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才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4:35:48

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技术人才范文篇1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印发<**市**区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评选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委发[**]25号)安排,现将我区**年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评选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对象

在我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岗位和在工农业、商贸服务业等生产第一线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在职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是在关系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学术技术领域涌现出来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适当考虑行业分布。

二、评选范围

凡是在我区行政区域范围内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含自由职业者),符合条件的,均可申报。

三、评选名额

**年进行首次评选,评选名额为5-10名。若候选人才业绩不突出,也可少于5名。

四、评选条件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模范履行岗位职责,近三年内(**-**年)在专业技术技能岗位上做出杰出贡献,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重大效益或产生重要影响。具体为:

(一)在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中,解决重大技术问题,单项项目为我区创造税收达50万元以上。

(二)在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上有独特创造,教育教学成就在全国、全市居于领先地位,社会影响大,堪称模范。

(三)医术精湛,多次治愈疑难、危重病症,或在较大范围内对预防、控制传染病作出重大贡献的,或在卫生科研和成果推广中业绩突出,为我区创造经济效益达100万元以上。

(四)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信息、金融、外贸、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经实践检验,具有特殊贡献的人员。

(五)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领域取得优异成绩,或为我区赢得重大荣誉,在市内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对发展我区的先进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

(六)在其他领域作出重大贡献、有较大社会影响的。

五、评选办法

(一)推荐

本次评选采取组织推荐、专家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区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由本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审议后,提出推荐人选;

2.非公有制企业由区工商联初审推荐;

3.在区中央、市属企业由区经委初审推荐;

4.无行业主管部门或固定单位的人员,符合条件的其他人员,可以直接向区人事局申报。

上述各单位初审后,材料统一报区人事局。

(二)审查

区人事局根据评选条件,对推荐人选的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候选人员名单。

(三)评审

由区委人才干教办组织若干专家组成各领域评审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酝酿评审,经过充分讨论后,进行无记名投票,按得票多少为序提出拟奖励人选。

(四)审批

对评选出的拟奖励人员,由区委人才干教办、区人事局报区委、区政府审批。

(五)公示

区委人才干教办将拟奖励人选名单及有关成果和实绩进行公示,如有弄虚作假等行为影响其评选的,取消资格,所缺名额不再递补。

六、表彰奖励

经公示无异议的人选,确定为**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由区委、区政府制发文件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并发给奖金。

七、材料报送及要求

(一)须提供的材料

1.《**市**区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推荐表》(见附件1,可在本网站下载中心下载),一式二份,并附近期一寸免冠照片。

2.《**市**区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推荐汇总表》(见附件2,可在本网站下载中心下载)

3.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提供2000-3000字的杰出贡献实绩申报材料,加盖所在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公章;无固定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的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提供3000字以内的杰出贡献实绩自荐材料。

4.杰出贡献实绩证明材料,包括**-**年度取得的技术成果证书、表彰文件、突出业绩及本人身份证等(附材料清单),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原件经区人事局审查后退回。

(二)报送时间及地点

专业技术人才范文篇2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区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评选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委发[**]25号)安排,现将我区**年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评选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对象

在我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岗位和在工农业、商贸服务业等生产第一线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在职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是在关系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学术技术领域涌现出来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适当考虑行业分布。

二、评选范围

凡是在我区行政区域范围内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含自由职业者),符合条件的,均可申报。

三、评选名额

**年进行首次评选,评选名额为5-10名。若候选人才业绩不突出,也可少于5名。

四、评选条件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模范履行岗位职责,近三年内(**-**年)在专业技术技能岗位上做出杰出贡献,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重大效益或产生重要影响。具体为:

(一)在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中,解决重大技术问题,单项项目为我区创造税收达50万元以上。

(二)在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上有独特创造,教育教学成就在全国、全市居于领先地位,社会影响大,堪称模范。

(三)医术精湛,多次治愈疑难、危重病症,或在较大范围内对预防、控制传染病作出重大贡献的,或在卫生科研和成果推广中业绩突出,为我区创造经济效益达100万元以上。

(四)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信息、金融、外贸、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经实践检验,具有特殊贡献的人员。

(五)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领域取得优异成绩,或为我区赢得重大荣誉,在市内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对发展我区的先进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

(六)在其他领域作出重大贡献、有较大社会影响的。

五、评选办法

(一)推荐

本次评选采取组织推荐、专家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区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由本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审议后,提出推荐人选;

2.非公有制企业由区工商联初审推荐;

3.在区中央、市属企业由区经委初审推荐;

4.无行业主管部门或固定单位的人员,符合条件的其他人员,可以直接向区人事局申报。

上述各单位初审后,材料统一报区人事局。

(二)审查

区人事局根据评选条件,对推荐人选的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候选人员名单。

(三)评审

由区委人才干教办组织若干专家组成各领域评审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酝酿评审,经过充分讨论后,进行无记名投票,按得票多少为序提出拟奖励人选。

(四)审批

对评选出的拟奖励人员,由区委人才干教办、区人事局报区委、区政府审批。

(五)公示

区委人才干教办将拟奖励人选名单及有关成果和实绩进行公示,如有弄虚作假等行为影响其评选的,取消资格,所缺名额不再递补。

六、表彰奖励

经公示无异议的人选,确定为**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由区委、区政府制发文件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并发给奖金。

七、材料报送及要求

(一)须提供的材料

1.《重庆市**区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推荐表》(见附件1,可在本网站下载中心下载),一式二份,并附近期一寸免冠照片。

2.《重庆市**区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推荐汇总表》(见附件2,可在本网站下载中心下载)

3.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提供2000-3000字的杰出贡献实绩申报材料,加盖所在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公章;无固定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的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提供3000字以内的杰出贡献实绩自荐材料。

4.杰出贡献实绩证明材料,包括**-**年度取得的技术成果证书、表彰文件、突出业绩及本人身份证等(附材料清单),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原件经区人事局审查后退回。

(二)报送时间及地点

专业技术人才范文篇3

同志们:

