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支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6:02:28

战略支点

战略支点范文篇1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千人动员,全民参与,就是要号召全县百万干部群众立刻行动,在打造核心增长极的热潮中,在1713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吹响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的进军号角,书写县发展史上崭新的时代篇章!

刚刚闭幕的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描绘了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的宏伟蓝图:全力打造统筹城乡一体化制度改革试验区、生态经济先导区的先行先试区、全省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全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型物流基地的“两区两基地”。力争到2015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国50强,中部前3强;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重返全省开发区前3强,挺进千亿园区行列;县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的比重,由当前的1/7上升到1/6,2020年接近1/5。这是难得的机遇,也是挑战,更是县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抉择,全县上下、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必须为之不懈努力。

一、加快构建战略支点意义重大,我们必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

首先,加快构建战略支点是支撑打造核心增长极的需要。打造核心增长极,是省委、省政府实施龙头昂起、推动区域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交给市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全市打造核心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责无旁贷。县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1/7的份额,三面环抱、扼守省会南大门的区位,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自我加压、主动请缨,加快构建战略支点,以县发展的速度和业绩体现“加快”趋势,以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体现“战略”意义,以发展的实力和规模体现“支点”作用。加快构建战略支点,不仅事关全县大局,而且事关全市大局;不仅是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更是百万昌南人民的强烈愿望。为此,我们必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

其次,加快构建战略支点是推动县域经济领先领跑的需要。作为全省县域经济的领头羊、排头兵,我们必须始终致力于保持县域经济在全省领先领跑的大业,并开启全面争创一流的新征程。加快构建战略支点,就是要使县,成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好于、优于、快于其他地区的关键区域,成为在地位、作用和辐射引领带动功能上重于、强于、大于其他地方的重要支撑,成为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的示范标杆,真正以无数个第一,支撑首府首县、第一县的称谓和地位。为此,我们必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

第三,加快构建战略支点是拼争全国五十强县市的需要。还曾记得,当县在全省率先挺进全国百强之际,苏荣书记专程贺电批示,鼓励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崛起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们要牢记苏书记的嘱托,绝不做暮气沉沉、满于现状的“老大”,而要自觉的放眼全国,义无反顾、当仁不让地在全省率先冲刺全国50强。湖南长沙县三年跨越16位、江苏如皋市五年跨越45位、陕西神木县三年跨越48位进军五十强的实践启示我们,福建惠安县、新疆库尔勒市、河南巩义市、江苏泰兴市、浙江玉环县被挤出全国五十强名单的现实更警示我们,奋发才能有为,奋起才能崛起。为此,我们必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

二、加快构建战略支点使命光荣,我们必须人心思进,勇争一流

我们要逆势而进。今年以来,在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共有7项指标保持30%以上高位增长,4项指标实现全市占比提升,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外贸出口总量继续位居全省第一。但是,通过用四看、找差距,我们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从刚才杨斯县长通报的情况来看,我们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压力较大,特别是一些县直部门、乡镇完成任务滞后,有的乡镇甚至有近半数的考核指标没有完成任务,严重拖了全县的后腿。我们没有任何资格盲目乐观,没有任何理由停滞不前,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迎难而上、逆势而进,用我们的心灵和双手,努力把县的事情做好,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重托与期望!

我们要顺势而为。打造核心增长极是在可预见的十年内市实现跨越发展的唯一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给我们带来了最现实、最重要、最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创造机遇,特别是逐条细化、逐一落实,用足用好用活政策,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用好改革权和试验权,真正把发展机遇转化成发展优势、进而转化为发展成就。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千万不可麻木和懈怠,绝不能留下遗憾和悔恨,必须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在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的征程上迈出更大步伐,共同创造县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们要乘势而上。县首府首县的特殊地位,省城郊县的区位条件,各项事业的发展基础,是我们的优势所在。特别是我们在座的各级干部,是一支敢打胜仗、能打胜战的干部队伍,是一支实践证明、优秀务实的干部队伍。正是我们这支干部队伍引领了县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县的华丽转身,正是我们这支干部队伍创造了领跑、中部领先、百强进位的辉煌业绩。如今,百万昌南人民又一次把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的历史接力棒传承到我们的身上,我们要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也必须乘势而上、奋力拼搏。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县一定能在新的起点、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新的跨越、取得更大的成绩。

三、加快构建战略支点时不我待,我们必须立刻行动、勇往直前

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上下要立刻行动起来,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度、更高的要求和更实的举措,提振精神、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的信心和动力。要紧紧围绕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的宏伟蓝图、“两区两基地”的战略定位,进一步统一认识,客观看待我们所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所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所承担责无旁贷的使命,全力推动加快构建战略支点,全力加速跨越赶超步伐。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充分认清我们的基础扎实、优势明显、后劲十足和潜力巨大,只要我们顺应大势、积极作为,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的目标一定能实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使思想适应时代形势、符合发展要求,推动先行先试、开明开放、领先领跑,打开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创造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的新业绩。

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上下要立刻行动起来,以更高的工作能力、工作标准和工作水平,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切实把握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的路径和方法,在聚焦主导产业集群的进程中,善谋善为、务实奋进,务求产业发展有跨越式提升;在攻坚重大重点项目的热潮中,亲商富商、一展身手,务求项目建设有超常规速度;在决战千亿产业园区的战场中,负重拼搏、建功立业,务求园区建设有突破式进展;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道路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务求城乡面貌有显著性改善;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中,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务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有明显性提升。广大干部要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肯奉献的精神,真正创造出经得起历史评说、经得起群众评价、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伟大功绩,在县的辉煌中实现个人的精彩,在实现人生的精彩中成就县的辉煌。

战略支点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助推超常发展、进位赶超为主线,围绕加快构建核心增长极重要战略支点的大局,按照“拼争全国五十强县市,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的要求,主动融入、主动对接、主动作为,敢于面对、敢于担当、敢于亮剑,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争创全省一流卫生县,构建坚强有力的健康保障,为打造核心增长极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更大的支撑、承担更大的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深入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在发展中着力把握好以下六个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把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作为中心环节,注重提高卫生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2、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3、坚持公益性质。逐步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不断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有效性。

