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9:48:17

制造

制造范文篇1

1.1船舶制造的精度管理内容与步骤分析

在进行船舶制造与加工过程中,进行船舶制造的精度管理就是依照船舶制造的精度要求以及标准,采取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工艺手段,对于船舶加工制造中的尺寸精度进行分析控制,以保证船舶加工制造质量的一个过程。结合我船舶加工制造过程中的精度管理具体情况,进行船舶制造精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船舶制造中补偿量计算与分配实现、进行船舶加工制造过程控制管理实现、进行船舶加工制造的精度要求标准制定等三个主要内容部分,将船舶制造的精度管理内容用框架结构图。通常情况下,在进行船舶制造精度管理中,对于船舶制造的补偿量计算分配,其补偿量计算分配的数据主要是根据船舶制造过程中对于收缩量的统计,并在对于收集统计的船舶制造收缩量进行数理统计处理后,实现不同船舶制造因素环境下的补偿量数值计算获得,同时对于计算获得的补偿量数值分配落实到船舶制造加工的每一道工序环节中,以实现在船舶制造加工生产过程中,使用补偿量对于船舶制造加工中余量进行替代的零余量造船目的。而船舶制造过程中,精度管理的船舶制造过程控制管理内容,则是根据船舶加工制造的实际过程情况,在船舶建造中需要对于建造的每一个过程工序进行控制测量以及管理实现,通过运用有效的控制管理方法措施,在建造过程中对于建造尺寸超过实际精度要求的情况进行控制避免和改进,并将对于船舶制造中所测得的变形量数值进行输入收集,以保证船舶制造与生产的质量。最后,在船舶制造生产中,科学合理的船舶制造精度标准是实现合理的船舶制造精度控制以及控制计划制定的前提和关键。

1.2船舶制造中补偿量的计算与分配分析

在船舶制造精度管理内容中,以船舶制造中补偿量的计算与分配最为复杂和关键,它是进行船舶制造精度管理中制造过程控制与精度标准制定的重要参照和依据。通常情况下,对于船舶制造补偿量的计算与分配实现,是以数理统计以及船舶制造尺寸链理论作为基础理论实现的,而进行船舶制造补偿量的计算与分配操作方法过程,则是以对于补偿量运用来进行船舶制造余量替代实现作为核心,对于船舶制造中补偿量的计算,主要是通过大量研究调查与实际生产制造数据掌握后,以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回归原始数据统计的过程,实现对于船舶制造加工补偿量的数值结果的计算,同时,在计算出船舶制造加工的补偿量数值后,将补偿量分配到船舶制造加工的各个工序环节中,进行实际加工制造运用,以实现对于船舶制造的精度管理和控制,达到零余量造船目的,保证船舶制造的工艺质量以及技术效益。

2、船舶制造过程控制技术分析

通常情况下,船舶制造的过程控制技术主要包括船舶制造精度测量技术以及船舶制造的过程控制管理技术两个技术内容。首先,在船舶制造中,船舶制造金稻谷测量技术,也就是船舶加工制造中的精度测量管理,主要是通过可靠的船舶制造精度测量工具以及较高的船舶制造精度测量水平实现,它也是进行船舶制造精度提高的重要保障。对于船舶加工制造来讲,船舶制造精度测量技术不仅是进行船舶制造中补偿量计算的原始数据收集获得重要途径手段,同时对于实现船舶制造的质量管理以及监督、控制起着关键有效作用意义。而船舶制造中过程控制技术中过程控制管理层面,则又可以分为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两个过程控制类型。其中,主动控制是在对于船舶制造过程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基础上,通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于这些因素发生可能性进行避免控制,以实现对于船舶制造质量的保证;而被动控制则是根据船舶制造中发生的质量问题与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措施,避免影响作用扩大,实际过程控制中应注意两种方式结合应用,实现船舶制造质量控制和保障。

3、结束语

制造范文篇2

一、明确目标原则,加快振兴步伐

(一)振兴目标:

到2010年,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基本满足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及国防建设的需要。依靠区域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若干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装备制造集中地。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部级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渐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等专业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促进装备制造业振兴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装备制造企业有序竞争;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和宏观调控,发挥行业指导作用,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对关系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2坚持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鼓励企业着眼于前沿领域,积极扩大开放,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养一批创新人才,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

3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结合“十一五”规划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4坚持重点发展和全面提升相结合。依托重点工程,研制一批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影响大、关联度高的重点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实现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的突破;以点带面,通过自主设计和自主制造,带动基础装备和一般机械装备产品及零部件生产制造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确定主要任务,实现重点突破

(三)选择一批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有重要影响,对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显著效果,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积极带动作用,能够尽快扩大自主装备市场占有率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作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实现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

1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包括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水电机组及抽水蓄能水电站机组、大型空冷电站机组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等新型能源装备,满足电力建设需要。

2开展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和±800千伏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的研制,全面掌握500千伏交直流和750千伏交流输变电关键设备制造技术。

3以一批大型乙烯项目为国产化依托工程,通过引进关键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开发,实现百万吨级大型乙烯成套设备和对二甲苯(PX)、对苯二甲酸(PTA)、聚酯成套设备国产化。

4进行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的研制开发,满足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

5研制大型薄板冷热连轧成套设备及涂镀层加工成套设备,实现成套设备国产化,满足汽车工业和家电等行业发展需要。

6发展大型煤炭井下综合采掘、提升和洗选设备以及大型露天矿设备,实现大型综采、提升和洗选设备国产化。

7开发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装备、30万吨矿石和原油运输船、海上浮动生产储油轮(FPSO)、10000箱以上集装箱船、LNG运输船等大型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及大功率柴油机等配套装备。

