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文化设计十篇

时间:2023-11-15 17:58:17

壮族文化设计

壮族文化设计篇1

关键词:壮族文化;视觉元素;品牌设计

壮族文化视觉元素是广西壮族人在民族起源和发展的进程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呈现出来的形象性的文化,是壮族文化哲理凝聚的表现。我们有必要寻找壮族文化的情感和传统文化,对它进行提炼创作,将之运用与我们企业视觉设计之中,让民族文化得以创新与传承。

一、民族品牌设计的概念

(一)民族品牌设计的概念

民族品牌设计就是要求在品牌设计时,在遵循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还要坚持本土化原则、坚持现代品牌设计与地方民族特色元素和谐融合、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原则。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以独特的地方民族特色的形态来吸引消费者眼球,以民族独有的典型图形来增加企业的地方文化特殊性,以地方民族特有含义的色彩来点缀企业的品牌设计,以民族文字或代表民族的文字引起消费者的民族文化共鸣,以民族特色纹饰创造企业品牌的新潮流。

(二)广西民族企业品牌设计的意义

广西企业要想在市场营销中取得成就,单纯依靠企业本身的优异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广西壮族文化中巧妙地运用民族特色视觉元素作为企业品牌的设计元素,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融入现代设计的表现形式,对广西本土企业商品的流通、销售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使壮族文化视觉元素的使用价值得到新的升华,使广西企业品牌更具时代性和民族性,更能显示出广西企业品牌的个性特征。

二、广西民族品牌设计的壮族文化视觉元素

广西的民族品牌设计的视觉元素主要包括图形、文字、色彩等,而具有典型代表的视觉元素主要体现在壮纹饰(铜鼓)、壮文、壮锦、壮族色彩等。

(一)图形元素

广西壮族品牌设计中的图形元素主要是指具有广西壮族传统文化标志特点的图形元素。这些元素蕴含在壮族特色的文物古迹,传统工艺品,民俗以及图腾文化等之中。它们的形态各异,揭示了广西壮族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文化精髓。例如,铜鼓图案、壮锦图案、壮服饰图案、花山壁画图案、饕餮图案、凤灯图案、花卉图案等,图形的简约、抽象、夸张的特点,使广西企业品牌更加具有壮族文化个性,更有效地突出品牌的文化特色和壮民族地域特征。

(二)壮文元素

壮文也称为方块壮字,是壮族语言使用的文字,萌芽于汉代。壮字主要是借用汉字的特点,以形声字为基础来构造。主要表意,附带注音。在广西企业品牌应用上都还停留在拼音注释化和象形化的阶段,它们是壮族地区事物的抽象符号,是壮族文化旨趣的外显形式,具有生动活泼的独特魅力和感染力。将之运用于广西民族企业品牌设计中,不仅可以代表企业的品牌形象,还可以作为企业广告宣传性文字和装饰性文字,有些特殊的环境甚至可以用于功能性说明文字使用。

(三)壮族色彩元素

壮族颜色之美,是自然之美,是生态之美,是壮族人与有灵的万物和谐相处之美。这就是壮族自然界里提取和概括的壮族色彩。由于地域和支系文化的不同,每一个壮族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文化,但是从调查研究来看,壮族色彩基本上是以红、黑、赤、黄、青、白为主要色彩,或单独使用,或相互搭配,其中不仅形式丰富多彩,而且还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些元素具有代表各地域壮族文化与内涵的特点。每一种不同色彩的使用都会引起人们产生联想和喜好之感,因此壮族企业品牌设计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色彩能否满足不同地域人们审美的需要。

三、壮族文化视觉元素在民族企业品牌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一)能够展示广西当地壮族产品的文化特征

在调查中发现,广西当地的民族产品,除了手工艺品大多具有壮族的民族文化的特色以外,其余各类企业品牌如酒类、食品、烟草等企业在品牌上很难看出有别于其他地区同类企业的区别。如广西属于产茶大省,在全国一些很有影响力的茶叶产区茶商都是在广西要毛茶再加工或者再包装出售的。而作为广西到现在还不能找出一个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的品牌,这原因很大一部分问题就是企业缺少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没能真正传递出壮族文化的特性。梧州六堡茶,堪称黑茶的老祖;横县的茉莉花茶,全国茉莉花达70%的主要产区,有得天独厚的茉莉花生长环境,同时也是我国茉莉花晟早的实验基地。处在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环境中的企业,在企业品牌设计中却丝毫显现不出它的特别之处,我们的消费者若是没有专人介绍叉如何能了解到这种商品是多么的独特,更别说能否出反映当地的民族文化了。

民族特色商品没有民族特征,是大多数当地商品的诟病,在以独特的壮族文化来打造旅游的魅力广西,面对丰富的壮族文化底蕴,我们应该把当地企业品牌的民族特征发掘和展现出来,提升企业的文化品位,构建出充满浓郁壮族文化特征的民族品牌。

(二)能够有效地宣传广西当地旅游,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广西古属百越大地,有12个民族聚居,文化艺术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春秋时期,铜鼓作为一种打击乐器,已出现在骆越人(壮族先民)的生活当中。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广西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是壮族文化圈和汉文化圈的重要交汇区。在广西许多地区,保留了古老的骆越文化、壮族古城、布洛陀文化、壮族山歌、盘王节等众多民族文化资源。从20世纪初,广西壮民族居住各地就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专家学者,2006年6月《布洛陀口传史诗》列入部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壮族多声部民歌有“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美誉,1982年经著名壮族音乐家范西姆发现并推向世界,引起音乐界的轰动,打破西方音乐界认为东方少数民族没有多声部民歌的断言。尤其是近几年广西更成了游人向往的地方。

2014年,广西努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全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产业链的现代服务业,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实现接待国内游客2.86亿人次,同比增长17.7%。如此大量的游客在游览风光和领略壮族文化的同时,势必会进行除景区门票、交通以外的消费--餐饮和购物,而游客购物的主要对象一般集中在当地的特产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上。如果我们能够将广西企业品牌和壮族文化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展示商品品牌的民族特色与文化魅力。

(三)有利于壮族地区及其企业商品打造特色品牌

广西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1540多万人。壮族具有优秀而又丰富的文化内涵,依托这些文化特质,结合壮族地方特产,让这些神秘、天然的文化元素与这些产品的特点相结合,打造地区经济产品的良好形象。在推销这些产品的过程中,这些特质将成为宣传产品、打造品牌的一个切入口。例如,现在的壮医药品牌,就是在广西壮族神秘、无污染、特有等一系列独特优势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草药医药特点而打造出来的。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想在世界竞争中引起别人的兴趣,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民族企业品牌,那么除了要依靠科技等因素外,民族特色是我们打造民族品牌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壮族文化的发展深化与走向全球的有机结合

在文化艺术领域里出现了很多以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北京申奥的标志,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中国结与体育运动结合起来,既有中国特色又具有现代气息,让人耳目一新,让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广泛的了解和更深的认识,奥运会的吉祥物和纪念品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各国人民沟通相连的纽带。企业品牌商品的流通将会带来地方文化的流通与传播,我们将壮族文化展现在企业品牌宣传上,是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在独特的广西壮族文化的指引下使品牌和企业形象得到提升,同时也是希望通过企业商品的流通让更多的人了解壮族文化,使壮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同时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

四、结语

要使壮族文化的视觉元素能在现代企业品牌设计中得以引入、延伸和发展,打造出新的形式的企业形象,在现代企业品牌设计中的运用需要对壮族文化进行解构和重组,把壮族文化的视觉元素在现代企业品牌计中的直接应用。壮族文化的视觉元素融入民族企业品牌设计中,并不是简单的“仿制”和“挪用”。我们需要的是在学习和了解壮族文化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新的闪光点,在进行品牌设计时,以现代审美意识、造型观念和表现形式对传统的壮族文化的视觉元素进行再创造。

【参考文献】

[1](美)斯黛茜・金・高登.包装再设计――适应市场变化的平面再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广西文化产业信息网 http:///whcy/

壮族文化设计篇2

关键词:民俗服饰;饰品;黑衣壮;以黑为美

在中越边境的广西西南部那坡县大石山区,生活着壮族的支系,即黑衣壮,至今保存有相对完整的传统文化习俗,被称为“壮族的活化石”。笔者于2013年8月到那坡县黑衣壮地区吞力屯作有关传统民俗服饰文化传承状况的调查,进行设计研究。

1 黑衣壮文化服饰色彩的研究

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说,这些传说中的人或者物都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地融入了这个民族的生活。广泛流传于黑衣壮民族中的一个传说,阐述了黑衣壮以黑为美的原因和传统。传说中,部族因植物蓝靛得以生存;生活中,黑衣由蓝靛染制而成,蓝靛已从最初的图腾,渗透到了黑衣壮民族的日常生活中。

另一种说法是,黑衣壮衣黑与土司制度有关。据《那坡县志・民族篇》载:在明清土司统治时期,规定凡土民只准穿黑、蓝两色,读书人可穿灰、白色,土司及亲属可穿绸、缎料子,考中秀才的人,可与土官一样,穿大襟长宽筒长裤。[1]一个社会的阶级制度会对一个民族的服饰产生影响,就如同中国历代以黄色为皇族的专用色彩。