一、20*年度全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情况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各县(市、区)人才办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广大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开拓创新,立足本职,发挥特长,在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领先作用。共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2人次,市级成果160多人次;在市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360多篇,其中部级146篇、省级102篇、市级112篇;全年出版专著35部;取得专利28项。二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发挥了智囊、咨询作用。仅通过《专家论坛》渠道,就有30多名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30余条各方面的经验和建议。三是在促进产业化中发挥了带头作用。滑县华康实业董事长、大豆纤维发明人李官奇和安化集团张金阳、安钢集团张清学、张怀宾、鑫盛机床吕安相、市农科所崔俊明、滑县华丰种业公司赵秀珍等都是注重自主创新并积极促进产业化的我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中的典型。四是在培养专业技术领域后备人才方面发挥了传帮带作用。一年来,共帮带各行业专业技术后备人员645人,帮带成效显著,为我市各行业保持发展潜力做出了很大贡献。五是在为广大群众和生产实践服务方面发挥了科技服务作用。以农业类专业技术人才为例,20*年全年推广良种面积达106万亩;为群众增加收入12730万元;培训农民161700人次;现场指导传授技术130次;共发放农业类科技资料276100份。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市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些同志满足于已有的一些成果,对专业技术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足,研究不够,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少数专业技术人才创新精神还不够强,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的意识不够强;有些同志只顾自身发展,在发现新人,培养后备人才方面的意识还不强;在一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身上还存在组织纪律性不强,缺乏集体主义精神,不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提高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把握正确方向,充分发挥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战略部署的第一年,全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精神,顺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拿出新举措,创造新业绩,充分发挥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一强五前”目标中的作用。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做到统筹兼顾,努力做到服务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在工作重心上,要紧紧围绕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在如何以创新的理念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增强我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激活内力,引进外力,切实增强经济软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如何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壮大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繁荣第三产业,加快推进“三大转变”;如何解决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低,就业难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和深层次问题方面积极探索。三是在形式方法要注重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通过加强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带动全民创新意识的提高,为我市创建部级创新城市打下坚实基础。三、注重整体形象,努力把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塑造成为“政治坚定、专业精熟、务实创新、勇于奉献”的典范。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不仅要在专业技术方面优秀,同时还要注意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良好形象。具体讲要加强四方面的自身建设:一是加强思想建设。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科学意识等四种意识。二是加强能力建设。要不断增强综合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传道授业的能力。三是加强作风建设。要树立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精神;要有埋头苦干的品质;要有开拓创新的魄力;要有精诚合作团结互助的团队作风。四是加强道德素质建设。要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培养,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高尚情操,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境界,真正展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

专业技术人才范文篇4

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一是

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培训规划,编制出台了《富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十一五”规划》,提出继续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了工作重点,强化了保障措施,并对加强组织和管理提出若干要求,同时,在富阳市“十一五”人才规划中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意见。二是出台《富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富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教育证书管理制度》等政策配套文件,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富阳市人事局联合各级机关部门、各乡镇街道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和管理办法,积极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发动工作。

二、宣传有力,认识到位

积极把握舆论的导向机制,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宣传省、市本地区的继续教育有关政策,宣传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宣传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的有关程序和教育内容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有关要求,引领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关注此项工作,参与此项工作。通过有效的宣传,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它将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提升个人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不断成长成材。经过几年的宣传和培育,我市积极营造起了“人人参与,我要学习,让我受益”的良好学习氛围,在最近6月23日、24日两天人才中心开展的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中,一期就容纳了300余人,场面火暴。

专业技术人才范文篇5

一、引进人才的范围

1、卫生行业:主治医师

2、教育行业:高中教师

3、农业系统:农艺师

4、其它行业急需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

二、引进人才的条件

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年龄在50岁以下,有一定工作业绩和工作经历,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条件。

三、引进人才的程序

1、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首先提出拟引进人才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报县人才领导小组批准;

2、招聘引进程序:一是引进人才计划批准后,由用人单位对拟引进人才进行初选;二是由县人才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对拟引进人才进行考察,考察工作严格按照干部考察程序和干部监督程序进行.;三是由县人才领导小组提出意见,报县委批准。

四、引进人才的待遇

1、对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由用人单位负责协调解决住房,并补助安家费;工资按国家规定的我县相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标准和相同工作人员工资标准确定,所需经费由县财政负担50%(每人年约补助1万元),由用人单位自筹50%,在培训、探亲等待遇方面,按照我县相关规定,与其他相同工作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2、配偶愿随迁本县的由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本人情况安排其适当工作与解决待遇问题;教育部门妥善安排其子女的入学、入托问题,公安部门办理入户手续,在办理手续过程中,任何部门或单位不得收任何额外费用,其本人与家人享有本县人员同等待遇。

五、引进人才的管理

1、用人单位对引进的优秀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引进人才的业务管理和政治理论学习,并实行年终考核制度,对工作业绩突出,考核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和表彰,对不能履行岗位职责者的,及时提出意见报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予以辞退。

2、凡经批准引进的优秀人才,不受用人单位编制、职称比例的限制,财政负担的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如引进计划未完成,财政按实际聘用人员拨付资金。

3、凡引进的优秀人才,按本人实际专业技术水平,依据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文件规定,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时间从单位聘任之日算起。

4、凡从内地辞职流动到我县的优秀人才,无档案材料的人员,经调查核实,可以重新建档。

5、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我县工作满1年以上,工作业绩突出,考核优秀的,经县委批准,可纳入我县干部录用计划,报请上级批准,优先正式录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后,优秀聘用。

六、要求

1、各党委及用人单位要高度重视急需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工作,要将此项工作列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要为我县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县三个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保障。

专业技术人才范文篇6

基本现状

(一)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

止20*年7月30日统计,全市企事业单位,包括党组织关系在我市的部、省属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3169名,其中市直13532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16.3%;县区50856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61.1%;党组织关系在我市的部、省属企事业单位15638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18.8%;民营企业3143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3.8%;女性29740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35.8%;少数民族530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0.6%;中共党员21680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26.1%;派539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0.6%;全市现有部级突出贡献专家4名(部省属企事业单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47名(不含部省属企事业单位),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37名(其中部省属企事业单位20名),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名(其中部省属企事业单位5名),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员9名,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115名,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拔尖人才60名,市“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员50名。

1、学历结构:全市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238名,占总数的0.3%,其士15名(民营企业7名,部省属企事业单位6名),硕士96名(部省属企事业单位84名);大学学历的12291名,占总数的14.8%,其中第一学历的8145名(部省属企事业单位4192名);大专学历的29026名,占总数的34.9%;中专学历的30275名,占总数的36.4%。

2、职称结构:全市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212名,占总数的0.3%,其中部省属企事业单位95名,市直60名,县区28名,民营企业29名;副高职称的2953名,占总数的3.6%,其中部省属企事业单位1083名,市直606名,县区1177名,民营企业87名;中级职称的19320名,占总数的23.2%,其中部省属企事业单位4572名,市直2710名,县区10829名,民营企业1209名;初级职称的46349名,占总数的55.7%,其中部省属企事业单位6271名,市直5863名,县区32661名,民营企业1554名。

3、年龄结构:全市专业技术人才中,35岁以下的36876名,36岁至45岁的23783名,46岁至55岁的17046名,55岁以上的5464名,分别占总数的44.3%、28.6%、20.5%和6.6%。

4、行业结构:全市专业技术人才中

(1)教育系统35949名,占总数的43.2%,其中女性13574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11名,大学学历的5411名(第一学历的2935名),大专学历的14936名,中专学历的14166名;正高级职称的60名,副高级职称的1352名,中级职称的8405名,初级职称的21197名;35岁以下的16389名,36岁至45岁的88*名,46岁至55岁的7690名,55岁以上的3067名;

