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8:05:34

壮族范文篇1

【关键词】壮族形象;文化认同;建构

Abstract:TherehavebeenthreekindsofconstructionofimageofzhuangNationalityinhistory.Theseconstructedimagesaredifferentbecauseoftheirdifferentculturalidentities,whichisrevealingtousthatinthepresentreconstr-uctionofimageofZhuangNationality,weshouldvaluetheconstructionofculturalidentityonthebasisoftoday’sculturalsituation.

Keywords:Zhuangimages;culturalidentity;construction

民族形象的建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多学科共同关注和论及的问题。[1]与此相适应的是,“形象学”、“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身份认同/建构”、“族群认同”、“民族文化认同”等术语,也成了学界比较流行的关键词。在这样的文化学术背景之下,壮族的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形象建构等问题,[2]也成了学者们所关注和讨论的问题,而且这种关注甚至早已超出了学理研究的范围,而转化成了人们现实的文化行为之一。今天人们对《布洛陀经诗》等壮族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对铜鼓文化和黑衣壮文化生活习俗的研究和宣传,对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操办等,无不表现出一股强烈的壮族形象建构意识与冲动。但是对于今天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之下重建壮族现代性形象,人们仍然不是很明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需要我们继续脚踏实地从今天的文化情势出发进行深入的研究之外,还应该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壮族形象建构中汲取智慧与启迪,因为今天的壮族形象的重建不可能完全割断历史,凭空而起。所以,为了能把今天重建壮族新形象的工作做好,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历史上壮族形象的建构现象作一回顾与分析,并揭示它对我们今天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一、壮族形象的话语性建构及其文化认同

回顾历史上壮族形象的建构,最先引人关注的大概是这么两种建构形式:一是壮族口述作品中的壮族形象的建构,二是汉族历史文献中的壮族形象的建构,因为它们都具有我们借以回顾壮族历史的较为完备的文本资料。这两种建构形式尽管无论是从建构主体,还是从建构结果看,差别都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从建构的方式看,则又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它们对壮族形象的塑造与建构,都停留在话语的层面上。关于这两种建构的具体情形,我们已经另文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3]在这里我们将转换一个视角,只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壮族民族特性建构及其文化认同的成分。

首先来看壮族口述作品中的壮族形象的建构。这种形象的建构,历史最久远,大概自壮族有自己的口述作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比如,在被认为是人类较早的文学性口述作品之一的神话作品,即壮族神话作品,像《布洛陀经诗》、《妈勒访天边》[4]等作品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早期壮族的形象及其民族特性。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壮族还发展出了别的口述作品的样式来继续塑造本本民族之形象。对这些口述作品所建构出来的壮族形象,笔者在《壮族口述作品中的壮族形象书写》一文中,大致将之分为了六种,即“积极创造人类文明的壮族形象”、“讲究道德伦理的壮族形象”、“自由地追求真挚爱情的壮族形象”、“勇敢而又正义的壮族形象”、“机智灵活的壮族形象”、“不怕困难、勇敢地追求幸福的壮族形象”。[5]这六种壮族形象,也可以说是壮族自我认同和赞赏的六种民族特性,因为它们都是壮族依据自己的想法和视角描绘出来的。透过这六种壮族形象,我们亦可以大致窥见其中所包含的文化认同内涵:(一)他们比较认同于这样一种观念,即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的劳动来获得,这可从《一幅壮锦》等故事中得到鲜明的反映;(二)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应遵循一定的伦理规范,这可从《布洛陀经诗》、《传扬歌》等作品中看出;(三)他们认同以歌咏的形式来表达爱情,寻找幸福的婚姻,这可从大量的壮族民间情歌中得到鲜明的反映;(四)他们认为对于不义之人及其行为,应予以应有的回击与惩罚,这可从《岑逊王》、《逃军粮》、《红铜鼓》等壮族民间故事作品中得鲜明的体现;(五)他们认为对于任何有碍于人们幸福生活的事物与困难,都应该勇敢地与之斗争,直至克服为止,这可从《布伯》、《杀蟒哥》、《挨朱奴》、《水珠》等壮族民间故事作品中得到反映;(六)他们认为智慧及巧智之行为都是值得赞美和学习的,这可从关于佬巧和小甘罗的一系列故事中看得出来。这些文化认同之内涵,可以说是壮族在自己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他们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他们塑造自我形象与民族特性的基本指导思想。壮族以口述作品的方式来反映本民族的形象与特性,直到今天还存在。

其次,再来看看汉族历史文献中的壮族形象建构。汉族历史文献对壮族形象的建构,是在汉族与壮族有了实质性的接触之后才真正开始的。这里的汉族历史文献,主要是特指那些以意识形态偏见对壮族形象进行描述与建构的文献作品。这些历史文献以明代以前的作品居多。这些作品尽管时代不同,但都表现出一种表述上的共性,就是以汉文化的眼光与立场来描写他们眼中的壮族形象,并据此给壮族的民族特性定性。阅读这些文献作品,给我们的第一个感觉是,似乎壮族的一切文化事象,在汉族作者看来都是多么的不可理喻,比如在面对诸如“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汉书》卷六四)、“无嫁娶礼法,不知父子之性,夫妇之道”(《汉书·南蛮传》)、“长幼无序”、“椎结徙跣,贯头左衽”(《三国志》卷五三)、“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断发文身,好相攻讨”(《隋书》卷八二)、“俗好相杀,都构仇怨,欲相攻则鸣此鼓,到者如云”(《隋书》卷三一)、“衣服斑斓,畏鬼神,喜淫祀”(《宋史》卷四九五)、“架板而居,上楼男女,下息牛羊,不习诗书,不勤生理,婚嫁不避同姓,疾病专事鬼神”([民国]《迁江县志》)、“婚姻不用媒,妇常招婿而冒女性之宗”([清乾隆]《柳州府志》)、“夷撩疾病,击铜鼓沙锣以祀鬼神”([民国]《贵县志》)、“好疑事鬼,以鸡骨卜卦”([清]《西窿州志》)等之类的壮族文化事象,汉族作者常常是既好奇,又不可理解。于是,在他们的笔下,壮族的形象就被勾画成一副怪诞、未开化、甚至不近人性的摸样。对此,笔者在《论历史文献中的壮族形象书写》一文中,将之大致分为五种,即“缺乏教化的野蛮的壮族形象”、“不懂得道德礼仪的民族形象”、“风俗鄙野荒诞奇怪的民族形象”、“生性暴戾好斗的民族形象”、“信鬼的民族形象”。[6]汉族历史文献的作者,还在此基础上,把壮族的民族特性分别定为“蛮”、“禽兽”、“荒怪”、“犷悍”、“信鬼”等。这样一种对壮族形象的勾画与对壮族民族特性的裁定,实际上是一种汉族至上、汉文化至上的狭隘而又偏激的“大汉族主义”思想的表现。其中所体现的汉文化认同是偏激的、狭隘的,因而未能客观、公正地描述和评价壮族形象。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这样一种建构壮族形象的方式与态度,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所以,建国以后,这一建构方式就被彻底地废除了。

不过,透过汉族历史文献对壮族形象的这种带偏见性的话语建构,我们亦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对壮族形象进行实际性的改造与建构将是不可避免的了,因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深深地感受到与汉族及汉文化有着较大差异的壮族,是很难以“汉法治之”的。于是,与汉族历史文献对壮族形象的建构几乎同时并行的是,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壮族形象所进行的实际性的改造与建构。

二、壮族形象的实际性建构及其文化认同

对壮族形象进行实际性的建构,真正的开始应以秦在岭南设置三郡为标志,因为随着行政机构的设置,政策措施的推行,壮族的方方面面也随之产生了实际性的变化。对此,《汉书》卷一下是这样说的:“粤人之俗,好相攻击,前时秦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会天下诛秦,南海尉它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减,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俱赖其力。”壮族在这种“俱赖其力”下所发生的变化,正是政治、行政措施,在壮族形象塑造中的重要表现。此后,随着管治的进一步深入,这种政治、行政措施对壮族形象的改造,也随之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对此,陈寿《三国志》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其文曰:“颇徙中国罪人杂居其间,稍使学书,粗知言语,使驿往来,观见礼化。及后锡光为交趾,任延为九真太守,乃教其耕犁,使之冠履;为设媒官,始知聘礼;建立学校,导之经义。由此以降,四百余年,颇有似类。”(卷53)这里所提到的移民、传授技艺、设立学校、教之以礼义的方法,都属于怀柔性的措施,并且偏重于文化、教育、技术方面,对于提高壮族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颇受壮族的欢迎。所以,这样的措施,也被后来的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普遍采用,但真正取得显著成效的却是在清代,尤以改土归流的完成为显著标志,因为在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和明代闵皀的《论抚讲岑应疏》中还分别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其人物犷悍,风俗荒怪,不可尽以中国教法绳治,姑羁縻之而已”,“况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各处蛮夷边境,地皆炎瘴,人皆顽梗,不可以中国之法治之。”这样的描述,说明至宋、明之时,壮族的形象还没有被改造到能以“中国教法”治之的程度,但到了清代,状况就不同了,壮族的形象及其文化认同,已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汉化迹象。依据其汉化程度的不同,大致可以把现实中的壮族形象分为三种:

(一)是与汉族无差别的壮族形象。对此变化之壮族形象,(清光绪)《北流县志》描述道:其县之壮族已“夷风悉化”,“与汉人无异”矣。(清同治)《象州志》云:“壮与蛋家久习华风,渐更夷俗,其衣装则已改矣,其语言则已通矣。富者均读书,贫者均力田,愚者均安分,黠者均滋事。即不习官语,皆知畏官法……所载瘴气及所载蛊毒,近今概无闻。”(清光绪)《富川县志》云:“二百年来,仁渐义摩,礼陶乐淑,文教覃敷,无间幽遐。而瑶壮亦蒸蒸向化,鸟在偏隅,小邑不足征,道一同风之盛哉。”(民国)《桂平县志》云:“瑶?侗壮诸族,与民接近者亦涤除陋习,咸从礼教。乃知圣人之道,远近可行”,还说邑中诸族“风俗、语言、浸淫统一于不知不觉中,固由文化之深而婚姻互通”。这四县之壮族形象,已与汉族难以分别了。

(二)是大部同于汉族的壮族形象。对如此变化的壮族形象,(清乾隆)《柳州府志》描述道:来宾壮族,“向尝贪利,寻仇好杀轻命,迩来渐觉驯良,然其风未尽泯也”。(清道光)《白山司志》(今马山县)云:“从前土人好仇杀,……自地方大吏严禁之后,百余年来犷悍之气尽消”,“富家弟子六七岁即入村塾,”“近圩市人家房屋,富者架木覆瓦”,“官族则瓦屋鳞次,墙宇修整焕然,有中州富官之气象矣”,但是“性愚蠢,耕作之外无他技艺。……从无商帐远涉之人。……病不事医药,惟召巫跳鬼,……若夫男歌女唱,赠带投巾。少女多野合之羞荡,妇有淫奔之丑”,“衣尚青,男子间有着蓝青,妇女则纯青,行路以一幅于发上,短衫长裙”,“居乡村者,无论瓦盖草苫,皆作上下两层,人处其上,牛、羊、豕皆处其下,名曰栏房”。(民国)《昭平县志》亦云,昭平的壮族“夙号刁顽,自争田两大案判结后,服教日深,旧俗日革,民乐耕耘,士勤诵读,学校已不乏其人,百余年民壮久已相安无事。壮刁而瑶蛮,其衣服、装饰、婚丧、礼教,民壮无或稍异”,但“俗信师巫”、“架木成楼”、“人至其家,不问识否,辄具酒肉相饷”等风俗还保留着。(民国)《怀集县志》(怀集今属广东省)说他们的壮族,“轻悍犷戾,椎髻炙?,刻木为契,不事诗书……易于纠合生乱。近虽稍变蛮习,供税县官,目颇识字,然狡猾难化,梗性犹存焉。”这四个地方的壮族虽已大部汉化,但“其风未尽泯”,大致代表着一种中度汉化了的壮族形象。

