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2:53:49

征收范文篇1

一、无“三乱”,塑形象

“三乱”现象不仅严重制约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而且很容易滋生消极腐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这样人民群众对收费站的工作将会很不满意。这一年来,我班未出现一例“三乱”现象。在工作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收费员经验不足,业务理论不精深,尤其是计重收费对工作人员的高要求等,这些我们今后将逐步改进,争取做得更好。

二、保畅通,重安全

确保道口畅通,我班较以往有所起色,基本保证了道口的正常畅通。在这一年中,道口的秩序不说井然有序,但也可以说秩序正常。往年常发生塞车,故意堵车现象,这一年来,类似现象少有发生,不足之处是:个别收费员在核查吨位的过程中,经常与驾驶员朋友发生争吵,大大损坏了收费站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更导致了不必要的道口堵塞,影响了正常的收费秩序。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真正做到“用文明用语温暖人,用良好形象影响人,用优质服务感染人”,从而减少矛盾及道口的堵塞。另外,我们还重点抓好安全工作,确保无安全事故的发生。虽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但大家丝毫不放松思想,不麻痹大意。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隐患,例如遇到冲卡车辆,稽查员有下道口强行阻拦冲卡车辆的现象,在收费员上下道口时,还未能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甚至还存在车前穿过道口的现象。等等、等等。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始终要把安全意识提升到第一位。

三、抓细处,看管理

从细微处可见一个单位的日常管理是否到位。在收费站,职工上岗列队不整齐,会影响到收费站管理的声誉;文明用语不使用,就会使司机感到你没礼貌,使收费站的形象大打折扣;业务不熟悉,会给司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卫生差,设施状况不良,别人就会看到你单位的管理水平低。这些问题看起来都是小事情,但分析起来,都是大事。卫生工作要常抓不懈。目前,在上班期间,各位收费员和稽查员都能自觉做好卫生工作,比如说,打扫收费亭,清扫道口,清理垃圾等。今后,我们应更主动地去打扫收费站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每个人都要树立起做好小事、抓好小事的意识,为收费站的管理上新台阶作好本职工作。

四、不足之处

谈到不足之处,首先我应作检讨,也是我管理不到位,对他们的管理过于人情化,过于松懈,其主要不足之处表现为:1、班内少数成员工作态度不够认真,工作热情不够饱满,缺乏主动性,责任心不强。2、收费员过于马虎,导致了长短款现象时有发生。3、稽查员的执法不够规范,有时在执法过程中不出示有效证件。4、个别收费员责任心不够强,业务技能差,对驾驶员不够热情5、个别人员主观能动性不够,对工作抱无所谓的态度,奋斗目标不明确。

五、努力方向

征收范文篇2

论文摘要:农地征收直接造成农村耕地减少,损害农民利益,危及整个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究其原因有执法者政治思想素质与业务能力低下,法律制度不健全,严格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的弱化等阐述了农地征收的现状及危害,分析了过量征收的原因,并提出了耕地保护的对策。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客观上造成了对土地的巨大需求,对农村土地征收已不可避免。但是,作为绝大多数农民的生命地的耕地,如何有效保护既是直接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需要,也是间接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因思想认识不正确,加上法律制度不健全,严格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的弱化等,以种种理由和借口违法征收耕地,牺牲农民利益来换取城镇经济的一时发展,不仅损害农民利益,还严重危及到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国家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法律保护措施,严格规范合法征地行为,严厉制止和打击一切违法征地行为,达到既能保证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镇化对土地的合理需求,又能切实保护好每寸耕地,从根本上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因而,研究探讨农村土地征收中耕地的法律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农村土地征收已成为近些年学术界极其关注的热点问题多数学者大都将土地征收与被征地农民利益保护结合起来研究,但却未关注耕地的保护;或者研究土地征收导致耕地大量减少,危害粮食安全,却未关注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为此,笔者探讨在土地征收中如何有效保护农村耕地,从而从根本上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一、农地征收现状及危害

目前,由于对土地的巨大需求,各地政府部门依据《土地管理法》中的“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规定,对“公共利益”作扩大化理解。实践中,地方政府经常凭借这条依据无视集体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意志,强行征收农民集体土地,损害农民利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问题是,不论投资主体、投资目的,谁都可以强行征用集体土地。有占必征,使公共利益的内涵被无限扩大”。因此,在为文化、卫生、国防、军事及其他社会公共事业等真正公共利益进行征地的同时,伴随着一些个人或集团的商业行为,征收耕地动辄上千亩,甚至上万亩,而且80%用的是农村集体土地。这不仅导致城市规模盲目扩大,各类开发区、园区过多过滥,而且致使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据统计,1986——1995年,我国耕地减少了328.9万hm2,大约平均每年减少33.33万hm2,尽管开发复垦258.6万hm2,但耕地还是减少了193.3万hm2,平均每年减少19.27万hm2,相当于一年减少3个中等县的耕地数。1997——2003年底7年间耕地减少了0.067亿hm2,2003年建设占用的耕地22.9万hm2,实毁耕地5万hm2。目前,全国已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国际上公认的0.053hm2的警戒线。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15亿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仅此将增加用地约200万hm2,加上其他建设对土地的占用,今后一个时期,年均建设占用耕地量预计不会低于13万hm2。我国耕地面积1.33亿hm2,人均占有量0.12hm2,仅为世界水平的1/3,这反映出我国切实保护有限耕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农村耕地减少既损害农民利益又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和整个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8亿农民中相当部分仍以耕作农地为生,即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源和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征收农村耕地不仅减少了农民赖以生存的保障,而且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问题,还出现了土地补偿安置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严重地损害了农民利益,危及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耕地资源不足,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隐患可能日益凸现。随着人口持续增长与膳食结构不断改善,粮食需求量将刚性增长,而耕地资源的不足将抵消土地生产力的提高,最终影响粮食供给,转而依赖国际粮食市场,这是必须引起警惕的。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应立足于土地生产能力,即耕地资源的保护。美国布朗博士曾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耕地急剧减少的势头,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形势的确会发生逆转,中华民族可能会失去安身立命的根基。因此,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必须保持1.2亿hm2(18亿亩),这是一项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特别是严格规范合法征地行为,严厉制止和打击一切违法征地行为,切实保护好每寸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是我国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二、农地征收过量的原因

2.1错误思想指导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政府把经济发展片面地理解为增长速度的提高,并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往往以投人和消耗大量耕地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这种靠拼耕地资源求得经济发展的做法,必然导致大量耕地被征收。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的测算为例,该省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要消耗1600hm2土地。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中,一些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为表现其所谓的政绩,热衷于上项目,大搞形象工程,盲目追求开发区、园林示范区,广场修得越来越大,马路修得越来越宽,互相攀比,相互比阔,还搞土地优惠招商引资。于是,大量的耕地不断被征收。因此,错误的思想认识是导致我国耕地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2.2法律制度不健全

2.2.1“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存在困难。应当指出,公共利益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其本身的确切范围含糊不清,并因各个时期各个法律领域而有所差异,这是我国宪法规定公益要件而现实中不能贯彻公益原则的重要原因。一般而言,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公共利益的最大特征在于其概念内容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其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和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两个方面。所谓“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是指界定公共利益的“公共性”不明确,即公共利益既然是由人们的私益构成的,那么存在需要多少私益组成公共利益这个问题界定“公共性”的标准,一种是地域标准,即地区内的大多数人共同利益,就足以构成公益。“一定范围内”是指不同级别的政府所管辖的地域范围,同时也看到公共利益分成了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另一种是利益标准,即公共利益的受益人具有“开放性”并因而人数不确定,公共利益是一个不确定多数人的利益,“公共性”即体现在有不确定的社会上多数人收益,将“不确定多数人”的利益界定为公共利益,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所谓“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是指利益与价值判断紧密关联,因为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导致了利益的内容含有不确定性,即利益不限于物质上利益,也包含文化、风俗、政治等利益。利益以及价值是无法在实际中以恒定标准加以测定的,是由“弹性的、浮动的、受到一些判断公共利益的要素所决定”。因而,所谓“利益”,既包括事实上已经取得的各种正当利益,如财产,也包括可能获得的或者丢失的各种正当利益,如经济结构的良性发展,社会秩序的安定等。因此,现实中许多征地行为正是打着“公共利益”之名行商业行为之实导致“征非所用”现象普遍存在。

