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素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1:54:05

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范文篇1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实际对于自然资源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水工环地质专业中水文工程和工程地质的发展都十分的迅速。近年来,随着水工环地质专业的不断发展,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素养已经形成较为强烈的呼声,目前,在许多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由于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相关素质教育,导致水工环地质专业的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因此,应加强对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从多个途径探讨其解决的方法,保证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水工环地质的发展做出贡献。

1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1.1水工环地质专业师资力量配备缺乏。在目前的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中,师资力量配备缺乏是较为严重的问题。由于水工环地质专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很久远,水工环地质专业的高端人才较为缺乏。因此,在一些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水工环地质的专业师资力量配比不均衡,理论教师颇多,而实践课程教师较为缺乏的现象。另外,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师由于长时间在高职院校任职,对于企业所用的新型技术和所需的行业的素质了解不够,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会出现知识体系较为落后的现象。因为水工环地质专业是一门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对学生的培养中,要注意实践知识的教育。但由于资金状况不足等原因,一些高职院校的水工环地质专业的实践场地和师资十分缺乏,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师的实践经验也较为缺乏,所能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也非常有限,因此,导致水工环地质专业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表现的较为不理想,在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常出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不能很好结合的现象,使得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在水工环地质专业的素质教育中,师资力量的配比是其比较重要环节。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水工地质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水工环地质专业的实践场地和师资的缺乏,常常会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1.2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分离。在水工环地质专业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经验相分离的情况。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往往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培养,而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较为忽略,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缺乏的状况,影响学生在水工环地质方面综合素养的提高。水工环地质专业的实践课程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高职院校在资金状况不充裕的状况下,往往会减少对水工环地质实践课程的投入,导致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境较差,设备较为陈旧,相关专业的实践老师配备缺乏。由于以上的原因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通过实践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导致水工环地质学生的专业素质不高,学生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会受到极大的影响。1.3水工环地质专业教学模式单一及教学体系较为落后。在水工环地质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单一,教学体系落实是较为严重的问题。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其教学的改革过程较为缓慢,现有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体系较为落后。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依靠书本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学方式单调死板;学生在学习时,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习的方式较为被动,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的效果不好,影响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之下,老师和学生的接触大多在课堂上,但课程教学时间有限,当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往往不能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另外,在水工环地质专业的实践教学中,由于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不能准确的掌握每一位学生对于实践知识的了解状况,因此,在对学生的指导方面也难免会出现疏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学生对水工环地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不深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2加强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的途径

2.1提高水工环地质专业师资力量的配比。加强水工环地质专业的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对专业师资力量的投入。水工环地质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高职院校要大力引进具有理论知识高和丰富实践经验方面的人才,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打造一只有特色、有能力的水工环地质专业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的水平。其次,高职院校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定期组织水工环地质专业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学习,帮助水工环地质专业老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增强自身的学术修养,促进水工环地质专业教学的发展,高职院校在进行引进人才同时还要关注水工环地质专业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最后,高职院校还要注意实践老师资源的配比,调整好水工环地质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的配比,确保实践教师的充足,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专业素质。2.2在教学的过程中引用新技术。1)在加强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引进信息技术,不断转变教学模式。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引进信息技术,将新型的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育的模式相结合。例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托互联网技术和VR技术,建立虚拟空间教学模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互联网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魅力,增强学生对水工环地质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在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的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多以书本为中心,通过课堂进行知识的传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多以一种被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水工环地质专业知识的掌握不牢靠。因此,在水工环地质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的模式,并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另外,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丰富教学的手段,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使水工环地质专业的学生能做好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

3结束语

在加强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根据目前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相关的改革,不断提高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目前,在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过程中,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单一,教学体系落后等问题的出现,造成水工环地质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力较为不足。因此,在加强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师资力量,多引进新技术,转变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伏芳.水工环地质勘察问题防治对策[J].城市地理,2016(10):157.

[2]赵海波,郑白欧.水工环地质勘察问题防治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2013(12):204.

专业素质范文篇2

关键词: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就业能力培养;初探

为了尽快研制出一套适合当前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与能力培养的方案,对当前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培养计划进行优化和改善,本文作者以当前我国药学岗位需求动向为研究基础,结合药学专业针对性强、竞争性强的岗位就业特点,对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从而帮助学生充分掌握药学专业知识要点,熟练相关操作技能,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

一、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容及构成要素

(1)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概述。职业素养是指相关职业从事人员对该职业的内在要求以及相关的职业规范。职业素养充分体现了职业从事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品质,涵盖了职业道德素养、职业基本意识、职业行为规范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其中职业道德素养又包括了职业义务与责任、职业行为道德规范;而职业基本意识则包括了无私奉献意识、创业意识、竞争及合作意识等;职业行为规范包括了竞争意识、团结友爱意识、服从意识以及谦虚意识;职业技能包括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等。从总体上来看,职业素养具有鲜明的职业稳定性以及整体性等特点,是对职业从事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体现的专业素养的总称,是职业从事者整个职业生涯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通常来讲,职业素养同劳动者所创造出的职业价值是成正比关系的。职业素养较高的人,他所创造出的职业价值也就相对较高,所以更容易被单位所认可。在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育工作。尽一切可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力度,确保他们拥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爱岗意识,提升其团队合作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观和社会价值观。(2)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众所周知,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一线医疗卫生事业提供高素质专业人才,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就明显区别于普通高校,因此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构成也有着相应的特色。①职业技能。对于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职业技能是其必须掌握且要不断加强的一个基本能力,同时这也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不断提升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各种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实践技能,并获得相关的资格认证。②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职业道德。为了能够提升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各高职高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要及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素养,除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大培养力度外,在实践过程中也要不断加大职业道德的培养力度,从而使学生养成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③职业适应力。职业适应力指的就是高职高专学生对于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及相应环境的适应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包括了对职场的关注力、职场控制能力以及职业自信。通过培养学生的职场关注力、职场控制力以及职业自信,能够显著提高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自信。④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通过对责任意识的培养,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观,从而使学生在后期工作过程中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二、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及就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1)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通过对当前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的调查研究结果来看,很多高职高专学生在选择研究方向时大多是无奈之下才做出的选择,但无论是由于无法进入本科院校而做出的选择,还是迫于父母压力所做出的选择,又或是由于盲目从众而做出的选择,都不能改变学生对于药学专业学习兴趣较低的问题[1]。且由于大部分同学没有走出高考失败的阴影,所以也就对药学专业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也就缺失了相应的学习动力以及学习积极性。虽然有些药学专业的学生想要好好地进行专业学习,但并未对当前我国药学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就业情况进行了解,所以这部分学生也就不能充分掌握药学专业的学习方向及学习重点。目前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意识较为薄弱,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80%以上的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并没有对日后的就业问题进行思考,缺乏必要的就业意识,对日后的职业发展规划等问题存在模糊概念;二是缺乏相应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药学专业生源来自于那些高考失利的同学,所以其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再加上部分学生对药学专业并没有学习兴趣,也就不能在日后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好好学习,进而造成了专业基础较差、专业技能不熟的问题;三是职业心理准备不充分。在当前社会发展以及学校教育的综合影响下,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问题。而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所要面对的是患有痛苦病症的患者,因此职业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同学会对日后的药学服务工作产生极大的抵触心理,缺乏相应的职业自信。(2)各药学用人的单位的“逼迫”。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社会各界对药学毕业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当前我国药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十分激烈,各药学用人单位不仅要求药学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底以及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及较高的职业觉悟[2]。并且由于药学服务过程中会涉及到团体服务,所以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团体协作能力,这样的“逼迫”使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必须增强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力度,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