8以铁路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为依托,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掌握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列车、新型地铁车辆等装备核心技术,使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9发展大气治理、城市及工业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大型环保装备,以及海水淡化、报废汽车处理等资源综合利用设备,提高环保设备研发制造水平。

10满足铁路、水利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等建设项目的需要,加快大断面岩石掘进机等大型施工机械的研制,尽快掌握关键设备制造技术。

11发展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关键精密测试仪器,满足重点建设工程及其他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要。

12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改变大型、高精度数控机床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现状,满足机械、航空航天等工业发展的需要。

13发展新型纺织机械,重点对日产200吨以上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高速粘胶长丝连续纺丝机、高效现代化成套棉纺设备、机电一体化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等新型成套关键设备技术攻关和产业化,促进纺织行业技术升级。

14发展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提高大马力拖拉机、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采棉机等国产化水平和技术档次,改变目前125马力以上拖拉机、新型农业装备主要依赖进口的状况。

15发展集成电路关键设备、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电子元器件生产设备、无铅工艺的整机装联设备、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生物工程和医药生产专用设备等,促进装备制造业全面升级。

16发展民用飞机及发动机、机载设备。

三、制定振兴措施,明确工作方向

(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装备制造业产品和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要基础装备,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再创新和自主制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通过与国外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合作,广泛开展联合设计、联合制造,逐步实现自主制造的目标;全面提升一般机械装备的制造水平,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进一步提高装备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发展高效、节能、低(零)污染的优势产品及清洁制造技术,逐步淘汰落后产品及制造技术。结合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合理规划确定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形成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集中地。

(五)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大力提高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装备制造企业要以系统设计技术、控制技术与关键总成技术为重点,增加研发投入,加快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国家将重点支持自主创新项目,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的项目。对关系国家全局和战略利益、企业难以独立完成的重大技术装备,有关部门要给予必要的支持,集中力量取得突破。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及国际合作、并购、参股国外先进的研发、制造企业等方式掌握核心技术。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研发工作,并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创建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

(六)以重点工程为依托,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制造。国家在核准或审批重点建设工程时,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一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依托工程,并要求项目业主和制造部门联合制定详细的装备自主制造实施方案,有关企业和单位要给予大力支持。工程项目重大技术装备需要引进技术的,承接技术转让的单位必须具有消化吸收、研发创新能力和实施产业化的基本条件。凡属于重点领域的工程项目所需装备,均应纳入统一组织的招标工作范围,国家有关部门对招标工作进行必要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七)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壮大一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和工程公司。装备制造企业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鼓励社会资金特别是大型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改革和不良资产的处置。对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领域具有关键作用的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要在保证国家控制能力和主导权的基础上,支持其进行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重组。大型重点骨干装备制造企业控股权向外资转让时应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之间、关联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联合、重组,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市场导向和政策支持的作用,形成一批跨行业、跨地区的集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工程总承包和全程服务为一体的工程公司,参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八)以装备制造业振兴为契机,带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鼓励重大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在集中力量加强关键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的同时,通过市场化的外包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带动配套及零部件生产的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形成若干各有特色、重点突出的产业链。有计划、有重点地研究开发重大技术装备所需的关键共性制造技术、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逐步提高装备的自主制造比例。加强电子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的相互融合,以信息技术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升级。

(九)以专业人才培养为重点,加强技术创新队伍建设。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要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和人才培养,支持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要整合相关力量,加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高等院校要与企业、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联合培育一批年富力强、具有创造性的中青年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工,特别要培养重大装备研制和系统设计的带头人才。采取持股、技术入股、提高薪酬等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为装备制造业长远发展造就雄厚的后备力量。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开发、使用和推广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政策支持

(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在全面总结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通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要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振兴装备制造业中的作用,提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等级,完善我国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为我国装备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

(十一)制定重点领域装备技术政策。根据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中长期发展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先进适用和相对稳定的装备技术政策,为装备制造业制定中长期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发展规划奠定基础。装备技术政策由发展改革委组织使用和制造部门及研究设计专家编制,经咨询论证并按程序审定后,作为国家审批和核准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依据。要抓紧制定电力工业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和输变电,石油化工工业(含海洋石油工程)的炼油和化纤原料生产,煤炭工业的采掘,冶金工业的冶炼和轧制,建材工业的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生产,汽车工业的汽车产品关键总成生产,轨道交通运输业的新型轨道交通运输,远洋运输,民用航空航天工程,信息产业通讯工程,生物工程和医疗医药等领域的装备技术政策。

(十二)调整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对列入国家发展重点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条件成熟时,由财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专项进口税收政策,对国内生产企业为开发、制造这些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配套部件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或实行先征后返,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同时,取消相应整机和成套设备的进口免税政策。对国产装备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仍需进口的,作为过渡措施,经财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严格审核,以逐步降低优惠幅度、缩小免税范围的方式,在一定期限内继续给予进口优惠政策。

(十三)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对订购和使用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的国家重点工程,可确定为技术进步示范工程,优先予以安排。尽快研究建立由项目业主、装备制造和保险公司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和项目业主对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投保。

(十四)加大对重大技术装备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国家在年度投资安排中设立专项资金,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所需以及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的重大技术装备的技术进步项目,给予重点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装备制造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完善重大装备技术研发资金管理,重点支持系统成套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关键共性制造技术、基础性技术和原创性技术的研究开发。

(十五)支持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重大技术装备企业要积极组织加快实施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各级人民政府要给予大力帮助,安排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主辅分离,努力减轻企业负担。