2.2.2现行征地程序存在不足之处。从征地的审批、执行、监督的过程分析,我国现行征地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征地缺乏民主参与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等。首先,征地缺乏民主参与。《土地管理法》第48条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规定,征地补偿方案确定后,相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第9条规定: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见的或者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由此可见,在土地审批之前,政府并没有将征地信息告知被征地人的义务,被征地人对征地没有发言权,也无法提出异议;只有在审批通过后的征地过程中,其才有对补偿、安置方案提出意见和要求举行听证会的权利。尤其是对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大量耕地的征收,没有经过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和推行重大决策专家咨询、民主评议和听证程序,其科学与否,可行与否,值得怀疑。缺乏广泛有效的民主参与,使得政府的征地行为缺乏最有力的监督——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其次,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一方面,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时,往往出现不依法行政,对土地利用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不负责任,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执行和不遵守土地管理法律规定,使有关土地征收方面的法律得不到全面贯彻和落实。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性、科学性没有得到确立;土地利用尤其是征地计划随意突破;耕地征收上,常常先征后批,甚至“先开发后审批”或者根本不办审批手续。实践中,对一些严重的违法征地事件,一些地方的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仿佛“见怪不怪”。他们解释说,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没有严格执行用地法规,普遍采取“先开发后审批”、“土地跟着项目走”的“潜规则”。即在土地出让前,基本确定了开发单位,并将前期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征地拆迁费用推给开发单位,最后在交土地出让金时统一结算。缺乏制约的权力,就会导致权力的滥用。政府征地权如没有受到约束,就会恣意妄为,严重侵犯被征地农民的土地权益。“先征地,后拍卖”现象是行政权力滥用的结果,也显示了土地征收程序中监督制约机制的缺失。另一方面,土地监察执行不力。土地监察是指土地管理部门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依法对机关、团体、单位和个人遵守土地管理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对违法者实施行政制裁的行政活动。

它是代表国家行使土地管理执法职能,其本质是国家权力的运用。现行的土地监察体制是以“块块”为主,与上级土地监察部门只是业务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土地执法队伍只能听命于地方政府,往往不务“监察”正业,沦为政府的工具。事实证明,目前土地监察实施“块块”管理的传统模式,势必影响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的独立性、公正性,导致执法违法现象屡禁不止。地方政府之所以无视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其中“块块”管理体制就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当地方政府从某地区甚至某部门利益出发,在批地、征地上违反法律法规时,土地管理监察部门往往不敢过问,甚至纵容包庇。

2.3不完善的官员考评和晋升制度近些年来,某些地方政府行政长官受“政绩”及考评与晋升的驱动,违法大量征收农村集体土地,低价补偿农民,高价出让给各类开发商,从中获取巨额差价,作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收入。然后,运用征地收入“经营城市”、“造福市民”。可以说,征收土地可以快速出政绩,快速出效益,快速致富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识。立竿见影的“政绩”为某些地方行政长官带来优秀的考评与官位的晋升。

2.4执法者业务能力与素质有待提高法律、法规和政策必须依靠具体的人和组织来执行,执法者的素质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有着巨大的影响。法律规定,有权制定并实施征地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对政府征地行为合法与否进行有效监督制约主要也是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作为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执法者对涉及农村土地征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理应熟悉并掌握,从而指导征地实践;面对广大集体农民对自己耕地被征收的不理解甚至有意阻挠,理应积极宣传教育,做好农民群众各方面的思想工作,从而得到他们的支持;作为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和土地监察部门的执法者理应依法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履行自己的职责,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

但是,现实中的征地者对土地征收的意义认识不够,对法定的征地程序缺乏必要的了解,处理问题简单粗暴,滥用手中的权力强行征地,损害农民利益;对征地行为履行监督制约的执法者听命于地方政府的违法征地行为,由此引发许多群体事件,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2.5严格责任追究制的弱化违法征地行为的法律责任,在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物权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中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实践中,一些领导干部对违法征地案件,往往认为是“出于公心,为了发展”,睁只眼闭只眼。事实上,在所谓“因公违法”、“良性违法”的外衣下,往往是为了少数部门或地方利益或少数人,甚至是开发商不正当的利益,其涉案土地面积更大,影响更坏,它严重干扰和破坏土地管理的正常秩序,损害的是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

尽管近年来国土资源部不断加大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但在结案的9万余件中,只处理了相关责任人3593名,其中2名省级干部受到党纪处分。4%的低处罚率,意味着超过96%的土地违法案件并未追究责任人,而刑事处罚率更是低到5‰,出现权责明显不对称的局面。缺乏对违法征地责任的追究是征地之风盛行、耕地屡遭严重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耕地保护对策

经济要持续增长,城镇用地要持续增多,耕地又必须严格保护,这似乎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其实,除了转变城镇粗放经营用地模式外,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观,建立健全土地征收法律与制度并严格执行,是可以兼顾两方面的。

3.1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观,完善官员考评和晋升制度

3.1.1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观。保护耕地,思想认识是关键。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地认识到,我国人多地少,底子又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农民问题则是关系我国发展的最大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和土地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经济发展的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耕地资源节约意识,严格依法征地,切实保护耕地。

3.1.2完善官员考评和晋升制度。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官员进行责任考核绩效考评,除了具备一定条件外,还应采用违法征地“一票否决”制度。未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实施征地的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官员,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依法处理违法征地特别是非法征收耕地的行为,要根据情况给予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国土部门、规划部门主要负责人在一定时间内不得提拔、调动、就地免职或降级使用等行政处理或处分。对违法征收耕地建设情况知道或应当知道,但没有及时出面制止或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的,给予应当承担领导责任的县级以下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就地免职的处分,同时提请乡人大罢免乡长或由村民会议罢免村长。考评行政长官绩效应该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耕地面积不要不适当地减少。总之,要将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工作情况,作为考核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3.2建立健全法律与制度

3.2.1合理界定“公共利益”,明确征收范围。宪法和法律赋予政府征地权是为了发展文化、卫生、国防及其他公共事业,然而现实中许多征地行为打着“公共利益”之名行商业行为之实导致“征非所用”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尽管“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存在种种困难,为了尽量减少滥用,依照我国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在立法上,可采用概括式与列举式并举的方式,尽可能对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从正反两方面予以界定,为私有财产权的征收与保护划定较为明确的界限,为执法和司法活动提供良好的操作规则。在具体的做法上,笔者赞同姜明安教授的观点:首先,给“公共利益”下一个简要的定义,如公共利益是指涉及国家安全和广大社会公众福祉的利益。其次,尽可能较全面地列举出属于公共利益的事项范围。其中包括国防建设用地;国家机关及公益性事业研究单位用地;能源、交通、水利、供电、供水、供暖等公用事业和其他市政建设项目用地;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慈善事业用地;环境保护、文物保护事业用地;其他公认或法院裁定的公共利益用地。再次,设立一个概括性(兜底性)条款,即立法时无法列举或难以列举的其他应属于“公共利益”范畴的事项。最后,设立一个非公共利益条款,即明确列举些明显不属于“公共利益”的事项,如企业从事商业性开发,政府兴建高尔夫球场等事项用地不得启动征地权尽管通过立法的方式界定“公共利益”会存在法律的疏漏性和滞后性等缺陷,但在强调保护私有财产权起步较晚、公权力强大与私权利弱小、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理念有待提高及注重成文法的我国,这样做,具有其时空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法律明确区分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后,只有符合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时才能对农村耕地实行征收。

3.2.2建立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合理有效利用土地。由于耕地征收费低,许多人以建设用地为名占用土地,行非法倒卖土地之实,大量的土地征收后被闲置,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1997年统计,全国被征收后闲置的土地高达11.65万hm2,占征地总面积的5.8%。其中,耕地6.28万hm2,占闲置土地总面积的54%,且有3.45万hm2闲置耕地已无法耕种。2000—2001年共征地16.46万hm2,其中,耕地11.43万hm2,失地农民236万人。大体上每征667m2土地就会造成1.4人失去土地。同时也造成了土地闲置较多,被征收土地浪费严重。因此,必须建立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以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首先,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城镇社会发展规划、土地供给能力和各项建设等对土地的客观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别是土地征收计划。用地总体规划应当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该总体规划是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土地的重要体现,加强土地宏观管理的关键措施,也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然后,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和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等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及征地年度计划。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使征地合理有序进行,实现土地的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坚决控制建设占地规模,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潘明才司长说:“只有把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变成‘高压线’,才能保住子孙后代的粮仓”。

3.2.3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合理限制建设用地。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我国防止征收权滥用,控制土地流失,保护耕地的基本法律制度,也是在征地热不断升温的背景下所采取的一项旨在保护耕地不受侵犯的新型法律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是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外,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同时要求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3.2.4建立科学的土地监察制度,严防政府征地权的滥用。针对现行土地监察部门听命于地方政府的“块块”体制弊端,保证土地监察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应改与上级土地监察部门业务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为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即国土资源部直接设立国家土地督察局,实行垂直领导,不受地方政府的干预。这样土地监察部门从事“监察”正业,有效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特别是监督政府一把手对本行政区内土地管理、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及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的情况,并制约政府征地权的行使。此外,应该有一个独立于政府的机构专司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任务,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让社会来监督政府行为。

3.3严格执法

“徒法不足以自行”。有了好的法律与制度,如果不能严格地执行和有效地遵守,那只不过是书面的法律与制度而已。因此,建立健全与征地相关的法律与制度以后,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土地管理部门必须带头切实地遵守、更严格地执行。

3.3.1加强政治业务培训,提高执法能力。健全的法律与制度必须依靠具体的组织和人来执行,执法者素质能力的高低对其实施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各级政府部门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提高他们依法管地用地尤其是征地的水平和能力。首先,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依法征地的必要性和违法征地的严重性。其中包括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物权法、刑法等。