三、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明确出台相关规定,指出当前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能型高端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动脑能力,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理论知识,通过各种规律和定理为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然而就目前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教育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过于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教育以及过于重视专业教育、轻视人文教育的弊端。(1)重视理论培养轻视实践培养。当前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教育的严重弊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前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教育人才大部分是来自重视科学研究的本科院校,其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质量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药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对于实践教学则存在一定的忽视,这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消化相应的理论知识,也不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地应用到相应的实践过程当中,从而导致理论知识同实践应用之间发生断层,致使很多学生只是对相应理论知识达到熟练背诵的程度,对于实际应用则一窍不通。此外由于部分高职高专缺乏相应的基础实践设备,所以学生也很少能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造成阻碍。(2)过于重视专业性,轻视人文培养。就目前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教育发展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等课程在很多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当中被归为人文素养培养内容,但这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因此并不能达到显著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3]。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医药检验、配置等岗位提供相应的药学医疗服务。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高职高专就必须加大对药学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力度。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医药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深,以往的药学服务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在日常的药学服务过程当中,各药师要及时转变思维模式,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透彻分析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药品的禁忌症以及相应的不良反应等问题,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专业、更具科学性和权威性的药学咨询服务。与此同时,各药学服务人员也要加大对病人日常保健方面的研究。而这些保健服务究竟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则取决于药学服务人员对患者人为关怀的有效性。由此可见,在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应该不断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力度,不断优化其职业道德培养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社会价值观,养成正确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四、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及就业能力培养的方案

(1)积极改变教育观念,提升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教育水平。在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职业观,教师必须将“教”“学”“做”充分融为一体,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改变以往的固态教学思维模式,增强自身职业教育能力和职业教育意识,变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提高职业能力[4]。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需要加大对知识的应用,在不断的探索和改革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适合当前学生学习特性的教育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培养职业能力,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2)变革教师队伍的结构,提高师资力量。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教师不仅需要充分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各高职高专必须对药学专业的教师进行严格要求,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各种科学手段熟练掌握药学专业的实践技能,与此同时,各高职高专还可定期进行培训帮助教师们培养实践技能。除此之外,各高职高专院校还可以同药学相关企业达成友好合作关系,及时引进社会上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到学校任教,如医药销售行业或者是医院中的资深药师。如此一来,才能充分提高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师资力量,改变当前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师资结构,提升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3)改革教学体系,建立起对学生职业素养及就业能力提升更有帮助的教学方案。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教育水平,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各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就必须要同相应的教学目标相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要符合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方案。所以在制订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药学专业毕业生在当前我国各大医药企业、医院等相关药学用人单位的就业情况,总结当前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进而建立起适合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方案。与此同时,在专业课的设定规划过程中,应该不求数量而求质量,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也应该以明确重点为主,将教学重点及难点不断地传递给学生,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除此以外,学校应予以实践培养以足够的重视,尽可能地加大实践训练的比例。最后,在课程体系的设定过程中还应该加入一定量的人文素养培养课程。将人文素养知识融入到日常的学习过程当中,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在日后的药学服务过程中有一个更加突出的表现。(4)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众所周知,职业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日常的生活、学习。所以,在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各培养人员应该充分明确自身职责,让学生从生活琐事做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药学专业老师应该加大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力度,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而为了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必须加大对实践课程的开设力度,让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同具体的实践过程结合起来,不断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5]。(5)增加校企合作力度,拓宽学生见习渠道。为了使学生能够尽早地接触和了解未来药学服务行业的工作内容,各高职高专院校需要加大同校外企业的合作力度,与他们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友好合作关系。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定期到各医疗销售企业、医院、药店等药学用人单位进行见习,从而更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提前了解药学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点,提升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增加其对药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同社会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工作岗位。提升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校内的实验培训基地进行实习,二就是在相关的药学用人单位进行实习。所以,为了能够显著提升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各院校一方面要加大对相应教学实践课程的开设力度,建立健全教学体制,引进高新实践设备,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与此同时也要加大同校外企业的合作,从校外企业引进高新药学人才到校任教,并不断地向药学用人单位输送人才,从而形成良性循,在提升高职高专药学教育水平的同时,为个药学用人单位提供高素质人才。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为我国基层医疗事业、卫生事业、药品生产事业、药品检验事业以及药品调剂使用等岗位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由此可见,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紧紧围绕这一发展目标,不断对当前我国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改善,创新教学方式,变革教学模式,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尽一切可能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湘.重庆市高职高专药学人才“订单”培养模式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06.

[2]马香芹,毛理纳,周成林,张琨,唐滋贵,马莉,黄显峰.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教学研究,2014(4):87-89.

[3]周淑琴.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10(7):871-873.

[4]刘银花,沈婕.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实用医药,2009(13):245-246.

专业素质范文篇3

(一)知识经济对电子商务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相关人才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想成为需求型人才就要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因此中职院校应该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二)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薄弱,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专注能力与本科生相比有一定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出现不良的价值观念,从而导致一些不良行为发生。究其原因是中职院校学生的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差,对自己缺乏信心从而导致他们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不够熟练。而有这种错误观念的学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难以很好地适应,因此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二电子商务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原则

(一)方向性。方向性是电子商务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根据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能力的具体要求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二)动态性。随着近几年中职院校扩大招生,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社会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作为教师应该顺应时展趋势,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抓住时展机遇,为社会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三)系统性。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应该针对实际情况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并对教师和家庭提出相应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展教学工作,尤其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

三“微商”环境下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职业教学现状

(一)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现状。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电子商务具有普遍性、方便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等特点。目前,电子商务正处于密集创新和快速扩张的新阶段,它越来越成为拉动我国消费需求、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但是目前社会上电子商务人才匮乏,一些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而且学校没有针对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至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近几年,学校越来越重视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并加大投入为学生提供相关学习工具和设备,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条件。同时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但是仍然有一些学校还没有认识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导致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长期停滞不前。(二)关于“微商”发展形势。“微商”作为一种新型商业形式借助于社交软件进行营销,微商将是新的商业文明,是即将成为趋势的群属消费。它最大的好处就时沉淀用户,实现分散的线上线下流量完全聚合。目前随着时间的推移,淘宝的弊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用户被导入微信平台,微商将成为未来零售行业的主要形态之一。就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来看,微商才是真正的未来,而且当前的社会背景和市场形态为微商创业提供条件和机遇。

