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4:25:26

支持

支持范文篇1

1社会支持的分类

社会支持主要分为工具支持与情感支持。工具支持指的是实际的,有形的帮助,如人力、物力。情感支持指的是抽象的无形的帮助,通常指的是亲密的人给予的支持。

2双向社会支持的内涵

双向社会支持指的是提供社会支持和获得社会支持。尽管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倾向于接受支持带来的好处,但很多学者注意到了这个结构的双向性质,认识到给予和接受支持的优势。有研究表明,给予社会支持与降低死亡率有关。尽管对给予社会支持的益处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这些益处已经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得到了证实,例如可降低死亡率[6]。社会支持的互补性反映在双向支持假说中[7],该假说表明,与单纯给予或接受支持的人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提供和接受支持的人会获得更大的心理益处。

3双向社会支持的测评工具

Shakespear-Finch等[8]于2011年发表了《给予和接受情感测量》的文章,介绍了社会支持的双向性质,重要的是作者开发了2-WaySocialSupportScale(2-WaySSS)量表,2-WaySSS量表同时评价给予情感支持、给予工具支持、接受情感支持、接受工具支持4个主要维度。该量表提供了一种测量工具,可以在不同研究不同人群之间比较社会支持研究成果。徐美君[9]将其译为中文版的双向社会支持量表。并检验了信效度,结果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中文版双向社会支持量表包括4个维度、21个条目,其中提供情感支持(5个条目)、提供工具支持(5个条目)、获得情感支持(7个条目)和获得工具支持(4个条目)。问卷采用Likert5级评分,1分(完全不符合)~5分(完全符合),所有条目均为正向计分。所有条目得分相加为双向社会支持水平得分。

4双向社会支持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4.1国外双向社会支持研究进展

国外关于双向社会支持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结论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4.1.1性别国外关于支持互惠性的研究显示男女之间存在性别差异。Saito等[10]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在亲密关系中更多的作为支持提供者,因为支持和援助可以提高她们的自尊以及她们人际关系网中的价值,而男性较女性而言,更多的依赖从婚姻关系中获得支持。AriVäänänen等[3]对芬兰西南部Raisio镇的1110名全职市政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探究病假缺勤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女性更多地从给予支持中获益,而男性似乎从接受支持中获益。4.1.2均衡社会支持不足会引发病人的负性情绪,如悲观、孤独、失眠、焦虑、抑郁。过度受益也可能会对一个人的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如负罪感。许多研究也已经报道了接受大量非互惠支持与身体健康之间呈负相关。公平理论家强调,当个人感到公平对待时,有助于幸福。也就是说当个人在交往中感受到得到的与付出成比例时,会感受到幸福。Carr等[11]的研究发现,男性过度获得支持,会丧失自主健康以及降低尊严。4.1.3角色有研究显示,作为一个支持的提供者能减轻心理痛苦,更有助于老年人的幸福。对于老年人来说,回报支持和帮助的能力被发现与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相关。这意味着,提供支持能使老年人获得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这让我们想到一项著名的实验。艾伦·兰格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20世纪时,她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有意义的实验。即在当地的一所养老机构选取了一批老人,年龄为65~90岁,她们之中有47名老人被随机分到试验组,并在初期就主动告诉他们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养老院准备了一些植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一种植物,并负责照顾好植物。另外有44名被分配到对照组,他们被告知,会有专人照料他们的方方面面;同样他们每人也有一棵植物,但不用他们照顾会有专人来给植物浇水。这项有趣的实验共持续了3周。结果发现,试验组的老人能感受更多的快乐,对快乐的感知也更明显。护士的评估结果也显示(护士对研究毫不知情),试验组老人中93%的身体状况有明显的改善;而对照组参与试验的老人中仅有21%的身体状况向好的方面变化。因此,使病人拥有一种掌控感,并助其达到既定目标,对于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12]。且已有研究表明,生活掌控感与社会支持息息相关[13]。4.1.4时间效应有国外学者提出以“supportbank”一词来说明在亲密关系中提供和接受支持的长期投资。许多处于工作年龄的人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提供支持,直到很久以后才开始需要和接受支持作为回报。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提供者,给予他人帮助,接受方会储存这些支持。随着时间推移或条件变化,我们需要帮助时之前的接受方会给予帮助。Podlogar等[14]提出,平衡时间观念一词,时间分配要视情况而定,有的时间观必须优先。

4.2我国双向社会支持研究进展

王大华等[15]在亲子支持对老年人的影响一文中发现,接受支持对老年人的自尊感、恩情感有显著提升作用,对孤独感有减轻作用,因此,可以增强主观幸福感。我国学者赵彤等[16]探究了双向社会支持对老年人老化期望的多维度影响,使用了整群抽样法在当地的2个社区选择了60岁以上的老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为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化期望量表、简版双向社会支持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作为研究工具。研究显示在双向社会支持的4个维度中,提供工具支持和情感支持、获得工具支持和情感支持均对老年人老化期望有影响。以往研究中,多显示老年人群以获得支持为主,但有证据表明老年人不仅需要获得支持,也愿意向他人提供支持[9],发挥自我价值,这种社会关系的互惠性对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老年人幸福感,从而积极地体验老化,维持较高的老化期望水平。徐美君[9]用其翻译并检验过适用性的双向社会支持量表,在南京市的公园、社区等地采用随机问卷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测量。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提供情感支持水平高于获得情感支持,但差异不明显,提供工具支持的水平显著高于获得工具支持[9]。究其原因,可能与研究对象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有关,在研究对象身体状况、经济条件尚可的情况下不愿麻烦他人。

5思考与展望

支持范文篇2

1肠内营养支持实施方法

1.1供给途径

肠内营养支持供给途径主要有鼻胃管、空肠造瘘和鼻肠管三种。

1.1.1鼻胃管在术前30min,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规格合适的硅橡胃管和鼻胃管,将其经鼻插入,若在插管中遇到障碍,切不可强行用力。在术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留置鼻胃管在十二指肠吻合口下方或下降段20cm的地方。在术后用负压引流袋进行胃肠减压,经过鼻胃管给予营养支持,并用盘带固定。

1.1.2鼻肠管这种途径在临床上使用最广泛,主要方法是在手术日当天早晨,将鼻肠管和鼻胃管一起置入患者的胃内,手术中再将鼻肠管送到空肠上至吻合口3cm处或者十二指肠下降部,胃管置于胃内,在术后用负压引流袋进行胃肠减压,经过鼻胃管给予营养支持,并用盘带固定。

1.1.3空肠造瘘这是通过将营养管置于空肠的一种给营养的方法,对于那些需要长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一般造瘘口于空肠端侧吻合口的20cm处,放引流管,然后缝合造瘘口。这种途径不仅能够减少患者因为液体饮食而引起的误吸和呕吐现象,并且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能够同时进行,但是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一些与空肠造瘘有关的并发症。

1.2输注方法

临床上医生需要根据膳食的性质、管端的位置、喂养管的大小和类型及需要的营养量而定。常用的输注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连续用泵滴注。将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将一段泵管嵌在泵槽中,将营养管和泵管连接起来,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定参数,均匀滴注;(2)灌注法。用漏斗或注射器将预先配好的营养液缓慢加到喂养管中,每次的量控制在150ml左右,5次/d。由于这种方法副作用比较多,故临床上已很少使用;(3)间歇重力滴注。这种方法也是先把营养食放在一个容器中,然后借助重力将其经过输液管和营养管缓慢滴入肠内,每次控制在300ml左右,5次/d。

2肠内营养支持的开始时间和效果

传统的医学观点认为,肠内营养支持都是在患者的肠功能能够排气后的第4天左右才能允许进食。但是近些年来,经过不断研究发现,经过胃肠外科术后的患者如果在早期接受营养支持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的高代谢率及肠源性感染的发病率,故后来关于术后对患者的早期营养支持开始时间不断提前,甚至有学者认为术后12h就可以开始,但是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术后24h开始[3-4]。

2.1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好处

2.1.1帮助胃尽快恢复功能(1)通过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刺激胃肠道,激活内分泌系统,使得胃肠内能够调节胆汁、胰腺和胃液分泌的一些激素的释放量和合成量增加,进而增加胆汁的排泄量,起到保护肝功能的作用;(2)增加消化道血管中的血流量,提高全身的免疫力;(3)营养液中富含的纤维素能够帮助恢复胃肠功能[5-6]。

2.1.2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早期的肠内营养在倡导提供营养的同时,还能够帮助肠黏膜的增生,以维持肠黏膜细胞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起到免疫屏障的作用,避免毒素和细菌的移位,进而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7-10]。