4、坚持预防为主。健全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促进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有机结合。

5、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中西医、中西药的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统筹性。

6、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二、奋斗目标

要通过不懈努力,到2015年初步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覆盖全县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保障供应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群众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缓解,居民健康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具体目标是:

1、全县常住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7.5岁;

2、婴儿死亡率控制在6‰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5/10万以下;

3、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达到95%以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8%以上,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

4、居民规范性健康档案建档率≥65%;

5、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70%;

6、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率管理率≥75%;

7、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稳定在90%以上;

8、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以下;

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比例≥60%,统筹资金使用率、参合农民住院费用网络直补率≥90%;

10、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1.1张,每千人口医生数达到2.2名,医护比提高到1:1.5,每所乡镇卫生院拥有1名以上、每万人口拥有2名全科医生。

三、主要任务

1、落实“五项任务”,凝心聚力推医改。一是推进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加强村卫生所服务行为和药品器械监管,完善基本药物监测评价体系,严格执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医保报销补偿等相关政策和规定。二是开展县级医院改革试点。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为切入点,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机制,有效实现县级医院管理服务创新。三是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力加强新农合服务监管,加大对违反基金政策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新农合资金安全、稳定运行。四是深化乡村卫生机构改革。落实岗位设置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一体化管理。五是拓展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启动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及治疗工作,提高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率,提高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率,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2、推进“两大工程”,齐心协力打基础。一是推进服务能力建设工程。要打好深化内涵建设提能力的“持久战”,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着力打造特色专病专科,不断强化管理制度建设。要打好强化项目建设提能力的“大会战”,全面完成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综合大楼及其附属设施工程、县中医院搬迁项目一期工程、莲塘镇卫生院综合大楼,县妇保医院医技楼等项目建设。要打好优化体系建设提能力的“攻坚战”。启动“120”急救体系建设,形成覆盖全县乡村的院前急救网络;完成县人民医院精神科和县乡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的设置工作。二是推进卫生文化建设工程。要把卫生文化建设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先争优活动、“三好一满意”活动、精神文明创建等各项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培育和发展卫生行业文化。要把卫生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以“患者满意”为最高标准,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树立行业良好形象。要把卫生文化建设与卫生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各种卫生文化活动,以卫生文化建设的成果推动卫生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3、突出“六个重点”,同心合力创一流。一是突出重大疾病防治。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与疫情处置工作,积极推进鄱阳湖南岸片、西岸片血防示范区建设,加强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和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的卫生保障工作。二是突出医疗服务质量。强化“三基三严”训练,落实人员岗位职责和医疗核心制度,严格医疗安全事件责任追究,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三是突出妇幼卫生保健。以推进妇幼安康工程为抓手,推进免费婚检工作,加强妇幼保健相关技术培训,提高妇幼保健管理和技术水平。四是突出卫生监督执法。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信息管理工作机制,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惩处力度。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和做好全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为着力点,切实加强卫生监督执法,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五是突出中医中药工作。以开展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核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六是突出卫生行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速、环境大优化”集中整治和创先争优活动,切实解决“庸懒散”、“假浮蛮”、“私奢贪”等问题。

四、保障措施

1、统一思想,凝聚合力。要专题组织全县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省委书记同志、省长同志和市委、县委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做到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切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变“要我干”为“要我干”,以强大的内生动力主动投身发展实践,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上来,勇于担当、迎难而上,以扎实的工作和进取的精神,为全县构建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2、建立机构,强化领导。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推进小组,局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分口负责,每月召开一次工作协调会,了解相关重大政策的落实和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就有关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县委县政府,真正做到高位推动、高频调度、高效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快速有效推挤。

战略支点范文篇3

1包头市“5421”战略规划职能研究

1.1包头市“5421”战略的基本内容

1.1.1战略目标

包头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到2015年,即:“十二五”末,要继续保持高于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全面完成中期评估后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到2017年,即: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推动包头市经济总量比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时翻两番,地方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以上,在我国西部城市中继续处于领先位置;到2020年,即: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推动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进入全国地级城市前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1.1.2战略定位

包头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围绕产业发展建设“五个基地”,即:努力建成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稀土新材料基地、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新型冶金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新型煤化工基地;围绕增强城市功能和辐射能力建设“四个中心”,即:努力建成区域生产性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消费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围绕生态和稳定建设“两个屏障”,即:努力建成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围绕提升开放水平建设“一个支点”,即:发挥满都拉口岸利用俄蒙资源和对外贸易优势,推进达茂旗、白云鄂博矿区合并建设边境口岸型城市,努力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向北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

1.2包头市“5421”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包头市“5421”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除包括包头市“5421”战略的基本内容以外,还应包括包头市“5421”战略空间结构规划、专项规划和各区旗县规划等。另外,对包头市“5421”战略执行职能和调控职能也要进行概要性规划。

1.2.1空间结构规划

包头市“5421”战略空间结构主要由战略定位决定。在内蒙古自治区“沿线、沿河”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包头市是以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为其发展主轴,南部市区-满都拉口岸为其次发展轴。

1.2.2专项规划

根据包头市“5421”战略定位,对“五个基地”、“四个中心”、“两个屏障”和“一个支点”分别进行规划,使之成为相应的综合体。1.2.3各区旗县规划根据包头市“5421”战略定位和空间结构,进行基于“5421”战略的各区旗县规划,并且做到分工与协作相结合。

2包头市“5421”战略执行职能研究

2.1包头市“5421”战略管理组织设置研究

成立一个独立的处级机构(包头市“5421”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由市政府的一位副市长任组长)或将包头市“5421”战略实施交由市发改委管理,将目前分散于相关部门的区域管理和研究功能集中于统一组织。另外,组建包头市“5421”战略实施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媒体作用,鼓励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众的参与。