(2)卫生系统10255名,占总数的12.3%,其中女性5807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6名,大学学历的901名(第一学历的746名),大专学历的2632名,中专学历的5362名;正高级职称的68名,副高级职称的454名,中级职称的2361名,初级职称的6845名;35岁以下的5111名,36岁至45岁的2891名,46岁至55岁的1923名,55岁以上的330名;

(3)农林水系统4674名,占总数的5.6%,其中女性1181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8名,大学学历的672名(第一学历的458名),大专学历的1101名,中专学历的2615名;正高级职称的10名,副高级职称的183名,中级职称的1229名,初级职称的2764名;35岁以下的2211名,36岁至45岁的1306名,46岁至55岁的815名,55岁以上的342名;

(4)工商企业系统153*名,占总数的18.4%,其中女性4855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57名,大学学历的2816名(第一学历的2213名),大专学历的5272名,中专学历的4137名;正高级职称的13名,副高级职称的593名,中级职称的3480名,初级职称的8073名;35岁以下的6878名,36岁至45岁的5110名,46岁至55岁的2836名,55岁以上的479名;

(5)其它系统16988名,占总数的20.4%,其中女性3961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53名,大学学历的3908名(第一学历的2650名),大专学历的6676名,中专学历的5422名;正高级职称的62名,副高级职称的714名,中级职称的5487名,初级职称的8132名;35岁以下的6298名,36岁至45岁的5285名,46岁至55岁的4000名,55岁以上的1405名。

(二)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全市各系统均需要专业技术人才,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年龄集中在30—40岁之间,男性需求居多,学历要求大学本科以上,中级以上职称,特别是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教育系统:

全市应编制中小学教师38495名,其中高、职中教师6262名,初中教师13963名,小学教师18270名。目前,全市中小学教师实际缺编4179名,其中高、职中教师缺编1534名,初中教师缺编1569名,小学教师缺编1076名。高中语文、数学、物理、英语、农村小学体育、音乐、美术以及中小学英语、信息技术教育等学科教师比较紧缺。

2、林业系统:

主要缺乏林业工程勘察设计、林业工程监理、生物技术营销、旅游策划、园林花卉和林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林业工程技术人员缺口25人,经营管理人员5人;学历要求研究生4人,大学本科16人,大专学历10人,年龄在25—40岁之间;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15人,中级以下职称的15人。

3、卫生系统:

需要懂业务、懂管理、有一定法律知识和企业营销经验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有专业特长和较高技术水平、在业务上富有创新的学科带头人。要求大学本科以上,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卫生法律、精神卫生等学科。

4、农业系统:

需要农业信息管理、植保、畜牧、农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

5、县区需求情况:

(1)、岐山县:熟悉林业技术规划、农业信息管理、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大学以上,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2)、陇县:英语3名、物理、化学、数学各2名,要求大学本科学历;外科2名、骨科、眼科、麻醉等需要6名,要求副高级职称或大学本科学历;市场营销10名,财务与金融10名,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3)、麟游县:需要城镇绿化、规划、临床医学、数理化、英语教师,要求大学以上学历,果树、蔬菜、植保、农产品加工、水利工程等专业要求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

(4)、眉县:需求林业设计、水利工程、水泥专业、西医临床、英语、生物、数理化教师等方面的大学本科学历,35岁以下,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5)、扶风县:需求植物保护、园艺、临床医学、英语、中文、数理化教师等方面的大学本科学历,20—45岁之间,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6)、太白县:需求种植、临床医学、英语、数理化教师、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35岁左右,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7)、金台区:需求园林工程、建设规划、环卫工程、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临床医学等方面的大学本科学历,25—50岁之间,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8)、陈仓区:需要历史、物理、化学、地理、英语等专业教师,畜牧、农林、水电、医疗卫生和统计、会计、经济管理等领域中高学历层次和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全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基本情况

1、切实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管理工作。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对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行了分级分类管理。1999年以来,在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了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培训考试,参训人员达6000多人。市教育系统以造就“名师”为目标,实施跨世纪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从1992年起,在全市教师中推行了“教育质量工程”,开展了“评教赛教、评优树模”活动,树立了一批学科骨干教师。目前,全市有在职特级教师25名,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560名,省、市级教学能手1211名,市级青年骨干教师1360名,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75名。结合全市“三五人才工程”的实施,先后选派100多名专家赴港、澳和出国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本学科专业领域以及相关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根据《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管理办法》,确定市级部门干部培训中心和15个专业技术学校为继续教育基地,设立了3个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培训考试点,为搞好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

切实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工作。一是在用人制度上,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推行聘用制为目标,以职称聘约管理为切入点,按照因事设岗、按岗聘任、签订聘约的步骤,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对全市4.68万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全部按岗位评聘了职称。认真落实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及省政府《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我市的《实施意见》及六个配套政策,在全市卫生系统实行了全员聘任制。二是在分配制度上,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指导意见》,在全市21个单位进行了试点。目前重点在扩大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范围上下功夫,计划年内力争市属事业单位扩大到80%,县(区)属事业单位扩大到50%。三是在人才资源配置上,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开放了*市人才市场,形成了以中国西安人才市场为依托,市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人才市场为中心,12个县区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13个人才市场为分支机构的服务网络体系,设立*人事人才网站,点击网站、收集信息15万条,在今年“非典”时期举办了为期一月的*市网上招聘会,100多个单位参加,7000多人求职,招聘人才500多人。每年举办两期大型人才交流大会,每月逢“6”举办中小型人才交流会,近两年交流人才3万多人,人事3000多人,人才测评4000多人,这些工作打造了各类人才自主择业、合理流动的平台,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凸现。

2、抓好有突出贡献专家和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一是有计划地加大了有突出贡献专家和拔尖人才的选拔力度。99年,制订了《*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和《*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将评选周期由不定期改为两年评选一次;将评选范围扩大到驻宝部、省属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将评选种类由只评选拔尖人才,变为既评选拔尖人才,又评选中青年拔尖人才,从而使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明显增强。先后命名表彰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拔尖人才190名。二是对专家和拔尖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对已命名的省管专家和市管拔尖人才,分别实行五年期和四年期的动态管理,每年都给他们定目标任务,签订责任合同,年终进行考核,实行优胜劣汰,组织他们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全市产业结构调整、重大经济建设项目决策,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咨询论证,引导他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建功立业。三是建立并落实了市委常委及县区领导联系专家拔尖人才制度、专家拔尖人才体检、疗养、津贴发放等制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专家和拔尖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抓专家和拔尖人才这支骨干力量,带动和加强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3、加大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力度。制订了全市《实施“县、乡、村乡土人才工程”的规则》,提出从2000年开始,在五年内全市培养800名县级乡土人才,8000名乡级乡土人才,8000名村级乡土人才的总体奋斗目标。12个县(区)均建立了乡土人才服务站。下发了《关于做好乡土人才选拔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乡土人才的选拔标准。目前已建立了由33300名农村各类“土专家”、“田秀才”组成的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先后两次对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90名优秀乡土人才进行了表彰。