服饰是一个民族审美情趣,民族个性的体现;黑衣壮对传统的传承,体现了大石山区生活的黑衣壮人民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血脉气质。

2 黑衣壮服饰形态的研究

2.1 特色大头巾

黑衣壮人很注重自己头部的装饰,男女均在头上包缠巾帕。男子用一块两端镶有彩色布条的黑巾帕,在头上缠绕数圈,露出彩色镶边。妇女戴时,先用布条围在头上绕一圈,再将黑布条翻折后摆成大棱形,罩在整个头上,让头巾的两端分别垂挂到双肩上。黑头巾用红线来缝,头帕两边绣有彩色花边。在黑衣壮人眼里,红色象征着吉利、生育、长寿、生命。[2]他们所戴的头巾都是自己织染的黑布,结实耐用,可以当作帽子遮阴。

2.2 衣裤(裙)

男子的衣裤较为简单,前盖大襟上衣,以宽裤脚大裤头的裤子搭配,腰间系一条红色带子。黑衣壮妇女无论老少,都喜欢穿右盖大襟和葫芦状矮脚圆领的紧身短上衣,在衣领、胸前、袖口、下摆、襟边等处分别嵌饰细彩色布边。下身则穿黑色大筒长裤,裤外再套上百褶黑裙,裙脚折起插在裙裤头中,可以当包袱存放物品。

2.3 饰品

黑衣壮男子的服装一般没有什么佩饰,有时是在腰上系一条红布或红绸,据说这样可以驱鬼赶邪。黑衣壮妇女的佩饰较为丰富。黑衣壮成年女子的发式为绾髻,头髻插着班簪、头笼、头叉、头花等。头笼和头叉交叉插上固定,再插上六朵头花,并用玉环珠一条绕着六朵头花。头花共有6朵未婚或已婚但尚未落夫家的女子才能佩戴,已落夫家的妇女只戴头叉。黑衣壮妇女佩戴的银项圈,两边都制成鱼形状,有如双鱼对吻。双鱼对吻的银项圈是黑衣壮妇女婚嫁时必备之物,是崇拜鱼文化的遗风。

3 黑衣壮文化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研究

黑衣壮不但以黑为美,还以黑色作为民族的标记;他们的衣边、袖口、裙边、头巾的四边,用明艳的红黄蓝丝线作为装饰,清雅明丽。

黑色是现代服装上最普遍和最重要的颜色。黑衣壮以黑为美及其配饰手法,值得设计师们借鉴与传承。黑色是永久的流行色,在时尚领域中经久不衰。黑衣壮以黑为美的服装配饰文化元素的研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地设计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人展开了以黑衣壮服饰文化元素为主题的课题讨论。

课题分析黑衣壮服饰的特点,探究黑衣壮装饰艺术在广西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一组首饰设计。以下为该课题的学生设计作品。

黑衣壮的传说、生活环境、植被特点、服饰民俗文化都非常具有特色,把这些抽离出来作为现代饰品设计的元素。

黑衣壮生活在广西那坡大石山区,条件艰苦,但是那里的人们乐观向上,勤劳善良。图1名为《彩》的饰品设计来源于彩虹,采用这七色的线编织而成,色彩艳丽。寓意黑衣壮民族的人民,有着像彩虹一样乐观、积极向上,非常具有民族风气息。图2的设计作品名为《璀璨叶舞》,是由黑衣壮民族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蓝靛叶的外形而来。黑衣壮以黑为美,叶子的颜色黑白搭配,采用渐变叠加,对比强烈项链的排列体现了空间的层次感。

4 结语

黑衣壮,一直沿袭着原生态的民俗服饰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黑衣壮文化也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发生了变迁。把黑衣壮民族装饰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与现代设计文化相互交融、不断创新,才能使黑衣壮民族装饰元素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丰富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何毛堂.李书田.李全伟.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4.

[2] 陈丽琴.黑衣壮服饰的特征与传承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13

壮族文化设计篇3

先秦时期,壮族先民的装饰图形设计还体现于广西左江流域的崖壁画艺术之上。左江流域崖壁画分布于广西宁明、龙州、崇左、扶绥等县境内的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的悬崖峭壁之上,经学者统计共81个地点180处有崖壁画,能够辨认的图像计4500个。崖壁画图形主要有人物、动物、器物和自然物四类,其中以人物图形最多,是各处崖壁画的主体图形占85%以上。人物图形呈正面和侧身两种形态,双手曲肘向上举,双脚叉开呈半蹲状;动物图形以犬图形居多,呈站立状或者奔跑状,有的地方也绘有鸟类图形;器物图形主要是以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道具为主,如环首刀、钟、鼓、剑、铃、面具等;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物图形,如太阳图形等。这些图形设计抽象、简洁,体现了壮族先民高度的概括能力。单个图形元素之间的组合设计也体现了特定的功能性和目的性,如动物图形通常与悬挂刀剑的正身人图形组合在一起,且置于画面的中心位置,旁边则绘有不同的正面或者侧面的相对小些的人物图形或者动物图形,学界一般认为这是壮族先民举行宗教祭祀仪式的再现,起到护佑战争胜利、保障人丁兴旺、驱灾避祸的作用。

在左江崖壁画上发现有许多铜鼓鼓面的图形,因此可以认为这一时期壮族先民已经普遍使用铜鼓,也表明了铜鼓在当时的神圣地位。另外,壮族地区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刻画字符设计。战国时期,瓯骆故地的刻画符号增多,且多刻画于墓葬陶器之上。

平乐银山岭战国墓中出土百余件有刻画符号的陶器,这些刻画符号通常出现在陶盒、杯、钵、瓮、罐、瓿等器物的底部、下腹部或肩部。另外,武鸣马头安等秧战国墓以及岑溪花果山战国墓、罗泊湾一号汉墓等地出土的陶器、青铜器等器物上也有刻画符号图形。[2]郑超雄教授认为这些刻画文字应该是壮族先民们记事的符号,用于处理人民的征伐、宗教典礼等生产生活中的大事。此外,云南濮越也在牛骨片上刻画符号。壮族装饰图形设计艺术是壮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沉积物,它和社会物质生活结成一体,具有强烈的功能性倾向,它同壮族宗教、巫术礼仪、祭祀等精神形式之间一起构成文化整体。我们认为壮族装饰图形设计艺术作为壮族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相适应,任何一种装饰图形设计艺术都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设计艺术形式,因此,壮族装饰图形设计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其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其涉及壮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壮族社会形式、宗教生活、日常生活、习俗等。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认为先秦时期壮族装饰图形设计艺术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首先是装饰图形艺术的生活实用性与装饰性结合。在先秦时期的壮族设计艺术当中,其生活实用性和装饰性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如陶器上的耳、盖、纽等最初都是为了实用而设计的,其装饰图形也是具有象征和实用功能的。

其次是这一时期的装饰图形设计艺术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生产水平和技艺能力。如新时期时期陶器之上的装饰图形设计就是人们当时艺术设计制作方法的产物,这样装饰图形也促进了器具设计制造和人们对形式美的认识。第三是设计艺术与社会文明紧密相连。先秦时期的壮族设计艺术无论是石器、陶器、青铜器上的装饰图形设计艺术等人工制品都蕴藏着当时社会的朴素、纯真的人文意识,这是一种以功能为准则的生动、自然的设计思维,体现了当时壮族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先秦时期的壮族装饰图形设计艺术为我国的设计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

壮族文化设计篇4

【关键词】壮族服饰;现状;传承;发展

1概述

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壮族的总人口是现今我国少数民族中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邻近的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从江县。壮族服饰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历史条件下不断丰富与发展起来的,在壮族的历史发展和演变中,创造了独具风格的服饰文化,不仅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同时也反映出壮族的独特审美观。作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壮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有利于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以往对民族服饰的研究往往偏重于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大多以服饰变迁中的宏观历史、服饰的外显形态特征以及服饰本身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冯敏[1]认为目前关于民族服饰的研究停留在民俗学和民族学的研究,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较少。总结我国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过程中,学者都是在基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研究视角,所研究的对象中的关注点也不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是不尽相同。基于此,在对壮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问题研究需要深入探讨,怎么样更好的深化壮族服饰文化思维研究,如何从不同的视觉来审视壮族服饰,在现代服饰文化的创新中怎么样体现壮族服饰文化特色,使得壮族服饰得以传承、创新与发展,这就需要采用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可从传播学的视角为研究切入点,研究壮族服饰的历史、文化、现状与未来,其目的为了让壮族服饰文化的传播在这一微观动态过程中得以传承与发展,解决壮族服饰文化应该如何传承以及怎么样传承。

2壮族服饰文化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了解现阶段我国壮族服饰文化研究现状。在文献梳理中发现,壮族服饰文化的研究也都遵循以下三个视角,这里,以研究实践历程为轴,总结了我国壮族服饰文化研究经历初期扫视、服饰关注、细节关注三个研究时期。

