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0:24:11

制造业

制造业范文篇1

流程制造业,又称为流程工业,或过程工业,是指通过混合、分离、成型或化学反应使原材料增值的行业,主要包括化工、冶金、石油、电力、橡胶、制药、食品、造纸、塑料、陶瓷等行业。该行业中的企业又可细分为批制造流程企业(比如制药、食品企业,这种流程制造企业对原材料和产成品的批次控制要求十分严格。这些企业的物料在库房和加工现场都有明确的批次标识并隔离存放,在企业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都要同时指定物料号和批号,批号和物料号被用来共同确认产品)、大量制造流程企业(比如冶金企业的生产规模一般十分庞大)和连续制造流程企业(比如化工企业)。连续制造流程企业指生产在时间上空间上连续进行,原材料连续投入、产品连续产出,中间无中断,除定期的设备检修及意外事故外,生产线不停工。

连续流程制造一般只生产某一种或固定的几种产品,除非进行大的工艺改进,否则不能改变产品的类型、工艺参数及原材料类型。离散制造业,又称为离散工业,主要是通过对原材料物理形状的改变、组装成为产品,使其增值。它主要包括机械加工、组装性行业,典型产品有汽车、计算机、日用器具等。离散工业也可再进一步划分为大批量生产企业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两种生产模式。据统计,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约95%左右的企业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这种生产类型。而且,客户需求多样化要求多品种小批量愈来愈成为离散制造业的主流模式,同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这种模式的实现在更多的企业成为可能。由于流程制造业与离散制造业在物料、产品、工艺过程、设备等方面特点的差异,导致了两种类型的工业在进行物流运作时也会有显著差异。本文将主要基于连续流程制造企业与多品种小批量制造企业为主体来进行对比分析,前者以石化行业为例,后者以汽车制造为例,提出流程制造业与离散制造业的物流管理及运营侧重点。

二、流程制造业与离散制造业的主要区别

流程制造业与离散制造业的分类主要是基于企业主体制造流程的连续与离散。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离散制造业的主体制造过程属于离散事件系统,即系统的状态变量为可数变量,不是时间的连续函数;流程制造业的主体加工过程属于连续系统,即系统的状态变量为不可数变量,是时间的连续函数。那么,主体制造过程的连续还是离散取决于什么?笔者认为原材料至成品的转换过程不同是其根本点,也就是说连续还是离散是由产品必须经过的转换工艺决定的,而同时被决定的就是不同的生产组织模式,以及其他的资源支持亦会有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将主要从原材料及成品、工艺过程二个方面来研究二者的不同之处。

制造业范文篇2

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制造业企业、咨询服务企业、系统软件供应商、制造业应用软件供应商、电脑与外设供应商、网络产品供应商、渠道与商和软件及系统集成商,是构成制造业信息化价值链的基本要素。

制造业信息化价值链的每个基本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每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失败。

图1制造业信息化的价值链

1.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管理者和推动者,其职责是:

1)负责对国家和地方的信息化工作进行宏观引导与管理。

2)负责制定政策,实施项目和计划,以点带面,重点扶持,树立样板,推动信息化应用工程的发展。

3)负责推广先进的信息技术。

4)负责建立和维护公正的市场秩序和竞争机制,保证各个基本要素实现多赢。

2.制造业企业是信息化的最终客户,是主体,其他要素都是为这个客户服务的。

每个制造业企业,都需要根据自己的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管理体制,来选择个性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要实施好信息化工程,企业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企业领导必须对信息化建立基本的认识,必须认识到,信息化是一个工具,是一种手段,需要为我所用,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2)信息化是首长工程,企业领导必须把它当作一个企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必须真抓实干。

3)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必须把信息化作为一个长期的分阶段实施的大项目来进行科学地管理。在项目实施前,必须对信息化工程这个大项目的实施所要解决的问题、每个阶段的目标、项目的人员组织、成本、考核标准进行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控,必须对每一个阶段的实施成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信息化工程这一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项目的成功实施,必须满足项目成功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实施周期、实施成本和实施效果。

4)任何一个试图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革新,一开始总是会降低效率、提高成本。企业这个大系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把革新的成果融入企业,信息化工程也不例外。因此,对信息化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制造业企业应有客观、理智的认识,企业领导要敢于冒有准备的风险。

5)信息化工程的关键,是企业能够在咨询服务商或者软件公司的帮助下,弄清自己的需求。信息化软件实际上是企业管理思想和理念的一种载体,如果软件本身所包含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与制造业企业相冲突,信息化工程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企业需要有既懂管理,又能够清晰地描述自身企业的管理模式与信息化需求,并能够与咨询公司或软件企业进行交流和配合的管理人才队伍。

6)软件既然是一种工具,就必须有能够熟练使用这种工具的人。因此,企业需要培训一批能够熟练软件的应用人才队伍。

7)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件的应用平台日趋复杂。因此,企业需要有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网络和数据库的维护人才,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在国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这类工作外包给专业的软件服务和集成商。

8)信息化建设需要消耗相当大的资金,因此,企业要充分考虑资金的获取渠道与方式,做好预算与成本控制,避免信息化工程因为资金问题而中途夭折。

3.咨询服务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的枢纽,其职责是:

1)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需求的诊断和分析,制定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

2)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软件、硬件和系统集成方案的选型、实施与监理。

3)帮助企业进行多层次信息化人才的培训。

4)不断跟踪和研究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的技术、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变化趋势,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为制造业企业推荐最合适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4.制造业软件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工具制造商,其职责是:

1)提供能够满足制造业企业功能需求,能够在企业的计算机和网络平台安全、可靠运行,并能实现与其它应用软件集成的软件产品。

2)软件产品应具备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兼容性、开放性、易学易用性等特性。

3)为制造业提供软件产品的安装、培训与服务。其中服务包含软件实施、软件升级、客户化开发、解决应用中的问题等。

5.软件服务和集成商是制造业信息化的桥梁,其职责是:

1)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软件的客户化开发、培训和系统升级。

2)帮助企业实现不同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

3)帮助企业维护整个信息系统,并解决信息备份、信息安全问题。

6.电脑与外设供应商、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系统软件供应商组成了制造业信息化的基础的、与具体应用无关的平台。该平台必须保证整个信息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兼容性。

7.渠道与商负责帮助产品供应商进行产品的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大多数硬件与网络供应商和系统软件供应商以分销和渠道销售为主;而制造业应用软件公司则主要采用直销,自主从事产品的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工作。

2.决定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

制造业信息化的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决定信息化工程成败的因素,而其中,政府主管部门、咨询服务体系和制造业软件企业,是最重要的因素。

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对于整个价值链的影响是巨大的,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政策如何、导向如何,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提出的CAD应用工程,就顺应了当时的企业信息化状况,带动了一大批企业甩掉图板,使用CAD软件,使企业真正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激发了企业实现信息技术深化应用的热情。反之,有些地方和行业的主管部门,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采取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地方保护、行业垄断等做法,规定企业只能用某某产品、某某软件,这就不利于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二,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有没有咨询服务企业的参与,参与的程度与方式如何,也是导致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因素。

许多制造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工程时,考虑得比较多的是建网络、买软件和硬件,在购买前看演示时令人眼花缭乱的好功能,到了企业就是用不起来,数据格式不兼容、借口连不上等问题随着而来。有的企业甚至成了“软件展示厅”,买了一大堆软件,但还是一个混合物,没有真正实现“化合”,没有真正集成起来。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引进咨询服务企业,进行认真、仔细的需求分析,缺乏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总体规划和实施及集成方案。

另一方面,咨询服务业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比较缺乏专业性的制造业信息化咨询企业,高校的专家、教授和研究生是从事咨询服务的主要力量。他们的优势是对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跟踪研究,但是往往缺乏在企业工作和实施项目的实际经验。

不少制造业软件企业除了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应用软件之外,实际上也扮演了咨询服务的角色。企业常常要求制造业软件公司为企业制定信息化方案,甚至进行软件与系统集成等。但是,由于制造业软件企业是以卖自己的软件为目的,所以免不了王婆卖瓜,少数软件甚至用一些模糊、错误的概念来误导制造业企业。因此,制造业信息化呼唤专业、独立、中立的咨询服务企业,来真正站在企业的角度,制定合理的制造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武汉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2年1月成立,它是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深化实施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在全国首创了由政府引导、高校和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新型运作模式。工程中心致力于通过深入的研究,来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体制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制造业企业推荐最优化、最佳性能价格比的解决方案,使企业通过实现信息化,真正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显著降低成本,获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避免信息化投资的失误。

第三,制造业应用软件的选型、实施、客户化开发与信息集成,也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企业没有执行统一的标准。许多企业采用行业标准、甚至是企业标准。连标准化程度最高的产品设计过程,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要求,例如明细表的书写方式等。在后续的工艺编制环节,则根据企业的产品、行业的特点不同,需求差别更大。有的以装配工艺为主,有的以机加工工艺为主,有的以焊接工艺为主等。企业生成各种清单、报表的方式以及编码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企业的管理模式则差别更大,一些传统的大型制造业企业以纵向一体化为主,在整个企业集团建立了严格的分工,建立了内部的供应链,如一汽。而在一些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如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则建立了横向一体化,形成了外部的供应链,如广东南海的铝行材供应链、重庆的摩托车供应链和浙江永康的小五金供应链等。不同的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产品特点、营销模式、采购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因此,不可能用一种类型的管理软件来适应所有的企业。对于流程型企业,如石油、化工、钢铁企业,所使用的管理软件与离散型制造业又有根本的区别。

