获得前进推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另外,对能力强的幼儿表扬也要适当,过高地表扬会助长他们的自傲心,对能力弱品德好的幼儿也要适当地多给予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淡化能力上缺乏自信心的消极情绪;对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幼儿要积极评价他们优点,指出他们的不足,锻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5.增强孩子对失败的承受力,重新扬起自信的风帆

自信心范文篇2

关键词:歌曲演唱自信心性格培养

歌曲演唱是一门艺术,它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在声乐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支配和影响人的声音,如思想文化素质、生理素质、音乐素质、心理素质等。

其中,心理素质中的自信心的培养及建立,对于歌曲演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演唱自信心就是确信自己能够展示出美好的声乐艺术形象,也确信自己能够很好地发挥歌唱水平,获得演出的成功。反之,自信心的缺乏会导致演唱者不能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因此,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奠定自信心的基础。

一、自信心不足对歌曲演唱的影响

自信心不足会导致演唱水平不能正常发挥。歌唱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一首歌曲演唱得好坏除了技术和修养外,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质。如果自信心不足,歌者往往在考试、比赛或者人多的地方演唱时容易出现紧张的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僵硬、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口干舌燥、手脚发抖发冷、记忆空白、耳朵失聪等,甚至还会出现走音跑调等状况。很多歌唱者在台下练得很好,可一上台、一考试,水平就打了折扣。可见,自信心不足,演唱者将在表演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导致歌唱水平不能正常发挥。

二、自信心不足产生的原因

1.心理方面:缺乏锻炼,心理状态不佳

①缺乏实践锻炼,尤其是缺乏当众演唱的实践经验。

②过分希望自己获得好成绩。

③性格内向,怕辜负家人、老师的期望,怕失误被别人笑话,患得患失,思想包袱过重。

2.技能方面:准备不充分,技能技巧不过硬

①声乐基本功不够,对某个高音没有把握或对某些乐句声音控制达不到要求,心理上有演唱的技术障碍,未开口就有怕唱的心理负担而不够自信。

②对作品准备不够充分:歌词记得不熟,不能脱口而出;对作品内涵分析不够深入全面,思想感情不能集中投入,不能沉浸到作品的意境中去。

三、自信心的培养

1.心理方面

①寻找自信的支点,正确看待失败,积累成功经验。

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扬长避短。全面看待他人和自己,不要太在乎他人的看法和想法,保持自己积极稳定的状态。在练习的过程中,多给自己鼓励,相信自己有能力将歌曲唱好。鼓足勇气参加各种演出或竞赛,多争取在人多的场合演唱,多一些实践的机会,正确面对自己的竞赛成绩和别人的评价。

②大胆想象,控制情绪,放松练习,给自己信心。

在演唱前做准备时,大胆展开想象,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越来越多的获胜或成功的细节上,并沉浸到这种美好的想象中。如:成功的兴奋感觉、演唱欲望、竞争心情、放松意识、总体感觉等,增加演唱自信心。演出前默背歌词,做集中注意力的练习,让注意力、意志力集中到演唱的过程中去。同样,也要适当放松,如:做适度的扩胸运动、伸展运动,适度安静地走一走,这样能起到自我心理调节作用,增加自信心。

③正视自己的嗓音天赋,树立自己的演唱风格。

音色优美,音域宽广,音量宏大固然是学习歌唱极有利的条件,但嗓音条件一般或稍差也不必自卑,只要在良师指导下,根据声部的特点,勤奋刻苦,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加上不断积累的各方面素养,是完全能够唱好歌曲的。另外,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的声音及表演,要自信地演唱。每个人的嗓音不同、气质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演唱效果应该是截然不同的。要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练习,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及对作品的理解,发挥个人的创造性,使演唱具有自己的风格。

④适应环境,努力克服性格弱点,积极转化。

有的歌手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在陌生环境中不知如何开启话题。一旦必须开口时,心脏狂跳、手脚发抖出冷汗,说话结巴、语无伦次等,在这样的状态下唱歌,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变的。性格内向的歌手要敞开心扉,大胆与别人交往,要拿得起放得下,不怕别人笑话,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相信自己总有成功的时候。虽然人的性格特征不会有大的改变,但这样的练习能让演唱者在展示艺术魅力、与听众交流的过程中,改变心慌不自然的状态,从而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2.技能方面

①充分运用咬字、吐字及行腔技巧表现音乐的内涵。

正确的咬字、吐字的方法,不仅是声乐演唱的技术要求,也是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概括来说就是:字正腔圆。由于歌曲的风格各不相同,在演唱时咬字、吐字也应各有特色。例如,演唱激昂有力的歌曲时,咬字、吐字应结实有力;演唱节奏欢快、情绪热烈的歌曲时,咬字、吐字要轻快、敏捷,又要出口分明,字字清晰,不拖泥带水;演唱委婉深情的歌曲时,咬字、吐字应柔和、连贯等。

演唱时若运用字头喷口的方法,可增加语气的力度,更能表现出感情的强烈程度。如:《黄水谣》中的第二部分:“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这里的“自”“子”“来”“百”“烧”“杀”“扶”“逃”等字(分别强调了声母“Z”“S”“F”“T”等),使感情表达的程度更深一层。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出对日本侵略者的那种无比憎恨的情感。要想唱好喷口,一定要在正确掌握基本的咬字、吐字基础上不断练习。在喉、舌、齿、唇任何一部分准备发音时,在积蓄力量的一瞬间,将气息准备好后发声,使每个字头出来时都有力量、有弹性。

细腻流畅的行腔犹如歌曲的肌肤,行腔的抑扬顿挫,能丰富乐曲的内容。我国传统声乐理论就曾提到:“唱曲之妙,全在顿挫,唱而形神必出,隔垣听之,其人之装束形容,颜色气象及举止瞻顾,宛如亲见,方是曲之尽境。”可见,顿挫可以把曲唱活,使歌曲更加形象化,从而更好地引起观众的共鸣。观众积极的情绪对于演唱者的自信心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②演唱时把角色放到歌曲规定或设计的环境中去。

当演唱《摇篮曲》和《小夜曲》时,就应该注意到这些歌曲本身已经为我们规定了一种相对安静的环境和气氛。因此,演唱时就应寻找安静、恬美的感觉。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则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切热爱、赞美和颂扬,要用吟诵的口吻、激动的心情表达情感。而《黄水谣》,从歌词上看可以把情绪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黄河两岸人民和平幸福的生活场景,演唱时就可以想象自己仿佛站在黄河岸边,看着汹涌的黄河水奔腾向远方的壮美场面,内心充满自豪的感情,向人们诉说家乡壮丽的美景。后一部分则揭露控诉了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通过歌词的描绘可以联想当时悲惨凄凉的场面,可以把自己设置在对日本侵略者充满无比仇恨的气氛中来演唱。

总之,无论唱什么歌曲,都应该认真分析作品、深刻理解作品,尽量把自己放在一个具体环境中,这样会在表现上更加真实,让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动自己,感动听众,听众的肯定,能给自己更大的自信心。