2.1早期对壮族社会调查、族源研究中涉及服饰的研究

最早关于壮族服饰的记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国策赵策》《庄子逍遥游》中描述了瓯越先民“披发文身,错臂左衽”,从中可以看出壮族先民的服饰特征。东汉时期的《汉书地理志》记载壮族先民的服饰为“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2]到唐宋时期的朱辅、周去非、范成大等都对岭南地区的壮族服饰有较为详实的记录。明清时期谢启坤和王锡祺记载了壮族服饰的外观特征。民国时期刘锡藩的《岭表纪蛮》一书中对壮族服饰的色彩、衣长、刺绣装饰图案、服饰面料等描述的较为详细。

2.2对壮族服饰形制与文化内涵的研究

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壮族服饰,但是以壮族服饰文化为主体的专著的并不多。例如,玉时阶[3]是从广西各民族服饰的起源、服饰的制作工艺、服饰的色彩分析、服饰的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并从民族的社会发展、自然环境、风俗文化、审美情感、宗教信仰等进行了较为深入阐述。陈丽琴[4]的《壮族服饰文化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讲述了壮族服饰的文化,一方面讲述了壮族服饰的制作工艺、服饰形制特征与历史演变历程;另一方面探析了壮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李元君[5]的《美丽的锦绣:壮族服饰》一书,着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较为直观来呈现壮族各个族群的服饰特征,属于收集整理类的专著,对壮族服饰的理论知识研究较为困乏。另外,陆续也有一些学者从多个不同的视角解读壮族服饰及其文化,从审美的角度和探讨了壮族服饰艺术,并对壮族人特有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追求进行了分析,如王杰、王朝元[6]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广西的壮族服饰,认为壮族服饰并不是简答的“汉化”和“西化”的趋向,只是壮族服饰由过去传统不同族群的服饰演变成单一化、简单化,但仍然保留其壮族服饰的特色,对壮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2.3对壮族服饰细节专题的研究

除了上述对壮族服饰分地域的综述及分析以外,一些学者对壮族服饰中的部分“精华”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如壮族服饰的结构、壮族服饰的色彩等。

2.3.1服饰形制关于壮族服饰的形制的研究中,田玉玲[7]对广西那坡的黑衣壮服饰结构形制进行了较为详细表述,并对服饰的结构进行改良设计并结合到现代时尚服装设计中;何鑫[8]撰写的学位论文涉猎了黑衣壮服饰结构特征。从上述的研究看出,对服饰的结构研究仅仅只有在“黑衣壮”这一族群的服饰研究,壮族因分布广,族群多,各个族群的服饰因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因素、地域状况、生产水平以及审美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壮族服饰呈现出种类繁多、丰富缤纷和各具特色的服装形制。因此,“黑衣壮”服饰仅仅是壮族族群的一个族群,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壮族服装的结构形制。

2.3.2服饰色彩张爱丹[9]与罗起联[10]的文章都以色彩为关键词,由分析壮族服饰的色彩搭配,逐渐延伸到探讨其色彩选择背后的文化意义,尽可能由表及里进行文化探索。在对壮族服饰的的色彩研究,不能只研究文化意义,文化意义更多是一种符号化较为表象显现,更多的是要从服饰的色彩的成因因素来研究,研究壮族先民在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中能生产出服装染色的原材料。

3壮族服饰文化的有效出路

壮族服饰是壮族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是构建壮族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既是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同时它所蕴涵的服饰文化则属于非物质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举目的成就,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也都发生了巨变,服饰首当其冲的发生改变,如何有效的面对逐渐消失的民族服饰,是我们当务之急所需要解决的问题[11]。

3.1现代社会中壮族服饰的境遇

在现代社会中,受到多元化的影响,来自西方文化与汉文化的冲击影响下,穿西装或汉装一件成为日常生活的主流,穿壮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壮族服饰仅成为壮族人民节日时所穿着,演变成为民族盛装。笔者通过对壮族地区的进行田野考察时,通过采访壮族人民为什么现在日常生活中穿着壮族服饰少的主要有以下因素:第一,壮族服饰制作材料缺乏。制作壮族服饰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面料都需要自纺、自织、自染,现在壮族农村地区的农田都以甘蔗、水稻、香蕉、速生桉等经济作物为主,已经没有人愿意种植苎麻和蓝靛草,导致制作服饰的原材料匮乏。第二,壮族人民的审美发生变化。在时尚潮流服饰的服饰影响下,黑色的壮族服饰显得极为单调,色彩缤纷的潮流服饰已被壮族人民生活中首选,他们已经开始否认自己的民族服饰,不再喜欢穿民族服饰,也只是在节日时穿着,并且传统的黑色壮族服饰已经变成大红、蓝色艳丽服饰,这些问题的出现,必然会导致传统服饰的消失。第三,掌握壮族制作服饰的传承人越来越少。由于现代年轻的壮族人开始走出大山,融入现代生活中,年轻人也都不愿意学制作壮族服饰,都愿意直接从市场买现成的成衣穿着,不仅省事、省时还方便,这也导致能掌握壮族服饰制作的工艺人越来越少,传统的服饰技艺也面临失传的危险。

3.2壮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壮族服饰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形成对立的矛盾体,面临这一现实的问题,我们更多的需要去抢救性保护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并传承与发展好壮族服饰的精华。然而,这需要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发展的规律,需要构建一种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在尊敬传统民族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以“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民族服饰文化[12]。

3.2.1保护策略首先,对壮族服饰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和记录壮族服饰,对壮族服饰的结构形制和制作工艺进行全面的记录,绘制出壮族服饰不同族群的服饰测绘图、裁剪图,并制作出服饰的标本,对制作工艺的过程可以采用全程录像作为图像记录的资料保护。其次,在弘扬与传承民族文化应该从小就开始,在小学生的日常教学中,鼓励壮族的小学生每周至少要有一天穿壮族服饰,从小养成以爱穿民族服饰为荣,同时也可以把壮族服饰的一些刺绣、印染等手工课融入到美术实践教育课程中,让小学生自觉的承担起保护与传承壮族民族文化。最后,加大保护壮族服饰制作的传承人,目前,壮族服饰的传承人趋于老龄化,新生代的传承人少之又少,因此对于保护这些传承人迫在眉睫,更多需要给予他们生存空间和创作时间,让传承人参与保护与开发中来,从中获得经济效益,激发传承人招徒授艺,让更多的年轻人成为传承人。

3.2.2改革策略随着壮族人们的生活改变,传统的壮族服饰已不适应当代的生活方式,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创新与改革壮族服饰,使壮族人民接受、喜欢和爱上民族服饰。在对壮族服饰进行创新设计时,并不是传统民族服饰的再现,而是应注重民族服饰与时尚元素的融合创新设计,民族元素与时尚元素的有机结合,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同时也要不定期的举办壮族服饰的学术交流会、壮族服饰的创新设计大赛、壮族服饰的流行会等,让全壮族人民都参与到壮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中来,例如在这一点上可以借助蒙古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内蒙古每年都会举办自治区级别的蒙古族服饰设计大赛,使得蒙古族服饰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3.2.3开发策略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壮族总人口近一千七百万人,总全国总人口的1.27%,其庞大的消费人口基数,可以让壮族服饰走向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可以使壮族服饰所呈现出来的丰富多彩服饰文化应该得以充分的开发与应用,能更好发挥好壮族服饰文化资源,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即可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促成壮族服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借助旅游资源来对民族服饰进行开发策略,广西作为旅游文化资源大省,将旅游文化与民族服饰文化的有机结合,通过壮族服饰文化提高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中外游客领略到壮族服饰视觉魅力,将壮族服饰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有所助益。

壮族文化设计篇5

关键词:壮族神话; 主题公园; 内容创意

一、广西主题公园发展现状

广西主题公园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近年来随着广西经济的不断发展,主题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也得到了相应开发。目前发展较好的主题公园主要集中在南宁和桂林两座城市。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再加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为主题公园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和经济基础。桂林是广西著名的旅游城市,优秀的旅游资源是其发展主题公园的天然优势。主题公园主题内容不断丰富,有体现民俗风情、科普知识、花卉产业、雕像艺术、高科技产业等不同内容的主题公园。内容丰富的同时,表现形式也不断创新,从单一陈列展示类主题公园逐渐转为游客参与类主题公园。

广西主题公园发展虽已初显规模,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主题公园的分布较集中,主要集中在南宁和桂林及其各县城区域,而广西其它城市目前很少建设主题公园,正是由于较强的集聚效应导致广西主题公园建设整体较落后。其次,广西主题公园内容虽然不断丰富,但始终处于模仿和复制其他主题公园的阶段,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主题不够新颖、内涵不够丰富是发展的瓶颈所在。

广西主题公园产业要走出自己的特色,就要在主题内容、园林景观设计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创新的途径就是要增加广西本土文化,融入更多民族特色元素,广西的特色在于它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在壮族的文化体系中,壮族神话又是其另一大特色。壮族神话是一种民俗文化,它包含有丰富的神话传说、神话人物、神话背景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各种神话故事载体,例如:歌谣、地名、图腾、教经、大型祭祀活动等。这些神话元素为发展主题公园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无限的创作空间。

二、壮族神话中主题公园的创意元素

(一)壮族神话概述

壮族神话通过口耳相传和编写成经诗,世代传承至今,已形成结构完整的神话体系,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先民的生活和思想,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下面分别从不同的主题及其特定文化内涵对壮族神话进行整理分类。