制造业的内部管理环节众多,差别巨大,因此,应用软件的选型、客户化开发和信息集成十分关键。每个应用软件都有不同的市场定位,适合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生产和管理模式的企业。目前,市场上各类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往往会使企业看得眼花缭乱,难以辨别。因此,咨询服务企业的责任重大,它必须帮助企业甄别、选择应用软件,帮助企业确定特殊的开发和客户化需求,以及信息集成的需求。

制造业企业信息系统的技术子系统与管理子系统的信息集成,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和瓶颈问题,需要制造业企业、咨询服务企业和应用软件供应商共同研讨,确定合理、优化的信息集成解决方案。

许多应用软件提供了二次开发工具,但是大多数提供的是语言开发工具,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开发。比较有特色的是开目CAPP和开目BOM软件提供了可视化的配置工具,企业可以自行根据报表汇总的方式、表格格式和生成过程进行配置,配置方法简单实用。

为了实现客户化和信息孤岛问题,许多大企业专门建立了开发队伍,开发了一些自行使用的工具和模块。但是,随着应用系统日趋复杂,系统的维护越来越困难,一种新的趋势是将这种系统二次开发和维护的任务进行外包。这就产生了对专业的软件服务和集成商的市场需求。目前,在美国,已经有大量的面向不同行业的专业软件服务和集成商,而在中国,由于还存在对服务价值的认同等问题,软件服务和集成商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其角色目前主要由制造业应用软件供应商来扮演。

第四,信息安全问题,在整个制造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随着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深入,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档,对这些电子文档如何存储、备份,如何保证安全,是近年来制造业企业碰到的问题。企业在指定信息化解决方案时,也要进行充分考虑。

更为重要的是,许多企业建立了Intranet,怎样在保证Intranet用户能够访问Internet,又能够避免信息被盗,怎样防止网络病毒和黑客袭击,这都是企业在建立信息化解决方案时,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由制造业软件企业和软件和系统集成商提出了解决方案。制造业企业需要在方案选型时,充分考虑和比较各种信息安全方案,选择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3.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战略理念

1.制造业信息化必须与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信息化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而不是目的。因此,制造业企业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经营目标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使得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立与不败之地的有力武器。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止步不前。

2.制造业信息化必须与企业管理改革联系起来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国有大中型制造业是在计划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布局很不合理。在进行了体制改革之后,国有制造业企业依然面临着严重的与市场接轨,加快市场反应速度的问题。而中国新兴的乡镇和私营企业,以及广大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是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下,顺应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具有敏锐的市场眼光,已经通过特色经营和成本优势确立了自身在市场的地位。但是,这些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也遭遇了技术、管理等问题,企业也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实施信息化工程的前提是管理现代化。只有摸清企业的现状和改革的目标,才能制定出改革的方针和行动纲领。对许多企业,更重要的是要分析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产品定位,理顺营销渠道,找到独特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制造业信息化是企业推进管理改革的一种手段,是先进管理思想的载体,例如,通过实施CR行业保护和地方保护。某些地方采取购买本地的软件就给予资金扶持,购买外地软件就不给扶持的不平等政策;有些军工行业至今还采用行政方式统一采购,指定品牌等方式。这些,都是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相背道而驰的,最终的结果也只会破坏市场秩序,影响应用效果。

整个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一个供应链、价值链,每个环节都应该是增值的过程。只有价值链的每个要素都能够赢,整个价值链才能够持续发展。因此,中国的制造业软件企业应该把竞争与竞合结合起来,共同维系整个中国制造业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形成多赢的良好局面。

制造业范文篇3

关键词:制造业;财务分析;初探

一、制造业企业财务分析的作用

(一)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通过财务分析,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预测今后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前景与发展目标;通过财务成本分析,企业可以对现行的成本管理与核算方法,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有效的完善;通过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与解读,企业领导者可以及时了解和探究企业资金统筹的合理性与资金配置的充分性,为最优资金筹划与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企业运营成果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认识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对管理中的漏洞进行严格把控和优化处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二)降低企业风险。制造业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和业务量的增长,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加大,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完善的财务分析制度,企业可以及时准确地识别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从而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降低企业风险。(三)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财务分析可以推动企业迎合现代化企业体系要求发展。企业经营者根据财务分析结果来优化财务框架,加强财务管理,细化管理流程,实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制造业企业需进行财务分析的几个特殊指标

(一)生产指标分析。生产指标分析是制造业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其主要途径是:纵向和对比分析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变动的因素,制定适合企业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措施。其主要内容有:1.生产数量分析。某些制造业企业,例如机械制造类企业,生产量会随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生产数量的纵向分析,在不同的旺季或淡季,对本企业的生产进行合理地规划,对计划排产的产品及成品库存和零件采购进行合理地规划,是尤为重要的。2.生产成本分析。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在企业规模生产和研发试制阶段或小批量生产阶段,因技术成熟度、产品生产数量、原料采购数量不同,而导致其单位生产成本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生产成本分析,企业可以明确在当前阶段应采取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方法。生产成本分析包括:(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包括材料耗用差异和材料价格差异材料耗用差异往往受企业生产技术、员工操作水平、采购材料质量、机器设备运转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制造业企业材料耗用差异的责任部门是生产部门。企业为降低材料的耗用,往往会通过研发对本企业的产品进行技术革新、改进配方、改善流程等途径,使材料耗用更加趋于合理,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通过修旧利费、合理下料等方式对耗用量进行严格把控;通过对技术工人的岗位培训、职责划分、质量考核、规范流程等,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减少不合格品的出现,降低材料使用过程中错领冒领、不当使用、废品频出等引起材料耗用不利差异的发生几率。在采购过程中,也往往存在供应商价格变动、采购部门未按经济订货批量订货、采用不必要的快运方式、紧急订货等,产生的材料价格差异。这部分材料成本差异的责任部门通常是企业的采购部门。对这部分差异和因此产生的利润变化及潜在的风险分析,会直接影响决策者对临时订单和新产品订单的取舍。(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包括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产生,主要受生产人员工资级别、出勤情况、工作实效等因素影响。某些存在生产淡季和旺季的制造业企业,不愿储备过多的操作工人,因此人员更新较慢,使用工资率较低的新工人较少,在生产工人缺乏的生产旺季,操作工人的加班连班、超额奖金、绩效考核等,都会较大,对直接人工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比较关注和较难管理的问题。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产生,除受生产工人的工作热情、技术水平、劳动情绪等主动因素的影响外,还会伴随着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工作强度、劳动工具、人员结构等客观条件的优劣而产生。让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使成本与效率达到最优组合,是进行成本分析的一个重要目标。(3)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分析制造业企业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在一定时期内,不完全因业务量的增减而发生变动,因此,企业生产能力利用不充分、劳动生产率变动等,都是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对制造业企业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进行纵向分析,主要是分析因生产能力利用差异而导致的成本差异。(二)存货周转率指标分析。存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存货周转速度的指标—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企业销售能力、进货批量、生产销售的季节性变动以及存货结构等。(三)质量指标的财务分析。产品质量是制造业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对不良质量的成本分析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其计算方法为:不良质量成本率=不良质量成本/销售额*100%不良质量成本包括:因产品质量缺陷导致的与产品退货、维修、赔偿等有关的所有支出。具体包括因产品退货所产生的毛利损失、货物运保费用、送货或提货人员的差旅费用;因产品维修产生的材料领用、材料运输、维修人员差旅费用;客户要求赔偿所带来的一切损失等。企业对不良质量成本的分析,可以直观地反映不良质量对企业的影响。可以促使相关责任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质量成本,从而提高自身产品的美誉度,提高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力。

三、制造业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分析制度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业企业财务分析制度不健全,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对财务分析制度的重视程度较低。多数制造业企业只重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或只重视企业的盈利情况;对财务分析的关注只停留在财务数据的表面,不能深入分析数据的实质及其体现的问题,导致财务分析的实用价值不高,这与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分析制度、对财务分析的质量要求低等密切相关。(二)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分析报告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对财务分析不够重视一些企业管理者在阅读财务分析报告,往往会将一些财务概念混淆,如:将本期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混淆,有时还会对财务数据或财务人员产生误解,甚至有时会提出一些不专业的看法和要求,使得财务人员无所适从,财务分析工作难以开展。有时财务人员不得不将财务数据,“换算”成企业管理者能看懂的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三)财务分析不能得到企业其他部门的有力支持与紧密配合制造业企业由于机构庞杂,内部部门设置较多,各部门由于自身工作职能和工作内容的原因,往往将工作的着重点放在完成本部门的工作任务上,对配合财务分析,缺乏积极性。

四、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分析制度。财务分析主要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企业的经营现状进行合理的分析,及时发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持。进一步完善财务分析制度,针对制造企业的财务工作现状选择合理的财务分析方法,加强对财务分析工作的监督检查,保障财务分析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二)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意识,财务人员应以提高。企业管理者对本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的认识为己任。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部门负责人,财务人员有义务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财务培训和指导,使之对财务的业务知识和财务分析有所认识。鼓励各部门对财务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到群策群力,以更好地发挥财务分析的作用。(三)加强财务分析的部门合作,将财务分析工作作为各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财务分析报告的基础信息来源于企业各部门。因此,企业将财务分析工作划分为多个模块,由各相应的职能部门完成,并将完成效果作为考核的内容加以评价,使企业拥有一个各部门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合作共赢的完整的财务分析体系。

参考文献:

[1]侯玉炜财务分析在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中国国际财经》2018.01:093