其次,学习土地征收相关政策,懂得土地征收的必要性和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性。再次,熟悉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后,有计划地主动向广大农民宣传教育,做好各方面的思想工作,使征地工作能顺利进行。总之,执法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3.3.2规范政府征地行为。首先,预防违法征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在预防违法征地,遏制乱征行为,保护土地,尤其是保护耕地的过程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土地国情的违法预防征地制度。目前,应抓紧做好以下工作:第一,严格审批程序。任何权力都容易滥用。为了防止政府征地权的滥用,有效规范政府征地权的行使,减少政府及其部门违法征地现象的发生,对一切非农建设用地,尤其是征收耕地,各级政府部门都必须严格按法定的审批程序办事。并且,尽快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推行重大决策专家咨询、民主评议和听证制度。严禁未批先征、边批边征、少批多征,把政府违法征地行为的漏洞堵死,真正使保护耕地工作落实到实处。第二,加强征地过程监督。除了用法律约束政府征地权行使外,还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借助新闻媒体力量,加强监督,不断健全征地过程监督机制,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土地国情的,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有利于发挥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的土地违法监督机制。只有这样,监督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其次,查处违法征地。违法征地查处是防止征地权滥用,有效遏制征地热的重要保障。征地违法行为能否得到及时、有效地制止和查处,是一项事关土地管理法能否得到全面实施,土地管理秩序能否实现根本好转的全局性工作,更是依法征地能否实现的关键。为此,国家土地管理局于1995年12月18日了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办法,国土资源部也于1999年5月7日专门发出了关于加强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的通知。早发现、早处理是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制度的2个基本点。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及早发现土地违法行为。这样才能有效地遏制违法征地行为,切实保护好耕地。

3.3.3强化违法征地责任追究制。法律责任是法律规定得以贯彻和落实的根本保障,也是国家法律强制力的具体体现。在征地之风盛行,耕地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表示,“我们不是缺政策,而是如何增强执行力的问题。问责制必须问到实处,才能保持政令畅通”。笔者认为,除了追究违法征地的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官员违纪责任外,还应该强化下列法律责任。

3.3.3.1民事责任。对于违法征收土地,尤其是可耕地,应当由有关部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坚决责令其恢复原状,恢复到可以耕种的程度并退还给农民集体;对被征地农民的土地权益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其损失,决不能冈为土地已经被开发、被建设而心慈手软姑息养奸。

征收范文篇3

近年来,××镇地税所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税”的指导思想,树立“勇挑重担、争创一流”的工作意识,坚持走“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保收入”的发展之路,注重创新,强化征管,有力地支持了××镇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被誉为“税收骨干、征收尖兵”。

带队——钢班子带出铁队伍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短短两年间,××镇地税所能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与他们拥有一个团结、务实、奋进的领导班子密不可分。

该所一班人认为,要想铸造一支敢打硬仗的地税铁军,必须先从政治思想教育这个“源头”抓起。为此,××所长始终将政治学习放在首位,常抓不懈,使班子成员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大大提高。通过加强学习,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了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信念。在实际工作中,一班人更是响亮地叫出了“向我看齐!”的口号,即使手头工作再忙,××所长也坚持定期抽出时间,以一名普遍税务工作者的身份奔跑于一线,虚心听取纳税人的反映,开展专题工作调研。处处率先垂范,事事身先士卒,班子成员特别是××所长以一名合格税务工作者的榜样时时感染和激励着大家。

公生明,廉生威。塑造一支战斗力强、作风过硬的征税队伍,离不开强有力的廉政建设。该所一班人深知其中要害,对此常抓不放,丝毫不敢有半分懈怠。所里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建立礼品登记制度,在关键问题上实行党纪廉政工作一票否决制,为每个人建立了廉政档案;同时设立了投诉电话和举报信箱,在社会各界聘请了6名廉政监督员,发放廉政情况反馈信,一旦发现问题,坚决处理,绝不留情。

征收——为国聚财当尖兵

近几年,税收基数不断膨胀,特别是面对去年前所未有的税收压力,该所领导果断提出了应对措施:向管理要效益,以创新促发展,克服单纯的任务观念,使税收征管从收入型向管理型转变。“三招”强税,至今还为地税人所津津乐道——

“一招”——重点企业搞监控。他们一改过去“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老办法,对年纳税额20万元以上的10户企业,按纳税情况、经济实力、社会信誉等方面,逐一排队,分类分级,实行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对其中的支柱税源企业,派人进厂监控;对骨干税源企业,按行业管理;对一般税源企业,按片指派专人监控。由此一来,摸清了企业底数,掌握了税基,了解了税收变化趋,使税收计划有依据,各项工作有的放矢,而且新税源也层出不穷。去年,仅10户企业入库税款就达150多2元,较2001年增收31万元。

“二招”——收入任务定责任。税收征管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为此,他们把各项计划、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变季度考核为月度考核,内容涉及征收进度、征管质量、清欠等多个方面,并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考评、职务晋升、奖惩挂钩。如此一来,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人肩上有担子,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三招”——科技兴税出效益。该所广泛推行银行网点报税和网上报税方式。辅导纳税人在农村信用社办理地税纳税帐户,纳税人只要在银行存足税款就实现自动申报纳税,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互联网进入相应系统,足不出户便实现申报纳税,极大的方便了纳税人。目前,实行网点报税和网上报税的业户达到1200余户,占总纳税户的95%。

付出总有回报。“三招”强税,收到了非凡的成效。今年1-5月份,该所完成税收收入23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

服务——一枝一叶总关情

说办税服务厅是地税的“形象窗口”,是地税人素质的“展示窗口”,一点也不为。为擦亮“窗口”,该所在提高服务水平上,还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服务无小事。先说工作人员的着装,不仅要求统一整齐,而且还有一连串的“不”——不合身的不能穿,有污迹和破损的不能穿,工作装不能混穿……“穿着”还仅仅是第一步。走入大厅,你会发觉每位工作人员都是面带微笑,说一口标准的普遍话,开口必说“请”,对你碰到的难题,他们也会给予耐心解释和圆满回答。工作人员常说:“我们的服务就是要每一位纳税人都感受到亲人一样的温暖”。在大厅布置上,他们从小处着眼,营造一个让纳税人备感温馨舒适的环境。每当站在申报台前办理业务,纳税人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舒适感。服务厅内,笔墨纸张、针线包、雨伞、老花镜、一次性水杯、各种报刊——凡是纳税人想到的,他们都想到了,有些想不到的,他们也想到了。

征收范文篇4

关键字:行政征收公共利益补偿

行政机关致力于管理和服务社会就必然需要一定的财产,这些财产主要是通过民法或行政法上契约的方式取得的,但是如果仅依靠这两种方式并不能满足行政上的需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承认行政主体在必要时根据单方面意志而不是契约强之区的公民财产权,这种在行政国家时代所经常使用的行政手段就叫做征收。由于征收主要是一种国家公权力的运用,而该权力享有者主要是行政主体,所以征收又可称为行政征收。

受多年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影响以及当前进行的改革开放大环境下,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存在着大量的行政征收行为,例如征收土地用于道路、房地产或开发区建设,城市旧房拆迁改造等。然而由于我国并没有有关征收的统一立法,行政法学界对行政征收的研究和讨论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可以说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统一的行政征收制度。此外个地方政府大多通过规章甚至一般的红头文件来规定本区域内的征收规则,但因囿于地方利益、基层政府官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方有关行政征收的规范性文件对被征收者(公民或集体)利益的保护明显不足,最终导致社会上有关征收的问题频发,已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综观各国宪法中的财产权保护条款,一般都包括两大部分:首先是规定公民财产权由宪法保障,不容任意侵犯;紧接着就是公民的财产权要受到一定限制,国家在必要时可以对财产进行剥夺或限制(征收)。表面上看来,把侵犯公民财产权利的征收规定在财产权保护保护条款里似乎是矛盾的,实则不然。因为在进入福利国家社会后,政府为了更好的为公众谋福利致使征收在所难免,所以在这一前提下,如何限制征收以及如何保障征收过程中的公民财产权就成了关键所在。宪法中的征收条款则恰恰规定了有关征收的条件、规则,是对征收这一国家公权力侵犯公民财产权的主要活动的规制,所以对征收的规定本质上就是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正因为以上两个原因,在2004年的第四次宪法修改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在宪法中明确肯定了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宪法》第10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第13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笔者认为,以此次修宪为契机,建立我国的行政征收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也仅就有关我国行政征收制度的构建作简单构想,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用。

一、征收概念的厘定研究任何事物,必须首先弄清它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由此之上进行讨论才能有的放矢,令人信服。所以我们在讨论征收这一比较生疏而且模糊的制度前更应如此。

(一)与几个相近概念的比较1、征收与税收和收费。此前行政法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征收与税收和收费是一致的,“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人财产权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包括税收和行政收费两种制度。”这种观点对我国学者的影响颇深,至今——在第四次宪法修改之后——仍受到部分学者的膜拜。笔者认为,认为征收即指行政税收和收费的观点如果说在修宪之前还有“在夹缝中偷生”的余地的话,那么在2004年第四次宪法修改之后它就彻底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我们应该摒弃这种观点,原因有二:一是对征收的此种定义与传统大陆法系的观点向左。无论德国、法国还是台湾地区都把税收和收费排除在征收制度之外(至于原因将在下文介绍),因而我们若把征收仅仅定义为包括税收和收费,将不利于对西方发达征收理论的移植和借鉴,进而影响我国行政征收制度的构建(相当于另起炉灶)。第二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修改后的宪法第10条第3款和第13条第3款都把补偿作为征收的一个必要条件,而这与以无偿为特征的税收和收费是有本质区别的。

