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21:06:16

种粮范文篇1

自20*年起,我省全面开展了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经过三年来的工作实践,我省粮食直接补贴机制已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为进一步做好20*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意义

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建立粮食直接补贴机制,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1号)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大举措。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实行分级负责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做好20*年粮食直接补贴工作。

二、20*年粮食直接补贴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小麦种植面积核定。为使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更加准确、及时和公平、公正、公开,各市要严格按照省农业厅、财政厅《关于核定20*年小麦种植面积的紧急通知》(鲁农发电〔2006〕73号)要求,周密部署,层层落实。要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的工作责任,确保在规定时间完成分区域、分农户小麦种植面积的核定和上报工作。

(二)补贴标准。20*年仍按上年补贴标准执行,即青岛、东营、烟台、威海、莱芜5市每亩补贴15元,其他各市每亩补贴14元。

(三)兑付时间。各地要在20*年4月5日之前将粮食直补资金全部兑付到位。

(四)兑付方式。粮食直补资金通过“齐鲁惠农一本(卡)通”进行兑付,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确保粮食直补工作顺利进行

各市、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政府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工作人员责任制,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做好各项工作,确保直补政策落实到户。要建立粮食直补工作考核制度,将粮食直补工作情况作为乡村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各地要明确专人负责,加强财政涉农补贴一卡通软件系统的安全维护,确保整个流程信息安全高效运行。

各地要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做好宣传,做到直补政策进村入户,家喻户晓。要切实做到开户信息登记到户,补贴通知传达到户,各项补贴张榜公布到村。同时,要强化措施,严肃纪律,加强监督检查。不准擅自更改已确定的补贴数额,不准以补贴抵扣农户的任何上缴款项,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准集中代领存折或补贴,不准无故拖延补贴资金兑付时间,不准以任何理由增加农民负担。要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粮食直补工作的进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鼓励群众参与并积极配合粮食直补工作,确保20*年粮食直补工作的圆满完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种粮范文篇2

一、补贴政策目标

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各地和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应对2012年化肥、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民种粮预计增支的影响,鼓励粮食主产区农民多种粮、种优质粮,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补贴范围及资金分配原则

为保持政策延续性,着重支持种粮农民发展主要粮食品种小麦、水稻的生产,2012年的农资综合补贴范围仍然为小麦和稻谷实际种植面积。

2012年,我县继续采取在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中切块安排小麦和水稻良种良法示范户补贴资金,并对良种良法示范户补贴进行当年补上年的做法。今年良种良法示范户补贴以2010年补贴规模、范围、标准为依据,按照2010年补贴清册发放。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关于拨补小麦良种良法示范户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的通知》和《关于印发2007年水稻良种良法补贴与良种挂钩试点方案和水稻提升行动良种良法配套资金操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由农业部门向粮食三大行动项目区内的农民直接推荐良种和良法,并登记造册。下一年度,财政部门按上年农业部门提供的补贴清册,通过财政补贴农民一卡通系统发放补贴资金。

2012年农资综合补贴在扣减2010年底因抗旱保苗需要提前预拨的资金后,剩余资金一次性安排和拨付到位,不留机动资金,全部发放给农民。各乡镇如因统计不当导致数据误差等问题,由各乡镇自行统筹解决。

2012年各乡镇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的分配,以各乡镇财政、农业部门统计上报的2010年小麦和稻谷种植面积为依据。

三、补贴资金落实到农户办法

农资综合补贴资金要以小麦和稻谷播种面积为依据,分解落实到每个农户,包括非计税土地(如五保户耕地、无固定收益耕地、新开垦(复垦)土地,以及驻当地的国有农(林、茶)场、农垦企业土地)的小麦、稻谷种植面积,确保所有种粮农民都能享受到农资综合补贴。

补贴资金必须全部分配发放给农民,直达农民个人账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挪用。

四、补贴资金发放办法

补贴资金分解落实到每个农户后,每个农户的补贴依据、标准、数额必须张榜公示,群众无异议后,再通过财政补贴农民“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户。严禁以任何理由将补贴资金顶抵任何费用,严禁扣压农民补贴专用存折。

按照省粮补办《关于做好2007年粮食直接补贴工作的通知》1号)的规定,农户之间转包耕地的,按照合同约定的补贴对象发放补贴。单位或村将集体土地分包给农民种粮的,必须将补贴资金发放给承包人,严禁单位或村干部集中领取补贴。

为提高补贴效益,方便种粮农民,促进春耕生产,支持受灾农民抗旱保苗,各乡镇要在2月25日前将补贴资金一次性全部兑付给种粮农民,小麦、稻谷良种良法补贴发放时间可适当延迟。

五、补贴资金的管理和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农资综合直补资金由中央财政从预算资金安排,县财政局在农业发展银行设立粮食风险基金专户进行管理和拨付,分账核算,单独反映,严禁挤占、挪用。农资综合直补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乡镇要依照本方案,制定本乡镇农资综合直补工作方案。

种粮范文篇3

为落实国务院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精神p保护本市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生产总量,现就对本市种粮农户实施补贴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对本市种粮农户实施补贴,有利于稳定水稻生产总量,提高种粮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提高稻谷的商品率;有利于调动郊区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补贴对象

郊区种植水稻的农户。

三、补贴原则

1.区别生产规模,实行分档补贴,有利于推进粮田向规模经营集中;

2.区别区县财力,实行差别政策,有利于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

四、补贴标准

1.补贴标准:种植规模5亩以下(含5亩),每亩补贴60元,5亩-15亩(含15亩),每亩补贴70元,15亩以上,每亩补贴80元。

2.市与各区县负担比例:闵行、浦东两区市财政负担三分之一,区财政负担三分之二;嘉定、宝山、松江、青浦四区市、区财政各负担二分之一;南汇、奉贤市财政负担三分之二,区财政负担三分之一;金山区市财政负担五分之四,区财政负担五分之一;崇明县全额由市财政负担。

五、补贴期限

六、操作程序

l.有关乡镇按水稻实种面积进行分户统计,归类合并造册,经区县农委会同区县财政初审后,联合编报本区县农户种植水稻补贴核算表和申请报告,并于7月底上报市农林局、送市财政局。

