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4:26:35

针织学范文篇1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多媒体在针织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讨论了多媒体在针织学理论课教学中的优势和实践课教学中局限性,提出了在针织学课程的教学中应合理适度地使用多媒体的观点。

1、多媒体在针织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服装面料的生产是通过针织工程或梭织工程来完成的,针织工业是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纺织类高校中均把针织学作为纺织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来进行教学。仅仅采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要在有限的学时数内讲授好较多的专业知识是十分困难的,形势逼迫我们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手段,结合针织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多媒体教学,达到学生快速高效地通过各种途径熟练掌握针织学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2、多媒体在针织学教学中的作用

2.1利用多媒体教学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采用以纺织计算机交互教学为主线的针织学多媒体教学方式,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及掌握的程度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快放、慢放、重复,随时掌握教学进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

2.2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传统教学中针织机械原理和工艺原理等教学内容学生难以理解,但利用多媒体教学中flash等工具很直观的展现出来,高速运动的针织机编织原理可以用多媒体视频的慢放而清楚的显示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明了。

2.3弥补针织学教学中客观条件的不足针织专业教学中需要讲解很多种针织机的工作原理,而这些设备价格有的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学校想购买每种针织机进行教学是很难实现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善现有客观条件的不足,通过图片、录像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针织机械的工作原理。

2.4针织学的多媒体教学使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制作针织多媒体课件过程中,加深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协助教师制作针织教学软件过程中,开始逐渐了解和掌握针织专业知识,并拓宽了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

2.5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远程教育和课外教学多媒体教学资料可以方便地和网路实现连接,将针织学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内容全部上网,学生可以随时上网学习复习。

3、多媒体在针织学教学中的局限型

3.1针织学知识不能仅仅通过课堂上多媒体教学中的听觉和视觉来获取针织面料服用性能等知识还需要嗅觉和触觉的感知而获取,例如经过香味功能整理的针织面料需要鼻闻来感知,真丝针织面料柔软和滑爽的服用性能需要用手触摸去感知,因此多媒体教学中的针织物图片和视频动画等替代不了课堂教学中的实物展示。

3.2本末倒置针织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要较高的制作技术,且成本高,费时间,速度慢,教师在制作课件上所花的时间有时要远远多于上课时间,忽视对教材教法及教学效果的研究,对于教材教法的钻研就被放到了一个次要的位置。

3.3针织实验课程中大部分内容不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针织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通过上机编织,熟悉了针织产品的各种性能,掌握了针织生产工艺,这些作用是多媒体教学是替代不了的。

3.4缺乏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教育情况的监督和教学进度的掌握。如果在针织学教学中整堂课播放多媒体视频,没有教师现场讲解,而同时针织学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可以方便地在网路上查阅,则会使学生认为来到教室上课是多余的,会出现旷课逃课现象。

3.5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教学进度偏快,常易造成学生跟不上。尤其对基础差的同学,难以消化和吸收。另一方面由于现成的针织学PPT等课件容易复制,大大降低了学生动手记笔记的兴趣,甚至不做任何笔记,使得许多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

3.6针织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针织学多媒体课件内容常常更新滞后另外,针织学课件制作花去了教师的很多精力,使老师在珍惜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把制好了课件一劳永逸,不愿意及时更新,课件一成不变。使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3.7多媒体教学使传统教学中的许多优势发挥不了在传统教学中老师的良好板书使学生对老师有钦佩感,老师在讲课中体现的专业水平和渊博知识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尊敬,老师的流连风趣的讲课艺术吸引学生,减少学生在受教育中的抵触情绪,会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4、针织学课程中多媒体教学的正确应用

4.1把多媒体作为达到针织学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使用多媒体技术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而不能解决教学的根本,实现教学目标才是一堂课的真正目的。教师不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问题上,而是要放在教材教法的研究上,想方设法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针织学范文篇2

服装面料的生产是通过针织工程或梭织工程来完成的,针织工业是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纺织类高校中均把针织学作为纺织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来进行教学。仅仅采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要在有限的学时数内讲授好较多的专业知识是十分困难的,形势逼迫我们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手段,结合针织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多媒体教学,达到学生快速高效地通过各种途径熟练掌握针织学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2、多媒体在针织学教学中的作用

2.1利用多媒体教学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采用以纺织计算机交互教学为主线的针织学多媒体教学方式,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及掌握的程度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快放、慢放、重复,随时掌握教学进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

2.2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传统教学中针织机械原理和工艺原理等教学内容学生难以理解,但利用多媒体教学中flash等工具很直观的展现出来,高速运动的针织机编织原理可以用多媒体视频的慢放而清楚的显示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明了。

2.3弥补针织学教学中客观条件的不足针织专业教学中需要讲解很多种针织机的工作原理,而这些设备价格有的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学校想购买每种针织机进行教学是很难实现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善现有客观条件的不足,通过图片、录像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针织机械的工作原理。

2.4针织学的多媒体教学使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制作针织多媒体课件过程中,加深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协助教师制作针织教学软件过程中,开始逐渐了解和掌握针织专业知识,并拓宽了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

2.5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远程教育和课外教学多媒体教学资料可以方便地和网路实现连接,将针织学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内容全部上网,学生可以随时上网学习复习。

3、多媒体在针织学教学中的局限型

3.1针织学知识不能仅仅通过课堂上多媒体教学中的听觉和视觉来获取针织面料服用性能等知识还需要嗅觉和触觉的感知而获取,例如经过香味功能整理的针织面料需要鼻闻来感知,真丝针织面料柔软和滑爽的服用性能需要用手触摸去感知,因此多媒体教学中的针织物图片和视频动画等替代不了课堂教学中的实物展示。

3.2本末倒置针织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要较高的制作技术,且成本高,费时间,速度慢,教师在制作课件上所花的时间有时要远远多于上课时间,忽视对教材教法及教学效果的研究,对于教材教法的钻研就被放到了一个次要的位置。

3.3针织实验课程中大部分内容不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针织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通过上机编织,熟悉了针织产品的各种性能,掌握了针织生产工艺,这些作用是多媒体教学是替代不了的。

3.4缺乏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教育情况的监督和教学进度的掌握。如果在针织学教学中整堂课播放多媒体视频,没有教师现场讲解,而同时针织学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可以方便地在网路上查阅,则会使学生认为来到教室上课是多余的,会出现旷课逃课现象。

3.5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教学进度偏快,常易造成学生跟不上。尤其对基础差的同学,难以消化和吸收。另一方面由于现成的针织学PPT等课件容易复制,大大降低了学生动手记笔记的兴趣,甚至不做任何笔记,使得许多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

3.6针织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针织学多媒体课件内容常常更新滞后另外,针织学课件制作花去了教师的很多精力,使老师在珍惜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把制好了课件一劳永逸,不愿意及时更新,课件一成不变。使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3.7多媒体教学使传统教学中的许多优势发挥不了在传统教学中老师的良好板书使学生对老师有钦佩感,老师在讲课中体现的专业水平和渊博知识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尊敬,老师的流连风趣的讲课艺术吸引学生,减少学生在受教育中的抵触情绪,会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4、针织学课程中多媒体教学的正确应用

4.1把多媒体作为达到针织学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使用多媒体技术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而不能解决教学的根本,实现教学目标才是一堂课的真正目的。教师不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问题上,而是要放在教材教法的研究上,想方设法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针织学范文篇3

论文摘要:描述了网上针织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思路和方法。完成的网上针织专业教学资源库包括针织面料库和纺织标准库两个子库。作为面料数据库的技术支撑的针织组织图绘图软件,填补了已有针织CAD系统在组织图绘制方面的不足,能辅助现有针织生产管理软件实现全面电子化的工艺数据管理,能方便地辅助针织专业教学和培训,能用于相关杂志、书籍出版中的针织组织图的绘制,能起到规范和美化版面效果的作用。同时提出了需要不断投入精力完善和扩充各类数据资料的项目长期建设目标。