(三)是局部同于汉族的壮族形象。对此壮族形象,(清光绪)《镇安府志》的描述可具代表性,其文云:镇安府(今德保、靖西、那坡)的壮族,“间道汉音”,“其性犹朴鲁,畏见官司词讼,稀简钱粮,亦肯完纳”,“椎髻跣足。架棚为室,寝处其上,其下杂畜牛马犬猪,不避腥秽。疾病不事医药,专信巫鬼。……答歌为婚,不禁同姓。男妇专事耕种,无别生活。秋收有余,则都里亲戚,日招往还,恣其饮啖。……性喜仇杀,好斗轻生。其妇女专蓄蛊毒杀人,其男子出入带刀自卫,或遇争拘提,则用以格斗拒捕。盖诚不可纯以汉法治者也。”这一描述,对壮族的汉化特征,只用一句“间道汉音”来加以概括,但却用好几句来描述壮族特有的风俗,显然表明该地的壮族,汉化程度较小,壮味还比较浓。

上述三种壮族形象,汉化程度尽管有大有小,但是毕竟在形象的面貌上,都发生了变化,有的甚至可以用焕然一新来形容。由此可以看出,历代封建统治者重建壮族形象的努力,至清代时可以说是结出正果了。从总体来看,这一建构方式,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效果,是因为得到了壮族的支持和参与。而壮族之所以支持和认可这一建构方式,是因为其中的汉文化认同是对自己有利的,以先进的汉文化来改造和重塑自己,实质上是对自己民族素质的全面提升。也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壮族才会“操汉语”、“改衣装”、“从礼教”、“讲礼义”、“读书入痒”、“互通婚嫁”,“蒸蒸向化”。有的壮族还甚至到了把自己认同于汉族的地步,这就是壮族民间曾经盛行过的“汉人后裔意识”和“攀汉现象”。其中虽有规避现实政治歧视的因素在内,但是对汉文化的欣羡不能不说是他们主动认同于汉族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汉族历史文献中的文化认同也是汉文化认同,但是汉族作者不是用它来提高壮族,而是用它来嘲笑壮族,因而使得其汉文化认同的性质与功能发生了变化,进而导致所创造出来的壮族形象,不同于在实际生活中所建构出来的壮族形象。另外,以汉文化认同来改造和重塑壮族形象,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以汉民族特性来取代壮族民族特性,其结果是使得壮族没有了自己的特色。这样的看法显然是片面的,以汉文化认同来改造和重塑壮族,固然使壮族的一些文化风俗消失了,但并不意味着全都消失,壮族的一些风尚至今还保留着,壮族作为一个民族至今也还存在着,就是一个明证。另外,就那些汉化特征甚至已经达到了“壮汉无差别”地步了的壮族而言,其实际情形却也是“汉而不化”,“融而不合”,因为在他们的意识深处,他们也仍然意识到自己是壮族,就像那些在宋代为避免因受侬志高牵连而改汉姓与汉族的壮人那样,仍然世代相传自己是属于壮族的。所以,大可不必夸大,汉文化认同对壮族民族特性与民族意识的淡化作用。

三、壮族形象历史建构的启示意义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壮族形象的建构,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所建构出来的壮族形象也是不同的。为什么呢?细加深究,就可以发现是因为其中的文化认同不同的缘故。由此可见,文化认同是民族形象建构中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无独有偶,美国当代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谈到美国国家特性与民族特性的塑造的时候,也非常强调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性,他认为美国国家特性之所以面临着挑战,是因为在民族文化认同上出现了危机,并强调只有重新确立“盎格鲁—新教”文化价值观念,才能把“我们是谁”这个美国民族文化身份问题解决了。[8]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如果我们今天要重建壮族新形象,那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文化认同的问题。时过境迁,今天壮族形象的建构,自然不能照搬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文化认同。我们得依据今天的文化情势来建构和确定我们今天壮族形象建构的文化认同。那么,确定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参照历史经验,确定文化认同的标准,应该看这一文化认同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得到壮族的认可。那么,这样的文化认同,又该去哪里找呢?结合今天具体的文化情势,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文化资源可供我们选用:

(一)是壮族传统特有的优秀文化。对这一文化资源的重视和热衷,既可从当下一些壮学学者热衷于对壮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扬的行为中见出,也可以从媒体和文化人对黑衣壮文化习俗的张扬、研究和宣传中见出。他们之所以重视和热衷壮族传统文化,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想借此来突出、或重构壮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身份。

(二)是以汉文化经典为代表的汉族传统优秀文化。对这一文化传统的强调,可以从有关强调读经的讨论中见出。[7]他们的目的是想通过全面复兴汉文化经典,来重新确立中华文化之根与灵魂,以为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提供本源与动力,为将来中国文化的全面兴盛提供基础,使中华民族重新成为一个有经典、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希望的民族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是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趋同性的文化内容。对这一趋同性的文化内容的强调,可以从大量的关于全球化与文化认同的建构的讨论中见出。经济全球化会使文化的趋同性越来越明显,民族间趋同的文化现象会越来越多。文化的趋同性,往往也就意味着文化的普世性与普遍可接受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拒绝这样的趋同性文化。

(四)是现实的政治文化。它是指导我们现实、乃至未来行动的基本思想,每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都难以逃脱其影响,壮族形象的现代性建构,当然也不例外。

上述四种文化资源,是我们今天文化语境中所存在的比较重要的文化资源,而且也各有其地位与作用,因此,也都应该成为我们今天建构壮族形象建构中的文化认同的重要思想来源。这一情势决定了我们今天建构文化认同的策略,只能是整合之策略。只有这样,我们建构出来的壮族形象,才既具民族性,又符合当今文化之形势以及世界之潮流,一种现代性的壮族形象才可能被建构出来。毋庸讳言,以整合方法建构出来的文化认同,只能是一种具有兼容性特点的文化认同,而不是单一文化特点的文化认同。建构这样的文化认同,需要建构主体具备宽容的心态,开放的态度。而具有这样的心态,对于壮族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包容性本就是壮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所形成的民族性格与民族心理之一,而且这种包容心态,在壮族形象的实际性建构中,也已表现得相当明显了。相信具有这样包容传统,性格与心理的壮族,必定能够在新的文化形势下,通过整合的方式,建构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文化认同来,并以之为指导来建构新的壮族形象。

另外,对于壮族来说,形象建构中的包容性,还表现在要容许和接纳他族的人参与到壮族形象的建构中来。这一点,壮族过去已经做到了,相信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壮族会做得更好。

总之,采取整合之策略,汲取包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各民族文化的精华来建构具有兼容性特点并得到壮族认可的文化认同,是我们今天建构壮族现代新形象的关键,同时,这也是壮族形象的历史建构,给予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论及民族形象建构问题的学科,主要有文学、文化研究、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

[2]这方面的论文可参阅,谈琪.论壮族历史上的“弃蛮趋夏”的现象[J].广西民族研究,1995,(3);顾有识.试论历史上的壮汉互为同化[J].广西民族研究,1999,(3);韦顺莉.荣耀与追求:广西壮族土司民族认同之考察[J].广西民族研究,2007,(3);平锋.壮族歌咏文化与壮民族的族群认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4)等。

[3]参见拙著.论历史文献中的壮族形象书写[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4);论壮族口述作品中的壮族形象书写[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1).

[4]文中所涉及到的壮族口述作品,均依据农冠品、曹廷伟.壮族民间故事选[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

壮族范文篇2

关键词:左江流域;壮族舞蹈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左江流域壮族舞蹈文化的保护价值

(一)艺术审美价值。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活态展现形式,是通天娱人的介质。左江流域壮族民间舞蹈流传在生活中的各个场景,民间艺人表演时通过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动机,从而通过舞蹈的形式产生情感的迸发;也可以说舞蹈是最直观的表达形式,将左江流域壮族先民留下的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区域的民间舞蹈也体现了一个地区民族和人民的审美观。就如左江流域龙州地区的花凤舞,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有着特殊的情感体验。花凤舞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体现在,它既是劳动人民的情感体验,又是广大群众审美意识的升华,集中地反映出人的美感意识。花凤舞在表演时呈现出重心下沉、双膝柔韧、齁背折身、手部灵活控制等特点。因为道具的特殊性要求演员必须上半身成90度前倾,这样套在演员身上的花凤才能更加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地进行表演;其次花凤舞表演者手部的控制力至关重要,因为手部的上下正是控制花凤嘴巴的一张一合的关键,嘴部发出的声音要与整个舞蹈节奏相一致;再次花凤舞重点在于下半身的律动,整个下半身律动的关键又在于膝盖的柔韧,行进步、两边走、跳步等都要在膝盖保持微曲且重心下沉的情况下进行,在保证上半身前倾的情况下完成下半身稳健的步伐,当然除了膝盖的柔韧,与其表演者呼吸的配合也应该天衣无缝。演员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完全藏于道具内部,表演看不到艺人的神态与表情,表演完全是将情感和故事融入花凤的形象中去,群众依然对它情有独钟。这就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劳动人民丰富又复杂的内在情感冲动,通过花凤舞的手段表露出来,从而产生了美的意境。(二)健身娱乐价值。左江流域壮族民间舞蹈多数为宗教祭祀舞蹈的遗存,最早人们通过民间舞蹈的艺术形式,达到娱神、娱天、娱祖的目的,将舞蹈作为通天娱人的介质,与上天神灵产生对话,从而达到风调雨顺、祖孙繁盛的目的。而现在常常以一种文化活动形式出现,通过专家学者的采风、整理和创作许多民间传统舞蹈都被加工美化成一种舞台化形式出现在舞台上;民间节庆时,也常常能看到由县举办的大型展演和比赛。相对于之前的娱天娱神的功能现在体现更多的是自娱,舞蹈的形式将身体的运动和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达到健身娱乐的目的。就如天等县打榔舞,最早是庆祝五谷丰登的民间舞蹈。居住在天等地区的壮族先民在为酬谢天公地神赐予的福泽,并祝愿年年风调雨顺,岁岁国泰民安所创造的用于酬神、还愿、祭祀、娱乐等活动的民间舞。在现代产业的冲击下,天等打榔舞现已发展成为天等乃至于壮乡的活招牌,在节庆时会有集中组织的打榔舞比赛和表演,尤其是天等县著名“千人打榔比赛”,届时会吸引各地的学者、专家、艺术家到此观看。在表演中不仅宣传了家乡文化、促进了村民交流;在舞蹈中还能促进村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村落之间的交流,用舞蹈的形式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芥蒂和尴尬。(三)教育传承价值。经过大量走访和考察,发现左江流域壮族舞蹈文化的教育传承价值在方方面面,涵盖了舞蹈、声乐、手工、绘画、历史等等学科。本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势在必行。左江流域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多为集多种艺术为一体,在传承的过程中每个方面都可以提炼成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本土民间素材,这对青少年了解和传承壮乡艺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龙州地区花凤舞,从道具的制作到曲牌演奏都有深刻的教育传承价值。花凤舞的特制道具都是由民间艺人亲自制作,花凤舞道具也就是花凤的模型主要有三部分构成,板烟屯花凤舞的传承人们也掌握着制作花凤道具的技术。头部模型为银木(一种特殊的木头)制成,此木质相碰击声音清脆有力,能实现表演时花凤嘴部哒哒作响的要求,颜色以大红为主,黄色蓝色为辅;花凤背部是由竹条编织而成,成半圆框型外套画上图案的红色绸布,图案就是简单的形状线条,来模拟花凤背部纹路,红布四周配着黄色掉穗;尾部由几条彩色绸布包裹模型制成,模型显长型线条似尾巴羽毛状,颜色大多以蓝、黄、红色为主,具体配色要以花凤主体颜色相搭调。这在美术手工制作的方面无疑是极具教育意义的本土素材。又如花凤舞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伴奏队,伴奏队在整个花凤舞表演中占据重要地位,花凤的动作幅度,舞蹈情绪都跟伴奏乐曲息息相关,伴奏乐至关重要。花凤的一颦一笑、一走一跳都是和着伴奏队的乐曲韵律所进行,二者相互呼应。其中曲牌一直流传至今并进行创新改编的曲子有三,分别为《跑马曲》《喜迎新世纪》《敬酒歌》[1]。伴奏队中有很多传统乐器,天琴、唢呐、二胡等,曲牌和传统乐器也都是了解壮乡文化,传承壮乡艺术很好的切入点。