[2]秦素霞我国制造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财税研究》2015.10:196

制造业范文篇4

关键词:制造业;金融业;协同集聚;全要素生产率

一、引言

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制造业面临着“高端回流”和“低端分流”的双重困境,以及成本优势削弱和外销需求下行的内外挑战,亟须通过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改变制造业的疲软现状。本文根据金融业与制造业存在着重要互动关系,探究两者的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

二、影响机制分析

本文分别从Malmquist指数的3个分解指数的角度,对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一)产业协同集聚影响技术进步。Porter外部性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说明技术进步水平更高的企业才得以留在协同集聚区;对盈利能力更高的先进制造业投资将获得更高回报率,所以金融业企业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中。金融业通过完善金融体系吸收制造业的盈利储蓄,重新配置后向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从而提高制造业技术进步。但产业协同集聚过度时,集聚效应会转变成拥挤效应。由聚集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集聚区,出现不利于技术进步的负外部性。(二)产业协同集聚影响纯效率变化。根据MAR外部性,金融业与制造业利用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使分工不断细化,让彼此在共享投入产出的过程中提升专业化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并实现交易费用的节省。根据Porter外部性的竞争法则,效率高的企业逐渐向协同集聚区中心靠拢,而效率低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而逐渐撤出集聚区。同时金融业通过资金配置决策,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率企业,激励了制造业企业提高效率。但当企业在权衡因协同集聚节省的成本与基础设施上涨的成本时,低效率企业因沉没成本的存在而无法轻易撤出集聚区,甚至演变成“僵尸企业”,从而抑制了生产效率。(三)产业协同集聚影响规模效率变化。产业协同集聚发展的初期,企业利用因MAR外部性节省的成本投入到固定资产中,使企业规模扩大;同时平均成本因生产规模化而降低,又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但在产业协同集聚发展的中后期,节省的边际成本随着集聚水平的提高逐渐减少,此时规模效应能否实现需要权衡因规模扩大带来的利益和成本。

三、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一)模型构建。在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中,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构建模型如下:TFPit=α+β1Cit+β2Cit2+β3Xit+εit其中,TFP为被解释变量;C为核心解释变量协同集聚指数,由于协同集聚和制造业生产率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所以在模型中加入协同集聚指数的二次项。X为控制变量;α为常数项;ε为随机误差项。下标i和t分别表示第i个省份和第t年。根据影响机制分析,用全要素生产率的3个分解指数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模型:TCit=α+β1Cit+β2Cit2+β3Xit+εitPECit=α+β1Cit+β2Cit2+β3Xit+εitSECit=α+β1Cit+β2Cit2+β3Xit+εit其中,TC为技术进步,PEC为纯效率变化,SEC为规模效率变化。(二)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1、变量说明(1)被解释变量。根据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用MaxDEA软件测算得到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指数TC、PEC和SEC;并根据其可累乘的性质,采用各指数的累乘形式作为被解释变量。(2)核心解释变量。协同集聚指数(C),借鉴陈国亮等(2012)构建的产业协同集聚相对指数法进行测算:Ci=1-LQim-LQifLQim+LQif!"+(LQim+LQif)其中,m指制造业;f指金融业;LQim为制造业集聚水平,LQif为金融业集聚水平,通过区位熵指数测算得到:LQij=xijXj!"xiX!其中,xij是i省份j产业的总产值,Xj是全国j产业总产值,xi是i省份所有产业的总产值,X是全国所有产业的总产值。(3)控制变量。人力资本(hum),用每百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表示;外商投资(fdi),用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与GDP比重来表示;产业结构(str),用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比表示;信息化水平(inf),用人均邮电量表示;进出口贸易水平(tra),用进出口贸易总额与GDP的比重表示。2、数据来源及处理(1)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03~2016年,除西藏外30个省份地区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制造业选取《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中13~40号代码行业,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数据处理。测算制造业TFP时,劳动投入为制造业平均用工人数。资本投入采用永续盘存法,通过公式“本年资本存量=上年资本存量×(1-折旧率)+本年投资额”计算得到,其中基期资本存量是制造业2003年规模以上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折旧率参考田友春(2016)中制造业平均折旧率的测算结果7.98%;投资额用本年与上年的固定资产原值之差计算得到,并用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平减。产出指标为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平减,其中2013~2016年数据根据王家庭(2019)提到的公式“工业销售产值=上年存货+本年工业总产值-今年存货”计算得到。

四、实证结果分析

经过F检验、LM检验和Hausman检验,以TFP为被解释变量和以TC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采用固定效应分析更有效,而以PEC和SEC为解释变量的模型采用随机效应更有效。同时,为了确保回归结果不受异方差的影响,使用带聚类稳健标准误的方法进行回归,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表1)从回归结果可见,核心变量(C)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向影响,而其二次项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为负向影响,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符合假设的呈倒“U”型相关。同时,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主要是通过显著的促进技术进步来影响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对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可知,在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较低时,提高集聚水平有利于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提高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协同集聚发展的上升阶段,集聚区的人才、资本等资源在产业间双向流动,使金融业与制造业在实现各自收益的递增以及相互融合与发展;同时金融业提供的有效流通资金,促进了制造业的产品创新,使制造业通过技术进步变化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但在协同集聚水平达到一定临界值后,会出现抑制制造业发展的不合理现象,即越高的协同集聚水平将导致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过度集聚带来拥挤效应,打破产业间的协同发展,交通、地租以及时间成本的上涨导致了制造业生产成本升高、企业利润降低,从而抑制了对技术进步的投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时,从作用强度上看,协同集聚指数的影响系数比其二次项的影响系数绝对值大很多,即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起促进效应时比起抑制效应时的作用强度更明显。其他变量中,人力资本显著促进制造业TFP和技术进步,说明人力资本储备为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创新提供人才,促使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发展,从而通过影响技术进步变化来提高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外商投资显著负向影响制造业TFP,反映了外商投资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由于我国制造业整体上尚处于低技术密集型阶段,而境外资本的主要投资目的是扩大产能、快速盈利,甚少投资于创新研发领域。产业结构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抑制技术进步和促进纯技术效率,因为产业结构反映的是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所以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所占总产值份额的差距越大,越不利于制造业技术进步,但越促进制造业的纯技术效率。信息化水平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负向相关;进出口贸易水平对制造业TFP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技术进步和纯效率变化显著负相关。

参考文献:

[1]HendersonJV.EfficiencyofResourceUsageandCitySize[J].JournalofUrbanEconomics,1986.19(l).

[2]陈国亮,陈建军.产业关联、空间地理与二三产业共同集聚———来自中国212个城市的经验考察[J].管理世界,2012(4).

[3]田友春.中国分行业资本存量估算:1990~2014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6).

[4]王家庭,李艳旭,马洪福,曹清峰.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动能转换:资本驱动还是技术驱动[J].中国工业经济,2019(5).

[5]伍先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吗[J].财经论丛,2018(12).

[6]叶长华,周洲,陈立泰.西部地区工业集聚与金融业集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7(4).

[7]余泳泽,宣烨,沈扬扬.金融集聚对工业效率提升的空间外溢效应[J].世界经济,2013.36(2).

制造业范文篇5

关键词:现金流量信息;制造业企业;财务预警机制

一、基于现金流量信息的制造业企业预警机制指标构建

(一)基础指标的选取与计算。基础指标部分,要结合当前设计方案中所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观察是否存在需要继续深入完善的内容。制造业企业需要承受市场环境的变化风险,并充分探讨当前所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通过指标完善的方法来构建一个基础衡量体系,从而了解到制造业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自身财务体系是否能够满足市场发展中的扩大竞争能力需求。基础指标选择包括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财务支出,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评定分析,通过成本支出与经济收益收回之间的计算,来判断最终项目的收益情况,从而实现通过现金流量信息分析来控制企业财务系统运行的目标。计算过程中不能单纯考虑系统的自身情况更要将发展中可能会产生环境因素问题引入其中,达到最佳控制管理效果,这样也能更准确的判断在财务系统运行中是否存在经济风险问题,以及制造业企业所制定投资管理计划的可行性。(二)建立指标分析模型。1.现金流量结构模型现金流量的结构模型,能够准确了解到当前发展计划中所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并充分反映出企业财务支出模式的合理性。现金流量结构模型的建立,要随着现金支出以及收入情况变化及时的整理,并观察发展计划中需要进一步强化的内容,在结构模型中体现出财务现金流动情况,将周期性表述在其中,这样发展期间所遇到的各项问题均衡得到合理控制。模型采用动态方法进行构建,其中的各项信息更新要保障时效性,通过管理计划之间的相互配合,来探讨相关问题解决措施,进而更高效的帮助约束制造业所开展的生产活动。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一点需要体现在现金流量变化中,建立起制造业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对现金流量变化有更精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所开展的各项综合管理工作也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隐患问题。2.现金偿债能力分析通过现金流量变化,对当前企业所开展的各项投资建设计划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投资计划的稳定性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当制造业产生严重的波动时,企业的财务现金流动情况是否具有债务偿还能力,在财务能力范围内有目标有规划的开展工作计划,进而达到调整效果,预防财务危机现象发生。现金流量同时也是反映制造业企业经营情况的一个有效依据,通过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结合,更精准的判断市场变化,以及企业接下来经营发展中需要调整的部分。现金偿还能力与负债经营情况是衡量当前企业发展中所处财务危机的一个有效标准,因此在模型构建中要掌握这两方面因素,从而更深入的探讨问题,帮助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对策,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方法来预防财务风险问题出现。3.财务弹性指标的确定财务弹性指标是制造业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的财务系统支付能力,需要综合市场环境变化因素进行确定,企业所处的行业中,发展期间很容易遇到财务风险问题,因此在支付以及偿还能力确定中,都需要确定一个弹性指标,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各项财务指标能力,综合提升市场竞争力。在保障财务系统稳定的前提下达到最佳控制管理效果,尤其是需要扩大市场竞争能力时,通过这种方法的确定来帮助完善管理措施。弹性指标设定要严格参照当前遇到的问题,在财务系统安全范围内开展,综合评定所遇到的管理问题,对于发展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从技术角度来预防控制,结合现金流量结构确定为管理任务开展打下稳定基础。财务系统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内部体制不完善,因此确定财务弹性指标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关系到最终的质量控制效果是否理想。4.现金收益能力分析现金收益能力分析主要是结合市场风险来进行,现金收益情况也直接反应了制造业企业投资项目在市场环境下的竞争能力,以及所制定投资决策的正确性。现金收益能力也分析出当前发展计划中是否存在需要完善的部分,充分结合建设计划来开展,配合问题的预防解决措施,对于管理计划中所存在的各项问题,收益能力分析后也可以得到准确的预防控制效果,尤其是针对当前的发展计划,对比收益情况确定项目是否长期可行。现金收益情况分析同样需要结合不同项目所处环境来进行,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判断分析问题,了解到问题解决措施后,尽可能的帮助提升控制能力,现金收益需要结合各个系统之间的分析结果,综合各部门的财务管理控制能力,尽可能选择更有效的控制方法,帮助制造业企业更稳定的提升现金收益,在现金的调动能力上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5.收益质量分析部分现金收益并不是长期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变化,可能会出现负增长情况,或者这部分资金是短时间内在某种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对先进收益的质量进行综合分析,深入了解当前存在问题,并对质量下降或者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收益项目进行宏观调控,更高效的预防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现金流动问题。即将要开展的投资计划中,收益质量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所得到的分析结果,需要判断是否能帮助解决所遇到的问题,避免将大量现金投入到收益质量低的项目中,通过这种方法来帮助提升现金使用效率,制造业在同行业竞争中,通过优等投资来帮助强化财务系统的掌控能力,所遇到的市场风险也能得到更好的防治。综合所得到的现金质量分析结果,展开更深层次的优化,制造业企业财务系统对市场环境下所存在的经济风险也能更高效的规避,避免受到不稳定因素影响。