教学资源库是指“围绕学科教学服务而生产的教育产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各种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呈现出综合应用的趋势。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组成部分,得到高校的空前重视。

针织专业是纺织专业的一个分支,针织产品的机械生产史仅有420年,但是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学科方向,它包括针织纬编、针织经编、羊毛衫、袜子、无缝内衣和手工编织等相对独立的专业门类。针织专业门类多且复杂,现有的专业设置方式将以上众多的针织专业众多门类归到针织专业学科一个方向,给针织专业的教学带来了与纺织类其它专业不同的教学困难。因此,结合针织学教学的实际制作适合针织专业需要的媒体资源库是现实的要求。本项目研究的方向是建设针织专业资源库,研究的目标是构建网上纬编面料库、经编面料库、手工棒针编织物库和纺织标准库。

一针织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现状

针织工程属于工科学科,在大纺织的专业设置背景下,针织工程是纺织工程的一个专业方向。在这样的专业设置背景下,针织专业课程教学存在信息量大与教学课时少相矛盾的问题。

与其它专业相同,在针织专业教学过程中,已经广泛利用CAD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但是教学手段仍跟不上针织专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也适应不了针织学课程教学内容多、泛且难的特点。国内设置针织专业方向的高校在针织专业多媒体制作上均有相当的财力和人力的投人,主要制作对象是针织学精品课程。由于精品课程制作平台的限制,制作内容局限在课程教学软件PPT、教学动画、教学视频、试卷、习题、网络教学测试和问题解答等有限的几个方面。

针织物的组织结构紧密,用肉眼很难看清。即使借助专业的放大镜,对于缺乏实际面料结构知识的学生和初学者来讲,了解面料组织与织物效果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基本针织物结构的设计方法是教学中的难题。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是制作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使得织物的表面效果和织物的组织结构能在同一界面下展现,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织物的感性认识。

在传统的《针织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绘制针织物的组织图。它的优点是:给学生直接的绘图示范和组织结构的直观概念。它的缺陷是:手工绘制大型组织图的速度慢,在单位课时中能传递的信息量有限。目前,传统的粉笔板书的传统教学方式大多由教学幻灯片(PPT)所代替。由于PPT在表达针织物组织结构时普遍采用的是插图的方式,在传递大量针织物组织信息的同时丢失了绘图过程带给学生的视觉刺激,使得教学效果比粉笔板书的传统教学方式更差。

综上所述,在针织专业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实验和实践环节中针织物组织结构的分析和专业资料的查询等更广泛的教学需要,精品课程制作平台和已有的针织CAD软件,满足不了该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结合针织专业教学实际需要制作媒体教学资源显得特别重要。

二针织专业资源库建设的思路

本研究项目采用javac编程语言,利用B/S网页技术和数据库SQL2000作为技术支撑,以为针织专业教学数据资料提供类似于传统粉笔版书方式的展示空间作为研究目标。

在对针织专业教学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如图1所示的针织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基本框架:

三针织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效果

本项目组自2007、年开始构建针织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近三年的努力,通过在建设过程中不断调整技术手段,完成了预定的建设目标。目前湖南工程学院针织专业资源库已经是上网运行状态‘网址:http;//fzx,/mianliao/)。

网上湖工针织专业资源库包括了针织面料库和纺织标准库两个子库。其中的针织面料子库又包拒纬编针织面料、经编针织面料、棒针编织物三个面制子库和针织基本知识数据子库。纺织标准库的数据内容涵盖国内外的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同时制作了完善的各种针织组织图的绘图软件,并实现网上在线绘制功能。

本项目的研究开辟了针织专业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先河,通过了中国针织行业协会组织的专业鉴定,鉴定结果对作为该资源库技术支撑的绘图软件作了如下的肯定:

1.填补了已有针织CAD系统在组织图绘制方面的不足,能辅助现有针织生产管理软件实现全面电子化的工艺数据管理。

2.绘图方式简单易学。采用傻瓜填图的方式,在绘图工具的排列上做了细致的考虑,使得绘图速度快且不易出错。

3.专业性强。规范地体现了不同类别针织组织图和上机工艺图制图效果,与专业教材、生产实际和工厂习惯表达方法相吻合。

4.能方便地辅助针织专业教学和培训。

5.能用于相关杂志、书籍出版中的针织组织图的绘制,能起到规范和美化版面效果的作用。

该资源库从2007年形成基本框架开始,已用于两届学生的毕业设计、专业论文周和专业实习周等实践教学环节,辅助教学的效果明显,具有特色。

针织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成果能应用于针织类生产企业的工艺数据保存,起到推动针织行业信息化进程的作用。

由于该资源库采用外网的运行方式,能为有上网条件的针织生产企业和贸易公司业务和技术人员提供查询资源的帮助,同时能有效地辅助生产企业和贸易公司进行技术培训。

四基于网上针织专业教学资源库利用的针织专业教学方案

(一)能涵盖的教学环节

该资源库能用于针织专业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包括课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的实习环节和试卷制作。

(二)教学模式

网上针织专业教学资源库具有多种不同的专业信息体现方式,这一特点决定了它能改进仅由针织学精品课程支持的原有的教学模式,其与原有教学模式的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教学情景的需要随时调用针织学专业绘图工具和专业资料。

2.学生在课外可进行专业资料的查询,在熟悉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表达规范的基础上对已有的上网资料提出自己质疑和建议。

3.在完成课外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使用针织学绘图工具,实现作业过程的电子化。

(三)教学策略

资源库建设和学习过程是相互结合的。一方面教师和学生是资源的受益者,另一方面又是资源的创建者。在资源的创建和利用过程中,可实质性地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专业教学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商合作学习和实践创新学习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信息素养。

五总结

本项目的研究从教学需求出发,完成了针织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本工作,解决了目前针织专业教学中9类组织结构图和上机图的电子绘制难题,弥补了针织学精品课程在针织专业教学中的缺陷。

针织学范文篇4

关键词:针织面料;现代;服装

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整体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于服装的要求逐渐提升,针织服装在时装化方向的发展更加显著。生活环境的变化与人们工作压力的加大使得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休闲且时尚的着装,对于面料的选择也趋向于舒适自然,而针织面料所具有的性能特点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现代人的着装面料要求,成为现代服装市场中最受关注的面料选择,因此针对针织面料的特点研究成为当前针织面料应用的重要研究命题。以下笔者将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一、针织面料的性能特点论述

将针织面料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考虑的内容就是针织面料的性能特点,只有充分透彻地了解与掌握针织面料的性能特点才能够有的放矢的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在针织面料中,线圈是其结构单元,这是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面料性能呈现出完全化的不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对于针织面料的具体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具有较强的伸缩性。在针织物中线圈呈现出的三位弯曲状态,针织面料是通过同一根纱线按照横向或者纵向的方式发生联系,假如一个方向发生了拉伸运动时,另一个相对方向的纱线就是与之相应发生回缩,这一特点是能够在不同的方向上出现转化的,并且这一特点也赋予了针织面料一种机织物所欠缺的延伸性与弹性,所以针织服装在穿着时更加舒适得体,在人体曲线的展示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第二,具有较强的脱散性。在针织面料中一旦有纱线出现断裂或者线圈原本的串套出现脱离,针织面料必然会出现具有方向性的纱线脱散问题,导致原本相互牵连的线圈之间失去牵引,这一特点的存在对于针织面料来说是一个劣势,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针织服装最终呈现出来的穿着牢度和美观水平,极大地缩短了服装的穿着寿命。所以对于针织服装的造型设计来说,各种拼接缝、分割线的设计不应当过多,通过这种方式来尽量的减少线圈脱线可能性对现代服装穿着效果和耐穿性所造成的影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于线圈的这一特点如果加以妥善巧妙的运用,在编织的过程,将跳针、漏针或者错针做成一种刻意的行为,则能够赋予面料一种委婉的、自然化的残缺之美,提升针织服装的现代时尚感。第三,具有较强的卷边性。将直线与弯曲的线圈相对比,线圈还会使纱线产生一种企图伸直的内应力,当处于自由状态下时,单面的针织物边缘会出现包卷的现象,且不会因为是横线纹路还是纵向纹路而有所影响,但也并非所有针织面料都存在卷边性这一特性,主要是单面的针织物表现出来的卷边性更强,而双面的针织物则不会表现出卷边性,除此以外,其它的诸如罗纹或网眼的构造也不会产生卷边的现象。一旦面料产生了巨变,就会导致成衣片的接缝之初无法得到平整化的处理,使得服装造型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二、针织面料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巧妙利用针织面料中的线圈,发挥优势进行现代服装的设计

