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选择方案十篇

时间:2023-03-22 15:43:24

双向选择方案

双向选择方案篇1

马集镇人民政府

关于机关干部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机关干部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对镇机关干部实施“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坚持科学用人观,立足促进机关干部干事创业、比学赶超,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员合理配置,通过公开竞争、双向选择等形式,激发机关干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工作热情,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为实现我镇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基本原则

(1)党管干部原则;

(2)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原则;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4)公开、公平、公正、平等竞争、择优上岗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6)专业技术和特殊岗位人员相对稳定原则。

三、范围和基本条件

(一)范围

本次双向选择的对象是部门负责人和一般机关干部;除垂直双管部门、计生办现有全体、环保网格员全体和个别岗位人员不参与本次双向选择外,其他部门参加双选人员共计人。

(二)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镇党委、政府规章制度,能够与镇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2)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

(3)顾全大局、团结同志,廉洁奉公、作风正派;

(4)具备竞争职位相应条件,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驾驭能力;

四、岗位设置

本次双向选择按所有在编在岗人数设立岗位,做到每岗都有人,每人都有岗。本次设置部门、服务区等单位共计37个(其中计生办不参与选岗),设置岗位95个,其中专职岗位66个,兼职岗位29个。

五、实施办法和步骤

(一)明确部门负责人和服务区书记

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按照全镇全局工作和干部的工作能力、日常表现,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确定部门负责人、服务区书记名单和各岗位设定的职数。

(二)一般干部双向选择的实施办法和步骤

1、宣传动员。召开机关干部大会,进行动员,明确双向选择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步骤,使大家统一思想认识,积极参与,举贤荐能,正确对待,保证工作顺利实施。

2、填写报名表。宣布部门(服务区)负责人和岗位职数后,本着尊重个人意愿和利于开展工作的原则报名选择岗位。每个工作人员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当岗位,与所报岗位负责人达成一致意见。部门负责人在本部门设定的岗位职数全部确定后,汇总填写《镇2018年机关干部双向选择职位报名表》,签字后报镇组织办存档备案。部门负责人名单报区组织人事部备案。

请产假的同志可委托其他同志代为填报岗位。

个别因工作需要需进行调剂的,机关干部必须服从组织统一安排。

3、研究确定。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机关干部双向选择工作,确定一般干部的工作岗位;

4、公布结果。双向选择结果公布以后,干部原工作岗位安排自行终止,按新确定的工作岗位安排执行。

六、组织领导

机关干部双向选择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贺兆锋为副组长,任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组织办,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整个工作部署和实施。

七、纪律要求

(一)提高认识。双向选择是手段,优化组合是目的,实行双向选择,是我镇全面贯彻落实精神的重要实践,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行动,是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关键举措,全体机关干部要充分认识实行双向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端正思想,踊跃参加。

(二)严肃纪律。整个工作在镇党委的领导和镇纪委的监督下统一进行。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组织、人事纪律,增强党性观念和组织观念。参选干部要正确估价自己,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接受选择。

(三)积极稳妥。通过这次双向选择,机关干部要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转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推进效能建设。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岗位与工作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

(四)统筹兼顾。稳妥处理双向选择与业务工作的关系,认真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既要确保不耽误当前工作,又要保证双向选择工作的顺利进行。部门负责人和服务区书记发生变化的,做好工作交接。

八、未尽事宜,由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

九、本实施意见由镇双向选择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XX镇委员会

XX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马集镇2018年机关干部双向选择职位报名表

部门(服务区)名称

部门(服务区)负责人姓名

岗位职数

共设

职(其中专职:

职;

兼职:

职)

双向

选择

意向

人员

姓名

部门(服务区)负责人

签名

双向选择方案篇2

为充分调动全镇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干部管理,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使全镇干部以高涨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态度投身“三农”工作一线。经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对包村工作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方式

1、部门包村:经费不由镇财政划拨,人员工资不在镇财政发放的站所,以单位整体包村,实行站所长负责制,年初核定工作任务、年终考核奖惩。

2、人员包村:镇财政全额或差额发放工资的全体人员,由镇根据工作性质核定非包村人员后,全部参加包村工作的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年终以个人在村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奖惩。

二、竞争上岗及双向选择程序

包村工作竞争上岗及双向选择工作本着“以村为主、综合考评、组织决定”的原则,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方式进行。

(一)竞争职位

村名包村组长

职数成员职数包村部门

职数

xx村1103

xx村121

xx村121

xx村121

xx村111

xx村111

xx村111

合计7199

(二)竞争程序

1、报名:所有确定的包村人员必须参加包村组长竞争,写出竞选报告,包括包村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工作措施三项内容,不参加组长竞争者按待岗对待。

2、竞争方式:由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及村支两委大会,报名者进行演讲,并回答考评小组提问。

3、综合测评:由考评小组对竞争者的演讲报告进行测评打分,根据其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工作措施的可行性综合测评。总分为10分,所报村支书和主任的分数占60%,其他考评成员分数占40%,综合评定后择优任职。

4、考评机构

考评小组组长:党委书记XXX

成员:镇长、人大主席、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联系村领导、各村支书、主任

(三)双向选择

1、部门包村直接采取双向选择方式进行,由村及部门填写《包村双向选择登记表》互相达到选择协议,无法达成协议的,由党委协调确定。

2、人员包村双向选择由竞争上岗的包村组长与包村人员协商后填写《包村双向选择登记表》,协商达不成协议的包村人员按待岗处理,停发其岗位津贴,作为包村人员年终奖励。

四、工作任务

包村工作以《xx镇二00六年村级目标考核》为主要工作重心,协助村做好各项中心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及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各种重要性、紧急性、突发性的专项工作。

1、部门包村:以协助包村组长完成镇重要性、紧急性、工作量大的中心工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必须做两件以上实事,内容、形式不限,以取得实效为考核依据,有记录、有图片、有成效。

2、人员包村:包村人员在包村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包村人员年度考核以包村组长及村两委的评定为主要参考依据,包村组长年度考核以村支两委的评定为主要依据。

五、包村经费

1、包村部门不核发经费,年终统一组织评比、考核,进行奖惩。

2、包村人员经费:采取先工作后补助的形式进行。标准为:包村组长每月100元,包村人员每人每月60元,镇核定的非包村人员每人每月40元,双向选择中落选人员不享受包村补助。今后下村工作不再安排车辆接送,由该款项支付,包村经费由包村组长根据工作情况按月核发或因工作表现不好扣发。

六、考核办法

双向选择方案篇3

[关键词] LTE-A系统;中继选择技术;中继场景

【中图分类号】 TN92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250-1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大量协作通信方案的提出使得中继发送能获得足够的空间分集增益,其中有些分集增益的获得是通过协作节点实现的。文献[1]-[2]研究了多种协作中继传输方案。文献[3]中,协作中继被考虑作为一种来对抗瑞丽衰落的有效方法,从而获得更高的信道容量。文献[4]-[5]对该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献[5]中将所有的中继分为两组,在AF中继成功译码的条件下选择这些中继进行传输。

本文首先研究了放大转发中继和译码转发中继的性能,然后针对混合中继协作传输系统,以最大化接收端的信噪比为准则,提出一种可以提高系统容量的自适应的中继选择方案。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二、系统模型及中继选择策略

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假设系统中有N个中继,从中选出1个中继节点协助基站进行信息的转发。首先分别研究两种经典的中继模式,然后提出了自适应中继选择策略。

(一)译码转发中继选择

本文对AF中继和DF中继同时使用的性能进行研究,其中选择准则为:

(1)

假定N个中继组成的集合为R,为了简便考虑,我们将功率进行归一化并且只考虑信道条件下的中继选择,如下式所示:

(2)

(二)放大转发中继选择

AF模式下具有最大接收信噪比的中继选择准则如下:

(3)

AF模式的中继选择,因此为简便起见,本文考虑AF模式的中继选择如下所示:

(4)

(三)自适应中继选择

为能够有效地进行中继选择,提出了自适应中继选择策略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5)

(6)

在计算出 和 后,AF中继和DF中继根据在 和 之间的最大值被决定,从而选择是自适应的选择AF还是DF中继节点进行信号的传输。

三、仿真结果分析

图2是双向中继系统的归一化吞吐量性能,从图中可以看到在低信噪比区域,双向译码转发中继的吞吐量性能要显著高于双向放大转发中继的性能,而随着信噪比的增加,双向放大转发中继的性能将优于译码转发的性能。从图中还可以看到译码去噪转发(DNF)中继的性能要显著高于传统中继、放大转发以及译码转发中继的性能,但译码去噪转发中继的实现复杂度要高于其他类型中继。

图3给出了放大转发中继数为8,译码转发中继数为7以及放大转发中继数为10,译码转发中继数等于10时单向中继和双向中继混合选择下,选择一个中继与选择两个中继能效的性能对比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到,选择两个中继的能效要高于选择一个中继的能效。

(图2)双向中继系统的归一化吞吐量性能 (图3)自适应中继选择的能效性能

参考文献:

[1]R. Zhang, Y.C. Liang, and C.C. Chai, “Optimal beamforming for two-way multi-antenna relay channel with analogue network coding,”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vol. 27, no. ,pp. 699-712, 2009.