2.2包头市“5421”战略管理人员配备研究

在包头市“5421”战略实施组织机构中配备具有相应素质的管理人员,可通过公务员考试来录取具有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充任到相应的岗位上;利用现有相关研究生专业和和本科专业,进行专业方向的调整,培养区域规划与管理人才,如:对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层面区域经济学、资源环境管理专业中进行课程结构调整,培养高层次的区域规划与管理人才。再如:对包头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培养区域规划与管理人才。

2.3包头市“5421”战略协调研究

包头市“5421”战略协调主要考虑的是区域的协调,其协调内容是丰富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4]。

2.3.1包头市“5421”战略与市域以外区域的协调包头市“5421”战略与市域以外区域协调的内容主要有:包头市“5421”战略与呼包鄂经济圈的协调;包头市“5421”战略与呼包銀榆经济区的协调;包头市“5421”战略与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的协调;包头市“5421”战略中“五个基地”、“四个中心”、“两个屏障”和“一个支点”与呼包鄂经济圈、呼包銀榆经济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的协调。2.3.2包头市“5421”战略涉及的市域内部区域的协调包头市“5421”战略涉及的市域内部区域协调的内容主要有:“五个基地”、“四个中心”、“两个屏障”和“一个支点”之间的协调;“五个基地”之间的协调;“四个中心”之间的协调;各区旗县之间的协调等。

3包头市“5421”战略调控职能研究

包头市“5421”战略调控主要包括“5421”战略的分级分区调控和调控手段(政策、法律法规、经济杠杆、行政、技术和社会)等内容,形成相对完整的“5421”战略调控体系[5]。

3.1包头市“5421”战略的分级分区调控

包头市“5421”战略的分级分区调控是指按照“5421”战略规划的旨意调控“五个基地”、“四个中心”、“两个屏障”和“一个支点”及各区旗县。

3.2构建包头市“5421”战略调控手段体系

针对包头市“5421”战略不同的空间调控单元,综合采用不同的政策、法律法规、经济杠杆、行政、技术和社会等调控手段。包头市应该主动进行“5421”战略不同的空间调控单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在与《宪法》和一般性法律法规不抵触的情况下制定和实施不同的空间调控单元法规,如:《包头市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规划实施条例》或《包头市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管理条例》;针对不同的空间调控单元,造就不同的市场氛围,吸引企业入驻,进行生态、社会经济建设;包头市“5421”战略中,存在着跨行政区的空间调控单元,如:达茂旗与白云鄂博矿区的一体化,有开展区域行政的必要性。

4包头市“5421”战略管理职能运行机制研究

战略支点范文篇4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把人生的支点放在党旗下,迎着“十六大”的朝阳,沐浴着“三个代表”的雨露,水务局党委带领全局党员、干部、职工大力弘扬求实务实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一个以塑造新形象、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良好氛围。作为一名党员,工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在迎接建党纪念日到来之际,我想了很多,也思考到很远。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没有找到这样的支点,他也没有撬起过地球。可是苦难的中国在八十三年前就找到了拯救中国的支点,那就是中国共产党。谁也不会忘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历经磨难,战胜一次又一次的艰难险阻,谁能忘:从“九·一八”的战火,到卢沟桥事变,从南京大屠杀,到皖南千古奇冤,外强内患,村村遗骨,处处狼烟。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在这紧急关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千百万革命志士,赶走了帝国主义,推翻了蒋家王朝,拯救了灾难深重的中华世族,唤醒了四百万中国的劳苦大众,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响彻了大江南北,震惊了整个世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谁也不会忘记,无数革命志士,在共产主义信念的支持下,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的鲜血和挚诚倾注在党旗下。“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没有先烈的英勇献身,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满怀豪情的迎来了83岁生日。83个春秋,弹指一挥间,83年的历程让世人刮目相看: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普遍改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改革开放蓬勃发展。跨入新世纪的中国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三峡工程的改造,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升空,都预示着新中国又有一个全新的信念,那就是,信心满怀地迎接祖国更灿烂的明天!

我们不必走遍中华大地,身居乌兰浩特市,就能感受到党的春光。不久前还是一片菜地的城东,而如今一座座现代化的大楼正在崛起。我看到,一落雨便泥泞不堪的破旧土道,现在己经焕然一新。我忘不了住进花园般新屠的居民那喜悦的笑脸。我更忘不了,在市里提出实施“奶牛富民,乳业兴市”的战略以后,养牛户那合不拢嘴的笑脸。笑脸是代表着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使人们安居乐业的幻想变成现实。我看到,党的科教兴国的伟大设想使我市的新科技紧追世界潮流。互联网成了青少年学习新知识、放眼全球的新工具;曾是身份象征的手提电话,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固然,高科技工程才刚刚崛起,但谁还会怀疑有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中国共产党这支点支撑,赶上发达国家,己经不是遥不可及之事?横扫黄赌毒,破除封建迷信,宣传科学思想,挖掘小城奇葩弘扬改革开放主旋律,乌兰浩特市人的精神面貌在奋发……

这正是“三个代表”思想在乌兰浩特市的生动体现。

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共产党员。他们是那样的平凡,没有激昂的豪言壮语,甚至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他们只是默默地耕耘,无私地奉献,踏踏实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当表率,做示范,也正是他们的实践深深启发了我。我终于明白到,那些伟大领袖人物所做的,固定能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而那一大批像我的同行同事,我的领导那样的共产党员,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释放着光和热,他们又何尝不是伟大的呢?其实,党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党就在我们广大人民的心里。正是有了这样一份使命感,我们就能像革命前辈一样,把人生的支点放在党旗下。也正是这份使命感,时刻鞭策着我们踏踏实实地迈好每一步。我们的理想,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蕴藏;我们的青春,在塑造乌市人新形象中闪光。

聆听21世纪大发展的响亮号角,伴随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要做“三个代表”的急先锋,坚决做到“两个务必”,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最高追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让我们郑重的承诺,为实现乌兰浩特市的崛起而努力奋斗;我们坚信:有这一承诺相伴,乌兰浩特市场将更加开放,乌兰浩特人民将更加安康,乌兰浩特市的经济将会更加繁荣!