(十六)加强设备进口管理。重大成套装备及其技术的引进工作要有制造、研发和使用单位联合参与,对使用带有附加条件的境外资金直接进口国家重点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产品要严格审查、论证。新建和改造工程项目不得进口高能耗、高污染、落后的设备。对承担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企业,为实现装备国产化需要进口相关设备和产品时,经认定并经海关审核,可以比照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便捷通关的优惠。

五、加强领导协调,发挥协会作用

(十七)加强对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组织领导。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由发展改革委负责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其职能主要是:组织编制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规划,协调重大相关政策,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落实,完成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八)及时协调解决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建立促进装备制造业振兴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为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装备制造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在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积极研究制定促进装备制造业振兴的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本意见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抓紧制定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

制造范文篇3

不要反复说同样的一句话

讲笑话的人,自己不要先笑,如果自己先笑了,大家就笑不起来了。

讲任何事情,都不要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这里给大家介绍三种制造幽默的方法。

1、从现场寻找幽默元素

举例一:听说讲师喝水的时候,就是鼓掌的时候!

举例二:讲师讲的好不好,在于听众的掌声响不响!

举例三:一次江西大学演讲,上场时不小心被台阶拌了一跤。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从中国的最南边到中国的最北边,走过了中国20多个城市,演讲200多场,经历过了各种演讲场合!今天来到大学,发现只有我们大学的舞台原来不是随便都可以上的。还好!我功底比较深厚,还是上来了!

举例四:一次在福建师范大学演讲,刚刚上场,天花板掉下了很大一块石灰。

各位朋友,大家好!当您们掌声想起的时候,天花板开始摇晃了,风儿告诉我,天花被被陶醉了;当您们掌声再次响起的时候,天花板掉泪了,雨儿告诉我,天花板被感动了。

举例五:

各位,如果今天、您们的掌声更大声,尖叫声更兴奋,通常我给大家分享的就越彻底,听说掌声的速度、尖叫声的速度跟成功的速度是成正比的,您们要不要给一鸣再次热烈掌声鼓励一下!

2、从生活中寻找幽默来源

举例: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傻瓜,如果非得有的话,我应该算是一个。一次和女朋友去公园,看到有一个智商测试机,只需要投进去1元硬币就可以测试出您的智商。我们俩都测试了一下自己的智商。女朋友把硬币投进去,把手伸进去,机器很快就运转起来,屏幕上也很快出现了一行字:“您好,您的智商是380.”我一看,哇,她的智商这么高。但是也没有关系,我的智商肯定会比她高。于是我也投了1元硬币,然后把手伸进去,可是那台机器运行了好长时间才有反应,屏幕上终于显示出来一行字:“对不起,检测错误,请不要拿鸡爪来开玩笑。”天啦,我的手是鸡爪,那么意思就是说的、我的脑袋就是鸡脑袋了,智商和鸡差不多。所以各位,像我们这样和鸡一样的智商都能创业成功,您们也一定能创业成功。

制造范文篇4

【关键词】服务制造内部运行模式生产者服务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在2006年达到了14%,首次在总量上超过日本,中国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制造业大国。但相当一部分中国制造企业还停留于单纯制造阶段,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还处于落后地位,这种局面不利于国内制造企业海外战略的实施。在客户需求复杂多变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制造企业不仅要完成一件产品的基本功能,而且还要适应服务型制造的客观趋势,向客户提供优质和完整的整体方案,其中服务占据着关键地位。

大凡工业发达国家普遍具有较强的客户服务意识,其装备制造业对服务的认识及范围不断拓展,已把服务视为创造价值的重要源泉。随着制造层次的不断升级,其中的服务内涵与外延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服务已深入产品周期的整个过程,金融等服务已被众多制造企业用来增加附加值。在全球利润空间下降的情况下,国外装备制造企业越来越依靠通过提升服务品质来扩大增值空间。

一、相关文献综述

在服务化的具体运作模式方面,Quinn(1992)对波音公司、Berger和Lester(1997)对服装制造商等的研究发现,很多制造企业开始提供“顾客化产品”,这可以看作是服务增强的一种具体模式。

Deloitte咨询公司在1998年的研究中发现,很多制造商正超越其现有产品线而开发出新的、以相关服务为基础的商业活动来为顾客创造价值,如机床行业为顾客提供的是一个整合系统。Berger和Lester(1997)则指出,制造商派员工到客户企业中长驻几个月以帮助顾客培训、运作和维修其设备都不是新鲜事。

在服务化模式的研究中,学者们更为关注“整体解决方案”的模式,这种模式较好地将产品和相关服务融合在一起提供给顾客。Howells(2000)和Pilat(2000)指出,制造商为其客户提供的是“解决方案”,如计算机企业不只销售计算机硬件,还向顾客提供某一工作所需的解决方案,健康保健公司提供整套的治疗方案,起重机制造商销售提升重物的能力等。Howells(2000)指出,制造企业将有形产品和相关服务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包”,或在不同时间段将服务附加在产品上进行销售。AEGIS(2002)指出,“销售解决方案”的方法关键特性是,在从概念和设计开始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持续向顾客提供与产品相关的一系列服务。

我国学者也对此做出了重要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戴志强(2007)认为,首先,从理念层面上应该明确制造企业服务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从政策层面上应该为制造企业服务化提供良好平台;最后,从企业层面上应该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向服务化转型,抢占世界产业的“制高点”。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2008)提出以服务衍生、服务功能业务化、服务价值创新实现“中国制造”升级与转型。蔺雷,吴贵生(2008)将制造企业服务增强模式划分为功能模式(包括服务质量增强模式、服务功能外包模式和服务价值衍生模式)、整合模式(包括下游整合模式和要素整合模式)、实施模式(包括实施主体模式和实施阶段模式)。这些研究主要从宏观上分析企业服务强化的模式,缺乏从制造企业运营角度的分析。