③处理好歌曲的高潮部分。

歌曲中表达感情最强烈的地方就是全曲的高潮。高潮部分恰当处理,能使塑造的形象跃然突出,栩栩如生。从情绪发展来看,高潮的形成是思想感情最饱满、紧张度最强的时刻。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于高潮的处理要合理、自然,不能在高潮到来时,才去加工渲染,而要善于利用高潮前后关系中的对比作用来烘托高潮。不同的歌曲,高潮出现的位置不同,这就需要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恰当处理。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渐进式:指演唱者的感情和声音力度随着乐句的渐进逐步加强,推向高潮。如《清晰的记忆》中的结束句。突发式:指演唱一种强烈对比的情绪。如《啊,亲爱的爸爸》中几个八度跳动,表现男女青年强烈的爱情。强收式:指在高潮中戛然而止,余音绕梁,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如施光南《祝酒歌》的结尾处。

歌曲中高潮低潮对比所产生的作用,就好像大海中波涛起伏时所形成的波峰一样,有着活泼的动力感,对歌曲起着不断推进的作用。凡平铺直叙,无轻重强弱,或全曲演唱都处在激昂慷慨的状态之中,无低潮的存在,这都是不懂得艺术表现中需要张弛、屈伸的对比道理造成的。因此,要想演唱好一首歌曲,自信能赢得听众的共鸣,就必须从细节上入微处理。

除以上三点以外,对于即将演唱的歌曲,要有足够的试练时间熟悉乐谱。搞清每个音的时值以及音与音之间的节奏关系,认真感受节拍的律动性。节奏的训练有助于培养演唱者的自控能力,增强演唱的自信心。理解并熟背歌词,加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记忆,有助于更好地完善歌曲。

四、自信心来自对生活的真正认识

音乐是一个不断“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演唱者只有深刻理解作品,认识了事物的来源,才能真正做到歌唱起来“声情并茂”。因此,音乐生活实践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演唱者要多体会发生在身边的各种人间情感,能通过歌唱把音乐、文学、语言、情感、动作融为一体。平时多接触社会,增加自己的阅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人生经验。要善于理解和接受别人,保持开朗的心态、善解人意的心胸。歌唱艺术就是要表现出人类真、善、美的情感。通过音乐实践,我们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解决它,让自己在音乐实践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中的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赵淑云编著.歌唱艺术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自信心范文篇3

1、过度溺爱,包办代替

不少父母把孩子视为柔弱的个体,总是竭尽全力为孩子解决各种困难,这实际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使孩子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缺乏独立活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事事依赖他人,一旦遇到困难便不知所措,因而更易遭受挫折、失败并形成自卑的心理。

2、过于严厉,过于否定

有的父母经常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对孩子严厉,粗暴,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轻则批评、否定,重则训斥、指责,甚至讽刺、挖苦,久而久之孩子会怀疑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形成一种“自我无能感”,从而变得心情忧郁,缺乏自信。

3、过高期望,过高要求

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他们设计的轨道成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而孩子由于受年龄特征和各方面能力所限,常常难以达到父母的要求,因而常受到父母的否定,这就使孩子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体验,从而由自我怀疑转为自卑。

4、横向比较,消极评价

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常常盼望自己的孩子处处胜过别人,惯于横向比较,喜欢拿其他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比。

父母的评价是孩子认识自我的重要依据,父母消极否定的评价,会使孩子产生“己不如人”的感觉,怀疑自己的能力,以为自己真的“不行”,父母殊不知,他们比掉的恰恰是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没有合适环境,孩子缺乏锻炼

很多父母由于平时工作,应酬繁忙,真正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也不太注意营造适合孩子的客观环境,孩子缺乏锻炼机会,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影响其自信心的树立。

那么在家庭中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1、相信孩子并有意识地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孩子虽小却具有巨大的学习与发展潜力,父母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因此父母应视孩子的年龄大小、能力、强弱有意识地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如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系鞋带,收拾玩具和书包,整理自己的床铺,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使孩子从中获得自信,确信“我能做好”、“我有能力”。

2、善于发现孩子的独特之处,放手让孩子参与各种活动。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父母应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帮助孩子在某些领域的活动中获得成功,例如:我班有一名幼儿特别好动,她的父母想让她静下来,带她去学弹琴、画画,可她都不感兴趣,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父母发现她看打乒乓球特别专注,就领着她去学打乒乓球,没想到她打乒乓球还有模有样,悟性强,不久就脱颖而出,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心,从而促进她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父母要为孩子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放手让孩子参与各种活动,让他们从实践中而不仅仅是从别人的赞赏中获得自信,在活动乃至竞争中,要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其自我肯定,树立自信心,因为能否受到同伴和集体的尊重,是影响孩子自我肯定的一个关键因素。

3、鼓励孩子向困难挑战,让孩子从成功的体验中获得自信。

孩子总是希望受到大人的夸奖,父母应善于对他们的进步和成功给予赞赏和鼓励,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使孩子更多地获得成功,使孩子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对自信心较弱的孩子应给予更多的爱和帮助,可先让他们做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中认识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树立自信心。不过叫孩子做的事情不要太难,但也不能太易,孩子经过努力是能够完成的,取得成功孩子就有成就感,一有成就,就很高兴,就有自信心,所以成功愈多,自信心愈大。

接纳孩子的失败与不足,孩子有时会有些奇怪的想法,想尝试不太容易完成的事,父母千万不要嘲笑或禁止,否则以后他可能不肯动脑筋思考,也会缺乏向新事物挑战的勇气,当孩子想做某种尝试时,父母即使知道他不可能成功,也要让他去闯,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分析不成功的原因,鼓励孩子自己跨越这些障碍,而当孩子一旦取得成功,他就会感到特别自豪,这样孩子会逐渐形成向困难挑战的自信心和勇气。