四“微商”环境下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职业素质提升途径

(一)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在“微商”环境下要想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首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兴趣、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然后将电子商务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充分的了解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该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专门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案。而且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加深对当前社会环境的认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提高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是决定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机会,比如让教师定期参加专业培训、聘请专家开展讲座或者到其他学校参观学习等。通过这些措施为电子商务教学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为促进电子商务教学提供条件。另外,学校应该分析“微商”环境的特点,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当前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为社会培养出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三)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借助微商进行创业,目前我国鼓励创新创业,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自主创业。其次,为了保证学生创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学校应该加大对学生“微商”创业的监管力度,保证学生创业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此外,为了给学生“微商”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学校应该对“微商”经营者进行管理和约束,严禁违法行为,为学生进行创业提供平台和机会。(四)构建应用型的实践教学体系。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应该从实际出发,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增强教学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同时根据相应的职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建立与之对应的能力目标,形成专门的能力模块内容。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之外,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比如教师可以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提高电子商务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而且学生自身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观念。为此,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电子商务职场,让学生可以体验职场的不同角色,丰富自身的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还能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针对性的提升和完善自己。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地利用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让学生可以提前体验和了解电子商务职业,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就业奠定基础。(五)改革课程评价方式。课程评价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改革课程评价方式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途径,在“微商”环境下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对管理和监督课程的实施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课程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中职院校应该采取口试、笔试、实践操作、课堂表现等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学校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实现多元化评价。

综上所述,在“微商”环境下提升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得学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成为社会需求型人才,而且可以强化教学效果,提升电子商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全面了解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构建应用型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课程评价方式等途径来提升电子商务专业职业素养,为社会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钱婷.提高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35):23

[2]林钢程.探讨如何提升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操能力[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23):44

[3]梁海波.基于“校中企”模式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以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29):80-81

专业素质范文篇4

关键词:会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实践

为了有效地进行会计核算,教师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教师要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科学而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和社会经济条件,适当引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应以产学结合为指导,以发展高等教育和管理为目标,不应盲目遵循以学科内容教学为基础的模式,而应以实际行动为导向,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职业的需要。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学生必须掌握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成为具有会计工作能力、会计基本技能、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业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高职会计专业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会计人才应具备的主要职业素质

(一)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职业必须遵守的反映会计职业特点、调整会计职业规范的职业行为准则和标准。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商业秘密的会计人才一旦缺乏职业道德,将对企业构成重大威胁。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容易受新事物和不成熟思想的影响。因此,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要将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置于重要地位,帮助学生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二)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会计师的主要任务是记录和核算企业机构的经济事件,并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成为会计师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能够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会计师必须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才能了解会计工作的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并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证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当前注重效率的新时代,企业往往要求员工迅速完成任务。在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过程中,有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学生能迅速适应企业工作节奏。同时,现阶段会计师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责任和风险。在工作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必要的,要在竞争的环境下有条不紊地工作。

三、新时代背景下会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对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关注度不高

部分教师无法客观评价职业素质与学生整体能力发展的关系,对会计专业培训重视不够,未能将职业素质教育合理分散在教学活动和实践中,降低了教育效果。

(二)教学模式不具备系统性

由于职业素质教育具体措施不当,教育成果不尽如人意。职业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步地实现目标,教师应在教育活动中充分考虑相关问题,制订全面、系统、完整的教育计划。另外,会计教材设计初期并没有积极关注相关专业素质的培养,缺乏职业素质教育内容。有的教师根据教育的需要合理增加了其他内容,但相关性有待提高,尚不能达到系统化的、长远的职业素质教育目标。

四、全面进行会计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模式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将职业道德培养和素质养成教育相结合

在有效实施会计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德育工作,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使学生能够在后期的工作中忠实地完成各项会计任务。由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会计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并将其与会计工作的责任相结合,不断加强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其做到诚信守纪。教师要实施科学导向和分析,逐步推进会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鼓励学生更加明确专业规划,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过硬的专业素质。教师也应将德育纳入职业教育计划,并予以充分重视。教师需要分析各种因素,运用科学手段和方法,使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提高技能和专业水平,积累更多的知识,能够快速适应基本的业务实践。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分析表明,学生受新时代影响较大,教师应合理选择符合时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案,使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真正了解提高会计专业能力的重要性。教师要综合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会计专业的基本特点,获取最新的信息;结合企业岗位要求,强化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其逐步成长为敬业、诚实、纪律严明的会计人才。教师亦应适当推行符合会计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职业道德对自身整体发展的影响,以更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满足学生提升个人价值的需要。

(二)全面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目前,市场和企业不断提高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在完成基础理论课程后,教师应充分考虑会计专业的教学问题,通过对传统课程设置方法和教育内容的一系列优化和创新,不断加强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社会实践全面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并对创新、应用、学习、合作能力进行全面评估,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沟通和实践技能,为促进会计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此外,在先进科技发展的影响下,还应引进先进的会计模式及有关设备。会计专业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学习先进设备操作方法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运用会计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会计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要想学生养成更高的专业素质,就需要改变教学的源头,方法之一就是改变和完善课程体系,让学生学有所用。会计专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资格,也就是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调整教育内容,将会计工作的实际方向作为改革的重要参考,从而使学生可以快速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在工作过程中培养实践技能和专业素质。同时,为避免早毕业或晚毕业学生的就业出现不公平现象,会计科目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课本内容进行细微的改动和更新,让学生更自如地连接社会工作和学校教学内容。

(四)突出实践能力考核,进行考试改革

1.加大过程考核力度教师可根据所修科目的内容和性质,制定考试改革方案。课程可以分为不同的教育项目,每个项目完成后都需要进行测试,培训材料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使用,教育项目将测试学生的团队工作、情景建模、结构规划等能力。综合考试在学期末进行,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独立设置与主题内容相关的问题。这些考试改革将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日常学习的效果,同时也可提高学生对所学科目的积极性。这种对评估过程的重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其沟通、表达意见、组织和团结协作的能力。2.积极改革期末考试的形式目前的期末考试主要以封闭式或开放式形式进行,未能体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因此,每一门课程都必须根据其特点修订考试计划。例如,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课程可以采取封闭式应答考试,技能操作类课程需要采取实践操作性考试,而沟通和客服类课程需要采取口试或模拟情境考试,也可以采用部分理论考试和部分技能测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五)全面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面临一系列的学习和就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因此,为了大大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必须全面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采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学校亦可聘请专业心理学家,协助教师处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关的事宜,并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还可以引入必修的心理健康课程,如交际课程、心理学课程、心理指导课程等,这可以有效提高会计专业的整体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

五、小结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需持续不断研究,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研究空间。虽然上文提出了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具体措施,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了解并付诸实施,找到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正确途径,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创新。在全面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特点和专业经验,引导他们客观公正地理解会计工作。此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加强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心理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为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娟.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J].产业创新研究,2020(16).

[2]唐晓宇,李荟.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财务综合能力提升实证研究[J].科技视界,2020(23).

[3]崔尚勇.高职会计专业“业财融合”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0(12).