1、天地形成及宇宙文化

这类神话讲述的是天地、日月星辰以及山川河流的由来。在壮族的神话里这类神话数量众多,流传甚广,它们有些是和其它类型的神话交融连串在一起,有些是独立成章的。这部分神话主要有系列的开天辟地故事,在广西境内分布广泛,如广西靖西的《歌》、钦州的《造山》等等。在这一神话主题中包含了壮族先民多种思想观念,尤其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观,从壮族神话中,我们可寻找到壮族古代哲学思想的印迹。①

2、人类起源及人类繁衍文化

壮族神话体系中,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人类最初来源的追问;一种是洪水遗民再生人类的说法。壮族关于人类最初来源的神话多集中在姆洛甲的神话中,这部分神话主要涉及到神话谱系中的布伯、雷王,以及伏羲兄妹。在广西及云南地区广为流传,如马山的《人类始祖歌》、武宣的《伏羲和芝妹》等等。纵观壮族人类起源的神话,它主要反映了壮族先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追问和对婚姻、族源等起源的解释,同时还反应了壮族先民对父系社会的反抗心态和对女性的尊崇。

3、人类生产发展及稻作文化

这类神话主要反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具有控制自然的强烈要求,与自然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反映了人类生存的智慧,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斗争的神话在壮族地区广为流传,如南宁的《侯野射太阳》、都安的《特火射太阳》等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体现在他们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发明了原始稻作农业,改进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开始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以稻作为主要特征的文明类型,绝大多数都是记述布罗陀造农作物、耕牛和其他禽畜。②

4、人类信仰及宗教神灵文化

壮族先民的神灵信仰或图腾崇拜概貌,是壮族民间的起源。这部分神话可分为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五种类型。目前信仰布罗陀及其神话流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左右江流域,红水河中上游及云南的文山地区。布罗陀的神话传说及其崇拜信仰中,保留了许多壮族原生态的神灵信仰。壮族神灵系列的产生及信仰的特性与规律是壮族古代社会历史的缩影。

(二)壮族神话中主题公园创意元素

壮族神话中的神话故事、动物,以及神话传说的载体,都将是主题公园设计中的创意元素。

1、壮族神话故事是主题公园主题创新的创意元素。

将壮族神话体系中所代表的宇宙文化、人类繁衍文化、农业生产文化、文化及其所蕴含的人类精神融入到主题创新的过程中,这样既可以突出主题公园主题的与众不同,同时可以将壮族神话通过主题公园的形式得到更好的传承。

2、壮族神话动物是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创意元素。

在壮族神话中,有着形形的神话动物,例如屎壳郎、青蛙、鸟、狗等等,这些动物由于出现在壮族神话这一特殊的背景下,由此被赋予了各种传奇色彩,也就具有了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主题公园的设计者可以通过模仿、比拟、联想等多种造园手法将这些具有壮族神话特色的动物布置在主题公园中,这样就可以丰富主题的表现形式,而游客在游园的过程中,通过视觉的体验更容易体会到壮族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3、壮族神话传承载体是主题公园互动节目创意元素。

壮族神话的各种传承载体,例如唱本、诗经、教义、祭祀活动,甚至是流传于民间的特色壮族小吃同样是主题公园设计的重要创意元素,如果说神话动物是无声的神话表现形式,那么这些传承载体则是有声的,可以让游客切身体会的神话表现形式。将这些传承载体引入到主题公园的节目制作当中,促使游客从被动参观转变为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各种主题神话的内涵,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壮族神话中,能够运用到主题公园设计中的元素很多,将这些神话元素植入到主题公园产业链中,既可以充实主题公园的创作素材,还拓展了广西特色文化的传播途径。

三、主题公园神话创意元素的植入及发展策略

主题公园产业属于创意产业的一种,其价值链结构和其他创意产业有相似之处。创意产业的价值链由内容创意、生产制造、营销推广、传播渠道、终端消费者五大环节组成。③由于创意产业以创新思想、先进知识、独特文化为核心要素,所以内容创意是整个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主题公园设计中神话元素的植入主要体现在主题创新和主题景观设计两个环节(见图1)。

(一)主题创新中神话元素植入

主题是主题公园的灵魂,创新是主题公园的生命。主题公园建设的首要因素是主题的选择,只有主题标新立异、个性突出的主题公园,才能引起消费者极大的游览兴趣。主题公园主题的选择并非无据可依,要根据主题公园园址所在地的经济状况、文化特点、基础设施以及游客的心里需求来确定。目前,主题公园依据主题内容可划分为历史文化类、民俗风情类、科技娱乐类、影视产业类、异国风情类、动植物观赏类六大类别。④类别不同的主题公园带给游客不同的主题体验,在主题公园的主题创新中植入壮族神话元素的关键是提炼壮族神话主题。壮族神话是一类结构较完整的神话体系,它本身已包涵了不同的神话类型,例如,天地形成神话、万物起源及造物神话、人类起源进化神话、人类与自然斗争神话、图腾崇拜神话、英雄人物崇拜神话等。主题公园的内容创意者将这些原生态的神话主题进行创意和再提炼,以壮族神话文化为卖点,打造出一个有壮族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

(二)主题景观设计神话元素植入

主题景观环境是主题公园的硬件设施,其安排与布置围绕主题公园主题展开,是主题公园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主题景观环境对游客有直接的吸引力,游客正是通过主题景观环境来体验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园区内主题景观的塑造主要由静态塑造和动态设计两部分组成,静态塑造主要有园区整体布局、人物塑造、动植物塑造、建筑物塑造等。动态设计主要有歌剧设计、小品设计、表演活动等。动静态相结合塑造而成的主题景观环境将游客带入各种虚幻的故事场景中,游客通过参与各种特色活动,亲身体验到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下的文化与知识,从而满足游客娱乐放松和猎奇心理的需求。

壮族神话元素植入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途径有四种,其一,在主题公园中以壮族神话故事来命名景点;其二,充分利用各种神话元素制作各类雕塑建筑;其三,将壮族神话故事中的歌谣、诗经、唱本、故事情节编写成各种小品、歌剧等节目;其四,把与壮族神话有关的民间特色活动引入主题公园,例如,龙舟赛、铜鼓舞、大型歌圩活动。这四种途径分别从静态塑造和动态设计的角度将不同的壮族神话元素引入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当中,在满足游客视觉体验的同时,更加注重游客听觉体验、嗅觉体验、互动体验四维一体的综合性体验。

(三)广西神话主题公园产业发展策略

广西要打造属于具有本土特色的神话主题公园不仅要在微观层面上将神话元素植入主题公园产业价值链核心环节,而且要根据主题公园发展的需要,在整体宏观运作方面支撑整个神话主题公园产业链的发展。⑤

1、壮族神话产业协同发展。壮族神话除了可以与主题公园产业相结合,还可以应用到影视产业、网络游戏产业等其他创意产业。壮族神话制作成不同主题的动画片,把动画环节和动画人物移植于主题公园,利用高科技手段模拟动画片场景,游客置身其中体验奇幻世界。主题公园中成功塑造的各种神话元素还可以应用到网络游戏产业中,将其塑造成各种网络游戏角色和网络游戏场景。

2、主题公园的分布发展。壮族神话在广西区内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来宾市以神话为主,百色地区以布罗陀神话为主,崇左一带则以花山神话为主。不同地域壮族神话都各具特色,以特色神话为主题,将主题公园建设分布在不同区域,既避免了同地区同产品的激烈竞争,又可以有效利用壮族神话的优秀资源。

3、神话主题公园产业人力支撑。在神话主题公园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人力的支撑。在内容创意环节需要专业的策划团队,在主题公园运营环节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在主题公园的营销推广过程中还需要相应的营销人员。因此,神话主题公园各环节人才的匹配是主题公园健康发展的保障。(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注解:

① 农冠品.壮族神话谱系及其内涵述论[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1,14(3):17-20.

② 覃彩銮.布洛陀神话的历史文化内涵[J].广西民族研究,2004,(1):54-56.

③ 张艳辉.价值链视角下创意产业功能演化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49-50.

④ 徐春燕.我国主题公园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⑤ 郝美田、李静.国内外主题公园发展研究动态[J]. 西部林业科学,2012,41(3).

参考文献

[1] 农冠品.壮族神话谱系及其内涵述论[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1,14(3):17-20.

[2] 覃彩銮.布洛陀神话的历史文化内涵[J].广西民族研究,2004,(1):54-56.

[3] 张艳辉.价值链视角下创意产业功能演化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49-50.