2、征收与征用。在新修改后的宪法的第10条和第13条中分别使用了“征收”和“征用”两个用语,这与先前的只使用“征用”是一个明显的区别。这既说明了二者存在某些共同之处,所以才会规定在统一法条之中;但它们又是有区别的,否则只用其中一个词就可以了。笔者认为,征收和征用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并在给予补偿的前提下,对公民财产权的限制或剥夺;它们的区别在于征收一般是指对公民财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剥夺,而征用仅是指对公民财产使用权的暂时剥夺(用完之后还要归还),征用大多适用于紧急状态或者军事、战争等特殊紧急情况下。

(二)征收概念的演变1、传统征收。公民个人权利的真正享有是从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其中又以《人权宣言》的发表为标志。但即使在那个人权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制宪者们在强调“天赋人权”和明确“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时,也同时要求个人权利的行使要受到社会约束,符合公共利益。当国家基于公益要求,以对公民财产加以特别限制为必要时,就需要对该公民个人的特别牺牲给予补偿,此即为征收。传统的行政征收制度形成于19世纪后半叶,主要是公用征收,即行政主体为了公用事业,按照法定的形式和给予补偿的前提下,以强制方式取得私人不动产所有权或其它物权的程序。传统征收的特点是:(1)征收对象主要是土地等不动产;(2)征收的形式是行政行为;(3)征收目的是为了公用事业,特别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4)传统征收以完全补偿要件,而且大多是事先补偿。由上可知,早期公用征收制度还只是一种国家获取财产的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取得土地以满足民生设施建设的需要,此一时期的公用征收制度一般称为“古典征收”。

2、扩张的征收概念。一战之后,国家的任务开始不断扩张,与之相对应,征收——国家与公民直接对抗的主要形式——的概念也在发展,表现在:(1)征收对象由仅仅是财产所有权及其它物权扩展到具有财产价值的各种权利,包括债权、著作权等;(2)征收的形式除通过具体行政行为外还可以直接通过法律实施征收;(3)征收目的不再限于特定、具体的公用事业,扩展为一般的公共利益;(4)征收的补偿范围变为适当补偿,而且必要时(国库亏空)可以不予补偿;(5)征收也不再以对私人财产全部或者部分的剥夺为限,只要对公民财产权有所限制而造成不公平的结果,都可以构成征收的侵害。

3、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形成了以基本法第14条为基础,辅以联邦法院判例、解释的比较完善的广泛意义的行政征收制度体系,该体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狭义的行政征收,也即公益征收,是指“为了执行特定的公共任务,通过主权法律行为,全部或者部分剥夺基本法第14条第1款第1句规定范围(财产权和继承权)内的具有价值的法律地位的行为。”(2)准征收,是指行政主体违法实施行政行为给公民财产造成损失的情况。德国联邦法院之所以概括出“准征收行为”,就是为了弥补行政主体违法耽误则是受害公民如何取得救济的体系漏洞,因为德国的国家赔偿制度采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3)征收性侵害,指行政主体实施合法行政行为的附随效果对特定公民财产所造成难以忍受之侵害的行为。例如,修建公路对周边土地价值及居民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征收性侵害是由行政主体合法行为引起的,但其所造成的不利后果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因为客观上确实给受害公民造成了特别牺牲,因而需要给予公正补偿。

二、构建我国行政征收制度的设想如前所述,行政征收制度是私有财产权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现行的行政征收制度却很不完善,而且也不科学,导致现实中由征收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因而笔者认为,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必须重建我国的行政征收制度,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制定专门的“行政征收法”。因为首先,我国涉及行政征收的法律仅由宪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几部法律,而且相互之间有关行政征收条件、程序和补偿范围的规定各不相同,所以有必要制定统一的行政征收法,以避免相同情况因适用法律不同而不同对待的不公平现象的出现。其次,在法治国家时代,尤其是在大陆法系国家,一项制度的建立一般都是立法先行。所以在我国构建行政征收制度,必须有法可依,制定行政征收法。最后,这次修宪明确赋予了公民私有财产权,并把行政征收并补偿作为私有财产权保护制度内的一项内容,而宪法权利变为公民实有权利的过程,也就是宪法实现的过程就必须将纲领性、原则性的宪法具体化并付诸实施。所以,要切实保障公民私有财产权,必须制定专门、统一的行政征收法。

笔者认为,行政征收法的制定应该借鉴德国和台湾地区的经验,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行政征收对象。传统的行政征收对象主要是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所有权。因为“动产一般可以买卖契约之方式而取得”,而“该土地之位置不能变移,不易觅其替代物”。然而福利国家时代的行政征收理论早已突破了上述限制,认为行政征收对象应该包括所有具有财产价值的私权利,如所有权、使用权、债权、著作权等,甚至还包括特定条件下具有财产价值的公权利。但是,“就征收标的之财产权而言,应限于已具体存在之财产价值,而不包括单纯可以获取财产利益之机会或期待可能性……此外,并非一切现有以及可实现之财产价值,皆受宪法财产权保障……因此,另辟道路所至原地段之没落,以及财经政策之变更或废弃,其影响所及之利益,并非财产权”。需要指出的是,行政征收对象范围的扩大并不意味着对公民权利侵犯的增加,恰恰相反,扩大征收对象范围是将原来不属于征收的情况纳入“征收并赔偿”的权利保障制度之下,同时使以上行为受到行政征收法律的规制。

(二)行政征收目的。在很多国家行政征收又称作“公益征收”,也就是说行政征收必须以“公益”为目的,我国宪法也明确把“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当作征收的一个必要前提条件。但问题是“公共利益”的概念是宽泛和不确定的,对现实中何为公共利益以及某公共利益有多大会因不同主体的主观判断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笔者认为,为了防止行政主体对公共利益的恣意认定,有必要在行政征收法中将其一定程度的具体化。同时,行政征收不仅必须具有具体的、可实现的公共利益需要,而且行政征收还必须符合比例。比例原则是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之一,“征收是因为个人之财产权利,已无法满足公众福利之需求,故而,所谓公共福利,赐以抽象概念之具体化,就必须在征收的个案中显现出该征收计划所要达成的公益必须远超过目前该私有财产所保持的利益。”行政征收法应该规定只有在相对法定的征收目的是适当而且必要的情况下,行政征收才具有合法性。

(三)征收程序。遵守法定程序是依法行政的应有之义,对于行政征收这类严重影响公民权利的行政行为更易应该在程序上加以严格控制。行政征收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实施,从而保证所有的,特别是有关公民的权益的重要法律和事实问题都得到充分的考虑和权衡。笔者初步设想我国的行政征收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申请。行政征收首先应该由征收主体就征收目的、征收对象和范围、征收方式以及补偿方式和额度等情况一并报法定主管机关核准。2、核准。行政征收主体提出申请后,法定的核准几个营救申请事项是否具有法律依据和符合法律规定进行审查。核准程序是对行政征收的一种事前审查。(3)执行。行政征收的执行应包括公告或通知与发放补偿费两个程序。其中补偿费的数额应该在申请前与被征收人协商并报核准机关核准。

(四)补偿。在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行政征收一般都被认为属于财产赔偿或行政补偿制度的内容,因为有征收必有补偿,补偿是行政征收这一国家侵犯私人财产权的行为具有正当性和为人们所接受的基础。因而,笔者认为在这一意义上,行政征收理论可以说是有关如何补偿的理论。

征收范文篇5

关键字:行政征收公共利益补偿

行政机关致力于管理和服务社会就必然需要一定的财产,这些财产主要是通过民法或行政法上契约的方式取得的,但是如果仅依靠这两种方式并不能满足行政上的需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承认行政主体在必要时根据单方面意志而不是契约强之区的公民财产权,这种在行政国家时代所经常使用的行政手段就叫做征收。由于征收主要是一种国家公权力的运用,而该权力享有者主要是行政主体,所以征收又可称为行政征收。

受多年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影响以及当前进行的改革开放大环境下,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存在着大量的行政征收行为,例如征收土地用于道路、房地产或开发区建设,城市旧房拆迁改造等。然而由于我国并没有有关征收的统一立法,行政法学界对行政征收的研究和讨论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可以说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统一的行政征收制度。此外个地方政府大多通过规章甚至一般的红头文件来规定本区域内的征收规则,但因囿于地方利益、基层政府官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方有关行政征收的规范性文件对被征收者(公民或集体)利益的保护明显不足,最终导致社会上有关征收的问题频发,已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综观各国宪法中的财产权保护条款,一般都包括两大部分:首先是规定公民财产权由宪法保障,不容任意侵犯;紧接着就是公民的财产权要受到一定限制,国家在必要时可以对财产进行剥夺或限制(征收)。表面上看来,把侵犯公民财产权利的征收规定在财产权保护保护条款里似乎是矛盾的,实则不然。因为在进入福利国家社会后,政府为了更好的为公众谋福利致使征收在所难免,所以在这一前提下,如何限制征收以及如何保障征收过程中的公民财产权就成了关键所在。宪法中的征收条款则恰恰规定了有关征收的条件、规则,是对征收这一国家公权力侵犯公民财产权的主要活动的规制,所以对征收的规定本质上就是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正因为以上两个原因,在2004年的第四次宪法修改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在宪法中明确肯定了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宪法》第10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第13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笔者认为,以此次修宪为契机,建立我国的行政征收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也仅就有关我国行政征收制度的构建作简单构想,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用。