[2]Aggelos Bletsas, Hyundong Shin and Moe Z. Win, Outage Optimal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with Regenerative Relays,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ystems, March. 2012, pp. 632-637.

[3]Yi Zhao and Raviraj Adve, ”Improving amplify-and-forward relay networks: optimal power allocation versus sele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vol. 6, no. 8, August. 2007, pp. 3114-3123.

[4]I. Hammerstrom, M. Kuhn, C. Esli, J. Zhao, A.Wittneben, and G. Bauch, “MIMO two-way relaying with transmit CSI at the relay,” in Proc. IEEE SPAWC, Jun. 2013, pp. 1-5.

[5]N. Lee, H. Park, J. Chun, “Linear precoder and decoder design for two-way AF MIMO relaying system,” 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VTC), 2008. pp. 1221-1225.

双向选择方案篇4

在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机关干部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科学设岗定责,干部积极报名选岗,领导放开视野选人,形成分管战线—相关科室—相应岗位事权、人权的有效统一,做到人岗相适、人人有责、人尽其才,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广泛宣传发动。在前期准备中,党工委通过班子成员会、春节访贫问苦工作会等会议进行吹风,要求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做好思想准备。各战线分管领导,对各科室机关干部履职情况进行考察,并逐一与机关干部进行谈心谈话,摸清机关干部履职能力、工作作风、思想动态等方面情况。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双向选择”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步骤,并提出落选人员待岗学习3个月、待岗期满后重新参与“双向选择”的意见,使大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活动顺利开展打下良好思想基础。

2、科学设岗定责。紧密结合党工委工作实际,通过反复磋商,先后召开3次党工委会议集体讨论,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对基本原则、方式方法、参加对象、程序步骤和工作要求予以明确,确保活动程序规范。根据各条线上工作需要,科学设置科长、科员岗位,并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责,做到人人有岗、人人有责。

3、积极报名选岗。采取个人自愿报名的方法,机关干部根据岗位设置情况和本人工作能力及意愿,分别填写《机关干部双向选择报名表》。报名选岗分两步进行,首先填报科长岗位,待科长岗位人选确定后,其他机关干部再填报科员岗位。选择岗位时每人只能填报1个岗位,报名表由本人亲笔签字,报名后不可改报其他岗位。对不按期或不交报名表、不参加会议、活动的人员,视为放弃选择,作落选处理。

4、领导合议推荐。机关干部选岗报名后,管线领导与分管领导统一意见,采取等额推荐方法,共同推荐科长人选,填写《班子成员对分管科室科长配置推荐表》。科长确定后,分管领导和科长共同商定科员人选,填写《班子成员和分管科室科长对科室科员配置推荐表》,推荐表由推荐人签字后交组织办公室存档。领导推荐坚持德才兼备、人岗相适的原则,充分挖掘每一名干部的潜能,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5、对接协商调剂。根据机关干部报名表和领导推荐表的统计结果,对两表一致的初步确定科长和科员人选,拟报党工委会议审定。对同一岗位多人报选和空岗情况的,采取领导与相应科长和科员人选对接协商的办法,初步确定岗位人选。协商中,领导主动对接,充分听取机关干部意见建议,做好思想沟通交流,达到领导与干部交流沟通深度融合、两相促进。据统计,此次“双向选择”共变动人员30人,其中,有3名科长变为科员,7名科员成为科长。

6、党委会议确定。坚持党管干部、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双向选择与组织调配相结合。召开党工委会议,对“双向选择”结果进行讨论,确定最终人选。对个别岗位,工作具有连续性、人员不宜更换频繁的,党工委直接确定人选。正式人选确定后,党工委迅速召开机关干部大会,通报任职文件,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进行集体谈话,并与落选人员进行个别谈话,切实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进发展的目的。

通过“双向选择”,街道领导和机关干部的责任心、危机感进一步增强,作风有了较大转变。机关干部普遍认为,不努力就会落岗,机关工作再也不是“铁饭碗”,迟到早退、“庸懒散”等现象得到改观,服务意识明显提升。

1、创新了选人用人机制。实行分管领导与机关干部双向选择,改变了党工委直接任命的选人用人方式,充分发挥机关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改进了领导工作的方式方法,变领导要为我要干,机关干部工作主动性更强。双向选择,使人岗相适达到最优组合,发挥了人才资源的最大效益。把干部放到同一平台,体现能力、实绩和作风导向,打破身份界限、论资排辈,促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2、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着眼干部的培养锻炼,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岗位双向选择,一些年纪偏大、身体状况不佳的老同志自愿从科长岗位退下来,把机会让给年轻同志。党工委大胆启用了一批肯干事、能力强、群众评价高的年轻干部,各条线上科室人员得到了合理配备,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干部队伍。以工业战线为例,共有机关干部15人,其中50岁以上3人,40岁至50岁5人,40岁以下7人,老同志注重在实践中交经验、给方法,带领年轻人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团队的工作效能得到了极大提升。

3、激发了机关干部活力。通过实行“双向选择”,领导班子成员的担当精神、表率意识得到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工作压力更大、责任感更强、干劲更足,干部的精气神得到了提升,工作作风有了极大转变。调整后,街道干部工作激情高涨,迅速投入招商引资、工业企业等各个主战场。春节刚过,街道就有3个过亿元重点项目投入建设,2个已签合同待建项目启动了征地补偿工作,招商专班奔赴各

地在谈项目4个,经济建设、城乡一体化等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4、促进了干部轮岗交流。通过“双向选择”,打破了身份、年龄等界限,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让干部实现了上下左右、横向纵向的交流,在同一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的,有了新的工作平台和展示机会,老同志有了新岗位,年轻人有了重担子,各年龄段干部都得到了全面煅炼与提升的空间。在此次“双向选择”中,调整岗位的干部有30名,其中科长岗位变动的有9名,科员在不同科室交流的有12名,

__山街道实行机关干部“双向选择”,是在现有条件下,创新干部选用机制、拓宽干部培养渠道、激发干部更好干事创业的有益探索,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充分交心谈心是活动顺利推进的基础。交心谈心是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在“双向选择”前,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在相关工作会议上就进行了交流沟通,使全体机关干部都有了思想准备。在“双向选择”中,针对部分机关干部的不良情绪,线上相关领导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引导他们选择最合适的岗位。在确定人选之后,街道党工委又召开了全体机关干部大会,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还作了《以双向选择转变工作作风》的主题报告,并在大会结束后与新任科长以及落选人员谈心谈话,给双向选择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2、科学制定方案是活动有条不紊的前提。“双向选择”工作涉及到全体机关干部,可以说是“全体起立”、“重新洗牌”,这既关系到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又涉及到有关政策规定,街道党工委在制定方案上,紧密结合实际数易其稿,经党工委多次讨论,最后才形成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考虑到干部成长需要和机关未来发展,方案中既大刀阔斧,又有情操作。如,在岗位选择时机关干部若有落选者,将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待岗学习,待学习期满,重新进行岗位选择。在人员配置上,大胆选用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担任重要岗位。在操作程序上,党工委对竞争上岗的方法、步骤、原则都作了具体规定,对每一道关口都加强了程序监督引导。严格按方案实施,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工委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对空岗进行调剂,对掉岗人员进行安置,做到了“岗上都有人,人人都有岗”。