线圈的存在使得针织面料不同于其他的面料,表现出了优良的质感和性能,因而在对针织面料进行设计时大多都采用简洁的造型,避免因为款式的变化太大而弱化了针织面料所具有的高舒适感,所以在运用针织面料进行现代服装的设计时,常常会出现造型设计过于单一乏味问题,这时候为了减少这种单调性,就可以从面料的纱线、肌理效果、组织结构、色彩搭配和图案组合等方面着手加以融合,考虑的方面都应当为突出针织面料的优势而服务,保证服装的整体设计能够避开针织面料的劣势。具体来说,纱线可以称得上是针织服装设计中的首要元素构成,一般来说,纱线表现形式越丰富,整体造型简洁的服装就会显得越丰富,能够有效地对款式方面的单调加以平衡,凸显出针织面料服装造型设计中的重点。现代针织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推动了针织面料功能与式样的多样化,风格迥异、独树一帜的花式纱线也得到了充分的开发,这就为丰富针织面料的肌理效果提供了原料与灵感,将不同的因素综合利用所产生的肌理反应会使针织面料更加具有视觉冲击的效果,带来更加强烈的感官效应,就目前的肌理效果创设手法来说,诸如起绒、镂空、打褶、透明、浮雕、光滑等运用到其中就能够给针织服装带来更加强烈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对于针织面料来说,其组织结构指的就是纱线的排列和重组,不同的纱线排列方式代表着不同的组织结构,也会因此带来不同的装饰效果,对于组织结构的排列与重组,主要可以通过纬平针、双罗纹、双反面、罗纹、绞花、提花、集圈、镂空花、波纹和其他各类复合组织的方式进行,能够很好的达到丰富针织面料服装的设计的作用。

2.立足于针织面料的特点来对针织面料的服装设计进行创新

针织面料所具有的独特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甚至决定了针织面料服装造型的设计,也就是针织面料的服装造型要求多以简洁化的线条即直线、斜线或者单一的曲线来加以展现,结构功能的分割线相对较少,成衣片的熟练尽量缩减等。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禁锢了针织服装造型设计的思维,服装设计需要的是一个创新的、多变的、灵活的思维,它所具有的特点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服装设计的基本要求加以指导与提醒,并不是要求设计过程中完全按照定式来套用,服装设计需要做的就是在常规的服装设计中进行创新,对针织面料的特点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分析,尽可能实现服装设计的创新化。具体的设计方式包括以下三点内容。第一,要强调针织面料中的肌理设计。对针织面料的肌理进行设计能够很好的技法展现设计者对于纱线应用的巧思,制作出组织针织面料组织结构、纹路线条的设计和综合运用的具体规划,或者是形成一些具有特定装饰效果的局部化细节设计与具有独特意蕴的整体造型风格的设想,能够实现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大大的提升针织面料服装的艺术价值与时尚品味。具体的装饰方法包括钩、卷、编、叠、拼、撕、染、折、填等,这些装饰方法的应用能够在原有的针织面料上重新塑造出具有新颖性的三维化肌理,这种肌理的效果具有更加强烈的形式感、更加鲜明的装饰性和更加突出的设计特色。第二,将针织面料与其他材质的面料进行复合型设计。针织面料不是必须要单独使用的,它还可以同皮草、蕾丝、梭织面料等进行镶拼,这样就能够将具有不同特性的材质集中于一款服装设计中,也就形成了现在十分流行的混他风格,产生多样化的服装设计效果,获得时尚人士的追捧。针织面料虽然具有柔软、弹性好的特点,但是在某些服装设计中柔软却常常会导致服装造型不坚挺,在需要服装造型坚挺时就可以添加进一些皮革材料或者梭织面料,但是在这样处理的时候需要处理好不同材料的厚度过渡以及手感方面的变化问题,在不同材质之间形成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针织面料的优势特点,充分激发出针织面料所具有的时尚性,尽可能的满足服装消费者对于服装的时尚追求。在服装造型设计当中,针织面料所具有的性能和特点并不全是优势,也必然会存在一些弊端,这就需要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冲破思维的禁锢,灵活的将针织面料中的弊端转化为另一种优势进行展示,与原本针织面料的优势有效结合,凸显出针织面料的独特。第三,进行无结构形式设计。无结构设计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协调好服装、空间与人本身之间的关系,这种协调关系的形成基本上是通过具有抽象性特征的几何图形以及简单的缝制方式展现出来的。无机构形式设计不会局限于人体体型的某个部位,而是在各个部位都能够实现,只是需要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人体各部位的结构性特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确保新的设计造型能够充分的与相应的人体部位相贴合。设计师在进行实际设计时主要可以采用建筑、雕塑的体积与造型方面的特征,在服装设计上进行特定部位的适度夸张,适当的增加服装设计的内外空间和形体特征,这样就能够在衬托突出人体的基础上给人们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反差效果,使服装造型显得与众不同、风格独特。另外如果一款服装在设计时强调了空间,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服装的曲线特征,在具有空间思维的服装设计中,身体与服装之间的空气流通范围得到扩大,服装外形的修身作用就不那么明显,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开拓人们的具体思维。这种无结构形式设计在造型方面集中体现了对意向的强调与重视,通过各种设计手法与方式将针织面料服装打造成了一个具有空间修饰作用的展示物,极大的释放了服装对于人体的束缚力,人体在服装中的活动范围得到加大,这种简洁化的工艺与剪裁展示出的独树一帜的结构形式。针织面料的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服装造型设计的效果,如何合理的应用针织面料的优势,并运用创新思维将弊端转化为优势在服装设计中加以展现成为现代服装设计中针织面料应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现代科学技术和时尚思维的形成也为针织面料性能的优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针织面料的服装设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作者:徐立楠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针织学范文篇5

【关键词】服装针织;立体造型;面料搭配

1针织服装针法的运用

1.1纱线创新设计

运用平针的编织方式,利用纱线本身的特征,例如:色彩变换、粗细、是否带毛絮等不同,编织出丰富的面料效果;运用同样粗细、不同质地或者同样质地、不同粗细的材料编织,利用质地、色泽或者粗细相异这个特征,再加上丰富的编织方式,也可以形成多变的面料效果;运用除了常规纱线的特殊材料编织,例如胶管、牛仔、彩带等丰富材料代替传统纱线,给纱线赋予新的诠释。

1.2换线与纱线密度

通过更换线的粗细和纱线的密度是可以增加针织服装三维立体设计的方式:可以在凹凸设计地方更换纱线形成更加醒目的造型感;可以通过编制手法,变换纱线密度来实现凹凸感,密度疏松的部分织物会突起,而密度紧实的部分织物则会有凹陷的趋势,交替使用则会表现出波纹的效果。