二、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制造的必要性

当前,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发展表现为两者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发展的互补性关系。制造企业通过向服务领域延伸,可以增加原有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整体收益,也可以利用营销、广告、金融等服务改善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制造企业通过采纳生产者服务,向顾客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服务系统,延长了价值链条,更重要的是,企业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创造价值。此外,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将特定的产品和服务组合起来而获得差异化优势,且由此创造了竞争者进入的技术壁垒。IBM、GE等国际传统装备制造企业均已将其业务向服务领域扩展多年,而国内装备制造业还普遍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东北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主力区,据宁连举和郑文范的研究,东北装备制造业虽然具有很强的加工能力,但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核心技术大都来自于国外,因而只能称之为传统装备制造业而非现代装备制造业。他们还谈到在新型装备服务领域内中国企业缺乏延伸,言外之意,即在服务化方向上做得不够。

基于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低附加值、高能耗及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许多学者(如汪应洛、孙林岩等)认为制造与服务的融合符合中国装备制造业及整个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强国的良好路径。随着制造与服务的高度融合与渗透,制造业为了提高对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控制能力,并实现产品高附加值,开始实行服务型制造这一先进的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是制造服务化与服务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制造价值链与服务价值链相互支持与渗透的过程。

服务型制造是建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路径之一。正如图1所示,通过发展服务型制造模式,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可以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并采取对策,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提高对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控制能力,并实现产品高附加值的增加以达到提高盈利能力的目的。在竞争力提高及业绩增长的同时,服务型制造企业还需要对内外部环境时刻关注,根据观察到的变化对原有的服务业务进行调整、创新或重新组合,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同时,服务创新也是企业的持续成长的内在动力源泉。

三、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型制造的内部运行模式

装备制造业服务型制造是一种全新的价值创新模式,顾客成为了合作生产者。这种制造模式带动了用户驱动型创新与业务上新内容的拓展。在技术驱动型的创新与用户型的创新过程中,服务成为价值链参与者沟通的载体,居于产品系统创新的核心地位。企业之间的生产性服务,以及服务性生产协作,使各参与企业的员工能够更好地实现交流和互动,更好地实现软硬件资源的互补性运用,实现协作上的紧密联系,提高企业内部之间的可靠性,从而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与效率,更好地实现柔性式生产。

四、中国服务型制造的外部模式

根据波特钻石理论,我们为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型制造设计了一个框架,如图3所示。由于真正从事竞争的是企业,所以一国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最终要体现到企业身上,但政府可以提供企业所需资源及行业发展的环境。政府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整个钻石系统的力量才会增大。因而,在国家层面,相关政府机构要认真研究制造服务化出现的经济基础问题,也可建议相关研究机构对制造服务化模式下的产业升级战略及服务型制造过程中的制度建设问题进行研究,推动“中国制造”这一标签服务内容的增加及服务形象的提升。各国均对制造服务化这一新型制造模式的研究给予了支持。

中国整体制造实力及竞争力不强,重要原因就在于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滞后,使广大制造企业处于孤立状态,这已经成为经济社会高效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服务型制造及整个制造行业乃至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需要进一步发展并挖掘生产者服务业的巨大潜力。首先,从全局范围来说,应重点对生产者服务行业的体制进行改革,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市场对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动力。目前,国内的生产者服务业还多处于管制及行政垄断的体制下,严重抑制了该行业的充分竞争度,从而导致分工程度不高,运营效率低下的局面,进而导致制造企业采用生产者服务的成本加大且效益不高。其次,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和其他刺激职能,引导生产者服务业向集聚式方向发展,运用现代产业集群理论对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进行系统设置,避免重复建设。政府应致力于为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从税收、土地、财政及培训方面对生产者服务业进行扶持。最后,建立相对健全的相关行业组织,制定并完善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提高生产者民间行业的管理能力,为生产者服务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创造相应的制度和组织保障。

制造范文篇5

关键词:机械制造;低碳制造理论;技术

机械制造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规模越来越大,这一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产值出现了较大的突破,但是也造成了一定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引进低碳环保的理念,要增强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还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对低碳制造技术体系进行完善。低碳制造理论具有先进性,也是未来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重要指导理论,其应用的范围将越来越大,也将为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1机械制造中应用低碳制造理论以及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中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人缺乏环保意识,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没有做好污水排放以及治理工作,存在随意排放污水等问题,这严重影响着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采用的粗放的管理形式,在低碳制造理论的影响下,该行业逐渐向集约化形式进行了转变,这符合我国对机械制造行业节能减排的要求。我国加入WTO后,与联合国签订了《京都协议》,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进行控制,所以,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引进了较多的低碳环保技术,企业的技术人员必须对制造加工技术进行创新,还要落实低碳环保的标准,做到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工作模式。低碳机械加工制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可以实现机械行业发展形式的转变,也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较多的优点。

