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组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03:54:57

镇组织

镇组织范文篇1

一、基本情况

镇辖12个村委会、76个自然村,118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56283人,共有党员2453名,共有选民42211名。2月21日上午9时,在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后镇召开了第四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动员大会,从而正式启动了镇第四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整个换届选举工作从2月21日至4月9日,历时48天。

(一)党总支换届选举基本情况:3月14日,全镇12个村委会圆满完成党总支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实现了党员干部满意、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各级组织满意的既定目标。全镇12个村委会党总支60名职数全部选举到位,连选连任人数51人,占总人数的85%,新当选副书记、委员9名,占总数的15%,女副书记5名,占副书记总职数的29%,其中12名党总支书记全部实现连选连任,17名副书记职数有15名连任,31名委员职数有24名连任,少数民族干部12名,占党总支总数的20%,妇女干部18名,占总数的30%,总支班子成员中26-35岁的有11人,36-45岁的有20人、46-55岁的有17人,56岁以上的有12人,平均年龄47岁;文化结构:小学1人,初中文化34人,高中及中专17人,大专以上8人。

(二)村委会换届选举基本情况:截至4月9日,全镇已选村委会成员36人,其中主任12人,一般委员24人,村委会主任实现连选连任8人,委员实现连选连任19人,村委会班子成员中25岁以下的1人,26-35岁的有4人,36-45岁的有18人,46-55岁的有9人,56岁以上的有4人,平均年龄44。3岁,文化程度:初中文化18人,高中及中专文化11人,大专以上文化7人。

(三)“两委”交叉任职情况:12个村“两委”共选出“两委”成员66人,其中村委会成中36人中有30人与村党总支委员实现交叉,交叉比例达83。3%。“两委”平均年龄46岁,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的有5个村,全镇各村“两委”班子成员中有妇女委员15人,其中女副书记5名,少数民族干部15人。全镇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年龄、性别、民族等结构等方面较上一届明显优化,为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镇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及早谋划抓筹备

镇党委、政府,各级各部门始终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通力协作配合,为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是做到一个“早”字,即调研早、分析早。一是调研早。认真深入各村开展调查,全面掌握村级组织现状、换届前夕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影响换届选举的不稳定因素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了确保稳定,达到和谐换届的目的,镇自去年9月份开始,就组织部分班子成员成立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调研组,以下村走访、集中座谈、个别约谈等形式,对全镇12个村委会村、组干部任期履职情况、帐目管理、干群关系、党群关系进行了全面准确地调查研究,年初,针对村“两委”换届选举,镇党委、政府再一次组织相关人员对各村现状进行了再次调研,从而动态掌握了全镇换届选举工作基本现状、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动态,为制定全镇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二是分析早。在调研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按照村主要干部之间关系、村两委之间关系、干群关系以及影响换届选举的热难点问题等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分类,并专题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应急预案。二是突出一个“快”字,即部署快、培训快。一是部署快。2月9日全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会议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于2月12日召开了镇党委班子成员会议,对全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在前期充分准备后2月21日上午,在全区率先召开了镇第四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动员会,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时限、目标和任务。各村也相继召开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会议,及时启动了换届选举工作,为确保全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于4月中旬顺利完成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二是培训快。换届选举工作人员对政策法规、各项操作程序的理解掌握程度的好坏事关整个换届选举工作成败,为此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学习培训工作作为换届选举工作最重要的关键环节来抓紧抓好,换届选举工作开展前,先后利用换届选举工作动员会、政策法规培训会、选举工作分析会、现场办公会等有利时机,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培训,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对往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出现的问题和失误进行案例分析,查找原因,谋划对策,在整个换届选举期间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镇、村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培训15次,有效克服了换届选举工作届届搞,届届都是老一套的思想,使每位工作人员都成为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的业务能手。三是做好一个“全”字,即资料全、说明全。一是资料全。换届选举工作开展后,为确保整个换届选举材料准备充分、全面仔细、操作便捷,镇村选办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提前分阶段、分步骤、分环节准备好各类资料,并经镇村选领导小组领导亲自把关审核后统一印制、统一下发,确保不出差错。二是说明全。镇村选办专门制作了换届选举工作流程“说明书”,对每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重点、需把握的环节以及各类表格填报要求、领取和收回时间进行了说明,确保全镇每位参与换届选举的工作人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各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快速准确、及时高效。

(二)明确责任抓落实

在这次换届选举工作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细化分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班子成员、挂钩包村干部,层层落实责任。一是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及时成立了由镇委书记周智荣同志任组长,镇长周德梅、镇人大主席冯勇、副书记王正龙、副镇长刘玉凤同志任副组长,镇机关和各中心、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逐级签定换届选举工作责任书,做到了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每个环节都有人把关,并下设了换届选举工作办公室、换届选举工作宣传组、执法组、社会秩序维护组、信访组,确保了换届选举工作机构健全、责任明确、领导有力。各村也相继成立了由党总书记任组长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全力抓好换届选举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促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领导包村,强化指导。及时建立了镇领导干部包村、包选举、包稳定的“三包”工作机制,成立了以镇党政班子成员为挂钩包村组组长、镇机关、中心站所挂钩包村干部为成员的12个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组,亲临一线、靠前指导。同时,全体工作组成员做到分工不分家,坚决服从镇村选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调度,保证了换届选举工作有序进行。三是制定方案,明确目标。根据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镇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经验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及时制定了《中共镇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放方案的通知》和《关于成立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确保了整个换届选举工作思路清晰、目标任务详实、工作责任明确、操作实施方便。

(三)注重细节抓规范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环节多、任务重。“细节决定成败”。在换届选举中,镇十分注重从细节入手,规范各个环节工作。在党总支换届中,做到“三个规范”:一是规范“两推一选”。按照“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党内推选在党员大会上进行,党外推选直接与届末考核相结合,推荐结果作为镇党委批复候选人的重要依据,规定群众推荐票未超过参选人数的50%的,不予以审批。二是规范审批把关。既明确了应具备的正面条件,又明确了不宜列为候选人的限制性情形。同时,在党支部委员候选人审批上坚持“三个不批”的工作原则,即:结构不合理的不批、分布不合理的不批、不符合任职条件的不批。三是规范投票方式。全面推行秘密写票处,选举时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依次至秘密写票处进行相对独立、无干扰的划票区画写选票,保证党员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确保选举有序进行。在村委会换届中,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和各村坚持把做好选民登记作为村“两委”换届选举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入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基本情况,确保了选民登记工作的准确无误。一是核实“三条件两情况”,确定选民资格。在确定村民是否具有选民资格时,认真核实“三条件两情况”,即:必须确认其是否同时具备年龄条件(年满18周岁)、属地条件(是本村村民)、政治条件(未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必须确认其是否具有行为能力和正常的精神状态,是否存在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的情况。二是做到“两公布两明确”,严格登记程序。严格贯彻落实法律要求,做好选民登记,真正做到了“两公布两明确”,即:公布选民登记日,公布选举日;明确挑选懂法律、有文化、工作认真、熟悉本村情况的人员担任登记员,明确选民登记对象做到“四登”、“四不登”、“四增”、“四减”。三是突出“两到位”,采取有效登记办法。在登记方法上,坚持灵活、实用、高效、准确的原则,切实做到“两到位”,即:以各村小组为单位设立登记站,村民到站登记到位;选民登记员上门逐户登记,登记员入户到位。由于采取了有效的登记办法,严格做到了不错登、不重登、不漏登。通过深入的摸底调查和登记统计,准确掌握了全镇选民总数、外出选民总数、直接投票选民总数和委托投票选民总数,保证了全镇各村参选率均达到了92。2%以上。