二、左江流域壮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困境

(一)民间舞蹈存在环境发生改变。少数民族一般都是处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所以对于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都有一定的限制。随着现代化发展,一些新鲜的思想和创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人民对传统的民族舞蹈艺术和现代化的关系也存在不同的理解。如何更好地适应现代化,不要一味地摒弃或者盲目的追崇。民间舞蹈环境发生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间舞蹈的存在形式。看看如今龙州地区花凤舞服饰就能说明这一点,龙州地区的花凤舞传承人对它服饰的解释是这样的:“之前花凤舞的服饰没有明确要求,或者是时间太久远没有很好的记载,现在就是为了统一和美观进行的统一着装”。花凤舞裤子、鞋子在之前的花凤表演并无明确的服饰要求,后来在花凤队伍组建时,为了进一步统一外形,马汉伟将花凤下装进行了统一:裤子定为黄色灯笼裤,鞋子定为日常穿着的方便运动的鞋子,并在鞋子上加了三趾鸟爪[2]。不难看出服饰上有明显的现代化审美,对于传统性的体现,已经微乎其微。灯笼裤一般是在汉族的秧歌中经常见到,壮乡少数民族服饰很少有灯笼裤,颜色也很少有黄色为主的色泽。所以服饰的汉化和现代审美也可以体现出舞蹈存在的环境正在发生着改变。(二)民间舞蹈保护机制严重缺失。广西左江流域的民间舞蹈世世代代以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延续,许多舞蹈并没有记录和保存完整的本民族舞蹈文化。民间舞蹈多是在生产过程、民俗节庆、祭祀仪式中发展演变而来,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原生态的民间舞蹈传承和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和制约,传承人和老艺人只有少部分且年龄偏大。年轻人则对民间舞蹈兴趣不大,更加没有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同时民间舞蹈艺术缺乏成体系的保护机制,从市、县、乡各级文化艺术馆得到的资料可以显示,多数都为一些历史记载,对于传承和发展的纪录不够完整和细致,没有针对性的文化保护机制。(三)民间舞蹈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当今迅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已经让人停不下脚步,在紧张和忙碌的工作环境下人们也逐渐忘却先民留下最丰厚的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口传身授就为左江流域壮族舞蹈最单一的传承形式,但从民间传承人逐渐丧失、民间传承人年事已高等现象的出现,无疑让人担忧传承会受到一定影响和制约。随着县乡中青年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民间文化后继无人的现象让人惋惜,再加上现代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民间舞蹈在乡镇的普及程度就一年不如一年。

三、左江流域壮族舞蹈文化的传承路径

(一)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和谐共生。时代在发展,对于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如何处理其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不能一成不变的坚持传统文化,认定传统文化即是不能撼动的;同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文化,要结合创新思想,时代的变迁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找到更适合发展和延续活态艺术的方式。左江流域传统民间舞蹈都具有较强的祭祀性、民俗性等文化内涵,但同时它又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根据宁明花山岩画图上的文化解读,很多编导将其复原创作成舞蹈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编导将岩画传统舞姿保留的同时加入了很多符合现代审美的动作和队形,加上专业演员的完美呈现配合和音乐的抑扬顿挫,使人身临其境。与其说是复原舞,不如说是更符合现代审美的艺术品。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加大了宣传的力度,触发了民众对其的好奇,吸引了专家学者对其的考察和探究,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传承传统民间舞蹈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二)建立相关保护机制和传承基地。不断完善区、市、县、乡四级民间舞蹈保护体系,建立左江流域民间舞蹈遗产目录,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对左江流域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意识,各级政府要积极带动和参与民间舞蹈文化保护工作,充分发挥领导职能;同时加快传承基地的建设,对已有的传承基地进行帮扶,不能形同虚设,对于传承基地建立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大力支持学者专家团队、社会团体等各种力量参与到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去。(三)民间舞蹈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民族舞蹈本身是具有凝聚人心的功能,从左江流域多个舞蹈队形中可以看出,许多舞蹈队形均采用圆形,圆形也就是圈舞的形式本身就是象征着团结,共同抵御外敌。文化是一种抽象的产业,具有独特的感染力与传播力,社会影响深远。媒体是大众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与媒体可互利共存,互相影响。利用媒体,民族文化与产业可打开局面,开拓市场,而民族文化却又丰富着媒体的宣传内涵[3]。再加上舞蹈本就是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县乡各级可以将民间舞蹈的传承与树立乡风、追求幸福结合起来。成立县乡专业舞蹈队,搭建多个演出和线上线下授课平台,让民间艺人受益,也吸引更多人投身到民间舞蹈传承工作中,将舞蹈文化传承做成系列。这不但带动乡村经济振兴,脱贫致富,还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杨飞雪.壮族花凤舞的文化内涵与传承路径研究[J].大众艺,2016(10):49-50.

[2]杨畅.广西龙州壮族花凤舞研究———以金龙镇板烟屯为例[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3.

壮族范文篇3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壮族乡村文化保护面临着各种挑战,加强对壮族乡村文化保护与研究,是包括壮族在内的各民族面临的共同问题,具有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促进壮族乡民更好地适应城市化生活。城市化在丰富壮族乡民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解构着壮族乡村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使壮族乡民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文化适应”的问题,必须通过保护、开发壮族乡村文化的开放、包容、和乐、尚义、勤劳等优秀文化传统资源,赋予它们时代内涵,与外来文化在融合、创新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第二,有利于提升壮民族的文化影响力,提高壮民族认同感。壮族文化影响力与其自身人口数量所占比例极不相称,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壮族乡村文化的保护、发掘不够相关。壮族文化的根在乡村,保护好壮族乡村文化就是保护好壮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就能够给壮族人民留下“记得住乡愁”的空间,在面对各种外来不良文化冲击时能“找到自己精神的家园”。第三,有利于保护我国文化生态平衡。我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的存在与识别以本民族文化作为前提。壮族是我国汉族以外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地域分布宽广。保护好壮族乡村文化,能给其他少数民族以信心和榜样。反之,如果保护不力,致使其作用受限,甚至于面临各种危机而消亡,就会影响其他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进而放弃本民族文化,最后有可能使我国文化多样性不复存在,文化生态平衡将被打破。第四,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的基础和前提。保护民族文化是民族平等的具体要求和体现。壮族地区农村发展相对落后,这与壮族乡村文化长期得不到足够重视相关。壮族乡村与乡村文化发展滞后,不利于壮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不利于壮族在祖国民族大家庭中茁壮成长。保护发展好壮族乡村文化,能为壮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加速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和文化资本支撑。第五,有利于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更紧密的文化联系。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发展,中国与东盟各国经贸、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引发文化交流需要越来越密切。壮族主要分布地广西和云南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的位置,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与越南、泰国、缅甸等国接壤,具有相似或相通的壮族文化传统,或与壮族文化同源,把壮族文化的根———壮族乡村文化保护上升为国家文化战略,努力构建“壮傣民族文化圈”,有利于建立中国与东盟更紧密的经贸、文化联系,与设在东盟国家的“孔子学院”式的文化机构形成互补关系,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和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支撑,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二、城市化背景下壮族乡村文化的基本现状

在城市化背景下,壮族地区各级政府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壮族乡村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不少成果,如将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确定为广西法定假日,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壮族乡村民间艺人和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得到加强等,但也应看到壮族乡村文化现状不容乐观。(一)壮族乡村文化主体存在流失、断层的危险。壮族乡村节日文化的主体主要包括壮族乡民、当地各级政府、学校和民间团体等。壮族乡民是壮族乡村文化最主要的创造者和直接受益者,因而是壮族乡村文化传承保护的主体;政府理所当然是壮族乡村文化保护的领导者和引领者;学校和社会民间团体是壮族乡村文化保护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壮族乡村文化保护传承面临的最大危机是城市化引起留村人口减少,乡村“空壳化”现象严重所导致的保护传承主体后继乏人。城市化推动壮族乡民进城务工、经商和求学成为常态化,而务工是目前广大壮族乡民进城最主要的动因,也是壮族乡村青壮年流失的主因。壮族乡民进城务工对增加其经济收入,提高他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但客观上对壮族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带来不利影响:一是使留在乡村的青壮年明显减少,有的村屯9成以上青壮年外出务工。应引起注意的是,当今外出务工的壮族乡民数量不降反增,务工人员年龄呈低龄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田地因此荒芜,破坏了壮族乡村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二是导致壮族乡民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都与壮族传统乡村生活习惯极为不同,引发他们对壮族乡村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降低;三是影响其他乡村留守人员,如儿童和老人对壮族乡村文化的认同感,甚至导致部分乡民采取摒弃的态度。壮族乡村留守少年儿童由于受父母外出务工、学校汉族文化的教育,尤其是电视城市文化的影响,他们从小对城市和城市生活有着渴望,对乡土不留恋,不愿意,也根本无法认识到要留村保护传承乡村文化的责任,导致保护传承主体出现断层危险;老年人是乡村文化传统的主要传播者,因青壮年的地位和作用上升而下降,因丧失文化话语权正逐渐被边缘化,无法承担传承保护责任,有的文化找不到传承人而因老人过世不同程度被他们带走。壮族乡村“空壳化”现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壮族乡村文化的领导者———当地政府的决策,不利于壮族乡村文化保护政策的科学制定。(二)壮族乡村文化客体的危险存在灭失。壮族乡村节日文化客体,是指壮族乡民在节日活动中所用的各种物质文化产品、精神文化产品和制度文化产品的总和。壮乡不恰当的城市化,严重影响到壮族乡村文化客体的传承发展。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1.城市化使壮族乡村传统服饰十分“鲜见”2012年11月,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来宾市泗贯等5村壮族传统服饰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了60份问卷,有效问卷55份,有效率为91%。从表1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受访壮族村民者都表示壮族传统服饰现在“多数是中老年人穿,年轻人很少数穿”,这说明壮族传统服饰穿戴人群由过去的不分男女老少,今天变成只有老年群体尚在独自“支撑”,年轻人对壮族传统服饰不以为然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甚至不屑一顾。村民平时不穿,只在特殊日子里,如三月三或接待游客时才穿、赶集和走亲访友不穿。在田阳县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的居住地敢壮山举行的布洛陀旅游文化节上,壮族人口占据大半的聚集场所,除进行祭拜活动人员之外,基本上很难看到穿着壮族传统服饰的群众也得到进一步证明。2.城市化使壮族乡民使用壮语的能力下降2015年10月,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德保、西林、宁明壮族村民或村负责人壮语言文字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了90份问卷,有效问卷81份,有效率为90%。从表2可以看出,有的村接近50%左右的村民认为认为壮族地区中小学应该用汉语,有的村全部负责人都认为是用汉语,主张学校用汉语教学的比例高于主张用壮语教学的6个百分点,是主张用壮汉“双语”人数的1倍还多。对于“您会要求您的下一代学习壮语”问题,选择“由子女自己决定”和“会”各占40%,选择“不会”的占20%左右,明确要求下一代学习壮语的比例远远低于“不会”和“由子女自己决定”两者总和;对“您认为壮话有推行学习的价值吗”问题,回答“没有”的人数超过“有”的人数将近10个百分点。从这3个问题的答案的统计可以看出,壮族村民包括村干部并不看好壮语的前途。壮语地位、作用不断下降与壮族地区村民外出打工、求学、经商等日常交往活动,需要不时进出城镇,有的甚至是长期生活在城市密切相关。为了适应、融入城市生活,壮族村民学习掌握城市文化必不可少,这首当其冲的是对城市主流语言,包括普通话的学习和掌握。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家乡的子女大多只能交给祖辈照看,爷爷奶奶为了与满口普通话的孙子孙女交流,也只好舍讲已经习惯了的壮语,不时蹦出几句蹩脚的普通话。由于城市化的影响,使用壮语交流的语言环境产生变化,使用壮语的空间被挤压,讲不好壮语的人越来越多,不会讲壮语的人呈低龄化发展趋势。3.城市化使壮族山歌“渐失”,难登舞台2011年10月,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靖西壮族村民山歌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了100份问卷,有效问卷93份,有效率为93%。从表3可以看出,其中不会唱山歌的村民52人,比例为55.9%,高于会唱山歌人数15个百分点;不愿意学唱山歌人数占总数比例为23.7%的比例。虽然村、乡镇或县会举办歌圩,但是只有中老年人喜欢唱山歌,年轻人不喜欢,会唱山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会编山歌的年轻人更少,会编也会唱山歌的年轻人则几乎没有。一些村、乡镇壮族歌圩因为群众基础的广泛性丧失而形同虚设,自然消失,不少地方歌圩已不复存在。不少游客到武鸣参加三月三歌节,因听不到用壮语唱的原汁原味的山歌而扫兴而归。