一、征收概念的厘定研究任何事物,必须首先弄清它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由此之上进行讨论才能有的放矢,令人信服。所以我们在讨论征收这一比较生疏而且模糊的制度前更应如此。

(一)与几个相近概念的比较1、征收与税收和收费。此前行政法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征收与税收和收费是一致的,“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人财产权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包括税收和行政收费两种制度。”这种观点对我国学者的影响颇深,至今——在第四次宪法修改之后——仍受到部分学者的膜拜。笔者认为,认为征收即指行政税收和收费的观点如果说在修宪之前还有“在夹缝中偷生”的余地的话,那么在2004年第四次宪法修改之后它就彻底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我们应该摒弃这种观点,原因有二:一是对征收的此种定义与传统大陆法系的观点向左。无论德国、法国还是台湾地区都把税收和收费排除在征收制度之外(至于原因将在下文介绍),因而我们若把征收仅仅定义为包括税收和收费,将不利于对西方发达征收理论的移植和借鉴,进而影响我国行政征收制度的构建(相当于另起炉灶)。第二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修改后的宪法第10条第3款和第13条第3款都把补偿作为征收的一个必要条件,而这与以无偿为特征的税收和收费是有本质区别的。

2、征收与征用。在新修改后的宪法的第10条和第13条中分别使用了“征收”和“征用”两个用语,这与先前的只使用“征用”是一个明显的区别。这既说明了二者存在某些共同之处,所以才会规定在统一法条之中;但它们又是有区别的,否则只用其中一个词就可以了。笔者认为,征收和征用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并在给予补偿的前提下,对公民财产权的限制或剥夺;它们的区别在于征收一般是指对公民财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剥夺,而征用仅是指对公民财产使用权的暂时剥夺(用完之后还要归还),征用大多适用于紧急状态或者军事、战争等特殊紧急情况下。

(二)征收概念的演变1、传统征收。公民个人权利的真正享有是从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其中又以《人权宣言》的发表为标志。但即使在那个人权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制宪者们在强调“天赋人权”和明确“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时,也同时要求个人权利的行使要受到社会约束,符合公共利益。当国家基于公益要求,以对公民财产加以特别限制为必要时,就需要对该公民个人的特别牺牲给予补偿,此即为征收。传统的行政征收制度形成于19世纪后半叶,主要是公用征收,即行政主体为了公用事业,按照法定的形式和给予补偿的前提下,以强制方式取得私人不动产所有权或其它物权的程序。传统征收的特点是:(1)征收对象主要是土地等不动产;(2)征收的形式是行政行为;(3)征收目的是为了公用事业,特别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4)传统征收以完全补偿要件,而且大多是事先补偿。由上可知,早期公用征收制度还只是一种国家获取财产的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取得土地以满足民生设施建设的需要,此一时期的公用征收制度一般称为“古典征收”。

2、扩张的征收概念。一战之后,国家的任务开始不断扩张,与之相对应,征收——国家与公民直接对抗的主要形式——的概念也在发展,表现在:(1)征收对象由仅仅是财产所有权及其它物权扩展到具有财产价值的各种权利,包括债权、著作权等;(2)征收的形式除通过具体行政行为外还可以直接通过法律实施征收;(3)征收目的不再限于特定、具体的公用事业,扩展为一般的公共利益;(4)征收的补偿范围变为适当补偿,而且必要时(国库亏空)可以不予补偿;(5)征收也不再以对私人财产全部或者部分的剥夺为限,只要对公民财产权有所限制而造成不公平的结果,都可以构成征收的侵害。

3、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形成了以基本法第14条为基础,辅以联邦法院判例、解释的比较完善的广泛意义的行政征收制度体系,该体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狭义的行政征收,也即公益征收,是指“为了执行特定的公共任务,通过主权法律行为,全部或者部分剥夺基本法第14条第1款第1句规定范围(财产权和继承权)内的具有价值的法律地位的行为。”(2)准征收,是指行政主体违法实施行政行为给公民财产造成损失的情况。德国联邦法院之所以概括出“准征收行为”,就是为了弥补行政主体违法耽误则是受害公民如何取得救济的体系漏洞,因为德国的国家赔偿制度采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3)征收性侵害,指行政主体实施合法行政行为的附随效果对特定公民财产所造成难以忍受之侵害的行为。例如,修建公路对周边土地价值及居民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征收性侵害是由行政主体合法行为引起的,但其所造成的不利后果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因为客观上确实给受害公民造成了特别牺牲,因而需要给予公正补偿。

二、构建我国行政征收制度的设想如前所述,行政征收制度是私有财产权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现行的行政征收制度却很不完善,而且也不科学,导致现实中由征收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因而笔者认为,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必须重建我国的行政征收制度,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制定专门的“行政征收法”。因为首先,我国涉及行政征收的法律仅由宪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几部法律,而且相互之间有关行政征收条件、程序和补偿范围的规定各不相同,所以有必要制定统一的行政征收法,以避免相同情况因适用法律不同而不同对待的不公平现象的出现。其次,在法治国家时代,尤其是在大陆法系国家,一项制度的建立一般都是立法先行。所以在我国构建行政征收制度,必须有法可依,制定行政征收法。最后,这次修宪明确赋予了公民私有财产权,并把行政征收并补偿作为私有财产权保护制度内的一项内容,而宪法权利变为公民实有权利的过程,也就是宪法实现的过程就必须将纲领性、原则性的宪法具体化并付诸实施。所以,要切实保障公民私有财产权,必须制定专门、统一的行政征收法。

笔者认为,行政征收法的制定应该借鉴德国和台湾地区的经验,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行政征收对象。传统的行政征收对象主要是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所有权。因为“动产一般可以买卖契约之方式而取得”,而“该土地之位置不能变移,不易觅其替代物”。然而福利国家时代的行政征收理论早已突破了上述限制,认为行政征收对象应该包括所有具有财产价值的私权利,如所有权、使用权、债权、著作权等,甚至还包括特定条件下具有财产价值的公权利。但是,“就征收标的之财产权而言,应限于已具体存在之财产价值,而不包括单纯可以获取财产利益之机会或期待可能性……此外,并非一切现有以及可实现之财产价值,皆受宪法财产权保障……因此,另辟道路所至原地段之没落,以及财经政策之变更或废弃,其影响所及之利益,并非财产权”。需要指出的是,行政征收对象范围的扩大并不意味着对公民权利侵犯的增加,恰恰相反,扩大征收对象范围是将原来不属于征收的情况纳入“征收并赔偿”的权利保障制度之下,同时使以上行为受到行政征收法律的规制。

(二)行政征收目的。在很多国家行政征收又称作“公益征收”,也就是说行政征收必须以“公益”为目的,我国宪法也明确把“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当作征收的一个必要前提条件。但问题是“公共利益”的概念是宽泛和不确定的,对现实中何为公共利益以及某公共利益有多大会因不同主体的主观判断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笔者认为,为了防止行政主体对公共利益的恣意认定,有必要在行政征收法中将其一定程度的具体化。同时,行政征收不仅必须具有具体的、可实现的公共利益需要,而且行政征收还必须符合比例。比例原则是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之一,“征收是因为个人之财产权利,已无法满足公众福利之需求,故而,所谓公共福利,赐以抽象概念之具体化,就必须在征收的个案中显现出该征收计划所要达成的公益必须远超过目前该私有财产所保持的利益。”行政征收法应该规定只有在相对法定的征收目的是适当而且必要的情况下,行政征收才具有合法性。

(三)征收程序。遵守法定程序是依法行政的应有之义,对于行政征收这类严重影响公民权利的行政行为更易应该在程序上加以严格控制。行政征收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实施,从而保证所有的,特别是有关公民的权益的重要法律和事实问题都得到充分的考虑和权衡。笔者初步设想我国的行政征收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申请。行政征收首先应该由征收主体就征收目的、征收对象和范围、征收方式以及补偿方式和额度等情况一并报法定主管机关核准。2、核准。行政征收主体提出申请后,法定的核准几个营救申请事项是否具有法律依据和符合法律规定进行审查。核准程序是对行政征收的一种事前审查。(3)执行。行政征收的执行应包括公告或通知与发放补偿费两个程序。其中补偿费的数额应该在申请前与被征收人协商并报核准机关核准。