(四)严肃法纪抓选风

在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镇抓住重点环节,采取多种形式强化选风的培育和监督,维护了换届选举的良好秩序,促进了基层民主和谐氛围,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以“法”建队伍,依靠懂法熟法的工作队伍培树选风。在此次换届选举工作中,镇严格按照各级指示精神,认真组建镇第四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换届选举工作办公室、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组,并明确要求全镇各村要抽调文化素质较高、具有较强责任心、工作经验丰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员参与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实施。镇村选办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系统培训学习。培训中还传达了各级关于做好换届选举工作的文件精神,介绍了农村换届选举的成功经验。通过培训,培养了一支(资/料来。源,于:gzu521学;习/网]gzu521。com熟悉选举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的工作队伍和一支懂法熟法的监督指导队伍。选举过程中,各村依法组织选举,区、镇工作指导组积极协助各村工作,依法监督指导,两支队伍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和解决选举中出现的问题,维护了良好的选举秩序和风气。二是以“法”造氛围,依靠严肃活泼的选举氛围引导选风。选举铺开之前,镇及时召开了换届选举动员大会,通过相关法规制度和文件精神的传达学习,及时统一了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并将有关规定汇编成册发至各村,指导各村用横幅、标语、板报墙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浓厚选举氛围,引导选民和参选人正确认识民主参与的活泼性和依法参选的严肃性,倡导选民积极参与主动监督,参选人公正参选严格自律,确保选举风清气正。三是依“法”释疑惑,依靠村民的理解支持呵护选风。在做好选举组织和宣传工作的同时,镇始终注重做好政策解释和化解疑虑工作。如有的村民对投票点设置存在异议,有的村民对合法竞选和拉选票的区别认识不清,有的村民对截止后投票被拒表示不理解等等,这些意见以各种形式反映上来后,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的同志依据选举法规和办法,及时做好公开回复和解释工作,既宣传了政策,又疏通了思想,争取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净化了基层舆论,有力地维护了良好风气。四是以“法”严肃纪律,规范选举行为。在实施换届选举工作前,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及各村“两委”要始终坚持“三条原则”,严格把握“五个环节”。三条原则即:法定条文,一点不能变;规定程序一步不能少;应该给予选民的权利一点不能留。五个环节即:依法成立村民选举委员会,确保村民的推选权;依法做好选民登记,确保村民选举权;依法提名候选人,确保村民的提名权;依法组织好选举大会,确保村民的投票权;准确认定换届选举“贿选”问题,确保村民的竞选权。五是以“法”强自律,促进公正参选。强化自律意识,引导原任“村官”正确对待去留,候选人自觉公正参选,并提出“五坚持五严禁”,即:坚持依法依章参选,严禁违规操纵选举;坚持有序竞选,严禁干扰破坏;坚持公平竞争,严禁拉票贿选;坚持有报必查,有错必究,严禁玩忽职守;坚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对违反政治纪律的,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按照有关党纪法规予以查处。六是以“法”拓他律,强化选风监督。换届选举工作开展前,镇成立了以镇人大主席冯勇同志为组长的执法执纪组及信访组,深入各村换届选举现场,积极参与选举工作,对选举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五)加强宣传抓氛围

换届选举工作启动后,为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换届选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对换届选举工作相关政策的理解,营造浓厚的换届选举氛围,做好广大党员群众的引导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使换届选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宣传动员、教育、引导工作贯穿换届选举全过程。在实施换届选举工作中,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为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依法、依规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充分利用广播、电话、板报、横幅、标语、简报、入户通知、宣传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宣传发动,在整个换届选举期间,全镇共悬挂横幅26余幅、张贴标语350余条、策划板报48期次、发放《换届选举入户告知书》3万余份、发放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单8万余份、播放广播500余次、编辑换届选举工作简报20期(其中被区村选办转发7期,被云南省农业信息网、玉溪市团委刊登5期)、向长期在外党员电话联系600余次,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换届选举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目的意义以相关政策法规,营造了良好的换届选举氛围,使广大党员、群众深刻认识到换届选举的深远意义,统一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选民素质,为推动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的舆论范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六)落实经费抓保障。

为保证村“两委”换届选举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镇党委、政府在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调度资金,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整个换届选举期间全镇共落实选举工作经费39。18万元,其中已下拔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经费22。01万元(按各村总人数每人4元的标准)。各村“两委”为保障此次换届选举工作的正常运转,先后投入工作经费共计131。8万元,确保了此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开展。

(七)强化痕迹抓建档

为全面记录和真实反映新一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做好换届选举的档案管理工作,镇党委、政府在换届选举工作一结束就及时要求镇村选办、各村“两委”认真做好换届选举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一方面根据档案保管期限要求,认真界定本次换届选举工作档案资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共分永久、30年和10年三大类,归档范围涵盖了上级发文、选民登记、各类选票等内容。另一方面要求各立档单位高度重视这次换届选举档案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及时做好换届选举工作中各项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整理工作,保证换届选举档案资料齐全完整收集、安全保管和利用。

(八)搞好结合抓衔接

新一届村委会班子产生后,镇党委、政府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帮助各村完成各村委会新、老班子公章、财务、资产等移交工作,确保了全镇各村换届前后形成无缝连接。一是及时开展走访慰问,引导离任村干部正确处理台上台下关系。认真做好落选村干部的思想工作,避免形成新的台上台下矛盾。一方面对他们以往的工作成绩予以肯定,让他们体会到党的温暖,卸下思想包袱;另一方面引导他们正视自己的不足,正确面对党员、群众的选择,落选不落志,保持良好心态。二是严格离任审计,为新一任班子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成立了农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小组,对离任村干部任期内的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农村经济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为新任班子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三是搞好工作交接,缩短新老班子“磨合期”。镇党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全镇各村“两委”新老班子进行工作交接,对当选的新一届班子统一进行任前谈话,明确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明确加强党的领导与扩大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使村“两委”摆正各自位置,理顺相互关系,尽快进入角色。

三、基本经验

回顾本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我们取得了五条基本经验:

——加强组织领导是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保证。这次村“两委”换届选举涉及面大,政策性强,而且是在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之的情况下开展的,全镇上下抗旱救灾、森林防火、春耕备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各项重点工作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任务繁重,能够圆满完成换届工作任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了对换届工作和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镇、村认真落实主要领导责任制,把换届选举工作作为今年上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安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区委组织部、区村选办、区工作督导(指导)组等相关部门切实为镇换届选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指导工作。

——提前调查摸底是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基础。在换届选举准备阶段,镇党委、政府提前深入各村调查村“两委”干部情况,把握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做到了心中有数;由于各项调查摸底准备工作充分,基本情况了解掌握全面,为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重要基础。

——充分发扬民主是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核心。这次村“两委”换届选举,镇以孙井村被市、区更为换届选举试点村为契机,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积累经验,探索出了念好“八字诀”,把好“八道关”的成功经验在全镇各村普遍推广,收到了较好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民主选举,呈现出选民参选热情高、参选率高、选举竞争激烈的特点,村民的参选率达92。2%,党员的参选率达95%以上。

——严格依法办事是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关键。民主选举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始终坚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云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法定程序来实现村民的民主权利,充分体现了民主,真正做到村民自治。公务员之家:

镇组织范文篇2

一、村级组织基本情况

*镇素有白河县"南大门"之称,自古商贾必经之地,清道光年间,在此设卡赋税,故得名*,全镇辖9个村,61个村民小组3466户,13663人,耕地面积22679亩。现有村干部29人,其中支书9人,副支书3人,(不含选派干部2人),村主任9人,副主任1人,村文书9人,民青妇组织27人(其中兼职18人),村干部年人均报酬2210.8元,组长61人(其中兼职24人),组干部年人均报酬175元,民青妇组织年均报酬60元,全镇村级办公用房21间、640平方米,全部公房化。目前,基层组织运行良好。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近几年通过开展农村基层组织整建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还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根据调查表明,村班子成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不足一半,相当一部分是小学或文盲,致使村干部队伍政治理论素质不高,文化科技素质偏低,宗旨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扎实。主要原因:一是学习教育抓的不够。一些村干部整日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满足于应会日常工作,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缺乏接受新技术、新管理方式的思想。二是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村干部管理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干部管理凭经验、凭印象。对村干部任期目标和考核内容不具体,在实际操作中,功过不分,赏罚不明,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一些人产生了惰性心理,思想无压力,工作无动力,助长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风气。三是村干部非国家正式干部,工作搞的再好,也觉得政治上没奔头,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不愿意当村干部,使村干部的选拔不得不降格以求。