二、基于现金流动的制造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测试

(一)编制体系可行性检测对于所制定的财务系统预警机制体系,投入使用前需要对其可行性展开综合分析,结合市场环境变化因素开展,同时企业的自身情况以及各部门对现金的流动都需要引入其中,这样才能预防相关问题发生,并为管理建设计划打下稳定基础。当预警编制体系应用中出现不合理的情况时,充分探讨解决控制措施,从根源上提升问题的解决能力,尤其是针对现金流动能力下降以及支付能力不足的情况,在制定各部门之间现金流动利用计划时,要考虑现金被调动使用后,制造企业生产计划是否可以顺利进行,制定预警机制要在不影响正常生产计划进行以及财务经济收益前提下开展。这样才能帮助解决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企业管理的最佳效果。有关运行控制管理中的财务风险规避能力,要体现出现金流量信息的作用,将其应用在预警机制制定中。(二)预警机制的财务风险规避能力对于财务预警系统的风险规避能力检测,可以结合财务分析软件来进行,将财务现金流量信息录入到其中,通过软件来模拟出不同的财务突发问题,观察在风险环境下该现金流量体系是否仍然能够稳定运行,并结合市场管理能力来开展,深入探讨问题的解决规划措施。有关于财务风险规避以及预防控制计划的制定,可以通过提升现金流量信息更新速度来提升规避效果,企业的现金流动能力以及债务偿还能力得到提升后,最终的控制管理能力也因此得到保障,预警机制功能得以实现。在稳定的财务基础环境下,制造业企业所开展的生产经营计划也能更高效落实。

三、结语

上述文章论述可以了解到,制造业需要加强企业现金管理。我国企业对现金流量管理较为薄弱,资金利用率极其低下。一方面,把过多的资金运用于长期项目,以流动负债来维持运转,财务风险巨大;另一方面,企业支付能力不强,导致其经营能力受到影响,同时对现金流管理也缺乏事后控制。企业应建立现金流预算体系,加强现金流量管理。现金流总预算应着眼于规划和控制企业宏观的经营活动,根据现金流预算安排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地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现金流量是企业管理中的“血液”,只有形成良性循环,才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柯立立.现金流量表综合分析预警机制的构建与应用探究[J].时代金融,2016(12).

[2]刘翰林,张友棠,彭颖.基于现金流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以信息技术业为例[J].财会通讯,2016(31).

[3]王新红,郭巧丽.基于现金流的装备制造业经营业绩对R&D投入的影响研究———以上市公司为例[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03).

[4]陈维煌.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实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

制造业范文篇6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问题及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虽然传统制造业在国家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其本身所蕴含的生产能力和知识积累是一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在成本支出日益增加的严峻趋势下,成本管控能促进企业更好地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成本管控的重要性

(一)企业成本管控的内容

随着企业行业间竞争的加剧和整体经济增长逐步放缓,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也日趋严酷。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时时刻刻都发生着成本,它无处不在。企业内部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物流成本等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都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新的背景下,企业必须进一步细化其成本,进行成本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我们在企业的生产环节、销售环节、服务环节、管理环节等,以及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社会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等,都需要进行成本管控,杜绝不必要的成本发生、资源的消耗,实行节约化生产。成本管控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它涉及企业每一个专业管理中的每一个过程。

(二)企业成本管控在传统制造业中的意义

企业成本管控在企业管理的优化、成本核算的精确、企业经营管理的提升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制造业企业往往注重于生产环节中的生产成本,忽视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成本控制,运营成本仍然居高不下。节约的钱就是赚的钱,就是净利润。我们节约一分钱,可能需要企业销售一元的产品才能实现。成本管控在人事成本、物资成本、资金成本等方面杜绝冗余,减少不必要的环节,避免无增加值的成本行为,为企业提高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增加企业利润。

二、传统制造企业在成本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控的观念老旧

传统成本管控着眼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主要是原材料、人工费用、燃辅料等制造费用。在传统制造业中原材料费用在总成本中占很大比重,所以原材料往往就成了人们关注成本控制的重点对象,重心放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耗用成本,忽视了影响原材料成本的因素不仅在使用方面,比如前期采购环节的供应商选择方面,选择优质供应商保证产品的货源,节约时间成本,提高品质能创造更多的收益。工资在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增加工资又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很多传统制造业在人力成本逐渐增加的情形下,一味考虑劳动定额的多少,希望支付一分钱换回十分的产量,忽视了工资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提高有效地劳动生产率。制造费用开支项目很多,主要包括折旧费、修理费、电费、气费等。一度电只要几毛钱,不多;一立方天然气几块钱,不多;一张标签纸几分钱,不多,等等。很多细小微不足道的费用时刻在发生,我们常常忽视了它,这些累积起来就是一笔大大的支出,造成巨大的浪费。

(二)成本管控的体系缺失

传统制造企业在成本管控中往往注重生产环节中各个环节生产成本的管控,制定相应的标准成本制度、标准工时制度、材料领用制度等,忽视了与之相关的采购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等。一个成本管控体系制度想要高效的运行,必须是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团结合作,所需数据在各个部门之间准确地、及时地流动。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应重视成本管控体系的建立。

(三)成本管控配套设施不足

企业往往为了节约成本,仍然采用以人力为数据传递的基础,使数据传递有效性、及时性、准确性都不够高,无法实现实时动态的成本管控,管理者掌握的不是当下数据,如何进行分析,又怎么决策?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方面的缺失,使得企业的成本管理不能实现信息管理,管理者很难实时掌握成本起伏变化及异常状况,使成本浪费不能及时发现和止损,后期又花大量人财物去挽回损失,错过创造效益的最佳时机。

(四)人才素质存在问题

在成本管理过程中,会不断的出现新的数据,数据的管理分析显得尤其重要。数据在经营活动中无处不在,只是缺乏人才去发现它。现在多数企业将成本管理的责任认为是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要求财务人员实时监控成本,杜绝浪费。但目前多数财务人员学的基本是会计账务处理,产品的历史生产的成本核算,并不能充分发挥成本信息的指导经营的作用。成本管理不仅仅只存在财务部分,还有采购、人力资源、营销等,应该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范围。

三、传统制造业改善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作业成本管控观念

企业成本的降低不是财务算出来的,而是企业管理管出来的。传统制造企业在制定标准时常常是基于时间、动作分析,经过严密的科学计算而来。通过严密的科学计算的标准通常只有在员工尽了最大努力,同时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在计算者预测的范围内才具有意义。这样的标准不一定与现实情况相符,范围很局限。企业经营的目标是盈利,是用取得的收入补偿产品耗用资源的价值之后的金额,不是简单的会计利润。企业的生产过程就是为产品增加价值,而增加的这部分价值又是消费者愿意付钱的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就是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形成一条作业链。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并不是所有的作业都可以增加产品的价值。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识别各个作业点,找到成本动因,分析影响成本动因的因素,企业管理者应尽可能消除非增值作业,对增值作业也要尽可能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二)健全成本管控体系