4、以适当的标准,正确评价孩子

自信心范文篇4

一.问题的提出有位哲人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可见,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而现代教育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幼儿充满自信,有的幼儿却有自卑感,但未来是充满着机遇和发展的社会,也是机遇和发展稍纵即逝的社会,只有充分自信的人,才能相信自己,把握自我,及时抓住机遇,努力奋斗,使自己的才智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在现代教育中,由于过去只注重智力开发,不注重包括自信心在内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们的孩子,尤其是中小班幼儿往往较胆小、懦弱,缺乏主动性,独立性差,更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没有耐挫感。可以来看下面两个镜头:镜头一:放学了,小班幼儿***高兴地从教室里走出来扑向正领他回家的爸爸,并兴奋地指着额头对爸爸说:“爸爸,我今天画画得了一朵笑脸花。”爸爸一本正经对他说:“难看死了,这要来干什么,赶快撕下来把它仍掉。”该幼儿无可奈何,小手始终没有伸到额头的笑脸花上。镜头二:***幼儿胆小害羞,每次老师让她作画时,她就会小声哭泣,并告诉老师:“妈妈说我画不像,只有蠢材才这样画,***才画得好。”镜头三:晨间自主性游戏时,***幼儿一会儿看书,一会儿剪纸,一会儿搭积木,后老师看见了不耐烦地说:“你忙死了,换来换去,什么事都做不成,别玩了,坐着。”之后,孩子带着惧怕的目光望着老师和小朋友,不知所措。二.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原因什么原因造成幼儿缺乏自信心呢?从幼儿的谈话、行为、游戏、活动和家长的交谈中,发现了以下原因是造成孩子缺乏自信的根本。1.成人对幼儿态度和评价的随意性老师、家长对幼儿的态度和评价对幼儿自信心发展有直接影响作用。幼儿在与成人交往中,成人成为幼儿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幼儿从这些镜子中看到自己,继而判断他们的所见所闻。有的家长以为只要把孩子的缺点说出来就能使孩子获得帮助和改变,孩子在家中习惯了被否定、被挑剔,接受了家长的这种消极暗示,那么孩子从家长那里获得的最大教诲就是时时发现和克服自己的弱点,以一种否定的态度对待自己不能看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体验不到他人的重视和信任。如果反映的内容良好,幼儿则会作出积极的自我评价,反之则会推断自己毫无价值,不仅破坏了物质环境的美丽,而且不利于幼儿自信心形成和发展。2.成人对幼儿的过度溺爱、包办代替现代社会的家庭里,大多数幼儿是“小皇帝”“小太阳”,更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上辈样样都舍不得他们干,视幼儿为柔弱的个体,总是煞费心思为孩子解决各种困难。如:手手伸出来、奶奶来穿衣服、嘴巴张张大吃一口饭、别扫地我来扫……。这种过度地照顾和过分地保护,实际上剥夺了幼儿锻炼的机会,使幼儿缺乏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独立能力、活动能力,更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长久这样会造成他们不善于交往,有较强依赖性,遇到困难缺乏耐挫感,并会形成自卑心理。3.成人对幼儿交流的权威性和不平等性在家庭中,家长是权威人物,在幼儿园,老师也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家长和老师有时也会手持特权,随便使用各种词汇,尤其是使用限制幼儿思路和行为的词和否定言行的词。如:你不会做,不要去碰、你像小猪一样笨,这样的事都做不成等。成人的头脑里有这种“非此即彼”的意识,用“不”字给孩子画出行为界线。另外,成人用“应该”一词来衡量和指导孩子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强调自己的主观愿望,而忽略了孩子在客观状态下进行的创造,即没给孩子留下自我调整步伐的机会和空间。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轻者批评、否定,重者训斥、讽刺。幼儿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的环境中,孩子倾向于形成“自我无能感”,久而久之,做任何事会缺乏自信。4.成人对幼儿的过度期望和不尊重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每位家长的梦想和期盼,在社会上都抓起了第二课堂的热潮,但有些成人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盲目要求孩子按成人的轨道成长,对孩子有过分的期望,使孩子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过多的批评与其他孩子的批攀比,或在成人面前指责孩子的缺点,会让孩子感到自卑,感到成人对他的不尊重,这样会使幼儿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从而引发自卑感。三.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1.转变成人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意识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的动力。一位哲人说得好: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自信心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要驾起家园互相沟通的桥梁,使家园同步对幼儿进行教育,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并使家长意识到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更新家长重知识轻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观念,了解幼儿在家庭教育背景和在家庭中的基本情况。其次,定期召开家长会,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努力改变家长的教养,教给他们正确的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再次,还要进行家访,对个别孩子的特殊情况共同切磋,制定教育方案。如:我园举办的小班家长会,向他们宣传了自信心如何培养、面对幼儿不肯上学怎么办、如何让幼儿学会生存等内容,事后家长向我们咨询了有关该方面的内容,觉得这样教育子女很有道理,说明家长的教育观念正在转变。2.放手参与活动,鼓励幼儿施展才能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是儿童产生自信心的重要源泉。在活动中儿童动手动脑能增长知识技能,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加成功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活动时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首先老师应给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和宽广的活动区域,保证活动时间,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如在教室的角落设置各种活动区域,让幼儿自由地在那里剪、贴、读、观察等,在活动中引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挖掘自己,展现自己的才能。其次,设计的活动,应是幼儿易接受的、力所能及的活动,对活动的指导应恰如其分,使幼儿在成功后产生成就感,积累成功经验。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过”,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被激励的条件下,其自身潜能的发挥是平时地2-3倍,由此

自信心范文篇5

摘要:幼儿自信心培养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熟悉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自信心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亲身体验及适当的教育形成的。只有通过各种活动,在实践中积累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所熟悉。

一、自信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今天的幼儿将是21世纪的主人,时代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是学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战。只有具有自信心和其他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功能,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或是在处事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功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范德瓦尔斯,原本是荷兰的一个贫家子弟。父母勉为其难地供他上中学,但因经济困难,不得不中途辍学。面对困难,他曾一度消沉,动摇。他的父母虽在物质上难以进行帮助,但在精神上都能给予极大的支持。范德瓦尔斯在父母的激励下,振作精神,自信自强,奋斗不止,终有建树。自信心将范德瓦尔斯引上了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正如一句箴言所说摘要:“成就事业的人,只不过比别人多了一份自信和决心而已”。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到最佳状态,在自信中获取成功。在幼儿时期,自我意识逐步形成,不断发展,是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自信而且自强不息,无疑会对孩子的人生发展带来很大的益处,可见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二、自信心缺乏的原因

1、过度保护。现今社会,由于计划生育的关系,每个家庭也基本上只有一个儿女,也正因为如此,不少父母也就对这位“掌上明珠”使之以最大的保护,并竭尽全力地为其排忧解难,以为这样就做到了关心子女的责任。就似乎幼儿说要自己穿衣,吃饭什么的,父母经常都抢着说摘要:“来,妈妈帮你!”等等,就是这种“帮”,而使到了孩子又少了一个学习的机会。这种过度的照顾和过分的保护,实际上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使孩子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缺乏独立活动能力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并且不善于和人交往,事事依靠他人,而一旦碰到困难便不知所措,因而更易遭受挫折、失败,并形成自卑心理。

2、过高要求。一直以来,父母间都存在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现在也不例外。也就由于这种思想的熏陶,有些父母甚至不曾考虑孩子的喜好喜好及其实际能力,更没有征得子女的意愿,就要求子女学这学那,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他们所编排的道路成长。这样,孩子学得好的还好,能受到父母的赞赏;但并不是个个幼儿都能承受如此大的压力,一些达不到父母过高要求的幼儿,会因此而受到父母的否定。这样长期以往会使幼儿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从而由经常的自我怀疑转为自卑。

3、消极评价。当孩子慢慢懂事以后,他就会开始注重别人,尤其是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因为幼儿的自我熟悉很模糊,其自信心最初是建立在别人对他的反应上。他们总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熟悉自己,依靠自己心目中的权威人物来评价自己。而有的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经常盼望自己的孩子处处强过别人,惯于横向比较,喜欢拿其他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比。父母的评价是幼儿熟悉自己的重要依据。父母消极、否定的评价,会使孩子产生“己不如人”的感觉,认为自己真的很笨、很差。这种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优点相比的做法,比掉的恰恰是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缺乏锻炼。很多父母由于平时工作、应酬繁忙,真正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也不太注重营造合适幼儿的客观环境,使孩子没有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就没有机会去培养自己应付挑战的能力,幼儿缺乏锻炼机会,因此在碰到困难时就感到害怕,不敢面对挑战,不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新问题。更不能体验成功的快乐,也影响其自信心的树立。