2、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在贫困山区,由于发展集体经济缓慢,致使一些地方的"空壳"村仍占相当大的比例。主要原因是这些村对发展集体经济存在三种倾向;一是不愿干。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对发展集体经济信心不足,畏难情绪大,认为贫困村基础薄弱,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能发展就发展,不能发展就算了。宁愿"穷日子穷过"也不愿兴办集体企业;二是不敢干。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例下,一些国有企业都倒闭村办企业焉能生存,束缚手脚,望而却步,不敢兴办集体企业;三是不会干。一些村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必要的资金、技术、项目、信息。虽然有愿望,却无能为力,不会兴办集体企业。

3、村干部报酬偏低。贫困山区经济落后,产业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报酬和村级运转开支主要靠20%的农业税附加来解决,根据调查显示,村干部年平均工资2210.8元,组干部年平均工资175元,显然这点工资远远不够干部一年的误工报酬,更不用说平时的接待费用,可以说村级干部工作是讲奉献"舍小家顾大家"。

4、镇村组织职能的错位。目前乡镇政权和村级组织在职能上也存在错位。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一级组织,不属乡镇政府的下级单位,但在农村工作实践中乡镇政府直接的领导对象是村民委员会,乡镇的行为往往冲击着村民委员会"一事一议"的自治工作。另外因种种原因,村级组织没有能力直接发挥作用,乡镇政府只好介入,久而久之就使村干部产生了依赖思想,导致村级工作出现被动局面,镇政府陷入尴尬境地。

三、建议与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乡镇工作实际,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和改进村级组织建设,确保正常运转。

1、合理撤并村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取消农业税,面对这种形势,应减少村干部人数,不论大小村一律设三职,不设副职,同时合理并组,实行村干部兼任所在组的组长,从而来提高村级干部工资,使村级干部有精力、有时间、能安心搞好工作。撤并以后实行村民自治管理,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全面理顺镇村关系。

2、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重点,也是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但是发展农村经济关键在选准路子。实践证明路子选对了,就能加快发展步伐;路子不对,不仅不会加快发展,而且可能使贫困村背上新的债务。发展思想上,不能贪大求洋,不能搞"一刀切","一哄而上",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能发展什么,发展什么快就发展什么。要在发展项目上,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在农业上,大力兴办高效农业基地,开办绿色企业,如农场、林场、养殖场等;在加工业上,兴办茶厂、建材厂、农副产品加工厂等;在开发资源上,兴办采矿厂、石灰场等;在商贸服务是,兴办一些商贸饮食等综合服务企业。在发展方式上,采取股份合作、承包租赁、兼并、拍卖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建成一批具有特色的村集体企业。

镇组织范文篇3

一、强化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一是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精神,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能积极参加上级组织举办的各类培训会及镇上组织的集中学习;二是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创造性的结合实际抓好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三是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做到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党建工作业务水平。

二、清正廉洁,树立个人良好形象

工作中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扎扎实实干事,干干净净为人。始终坚持廉洁奉公,洁身自好,不搞以权谋、优亲厚友、徇私舞弊的事,不做违法违纪损害群众利益的事,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同志们做好表率。在自己身体力行廉洁自律的同时,还注重加强城关镇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积极引导同志们面对不良诱惑要严格自律,锁紧心锁,筑牢防腐墙,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

三、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做好党建工作

1、结合本镇实际,为扭转部分支部重经济工作轻党建工作的思想,狠抓了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一是镇党委与各党委委员签订了党建联系点党建工作目标责任状,明确了各党委委员所联支部的各项党建目标任务,形成了党委一般人抓党建的工作格局。二是组建了以党委副书记、纪检员、组建干部、宣传干部、综治专干等五人组成的党建工作组,专抓基层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制定了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并与各支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为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提供了组织保证;三是加强了阵地建设,在镇上办公条件紧张的情况下,重新调整了办公室,现党政办公室由一大间两小间组成,办公环境得到了改善;建立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一面墙,根据《县委组织部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各项目标任务、措施等内容分类展示在墙上,达到了目标、任务心中有数、一目了然;四是每季度深入各支部督促检查一次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在全镇通报;五是坚持了支部书记半年党建工作述职工作制度,6月20日镇党委组织开了支部书记半年述职工作会,各支部书记形成了书面述职报告,从党建工作、经济发展、社会事务等方面工作开展情况向党委进行了述职。

2、认真抓好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教育,以“城管如何突破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结合“万人万场”学习教育培训和“五个一工程”,抓载体,抓学习,广泛深入的开展以“*精神”、新党章及省、市、县重要决策方针的宣讲,通过学习真正把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强化了镇村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

3、紧紧围绕“三级联创”目标,扎实开展了“五好杯”争先创优活动。一是镇上制定出了创建县级“五好杯”争先创优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各村支部、社区支部分别制定出了创建工作实施细则;二是镇党委、村支部、社区支部分别建立了“五好杯”争先创优活动一面墙,将创建目标、任务、措施等内容挂在墙上,实现创建工作规范化管理,形成了镇村两级共创“五好杯”活动新局面;三是结合菜村党支部的整建工作,加强了对村班子、干部队伍的建设力度,调整了村文书,配齐了村民小组长,对群众关心的村级财务问题,从1993年至今的村级财务进行了清理、公布;通过整建菜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了加强,目前,菜村的各项工作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党员的带动下,进展顺利。

4、进一步完善、落实“双联双定双带”、“三项培养”工作责任制。一是分别制定了年度工作安排意见;二是各村支部召开了党员大会,对各类对象进行了重新确定,今年全镇共确定“双联双定双带”典型户21户,三项培养6人,科技示范户14户,其中后备干部18人,培养成党员5人,党员培养大户5人,党员养猪大户7户,魔芋种植11户,袋料香菇6户,蔬菜大棚种植15户。

5、切实抓好发展党员“五项制度”的落实。全镇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1名,其中女4名,农民31名,上半年已纳新5名。

6、强化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对全镇外出的25名党员,全部下发了《流动党员证》,制定了管理制度并实行了请假手续,建立了流动党员联系责任制度。

7、狠抓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贯彻落实,各支部制定了措施。通过此项工作,各支部党员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得到了加强,模范带头作用更加明显。今年来,为推动我镇畜牧产业的发展,文彩、新华、菜村的支部书记率先带头建起的镇坪模式圈舍发展养猪,小河村支书大力发展林下养鸡,由于他们的带动,我镇的畜牧产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镇党委的倡议下,各支部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组织当地的党员、群众向灾区捐款,共捐款39000余元。其中特殊党费13000余元。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

镇组织范文篇4

一、基本情况介绍

镇位于县境中心偏北,距县城主城区8公里,南接镇,北邻古镇,东靠乡,西连镇,全镇幅员面积58平方公里,辖11个村、1个社区、269个合作社,全镇总人口3.5万人。镇镇团委下辖1个机关团支部、11个行政村团支部、1个社区团支部、1个镇中团支部、3个村小少先队,全镇共有35岁以下的团员青年1624人。

二、组织格局创新取得的效果

经组织格局创新后,镇团委班子共9人,其中团委书记1名,团委副书记3名(机关干部1名、校团学工作老师1名、农村青年致富创业带头人1名),团委委员5名(其中派出所民警1名、卫生院医生1名、机关干部1名、企业人员1名、青年志愿者1名),成员组成结构涵盖了全镇机关事业单位、村(社区)、教育机构、专业合作组织的青年代表,绝大部分为编外兼职人员,涉及司法救济、医疗卫生、志愿服务、文化教育、民政救助、劳动就业等多方面,行业代表性和参与的广泛性明显增强。成员学历结构得到优化,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镇组织范文篇5