双向选择方案篇5

关键词 法制 博弈论 利益关系 问题分析 启示

一、在法制社会不健全的法律责任状态下企业关系问题的博弈分析

哲学上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企业的“一生”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在旧问题、旧矛盾解决了的同时新问题、新矛盾又出现了。因此,企业从创建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时刻都在进行着各种矛盾的解决、各种解决结果的选择以及对选择结果的利用等。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更加快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步伐,导致各企业之间为了生存、发展并壮大而进行的各种竞争越演越烈。而企业竞争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相互间求解博弈的过程。为了便于对企业博弈的定性分析,我们在此选取了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其它事件也可以参照此方法进行研究)。比如:甲方有义务定期向乙方上交应该交的资金。针对这一事件,甲有两种选择:其一是采取显性策略,其二是采取隐性策略[2]。同样,乙方有权力定期向甲方索取相应的资金。基于这一事件,乙方也有两种选择,也即显性策略与隐性策略的选择。由于该博弈是在不健全的法律责任状态下进行的,所以它属于一个接近标准的两人、两战略博弈,可以用表1来表示。学术界的理论研究认为:在无任何法律责任的标准状态下,甲方选择隐性策略和乙方选择隐性均不承担法律责任。当然这是一种假定的标准状态。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明白,由于受各种关系以及证据等因素的影响,法律对甲方、乙方的制裁不是很得力,所以相当部分的甲、乙方可以想办法通过各种隐蔽的方式尽可能地逃避法律的追究进而避免法律责任的承担。然而理论数学中的有关理论模式告诉我们,这种在现实中不可避免、实际存在的“共利”模式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就会无限制地趋近于无法律责任的标准状态。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就可以选择以标准状态下的模式为考察对象,这种选择符合理论研究的标准。

如表1所示:因无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关系产生,所以甲方选择隐性策略和乙方选择隐性策略都将获得10个利益单位[3]而不产生负利益;假如乙方选择显性方案的同时甲方也选择显性方案,那么双方都将不获取任何利益;如果甲方选择隐性策略、乙方选择显性策略,由于甲方选择方案动机趋向的行为,使得乙方即使不接受甲方的选择,但相对增加了甲方的选择行为成本,从而造成甲方的期待利益增加。于是,即使甲方不能获得10个利益单位,但有可能获得5个利益单位;同样地,当乙方选择隐性方案而甲方选择显性方案时,甲方虽然对乙方的期待不作出任何反映,但由于乙方对甲方的“殷切期待”,所以必然引起乙方在预期收益上的增加,因此乙方也将有可能获得5个利益单位。经过研究表明:在这个博弈当中,甲方和乙方即使事先互不了解,也不论乙方是否选择隐性,对于甲方来说采取隐性方案的战略都将占优,也即甲方选择隐性方案的战略优于选择显性方案的战略。同理,对于乙方来说,隐性方案是他的占优策略。不论甲方是否选择隐性,乙方采取隐性方案的战略都优于显性方案的战略。因此,甲方采取隐性、乙方也采取隐性的策略组合是严格占优策略,而甲方采取显性、乙方也采取显性的策略组合是严格劣战略。在上述甲、乙双方的博弈当中,甲方最终会选择隐性策略,乙方最终也会选择隐性策略,这就是这个博弈的解。

通过对求解这个博弈过程及结果的研究,我们还会发现:在法制社会不健全的法制体系下,由于法律责任关系比较欠缺、在其实施上的力度也显得比较薄弱,所以隐性方案策略将会被普遍使用。即使双方互不知道对方将如何行为,这种隐性的策略也是经济人追求利益的一个必然选择。

二、在市场经济法制化之下的企业博弈理论分析

企业在求生存、求发展、求利润的运转过程中常伴随着各种利益关系的博弈,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法制化的法制社会状态下,由于博弈双方在博弈的过程中都存在着相关的较为严格的法律责任关系,所以在双方进行博弈时必然都会考虑到自身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其博弈模式见表2:

在这个博弈当中:①甲选隐性的同时乙也选隐性,则双方都将获得10个单位的利益;②甲选隐性而乙选显性,甲就可能因此遭受到8个利益单位的损失;③甲选显性而乙选隐性,则乙有可能遭受8个利益单位损失;④甲选显性的同时乙也选显性,双方虽然在隐性方面不能获得任何利益,但是有可能各获得超显性期待利益4个单位。甲和乙选择的战略是好还是坏,主要取决于对方怎么选择。如果甲确信乙欲获得10个利益单位而选隐性,则甲也将选隐性;如果乙确信甲欲获得10个利益单位而选隐性,则乙将选隐性,双方在利益获取的策略上达到最优化。这种最优的组合方式只有在双方都选择最优策略时才有效,而实际上在双方都不清楚实情的情况下,根本没有谁能确信对方的选择,除非事先双方达成一个稳定的协议(但是没有人愿意去冒这个风险,因为害怕被对方出卖)。

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概率论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解析。假如用P1表示乙选择隐性方案的概率,则1-P1为选择显性方案的概率。不论乙以多大的概率P1选择隐性方案(或者选择显性方案),10×P1加上-8×(1-P1)的数值就会相应地确定甲方是否选择隐性方案,当这个数值大于4(乙方选择显性方案所得的收益),即P1的值大于2/3(乙选择隐性方案的概率大于2/3),那么甲方在决策时将会选择隐性方案。

三、纳什均衡与帕累托改进在本文中的应用

在上表中存在3个纳什均衡[4]:其中两个纯属战略均衡T(10,10)与T(4,4),另一个则属于混合战略均衡。在这些战略均衡中,我们如何预测参与人将选取什么战略并不是立即就能确定的。在不同的纳什均衡中进行选择时,我们一般都进行通盘考察,在考察时看所有这些均衡中是否存在一个特别突出的均衡组合。我们一般称这样的战略组合为一个聚点,它在学术界被称之为萨林点[5]。上表中的T(10,10),即甲、乙都选择隐性方案,这样的均衡就是一个萨林点,这刚好与我们前面的论述相吻合。在此,即使甲和乙事先互不认识、互不了解对方的实情,它们之间并不知道对方将作何决策(无知之幕)[6],但只要甲方确信乙方将有2/3的概率选择隐性方案,那么我们就能够较为清楚地得出一些领域行,甲方在事先不清楚实情的情况下却能很快地达成相互一致的稳定协议,进而成功地完成选择方案行为的博弈,这种行为应该来说不是很普遍。当然,这里所说的“无知之幕”是一种理想状态。假如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话(尤其对于一个商人来说),他必然会去收集大量的信息,调查、研究对方选择隐性方案的概率,尽管这会耗去其相应的信息成本,但他也会尽可能地去揭开这无知之幕。除非某一个社会已经确立了相应的实际的博弈排除规则,或者甲方所耗去的信息成本已经超过了它们的期待利益,否则它们必然按照上述理论的指导行事[7]。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表3和表4的博弈。

表3与表4相比较,博弈的参与人(显性方案、显性方案)的可得利益有相应的改进[8],虽然还没有超过(隐性、隐性)这一战略组合,但这已经加大了双方在分别调查对方选择隐性概率时所付出的信息成本,其结果就相应地降低(隐性、隐性)这一战略组合的期待利益,足以激励一部分人选择这一战略。在表4中,(显性、显性)战略组合的期待利益已经实现了帕累托最优,这固然从根本上预防了隐性和隐性的发生,但这毕竟是一种在理想社会制度状态下才会发生的博弈模式,当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时这种模式的博弈可能会很实用,而在目前的社会现实中、特别是西方“经济人”理论盛行的当今时代一般不存在这种博弈模式。

三、启示

沿着上述的研究思路,利用上述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所运用的方法及其研究的结果。我们可得出如下启示:

1.企业应树立全体人员的博弈意识。增强企业人员对企业负责的责任感,让全体人员都认识到博弈论在企业运转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企业中的博弈关系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企业的生存、发展并壮大是全体企业人的重任。

2.矛盾是世间万事万物存在的载体,企业的运转总是处在矛盾之中且它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决策的过程,企业应树立凡事均决策(博弈)的处世[9]理念,应认真分析自身现阶段所处的经济、法律、人文及人事等各种关系环境以及在这些环境影响之下的现状,通盘考察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各种博弈关系并对对方的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这里应尽可能保证考察的准确性),以确保企业在以后决策中的博弈具有实证性。

3.分析企业运转过程中存在的比较重要的相关系群。对每一个博弈组合的对方背景及其实际的历史行为进行深入剖析,对总结出来的研究成果进行反复推敲,以史为鉴,确保下一步决策的正确与可靠。