2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技术

低碳制造是指在机械生产的过程中,采用特殊的生产步骤,这一过程实现了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而且降低了对污染物的排放。在对机械产品进行加工制造时,在多个生产阶段都需要实现节能减排,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要为低碳环保做出努力。低碳是对能源利用以及消耗情况的评估,其可以改善当前资源环保污染严重的现状,是当前机械制造行业主要的工作模式之一,在制造的过程中,其需要了利用较多的低碳技术,只有建立低碳设计评价模型,制定科学、有效的低碳方法,才能设计出合理的低碳机械设计评估方案。碳汇技术是由碳捕获技术以及碳掩埋技术组合形成的,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低碳节能生产,其在车间布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可以加强对资源的循环利用,这项技术可以收集废弃的资源,还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技术改良,可以对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利用。另外,很多机械制造单位还利用了新能源,通过利用风能、水能以及沼气,可以提供制造加工所需要的动能,这类能源属于清洁能源,而且具有可再生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以,是今后机械制造行业发展中主要开发的能源,必须大力研究与开发。

3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的技术应用

3.1模块化设计

机械产品的模块化设计作为技术较为先进、前沿的机械产品设计方法,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将系统划分为几个有差异的模块,模块会逐步优化,并加以整合,最终获得不同品种和不同规格的产品。若拿同一个尺度去衡量机械产品中的非功能性单元,能造成机械资源、能源的耗费,更不利于机械的运行和维护。对机械产品完全有必要开展每个功能性单元的划分模块的工作与任务,通过划分后的模块评估每个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方面的潜能,并认真检验企业应用低碳制造技术所获取的成效如何,才能对下一步低碳生产技术加强革新。一个典型的例子,德国Index技术企业研发的复合型加工设备,经由众多差异的模块整合可以达到铣削、车削、磨削和激光热等等多个生产环节的顺利完成,利用模块化设计这一应用设计方案,对全部零件的完整加工,切实提高了能源设备的利用率,大大地减少了整个生产过程中使用过多的机床数目,简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各项能源的耗费。

3.2生态化设计

当前我国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并举的方针,一些机械制造企业开始由改革之初的盲目增加新的机械生产项目、片面追求机械行业总产值转变为在机械制造开展生产工作时,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成本,降低环境的负载压力,重视统筹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际行动做到既保持机械制造的经济产值,又减少了大量的原料的消耗与环境的破坏。在这一大形势下,生态化设计应运而生,它不仅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功能,而且促进了生态效益的提高。通常意义而言,机械制造作业时一定有不同情况的废水、废渣和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工业“三废”无疑会破坏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基于此,机械制造企业不失时机地开展产品的生态设计,利用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环境少的新技术产品。

3.3轻量化设计

之所以要对机械进行轻量化设计,主要是为了能够降低机械的自重,但同时又能够保证机械自身的性能。也就是说,要在保证机械每个生产要素都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优化机械设计,使其重量减轻。这样不但能够减少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资源,还可以使其在生产中减少碳排放量,降低各种能耗,提高机械使用的综合效益。例如在某机械的生产中,就利用各种新材料,采用新技术,利用轻质的铝合金材料代替钢铁材料,在保证材料强度的基础上减小了机械的重量,这样不但降低了机械的油耗,减少了尾气排放量,还会带来较为可观的节省成本效益。

4结语

机械制造加工是社会产业的重要组成,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为人们设计出了较多的具有便利性的产品,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一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不重视环境保护,所以,造成了较多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比如在排放污水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污水进行处理,存在随意排放的问题,可能会污染地下水,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不利于实现机械制造加工的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后,我国出现了能源紧缺的现状,而且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只有在机械制造中引起低碳环保的理念,才能改善这一环境问题。

作者:付正森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志勇,仲国庆.低碳时代森林生态学的教学新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

制造范文篇6

【关键词】绿色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应用分析

绿色机械制造是在保证机械制造标准的前提下,通过资源环境控制的概念,加强对环境资源的科学化管理,目标是实现绿色产品制造、运输、组装和回收,缩短机械产品在整个运行周期,减少环境的污染,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和谐发展。机械加工的绿色制造主要涉及到机械生产的研究和开发一系列环保领域,通过机械加工制造环节,有利于绿色制造标准大幅度提升,全面实现绿色加工。

1绿色制造技术论述

绿色制造是以绿色理念为指导,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和使用到产品回收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影响,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实现最大化,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持自然生态平衡,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制造包括三个问题:一是制造业问题,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二是环境保护问题;三是资源的优化利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和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2绿色制造技术特点

绿色制造技术具有各种各样的优点,第一,绿色设计的概念。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绿色设计成为机械制造领域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不断进步的动力。绿色设计考虑到产品的质量,从生命和功能的以及环境因素,其设计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必须具有并行性、集成性和绿色性,整个过程应考虑产品周期的相关因素,需要保证产品的性能以及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第二,绿色材料的选择。绿色材料主要涉及到产品进行生产的前期准备选择环保型的材料,并材料具有循环利用的特点。随着工业的发展,绿色材料的应用和需求越来越多,这样也是实现产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的具体体现,这是绿色制造技术发展的前提。再次,绿色工艺技术。绿色工艺是指产品的生产过程,确保尽量减少浪费和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加强对废渣、废料的循环利用。最后,对绿色加工废料进行处理。绿色加工废料是指经过循环后的废料,能迅速通过有效的方式应用到下一个循环中,它是实现绿色循环升级的问题,加强原材料在生产工艺技术中的筛选和去除,充分保证了绿色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