专业素质范文篇5

[关键词]化工专业课;AspenPlus;教学模式;素质教育

一、引言

当前是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知识的便捷性使得社会科技水平以几何级数向前推进,相应地,人类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水平和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递增,在有限的学制时间内学习尽可能多的生存知识,成为教育界顺应时展、与时俱进所必须面临的问题。高等教育事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人[1]。不同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养要求也不相同。如图1所示,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所需培养的知识素养和技能层次不断提高,越往金字塔顶部,所需培养的技能就越丰富,对本科生的知识和素养要求就越多。在工程领域,大量的工作是常规性的,维护产品线的正常运转,保证产品质量的合格,需要常规型技能人才,也就是工程师。还有一些岗位需要创新型人才,如改进生产线,进一步降本增效等。对于未来企业家和科学家,需要在大量实践中脱颖而出、逐渐起到领头作用的人才,是一个长久的实践培养过程。但这个过程不可能完全来自学校,高校工科教育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每个大学生都培养成创新创业人才。这就要求面向创新创业的培养体系必须具备兼容性,以适应不同学习能力、性格素养学生的培养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样的教学内容和环境下,达到自己知识和素养所能够达到的尽可能高的目标层次。这对教育培养体系的建设提出一个难度很高的课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主动学习,培养创新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专业之外的“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顺应国家区域经济战略布局及自治区产业战略规划人才培养布局,新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2012年开始招收化工类工科专业的本科生,虽然时间短,但在学校的重视扶持下,成功实现从理到工的转型,教学能力也从传统的培养基本化工技能人才向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转变,并保证课程教育质量符合工科生培养规范,成为自治区紧缺专业和一流专业。几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普通本科高校或地方院校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做过深入探讨和研究[2-9]。这些教育工作者从教育体系和平台建设的角度,对高校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根据新疆师范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实践,以问题为导向,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毕业设计三个环节,针对化工专业工科教学中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培养进行实践性探讨。

二、化工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化工专业课学时压缩与创新创业素质教学内容增长的矛盾

随着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教育事业也从培养技能型人才向创新创业型人才转化,工科专业教育目标也从培养工程师向培养未来科学家、企业家的目标转变,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提高。教育改革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我国经济产业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怎样在有限的学时下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效果,让学生既有宽广的知识面,又能掌握工程实践知识的精髓,是教学工作应该面对的问题。

(二)学生反映化工核心专业课难,公式太多,计算复杂,畏惧学习

人们常把理科和工科放在一起称为“理工科”,其实二者存在很大的差别,之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也许是因为它们都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理科是基础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教学、科学研究的相关高级专门人才;工科是培养运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工程人才。如果说理科是定性解决“可能性”的问题,那么工科就是定量解决“可行性”的问题。工科对数学的要求比理科高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学生觉得工科比理科难学。还有一个原因是,理科的物理、化学是高考科目,具有延续性;工科则没有延续性,所以觉得工科“难”。

(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班学生不愿意做化工设计类题目

化工专业能力培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涉猎的知识面广,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工程实践经验。例如,化工过程中最简单的一段管路设计,要进行工艺参数设计(涉及课程: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物料性质计算(涉及课程:化工热力学)、设备尺寸设计计算(涉及课程:化工设备机械设计、工程力学)、强度校核(涉及课程:材料学、工程力学)、自动化仪表控制设计(涉及课程:化工自动化仪表、电工学)、走向和高低搭配和位置设计(涉及课程:化工设计)、工程制图(涉及课程:化工制图)、化工安全性设计(涉及课程:化工安全技术、材料学)等环节,每一个设计环节对应一门课程或学科。一个完整的产品设计过程往往由多个甚至成百上千个上述单元操作组合而成,设计过程公式多、原理复杂、步骤多、工作量很大,所以学生产生恐惧心理而不愿意报化工设计的课题。

三、教学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代的发展正在促进教育从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为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化工专业的兴趣。只有使学生产生对化工专业课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当前大学生入学前的高考教育是不允许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造成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沉湎于手游和电脑游戏。如何将学生的这种兴趣向专业学习引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我校首届化工专业毕业生只有2人选择做毕业设计,其他学生都选择做毕业论文,那时还没有将AspenPlus化工专业模拟软件引入教学。结果,这两个学生都按照指导自主选择使用化工专业模拟软件AspenPlus进行毕业设计,一周后都能熟练运用软件进行工艺设计。而且,毕业设计中答疑的都是与化工专业课相关的问题,很少有如何使用软件的问题,说明学生在适当的引导和指引下,在短时间内主动掌握了复杂的化工设计专业软件,并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专业课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从而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够应用化工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也发现原来的传统化工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因为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所答疑的化工设计知识都在相应的化工专业课中学习过,但是到实际设计时却不知道知识点在哪里。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训练,培养了学生从书本找知识并学以致用的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融入化工专业软件

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和化工分离工程是化工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也是化工专业学生普遍反映最难的四门课,包括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涉及的单元操作多、物料种类多、计算公式多且繁杂,一点误差往往造成计算结果错误,没有成就感,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考虑到学生的畏惧心理和对计算机的兴趣,我们利用课程+化工专业模拟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授课。通过使用发现,AspenPlus的设计模块能够与课程紧密契合,因此将AspenPlus软件穿插在化工核心课程的教学中。如图2所示,AspenPlus软件包含物性、模拟、安全分析和能量分析四大模块,与化工专业基础课的联系非常紧密。在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设计等化工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引入专业软件,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接触实践的体验,使学生把精力从“恐惧”的机理推演和数学公式演算中解放出来,关注对化工过程计算结果的分析、对比和理解,提高解决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成就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五、毕业论文组织团队进行化工产品工程设计

毕业设计是对工科大学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一次大考查,团队协同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工艺工程设计,不但能锻炼团队成员灵活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提高成员的创新创业素养。因为是团队设计项目,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进行全流程工艺设计。由于过程设备多,单个人无法完成整个设计过程,所以要分工协作、紧密配合。因为,一个团队成员的设计任务所用的原料可能是上一个人的产品,自己的产品也许是下一个工段团队队员的原料,如果自己的设计指标完成得不好,自己的产品在后续工段就会成为杂质,影响后续设计的正常进行。所以,每个人必须在所有人的协同下完成整个设计过程,直到所有成员设计的产品都达到指标要求,总的工艺流程才能最终确定下来,然后再进行各自工段的设备设计、仪表设计、工程图纸设计。这不仅使团队成员的个人自我学习能力大幅提升,而且团队协同能力也得到提升,学会了互通有无,学会了合作妥协,学会了敢于面对挫折和错误的能力。另外,团队成员的学习程度有好有差,这样组织也让团队之间的互助精神得到极大的发挥,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通过团队训练,化工专业素质和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同时明白集体之中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学会了审时度势的能力,企业家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六、结论

专业素质范文篇6

一、会计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的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有部分的教师对于会计专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并不重视,因此,没有采取有效的方法全面地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思维的影响,使大部分的专业学生认为只要能够显著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成绩,就能够显著地提升整体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因此对于职业素质的养成抱持漠不关心的态度。由于教师不能够客观的认识职业素质养成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会计专业教学的有效展开的重要性,从而使得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除此之外,会计专业教师不能够及时地把握教学的机会,有效地在教育的过程当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从而使得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大幅度下降。部分的会计专业受到有限的教学资金和教学经历的影响,没有安排专业的会计专业职业素质养成课程,从而使得会计专业教学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不能够很好地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二)教学模式缺乏系统性。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想要全面的培养职业素质,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因此,会计专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考虑这一问题,然后综合的制定长期性、系统性、完整性的教学方案,并严格地按照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每一个阶段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部分的会计专业教师,虽然能够结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职业素质教育,但却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理论实践机会,从而使得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难以有效地达到固化和内化的教学要求。另外,部份的会计专业教材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职业素质养成问题,使得教材缺乏职业素质养成的教育内容。有的教师虽然根据相关的要求增加了一部分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内容,但教育的形式化较为严重,不能够达到系统、长期的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