成本管控体系的建立应立足于企业整体层面综合考虑企业自身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工艺流程,合理设置成本控制点,保障数据在各部门之间及时、准确地传递。企业在建立成本管控体系的第一步是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就如老话说的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自身产品的特点、部门组织架构及部门人员设置、物资情况、设施设备等,在此基础上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适用的成本管控方法。充分了解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后,确定正确的控制点是至关重要的。针对控制点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流程才能顺畅,数据才能及时传递,成本核算才会变得非常简单。管理制度建立,需要简单快捷、有效地反映在成本数据上。这就需要我们对存货编码规则、出入库表设计、采购订单、生产及销售订单设计、物料清单设计等表单管理。采购环节是企业成本控制关键点的开始。生产环节是成本解构和重构的过程。销售环节是成本变成效益的关键。1.采购环节-供应商选择控制人们买东西常说“货比三家,选性价比高的”。企业产品加工结果好坏,首选取决于原料品质的好坏。同样,产品成本的高低与否原料采购价格也占了很大的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此环节建立健全供应商选择机制,完善供应商审批机制的人员,杜绝人员中途的“吃、拿、回、扣”,“以次充好”,“高于市场价格购买同等产品”的情形。企业应随时察看原料供应市场,挑选优质供应商,完善供应商样品的检验测试,建立更新供应商系统管理库,定期或不定期对现有供应商进行指标考核,优化供应商信息库。对考核不合格的供应商,不应再采购其产品。原材料入库时,应做好产品验收工作,质检人员、库房管理人员、采购人员三方对原材料的品质进行检验,是否同下单采购的样品一致,杜绝采购的样品与实际入库品质不一致的情形。关于供应商的选择,内部管控也很重要,尤其是相关工作人员。对于采购人员应实行轮岗制,避免出现徇私舞弊的行为。对于采购部门负责人,可以采取休假等方式来察看是否有失职的行为。原材料是制造企业存货中重要的管理部分。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生产工艺流程日趋类同,产品品质的好坏就在于原材料的好坏,好的品质,决定最终购买价值。2.生产环节-原材料耗用控制生产环节是解构现有各类原辅料成本,重构产品的生产成本,在此过程中是众多成本的组合,也是造成成本浪费的环节。管理者应注重对员工成本管控效益意识的宣传与执行。对于传统制造企业来说,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的占比通常都较重,一个产品最终原材料成本占比多大,与生产环节密切相关。企业应建立健全可操作性的产品标准成本制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每个生产人员传达,强化生产人员的执行力。企业制定的标准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外部环境变化和设备更新都会使成本发生变化。企业管理者应该每月总结原材料的投入产出比,实时分析生产数据,找出原材料超支或节约的原因,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企业即使健全了标准成本制度,若员工不准确执行,那就仅仅是一张上墙的纸而已,造成无形的成本增加,如一个产品用料只需要1单位的原材料而却投入了1.1个单位的原材料。若这增加0.1个单位只是造成产品成本增加,不会影响产品本身还好。若产品成了废品,那就浪费了原料、人工、燃辅料等成本,同时也失去了这个产品创造的收入价值的机会。成本管控的要求深入每个员工的大脑中,时刻有着此意识,将会降低我们各个环节的成本。3.销售环节-客户信用管理控制销售环节是企业最终产生效益的操盘手,他是企业进钱的抓手,对企业运营资金优良循环有着重要影响。优质的客户能确保销售收入回款的安全性。企业应该建立客户信用管理评价控制流程,在流程中的各个步骤根据岗位不相容的原则都有不同的人员参与,相互监督,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监督。客户信用管理评价在不同流程节点上,既有销售相关人员参与,也要有其他人员监督,这样才能防范舞弊风险。企业对客户进行定期评价,时刻关注其持续经营能力,也根据客户进货额度、付款时间、欠款金额等进行客户评价,分等级享受企业给优惠政策,比如:信用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扣、销售返利等。根据对客户评价,让忠于企业的共命运的客户,长远地和企业同步走下去,也保证资金的有效循环,杜绝大额呆坏账、资金周转率低、资金短缺的情形。在客户信用管理评价中,多人参与,相互监管。若全过程都由销售人员掌握决定,因客户一直同公司联系的就是销售人员,这样就给他们提供了舞弊的机会,若销售人员在存在有舞弊的压力和借口,就存在舞弊的风险。由于此环节的重要性,出现舞弊则可能造成货发出收不到款、货低价出售扰乱市场等等。有效的客户信用评价管理能让优质客户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也是对客户遵守合约的肯定,这样有利于双方长期合作。

(三)更新成本管控配套设施

现代化高科技高效地数字化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基础保障。现代化信息系统的有效使用,能够使得企业综合运用成本管理系统进行相应的成本管理与控制,这样不但能够提升企业成本管控的效力,而且能够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建立系统化、全面参与的成本管控信息系统,杜绝因人力造成的时间成本的浪费,实时掌握成本信息,抓住机遇。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高超技艺的厨师,如果没有新鲜的食材、好的工具,又怎么发挥才能做出一道美食。企业成本管控的准确和有效,是离不开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企业应该采购适合企业、能够负担的管理软件,如财务共享中心、ERP管理系统等。企业用已经成熟的管理分析软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编制属于自己的特色的管理系统流程,实现部门之间数据实时传递转化,减少人员数据传递的时间。当然,在购买软件之前,需要先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服务器、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这些设备应该考虑优先其安全性、稳定性,必要的成本投入是为了节约更多的成本。

(四)提升人员素质

在成本管控中硬件设施已经具备、制度环境已经健全的情况下,要实现对成本管理实时动态的管理并进行科学地深入分析,就需要不可或缺的人才。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执行力的强弱。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快慢。针对企业自身人员情况,可以将财务人员进行外派学习,掌握管理知识,跳出财务做财务。企业也可以引进具备有相应技能的人才,以求实现高效的成本管控。企业有了专业人才的领导,还要对全员进行学习培训、相互沟通了解成本管理的制度及要求。成本管控应该是贯彻到每一位员工。企业中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企业也不需要人人都是天才,但是需要的是有学习能力的人。处于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要发展生存,就要顺势而为。企业就要对员工进行知识、技能的灌入,提升人员素质,使成本管控能真正运行起来,取得应有的效益。人员技能满足了,是否按照制度执行?执行效果如何?这就由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员工工作是为了“挣”钱,来赡养父母、抚育儿女等。薪酬管理体系制度如何设计让员工不觉得自己纯属于被雇佣的,而是与企业是合伙制,保证员工成本管控的积极性。企业的每一分收益与每一位员工相关,而员工每一个行为创造的效益的多少与自身的收益相关。每一位员工认识到只有企业这口大锅里面有了,员工自己的碗里才有。人的管理管控才是企业成本管控中最难的一部分,不定因素太多,却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部分。

四、结束语

企业的股东投入资本是希望赚取更多的利润,员工工作是为了取得丰富的报酬。大家的目的要实现前提是企业自身赚到钱。利润多少,报酬多少,是由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利润决定的。成本作为减项,当然是越小越好。企业应建立健全成本管控体系制度,合理配置人员,优化利用资源,严格控制成本,让减少不必要的一分钱支出的意识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徐朝霞.加强企业成本管控的途径与对策[J].会计师,2019(06):39-40.

[2]刘道心.企业成本管控研究[J].中国商论,2019(02):128-129.

[3]赵树君.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纳税,2019(06):249-250+253.

[4]尹丽芬.探究企业成本管控相关问题[J].现代商业,2018(36):126-127.

[5]周艳珺.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探析[J].经贸实践,2018(22):16-17.

[6]季凤云.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01):56-57.

[7]章艳.企业成本管控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2):124-125.

[8]刘日成.企业成本管控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35):58-60.

制造业范文篇7

关键词:资源约束,制造业发展,制度激励

制造业本质上是一个人类参与的物质资源的形态转化过程,即将自然资源加工制造成可用于消费或再加工过程的产品,因此,消耗自然资源是制造业生产的必要条件。但近几年我国“地荒”、“电荒”、“油荒”等时有发生,资源紧缺成为目前制造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制造业企业能否突破资源(本文以狭义资源即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分析视角)瓶颈,直接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纵观历史,放眼现代,我们可以发现,在缺少先天的资源比较优势的情况下,由于资源短缺而被迫在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过程中所选择的发展模式技术含量更高,反而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

资源约束成为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的杠杆

资源约束下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导致了西欧与东亚经济发展的大相径庭。18世纪以前,西欧与东亚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抵相当。18世纪以后的发展却大相径庭,其原因就在于西欧在资源约束之下选择了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制造业发展模式,而后者则依然固守着劳动密集的发展模式。

据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KennethYomeranz)的研究,直至1750年前后,东亚和西欧的发展模式均为劳动密集。“有很多迹象表明,欧洲有许多富裕地区已经走上了一条较为劳动密集的道路,直到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引人注目的发展才扭转了那条道路”(彭慕兰,2000)。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欧洲已有的劳动密集的发展道路发生了急剧断裂?彭慕兰认为是矿物燃料和新大陆的发现,这两者的利用使得西欧的燃料和土地并不稀缺,稀缺的是劳动力。如此的资源约束条件迫使西欧在技术创新中出现了对节约劳动的强调,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节约劳动的发明中,而充裕的劳动力使得东亚几乎不需要考虑劳动力的节约。“西欧需要减少昂贵的劳动力的使用,历史前进了,最后导致机器和现代化工厂的出现,以及人均生产力与生活水平的巨大改善,而同时其他社会更感兴趣寻找能够节约土地、资本或某些具体的稀缺资源的创新。所以,欧洲人并不一定更有创造力,但高工资成本促使他们的努力走上了一个真正变革的方向”(彭慕兰,2000)。东亚因为拥有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最后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西欧没有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被迫选择了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发展模式,这种最初的变化导致了后来的始料未及的差异。