种粮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通过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机制,提高农民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粮食品种优良化,提高粮食产量和商品率,实现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的目标。

基本原则:补贴主要粮食品种;按优质粮食品种实际种植面积补贴;补贴资金向产粮大户倾斜;财政资金直补方式兑现到户。

总体思路:分级管理,分工负责,推广良种,自愿种植,直补粮农,增产增收。

二、补贴对象范围

种粮直补以24个街镇乡为单位,实施面积37万亩(以各街镇乡**年水稻种植面积为基数,按比例规划直补面积),其中优质稻27万亩、普通高产稻10万亩,直补资金总额440万元。玉米直补规划在万古、国梁、回龙、智凤、龙岗、棠香、三驱、高升等8个镇(街)高产示范片中实施,计划补贴面积2万亩,直补资金总额10万元。拟与测土配方施肥、稻田免耕、秸秆还田、旱育抛秧、玉米肥球育苗移栽、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配套实施。

根据直补规划,本县农户在本镇直补品种供种网点购买的水稻直补品种,种植面积达到1亩的农户;玉米直补规划区内种植直补品种达到1亩的农户均属补贴对象范围(杂交水稻用种量按0.7公斤/亩计算,杂交玉米用种量按1.3公斤/亩计算)。凡补贴品种实际种植面积不足1亩的农户,不纳入补贴范围;县内农户在县外购买的水稻直补品种和县外农户在本县购买的直补品种以及玉米直补规划区外种植的直补品种均不属于补贴对象范围。

三、补贴标准

根据《**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市分行关于完善对种粮直接补贴办法的通知》(渝农发〔**〕552号)的有关规定,优质杂交水稻每亩补贴10—15元,普通杂交水稻每亩补贴8—12元,杂交玉米每亩补贴5—8元。同时,根据直补资金向种粮大户倾斜的原则,对种植直补品种面积达到20亩的农户和业主适当增加补贴(补贴标准根据最终统计数量确定)。补贴资金按农户分别计算和兑现。

四、补贴品种

1、优质杂交水稻

宜香9303、渝优1号、丰优香占、Q优6号

2、普通杂交水稻

川丰6号、准两优527、II优416、金优725、为天9号、合优3号、K优88、辐优802、金优117、西农优7号、渝优11号、Q优1号、川香稻5号、II优21、N优2号、II优602

3、杂交玉米良种

东单60号、三北六号、蠡玉10号、蠡玉6号、渝单7号、蠡玉168、中农2号、鲁单661、辽单27号、登海11号

注:以上水稻品种根据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渝品审〔**〕9号)公布的适宜区域,适宜在稻瘟病非常发区种植的,不能在我县稻瘟病常发区种植;

以上玉米品种感矮花叶病的,不能在我县直补实施街镇乡种植。

五、签订项目监管协议

合法经营补贴种子的企业须与县农业局签订项目供种监管协议,明确监管方和供种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供种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申报并备足分品种供种数量;使用的品种名称必须真实、规范,不得使用非审(认)定名称。

2、种子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标准(GB4404.1—1996)二级以上,包装、标签标识符合相关规定。

3、销售的“两杂”种子必须进行种子包衣,并符合相关规定。

4、直补品种中优质杂交水稻种子每公斤最高零售价不得高于28.5元、玉米不得高于17元,同一补贴品种不高于上年的最高零售价格,在我县范围内销售价格一致。

5、填写售种凭证内容必须真实,并按相关要求建立销售档案和填写供种清册。

6、销售种子的同时应分品种配送栽培技术资料,且不得有虚假宣传。

7、在销售直补品种时,必须向农户出具直补品种销售凭证。

8、严格履行售后服务职责,具体的售后服务内容为:免费提供品种栽培技术资料、产品说明书;设立技术咨询与质量投诉电话,及时解答农户咨询,妥善处理质量投诉;在大田生产的各个关键季节派专人到各乡镇进行质量跟踪和技术指导服务;在各街镇乡召开生产技术培训会,重点指导农户按照植保部门的病虫测报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等。

9、对签订供种监管合同难以履行售后技术服务的供种企业,供种企业可以委托农技服务协会进行售后技术服务。其收费标准为每公斤水稻0.8元、玉米0.4元。代销商在农户购种时发放售后服务卡(此卡委托县农技服务协会制作)。

(二)监管方的权利和义务

1、介绍农业生产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特殊生态区域的情况,方便企业计划安排供种品种。

2、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直补政策、补贴品种的特征特性、补贴标准等,为供种方供种提供有利条件。

3、统一印制“大足县**年种粮补贴供种专用凭证”、“大足县**年种粮补贴供种登记清册”,其成本费用由供种方承担,分发到各乡镇(街)网点如实填写,作为兑现种粮农民直补资金的依据。

4、监管方有权抽查直补品种质量、销售数量和企业自主开展售后服务的情况等,有权委托实施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对直补品种的供应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六、供种办法

(一)供种企业必须提前申报并提供企业资质证明材料,办理经营品种备案,签定供种监管合同和售后技术服务合同。供种企业于11月20日前向县直补办分品种书面申报可供种子数量和价格,县直补办根据所申报的数量进行平衡。供种企业证明材料在规定期限内交县直补办存档,并到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备案。供种前,供种企业与县直补办签订供种监管合同,与街镇乡代销商或农技服务协会签订供种售后技术服务合同(委托农技服务协会行使售后服务的供种企业),明确责、权、利关系。完善以上手续后方能供应直补品种,否则县直补办不予认可。供种企业、种子经销商在经营过程中要接受县农业执法部门和街镇乡直补办的监督检查。

(二)销售方式

1、供种企业的营销网点供种。

2、自愿委托县、街镇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设点供种。

3、自愿委托县种子行业服务组织供种。

以上三种销售方式,由供种企业自愿与当地农业部门协商。

(三)供种管理

1、为促进我县优势农作物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化生产,直补水稻品种最低供种任务每个品种不得少于5000公斤、玉米品种最低任务每个品种不得少于500公斤。直补品种应在符合规定的区域内销售,否则取消直补品种供种资格。