二、全面进行会计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模式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全面提高专业素质养成教育职业道德培养。会计教师在有效地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全面地加强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之后,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不断的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职业修养,这样能够确保会计专业学生在后期的工作过程当中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会计相关的工作。由于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情况受到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全面的关注会计专业社会发展前沿的相关信息和资讯,然后结合岗位对于专业人员的要求,不断地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严谨诚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道德培养。教师还可以引进一些会计专业相关的道德培养案例,使学生能够深刻的认识到职业道德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有效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人价值的重要性。为了显著地提升职业道德片的效果,会计专业教师还必须要有效地引导专业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的提升专业学生的自我成长、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二)全面地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市场和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不断提升的当下,想要能够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优势,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更多能够全面地发挥个人价值的就业机会。会计专业教师就必须要在完成了基础理论教学之余,综合的思考会计专业教学问题,以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创新为途径,不断地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学。在此过程当中,会计专业教师要全面的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然后利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地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应用、学习、合作、交流等能力进行综合的培养,从而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受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相关的设备进行会计管理。因此,会计专业教师也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先进计算机设备操作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不断地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全面地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在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和求职的过程当中将会遇到各种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得到有效的解决,将会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显著地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相关的会计专业教师就必须要全面地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尽可能的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不断地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另外,学校还可以安排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相关的心理素质问题咨询,在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前提之下,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当然,会计专业教师也可以将与会计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例如,沟通课程、心理课程、辅导课程等,还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络为学生提供网上咨询和心理指导的服务,进而有效地提升会计专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整体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想要培养I计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质量,会计专业的教师必须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有效地对其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创新。除此之外,在全面的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过程中,会计专业教师还必须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职业特长,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认识会计专业的相关工作。并且在实际的教育过程当中有目的性的增加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引导会计专业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进而为会计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模式的创新、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罗曦 单位: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戴志民.通识教育视域下高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探索一一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03):6-11+35.

[2]张霞.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一一以吉首大学工商管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例[J].高教论坛,2014,(08):60-63+67.

专业素质范文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人才;职业素质;培养措施

Abstract:Studentsmajoredintourismshouldbeprovidedwiththefollowingqualities:agoodprofessionalmoralityandmentality,excellentserviceconsciousnessandvocationalskills,civilizedappearanceandmanners.Thestrategiesofcultivatingthestudentsincludethatthestudentsshouldbetrainedwithserviceconsciousnessfocusedonaprofessionalmorality;withvocationalskillsorientatedtomarkets;andwithpsychologicaldiathesiscenteredintheguidanceofprofessionalcareers.

Keywords:vocationalcollege;talentsoftourism;professionalcharacter;trainingstrategy

高职高专的定位目标是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但部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办学条件达不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1],建一个旅行社、餐厅、宾馆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少则几十万,多则上千万;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主动权掌握在企业手里,要么与学校合作不积极,要么只根据自身需要来安排学生实习,只给学生安排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比如发放宣传单、迎宾等,达不到实习目的。这一现象促使我们开始重新思考旅游人才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定位。

对于旅游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探讨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和模式的文献较多,在目前的旅游人才开发与培养中,重职业技能、轻职业素质的倾向较为突出。不少旅游专业院校培训基本上都是围绕岗位需要,传授相关知识,培养相关技能。而实际上,由于旅游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在某种意义上说,热情的工作态度、能让客人“转怒为喜”的沟通能力、超强的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人际关系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情绪控制等职业素质比单纯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更重要。因此,在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开发的必然趋势。

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具体内容

职业素质是胜任某一职业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心理、职业形象等。职业素质是一个人从事职业活动的基础,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石,是立足职场的根本。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是指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体现出的主动服务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文化素养,娴熟的职业技能,良好的仪容仪态,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质的服务意识

旅游行业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高低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和品德往往被视为旅游企业或城市形象的缩影。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优质的服务意识、无私奉献的精神品德、热情负责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最终养成良好的旅游职业行为和习惯。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顾客消费意识的提高和对高附加值的追求,旅游行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服务质量的竞争了。注重旅游服务质量,是旅游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首先在于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也就是建立一种独具个性的服务文化,服务意识和服务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服务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始终没有地位,我国是一个缺乏服务意识的国家,而当今西方国民收入的60%甚至更高比例是来自服务业,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排名全球酒店300强之首的万豪酒店创始人马里奥特的名言:“生活就是服务,我们时时刻刻都生活在为别人服务和被别人服务的环境当中”。中国酒店的总经理大多不会站在大堂内为客人拉门、提行李,在他们看来,管理是“分内事”,而服务是“分外事”,但在外资酒店,这些场景非常普遍,甚至还有去客房为客人端茶送饭的总经理,对他们而言,服务是酒店生存的根本,只要是有利于酒店的事,总经理为什么不能做?而总经理身体力行,给员工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更有利于酒店服务文化的培养。旅游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服务性行业,服务对象来自世界各地,这就要求从业人员除了要有较高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和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有服务意识。

2.娴熟的职业技能

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如果只有良好的服务愿望,而没有娴熟的职业技能,优质服务就是一句空话。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包括酒店、旅行社、海陆空交通运输、游览、娱乐等行业,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而每个行业中又有各种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种,服务技能自然也各不相同。每个从业人员必须掌握娴熟的服务技能,还应懂得一些与旅游有关的卫生和救护常识等等,才能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3.良好的心理素质

旅游从业人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随时准备承受游客的埋怨和打击。今年四月某导游与地陪发生争执后情绪失控,连伤20余名游客的恶性事件,应该引起我们对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培训的重视。旅游从业人员遭遇游客误会和呵斥的机会较多,心理压力也相对较大,这就要求旅游工作者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积极的、良好的心理状态,要学会释放心理压力,不仅能控制自我情绪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还能换位思考,化解矛盾,让游客“转怒为喜”,真正做到为游客提供超值服务。旅游从业人员还要具备处理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心理应变能力,在旅游接待中,一旦遇到意外事故,除及时汇报外,旅游从业人员要做到沉着冷静,以积极的态度,客观分析情况,准确做出判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4.良好的文化素养

旅游业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这就要求旅游服务人员要有较好的文化素养,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个性特征也各不相同,如果旅游从业人员知识贫乏,就很难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5.良好的仪容仪态

旅游服务人员的仪容仪态直接影响着客人对服务的感受。旅游从业人员整洁的仪表能使顾客心情舒畅。旅游服务人员要做到表情自然,面带微笑,态度和蔼,服装整洁,以优雅的站姿,端庄的坐姿,轻盈的行姿,礼貌的服务用语,得体的肢体语言展现旅游服务员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策略

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发展,高职院校各项工作都应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为核心。很多发达国家都把处理人际关系、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力等列为课程的核心内容[2],而我国部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还停留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层面,一方面是部分学校或老师缺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意识,另一方面是职业技能的转变是有形的,而职业素质的提高是无形的,所以职业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的应用上要比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困难得多。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应围绕为旅游企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定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为基础,把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工作热情、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心理素质、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教育的内容融进课程和教学计划中,真正做到“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培养融为一体,培养出企业欢迎、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高职人才。