资源约束与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的现代证明。日本是个岛国,具有先天的资源劣势,大量资源都需要从海外进口。虽然资源约束问题一直是困扰日本制造业发展的难题,但是日本仍然能够较好地解决资源约束问题,始终保持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地位。通过对日本制造业发展的研究得知,资源约束反而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杠杆。日本极其强调政府扶持和制度激励的重要性,在具有高度激励性的产业政策和支持下,日本建立了集约型的生产模式,确立了技术立国的发展方针,加强专利、技术等战略性资源的开发,强调制造业企业生产要素与专有资源有机的整合,尤其强调企业创新竞争力的培养。正是由于资源的严重约束,迫使日本选择以科技和创新为主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建立了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科技优势,通过技术进步和研究创新来替代自然资源的缺乏。

德国制造业成功地解决人力资源约束问题,主要得益于其拥有一套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德国认识到人力资源的质量是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德国在人力资源的培养过程中,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点培养制造业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以至于德国制造业拥有了一流的人力资源储备,在与别国的制造业的竞争中保持着特有的优势。

以上说明,确实存在着由于资源短缺的约束迫使在制造业发展中选择技术含量更高的制造模式,由此反而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取得更好经济效果的现象。但是仅仅认为资源约束就可以迫使制造企业选择技术含量更高的发展模式是不够的,我们注意到在更先进发展模式背后是具有激励创新的制度安排在发挥重要作用。彭慕兰注意到了促使西欧转变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制度问题,认为在当时的西欧产生了据说比别的地方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制度,这就是市场机制和财产所有权制度。日本的技术立国方针和集约型的生产模式更是有着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制度激励,强调专利、技术等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我国制造业发展已经接近资源约束的边界

由于制造业是人为改变物质形态(即进行加工制造)的过程,所以,大量采用自然资源和开发能源,是制造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而在地球上,很多自然资源和矿物能源是不能自然再生的。所以,现代制造业生产受到自然资源和能源供应条件的约束,而且,其约束性将越来越强,是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

自然资源约束严重影响制造业的发展。我国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林木资源和矿产资源等。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1公顷/人,占世界人均水平的33.1%;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176.8立方米,还不到人均3000立方米的轻度缺水标准;人均森林面积为0.14公顷,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据有关部门的资料,我国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3位,但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于猛,2004),实际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我国以世界土地的7%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这固然说明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的自然资源实际上是十分匮乏的。如土地紧缺已成为制约东部发达省市制造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以浙江温州为例,目前温州市可用于建设的土地只有55万亩左右,而全市1999年至2003年五年间共批准建设用地27万亩。按这样的速度,10年就会全部用完。不少当地企业因无地可用,只好把企业迁往外地。据2004年浙江省中小企业局《浙苏沪中小企业发展优势比较》的报告,造成浙江企业外迁的诸多因素中,首先是土地紧缺,占52.3%。工业用地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制造业企业发展的首要障碍。能源资源约束制约制造业规模的扩张。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严重的能源资源的约束。近几年我国出现的煤炭供应短缺、石油供给短缺引致了煤炭、石油等产品市场价格不断提高,2003年以前仅仅南方缺电的现象已经扩展到2004年以来长江流域、中部省份、华北东北等全国3/4城市拉闸限电的全局性短缺。2003年我国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中11.9%的能源是从国外进口的,94.9%的能源是自己生产的一次性能源,仅有0.12%的能源是回收利用的二次能源。同年份制造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占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54.5%,而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仅为37.3%,相对于产出的比重来说,制造业的能耗很高。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依靠大量消费能源,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增长,但也使中国制造业发展越来越接近了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资源条件已无力承受“高消耗、高产出、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

资源约束的压力迫使制造业发展模式的提升,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当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和经验的时候,应当不失时机地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发展模式的技术含量,把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当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强调发达地区应当适时地转变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同时,在我国相当多的欠发达地区,一方面还存在着传统的比较优势原理发挥作用的条件,另一方面也缺少提升发展模式必要的资本积累、人才积累,依据传统的比较优势原理,制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依然是必要的,是有现实意义的。

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制度安排

历史经验证明,要适时提升制造业发展模式,除了资源约束条件的变化之外,更为关键的是要有有利于提升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制度安排。制造业发展模式的提升具体要落实到微观层面即制造业企业的经济运行,制造业企业根据资源约束条件的变化,在盈利目的驱动下进行投入和产出的比较,依据整个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趋势,自主地、与时俱进地变换发展模式。因此,笔者认为有利于提升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微观层面的制度安排就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转变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制度安排,必须是有利于各种企业平等进入和有效竞争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的全部魅力就在于竞争。这里的竞争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竞争是产业成熟和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的杠杆。竞争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价格竞争,也包括创新方面的竞争。熊彼特强调,尽管做马车企业可以把马车做得尽善尽美,但毕竟不如能造出火车的企业。然而,这一切都以平等进入为前提,靠着各种力量,特别是行政力量形成的垄断,阻隔了平等进入,也就扼止了有效竞争,阉割了市场经济最本质的东西。

促进资源环境保护政策与技术创新政策的整合。科技进步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是双刃剑。若科技进步是朝着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向迈进,科技进步就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否则,就不利于资源环境保护。为了防止科技进步偏离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向,一方面在资源环境保护的工具箱中,我国应尽可能选择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如建立基于潜在技术驱动型标准,管制中充分运用市场诱因等等,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对特定科技创新的资源环境后果评价。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在我国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的形势下,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必须同时是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企业,所以,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标准应构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的重要内容。高新园区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对高新园区的考核应更多地纳入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型标准,以促使各级政府、高新园区管委会更加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引领科技创新与资源环境保护的有效结合,促进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发展模式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为循环经济立法,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实现资源使用的可持续性。循环经济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高效、清洁利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我国制造业企业应该遵循循环经济模式,从过去的粗放型资源利用模式转到集约型利用模式上来。同时应当大力研究开发绿色制造技术、不可再生材料的替代技术、节能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生态工厂循环制造技术等。为了促进上述技术的产业化,国家应考虑制定一些财政、金融和税赋政策,支持绿色制造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参考文献:经济,国内宏观-[飞诺网]

制造业范文篇8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并没有导致富裕国家制造业下滑,事实是,随着富裕国家越来越多地采用高新加工技术,先进的生产工艺导致制造业企业大量减员。根据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的统计,1947年美国制造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美国劳动力总数的35%,而到2002年这一数字下降到12%。随着就业人数的减少和产出的增加,美国制造业生产率大幅飙升,同时也对其他富裕国家产生了影响。一方面,NAM表示“美国制造业的未来处境危险”,另一方面,NAM却夸耀美国制造业是“创新的、高产的和高效的产业”。究竟它持哪个观点?

有关中国的事实更加不充分,当发出警告的人宣称“美国大企业都跑到中国时”,事实是,大部分企业跑到了其他的富裕国家。尽管美国制造业在中国的投资增长很快,但与美国在其他富裕国家的投资相比,却是九牛一毛。

尽管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有巨大的吸收力,但企业还是有很多理由把大部分生产能力留在本国。原因是富裕国家工厂雇佣的工人较少,劳动力成本不再是决定在哪里建厂的决定性因素。例如,NAM的FrankVargo通过计算得出,工资成本仅占美国制造业总成本的11%,运输成本和快速分销成本比工资成本占有更大的比重。不论在穷国还是富国,戴尔公司都把计算机组装厂建在离客户很近的地方。此外,亚特兰大Chainalytics公司的顾问MikeKilgore认为,企业经常低估海外制造业的成本,特别是海外制造业涉及运输、大量库存、政治和安全的风险。同时,由于零售商(如美国沃尔玛和法国家乐福)对快速发货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促使制造业企业把生产能力转回本国。

原始重商主义观念—一个国家销售的产品大于从海外购买的产品从而聚敛大量外币—依然在欧洲的一些地区起支配作用,特别是巴黎。另一方面,英国的工会可能发现他们最近的行动很难继续下去。托尼·布莱尔的工党政府摒弃了旧时代的“原始制造业社会主义的偏见”(至少现在是这样),对于制造业的态度,政府主要信奉其保守派前辈的中性政策。不象在美国和日本,在英国,Amicus工会的理由—每周英国失去2500多个制造业就业岗位—可能没有人理会,尽管经济增长放慢或多或少地对就业产生了影响。

制造业范文篇9

[关键词]沈阳;产业生存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

产业安全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具有保持民族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始终保持着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主体的控制。

朱钟棣,孙瑞华(2006)在其发表的《人世后评价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一文中从产业生存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产业控制力四个方面设置了产业安全评价的一级指标及相应的二、三级指标体系。由于他们提出的评价体系比较完整,因此,本文采用该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和部分二、三级指标,对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笔者主要分析沈阳装备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等7大产业。为了分析方便,表格中的7大产业分别用A、B、C、D、E、F和c表示。由于公有制企业承担了产业安全的重任,因此,笔者将各产业中的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企业与“三资”企业分开分析,通过比较找出问题。

一、产业生存环境分析

1产业融资环境分析。资本效率与资产负债率是产业融资环境分析的重要指标。资本效率通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体现。

(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综合分析表1、表2和表3可知,在装备制造业中,全国“三资”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最高,而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最低。

(2)资产负债率。由表4可知,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表明其面临较高的债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治理机制如果不能有效运作,将会损害国家的利益。通过比较表4和表5,可知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除金属制品业外)资产负债率高于沈阳“三资”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由表4与表6对比可知,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的负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其他制造业领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产业劳动力要素环境分析。由表7可知,沈阳装备制造业各产业科技活动人员比例较低,表明沈阳装备制造业所需要的高级人才是缺乏的。