2、供种企业必须向购种农户提供优质的售后技术服务,若供种企业自身不能提供优质的售后技术服务的,可委托农业技术服务协会代为行使售后技术服务工作。

3、为便于种粮直补工作的正常进行,尽量减少失误,本县**年直补品种供种网点由县级商在规划乡镇设立代销点1—3个,设立的代销点必须到各乡镇直补办公室和县直补办公室备案,并履行其相关职责。县级直补种子商不得零售直补品种。

4、供种企业每到一批种子,必须向县直补办提供相应的种子质量检测证明,不能出具相关证明的,可委托县种子管理质量监测站进行抽检,证明质量合格并到县直补办备案后,才允许发往乡镇代销点进行销售。

5、供种企业必须制定直补品种销售进度计划,报县直补办。县直补办对不能完成销售进度计划的企业,县直补办有权在直补品种间调剂供种计划数量。

6、种子代销商在售种时必须如实向农户开具种子销售专用凭证。票据要求:如实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镇、村、社或组)、联系电话、购买时间、所购品种名称、企业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对违规虚假出具此凭证的企业或个人,其后果自负。本票据一式三份(经销商存根联、农户发票联、直补办公室登记凭证联),票据由县直补办公室统一印制(全部连号),街镇乡直补办公室在县直补办公室领取,街镇乡涉及直补品种的经销商在当地政府直补办公室按成本价购买。

7、种子代销商在销售直补种子时必须发放供种售后服务卡,卡上注明:企业名称、所供种子名称、售后技术服务联系电话、联系人姓名、投诉电话等相关内容,(此卡委托技术服务协会统一制作),并登记供种清册。包括家庭地址、姓名、身份证号码、购买品种名称、水稻玉米种植面积等内容,具实填写。

8、直补种子代销商在销售季节必须每月28日前报送一次直补品种销售情况动态表给当地政府直补办公室(销售旺季每15天报送一次即:1—3月13、28日各报送一次),当地政府直补办公室汇总后报送县直补办,以便掌握供种进度。

若供种企业违反以上职责,除承担相关责任外,县直补办将取消该企业直补品种供种资格。

七、实施程序和主要内容

(一)分工负责、归口管理

1、街镇乡政府向农户宣传种粮直补政策和规定,监督本镇乡直补经销商销售情况,报送本镇乡直补品种销售进度,核实农户购买品种和实际种植面积,填制并上报《种粮直补品种登记(核实)表》、《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汇总表》(见附件六、七),协助金融机构兑现直补资金。

2、农业部门负责种粮直补工作牵头、指导协调供种和种植工作;开展农业综合执法,规范种子市场;检查验收实际种植面积;收集、审核、汇总《种粮直补品种登记(核实)表》;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

3、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管理。负责按照县农业部门核实的直补资金资料进行资金审核、拨付和预算安排,负责与委托发放直补资金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代办机构)签订委托发放协议、结算资金等工作。

4、金融机构兑现直补资金。代办机构收到资金后,在规定期限内按直补资金发放清册兑现补贴,同时向县财政局反馈发放情况。

5、粮食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充分利用自身收购网点多的优势,按照市场价格签订收购合同、优先收购订单粮食,多掌握粮源。

(二)补贴资金申报、审核和兑现程序

1、农户凭身份证购买直补品种;种子经销户向农户开据种子销售专用凭证,发放供种服务卡,登记供种清册。为避免虚假宣传损害农户利益,农户购种时可按预计的直补金额向种子经销户赊欠,待直补资金兑现后付清欠款。种子经销户在种子销售结束后(4月底前)应将种子销售专用凭证、供种清册移交当地街镇乡政府(办事处)种粮直补办公室(简称乡镇直补办)。

2、街镇乡直补办在供种结束后1个月内应组织工作人员和村委会人员依据经销商提供的种子销售专用凭证、供种清册,分户核实农户购买品种和实际种植面积,分村、社填制《种粮直补品种登记(核实)表》,由当地村委会和街镇乡政府(办事处)参与核实人员签字上报街镇乡直补办。街镇乡直补办对收到的《种粮直补品种登记(核实)表》核实无误后进行汇总,填制《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汇总表》,由街镇乡政府(办事处)主要领导签字、加盖公章后报送县直补办(报送文字报表一份和软盘)。在核实品种、种植面积时,应与农户的购种发票和供种清册进行核对,特别注意身份证号码的核实,深入到农户实地核实种植面积,并与理论用种量进行对比,确保数据真实、准确。街镇乡直补办应在5月底前核实结束,核实结束后分村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3、县直补办根据各街镇乡上报报表,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抽查或复核,复核时间为15天。县农业局对街镇乡上报的《种粮直补品种登记(核实)表》复核无误后,县直补办填制《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汇总表》,经农业局长签字、单位盖章后送县财政局审查。县直补办在7月15日前将全县的《种粮直补品种登记(核实)表》、《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汇总表》一并报县财政局。

4、县财政局对县直补办报送的《种粮直补品种登记(核实)表》、《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汇总表》进行审查,必要时可到街镇乡实地抽查。审查无误后由局长签字、单位盖章,报经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后拨付直补资金给代办金融机构,并将上述报表送发放直补资金的金融机构。县财政等有关部门审查工作在7月底前完成。

5、金融机构根据《种粮直补品种登记(核实)表》、《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汇总表》办理银行存折,交街镇乡政府发放到户。种粮直补工作力争在9月底前结束。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种粮直补工作,成立了种粮直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县府办、农办、农业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县监察、审计、财政、农业、粮食、农村信用联社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并下设种粮直补办公室具体负责直补日常工作。各街镇乡要相应成立种粮直补办公室,切实加强对直补工作的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种粮直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具体抓,负直接责任,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把直补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要对直接参与种粮直补工作的人员,进行政策和业务培训,吃透政策,掌握要领,在工作中不出现失误和偏差。

(二)强化宣传,提高认识。种粮直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种粮直补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采取发公告、宣传单,设咨询电话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种粮直补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为种粮直补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种粮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主要目的是更好地调动各地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统筹兼顾2008年化肥、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民种粮预计增支的影响等因素,积极鼓励粮食生产区和农民多种粮,种优质粮,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按照“补贴政策公开、补贴面积公开、补贴标准公开、补贴农户公开”和“播种多少,补贴多少”的原则要求,切实做好以“现有小麦实际播种面积和上年稻谷实际播种面积”为依据的登记、核查和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确保补贴资金以直接补贴的方式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