4、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引才引智工作。先后引进了具有硕士学位、双学位和大学本科学历的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1680名。围绕引进国(境)外专家、引进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和国内外培训四个重点,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类引智项目57项,从德、法、美等国家和地区引进专家44人(次)。分别开展了机床设计与工艺、航空仪表设计、农产品残留物鉴定、辣椒抗病毒育种、果树栽培、蔬菜栽培、花卉组培、柳树组培、布尔羊胚胎移植、肉牛奶牛胚胎移植等方面的技术交流。2001年12月,国家外专局授予我市麟游县布尔羊繁育中心为全国引智示范基地,省外专局授予我市辣椒中心和苗木培育中心全省引智示范推广基地。

问题原因

近年来,全市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面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新挑战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全市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仍有与新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的诸多问题,从调查结果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观念需要创新,人才环境有待改善。目前我市在选人用人上表现得观念比较陈旧,发现人才的视野不够开阔,尚未形成人才发现、培养、使用等各个环节互相配套的用人机制,真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的人并不多,当前发展经济的重点是吸引外来投资,大多只是把资金、项目放在第一位,引进人才和技术往往被忽视。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观念滞后,思想不解放,对人才的认识不够”的占76%;认为“缺乏有力的政策倾斜,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占100%;认为“轻人才的培养,继续教育投入不足”的占32%;有的单位把人才当“花瓶”,引进人才是为了单位上等级、评资质,引进前是人才,引进后就成为“虚”才,束之高阁,埋没人才;有的单位在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居住等环境方面投资少,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人才便往其他条件好、环境优越、待遇高的地区流走。在调查中发现,某县去年给一单位引进3名大学生,用人单位仅给予引进的大学生本单位职工子弟的待遇,3名大学生工作不到半年,就都走了;某医院从西安交大引进一名本地医科本科生,每月只发给600元工资,到医院只两星期,就被河南一家医院以每月2000元聘走了;人才观念、政策、机制的相对滞后,制约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现有人才作用的发挥。

(二)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十分紧缺。从区域分布看,市区及县城地区人才比较集中,山区、基层人才严重不足。非公有单位人才拥有量与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规模不相称。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中,一般专业人才所占比重较大,而具有高学历、高职称以及科技带头人、专利发明人比重偏低,全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仅有287名(部省属企事业单位121名),大学第一学历为本科的仅占11%,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83.7%;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仅占4.4%,初级职称的占68.8%;且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其中教育和卫生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占总量的59.3%,而直接从事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人才相对不足。能够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生产领域,经营管理、科研创新、市场营销等高级专家人才十分缺乏,严重制约*新型工业化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近三年,我市考入各类高等院校的本科生高达19678人,但回*工作的本科生仅863人,且多为文科专业的学生。大学本科生来宝工作人数呈下降趋势,急需的本科生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引进十分困难,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人才使用效益不高,管理机制缺乏活力。在使用方面,论资排辈的现象比较突出,重资历,轻能力,照顾平衡的多,而破格提拔优秀人才少;考核机制不完善,年终考核缺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形式成份多,“优秀”轮流当,能上不能下,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依然存在;人才调配、流动机制不完善,有的企业停产、倒闭后,上级主管部门往往只是重视有形资产的盘算,而不重视包括人才在内的无形资产的重新配置,任其自生自灭,大量流失。人才流失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才流失给我市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单位对流失人才培养的投入无法收回;另一方面,流失的人才可能成为新的竞争对手。特别是掌握着单位关键技术、主要客户或商业机密人员的流失对单位的损失和打击是无法估量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我市仅拔尖人才就有9名调往外省或外地,还有2名自行离职出走;97年以来,全市骨干教师共流失409名;某部、省属企业,近五年外流的专业技术人才达140多人。在人才资源配置日益市场化的情况下,对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机制和政策法规缺乏研究。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市在吸引人才、重视人才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但这些政策停留在口号层面的多,真正落到实处的少。虽然政策的制订也不比一些地区迟,但真正的实施却阻碍重重。一是人才引进还存在领导人说了算的现状,领导不表态,人才就引不进,既使引进了,政策也兑现不了,结果造成人才再度流失,增加了人才引进成本;二是就业政策缺少透明度,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分配制度不灵活,大锅饭现象依然严重,想留的留不住,想进的进不来;四是人才的有效流动机制还没有形成,大材小用、专业不对口、所用非所长、闲置和半闲置等现象比较普遍;我市人才开发建设意识和人才观念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人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不够健全;人才、智力引进和流动渠道不畅,人才政策上,大多也是停留在农转非、工资升级等方面的内容多,而市场化配置效能不高;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形成,存在着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择业观念、用人机制、收入分配、人才环境等因素对人才总量扩张、高层次人才引进开发形成制约;同时,*地处西北内陆,综合经济实力不强,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与沿海城市及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各级政府用于高级人才的开发、引进、奖励、培训、工资福利等方面的财力有限,这是我市对高级人才缺乏吸引力的最直接的根本性原因。

对策建议

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结合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发展,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升人才素质为主题,以调整人才结构为主线,以优化人才环境为重点,在稳定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培养适用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布局适当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创建“四市”目标,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1、领导重视,广泛宣传、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1)强化措施,建立联系专业技术人才长效机制。一是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知识分子制度,在县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人联系一名科技专家,每人联系一个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密集的单位,每人抓一个科研项目;二是每年定期召开两次知识分子工作座谈会,不断收集知识分子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和建议,归口办理,及时解决;三是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检查总结,每年组织人力对全市知识分子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督导已有的政策全面落实,对政策落实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落实差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2)加强制度建设,为人才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在健全现有人才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首先,完善专家和拔尖人才体检、疗养、津贴发放等制度;其次,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5部门《关于优化人才环境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尽快拿出我市贯彻意见。制定专业技术人才参与成果转化的收入分配政策、税收减免政策、功臣奖励政策、住房和子女就业等优惠政策,努力改善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第三,建立重大项目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凡市府实施重大项目重大决策前召集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以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准确性。

(3)加强宣传,不断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一是组建科技人才宣讲团,充分利用每年开展的科技宣传月活动,广泛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使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认识到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继续在市属各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常年开展科技人才典型宣传,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

(4)营造公开规范的执法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政府各部门要转变职能,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增强服务意识,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切实为人才排忧解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每年有计划的为人才办一两件实事,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聚才、爱才、惜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2、提高待遇,稳定队伍,切实转变用人机制。

(1)优化配置,调整结构。围绕总量优化、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目标,改革现有学历、职称待遇政策,提高事业单位、企业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鼓励大专以上毕业生到科研单位、企业去工作,改变非生产性单位占有人才比例高的局面;对于使用不当,用非所长或专业不对口的科技人员打破工人、干部身份,在个人提出意愿的基础上,调整到新的适合其特长的岗位,对优化组合下来的富余人员,按照用其所学的原则,进行对口调整,达到人事相称,职才相称。