2.1.3帮助人体恢复氮平衡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能够给人体提供足够的氮源,这样就有利于相关蛋白的合成,纠正负氮状态。

2.2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不良反应

患者在接受早期营养支持后容易出现腹泻、腹胀、恶心等不良反应,这可能与营养液的成分、用量、浓度或流速有关[11-13],一般情况下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病情也都能得到缓解,如果在处理后不良反应并没改善,应该立即停止营养支持。另外,对于那些经过大手术的患者,在术后的应激期,肠黏膜的血流量比较少,氧供给可能会出现不足,神经内分泌系统会有一些异常反应,肠动力也会出现障碍,此刻给予营养支持虽然能够帮助重建代谢功能,但是也会加重对一些组织的损伤,可能造成胃黏膜的水肿,影响后期的恢复[14-15]。

支持范文篇3

一、近年来猪肉价格波动的新特点

1.周期短。2003年以前,我国猪肉价格有波动,但没有那么频繁。如1993年猪肉价格较快上涨后,到1997年都是相对稳定;1998年猪肉价格回落后,到2003年也是变化不大。然而,2003年以后,猪肉价格波动频繁。2003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开始较快上涨,2004年底涨到峰顶后开始回落;2007年又开始上涨,2008年涨到峰顶后回落;2009年秋开始反弹,2010年1-6月又迅速下跌;2010年9月又上涨,2011年9月达到最高价位后至今才相对稳定,但价格仍在高位运行。猪肉价格如此频繁的涨跌,之前是比较少见的。

2.幅度大。2003年以前猪肉价格波动的幅度比较小。1989-1993年猪肉价格基本没有变动,每公斤在6-7元之间;1993年猪肉价格开始较快上涨,1994年的涨幅最大,从年初的8元左右/公斤,涨到年底的近14元/公斤,涨幅6元,近80%;1998年猪肉价格回落到10元/公斤,跌幅4元,近30%;1998-2003年猪肉价格多维持在10-11元/公斤之间(只有1999年3月降到7-8元/公斤,但很快又恢复到10元/公斤)。而2003年之后,猪肉价格波动的幅度比较大。2004年猪肉价格由2003年的11元/公斤涨到15元/公斤,2006年又降到11元/公斤。到2008年,猪肉价格又涨到25.77元/公斤[1],上涨15元之多,接近140%。2009年4-6月猪肉价格又下跌到16元/公斤,跌幅10元,近40%。到2011年9月,全国各地猪肉平均价格再涨到30元/公斤[2],上涨近100%。有的地方猪肉零售价还曾达到40元/公斤。如南京市苏果超市中山北路店,五花肉47.6元/公斤[3],北京部分超市猪肉的零售价也达40元/公斤。

3.影响深。2003年以前猪肉价格波动还在合理的范围内,很多农民还继续养猪,消费者还能承受,社会反响不大。而2003年,特别是2007年之后,猪肉价格波动对养猪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很大。一是猪肉价格大起大落使养殖户无所适从。猪肉价格上涨,人工、饲料及其他生产资料的价格也跟着上涨,养殖户收益不多;而猪肉价格下跌,人工、饲料及其他生产资料的价格却有“刚性”,难以下降,养殖户亏损,养殖规模大幅收缩。至今,仍有很多原养殖户“谈猪色变”,不敢养殖或恢复原有养殖规模。二是引发通货膨胀。价格波动具有联动性、传导性、同步性和放大效应。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会引发人们对农产品、特别是食品涨价及劳动力工资提高的预期,从而带动其他产品价格在短期内全面上涨。如2010年7-8月,由于受猪肉及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我国早籼稻、小麦、棉花等出现了大幅上涨,到2011年1月,粮食价格同比上涨达15.1%[4],而之前则一直保持着稳步上涨的态势。三是人民的生活质量降低。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居民的肉类食品,猪肉价格的上涨,居民的生活开支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福利降低。“猪肉吃不起”已成为当前一些市民的口头禅。

二、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

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是多层面的。但从根本上看,是我国对养猪业发展的支持和保护的力度不足。

1.对养猪业补贴偏少。养猪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猪肉价格上涨,政府也比较重视发展养猪业。然而,由于养猪业大多只是农民家庭的副业,猪肉也只是人们消费品中的副食品,所以国家对养猪业支持的力度不如对粮食生产支持的力度大。如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农民实行了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一系列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2010年,全国粮食生产补贴资金由2004年的145.2亿元增加到1334.9亿元。地方财政也相应安排直补资金[5]。而国家对养猪业的重视和支持,主要是从2007年起。针对当时猪肉价格猛涨的问题,2007年6月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应对猪肉价格上涨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主要是支持母猪的饲养,但每头每年补助也只有50元的标准[6]。后来一些地区给养猪户补贴100-200元/头,但农户种粮直补的标准也在提高。如2011年福建省种粮补贴标准为粮食主产区每亩补贴57.27元,粮食非主产区每亩补贴47.27元,比原来高了许多[7]。据业内人士透露,2011年有关部门可能会下拨约30亿元的资金扶持生猪养殖业,但目前尚无最后定论[8]。我国对养猪业支持力度不够,不仅养猪会计成本高,而且机会成本也高,普通农户在种粮之余,作为副业,必然选择外出打工而不愿意养猪。养猪专业户也因难以承受高成本和低价格的风险而清圈停养。

2.忽视在流通领域对养猪业的保护。我国财政对养猪业的支持,主要是安排专项资金建立母猪保险和饲养补贴相结合的制度。在生产领域对养猪业的支持,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和提高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然而,我国的生猪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养殖户只能被动地接受价格的变化,并根据价格的变化作出生产决策。由于政府对养猪的补贴,加之猪肉市场价格在高位运行,养殖户便开始增加生猪养殖。而等到生猪出栏时,市场上猪肉供给过剩,一些地区为规避风险,出现生猪提前出栏、集中出栏现象,又使得生猪供给激增,加剧了供求矛盾[9],给养猪户造成更大的损失。2008年的调控,就直接造成2009-2010年出栏生猪数量供过于求,从而导致猪价格低迷,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经营。虽然国家启动了冻肉收储,但冻肉收储是按已降下来的价格收购,而且收储量有限。如2009年全国生猪出栏量达6亿头,而中央冻肉收储总量仅为12万吨,相当于150万头生猪,收储量只占3%左右[10]。由于收储政策在调节大的供需面上影响力不大,一些地区生猪价格却依然持续走低,养殖户损失严重。这又给下一轮猪肉价格暴涨埋下了“祸根”。

3.对养猪业的支持缺乏科学方法。我国对养猪业的支持,主要是考虑消费者的利益,而对养殖户的利益考虑的少。对养猪业的资金补贴主要又是给养猪大县的养殖户补贴。一些地区的政策规定,年产50万头生猪以上的养猪大县养殖户才能获得养殖补贴,其他县市的养猪专业户没有补贴。市场经济条件下猪肉的价格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决定,养猪专业户能赚钱时就多养猪,不赚钱时就少养猪甚至不养猪。这一政策容易导致猪肉价格暴涨暴跌。一方面,造成不公平竞争和养猪小县小户少养猪甚至不养猪。据农业部门的测算,在2007年7月份的价格水平下,养殖一头猪的利润大约是200元左右,养殖规模达到50头以上,利润才能超过10000元,这对于小规模养殖的散户吸引力不大[11]。另一方面,养猪大县大户多养猪甚至弄虚作假。为了得到100-200元/头的补贴,养猪大户积极性过于旺盛,养猪大县也必然保持50万头以上的养殖规模而不及时调整生猪产量,容易造成市场持续供过于求,从而导致行业性的全面亏损[12]。猪肉价格难以跳出暴涨暴跌的怪圈。

三、完善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

1.在鼓励种粮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禽等养殖业。粮食是人类生存基本生活资料的必需品,而且我国有13亿人口,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国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同时,也要大力发展畜禽等养殖业。常言道“粮猪安天下”。1999年,日本用于支持国内养猪业的总体支持量(AMS)就达2650亿日元,占用于支持国内农业的总体支持量的35%[13]。只有“米袋子”与“菜篮子”一并抓好,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目标。从生产者的角度看,扶持养殖业发展,有利于降低畜禽等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养殖业大发展,有利于增加畜禽等副食品市场供给,丰富人们物质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禽蛋等副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力发展养殖业,增加肉禽蛋等副食品供给,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加大对养殖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既要重点支持养猪业的发展,稳定猪肉价格,又要大力发展牛羊禽等养殖业,不断扩大养殖业支持的范围,增加肉类供应品种,稳定肉类价格。