一、村级组织基本情况

卡子镇素有*县"南大门"之称,自古商贾必经之地,清道光年间,在此设卡赋税,故得名卡子,全镇辖9个村,61个村民小组3466户,13663人,耕地面积22679亩。现有村干部29人,其中支书9人,副支书3人,(不含选派干部2人),村主任9人,副主任1人,村文书9人,民青妇组织27人(其中兼职18人),村干部年人均报酬2210.8元,组长61人(其中兼职24人),组干部年人均报酬175元,民青妇组织年均报酬60元,全镇村级办公用房21间、640平方米,全部公房化。目前,基层组织运行良好。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近几年通过开展农村基层组织整建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还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根据调查表明,村班子成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不足一半,相当一部分是小学或文盲,致使村干部队伍政治理论素质不高,文化科技素质偏低,宗旨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扎实。主要原因:一是学习教育抓的不够。一些村干部整日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满足于应会日常工作,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缺乏接受新技术、新管理方式的思想。二是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村干部管理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干部管理凭经验、凭印象。对村干部任期目标和考核内容不具体,在实际操作中,功过不分,赏罚不明,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一些人产生了惰性心理,思想无压力,工作无动力,助长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风气。三是村干部非国家正式干部,工作搞的再好,也觉得政治上没奔头,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不愿意当村干部,使村干部的选拔不得不降格以求。

2、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在贫困山区,由于发展集体经济缓慢,致使一些地方的"空壳"村仍占相当大的比例。主要原因是这些村对发展集体经济存在三种倾向;一是不愿干。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对发展集体经济信心不足,畏难情绪大,认为贫困村基础薄弱,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能发展就发展,不能发展就算了。宁愿"穷日子穷过"也不愿兴办集体企业;二是不敢干。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例下,一些国有企业都倒闭村办企业焉能生存,束缚手脚,望而却步,不敢兴办集体企业;三是不会干。一些村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必要的资金、技术、项目、信息。虽然有愿望,却无能为力,不会兴办集体企业。

3、村干部报酬偏低。贫困山区经济落后,产业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报酬和村级运转开支主要靠20%的农业税附加来解决,根据调查显示,村干部年平均工资2210.8元,组干部年平均工资175元,显然这点工资远远不够干部一年的误工报酬,更不用说平时的接待费用,可以说村级干部工作是讲奉献"舍小家顾大家"。

4、镇村组织职能的错位。目前乡镇政权和村级组织在职能上也存在错位。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一级组织,不属乡镇政府的下级单位,但在农村工作实践中乡镇政府直接的领导对象是村民委员会,乡镇的行为往往冲击着村民委员会"一事一议"的自治工作。另外因种种原因,村级组织没有能力直接发挥作用,乡镇政府只好介入,久而久之就使村干部产生了依赖思想,导致村级工作出现被动局面,镇政府陷入尴尬境地。

三、建议与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乡镇工作实际,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和改进村级组织建设,确保正常运转。

1、合理撤并村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取消农业税,面对这种形势,应减少村干部人数,不论大小村一律设三职,不设副职,同时合理并组,实行村干部兼任所在组的组长,从而来提高村级干部工资,使村级干部有精力、有时间、能安心搞好工作。撤并以后实行村民自治管理,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全面理顺镇村关系。

2、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重点,也是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但是发展农村经济关键在选准路子。实践证明路子选对了,就能加快发展步伐;路子不对,不仅不会加快发展,而且可能使贫困村背上新的债务。发展思想上,不能贪大求洋,不能搞"一刀切","一哄而上",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能发展什么,发展什么快就发展什么。要在发展项目上,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在农业上,大力兴办高效农业基地,开办绿色企业,如农场、林场、养殖场等;在加工业上,兴办茶厂、建材厂、农副产品加工厂等;在开发资源上,兴办采矿厂、石灰场等;在商贸服务是,兴办一些商贸饮食等综合服务企业。在发展方式上,采取股份合作、承包租赁、兼并、拍卖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建成一批具有特色的村集体企业。

镇组织范文篇6

近年来,全区镇街纪检监察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我区反腐倡廉工作形势的发展,任务的变化,镇街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承担的任务日趋繁重。当前,我区镇街纪检监察组织建设较为薄弱,人员配备落实不够到位,办公设施和经费保障不够有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能作用的发挥。为进一步加强我区镇街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根据陕纪发〔2011〕18号、市纪发〔2009〕38号和〔2011〕22号,以及阎办发〔2009〕4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镇街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1、高度重视镇街纪检监察组织建设。镇纪委、街道纪工委是党和政府最基层的一级纪检监察机构,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生活和工作在一线的党员、干部,承担着保持政治稳定、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职能,是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最直接、最重要的力量。加强和改进镇街纪检监察组织建设,事关反腐倡廉建设各项政策举措在基层的贯彻落实,事关基层稳定和发展,对于切实加强基层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镇街纪检监察组织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有关精神,大胆创新、全面推进,进一步夯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组织基础。通过各级共同努力,全区镇街纪检监察组织机构设置进一步健全,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机制制度进一步完善,职能作用进一步增强,作风形象进一步改进,做到门前有牌子、人员有职责、办公有场所、工作有设备、活动有经费、举报有受理,为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完善管理体制,全面加强镇街纪检监察组织建设

3、完善领导体制。镇纪委、街道纪工委受同级党委、党工委和区纪委双重领导,实施监督和查办案件工作受区纪委直接领导。镇纪委、街道纪工委书记应参加区纪委的有关会议,对涉及镇街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案件查办工作和重要违规违纪线索直接向区纪委请示汇报。

4、完善机构,配备人员。镇纪委、街道纪工委书记一般由镇街党委、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兼任;因工作需要,可配备专职纪委、街道纪工委书记,但不能超过规定的镇街领导职数。在镇纪委、街道纪工委挂监察室牌子,镇纪委、街道纪工委与监察室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职能;监察室配备主任1名(兼任纪委、纪工委专职副书记),监察室主任按镇街内设机构正职配备,监察室配备2-3名专职纪检监察干部。

5、规范干部管理。镇纪委、街道纪工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党工委委员担任的,其委员职务排序列同级党委、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之后,其它党委、党工委委员之前。镇纪委、街道纪工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任免,由区纪委与区委组织部协商后,报区委决定或进行选举。

镇纪委、街道纪工委书记要定期向区纪委监察局述职述廉并报告工作。

6、推进体制创新。积极探索镇街纪检监察管理机制的新思路、新途径,探索将镇街纪检监察干部的编制、工资、津贴、年度考核等由区纪委监察局统一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可先行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推开。

三、健全工作机制,发挥镇街纪检监察组织的职能作用

7、健全规章制度。区纪委监察局指导督促镇街纪检监察组织,建立健全干部人事、业务建设、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等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逐步形成长效机制,使日常管理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8、明确工作职责。镇街纪检监察组织在本级党委、党工委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接受区纪委监察局的直接领导。主要职责是:协助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开展党风党纪和廉政勤政教育,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维护党章、党纪,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监督检查行政监察对象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章制度的情况,对行政监察对象和有关行政职能部门进行行政监察;受理对党的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控告;调查处理党的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违法违纪案件与其它重大问题,按照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受理党员不服党纪处分的申诉,受理行政监察对象不服政纪处分的申诉;开展效能监察,实施行政问责,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和村务公开;开展政风行风建设,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督促各项强农惠民政策落实,促进政风行风好转;开展基层廉政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受理群众信访举报,调查处理党组织和党员违纪案件;完成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9、整合办案资源。在区纪委监察局的组织领导下,镇街纪检监察组织要进一步完善办案协作区制度,充分发挥协作区办案平台的作用。拓展办案协作区的业务功能,形成齐抓纪检监察工作的合力,切实提高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强化管理教育,切实提高镇街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