三、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1、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尊重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都应采取少批评多鼓励的方法,经常以肯定的口吻表扬幼儿,使幼儿看到自己的优点,体验到快乐和满足,激起继续上进的愿望,增强其自信心。如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什么都想试一试,玩一玩,这些正是幼儿独立意识和自主性萌发的表现,老师、家长要平等、民主地对待幼儿,尊重其发展的积极因素,尽量满足幼儿自我学习的愿望,给予其充分活动和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

2、相信幼儿的能力。信任是人们通常凭经验而来的对人的一种态度,也是人的一种评价。信任孩子对于每个孩子不仅仅是一时的激动,而是使幼儿顺利成长的动力。有一次运动会上,我选了班上最内向的小男孩子宸参加跑步比赛,他的脸有残疾,人很自卑,但跑步是很快的。别的小孩都抱着怀疑的态度,连子宸自己也说摘要:“我不行,还是让别人去吧。”我对他说同时也是对全班小朋友说摘要:“老师知道你跑得很快,你一定能赢的。”子宸听了我的鼓励,使劲点了点头。在比赛的前半段他一直落后,我们都焦虑地为他加油,当我们的加油声越来越大时,子宸也越跑越快,最后,真的取得冠军。小朋友为他欢呼,他也兴奋得不得了。我对他说摘要:“子宸,你是行的。”从此,子宸有了明显的进步,不再对自己的身体感到自卑,迅速融入集体生活中。

3、对幼儿的保护要适度。家长对孩子过度照顾和保护,使孩子没有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就没有机会去培养自己应付挑战的能力,在碰到困难时就感到害怕,不敢面对挑战,不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新问题。家长应该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孩子摔倒时,不要大惊小怪,假如没有人去扶他,他会自己爬起来,假如没有人对他的摔跤表示心疼,他也会不当一回事儿,而仅视之为暂时打断游戏的小插曲。这种在活动中显露出来的自主精神正是幼儿自信心的最初表现。当孩子碰到失败和挫折时,不批评,也不包办代替,而是激励孩子再尝试、再实践,这样自信心就能在实践中形成的。

4、勉励幼儿。“初生牛犊”往往“天不怕,地不怕”,对于这个生疏的地方布满着好奇。此时,幼儿或许会有些希奇的想法,想去尝试一些不太轻易完成的事。碰到这种情况时,父母或者教师千万不要嘲笑或禁止,因为这种行为也许就会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而令到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肯动脑筋思索,而且也会缺乏向新事物挑战的勇气。因此,当孩子想做某种尝试时,父母或教师即使知道他不可能成功,也应让他去闯,再和孩子一起分析不成功的原因,鼓励孩子跨越障碍;而当孩子一旦取得成功,他就会感到无比自豪。

5、创设机会,培养成功意识。成功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幼儿获得自信,失败的实践活动则可能给幼儿失败的教训,幼儿更不敢在集体中有自信的表现。我们让幼儿表现主要是要让他从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因此,应创设成功体验的机会,培养孩子的成功意识。幼儿时期正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成人要注重为幼儿创设能够充分表现自己和体验成功快乐的机会和条件。要结合幼儿的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活动,使所有的幼儿都能获得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非凡是要注重给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也能享受胜利的欢乐和成功的乐趣。

6、以适当的标准,正确评价幼儿。每个幼儿都有独特的思想,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健康快乐、蓬勃向上的,用成人的眼光要求孩子是不科学的,它既影响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也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对幼儿来说,父母,教师就是重要人物,假如成人经常随意地批评他、否定他,那么幼儿就会感到自己很笨,从而也会否定自己,产生自卑。而经常得到成人肯定、鼓励的幼儿则能从成人对他的肯定和鼓励中获得信任感,从而产生自信心。

总之,最大的信任,必要的指导,最低程度的帮助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最佳方法,一个人能否征服自己,超越自我,取得成功,其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起着关键功能。因此,我们必须让幼儿拥有自信,乐观和自信将使人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摘要:

[1屈书波.帮助孩子树立自信[J幼儿教育,2000(6).

自信心范文篇6

关键词:学生自信心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同学举手发言特积极,整堂课,都能看到他们高举的小手;但总有部分同学事不关己,任凭你使出浑身的解数,她还是不领情(包括部分成绩好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写了日记,以不记名的方式谈谈你如何看待举手与不举手的问题。他们这样写到:

“我怕自己会错所以没有勇气,怕答错了老师小看我,同学嘲笑我…再说,我的胆子也不是很大,万一真的吓着了,我就在再不敢举手了…….”

“我真的好羡慕那些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那意味着成功和自信,每次当他们响亮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我是多么羡慕呀…..真希望有一天我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但是要到什么时候呢……”

“语文课我可踊跃了…..但数学课、英语课,我却没有勇气….不管是做乌龟还是做兔子都需要勇气哦….”

看着孩子们的日记,我的思绪很乱,难道我们的孩子是那么没有自信吗?为了进一步搞清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做了一张问卷调查表,让四(1)、四(2)两个班的学生完成。统计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喜欢举手的人只有15%,看情况而定的占20%,而剩下的65%都不喜欢举手,在不喜欢举手的人当中,偏科原因的有8%,而92%的同学是因为没有勇气、缺乏自信,怕答错了会被同学嘲笑,被老师批评。更让我吃惊的是,成绩好的同学也竟然普遍有这种情况。我被弄懵了!我们的孩子怎么拉?他们的自信到哪里去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传统讲究师道尊严,缺少对教育主体——儿童的尊重与鼓励。教师训斥学生甚至虐待学生的情况司空见惯,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在高压、威吓之下一点点淡去,想象力、创造力在大一统的思维模式下变成奢侈品。在很多教师看来,只有极少数的尖子学生行,别的孩子不行。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缺乏自信,这将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培养孩子的自信就迫在眉睫了。

美国心理学家克劳蒂娅的一句话: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或是在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作。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动积极性。美国教育专家做了一个实验,将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班级的学生当作学习优秀班的学生来对待,而将一个优秀学生的班级当作问题班级来对待,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原来成绩差距很远的两个班级,在实验结束后的总结测验中平均成绩相差无几。原因就是差班的学生受到不明真相的老师对他们的鼓励(老师以为他们所教的是个优秀班级),学习积极性大长,而原来的优秀班级的学生受到老师对他们怀疑态度的影响,自信心被挫伤,以致转变学习态度,影响学习成绩。是呀,孩子需要自信,就像种子需要阳光。因为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是坦途与鲜花,会有许许多多的坎坷与荆棘,而我们的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生命成长中的引路人。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尊重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曾有学者对4415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喜欢教师第一条品质是尊重、热爱、同情学生。既然学生喜欢这样的教师,教师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势必受到学生的种种排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那么,怎样做才是尊重学生呢,我觉得:

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人格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总是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不是礼节性的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之情的深深鞠躬;气候突变,当我们感受寒冷时,是自然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在课余,与学生一起评论动画片的某个场景;在课堂教学和班级事务管理上,发扬民主作风,不把自己的话当“金科玉律”,心平气和地对待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并勇于承认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批评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宽容地给其一个为自己辩解的机会,激发其奋发向上,努力改正……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真正尊严,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时,学生会把他们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的尊严丰碑便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

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成功报以积极的期待和无条件的关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并对学生达成目标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在这种良性期待和积极暗示的心理氛围下,学生就会充分发挥潜能。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有力的说明了这么一点。