三、影响壮族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文化生态环境恶化。壮族乡村文化是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因素长期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壮族乡村不恰当的城市化,使壮族乡村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受到破坏,这不仅改变了壮族乡村的经济面貌和社会结构,也改变了壮族乡村文化结构,壮族乡村文化的内容、形式,以及韵味都不可避免受到冲击。一是地理环境变迁。随着城市化不断深入,壮族乡村文化依赖的自然地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城乡界限日趋模糊。由于壮族乡村普遍处于后发展地域,城市化导致城扩乡缩,许多地方先后出现了城中村、村中城、村中镇、村中市等现象,原来十分固定、确定的依托地域已经变得相对模糊,导致壮族乡村文化在城乡之间“游离”,难以找到“归宿”。二是经济因素变异。如农村土地用途过度商业化,或因景区景点开发、工业用地、城市用地、开发区、库区建设等需要,导致非农用地比重不断增加,有的壮族乡村因此不复存在,其文化也不同程度消失。三是乡村文化资源过渡商业化,破坏了乡村文化“土壤”环境。它集中表现为乡村旅游业的无序发展,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壮族乡村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破坏了壮族乡村文化生态环境,如把不是季节的民俗文化硬搬上演出舞台来,显得不合时宜。四是生活方式城市化。越来越多的壮族乡民,尤其是那些有外出务工经历的青壮年,逐渐认同城市的生活方式,其饮食、娱乐、穿着打扮、居住、生活用具和用品、婚丧礼俗等方面逐渐向市民学习、靠齐,对壮族乡村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认同感降低。(二)壮族乡民民族意识淡化。民族意识是民族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其核心是维护、捍卫和实现本民族生存发展的利益和权利。壮族人口分布范围广,开化时间早,其思想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稀讼狱”[1]139,更容易与其他民族融合,使得壮族民族意识相对较弱。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壮族乡村文化受到城市文化、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壮族乡民的民族意识不断淡化,这可以在前文有关调查中壮族年轻人对本民族语言、山歌、服饰抱无所谓的态度得到体现。壮族乡民民族意识的淡化,使壮族民众在乡村文化的选择上就难以达成一致,减少了壮族乡村文化的稳定性,加剧了壮族乡村文化的失落。(三)传承方式落后。在网络化时代,各种自媒体、新媒体层出不穷,文化传承方式越来越先进、传播时间越来越短,影响人群越来越广。但是,壮族乡村文化仍然主要通过师傅传承、家族传承,采取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有些文化项目或者某些领域的传承和延续飘忽不定,往往因传承人的死亡而灭失,特别是在现代化急剧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文化的链接更容易出现中断,甚至在不经意间就会消失。(四)西方文化的冲击。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西方文化不可避免会“踏进”壮族乡村,影响壮族乡民的生活。以节日文化为例,壮族乡村农民的娱乐方式受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在交通、通讯条件较好的壮族乡村,许多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化,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也开始把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当作时髦而在乡村流行起来,有些节日甚至比当地的传统节日举办得更加热闹,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人气更旺。西方文化的冲击,必然导致壮族乡民对本民族文化的拥有感也逐步消逝,原有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的文化自信心也随着传统乡村文化土壤的消失而丧失。

四、城市化背景下保护壮族乡村文化的对策

(一)发挥经济功能,提升壮族乡村文化的“含金量”。城市化导致壮族乡村“空壳化”,致使壮族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后继乏人,能否留住村民,成为壮族乡村文化保护成功与否的关键。壮族村民渴望过上与城市人一样的文明生活,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壮族乡村文化保护要采取“精准保护+盈利性开发+扶贫”模式,有效发挥其经济功能,满足村民需要。“精准保护”是城市化背景下壮族乡村文化保护的关键。城市化背景下,需要保护的壮族乡村文化面广、点多,但受限于政府财政保护经费不足、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及村民认识水平、保护技术跟不上等因素决定,只有在摸清壮族乡村文化现有家底基础上,对各种乡村文化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定位、“精准”规划、“精准”实施,让壮族乡村文化中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让政府把有限的文化经费集中用到“刀刃”上,避免全面播种却开不好花结不好果的弊端。“盈利性开发”是壮族乡村文化保护的重要举措。文化保护与文化开发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开发也是保护。开发性保护分为盈利性开发保护与公益性开发保护两种类型。壮族地区农民普遍不富裕,尚有部分农民未脱贫,当地政府文化建设经费不足等实际情况决定,对壮族乡村文化保护的应以盈利性开发保护为主,公益性开发保护为辅。盈利性开发主要是通过把壮族乡村文化资源资本化,发展相关文化产业来实现。如靖西市旧州镇,当地村民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绣球、壮锦、壮族陶瓷等具有壮族乡村文化特色的产品做大、做强,部分产品甚至远销海外,使绣球、壮锦和陶瓷等壮族乡村文化保护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扶贫”是壮族乡村文化保护不可绕过的一道坎。目前,脱贫是广大壮族地区农村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壮族乡村文化“精准保护”与“盈利性开发”的结果,应该让当地村民从中收获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包括实现壮乡农民“脱贫”致富,过上美好生活。只有这样,当地壮族村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壮族乡村与城市之间差距才能不断缩小,乡村对村民的吸引力才能不断增强,愿意留村的村民才会逐渐增加,壮族乡村文化保护主体才得以最终稳固。(二)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壮族乡村文化的保护力度。壮族乡村文化保护和开发是关乎国家建设、民族发展的大事,这决定了它是一种政府化行为,各级政府都应该担负起相应的文化保护职责。建立完善规章制度,是保护壮族乡村文化的重要举措。壮族集中分布的广西为保护壮族文化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从195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共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市场管理条例(199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0)等35个文件①,使壮族文化,尤其是壮族传统文化保护有了更多的政策依据,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针对壮族乡村文化保护出台包括单行条例和专门条例在内的政府规章制度。例如,壮语是壮族乡村人们交流的工具,城市化冲击下也存在蔑失危险,但目前广西尚未有专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相关的法律法规虽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规定,但也是宽泛的原则性的阐述,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应该尽快出台《广西壮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等相关规章制度,使壮语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三)创新传承方式,提升壮族乡村文化的吸引力。文化传承保护需要“包装”。符合人们心理需求,为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收到良好效果。城市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在壮族乡村轮番登台,壮族乡村文化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维系自身的影响力,就必须创新传承方式。一是利用互联网传承保护壮族乡村文化。当今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能够为壮族乡村文化传播提供快速、生动、真实的平台。以壮族乡村节日文化保护为例,在节日活动举办前,及时把壮族乡村各地将要举办的节日文化活动的信息,通过制作成图文、歌曲、动漫等鲜活形式,借助有影响的网站快速,强力推介,能够很好引起各地人们的关注;节日活动举办时,通过相关网站进行现场直播,把节日内容、现场的节日氛围、文化活动的靓点等及时播报,满足人们猎新的需要;节日活动结束后,把活动记录进行剪接,寄存在互联网,能满足人们随时观看的需要。二是利用各种平面媒体宣传壮族乡村文化。如把各县的特色壮族乡村文化,通过电子屏幕,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在高铁站、汽车站、市中心繁华地带滚动播出,长年累月下去,受其影响的群众数量将十分庞大。三是利用手机,借助“今日头条”等平台,随季节免费发送壮族乡村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到手机客户端。四是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保护壮族乡村文化。壮族地区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通过开播壮语节目,增加壮语节目数量和播出时间;用壮汉双语播报本地新闻;在本地娱乐文化、体育活动举办现场用壮语播音,屏幕汉字同步说明;把收视率高的电视连续剧、小品翻译成壮语后播放;以壮族乡村文化为题材创作电视广播作品等形式,提高壮族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四)加强教育,提升壮族乡民的民族文化意识。壮族乡村文化保护传承的主体是壮族乡民,他们对本民族乡村文化的认知如何,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壮族乡村文化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进而决定了壮族乡村文化的前途和命运。城市化背景下,壮族乡民的民族文化意识有减退趋势,需要加强教育。首先,开展壮族乡村文化内涵教育。针对不少壮族乡民认为壮族没有特点、没有自己的文化、壮族乡村没有自己内涵的错误说法,要通过办学习班、建设文化长廊、利用广播电视等方式向乡民宣传壮族和壮族文化,重点是宣传壮族乡村文化,要向他们理直气壮灌输壮族不仅有自己特色的文化,而且它的根就在壮族乡村之中;要组织他们系统学习壮族传统文化,使他们了解本民族具有恋土、平和、忍让、知恩必报的优良文化品格[2]100,增强壮族乡民的民族认同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其次,开展壮族乡村文化价值教育。壮族乡村文化像其他文化一样,不仅具有育人的文化功能,而且具有经济创收等多重社会功能;不仅对本村、本民族具有维系作用,而且对促进民族团结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壮族乡村文化与壮族乡村现代化、壮族地区城市化并不矛盾,只要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一定能够达到“两促进、两不误”。第三,开展壮族乡村文化保护方式方法教育。保护壮族乡村文化进行不仅是政府行为,更应该是村民自觉的行动,他们要身体力行就是对乡村文化最好的保护方式。如教育他们重视过本民族节日,积极参加各种民俗文体活动,带头讲壮语、穿壮族传统服饰、佩戴壮族饰品、用壮族仪式接待客人等;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开展旅游业时,要因势利导,不做杀鸡取卵的事,绝不以牺牲文化长远利益来换取来眼前局部利益等。(五)加强学校教育,扩大壮族乡村文化的受众。群体学校被誉为知识的殿堂。壮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让壮族乡村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校本教材,能够提高壮族乡村文化的档次和说服力,这也与学校不少学生是壮族,他们生活在壮族乡村文化圈,有的会讲壮话,有的学生穿壮族传统服饰,喜欢听壮族英雄故事,对壮族乡村文化有感情,“每个民族都是从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中接受道德教育,高通人际、代际关系的”[3]26,愿意接受壮族乡村文化教育契合,这些壮族乡民的后代从小接触、学习壮族乡村文化,一定程度上弥补壮族乡村文化后继乏人、甚至是断层的危险。壮族地区高校要处分利用本地乡村文化资源优势,对民族大学生广泛开展热爱家乡文化的教育,把专业教学与壮乡文化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如美术专业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到壮乡采风、写生;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到壮族乡村文体活动现场,感受壮族原生态音乐的魅力;体育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壮族传统体育课程,组织铜鼓队、舞龙舞狮队等,无形中就能增大壮族乡村文化的受众群体。

[参考文献]

[1]黄家信.论壮族的历史文化特点[J].学术论坛,2004(3).

[2]梁庭望.陆荣廷与壮族文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6(1).