2针织服装款式的立体造型

2.1针织面料特性在服装造型上的运用

2.1.1直身式直身式是针织服装造型之一,它是垂直水平线组成的直筒型设计,形成松紧适度的廓形,如夏天的T恤、冬天的棉毛衫等。设计师常在腰线上设计新样式,让服装有松与紧、简单与繁复的对比,掌握服装节奏,力求整体美。2.1.2宽松式宽松式是针织服装造型之二,它利用加针,用最简单的直线、弧线的方式,增加活动量,形成比直身型更为宽松的廓形。这是针织面料最常见、最容易形成的服装款式,充分体现了针织面料的性能优势,呈现出最好的视觉效果。2.1.3紧身式紧身式是针织服装造型之三。针织面料弹性大,当作为紧身服装面料的时候,就会体现出针织的优越性,服装会更适体,既能充分体现人体的线条感,又能给予穿着者一定的活动空间。

2.2利用针织特性局部立体设计

针织服装运用平针编织边缘时,容易形成卷边。而在以往不善于运用卷边时,视其为一个针织面料的缺陷,但近年来,在了解了针织面料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学会利用这个特性在袖边、领边处进行装饰,为服装增加立体感,体现错落有致的卷边造型,同样能增加服装的层次感,在外观上给予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表现服装的洒脱和活泼。

2.3针织服装局部的三维立体设计

针织服装体现三维立体形态极为容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利用针织的正针和反针来呈现面料的凹凸感。逐渐出现了更多创新手法变现不同三维立体设计,如下是最常见的工艺手法。2.3.1荷叶边针织服装款式设计中,局部利用荷叶边的设计增强整体服装款式的效果。服装款式在荷叶边的参与下,可以体现女性的优雅、可爱、浪漫等风格,既可在服装局部起装饰作用,也可以作为服装的整体造型,运用或宽或窄、或疏或密的堆积和抽褶,体现丰富层次和视觉感受。针织荷叶边由于肌理大,线条粗,塑造出来的造型立体感更强,视觉冲击力更大,给人以更为精彩的视觉感受。2.3.2流苏随着时代的变迁,针织服装产业日益发展起来,流苏的呈现方式越来越多,运用流苏的次数日益频繁,多用于领子、衣身、下摆等部位,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流苏的存在,可以遮挡着装者的身材缺陷,修饰腿部线条,在行走中体现灵动感,也平添一丝妩媚与俏皮。2.3.3不对称设计服装的不对称包括色彩、款式、面料和配饰等,不对称设计在服装中运用广泛并延伸到了针织服装里。从款式上主要是结构的改变,比如:袖子只保留一只,或者两只袖子呈现不同的效果等,这种方式极其创新和大胆。常见要素有袖子、下摆、领口和肩线等。

3针织创新设计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实践

3.1针织面料组织结构创新设计

3.1.1针织面料的组织结构创新设计作为针织服装的设计师应当熟知不同的组织结构创新,例如:菱形、罗纹、提花、镂空、浮线、绞花等,并能根据服装的设计对应最为合适的组织结构表达。如下是最为常见的组织结构设计。3.1.1.1绞花绞花就是将左右的纱线交换位置,形成麻花般的花纹,可以单股、双股、三股甚至更多股材料编织,股数越多立体感越强,视觉冲击力更大。绞花常常被运用在平针中,起到锦上添花、打破平针一成不变的乏味感的作用,包括添加在袖子上能增加袖子的体积感;添加在针织服装前后片能够增强服装的造型感等,是一种简单操作又极其重要的表达手法。3.1.1.2菱形格菱形格也是针织服装比较常见的设计手法。菱形将服装进行了面的分割,运用不同色彩的填充,底色和菱形格的色彩对比或者协调,相对来说视觉效果上会比其他的设计手法要直接。3.1.1.3罗纹所谓罗纹就是上下针交替的针织手法,罗纹常被使用在袖口、领口以及下摆边缘等等,产生凹凸条纹,形成的面料更加紧致,不易变形,给人以修身贴体的视觉感受。3.1.1.4条纹条纹是许多针织服装设计师偏爱的设计元素,极具动感,是针织服装重要造型元素之一。它有很多设计形式,就比如横向条纹、纵向条纹、波浪形条纹、锯齿形条纹等。条纹的方向、运动以及变化的特性是所有设计手法中无法替代的,这些特性使针织服装款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但要用这样的一个设计手法要完美地展现出其特性是有难度的,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考虑条纹结构和色彩搭配。条纹有很多种运用手法,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款式。3.1.1.5提花提花在各大时装周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设计手法,它是针织组织结构中很有特色的一种。提花在服装中可以设计到领口、袖口、胸部、下摆等局部,也可以遍布全身。3.1.2针织面料的手工编织创新设计3.1.2.1棒针与机械编织、程序化的针织服装不同的是最原始的棒针编织,正是所谓的“外婆的毛衣”。棒针更加粗犷,凹凸感更强,创意空间更广阔,在服装造型上的发挥空间更大。3.1.2.2钩针与机织、棒针相比,钩针的编织更有随性,可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发挥,通过长短针、大小号等的不同,组合出成千上万的花形。

3.2褶皱堆积

褶皱作为服装手法中一种司空见惯的手法,一是可以加上针织面料的加减针法,来形成隆起的效果,形成堆积褶皱的立体效果;二是可以用布条等材料穿过拉紧形成堆积。

3.3针织与梭织的结合

随着对服装的更丰富的变化需求,针织面料已经不再仅限于对于针织面料本身的变化,而开始关注与质地各异的梭织面料的结合。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织物组织和制造方式不同,将针织面料的弹性、柔软与梭织面料的塑形感、硬挺相结合,丰富服装的层次感,也可以互相弥补不足,表现更加饱满的造型设计。

4结语

针织服装作为一种既保暖又舒适的服装,深受大众的喜爱,针织上的创新也是千变万化。如何打破常规,在不失去针织服装特性的同时又能使其做出改变,加以创新,是设计人员需要研究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侯钢.论针织服装立体成型[J].现代装饰(理论),2013(9):210.

[2]潘早霞.成形类针织服装中的立体造型设计[J].针织工业,2010(3):62-63,74.

[3]蒋高明,高哲.针织新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纺织学报,2017,38(12):169-176.

[4]郑清璇,孟秀丽.针织抽褶衣袖的立体裁剪方法初探[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7):147,160.

[5]宋艳辉.针织服装袖的结构设计[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5(5):75-78.

[6]宋晓霞.论针织服装的创新设计[J].丝绸,2008(6):9-12,17.

[7]侯钢.论针织服装立体成型[J].现代装饰(理论),2013(9):210.

针织学范文篇6

关键词:针织面料;功能性针织产品;发展趋势;功能定制;纤维改性;功能整理;高能辐照

服装是基于道德而延伸出来的产品,除了基于道德礼仪外,还需要兼顾美观、舒适及功能。面料是构成服装的主体,其特性直接决定了服装的特性。针织面料以其良好的弹性使制成的服装具备人体运动的跟随性[1-2]。针织面料良好的柔软透气性能使其更适合作为贴身穿着服装面料,其功能更能显性地为人体所受用。针织面料的这些优良性能使其在服用纺织品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成为占比较大的服用纺织品[3]。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强化,人们对纺织品的消费考量也在不断深化,尤其是对主要用于贴身穿着的针织产品,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此外,还对其功能性提出了更多诉求。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多样化使生产厂家对针织产品不断细分,精细应对消费者的各种功能需求。生产厂家也在生产技术上不断进步,在功能实现的方式和技术上不断创新,使产品的功能和耐久性不断强化,并响应社会责任。

1针织面料的功能细分

针织服装的市场细分使得生产厂家进行面料细分,也带来了功能细分,功能需求取决于穿着个体和穿着环境。面料的功能总体上可分为舒适功能、视觉功能、防护功能和保健护理功能等[4-5],见表1。