2.在生产领域支持的同时,加大在流通领域保护的力度。我国猪肉及其他农产品成本高,价格波动,除了生产成本提高造成外,流通领域交易成本提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我国收费公路多,交易手续繁杂,在流通领域产品买卖被层层“扒皮”,造成价格高上加高。有人在调研中发现,生猪出栏价16元/公斤,经过检验、交易、运输和屠宰后,肉档出售价则近40元/公斤[14]。农业部2008年的调查显示:在生猪饲养屠宰销售等环节总成本中,生产环节占86.9%,其他环节占13.1%;在总利润中,生产环节占69.88%,其他环节占30.12%。在肉鸡饲养屠宰销售总成本中,生产环节占76.66%,其他环节占23.34%;在总利润中,生产环节占15.75%,其他环节占84.25%。在蔬菜产销各环节总成本中,生产环节占42.5%,其他环节占57.5%;在总利润中,生产环节占7.6%,其他环节占92.4%。在粮食产销各环节的总成本中,生产环节占73.9%,其他环节占26.1%;在总利润中,生产环节占26.45%,其他环节占73.55%[15]。可见,农产品在流通领域的成本和利润相当高。另一方面,我国生猪养殖及其他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组织方式落后,市场供需信息不灵,容易造成产品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低迷。要打破猪肉及其他农副产品“谷贵伤民”和“谷贱伤农”的“两面伤人”的怪圈,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应在生产领域反哺的基础上,加强在流通领域的保护,多方位支持农业发展。一是构建信息平台,实现产销对接。充分利用现达的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流通领域电子商务,通过虚拟的网上协同商务平台,提高供求信息公开及透明化程度,为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有效对接的中介和桥梁。同时,减少流通环节,建设绿色通道,并加快公益性市场建设,提高交易服务质量,降低农产品交易费用。二是完善储备制度,平抑市场供求。在农产品供过于求时,通过实物收储来减少市场供给,防止价格暴跌;在农产品供不应求时,通过实物放储来增加市场供给,抑制价格猛涨。把价格维持在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对于储备难度较大的肉类食品(一般要放到零下18摄氏度的冷库中保存),应不断创新储备机制和方式。必要时应鼓励社会力量进行储备。政府对肉品储备单位、储备数量、储备费用等进行严格管理,并根据肉类产品市场价格季节性走势规律,逐次分批地投放到市场中,避免冻肉轮换的时间点与肉类市场价格的涨跌背道而驰。三是建立期货市场,稳定交易价格。期货市场有利于生产者通过期货的价格走向随时了解产品交易价格的走向,既能指导生产,又能保证收益。美国有着成熟的农产品(包括猪肉)期货市场,为生产者规避风险提供了保障,实现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相对稳定发展。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玉米、大豆等一些大宗农产品的期货市场,如果肉类及其他一些小宗农产品也能上市期货交易,将可以避免这些产品市场价格大幅度地起落,有利于推动畜禽等养殖业及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支持范文篇4

关键词:农业推广;金融支持;金融支持业务范围

一、农业推广的金融支持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推广的金融支持是明显不足的,其具体问题表现为多个方面:(1)农业推广资金与金融业务不平衡,我国很多地区的涉农金融机构主要业务都是“三农”,主要发展的金融业务具有频率高、一次性量小的特点,在进行投资时,金融机构有着过于谨慎的特点;(2)担保机制不健全,在农村地区,农业保险信用机构并没有十分完善,保险机构的工作缺乏主动性,而担保资金的落实同样存在一定困难;(3)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针对农业推广的相关政策并不缺乏,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却效果不好,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和政策法规相对应的实施系统,同时,我国部分地方地区并没有地方针对性的指导性文件;(4)在农业推广的微观层面,专业人才是相对缺乏的,特别是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村镇总是存在着农业推广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关于此类知识的培训机构相对较少,甚至没有,而具有此类知识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整个队伍的业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二、农业推广的金融支持方法

(一)创新金融支持业务范围。为让产品供需得到更好的连接效果,必须要创新金融支持的业务范围,让金融产品更为有效,让农村金融需求得到满足。要想实现良性竞争,就必须要发展多种渠道的金融制度与金融扶持制度,依照资金需求特点与农业推广政策来制定方案,让业务服务与金融制度可以完美对接客户,进而促进金融机构和农民的双赢。如在法国,就曾为农业推广工作成立了农民协会与合作社协作模式,在资金支持方面,法国国内相对较大的信贷银行都会对其给予资金支持,如互助信贷联合银行、农业信贷联合银行,这样可以和国家农业政策、农户农业贷款紧密结合。在选择资金支持渠道时,应该参考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公平竞争为原则,进而促进农业推广的职责明确、产权清晰。(二)健全担保保险机制。在健全担保保险机制方面,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让农业担保机构可以及时建立,让农业担保业务得到全面开展,利用保险机构、金融机构以及农业担保机构的共担风险机制,可以让农业担保机构建设得到加强。除此职位外,还应该对联保责任制予以推广,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可以让农业生产保险体系制度更为稳定,只有确定好农业保险的投保费用、农业保险的险种才能让农业保险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三)完善金融支持规章制度。1、民间融资的规范。以我国鄂尔多斯地区为例,依照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地区现有的金融支持市场是农村民间小规模的,对此,应该让农村金融市场进入条件更为宽松,让私人的金融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还应该对金融机构的创新改革予以推动,让自身服务质量得到增强,创建出一个有利于农业推广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2、法律法规的完善。针对农业推广法律法规,应该对其做到进一步完善,让保护力度得到增强。农业推广工作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面临着新挑战,对此,我国针对性地颁布了各项条例与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实施条例》等,在进行农业推广工作中,应该依照相关条例对农业推广系统进行完善。3、金融帮扶制度。以日本为例,该国在农业推广上,利用合作金融支持与政策资金支持两种方法实现了金融帮扶的目的,针对农业、渔业及林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困境,可以通过扶持资金的拖长对其进行帮助,这对于我国金融帮扶制度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农业金融体系中应包含合作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金融机构,这些机构要做到分工明确,以合作金融机构为例,其主要的服务对象就应该是农民。(四)提高农业推广人员能力。1、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农业推广人员,应该要加强一线操作人员的培训强度及培训频次,让其专业素质得到提高,同时,还需要针对农民进行训练,让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提升,在对农业生产者进行培训时,需要保证培训方式的有效性,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方式、集中教授方式与田间实地教学方式结合的方法,让农业生产者清楚现代农业技术的作用。如在我国湖南双峰县,就依照农村科技合作社完成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我完成品牌商标注册工作,且专业农业经济人就已超过300人,合作社总成员数量已在12000人以上。2、提高主观能动性。首先,应该让科技示范园区的主导作用得到增强,确保指导统一性和规划统一性,根据当地社会与政府的力量,需要让技术示范园区更为合理与完整,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有科学水平相对较低或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那么需要依照农事季节特点,需要利用现场演示与示范区培训班结合的手段,在对农民进行教育时采取案例教学法,让其更为生动,让科技意识得到提高;其次,应该对绩效考评制度管理进行加强,让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得到提升,改革人事制度,让投入增加,让机构得到精简;最后,需要将相关法律政策道德培训力度予以加强,并努力构建起农村与城区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对农民文化水平进行改善。综上所述,针对农业推广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创新金融支持业务范围、健全担保保险机制、规范民间融资、完善金融扶持制度、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农民主观能动性的方法对其予以解决,进而让我国农业推广的金融支持效果得到提高,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唐捷宇 李桂兰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支持范文篇5

一、江苏创新驱动战略的绩效

1989年,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技兴省”战略,2006年又确立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目标。《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显示,2010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连续三年蝉联榜首,这一成绩的取得可以用一系列事实来说明。2011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34.8万件,授权量20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8.47万件,均居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授权量1.1万件,位居全国第三(见表1)。2011年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19.6万件,授权专利11.9万件,均居全国第一。201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不含直辖市)中,江苏省有三个,分别为南京、苏州和无锡。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江苏全社会R&D投入分别为580亿元、680亿元和840亿元,均居全国第一。2011年全社会R&D活动经费为107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这一比例高于大部分省市,但与北京、上海等还有一定差距。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从2000年的19.4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84.2万人(其中R&D人员为44.6万人)。