壮族范文篇4

一、广西壮族历史档案的概念

笔者将壮族历史档案的定义为“:组织和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能反映壮族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有史料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原因有三:一、壮族历史档案具有历史性,即史料价值。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民族的意识形态、文化素质都有着历史继承的联系性。”[1]16二、壮族历史档案具有民族性。壮族历史档案定义的外延包括有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各种记录。三、外国学者认为档案是“经鉴定值得永久保存的供查考和研究之用”[2]3,我们认为“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3]6。中外学者不约而同都明确表达出档案的基本属性———原始记录性。

二、广西壮族历史档案保护现状分析

1.保护的自然阻碍因素。(1)时间跨度较大。早在旧、新石器时代,壮族先民们就在今之广西壮族自治区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春秋战国时,壮族是百越的一支,南宋时始称僮人、撞丁。明、清时与土、依、沙并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统一为“僮”,1965年根据倡议,把“僮”改为“壮”。抑或从有文字的历史记录算,距今亦有2000多年,在时间的路程中,先民不断创造着文化财富,广西宁明、龙州等地的断崖陡壁上留下了壮族先民绘制的众多崖壁画,铜鼓距今也有2000多年历史。其庞大的时间跨度是我们对其进行保护的巨大阻碍。(2)分布广泛分散。根据笔者的深入调查,壮族历史档案数量与壮族人口分布呈正比关系。例如,广西左江流域就发现了大量的壮族古老岩画“,这些岩画分布在宁明、龙州、崇左、扶绥、大新、凭祥和天等等79县”[4]29,这些地区的壮族人口比重都高于50%。壮族历史档案主要分布在桂林———桂平———钦州连线以西,其中以南宁、崇左、百色、河池、柳州、来宾为中心,上述6地市、县档案馆藏大量有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壮族历史档案。由于壮族历史档案广泛分布在广西南部,兼之多散布于山区,档案又多掌握在个人手中,加大了档案收集保护的难度。2.保护的社会阻碍因素。(1)硬件设备落后。笔者对48个市县档案馆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根据问卷显示,档案库房的设备配给状况严重不足,档案馆没有云梯、传送带等运输工具,而拥有自动消防设备的档案馆只占调查对象总和的15.4%,拥有安全监控设备的档案馆只占调查对象总和的12.8%,拥有空调的档案馆的比例是92.3%。消毒方面主要以生物制剂为主,拥有消毒柜的档案馆数量只5家。档案修复基本上都依靠手工技术,且修复工艺以传统技术为主,和发达地区差距明显。档案装具有封闭式箱柜、单柱式固定架、复柱式固定架、积层架、活动式密集架等。壮族地区档案馆主要采用封闭式箱柜和活动式密集架。封闭式箱柜一般以木材或金属制成,即我们通常说的木柜和铁皮柜。封闭式箱柜有铁皮和木制之分,现大部分档案馆已以铁皮为主,但木质箱柜广泛存在。(2)软件基础薄弱。档案馆的软件环境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大致了解。①法规和标准。我自治区的档案部门以《档案法》为纲,具体工作办法和标准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这些法规时间上增补较频繁;内容上集中于特殊档案和新型档案以及档案馆的建设方面。虽然涉及的内容全面,但是规范壮族历史档案的法规和标准针对性弱。例如,《各级档案馆收集范围的规定》对于民族档案只是一笔带过。缺少工作标准的壮族历史档案工作将如同瞎子摸黑,举步维艰。②人员配置和素质。现以柳州市档案馆为例,事业编制26名,其中局(馆)长1名,副局(馆)长1名,正副科长13名。其中研究生文凭以上3人,本科文凭以上13人。说明市级以上的档案馆人员配置较好。然而县级人员配比失调。例如,德保县档案馆编制9人,本科文凭以上2人,上岗前接受过档案培训的只有4人。目前的档案队伍无法满足壮族历史档案的需要。③资金保障。档案事业经费是档案管理单位履行职责的物质基础,是一切档案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之‘源’———原动力或动因。”[5]16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档案馆事业各项经费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对促进我国档案馆事业的不断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档案事业经费得到多方的支持,但总体呈现偏紧态势,并且项目经费规定专款专用,广西壮族历史档案没有得到专门的经费支持。④档案保护意识。档案保护意识指两个方面:一、档案管理人员的保护意识。档案管理人员对工作的重视与否,决定着档案工作的质量。然而在绝大多数的档案部门,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就是领导重视什么,那什么方面就做得好”[6]27。二、社会的保护意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忽视非物质文化的价值,许多珍贵的档案材料都淹没在苍白的物质当中。另外,经济利益的指向作用,使珍贵档案被个别组织和个人据为私有。无论从社会的哪个角度看,社会环境的思想意识对壮族历史档案来说都是不利的。

三、壮族历史档案保护对策

1.设立全宗。为维护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便于开发利用,我们必须对壮族历史档案加以整理,设立壮族历史档案全宗。但是考虑到壮族历史的复杂情况,全宗的设立应该采用客观全宗的形式。所谓客体全宗,即相对主体全宗而言,主体全宗是指“全宗是一个独立的机关、组织或人物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7]99。“所谓客体全宗,简言之就是以社会活动客体(即一个项目、事件或一项工作等)为中心形成的档案文件整体。”[8]3就现阶段我自治区档案的全宗形式来看,全宗的设置依然以主体全宗为主,但客体全宗也已经出现。例如为“推行使用壮文”“、解放初期广西剿匪”等社会活动中的重大事件而建立的客体全宗。把客体全宗作为壮族历史档案的全宗形式有利于壮族历史档案的电子化;有利于客体全宗把分散的壮族历史档案归为一个具有学科系统性、等级分明、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2.政策先行。我们急需一部指导性文件来规范、指导我们的行动。“结合《档案法》在各地的实施,参与制定有关的地方法规、政府规章等,依法拓展民族档案事业。”[9]85制定壮族历史档案纲领文件有多种方式,笔者认为应该把政策制定放在首要位置,发挥其主动性、权威性、灵活性的优势。政策具有很好的规范作用,其权威性仅次于法律,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虽然政策权威性不如法律,统一性不如标准,内容也不够具体,但是政策的制定相对简单快捷,能适应壮族历史档案实践经验尚不成熟、不可知性较高的实际。制定壮族历史档案管理方面的政策,能够表达国家的态度和立场,明确在一定时期内壮族历史档案管理应该遵循的行动规范及要达到的目标。政策能在我区壮族档案工作中发挥百分之百的规范作用。

壮族范文篇5

【关键词】壮族文化;家居产品设计;应用

广西作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南大门,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强民族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家居产品设计因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思想内涵赋予了家居产品设计新的生命和灵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相关概述

1.1家居产品发展概述早期家居产品主要是通过摆设、粘贴、悬挂、铺垫一些物品,让居室增添美感,其种类包含盆景、花瓶、墙纸、珠帘、字画、布艺及其它饰物等[1]。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居与装饰之间融合越来越多,例如:灯饰、窗饰、墙饰等,既有实用功能,又兼顾装饰效果。家居产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家居产品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早期,考古发掘的陪葬品中发现许多制作精美的香炉、雕漆盒、陶俑、帛画等,这表明在当时,物品除了具备使用功能性外,还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功能。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品的文化性与功能性逐渐被细化,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家居产品应运而生。1.2壮族文化概述。拥有相同的文化、语言、历史是形成一个民族的前提。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民族学、历史学认为壮族是由中国古代岭南的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迄今已有将近2000年的历史,由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条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壮族文化传统。在壮族文化资料里我们发现壮族人有勤劳勇敢、敬畏自然、图腾崇拜的痕迹,体现了壮族人有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观念。壮族文化有着以“壮锦”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服饰纺织文化,也有以“铜鼓”为代表的青铜文化,有以“干栏式建筑”为代表的桂北民居文化和以“绣球”为代表的吉祥物文化,这些文化是壮族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壮族文化的辉煌与灿烂。

2融入壮族文化的家居产品设计现状

2.1现有家居产品质量有待提升。家居产品市场前景良好,但是设计水平、产品质量有待提升。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当今市场上的家居产品种类虽多,但大部分产品质量不高,染色脱色现象严重;外形简单,缺少设计感;产品形式单一,对材料的要求不高。通过调查发现,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大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文化功能需求变多,对高质量家居产品越来越重视。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质量好、特点鲜明、具有文化内容的产品。2.2壮族文化传承保护有待加强。壮族文化元素提炼不够,文化类设计能力有待增强。具有壮族文化元素的家居产品千篇一律,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现有产品很难满足消费者在文化情感上的需求[2]。壮族多居住于山区,交通不便,生活贫困导致年轻人为生计外出务工,壮族文化传承断层的现象。穿着壮族传统服饰的壮家人越来越少,会讲壮话的壮族年轻人也不断减少。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壮家人民住进了宽敞的水泥楼房,这也使得壮族的干栏式建筑越来越少。仅仅依靠原有的壮族文化承载体系进行文化的延续已经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将传统壮族文化注入新的载体成为对其传承的关键所在。

3壮族文化元素分析

3.1纺织的艺术——壮锦。壮锦是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由于其花纹图案别致,色彩艳丽,经久耐用而驰名中外。壮锦有被面、背带、挂包、头巾、台布、床毯、围裙、衣服边角饰等种类,作为精美工艺品的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壮锦图案大致有三种:一是在平纹上编织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几何纹样,组合成连绵的几何形图案,风格朴素线条明快;二是用各种几何纹为底图,上面装饰有动植物图案,形成的复合多层次图形,图案清晰又有浮雕感;三是用多种不同大小的几何纹样结合、穿插,组成繁密又富有韵律感的复合几何纹图案,具有严谨与和谐之美。常见的有方格纹、水波纹、字纹、回字纹、云纹、编织纹、同心圆纹以及各种动物和花草图像,如蝶恋花、双龙戏珠、凤穿牡丹、狮子滚球、鲤鱼跳龙门等[3]。壮族把凤凰作为吉祥的象征,凤的图案在壮锦中运用极多,有“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出”的美称。3.2居住的智慧——干栏建筑。在壮族的语言中,“干”是“上面”,“栏”是“房屋”,合起来便成了“上面的房子”。壮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一带,该地区位于南方山地丘陵带,是亚热带温暖潮湿气候,壮族人民为了应对潮湿天气,山区的蛇虫猛兽以及雨季洪水的侵害,建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将房屋建造在平台之上,用木柱构成平台底架与地面隔离开。底部悬空、长屋檐、正脊两头翘起、屋顶的结构作两面坡式,即“人”字形特点[4]。干栏式建筑上层住人,下层用于圈养牲畜和存放农具,能有效防潮减少山洪给人们带来的财产损失。3.3针尖上的魅力——绣球。绣球是壮族的吉祥物,一般用红、黄、绿三色的丝绸布做底及面料,多数为12瓣,每瓣用彩绣的各式吉祥物进行装饰,如梅、兰、菊、竹等花卉图案或春燕、龙、凤等制成,内部填充谷物种子或谷壳,有“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抛绣球是壮族最受欢迎的传统体育项目,每逢春节、三月三、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壮族人都要在歌圩上唱对歌,女子将绣球抛向意中人,男子会在绣球上系上礼物抛还给女方,女方若收下,就会形成一段美好的姻缘。壮族绣球传达着对爱情、亲情、友情的向往。3.4壮乡的天籁——铜鼓。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乐器,距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铜鼓最初是用作饮器(即釜),后来渐渐演变为敲击乐器。铜鼓一般采用无底腹空,腰线内曲而胸线外鼓的造型,给人稳重饱满之感。鼓面中心饰以太阳纹,以晕圈装饰,靠近鼓边的圈带装饰多以青蛙、翔鹭居多,其次有牛橇、骑士、龟等[5]。画像纹饰多分为两类:物像纹饰及图案纹饰。物像纹饰有翔鹭纹、太阳纹、鹿纹、羽人舞蹈纹和龙舟竞渡纹等;图案纹饰有圆圈纹、云雷纹、席纹和钱纹等,根据形状铜鼓可以分为:方家坝型、北流型、冷水冲型、灵山型、麻江型、石寨山型、西盟型、遵义型[6]。