3机械制造过程中绿色制造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3.1产品设计应符合绿色理念。不同于传统机械制造技术的主要元素是将绿色理念融入其中。在产品设计和发展的整个环节中,其质量和生命周期,基本性能都有全面的认知和详细的分析,并着重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在设计中有效融入绿色理念,同时确保安全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甚至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为后续制造工艺作用的发挥奠定良好基础。3.2机械制造应采用绿色材料。每一件机械产品的制造不仅需要绿色的设计理念,良好材料是最基本和最只要有的前提条件,越来越多的用户也在加强环保产品的价值,而产品的整体质量和性能对产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绿色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实际使用中很难处理,所以从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等方面考虑。首先在确保材料性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免除污染或污染小,可生物降解,二次回收材料,通过一系列的途径综合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为基础采用绿色材料作为产品的原料,充分渗透绿色理念,实现绿色制造的目标,把经济效益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品的综合利用率,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3.3机械制造应使用绿色工艺技术。改善传统的制造工艺技术,选择绿色材料需要涉及到绿色概念,还开展绿色制造工艺实际操作来实现节能。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减少污染物排放,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以及如何真正减少环境污染。当前类型的生产流程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保理念。在遵循绿色理念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环保绿色制造工艺,采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加工和生产,最难的不仅是技术本身,还有废物的处理以及实现环境保护的最终目标。2)节能理念。使用新技术和技术,可以大大减少电能的生产过程对能源消耗,可以实现高效的连续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现象出现。3)资源节约理念。这种理念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实现绿色生产的目标,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有效地结合。包装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环境问题的根源,如纸张,木材,过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对生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塑料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采用再生环保材料,如环保三合板作为产品包装,简化包装,既减少浪费,也可以避免二次污染,让它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达到环保的目的。对环境的二次破坏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使用绿色制造技术制造的产品通常在其生命周期中具有二次回收的最终环节。由于某些产品在回收方面具有可拆卸的特性,这主要取决于预生产的过程中;对于某些电子产品,存在重金属和其他化学物质对环境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采用专业技术手段合理分类和销毁或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损失率。

4结语

总之,绿色制造技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产品质量,实现生产成本的最小化,全面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刘志英.机械制造过程中绿色制造技术应用[J].科技风,2017(11):182.

[2]龚尧.机械制造过程中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5):272.

制造范文篇7

在我国当前社会生产体系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在低碳制造方面所呈现出的研究不够深入,并且没有对于低碳制造技术的实际应用加以推广,这也就导致部分资源存在着浪费现象。下文主要针对机械制造中低碳制造理论以及技术应用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2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当前信息化技术、全新管理模式不断发展那的过程中,大量的计算生产辅助技术开始涌现出来,但是这些先进的技术目前还没有在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际上也反映出了方法、技术上的落后,这也就需要针对设计的效率加以强化和提升;而从机械加工环节来说,相应的精细加工技术体系,例如纳米技术等,我国还仅仅只是处在一个初步的研发阶段,大量的先进制造工艺都还在进行研发或者没有投入到大规模生产体系中。除此之外,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手段,也极为落后,其中涉及到的生产模式、管理体系等方面表现出的更新都极为缓慢,这直接导致机械生产呈现出的耗能、耗损较大,增大了生产成本,和国际先进生产水平相比而言,不具有领先竞争优势。

3低碳制造相关理论研究

3.1机床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该技术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于机床运行过程中的自动时间以及机床整体性的工作时间表现出的比值,来针对机床本身的自动化程度加以确定。通常情况下,半自动机床、自动机床、普通机床便是目前机床呈现出的自动化等级划分。而对于一些尖端的大型机床、高精度机床、精密级机床来说,虽然价格高昂,但是其工作效率极高,能够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其机械设备的寿命要求也就更高。并且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其生产制造过程中衍生出的污染程度,使得污染的范围得以缩小,使得噪音能够直接控制在规定的数值之下,确保其噪音入耳之后不会带来强烈的刺激。此外,还需要严格的依据不同几何表面,来对于不同的刀具加以选择,确保刀具运行的效率最大化。

3.2挖掘机电子控制系统的运用

将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使用到挖掘机运行的电子控制体系中,进而使得挖掘机能够从设计、使用、维护过程中都能够对于电子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的应用。电子控制系统实际使用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针对挖掘机的实际运行状态加以全面的监视,这对于挖掘机的运行来说,当出现任何异常现象之后,就能够及时的警报,并且将故障位置现实出来,最大限度的确保了故障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这不仅使得机械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得以降低,还使得维护作业的环境得到了更好的改善,进而直接使得相关作业效率得以提升。而对于低碳制造技术加以应用,就需要针对挖掘机配备上相应的液压控制系统,进而促使其运行操作过程更加的完善、便捷,直接依据作业状态来促使操作者能够依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作业模式,使得机械设备能够保持极高的运行状态。

3.3对高速切削技术的广泛运用

高切削技术是通过提高设备的转速,使设备切削系统产生的工作频率与机床低价固有频率有效的隔开,并使前者远离后者。与此同时,加工硬化、加工鳞刺、将残余应力、积屑瘤等问题也得到了抑制。另外,高速切削加工技术还可以使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工表面质量。高速切削技术甚至可以加工硬度为HRC45~65的钢铁件。经过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作用,钢铁件模具可以有效的减少放电加工和磨削加工的工作量,甚至可以逐步取代这些过程。

4基于低碳制造机械加工工艺体系

机械加工是比较典型的机械制造体系,在现代化的机械制造的研究中,可以将制造系统划分成三类,其中包括:环境污染的最小化,能源消耗最小化,基于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的综合方案最小化。

4.1环境污染的最小化

“三废”的最小化(包括废水、废弃与废物),减少电磁的辐射和噪声的污染等问题也有很大的改善。

4.2能源消耗的最小化

合理利用国家资源,将能源的消耗降到最小,并且通过优化设计减少原材料的支出等。

4.3基于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的综合方案最小化

基于低碳制造的机械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例:选择机床,工艺方案选择,还有道具、夹具的选择等,这就需要同时兼顾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需要综合性考虑实施方案。