二、江苏金融支持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江苏经济走在全国的前列,金融为推动江苏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江苏金融支持创新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我国金融体制的固有局限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正在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渡,银行信贷融资仍是主要的融资方式。银行基于稳健的经营原则,缺乏对高度不确定性的科技创新的支持。目前我国的利率并没有完全市场化,银行体系也比较单一,竞争不充分。较高的存贷差和没有竞争压力,使银行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动力缺乏,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中小企业。我国的创业板于2009年10月23日在深交所正式启动,获得快速发展,但在筛选、定价、退市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债券市场以国债为主,即便在十分弱小的企业债市场上,发行主体也仅局限于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且发行程序复杂;债券利率不能超过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的1.4倍,这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并阻碍了大量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在债券品种上,我国多是中长期附息债券,短期债券和可转换债券很少,有助于创新型企业融资的高新技术债券和垃圾债券更是缺乏。

2.创新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来源单一长期以来,江苏科技创新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商业银行,社会资本无法有效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然而,政府资金投入毕竟有限,银行信贷资本又缺乏支持科技创新的动力,这导致创新活动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在美国等创新型国家,创新资金来源于富有个人、大企业、金融机构、养老金、各种基金和政府投资等多种渠道。通常,科技创新型企业面临的风险较大,且缺乏可以用作贷款抵押的资产。虽然科技创新型企业也有可能获得高收益,但概率很低,即便对于那些获得成功的企业,商业银行也只能按约定的利率收取利息;如果企业失败,商业银行的贷款将难以收回,因为收益和风险的不对称使银行贷款更愿意选择风险较低的领域。科技创新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其资金需求反而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与此同时,我国的一些制度性因素把绝大多数企业阻隔在资本市场融资主体之外。江苏民营中小型科技企业数量众多,尽管其技术创新程度较高、社会贡献大,但由于经营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低,再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仍不完善,多数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并不能获得足够的上市机会,无法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3.风险投资和信用担保发展不足目前江苏已有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主要来自于政府和有政府背景的国企,养老金、保险公司、境外资本和民间资本等比重太小。江苏民营科技企业以中小型居多,迫切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而风险投资资金规模普遍偏小,资金来源单一,无法有效分散风险,制约了其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资本市场是风险投资退出并实现投资增值的最佳场所,虽然我国的创业板已经正式推出,但市场仍然不够健全,退出机制还有待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实现上市绝非易事,这制约了风险投资的发展,最终也影响了科技创新的成效。通过信用担保机构等第三方中介,可以有效解决科技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江苏省、市、县三级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已经初步建立,部分缓解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问题。但江苏科技创新担保体系并不完备,地方担保机构实力不强,管理能力较弱,部分担保机构经营方向发生偏移。

4.中小企业受歧视与融资难江苏是个经济大省,中小企业数量多,中小企业在江苏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2010年底,全省中小企业总数超过120万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5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9%,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贡献了70%以上的出口创汇,吸纳了80%以上的就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1]然而作为推动江苏经济创新发展重要力量的中小企业,一直受到融资难问题的困扰,特别是在国家不断紧缩银根的2011年,中小企业融资难更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江苏省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不够,一方面是因为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特别是大中型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其贷款主要流向成熟企业和大企业,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足。另一方面,相对来说中小企业有规模小、稳定性差和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等弱点,抗风险能力一般较弱,制约了其融资能力。

5.其他问题及原因2011年底,江苏省共有普通高校126所,在校大学生179万人,双居全国第一。然而,全省普通高校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的比例仅为50.08%,低于全国50.68%的平均水平,列全国第11位。[2]江苏省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科技创新成效也名列前茅,但金融创新人才特别是熟悉科技创新的复合型高层次金融人才缺乏,影响了创新能力。江苏是吸引外资大省,虽然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是高科技产品,但在江苏的生产环节基本上是利用廉价劳动力和环境资源,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不在江苏。此外,江苏金融支持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品种少,金融运行的硬件基础设施不健全,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这都阻碍了金融对创新的促进作用。

三、江苏创新驱动战略的金融支持对策

2011年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位居全国首位,江苏绝不能为此沾沾自喜,应该时刻保持忧患意识,认识到其他省市不断追赶的努力,认识到自身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坚持不懈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金融在江苏创新驱动战略中的支持作用。

1.加大政府政策性金融支持当前江苏要继续加大各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逐步提高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全省科技经费投入总额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通过财政投入引导企业主体性投入和社会多元化投入,力争“十二五”末,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700亿元,占GDP的比例达到2.5%。江苏省可以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降低科技创新的融资成本,扩大其资金来源。江苏各级政府可针对一些行业的重点企业或某些特殊项目实施贷款贴息,以缓解企业创新活动的融资困难。江苏省要发挥政策性银行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支持作用。一方面,政策性银行要积极对部级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等给予重点支持;另一方面,要适当关注科技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和项目,比如国家开发银行在江苏省的分支机构可每年安排一定规模的授信额度,以统贷方式向有借款资格和承贷能力的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发放中小企业贷款。

2.提高商业银行效率,拓宽信贷融资渠道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银行间接融资占我国社会融资总量的70%以上,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仍相对滞后,因此,在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中,银行信贷融资应发挥主力作用。受我国当前既有金融体制的限制,江苏省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但是我国金融发展方向必然是逐步放开管制,逐步市场化、自由化。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出台,标志着我国真正向民间资本开放了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微型金融机构市场,并赋予其作为第一大股东掌握金融企业主导权与控制权的法律资格。[3]江苏省要利用这一机遇,勇于创新,在法律限定范围内,放宽对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中小金融机构,吸引国内外优质金融机构到江苏发展,扩大支持创新驱动战略的资金来源。同时要加快筹备发展科技支行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为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中小创新型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不断完善和创新银行金融服务方式,开发符合科技创新融资特点的金融产品等,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率。

3.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水平江苏要通过财政激励、政策扶持等,充分利用现有资本市场,支持运作规范、有实力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主板和创业板市场上市,提高具有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的直接融资水平。其中,特别要支持有条件的高科技创新企业到我国中小板和国外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2011年,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猎杀中国股”现象暴露出我国企业海外上市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江苏在支持企业上市过程中,要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督指导,避免“猎杀中国股”现象再次发生。债券融资是一种重要的直接融资方式,江苏要采取税收优惠等措施,进一步探索债券融资的新方式,鼓励具备条件的创新型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

4.大力发展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可以减弱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分担风险。目前,我国创业板已正式启动,这将为风险投资提供一个有效的退出途径,带动风险投资的发展,进而促进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在扶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作用突出。江苏省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以政府投入为先导,加上适当的税收优惠等,通过政府财政和科技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合作,建立起符合本省实际的风险投资机制,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5.大力发展信用担保市场江苏省担保行业整体规模实力处于全国前列,但单一担保机构的规模较小。江苏省要通过财政注资和跨地区、跨所有制并购重组等方式,培育一批资本、规模和创新能力位于全国前列、有较强影响力的领军担保机构,促进担保机构做强做大,为科技创新融资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务支撑。江苏民间资本和引进外资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要鼓励民资和外资进入担保领域,形成各类担保机构有序竞争、相互补充的格局。同时,要提高江苏省再担保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创新担保机构的产品和业务模式,积极研究建立再担保机构,完善全省的信用担保体系。

6.合理有效利用FDI,支持江苏创新发展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宝”,凭借技术优势可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和高额利润,没有企业愿意放弃对技术的控制权或自愿转移技术。江苏是吸引外资大省,FDI携带技术进入江苏的同时,更会想方设法防止技术外泄。江苏必须千方百计争取促进FDI技术转移,以提高江苏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一是要继续实行税收优惠等鼓励政策,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资工作,吸引科技含量高、符合江苏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要求的外商投资项目。二是要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与江苏本地企业的合作。加强外资企业与江苏本地企业在研发方面的合作,鼓励内外资企业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加强内外资企业的产品联系和人员联系,促进FDI技术溢出。