2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发展趋势

针织面料所使用材料的功能性直接赋予面料基本功能,如天然纤维材料大多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人体相容性、舒适性、通用性,部分材料还具有抗菌抑菌、防紫外线等功效,而化学纤维主要具有挺括、快干等功效,这些都是材料本身具有的,可以称为泛功能。这些功能实现起来比较简单,不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功能整理。目前,针织面料的功能化是指在这些泛功能的基础上,根据消费个体和穿着环境等因素添加针对性的功能,针织面料的功能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2.1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发展。目前针织面料的功能大多是在其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添加某项特定功能,以突出其功能特性。实际上,由于消费者所处地域以及生活、工作环境的差异,某个特定的功能并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功能需求,因此,针织面料的多功能趋势就凸显出来,如内衣面料需要具有贴身柔软、吸湿排汗、抗菌等功能;户外运动休闲服面料需要具有防紫外线、防风雨、抗静电、速干透气等功能[6];运动服面料需要具有吸湿排汗、抗菌等功能。针织面料生产厂家往往按照产品大类对面料进行功能添加,使其具备普适性,以满足大类消费群体对多功能面料的需求。2.2由多功能向功能组合发展。目前针织面料的多功能化是一个大趋势,众多生产厂家都相继推出自己的多功能化产品,使其能够基本满足某一类消费群体的功能需求,但由于消费个体的年龄、体质、性别不同,所处的气候环境存在差异,以及运动强度不同,他们对功能的需求也会有所取舍,因此有必要对功能进行重新审验,以期通过更精准的功能匹配来满足针织产品不断细分的要求。在开发某类功能性针织面料时,通过设定基本功能模块和可选功能模块,然后进行功能组合,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功能需求。例如,运动休闲针织产品可以将吸湿快干作为基本功能模块,将抗菌、防紫外线、防泼水等作为可选功能选项,然后根据使用者的年龄、地域、气候环境等进行功能组合。2.3由功能设定向功能定制发展。针织服装除了有面对普通消费者的服装,还有面对基于不同工作环境的作业人员的服装,这类服装对功能的需求更为重要,这些功能不仅能保证人体的舒适性,保证工作的便利性,还能起到防护作用,保证人体免受危险环境下的可能伤害。例如,石油钻井工人、通信基站的维护人员、危化品生产工人等[7-9],这些消费个体对所穿着针织品的功能就会更加细化。目前这类针织服装往往由所在企业进行款式定制,同时进行功能定制,其目的就是便利工人高效操作,并得到健康及安全的作业氛围。作业服装功能划分见表2。

3功能性针织面料生产技术进展

3.1纤维材料的改性。针织面料所使用纤维材料的原始功能构成了面料的基础功能,也是主体功能,它直接决定了面料的用途,这种功能是长效性的,将伴随面料的整个使用寿命期。要使针织面料获得附加功能,途径之一是对纤维材料进行化学改性。纤维材料的改性可以通过接枝改性在纤维大分子上嫁接一些基团来获取所需功能,这种方式获取的功能往往比较强大,功能持久性好。这种方式对人造纤维或合成纤维改性都比较容易实现,但对天然纤维的这种改变会使纤维的部分原始性能和功能受损。通过对纤维的物理改性来获取某些附加功能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方法,纳米技术的不断提升及产业化推进是纤维材料物理改性获取附加功能的前提。目前,将一些功能性的无机粉体加工成纳米粉体的方法已经非常成熟,可以将这些粉体填充进一些含有中腔或孔洞的天然纤维材料中去,使天然纤维获得这些无机粉体所具备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共混的方法使化学纤维在纺丝过程中能够混入这些功能性无机纳米粉体,从而获得附加功能。混入纳米粉体的含量对纤维的强力等会有一定的影响,目前纳米粉体混入的百分含量还停留在个位级,因此其功能显现度还有待观察。从功能性的角度来看,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各有优势,两者融合形成优势互补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前一些有机大分子材料可以被加工成亚纳米级粉体,应用于化学纤维的共混纺丝中[10],使化学纤维具备一些附加功能。羊毛、蚕丝都可以被加工成亚纳米粉体,并成功通过共混加入到部分人造纤维或合成纤维中,除获得良好的可染性外,还可使纤维获得更好的吸湿性,并具备吸湿快干功能,生产厂家也在不断探索将更多的有机材料加工成纳米粉体,然后将其共混到化学纤维中,以提升共混纤维的功能。3.2基于涂印的针织面料功能化技术。将功能整理助剂附着在纤维、纱线或面料上,使针织面料获得附加功能是一种简便快捷的生产技术[11]。一般情况下,生产厂家都采用在面料上浸轧和涂印功能整理助剂,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使针织面料整体获得相应的功能,难以使针织面料获得更高级别的功能差别。贴身穿着的针织服装面对内外两个气候,对舒适性和功能性的选择不一样,往往贴肤层需要干爽、抗菌功能,外层则需要具备快干、防紫外线、耐气候等功能。针织面料可通过组织结构构建多层面料,具备各取所需功能的优势[12]。网眼空气层组织就是针织面料所特有的一种双层结构,面料挺括、透气性好,而且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13]。要获得功能差别,可分别对纤维或纱线进行功能化处理,再通过后续加工形成功能差别化的针织面料,这种方法能获得较好的功能差别,但后续织、染加工会弱化相应的功能,工艺控制要求严格,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应用受限。目前功能助剂喷射法是一项新兴的技术,这种技术方便、快捷、无污染排放、功能可控性好,将成为未来发展前途较好的技术之一。基于此方法,可以在针织面料的两面分别施加不同的助剂,再经焙烘、固化从而实现针织面料的功能差别。3.3高能辐照处理功能化技术。现有针织面料的功能化整理大多基于低能处理,存在功能持久性不够或某些功能实现难度大的问题。采用高能辐照处理使针织面料获得常规方法无法得到的功能是一个全新选项,是一种清洁生产和较有前途的技术。目前等离子体和电子辐照技术可用于针织面料物理或化学改性以获得相应功能,如采用等离子体对羊毛纱线进行改性整理,可改善羊毛纤维的亲水性,有利于后续加工[14]。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针织物加工来获得吸湿功能、拒油拒水及抗静电等功能,已有产业化的应用。应用电子辐照技术使针织面料获得阻燃、抗静电、抗熔滴等功能已有成功应用,而且功能持久性好。

4结束语

针织学范文篇7

1.1倡导家文化,传递家文化居家服饰作为家文化的载体一,是产品,更是一种文化。家文化博大精深,传递爱、关怀、互助、释放等情感,深深触动着每一个渴望休闲与关爱的心灵,包含丰富的情感因素,是居家服装设计的灵魂。快乐、健康的现代居家生活方式,表明了人们对家文化强烈的情感诉求,使之与自己追求的理想生活概念相吻合,以致于情感营销成为现代针织服装品牌的重要营销方式。居家针织服饰品牌以产品元素为载体,在主题、色彩、图案等方面体现多元化的家文化,如浪漫的爱情文化、诱惑的情趣文化、温暖的亲情文化、自由的个性文化等,从不同角度对家文化进行诠释,使居家针织服装设计赋予对生活的愿景和寄托,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1.2明确市场定位,创新设计理念居家生活方式因家庭结构、家庭观念及收入水平等差异,形成不同的类别,从而对居家针织服装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家庭型女性消费观念相对成熟保守,首先考虑居家针织服装的经济实用性,注重面料和实用性;而时尚型女性消费观念比较超前,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在居家服装的选择上更看重款式的新颖时尚性。因此,居家服装品牌企业,在进行品牌定位时,一定要深入分析目标消费群的居家生活方式,了解他们的心理诉求、家庭生活观念及消费观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居家针织服装设计,满足其消费需求。设计理念新颖、时尚前卫是现代居家针织服装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例如,在造型设计上,可以通过开发新型面料使居家服装款式更为新颖、舒适,更好地体现人体美。产品设计师要针对其产品定位进行设计理念创新,在款式、面料、色彩、图案等方面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居家针织服装,倡导他们所认同的现代居家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品牌优势和竞争力,促进品牌的长久发展。,为广州卡绚(KESHINE)服装有限公司推出的2014年春夏女性居家针织服装系列产品。