1.以职业道德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优质服务意识

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首要方面,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培养敬业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倡导奉献精神,提倡诚实守信。而树立优质的服务意识是旅游工作者的从业前提,也是旅游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假如旅游从业人员没有服务意识,就很难给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因此,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应以职业道德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优质服务意识,开设培养学生责任感、价值观、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的课程,帮助学生尽早树立服务理念,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的培养应注重营造德育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外德育基地建设。学院应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开展导游、餐饮、客房服务技能比武活动和校园旅游文化节,把知识传授与道德熏陶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质,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培养学生不服输的精神和不断进取的意识;其次,还应关心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在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发掘潜能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提倡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第三,应加强高职学生实习、实训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用旅游企业的规章制度、职业道德规范学生的行为,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受企业欢迎、思想政治素质好的旅游行业高技能专门人才,教会学生如何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

2.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3],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

首先,职业技能的培养应充分发挥教学第一课堂、活动第二课堂、社会第三课堂的作用,通过校内模拟、社会实践、岗位见习、勤工助学、青年志愿者等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培养学生的职业应变能力;其次,高职院校还应围绕为旅游企业培养高技能业务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定位,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实现实训与就业一体化,重点开发与企业核心岗位需求直接对接的专业核心业务能力模块,在对岗位能力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改革课程内容,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开发以导游技能为主、计调技能、外联技能为辅的3个能力模块,真正做到工学交替,订单培养。

3.以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部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在当前的人才竞争中暂时处于弱势地位,动手能力不如中专生,理论知识不如普通专科生,其承担的就业压力与内心矛盾冲突日益突出,心理问题不容忽视。而旅游行业服务的最高目标就是要让顾客满意,这就需要旅游从业人员有良好的心态,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委屈,始终能以大局为重,给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应把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交往技巧、挫折承受等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内容融入学生择业、创业、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类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使学生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为将来更好地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重点,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他们在成长、学习、生活、求职、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咨询和辅导。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实习实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工作;其次,是把心理素质培养同学生就业指导、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让职业生涯规划、心理素质培养渗透到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质,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例如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48门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中,就业和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类就占了7门,涉及公共关系、交际技巧、企业创业指导、职业心理辅导等;青岛旅游外事学院经常组织实习生返校对大一新生进行业务知识和工作情况介绍,帮助新生树立职业目标并对旅游行业有更直观的了解,还邀请旅游专家、公司老总到校开设就业指导讲座,这些活动在系统、全面地为学生提供择业、创业和就业指导的同时,增强了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心理素质培养中有许多属于非知识性内容,它需要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自体验才能获得。它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心理学名词和定义,而在于受教育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应向学生日常生活渗透,而不是仅仅流于课程化。迪斯尼员工培训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如“未来职业生涯”课会告诉员工,迪斯尼乐园中有些什么新的机会,以及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赢得机会;“应征课程”会培训员工如何应对主考官面试;还有“如何转职”、“对着星星许愿”、“我们一路走来”等增强员工就业信心的职业规划培训课程。

[参考文献]

[1]魏文芳.高职教育发展与质量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报,2007,(1):191.

专业素质范文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专业素质;途径

一、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做好相应指导工作

1.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思想和政策引导,为提升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认同感,提升其自身素质,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一定的措施进一步强化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中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使青年政治课教师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还可在职称评定、课题、进修等方面对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给予政策支持。如国家的免费师范生政策中,免试入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政策,为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提供了继续提升专业素质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应根据教师所任课的科目设置,设置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评定标准。国家行政教育部门可在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课题研究上进行资金的扶持,同时定期安排专业人员为其开展关于课题申报、提升专业素质等方面系统有效的培训。此外,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增强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业优越感,如可以将一些优秀的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先进事迹作为典型事例在学校和社会上广泛宣传。2.进一步完善教师聘任制度,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和实行淘汰制两个方面,促使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保证师资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但与之配套的教师聘任制度却没有与时俱进。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我认为应该建立资格准入门槛高、专业性强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将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和实行淘汰制相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执教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历要求和入职资格;聘用思想政治课教师时,还应将其在大学期间的专业课成绩和各项表现纳入评价标准,专业课成绩良好及以上的思想政治课专业类的毕业生,可以将试用期压缩为半年甚至更短,而专业成绩在及格水平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延长其试用期为一年半至两年时间,由此激励思想政治专业的教师在大学就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任职期间,如果未通过学校的考核,实行淘汰制,但可以给其一年的重新聘任的机会,鼓励其及时接受培养,对于仍不符合标准的,予以辞退。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起到监督的作用,严格执行,从而保证师资力量,同时激发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位优越感与认同感,从而督促思想政治课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二、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为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1.完善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积极性一部分来自学校对其的关注度与认可度,这在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入职初期尤为明显。学校应该制订相应的青年教师培训计划,由校领导班子牵头,各备课组组长参加,定期定时地为包括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内的青年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激发他们对学校的责任感和对自身的认同感。同时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自身情况制订并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实现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自我价值,激励他们不断追求进步,也可通过发展性评价来激励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2.适度减轻高中青年政治课教师的工作负担。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学校乃至这一专业的后备力量,应该具备一个相对自由的时间来进行自我专业发展的培养。学校方面应适度减轻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工作负担,为他们营造一个既可以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成长进步,又有相对足够的时间来自我学习的环境,这有利于实现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长远发展。3.构建平台支持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学习交流。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学校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平台的搭建,如完善校本培训制度,把学校作为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充分发挥本学校的资源。实现校校合作模式。与当地其他学校进行合作,多进行交流学习,感悟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校长的带领下营造“关注青年教师”的和谐氛围,不以年龄论资排辈,新老教师结成“师徒对子”,以老带新,营造平等民主互帮互助的氛围。还可以适当赋予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一定的工作自主权和处理权,锻炼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4.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首先,学校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有效缓解高中青年思想政治教师的精神压力,从而将更多精力放在提升自身素质上来。学校可以开展各种集体活动,为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引导青年教师与老教师之间多交流多沟通,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学校应该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氛围。再次,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请专业的心理教师来疏导青年教师在人际关系、教学工作上的困扰,使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形成健康的心理环境。

三、个人通过各方面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

1.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增强自身职业认同感。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参加学校党委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明确自己承担的教学责任,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就业观念,多关注在思想政治课专业取得重要成就的先进教师,从他们身上获取精神力量,从而不断学习发展。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密切关注时政,及时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并能理解把握国家政策的实行。2.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提升自身修养。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作为青年人应该有的引领作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标准》的相关规定严格要求自己。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树立爱学校、爱同事更爱学生的观念,在生活中与同事和谐相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3.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知识文化素养。高中青年思想政治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来不断填补自身的知识短板。首先,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认识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其次,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专业知识上多用心,多阅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专业理论,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多去听一下其他学科优秀教师的课,在听课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来阅读各类书籍,提高学习效率。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还应该注重对自身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将各类知识融会贯通,以便更好地将思想政治课内容阐释清楚。4.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提升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一项调查表明,56.4%的新教师认为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是促进自身转化的有效途径。老教师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管理能力还是教学水平,都远远超过了青年教师,这是青年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最优资源之一。因此,高中青年思想政治教师应积极主动利用这种资源,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多学习,多请教,尽可能多去听老教师的课,再结合自身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端正教学态度,认真对待每一节政治课,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坚持反思能力的培养,每节课上完之后都应及时反思,并形成文字;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和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敏锐度,关注时政热点,提升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在提高教学管理能力方面,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多阅读心理学等书籍,从宏观上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予以把握和了解,同时多向班主任以及有威信的教师请教管理经验,并掌握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比赛活动。从公开课的准备到公开课的展示,都能极大地提升比赛教师的教学能力。无论是从教学语言、细节,还是整堂课的宏观设计,都使参赛教师得到锻炼。参加公开课,不仅能够全面地提升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还能加强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与本学科其他成员的联系,增进了感情。更为重要的是,一节公开课结束后需要讲课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教学反思以及评委老师全面细致公正的点评,这无疑为提升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自身素质提供了快捷有效的途径。