4.对博弈过程中的隐性策略成本进行较准确的估算。在企业进行显性与隐性的策略博弈过程中,其显性成本一般都依附于公司的相关资料,对它的核算比较方便而且准确。而隐性成本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便决定了它在核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它所包含的内容大体可以概括为:①信息成本;②决策成本;③风险成本;④控制成本;⑤行为成本;⑥其他成本。在这些成本当中最重要的是信息成本,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博弈时的决策结果,所以在信息收集这一块上需要具备多种才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企业平时应多“关注”这方面的人才。

5.对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进行比较。①如果显性成本明显大于隐性成本,则选择隐性策略;②如果显性成本几乎等于或小于隐性成本,则我们应选择显性策略,因为这种选择没有风险,比较保险。

6.密切关注所选策略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10]。体现博弈论的哲学思想与战略理念,大量收集相关方面的信息、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及理论对特定的博弈关系进行跟踪研究。

参考文献

1.理查德・A・波斯纳/著;苏力/译.正义/司法的经济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朱洪仁.中国税收制陷入两难:透视“避税天堂”的黑洞.《环球》杂志,2004

3.王红领.委托人“政府化”与“非政府化”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关于中国国有企业转制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0;(7)

4.Aoki,M.,1988,Information,Incentives and Bargaining in the Japanese 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Aoki,M,2001,Towards 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MIT Press.(中文版: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注释

1.这里的“甲方”指企业,“乙方”指企业的对方,它们均具有普遍意义。

2.这里的“隐性策略”指采取隐性方案时的相关成本总和,“显性策略”指采取显性方案时的相关成本总和。

3.有关“利益单位”的内容请参阅《消费者行为学》中“消费者心理分析”部分,李品媛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纳什1950年创立的概念,它基于这样一个原理,在参与人将选择的战略组合中,没有参与人能在给定对方战略选择的情况下通过选择其他战略而使状况变得更好,每个参与人选择的战略是对对方所选择战略的最优反应。

5.因托马斯・萨林(Thomas Schelling)而得名,因为他在博弈理论的一个重要早期工作中考察了这种思想。

6.这也就是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提出的“无知之幕”。

7.这将有可能使前面所假定的博弈嵌入到一个更大的博弈中去,本文对此不予讨论

8.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最优,即如果任何一种改变现状的资源配置方式或措施都会至少使其中一方遭到损失,那么原来的方式就是帕累托最优。

双向选择方案篇6

组织冲突通过组织冲突行为显现出来,并随着组织冲突行为的动态演变而升级。组织冲突行为的动态演变性使其成为冲突管理控制中最复杂、最难以把握的关键元素,所以,对它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冲突及其发展趋势,并为管理者进行冲突控制和冲突解决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组织冲突行为的动态模型如图1所示,冲突问题的存在以及为达到组织的目标成为冲突行为产生的动力机制,采取何种行动方案取决于对冲突的“利益代价识险”分析,冲突行为的实施效果以及对方的行为反应又引发新的冲突问题或调整的冲突行为,下面具体分析这一模型。

一、 感知冲突形势

冲突行为的发生,首先是因为冲突主体感知到冲突形势的存在及对方为实现目标而做出的努力。那么,某种特定的感知怎样影响冲突处理行为,以及行为的变化和加强如何来源于团体感知的变化呢?

1.界定冲突问题

冲突形势感知的第一个方面是对冲突问题的界定。这种界定涉及到冲突双方所关注的判断——自己受挫的目标和对方关注的目标,对方的关注对象是对方实施破坏性行动的原因。比如,“我要求增加工资报酬,可我的老板想减少部门费用”;“工会想给员工增加16元津贴补助,可经理只愿给12元”。前者己方的关注目标是增加工资报酬,而估计对方(老板)的关注是减少部门费用;后者已方(工会)的关注目标是增加 16元的津贴补助,估计对方(经理)不会赞同这个数额,而会减少4元。

对冲突问题的界定常常会出现两种问题:一是界定时可能仅仅基于自己的需求和关注而没考虑对方的关注,如“工会想每天增加16元的津贴补助,可经理却不愿给”。如果换种想法:“工会想每天增加16天的津贴补助,可经理更愿把那些钱投资到设备上”,显然后者考虑到了对方的关注。这两种想法的区别对界定冲突问题很重要,前者由于不能认识到对方的关注,以后合作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二是界定时可能仅仅基于表面化的关注而缺乏对深层次的、最根本性的关注的洞察。冲突方可能仅仅考虑所争议的特定问题。如“老板要我把每周的报表换个形式,但我喜欢原有的格式”,这里所争议的特定问题是换不换表格,如果仅仅从这个问题出发而不深入考虑潜在关注,只能得出一个结果:老板关注的是新表格,而我不愿换表格。另外,界定冲突问题时也可能识别出对方的许多潜在关注。妙‘我没时间完成老板要的大的新表,但老板所需要的信息在;日表上找不到”。不少理论家和实践者指出,对潜在关注的识别能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但这种识别很困难,特别是个性或感情上的问题比实质性的问题更难察觉。

2可选行动方案

冲突形势感知的第二个方面是可选行动方案及它们可能产生的后果,这些可行方案及后果决定了团体间利益冲突的大小,我们用图2来表示团体感知到的最后可能结果。图中点C表示使双方关注都能满意解决的选择方案;点D表示使双方目标相反完全受挫的选择方案;在点A己方目标满足而对方受挫,在B点则正好相反;点E表示双方都作了一些让步才获得了满意的目标选择方案。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一给定的行为使双方达到目标的满意程度。双方选择行动方案的意图偏离点C,它们就会意识到利益冲突的存在,因为再没有其它选择方案能同时使双方达到满意目标,所以己方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对他方目标形成的障碍。

心理学研究表明,团体对冲突形势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客观形势,即感知不是客观过程而是主观过程。从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团体对冲突问题的界定,影响着它所感受的利益冲突的类型和强度,而这种感受又是通过显现的不同选择模式而获得的,图3列出了四种模式的模型。

图3a是胜负型的冲突问题,这里双方利益是完全冲突的,结局只有一个:要么胜,要么负。胜方目标全部达到,负方则目标完全受挫,一方满意都是建立在另一方木满意的基础上。这种感知是由于仅从己方看待冲突问题,“我得到X或者得不到”。在高度紧张或压力下,在强有力的自我意识驱动下,极可能产生这种简单化的胜负型概念,这是因为:在高度紧张时,由于察觉不到新的选择感知而变得简单化;在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时,通常趋向于拒绝中间解决方案,拒绝与对方沟通,从而导致走向极端的胜负型选择。

零和型与胜负型相似,只是没有胜负型那么极端化。比如,冲突问题可能是投入新生产线的时间和资金多少问题,而不是投入与否的争议;冲突问题可能是追究事故发生的责任分担,而不是判断谁该受罚,谁是无辜这种简单的是非争议。显然,零和型的结局有无数多种状态,它是(i,j),i+j=M(已定)的任意组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零和型要比胜负模式复杂得多。所以,在零和型利益冲突中,解决方式有多种选择,一系列中间解决方案被认为是可行的——双方倾向于选择同时妥协。这些中间解决方案使双方都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虽然一方满意度的提高,仍建立在对方满意度下降的基础上。

不确定型模式中,团体对冲突问题的认定没有隐含可行选择的明确倾向,这样的感知易于促进双方以最根本性关注目标判定冲突问题。比如,销售与生产部门的争议中,冲突问题可能被认为是生产设施的高效利用与快速送货服务间的矛盾。由于在此两者之间没有哪个具有优先权,所以方案的选择是凭经验。如果冲突主体双方乐观地寻求完美的选择方案,那么先前的争议就合二为一,即“如何在不牺牲效率的前提下完成快速送货服务”。

不可调和型的感知,可能来源于对争议问题的认识不足以致认为不可解决,也可能把冲突问题认定为大到不可解决的争议,还可能是双方认为他们现有位置不容改变。不可调和型可看作是实现双方目标的障碍。虽然各方都明白能在对方受损的基础上达到自己的目标,但强烈的利益冲突仍存在于他们的感知中,双方都把对方看作是自己达到目标的障碍。