(四)补偿。在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行政征收一般都被认为属于财产赔偿或行政补偿制度的内容,因为有征收必有补偿,补偿是行政征收这一国家侵犯私人财产权的行为具有正当性和为人们所接受的基础。因而,笔者认为在这一意义上,行政征收理论可以说是有关如何补偿的理论。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早已失去其意义,公民对财产权的行使必须附有一定义务,要有利于公共利益。因此,公民原则上要无偿接受法律对财产权内容的某种限制,这也就是财产权的社会义务性,公民有容忍的义务。但是,行政征收是对公民财产极为严重的侵犯,当“其严重程度已经不能再期待当事人为无偿忍受时,构成特别牺牲”.所以依据平等原则,对该受害公民负担的特别牺牲应该由公共利益的受益人——全体公众——共同公平分担,填平此特别牺牲。德国基本法第14条第3款第2项规定:“征收之法律,应规定补偿之种类及范围”。该条规定被学者们形象的称为“唇齿条款”或“一揽子条款”,也就是说,所有的行政征收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而任何法律在设定行政征收的同时还必须规定应予补偿的方式和范围。“容忍,但应予补偿”的原则成为行政征收制度的基石。我国修改后的宪法也作出类似规定,但是对于行政征收应如何补偿却未作明确规定,而这也给了立法者具体化宪法和法院适用的空间。笔者认为,行政征收法对于行政征收应确定公正补偿的原则。所谓公正补偿应该以完全补偿为原则,只有在国库空虚的非常情况下,才可由立法者根据国库利益(支付能力)对征收补偿再作具体决定。

征收范文篇6

2002年1月1日起新办企业所得税纳入国税部门征管以来,在如何确认数量众多、情况各异的单个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问题上,征纳双方间的尖锐矛盾从未间断,不同主管国税机关形成的不同认识和做法远未得到统一,现行确认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主要模式有以下3种:

1、定性分析为主。即不考虑企业应税收入总额、成本费用额定量标准,凡符合查账征收5项条件的,确认为查账征收,否则确认为核定征收。

这种确认原则,面对会计核算水平参差不齐、数量众多的企业,由于查账征收5项条件尚未细化、可操作性不强,以及受征管力量限制,国税机关要做到科学确认征收方式,无异于纸上谈兵。

2、定量分析为主。企业应税收入总额、成本费用额定量标准以上的,确认为查账征收;定量标准以下的,确认为核定征收。目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主要采用这种确认原则。

这种确认原则,可操作性较强,但往往会产生定量标准以上、被确认为查账征收而不符合查账征收5项条件的后果。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具体而言,定量标准以上的企业,原则上确认为查账征收。定量标准以下的少数企业,经企业申请和实地调查,确实符合查账征收5项条件的,可确认为查账征收。

这是一种理想的确认原则,有利于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但有违公平、公正执法的现代法治理念,又由于不同国税机关、税收管理员对查账征收5项条件的认识、把握不一,很容易产生“同一企业情况、不同确认结果”和“不同企业情况、同一确认结果”现象,因而实行起来难度很大。

上述3种可供选择的征收方式确认模式中,笔者认为第2种较为切实可行。那么,如何科学确定确认标准,就成了确认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关键。

二、确认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样本分析

下面应用2005年、2006年常州市国税系统征管内资企业所得税正常户的数据指标,分析我市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确认标准。

1、2005、2006年征收方式在不同纳税人间的结构分析

从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在不同纳税人间的结构分布看(表略),2005年、2006年核定征收面分别为35.56%、48.83%,2006年比2005年提高13.27个百分点;2005年、2006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核定征收面分别为33.18%、36.79%,2006年比2005年提高3.61个百分点,表明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中提高核定征收面的空间不大;2005年、2006年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核定征收面分别为56.17%、81.35%,2006年比2005年提高25.18个百分点,表明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提高核定征收面的空间增大,而且还有18.65个百分点的空间;2005年、2006年非增值税纳税人核定征收面分别为40.78%、65.85%,2006年比2005年提高25.07个百分点。

2、2005、2006年应税收入总额结构分析

从应税收入总额结构分布看(表略),2005年、2006年<200万元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例分别为63.32%、63.28%,其中核定征收面分别为55.90%、69.89%,表明2006年与2005年<200万元企业占全部企业比例基本维持不变,但核定征收面比同期提高13.99个百分点,而且还有30.11个百分点的空间;2005年、2006年200万元≤应税收入总额<300万元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例分别为7.52%、6.89%,其中核定征收面分别为10.94%、31.20%,表明2006年与2005年200万元≤应税收入总额<300万元企业占全部企业比例基本维持不变,但核定征收面比同期提高20.26个百分点;2005年、2006年300万元≤应税收入总额<400万元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例分别为4.62%、4.49%,其中核定征收面分别为6.53%、22.31%,表明2006年与2005年300万元≤应税收入总额<400万元企业占全部企业比例基本维持不变,但核定征收面比同期提高15.78个百分点;2005年、2006年应税收入总额≥400万元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例分别为24.54%、25.33%,其中核定征收面分别为0.17%、5.72%,表明2006年与2005年≥400万元企业占全部企业比例基本维持不变,但核定征收面比同期提高5.55个百分点。

3、2005、2006年纳税调整后所得结构分析

从2005、2006年纳税调整后所得结构分布看(表略),2005年、2006年查账征收企业盈利面分别为55.02%、43.23%,2006年盈利面比2005年下降了11.79个百分点,表明2006年度新办查账征收企业获利能力不强。此外,2005年、2006年查账征收亏损企业2230户、2666户中,连续2年亏损的有1020户。

4、2005、2006年实现应纳所得税额结构分析

2005、2006年核定征收企业户均实现应纳所得税额分别为0.21万元、1.72万元(表略),2006年户均实现应纳所得税额是2005年的8倍,表明2006年有部分规模相对大些企业纳入了核定征收范围,征税效率得到大大提高;2005、2006年查账征收企业户均实现应纳所得税额分别为7.86万元、7.60万元,2006年户均实现应纳所得税额比2005年有所下降,表明2006年度新办查账征收企业获利能力不强。

三、结论

(一)确认标准

综上所述,常州市国税系统征管内资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确认标准拟为:娱乐业、部分服务业核定征收营业税企业年应税收入总额500万元,其他企业年应税收入总额200万元。理由有三:一是2005年、2006年连续2年应税收入总额<200万元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例分别达63.32%和63.28%,充分体现“抓大、管中、控小”原则;二是与常州市地税部门确认标准相匹配;三是基本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相衔接。

1、娱乐业、部分服务业核定征收营业税企业。年应税收入总额<500万元的娱乐业、部分服务业核定征收营业税企业,其征收方式应该而且必须确认为核定征收;年应税收入总额≥500万元的,其征收方式应该而且必须确认为查账征收。

2、年应税收入总额<200万元其他企业。年应税收入总额<200万元其他企业,包括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营业税其他核定征收企业、年应税收入总额<200万元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征收方式应该而且必须确认为核定征收。对其中高利润率(会计利润率在行业应税所得率值域平均值以上,下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自行申报营业税企业,即使提出查账征收申请,其征收方式也应该而且必须确认为核定征收。

3、年应税收入总额≥200万元其他企业。年应税收入总额≥200万元其他企业,应该而且必须确认为查账征收。对其中高利润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自行申报营业税企业,虽然提出核定征收申请,但其征收方式应该而且必须确认为查账征收。

4、优惠政策范围内的新办企业。优惠政策范围(含抵免、间接、直接优惠,下同)内的新办企业,其应纳税所得额有两种情形:一是在优惠政策第一年度内,纳税调整后所得≥0;二是在优惠政策第一年度内,纳税调整后所得<0。对于第一种情形,如果年应税收入总额≥200万元的(同时考虑营业税企业征收方式),则确认其为查账征收,享受优惠政策;否则,确认其为核定征收,不得享受优惠政策。对于第二种情形,如果年应税收入总额≥500万元的新办企业,则确认其为查账征收,并享受优惠政策;其余企业确认为核定征收,不得享受优惠政策。此外,优惠政策期限≥2年的新办企业,视其剩余优惠期限内年应税收入总额和纳税调整后所得实现情况,对照上述两种处理方法,确认其征收方式和是否享受优惠政策。

5、连续2年以上发生经营亏损企业。除年应税收入总额≥500万元的企业外,连续2年以上发生经营亏损企业,均应确认为核定征收。

(二)确认方法

1、优惠政策范围内的新办企业。优惠政策范围内的新办企业,在新办当月末征收方式初始确认为按规定行业应税所得率下限核定征收,并依据其至新办当年受理政策优惠申请的上个季末应税收入总额(同时考虑营业税企业征收方式)换算成全年应税收入总额,经实地调查和分析比对,全年应税收入总额≥200万元且预计全年纳税调整后所得≥0的,在年末之前正式确认为查账征收,并按查账征收方式结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年应税收入总额≥500万元且预计全年纳税调整后所得<0的,在年末之前正式确认为查账征收,并按查账征收方式结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其余新办企业,即使符合政策优惠条件,也应在年末之前正式确认为核定征收。

2、优惠政策范围外的新办企业。优惠政策范围外的新办企业,在新办当月末征收方式初始确认为按规定行业应税所得率下限核定征收,经实地调查和分析比对,全年应税收入总额≥200万元的(同时考虑营业税企业征收方式),在年末之前正式确认为查账征收;全年应税收入总额<200万元的,在年末之前正式确认为核定征收。

3、征收方式变更。除《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国税发[2000]38号)第二条六种情形之一和第十一条规定的三种情况之一外,一个纳税年度内一般不得变更企业征收方式。但年末应税收入总额≥500万元核定征收企业,经企业申请、国税机关批准,年末前可以变更为查账征收。