支持范文篇6

1.1土地产权不清,无法进行质押贷款。由于农户的产权不清,不能使用土地进行质押贷款,农村土地产权的归属问题至今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也没有明确的文件精神指示。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贷款者不能使用国土资源作为质押物进行质押贷款,这就使一些拥有土地资源的农民无法使用土地进行质押,或得到银行贷款,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的流转。1.2社保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居民的社会保险、居民的社会福利、居民的社会求助及对居民的优抚安置、居民个人储蓄保障等相关内容。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仍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如:能够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局限性,工作经验、学历、薪资待遇等一系列问题都严重制约了人们的发展,一部分人宁可在农村种田过着清贫的生活,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衣食父母”———土地,因为土地资源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保障,如果农民轻易放弃耕田种地,大部分人就会认为是放弃了自己的饭碗。1.3农民对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在很多村屯中,村委会、村干部对于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的总体文化水平也不高,对土地流转管理的宣传政策也不了解。对于相关法规的认识也不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制约了资金向农村流动,束缚了金融事业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普及。1.4农村资金外流,信用社金融支持力度不足。黑龙江省农村土地资源流转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金融业信贷的大力支持,在省内现有的金融机构中,唯有农村信用合作社能够为农村土地的流转经营提供信贷业务,而其他金融单位仅是吸收存款,这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近几年,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大对相关支农业务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支农服务质量和效果,但仍无法满足农村土地流转资金需求。1.5金融部门业务创新能力低,服务质量不高。各大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竞争意识,严重缺乏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意识,且服务手段比较单一。农村信用社主要的服务项目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该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仅依靠贷款业务取得的利息,对金融服务品牌的建设和服务方式方法的创新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无法提供农村土地流转等相关金融服务项目。1.6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比率在增高。目前,很多信用社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效果不佳、企业经营决策失误、各类债务废弃无法收回等问题,这对信用社的资产管理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使得信用社在金融业务办理方面力不从心。同时,因为农业有周期性、高风险性特点,一些金融单位在日常经营中,向商业化靠拢,金融业务资金主要流向了收益较高的城乡和经济比较繁荣的城镇或非农业部门、单位。此外,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一些金融机构,每年都会通过缴纳存款准备金、购买国债、金融信贷等业务操作,使大量资金流出了农村,极大削弱了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农作用性。

2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情况

2.1金融支持不足黑龙江省的金融类行业总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在国内金融行业中竞争力有限,尤其是金融行业的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落后,虽然近几年黑龙江省经济呈稳定发展、年增长率持续上升,但金融行业的服务水平仍远远不能满足本省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资金支持力度。本省金融组织机构数量有限,仅有哈尔滨银行、龙江银行、阳光农业保险与农村土地流转有金融业务往来。除省内金融机构数量不足外,还存在金融机构规模不大、影响力太弱的实际问题。2.2金融业务往来中存在的问题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金融业务往来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业务往来中,不良信贷客户量逐渐增多,致使放贷金额逐渐增大,但很难全额收回。因为农业耕种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很多因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破坏是人为无法控制的,这就导致农业信贷风险增大。部分金融单位信贷工作人员的风险判断意识差,风险的防范意识弱,控制能力不强,造成农信的信用额度低、综合素质不高、收入不稳定等问题,还造成信贷业务还款不及时、违约率不断增长。久而久之,金融机构就会逐渐减少农业信贷的业务操作量。第二,金融机构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资金支持逐渐减弱,资金大量转向城镇,很多金融机构考虑到放贷给农村地区的信贷风险太大,资金回收率低,不敢放贷给农民。还有一些收入相对较高的农民将自己耕种的收入存到银行,资金通过银行快速流向了城市,农业生产劳作的流转资金也随之减少,不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3加强金融支持力度的基本策略

3.1创新支农土地流转金融业务

为更好地满足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高效、顺利进行,政府部门应加强金融机构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加强服务政策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可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高效、快捷、低投入地推广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服务。根据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的群体对象、农村区域特征、农民需求差异,对客户进行详细的类别划分。金融组织机构要积极主动研发满足农村经济现状和农民消费的金融产品。各金融组织机构还应对农户需求进行考察、调研,要针对用户的实际需求,主动拓宽小额度信用贷款的服务范畴,要按照农村金融客户的经济发展特性,创新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的结算方式,要研发符合农民实际需求的结算工具,从而进一步提升农户的结算效率,降低农户的支出。

3.2强化金融支持保障政策

强化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金融支持保障政策,降低金融行业的操作风险,提升金融组织机构的回馈效率,同时有效控制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业务的款项资金。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关注农村经济金融的生态建设,要尽最大努力创造高效、快速、公正、廉洁的政务办公环境及服务环境。金融组织机构要创新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项目考核评价体制,制定金融信贷业务的守信获益体制和失信惩罚制度,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强化农民的信用文化。要建立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现代农村金融服务行业与现代农业的建设发展,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持保障。

4结语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村金融的主题是合作性。新形势下,各大金融组织机构要大力支持农村的土地流转金融服务,做强、做大,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作者:张涛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祁丽,迟艳琴.黑龙江农村土地流转及其金融支持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09):118-119.

[2]王敏霞,李停停,代赫萍.关于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6,(05):60-61.

支持范文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金融支持;发展现状

在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建设中,由于人们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即使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但却是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的。在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变化,国民经济水平稳步发展的当今,以环保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呼声越来越高。其中低碳经济在环保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具体包括模式低碳,能够实现对能源的节约和保护。我国正处于发展中阶段,面临着各项建设模式的转型,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中笔者将对低碳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

1当前的低碳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概况

金融体制对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具体包括以下几条途径:首先,利用金融单位较为丰厚的硬件条件,给低碳经济提供优质的硬件设施基础。这就需要各金融单位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声明,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促进企业的生产朝着低碳模式发展。其次,我国引入低碳经济这一理念的时间不长,虽然部分城市、部分企业作为先行者正积极倡导这一发展理念,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尤其是一些企业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低碳经济意识,从而不重视提供金融支持。甚至一些金融企业不愿意给低碳经济提供助力,低碳经济缺少经济支撑,要想取得突破性发展举步维艰。再次,不可避免地,低碳经济作为一项近年来才被提出的新型理念模式,由于缺少相关经验,其发展过程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并且没有规律可循。最后,低碳经济建设需要国家增大经济成本投入力度,在环保意识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时代背景下,这一要求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满足,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

2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发展措施

2.1完善低碳经济建设结构。一是,加强低碳经济的财务预算工作。中央类型的政府需要基于法律制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明确低碳经济建设需要的资金不能少于GDP总量,并且要结合GDP快速发展的因素,保证低碳经济的财务预算增加的速度不能少于GDP的提升速度,采用有限原则,优先审阅低碳经济的工作。另外,科技的开发为我国低碳经济建设的基础,所以,对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皆需要给予环保科技的开发、低碳技术的开发与能源科技的开发充分支持。二是,强化低碳经济的税收工作。一般来说,政府可以将企业获得的税收为前提优化企业获得税收制度,促进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企业具有科学的优惠制度,切合实际的推动低碳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同时,以低碳为重心,寻找出可以引进先进设备的金融企业,结合企业投放的资金完善退税政策。三是,增加低碳经济的投资数量。政府可以有目的性的增加项目投资金融,适应低碳经济建设的需求,开发相关资源,进而对低碳经济的形成起到积极影响。2.2构建低碳经济的金融机制。一是,充分利用开发性银行的自身职能。加大力度支持低碳经济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促进低碳经济融资工作。二是,宣传低碳经济,结合国家现有的银行分布特点,优化国家与金融相关的优惠规则,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三是,借助银行的现有的经济水平,支持低碳经济建设中新能源、新科技与新材料的开发工作。同时,关注众多中小型规模的企业运行情况,使用科学的融资方式促进企业的发展,进而为实现低碳经济提供保障。四是,国家可以利用专业性银行的经济现状,组建帮助低碳经济建设发展与专业银行,全方面为企业低碳经济提供更多的金融资金,不断提高金融行业对低碳经济形成的支持效率。2.3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低碳经济风险控制体系。首先,任何一个项目的发展都存在风险,因此构建风险补助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合理的风险补助制度能够给相关企业提供一定的担保,为低碳经济的建设发展提供相当可观的助力,这是由于金融企业少了顾虑,对共享经济提供支持也显得更合情合理。补助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贷款机构和银行共同协商制定合理的约定,并按照约定提供资金补助。另一种主要由政府部门提供,又可以详细分为两种,首先是以税收方式获得的资金,其次主要以政府直接补助为资金来源。最后,为了有效控制低碳经济风险,还需要构建诚信担保制度,国家出台一些强制规定,以保障诚信担保制度得到切实利用。2.4强化金融经济发展。当前,是共享经济的时代,在这一时代的背景之下对金融体制的自有发展进行促进,其目的在于就是使实体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使实体经济在运行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具体指的是在金融体制中将存储的利息进行提升,在金融体制中将存儲的规模进行扩大。在金融体制中具有直接的金融体制,指的就是对资本主义市场进行措施上的完善,使资金在流动性上得到促进,将资金存储的行为转变为投资的行为。与此同时,在金融体制中将监管的质量进行不断的提升,使经济体制得到良好的发展,使金融体制在层次上变得非常的丰富,使各个层次之间在差异性上得到增加,从而使金融体制中的各个层次之间实现相互的平衡。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低碳经济的建设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这一工作的研究对于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这要求国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借此树立起社会金融企业对待低碳经济的正确意识,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支持。此外,相关部门要不断总结经验,设计科学合理的低碳经济发展方案,具体包括:对低碳经济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建立健全以低碳经济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模式、对低碳经济模式中的缺陷和漏洞进行改进。通过不懈努力和不断改进,低碳经济将切实地提高我国经济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支持范文篇8