4设计应用探究

4.1消费人群定位。产品需要进行销售以实现其价值,准确的消费人群定位是设计初期不可或缺的一步。此次家居产品的消费人群定位于25-40岁之间的上班族,有经济基础并且有文化产品消费的需求,追求精神层次生活质量的青年群体。这一群体有固定收入,崇尚个性消费,易于接受与理解中国民族传统文化。4.2家居产品与壮族文化的设计接合点分析。(1)提炼文化内涵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造成目前家居产品质量低下的原因,多为使用的材质低廉,不耐用,且外形千篇一律缺乏设计感,没有深层次的文化寓意;而文化类的家居产品虽然有文化主题的融入,让人眼前一亮,但细看之下,文化内涵提炼不精,多仅止步在色彩、图案造型的使用。因此,除了优质材料的使用外,提炼文化符号、文化语意内涵将是家居产品提升质量的有效途径。(2)家居产品为文化延续提供实物载体。随着时代的进步,壮族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与延续,需要新的形式,而将壮族文化融入家居产品的造型设计中,不仅可以提升家居产品的文化内涵,同时,家居产品也可作为壮族文化的实物载体,为壮族文化的发扬、延续提供了新的存在形式。4.3设计思路。壮族文化要融入于家居产品,一方面要将壮族文化元素进行筛选提炼,找出能够代表壮族文化特点的元素,从造型,情感、色彩、语意、材料等方面进行设计,从而提高家居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家居产品要具有传播壮族文化的功能,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将壮族文化元素融入家居产品的造型中,使得“壮家空间”的理念(把壮族民族特色融入到家庭空间)让人通过产品造型一目了然。(1)原生态材质的运用。壮族的居住环境以及各种生活用具无不透露出浓浓的原生态味道。因此,在设计中一些原生态材质如木材、竹材、藤条等的运用,将有助于壮族气息的营造。(2)蓝黑灰色调的把握。八成左右的信息传递来源于视觉,色彩在产品设计中有很强的表现力。能否用好色彩的搭配,将有助于设计目的的实现。蓝、黑、灰在壮族的服饰中是较常见的三种色彩,在长久的历史演变中,蓝黑灰色调已具备了壮族的民族特色,对三种色调的合理运用,将有助于壮族特色的体现。(3)整体文化形态的提炼。除了材质和色彩之外,整体形态的把握是设计中最重要的方面,想要传递壮族文化信息,元素形态的提炼将是关键所在,要有取有舍整体设计。

5总结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所在,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要想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文化强国,需要以传承与保护传统民族传统文化为落脚点进行创新设计,壮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发挥其文化优势,将壮族文化元素应用于家居产品设计不仅为家具产品设计提供设计源泉,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曾婧,庞鲜.基于壮族文化特征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10):131-135.

[2]黄建福.壮族民间造物的设计观念解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7(3):119-123.

[3]陈旭.基于旅游产品开发的壮锦技艺生产性保护研究[J].装饰,2016(6):126-127.

[4]邱珂,曹菲菲,林志兵.基于壮族干栏建筑美学的产品设计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17,38(10):155-159.

[5]李詹璟萱.广西铜鼓纹饰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古风今用[J].包装工程,2017,38(6):42-47.

壮族范文篇6

关键词:壮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共生

在历史长河中,壮族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孕育了璀璨而独具特色的壮族文化。壮族人民应对自身所创造的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充满自信心,对自身能够传承、发扬壮族传统体育持坚定的信念。因此,推进壮族传统体育文化进入学校,与学校体育共融共生,对传承、创新、发展壮族传统文化具有现时价值和意义。时下,西方现代体育教育教学在学校体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壮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不足,如何发挥学校的场域功能,使学校体育与壮族传统体育契合发展,亟需我们的思考与解决。

一、壮族传统体育的追溯

(一)壮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渊源。民族传统体育,指某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在一定范围内所展开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1]在花山岩画铜鼓图像探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壮族传统体育的雏形,壮族体育舞蹈、壮族武术、壮族军事体育、壮族划龙舟、壮族投绣球和壮族体育健身娱乐等在图像中所呈现。[2]此外,壮族传统体育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古代壮族先民居住在山区、丛林地带,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为了维持生活,古老的狩猎练就了壮族先民的跑、跳、射弩、射箭、投掷等,经过不断地发展,形成了许多风格独特的传统体育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壮民族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精神。[3]据此而知,壮族传统体育是广大的壮族人民在劳动生活、生产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形态,也是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壮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概况。壮族人民基于生产实践,创造了大量的民族文化体育活动。据调查显示,壮族传统民族体育文化项目多达194项,例如投绣球、踩高跷、打扁担、三人板鞋、抢花炮、打陀螺、师公舞、打磨秋、壮拳、蚂拐舞等。[4]从这些传统民族体育的外形来看,无一不是壮族人民劳动生活的再现,或是动作技术的升华;由于壮族先民所具有的疾跑、跳跃、攀爬、投掷器物、射击、挥舞刀棍等早期体育行为,他们才得以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这时的体育只是萌芽状态,但却是未来体育的起点。[5]不论何种文化,在历史的洪流中都会面临着生存问题,在现代体育运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由于壮族传统体育所需经费与基础设施不足,引发了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笔者查阅文献资料显示,壮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在传承、开发过程中犹如水中漂泊的浮萍,无所依靠的状态。

二、壮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共融共生关系

壮族传统体育其意义上是壮族文化的浓缩,了解壮族传统体育的同时,也厘清了壮族文化的脉络。壮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并不是冲突、对抗的存在,一切事物皆是相融相通的,我们既要让壮族传统体育生机勃勃,也要尽可能为壮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共融共生创造条件。每个民族都有其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在新的文化语境下,各民族文化也都面临着发展困境,文化与教育的共生,要求攫取传统文化精髓,去其糟粕,与现代学校课程互补共生,消除民族传统文化因传承危机带来的焦虑感。[6]学校是滋养壮族传统体育的沃土,是有计划、有目的培养人的场所。学校除了肩负教书育人的功能之外,还要担负起传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增进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现代化是其旨归。[7]为了壮族传统体育能够薪火相传,源源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以学校为桥梁,把壮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发掘壮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两者间共生的文化因子,让学校体育从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汲取营养,为学校体育进步助力。通过教育手段,扭转壮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弱势地位,增进社会群体对壮族传统体育认知与认同,夯实壮族传统体育基础,促进壮族传统体育和学校体育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壮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共融共生。

三、学校场域中壮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困境

(一)西方现代体育项目统领学校体育。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西方体育为代表的现代体育,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中,打破地域、民族、文化壁垒,以各种形式和途径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渗透到各个民族和地区,影响了某些民族及地域传统体育的发展,甚至给某些民族的传统体育带来毁灭性吞噬。[8]例如,NBA的篮球赛、足球世界杯、网球、高尔夫球等,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9]在多元文化的今天,我们讲究互尊互重,包容,但是随着西方体育项目在生活和学校所占据的优势地位,我们一些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正慢慢地离我们而去。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言:“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11]近年来国家倡导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壮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现状中并不乐观,壮族传统体育应活态化,而不是名不符实。在以壮族学生为主体的学校中,不管是在硬件设施,还是体育课程内容,均是以西方现代体育项目为体育教学内容,壮族传统体育俨如配角;也有少数学校会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融入壮族体育,例如,阳朔县高田镇民族学校,在体育课中让学生们滚铁环、踩高跷,投绣球。壮族传统体育是壮族文化的精髓,如若不加以重视,则会阻碍壮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中的传播、发展,不利于二者共融共生的契合发展。(二)学校中壮族传统体育理论薄弱。壮族传统体育源于壮族先民为了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衍生出跑、跳、射、投掷等体育雏形,是壮族先民生产劳动的再现,是生活经验总结。如果要系统地了解壮族传统体育,亟需科学理论的指导。目前,广西各少数民族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开发之上。从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一方面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多通过翻阅、借阅资料,没有深入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考察,缺乏第一手资料。[13]由此可得,壮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较为不足与滞后。究其原因,壮族传统体育专项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专业的壮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人员、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等因素,壮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相关出版的刊物还处于发展较为缓慢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壮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三)壮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缺位。虽国家重视体育的声音越来越响,然而在实践上,体育依然存在弱化的情况。[14]在中小学,有这么几句话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今天体育老师请假”“体育老师生病了”、“今天体育课改为语文课或者数学课”。体育课是比较少的,更不用说将传统的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必教课程的内容之中。例如,笔者在参加阳朔县高田镇民族学校“三月三”节庆活动时,看到学生参赛项目有滚铁环、三人板鞋、踩高跷,因此随机采访了几位学生关于壮族传统文化进入课堂的访谈活动,就壮族传统体育这一块,学校也仅仅是在接近“三月三”节庆活动之前有规律地在体育课上或课下排练,在平常的体育课中,体育老师并没有把壮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除此之外,不管是壮族还是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因较多一部分相关领导及学校教育工作者,对传统体育不予以重视,加上受竞技体育项目的影响,西方现代体育在学校中所占据的地位形成了思维定式,故而,没有有效地认识到传统体育文化对推动学校体育进步的功用,也没有意识到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在思想与意识的源头上,阻碍了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四、壮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共生的路径探问

壮族范文篇7

关键词:壮族音乐;广西高校;文化传承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化的文化潮流扑面而来,我国必须要高度重视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性。在这一基础上,高校作为培养综合人才的重要平台承担着传播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其中壮族音乐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分支。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壮族音乐对于传承壮族音乐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一、壮族音乐及其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意义

(一)壮族音乐

壮族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一共有近2000万人口,绝大多数都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民十分热爱歌唱,每一年都有歌唱盛会,春节、元宵节都会举行。壮族音乐主要有民歌、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等。

(二)壮族音乐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意义

壮族音乐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壮族音乐的需求。富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壮族音乐要完整的传承下去,高校是最佳的渠道之一。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中,对学生强化壮族音乐的教学能够让为大学生成为保护与传承壮族音乐的人。这不单单是壮族音乐传承的需求,同时也是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内在需要;2.培养学生建设家乡的情感。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壮族音乐,不单单能够让学生掌握壮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在进行壮族音乐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将会更加了解自己的家庭,更加熟悉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从而提升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壮族音乐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一)开设壮族音乐教育课程

壮族音乐要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下去就必须要从音乐教育日常课程中去做起。开设壮族音乐教育课程是其中一项十分基础的方式。在多元化文化潮流的现代社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各个高校应该将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壮族音乐内容真实、全面、完整地反映到音乐教育课程中去,以形成具有广西壮族特色的音乐教育课程。或者,可以在当前普遍使用的教材中增加有关壮族音乐内容的内容,从而给传承壮族音乐文化提供教育基础。例如: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可以开设《壮族音乐欣赏》课程,将壮族民歌中经典的刘三姐歌谣、平果嘹歌、壮剧等壮族音乐民俗文化变为课堂教学内容,打造为社会文化教学资源。这不单单能够让学生全面的领域壮族优秀的文化,同时还可以拉近高校教育课程与当地社会文化之间的距离。高校针对音乐专业学生可以开设《广西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将壮族音乐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风格特色等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从而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民族文化归属感。在音乐专业乐理知识、视唱练耳等课程时,教师还可以将壮族音乐作为案例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不单单可以让学生对壮族音乐更加熟悉,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陶冶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壮族音乐的热情。

(二)开展多元化的教学途径

经过百余年发展的壮族音乐拥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在推动壮族音乐发展的过程中民间艺人的作用至关重要。壮族音乐具有原创性、地域性、通俗性等特征,因此要使得其能够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发展,就需要不断拓展新的教学途径。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与同学一同去校外体验壮族音乐的魅力。跨出校门,走向民间壮族音乐,探访民间艺人,将课程教学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在实践过程中整合起来。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壮族音乐引入到课堂中。例如:高校可以组织课题小组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蕴藏着壮族音乐的民间地区,建立广西壮族音乐声像数据库。又例如:高校可以邀请壮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同胞们在高校进行原生态的壮族音乐舞蹈展示。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枯燥的壮族音乐教学课堂变得十分丰富多彩,成为了一场盛大的壮族音乐盛宴。

(三)提高师资队伍专业水平

教师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壮族音乐能否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关键环节。因此,要保证壮族音乐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中顺利传承就应该注重师资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首先,教师必须要清晰意识到开展壮族民间音乐教育的实际意义。在进行《壮族音乐赏析》等课程的教学的时候,合理,巧妙的将学生综合素质与壮族音乐相结合,进一步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其次,教师应该定期开展专业培训。由于壮族音乐的分类繁多,研究内容比较细致,因此教师在进行壮族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提升自我专业素养。高校也可以针对这一情况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欢迎培训或邀请壮族民间音乐家来开办专题讲座,通过各种渠道来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

(四)协调科研与实践之间的平衡

科研活动是开展课程教学的重要力量基础。在没有科研成果的情况下,教学理论也将没有坚固的理论支撑。教师的教学行为就缺少了合理的理论指导与学术要求。因此,在壮族音乐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传承中,高校应该要灵活结合科研与教学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壮族音乐的独特魅力。组件少数民族音乐科研实验室,对壮族音乐的载体、艺术品、乐器等进行收集,并且成立为展览室,让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观赏来了解壮族音乐。另外,高校还可以积极组推壮族音乐合唱团、原生态演唱组合等,让学生能够学习演唱壮族民歌,学习弹奏壮族天琴等。通过切身学生具有民族特色的壮族音乐,大学生将会对壮族音乐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在高校要在管理政策上对壮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的传承起到支持作用。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在经济上予以支持,鼓励学生参与壮族音乐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南宁国际民歌节等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的文化活动。

三、结语

基于传承壮族音乐的目的,为了弘扬中国少数民族的璀璨的文化,高校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壮族音乐的融合,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大学生对壮族民间音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推动壮族音乐的发展与传承。

作者:包其锋 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廖小芒.湖南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与教学研究[J].文教资料,2014,(17).