5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的技术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一门先进技术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然要在实践应用上下功夫。下面就低碳制造在机械制造产品方面的技术应用设计方法进行原则性阐述。

5.1模块化设计

机械产品的模块化设计作为技术较为先进、前沿的机械产品设计方法,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将系统划分为几个有差异的模块,模块会逐步优化,并加以整合,最终获得不同品种和不同规格的产品。若拿同一个尺度去衡量机械产品中的非功能性单元,能造成机械资源、能源的耗费,更不利于机械的运行和维护。

5.2生态化设计

当前我国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并举的方针,一些机械制造企业开始由改革之初的盲目增加新的机械生产项目、片面追求机械行业总产值转变为在机械制造开展生产工作时,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成本,降低环境的负载压力,重视统筹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际行动做到既保持机械制造的经济产值,又减少了大量的原料的消耗与环境的破坏。在这一大形势下,生态化设计应运而生,它不仅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功能,而且促进了生态效益的提高。

制造范文篇8

北京作为首都,已在全国率先发展成为服务型城市。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将会占据明显优势,成为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北京发展正面临成本约束、空间约束以及环境约束三大约束,这也导致北京产业发展进行结构升级。上述约束条件要求产业发展做到价值链上高端化、体量上轻型化、生产上清洁化,着力培育服务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等经济形态。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上,北京市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环境污染检测及治理设备,打造以机器人、3D打印机、高档数控机床和智能微电网为代表的智能产业集群。

二、3D打印技术领域人才需求分析

2015年5月2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3D打印技术已成为我国加快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技术手段。3D打印作为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技术,需要的人才分为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商业型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工作是3D打印技术在市场的具体应用。3D打印技术产业人才需求岗位主要有: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模具钳工。数字化设计主要工作任务:模具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化制造主要工作任务:模具制造、3D打印制造。模具钳工主要工作任务:钳工修模、钳工试模、钳工装配。

三、模具设计与制造(3D打印)核心职业能力

1.模具设计与制造(3D打印)人才培养的两条主线(1)典型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能力:主要是指运用CAD/CAMPROE,AutodeskInventor,Professional(AIP)等软件,进行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2)典型产品3D打印技术能力:主要具备3D测量技术与逆向工程、产品造型与快速制造技术生产制造能力2.模具设计与制造(3D打印)核心职业能力通过分析模具设计与制造(3D打印)核心职业能力典型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能力和典型产品3D打印技术能力,总结出必须具备的七项职业能力。分别是:具备绘制和识别机械图样的能力;具有操作普通机床、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能力;运用CAD/CAM进行数字化设计;具备产品造型三维设计能力;具有3D打印制造的工艺设计、工艺实施能力;具有能够完成3D测量、3D打印的先进制造技术的能力;具有熟练进行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的能力。(1)具备典型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能力。数字化设计能力主要包括:①能够创建零件实体三维模型;②能够应用曲面特征构建零件实体三维模型;③能够将元件组装为部件;④能够创建三维零件模型的工程图;⑤能够进行机构运动仿真设计;⑥会使用逆向工程设备。(2)具备典型产品3D打印技术能力。3D打印制造的工艺设计、工艺实施能力和具有能够完成3D测量、3D打印的先进制造技术的能力属于3D打印的工艺与制造能力。主要包括:①能够操作测量设备对工件进行测量,获得3D数据;②会操作计算机进行测量数据拼接;③使用3D设计软件进行建模,使测量结果形象化;④具备基准3D数据与3D模型进行比较,以“点云”评价找出最大偏差值的能力;⑤具备使用快速成型设备及辅助工具完成对被测件的制造;⑥能够对快速成型件进行后处理。

四、结论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北京的产业结构放弃大而全、疏解不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产业;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以辐射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高职院校定位于服务首都经济的发展,必然要随着首都核心功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专业方向的定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改变传统的专业方向,调整为模具设计与制造(3D打印),通过定位典型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能力和典型产品3D打印技术能力为核心职业能力,以适应北京产业结构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张自然.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再求突破[J].投资北京,2010(8):30-34.

[2]陶秋燕,汪昕.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1):421-425.

[3]彭琪波.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特色专业技能人才培养[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1-13.

制造范文篇9

关键词:机械制造;绿色制造技术;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资源环境保护问题。其中,在机械制造中,也大力倡导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因为绿色制造技术不仅能够保证机械制造的标准,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环境的污染,促使机械制造行业朝着绿色制造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资源的损耗,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可耻的发展。

1绿色制造技术的优势

绿色制造是在绿色理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环境和自由因素而产生的新型制造理念,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在机械制造整个过程中,包括产品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等环节的资源有效利用,并最大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促使企业与自然和谐发展。可见,绿色制造始终离不开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环境保护问题以及资源优化利用问题。绿色制造技术的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绿色设计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设计理念成为了机械制造业重要的内容之一,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而且通过绿色设计能够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方法,结合绿色理念和产品周期因素,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附加值,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第二,绿色材料。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绿色材料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大,选择绿色环保的材料进行产品的生产,是绿色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和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