正如树上没有相同的叶子一样,学生的发展不可能一致,有些学生天资聪颖,后天勤奋,发展较快,有些学生顽固不化,恶习难改,发展缓慢。导致我们的老师对优秀学生青睐有佳,而对“后进生”却嗤之以鼻。尊重学生就要求老师不管学生怎样,无条件的整体上接纳学生,给予关注,使他们在教师永不停住地关注下,逐步改善自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

二、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

没有自信心的孩子会很轻易的放弃任何努力,表现出自己是无用的。如:课堂当中有许多学生不敢举手,是因为怕自己会答错,以致同学嘲笑,老师批评。久而久之,就是会回答的问题,他们也不敢举手了。有些学生甚至还故意做出逆其道而行之的事情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如:有一个叫李林泽的学生,总是跟老师对着干,老师说下课时不要追跑,他就不停地在教室里蹿来窜去,老师强调上学或放学回家,不准在铁路上走,马上有学生来报告说李林泽在铁路上玩。上课时也不好好听课,不是钻到桌子底下,就是在座位上胡闹……他们这样跟老师对着干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无能,不能做出任何有意义的事,引起别人对他的赞美,那么还不如做些恼人的具体事情,起码能得到别人的注意。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鼓励而产生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成长内容,是老师与父母时刻关注的步骤。生活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况:

楠楠做好作业了,妈妈在旁边说:“检查过了么?“检查过了。”“拿过来。妈妈给你检查一遍。”于是,妈妈就开始检查了,忽然,发现错了一题。“怎么这么没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会错,难道你没有检查出来么?”….分析一下,妈妈在无意识中打击了楠楠的自信心。他所得到的是“真没用,这点都做不好”。而且还会让他养成每次都要依赖大人检查作业的坏习惯。孩子在试着做事情时,难免要犯错误,这是家长或者老师要有意识的避免用任何言语或行为向孩子表明他是个失败者,不能在孩子脑中留下他是“笨蛋”的印象,在我们脑子里必须清楚,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能说明孩子缺乏技巧,我们应该逐步的培养孩子的技巧,同时也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让他们习惯对自己说:“这次我失败了,我还有另外的机会。我知道我是可以成功的,下次我一定要努力,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我的朋友懂得那些,他们仍会喜欢我的。”有这种自信心的支持,我们的孩子才能做到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三、信任学生,促进他们走向成功。

心理学家认为,追求信任,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每个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个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内驱力。信任的心理机制对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鼓励作用。1996年,美国有一位身无分文的青年,他特别看好电子商务,并下决心在这个领域发展自己。那么资金的问题如何解决呢?他首先想到了父母,当时他父母有30万美元的养老金。当他向父母说明了他的用意后,他的父母只商量了一会儿,就把钱交给了儿子,并说道:“我们对互联网不了解,更不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但我们了解、相信你—我们的儿子!”这位青年就是当今个人财富达105亿美元、大名鼎鼎的亚马逊书店的首席执行官—贝索斯。不能说,贝索斯的成功完全归功于他的父母,但他父母所起到的作用确实非常重要。除了先期的资金支持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贝索斯的信任,给贝索斯带来了无穷的精神力量。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缺乏信心是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即使家长老师声称对孩子有信心,但实际行动中却充分表现出对孩子没有信心。因此,不能只在嘴上对孩子有信心,而要表现在行动上,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因为任何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有些孩子成绩上不去,屡遭挫折,心里很压抑,心情十分烦躁,他们多么希望老师或父母说几句鼓励的话,以减轻心里的负担。如果老师不理解孩子此时的心情,偏要在孩子身边一遍遍唠叨此事,即使老师的用意是好的,但招来的却是孩子对老师的反感,而且因此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自卑、怯懦、缺乏进取的勇气,甚至厌学。相反,如果老师对孩子有足够的信任,即便孩子遇到了困难,他们也能够充满自信,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把困难转化为促进自己努力进取的动力。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和心理环境,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能力。

回忆自己中小学的生活,我对父母充满了感激!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父母盼望我有一天“跳”出农门。可他们从来没有在学习这个问题上,对我有任何压制。不是他们不关心,也不是当时考试容易,只因为他们充分地相信我。不管是在我成绩好的时候还是在我成绩差的时候。他们从没有因此让我受宠若惊,或者让我无地自容。我就是在他们营造的这个宽松的环境里,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中的所有困难和各种艰难的考试。

信任会产生奇迹!

参考文献:

自信心范文篇7

本篇论文从班主任自主培训、家长协同管理、班主任个别教育、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相应的策略,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引导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更好地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帮助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在自我体验中获得自尊感和成功感,从根本上激发高中生求知自信心。

关键词:高中生,自信心,策略研究

一、激励机制,夯实班主任自主培训平台

(一)在培训中提升班主任的理论水平。自信心是一个涉及心理学方面的问题,班主任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支持,需要进行专门培训,以促进行为能力的跟进。因此,学校要给班主任创造条件,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助,搭建交流平台,提升班主任的管理能力。

1.集中培训。针对心理学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由学校负责定期组织集中性的专题辅导。让班主任看有关这方面的专家讲座的碟子,或者为班主任创造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提升班主任自信心辅导的能力。学校德育处也要收集整理相关主题资料,例如: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策略研究;班主任如何设计高质量的自信心主题教育活动课等等。通过集中训练,解决班主任在理论方面存在的困惑问题,引导班主任以正确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自信。

2.自主培训。开出自信心方面的具体书目,班主任自己安排时间进行学习、消化。同时,可以让课题组的老师共同收集有关自信心培养方面的资料、课件,放在学校的网站上,供班主任浏览,使用。

(二)提供自我反思与相互交流的平台。给班主任搭建了新老班主任反思、交流、对话、分享的平台,剖析教育案例,进行理性思考,构建科学的育人理念。我们襄城三高采用的主要方式有:

1.定期组织召开班主任论坛。让高一、高二、高三的班主任在一起进行经验交流会,目的是为班主任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利用班主任论坛,讲述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自信方面的故事,让大家一起思考和分享。由于案例出自自身的实践体验,真切,生动,有血有肉,大家能够共同分享和体验讲述者教育人生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同时,案例包含了讲述者自己的理性反思,故事成了教育自己和启发他人的教材,对新班主任的帮助也很大。班主任在相互学习中,提高了班级管理理念,对本校班主任们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2.印发学习其他高中优秀班主任成功经验的小册子,是襄城三高的一大亮点。各位班主任通过学习这些材料,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应用,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对班主任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具有莫大的帮助。

二、家校联手,广开自信教育渠道

襄城三高与襄城一高、二高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不是学校不好,也不是老师水平低,而是进入襄城三高学习的学生,都是在考不上襄城一高、二高的情况下,无奈才来我校学习,他们本身在自信心上就存在问题,更何况社会对本校还存在许多偏见,家长也对学校、对孩子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信心,而这种信心的缺失,是导致学生信心不足的原因之一。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学校、班主任与家长合力教育孩子就变得十分必要。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尝试:

(一)大力宣传,让家长对学校充满自信。

1.努力搞好并宣传学校的教育教学,不断改善学校形象。让家长对学校的工作关心,放心。这几年,学校积极引进了一批优秀的教师,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我们努力做好优秀毕业生的宣传工作,学校网站第一时间了新闻,并为其定做了喜报,张贴在学校大厅里,在家长们中间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鼓舞了势气。学校重视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让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充满信心。每到“孝亲日”,学校都会给每位同学写一封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学生带回家,让父母翻阅,让家长与我们的老师“亲密接触”,让孩子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和我校的教师以及教学状况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二)对家长进行自信教育的有关培训。

2.热线电话解决疑难问题。学校公布了心理咨询的热线电话及班主任电话,随时接听家长的心声,处理他们面临的棘手问题。让家长能胸有成竹地处理好与孩子间的矛盾,让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3.重点指导家长“赏识孩子”。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予正确引导,再多多正面鼓励,能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尊敬,即自尊感和成功感。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学校更多地为家长提供了赏识孩子的机会。

(三)实施感恩教育,从内容到形式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主要通过学生给父母写信,父母给学生写回信,举办感激父母的征文比赛,布置感恩教育作业等形式,教育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为自己的父母写下了一封封感人至深的信。同学们谈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教育和无私的关爱,谈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和宽容,甚至还谈到了自己对父母的悔恨。的确,有时父母为子女付出的,子女并不一定就能感受到,通过为父母写感恩信的方式,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感谢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努力与艰辛。

在帮助家长树立自信的过程中,家长与学校有了更多的沟通,不断完善自身的心理品质,转换自身的教育观念;同时在困境面前,积极尝试,奋力进取的学生更多了。在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学校不断打开思路,引导、开展好家庭教育工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彰显个性,培养积极自我意识

在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对学生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学生接触时间最多,接触空间最广的老师就是班主任。相对科任老师,学生最愿意接受或者最不愿意接受的,往往也是班主任的举止言行。可见,通过探究,了解班内学生在学习自信、自控方面的整体现状,有针对性的寻求相应的对策,对于班主任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学习的提高和个性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以下是我针对一(16)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途径及案例分享:

(一)增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

1.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赏识自己。学生缺乏自信,甚至产生自卑的原因是没有正确评价自己,往往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所以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赏识自己,这是增强自信消除自卑的良策。

案例分享:我经常以班会为阵地组织学生寻找优点。方法一:学生自己找自己的优点。方法二:优点大轰炸,即小组同学都来找其中一位组员的优点。这样学生对自己有了足够的认识。对个别找不到自己优点的同学,我会让全班同学帮他找,帮助他树立信心。

2.帮助自卑生树立合适的目标,选准适当的阶段目标。适当的阶段目标就是让目标与个人当前的能力相符合,不能好高骛远,不合实际。把个人的期望值降低一点,从小从低开始,一步步向上攀登,积小胜为大胜。

案例分享:我们班最近转来了一位新生,他是学习和纪律上都较差的学生,而且这样的学生内心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外表却又表现出自尊心极强。第一步先消除他的自卑阴影,为他在班中树立威信。我在他刚开始进这个班学习的几天,对他采取了如下一系列措施:他随手关掉灯,我在班会上表扬他;他写的作文,我会在班里表扬他;语文课上他主动举手读了一篇课文,我当即表扬了他;英语老师在默写单词、背课文方面表扬了他的态度很好,我又在班里及时表扬了。第二步,提出要求配合好大家,让自己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第三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知道你是有能力学好的,真正做到昂起头来做人。后来他的精神面貌较以前有了起色。(二)坚持情感激励教育。我经常会遇到各方面较差的学生,他们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感。以平等、宽容、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关心尊重他们,并给予更多的激励和关怀。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注意培养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采用激励教育,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用表扬和鼓励发掘学生自信。

2.用爱心感染学生,点燃学生的自信。

3.用真诚打动他们,激发他们求知的自信。

(三)在发展特长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会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四)适当运用挫折教育,进行意志磨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挫折原因分析。让学生自己分析成败的原因,再由教师进行全面分析,渐渐引导他们作内部的、可控制的、不稳定因素(如努力、态度端正)的挫折原因分析。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遭受挫折是难免的。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使其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至于因为一次乃至数次失败而失去自信心。磨难也可变成财富。

(五)加强家校合作,全方位了解学生状况,增强教育力量的一致性。

班主任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工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利用各种形式,就共性问题与家长进行双向交流,以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

1.有时候借助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教育学生。

2.家长也需要鼓励。

通过家访和个别谈话方式,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在家长和老师地共同努力下,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班主任只有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真正与家长真诚、和谐地沟通,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效果。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以下心理特点:

高中生,年龄一般在15岁至18岁,称学龄晚期,这一时期的高中学生正深刻地体验着自己生活中的各种巨大变化。

首先,高中生在学习上有了新的要求。高中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但是和少年的学习比较起来,在学习的要求上,显然有很多不同之处:在学习过程中,就要求高中学习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发挥更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其次,高中生在集体生活中确立了新的地位。在学校集体中,高中生占有特殊的地位。学校集体是高中学结交朋友的最主要的场所。高中生同伴关系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表现出多样性的形式:从简单一起度过时光,到最深刻的自白和自我解剖。他们表现为强烈的希望结交朋友,并建立良好友谊的要求。高中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发生显著的变化,一方面,学生日益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职责。同时,高中生十分强烈地要求独立支配自己的时间,选择朋友和度过余暇的方式等等。另一方面,父母和成人日益尊重他们的榜样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被绝对地、不加批评地接受,但是好的父母仍旧是高中生重要的行为准则,高中生迫切需要年长者的生活经验和帮助,他们非常希望把父母看成朋友和参谋。高中生在集体生活中的新的地位,是他们个性发展的新的动力。

再次,高中生对未来生活道路有了更清晰的选择。高中生,选择未来的生活道路成为他们意识中的重要问题。毕业以后既可能到高校去学习,又可能去参加各种劳动,这就迫使他们不能不去考虑自己未来的志愿。这种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无论是在高中生的学习上还是个性发展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四、突出主体,增强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班级管理要成功,必须把班级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人。同时解放教师,把创造力还给教师,让德育塑造人格的实质得以实现,促进学校教育使命最终实现。我觉得班主任应根据本班级自身特点,充分发挥班委会和团支部的核心力量,加强对班干部和团干部的培训,指导他们大胆工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班级日常事务全部交给学生来做,就会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在做中锻炼,在锻炼中逐步培养自信。

(一)建立一系列学生自我管理单位,形成它们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团结机制,并拓展它们的功能。

班级有班委会合团支部两套组织机构,班委会在学生自我教育、自律发展、自主管理等方面发挥突现作用。团支部对班级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反馈、沟通,确实形成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有效体系,对班级整体工作的开展有较好的帮助。它推动了班级的民主化建设,推动了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在形成机构的基础上,开创一系列学生自我管理的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树立了学生的自信。

1.学习自主管理。

学生自主成立班级学科兴趣小组,努力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每个学科由一名责任心较强的同学负责,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商讨学习上的问题,可以是一种题型的多种解法,可以是单元知识的整体梳理,也可以是学习方法的取长补短。在这个基础上,学科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并将兴趣小组的成果由同学自己以总结述评的方式在课上推荐给全班同学,因为学生自己分析的问题往往更切合本班学情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整个班级的进步。