综上所述,团体对冲突形势的感知会对其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这一点经常被忽视。在一给定的冲突形势中,判断冲突问题可能有许多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判断隐含着争议的大小。另外,每一种判断也暗示着可行性选择方案及其后果的不同模式,这个模式反过来又在当前的环境中形成一个明显不同前者的利益冲突的想象。如我们后面要分析到团体对利益冲突和利害关系的想象等对其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 利益一代价一风险分析

冲突行为决策依据三个要素:(l)冲突受益,即冲突继续下去可能的获益情况。冲突行为的发生取决于对冲突可能带来的利益评估,这里的“利益”是广义概念,不仅仅指物质利益还包括各种各样的精神利益,如压力的释放、精神满足、地位上升、影响力扩大、尊严和威信及原则和立场的维持、团体凝聚力的增强等等。(2)冲突代价,即冲突带来的损失。冲突行为本身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表现在:利益损失、关系破坏、对方敌对或报复、支付成本等。(3)冲突风险,即得不偿失或重大失策的可能性。团体并不是总能从冲突中受益的,因为在冲突发展过程中将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变化、冲突结局如何很难准确预测。另外,冲突决策的正确性和冲突行为的有效性还有待在对抗过程中进行检验,所以冲突能否受益及受益大小是不确定的。团体就是依据“所能得到的好处,所要承受的代价,可能承担的风险”即“利益一代价一风险”分析进行行为决策。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分析的依据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冲突各方不同的主观感受和价值标准。

“利益一代价一风险”分析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l)冲突问题的性质和利害关系。如果冲突问题微不足道,对团体利益没什么威胁,则团体一般不会采取什么对抗行为;反之,引起冲突问题的对象对团体很重要或放弃后损失很大时,无论风险、代价如何,团体也会“背水一战”采取冲突行为。

(2)冲突双方的实力。实力是经济基础、权力大小、影响力、凝聚力和业务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如果团体的实力强于对方,则冲突获益的可能性就很大。

(3)双方对风险和压力的偏好。如果对方是怯懦型的,害怕压力和逃避压力,团体心理素质很差且对风险采取规避态度,则己方获益的概率就很高,获益也会很大。反之,对方属于风险偏爱型且对抗压力的能力很强,则己方获益的风险很大,代价也会很高。

(4)零和型和非零和型博葬。在零和型博弃中,冲突双方的利益是负相关的,一方得益会导致另一方相应的损失;而非零和型博奔冲突双方的利益是正相关的,一方得益不会引起另一方的相应损失。就冲突风险而言,前者比后者要大。

(5)冲突双方的合作关系。若冲突双方是长期合作,那么关系的破坏就会导致今后难以交易,并且对方可能的报复行为会极大地增加冲突成本。如果是一次性合作,冲突双方的利益则是一块待分的馅饼,实力越强获得越多。

三、 冲突行为

“利益一代价一风险”分析为冲突行为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它决定了冲突行为是竞争性的还是合作性的以及竞争和合作的程度。一般来说,冲突行为由三个要素组成:定位、战略目标和战术,下面就分别分析这三个要素及每一个要素的决定因素。

1.定位

根据冲突主体希望己方目标和对方目标满意的程度,下面的模型将定位分门别类地列出来,图4采用二维空间结果模式中的五点代表五种定位:竞争、协作、逃避、适应、共享以及各种定位偏爱的结果。

竞争定位表示在损失对方目标的基础上赢得自己目标的一种欲望,即处于统治地位,这种定位常导致一种输赢的争斗。反之,适应定位则集中体现于一点绥靖——满足他方目标而不顾己方目标,在这种定位下,团体可能是慷慨大度的或者为了彼此关系做出自我牺牲。共享定位处于竞争定位与适应定位之间是双方都达到适度而不完全满足的一种选择,即双方放弃一部分的同时也得到一部分。与共享定位相比,协作定位则是完全满足双方目标的一种欲望,即把双方目标合二为一。逃避定位则反映了对任一方目标都漠不关心,这种定位的态度是后退、隔离、冷淡和漠视听天由命。

横坐标的合作元素是衡量冲突者满足他人目标的尺度,协作和适应当然是合作的,竞争与逃避是不合作的,共享是适度的合作,因为它既包括一些合作的成份也包括一些竞争对抗的成份。纵坐标的武断元素是衡量主动与被动的尺度,它体现冲突者有意满足自己目标的程度。最武断的定位是竞争与协作,两部都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去完成或解决问题。相反,逃避和适应花费精力最少,冲突者不必做任何事或完全随意他人。如果冲突问题对冲突者没什么重要性,则冲突行为就容易选择逃避与适应的定位。共享定位在武断性和精力花费上都居于中间位置。

2.战略目标

分析战略目标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二维结果空间,见图5中摸轴代表他方目标的满意度,纵轴代表己方目标的满意度,整合与分配两条曲线组成了一个二维结果空间,空间中的每一点(结果)都可看作含有这两种成分。简单地说,整合元素是双方满意的总量,分配元素是每一方目标达到满意的分配比例。形象地说,整合曲线代表双方得到馅饼的大小,分配曲线代表分馅饼的方法。

团体可以被认为对这两种元素各自的可行性有一些认知,对整合可能程度的认知暗含在它对冲突的感知中,即认知当前利益冲突的类型和强度,而对对手力量和承约的估计则影响着它按分配要素能得到冲突利益的最多数量。

这些可行性的认知与团体的偏好结果相互作用,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战略目标。比如,如果团体偏爱支配地位但发现对手很强大,不管它的偏好怎样,它可能决定寻求某种形式的妥协;如果团体感知争议是不可解决的,那么它就可能不为此做任何决定;如果团体偏爱联合并且对冲突是一种不确定的感知,它就可能寻求联合的解决办法,等等。

3.战术

分配战略目标意欲在他人损失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满意度,而整合战略目标意欲增加共同的满意度,这两种战略目标指导下的战术分别为竞争性战术和合作性战术。

竞争性战术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因为~个团体有许多影响对方的权力基础(powerbase)。弗伦(French)和拉文(Raven)曾归纳出以下六种权力基础:信息权力、明星权力、法定权力、专家权力、惩罚权力和奖赏权力。 Wahon和 Mckersie也概括了这些权力基础及其竞争性运用。假设冲突方沿着分配曲线都有一个偏好结果,那么冲突主体运用这些权力可以满足下列一项或多项目的:(1)使对方接受己方目标;(2)使对方相信他的目标不值得坚持;(3)陈述对方目标己方不可接受;(4)使对方相信己方坚持自己的目标是值得的。

讨价还价(广义概念)就是一种竞争性战术,依据利益和风险的大小,讨价还价的强度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动。适度形式的讨价还价还意味着一些特别的行为:(1)团体隐瞒部分信息或发送假信息,如目标关注的强度、选择的偏好、双方行为的后果等信息。现实中,信息不实或信息保留行为降低了团体间的信任度;(2)团体倾向偏好选择的行为减少了改变的弹性,有时会顽固地认为冲突是输赢型;(3)团体可能借用威胁手段,因而会产生敌对的或负的影响。

合作性战术也称问题解决战术,包括许多不同的行为。Walton和Mckersie曾指出了问题解决过程的三个步骤:(l)识别双方本质的或根本性的关注;(2)列出所有的选择方案及后果;(3)找出最能使双方共同满意的行动方案。另外,问题解决战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有效地解决问题往往需要双方坦诚交换准确信息;二是需要具备弹性的姿态;三是需要相互信任。

双向选择方案篇7

热忱欢迎您的实践经验及理论探讨,来稿请发:.cn。

截至2008年底,张家港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超过28万,在繁荣的表象之下,其同样面临增值业务发展困难的窘境。新业务的发展需求对现有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对现有单向广播式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化改造,不断扩大光纤传输覆盖范围,逐步实现光纤到楼、光纤到户。使有线电视基础网络具有宽带、双向、多业务的承载能力,为实现和开展电视点播、互动电视、时移电视、录播电视、数据上网、网络电视IPTV、在线游戏、视频电话、视频会议等增值业务打下基础。

改造方案:EPON+EoC

有线电视网络改造的核心是将单向有线电视网改造为双向数字网络,即能够开展视频、语音、数据业务,可管理、方便操作、双向的全业务网络。

接入网双向改造的方式为:光纤到楼,其中光传输网络改造采用EPON技术,同轴接入网络改造采用有源调制EoC方式,带宽分配现按每户4Mbps设计。根据实际需求,也可以采取EPON+LAN方式。对有条件的小区,可建小区机房,实现光纤到单元。