壮族文化设计篇6

摘要:壮锦艺术是广西少数民族多姿多彩民俗风情的一种物化形式,承载的文化寓意远远超出了它的实用功能。壮锦艺术特有的审美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织造技术、朴素明快的图案纹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寓意及必不可少的装饰工艺等方面。在设计类基础课程教学中,借鉴传统民俗艺术养分,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和情感出发,吸收民俗艺术中的造型、色彩、构图、形式美等元素,提高设计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传承本土文化精神。对高校设计类基础课程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壮锦艺术;图案纹样;色彩

壮锦与壮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传承着民俗民间的文化价值。壮锦艺术特有的审美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织造技术、朴素明快的图案艺术、丰富多彩的文化寓意和必不可少的装饰工艺等方面。广西是一个具有深厚民俗文化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对广西民俗文化进行研究分析,充分发挥其传承性与创造性,以多样化的形式提炼出来,在设计教育改革中进行解析与重构,将本土文化融入设计基础教学,实现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模式的更新,具有一定教育意义。

1 壮锦与基础图案教学

壮锦艺术按照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图腾崇拜、、生活习俗的需要,加以发展和变化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织锦风格,壮锦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传统的壮锦图案来自壮族人对大自然及生活的观察、感悟与想象,具有吉祥寓意。壮锦图案图形以简约为表现点,可转化为视觉冲击力较强的设计语言符号,被广泛用于腰带、头巾、壁挂和锦屏等装饰物中,同时其朴素明快的图案艺术也常见于包装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领域。壮锦的图案纹饰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朴素而明快的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二是以各种几何纹为底,上饰动植物等图案,形成多层次的复合图形,清晰并具有浮雕感;三是用多种几何纹穿插结合编织形成繁密而富于韵律感的复合几何图案,按照一定的形式美元素排列组合,具有严谨的抽象美。壮锦图案图形特点:将自然形象进行夸张、变形处理,或抽象或意象,高度抽象与概括,反映少数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以生活中的自然形为依托,根据客观对象的形式结构和基本规律保留对象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元素,造型不再是单纯的描摹客观世界,而是进行抽象或意象处理,融入寓意,表达精神寄托,既有装饰性的审美意趣又反映出壮族民间美术浓重的祈福性质。传统壮锦图案大致分为几何纹样与象形纹样。几何纹样如方格纹、水波纹、云纹、回字纹、同心圆纹等,来源于壮族人对自然日、月、云、水等的崇拜。象形纹样主要是各种花草和动物图像,如丹凤朝阳、蝶恋花、鱼跃龙门、双龙戏珠等,这些图案构思立意深刻,体现出吉祥如意、幸福美好的审美观,充分反映了壮族人民淳朴健康的审美情趣,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壮锦中的图案是对自然界花草树木的高度概括后,又赋予了这些物象丰富的文化内涵,最终使之人性化、吉祥化,其抽象性与装饰性又表现在图案的来源,如壮锦中的八角纹即是太阳纹来源于壮族人对太阳的崇拜。现代设计讲究造型简约而寓意深远,图形单纯独特易于传播和记忆,壮锦图形的造型特点恰恰迎合了当今简约设计的风格,把壮锦图案造型特点融入到基础图案教学中,寻找现代设计与中国本土特色相融合的契合点,借鉴传统民俗艺术养分,创造出独特的设计语言。民俗艺术作品是创作者审美意识的物化,任何作品的创造都来源于艺术素养的培养,在基础图案教学中,应当适当安排采风课程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和情感出发,吸收民俗艺术中的造型、色彩、构图、形式美等元素,传承本土文化精神,提高设计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基础图案教学中融入“壮锦的图案与造型”内容,在创作中安排与壮锦相关主题的设计作业,根据地域特征,使学生了解当地民俗民风从民间美术作品中获取创作灵感。学习壮锦传统图案不能单纯地拷贝或者简单地挪用,而是要在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挖掘和改造传统图案,让传统图案成为现代图案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在这些异彩纷呈的图案中,寻找其造型、色彩和组织形式的规律,运用中国传统图案艺术中提供的丰富的设计元素,使作品既有传统的文化特色,又有时代精神。传统图形的创造者们通过虚构、联想、象征、暗喻和转化等表现手法,利用想象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图形财富,了解中国传统民间图案与国外图案及现代图案设计的主要形式与特征,了解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学习壮锦造型特点,如具象题材的抽象表现,学习其图案造型凝练简洁,构图饱满唯美,创作出具有壮族民族风格特色与现代图案相结合的作品。延伸知识外延学习,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修养。

2 壮锦在色彩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壮族文化设计篇7

【关键词】中职 学前教育专业 教学资源 开发 利用 宜州 壮族民间文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20-02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全国著名的民族学专家梁庭望教授在谈到广西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时认为,作为壮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广西要大力继承和发展壮族文化,壮族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如何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对壮族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一、宜州壮族民间文化

广西壮族主要聚居在桂西的左、右江和红水河流域,即百色、河池、南宁、柳州4个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族及其先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文化,包括歌圩文化、壮锦文化、铜鼓文化、花山文化、布洛陀文化、绣球文化等。

宜州市位于广西西北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历来是桂西北的军事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宜州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恒久流传的灿烂文化。其中以山歌、戏剧、曲艺、诗词书画为杰出代表。更有刘三姐这个传奇歌仙成为南方山歌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宜州彩调、桂剧等地方戏独具特色,彩调剧《刘三姐》和《龙女与汉鹏》20世纪50年代曾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作专场演出,得到和中央首长的高度赞扬。地方民俗文化异彩纷呈,主要有舞龙狮、过火海、狮子上刀山、台阁顶马、打火球、扁担舞、傩面舞、蚂拐舞、竹竿舞、板鞋竞走、抛绣球、赛龙舟、抢花炮、打陀螺、舞鸡、舞春牛等。饮食文化充满着地域特色,较常见的小吃有松糕印板馍、马打滚、豆腐肴、狗舌馍、艾馍、豆腐圆、凉粉、龙膀(血肠)等。地方历史文化及民俗构成了宜州厚实的民间文化资源。随着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政府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及宜州旅游业的发展,宜州古老的壮族民间文化被挖掘、整理和保护,将更多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与壮族文化结合的现实意义

(一)利用学前教育专业优势传承壮族文化。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对儿童成长有巨大影响的幼儿教师,是幼教师资培养的主要基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设置以技能教育课程为主,艺术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是幼儿教育的任务所决定,也是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有着天然的丰富的联系,壮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淬炼出的音乐、舞蹈、美术都能成为艺术教育的教学素材。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儿童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时候受到的教育对幼儿影响深远。富含壮民族元素的学前教育能丰富幼儿的生活,增加活泼愉快的气氛,培养民族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做到传承民族文化“从娃娃抓起”。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引入壮族文化,可将承载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活化”“救活”,这不仅有利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更是从根本上传承壮族民间文化。

(二)丰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弹琴、乐理与视唱、乐器演奏、歌唱舞蹈、绘画和手工制作、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课程设计等。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弹、唱、跳、画、做、演等艺术表达技能,学到育儿的基本知识,学会教育幼儿的教学方法。壮族文化的载体都能成为是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教学的基础。壮族文化中的壮族美术(如铜鼓纹、崖壁画、壮锦图案、蜡染图案等)、壮族舞蹈(如舂堂舞、扁担舞、蜂鼓舞、采茶舞、绣球舞、捞虾舞等)、壮族音乐(如山歌)、壮族文学(如神话故事、歌谣)、壮族乐器(如铜鼓、马骨胡、竹笛、二弦、八音、天琴、木叶等),都可以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教学灵感和素材来源,丰富学前教育专业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现在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多是整齐划一的,全国一样,没有特色,和地方的实际结合不是很密切,这样的教学未能根据学生的民族特点地域特点来进行教育,教育效果没有达到最佳。当前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日益显示出其独特魅力和盎然生机。壮族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与其他民族区别的外在标志。深入挖掘自然和社会中未被利用的壮族文化资源,力求把壮族文化融入学前教育教学中,主打民族牌、特色牌,可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并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学前教育专业走上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极大地发挥地方性、民族性和特色性的地区优势,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

三、利用宜州壮族民间文化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

(一)宜州刘三姐歌谣、彩调融入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2006年刘三姐歌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宜州刘三姐歌谣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七大类。山歌以赋比兴为基础,主题随意性强,旋律相对固定,主要有东平调、祥贝调、北牙调,多以五声调式为基础,乐曲中加衬腔,可即兴创编词曲。山歌的句式是2―3―3式,如“清早牵牛去犁田,犁田犁到田中间,见妹打伞田边过,黄牛挨打几多鞭?”山歌的韵律是:第一、二、四句的末字用平声韵,第三句一定用仄声,可不如韵也可如韵。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山歌小组唱、表演唱。山歌易学易唱,易记易传,是宜州壮族一种主要的文化娱乐形式,也是广西民族文化资源研究开发的富矿之一。