10、坚持标准,优化结构。严把入口关,注重选拔30岁左右、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熟悉法律、财经、党务等专业知识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镇街纪检监察工作岗位,逐步改善镇街纪检监察干部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

11、定期交流,全面培养。在同一镇纪委、街道纪工委工作满5年的纪检监察干部,要有计划地进行交流,任职满10年的必须交流。建立完善镇街纪检监察干部上挂、下派和多岗位锻炼等制度。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要提拔使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12、强化培训,注重实效。区纪委监察局要根据实际情况,把镇街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纳入整体培训规划,及时对新提拔和轮岗交流的镇街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培训,全面提高镇街纪检监察干部的整体素质。

13、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坚持经常进行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教育,突出抓好镇街纪检监察干部的职业道德和作风纪律教育;建立健全干部管理的制度规定,切实把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好用好,努力塑造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14、落实领导责任。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强镇街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将镇街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考虑,整体推进,全面落实。要把加强镇街纪检监察组织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抓好,抓出成效。

15、加大保障力度。各镇街要切实保证纪检监察组织的办案经费和工作经费,提供必要的办公办案条件和装备设施。镇街财政确有困难的,区财政应予以补助。镇街纪检监察干部享受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标准的通知〉》(市人社发〔2011〕165号)规定的办案补贴。

16、加强组织协调。区纪委要加强对镇街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指导和督查,做好组织协调和管理服务工作,确保本地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落到实处。我区组织、编制、财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大力支持,切实解决好机构编制、干部配备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镇组织范文篇7

一、基本情况

*镇村级党组织共有党员310名,7个村级党组织换届后共产生支部委员31名,其中书记7名,委员24名;男性委员25名,占80.6%,女性委员6名,占19.4%;35岁以下4名,占12.9%,36—45岁22名,占71%,45—55岁3名,占9.7%,56岁以上2名,占6.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名,占12.9%;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16名,占51.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0名,占32.3%;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名,占3.2%。此次选举连选连任的支部书记7名。通过换届选举,新一届支部委员会班子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女性委员职数均有较大的改善,政治坚定、工作务实,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年青“双强”党员进入了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提高了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村级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二、主要做法

本次换届选举工作,我们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镇党委对这次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高度重视,认真总结了上次换届选举工作的经验,深入了分析、研究了全镇的整体形势,组织召开了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座谈会,征求各村支部意见,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这次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把抓好村党组织换届作为加强全镇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一次重要契机,促进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持稳定。

为切实加强对这次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11月3日召开了全镇村党组织换届工作动员会议,成立了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包村责任制度,组建了由领导带队的工作指导组,为换届选举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二)宣传透彻、广泛动员。

我们把宣传工作做为一项重点工作贯穿于整个换届工作之中。通过宣传栏、标语等手段,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村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认真做好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做到“村村有宣传,村村有标语”。公开村党组织班子成员职数和任职条件,确保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三)严格程序、依法选举。

1、在整个村级党组织的换届选举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的程序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调查摸底到位。镇党委在换届选举前期已经做好调查摸底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二是民主测评到位。民主测评是反映党员、群众对支部评价的重要依据,在民主测评环节,我镇尽可能地使党员、代表都参加测评,较好地体现了广泛性和群众性;三是组织考察到位。对于党内外推荐出来的人选,镇党委认真细致负责地做好考察工作,集体研究确定预备候选人;四是选举指导到位。在支部选举前集中精力,分工负责,认真做好选举前的准备工作,提高党员到会率,确保大会选举成功。

2、在具体操作上,严格把握“三关”:一是严把人选确定关。在确定支部候选人时,按组织程序从党员和群众推荐得票较多的人中确定初步候选人,并听取党员、村民代表意见,组织审查、考察公示、竞职演说,进行岗位书面承诺等程序,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既尊重了党员群众意愿,又体现了组织意图。二是严把选票填写关。在进行无记名填写选票时,积极创造宽松严肃的环境,确保每个参加选举的党员都能充分行使个人的民主权利。三是严把唱票计票关。所有的选票都在镇党委工作组的指导下,在党员代表的监督下进行公开唱票、计票,不搞暗箱操作。

(四)做好信访,维护稳定。

换届选举工作中,我们始终把解决群众来信来访问题做为选准配强村党支部班子,维护农村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狠抓落实。明确换届领导小组就是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力求把上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安排专人接待群众的上访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保证了社会稳定。

三、主要成效

此次村党组织换届选举是对镇、村两级党组织战斗力强弱的一次检验,总体上看,我镇村级党组织内部团结,战斗力强,能够依法顺利完成选举,并且选举结果也比较理想;这次大多数支部书记参选积极性高,从而保证了对村党组织换届选举的有效领导。7个村级党组织全部完全成选举目标的实现,就证明了我镇的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是强的,是有群众基础的。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通过“公推直选”选拔的村级党组织书记、支委委员,镇党委放心,本村党员群众认可,党支部的威信明显增强。二是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党员和群众对自己选出来的带头人信任度高,当选人员责任感、办好事、办成事意识进一步增强。如在村务公开等群众关心的问题上,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缓解了党群干群关系,从而促进了农村稳定。三是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新班子战斗力。

四、几点体会

此次换届选举,各村级党组织都按照要求,顺利产生了新一届的党支部委员会,选举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换届选举成功的前提。在这次选举过程中,我们针对各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对每个村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摸底,逐个进行分析,掌握实情。现黄家村是因为村级建制调整由原建设村和黄家村合并而成,为做好工作,党委书记亲自带队做工作,通过不懈努力,使换届选举进展顺利,上届黄家村支部书记顺利当选。在整个选举过程中党政班子成员和各村指导组成员经常是不分白天黑夜开展工作,督促工作落实情况,在全镇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整个选举非常平稳。

二是强化宣传动员,是换届选举成功的基石。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核心在班长。为使党员群众能够真正选出农村带头致富的“领头羊”,在这次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我们做了广泛的宣传发动,使党支部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公推直选“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方法、程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对在调查摸底中发现的突出矛盾,有针对性地做好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把握好手中的民主权利,保证了党委的主张变成广大党员的意志,选出了组织满意、群众拥护的新一届党支部班子。

三是抓好培训,提高素质是换届选举成功的关键。这次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要求高、政策性强。换届选举工作能否严格按照有关章程和规定有序地进行,工作人员的业务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换届工作。因此,镇党委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工作任务、不同的环节和不同的要求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工作人员对每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和工作安排部署及时进行汇报,相互交流,使每个工作人员对选举的整个操作程序做到心中有数、任务明确,确保实际选举过程中不违规。

镇组织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开拓创新与求真务实相统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

从今年起到20*年底,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把全镇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个好”的基层党组织。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1、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坚决贯彻,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00%的村(社区)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目标,80%的村成为“小康示范村”,80%的村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示村”。

2、镇、村两级班子结构优化。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40岁以下的占80%以上(其中35岁以下的超过30%),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0%以上;村党组织书记年龄45岁以下的占70%以上,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占90%以上,其中大专以上的占70%以上。

3、组织设置科学合理。村级党组织设置得到改革和创新,农村按照板块经济设立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关系更加紧密,党建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村级党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强。

4、村级经济实力增强。村干部“双带”能力强,人人都有致富项目,村党支部书记都兴办、参办私营企业,55岁以下有创业能力的普通党员全部创业。集体存量资产全部盘活,村级不良债务得到妥善化解。

5、阵地建设上规范。所有村党组织活动阵地都达到“两室”、“四有”的标准,即:村部办公室和党员(村民代表)活动室,有规范的村级组织牌子、有健全的村级组织制度、有必备的办公和活动设施、有合格的村务公开栏。

6、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各种组织配套建设全面加强,村民自治得到全面落实,干群关系密切。镇村经济繁荣,政通人和,社会稳定。基层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丰硕成果。