(2)进一步加强引人机制。一是出台《*市高级人才管理办法》,认真研究区域优势及其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确定重点课题、重点行业的紧缺人才,在引进各类高学历、高职称、高能力等高级人才时,允许突破编制限额、学历限制、户籍、地域和所有制身份限制,迅速改变目前我市高级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二是加强引智力度,坚持“不求所有所在,但求所用所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交通条件,从部、省属国有企业、大专院校、国家科研机构“借脑引智”,在项目引进、嫁接、合作等过程中吸引“候鸟式”人才,形成人才共享,让人才以兼职、短期职务、承担委托项目、技术入股、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参加本地经济建设。

(3)改进措施,稳定人才队伍。要做到引得进、留的住、用得好,一是对引进的高级人才,要解放思想,唯才是举,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把他们放在关键岗位去锻炼、去使用,对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人才要及时发展,对政治素质好、具有领导才能的人才要大胆提选拔使用,在重大决策的咨询和论证中积极采纳他们的意见,要避免束之高阁、埋没人才,造成人才资源浪费。二是以情聚心。领导要关心和信任人才,采取定期探访,主动沟通的方式,增强单位对人才的凝聚力。同时,加强对科技人才的思想政治建设,在科技人才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国情教育,引导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热爱*,奉献*的主人翁意识。

(4)建立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实行市场化、多样化的分配激励机制,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分档次提高科技人才的工资水平,对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拉开档次,实行一定的补贴;企业和自收自支单位,实行谈判工资制、合同工资制、年薪制,允许科技干部以技术和专利入股,参与分配,政府给政策,单位具体落实。其次改革我市职称评审办法,适当放宽中级以上的评审条件,实行地方评审证书,在人才具备国家、省评审条件后,再予换证。同时提高企业、事业单位中青年科技人才破格评审比例,在科研单位,企业推行评(审)聘(任)分离的办法。第三由政府牵头,将在技术岗位上的研究生、博士生等高学历人才和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及拔尖人才,纳入市级经济实用住房系列,享受优惠政策,同时提高拔尖人才的津贴,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尤其是对我市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每年评选出3名给予重奖,如配专车、奖住房、给荣誉等。

3、强化培训,狠抓落实,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养。

培训是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增强竞争力和活力的重要途径,按照德才兼备原则,不断加大科技人员和专业技术再培训力度,有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做好全市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1)建立公益性政府培训指导中心。挂靠在市委知识分子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挥宏观调控与管理协调作用,具体负责人才教育的机构落实,平衡生源、培训师资、各部门职能发挥作用等问题。同时,以市级部门干部培训中心和15个专业技术学校为继续教育基地,发挥市级以上专家和拔尖人才优势,组建培训讲师团,坚持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制订详尽的人才培养规划,切实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

(2)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进修制度。在已进行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培训和教师系列教育质量工程培训的基础上,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宏观指导,三年内力争对全市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分学科、有计划的进行一次全面培训,重点是向我市目前急需紧缺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科技创新人才倾斜,弥补人才结构缺陷;结合全市“三五人才工程”的实施,每年组织安排一批素质好、有能力、有成果的科技人才到高等院校或国外学习深造;鼓励和提倡专业技术人才对口自学或参加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

(3)建立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考核和择优奖励机制。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进行登记,完成教育任务的统一发给教育证书,作为职称晋升、评聘和今后择优奖励和提拔的重要依据,激活内因,不断激发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提高的积极性。

(4)建立用于人才培养开发的专项教育基金。经费来源:一是政府每年从财政中列出一定的比例,专门用于人力资源的培训;二是每年收取培训对象一小部分继续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三是社会筹集,用课题或项目带动培训,使受益单位出资赞助培训。资金也可用于科研启动、出版学术著作、扶植企业骨干人才等。

4、加强领导,改革体制,保障人才资源的健康运行。

(1)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尽快成立市委知识分子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知识分子工作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为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有关知识分子工作的政策、规定提出意见和建议;负责落实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政策和精神;负责做好市管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和推选省管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工作;组织市管拔尖人才外出考察学习、疗养及身体检查,做好发放津贴、接待知识分子来信来访、落实各项待遇等工作;引进外地人才质量的审查工作;解决专业人才工作、生活中实际问题,为人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专业技术人才范文篇7

县确立和实施了工业立县”战略,近年来。通过提升工业化,加快城市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经济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多项经济指标连年居全市前列。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县专业人才队伍也不断得到壮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次受表彰的19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就是众多专业技术人才中的优秀代表。刚才,几位受表彰的同志作了发言,围绕我县“工业立县”战略和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从自身的岗位实际出发,讲了意见,谈了打算,也提出了建议,都说得很好。也要根据大家意见,及时研究新情况,认真总结新经验,完善机制,加大力度,推动我县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借此机会,代表县委讲3点意见:

这里隆重召开全县第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表彰会议,今天。这在县进入新世纪以来还是第一次,也是县人才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县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表彰广大专业技术人才在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促进我县人才资源开发,为实现我县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借此机会,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到表彰的19位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

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做好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重要性

今年8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在北戴河专家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确保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当前做好党的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阐述了新形势下党的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方针政策。这一讲话,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对于我们做好新世纪党的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学习贯彻好这一讲话精神,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掌握其精神实质,并努力落到实处。

1、充分认识知识分子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党历来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工作。、邓小平同志对知识分子工作都曾作过许多重要论述,同志提出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论断,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广大农民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人才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形势发展要求,在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党管人才的重要原则。党管人才原则是党管干部原则在新的形势下的拓展和深化,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深刻认识知识分子工作是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增强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政治责任感,把中央提出的党管人才原则落到实处。