[2]梁慧萍.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J].音乐时空,2015,(20).

[3]张森.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的传承探讨———以中原音乐文化为例[J].大舞台,2013,(09).

壮族范文篇8

关键词:壮族;服饰元素;现代;服装设计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现代服装设计的开展,不断的追求个性化的特征,同时在很多方面,还在实施定制化的发展,对于服装本身的功能、审美等,也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在此种状况下,民族服饰元素的应用,给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很多的参考与指导。壮族服饰元素具有的特色较多,将其与现代服装设计融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行性。

一、壮族服饰元素的特点

(一)款式特点

现代服装设计在落实的过程中,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都要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如果仅仅是追求当下的短季流行,并不能给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较多的帮助,也无法在客观的工作水平上大幅度的提升1。此时,壮族服饰元素的应用,引起了很多设计人员的注意,如果在该方面的款式特点上积极的把控,将很容易在现代服装设计上得到较大的突破,由此得到的服装设计成果非常的优良。分析认为,壮族服饰元素的款式特点,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壮族男子服饰在设计的过程中,款式相对简洁,同时在区域的差异性并不是特别的大。壮族男子服饰比较注重将自身的一些文化内涵有效的融合进去,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凸显出自身的文化特色。例如,男士服饰的上身位置,通常情况下是着有无领对襟上衣,有些服饰也会在衣襟的边缘位置,镶嵌花边2。第二,壮族的女子服饰设计过程中,更加偏向于偏襟无领阑干上衣,或者是对襟扣襻上衣,下身的服饰配合上,主要是表现为黑色的肥型长裤为主,在裤脚的位置存在明显的阑干镶边。

(二)纹样特征

壮族服饰元素在经过长久的发展以后,一方面对现代服装设计的理念和内容积极的接受,另一方面也在自身的服饰文化上不断的凸显,由此就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纹样内涵,这样不仅可以在服饰的文化展现上得到良好的效果,对于日常的穿着而言,也是非常有民族审美特色的3。经过大量的总结与分析,认为在壮族服饰元素当中,纹样特征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抽象的几何纹样应用较多,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其主要是通过重复组构的形式来做出积极的展现,这充分表现了壮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抽象的纹样表达当中,包括了云气纹、水波纹、旋涡纹等等,这些纹样都是壮族服饰元素的特色内容,同时也得到了其他民族的欢迎和认可。第二,龙的纹样在应用过程中,会充分的结合花草的纹样来共同绘制完成。龙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图腾,在壮族服饰元素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是壮族人民生活在清新的大自然环境当中,因此在龙的纹样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自然的花草相互结合,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亲民的韵律感,得到的纹样效果特别的显著4。第三,鱼虫花草纹样的实施,也是壮族服饰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而言,鱼虫花草的纹样应用过程中,并没有在工笔的写实描绘上投入较多的努力,而是会积极的对这些纹样的内在美做出良好的提炼,从而帮助壮族服饰元素的展现,达到源远流长的效果。

二、壮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应用现状

随着文化的快速发展,很多地方的现代服装设计,都在不断的寻求新的突破,希望由此来更好的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从而在多个层面上,将壮族服饰元素的应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峰5。从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对于壮族服饰元素的应用,主要是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壮族服饰元素的应用而言,现代服装设计存在部分应用的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纹样的采纳和特色图案的应用,都可以给很多人以全新的审美观点。壮族是我国典型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纹样还没有完全的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展现给大众的过程中,往往可以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得到的欢迎程度是比较高的。第二,壮族服饰元素在现阶段的应用当中,对于上衣的设计应用,得到了较好的成果。对于现代化的社会而言,下部的服装设计,并不适合在当代的职场当中应用,可是适当的实施上衣设计,则可以让日常的工作服饰、生活服饰等,都得到较多的欢迎和认可,很少出现排斥的现象。第三,壮族服饰元素在应用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不断的得到现代服装设计的认可,在多个层面上,都直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推动了服装设计的长久发展。

(二)将传统的壮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理念相互融合

壮族服饰元素在应用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途径可以操作,并不是完全拘泥在传统的应用形式上。我国的内部团结程度较高,针对壮族服饰元素的应用,可以尝试与现代服装设计理念相互结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壮族服饰元素更好的向前发展,同时在现代服装设计理念当中应用时,也可以创造出较高的价值。例如,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经过改良的简单上衣和具有壮族特色的绣花围裙。后来,张艺谋《印象•刘三姐》中也保留了较完整的壮族服饰,但为了实景效果,在服装轮廓加上了发光的灯管。由此可见,这种应用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与艺术加工相互结合,在应用的效果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整体上未表现出严重的不足。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传统的壮族服饰元素,在很多的艺术表达当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给国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特别多的启发,在将来的工作成就上,相信能够得到更大的巩固和进步。

(三)打破壮族服饰元素的固有架构,与现代服装设计重新融合

从某种程度上分析,壮族服饰元素在应用的过程中,其自身所拥有的架构,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当代的服装设计,最大目的在于服务百姓,服务大众。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在壮族服饰的固有架构上特别的拘泥,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出发,将现代服装设计更好的融合在一起,给壮族服饰元素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例如,迎宾服装的设计主要是将服装结构进行变化,在此基础上,在衣领、袖口、裤脚等处运用壮族服饰图纹,如南宁蕴霞服装设计工作室设计的含有壮族服饰元素的现代服饰。通过这样的应用方法,能够让壮族服饰元素,以一个全新的态势来充分的展现出来,不仅可以得到更好的欢迎,同时还能够在现代服装设计之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三、总结

本文对壮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展开讨论,现阶段的元素应用,基本上告别了过往的生硬现象,在应用的效果上得到了良好的巩固,整体上未表现出严重的问题。日后,应该在壮族服饰元素的应用上,积极的通过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来出发,将现代服装设计体系的健全程度不断提升。

作者:韦昱秀 单位: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注释:

1.严丽丽.惠安女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纺织经济,2016(8):42-45.

2.张莉,宿伟.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戏剧之家,2016(13):288.

3.赵丹妮.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艺海,2015(8):95-96.

壮族范文篇9

一、壮族剪纸艺术的功能内涵

壮族剪纸是壮民族的社会习俗、生产、政治、宗教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审美意识的一种物化表现,具有丰富的功能内涵与艺术内涵。深入分析其内涵,将有助于人们对其进行有效的旅游规划开发利用。其一,装饰功能。装饰功能是壮族剪纸的最基本的功能,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剪纸,用于装饰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有时还作为礼品装饰,在民间婚嫁活动中贴于婚庆用物品。图案主要有:杏花、梅、牡丹、海棠、山丹、芍药等花草纹;蝴蝶、马、牛、羊、蝙蝠等动物纹;还有山、水、火、云等。这些剪纸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的图案。二是作为少数民族服饰刺绣底样和依托。壮族剪纸用来作为布贴、织锦、刺绣、花帽、背带、花鞋等生活用品的蓝底,多用红、绿、黑、白、褐色。风格比较原始,以写实纹饰为主,抽象纹饰不多。纹样多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植物和人的形象,图案内容有龙、凤、牡丹、荷花、团菊、菱纹、鸳鸯、吉祥语、回纹、花草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其二,巫术信仰功能。这是壮族剪纸的主要功能。由于壮族生活地区交通闭塞、科学水平落后,人类对自然产生的畏惧和神秘感,导致“巫蛊文化”盛行。这一风俗在较边远封闭的山区和少数民族的传统民俗中仍然残留。壮族等南方剪纸起源于巫术。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各种样式的物像和人像巫术剪纸,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与死者一起下葬或在葬礼上燃烧,以招魂驱邪。巫术剪纸被壮族人民作为一种神力的载体,发挥着“驱邪攘灾、延年益寿、祛病保平安”的功能。这种剪纸作为法力的象征,在仪式前由专职巫师剪制,剪纸形式多为由人形(代表人的魂、鬼或神)、动物形及几何纹形等符号组成的出师符;多以红色为人,白色称鬼。有的巫师在使用人形图像的符时,在剪纸头部用香柱烧三个倒“品”字型的小孔,或者给剪纸画上眼睛,示意该“茹郎”已获得了“巫”的神力,可任受巫师的驱使。仪式前,剪纸摆放在规定的地方,仪式中,依据巫师的指示焚烧相应的仪式剪纸,仪式后再按照巫师的要求把剩下的仪式剪纸或贴或插在家里的神盒两侧,或粘贴到外面的土地庙里等地方,平时的初一、十五日及行巫事前上香祭祀。广西壮族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巫术剪纸。其三,祈子生殖崇拜功能。“祈子”是西南壮族巫术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祈子”仪式在婚仪和年俗中进行,需要剪花婆神、求子符、七子团圆等剪纸,以剪纸的形式祈求婚姻美满、人丁兴旺。剪纸往往以如意云头形象象征男阳,菱形孔或莲花象征女阴,以葫芦、石榴、葡萄、鱼等多子的动植物来表示多子多福,突出表现了人们对生殖器的崇拜和祈求繁衍旺盛的愿望。剪纸形式主要有祈花符、求育符、花桥、保胎解厄符、护魂过桥符、神鸟护花符。其四,祈福添寿功能。壮族人民经常使用谐音组合的形式,将拥有某种意义的动物花卉等组成剪纸图案,将鸡羊组合一起寓意为“吉祥”,喜鹊与梅花组成“喜上眉梢”,从而寄托人们祈福添寿、求平安、求发财的美好愿望。这类剪纸常见的有:保平安星、招财星、添寿星、文武星。其五,文化传承功能。过去,壮族文化比较落后,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多以古歌、神话传说等口头文学形式完成。剪纸这种形象化的符号形式,记载、传承了壮族的传统民俗与文化。在壮族剪纸中经常性的出现形态各异的小红人形象,或“出骑打猎”或“击鼓高歌”,形象简洁生动,与花山崖壁画极为相似,其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完全相同。

二、壮族剪纸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壮族剪纸作为一种手工活动,不但能够传承文明、弘扬文化,而且拥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对于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壮族剪纸艺术丰富的旅游内涵符合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原则,其旅游产品的开发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一)具有独特旅游内涵

特色是旅游资源的不朽灵魂。缺乏地域个性是我国旅游商品最大的弱点,很多地方的旅游商品,种类雷同、结构单一,商品特色差,挑选余地小,有趋同化的倾向。而壮族剪纸由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历史传承,造就了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是其余地区的旅游产品所不能替代的。这种独特性,对于旅游者特别是外国游客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二)具有多样性的表现形式

壮族剪纸不但内涵极其丰富,而且表现形式多样,具有文化的多元性和风格的多样性。丰富的内涵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多样的艺术形式可以吸引更多的眼球。

(三)具有丰富的文化附加值

丰富的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有利于提高旅游地知名度,扩大了旅游地的影响。壮族剪纸艺术,在纵向上贯穿壮民族的整个民族发展史,具有极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在横向上涉及壮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礼仪习俗、民族精神等各个方面,具有极其广泛的文化空间。