1.3功能性与装饰性相结合居家服装具备穿着简单、面料亲肤、易洗防污、冬暖夏凉、轻松舒适等实用功能。随着居家服装行业市场越来越细分化,居家服装根据不同场合细分品类,从传统睡衣的概念发展为包括睡衣、浴衣、家务服、休闲居家服、会客服等众多产品在内的服装大类,以满足人们在家或家周围运动、娱乐、工作、会客、沐浴、睡觉等不同的生活需求。因此,居家针织服装设计须符合当前流行审美趋势,在款式、色彩、装饰等方面要打破传统居家服装印象,彰显穿着者的个性与气质。

2女性居家针织服装设计要素

目前,国内以居家服装生产为主导的企业,主要有康妮雅、秋鹿、达尔丽、汝斯芬、梦芭莎、新世家族、睦隆、芬腾安之伴、朵朵可可、美标等。当然,还有一些以内衣、家纺或时装生产为主的兼顾居家服生产的服装企业,如三枪、罗莱、红豆等服装品牌。现代生活方式下设计女性居家针织服装时,主要借鉴以下设计要素,进行创新设计。

2.1款式简洁现代女性居家针织服装品牌在款式设计上,强调款式的简洁、舒适,将款式与针织面料的伸缩性、柔软性等特殊性能进行有机结合,更好地体现出人体的外形轮廊,表现出自然、舒适、简洁的设计风格,通常采用H型、A型、X型、O型等造型,单调的居家针织服装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妩媚、性感、合体修身、时尚休闲的居家针织服装成为当今居家服装发展主流。图3列举几款芬腾品牌的居家针织服装。

2.2面料亲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的保健意识、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对于居家服装这种贴身穿着服装的材料环保性、舒适性、吸湿透气性更加重视。这就要求居家针织服装的结构合理、尺寸合适、穿脱方便,带给穿着者自由轻松的穿衣体验。居家针织服装面料除轻薄柔软、具有一定的弹性外,面料的选取还应该满足吸湿透气、柔软亲肤等要求,以实现触觉上的舒适性,如棉混纺居家针织运动装、莫代尔面料的针织内衣等;另一方面,通过针织面料的组织结构设计达到一种视觉上的美观性。

2.3色彩和谐居家针织服装的色彩设计,主要受纱线、织物组织结构所构成的肌理效果以及花型图案设计对整体外观色彩的影响,强调色彩搭配时尚性的同时,注重色彩的人文性。此外,还应重视服装纱线色彩的染色工艺,选用生态学标准的天然染料进行染色,以适应居家消费者的生态理念。在女性居家针织服装色彩设计中,应掌握并迎合人们的各种联想,结合色彩对人心理所产生的冷暖轻重、情感、华丽与质朴等方面的感觉,把色彩与人的形体修饰、心理感觉和周边环境相协调,进行适当的综合运用,展现一种温馨、愉悦的整体效果。

2.4装饰时尚女性居家针织服装的装饰丰富了设计语言,装饰部位主要集中在领部、门襟、胸部、袖口、底摆、裤脚等,使装饰效果合理、有序,增强了服装的视觉美感。针织服装决定了它不宜采用过多的缝缉线和繁琐的剪裁分割线,为消除造型装饰中的单调感,利用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对服装加以装饰成为女性居家针织服装装饰的最显著的特点。对于组织结构没有特殊肌理效果的针织面料,如常用的平针组织、罗纹组织等,应充分考虑如何运用不同的装饰手法来体现针织居家服装的时尚性。例如,将具有现代感的抽象图案和现代艺术流派的图案,以及具有复古风尚的洛可可、巴洛克及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图案运用在居家针织服装设计中,使服装更加时尚。目前,大多数居家服装品牌,如睦隆世家、爱慕、梦芭莎等,在装饰工艺手法方面,主要采用印花、拉链、花边、蕾丝、刺绣、镂空、绳带缩褶等工艺手法,来体现服装的情趣性,

3结束语

针织学范文篇8

关键词:新型纤维针织;造型;弹性;卷边性;设计手法

新型纤维针织时装的款式造型是通过面料的色彩、质地和表面风格来体现的,服装款式设计的过程是对服装进行艺术造型并利用织物或其他材料加以表现的过程。因此,针织时装的款式设计必须首先考虑针织面料的特点。由于线圈互套的成布方式,使针织面料具有柔软、蓬松、透气、延伸性、弹性、抗皱性能好,但尺寸稳定性差、易变形、易脱散,有的还易卷边等特点。如何通过巧妙的针织时装设计手法,科学利用针织面料的优良特性和风格,避免其脱散性、卷边性、回缩性等对服装造型产生的不利影响是时装造型设计重点要研究的。

一、面料与时装造型

(一)面料风格与时装造型。在该研究项目中,我们首先分析了所选面料的共性和个性,并针对其不同外观风格的面料进行不同风格的时装造型。如:对柔软悬垂性好的轻薄面料,我们主要用作夏季的时装,在设计上突出简洁、悬垂和飘逸的风格,让人单从服装的造型上看就有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不仅可以外穿,在天气稍凉时还可穿在里面与外衣混搭;对克重较大或有一定毛型感的面料,主要用做春秋的时装,在设计上偏重时尚和高雅的风格,色彩则以中性的黑、灰、棕色为主。(二)面料特性与时装造型。纬编针织面料的优缺点都很突出,所以在时装造型设计中,我们通过对不同面料的特性分析,做到充分发挥面料之长,避其之短,并通过巧妙的设计构思反弊为利,创造出了风格各异的针织时装。(三)巧妙利用针织面料的卷边性。卷边性是纬平针等组织的不足之处,会直接影响成衣质量,常规的做法是在领口、下摆、袖口等处设计镶接罗纹口、滚罗纹边、镶嵌粘合衬条或挽宽边等方法加以解决。但在我们看来,卷边虽然会影响服装的平复,但如将其卷边的特性利用得好,反而会使服装产生特殊的外观效应,于是,我们在造型设计时,将卷边巧妙运用于领、袖、底边等部位,体现出针织时装舒适休闲的风格;将卷边设计到胸、腰及其他造型部位的结构线上,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时尚感觉,不同的设计应用,表现出了不同的肌理效果,并为时装的造型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如图1)(四)充分利用针织物良好的弹性。弹性是针织面料的突出特点,一般针织物的横向拉伸可达20%左右,在梭织面料服装上需用省道、分割、皱褶等手段才能产生的合体效果,针织服装则可通过面料的弹性来获得。因此,时装结构设计时,我们充分利用针织面料本身的弹性来实现立体造型,不追求复杂的结构,不设或尽量少设适体性省道、分割线、拼接缝,以避免经缝纫后的省道造成成品外观的牵吊和不平服、分割缝易硬挺无弹性,在凸起的部位易形成凹点,而在凹势中又易形成凸点,影响了针织服装柔软舒适和伸缩自如的质感,也破坏了其简洁柔顺的造型。而简洁的结构设计,即可实现合身而贴体的理想效果,并且造型风格圆顺流畅,既能充分体现人体的曲线美,又能伸缩自如,适应人体各种运动。如果造型要求设分割缝的,宜采用直线、斜线或简单的曲线形式。如:我们在肩线、侧缝线、袖底线等,基本都设计为直线或接近直线,以充分体现针织时装时尚自然、柔软富有弹性、穿着舒适等优良性能。另外,要实现针织时装立体造型的效果,决不能照搬梭织服装推、归、拔、烫等技巧,针织面料本身具有优良的弹性、悬垂性等特性,我们选用省道、褶裥等方法即可达到梭织服装需通过推、归、拔、烫才能达到的立体穿着效果。