同志们,把人生的支点放在党旗下吧!我们将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祖国,我们的一生就会无悔无憾!

最后我想用一首诗来结束今天的演讲:

你是东方升起的一轮朝霞,

晨曦中我们沐浴着你明媚的霞光。

鲜红是你不尽的追求,

金黄是你永远的新装。

铁锤伴你做一路先锋,

镰刀振起你高翔的翅膀。

世界在你面前展开无边的天地,

中华腾飞的宏愿使你豪情万丈。

当伟大复兴的钟声敲响,

当海陆空所有小康驿站向你投来欢迎的目光,

征途上,你同样是全方位导航的灯塔一一

战略支点范文篇5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界爆发了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或不平衡增长的大论战,经济发展极理论应运而生。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和《略论发展极的概念》等著作中首先提出以发展极为标志,以不平等动力学或支配学为基础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其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佩鲁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

20世纪80年代增长极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其合理成分为我国的理论界和实践部门所借鉴并有所创新,提出了梯度转移理论、点轴系统理论等。这些具有创新性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但开阔了人们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视野,同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从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支持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构想的大背景下,转变传统的均衡发展思路,让发展基础和对外开放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率先成为区域增长极,通过他们的发展辐射带动全国发展,作为我国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在国家对外开放、体制改革、投资、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下,东部的极化效应得到发挥,吸引了包括海外资源和中西部资源的大量涌入,在东部沿海从南到北围绕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城市圈形成了产业聚集和规模经济,形成了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三大经济增长极。

进入世纪之交后,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理论,特别是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到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大大地加快了中西部地区新增长极的形成。从中部地区看,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作为湖北的主要增长极,比较令人瞩目。2004年以来,湖北省保持两位数增长势头。全省生产总值在2005年6520亿元的基础上,2010年达到15806亿元,五年增长1.42倍,实现了年增长由1000亿到2000亿的跨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财政总收入从728亿元增加到1919亿元,年均增长21.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21.9%。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18万亿元和1.46万亿元,增长超过1.5倍。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突破1万亿元,达到10803亿元,相当于“十五”期间5年的投资总和;“十一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9.6%。“十一五”以来,不但武汉及武汉城市圈率先发展,同时宜昌、襄阳两市的发展也随之提速。2008年,宜襄两市GDP双双突破1000亿元,是继武汉之后全省GDP率先超千亿元的大中城市。2009年两市经济总量达2544.34亿元,占全省比重19%。2010年两市经济总量达3085亿元,占全省比重19.51%,“省域副中心”作用开始显现,表明全省“一主两副”三箭齐发的格局开始形成。

但“一主两副”的格局尚处雏形阶段,增长极作用有明显的局限性。它具体表现在:第一,“一主两副”对全省的带动力仍显不足。从总量看,湖北地区生产总值不仅一直低于河南,与湖南相当,而且也低于2010年江西和山西。从经济增速看,“十一五”时期,湖北省GDP增长1.43倍,低于湖南(1.44);人均财政收入明显低于山西,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江西和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山西和湖南。第二,“一主两副”三极中,“主”强“副”弱的格局并未改变。2010年武汉GDP为5515亿元,占全省比重34.89%。第二位的宜昌为1547亿元,占全省比重9.78%。第三位的襄阳1538亿元,占全省比重9.73%。与河南省比较,郑州GDP为4000亿元,占河南省比重17.43%。洛阳2380亿元,占河南省比重10.37%。南阳2065亿元,占河南省比重9%。与湖南省比较,长沙市4547亿元,占湖南比重28.59%,岳阳1539亿元,占全省比重9.68%,常德1491亿元,占全省比重9.38%。第三,除“一主两副”三极外,湖北其他增长极太弱。昔日全国有名的老工业基地黄石市居然由湖北第二跌落至湖北第九。截至2010年末,湖北GDP过千亿元的城市只有3个,而河南GDP过千亿元的城市有12个,湖南GDP过千亿元的城市也有6个。这也就是近两年湖北GDP被湖南超过的重要原因。这就需要考虑强化新增长极的发展。就武汉城市圈这个老增长极而言,结构也亟待优化,改变武汉与周边八个城市发展差距太大的局面。根据2010年的数据,黄冈市GDP为850亿元,孝感市为800亿元,几乎只相当于武汉市的零头,且“1”对“8”的引领作用也不够。各市的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湖北以外,而不是武汉。在缺乏社会性专业化和协作的条件下,由政府通过计划和重点投资建立起来的增长极与增长极的自组织过程,被严格的行政体制所隔断,而且由政府推进建立的增长极与当地的产业结构表现出极大的疏离,使得企业间的连锁作用、扩散作用都未发挥出来,从而使现有增长极成为孤岛或飞地。

二、湖北老新增长极并举的基本思路

战略支点范文篇6

关键词:一带一路;广东;外贸发展;路径研究

一、概述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在2013年9月7日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紧接着,10月,主席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显现雏形。“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涉及亚欧大陆国家及地区,总的来说有三个方向,第一条从中亚和俄罗斯经过延伸至欧洲;第二条经由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区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地区;第三条依次经过东亚,南亚,印度洋至波斯湾地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第一条由我国东部及东南沿海港口城市途径南海,印度洋抵达欧洲;第二条途径南海至南太平洋。