关键词:农业保险;发展路径;乡村振兴

一、引言

党的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关键之一是要解决农业风险保障问题,其中农业保险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定器”和“安全阀”,能有效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2018年以来,中央多次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文件,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也印发了相关实施意见,对农业保险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详见表1)。其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下称“中发〔2018〕1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中发〔2019〕1号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下称“《2018~2022战略规划》”)把农业保险列入“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明确了农业保险的制度属性,提升了农业保险的政策地位。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201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要持续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2018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572.65亿元,同比增长19.54%;农险保额3.46万亿元,同比增长24.23%。虽然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发挥了农业风险保障作用,但也存在政策协调机制不健全、财政补贴制度不够完善、产品结构失衡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保险功效的有效发挥。

二、三明市发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及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一)三明市发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1.重要农业产区。三明位于福建中西北部,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75%以上,有8个部级和9个省级商品粮基地,是福建省主要的农业产区、重要的粮经作物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宁化、清流两县是福建省四大烤烟生产县之一。2.重要林区。三明森林资源丰富,林木种类繁多,全市森林面积2641万亩,森林覆盖率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为全省的三分之一),毛竹储量3.8亿株,是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验区、全国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3.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截至2019年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超过6000家,土地流转面积81.5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34.3%。近年来,全市农业产业化持续推进,先后创建了建宁县莲子、永安市莴苣等12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持续推进五大产业、20条产业链发展。其中,建宁县通心白莲、清流县鲜切花入选2018年度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辖内自然灾害频繁。三明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565~1795毫米,降雨集中且多为暴雨,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和洪涝等自然灾害,是全省自然灾害多发且较为频繁的地区。此外,三明地处闽江流域上游,许多村庄和城镇坐落在河谷地带或山坡,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损失往往较为严重。(二)农业保险发展现状。1.从农险承保机构看,人保财险公司始终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三明人保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尝试农业保险工作,当时主要经营森林、烟叶、水稻等农业保险业务,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赔付率长期居高不下,导致保险规模逐年下降。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6年以来,在中央和福建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明人保农业保险业务开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虽然目前全市保险公司有30余家,但因农业保险风险高,大部分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意愿较低,仅中华联合保险三明分公司2016年尝试开办烟叶种植保险、肉羊养殖保险等少数农险险种。2.从农险品种看,保障范围不断扩大。2006年以来,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在三明市先后试点开展森林火灾、水稻种植、农村住房、能繁母猪、烟叶种植等农险险种。2013年《农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后,三明人保又推出育肥猪、设施花卉、设施蛋鸡养殖、肉兔养殖等一系列特色农险品种,逐步构筑了支持“三农”发展的风险保障体系。3.从农险扩面看,保险覆盖率不断提高。近年来,全市农业保险覆盖率不断扩大,农业保险的功能作用日益凸显。其中,水稻、森林、烟叶、能繁母猪等主要农业险种实现辖区投保全覆盖;农村住房保险由省政府为全省农房统一实施基础保险;蔬菜种植保险、水稻制种保险、设施花卉保险等特色品种在主要产区展业规模也不断扩大。截至2019年末,全市实现农险保费总规模1.08亿元,为农民提供了较好的风险保障。4.从政府支持看,农业保险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一是财政补贴比例增加,2006~2019年财政补贴占农业保险保费比例由50%左右提升至70%左右,有效促进了农业保险业务规模的拓展和参保率的提高;二是财政补贴覆盖范围从水稻、森林等主要品种逐步扩大至对特色农产品农业保险的补贴,有效促进了本地特色农业的发展;三是保费补贴结构逐步优化,从表2可看出,2016~2019年保费补贴结构中,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补贴占比分别达40.98%、42.49%,市、县财政补贴仅占2%、14.54%。

三、农业保险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阐析

(一)政府层面。1.基层财力不足,农业保险补贴力度有限。三明地处山区,属福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业大市,地方财政收入在福建省内相对靠后,在当前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要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显得力不从心。特别对辖区一些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维持政府运转的县(市)而言,县(市)财政根本无力配套贴补保费。如,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永安市,目前对开办时间较长的水稻保险、森林保险和能繁母猪及育肥猪保险给予支持,对于尚未开办的蔬菜保险、设施养羊保险等新业务不予补贴,2017年还停办了莴苣价格指数保险业务,导致农户急需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新业务一时难以拓展。2.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量大,基层政府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推广和理赔过程都离不开县、乡政府和村委会的协助支持。而且农业保险承保面越广,农业风险就越分散,农业保险业务工作量就越多。总体而言,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处于高位,有的年份个别险种赔付率超过100%,很容易发生基层政府和有关人员推诿、扯皮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新险种的推进。3.农业风险分散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分保机制欠缺。我国尚未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也未设立相应的再保险机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缺位,在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加剧的情况下,不利于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二)保险公司层面。1.农业保险市场缺乏竞争机制。人保财险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目前在国内农业保险市场仍处于“一家独大”的绝对优势。虽然近年来我国先后成立了安信农险、国元农险、中原农险、安华农险、阳光农业相互保险等5家专业性农险公司,但农险保费收入均未超过50亿元。农险市场体系不健全,难以实现农险市场的良性发展。2.农业保险品种较少。以三明为例,近年来全市水稻种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鲜食玉米、小薯、莴苣和大棚蔬菜以及花卉、水果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逐年上升,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农作物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由于当地开办特色农业保险险种不多,难以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不利于发挥农业保险在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此外,农户在农产品流通和市场经营中所面临的农业风险也较大,但价格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巨灾风险等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产品欠缺。3.农业保险保额偏低。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成本来计算保额的,但随着农资价格和人工成本逐年走高,目前的经营成本已经普遍高于保额的30%~50%,发生大灾时农业保险赔款占农业灾害损失和经营风险损失的比例微乎其微,风险补偿作用有限。如,永安市开办的莴苣价格指数保险、建宁县开办的水稻制种险均属于政策性险种,保费相对低廉、保额相应也较低,与实际的农产品价值有较大差距,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所赔付的保额无法覆盖农户所遭受的损失,对农业生产难以起到有效的风险保障作用。4.农业保险赔付率高。农业保险风险大,赔付率总体偏高,且目前国家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尚未健全,风险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因此保险公司承受着巨大的保险保障责任压力。加之农业保险责任繁重,人员工资及津贴、培训费用等投入大,开办农业保险成本居高不下,农险盈利水平始终不容乐观。从表3可看出,近四年来全市能繁母猪等养殖险、水稻种植保险、森林综合保险等政策性涉农保险赔付率分别为67.06%、86.3%、46.27%,但因开办费用占30%左右,实际盈利空间有限。个别特色农业保险赔付率超过100%,仍处于亏损状态,如建宁县水稻制种保险开办后的3年赔付率分别为103.96%、123.8%、133.54%,永安市试点开办莴苣价格指数保险的当年赔付率达190.74%。5.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农业保险专业性强,要求农险经营机构和从事人员既要通晓保险经营技术,又要掌握农业技术知识,还要拥有一支具备相当规模的队伍。而目前经营农险的保险公司在组织架构、专业队伍建设和业务技术水平上仍处于较低阶段,服务能力也相对有限,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保险的发展。(三)农户层面。2006年以来,虽然全市农业保险推广力度不断增强,但农户保险意识总体上仍偏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承保工作的难度。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农户心存侥幸心理,影响保险业务开展。二是农业生产效益低,加之部分农户并不富裕,不愿承担参保费用,因此除了由省级财政全额承担的个别险种,以及各级地方财政部分扶持、需农户个人承担部分保费的险种外,大部分险种往往因受农户观念、当地经济条件等因素的羁绊,展业难度相对较大。三是农民对政府救济依赖度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保险发展路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管理侧视角