3产业技术要素环境分析。通过表8与表9,可知2006年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总成本比重整体高于沈阳“三资”工业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除外。表8表明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总成本比重还比较低,今后应加大对研究开发费用的支出,以确保产业发展所需技术的有效储备。

4产业市场需求环境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工业产业对装备制造业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既表现在数量的增加上,又表现在对其质量、技术含量、性能及功能等的提高上。

国家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都为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的市场空间。整体来看,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环境是良好的。能不能借助于良好的市场环境来发展自己是沈阳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小结:对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生存环境的分析表明,其面临良好的产品需求市场,但其自身又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资本效率低下、产业劳动力要素环境欠佳等问题,因此存在产业安全风险。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1产业市场竞争力分析。通过分析沈阳装备制造业国内市场份额就可大体判断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市场竞争力。如表10和表11所示,其国内全部销售额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相关数据近似代替。由表10可以看出,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市场竞争力低,由表10与表11可知,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市场竞争力低。

2产业效益效率分析。产业效益效率包括利润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增值率等。

通过表12可知,除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外,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业效益均低于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业效益平均水平,更低于全国“三资”工业企业产业效益平均水平。

表13表明,在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方面,沈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品增值率高于沈阳“三资”工业企业产品增值率水平,也高于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和“三资”工业企业产品增值率。

小结:对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表明,沈阳装备制造业没有完全建立在集约经营模式上,仍然在受粗放经营模式的影响。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还很弱,从而可能引发产业安全问题。

三、产业对外依存度分析

1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分析。通过表14可知,沈阳装备制造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外依存度高,因而面临很大的风险。

2产业资本对外依存度分析。由表15可知,2006年沈阳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外资投资比例高于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于金属制品业的比例已超出30%,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投资比例已达到26.40%。说明这两个产业对外资的依存度偏高,因而存在产业安全问题。由表16可知,在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所有者权益分配中,外资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的比例最高。沈阳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存在一定产业安全问题。

小结:对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对外依存度的分析表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外依存度很高,因而存在高度风险。

四、产业控制力分析

1外资市场控制率分析。外资市场控制率是指外资产品市场占有率,可以用外资产品销售额与国内销售额之比表示。笔者选取了沈阳2006年外资产品销售额和2006年全国销售额,沈阳装备制造业中的外资市场控制率是很低的。沈阳装备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等七大产业的外资市场控制率分别是0.96%、0.29%、0.32%、1.73%、0.60%、0.06%和0.09%。

制造业范文篇10

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制造业企业、咨询服务企业、系统软件供应商、制造业应用软件供应商、电脑与外设供应商、网络产品供应商、渠道与商和软件及系统集成商,是构成制造业信息化价值链的基本要素。

制造业信息化价值链的每个基本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每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失败。

图1制造业信息化的价值链

1.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管理者和推动者,其职责是:

1)负责对国家和地方的信息化工作进行宏观引导与管理。

2)负责制定政策,实施项目和计划,以点带面,重点扶持,树立样板,推动信息化应用工程的发展。

3)负责推广先进的信息技术。

4)负责建立和维护公正的市场秩序和竞争机制,保证各个基本要素实现多赢。

2.制造业企业是信息化的最终客户,是主体,其他要素都是为这个客户服务的。

每个制造业企业,都需要根据自己的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管理体制,来选择个性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要实施好信息化工程,企业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企业领导必须对信息化建立基本的认识,必须认识到,信息化是一个工具,是一种手段,需要为我所用,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2)信息化是首长工程,企业领导必须把它当作一个企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必须真抓实干。

3)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必须把信息化作为一个长期的分阶段实施的大项目来进行科学地管理。在项目实施前,必须对信息化工程这个大项目的实施所要解决的问题、每个阶段的目标、项目的人员组织、成本、考核标准进行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控,必须对每一个阶段的实施成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信息化工程这一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项目的成功实施,必须满足项目成功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实施周期、实施成本和实施效果。

4)任何一个试图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革新,一开始总是会降低效率、提高成本。企业这个大系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把革新的成果融入企业,信息化工程也不例外。因此,对信息化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制造业企业应有客观、理智的认识,企业领导要敢于冒有准备的风险。

5)信息化工程的关键,是企业能够在咨询服务商或者软件公司的帮助下,弄清自己的需求。信息化软件实际上是企业管理思想和理念的一种载体,如果软件本身所包含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与制造业企业相冲突,信息化工程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企业需要有既懂管理,又能够清晰地描述自身企业的管理模式与信息化需求,并能够与咨询公司或软件企业进行交流和配合的管理人才队伍。

6)软件既然是一种工具,就必须有能够熟练使用这种工具的人。因此,企业需要培训一批能够熟练软件的应用人才队伍。

7)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件的应用平台日趋复杂。因此,企业需要有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网络和数据库的维护人才,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在国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这类工作外包给专业的软件服务和集成商。

8)信息化建设需要消耗相当大的资金,因此,企业要充分考虑资金的获取渠道与方式,做好预算与成本控制,避免信息化工程因为资金问题而中途夭折。

3.咨询服务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的枢纽,其职责是:

1)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需求的诊断和分析,制定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

2)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软件、硬件和系统集成方案的选型、实施与监理。

3)帮助企业进行多层次信息化人才的培训。

4)不断跟踪和研究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的技术、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变化趋势,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为制造业企业推荐最合适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4.制造业软件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工具制造商,其职责是:

1)提供能够满足制造业企业功能需求,能够在企业的计算机和网络平台安全、可靠运行,并能实现与其它应用软件集成的软件产品。

2)软件产品应具备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兼容性、开放性、易学易用性等特性。

3)为制造业提供软件产品的安装、培训与服务。其中服务包含软件实施、软件升级、客户化开发、解决应用中的问题等。

5.软件服务和集成商是制造业信息化的桥梁,其职责是:

1)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软件的客户化开发、培训和系统升级。

2)帮助企业实现不同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

3)帮助企业维护整个信息系统,并解决信息备份、信息安全问题。

6.电脑与外设供应商、网络产品供应商和系统软件供应商组成了制造业信息化的基础的、与具体应用无关的平台。该平台必须保证整个信息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兼容性。

7.渠道与商负责帮助产品供应商进行产品的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大多数硬件与网络供应商和系统软件供应商以分销和渠道销售为主;而制造业应用软件公司则主要采用直销,自主从事产品的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工作。

二.决定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

制造业信息化的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决定信息化工程成败的因素,而其中,政府主管部门、咨询服务体系和制造业软件企业,是最重要的因素。

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对于整个价值链的影响是巨大的,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政策如何、导向如何,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提出的CAD应用工程,就顺应了当时的企业信息化状况,带动了一大批企业甩掉图板,使用CAD软件,使企业真正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激发了企业实现信息技术深化应用的热情。反之,有些地方和行业的主管部门,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采取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地方保护、行业垄断等做法,规定企业只能用某某产品、某某软件,这就不利于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二,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有没有咨询服务企业的参与,参与的程度与方式如何,也是导致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因素。

许多制造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工程时,考虑得比较多的是建网络、买软件和硬件,在购买前看演示时令人眼花缭乱的好功能,到了企业就是用不起来,数据格式不兼容、借口连不上等问题随着而来。有的企业甚至成了“软件展示厅”,买了一大堆软件,但还是一个混合物,没有真正实现“化合”,没有真正集成起来。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引进咨询服务企业,进行认真、仔细的需求分析,缺乏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总体规划和实施及集成方案。

另一方面,咨询服务业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比较缺乏专业性的制造业信息化咨询企业,高校的专家、教授和研究生是从事咨询服务的主要力量。他们的优势是对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跟踪研究,但是往往缺乏在企业工作和实施项目的实际经验。

不少制造业软件企业除了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应用软件之外,实际上也扮演了咨询服务的角色。企业常常要求制造业软件公司为企业制定信息化方案,甚至进行软件与系统集成等。但是,由于制造业软件企业是以卖自己的软件为目的,所以免不了王婆卖瓜,少数软件甚至用一些模糊、错误的概念来误导制造业企业。因此,制造业信息化呼唤专业、独立、中立的咨询服务企业,来真正站在企业的角度,制定合理的制造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武汉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2年1月成立,它是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深化实施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在全国首创了由政府引导、高校和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新型运作模式。工程中心致力于通过深入的研究,来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体制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制造业企业推荐最优化、最佳性能价格比的解决方案,使企业通过实现信息化,真正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显著降低成本,获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避免信息化投资的失误。

第三,制造业应用软件的选型、实施、客户化开发与信息集成,也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企业没有执行统一的标准。许多企业采用行业标准、甚至是企业标准。连标准化程度最高的产品设计过程,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要求,例如明细表的书写方式等。在后续的工艺编制环节,则根据企业的产品、行业的特点不同,需求差别更大。有的以装配工艺为主,有的以机加工工艺为主,有的以焊接工艺为主等。企业生成各种清单、报表的方式以及编码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企业的管理模式则差别更大,一些传统的大型制造业企业以纵向一体化为主,在整个企业集团建立了严格的分工,建立了内部的供应链,如一汽。而在一些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如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则建立了横向一体化,形成了外部的供应链,如广东南海的铝行材供应链、重庆的摩托车供应链和浙江永康的小五金供应链等。不同的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产品特点、营销模式、采购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因此,不可能用一种类型的管理软件来适应所有的企业。对于流程型企业,如石油、化工、钢铁企业,所使用的管理软件与离散型制造业又有根本的区别。

制造业的内部管理环节众多,差别巨大,因此,应用软件的选型、客户化开发和信息集成十分关键。每个应用软件都有不同的市场定位,适合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生产和管理模式的企业。目前,市场上各类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往往会使企业看得眼花缭乱,难以辨别。因此,咨询服务企业的责任重大,它必须帮助企业甄别、选择应用软件,帮助企业确定特殊的开发和客户化需求,以及信息集成的需求。