1 网络改造的基本要求

a 系统按照860MHz设计,无源同轴电缆网按1GHz建设。

b 用户入户电平68±4dB(543.25MHz,模拟);

c 新建网络直接光点用户,建议采用220V供电方式,加防雷器。

d 改建网络可采用一级放大方式,建议采用集中供电方式,加防雷器。

e 光接收机以PIN管、双口输出为主,-6dBm以上接收时恒定输出>98dB(543.25MHz。模拟)。

f 新建网络每个光节点覆盖户数在120户左右。

g 前端至每光节点应布放不低于3芯的G.652光纤。

h 建议统一采用挤压式的F头。

2 光网改造方案

光接入网络改造采用的EPON方式见图l。

具体要求如下:

a 采用二纤三波方式空分数据和电视信号,其中一纤传输电视信号(1310mm),另一纤传输数据信号(1310nm上行、1490下行)。

b EPON的头端OLT和终端ONU近距离覆盖时按照1:32等分设计;光分路采用二次分光级联方式(1:4和1:8二次等分光);距离较远时适当减少分光的比例。

c 建设初期可采用在机房统一出纤,达到一定规模后,建议将光分路器放置在小区或线路上,以减轻机房出纤压力。

d 光分路器(POS)采用双窗口波长方式。

e 光分配网(ODN)中主光纤适当考虑采用环备用方式。

f 同一PON端口下,各ONU光接口输入光功率差异最大与最小之间不超过15dBm。

g PON口光功率计算公式:ODN链路衰减=全程光纤衰减+活动连接器衰减+光分路器衰减(ODN链路衰减+MC≤系统允许的衰减)。

其中:全程光纤衰减=全程光纤长度×0,4dB/km;活动连接器衰减=活动连接器数×0,5dB;光分路器衰减=链路上光分路器衰减总和;MC:光链路衰减富余量,一般按2。3dB计算。

从表1、 表2可知,光功率衰减值一般在28dBm左右,取余量3dB,因此,光链路衰减的设计值应为25dB。

3 同轴接入双向改造方案

同轴网接人的双向改造方案可分为两大类:新建小区网络及老小区改建网络。

新建小区双向网络建设方案特点如下:

a ONU部署到光节点处。

b 调制EoC头端将ONU输出的数据信号,混入同轴电缆,使数据及电视信号在同一根同轴电缆里共缆传输。

c 利用电缆系统人户,在用户家中用EoC终端分离出TV RF射频信号连接至电视机或DVB机顶盒,分离出IP数据信号连接至计算机或互动机顶盒。

d EoC头端至EoC终端的链路衰减值应控制在50dB(低频、50M)以下。

e 业务开展初期两个光节点可合用一个ONU及EoC局端。

老小区改建网络方案特点如下:

老小区的双向改造可分为两种方式,如果改造后光点直接带户,改造方式同新建小区双向建设方案相同,如果改造后采用一级放大带户方式,操作方案见图4。

a ONU部署到光节点处。

b 设调制EoC头端,混合光节点输出的有线电视信号后传输,至放大器处,采用桥接器将有线电视信号与数据信号分离,将模拟信号放大后再混合传输。

c 用户家中EoC终端分离数据信号和电视信号。

d EoC头端至EoC终端的链路衰减值(低频、50M)控制在50dB以下,为此需调整干线上的分支器,以控制衰减值(见图5、图6)。

4 网管系玩

中心机房设网管服务器,集成网元、业务、用户、故障管理等功能。各广电站可通过网络终端登陆服务器进行EPON和EoC设备的管理。

EoC方案的评估与选择

1 各种EoC方案的主观评估

现在市场上推广的EoC技术较多。除无源E以之外,调制型EoC主要包括HomePlug(av、bpl)、MoCa、Hnpa、WiFi降频、Bioc、Hinoe等。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多的为HornePlug及MoCa方案。

面对如此众多的EoC技术,除了关注各种技术的性能之外,还应关注各类技术及产品与现有有线网络的适用性。下面,我们对各种技术及相关产品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比较,供同行借鉴参考。

Hpna技术:进入国内的时间较晚,在很多厂家已选择MoCa或HomePlug技术之后,很难抛弃前期的投入转而选用Hpna技术。因此。虽然该技术性能不错,如工作频点在4~28MHz、信道利用率较高等,但由于只有上海科学亚特兰大等少数厂家在推,终端价格很贵,很少有运营商选用该技术及产品。

WiFi降频技术:主要推广企业为六合万通公司。该技术可从2,4GHz 降频至1GHz左右,且终端价格不高,但由于其吞吐率太小(大概为18Mbps左右),很难适应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应用案例较少。

Bioc技术:主推厂商为杭州雷科通,核心技术是在WiFi降频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信道捆绑技术,将吞吐率提升至40Mbps左右。该技术起步早,产品相对成熟,出现的问题也较少,已有一定的应用规模。但由于只有雷科通一家在推广该技术及产品,因此运营商选择bioc技术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2008年3月份,由雷科通、六合万通、Thomson三家牵头成立的Bica联盟(基于WiFi降频技术,该技术成熟,标准开放,相应产品成熟,价格较低),但这个行业联盟由于成立时间较短,互相需要融合的东西还较多。

Hinoc技术:为总局提出的一个EoC技术概念,其应用于高频,类似于MoCa技术,但目前还没有看到相关的市场运作及技术发展进度情况。

MoCa技术:其优势包括工作在高频――900MHz~1500MHz,频谱比较干净;基于Cable技术,带宽可达到80Mbps吞吐率。但MoCa也有一定的缺陷――

首先,从技术标准来看,虽然Broadeom公司已介入,但基本上其仍是Entropi掌控的私有技术。虽然MoCa已形成了产业联盟,但全球出货量较少、价格相对较高;其工作频率在850MHz~1.5GHz,信号衰减大、能覆盖的范围相对较小。

其次,国内生产链布局存在一些问题。如其主要合作伙伴均为通信类厂商,这类厂商无论是产品研发、技术支持、销售网络,还是广电人脉,与传统有线电视设备企业均存在一定差距。最重要的是,由于这类厂家不熟悉有线网络的情况,设计出的产品往往单纯从数据角度考虑,没有结合有线电视网络的实际情况,如数据信号对电视信号易造成干扰等,这样的产品不少只能说是半成品。

第三,从国家广电总局及各地广电对EoC产品测试的情况来看,MoCa技术的网络适应性与HomePlug相比相对较差,这主要与原有网络的线缆、分支分配器、接头等质量有关。

无源EoC技术由于技术上的某些缺陷(如安全性、分配网络要星形分配等),很难大规模推广,如上海傲蓝等推出的无源EoC,虽然通过捆绑交换芯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技术缺陷,但价格也会因此提高,同时推广该技术及产品的厂商也较少。2技术选择影响因素

经过仔细比较,张家港有线网络最终选择采用HomePlug BPL技术的EoC产品,共两个品牌中标。

目前,HomePlug技术有2个标准,其中HomePlugBPL技术采用速比特芯片,HomePlugAv采用英特龙芯片。二者的主要区别为在MAC层选用协议不同,前者为TDMA、后者是CSMA。

张家港在选择EoC技术及产品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1)能否满足业务升级的需求。HomePlug BPL技术的主要优势为工作频点为2MHz~30MHz(实际为5MHz~30MHz),可衰减的数据电平约为55dB,能够覆盖的用户数较多(基本能够做到小区光点加一级放大覆盖,散户光点加二级放大覆盖),这点较符合张家港对前期投入较少的需求,同时采用这种技术可实现业务量提升之后,逐步滚动发展。

(2)商业应用情况。目前新疆省(区)网已采用杭州某企业的HomePlug BPL设备实施双向网改。江苏省网网络改造设备6家入围企业中。除常熟亿通采用MoCa技术外,其余5家均采用HomePlug技术(华三采用HomePlugAv技术,初灵、康特、高事达、波导采用HomePlug BPL技术),吉林省网的招标情况与江苏省类似。

(3)原则上选用有线设备企业的EoC产品。EoC虽然是一个通信类产品,但在进行广电网络改造时,需考虑到有线网络的具体情况使用,有线设备厂商更容易理解运营商需求。

3 品牌选择影响因素

张家港有线网络在选择EoC技术合作伙伴时,首先要求为江苏省网招标入围产品;其次着重考察企业的快速服务响应能力,因为EoC目前还较不成熟,需要供需双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密切配合。在上述前提条件基础上,还要仔细考量性价比、研发能力与行业标准化参与程度等因素。