2、充分认识知识分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知识分子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最多、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的人才,是党和人民值得信赖、依靠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我县情况看,随着“工业立县”战略的深入实施,经济发展正加快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增大,知识分子和人才队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今年初,县第十次党代会又根据新的形势发展要求,提出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将“工业立县”战略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人,尤其离不开人才。今年5月份,县委组织部对我县的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调研,从调研情况看,我县近年来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是可圈可点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来看,目前我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还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比较突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紧缺;聚才、育才、用才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政策优势不明显,有些政策的落实不够理想,有的用人单位认识也没有真正到位。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知识分子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3、充分认识加强知识分子工作是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并强调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今年5月23日,中央政治局人才专题会议提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任务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重点培养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要求的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努力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贯彻“四尊重”方针,实现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党委、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实践证明,不论从人力资源宏观配置角度看,还是从当前的人才工作机制看,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整合方方面面的工作力量,形成各方积极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才能将人才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把握形势,认清差距,切实增强做好我县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从拔尖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其次。目前为止共开展了三次,包括今天表彰的这一次。第一批拔尖人才于1992年1月以常委(926号文件公布;第二批于1997年12月以常委(9754号文件公布。前两批共选拔培养拔尖人才15名,其中现在职的只有10名,其他5名现已退休或离岗。目前市里已面向全市选拔市级拔尖人才共计五批,有88人入选,其中现在岗位上的有44人,而常山在职的10人中只有常化的余建伟1人为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和市级拔尖人才,摆在大家面前的形势是严峻的第三批原定选拔20名拔尖人才人选,由于各方面原因,这次也只确定了19名,也就是刚才受表彰的19位同志(其中常化的余建伟是市级拔尖人才,按照选拔条件直接入选县级拔尖人才)而这19位同志中,毋庸讳言,有的专业技术方面不是特别优秀;有的前几年业绩比较突出近年来有放松现象;有的专业技术方面是优秀的但在单位管理上或者自己的业余生活处理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县里兼顾到学科平衡或者为了激励该学科发展才被选拔进的这次在电视台和报纸上公示后,就有好几个人被群众反映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值得大家去深思的总之,从拔尖人才整个队伍现状分析,高层次拔尖人才不足,学科带头人队伍已严重青黄不接,许多学科都出现了后继乏人的断层现象,这些都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县各行业各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我县的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必须不断创新载体,不断加强我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不断推进我县的人才队伍建设。

县委、县政府在深入实施“工业立县”战略,近年来。致力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人才“引、育、用、留”上下功夫,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但是更要清醒到看到县的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形势不容乐观。

从全县的人才队伍现状分析。一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目前,首先。县人才资源总量仅占全县从业人员的6.93%分别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的2.12和2.72个百分点,占衢州市人才总量的11.2%列全市第4位,人才总量明显不足。据全省科技统计监测报告表明,常山县“每万人口中人才资源数”全省84个县(市、区)中名列第79位,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达4-5个百分点。同时,县又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才流失现象,特别是教育、卫生两大系统,人才外流问题十分严重,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低学历人才多,高学历人才少;初级职称多,中高级职称少;传统的农业、文秘类专业多,现代经济急需的法律、外经外贸、计算机、企业经营管理类人才少,高层次人才和服务经济人才严重短缺。三是人才分布不均衡。全县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才绝大部分集中于县城,集中于行政事业单位和教育、卫生部门,企业和农村第一线科技人员相当缺乏。调查显示:教师和医疗卫生人员占了人才总数的51.3%而经济类人才只有142人,仅占2.3%从现状分析中我看到县的人才队伍建设不容乐观,必须立足常山县情,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构筑人才高地,为常山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三、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努力创造一流新业绩

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县要达到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实现这一目标,是民心所向,形势所需,县委决心很大。广大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才,要切实增强以发展常山为己任的意识,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加快常山发展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1、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增强实现我县跨越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精辟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我们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广大知识分子既要自觉投身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要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第一要务,工作目标要始终着眼于促进发展,工作任务要始终致力于促进发展,工作措施要始终围绕着发展,工作成效要始终用促进发展的实效来检验,要坚持把个人的事业发展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联系,与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和中心工作相联系,在加快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与全省提前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继续勇攀科学高峰,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方面再立新功。实施科教兴县,是县委在深刻分析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经济发展进程和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当前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与全省提前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项举措。广大知识分子要自觉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积极投身于科教兴县的伟大实践,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按照常委办[2002]85号文件《常山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管理办法》要求,下一步县委将与每一位同志建立拔尖人才目标管理责任制,以项目促提高,以考核促管理。大家都要有一种危机感,要实实在在做出卓越的成绩出来,决不能拔而不尖。首先,要敢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也是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品格。创新,就要敢于攻克难关,敢于承担风险,以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站在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前沿,努力占领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二要多出精品。科研成果是科技工作者及专业技术人才的智慧结晶和价值体现。要密切关注国内、国际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立足县情,突出重点,精心选题,潜心钻研,埋头苦干,充分发挥团体协作、联合攻关的优势,力争多出成果,出一流成果。比如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要认真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教育领域拔尖人才,要积极创新教书育人新机制,提高我县教育质量,努力提升教育竞争力;卫生系统拔尖人才,要勇于攻破医学难关,既要致力于提高医疗水平,又要降低医疗成本,既要让人看得好病,又要让人看得起病。三要注重转化。科研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座的每一位拔尖人才,在自己所从事的岗位上都是颇有建树的,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总结经验,特别是在下一步市里组织的市级拔尖人才选拔过程中,努力创造条件入选。要大胆探索科技创新、多出成果、服务社会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在专业技术方面再立新功。

3、注重人才培养,努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的深入实施。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当今世界上日趋激烈的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十六大提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需要全社会首先是广大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知识分子既要在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中当好排头兵,又要自觉地、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历史重任。在座的各位同志,有的来自教育系统,有的来自医疗战线,有的来自科研站所,有的来自非公有制企业。虽然部门不同、行业不同,所从事的专业不同,但在培养人才、造就英才方面所承担的使命是共同的。前几天,县委下发了《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意见》,希望同志们要带头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要紧密结合“工业立县”战略,围绕培育建材、化工、机械、纺织、钙产品、绿色食品等六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在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进程中,率先垂范地作出突出贡献来,特别是在人才培育的传、帮、带上要下足功夫。一要善于通过授业育人。现在我们各行各业的人才称号许多都带了个“师”字,如工程师、主任医师、会计师、经济师等,我认为这个“师”不仅尊称,也包含有为人师表、授业于人的意思,不能认为只有教师的“师”才是教书育人的,我们各行各业的“师”都要强化这一意识,以诲人不倦的精神,积极传道授业,把个人的知识、技能传授给自己的科研团队,尤其要对年轻人多给予悉心指导和热情帮助,鼓励他们尽快赶上和超越自己。二要善于通过实践育人。要大胆使用年轻人,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尽快成长成熟起来。三要善于通过环境育人。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倡导学术民主的风气,促进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机制的建立,努力营造鼓励年轻人干事业、支持年轻人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四要善于通过作风育人。以高尚的精神鼓舞人,以良好作风带队伍,把创新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壮志传给年轻人,把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传给年轻人,把热爱常山、热爱事业的高尚情操传给年轻人。希望大家既能为加快我县发展建功立业,也要为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优秀人才多作贡献。

专业技术人才范文篇8

1、参加评分项目以20*年度的工作实绩为准,20*年度评选时未颁布成绩的奖项,可纳入此次评选。申报人员按系统评选标准进行量化计分。

2、计分标准以国家、省、绍兴市三级政府确认和授予的项目或奖励为基础,国家、省、绍兴市级部门设立的项目或奖励,按下降一个级别等次计分。同一项目重复得奖的按最高级别计分。