制造业企业信息系统的技术子系统与管理子系统的信息集成,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和瓶颈问题,需要制造业企业、咨询服务企业和应用软件供应商共同研讨,确定合理、优化的信息集成解决方案。

许多应用软件提供了二次开发工具,但是大多数提供的是语言开发工具,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开发。比较有特色的是开目CAPP和开目BOM软件提供了可视化的配置工具,企业可以自行根据报表汇总的方式、表格格式和生成过程进行配置,配置方法简单实用。

为了实现客户化和信息孤岛问题,许多大企业专门建立了开发队伍,开发了一些自行使用的工具和模块。但是,随着应用系统日趋复杂,系统的维护越来越困难,一种新的趋势是将这种系统二次开发和维护的任务进行外包。这就产生了对专业的软件服务和集成商的市场需求。目前,在美国,已经有大量的面向不同行业的专业软件服务和集成商,而在中国,由于还存在对服务价值的认同等问题,软件服务和集成商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其角色目前主要由制造业应用软件供应商来扮演。

第四,信息安全问题,在整个制造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随着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深入,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档,对这些电子文档如何存储、备份,如何保证安全,是近年来制造业企业碰到的问题。企业在指定信息化解决方案时,也要进行充分考虑。

更为重要的是,许多企业建立了Intranet,怎样在保证Intranet用户能够访问Internet,又能够避免信息被盗,怎样防止网络病毒和黑客袭击,这都是企业在建立信息化解决方案时,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由制造业软件企业和软件和系统集成商提出了解决方案。制造业企业需要在方案选型时,充分考虑和比较各种信息安全方案,选择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战略理念

1.制造业信息化必须与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信息化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而不是目的。因此,制造业企业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经营目标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使得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立与不败之地的有力武器。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止步不前。

2.制造业信息化必须与企业管理改革联系起来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国有大中型制造业是在计划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布局很不合理。在进行了体制改革之后,国有制造业企业依然面临着严重的与市场接轨,加快市场反应速度的问题。而中国新兴的乡镇和私营企业,以及广大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是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下,顺应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具有敏锐的市场眼光,已经通过特色经营和成本优势确立了自身在市场的地位。但是,这些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也遭遇了技术、管理等问题,企业也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实施信息化工程的前提是管理现代化。只有摸清企业的现状和改革的目标,才能制定出改革的方针和行动纲领。对许多企业,更重要的是要分析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产品定位,理顺营销渠道,找到独特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制造业信息化是企业推进管理改革的一种手段,是先进管理思想的载体,例如,通过实施CRM系统,可以要求销售人员每天填写访问客户的情况,购买意向信息和客户的详细档案,客户服务的情况等,这样就可以保证企业的客户信息不应该人员的更替而遭受损失,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PDM系统,可以更好地贯彻企业在ISO9001质量体系中规定的规范的工作流程。

信息化是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客户购买产品是追求其使用价值,他们并不会因为制造业企业的产品是用CIMS制造的就购买。不少CIMS示范企业,因为生产的产品没有市场,陷入了困境。因此,企业在考虑信息化方案时,应该着重考虑性能价格比,没有必要都搞大投入,动辄上千万。

3.企业选型必须注重实用,避免贪大求全。

不少企业在选型过程中,片面追求先进性。实际上,一些按照美国的国际化巨型企业作为样板开发的软件是不可能直接适应中国企业需求的。例如,某国外大型PDM软件的原型为为了解决世界上最大的一家汽车公司与其外部供应商进行物流供应的问题。而而我国最大汽车公司的产值恐怕也只有那家企业的百分之几,这种软件的过程与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相差甚远,实施成功的概率很小。

企业必须警惕一些概念性的炒作。一些新的名词,实际上没有新的含义,只是一些软件企业将其系列软件打包销售的一种手段。

一些软件产品的功能存在着交叉。例如,一些国外大公司开发的PDM软件,或者PLM软件,与ERP系统在管理思想上有根本的不同,一个是以产品为核心,另一个是以企业为核心。这两种软件从功能上相互交叉,存在互相排斥的关系,因此,能否集成,如何集成是需要深思的。

信息产业竞争激烈,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生命周期很短。有的技术一年前还是先进的,一年后就落后了。因此,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工程的过程中,还是应该从分析自身的需求出发,面向实用,解决主要问题,不能片面的追求先进性。国产的CAD/CAPP/CAM/PDM系统和ERP等系统,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可以经济有效地满足制造业企业的需求,不少产品的性能价格比高于国外同类产品。

4.应处理好整体规划与分布实施的关系

信息化工程的整体规划实际上就是对一个大型项目所要使用的资源、达到的目标、任务分解的步骤、里程碑,成本计划等进行计划。而分布实施就是按照这个总体的计划进行执行,而且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和企业自身需求的变化而逐渐调整的过程,由于信息化工程的内容庞杂,实施周期较长,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变化是十分常见的。

整体规划是十分必要的,没有整体的分析和计划,就可能造成许多局部最优解,而得不到整体最优解;分布实施也是必要的,它使得企业可以适应自身和环境的变化,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选择技术更先进的产品,同时避免一次性的较大投资。在总体规划时,应仔细考虑信息集成方案;而在分布实施过程中,则不管选择的技术和产品如何变化,仍然需要保证应真正按计划实现集成,使得信息流在整个企业信息系统中能够畅通无阻。

5.如何看待服务的价值

目前,大多数制造业企业领导的观念还停留在买产品可以理解,而买服务难以理解的阶段。实际上,整个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成功,可以说是三分产品,七分服务。光买产品不买服务,就象不进行诊断就乱吃药一样,是十分危险的。制造业企业的个性很强,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必须通过咨询服务来诊断清楚问题,通过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来解决软件的实用化问题。

四.中国制造业软件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应明确的战略理念

1.制造业软件企业应处理好研究、开发与销售的关系

中国的制造业软件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客户提供了经济实用的软件产品,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特别是在CAPP和财务软件方面,形成了以国产软件为主的格局。

但是,要应对国际上规模比国产软件企业大得多的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中国的制造业软件企业还必须处理好研究、开发与销售的关系。一些企业没有处理好这三者关系的企业,在市场上形成比较大的波动,一个不错的新产品开发出来,销售额会上来,但下一个版本或者产品跟不上,又会造成比较大的滑坡。

研究工作包括跟踪最新的计算机和管理技术,以及研究市场需求的状况和发展趋势。关键是要深入制造业企业,研究制造业企业本身要解决的问题,获取准确的、有代表性的需求,找出共性,然后结合掌握的技术和管理技术,为企业提供既实用,又具有一定先进性的产品。软件企业应注意研究一代,开发一代,销售一代,形成发展的后劲。软件企业应注意产品的独创性,切忌盲目跟踪国外产品、模仿国外产品,必须形成自己鲜明的工程特色,真正开发出符合其目标客户需求的软件。

在软件开发方面,必须大力引进软件工程技术,对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特别是软件需求管理和配置管理。

在销售方面,随着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由单元应用转向集成应用,客户已经从购买软件产品转变为购买解决方案,因此制造业软件企业应该更多地增加应用工程师和项目实施队伍,来满足企业的需求。

2.应处理好产品与项目,个性化与标准化的关系

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形态复杂、历史背景各不相同,而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管理者的特色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制造业企业对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需求的个性化、差异性和多样性,这就需要解决方案的“量身定制”。因此,软件企业需要提供的是全面的解决方案和服务,而不仅仅是产品。

对于制造业软件企业而言,如果以项目的形式,为每个企业都进行开发,一方面开发成本很高,需要投入的人力资源很大,另一方面也难以保证软件的质量。因此,制造业软件企业必须考虑软件的开放性和柔性,同时尽量把开发工作控制在有限的水平。

对于制造业企业,也必须充分将企业实际与先进的管理模式结合起来,不能纯粹让软件来适应自己可能已经落后的管理模式,尽量推行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应用标准化的软件产品,降低使用成本。

3.规范市场和竞争秩序,实现多赢

制造业软件市场属于一个专业的市场,这个市场的参与者的竞争策略应该是以特色经营和优质服务为主。然而,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软件市场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竞争局面,同样是提供一个制造业企业的解决方案,报价差距非常大。由于软件是零边际成本,有的小企业为了短期的生存和发展,掀起了一轮有一轮的价格战。而他们的低价位往往是以降低服务质量为代价的,常常在连企业的需求都没有搞清楚,就匆忙报价。

这种恶性的价格竞争有至少以下恶果:

1)扰乱了市场秩序,使得中国制造业软件企业的总体盈利能力大大降低。而且往往是价格战的始作俑者损失最为惨重,甚至退出市场。

2)影响了整个中国制造业软件的形象,使不少客户认为国产软件是质次价低。

3)造成许多制造业企业只注重考虑价格,而不是考虑软件能否解决自身的问题。最终导致许多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失败而告终。

另一个问题就是行业保护和地方保护。某些地方采取购买本地的软件就给予资金扶持,购买外地软件就不给扶持的不平等政策;有些军工行业至今还采用行政方式统一采购,指定品牌等方式。这些,都是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相背道而驰的,最终的结果也只会破坏市场秩序,影响应用效果。

整个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一个供应链、价值链,每个环节都应该是增值的过程。只有价值链的每个要素都能够赢,整个价值链才能够持续发展。因此,中国的制造业软件企业应该把竞争与竞合结合起来,共同维系整个中国制造业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形成多赢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