四、充分发挥优秀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在提升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过程中,发挥优秀青年教师榜样示范作用必不可少。榜样示范作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较强的引领作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增强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业优越感,如可以将一些优秀的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先进事迹作为典型事例在学校和社会上广泛宣传,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与表彰。这样既增强了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又能对周围亟须提升自身素质的高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坤.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素质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

[2]牟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素质的优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

[3]王乐乐.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素质的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4]张勇.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

专业素质范文篇9

新课程下地理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包括地理教师的现代专业信念、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育经验、专业能力、专业道德等多方面。

1、坚定的专业信念

地理教师的信念是指地理教师在自己一生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教师角色、课程、学生、地理学习、教育教学常规、班级的管理等相关因素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观点,如地理观、课程观、教育观、学生观等等,其范围涵盖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生活经验,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从而指引着地理教师的思维与行为。拥有坚定信念的地理教师,能够把地理教育教学看作是自己一生的使命,并为之而奋斗。这中间不论经历什么样的困难、挫折,都将百折不挠,坚持到底。

2、全新的地理教育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具体而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新的地理教育目标观

新课程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也特别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态度、习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形成。

2.2新的地理教师观

教学的根本点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为学生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因此,教师的角色亦被赋予新的内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化为主动的研究者。

2.3新的学生观

学生是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其尊严和人身权益。学生是整体的人,教师既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更要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体验、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教育教学中允许学生犯错;学生具有可塑性,正因为如此才使教育成为可能。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必须予以充分挖掘。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2.4新的课程观

课程管理将由国家统管制逐步走向国家、地方与学校的分权决策制,这意味着教师将有权也有责任参与课程的管理与课程的开发工作。因此,要求地理教师必须具备新的课程意识,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念、培养和增强课程开发的能力,逐步由国家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地方、学校课程的研制者和开发者。

2.5新的地理教学观

新课程要求改变原来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接受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密切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实现教学行为的几大转变,即由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学生发展、由重教师的权威转向重师生的平等交往与对话、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以及由重统一规格转向重差异性教育。

2.6新的地理教材观

新课程教材观认为,不必过分强调教材的精华性、权威性和学术性,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因此,教师不必完全忠实于教材、一味照本宣科,而应大胆质疑与创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可以是教材的编写者;教材应该是多样化的。

2.7新的评价观

传统的评价观只重视考试、分数、升学率,这样的片面评价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新的评价观认为,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多样化评价相结合,以实现从量到质,从知识、技能到习惯、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全方位的评价,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更好地发挥评价在课程改革中的功能。

3、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

3.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地理学科本身是一门既文又理的综合性学科,跨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地理教师只有博学多才,才能拓宽视野和角度,才能旁征博引,把地理课讲的生动形象,饶有趣味,通俗易懂,才能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才能创造出个性化的教学氛围,也才有利于因材施教。因此地理教师应不断加强地理学科之外的其他知识的学习,如文学修养和相关的逻辑学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一般原理、适用的范围、使用的方法、百科常识和生活知识的学习,了解相邻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思想、新观念及一些新事物等。

3.2坚实的地理学科专业知识

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核心。地理教师只有完整、系统、扎实、精深地掌握地理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统揽全局地处理教材,才能教给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技能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使他们将地理知识融会贯通。地理教师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包括以下四个层次。首先是熟练掌握地理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掌握其地理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如地球、地图知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或系统的地理知识。第二层次是熟练掌握地理专业的主体知识,及把握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不受教材的编排、所任课程的隔离及阈限,如熟练把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等系统知识,并能融会贯通。第三层次是地理教师要有较为扎实的方法论的知识,包括掌握地理科学的思想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以及不同的地理课题的认识步骤、认知策略等的知识。第四层次是了解地理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历史背景。如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地理学科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内部分支学科间的发展更新,宏观研究领域、应用研究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全球性、区域性重大问题的解决等等。

4、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师的教学不同于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具有明显的情景性,专家型教师面对内在不确定性的教学条件能做出复杂的解释与决定,能在具体思考后再采取适合特定情景的行为。在教育工作中,很多情况需要教师机智地对待,这种教育教学的机智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种情况下适宜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就是不恰当的。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当时的情景有分寸地进行工作,才能表现出教师的教学机智来。在这些情景中教师所采用方法来自个人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因此地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总结和思考,多听取和借鉴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5、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

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是教师开展有效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没有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做保证,教师的高尚职业道德水平就得不到体现,知识修养水平也无法对教育教学产生实质性效应。具体而言,地理教师应具备以下五种能力:

5.1教育教学能力

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指地理教师为顺利完成地理教学活动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和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的能力。包括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对学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等。成功的地理教师应具备以下能力:

1)教材的理解、分析、处理能力。

2)设计教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

3)观察、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

4)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5)实验、演示和制作模型、图表的能力。

6)准确、精炼和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7)开发智力、进行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的能力。

8)培养正确观点、进行德育思想教育的能力。

9)命题、设计提问和反馈课堂教学情况的能力。

10)对教学活动进行正确评价的能力。

5.2科研能力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两条途径:一是理论学习;二是实践锻炼。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因此地理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科研精深。地理科研是地理教学之源泉,进行地理科研能使地理教学不断丰富与完善;而地理教学又能给地理科研以更多的问题与思索。大量实践表明,教育科研是教师成功的必由之路。地理科研能力包括选择和开展地理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能力;遵循地理教学科学研究的选题原则的能力;了解和运用常用的教学科研方法、掌握地理教学研究成果的表述方法的能力等。

5.3合作交流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教师的工作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联系。教育活动的本质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所以,有效地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是每个教师都面临的问题。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有效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人与人沟通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为教育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4反思能力

中学地理教师的反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不断对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理念、观念、言论资料、教材、教辅用书、教育现象,在头脑中谨慎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意见,切忌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地理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常地进行自我回顾与自我小结。反思的实质在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新高度。

5.5学习的能力

简单地说,学习能力就是从学习中获得知识的能力,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而形成的、概括化了的经验。学习能力是人的能力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终身发展的过程,是职前教育、新任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一体化的过程,地理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为适应新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为新标准新要求而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新时期地理教学的需要,使自己在职业生涯的各阶段都能保持较高的职业水准。

6、崇高的地理专业道德

地理教师的专业道德应包括教师应具有的思想品德(即教师的师德意识、教育理念、职业态度和人格水平。)和地理教师的专业道德(即地理教师正确的地理观、爱国主义情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地理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以及地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地理审美等方面)。可以看出,地理教师的专业道德是地理教师对地理教育工作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地理教师对待教育工作的一种态度,是教师思想、观点、个性品质在教育工作中的集中表现。地理教师崇高的专业道德对学生地理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把教师的知识能力比做“硬件”的话,那教师的专业道德就是名副其实的“软件”。