支持范文篇9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反复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把它作为一项基本方针。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促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沿着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方向升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要想飞速发展,必须要由资金和资源拉动型向创新、知识和技术拉动型转换,因此必须处理好金融支持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生产率的提高是金融促进技术进步的直接反映。金融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速度,有助于科技成果在国际间的传播。我国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还比较薄弱,因此客观分析现状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对改变和优化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显得十分必要。

二、金融系统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分析

第一,技术创新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部门正好满足了这样的需求。金融中介提供的贷款和金融市场提供的募股筹资、发行债券筹资等服务都是技术创新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可以满足技术创新对大量资金的要求。因此,利用金融安排可以有效地利用多种金融工具融通外部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有利地促进技术创新。第二,金融中介能借助自己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优势,甄别选择有前景的高科技项目,为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金融市场上,高科技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可以募集到大量资金用于创新项目,只有那些迅速得到市场承认的技术才能生存下来,这也是保证创新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机制。第三,金融具有分配社会资源的功能。金融系统的存在,使许多潜在的投资者能更有效地对技术创新所有权或债权进行分析和竞争,促使技术创新寻找到那些能够使其产生最高价值或效益的买者,从而使技术创新相关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化。第四,评估高技术项目的发展前景需要较强的专业背景,成本也较高。普通投资者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去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高信息成本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对创新项目望而却步。金融体系则通过集中处理信息,降低交易成本解决了这一问题。强有效的金融市场上,信息大量汇集,有助于信息的获取和扩散,并通过价格信号引导资源投向高技术、高回报的产业。第五,金融体系能够协助建立创新的激励与监督机制。通过引入银行中介、风险投资者等企业外部的金融投资者,引入派送股权、管理层期权激励等金融工具与手段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和个人技术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能监督约束企业和个人的盲目行为,尽可能减少技术创新失败的主观因素。第六,金融体系还能够发挥控制和降低创新项目风险的作用。企业技术创新由于存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技术创新项目本身难度大、复杂性强,创新者又受到自身能力的局限,使得技术创新项目整体上呈现出较高的风险。金融市场的发展,使投资者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来分散这种风险,从而使他们能够选择更加专业化的技术项目进行投资。

三、完善金融系统对技术创新支持的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一方面政府及金融管理部门应制定切实有效的金融政策,完善鼓励技术创新的信贷政策和投融资政策,积极运用政策调节手段,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技术创新。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政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鼓励金融机构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服务。

(二)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形成灵活有效的创业风险投资市场,推进高新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进程。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视风险投资对推进技术创新的作用,加大政府提供启动资金和支持风险投资发展的力度,完善有关风险资本市场的具体政策和法规。其次,要致力于风险投资机制的研究和建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风险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并且要加强引导,为风险投资创业服务,有效地培养具有投资经验的风险投资业人才。

(三)拓宽创新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资本市场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适应现实情况的创新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目前资本市场层次结构还比较单一,制度体系不够健全,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应努力构建全面服务于技术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融资需求。

支持范文篇10

一、开发西部的战略原则

1、重点开发与综合统筹相结合。对于开发西部的战略安排,目前专家学者见仁见智,但一般都主张将重点放在江河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等方面。应该说,这些主张都有一定的道理,也是开发西部必须重点考虑的。但持这些观点的学者也只是站在各自的角度分析问题,缺乏统筹性。笔者认为,开发西部应进行系统规划。

首先,在时间安排上应分阶段进行。自80年代初开始,在特区理论和“梯级理论”两个重要理论的支持下,我们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开发了东部。由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全球经济的复苏及较长时期的繁荣,东部地区的经济从开发到成熟只用了二十年时间。相比而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自然条件严酷,因而开发所需时间可能不会短于东部地区,也就是说不会短于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对于这二十年时间的安排,我们考虑至少应该用大约五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交通、通讯、生态以及环保等建设;接着再用大约五年左右的时间进行资源开发,主要是资源本身的开发,同时做好生态与环保工作;然后用五年到十年的时间发展西部地区的加工工业,这种加工工业必须以西部的资源为依托,以提高产业关联度为基础。当然,这三个阶段开发的内容虽然各有重点,但也不能截然分开。

其次,西部开发必须走综合规划、综合开发之路。在中央提出开发西部的战略构想后,西部各省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列出了诸多开发项目。但冷静观察就会发现,在热情的背后却缺乏一个开发的整体构想和综合规划。而这正是目前西部开发中最需要的。之所以如此考虑,理由在于,一是考虑到该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人们的意识中,西部地区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原材料,开发西部就是将这些能源、原材料开发出来,源源不断地输向中东部地区。如果按这种认识和思路开发西部,一旦将来西部地区的资源枯竭,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将面临无法估计的困难。前苏联巴库石油城的盛衰过程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二是考虑到战略大循环因素。从战略循环讲,将来东部地区应该、也必定率先溶入国际大循环,即走两头在外的路(这一迹象已现端倪),至少部分依赖于外部,而广大的西部地区则更容易走一头在外之路。这样,西部地区就不能只作为中东部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基地而开发,必须从长远着想,做好开发前的综合发展规划,走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2、区域开发与整体带动相结合。对于开发西部的主张,许多人认为不过是开发完东部后的又一区域开发战略,其最大的受益者是西部诸省区,所以,他们对西部开发不报什么热情。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纵观二十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经历了两个大的周期,第一个周期的复苏期开始于1982年,第二个周期的复苏期开始于1991年,每个周期大约10年左右时间。如果纯粹从时间轮回过程分析这种周期,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大约十年左右时间为一个周期。按这种时间周期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在经过90年代末的几年衰退后,应该在2001―2003年出现一个新的复苏,开始一个新的周期。进一步讲,以往两个复苏,都与当时国家宏观经济战略中的两次大规模开发有直接关系。众所周知,80年代初我国实施了以开发深圳为龙头的特区开发计划,这是整个80年代经济增长的基础;90年代初国家又实施了海南开发(后来搁浅)与上海浦东开发计划,这次开发(尤其是上海开发)成了整个90年代全国经济繁荣的基点。因此,在宏观经济增长中除了常规增长的部分外,国家实施地区开发则是宏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初始推动力。

不过,前两次开发说到底还只是一种“点”式开发,形成的也不过是一种增长点。与此不同,西部开发涉及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新疆等省(区),形成了一条面对中东部地区的弧线或称为弓型线,该线极易辐射成面,从而成为面的开发。同时西部开发在难度、辐射面、投资量、纵深度等方面都远非东部开发所能比,国家在过去20年中一直未走这步棋,其原因也正在于此。所以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在时间上和力度上均会大于以往两次。从这个意义上讲,西部开发不但是西部地区的事,更是全国的事。退而言之,根据“短边理论”,尽管短边所占比重小,但它会影响整体达到最高水平。西部地区占国土面积广,人口虽然相对较少,但贫困人口占比高,如果现在不开发西部地区,使西部地区经济有一个迅速发展并在20年左右的时间内赶上东部地区,那么要在21世纪实现全国宏观战略目标,不但可能性不大,而且还会因为地区差异过大而导致整个西部地区的不稳定,以致使全国稳定的政治环境遭到破坏,全国的经济发展也将受到干扰,甚至完全破坏。从这层意义上说,西部开发也不仅是西部地区自身的事,而且是全国的事。

3、政府干预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纵观国内外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史,其形式和措施各有不同。美国开发西部时,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投资者在西部每开垦一英亩土地,政府只收取1.25美元的象征性费用,然后承认开垦者对土地的所有权。在这种开发模式下,开发缺乏规划性和整体性,投资者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土地进行了掠夺式开发,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时期,我国主要从军事战略利益出发,也对西部地区进行了开发。但这种开发是在中央计划经济模式下进行的,在开发中,一方面是中央加大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则由中央号召各地无偿提供人财物。中央加大对该地区的投资,应该说是符合投资规划要求的;而各地在西部所进行的所谓投资,却是靠行政命令进行的,甚至违背了投资者的意愿。因而,尽管这一时期的投资对我国西部地区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也不能说这是一种成功的运作方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投资运作方式必然走向失败。另一方面,在这次开发中,中央政府采取了“钳入式”投资模式,所形成的项目缺乏与当地经济的产业联系,形成了“飞地”经济,导致广大的西部地区长期难以统一的“二元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的90年代初,我国对海南省也进行了开发,虽然当时我们已有了开发深圳的经验,但还是采取了一种近乎自由化的开发模式,一哄而上,没有体现出海南特色,却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类似美国西部开发时的混乱。