二、设计手法与时装造型

不同的设计手法,会产生不同的时装造型风格,为丰富时装多变造型,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设计手法:(一)工艺设计。工艺设计法就是利用针织服装的工艺性能和工艺特性作为正面反向运用;再如两个衣片缝合时,一边的缝份故意显露在正面等手法,从而产生了新颖别致的装饰效果。(如图2)(二)面料再造设计法。在现代服装设计领域,对面料的创意设计,特别是对面料重塑再造的运用已经成为服装设计创新能力的体现。通过对现有面料进行分割、打褶、起皱、折叠、拼贴、镂空等设计手法,,使面料肌理发生了变化。大大丰富和提升了服装的设计理念和面料的使用度。如在项目中对条纹面料的使用。条纹面料是传统面料,如何丰富其视觉形象。运用分割和打褶的造型方式,使同样粗细的条纹面料,在视觉上形成了粗细渐变、横竖对比、上下异样的不同风格,赋予了时装动感与变化。(如图3)(三)平面与立裁结合法。为发挥针织面料柔软悬垂的优良特性,我们在时装设计中大量使用了褶皱、垂荡、斜裁和不规则的创意手法,如皱褶前胸、皱褶领口、袖口、不规则开衫等,体现了时装飘逸、随意的轻松风格。而时装上的皱褶、垂荡、斜裁等部位由于平面设计难以体现,故采用了立裁设计法,其他部位则仍采用纺织专论平面设计法。两种设计方法的有效结合,进一步丰富了时装造型的表现手法,也更利于时装的设计创新。(四)针、梭织面料结合与时装造型。针织服装品种的日益细分是市场多元化、需求多元化的结果,需要不断注入新的设计理念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针织服装的设计就需要充分利用面料特性.在简约中寻变化。(如图4)针织面料和梭织面料是服装两大类性能不同的面料,针织面料服装柔软、固形性差,外形不挺括,但柔软、贴身,活动自如,穿着舒适;梭织面料服装固形性好,不易变形,外观挺括,但穿着刻板、长时间穿着会有疲劳感。如能将两种面料根据穿着功能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不但可创造出新的时装风格,而且,能将两种面料的优势互补,使服装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前提下,穿着也更加舒适。在针、梭织面料如何结合的问题上,往往要遵循以一种面料为主、另一种面料为辅的设计原则。为此,我们在设计中,对穿着要求即舒适又局部不易拉伸的时装,就以针织面料为主,但在服装的肩部、下摆、袖窿等易变形的位置拼接梭织面料以防拉伸变形,也可在领子、口袋、前门襟处使用梭织面料,使其达到硬挺不变形、防脱散的效果;而对于要求穿着挺括的服装,我们则以梭织面料为主,而在经常活动的袖子处使用针织面料。使其伸缩自如。

总之,在针织时装造型设计方面,通过充分利用新型纤维面料所具备的优势特点,结合人体工程学,把时装造型设计的重点放在领、袖、袋、下摆的长短和形态等局部的设计以及面料的质感和风格的表现上,并以能充分利用和表现面料的性能来进行,并通过巧妙的设计构思,充分利用其不利特性,反弊为利,丰富了设计手法,创造独特的时装风格,增强服装的服用性和功能性。并通过时装造型设计和加工工艺的有机结合,有效克服了针织面料因脱散性、卷边性、回缩性等特性给时装造型带来的困难、达到了面料与服装的完美统一,确保了成衣造型的美观、时尚和良好的保型性。

作者:田梅华 王淼 单位:山东省服装设计研究开发中心

参考文献:

[1]王勇.针织服装设计[M].上海,东华工业出版社,2009.

[2]贺树青.针织服装结构与工艺设计[M].化学出版社,2009.

[3]谢梅娣,赵俐.针织服装结构[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4]迟瑞芹.针织面料与针织服装结构设计特点[M].上海纺织出版社,2002.

针织学范文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时代;针织物;环保节能;染整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社会对各行业环境保护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印染行业作为高污染型行业,其在低碳经济时代的环保节能发展已经成为业内的关注重点。如今,在低碳环保理念的支持下,我国印染行业的染整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中针织物环保节能染整技术更是印染行业环保节能技术发展的重点。基于环保节能的相关要求,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要不断创新和发展针织物环保节能染整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印染行业发展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推动印染行业实现绿色环保发展。

1节能减排染整技术

1.1双氧水低温漂白剂技术

目前,国际上相继推出了壬酰氧基苯磺酸钠、6-乙内酰胺对甲苯磺酸等双氧水漂白活性剂,双氧水低温漂白剂技术主要是采用低温双氧水漂白活性剂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氧化漂白,与传统的针织物漂白工艺相比,其可使纯棉针织物漂白时的工作温度降低到70℃,从而有效满足针织物漂白时的温度要求,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1]。当前,国内对双氧水低温漂白剂也有较深入的研究,如上海祺瑞纺织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低温染白灵,石家庄市联邦科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氧水低温漂白活化剂,可达到同时漂白纯棉针织物的环保节能效果。

1.2脱氧抛光酶技术

生物酶技术具有专一性、高效、低耗、低污染等优点,使得它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用极其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生物酶得到开发及利用,如纤维素脱氧抛光酶[2]。作为一种复合酶,纤维素脱氧抛光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起到纯棉针织物或者涤棉针织物的拖延抛光整理作用,实际目的在于有效脱除经过漂白处理环节后针织物上所残留的漂白用双氧水、绒球、纤维素,促使针织物表面变得光洁亮丽,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针织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起球的情况,给针织物带来蓬松柔软的手感,提高针织物的实际使用价值。通常情况下,在完成漂白环节后,需要通过脱氧抛光酶技术对针织物进行脱除和抛光处理,并且此过程一般会与染色同浴进行。在完成脱氧抛光后,针织物表面会变得光洁亮丽、纹路清晰。此外,由于与染色同浴,在完成氧化抛光以后,针织物的染色环节也会进入后续的加碱固色阶段,此时无须再对染色液进行加温操作,直接在染色液中加入纯碱进行固色便可,此流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纯碱促使脱氧抛光酶失活,达到固色效果。相对于传统工艺流程,此工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还能够有效缩短全流程约1.5h,达到环保节能效果[3]。当前,国内对脱氧抛光酶技术也有着一定的研究,如石家庄市联邦科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性去氧抛光酶、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性一浴抛光酶等均可以实现上述效果。

1.3环保节能助剂技术

涤纶纤维作为纺织印染行业中常见的针织物材料,由于其具有疏水性特征,通常需要在130℃的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印染,若是能够降低涤纶纤维染色时的温度需求,不仅可以达到降低温度、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缩短生产周期等效果,还可以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印染时对针织物中不耐高温非涤纶材料的影响。现阶段,涤纶纤维的低温染色工艺的关键点在于降低涤纶纤维的玻璃化温度,提高涤纶纤维的膨化、增塑程度,进而加快涤纶纤维染色过程中染料在纤维中的逸散速度,提高涤纶线路的染色效率及效果。相对于传统工艺,涤纶纤维的低温染色工艺可以将涤纶纤维的染色温度控制在110~120℃,同时节约染色时长约0.7h[4],以多方面提高环保节能效果。

2新型染色介质染整技术

2.1泡沫染整加工技术

泡沫染整加工技术就是对染色液进行发泡处理,制作成为泡沫体系后再进行针织物染色处理的一种低给液染整工艺。在实际针织物染整过程中,泡沫染整加工技术会利用空气替代传统染整工艺中的部分水分,进而在满足针织物染整要求的同时,达到节约水资源、减少针织物烘干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效果。具体来说,泡沫染整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借助空气所形成的泡沫,将少量染色液扩散至足以覆盖全部针织物的程度,促使泡沫摊铺在针织物上,此时泡沫所形成的载体作用已经达成,泡沫中所蕴含的染色液将会被全部释放,通过浸染、渗透等方式逸散到针织物纤维上,实现针织物染整效果。现今,泡沫染整加工技术在纺织印染领域中的染色、印花等诸多流程中均有着广泛应用,并凭借其优异的效果获得广大业内人士的青睐。