二、新课程下提高地理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

1、学校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制度体系,创建“学习型校园”。

学校应整合好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等力量,调动教师个体的积极性和群体的合作性,保证学校教育研究有序有效的进行。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有创新的、有活力的制度体系,包括课程制度、教学制度、评价制度、教研制度、奖励制度、评优评先、青年教师进修制度等管理制度,以人力、物力、财力诸方面为教师提供学习和研究的保障,帮助教师不断创新,走向成功。学校应特别注重教师学习制度的建立,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

2、在教学反思中实现发展

从教学活动过程中总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学生的表现有了哪些进步;教学过程是否如你所期望的,发生了什么;反思上课时改变了计划的是哪些内容,为什么;思考是否能从教学过程中找到新的课题。

3、在借鉴中求拓展---课例研究

观看名师教学课例,并进行仔细分析,领悟名师的教学理念,揣摩名师的教学艺术,实践名师的教学行为,并重点透析名师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做法。不断反省和修正自己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设计、调整教学行为,追求更有成效的教学效果,实现从观念到行为的专业素质整体发展。

4、在彼此交流中实现同伴互助

加强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5、以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契机积极参加各种培训

以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契机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尽快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适应新课程对地理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郑建。新课程与地理教师素养。贵州省教育学院地理系。

〔2〕赵会勤。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沙溪镇溪角中学。

〔3〕姚继东。新课程下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研究.哈尔滨市道外区教师进修学校。

〔4〕徐满。谈新课程下地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河北省宽城县汤道河高级中学宽城。

〔5〕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研制工作组。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专业素质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素质提升;培养模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更为严苛,也更加希望可以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素质的提升培养,能够为护理专业的服务开展提供更多动力,能够让学生与岗位需要更好结合,为学生的发展和我国护理事业的开展提供支持。

一、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素质提升培养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逐渐富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促进了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而护理专业作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倾向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保健。其是老百姓日常医学常用的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必需方式,这也对护理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近年来,护理学的教育培养理念也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更加注重护理过程中护理参与人员相关责任落实。随着理念的转变,也会带动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在病人的康复护理中,更加注重整体(医疗、保健、心理辅导等)的护理模式。在护理工作水平提升的同时,对护理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从事护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丰富的理论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因此,高效护理专业学生应切实树立先进的医学护理理念和责任意识。在日常学习中,注重自身理论、实操水平的学习提升,以更加全面的医学素质和护理能力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二、现阶段护理专业学生普遍的素质情况

1.一些学生在护理学习上缺乏专业精神。一些学生在护理学习上,并未专心于护理专业的深造与发展,而将其作为当上医师的过渡性学科,此类在护理学习上缺乏专业精神的行为,会导致学生在护理学习上不专心、不认真、轻视护理专业知识的学科价值,从而导致其专业知识学习很不扎实,同时存在专业定位认知上的偏差,没有摆正自己作为护理人才的专业位置。在这种不正确思想的影响下进行护理专科知识的学习,其必然导致学生专业知识不巩固、不扎实、专业能力差、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即便将来从事护理工作,也很难安心工作,在工作质量与工作责任心上很难得到保障。2.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足。一些从事护理学习的学生,仅仅把努力方向集中在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上,错误地认为只要通过死记硬背记住了教材内容就算学好了护理学,殊不知护理学涉及的理论知识十分丰富,其属于一个跟其他学科具有多方面交叉的综合性体系,其中涉及有关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科等方面的多学科内容。假如学生在护理学习上不注重对自身综合素质的修养,而仅仅想依靠死记硬背来学习专业知识,必然导致知识结构偏狭和过于理论化,综合素质严重不足,这样的学生在接触实际护理工作时会遇到多方面的困难和阻力。3.实践操作能力差。护理学科高等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教育对象不仅要熟悉护理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这要求学生在经过深造与学习后,在实践方面接触与处理很多护理实务时能够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与实践才能。而目前学校教育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上普遍薄弱,很多学生缺乏实践训练,尽管在理论学习上学生表现得十分优异,但是其掌握的护理知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跟实践脱节的问题,因而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差,专业素质发展上存在过于理论化的问题。这样的学生一旦步入工作岗位,容易因实践操作能力不足而遭遇一系列的困难,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4.学生的心理素质差。目前从事护理专业学习的很多学生,往往出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或二零零零年以后,很多都是家庭当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很少受到挫折和打击。因而很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素质差,情感脆弱,遭遇困难和阻力缺乏心理适应性和危机应对能力的问题。这样的学生尽管很多在理论学习上表现十分优异,但是一接触实际的护理工作,在实践中遭遇到危机和挫折,会立即表现得畏首畏尾、手忙脚乱、束手无策。这都是由于学生心理素质差造成,如果不能通过一定的心理训练调整其心理状态,会使得学生在接触实际工作时表现出专业素质低下,应对困难和危机处理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5.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意识。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尽管可以让人掌握各种各样的护理知识,懂得专业领域的操作规则与处理程序,却不能微观到教学生怎样根据具体的病患进行随机应变的判断与处理。因而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主动性与独立意识,懂得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判断和处理实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目前从事护理学习的很多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与独立意识,不懂得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领域的思维判断能力,只通过死记硬背记住了教材上的一些抽象知识点,而不懂得怎样在应对病患时进行合理的判断与处理,一旦脱离开教师的指导,独立面对实务时往往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进行思考和判断,这样必然导致学生的专业护理能力欠佳,在处理实务操作上遭遇一系列困难。

三、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素质提升培养模式探索

1.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社会上每个行业都讲究职业道德。而在医疗行业中,医生和护士的职业道德更加重要。因为医生和护士都是围绕病人恢复健康而进行的相关服务工作,其服务质量的高低好坏直接决定着病人能否顺利恢复健康甚至是生死存亡。联合国设立“护士节”就是对其职业重要性的肯定和赞美。因此,从事护理专业学习的学生作为护理事业的接班人,高校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光荣使命感,促进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职业道德养成的重要性和自觉性。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习等方式,了解和体会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的辛苦劳累和肩负的重大责任,不断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另外,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引入经典真实的典型事迹等方式,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内容当中,经过不断的教育,更加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让学生从主观上形成做一名白衣天使的伟大使命感和光荣责任感。2.扎实的理论基础。从事护理工作,不仅要具备积极热情的态度,还应该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功底。医学对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开展工作的。尤其是当前医学水平的快速发展,新的知识理论更新速度较快,这就需要护士掌握的相关医学理论知识逐渐增多。因此,一方面护理专业学生要认识到理论知识对适应岗位的重要性,自身进行勤奋刻苦的理论知识学习,这样才是提升理论知识水平的前提。另一方面,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也应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护理专业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论知识教育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相关医学知识。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护理专业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医疗职业,仅依靠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也不能较好地胜任岗位。护理工作岗位要求护士不但要做好病人的日常管理工作,如:对病人进行发药、照顾病人日常生活等,还要对病人进行打针、输液、灌肠、导尿等护理工作内容。这就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理论实践功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