今天重开开发西部之战,我们已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也积累了一定的管理市场的经验,因此,不能再采取前面几种模式,而应该体现新体制下市场机制对社会资源的配置作用。现市场经济,是政府干预下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机制,既不完全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也不是中央行政命令型的计划经济。在西部开发中所谓体现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既要运用市场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又不能放弃政府对开发的规划和干预。具体来讲,首先,如前文所述,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必须对整个开发进行总体规划,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抛开可持续发展谈开发西部;其次,除了政府的财政投资外,其他投资基本上都应实行有偿投资,要尊重和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再次,中央政府对西部的投资应结合西部地区产业特征,并加强新投资与原有基础之间的产业联系,对民间投资进行产业规划指导,甚至在必要时对部分不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投资坚决采取拒入的强硬态度。

二、开发西部应有的金融支持

现代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功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调控国民经济的运行,其二是具体从事商业性金融活动从而支持微观经济。在开发西部过程中,金融业必须在遵循开发西部战略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独有的功用,支持西部开发。

1、策划扩张战略。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近来有三件事一直是人们议论的话题,即国企改革、“入世”及西部开发。由于这三件事的提出有先有后,专家学者也分别对其发表了各自看法,但这些观点和看法基本上都是将这三个问题割裂开来进行了研究。事实上,在未来的几年中,这三个问题将同时影响我们的经济生活。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因素。

前文指出,西部开发必须坚持市场化开发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原则,那么,除了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之一外,其他各种投资者如企业也应是开发西部的主体。显然,从企业这个主体讲,仅仅依靠西部地区的企业开发西部,实践已经证明是不现实的;东部地区的大企业在西部进行投资,尽管资金实力强于西部地区的企业,但也可能仍然是零星的。开发西部,需要众多的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配合以各种中小规模的企业进行,这就要求有大型的企业集团。但在现有企业体制下,企业仅仅依靠内部积累很难在短期内将“雪球”滚大,实现资本的低成本扩张。因此,不论是在进入开发西部行列之前还是在开发过程中,许多企业都面临着既要进行自身规模的扩张,又面临着完成传统企业体制改造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投资银行这个重要的企业购并策划者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金融机构。为此,投资银行应为企业提供扩张资本的各种可选预案,并为企业购并牵线搭桥,不论这些企业是同一地区的还是跨地区的。

2、参与融资设计。投资银行不仅可为企业购并提供预案,还能根据不同企业在不同条件下的融资要求设计相应的融资方案。对于同商业银行有较好关系,资产负债率较低的企业,可以设计向商业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对于资产负债率较高,不宜于再向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的企业,可以设计直接融资,其中只想在中短期内解决资金困难的企业,可以设计运用债券融资;对于既想融资,又想进行机制改造的企业,可以设计运用股票筹资;对于一个具体的投资项目,既可以设计项目融资,走多样化融资道路,也可以设计项目投资基金,走较单纯的融资道路。目前西部地区企业在融资中,重间接融资轻直接融资,重股票融资轻债券融资。有的企业甚至不分析不同融资形式对企业的不同影响,只要能得到资金就挖空心思地搞所谓融资,结果不但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增加了金融风险程度。投资银行应根据西部企业的实际,主动向企业宣传不同融资方式的特点,使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融资形式,以便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

3、提供融资便利。微观金融部门是具体融通资金的机构,它可以从资金上为西部开发提供实实在在的融资便利。一是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国家证监委应在西部地区企业股票上市、债券发行以及投资基金尤其是产业投资基金审批中对西部给予倾斜,使西部地区的企业减轻债务负担,增加积累,蓄积能量,转换机制。二是参与项目融资。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原则,西部开发不能以牺牲商业银行的利益为代价,但这并不意味着商业银行不参与这种开发。商业银行可以向开发项目进行融资,从中实现商业利益。三是组织银团贷款。进入新世纪,金融业比较突出的变化中,利率自由化和风险加剧将是重要的两个变化。在这两个变化中,如果各商业银行打利率战,那么不会有任何一个赢家;同时任何一家商业银行贷款筹码押在个别项目上的做法也只能进一步加剧风险程度。于是,银团贷款就成了比较理想的选择。

4、投入政策资本。没有一定的金融政策投入,金融业对西部开发的支持就不是全面的。一是对西部地区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有许多人笼统地主张在我国分地区实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度,理由是美国就成功地实行了这种政策。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如果简单地将这一政策移植到我国,可能并不会有美国那样的效果。1999年实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之前,美国商业银行实行单元制制度,规定各商业银行不能跨州经营。在这种体制下,各商业银行通过有区别的存款准备金率而得到的实惠必然留在当地。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主要是总分行制,如果简单地实行有区别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在不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从央行得到的那部分额外资金,会被其总行统筹平调到经济发达地区。这样,特殊政策的作用必然得不到体现。但是,只要中央银行根据各商业银行西部地区分行整个信贷资金中投在当地的贷款所占比重,确定其享受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比例,那么,西部地区就能真正得到这种政策实惠。二是对西部大型投资项目贷款实行优惠利率。利率自由化后央行对商业银行利率的调节功能主要通过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体现出来。运用利率政策支持西部开发,就要在现行条件下降低央行给西部地区商业银行的再贷款率和再贴现率,增加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或者通过财政对利率的补贴降低资金成本。三是信贷政策支持。国家应规划出开发西部的专项贷款,支持西部大型项目开发。当年在开发特区时,国家曾专门规划出一块资金,作为专项资金支持特区,现在应该将这一政策移植过来支持西部。

5、深化服务支持。除了投融资支持外,金融部门还应该为西部开发提供其它一系列服务支持。一是快速便捷的结算。随着西部开发步伐的加快,往来于西部地区的资金量将会增加,结算服务质量的高低,不但影响着金融部门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着客户的资金周转速度和效益,所以各商业银行要加强结算服务,减少压票压汇;中央银行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结算纪律的检查,严肃查处故意压票压汇行为。二是资信调查。开发西部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参与西部开发的投资者将不只来自西部地区,还可能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果要求引资方逐一调查投资方的资信和实力,既不可能也不经济。分支机构多和联系面广是金融机构的重要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金融机构可以接受客户委托,通过其分支机构和联系机构调查有关投资者的资信和实力,使委托人免受不应有的损失。三是提供各种表外业务服务,如备用信用证、贷款承诺以及外汇及投资物资的期货与期权交易指导。四是保险服务。目前开发西部还有两个因素可能还在困扰着投资者,从主观上讲,投资者对风险预期不准,怕所投资金到期无法收回;从客观上讲,开发性投资属于中长期投资,预期与实际确有不一致的可能,投资者担心一旦投资项目失败,则会血本无归。为了使投资者尽可能减少损失,保险部门应在巩固传统保险业务的基础上,开发新保险品种,尤其是要开发一些适宜于西部特色的险种。对于大型和超大型项目,可以由多家保险公司联保;由独家保险公司承保的,可以向实力雄厚的其他公司分保和再保险。五是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金融业还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为投资者提供有关财经信息、经济金融变化趋势预测等服务。

三、实现西部开发金融支持对金融业本身的要求

以上金融支持,有些是金融部门在现有条件下就能提供的,而另一些则必须在多方面改革和努力后才能实现的。因而,金融业自身的素质提高也迫在眉睫。

1、培养发掘高素质金融人才。由于金融业本身发展不均衡,西部地区金融人才在绝对数和相对数上都显得偏少,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和掌握现代金融知识和技术的人才。为此,西部地区金融部门主要领导首先要解放思想,大胆选用现有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抓紧培养和培训人才,对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人才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再次,每年从专业院校毕业生中择优选用一部分人才,充实目前的队伍。最后,必须将人才的选用以一定的制度进行规范,使真正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2、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一是根据开发西部地区的实际需要,设立国家开发银行的相应机构,使其作为中央政府开发西部的重要代表机构。二是率先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各建一个规范的投资银行,从事规范的投资银行业务。三是在西部地区建立一到两个证券交易所,逐步均衡证券市场的地域分布,允许西部各省会城市开办证券交易三级市场。四是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特色金融机构,如伊斯兰利润分享银行等,支持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和民族经济发展。五是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在西部设立分支机构的条件,允许外资银行在西部的分支机构办理人民币业务,并允许率先开办零售业务,以鼓励外资金融机构来西部设立机构,进行开发投资。最后,引入和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允许有条件的大型企业成立财务公司,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批准外资保险机构,尤其是财险公司在西部设立机构,加强西部地区保险业的竞争,开拓适合西部开发的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