4、征收方式年检。每年3月末前,依据企业上年应税收入总额实现情况,上年应税收入总额≥200万元(同时考虑营业税企业年检情况),将当年征收方式保留或调整为查账征收;上年应税收入总额<200万元的,将当年征收方式保留或调整为核定征收。

5、应税所得率。年会计利润率不高于规定行业应税所得率下限的企业,按规定行业应税所得率下限确定适用应税所得率;年会计利润率高于规定行业应税所得率下限但低于高利润率标准的企业,按年会计利润率确定适用应税所得率,并在次年3月末前结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对高利润率企业,按年会计利润率与规定行业应税所得率上限平均值确定适用应税所得率,并在次年3月末前结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

(三)后续管理

对日常管理、年检、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环节发现查账征收企业不符合查账征收5项条件的,应按《征管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核定其应纳税额,具体按国税发[2000]38号文件第七条变更为核定征收,适用应税所得率按上述四.5方法确定,并按核定征收结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发现核定征收企业应税所得率偏低的,并按上述四.5方法确定新适用应税所得率结算应纳所得税额;发现核定征收企业,年末应税收入总额≥500万元的,按上述四.3方法年末前可以变更查账征收。

四、几点建议

1、利用一个地区的征管信息系统数据信息,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产生一个地区的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确认标准,对一个地区而言,确认标准可能各不相同,但这种方法对一个县、市、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一个地区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确认标准一旦确定,无论是对数量众多的单个企业,还是对各级税务部门和广大税务干部,无一例外都应不折不扣地执行,以杜绝企业利用征收方式达到少缴税款和规避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现象的发生,规避税务干部在确认征收方式方面人为使用自由裁量权而引发的失渎职和执法风险。

征收范文篇7

第一条为规范区域内房屋及地属附着物征收补偿安置活动,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政办发﹝号)等法律、法规、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区域内对房屋及地属附着物实施征收,需要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偿安置的活动。本办法与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定不符的,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单位或个人的房屋及地属附着物,应当对被征收房屋及地属附着物所有权人(简称被征收人)给予公平补偿安置。

人民政府确定蒲河新城管委会房产局负责组织实施蒲河新城开发区区域内,房屋及地属附着物征收补偿安置工作。

人民政府确定房产局负责组织实施除蒲河新城开发区以外的区域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及地属附着物的征收补偿安置工作。

人民政府确定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除蒲河新城开发区以外的区域内,集体土地上房屋及地属附着物的征收补偿安置工作。

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对其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条房屋征收部门应按照国家和省、市现行有关规定履行工作程序,并按照本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安置;被征收人应按照本办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搬迁。

第五条被征收房屋的用途和建筑面积以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的记载或建房批准文件的记载为准;无记载的以原始档案记载为准(建房批准文件必须与发证登记机关及批准部门原始档案相一致);其

他房屋由房屋征收部门认定为准。

第六条征收持有其它部门颁发的房屋证件或批准文件的住宅房屋,由房屋征收部门认定后,按本办法确定补偿标准。

第七条征收非住宅房屋须经评估后实行货币补偿。

第八条征收农村住宅房屋,每户按一处宅基地、一个房屋进行补偿。

第九条征收临时建筑,按临时建筑许可规定内容处理;违章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

第十条征收住宅房屋,被征收人可选择房屋产权置换安置或货币补偿安置。选择产权置换安置的,确定置换面积后,不预支置换面积的补偿款。待回迁时按实际安置面积确定总价款,实行多退少补

第十一条征收住宅房屋及地属附着物时,被征收人可选择标准补偿方式或评估补偿方式进行补偿。

第十二条标准补偿方式:

1.征收国有土地上住宅房屋,按房屋产权证记载面积,依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给予补偿。

对于城镇棚户区,被征收人庭院内所有地属附着物(如附属房、围墙等),一次性补偿3万元,除有证房屋外,不再给予其它补偿。

2.征收农村宅基地上的有证房屋,按房屋产权证记载面积,给予1480元/平方米的补偿。被征收房屋产权证记载面积小于50平方米的住宅房屋,按50平方米补偿。

3.农村宅基地上除有证房屋外的其它建筑物,每户均按300平方米计算,以300元/平方米标准予以补偿,计9万元。

4.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规定范围内,除宅基地以外的其它地属附着物(如围墙、青苗、树木等),一次性补偿9万元,不再给予其它补偿。

5.在征收范围内,农民按规定使用的土地,以5万元/亩标准予以补偿。

第十三条评估补偿方式:

由房屋征收部门或被征收人依据相关规定委托具有评估资质的机构,对被征收人住宅房屋及地属附着物,按重置价格进行评估,由房屋征收部门认定后,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偿。

第十四条征收集体土地上扩建、接建住宅房屋及地属附着物的补偿:

1.经街道(原乡镇)及其以上机关批准的,在土地使用证规定范围内和原有证房屋基础上扩建、接建的房屋,批准面积按有证房屋补偿。扩建、接建房屋的总建筑面积(含有证面积),在150平方米以内部分,被征收人可选择标准补偿方式或评估补偿方式进行补偿,超过150平方米的部分,按重置评估价格补偿。

2.未经街道(原乡镇)及其以上机关批准的,在土地使用证规定范围内和原有证房屋基础上扩建、接建的房屋,按家庭户籍人口25平方米/人标准计算。扩建、接建房屋的总建筑面积(含有证面积),在150平方米以内部分,被征收人可选择标准补偿方式或评估补偿方式进行补偿,超出150平方米部分不予补偿。原有房证面积部分按有证住宅房屋面积补偿,超出房屋产权证规定的部分按有证房屋的70%予以补偿。

扩建、接建房屋的认定应具备以下条件:

扩建房屋须是同时建筑施工、结构相同的房屋;接建房屋的接建部分须是左右相接,外形相符的住宅房屋。

第十五条征收农村中历史形成,未办理房证和土地使用证住宅房屋及地属附着物的补偿:

此类房屋须经被征收人申请,由房屋征收部门认定后,以家庭户籍人口数为准,按25平方米/人的标准,房屋建筑面积在150平方米以内部分,参照有证房屋补偿,超出150平方米部分不予补偿。

此类房屋认定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房屋所有人持拆迁地独立户口;

2.家庭户籍人口无其它产权房屋;

3.持有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会议记录或其它相关审批手续;

4.地处村屯建设用地范围内、村落街基之列、其它搬迁户土地使用证范围之外、年6月30日前建成的有独立院落的房屋。

第十六条利用有证住宅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征收时按房屋产权证记载用途给予相应补偿。

第十七条征收灭失有证住宅房屋的补偿:

按现存有证住宅房屋70%给予补偿。

此类房屋的认定,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同时持有有效房屋产权证和土地使用证;持街道(原乡镇)建设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持有其它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第三章非住宅房屋的征收补偿

第十八条非住宅房屋的认定条件:

被征收人须提供按现行政策规定应具备的合法、有效、齐全的证照及其它批准手续。

证照及其它批准手续不齐全的,由房屋征收部门认定后,决定补偿标准。

第十九条征收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棚舍类建筑物,由房屋征收部门或被征收人按相关规定委托具有资产估价资质的机构对建筑物和植物价值及动物搬迁费进行评估,经房屋征收部门认定后,对被征收人进行货币补偿。

第二十条其它补偿事项:

1.开工(开业)的必要资费,如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等费用,同时须提供原始收据;

2.无法恢复使用的设备,按重置评估价格计算补偿费;

3.货物运输费;

4.设备拆装费;

5.恢复原生产规模的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排水、通讯等配套设施费;

6.其他应予以补偿的费用。

第四章住宅房屋的征收安置

第二十一条回迁安置时,被征收人须按应安置面积选择最接近的实际安置面积。

第二十二条征收国有土地上住宅房屋,按房屋产权证记载面积,依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给予安置。

第二十三条征收集体土地上具有房屋产权证的房屋,以被征收房屋产权证面积为准抵顶相同建筑面积的回迁安置住房。

被征收房屋产权证面积小于50平方米的住宅房屋,按建筑面积50平方米给予回迁安置。

被征收房屋产权证面积大于150平方米的住宅房屋,按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给予回迁安置。

第二十四条征收集体土地上扩建、接建住宅房屋的安置:

1.经街道(原乡镇)及其以上机关批准的,扩建、接建的房屋,参照有证房屋进行安置。

2.未经街道(原乡镇)及其以上机关批准的,按家庭户籍人口25平方米/人标准计算。扩建、接建房屋的总建筑面积(含有证面积),未超出150平方米的部分,按照原有房证面积加超出有证部分建筑面积的70%进行安置。

第二十五条征收集体土地上历史形成的未办理房证和土地使用证住宅房屋的安置,经房屋征收部门认定后,参照有证房屋补偿标准进行安置。

第二十六条征收集体土地上未达到25平方米/人控制标准的有证房屋或参照有证房屋安置的处理:

以家庭户籍人口数为准,按25平方米/人的标准计算回迁安置面积,超出原有房屋产权证或相关批准文件记载面积的部分,按70%给予回迁安置。

家庭户籍人口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家庭直系成员,为配偶、父母(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

2.持拆迁地户口且户籍地址相同;