(二)社区党的建设工作。

1、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健全。组织网络健全,协调机构健全,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切实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得到拓展和加强,党建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

2、社区两委班子结构优化、运转协调。领导班子政治素质好、团结协作、富于创新、熟悉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社区工作者队伍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较高。

3、共驻共建的协调机制不断完善。社区居委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以服务社区群众为重点,突出社会关怀和利益协调功能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水平和社区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建成1-2个市级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

4、阵地建设得到加强。社区党组织办公用房、活动场所除必须新建以外,还要因地制宜,通过共建、定建、改造、置换等多种形式加以解决。

(三)机关、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

1、着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明显增强,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明显转变。

2、学校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围绕科教兴县、人才强县的战略,中小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3、具备条件的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都及时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各项活动正常开展。

4、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职工人数在50名以上的企业有党员、100名以上的企业有党组织,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都建立党组织;对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正式职工25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

(四)党员队伍建设工作。

1、党员发展工作机制健全。注意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队伍结构和分布进一步优化。每年发展的新党员中,35岁以下的占7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以上,妇女占30%以上,生产、科研、教育一线的占比60%以上。农村行政村发展的新党员经纪人、致富能人占比达80%以上,消除行政村2—3年不发展党员现象。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党员占比达20%左右。

2、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以及在重大政治斗争和同自然灾害斗争中的紧要关头,党员发挥重要作用。农村具备劳动能力的党员基本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创业中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

3、党员教育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对农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流动党员等分层分类管理到位,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健全,及时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

三、主要措施

(一)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及其他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用4年的时间,将全区基层党员干部轮训一遍。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村党组织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办法选举产生领导班子。提倡村党组织书记通过选举兼任村委会主任,鼓励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与村委会成员交叉任职。拓宽村级组织选人渠道,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加强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拓宽视野,选优配强企业党务工作者。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做好机关党组织书记选配、培训工作。加强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扎实推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深入开展;推行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积分制。

(二)以保持先进性为核心,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积极创设党员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在农村,深入开展“双培”、“双带”、“设岗定责”、“好事实事竞赛”等活动;在社区,广泛开展“党员志愿者”、“党员服务区”、“党员一帮一”、党员再就业“双带”行动等活动;在机关,认真组织实施“在职党员奉献在社区”等活动;在企业及其它各行各业,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使广大共产党员在实践“三个代表”、实现“两个率先”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三)以“先锋工程”为载体,广泛开展创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活动。

扎实推进“先锋工程”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农村,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深入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镇党委活动;在非公有制企业,紧紧围绕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和生产经营,开展创建“五个好”企业党组织活动;在社区,紧紧围绕推进社区建设、服务社区居民,开展创建“五个好”社区党组织活动;机关、学校、社会团体党的基层组织,要紧密结合各自的中心任务,从各自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开展创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活动。同时,对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要及时进行整顿,限期改变面貌。通过上级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的上下联动,激发基层党组织争先进、创一流的内在动力,增强各级党组织抓基层、打基础的责任意识,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建立健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联创”机制。巩固和发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积极探索“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农村和城市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社区居民自治机制。规范农村、社区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和管理程序。完善村务公开、镇政务公开、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基层党组织监督机制。重点要加强对管人、管财、管物的党员干部的经常性监督和教育。建立健全发展和扩大党内民主的保障机制。全面推行镇党员代表大会常任制,探索在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健全和完善候选人提名方式,完善差额选举办法。探索在基层党组织进行直接选举。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努力创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在继承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的同时,努力创造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工作方法。着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增强思想性、针对性,使之既生动活泼,又富有实效。进一步总结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高度重视党员对党内生活效率和质量的要求,尤其是高知识群体和青年党员自主性强、民主意识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适应信息化全球化发展趋势,充分运用网络技术积极探索“网络党建”的新路子。

四、组织领导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必须切实加强领导。

(一)健全和完善领导责任制。

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是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经常深入基层,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动工作。每年组织召开两次党组织建设会议,年终召开党员民主评议总结会。镇党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纪检和宣传等部门各司其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积极参与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格局,对农村和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定期研究,定期检查,协力推进。各村(社区)党支部也应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联席会议或协调小组,形成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上下联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二)健全目标考核评价体系。

各村(社区)党总支、党支部都要根据本规划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制订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镇党委将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标准和内容,建立上级党委经常督促和重点检查的督查制度。把对基层党组织的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各支委班子及支部书记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并把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物质奖励等挂钩。

(三)加强典型示范。

认真执行镇党政领导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并将这一制度的对象范围扩展到各村(社区)干部中去,把镇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办成党建工作的示范点。要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基层党建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从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不断提高全镇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镇组织范文篇9

笔者所处的是中部地区的一个镇,由于没有大型企业提供税源,取消农业税后不准向农民收钱,乡镇仅靠上面拔付来维持运转。而上面的拔付又不能按时或定额,这样更令乡镇一把手坐卧不安。乡镇主要干部一天到晚被保运转,保稳定的事纠缠,根本腾不出过多的精力来抓经济促发展。并不是乡镇干部无能,而是腾不出时间和精力来。特别是近年来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留下过多的后遗症。其中最令人揪心的是信访稳定问题。据某镇信访办统计,2006年和2007年的信访案件中有80%以上是土地纠纷和农村债务问题。而造成地土纠纷的原因是二轮土地延包工作没有规范好。以一个简单的例子:2004年,完善土地二轮延包,从省到市出台文件再三强调,要求为所有农户分地。有些农户长期交税,种了别人曾经摞荒的地。而有些长期在外拒交或躲交税费的人,也回来要地。双方造成矛盾。由于不敢过省、市红线,造成镇、村工作非常被动。还有一个问题是农村债务问题,以前村为完成“三提五统”任务,向村里党员干部及群众借钱。但现在村里无经济收入,村里群众只好又找到镇上缠访。

乡镇主要干部现在最头疼的是运转问题,机关干部工资,尽管再三调工资,但始终没有按国家政策足家落实到位。村、组干部每年工资仅在2000—3000元左右,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

一、镇、村两级组织的现状

1、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现状

乡镇财政处于我国五级财政体系中的最底层,也是最薄弱的一级财政。近年来,由于税费改革、体制改革、综合配套改革等原因,致使乡镇不堪重负,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财政运转越来越困难。

以某县[2005]3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为例,县里每年给乡镇拨付的费用有12项:1、人员经费。在职人员按人年平10000元核定;退休人员按人年平12000元核定;遗属补助按人年平1740元核定。2、福利费按人年均88元核定。3、公用经费按定编人数人年均6000元核定。4、医疗保险经费按人员工资总额的7%核定。5、计生事业费按总人口人均3.42元的70%核定。6、优抚事业费。军属优待人员按各镇2003年、2004年实际入伍人数核定基数。补助标准:农业户口军属按人年均1200元核定;城镇户口军属按人年均500元核定。困难优抚对象按人年均500元核定。1-6级伤残人员医疗费用按有关政策核定。7、交通事业费按各镇农业人口人均2元核定。8、五保户供养经费,按集中供养的人年均1200元,分散供养人年均800元标准核定。9、村组干部工资。人员按编制数核定。工资标准:村支部书记按人年均3600元核定;其他村干部按人年均3000元核定;组干部按人年均2400元核定。10、村办公经费按村平10000元核定。11、科技三项费按总支出的1.1%核定。12、预备费按总支出的3%核定。

在这12项中属县财政直接拨付的有6项(1、2、3、4、9、10);属县直部门拨付的有3项(5、6、8);至今没有兑现的有3项(7、11、12)。此外,一般预算收入超过县里定的基数收入的只拨付一部分,其余的年终体制结算。