二、补贴资金分配原则

保持我县2007年农资综合直补有关政策规定的延续性,2008年继续将小麦和稻谷作为农资综合直补的品种范围,并将其实际播种面积作为分配资金的主要依据。

为进一步加大对小麦和水稻良种良法示范户的扶持力度,农资综合直补向小麦和水稻良种良法示范户适当倾斜,补贴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亩10元。

三、补贴资金分配主要依据

根据省财明电〔2008〕18号文件要求,各乡镇(区)及国有农垦企业按照现有小麦实际播种面积和上年稻谷实际播种面积为依据,分配和兑付2008年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不得再以计税面积(或计税承包耕地面积)为依据。

四、补贴资金分配办法

首先,我县30万亩小麦和25万亩水稻良种良法示范区按照每亩10元的补贴标准,核定分配小麦和水稻良种良法示范户补贴。

其次,按照现有小麦实际播种面积和上年稻谷实际播种面积为依据进行分配。

五、补贴资金落实到户办法

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要以小麦和稻谷实际播种面积为依据分解落实到户,确保所有种粮农民都能享受到农资综合直补。对“小麦高产攻关”和“水稻提升行动”良种良法示范户的每亩补贴标准(示范面积部分)应比一般农户高10元。

补贴范围:为全县小麦和稻谷实际播种面积,包括非计税土地(如五保户耕地、无固定收益耕地、新开垦(复垦)土地、村集体土地、以及驻当地的国有农(林、茶)场、农垦企业土地)的小麦、稻谷播种面积。

严格按照“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组落实、户监督”的工作方法,执行“村组登记、乡镇初核、逐组公示、县级复核”的工作程序,限期将补贴资金发放到户。具体步骤如下:

(一)前期准备(4月22日—4月25日)

1、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县成立由分管县长为组长,财政、农业、发改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为组长,监察、审计、统计、信用联社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怀远县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发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制发文件供乡镇学习和宣传,公布县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发放工作监督举报电话:8216990、8216907。各乡镇应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各村应成立3--5名村民代表在内的登记核查小组。

2、召开会议,宣传发动。县综补办负责宣传发动和制定具体的操作办法。各乡镇(区)和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会议和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农资综合补贴的政策、原则和方式。各乡镇(区)按统一设计的《农资综合直补分户登记表》、《农资综合直补分村汇总表》、《农资综合直补乡镇汇总表》样表印制相关表格。

(二)登记、汇总、初审、公示、上报(4月26—5月10日)

各村核查小组根据小麦和水稻实际种植面积,填制到户登记统计表,经逐户签字,审核无误并经登记人员签字、村民委员会盖章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区管委会汇总。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管委会对各村申报登记表认真审核并汇总后,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张榜公示到户农资综合补贴有关情况。公示采取“先统计、先公示,边统计、边公示”的办法,在统计阶段对登记已结束的村、组可以先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的内容、时间均要有记录、有照片或有录像。乡镇公示在5月10日前结束。

在张榜公示期间,由各乡镇政府组织力量对所有村的张榜公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受查农户不少于20%。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并根据群众反映的实际情况修改后再予张榜公布。经公示、审核确认无异议后,各乡镇政府将公示后的《农资综合直补分户登记表》和《农资综合直补分村汇总表》一式二份(县农委、财政局各一份),经乡镇政府签字盖章后,于5月10日前连同电子文档一同上报县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发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发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各乡镇(区)张榜公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指导乡镇对张榜公示情况进行资料归档。

(三)县综补办复核(5月11日--5月15日)

县农委对各乡镇上报的统计表进行认真审核,并组织力量进行抽查。主要抽查农户登记表是否规范、是否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公示,农户是否有异议,农户登记表是否与乡镇农资综合补贴统计表一致。

(四)到户测算(5月16日--5月18日)

县综补办对各乡镇(区)上报的统计清册进行汇总后测算统一的补贴标准,并督促其进行到户补贴资金的测算工作,并在5月20日前上报县综补办。

(五)打卡发放(5月19日--5月26日)

农资综合补贴金额测算核实后,由县补改办按县综补办审核后的各乡镇(区)《农资综合补贴汇总统计表》拨付补贴资金。

为提高补贴效益,方便种粮农民,促进春耕生产,各乡镇(区)及国有农垦企业必须在5月26日前将补贴资金通过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通”方式足额发放到户。

种粮范文篇6

“××模式”激发现代农业梦

1986年,高考落榜的××回到家乡——××县××镇洲头村。

××不安心于传统农耕生活,一心只想跳出“农门”,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只要不当农民,干什么都可以”。但偶然发生的一件事让他重新产生了种田的想法。

“那是1997年的夏天,我在××做麻袋生意,有一次走进××区农村,看到那里全部实行机械化耕种、收割,根本不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情景。”××回忆道,“那壮观的景象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至今难忘。”这时,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升起:把××模式带回家,回家当农民去!

顽强拼搏克服创业种种艰辛

1998年,××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镇黄湖圩内五万亩农田遭灾。村民们纷纷离乡背井外出打工,村里留下了1018亩低洼田无人耕种,眼看就要抛荒。这一千亩撂荒的农田,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心里。1999年,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横下一条心,以每亩160元的价格一举承包下这些农田,下定决心要学一学××的现代农业模式,试试这条种田的新路子。

说干就干,××注册了××实业有限公司,把前些年做生意积蓄的30多万元钱全都抖了出来,交了租金和押金之外,还购置了4台拖拉机和农具,雇了20个农民当职工,由一个生意人轰轰烈烈地当起了农民。

崇尚科学当科技兴农急先锋

农业历来是靠天吃饭的,要摆脱靠天吃饭局面,唯有加大投入,提升耕种和管理手段。××来到省气象部门,以一年500元的价格订制了专业气象服务,以便24小时电话查询天气情况,成为预定天气预报指导生产的“××农民第一人”。

记得1999年夏天,正是双抢时节,××从气象局得知将有持续10天的晴朗天气,马上安排人员和农具进行收割,一天收割200多亩、10多万斤稻谷入库。那场“双抢战”的壮观景象,惊呆了四邻八舍的乡亲。大家惊叹:“原来田还可以这样种,农民还可以这样当!”