广西彩调同湖南花鼓戏、云南花灯等地方剧种一样,是颇有独特地域和文化特色的地方戏。宜州是著名的彩调之乡,彩调在宜州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彩调,原来是忠采茶、调子或拿嗬海,1955年,宜山彩调上北京首次演出时开始统称为彩调。2006 年广西彩调入选国务院公布的518项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彩调剧目多以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等为主题,表演内容谐趣,形式活泼。表演时采用桂柳方言,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等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为主,其中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极富特色,其中尤以步法最为突出。扇子、手帕、彩带号称彩调“三件宝”在表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宜州艺术瑰宝的刘三姐歌谣和彩调,可借助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舞蹈课来传承。音乐、舞蹈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融入宜州山歌、彩调的元素,编写具有民族和地方特点的幼儿歌曲、幼儿舞蹈教案,开展洋溢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课教学。组织编写山歌、彩调校本教材,作为学前教育学生的必修课程,教会学生唱山歌,表演彩调,掌握地方文艺技艺。在学生中开设山歌、彩调兴趣班,邀请民间艺人授课,学习原汁原味的山歌和彩调,满足学生学习民族艺术的浓厚兴趣,丰富学校的第二课堂。每学期排演一场大型的山歌、彩调的专场文艺晚会,展现教学成果,传播民族文化。在学生学会山歌、彩调的经典曲目之后,教会学生结合幼儿的特点进行山歌、彩调创作,不断推陈出新。这样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在学校期间认识山歌,彩调,掌握一定的民族艺术表演形式,保持民族特色,也将在未来岗位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宜州传统民俗体育游戏融入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教育活动的生动、自然、活泼是幼儿教师所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健康成长所必需的活动,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最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具有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教育价值。为了既保证教育的计划性、又保证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做到教育教学游戏化。宜州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体育游戏给教师提供大量的开放式的信息,也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活动设计课提供了设计的素材。教师遵循游戏的特点,对民俗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利用这些游戏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将会受到幼儿接受和喜爱,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民族性、地方性,发挥民间体育游戏的教育优势。

例如,舞龙狮是宜州壮族春节喜欢举行的一项群众性文娱活动。“龙”是用纸糊成的龙头龙尾的形态,中间用一条画有龙鳞的长布连接,分成若干节(九节多见),每节有一条支杆。舞时每人拿一条枝杆,互相协调,以呈现出龙的翻腾、蠕行、摆尾、戏珠等姿态。狮子也是两头两件硬壳,中间用一块短布连接,缀上绒毛狮身。舞时前后各由一人支撑,锣鼓伴奏。在幼儿园的重要活动,如儿童节、新年等节日活动中,教师可制作小型的龙狮道具,让幼儿舞龙狮表演,营造喜庆的氛围。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可以把龙狮变换为简单的小道具,用于幼儿每天锻炼体能的游戏,让幼儿学习舞龙狮的基本步法和动作,可促进幼儿身体协调、健康发展。

(三)宜州壮族民谣融入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民谣,谣与歌相对而言,没有固定的曲调,以自由的方式吟诵,强调音乐的节奏感。宜州流传的多是童谣,去曲调,念诵时节奏性强,有的结合游戏念诵。宜州民谣是宜州人民日常生活中语言智慧的结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充满着趣味,有些令人捧腹,差不多每个成人童年时都诵读过。如民谣《排排坐吃糯糯》:“排排坐,吃糯糯。糯糯香,吃沙姜。沙姜辣,吃枇杷。枇杷苦,吃猪肚。猪肚尖,尖上天。天又高,有把刀。刀切菜,菜又青。买口针,针又秃。买个奴,奴又走。买个狗,狗又叫。强盗来偷你家的烂棉套。”如《丑猫猫》:“丑猫猫,割镰刀。镰刀利,割鼻涕。鼻涕嫩,掉茅坑。茅坑臭,没有人来救。”学前教育专业活动设计课可将这些民谣适当改编引入幼儿园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启发幼儿智力,体会生活常识,增加乐趣,发挥着民谣应有的教育功能。同时不断整理民间民谣,发挥想象,创编新的民谣,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应用到幼儿园语言课和游戏中,寓教于乐,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宜州地方历史人物故事及特色小吃也可以融入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应课程中,设计出更多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鄂秦泰.关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2]舒锡慧.基于刘三姐文化的宜州旅游业发展构思[J].河池学院学报,2006(4)

壮族文化设计篇8

关键词:壮汉双语教育 质量提升 壮民族文化 丰富发展

壮汉双语教育在新时期面临自身生长与多元文化共生与互补的问题。学校教育须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教育教学,实施民族变迁教育,引导少数民族文化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一、壮汉双语教育质量与壮民族文化发展的关系

壮汉双语教育与壮民族文化具有多层关系,第一层是包容关系,其次是交叉关系,最后是并列关系。

1.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普及民族文化知识。文化是教育的内容,通过教育,可以传承和发展文化。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一是壮汉双语教育可以通过学校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组织学生和群众学习民族文化知识,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使接受教育的人懂得传承壮民族文化的必要与紧迫性。通过壮汉双语教育活动,可以普及壮民族风俗习惯,培养对壮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感情。二是高质量的壮汉双语教育是与本土文化融合为一体的。壮民族文化通常具有本土特点,高质量的壮汉双语教育与当地社会需求相一致,符合当地社会的教育发展现实,使学生容易掌握本民族文化知识,也容易获得群众的接受和理解。[1]

2.壮民族文化的发展对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促进。壮民族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对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壮民族文化是壮族学校的环境氛围和办学风格的集中反映,它不仅可以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还可以影响人的思想、态度观念等。积极、健康、向上和丰富的壮民族文化,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它能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人格品性;优质的壮汉双语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促进人们对壮汉双语教育的了解、理解和认同。

3.壮汉双语教育质量发展与壮民族文化发展具有同一性。壮汉双语教育质量发展与壮民族文化发展具有同一性。这可归结为两层意思:一是壮汉双语教育质量发展是以壮民族文化的发展为基础的。壮民族文化越发达,发展得越好,越可能为壮汉双语教育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创造更和谐的社会氛围,从而使壮汉双语教育获得更多社会关注和认同;二是指两者的发展以彼此为前提。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发展要以壮族文化的发展为前提,壮族文化的发展也要以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发展为前提。彼此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提升壮汉双语教育质量促进壮民族文化发展的途径

1.明确壮汉双语教育目标,提升壮民族文化发展的新动力。明确壮汉双语教育目标为传承壮民族文化的同时,要使之走向文化共生。与包括汉民族文化的其它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使壮民族文化的发展增添新动力。我们强调共生的民族文化发展目标,是追求社会与人的和谐生长,是壮民族教育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壮民族文化不可能独立而存在,也不可能独立而发展。离开了大的文化背景,脱离了多民族文化的土壤,壮民族文化将难有立足之地。因此,壮汉双语教育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做好目标定位,承担文化传播之重任,在文化交融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当针对壮民族文化的教育目标,注意对壮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发展目标、人文目标等方面,积极开设民族文化课程,探索发掘壮民族课程的文化内涵,提升壮民族文化在现代化发展中形成的文化“共生”生成机制。

2.更新教育内容,促进壮民族文化的丰富。要与时俱进,更新壮汉双语教育内容。将共生的教育理念植根于课程体系建设中,促进壮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壮汉双语学校要大胆革新教育内容,增设民族特色的校本文化课,大力开展双语教学,“将少数民族的发展纳入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使其文明得以传承和延续。”[2]

3.改进教育方法,加快壮民族文化的发展。改进教育方法,依照壮民族文化特色与教育功能选择,学校应强调共生视域下的壮民族文化与壮汉双语教育要素之间的相互融合,追求壮民族社会环境与人文诉求的和谐与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传播壮民族文化,同时,注意用国家文化教育学生,使其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要坚持国家文化理念。老师还应深入研究民族文化,通过研究挖掘民族文化精华,将之渗透于民族意识形态和价值追求中,通过国家文化的视角,拓展壮族文化的发长空间,挖掘并提炼当中的文化共生特征与精华,研究其传承机制与发展机制,推动壮民族文化在新时期的良性发展与自觉创新。

参考文献

壮族文化设计篇9

关键词:南宁地铁;导视图形符号;设计研究

1 地铁导视系统中的图形符号界定

1.1 标识系统中的图形符号

地铁标识系统没有特定的概念,从内容上,大概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是指和视觉系统联系的标识图像(包括指示方向、代表区域的图形符号等)以及与其相依附的标识载体形式。二是指和空间环境联系的图形符号在特定空间环境中布局和规划。视觉信息占人们接收信息总量的70%,所以标识系统在地铁导视系统中尤为重要,它承担着指路和视觉审美两个重要方面。图形符号是信息传递中最直观、最有效且无障碍交流的一种方式。在现代传媒和传播手段多样化的今天,图形符号已经成为承载信息和传播观念的主要载体,其作用的发挥也越来越重要。图形符号利用视觉要素(文字、图形、色彩等)进行编码、信息传达和观念劝服,并赋予对象情感属性或文化气质。

1.2 地铁导视系统中图形符号的意义延伸

地铁导视系统中的图形符号不仅仅局限于导视标识中的图形,还应该包括符号象征意义范畴在空间环境布局中充当装饰作用的图形符号或被符号化的装置景观等。例如,波恩机场的导视图形符号,大胆地拓展了图形符号载体的局限性,(一般用于导视牌)而作为一种装饰图案运用到了机身、机场玻璃等载体上,充分发挥了在视觉上的优势,让地点和时间更容易识别。

2 南宁市地铁1号线导视图形符号设计

南宁市地铁1号线是连接南宁市东西方向的骨干线,线路途经大学路、衡阳西路、朝阳路、民族大道、高坡岭路等道路,连接西乡塘客运站、火车站、朝阳广场、民族广场、金湖广场、东盟商务区、岸客运站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作为南宁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骨干线路,1号线覆盖南宁中心城区东西方向的主要客流走廊,衔接主要客流集散点和对外交通枢纽,重要性显而易见。其导视系统设计体现城市文化风貌,向旅客展示民族特色“壮乡文化”(如:民歌节、壮锦等)和现代文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城市”相结合的“绿城”形象。