(四)具有较高的经济附加值

剪纸艺术的材料易得、成本低廉、设备投资少(只需几把剪刀)、时间灵活(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无场地限制(在制作者的家里即可,无需专门场所),通过制作者的一番创作,原先极其低廉的纸张立马就可以身价百倍,尤为适合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壮族范文篇10

采取何种形式进行教育,这是由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所决定的。在壮族地区,道德教育常用下面独特的方式来进行:

(一)以歌传教。壮族长期没有自己统一的文字,传承文化最主要的载体是山歌,“以歌传教”就成为壮族传统道德最重要的教育方式。

壮族山歌具有传授知识、教化和解决纠纷的功能。如《劝农歌》“泥鳅不能怕泥土巴头,做人不要嫌弃屎脏身”,告诫人们劳动要不怕脏累;时政歌紧跟形势,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乡用山歌“夫妇一胎办法全,生男育女是平权;若还个个生男仔,结婚哪处找姻缘?”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丧事仪式歌《目连经》唱出父母生儿育女的艰辛,传授孝顺父母的道理;等等。壮族人“稀讼狱”,“以歌代斗”,用对歌的输赢来解决纠纷。

山歌的内容来自群众生活,通俗易懂,旋律、句式优美、易唱易学,耳濡目染,没有文化知识的人也能容易学会。从我们到靖西、德保、西林等地的调查来看,目不识丁的壮族老太太、老公公也懂礼节,能用伦理道德思想教育子女。他们的伦理道德思想,很多内容直接来源于他们经常传唱的山歌。

(二)以故事传教。壮族长辈会利用睡前、亲人团聚、纳凉等时间,以讲故事形式向儿孙们传授伦理道德。壮族的许多故事都含有做人思想,如《两姐妹》《两兄弟》《贪心的朋友》《贪心变蛤蟆》《兄弟分猫》等,批判兄弟、姐妹、朋友之间那种自私、欺诈和贪心的行为,教人要互助、互让和互敬。《刘三姐》是壮族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妇孺皆知的故事,它教育人要有不怕困难,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精神,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故事为人人所喜爱,它能够满足人的征服欲望,给人上进的力量;满足人的好奇欲望,给人留下美好的理想或幻想;满足人对未来的憧憬,给人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讲述伦理故事,不但愉悦人的精神,而且能够让人在美的享受中接受做人的道德规范。

(三)以文体活动传教。壮族人在重大节日、婚庆、乔迁大喜,特别是在歌圩上,都要举办对歌、抢花炮、抛绣球、舞龙舞狮等文体活动。举办活动的目的,一是娱乐,二是教人做人道理。如板鞋舞,是为了培养人们和谐、团结协作精神而创造出来的。传说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为了加强壮族士兵的纪律性,培养协同作战的能力,她命令每三名勇士同穿一副木板鞋“齐步跑”,来训练士兵整齐的步伐,使之步调一致,从而战胜倭寇,为国立功。后人效仿瓦氏夫人的练兵法,穿板鞋竞技以自娱而产生板鞋舞。又如蚂(虫另)舞,其起源据说是人们对为人类作出贡献的青蛙的肯定,出于保护青蛙的目的而模仿它动作的舞蹈,具有保护生态的道德教育意义。所以,参加一次文体活动,不仅能增长见识,而且能使人在欢娱中受到很好的道德教育。

(四)以情景传教。壮族人会根据情景,随时随地向年轻一代展开道德教育。在餐桌上,父母教育子女要给老人或客人盛饭、夹菜,把好吃的菜让给长者,吃饱后,要叫长者“慢吃”;在路上,若看到路上牛粪插有树枝,茅草边上打有小结,便告诉子女,这表示那些东西已经有了主人,不能再取;若遇到长者,便教子女问安、让路,并给予帮助。值得一提的是,壮族家庭教育非常重视榜样的作用,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常说“你看人家××多听话,多勤奋”;看到别人在建造房子,会教育子女说:“这是家庭和睦,勤俭持家的结果”等,这种做法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以规(约)传教。壮族善于把道德规范纳入族规村约之中开展教育。如宜州市洛东乡坡榄村韦氏祠堂族规规定:“一议:凡我族众……礼当先重人伦,分别尊卑。男女老少,各守廉耻,不得私通奸淫,逆理乱伦,玷辱门风等弊……二议:……礼宜同心相友,不得挟嫌勾生食熟,私心向外,勾贼劫抢,盗窃分赃,以及诡计暗害……”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乡十三寨共同订立的乡约规定,严禁乞丐、烂崽、窝赌、强蛮横行、放牲畜踩禾苗、奸淫偷盗等,否则,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如龙脊乡乡规规定,盗窃要受到罚款、写悔过书、肉刑、革逐的惩罚。处罚一般由寨老主持,重罚在神圣威严的祠堂里举行,各村群众都来看,这不但给犯者以身体上的痛苦,而且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有的惩罚在今天看来是不人道的,但乡规(约)的不少内容在当时起到了维护壮乡良好社会秩序的作用。

二、民族院校德育借鉴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必要性

民族院校德育效果不理想除了具有一般院校所具有的共性原因外,还有自身的不足,主要是脱离学生的地域性、民族性,脱离学生受本民族传统道德影响这个实际来实施教育,割裂了个性与共性、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我们过去往往只是用汉族的共性的教育方式而不注意用壮族等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壮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这会打破学生原有的心理中介,是违反民族教育发展规律的,影响了德育的效果。因为“每个民族都是从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中接受道德教育,沟通人际、代际关系的”。

民族院校德育本身所教授的内容总体上看是好的,关键是没有能够找到把内容很好贯彻落实的中介——教育方式。德育的开展必须借助学生已有的中介,如民族禁忌、生活习俗、一些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才会进入到学生的心理世界,才会最终对学生产生作用。中介的作用十分巨大,它对外来的影响十分敏感、强烈,有时甚至接近于一种精神本能,直观而感性地决定对其亲疏取舍。1995年,贵州省思想政治研究会课题组进行的一项调查就证明了这一点。调查发现,学生受到本民族风俗习惯影响和影响深切的占被调查对象的66%,如对艺术(音乐、美术)作品的选择上,喜欢传统古朴的和现实主义的占50%;喜欢喝酒的学生占65%;在中学时谈过恋爱(包括父母包办)的学生占30%。中山大学李萍教授把现代道德教育的原则归结为可接受性和发展性两条原则。可接受性的基础是所教育的内容,尤其是教育方式与受教育者的情感和道德需要相吻合以及吻合的程度。

民族院校与一般高校相比,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学校一般设立在民族地区,主要招收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主要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种专门民族人才。从壮族地区高校的情况来看,学生不少是壮族,长期受到壮族文化的影响。具有壮族的民族性格和道德心理,这是我们开展德育的“落脚点”。所以,作为德育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民族心理特点出发,采取那些与学生已有的德育的心理基础相对应的,诸如以歌传教、以文体活动传教、以习俗传教等相同或相类似的教育方式,才会得到学生的确认和接受,才会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民族院校德育借鉴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措施

壮族传统道德独具特色的教育方式,收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对此,我们要借鉴、吸收其合理因素,加以改造和利用。

(一)借鉴壮族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做法,在实践中开展德育。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通过道德观念和伦理规范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使人们在参与生产、生活活动的过程中,让道德观念潜移默化而内化为个人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我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先生指出:“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生活即教育;美国著名学者杜威说:“学校中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

课堂教育十分重要,但源于生活的道德教育最具有生命力。笔者所在的百色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一是在学生人学、入团和入党,或在百色起义、邓小平同志诞辰等特殊的日子里,组织他们到百色起义纪念碑、纪念馆和粤东会馆(红七军军部旧址),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利用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的成果,组织学生参观平果铝、百色水利枢纽、广州市帮扶的田林县六隆移民安置地,以及同志两次视察过的、异地安置而走上致富路的田阳县永常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三是根据学生多民族成分的特点,组织学生参观考察靖西、隆林、西林等地各民族友好相处的“同饮一江水”、“共耕一块田”、“合修一条路”的典型村寨和村屯,进行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教育。四是利用那坡县黑衣壮居住地、隆林县德峨乡的苗族村寨、乐业天坑群等自然、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开展采风活动,进行民族风情教育。五是组织学生代表到学院支教点去体验生活,到通水、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和修建地头水柜大会战现场参加劳动,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这些做法,学生有新鲜感、实在感和震撼感,他们能够充分看到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能够激发自信心和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雄心壮志。

(二)借鉴壮族道德教育情景化和“寓教于美”的做法,在美好校园文体活动中渗透德育。壮族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根据不同的情景来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以“歌化”、“故事化”、“活动化”等美的方式展开,隐蔽性强。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德育的渗透性作用,他说:“人如果离世绝俗,就无法实现其善行,勇敢、节制、正义、明哲诸善德实际上就包含在社会的公务和城邦的公务和城邦的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德育的渗透工作。

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校园环境。环境既是教育活动的条件,也是教育的内容。我们要借鉴壮族传统道德情景教育的方法,有意识地把道德教育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按照科学性、教育性和有效性的原则进行校园环境建设,造就一个既有人文气息,又有道德教化效果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成为一本活的德育教科书。

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文体活动不仅能够培养人们的美感,净化和美化人的心灵,激发人们追求高尚的情操和奋发向上的志气,而且能够增强人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勇敢、团结和进取精神。民族院校德育可以在民族传统节日,如三月三、中元节、中秋节,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举办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手工艺制作等活动;在妇女节、青年节和建党、建军、国庆等重要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师生“唱红歌”、“看红片”、“走红路”,在良好节日氛围中,利用各种文体活动特有的美,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举办文体活动,除了文体专业学生外,应该不重技能,重参与;不重竞技,重观赏;不重结果,重风格。

三要开展形式多样、格调高雅,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和现代文明规范为内容的学术活动。这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活跃学术气氛,而且可以影响教师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导向。

(三)借鉴壮族道德教育制度化的做法,建立有效的德育监督、考核和奖惩机制。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有切实可靠的乡规民约作制度保障。邓小平非常强调制度的作用,他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在劳动还是谋生手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上的他律强于自律,自律要靠他律来维持。“在规范伦理学中,道德他律的直接涵义,就是指人或道德主体赖以行动的道德标准或动机,首先受制于外力,受外在的根据支配和节制。”新加坡能够成为享誉全球的文明城市,除了进行道德宣传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外,主要是制定并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运转良好的公共法规和制度,对违犯社会公德及法规的一切不良行为,如随地吐痰、电梯内吸烟、损坏树木等不良行为都施以重金处罚。

我国生活中出现的道德无序和失范现象,其原因不能仅从个人行为中去寻找,而是制度本身有缺陷造成的。如果“败德”行为有利可图,而遵从和弘扬道德者总成为吃亏者,这本身就反映出制度伦理的不健全。诚信档案和“道德银行”的建设使用,以及《物权法》对拾金不昧的规定:拾得遗失物者,应当返还丢失者;丢失者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者或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等,是社会构建赏罚严明的机制,保证德行成为社会的通行证的有效做法。

(四)借鉴壮族道德教育传媒化的做法,强化现代化传媒手段在德育中的应用。壮族传统道德教育善于利用山歌、故事、文体活动等大众传媒手段占领人们思想阵地。原国家教委课题《当前我国大中小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成因、对策的研究》总体报告揭示:社会文化因素特别是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学校道德教育活动和思想理论教育的影响。无独有偶,上海市文明办曾经做过一项调查显示,近半数的青少年喜欢动漫;96%的青少年上网。在生活和娱乐方式上,42.2%的受访者认为受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的影响最大,位居第二的是同学和朋友,而教师与家长影响力则位居倒数第一、第二位,分别只有1%和3.7%。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对传统道德教育方式进行升级换代,以方便、有趣、快捷和有效的方式来包装德育内容,抢占网络、社团、宿舍等阵地,使学生随时随地就能够接受到教育。实际上,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美国,用传媒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是其强项,用影片和动画等一切媒介手段去宣扬它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