2、村级组织现状

当前村里发展很不平衡,有些村除了通村公路,其他工作都停了下来。村级债务包袱大、办公经费少、村干部工资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新农村建设,阵地在农村,主体是农民,大量艰巨、繁重的任务要靠村党组织书记牵头号抓落实,他们是新农村建设领飞的“头雁”。然后,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前不少村干部思想有波动,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资待遇低。税改前,村组干部的工资每人每年在3000元左右,但完成税费任务后镇里都要给予奖励、补助,每年的总收入在8000元左右。自税改后,村干部每年工资仅有3000元,是靠转移支付下拨的。村干部的摩托车汽油费、电话费、招待费都一律靠自己掏腰包。因此,一些村干部觉得当干部不合算,产生不想干的念头。二是农村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税改前村干部既催粮催钱又管生产,权力很大。税费改革后村干部的不管催粮收钱的事,因此一些村民认为村干部不能发挥作用了,因此变得不太“听话”了。村干部在开展植树造林、修堤筑坝等各项工作中,许多村民不愿参加还说风凉话。村干部有时连召集村民开群众会也难以如愿。因此,村干部觉得很憋气可又无可奈何。三是上访事件困扰村干部。眼下正在搞土地二轮延包,许多农村返乡要地。有些人片面地认为村干部不想给地,因此频频到上级部门上访,有的甚至每天早晚缠着村干部对着干,搅得村干部心烦意乱,根本无法抽身干其他工作。四是村干部思想包袱沉重。村干部居住在村里,同村民接触较多。前些年,因工作的事得罪了一些人,现在管的事少了,权力也小了,个别人借机挑畔报复,给村干部难堪。税改后,粮食补贴、二轮延包、计划生育、公益事业等这些工作都要靠村干部来组织协调,而这些工作都是棘手问题。工作搞不好,上级领导有意见,而不搞工作群众又有怨言。村干部时常感到身心疲惫。

这些问题都直接限制农村发展。但我镇也有两个村不等不靠,脚踏实地创业:

黄集镇毛岗村是个不足千人的小村,然而该村的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镇前列。原因何在?是因为有一位认真负责的好支书,有一个作风过硬的好班子。王小伙同志担任村支部书记23年以来,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毛岗村率先在全镇完成通村公路,通村公路被评为全区样板工程;以王小伙为首的毛岗村一班人善做思想工作,主动化解矛盾,使毛岗村近年来无一例上访事件。毛岗村采用村民自治的办法抓计生工作,使计生工作逐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2007年7月,全区计生工作现场会在毛岗召开,并推广该村的经验。

黄集镇姚刘村有9个村民小组,578户,2160人。进入90年代末期,由于诸多原因导致村里各项工作无法开展。2002年刘正广任书记后,着力在解决民生上做文章:2004年修通黄山洼同心桥;2005年全村9个组全部用上自来水;2006年全长8.5公里的通村公路正式竣工通车;2007年通组公路达8公里。该村还利用闲置林场创办双赢波尔山羊能繁基地。

二、存在的问题

1、收支矛盾突出。

镇级:一是工资每月缺口1万元,全年12万元。县里给镇下拨工资是按在职干部每人每年1万元,退休干部每人每年1.2万元的标准来发放。我镇机关、财政退休干部工资总额为247万元。我镇的老干部大多是半边户(爱人大多是下岗职工),每月靠千元工资来维持生活根本不够。近年来,物价增长过快令老干部更是揪心,现在猪肉市场价就每斤13元,禽蛋价格也不低。因为工资太少,导致老干部们怨气较大,产生不稳定因素。二是办公经费每月缺口至少在3万元,全年36万元。我镇在编国家干部40人,按每人每年6000元办公经费标准,县里全年拨付的办公经费为24万元。税费改革后,乡镇设有收入来源,仅靠这20多万办公经费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乡镇为了节约开支,都办了内部食堂,所有来客一律在内部食堂就餐。仅内部食堂招待费一年就在15万元以上。领导干部到区里开会办事公务用车的费用每年至少在10万元。此外打字复印费、干部出差、学习报销等各项费用也在10万元左右。为了不影响正常办公,乡镇不得不又发生新的债务。这些新债务的形成与财政体制有直接关系。三是还债每年需20万元。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乡镇负债额较大,仅黄集镇的债务就高达1.3亿元。这些债务象座大山,压得乡镇喘不过气来。近年来,为偿还世行贷款利息、基金会等欠款,乡镇不得不向上面借资金清欠,从而与财政局形成往来。财政局每年在拨付乡镇资金时,总是要抵扣部分以往所借资金,结果造成乡镇资金缺口更大。

村级: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村级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村组干部工资过低。村组干部工资是靠上面按照编制转移拨付的,但实际情况是有90%以上乡镇的村组干部都超编。尽管农村配套改革要求各村除村支部书记外,其他干部都兼任组长,但实际操作中这项工作却很难。各村小组的组长大多都是组里威望较高、影响较大的人,如果撤换他们对农村各项工作开展非常不利。我镇现有村组干部300多人,每年上面拨付工资总额在85.56万元,人平不足3000元。由于工资偏低,导致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是办公经费过少。区里给每个村每年拨付的办公经费为1万元,但各村与各村情况不同。小村1万元办公经费基本够用,但对大村来说根本不够用。如我镇陶家村是个有3000多人的大村,去年为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共投资了10万多元,但上面拨付的1万元办公经费根本不够用。

2、发展缺乏资金

一是集镇建设需要资金。我镇是省级重点边贸口子镇,每年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至少在50万元以上。二是调控能力弱,现在乡镇的收入只靠县里拨钱,支出是刚性支出。三是税收缺口大,自身税源不足,多数需要机遇性、一次性税收来弥补,有时甚至需要买税。若征收农村零散税散,经费、人员都不足。为此,我镇每年要拿出5—10万元用于补税或买税。

3、向上争取项目不对称。近年来,中央、省、市出台的扶持资金较多,但由于乡镇未及时掌握信息,导致乡镇无钱可用,该争取的项目白白浪费了。县直部门(财政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等)应每月将上面的争取项目、投资导向及时反馈给乡镇,以便乡镇进厅进京争取项目资金。

4、乡镇税收应及时返还。国税、地税收入按比例返还,可激发乡镇抓税源的积极性。县直部门应开展下乡服务工作,指导乡镇创品牌。要加强乡镇调控能力(尤其是乡镇要加大对县直垂直部门管理,在争取招商引资项目时要先交到县里,由县里和镇上共同参与)。

三、加强镇、村两级组织的对策及建议

1、县里的财政体制应理顺。各县都应制定适当的财政体制在税收方面不要将乡、镇税收任务定的太高,要量力而行。此外,该拨付的资金一定要全部拨付到位,尤其要按时足额拔付。

2、镇、村干部待遇按政策落实到位,调动工作积极性。一是机关干部工资按标准统一发放,不留缺口。为调动工作积极性,村组干部工资应适当上调。二是镇、村两级办公经费应多拨付一部分,以便减轻镇、村负担,从而避免出现新债。三是税收定基数后,超额完成的应给予奖励,应按月或按季度给予返还,以便调动乡镇干部及税务部门工作积极性。

3、上面承诺镇、村的资金要兑现到位(比如村活动阵地扩建资金、通村公路资金)。

镇组织范文篇10

近两年来,XXX镇党委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以人为本、夯实基础、增强活力”工作思路,有效建立基层组织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以“三级联创”为载体,以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为基础,以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为目的,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托依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主要做法