最终选择的EoC局端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较其他厂家的便宜500元左右,虽然客户端产品价格相对较高,但技术方案较适合张家港覆盖面大、入户率偏低的现实情况。

双向选择方案篇8

关键词:纳税筹划;零售商业企业;代销方式;买断方式

企业做为理性经济人,总希望获得最大利益。缴纳税款作为一种支出行为,必然形成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一个减项。如何在我国税收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尽量利用各种政策减轻税负,提高收

益,是当今纳税人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A公司实行纳税筹划的意义

A公司是以商业零售为主业的大型连锁企业,主营连锁超市、综合百货,涉足医药,同时经营物流配送、物业管理、进出口贸易等业务。A公司的主要纳税税种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2004-2008年,A公司的增值税税负率相对平稳,但增值税在A公司全部税费中占的比重相当大,而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则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2008年实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后,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而企业2008年实际税收负担高于这个税率,为28.52%,虽然A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A公司仍然有纳税筹划的空间。

二、A公司代销方式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某电器厂家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17%的税率,而A公司也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17%的税率,现某电器厂家委托A公司代销一批商品。该商品在某电器厂家的相关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用X表示,其市场销售不含税单价为1000元。A公司现有两种代销方式可供双方选择:

方案一:A公司以每件1000元的售价向市场销售该产品,每月底,A公司向某电器厂家返回销售清单,并按实际销售价格和数量与某电器厂家结算货款,同时A公司根据代销的数量和销售额,向某电器厂家收取代销商品销售收入10%的手续费,即每销售一件商品获得100元手续费;预计月销售数量为10000件,则A公司手续费收入为1000000元(1000*10%*10000)。

方案二:A公司以每件900元的售价向某电器厂家买断该商品,A公司按照每件1000元的价格对外销售,每月底,A公司向某电器厂家返回销售清单,并按每件900元的售价和数量与某电器厂家结算货款,获得100元的价差收入。预计月销售数量为10000件,则A公司每月取得进销差价为1000000元[(1000-900)*10000]。

两种方案中,A公司每月毛收入额均为1000000元。

在两个代销方案下,某电器厂家以及A公司两企业的税收负担见表1。方案二与方案一相比较,某电器厂家的税收负担降低了17万元[(153-X)-(170-X)],A公司的税收负担升高了12万元(17-5)。但二者税收负担的总额还是下降了5万元[(170-X)-(175-X)],相当于A公司在方案一中的营业税负担。因此,双方应根据自身地位,参考表中的分析结果进行选择。在买断方式下,虽然委托双方的总体税负下降了,但作为受托方的A公司税负却有所上升。A公司的税负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避免了缴纳营业税,使税负降低了5万元;二是就买卖价差缴纳了17万元的增值税。这部分税收负担,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从某电器厂家转嫁过来的。因此,A公司税收负担的上升与某电器厂家税收负担的下降是有本质联系的,A公司应该要求某电器厂家对其进行一定的补偿,使双方能够分享视同买断代销方式下的税收筹划收益。

A公司经过分析的结果是从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应选择方案二视同买断的代销方式。但为了不让A公司单方面受损失,双方有待于进一步协商给予A公司一定的补偿。

A公司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但其中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即A公司忽视了委托方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的情况,从而使得A公司的分析方案不够全面。

三、针对A公司代销方式的纳税筹划解决方案

随着企业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代销成为许多企业低成本迅速扩张的便利途径。目前企业实行“代销”通常有两种方式,即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和买断方式代销。但两种代销方式的纳税义务有很大区别:

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受托方获得的是劳务报酬,因此需要就手续费缴纳营业税;委托方销售了商品,应按照商品的销售价格和适用的税率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买断方式代销中没有实现最终销售的商品并不属于受托方所有,因此这还是一种代销而不是一般销售。这时,委托方获取收益的形式也是买卖价差,因此也应缴纳增值税;受托方销售了商品当然还是应该缴纳增值税。

在两种代销方式下,双方的税收负担是不同的。但无论对于委托方还是受托方来讲,都存在进行税收筹划的余地。

在上述基本规范的框架下,纳税人身份的不同还会导致纳税人做出不同的选择。A公司现有纳税筹划方案只适用于委托双方都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情况。

对双方都是一般纳税人的两种方式下的代销行为的税金支出情况,其实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设商品进价为P,销售价为P1,手续费率为K(K=手续费/销售价格),适用17%的增值税和5%的营业税。在代销行为模式下,寻找两种代销方式的税负均衡点:

P1*K*5%=(P1-P)*17%

P/P1=(17-5K)/17

若买断方式合适,即受托方交纳的营业税金额>受托方交纳的增值税金额:

P1*K*5%>(P1-P)*17%

P/P1>(17-5K)/17

若收取手续费方式合适,即受托方交纳的营业税金额

P1*K*5%

P/P1

即当P/P1>(17-5K)/17时,采用视同买断方式合适。

当P/P1

但应注意的是,代销业务必须签订合同或协议,并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受托方不得为委托方垫付资金;销货方将发票直接开给委托方,并由受托方将该项发票转交给委托方;受托方按实际支付的货物价款及增值税额与委托方结算价款,并另外收取手续费。

综上可知,A公司商品进价P为900万,销售价P1为1000万,手续费率K为10%,适用17%的增值税和5%的营业税。

则P/P1=900/1000=0.9

(17-5K)/17=0.97

P/P1

A公司现有纳税筹划方案中忽视了委托方是小规模纳税人的情况,现分析如下:

某电器厂家是生产性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征收率,假设某电器厂家能够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A公司可以抵扣进项税额。而A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17%的税率,现某电器厂家委托A公司代销一批商品。其市场销售不含税单价为1000元。现有两种代销方式可供双方选择(见表2)。

方案一:A公司以每件1000元的售价向市场销售该产品,每月底,A公司向某电器厂家返回销售清单,并按实际销售价格和数量与某电器厂家结算货款,同时A公司根据代销的数量和销售额,向某电器厂家收取代销商品销售收入10%的手续费,即每销售一件商品获得100元手续费;预计月销售数量为10000件,则A公司手续费收入为1000000元(1000*10%*10000)。

方案二:A公司以每件900元的售价向某电器厂家买断该商品,A公司按照每件1000元的价格对外销售,每月底,A公司向某电器厂家返回销售清单,并按每件900元的售价和数量与某电器厂家结算货款,获得100元的价差收入。预计月销售数量为10000件,则A公司每月取得进销差价为1000000元[(1000-900)*10000]。

两种方案中,A公司每月毛收入额均为1000000元。

委托方是小规模纳税人时,在两个代销方案下,某电器厂家、A公司两企业的税收负担如表2所示。

方案二与方案一相比较,某电器厂家的税收负担降低了3万元(27-30),A公司的税收负担升高了138万元(143-5)。二者税收负担的总额升高了135万元(170-35)。因此,双方应根据自身地位,参考表2中的分析结果进行选择。

纳税筹划分析的结果是,从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应选择方案一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但为了不让某电器厂家单方面受损失,双方可协商给予某电器厂家一定的补偿。

四、结论

因此,针对A公司代销方式,委托双方都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时,从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A公司选择视同买断的代销方式是正确的。但当委托方是小规模纳税人时,从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建议选择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但为了不让单方面受损失,双方可协商给予利益受损较大方一定的补偿。

参考文献:

1、蔡昌.商贸业税收筹划案例及思路[J].新理财,2005(3).