3、各类项目的分数均按项目的为主实施者(前三位)设定,主要参与者(前六位)减半计分。

4、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撰写的科研学术论文在国际专业刊物、部级、省级正式刊物(刊号为CN或LSSN)上发表,每篇分别得30分、20分、10分;担任正式出版社出版的各类专业著作、译作、合编教材的主编、副主编或主要撰稿者,分别得30分、20分、10分。以上二项每人累计得分最高限额为100分。

5、在其它科技(学科)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酌情加分。

二、工交系统

1、完成绍兴市、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科研、星火、火炬等)、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重点建设项目或节能循环经济项目,为主实施者分别得10分、20分、30分;完成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的为主实施者分别得20分、30分;获科学技术奖*市三等、*市二等或绍兴市三等、*市一等或绍兴市二等或省三等、绍兴市一等或省二等、省一等或部级的为主完成者分别得10分、20分、40分、80分、120分。

2、申请并被受理发明专利的为主设计人得40分。

3、创建完成并经认定的绍兴市级、省级、部级企业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区域性科技服务中心(创新平台)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分别得10分、20分、30分。

4、研制开发并经鉴定(评审)的绍兴市、省、部级新产品,为主实施者分别得10分、20分、30分。

5、交通、市政、园林和建筑工程项目在5000万、1亿、3亿、5亿以上的主要设计者、施工主要技术负责人分别得5分、10分、20分、30分,创地(市)、省、部级优质工程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得10分、20分、30分。获地(市)、省、部级设计奖或质量奖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创建(地)市、省、部级科技示范工程及工法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得20分、40分、60分。

三、农水系统

1、完成的绍兴市、省、部级科技项目,为主实施者分别得10分、20分、30分。获得科学技术奖*市三等、*市二等或绍兴市三等、*市一等或绍兴市二等或省三等、绍兴市一等或省二等、省一等或部级的为主完成者分别得10分、20分、40分、80分、120分。获绍兴市三等、绍兴市二等或省三等、绍兴市一等或省二等、省一等或部级农业丰收奖或农业丰收计划竞赛奖的为主完成者分别得10分、20分、40分、80分。

2、起草的农业标准或地方水利规划获*、绍兴、省级颁布实施的,主要起草者分别得20分、40分、60分。

3、农业水利科研课题项目通过评审,其成果处绍兴市、省、国内领先水平的为主实施者分别得10分、20分、30分。

4、为主完成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并通过主管部门审查,工程概算每只项目在10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分别得10分、20分、30分,创地(市)、省、部级优质工程的分别得10分、20分、30分,获地(市)、省、部级设计奖或质量奖的,分别得20分、40分、60分。

四、教文卫系统

1、在绍兴市级以上党委、政府部门、文化宣传系统(含文联)组织的文艺调演、比赛中,获绍兴市三等、绍兴市二等或省三等、绍兴市一等或省二等、省一等或国家类艺术节(调演、比赛)单项奖的,分别得20分、30分、40分、50分。新闻和文学艺术作品获绍兴市三等、绍兴市二等或省记协县市区域报新闻奖三等、绍兴市一等或省二等(省作品奖)或国家三等、省一等(省优秀奖)或国家二等奖及以上或全国类展览评比奖的分别得10分、20分、30分、40分;获绍兴市、省、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分别得30分、40分、50分。为主完成的新闻、专题(含图片)获绍兴市三等、绍兴市二等或省三等、绍兴市一等或省二等或国家二等、省一等或国家二等及以上的,分别得10分、20分、30分、40分,为主完成和选送的新闻、专题在中央台要闻栏目中播出或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出的,分别得50分。

2、在教师优质课、教师基本功比武(综合)中,获*市二等或绍兴市三等、*市一等或绍兴市二等、绍兴市一等以上的,分别得10分、20分、40分。

3、完成地(市)级、省级、部级医学、教学或广电课题、成果项目,通过鉴定评审的为主实施者分别得10分、20分、30分。获成果奖*市二等或绍兴市三等、*市一等或绍兴市二等或省三等、绍兴市一等或省二等、省一等及以上的为主完成者分别得10分、20分、40分、80分。获科学技术奖*市三等、*市二等或绍兴市三等、*市一等或绍兴市二等或省三等、绍兴市一等或省二等、省一等及以上的为主完成者分别得10分、20分、40分、80分、120分。

4、在医疗卫生方面,引进新技术,实施新项目,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并经绍兴市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认定或推广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每只项目得20分。

5、被卫生系统评为绍兴市级重点学科的科主任(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的得20分,省级以上的得40分。

五、其他系统

1、完成绍兴市、省、国家各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研究课题、项目的主要实施者分别得10分、20分、40分;获*市二等或绍兴市三等、*市一等或绍兴市二等或省三等、绍兴市一等或省二等、省一等或部级的各类专业技术成果奖的主要实施者分别得10分、20分、40分、80分。

2、律师诉讼胜诉标的在1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以上,公证标的在1亿、5亿、10亿以上的,主要实施者分别得10分、20分、30分。

3、审计人员所审计项目获绍兴市、省、国家审计署质量优秀奖的分别得20分、30分、40分。

4、各类技工、专业人才在参加各类比武竞赛表演中获*市前三名、绍兴市前三名、省前三名、全国前3名的分别得20分、40分、60分、80分。

专业技术人才范文篇9

关键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与开发

事业单位作为履行社会职能的组织,要抓好人才这个关键因素,培养造就一支稳定、成长、专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才能为党和国家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形势提出新要求。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也要适应新变化、瞄准新方向,更好地履行所肩负的职责。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培养,而培训与开发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事业单位提高专业技术人才能力与素质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实践,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关于培训与开发理论,分析现阶段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与开发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

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与开发

培训与开发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是指一个组织为使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未来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从而改善员工在当前或未来职位上的工作绩效而展开的一种有计划连续性活动。完整的培训与开发系统一般包括需求分析与计划制定、计划实施、成果转化和效果评估四个阶段。培训和开发是联系紧密、缺一不可的两个部分,各自侧重的方面有所不同。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员工更好地完成当前的工作,关注的是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而开发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员工做好满足未来工作需要的准备,关注的是组织和员工的未来发展需要。科学有效的培训与开发,对于一个组织赢得竞争优势和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改善工作绩效,帮助组织赢得竞争优势。培训与开发能够使员工迅速学习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与技能,加深理解与认同组织战略、发展目标等。二是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培训与开发能够向员工不断传递和强化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同时也可以助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吸引、留住和激励员工的一种重要手段。培训与开发是组织所提供的总报酬体系中的一部分,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也帮助组织内的员工成长进步并做好适应未来变化的准备,因此能够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提高对组织的忠诚度。事业单位不是市场竞争主体,但却同样面对人才市场竞争的压力,特别是对专业技术人才要求高的事业单位,面对人才市场竞争的压力更大、更激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是人的高层次需求。虽然事业单位很难通过有竞争力的高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但是,实践表明,事业单位通过发挥自身独特的事业平台优势,并通过开展有效的培训与开发,帮助专业技术人才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为其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优质的平台,从而使自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2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与开发存在的不足