这一年,××除去各项开支,纯收益10多万元。尝到了科技甜头的他开始大规模投入,他大胆创新传统农作模式,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特别是由他探索出的“一田三用”种养新路子,将一亩地的纯收入足足提高了3倍。

惠农政策成就示范龙头企业

种粮范文篇7

为抓好今年粮食生产补贴工作,区政府于5月初及时召开了全区种粮农民农资综合与水稻良种推广补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印发了《**区20**年种粮农民农资综合与水稻良种推广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府办发〔20**〕55号),各地各有关部门也按照区政府的安排部署迅速行动,开展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目前全区粮食直补政策兑现总体进展顺利。但是,据区农办、财政局、农业局、监察局等部门组织的工作督查组近期对有关乡镇抽查的情况看,部分地方还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公示不到位、种粮大户核实不准等突出问题。为了进一步做好全区20**年种粮农民农资综合与水稻良种推广补贴工作,经区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认识实施种粮农民农资综合与水稻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对于调动农民粮种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知晓政策,并切实监督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严格程序,清查复核。为确保真正体现补贴资金向种粮大户倾斜,各乡镇人民政府、有关街道办事处要抓紧时间对辖区内种粮大户再次进行清查核实。种粮大户花名册经公示并由乡镇长或办事处主任审核签字确认后,于20**年6月5日前报送至区财政局企业科。

种粮范文篇8

近年来的“全球米贵”使物价再次牵动人们的神经,全球食品价格自2002年以来持续攀升,到2008年初已累计上涨65%。2007年,全球谷物价格上涨42%。现在世界粮食价格已经而且正在经历的持续快速上涨,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粮食消费,尤其是贫困国家的生活水平,甚而影响国际稳定与安全局势。通过与石油以及生物能源之间的联动关系,粮食供给与价格势必影响未来世界经济的基本面。

一、粮食价格高涨的原因

对于目前的粮食价格,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粮食高价位的刺激下,粮食供给自然会扩张,价格自然会在一定时期的上涨之后回落。而另一些人则持完全相反的意见。要了解或者说是判别粮食价格的走向,就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1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粮食价格上涨

由于煤、电、油等的能源性原料涨价以及运费等各种成本的增加,导致2008年农业生产资料上涨,农业生产成本过高,粮食价格被迫必须水涨船高。以我国为例,汽、柴油的价格上涨了近1元,而生产电能的电力企业是以这些为原料产出的,这样,电的价格也会上涨,同理,运费等等都会上涨,并且我国的油料价格还并未与国际价格接轨,石油企业基本上是在亏本运营,这样的状况不会长久,如果哪天与国际价格同步了,那时候价格还要更高,届时,粮食价格不得不同时增长以补充生产成本的增加造成的损失。

2生物能源的耗费导致的浪费造成粮缺从而引起价格上涨

生物能源挤占了粮食种植的资源,消耗了粮食收成,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并破坏了土地资源,加重了粮食短缺的情况,加剧了贫困和饥饿。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齐格勒曾经警告说,一些国家将粮食转化为燃料的做法是一种“反人类罪”。他认为,农业作物应该首先用来应对饥饿现象、而不是生产生物燃料,美国等国把数千万吨玉米、大豆转化成乙醇燃料对贫困人口来说绝对是场灾难。玉米换石油,本身就是在制造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短缺。有分析称,2006年,美国投入4200万吨玉米生产乙醇,按照全球平均食品消费水平计算,足可以满足1.35亿人口整整一年的食品消耗。按照美国2007年通过的新能源法,2022年美国生产150亿加仑乙醇需1.8亿吨玉米,足够5.8亿人口吃一年。生物能源已经成为全球粮食短缺的罪魁祸首,这与第一条形成循环反应,正因为能源的价格上涨迫使人们寻找低价的替代能源,而生物能源正是一个方向,这样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怪圈。

3种植的减少产生的粮食产量减少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许多中小型化肥生产厂家停产,大型厂家利润锐减,农资造假趁虚而入;包括化肥在内的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又导致农业生产成本过高,再加上部分粮食价格偏低,农民购买力下降又进一步加剧农资市场的不景气,交易量减少,农资经销商利润下降。农民面临赔钱种地的风险,种粮积极性受挫。而国家的补贴对于生产成本增加的量只是杯水车薪,从而导致种植量的锐减。再加上2008年又遇上罕见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总产量而导致价格上涨。

当然,现阶段价格的不断走高也会刺激粮食生产,最终消弭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达成新的供求平衡。但是,这种状况不会在近期内出现。在中长期,比如说五年,也许那个时候供求能达到均衡。不过,只要经济继续快速发展,能源价格继续高涨,这仍将是高位上的平衡;粮食价格上涨将至少在几年之内影响这个世界。此外,粮食价格上涨将是个长期问题,是达到新的均衡之后仍然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粮食价格高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措施

当今全球环境的趋势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而摆在眼前的农作物价格上涨问题则深刻影响着全球的经济发展。作为生物能源的原材料——农作物,其作为生物能源本身就存在和人类争夺口粮的问题,粮食应该是作为基本的生活保障品来确保人们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却变成寡头的收益摇钱树。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进而造成整个社会的经济动荡。

1生物能源需求加大,巨头公司获暴利

由于能源的紧缺,农业巨头不是保障生存食物的供应,而是从人们困境中利用能源价格上涨而大量需求生物能源大发横财。粮食价格上涨没有真正使一般小农收益,因为一般的农民根本承受不了农作物种植所需的价格飞涨的能源物资,这样,大量的利润只是流入少数大公司腰包。而一般的农民根本就是微利甚至亏本,就迫使其放弃耕种,转投入城市务工的行列,加剧了就业的压力,从而造成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2富国补贴祸害穷国

富国的高额农业补贴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形成巨大冲击。恶化了他们的贸易条件,甚至使贫穷的农业国家越来越穷困。以亚洲为例,亚洲国家曾盛产大豆、花生、葵花籽等油料作物。1995年以来,美国农场主靠政府巨额补贴廉价出口大豆。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持续走低,令亚洲豆农苦不堪言。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科纳雷曾指出,“富国对农业的补贴是发展的障碍,它削弱我们的经济,让我们的农民变得越来越穷”。富国的农业补贴扭曲了农产品贸易,伤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

