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社会支持研究进展

时间:2022-08-29 08:57:48

双向社会支持研究进展

社会支持一词在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学者Raschke率先提出,被定义为人们主观感知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1]。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了社会支持与健康和幸福之间关系的重要性[2]。更多的人认识到给予和接受社会支持所带来的好处[3],这种双向的性质称之为互惠性。事实上,很多的证据已经表明,过度受益可能会对一个人的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只有当支持受援者从支持提供者那里体验到互惠时,支持才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和健康后果,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心理产生的负债感就会减少[4]。社会支持的效果可能取决于在人际关系中给予和接受支持之间的感知平衡[5]。有关社会支持的维度划分,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但多方学者普遍认同社会支持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影响。互惠被广泛认为是社会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但对社会支持的互惠性的研究较少,目前国内外对社会支持的研究集中在人们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本研究旨在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双向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拟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新的方向。

1社会支持的分类

社会支持主要分为工具支持与情感支持。工具支持指的是实际的,有形的帮助,如人力、物力。情感支持指的是抽象的无形的帮助,通常指的是亲密的人给予的支持。

2双向社会支持的内涵

双向社会支持指的是提供社会支持和获得社会支持。尽管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倾向于接受支持带来的好处,但很多学者注意到了这个结构的双向性质,认识到给予和接受支持的优势。有研究表明,给予社会支持与降低死亡率有关。尽管对给予社会支持的益处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这些益处已经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得到了证实,例如可降低死亡率[6]。社会支持的互补性反映在双向支持假说中[7],该假说表明,与单纯给予或接受支持的人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提供和接受支持的人会获得更大的心理益处。

3双向社会支持的测评工具

Shakespear-Finch等[8]于2011年发表了《给予和接受情感测量》的文章,介绍了社会支持的双向性质,重要的是作者开发了2-WaySocialSupportScale(2-WaySSS)量表,2-WaySSS量表同时评价给予情感支持、给予工具支持、接受情感支持、接受工具支持4个主要维度。该量表提供了一种测量工具,可以在不同研究不同人群之间比较社会支持研究成果。徐美君[9]将其译为中文版的双向社会支持量表。并检验了信效度,结果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中文版双向社会支持量表包括4个维度、21个条目,其中提供情感支持(5个条目)、提供工具支持(5个条目)、获得情感支持(7个条目)和获得工具支持(4个条目)。问卷采用Likert5级评分,1分(完全不符合)~5分(完全符合),所有条目均为正向计分。所有条目得分相加为双向社会支持水平得分。

4双向社会支持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4.1国外双向社会支持研究进展

国外关于双向社会支持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结论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4.1.1性别国外关于支持互惠性的研究显示男女之间存在性别差异。Saito等[10]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在亲密关系中更多的作为支持提供者,因为支持和援助可以提高她们的自尊以及她们人际关系网中的价值,而男性较女性而言,更多的依赖从婚姻关系中获得支持。AriVäänänen等[3]对芬兰西南部Raisio镇的1110名全职市政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探究病假缺勤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女性更多地从给予支持中获益,而男性似乎从接受支持中获益。4.1.2均衡社会支持不足会引发病人的负性情绪,如悲观、孤独、失眠、焦虑、抑郁。过度受益也可能会对一个人的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如负罪感。许多研究也已经报道了接受大量非互惠支持与身体健康之间呈负相关。公平理论家强调,当个人感到公平对待时,有助于幸福。也就是说当个人在交往中感受到得到的与付出成比例时,会感受到幸福。Carr等[11]的研究发现,男性过度获得支持,会丧失自主健康以及降低尊严。4.1.3角色有研究显示,作为一个支持的提供者能减轻心理痛苦,更有助于老年人的幸福。对于老年人来说,回报支持和帮助的能力被发现与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相关。这意味着,提供支持能使老年人获得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这让我们想到一项著名的实验。艾伦·兰格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20世纪时,她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有意义的实验。即在当地的一所养老机构选取了一批老人,年龄为65~90岁,她们之中有47名老人被随机分到试验组,并在初期就主动告诉他们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养老院准备了一些植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一种植物,并负责照顾好植物。另外有44名被分配到对照组,他们被告知,会有专人照料他们的方方面面;同样他们每人也有一棵植物,但不用他们照顾会有专人来给植物浇水。这项有趣的实验共持续了3周。结果发现,试验组的老人能感受更多的快乐,对快乐的感知也更明显。护士的评估结果也显示(护士对研究毫不知情),试验组老人中93%的身体状况有明显的改善;而对照组参与试验的老人中仅有21%的身体状况向好的方面变化。因此,使病人拥有一种掌控感,并助其达到既定目标,对于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12]。且已有研究表明,生活掌控感与社会支持息息相关[13]。4.1.4时间效应有国外学者提出以“supportbank”一词来说明在亲密关系中提供和接受支持的长期投资。许多处于工作年龄的人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提供支持,直到很久以后才开始需要和接受支持作为回报。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提供者,给予他人帮助,接受方会储存这些支持。随着时间推移或条件变化,我们需要帮助时之前的接受方会给予帮助。Podlogar等[14]提出,平衡时间观念一词,时间分配要视情况而定,有的时间观必须优先。

4.2我国双向社会支持研究进展

王大华等[15]在亲子支持对老年人的影响一文中发现,接受支持对老年人的自尊感、恩情感有显著提升作用,对孤独感有减轻作用,因此,可以增强主观幸福感。我国学者赵彤等[16]探究了双向社会支持对老年人老化期望的多维度影响,使用了整群抽样法在当地的2个社区选择了60岁以上的老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为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化期望量表、简版双向社会支持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作为研究工具。研究显示在双向社会支持的4个维度中,提供工具支持和情感支持、获得工具支持和情感支持均对老年人老化期望有影响。以往研究中,多显示老年人群以获得支持为主,但有证据表明老年人不仅需要获得支持,也愿意向他人提供支持[9],发挥自我价值,这种社会关系的互惠性对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老年人幸福感,从而积极地体验老化,维持较高的老化期望水平。徐美君[9]用其翻译并检验过适用性的双向社会支持量表,在南京市的公园、社区等地采用随机问卷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测量。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提供情感支持水平高于获得情感支持,但差异不明显,提供工具支持的水平显著高于获得工具支持[9]。究其原因,可能与研究对象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有关,在研究对象身体状况、经济条件尚可的情况下不愿麻烦他人。

5思考与展望

社会支持能够影响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治疗相关症状体会,且是一种积极的影响因素[17],在以往的文献研究中,婚姻不满、抑郁症状、心理困扰、怨恨和许多其他健康状况不佳的指标都与特定重要他人的非互惠互动有关[4],但双向社会支持在疾病中的研究应用却鲜有报道。病人会让我们不自觉地为其贴上弱势的标签,我们会主动为病人提供帮助。但对病人而言,过度接受反而有损健康。为他人(或自己)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能减轻照护者甚至家庭的负担,也更利于疾病的转归。未来就双向社会支持针对不同疾病不同年龄段的病人,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提高病人的心理幸福感、家庭亲密度以及自身价值。

作者:张程 蒋建萍 杨文娟 杨超男 宋麟茹 陈婷婷 赵冰薇 孙诚东 刘梦如 单位:湖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