2.1 南宁城市地域文化特征

提到南宁,大家熟悉的城市标签是“绿城、壮都、中国东盟友好城市”。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是一个城市保持其独特性和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换言之,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形象,建设文化南宁的过程就是塑造南宁城市灵魂的过程。[1]从民族根系上说,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创造了,如稻作文化、铜鼓文化、织锦文化、山歌文化、圩市文化等宝贵的民族文化传统。壮族和东南亚某些民族皆同源于百越,作为百越族重要的一枝,它承袭了百越文化的诸多特征,并善于兼收、整合并蓄多种异质文化。

2.2 提升城市品牌识别的文化图形符号设计

第一,图形符号在地铁站点标识中的设计。地铁站点的图形符号设计应以站点文化、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为设计导向,同时要考虑整条地铁线站点图形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特征。地铁站点往往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在统一的图形格式或图形风格下设计出不同站点特色是对设计师水平的检验。同样,从“统一识别”功能优先的条件下,设计创新能够表现地域文化的特殊的图形符号,也是对设计师的考验。优秀的导识设计师不仅在于如何设计更为合理科学的导识系统,更在于如何在合理科学的基础上设计蕴含独特地域文化个性的设计作品,使旅客在快、准识别的同时,感受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这种设计并不违背统一识别的基础。反而,从另一方面更引人注目,增添了识别的有效性和清晰性。英国主要火车站的独特名称和特殊历史特征的符号相对应,充分展示了图形的整体性和站点特殊文化的独特性。

南宁地铁1号线主要途径比较有个性特征的站点,包括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市动物园、民族广场、南湖、会展中心、东盟商务区。在统一的图形形式、表现风格下,可以分别提炼出站点周边的特殊文化背景元素。例如,走近民族大学给人最突出的视觉印象就是其建筑的特殊形式:大礼堂――以青色琉璃瓦覆盖楼顶,彰显了古骆越建筑风格的特色和广西少数民族建筑工艺的高超本领;基地楼――全泰国风情建筑是泰国佛教的表现,以及很多建筑屋面为传统的坡屋顶,铺设红色琉璃瓦为建筑风格。其地铁站点图形可以结合民族大学建筑特征,选择较为突出的“坡屋顶建筑”风格和“大学”两个层面的意义来进行构思设计。再如,东盟商务区作为南宁城市国际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这样一个商务区在图形符号设计上就应当充分展现“东盟”特色,以“博览会”为设计内涵,对准“国际化”这一方向。

第二,图形符号象征意义在地铁站空间载体中的延伸。南宁地铁1号线导视图形符号设计应该以塑造城市地域品牌文化符号为设计指南,结合地铁站点周边环境空间,设计布局合理、导视清晰、与环境相辅相成的个性化导视系统。同时,为纪念南宁地铁1号线东段试运营这一盛事,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推出纪念邮折和系列文化产品。其中,包括比较突出的南宁地域文化特征的“铜鼓”“壮锦”“绣球”等文化元素。同样,可以把重点传播的这几类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地铁导视系统中,整体性强化城市品牌文化识别符号。

“壮锦”――是最具广西民族代表性的文化瑰宝之一。其独特的编织工艺和精美的图案与色彩,蕴含着吉祥如意的寓意,体现了壮族人民热爱生活,勤俭劳作,心灵手巧,自力更生的乐观主义精神,这种的精神符合城市文明传播的方方面面。“壮锦”元素理所当然地可以作为文化元素代表,融入地铁导视图形符号设计之中。南宁东站的地铁站处处都有壮锦元素。南湖站除了壮锦元素外,地铁站还有水墨画荷花图作为点缀,颇有一番古色古香的韵味,与附近的南湖公园相得益彰。

“铜鼓”――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铜鼓出自铜鼓之乡广西河池市,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传统手工工艺制作。铜鼓装饰富有民族特色,是富贵、吉祥的象征,更是传统民族文化与地铁文化的完美结合。南宁东站把“铜鼓”元素融入景观雕塑中,体现了符号的象征意义在形式载体上的延伸。

3 结语

地域文化内涵与视觉信息设计相统一是城市品牌构建和提升城市视觉识别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地铁作为城市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和形象名片,更应该担当起宣传城市文化特质,构建个性化、体现地域化人文特质的城市形象。在地铁导视图形符号设计中,除了遵循统一识别功能外,还应注意与导视载体、与环境、与人统一协调。

参考文献:

[1] 欧金焕.略论塑造南宁城市灵魂的基本路径[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 黄凤祥,徐杰舜.壮族文化及其对东南亚文化的影响[J].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8(1).

[3] http:///news/nntt/g/2016-6-27/146699975117.shtml[DB/OL] . 2016-06-27.

壮族文化设计篇10

(一)政府主导机制

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是关乎国家建设、民族发展的大事,这决定了该举措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政府化行为。因此,壮族乡村传统工艺的抢救、保护、传承、开发、研究、创新等整个过程都应以政府为主导。当前,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扩张的能力十分弱小,其组织形式普遍处于原始状态,表现为规模偏小、经营分散、结构单一、关联度低等。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市场指导。市场是乡村传统工艺品的发展载体,也是其生命力的体现。目前壮族乡村传统工艺市场的开拓是广大壮族乡村村民颇为关注的问题。对市场进行调查和预测是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因为村民们只有在了解市场动向的前提下才能及时调整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受社会历史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目前壮族乡村民众的信息交流渠道相对狭窄,加之村民整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仅依靠村民力量根本无法完成对传统工艺市场的调查与评估。所以,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传统工艺市场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组织相关的专家学者及有关单位对乡村传统工艺产业进行正确的市场指导。2.活动支持。壮族乡村地区普遍具备“文化丰厚、民风淳朴、风景宜人”的特性,广西靖西县旧州绣球村就素有“风景小桂林、气候小昆明”美誉,近年来有关调查结果充分显示,旧州的自然环境、文化遗存、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精神生活仍保存在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化生态中,是一个难得的、活生生的、底蕴深厚、不断发展的文化整体[2]。壮族乡村特有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为政府在当地举办相关文化活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当地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以“文化搭台”的形式实现“经济唱戏”的目的,如通过举办绣球文化旅游节、绣球文化艺术节等吸引专家来调研、商人来考察、游客来观光,节庆带来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势必为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赢来商机与生机。3.资金帮扶。资金紧缺是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的桎梏,也是目前当地农民无法自行解决的难题。因此,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积极适当的资金帮扶,既要安排必要的研发启动资金,也要兼顾广告宣传、技术培训、技艺保护等方面的费用资助。对于资金的来源,政府除财政拨款外,还应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采取投资与受益相挂钩、民办公助等原则进行多渠道筹集。此外,还可借助乡村的传统信仰文化组织相关民俗活动进行社会募捐等。

(二)民众参与机制

扎根乡土、依附自然的乡村传统工艺是源于乡村、基于乡村的草根文化。广大乡村民众是乡村传统工艺主要的创造者和传承人。离开乡村民众的广泛参与,乡村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开发将无从谈起。为此,应该注重落实民众参与机制,通过激励、抢救、带动等方式充分利用乡村民众的力量推动乡村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开发。1.激励创业。为了树立乡村传统手工艺人的信心,激发其创业热情,进而壮大乡村传统手工技艺的人才队伍,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应该着手组织建立乡村手工艺人档案,收藏他们的作品,同时组织策划相关活动,如乡村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竞赛、乡村传统工艺产业品牌创新人物评选等活动,通过设立相关奖项和颁发证书,使人们树立尊崇乡村文化艺术的人才价值观,激发人们在手工艺产业方面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积极推荐农民艺术家申报“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广西民间工艺大师”等荣誉称号,让乡村传统手工艺人的技艺及成果得到肯定,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业信心、激发创业热情。2.抢救人才。高尔基曾说:“一个民间文艺家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3]对于壮族乡村绣球技艺,乡村传统手工技艺能手往往是绣球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绣球产业化开发的主力军,但一些手工技艺能手多是年迈老者,年轻能手寥寥无几,如不采取相关补救措施,必将造成“人走技失”的局面。例如,最具特色的旧州绣球绣制工艺“堆绣”,目前只有极个别老人掌握,24股的堆绣技艺目前已经失传。而从总体上看,旧州年轻一辈绣工的技艺与老一辈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可见,抢救技艺人才势在必行。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鼓励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实现传统手工技艺的跨代传承,如动员开展家族(庭)式传承,即鼓励祖辈与父辈将技艺传给子辈与孙辈;组织实施师徒式传承,即乡村传统工艺协会通过办班培训或通过资深艺人招收门生,将技艺传给学员或学徒;等等。二是组织相关部门及时深入采访年迈的乡村传统工艺能手,通过调研—整理—归档等程序,建立乡村传统工艺能手的资料库。3.带动学习。目前,乡村教育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广大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部分义务教育学校不达标,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以广西靖西县旧州绣球村为例,目前当地村民的文化程度大多为小学或初中水平,其薄弱的文化基础及思想意识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旧州绣球产品整体质量的提升。如巨型绣球的制作,巨型绣球的造型设计涉及代数、几何等知识,球体的巨幅图案也需要更高的设计、绘画与刺绣技艺,而当地大多数手工艺人因缺乏必备的知识,所以对绣球制作显得力不从心。对此,当地有关部门可以针对绣球生产所涉及的文化知识,通过文化培训等形式对当地民众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带动民众学习。