3市场投机扭曲价格

美联储为应对次贷危机连续降息,释放出大量“热钱”,由于美国股市低迷和美元疲软,投机资金对大宗商品的炒作吸引更多逐利资金流入。投机资金通常借助于一些题材疯狂炒作,不达极致不罢休。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三种农作物的产值达到926亿美元。美国也是上述三种粮食作物最大的出口国,而其产值的一半被农产品期货买家持有。据统计,自2007年11月份以来,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投资已从250亿美元猛增至650亿美元。可以说,华尔街的投机家正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囤积居奇者。在投机资金将大豆等农产品价格连续炒作至历史高位之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成本成倍增加,消费者最终埋单,收入微薄的穷人则可能陷入忍饥挨饿的境地。

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的破坏,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一旦农业经济崩盘必然导致整个国民经济运作链的断裂,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会引起国家的动荡,导致政府的崩跨和民众信心的丧失。可见,粮食价格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甚至国家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

种粮范文篇9

为全面贯彻落实对种粮农民补贴政策,根据《财政部关于做好20*年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现就20*年对种粮农民综合补贴(包括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以下简称粮食综合补贴)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粮食综合补贴的原则

(一)坚持向主产区倾斜的原则。粮食综合补贴资金要全部用于对种粮农民的补贴,资金分配上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

(二)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省对市、市对县(包括县级市、区,下同)核定补贴规模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农民兑付补贴继续实行村级公示制度;各项补贴政策、分配依据、兑付方式都必须向种粮农民公开,提高透明度。

(三)坚持简便易行的原则。完善粮食综合补贴资金分配和兑付办法,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办法稳定、程序简化、周密规范。

(四)坚持一次发放的原则。20*年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要按规定时限同时发放到农民手中;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充分考虑了全年农资价格预计变动对种粮农民增支的影响,采取一次性发放办法,原则上年内不再随农资价格的变动而调整。

(五)坚持政策稳定的原则。本实施意见所确定的粮食综合补贴资金分配依据、原则,对农民兑付补贴的依据、发放方式和渠道等,今后原则上保持相对稳定,不做大的调整。

二、粮食综合补贴资金规模和资金来源

(一)资金规模。20*年全省粮食综合补贴资金规模为26.5亿元,其中粮食直补规模7亿元,农资综合直补规模19.5亿元。在省下达的补贴规模基础上,有条件的市可以适当增加补贴规模。

(二)资金来源。粮食直补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建立的粮食风险基金安排,其中各市负担的粮食直补资金由各地建立的粮食风险基金安排,对粮食风险基金不足或余额较低的地区,继续由省给予适当补助;农资综合直补资金由中央财政增拨的粮食风险基金安排。

三、粮食综合补贴的对象

粮食综合补贴的具体对象为全省范围内从事粮食等农作物生产的农民(包括农业、农垦、林业、监狱、劳教系统国有农场种粮职工)。

四、粮食综合补贴资金分配依据

(一)各市粮食综合补贴资金规模的确定。粮食直补资金在原补贴范围内原则上保持上年的规模、分担比例不变,新增面积按属地标准增加规模;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在保持上年存量(基本规模和重点产粮县补助)的基础上,增量部分按补贴面积计算的全省统一标准平均分配。

(二)各县粮食综合补贴资金规模的确定。市对所属各县粮食综合补贴资金规模,原则上要参照省对市的办法核定,其中省对重点产粮县的补助规模不得调整。

(三)对种粮农民补贴资金的分配依据。以第二轮土地承包面积作为粮食综合补贴资金的计算、兑付依据(其中现有果树等经济林面积原则上不予补贴,具体由各市自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尚未完成的地区,以及未实行土地承包的国有农场,原则上以原计税面积作为补贴资金兑付依据。农民承包地实施流转的,原则上补贴给原承包户,流转双方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机动地不予补贴。对于原机动地面积中由于农户人员变动等原因重新按法定程序签订承包合同(二轮土地延包合同)由农民长期耕种部分,纳入范围给予补贴。

承包土地面积中已享受退耕还林补助部分,不再给予粮食综合补贴。

(四)各地要以县为单位,按照全县粮食综合补贴资金总规模和第二轮土地承包面积,计算全县亩均补贴标准(不得低于上年标准),并在补贴资金兑付前,在全县范围内公布,必须按全县统一标准兑付补贴资金。

五、粮食综合补贴资金的拨付和监管

(一)补贴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粮食综合补贴资金通过省、市、县财政部门在同级农发行开设的粮食风险基金专户进行封闭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要在粮食风险基金专户“粮食综合补贴资金”明细账户中,对粮食直补资金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进行分账核算,单独反映,便于统计和监督。同时,要求以乡镇为单位设立粮食综合补贴资金台账,确保补贴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

(二)补贴资金采取省按规模核拨,市县据实兑付办法。省财政按核批各市的粮食综合补贴资金规模,直接将补贴资金逐级拨付到市、县粮食风险基金专户;市、县财政部门依据财政和农业部门核定的分配额度,据实将补贴资金拨付到乡镇财政所在当地金融机构设立的“粮食综合补贴资金”专户;乡镇财政所、农经站在粮食补贴资金到达“粮食综合补贴资金”专户后,按已经公示农户和补贴额度直接打入农户在银行的存款账户。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国有农场种粮职工的补贴资金兑付工作由其所在县财政、农业部门具体负责。

(三)为避免截留、挪用、扣款等问题,保证资金安全,20*年对种粮农民兑付补贴资金,继续实行“一折通”或“一卡通”形式,通过储蓄存折(或卡,下同)将直补资金一次性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

对种粮农民发放的储蓄存折,一律不得收取任何相关费用,不得扣收各种款项。种粮农民要妥善保管补贴存折,确保账户内至少保留1元钱,不得清户,长期使用。2007年已领取补贴存折并确认丢失的农户,自行负责补办补贴存折,并承担相关补办费用。

(四)健全粮食综合补贴公示制度。对农民兑付补贴继续实行村级公示制度,每个农户的补贴面积、补贴标准(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补贴金额等事项要张榜公示,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群众的监督。

(五)兑付粮食综合补贴资金,要向种粮农民发放《种粮农民综合补贴通知书》。通知书中必须注明:享受补贴的二轮土地承包面积、补贴标准(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应发放补贴金额等内容。