二、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从经济角度来说,广东经济近几年来都领先全国其他省份,因其特殊地理为主和历史原因,广东已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举足轻重的合作对象,广东省前期的经济积累也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下了良好坚实的基础。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开放海上丝绸之路的要港。当今,广州在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后,广东紧抓改革开放的机遇,发挥敢为人先的精神,务实对外开放政策,最终,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有全方位的提升。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方面,广东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广东外贸发展的现状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相关的文件于2015年3月公布,不久之后,广东紧随其后率先《广东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该方案囊括了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战略定位、战略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机制等六大部分。并指出要致力于将广东省发展为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带一路”的经贸合作中心、重要引擎和战略枢纽。广东省的实施方案是在全面考量了自身的历史优势、自然区位优势和经济积累优势等方面后作出的蓝图,以突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突出粤港澳合作、突出经贸合作这三方面为支柱。具体来看,广东省各市近几年也在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政策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首先,广州市以建设高端合作平台,吸引外资项目落户的方式对接“一带一路”,2015年4月,广州重点发展南沙新区、中新知识城,为进一步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做储备。深圳市依据中央的指示,响应战略,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开发湾区经济新活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珠海方面,随着2015年6月的“一带一路”愿景中将珠海横琴作为外贸发展的重要合作平台,衔接与港、澳、台地区的外贸合作,这表示着,珠海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整体布局中将占有一席之地。广东最南部的湛江市也紧随步伐,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党组书记王中丙提出“六大支点”这一措施。强调湛江正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实现合作共赢发展。六大支点中,与外贸发展相关的主要有依托远洋枢纽深水大港,打造国际航运支点;依托独特区位,打造南海门户城市支点和依托重大临港产业项目,打造现代制造业支点。综合来看,广东各市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呈现出有层次、有步骤的特点,相信在未来的建设中,广东会更好实现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无缝对接。

四、“一带一路”战略下广东外贸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为了让广东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实现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对接,有以下路径可供选择:(一)促进内源型经济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内源型经济发展在对外贸易领域的理解指的是更多培育具备自主研发制造和自主市场营销能力的企业,让“内源型经济”的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能动性。自主创新是前期投入大、实行周期长的一个过程。因此,只有完善一个创新性的对外贸易机制,经济发展新活力才能被激发。(二)积极参与自贸区建设自古以来,广东省都处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关键地位。因此,为了带动广东省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广东省应紧跟步伐,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中,加大建设规划和自贸区建设。2015年3月,中央正式通过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方案。广东自贸区包括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蛇口自贸区、珠海横琴自贸区三个片区。自贸区的成立为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铺设了新道路、为贸易发展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三)“互联网+优秀产业”“互联网+”是当下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旨在将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相结合,更新产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过去我国传统的外贸形式由于信息不对称、流通受限等外贸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受局限。为适应新形势,广东外贸应该充分借助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让更多的优势产业能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中依托先进的技术,全面的服务和切实的客户体验来发展自身企业。“互联网+外贸行业”是当下外贸行业进行转型升级的最佳选择,譬如,优秀外贸企业的跨境电商。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发展升级外贸企业,可考虑以下几个层面:首先,注重品牌效应。当下,广东省优秀的外贸企业在加强品牌宣传的同时,借助“互联网+”方式,使产业不断升级改造。良好的品牌效应是商品走出国门的标签,是外贸企业打开国际市场并长期占据国际市场份额的有力保证。其次,技术方面将产品做精做深,朝精细化方向发展,即近些年推崇的“工匠精神”,因为只有聚焦产品研发,形成产品的独特化,才能使产品的优势和魅力不断提升。最后,外贸企业可以整合海外的优质资源,包括客户、融资渠道或者技术支持等。前两点是第三点的充分必要条件,否则,再整合的海外资源对于外贸企业的长远发展可能会力不从心。(四)注重文化交流,营造“一带一路”和谐人文氛围文化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另一面呈现。广东文化历经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经过现代社会对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原因,在全国早已形成独具一格的文化氛围。因此,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广东文化在经贸合作中的文化影响力。具体来说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区域间文化交流方面要增强。可以通过筹建相关“一带一路”建设的具备广东文化特色项目来实现,如学术讲座、画展、博物馆展等来传播丝绸之路文化。其次,通过区域间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来促进文化交流。例如可以尝试与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进行联合办学,不仅可以促进广东高等教育的改革,还能为“一带一路”的发展储备专业人才。同时,相关高校有必要成立专业的“一带一路”项目研究中心,一方面可以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可挖掘潜在的可行性经贸合作项目,为沿线合作发展提供决策向导。

五、结语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广东省在自然条件优势和优秀文化历史的禀赋下,发展对外贸易还是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广东省更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取长补短,紧跟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在以广州、深圳、珠海为重点发展城市的基础上,能带动周边沿海港口城市的协同外贸发展。总体来说,广东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外贸发展可从内在经济发展、自贸区建设、“互联网+优秀产业”和加强文化交流几个路径着手,促进广东省外贸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向阳.亚太地区发展报告:一带一路(2015)[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张诗雨,张勇.海上新丝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思路与构想[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战略支点范文篇7

全省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中国共产党**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已于**年6月16日胜利闭幕。这次大会,是在我省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召开,对于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和带领全省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构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在省直机关学习贯彻好大会精神,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领会精神,充分认识省第九次党代会召开的重大意义

刚刚闭幕的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是一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大会,是一次民主和谐、团结奋进的大会。这次大会通过的几个重要文件,特别是俞正声同志代表八届省委所作的《坚持科学发展,推进改革创新,为构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而奋斗》的报告,全面回顾和总结了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五年的工作,研究和确定了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重大举措,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的主要任务。省第九次党代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顺应时代要求,充分体现民意,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切合**实际,是指导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学习宣传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主要是学习俞正声同志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和在省委九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准确把握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任务、新要求。学习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必将对全省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努力把**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使**成为中部经济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成为中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的前列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省第九次党代会的重大意义,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落实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把行动统一到贯彻省委的要求部署上来,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确保全面完成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

二、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切实抓好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学习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要紧密联系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各级党组织要大力宣传会议精神,宣传**过去五年来的发展成就和未来五年的宏伟目标,宣传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和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今后五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措施,特别是宣传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意义和对各行各业的要求。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切实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将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努力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取得扎实成效。要通过学习,突出抓好省直机关各部门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监督意识,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组织观念和群众观念,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学习宣传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要结合本部门本系统在全省加快发展中承担的职责和任务,鼓舞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紧迫感,以饱满的热情和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建功立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要重实际、求实效、办实事,通过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本部门、本单位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和措施。