双向选择方案篇9

【关键词】无刷双馈电机;定子设计;气隙密度;极对数

无刷双馈电机(BDFM)在历史的长河里经过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过程,它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随着科学理论的不断创新,经过百余年的不断发展,BDFM在不断趋近于成熟,逐渐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及其他领域中。定子是无刷双馈电机的重要部件,对电机特性起着重要作用,下面对BDFM的定子设计方法及相关特点进行阐述研究。

1.定子功率分配关系及主要尺寸确定

无刷双馈电机的定子包含两组极对数不相同的绕组,它们是功率同控制绕组,这两组绕组的功率分配关系特殊。我们分别用pmp和pmc代表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输出的功率,用P来代表电机轴上的输出功率。定子绕组功率的正负分别代表绕组吸收电功率和发出电功率。在不考虑电机自身内部损耗的情况下,两绕组之间的功率关系为:

(1)

推导可得:

(2)

整理(2)式可以得到定子功率分配关系,即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功率分配之比与其对应的极对数成正比,应满足下面的关系式:

(3)

从上面的电机定子功率分配关系,同时根据设计之初所要用到的额定功率就可以计算出定子绕组中极对数大者的绕组功率,并且可以根据这项参数来设计电机的主要尺寸。

电机定子的主要尺寸我们可以根据异步电机设计方法通过下式能够求得

(4)

2.定子绕组的气隙密度及电负荷选取

电机在稳态运行时,气隙密度同定子绕组的极对数近乎成正比,具体关系如下:

(5)

上式我们可以看出,定子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气隙密度之比近似于两者的极对数之比,这个比例关系在定子绕组匝数的设计当中起着重要作用。

定子的功率和控制绕组它们所用的气隙和转子相同,由4式可以推导出:

(6)

(7)

我们只有考虑好定子两套绕组的电负荷才能更好的设计出电机的电负荷,我们可以将电机的电负荷认为是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电负荷之和。

故此电机的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的电负荷可按下式选取:

(8)

说明:A为电机的总电负荷,Ap、Ac分别为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的电负荷。

3.定子绕组极对数及形式的选择

3.1 定子绕组极对数的选择

无刷双馈电机的定子设计同一般的异步感应电机中电磁部分设计有相同之处,但因为在应用过程中对该电机的电磁之间联系有一定的相关规定,所以在定子绕组的结构形式和极对数的选择上应该进行针对性的特殊设计。

定子如果采用单绕组结构,定子的极对数很难很好的匹配到一起,给设计带来很大难度。如若要很好的改善这种情况,定子的绕组设计可以采用双绕组设计方案,双绕组是队里的两套三相对称绕组,极对数分别为2PP和2Pc,这种绕组设计方案是比较自由的,应用情况也比较多。

不管定子绕组采用单绕组形式还是双绕组形式,定子的绕组都在同一个定子上,这样它们必然用同一个相同的磁路空间,故此定子的功率和控制绕组所产生的磁场不可以直接耦合,不然会产生电机耦合。

而定子绕组极对数的选择就是为了将直接耦合降到最低。在选择定子绕组极对数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PP≠Pc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的极对数不能相等,这样两绕组产生不同周期的基波磁场,它们在磁场间所产生的作用相互抵消,结果为零;

(2)|PP-Pc|≥2,这样可以减少或者消除电机由于径向拉力和脉动的电磁转矩所产生振动和噪声。两者之间的差值越大效果越好;

(3)一般情况下应满足PP>Pc,因为一般选极对数多的PP作为功率绕组,极对数少的Pc作为控制绕组,这样可以减低相应变频器的容量,使电机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

(4)PP=3Pc,这样可以产生比较强的对应谐波磁场;

(5)选择定子极对数一般有“和调制”同“差调制”两种方法。所谓“和调制”是指定子的极对数为两套定子绕组之和,而两套绕组极数只差称为“差调制”。“和调制”适用于低速运行的电机,“差调制”适用于高速运行的电机,具体情况要根据电机工作场合来确定。

通过上面的设计原则,无刷双馈电机定子极数配合方式最少应为:极对数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分别为3和1,选择方法“和调制”,因此转子的极数是4。

3.2 定子绕组形式的选择

定子绕组的形式主要分为单绕组和双绕组。单绕组方案是在无刷双馈电机的定子部分仅用一套绕组的设计方法,这种形式的定子绕组端中有两个引线端口。当我们观察角度不同时,所看到的定子绕组极对数是不一样的。

双绕组方案是指电机定子设计上采用功率和控制两套独立的绕组。这种绕组方案电机的材料利用率不高但它的优点是绕组设计灵活,绕组可以得到较高的绕组系数。大大提高了两种极对数的绕组的利用率。为了更好地设计双绕组方案,绕组连接形式同绕组节距的合理选择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关键点。

例如一个无刷双馈电机定子绕组槽数是36、功率和控制绕组采用3、1的极对数接线方式时,定子绕组接线方式通常采用Y型接法,主要是为其不让三次及更大的谐波磁场有环流产生于定子绕组中。

我们了解了双绕组方案后,来介绍一下定子的两个绕组,即功率和控制绕组的连接方式,一种方式是整距绕组连接方式,一种是短距绕组连接方式。

本研究设计是按照一台(3+1)极无刷双馈电机的定子设计的流程,具体分析了定子功率分配关系及主要尺寸的确定方法,定子绕组的气隙密度及电负荷选取以及定子绕组极对数及形式的选择和定子绕组设计方案。为电机定子的具体情况分析和设计做出了阐述。

参考文献

[1]彭冠炎.无刷双馈电机及其直接转矩控制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2]罗林.基于无刷双馈电机的控制及其仿真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工业大学,2010.

[3]纪梁洲.无刷双馈电机的设计及其电感参数的计算[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双向选择方案篇10

1、对自己利益退让,无法提出最佳选择

使用最低限度标准也有利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它限制了谈判策略与技巧的灵活运用,因为最低限度是不能轻易变更的要求。只有你下定决心,坚持规定的标准,才会避免屈服于对方的压力。同时,最低限度也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不能启发谈判人员去思考提出特别的变通的解决办法。由此可见,应用最低限度标准并不是一个万全之策。它可以避免接受一个不利的协议,也可能造成无法提出和接受有利的方案。

那末,要避免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比较好的方法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多样选择方案,从中确定一个最佳方案,作为达成协议的标准。在这些方案中,至少要包括:对谈判结果的设想,对方根据什么向我方提出条件?不利于我方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克服?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中断谈判?我们所能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在哪些方面进行最佳选择?等等。

在谈判中,对讨论协议有多种应付方案,就会大大增强你的实力,使你有选择进退的余地。有时,能否在谈判中达成协议,则取决于你所提出的最佳选择的吸引力。你的最佳选择越可行,越切合实际,你改变谈判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你充分了解和掌握达成协议与不达成协议的各种利弊关系,进而就比较好地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掌握了维护自己利益的方法,就会迫使对方在你所希望的基础上谈判。

2、信息情报掌握量少

不可否认,企业具有一定规模,产品有一定的知名度,确实是企业本身具有的优势。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而对方又恰恰具有这样的优势,要改变的办法之一,就是广泛收集信息情报,了解更多的内幕,可以有效地避免谈判中的被动,并发现更多的机会。比如,交易双方就价格问题反复磋商,对方倚仗商品质量一流,不提供优惠价。但购买一方的企业如果掌握了市场行情,变化的走向趋势,如产品价格可能下降,或有更新的产品出现,那么,就可以据此向企业施加压力,利用卖方急于出售产品的心理,掌握谈判的主动权。

3、过于谦虚或不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

谈判对方有优势,并不是说在所有的方面都有优势,因为所有的优势都掌握在对方手中,仅靠谈判技巧要达成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协议恐怕是不可能的。当谈判双方实力相差较大,我方处于劣势时,在谈判之前的准备工作中,就应包括对双方优势的分析,摆出对方的优势,再看看我方的优势是什么,如何利用我方的优势。这样,你就能够对双方的实力相比,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心中有数。例如,我方要购买一批产品,谈判的对手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产品很有竞争力,生产批量大、周期短、交货迅速,这些都是它的优势。但是,它急于出售产品以加速资金周转,就是它的短处,也恰恰是我方的优势。

双方在谈判中的优势、劣势并不是绝对的。在谈判初期,就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你可能处于劣势。但是,随着多种方案的提出,增加了你的实力,也增加了你的优势。

有时,一方优势可能被掩盖了,表现不明显,也可能对方没有认识到你的优势的重要意义。因此,在谈判中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长处,攻击对方的短处、薄弱环节,也是谈判人员应掌握的策略技巧之一。

总之,要改变谈判中的劣势,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所应采取的具体步骤有三点:

第一,在确定最佳方案的同时,也应明确达不成协议所应采取的行动。

第二,制定在成协议所必需的措施。如果不能达成协议,是否还存在着与其他公司洽谈的可能?如果按照对方的条件,是自己生产合算,还是购买合算。

第三,改进自己的最佳设想,把这些变为实际的选择。如果认为与对方谈判达成协议比不达成协议要有利,就应努力地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最主要的是在谈判中不断充实、修改自己的最佳方案、计划,使之更加切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