面对世界科技和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面对国际竞争的不断升级,事业单位作为肩负着重要社会责任的服务组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的自主培养,加快建立自身的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事业单位履行职责的核心条件,其培养更是有着自身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不仅要加强其在专业领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而且也要对其政治素质、实操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事业单位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国家发展需求,以专业技能为重点,在充分考虑事业发展需求和人才成长成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强的培训与开发举措。对照新形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当前事业单位在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与开发方面还有差距,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与开发的规划性不够。一些单位往往是临时、随机安排培训与开发工作,或者仅是简单列出培训与开发计划,没有真正从需求的角度来进行整体分析,从而导致培训与开发规划的针对性系统性不足[1]。二是培训与开发的内容不够全面。当前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与开发,其内容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方面,而对于实操技能、综合素质、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还远远不够,内容的全面性有待完善。三是培训与开发的形式单一。目前大多采取请老师授课的单向方式,未能根据具体培训与开发的内容来选择不同的形式,形式的多样性有待提高。四是培训与开发的评估缺失。一些单位往往只重视计划和实施阶段,效果评估阶段很简单或是根本没有,没有形成培训与开发的完整体系,未能形成有效闭环。综合以上情况,不断提高培训与开发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很多事业单位共同面对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3新时代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与开发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有效组织和开展培训与开发工作,提高培训与开发的质量,努力为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笔者从需求分析、内容设计、形式安排和效果评估四个方面,对事业单位特别是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与开发,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3.1系统分析培训和开发的需求

需求分析作为培训与开发的第一个环节,是影响其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只有对培训与开发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才能形成目的明确、目标可衡量的系统性的实施计划,同时也能够作为后期进行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从而不断提高培训与开发的效果和质量。培训与开发的主要需求是工作能力、绩效与岗位标准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事业单位基于其特殊的社会职能,更要将专业技术人才的个体层次需求和单位整体的发展层次需求结合起来进行分析。需求分析具体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进行:一是组织层面,要考虑单位的发展战略及其在长期和中期所要达到的目标,从而明确单位发展方面的需求;二是岗位层面,要分析不同部门、不同工作岗位对专业技术人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其他方面综合素质的要求,立足于实际工作中专业技术人才与这些要求的差距,从而明确岗位要求方面的需求;三是个人层面,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专业技术人才对自身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方面的规划和愿望,从而明确个人发展方面的需求。人事部门可以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来了解,为以上三个层面的需求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3.2科学设计培训和开发的内容

内容安排始终是培训与开发的重点,这直接关系到专业技术人才是否能够从中有所收获,从而更好地完成实际工作以及面对未来的变化和发展。科学设计培训与开发的内容,既要与实际工作联系,也要与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相适应[2]。作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应该包含岗位能力、实操技能、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全面提高其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训与开发的内容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位发展战略和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内容。让专业技术人才清晰地了解单位的职能定位、发展方向及主责主业,能够明白自己的工作与单位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与组织价值观念的契合度,以期获得价值认同。二是岗位要求的各项专业知识、技能和其他能力。切实提高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更好履职的综合能力,可以增强其工作的自我实现感,以期获得自身价值发展和提高工作绩效的融合[3]。对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业务工作国际化程度高的事业单位,还要特别注意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国际动态等方面的内容安排,确保培训与开发的前瞻性。三是职业发展规划和路径的内容。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清晰的阶段性目标和自我发展方向,明确自身发展规划,以期获得自身价值实现。只有将多方面的内容丰富起来,才能使专业技术人才在满足岗位需求的同时,增加工作满意度和与同事之间的凝聚力,增加对单位的认可度,更好地推动实现单位发展战略。

3.3合理选择培训与开发的形式

再好的内容也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培训与开发的形式作为实施阶段的工具和途径,对最终的效果和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培训与开发对实际工作真正起到支持与指导效果,并且让专业技术人才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培训与开发的形式就要选择适当、多样的形式,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培训与开发达成预期效果。除了传统的由人事或相关部门组织的集体授课形式,还可以加入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部门内部培训与开发。这种形式对工作的实际指导意义更加有针对性,且可以与日常的工作同步进行,不仅有利于在部门内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环境,也有利于人才梯队的发展。二是在线网络培训与开发。这种形式可以让员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学习,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具有更大的灵活度和易操作性,可以减少因工作任务繁重时又不得不参加培训的抵触情绪。三是专项培训与开发。这种形式更加有针对性,可以分批、分期地组织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岗位的人才进行培训与开发,达到因人而异、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分享式培训与开发。这种形式往往是建立在实践经验或发挥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可以让专业人才走出自身对工作的局限性,相互讨论并给予启发和思考,有利于之后工作的创新发展和提升。

3.4重视培训与开发效果的评估

只有形成闭环的良性循环,才有可能持续保证培训和开发的高质量。培训与开发的评估阶段必不可少,在完成培训与开发工作之后,应该对其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知识、技能、情感、对工作的支持与指导效果等多个方面。通过完善效果评估手段,可以及时总结问题、做出科学的评价,为后期改进完善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指导,有助于持续提升培训与开发的质量,更有助于建立健全培训和开发体系。为了能够使培训与开发达到事先预期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改进和完善,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培训与开发分类采取相应的评估手段,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现场测试。即在结束后可以由老师或者人事部门出题进行测试,这是对培训与开发的效果最直接和快捷的检验方式,可以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到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反馈。二是填写调查问卷。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受训者对培训与开发的内容、形式、授课者、提升建议等从多个角度来反馈,使评估结果比较全面,从而有助于整体评估和对之后的培训与开发做出改进。三是效果追踪。这种方式往往是通过实践检验的方式进行效果反馈,需要较长的时间,可以从受训者行为、绩效提升、管理者访谈等方面来评估,对评估培训与开发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效果比较有效。

4结束语

事业单位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人才。只有将引进来的人才培训好、发展好,才能用得好、留得住,从而推动事业发展,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与开发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只有坚持科学管理的理念,合理设计每个阶段并形成有效的评估机制,才能形成有效闭环,从而不断提高培训与开发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人才成长和事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芳,论事业单位人才培养与开发[J].人力资源开发,2019(24):6-7.

[2]赵奕林,事业单位青年人才三阶培养体系的构建[J].人力资源开发,2021(20):37-38.

专业技术人才范文篇10

县政府: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县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激励全县专业技术人员努力工作、刻苦钻研,积极为建设渝东经济强县、富民升位奔小康作贡献,我局拟开展“×县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县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评选工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推荐评选范围为在我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岗位和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在职的专业技术人才。重点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学术技术领域涌现出来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特别要重视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中优秀人才的表彰。

对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影响大,所取得的成就在全市同行业具有领先地位,享有盛誉,堪称楷模的专业技术人才授予“×县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对在全县有较大影响,所取得的成就在全县同行业具有领先地位,先进事迹真实感人,堪称模范的专业技术人才授予“×县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