三、加强领导,务求实效,精心组织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宣传活动

战略支点范文篇8

今天,新一届四套班子全部到位,已经整整一年(2011年7月28日我们的新一届人大、一府两院班子选举产生,7月27日新一届政协班子选举产生,7月25日新一届县委选举产生)。我们在这里召开县级领导干部工作述职大会,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换届以后、一年以来的发展实践,细化、深化驾驭全局、领导发展的工作举措,以四套班子、县级领导的率先垂范,共同承担起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的历史使命。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和共同见证下,为期一天的会议马上就要结束。党政一线的领导进行了现场述职,人大、政协以及其他县领导作了书面述职,大家围绕换届后一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支撑加快构建核心增长极战略支点的工作打算和下一步的工作举措的主题,客观总结、系统谋划、科学展望,会议开的很成功,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听了、看了各位领导的发言和表述,令我感触很深、触动很大,大家一年来的工作业绩、成效和亮点都是可圈可点的,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打算和举措,也都结合了市里面的中心工作以及县里面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特点,进行了认真思考,进行了比较好的阐述。我相信,通过今天的会议,必将进一步坚定我们的发展信心和动力,必将进一步明确我们的发展路径和方法,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县在新的起点、更高的平台上,实现新的跨越、更大的发展。

今天的会议,我们也是作一个有益的探索。我们还邀请了全县负责干部和部分“两代表一委员”过来旁听,就是让大家来监督我们的工作。大家在听的过程当中,也能感受到有些领导的感觉还不是那么准。组织上信任我们,把我们放在重要的岗位上,我们是怎么在认真履责,是否在尽心履责,在谋划与你岗位相适应的工作,做到了没有?我想通过这次述职会之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监督的力度,包括人大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两代表一委员的评议,特别是对老百姓反映大、企业反映大,不作为、慢作为现象的监督,以此来促进、推动我们把工作做的更好。

下面,我结合个人的思考和想法,结合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谈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对工作的简要总结

新一届班子换届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拼争全国五十强县市、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的战略目标,全力实施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社会大和谐三大工程,埋头苦干、务实奋进,继续保持了县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了县在全省领跑的龙头地位,并且取得了“更快、更强、更高、更实”的初步成效。

1、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体现在去年年底、今年上半年,在全球和全国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全县主要经济指标的持续增长。特别是今年上半年,16项市考核指标全面超额完成任务,5项指标保持30%以上的高位增长,5项指标实现全市占比提升,4项指标(可统计)继续位居全省第一。其中,财政总收入完成30.4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49亿元,分别增长30.8%和44.8%,接近2010年全年的总量,继续在全省领跑。说句实在话,县在基数这么大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这么高的增幅,着实不易。

2、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体现在产业发展、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的持续跨越。坚持工业做大做强,大力推进千亿小蓝园区,千亿汽车、建筑,百亿食品和生物医药主导产业集群建设。坚持三产补齐短板,大力推进“一城三圈”建设,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和水平有所提升。坚持农业做精做优,大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投资40亿元的洪甬物流、投资20亿元的尚荣医疗、投资20亿元的闽发铝业等86个项目签约落户,引进项目的数量、质量和体态都处历史较好水平。江铃系列11个项目、33个重大工业项目等80余个项目开工建设,投资总量之大、综合效益之高,为历年集中开工项目之最。226个重大重点项目快速推进,福建达利、天津宝迪、李尔内饰等一大批项目竣工投产,等等,储备了县未来发展的后劲。

3、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体现在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的持续提升。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当中,更多的强调发展的质量,而不是发展的数量。没有光去考虑要“面子”而没有“里子”,顶住了很大压力,扭转了很多“要数字”的想法,包括规范项目准入程序,把握房地产供地节奏,对一般性工业项目不单独供地,严守“6、8、10”税收政策,等等。同时,依托获批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平台,全面加快昌南组团、小城镇、新农村和先导区规划建设步伐,大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城市管理,切实提升建设的标准和等级,严格控制农村违法建筑。特别是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房屋征收工作。截止目前,已经完成签约的是1734户、55万平方米,已经拆除了1441户、41.8万平方米,在短短不到一百天的时间内,取得了较好也比较明显的成果和效果,为县的发展赢得了新的空间,推动了城乡面貌的改善。依托作为部级生态示范区的平台,扎实推进“森林城乡、花园”和“一大四小”工程,促进了城乡环境的进一步改观。依托成为全国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试点县的平台,大力开展企业帮扶活动,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营造了亲商、护商的良好环境。

4、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体现在和谐稳定、制度建设和工作作风的持续改善。坚持以保稳定、促和谐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抓手,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全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促进和谐稳定,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中小学撤校并点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实现了重要会议、重要活动赴京非访零登记,今年上半年,全县赴京非访、赴省上访和赴市上访同比分别下降71.4%、61.7%和22.6%,得到了省、市信访部门的肯定。坚持以打基础、谋长远、蓄势能为原则,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出台更新了涵盖产业扶持、企业发展、工作纪律等方面百余项制度、政策和意见,为县新一轮的发展放下了包袱、打下了基础、提供了政策保障。坚持以提升理解力、执行力和操作力为重点,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通过上挂、下派、平移,治庸、治懒、治散,树一流作风、创一流效能、建一流环境,广大干部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工作标准不断提高,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特别是通过房屋征收工作,使我们干部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吃苦的精神进一步彰显。