(六)健全粮食综合补贴基础档案管理工作。粮食综合补贴的相关资料,必须分类归档,严格管理。

(七)加强粮食综合补贴资金的监督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粮食综合补贴资金的监管,补贴资金兑付过程中,不允许抵扣任何税费和债务,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和骗取补贴资金等违纪问题的发生。

(八)建立粮食综合补贴发放工作周报及通报制度。自3月1日起,各市要按照省统一格式于每周五15点前向省财政厅、省农委报告工作进度,工作情况将通报全省。

(九)要求20*年粮食综合补贴资金兑付工作于3月20日前结束,特殊地区最迟于3月31日前全部结束。

六、粮食综合补贴实行全过程网络管理

根据国家要求,20*年起对种粮农民综合补贴资金发放过程全部通过“中国农民补贴网”实行网络管理,包括种粮农民基本信息变化情况、村级公示表的输出,补贴资金的分户计算、补贴资金发放明细表的生成以及向金融部门提供分户数据等在内的各项工作。主要工作程序如下:

(一)完善补贴网络数据。各级财政、农业部门密切配合,以乡镇为单位,在2007年补贴网络数据基础上,结

合20*年补贴范围、农户变动等实际情况,形成20*年基础信息。

(二)核实录入补贴面积,输出补贴面积公示表进行村级公示。

(三)根据公示结果,调整录入最终补贴面积分户数据,核实录入农户补贴存折账号,以县为单位汇总经公示核准后的补贴面积,根据上级财政部门核定的补贴规模,分别计算全县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标准,同时按全县统一标准将补贴资金拨付到乡镇。

(四)各乡镇通过补贴网络按照全县统一标准计算分户补贴金额,打印粮食综合补贴发放明细表,分别交农业部门和当地农户补贴资金开户银行。

(五)农业部门按照补贴发放明细表逐户发放补贴通知书;开户银行根据补贴发放明细表,直接将补贴资金打入农户存折账户。

(六)各市财政部门务于4月30日前将20*年补贴网数据上报省财政厅,不再组织事后补录数据工作。

七、建立粮食综合补贴工作责任制

(一)粮食综合补贴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各市政府要对本地区粮食综合补贴工作全面负责。要责成财政和农业部门牵头,由农发行、农信社、物价、审计、监察等部门组成粮食综合补贴工作组,共同做好相关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粮食综合补贴资金的筹集、拨付、监管,通过补贴网络配合农业部门搞好补贴资金兑付工作;农业部门负责提供并核实补贴面积,政策宣传、培训及补贴资金(存折)的发放;金融部门负责配合财政、农业部门做好补贴资金划拨、发放等相关工作;物价、审计、监察等部门负责对补贴政策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粮食综合补贴政策,截留、挪用和套取补贴资金等问题,要坚决查处,严肃处理。

(二)各市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在省定原则的基础上,组织制定本地区具体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按期将补贴资金足额兑付到农民手中,确保粮食综合补贴政策贯彻落实。各市具体实施方案要报省财政厅、省农委备案。

种粮范文篇10

论文摘要:通过对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湖南省种粮农户生产情况的深入调查发现,当前农户经营中存在农田分散和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流转困难、租赁转包不规范,部分种粮大户经营目标不明确、相关农业部门涉农服务脱节等问题。改变这一现状,促进农业发展,应当探索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国家农业投资实行向种粮大户优先倾斜、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保障机制、加强种粮大户的示范引导、完善政府服务体系。当前,农村外出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增多,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越来越老年化和妇女化,加上农户粮食生产的分散经营,农业发展受到约束。

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耕地,各地都在探索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通过加快农村耕地的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保证粮食产量的增加和农户收入的提高。我们通过对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湖南省种粮农户生产情况的深入调查,分析种粮农户在发展规模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普遍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户发展规模经营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种粮农户发展规模经营的情况

根据湖南省农业厅组织对全省的调查,2010年湖南省租赁转包耕地面积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95049户,涉及耕地面积487.2万亩,产粮达396.5万吨,分别占全省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的8.6%和13.2%。其中,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比2008年增加了684户,10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增加了70户,1万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增加了2户。通过耕地的租赁转包实现规模经营,解决了当前农村出现有地无人耕种的现象,发展种粮农户规模生产经营已成为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发展的着力点。

在调查中发现,湖南省的规模经营大户都是以粮食生产为主,全部种植水稻,其中80%以上的为双季稻生产,60%以上的种植优质稻,并通过与农业企业联合,稻谷直接销售给大米加工企业,经济效果明显。根据对汨罗和攸县实地调查,15个种粮大户租赁转包农户家庭承包耕地或者集体耕地的面积达到59692亩,其中双季稻的种植面积48734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2%。通过种粮大户的生产经营,其双季稻的平均产量达到1725斤,产值1625元,而其包括租金在内每亩的经营成本为1127元,每亩可实现利润498元,较一般的散户生产经营收益更高。

从实地调查的62个大种粮大户的年龄状况来看,种粮大户较大部分年龄在50岁左右,他们大都是农村生产能手、种粮能人,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肯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懂管理,相对而言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据对攸县其中10个种粮大户的调查,他们农机拥有量128台,户均13台,其中7户拥有大型的耕整机、插秧机、收割机。种粮大户的科技推广、辐射带动作用大,他们的生产实践成为粮食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展示点,成为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带头人、引导户,成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宣传窗口。

全省各地都在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农户自身的情况,不断探索土地规模经营的经营方式,在调查中发现湖南省主要有五种规模经营的生产模式。

1、种植大户经营。一些熟悉农业种植技术并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获得较多的土地经营权,将农户闲散的耕地租赁过来集中耕种实现规模经营。如攸县新市镇山门村农民符和平,多年来一直以规模化水稻种植作为致富产业。在惠农政策鼓舞下,他不断扩大水稻种植规模,在大同桥、新市两个镇的21个村,租赁了125户农民的水田810亩,双季种植水稻1620亩,全年产粮食1600吨,纯收入达30万元,成为该县有名的“种粮大户”,荣获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大户”称号。