每一位课代表就是一位小老师,带领整个班级一起学习。高中生的学习应倡导以自我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学生的自觉性都较强。

2.行规自主管理。

人人参与制定班规。利用班会课学生们根据自己本班情况定出班规,各有各的特色。学生参与制度制定,并且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他们产生了责任心和使命感,并且提高了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纪律委员主动承担本班的日常管理。班级中学生的校服、校徽佩戴情况;外出活动的纪律情况;班级出现的偶发事件等等。纪律委员都能主动管理好班级日常事务。

卫生委员负责安排每一位学生的卫生岗位,并制成表格,贴在教室内,每次打扫由卫生委员检查每位学生的打扫情况。并及时处理打扫中的情况,有突发问题再请教班主任。从教室到卫生区的工作都有人负责,增强了学生自我劳动、自我服务的观念,校园卫生工作井井有条,卫生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3.自主筹划并实施主题活动。

自信心范文篇8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自信心;教学实践

自信心是个体源于内心的一股强大的力量,会使个人积极向上。由于幼儿年龄小,且在步入幼儿园之前,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与人接触少,在幼儿园里比较孤独、胆怯,需要家长的陪伴,不愿意与他人交流,不愿意结交新朋友,抵触外界情绪严重,所以幼儿需要突破自我。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转变教育方式,对不同性格的幼儿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他们要有耐心,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一、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有实力,一定能完成自己的目标,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肯定。自信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是一种坚定意志力的表现。自信心可以使人变得豁达与开朗,自信给人以巨大的力量,可以克服重重困难。幼儿园是幼儿步入学校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新鲜的环境难以接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较为胆怯,不敢勇于展现自己,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1]。如果没有自信心,幼儿就会变得自卑,不敢尝试新鲜事物,无法与其他幼儿及教师沟通交流,甚至容易出现自闭的心理状况。拥有自信心的幼儿往往比缺乏自信心的幼儿在大多数领域的成绩好。例如,在课堂上,自信的幼儿敢于举手回答教师的问题,或者有自信毛遂自荐表演才艺,但是缺乏自信心的幼儿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不敢展示自我,这就导致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幼儿的真实情况,进而影响幼儿的综合发展。所以,自信心在幼儿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有助于幼儿克服重重困难、结交新朋友、积极地展示自我。

二、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培养的方法

(一)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当今社会,一些家庭存在过分溺爱孩子、保护孩子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家长虽然总是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还存在部分相反的情况,即使有些事情是幼儿可以自己完成的,家长也要帮幼儿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这样的做法会使幼儿变得越来越懒惰,太过于依赖父母,逐渐丧失基本的生活能力。因为父母没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做不成功也没有关系,导致幼儿自信心渐渐地消失。针对以上情况,家长和幼儿教师可以经常沟通与交流。家长可以在幼儿吃饭的时候,让他们自己去洗手,教他们如何正确地摆放碗筷,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摆放自己的碗筷,且吃饭的时候坚持“吃多少盛多少”,杜绝浪费粮食。然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幼儿在幼儿园吃饭的情况,掌握幼儿是否独立完成洗手与摆放碗筷等。在幼儿园活动的时候,幼儿教师可以教导幼儿有顺序地玩滑梯、秋千、跷跷板等游戏,让幼儿养成遵守游戏规则、谦让他人等良好的品质。在玩耍的时候,教师要求幼儿一定要爱护玩具,玩完以后不可以随地乱扔,要求幼儿将玩具摆放整齐。教师对做得好的幼儿给予小红花进行奖励,受到表扬有助于幼儿提高自信心。(二)在日常课堂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世界上本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与缺点。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幼儿教师应该多与幼儿进行沟通,发现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将幼儿的个性、特点与实际教学情况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能力与自信心。例如,在日常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玩游戏的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幼儿表达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其余幼儿仔细倾听,不要打断正在讲话的幼儿,教师对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提出表扬。每个幼儿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教师根据了解的幼儿情况,为喜欢唱歌的幼儿提供麦克风,为喜欢跳舞的幼儿提供讲台,为喜欢写字的幼儿提供毛笔,为喜欢画画的幼儿提供彩笔等。久而久之,每个幼儿都会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得到培养。(三)利用挫折困难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在激励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幼儿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所以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幼儿家长与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地引导幼儿明辨是非对错。在教育幼儿的时候,应该用简单的、阳光的话语去引导幼儿。同时,家长、教师的表扬与认可,有利于满足幼儿的心理,以及促进自信心的养成。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与挫折,教师和家长应该指导幼儿在遇到挫折与困难时迎难而上,而不是畏惧与退缩,从而使幼儿具备良好的、勇敢的优秀品质。幼儿只有迎接困难与挑战,才会在逆流中成长,因此,坚定的信念和家长、教师的一句“你真棒”,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四)幼儿教师应经常与家长进行交流。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过程中,除了学校的教育以外,还需要家长的配合。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所以家长应该及时地向教师了解幼儿在学校的情况,同时教师也应该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里的情况。家长应该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家长的谈吐与行为幼儿都看在眼里,由于幼儿没有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他们不知道家长做得是否正确,而家长的行为举动会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幼儿,导致幼儿在无形中养成了坏习惯。教师应该开展一场有关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会,将家长集中起来,向家长传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重视起来,切勿过分地溺爱幼儿,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可以指导幼儿,但是在幼儿自己能完成的范围内尽量不要伸出援手,减少幼儿对家长的依赖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心的培养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幼儿时期是自信心培养与性格塑造的重要阶段,有利于幼儿积极地展示自我,提高幼儿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教师与家长应该鼓励幼儿多多参与活动,这样幼儿就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促使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家长和教师应该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幼儿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应该鼓励幼儿积极地面对困难与挫折,这样就可以培养幼儿坚定的信念与意志力。意志力是自信的一部分,拥有坚定的意志力可以完成自己的目标,在完成的过程中幼儿是非常自信的,所以意志力可以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养成。

[参考文献]

自信心范文篇9

关键词:音乐;教学;实践;学生;自信心

音乐教育作为高校艺术教育开展的重要一环,不仅活跃了学校的教学气氛,深化了素质教育开展,而且还体现了其美育、德育的功能。然而,随着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改革,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心理调节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尤其是对于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凸显了音乐教育的开展意义和开展价值。因此,作为高校教学工作者来说借助音乐教学的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多元的教学开展手段来不断的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逐渐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也将成为高校音乐教学开展的重点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音乐教学的具体情况,对于音乐教育开展实践中学生自信心的提升作用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充满阳光活力,心态积极的高素质人才。