一年的发展实践,我们历经奋斗,更收获喜悦。这些成绩,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调控政策趋紧的背景下取得的,殊为不易;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县委科学决策、县政府高效执行,县人大、政协监督和支持的结果,饱含艰辛;是全县广大干部,特别是在座的各位干部同心、同向、同力,在项目建设、挂点帮扶、房屋征收等工作中共同担当的结果,难能可贵。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县的这支以县级领导为核心的干部队伍,是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得成事的干部队伍,是一支能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的干部队伍,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的差距、问题和短板。突出表现在:对照先进地区,对照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的目标任务,我们的经济经济总量仍然不大、发展速度仍然不快、经济结构仍然不优;我们的基础设施、公建配套和机制体制还不够完善,与发展形势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的产业支撑还不够强,项目落地还不够快,特别是小蓝经济开发区项目签约、落户的速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和担当意识还亟待提升,特别是“黄赌毒”的问题、“中梗阻、下隔浅”的问题和“小鬼难缠”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明显改观,等等。对于这些影响全局或带普遍性的问题,不容忽视,我们也要倍加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超常发展的手段,认真加以解决,逐步改善提升。

二、个人的工作述职

今天是我来县工作整整400天。一年多来,面对县首府首县的龙头地位,百万群众的热切期盼,省会近郊县的区位优势,历任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等等这一切,使我在这400天来,无不感觉到责任重大、压力巨大,唯恐个人能力不够,精力不集中影响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年多来,在大家的帮助、监督下,组织的教育下和个人的党性、修养支撑下,我始终坚持做一等工作、创一流业绩的理念,尽心履责、尽责、担责,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不遗余力,与县四大家领导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一道把县的事情办好,推动县更好更快的发展。现将一年多来的工作,从两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全县负责干部以及“两代表一委员”报告如下,也作述职如下:

从工作情况来看,一年多来,我注重坚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开创性相统一,以谋划发展大局为起点,以推动科学发展为要务,以维护和谐稳定为己任,以抓班子带队伍为基础,创造性地推动各项工作。一是忠诚履职。到任以来,我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调研,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拼争全国五十强县市,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加快构建核心增长极的重要战略支点”等一系列发展思路,谋划了全县发展大局。同时,我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开展了“上挂、下派、平移”等系列工作,既与省市保持了一致,又使县的工作方向切中的要点、走在了前头。二是尽心尽责。我始终坚持聚焦重点、以点带面,集中主要精力牢牢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以聚焦重点来带动工作的全面开展。从顶层设计、底层保障助推招商引资,到高位推动、高频调度加快项目建设;从深入调研、统筹谋划建设“一区三园”,到集中力量、集中精力推动征收工作,为县的发展,谋长远、打基础、蓄势能,我尽心尽责。三是勇于担责。我始终恪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古训,坚持新官理旧事、不翻老账、依法依规、顾全大局,妥善处置了一批遗留问题。同时,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我始终坚持敢于担当、直面困难,在突破县的一些发展瓶颈等制度障碍上主动担当,创造性的集中全县1000多个干部开展了房屋征收工作,投资15亿元启动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说句实在话,在启动房屋征收这项工作的时候,当时大家是议论纷纷,反复的叫我再斟酌再考虑,不要拿个人的前途开玩笑、来冒险;相当长的时间,相当部分的干部,就包括领导层面的干部,一直持怀疑的态度;在强力推进的过程当中,有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部分的干部,一直持观望态度。其实我们也可以不这样做,也可以象其他县区一样,慢慢走,等市里大的气候做好了,跟着做。但你不拆你有空间吗?基础设施怎样落地?项目能挂在天空中?况且在这个事上我们只做不说,不是为了自己捞一点名、沽名钓誉,而是实实在在的做事,还老百姓的情。所以,我很感激我们的同事,我们的班子成员,我很感激我的搭档匡辉县长,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四是守土有责。作为县委书记,我带头做好表率示范,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正确处理“班长”与“班子”的关系,正确处理县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几大家的关系,做到推功揽过、和谐共事,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同时,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以事业为重,以岗位选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一年多来调整使用的干部,大家认同度较高。

从工作不足来看,一年来,虽然本人在上级的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配合下,兢兢业业、力所能及的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能力和水平的局限,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离上级的要求、干部的期望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经验还有待增强。由于刚刚当书记,领导经验不足,以致于角色转换还不够快,有些事本可以处理的更好。二是工作方法还有待改进。由于个人修养有待提升,性格比较急躁,有时做事过于认真,求全责备,批评人多、表扬人少,交代工作多、关心谈心少,特别是对城市建设、管理等工作,因为在这块领域待的时间比较长,业务比较熟,我县现在工作的标准、现状和我原来工作的标准、现状差距比较大,可能批评的多一些,主动帮助做的少,以致于影响了部分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抓班子带队伍还有待加强。有时存在做老好人的思想,怕得罪人,对有些人、有些事和一些现象说的多、处理的少,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典型的案件,没有及时、果敢、果断决策,以致于干部思想中有些混淆;有时过于看重班子的“团结”,珍惜共事的缘分,对班子成员工作中没有到位的、没有尽心的,只是泛泛的点一下,多次提示之后,也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没有及时调整,以致于耽误工作。四是工作能力还有待提升。学习的系统性不够,深入基层不够,还存在一些知识的短板和认识的缺陷。针对以上不足,和可能没有谈到的,真诚的希望同志们提出来,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予以改正,更好地做好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县发展。希望同志们多帮助、多批评,也请大家监督我、提醒我。总之,作为县委书记,如果说县在过去的一年取得了成绩,那时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说我们还存在一些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作为县委书记的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一点上我很清醒的认识到。

三、下步的工作要求

四套班子、县级领导是县发展的顶梁柱、主心骨,担负着领导县发展、造福县人民的重要职责。当前,全县上下已经吹响了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的进军号角,能否担当这一重任,实现既定目标,是对我们这届班子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每一位县领导都要有重任在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成其事,不断提升驾驭全局、领导发展的能力水平。在此,我从宏观面上,提四点希望和要求,与同志们共勉。