2.2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

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是一种以二氧化碳为媒介的染整加工技术,并且由于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实现重复循环利用效果,相对于传统染色工艺,其可以有效节约各类介质材料,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具体来说,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主要用于对疏水性较强的涤纶针织物等合成纤维的溶胀和增塑处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温度加温到合成纤维的玻璃化温度以后,合成纤维表面的大分子链将会出现蠕动情况,进而提高染色液在针织物上的逸散速率,缩短针织物染整时长。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主要适用于涤纶以及其他合成纤维针织物的染整加工;相对于传统染整加工工艺,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具有染色速率快、均匀性强、染透性优秀、重现性良好等优点[5],促使相关技术在当前的纺织印染行业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应用。此外,针织品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染整加工以后,无须进行后续的清洗、烘干等流程,并且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完全由二氧化碳进行染整处理,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少,因此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污水排放、有害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水资源消耗,进而达到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的效果。

3数字化程序控制染整技术

3.1助剂自动称量系统

助剂自动称量主要适用于印染行业的染色、定性生产车间,其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助剂称量过程中称量不精准等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助剂自动称量系统会根据预设参数自动对助剂进行称量、控制、记录,对于液体助剂则会采用全封闭式管道输送等手段来达到助剂的全自动称量和控制效果。因为助剂称量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干预,所以在实际助剂称量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计算、称量等影响,提高助剂称量精准性的同时,还能够将相关数据信息即时录入系统数据库中,方便后续的查看分析及对比。

3.2计算机测配色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客户对针织物的配色要求也开始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为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计算机测配色系统会根据客户来样精准测得客户布样的颜色情况,进而将测试结果与数据库中的预设参数进行匹配对比,在专家系统的支持下,给出最佳的针织物染色配方,确保最终成品颜色能够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相对于人工测配色,计算机测配色系统可以精准计算出组合染色结果与布样之间的实际色差值,进而采用相应的优化方式,更改染料用量,缩小色差值,直至最终染色配方与客户布样基本保持一致。此外,计算机测配色系统还会对不同光源下针织物颜色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分析,避免因光源不同而造成的颜色差异问题。

4新型环保纤维及多组分针织物染整技术

现阶段,常用的新型环保纤维及多组分针织物染整技术可以分为聚乳酸纤维针织物染整加工技术和竹纤维棉混纺针织物染整加工技术两种。其中,聚乳酸纤维针织物染整加工技术是一种以玉米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纺织纤维,此种纤维可以进行生物降解,最终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产生额外的废弃物或对环境造成额外污染;竹纤维棉混纺针织物染整加工技术是一种以竹子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纺织纤维,因为纤维制作过程中未采用合成物质,所以其也具有可降解的特点,再加上其具有柔软、吸湿、保温、保暖、耐磨等效果,使得其应用前景广阔。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如今针织物环保节能染整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满足当前社会日益提高的个性化和环保节能要求,还可以为相关企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纺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海航.棉针织物用传统活性染料节能减排染色新技术:活性染料促进剂的应用[J].针织工业,2011(3):73-74.

[2]洪桂香.技术创新助推节能环保的新型染整技术发展[J].上海染料,2019(2):37-42.

[3]王康.针织服装设计植入现代印染科技工艺的创新研究[J].大观(论坛),2019(10):40-41.

[4]詹跃男.针织物节能减排染整技术应用研究[J].针织工业,2018(9):37-40.

针织学范文篇10

本文作者:官伟波洪剑寒张小英工作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轻纺系

本课程以真实任务为载体,即以真实的针织毛衫产品来开展教学,是高度整合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按项目来组织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成形针织产品的款式造型、组织结构设计以及在横机上的编织工艺与方法。以工作结构为逻辑,实施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见表1。本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在于以市场订单为任务,实践与掌握当今本行业产品的原料、结构、色彩与图案、款式造型、制造成衣等内容。实训教学内容主要为:(1)产品市场调查:组织学生对成形针织产品进行调查,了解原料、组织结构、色彩与图案、款式造型的市场状况与流行趋势以及品牌、价格等信息,增强学生对本课程与本专业的认识和学习兴趣。(2)订单产品分析:通过对订单内容的分析,了解产品的风格特征,熟悉原料、组织结构以及不同款式造型等,使学生掌握成形针织产品的分析方法;同时也第一时间接触具体产品,生动具体,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不单独讲授纯理论知识,把毛衫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各个具体的子任务中,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理论知识,这样学习比较感性、具体而不抽象,掌握比较牢。(3)订单产品仿制:仿制出与规定订单一样的作品。根据工艺单,制作出符合要求的羊毛衫产品。在这个过程中,熟练掌握各种加工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半成品、成品的检验方法和修补方法。从分组一起配合完成一件产品到一人独立完成一件产品,从不熟练到熟练掌握。(4)成形针织新产品(毛衫)设计与生产:严格按照“职业环境”利用针织产品设计软件和设备进行工艺设计与加工生产,包括毛衫创意设计、毛衫功能设计,毛衫款式造型设计,色彩与图案设计,原料选择与组织选择,工艺设计与计算,独立设计与制作一件毛衫产品。这是对知识的综合应用与提高。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课程的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互相增进学习效果,从学生的学习质量来看,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较强,总体教学效果良好。

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工学交替,将课程教学与实训结合在一起,将实训与生产结合在一起,学生能边学习边实践,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与苏州丸美针织服饰有限公司、苏州市伊科迪针织科技有限公司等针织成形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一起制定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编写授课教材,共同开展教学。采用工学交替,将教学与生产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引企入校,方便教学。苏州市伊科迪针织科技有限公司进驻我院轻纺系实训场所,建立校中厂,紧密合作,无缝对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校企合作编写制定针织毛衫打样师新职业标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达到“助理针织毛衫打样师”高级工的能力,取得政府部门颁发的“助理针织毛衫打样师”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此基础之上,与苏州市伊科迪针织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苏州市科技局2011年“苏州市针织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纵向项目并获得项目立项和资金扶持,同时还得到高新区以及学院的配套资金支持。这将有力地促进本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本课程的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教学效果及学生反馈情况良好。具有以下特点:(1)专兼结合。除了学院的专业教师外,还聘请了与我系进行紧密合作的苏州市伊科迪针织科技有限公司和苏州丸美针织服饰有限公司的技术、管理、产品开发人员为兼职教师,承担本课程的教学指导、课程规划、实践教学等任务。(2)“双师结构”。校内教师均为“双师型”,校外兼职教师均为具有工程师职称的技术管理人员。(3)职称结构合理。教师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四人。团队人员多有在针织企业的工作经历,或在针织企业挂职锻炼,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与苏州市伊科迪针织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丸美针织服饰有限公司、苏州华龙针织等行业知名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课程建设方向,保持课程建设的领先水平。(4)考核真实客观。除了必知的理论知识考核外,更重要的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采用每个学生设计、制作满足企业订单要求的、面向市场的、实际的针织产品,由学院专业教师和校外聘请教师一起综合评判的方法确定课程成绩。(5)企业及学生反馈情况良好。由于与企业紧密合作,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一致,因此受到企业的好评,在工学交替实习中得到了企业的一致肯定。同时学生也感到学到了有用的知识,提高了技能,展现了良好的职业前景。

通过与企业进行紧密合作建立校中厂,共同建设精品课程,开展教学,培养具有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开展科研工作与服务社会工作,得到了学生、教师、企业、学院、社会等多方面的好评,实现了多方的共赢。为高职院精品课程的建设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是培养职业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对职业院校的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