2绿色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2.1选择绿色设计理念。在传统的机械制造过程中,由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绿色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应用,首先在产品的设计环节中,充分考虑产品的质量和生命周期,对其性能进行全面的认知和分析,并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问题,有效地融入绿色设计理念,不仅能够保证产品设计的质量,而且还能够最大化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甚至是保护环境,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要转变以往的制造模式,在产品设计环节融入绿色理念,为制造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后续的制造工艺作用得以有效发挥提供有利条件。2.2采用绿色材料制造。绿色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应用,除了选择绿色设计理念,还需要采用绿色材料来制造,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材料条件,才能保证制造产品的价值,才能够整体提升环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对此,在实际的使用中,要充分考虑选择材料的性能,优先选择污染小、可二次利用、可生物降解的绿色材料作为产品的原理,贯彻绿色理念,制定绿色制造目标,将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从而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产品的利用率,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2.3使用绿色工艺技术制造。绿色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应用,还需要改善传统的制造工艺技术,融入绿色理念,使用绿色工艺技术进行机械制造,以此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遵循环保理念,就是要在绿色理念的基础上,选择绿色环保制造工艺,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加工和生产,切实发挥绿色环保制造工艺的作用,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第二,遵循节能理念,就是通过采用绿色环保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电能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效控制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第三,遵循资源节约理念,就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要最大化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从而实现绿色生产的目标,促进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共同发展。比如,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产品的包装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这一环节中会涉及到纸张、木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会严重威胁生态平衡,还有使用一些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要求在产品包装环节应当采用可再生的环保材料进行产品的包装,如可以采用环保三合板来进行包装,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浪费,而且还能够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从而达到环保的目的。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二次破坏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使用绿色制造技术具有二次回收的作用,其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和合理的分类、销毁、二次利用,可以有效降低环境的污染,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结语

总而言之,绿色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应用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能够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能够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地实现经济效益提升和环境污染的减少,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应当改善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充分利用绿色制造技术,遵循节约、节能、绿色环保等理念,在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同时,切实提升生产产品的性能和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涵.机械制造中绿色工艺技术的应用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03):177.

[2]徐帆颖.关于绿色制造技术在工程机械的应用思考[J].南方农机,2018,49(21):125.

制造范文篇10

1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高品质方面。现如今,人们对于机械制造业智能制造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厂家看中了机械制造业的利润,并加大投资投入进来。因此,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生产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很多厂家为了提高自身的效益开始进行机械制造技术改革,争取为大众制造出更加先进的设备。许多机械制造企业纷纷致力于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对品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很多时候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所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需要找到合理的方式来转变机械制造方法,满足人们对机械制造产品的需求,尽最大努力来提高机械制造产品的品质,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1.2成本控制方面。现阶段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已经走向了全世界,很多国家从我国选购机械制造产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存在一个优势,就是成本价格低廉。从长期的角度进行分析,这种优势属于相对优势和短期优势,因此,现阶段更好地控制成本成为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的难题,我国制造业的产品生产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单不能因降低成本而使用一些耐用性差的产品[1]。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业在试用产品成本的控制方面需要加强探讨,争取选择一种耐用和低廉的材料,保证产品成本的低廉,同时确保产品质量。

2我国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对策

2.1品牌优势型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对策。根据数据显示,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很多家庭开始购进小汽车等交通设备,购买汽车的客户增多,汽车行业也逐渐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模式,逐渐开始走向品牌路线。目前人们在购买汽车的时候都会选择一些品牌效益高的汽车,机械制造业就看中了人们的这一习惯,全面把握和引领消费者的需求,满足大多数人的购车愿望[2]。机械制造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大量的设计,打造种类繁多的汽车品牌,这些品牌拥有不同的样式、不同的智能和不同的构造,可以一次性满足更多人的审美标准,因此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定价能力。对于品牌优势型制造企业,其信息化对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深入了解大众的审美需求,并加强主公司和分公司的销售管理,进而建立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及DMS经营商管理系统;第二,建立SCM供应链管理系统,在整体的设计中可以充分掌握每一个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并将设计能力进行整体的结合,以实现各成员的信息共享;第三,通过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或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产品研发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包括产品数据、工艺过程和设计创新等,尽可能实现销售、生产等方面的统一管理。创新人才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创新人才所占整个人才市场的比例如表1所示。2.2技术优势型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对策。对于机械制造业智能制造技术来说,技术的优势是机械制造业的重要资源,我国的各大机械制造业只有在提高自身技术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开发高质量、高技术的产品,其信息化对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以PLM或PDM为信息化核心,其余的CRM客户管理系统、ERP工程资源计划系统、MES生产制造过程系统何OA系统需要与PLM或PDM系统集成,进而从PLM或PDM系统获得产品数据、工艺信息,最后将获得的数据进行统一整理,创造更多新型的产品[3];第二,通过PLM或PDM充分实现产品研发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利用PLM或PDM系统统一管理CAD、CAM、CAPP、CAE等众多CAX系统的产品数据、版本管理和设计创新,人们已经逐渐走进了一个信息化社会,在这个社会中需要重新定义一些机械制造业智能制造技术,进而探索新型的技术优势,满足更多人的需要,提高我国的经济生产效益。2.3成本优势型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对策。我国多数机械制造企业选择的成本优势对策主要是通过对成本进行控制,以低价的产品来获取市场份额和较低的毛利润。一个企业想要发展,降低成本是必须要做到的,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材料的成本,进而获得最大的利益。因此,其信息化对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以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为信息化核心,其他MES、CRM、CAD/CAM、OA系统需要与ERP系统集成;第二,全面实施ERP系统,需要以生产计划MPS/MRP为核心,并对机械制造业智能制造流程进行统一化管理。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智能制造技术发展日趋稳定,为了进一步强化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智能制造技术,就需要机械制造业智能制造企业明确自身的优势,并在发展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竞争战略对策,将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和技术设备大力引进机械制造业智能制造中,不断在发展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敏波.中国制造企业差异化的竞争战略与信息化策略[J].智能制造,2006(8):21-23.

[2]解念锁,王瑾.我国硬质合金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10):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