3.没有其它产权房屋,且未享受过此类政策。

以本办法之日前,户籍记载人口为准。本办法之日后迁入的,不计算在内(因新生、婚入、复员、毕业、刑满释放迁入除外)。

第二十七条征收集体土地上灭失的有证住宅房屋的安置:

按房屋产权证记载面积70%给予相同建筑面积的回迁安置住房。

第二十八条征收集体土地上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无房户的安置:

被征收人及家庭成员无其它产权房屋的,给予建筑面积50平方米回迁安置住房。

第二十九条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户口在本村,但不在本村居住,村内无房,也无其它产权房屋,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公示,街道和有关部门认定符合相关规定的,可成本价格购买回迁安置住宅

第三十条征收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回迁安置时,提供安置住宅户型建筑面积与应安置建筑面积存在差异的处理:

1.提供的安置户型建筑面积大于应安置建筑面积的:

对于超出部分小于3平方米(含3平方米)以内的不缴纳差价款;

对于超出部分大于3平方米小于8平方米(含8平方米)的,按回迁安置住宅成本价格缴纳差价款;

对于超出部分大于8平方米的按市场价格缴纳差价款。

2.被征收人选择的安置户型建筑面积低于安置建筑面积,差额部分按1480元/平方米给予货币补偿。

第三十一条征收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回迁安置时,选择多套安置住房的处理:

被征收人应安置面积大于最大安置户型面积的,可选择两套或三套安置房屋;

被征收人应安置面积小于最大安置户型面积的,但有特殊情况需要分开居住的,经申请,由房屋征收部门认定后,可选择两套安置住房。

选择多套安置住房的,在所有安置户型建筑总面积中享受一次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五章奖励与补贴

第三十二条搬迁奖励:

1.征收国有土地上有证住宅房屋,自通告下发之日起,按征收有证房屋建筑面积,依据阳市相关政策予以奖励。

2.征收集体土地上有证住宅房屋,30个工作日内完成搬迁的,每户奖励3万元;40个工作日内完成搬迁的,每户奖励2万元;超过40个工作日未完成搬迁的不予奖励。

非被征收人原因未在奖励期限内完成搬迁的,经房屋征收部门认定后,可给予相应奖励金额。

第三十三条搬迁补贴:

1.搬迁住宅房屋,每户一次性支付搬家补贴800元。

2.被征收人选择产权置换的,按每户每月600元标准,预先支付6个月的租房费。以实际发生月数为准(不足一个月的按一个月计算),至通知办理回迁安置入住手续为止,在办理回迁入住手续后,将未支付的租房费一次性发放。

3.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的,每户一次性支付3600元临时过渡费。

4.征收时正常生产经营的生产型企业,以企业上一年纳税总额的10%计算,并提供税务部门出具的纳税收据或证明,经房屋征收部门认定后,给予补贴。

5.因征收而停产停业的企业,给予其职工3个月的临时安置补贴。对于征收商场、商店、门市部、门点等直接用于经营的商业用房,按照被征收有证房屋建筑面积每月100元/每平方米给予补贴,对于征收办公用房、生产厂房、仓储用房等非商业用房,按照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积每月50元/每平方米给予补贴,对于征收利用场地从事生产经营的,按照经批准的土地面积每月10元/每平方米给予补贴。

第六章搬迁工作流程

第三十四条由受委托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根据本办法,入户填写补偿安置明细表,经被征收人和填表人签字后,报房屋征收部门审核。

第三十五条房屋征收部门对征收现场进行复核,并对主要补偿物拍照存档。

第三十六条受委托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根据房屋征收部门复核后的补偿明细表,与被征收人签定补偿安置协议、建立补偿安置档案,受委托拆除公司接收并拆除搬迁房屋。

第三十七条未达到25平方米/人控制标准的有证房屋安置家庭户籍人口的认定,由被征收人提出申请,房屋征收部门调档、审核后,再与被征收人签定补偿安置协议。

第三十八条对搬迁工作中出现的特殊情况,须上报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后,再与被征收人签定补偿安置协议。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房屋征收部门对被征收人的补偿进行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征收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现象进行实名举报,经查实给予举报人奖励。同时,举报人对举报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第四十条本办法施行前已实施的征收项目沿用原有补偿安置政策。

征收范文篇8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财源建设,强化税源控管,保障税费收入,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省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税费征收保障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税费征收保障工作的重要性

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收入质量的好坏和收入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纳税人出现了经营多元化、收支隐蔽化、分配多样化的新特点。同时,由于税务部门与各层级的信息沟通和数据交换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程度还不够高,缺乏有效的源头控管手段,客观上影响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造成了税收的流失。进一步加强税费征收保障工作,是新形势下有效掌控税源、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必然要求,对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税费征收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履行税费征收保障职责,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

二、明确税费征收保障工作职责

协税护税是税法赋予各地各部门的职责,各地各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根据各自职能提供相应税费信息,并参加税费征收保障的各项活动(具体职责明细附后)。

三、建立健全税费征收保障工作长效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税费征收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税费征收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地税局,由市地税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都要明确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具体负责税费征收保障工作,落实一名联络人员承办日常具体工作。

(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领导小组每半年度召开一次由各成员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税费征收保障工作开展情况,听取各成员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研究部署下阶段税费征收保障工作。

征收范文篇9

第二条市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土地闲置费征收工作,市政府财政、物价、监察、审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配合实施本办法。

第三条闲置土地的土地使用者是缴纳土地闲置费的义务人。凡依法被认定为闲置土地的,除下列情形外,均应按本办法缴纳土地闲置费:

(一)被依法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的;

(二)闲置时间未满一年的;

(三)土地使用者已按合同约定付清地价款后,由于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土地闲置的,相应期间不征收土地闲置费;

(四)因不可抗力的原因,经土地使用者申请,政府批准土地使用者延长动工开发日期或暂停建设的,相应期间不征收土地闲置费;

(五)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转让或法院裁定取得土地使用权未满一年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条土地闲置费征收基数按以下方式确定: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的用地,以原合同地价作为土地闲置费征收基数;其余情形用地以现行公告基准地价作为土地闲置费征收基数。未规定基准地价的用地类型如容积率小于1.0的住宅、加油(气)站等,以现行评估地价为土地闲置费征收基数。

物流、公共事业项目等用地、办公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每月土地闲置费征收额为征收基数的0.8%;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每月土地闲置费征收额为征收基数的0.4%。

房地产开发类闲置土地一年征收土地闲置费不得超过征收基数的15%,一般建设用地不超过10%,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不超过5%。每宗累计征收土地闲置费总额不超过征收基数的20%。

第五条土地闲置费按下列程序征收:

(一)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确定应缴数额,向缴纳义务人开具并送达《缴纳土地闲置费通知书》;不能直接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十五日后,即视为送达;

(二)缴纳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到指定代收银行网点办理缴款手续。

第六条土地闲置费根据主管部门确认的应缴闲置费区间,按日计征,按月缴交。起征日期如下:

(一)超过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建设用地批准书规定的动工开发期限未动工开发建设的建设用地,其起征之日为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约定或者建设用地批准书规定的动工开发期限届满之次日;

(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建设用地批准书未规定动工开发建设期限的,自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生效或建设用地批准书颁发之日起满一年未动工开发建设的建设用地,其起征之日为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生效满一年之次日或者建设用地批准书颁发之日起满一年之次日;

(三)已动工开发建设但开发建设的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总面积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且未经政府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一年的建设用地,其起征之日为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一年之次日;

(四)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转让或法院裁定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其起征之日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满一年之次日;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土地闲置费计征区间止于作出《闲置土地认定通知书》之日。凡纳入《**市闲置土地处置工作方案》处置的闲置土地,土地闲置费计征区间止于**年8月8日。

第七条缴纳义务人应当按照《缴纳土地闲置费通知书》规定的期限缴纳土地闲置费。逾期不缴纳的,自期限届满之日起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的相关规定每日加收未缴数额0.3%的滞纳金。逾期15日仍不缴纳的,主管部门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符合无偿收回条件的,政府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第八条土地闲置费全额上缴市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土地闲置费专款用于土地保护、开发和管理。

第九条市监察、审计、财政和物价部门应对土地闲置费的征收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土地闲置费征收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查处。

征收范文篇1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加强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工作,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皖政[2008]36号)精神,经县政府同意,现就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耕地占用税征收工作,充分认识耕地占用税征收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新条例》大幅提高了征收标准,使耕地占用税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主抓征收工作,财政部门要组织精干力量,壮大征收队伍,切实负起征收责任,国土等部门要给予积极配合。

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结合耕地占用税宣传月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条例》和《**省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办法》,积极支持《新条例》的贯彻落实,让广大纳税人充分了解耕地占用税政策和征管规定,自觉依法缴纳耕地占用税。

三、规范征管办法。耕地占用税由财政部门负责征收管理,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凭耕地占用税完税凭证或免税凭证和其他有关文件发放建设用地批准书,坚持“先税后证”制度。耕地占用税征收由批准农用地转用手续的同级财政部门负责直接征收,不准委托其他部门,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财政部门要加强与同级土地管理部门的协调沟通并建立定期沟通的工作制度,签订协税护税协议,建立健全耕地资源及涉税信息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