(一)扎实有效的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工程,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我们把大力“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工程”作为增强其执政能力、提高其执政水平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首先,坚持以七项教育为抓手,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一是基本政治理论的教育;二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三是法律、法规教育;四是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五是优良传统教育,六是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教育;七是农村实用新技术教育。累计共举办了36期综合教育培训班,参加教育的乡村干部、党员2100余人次;其次,多方式、多渠道培训基层干部。一是以“科技之冬”活动为载体,两年来,先后对1700余名基层党员干部、养殖大户和园艺示范户进行了畜牧养殖和园艺知识培训;二是选派到县委党校集中培训。派出60余名村(场)会计、出纳到县委党校进行了为期7天的财务技能培训;并先后选派两批共计50名村级后备干部到县委党校深造;三是“走出去”观摩“取经”学习。镇党委“一班人”摒弃“等、靠、要”的思想,由镇主要领导带队,分两批共计60余名村“两委”一把手到南疆一些农业先进的县,考察、观摩他们畜牧业、林果业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同时,在养殖示范区和果园示范区召开了13场(次)养殖业和林果业现场观摩会,参加人员累计达8000余人次。通过综合教育和集中培训,基层干部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依法行政能力、科技致富本领等有了明显的转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成为推进基层“三个文明”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二)引入激励保障机制,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提升村级组织整体功能。

镇党委按照“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整建并举”的原则,切实找准后进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对后进村“两委”班子进行了调整。对全镇29个行政村的干部职数进行了规范设置(大村5—7人,小村3—5人),在此基础上,镇党委通过下派、交流、挂职、培训等各种措施:一是把7名有经验的年轻机关干部下派到村(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还挑选了5名优秀村干部交流到其它村(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并先后选拔了16名村级后备干部成为支部委员;二是经过严格考察,着重从本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转业军人和村级民兵治保调解组织中选拔了有经验的29名党员;三是是从选贤任能上下功夫,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的问题。调整了7个村共23名村级干部,罢免了8名素质差、水平低的村干部;重点培养选拔了13名“双强”村支书;四是提高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积极性。20*年年底,镇党委、政府在县财政为村“两委”一把手统发工资的基础上,又拿出了16万元钱对工作突出的40名村干部拉开档次进行了奖励。同时,该镇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解决了村(场)“两委”一把手的通讯工具和人身保险,每年还免费安排两次体检,解决了干部的后顾之忧。

(三)建立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积极争创“五好”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和群众满意“乡镇站所”。一是建立“五不申报”制度。即:村集体经济积累达不到5万元的不能申报、群众满意率达不到80%的不能申报、本村农民纯收入低于全乡镇人均纯收入的不能申报、年底各项综合评比位居中下名次的不能申报、发生重大恶性事件以及群众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不能申报;二是镇党委对创建活动实行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把关,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村(场)领导抓落实、齐抓共管、镇(村)联动的动态管理机制,加快了“三级联创”活动进程。目前,全镇有20个“五好”村党支部,8个群众满意“乡镇站所”。

2、加大“五小工程”建设力度,规范运行“4211”工作机制,完善和提高干部的整体功能。营造“拴心留人”环境。镇党委先后投资743*2.13元,新建干部宿舍200平方米,民汉食堂250平方米,浴室40平方米,职工娱乐室100平方米,职工阅览室20平方米、健身房30平方米,另外,还修建了篮(排)球场,绿化了草坪,同时,投资8万余元安装了街道路灯。“五小工程”的全面建设,促进了“4211”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转,杜绝了以往干好干坏无人过问,无人管的现象,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服务基层意识得到了增强,实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3、全面推行农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农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镇党委根据农村工作实际,在每个村(场)设置了廉政建设、治安、宗教、计生、财务、农技、林果、畜牧8个岗位,对全镇676名党员进行了竞争上岗,截止目前已有180名无职党员挂牌上岗。村党支部把每个党员在岗位上发挥作用的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评议,记录在案,作为年底党员评议的依据,对连续3年评议不合格的党员将劝其退党。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农村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增强,实现了由无职到有职的转变,为村党支部注入了新的活力。

4、着力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建立“两推一审一公示”制度。即群众推荐、党员推荐、党支部审批、社会公示。党支部要严把“三支队伍”入口关,把致富能力强、科技意识强、头脑灵活、勤劳能干的农牧民选入入党积极分子范围内,并实行动态管理、培养、考察,党支部每年对“三支队伍”进行一次社会公示。20*年以来,全镇共计发展党员110名(其中:农牧民党员77名),维吾尔族67名,汉族42名,回族1名;其中:男性党员82名,女性党员28名;发展团员1260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11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26。全镇62个党支部中,一类党支部占85%,二类党支部占10%,三类党支部占5%,使基层党支部工作的整体水平、执政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5、以育、选、用并举的方针,培育出一支复合型干部队伍。为了尽快提高后备干部尤其是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镇党委采取脱产培训、集中培训和边学习边实践等方式,先后选派了13名机关干部赴北疆挂职,4名机关干部到村挂职,8名机关干部去地、县党校学习“双语”,18名村级后备干部到县党校深造,今年又选送了32名村级后备干部到县党校进行深造。两年来,有8名副科级干部经组织推荐被提拔为科级干部,有5名机关干部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有2名村级正职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有10名村级后备干部被提拔为副村级干部,营造了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的工作机制。

(四)以“理财”为切入点,以“生财”为突破口,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是全面实行“村帐乡管县监督”的新体制。严格制定村财“编制预算、事前审批、凭证联签、民主理财、上级审计、财务处理、张榜公布”七个流程,全面推行村级财务公开,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民主理财小组全程参与财务管理,让群众对村务工作知实情、摸实底;二是盘活集体资产,规范机动地发包合同,加大回收欠款力度,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两年以来,对全镇29个村(场)的机动地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土地承包合同336份,清理违规机动地2万余亩,新增集体经济收入300余万亩,回收欠款102万元,两项盘活集体经济400余万元,进一步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

(五)坚持基层组织建设与集中整治工作并举,进一步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维稳工作机制。配齐配强了镇、片区专抓综合治理及统战宗教工作的党政副职,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基层综治干部队伍。结合乡镇“4211”工作机制的推行与规范,下大力气加强了乡镇派出所、人武部等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十户联防”组织建设,建立健全调查处理制度、协调会议制度、信息报告制度、镇、村(站所)周一维稳工作例会制度、督促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等,集中力量严厉打击“三股势力”以及各类暴力犯罪分子。镇党委、政府为了进一步落实好农村维稳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一是出资1500元为村治保主任购买一辆价值4500元的摩托车,政府出资免费为治保主任进行人身保险,免去外差工,统一配置了服装和夜间巡逻器材,并将其工资纳入镇财务统一管理;二是狠抓镇政法队伍的建设,为负责维稳工作的书记配备了专车,并给派出所干警每月解决100元交通费用;三是继续推行民、汉干部交叉联系清真寺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四是加大对武装部硬软件设施的投入,解决了2万多元的服装、被褥、床以及巡夜所需的器材,并加强集中训练,提高了专武干事、治保主任、民兵应急分队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为振兴镇域经济营造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二、工作成效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水平得到提高。镇党委通过村干部素质工程建设的开展,为基层培养了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村干部通过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宗教和社会事务,化解了农村矛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党员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是改进了思维和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对村干部的培训,基层干部理论素养、群众观念得到增强,逐步从过去那种简单粗暴、指令式的催种催收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靠示范、引导、带动管理,从行政命令的管理方法转变为以干部的实践引导农民、靠细致的服务帮助农民、靠种养大户的示范作用带动农民。村干部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和庭院,现场讲解和实地操作果树栽培、设施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黄牛改良繁育技术,村干部成了深受群众欢迎的“农民技术员”。

三是广大党员宗旨意识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树立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各级党员、干部常怀爱民之心,常想为民之事,常谋利民之策,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年点问题。一是20*年投入资金108万元,对全镇108户贫困户的危旧住房进行了改造;在节日期间对贫困户进行慰问,共发放面粉60吨,煤43吨,现金近2万元;深入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工程,每位领导干部定点联系贫困户,去冬今春为每户联系帮扶对象解决了冬炭、面粉等越冬物资,价值达8000元左右;二是组织贫困户进行科学技术、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11次,培训贫困户492人次,20*年共脱贫209户、计1*5人;为非农业困难户办理底保47户,计123人,共发放底保金8.2万元。三是彻底解决了阿克力克、亚勒古孜铁力克、老其曼、排孜瓦提等村2157户农牧民多年来喝水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