众所周知,自信心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是对自我能力与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也会在无形中帮助学生树立面对困难的坚定信念,下定迎刃而上的决心。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提升学生自信心的方式多种多样,然而音乐教育可谓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现今,从高校的音乐教学开展效果来看,音乐教育对学生自信心的提升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诸多的教育者和心理学研究者都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得出,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内容的吸引力不足就很难引起学生持续的学习度。然而,音乐教育是一门形式活跃,内容活泼的艺术课程,这门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因而也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在音乐课堂中共同去创造教学氛围的平台,引导学生去挖掘和发现音乐的魅力,创造和享受音乐教育带来的乐趣,这也使得学生在课程开展中能够通过音乐实践来不断的增强自身的信心和动力,使他们能够以良好的状态来呈现自己。因此,在高校的音乐课程教学开展中积极的发挥了音乐积极心态培养的功能,塑造和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也帮助高校的学生在各种的音乐活动中去理解、认识、参与、想象、创造更为广泛的音乐形式,并且从中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以充满朝气和坚定的信念去展现自身的自信和能力。显然,高校音乐教育的有效开展,可以让高校学生在不断的音乐感受中领会内蕴的音乐意境,不断的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保持积极、乐观、自信、阳光的健康心态。在我们的音乐教学环节,教学工作者会选取很多优秀的音乐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自信,无论从创作主题、思想情感等各个方面都充满了励志的精神,正确的能量,学生能够在音乐欣赏和表演的过程中,源源不断的获取坚定的斗志和坚强的信念。同时,学生能够在丰富的音乐活动中,通过品鉴、欣赏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主题思想的音乐作品,对其中内蕴的思想和情感加以理解和消化,自然而然的在内心产生认同感,从而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心。此外,在高校的音乐教学开展环节,音乐教师通过搭建多元的音乐实践平台,帮助学生营造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空间,无论从讲台,还是舞台上都能够使学生获得满满的自信,充满展现自我才华的信心和动力。音乐本身是充满了二度艺术创作潜能的艺术形式,因而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循序渐进的挖掘学生的潜能,肯定学生的艺术才能,逐渐的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的表演欲望就会得以激发,就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成绩。在教学开展中,笔者也发现很多不善于表达,不善于展现自我的学生,受到了音乐教学的熏陶和鼓励,逐渐的在音乐课堂上开始展现自我,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大胆的发表自己的音乐感受,而且还能够自信的在舞台上进行音乐表演,有一些学生还会主动的编创一些音乐作品,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获得了肯定之后,内心的心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收获了成果的喜悦,自信心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不容置疑的一点是学生在参与音乐表演实践中,随着经验的丰富和音乐技能的不断提升,无论是在讲台还是舞台自身的应变能力得到了拓展,使他们能够游刃有余,充满自信的去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音乐实践对于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学生不仅要展现很强的表演能力和专业能力,还会在表演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学生在一次次的经历突发状况之后,心理的承受能力得到了锻炼,随之也会逐渐的得心应手的去解决问题,增添了舞台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此外,演唱、舞蹈、演奏都是高校学生比较喜欢的音乐形式,学生能够在参与这些音乐活动开展时逐渐的培养自己的自信心,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去创造艺术和表现艺术。学生能够自信的演唱、自信的舞蹈、自信的演奏,不仅展现了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挖掘他们内在的艺术潜力和创造潜质,学生还从中感受到心境的美好和情绪的愉悦。

总的来说,音乐教育作为大学阶段学生最为喜欢的艺术形式,发挥了其多功能的作用。尤其是在不断的音乐实践中,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培养和提升,能够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进行学习和生活,显然这是其他艺术教育所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所以,作为高校音乐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拓展教学渠道,整合教学内容,积极的挖掘和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使其服务于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也能从教育实践中将自信心牢固的根植于学生的心田,陪伴其一生的成长。

作者:范福芹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宏飞.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唱歌的自信心[J].职业,2009,17.

自信心范文篇10

幼儿在脱离家庭进入集体时,这种缺点会曝露得更加彻底,包括学习和生活的诸多方面都会受到打击,从而形成了自卑心理。幼儿教师的过多批评幼儿很重视教师的评语,当老师对其进行表扬时,他们会感到高兴和兴奋,当老师对其进行批评时,他们会感到沮丧和失落。现实中,一些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的错误时采取的某些措施有偏差,比如频频使用“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怎么这么笨”等等否定性的语言。面对教师这种明显表露出来的消极情绪,幼儿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会质疑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再轻易进行尝试。如果长期在批评的环境下接受教育,幼儿的自我否定心理暗示越来越重,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自信心的树立和自我的肯定也就越来越难以达到。

2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培养的策略

2.1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面鼓励幼儿幼儿正处于一个心理敏感的时期,相对于批评来说,鼓励和肯定能够更大程度地刺激他们的潜能,从而给予孩子更多的成长力量。幼儿的学习过程对于他们来说是全新和陌生的,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恐惧和不安的心理,在这时候,教育者的肯定和激励能够促使幼儿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和方法,从而有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比如幼儿在参加集体的活动,像跑步、跳远和做游戏时,教师要抓住幼儿微小的优点,即使是一次领先的跑步和一次游戏的胜利,并正面做出鼓励,告诉他们“你很棒”、“你能够做得更好”。通过这种语言的刺激,幼儿活动的热情就能够被大大地激发出来,进而不断地努力,在获得更大程度的进步后收获更多的自信。

2.2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树立信心对于幼儿来说,自信心的树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它是一个长期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对幼儿自信心的树立过快,在性格还未成熟的影响下,其很容易出现自负和自大的情绪;如果对幼儿的自信心树立过慢,则会减缓幼儿的成长速度,不利于以后的发展。所以,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树立信心,教育者可以将幼儿的学习和集体活动分为数个步骤,一步一步地去实现,每当幼儿完成一个阶段的预期目标就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从而坚定其攻克下一阶段的信心。此外,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幼儿,教育者还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一些承受能力较强和自我认知比较清楚的幼儿,教师可以更多地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鼓励要有一定的方向性。而对于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幼儿,教师则要尽可能多的给予他们肯定,无论他们是否取得了应该有的成功,只要是相比之前有所进步即可。

2.3通过克服困难的练习,锻炼幼儿自信心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尤其是对于幼儿来说,困难和挫折是他们成长的捷径,只有可以勇敢地直面困难,才意味着幼儿已经获得了足够的自信。教育者可以在幼儿的学习和课外活动之中为其营造一些略有难度的困难,比如课堂上教师可以营造一些社会生活的情景并在其中设立问题,要求幼儿利用自己所学到的文化知识和生活技能来分析、思考与解决。如果幼儿能够顺利解决教师提出的难题,那么他们自身会感到无比的愉悦,教师还可以给予他们一些礼物奖励来进一步增强其自信心;如果幼儿没能够依靠自身解决问题,教师应该采取心理暗示的语言来激励幼儿,如“你可以做好这件事,这件事情一定会解决的”,在这种积极的暗示下,幼儿会重新树立起信心并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2.4家长和老师合作,全面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幼儿自信心的树立不仅要依靠幼儿园的教师,还要有家长的配合。有时候幼儿园的教师会对幼儿的微小的进步提出表扬,但是当孩子兴冲冲地向家长展示他的成果时,不少的家长却认为这种成果毫无用处,因而会漠视幼儿高昂的情绪,甚至会告诉幼儿不要骄傲,这样做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幼儿的热情,会使幼儿更加产生怀疑自身能力的想法。因此,教师和家长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共同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比如说教师在学校提供集体活动的锻炼机会,帮助幼儿树立人际交往方面的信心,培养和提高幼儿的交际能力;而家长则可以为幼儿提供独自活动的机会,帮助其树立独立决定方面的自信心,从而促使幼儿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此外,教师也要将教学的进度及时反馈给家长,避免家长的教育和引导行为过于落后。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