2、股份合作经营。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合作制企业,农民入股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土地收益按股分红。如攸县网岭镇北坪村以每亩400斤稻谷的保底收益,加上合作社年终分红的方式,将全村80%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目前参加入股进行集中经营的耕地面积达1560亩。这种模式能够使参股农户更好地享受到集中经营带来的经营性效益。

3、专业组织经营。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协会为主导,集体统一组织部分生产经营环节,发挥集体优势,形成规模经营的一种经营模式。这种组织模式正在蓬勃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如汨罗市磊石融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市绿色食品加工合作社等共计有6000多户参加了土地流转,流转面积2.4万亩。这种模式能有效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作物品种改良,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水平,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

4、龙头企业经营。由龙头企业直接租赁土地雇请农工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规模效益的模式。如攸县万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每亩300斤稻谷和60元现金作补偿,直接租赁农户的田土5100多亩(期限为10年),以湖南农科院、农业大学为技术支撑,为参与合作经营的农户提供统一品种、农资、农技服务,并从综合服务收益中给予农户50%的返利。这种模式,发展思路、市场运作相对-成熟,发展潜力、综合效益可观,农民利益得到较好保障,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达到了企业和农民双赢的目的。

5、产业带动经营。通过近年来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攸县形成了制种、蔬菜、苗木、席草等特色产业基地,这些基地建设带动了土地流转。如攸县石羊塘镇老虎岩村引进港商开发观赏鱼养殖项目(租赁鱼塘、水田70余亩建设繁育基地),农户通过出租耕地或自发养殖,每亩纯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这种规模经营模式经济效益较好,农户受益明显。

种粮农户发展规模经营的困难

近年来,湖南省的种粮农户规模经营发展较快,同时种粮大户在规模经营过程中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制约着农户耕地的流转、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种粮大户融资难。在对种粮大户的调查中,普遍反映影响农户种粮经营规模的最大因素是融资难,融资困难成为制约种粮大户生产正常运转的最大瓶颈。由于种粮大户的经营规模较大,其资金的投入也比较大,如购买种子、化肥、农药,添置农机设备,农田整理投入、晒谷场地和粮仓的建设等。比如租赁转包200亩耕地,租金至少需要6万元,而且一般需要在生产前一次性付清,另外从播种开始,每季生产费用不能少于6万元。

农田分散和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由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自然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了种粮大户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表现为:一是农田未整改。由于种粮大户经营的耕地都是从千家万户手中流转过来的,农田都未经过整改,小丘田、高岸田、低洼田较多,不便于机械化操作,主要依靠人工投入。在调查中发现,98%的种粮大户的农田没有经过平整改造,都是“插花田”没有集中连片。二是水利条件差。由于水渠年久失修,渠内淤塞,灌溉不畅,或水路较远,要水无水,造成误工误时。

土地流转困难,租赁转包不规范。由于有些农户对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理解存在误解,以为自家承包的土地就是自家的私有财产,加上农民拥有的“耙头顿得稳,作田还是本”传统观念,担心把土地流转出去以后会丧失土地的承包权。有的承包户宁愿让土地荒废也不肯把土地转包给种粮大户经营,造成“有田的不想种,想种田的没田种”的怪现象。在发生了土地流转的农户之间,存在着租赁转包不规范的现象。根据调查发现,农户自发流转的占85%以上,农户委托乡村组织流转的土地不足15%,且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多发生在村组内邻近的农户之间。

部分种粮大户经营目标不明确。随着种粮大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有些耕种面积较大的种粮农户,对其粮食生产经营没有长远的规划。调查中发现有些人承包很多耕地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认真地搞粮食生产,而是希望以种粮大户的名义争取得到政府部门对其的项目资金支持或奖励资金,或是通过销售其经营的水稻种子、农药、化肥及农机服务上获取利润。在对耕种面积超过1000亩的24个种粮大户的调查发现,他们当中只有4人原来从事过水稻种植栽培,占总数的16.7%,其余的承包种植大户都是从其他产业转业而来,大多数是回乡创业的打工族或农资产品的工商业经营户,根本没有农业生产经验。据当地农业部门反映,有些种植大户根本不知道怎样开展水稻生产,经常电话咨询农业部门技术人员。

相关农业部门涉农服务脱节。由于很大部分种粮大户缺乏农业生产的经验知识,致使他们在生产中经营管理不科学。调查发现,种粮大户对农业科技服务要求迫切,虽然各地已建立很多基层农业综合服务部门,由于其已从社会化服务向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有偿服务转变,大部分农业服务部门是在搞种子、化肥、农药的销售经营业务,真正对农户提供技术培训、病虫防治等农业技术的公益性服务不多。种粮大户需要政府提供相关服务时,往往找不到相应的政府服务部门,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种粮大户的发展。

对策与政策建议

在粮食主产区发展规模化生产经营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方向,是各级政府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在农村的中心工作,事关农业生产的发展、国家的粮食安全、种粮大户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极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规模化生产经营环境,引导、扶持种粮大户的健康发展。针对粮食主产区湖南省种粮大户遇到的问题和普遍存在的困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探索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种粮大户的农业生产投入比较大、风险高、利润低,加之农业自身的积累能力有限,靠农户自己的经济实力很难从事规模较大的粮食生产。而种粮大户本身又缺少符合金融部门抵押条件的资产,金融部门出于对贷款安全的考虑不愿对种粮大户发放贷款。针对种粮大户融资难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种粮大户融资的新渠道。政府要鼓励引导种粮大户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或由政府出资控股成立村镇银行,合理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入股,增加新的民间融资渠道。需要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探索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户宅基地和房产作为抵押物的新途径,创新和完善涉农金融服务新机制,大胆探索切实可行的适应种粮大户需要的信贷方式。

国家农业投资实行向种粮大户优先倾斜。随着政府对农业投资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今后在国家现代农业投资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整合农业、国土、财政、水利等部门的资源时,要尽可能与种粮大户土地流转相结合,优先安排有利于种粮大户改善生产条件的项目资金。建议省级政府出台粮食生产相关的激励政策,以调动广大种粮大户的种粮积极性,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和水利设施等项目的建设投入,加大农田的土地平整,使小田变大田,坡田变梯田,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使水利灌溉条件得到有效的改善,农业机耕路确保得到畅通,为种粮大户进行农业开发创造优越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