(三)专家指导机制

实践证明,通过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开会研讨、撰写论著等方式,对乡村文化进行针对性、全方位研究,既有助于人们了解乡村文化的个性特征,继承发展和开发利用乡村文化,又有利于对外宣传,提高乡村文化的知名度。构建专家指导机制,应该落实以下两点:1.创设研究平台。所谓的“研究平台”,一是研究基地,如依托专项试点项目建立的“政府主办”式研究基地、由政府联合科研机构或高校共建的“官学合作”式研究基地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根据自身研究需要自行选择某一乡村作为研究点的“民间自办”式研究基地等;二是生态博物馆或生态保护区,如2005年在广西靖西县旧州绣球村建成的壮族生态博物馆,这为专家学者研究旧州壮族绣球手工技艺及其保护开发提供了平台;三是经济文化示范点,如2008年广西靖西县旧州绣球村被文化部选定为“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为旧州绣球技艺的保护开发创造了积极的环境。2.实施对接指导。研究成果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智力支持的作用。对于乡村传统手工艺,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对接指导形式:其一是“专家—民众”形式,即专家启动其研究成果直接指导乡村民众;其二是“专家—政府—民众”形式,即专家把研究成果提交当地政府,再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指导乡村民众;其三是“专家—企业—民众”形式,即专家把研究成果转让企业,再由企业通过培训等方式指导乡村民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旧州绣球为代表的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开始走向市场。受其所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仍然处于相对盲目的发展状态,生产和销售均有待改进与提高。要打破当前的发展桎梏,应该启动创新理念,着手对“产”和“销”问题进行调整。

(一)生产策略创新

目前,绣球产业的开发经营者缺乏对市场的敏锐观察与理性分析,这导致绣球产品的生产缺乏针对性,商品种类相对单一,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绣球产品的销售面,制约了绣球产业的发展。要解决以上问题,最主要的应该从绣球的功能入手。从文献资料看,绣球最初是壮族男女求偶传情的产物[4]。以绣球传情求偶的习俗至今在壮乡仍有所保留,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年代的更替,当今绣球已不仅是壮乡男女的爱情信物,更多情况下还可以充当多样化的商品角色。因此,应根据市场需求了解并拓展绣球的现代功能,有针对性地对绣球进行分门别类的加工制作,例如可生产成双结对的“情侣用品”类绣球、囊括挂饰、摆饰、香球、贺礼等多种形式的“生活用品”类绣球、用于点缀装饰盛大节庆活动会场的“节庆饰品”类绣球、附属于当地旅游业的“旅游纪念品”类绣球、附属于民族体育赛事和民间游娱活动的“体育用品”类绣球,等等。如上所述,通过丰富绣球的产品种类来扩大绣球的市场功能,而绣球市场功能的扩大势必为绣球赢来更广阔的销售市场和更多的消费者。

(二)营销策略创新

当前,手工艺品开发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手工艺产品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营销问题理应成为开发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文化促销。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对文化作了定义:“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所掌握的其他能力和形成的习惯。”[5]由此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产品一旦被赋予文化因素后,其身价就不仅仅是物质因素的总和,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将随之提升。如旧州绣球是当地壮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这是制造绣球销售亮点的重要筹码。为此,产业经营者应该注重挖掘绣球的文化意蕴,如在颜色上,绣球的主色一绿色象征着壮族世代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文化———稻作文化,主色二黄色反映了壮族古老的信仰文化———土地膜拜,主色三红色体现了壮族民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鲜艳的色彩搭配彰显了壮族人民热情勇敢的性格、自然纯朴的感情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观念,等等。将绣球的文化意蕴融入销售环节,通过文字图片的宣传介绍和促销人员的讲解,势必能让无形的文化价值转为有形的产品价值,从而提升绣球对消费者的吸引力。2.平台促销。构建多样化的产品销售平台是广开产品销路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以借助当前科技迅猛发展、大众传播媒介日趋丰富的大好形势,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构建网络销售平台;另一方面,可以依托当地发展势头良好的旅游业,以旅游为销售平台,将壮族乡村传统手工艺产品融入当地旅游文化产品的销售行列。此外,举办壮族乡村手工艺品展销会等标志性节庆活动也是构建绣球销售平台的有效途径。3.广告促销。在众多促销手段中,广告无疑是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广告界有一句行话:“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你推销商品就已经成功了一半。”[6]因此,在对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进行宣传时,应该策划好可以唤起人们注意的醒目标语和响亮口号,如旧州绣球可以将广告语设计为“购旧州绣球,游美丽壮乡”、“旧州:精美绣球眷恋的地方”、“好绣球、旧州造”等。另外,广告代言人的选定也非常关键。物色广告代言人,其重要的准则之一就是在产品与人物之间找到一种价值诉求与文化内涵的融通,使广告代言人与产品共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旧州绣球广告代言人的遴选,在影视圈中因扮演“刘三姐”而声名大振的艺人可考虑列入人选的范围,因为绣球与刘三姐是一脉相承的:其一,绣球是壮族民间传说中刘三姐送给阿牛哥的定情信物;其二,电影《刘三姐》的重演是绣球脱离“四旧”、逐渐被社会认同的新起点。

“品牌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能将产品与消费者的认可迅速连接的时尚文化;是一种能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多重财富。”[7]要实现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经营者应当树立起品牌意识。

(一)落实商标

落实商标是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也是通过法律途径树立和保护自有品牌的重要手段。商标是品牌最光荣的象征,一枚好的商标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商家创造利润。旧州绣球商标的设计,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特色化。壮族乡村传统工艺是特定乡村地区的民族传统工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特点,可将这些特性考虑成为其商标设计重点凸显的优势因素。第二是提高知名度。将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基础的因素融入商标设计中,有助于商标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消费者所熟悉和认可。旧州绣球在商标的设计上就具备有利的知名因素,如具有“中国绣球之乡”美誉的产地旧州,再如在当地技艺精湛、曾荣获多项荣誉称号的杰出绣球能手,等等。第三是具有合法性。近年来不少商标的设计尤其是区域民族产品商标的设计引来了诸多非议和官司,因此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商标的设计应注意吸取前车之鉴,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的基础上完成。

(二)优化包装

商品包装是附属于内装商品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又是实现内装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目前壮族乡村手工艺品普遍没有采用正式的商品包装,这使其商品价值大受影响,非常不利于产品品牌形象的塑造。如何给乡村手工艺品设计合理有效的商品包装,首先是凸显特色。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的包装既要体现民族特色,又要兼顾地方特色,如可以在包装的正面,将工艺产品的精美形象、关于传统工艺文化意蕴的文字介绍以及山清水秀的壮族乡村图景,经过现代技术处理,整合成情景交融的广告图,以吸引消费者。其次是注重适用。壮族乡村地区众多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材料都不具备防潮、防尘及抗污染的功能,所以壮族乡村传统工艺的包装要适用于抵抗外界环境的破坏。另外,介于绣球的购买者有跨省份,甚至是跨国的特点,所以包装还应注重迎合目标市场的接受需要,如包装上的产品文字介绍应同步体现壮文、汉字、英文三版说明。再次是体现美观。基于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外形精美的特点,可以在包装盒的其中一面设置由透明材料作成的视窗,这样既不影响密封的效果,又可以让购买者透过视窗欣赏到工艺品的精美形象。

(三)有效宣传

创新的宣传方式对塑造、打响品牌至关重要。传统的宣传方式,如文字、图片的纸质介绍或影视、网络的立体传播,在宣传的广泛性、深刻性和持久性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所以,壮族乡村传统工艺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寻求更合理有效的宣传方式。例如,借助会展进行宣传。“所谓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并形成一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8]通过会展宣传新兴产业或特色经济往往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壮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会展经济在当地发展迅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一年一度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该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和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广西的壮族文化与东盟诸多国家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文化特性,抓住博览会这一有效平台,深入宣传特色鲜明的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与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将壮族乡村传统工艺融入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轨道中。再如,借助高校进行宣传。近年来,广西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推动了广西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效率的提高,广西高等教育形成了“立足东盟、面向世界、开放—合作办学”的新局面,高校的国际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与高校对接的宣传即利用高校这个平台宣传壮族乡村传统工艺,如可以选择广西的部分高校,在每学年新生入学之际向外国留学生赠送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首先,此种做法属于公益行为,没有商业气息,更易于产生宣传效应;其次,投资少但却可以产生跨区域跨国界的宣传效果;再次,宣传活动对象是高校的师生,他们是社会上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其产生的社会内化力比一时的直接销售力意义更深远。此外,还可以借助名人、借助节庆、借助活动进行宣传,这些宣传方式均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