1、珍惜工作际遇和干事舞台。组织上把我们派到这个岗位和平台,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工作际遇、干事舞台和共事缘分,对县百万人民负责,不辱使命,真正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看待,以主人翁的意识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把每一步走好。一是要心无旁骛。说句实在话,人真正能干事的时间很短,能有一亩三分地真正做主的时间也很少。作为县级领导干部,我们更有义务、更有责任去一心想着发展,一切为了发展,心无旁骛投入到工作中,投入到项目上,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市打造核心增长极,王文涛书记说了一句很透彻的话,“不是特区、但姓‘先’,关键要先行先试”。我们县拥有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帽子,更可以先行先试,从某种程度上,在操作空间、灵活性要比市级层面更方便。所以说,组织上让我干的时候,就认认真真利用好这个平台干好,要我看的时候,就认认真真做一个好观众,不捣乱。不要等到离开这个岗位,甚至退休的时候,再去后悔。要利用手中的权力做对县经济社会发展有意义的事情。二是要尽职担责。领导职位是责任席位、能力席位、奉献席位。我作为县委主要负责人,对县的发展担负着主要职责,但不是包揽责任,全体县级领导干部都应当共同担责,各负其责。对县委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必须雷厉风行抓落实,决不能使工作在我们这个层面耽搁。在推进过程中,要少讲待遇、多讲工作,少说多做或者只做不说,根据自己所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县发展多做贡献、积极努力。三是要共识共为。全面完成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的目标任务,需要各套班子思想高度统一、共识共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从大局出发、视大局为重、以大局为先,做到干事一条心,抓工作一个调,谋发展一盘棋。我们大家能够走到一起工作,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必须倍加珍惜这种缘分,不分一线二线,不分台前台后,和衷共济、取长补短、相互补台,把精力集中到抓好工作上来,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力,从而带动全县各级班子、各个方面的团结,进一步巩固心齐气顺、干事创业、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2、提升领导艺术和工作能力。有的同志抱怨,现在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难做,压力大、风险也大。确实也如此,因为工作对象、工作要求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提升个人的领导艺术、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一是不仅要称职,更要能胜任。在职未必称职,在任未必胜任。我们要认清新形势、对比新要求、立足新任务,破除得过且过的思想,树立争先进位的意识,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学习研究那些不熟悉、不了解、或者知之不多的东西,总结基层和群众在实践中的新发现、新举措、新经验,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预见性,全面提升驾驭全局、领导发展的能力,做到先“称职”后“胜任”,既敢担当又能担当。二是不仅要落实,更要会操作。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我们要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狠抓落实、善于操作。积极拼抢,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现在关键是积极拼抢第一落点,抢抓核心增长极的难得机遇和政策支持。我们要立刻行动,比一般的干部,站得更高、想得更深、看得更远,逆势而进,以“快”赢得主动,以“抢”占得先机。面对具体工作,善于聚拢五指,握紧拳头,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和突破节点、难点、关键点问题和环节。要紧盯末端。学会对照目标、任务、要求,来倒排工作安排,来查找工作差距,来跟进工作措施,挂图作业、逐项消号,防止工作力度逐级递减,确保工作不挂空档、不缺环节、不留死角、不降标准,把工作贯彻到底、落实到位。三是不仅要攻坚,更要敢克难。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日益激励的竞争态势,面对体制障碍、资源制约、社会矛盾等困难问题,面对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的目标任务,我们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县级领导干部必须要有事不避难、敢于担当的姿态。越是在这个困难的时候、任务重的时候、压力大的时候,领导干部越要当“主心骨”,做到坚定、坚毅、坚韧,争当破解难题的能手,给干部群众以信心。特别是当前,要采取“心连心”方式,做好房屋征收文章;采取“身贴身”方式,做好项目签约落地文章;采取“人盯人”方式,做好信访稳定文章,以雷厉风行、势如破竹的气势,把县各项工作做的更好。

3、坚持率先垂范和亲力亲为。小平同志说过,“领导干部不做出好样子,就带不出部队的好风气,就出不了战斗力”。为此,我们的县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亲历亲为、率先垂范,只有这样,抓落实才能蔚然成风。一是要坚持率先垂范,一级干给一级看。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尤其县级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处处、事事以身作责、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自觉践行言必行、行必果的理念,以坚强的党性、过硬的本领和优良的作风,引领推动分管工作迈上新台阶,示范带动分管部门取得新成绩,一级干给一级看,以模范的行动引领干部群众实干。二是要坚持靠前指挥,倡导一线工作法。要大力倡导“争当运动员、不做裁判员”的风气,敢于担当、善于破难、勇于争先,争创出色的工作业绩。要始终做到听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走到,少拿“遥控器”,多到一线去,坚持披挂上阵、靠前指挥。这一次房屋征收工作能取得突破,就是得益于我们的县级领导干部没有坐在办公室,都在一线具体的面对我们的征收对象,面对我们的一个一个的难题。事实胜于雄辩,所以要进一步加大一线工作的力度,现场了解情况,现场开展工作,现场解决问题,以扎实的作风推动问题的解决,推动工作的落实。三是要亲力亲为,做一等工作、创一流业绩。作为全县发展的领导者、决策者和执行者,我们的县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坚持主动担当,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以县发展为己任,坚持亲力亲为、躬身执行,对重点工作亲自调研、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不以口号落实口号,不以会议落实会议,不以文件落实文件,真正以做一等工作、创一流业绩的理念,以埋头苦干不张扬,真抓实干不浮躁的精神,推动全县工作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争创一流,以无数个第一去作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的支撑点、引爆点。

4、致力抓好班子和带好队伍。抓班子带队伍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的实践,不仅需要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善于担当,更需要我们带出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团队。一是要严格教育。要善于教育、培养和帮助我们的干部,褒奖实绩突出的干部,支持一身正气的干部,鼓励老实干事的干部,鞭策相形见绌的干部,教育跟风行事的干部,约束投机钻营的干部,教育和引导我们的干部少吃、少喝、少惹是非,多看书、多运动、多陪家人,自觉的提升工作标准、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现在国家对“三公”经费公开这块抓的非常紧,我们的干部必须自觉的遵守这“三少三多”的要求。同时,要牢固树立实干实在、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善于在项目推进、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工作一线中挖掘、发现和使用干部,对品行端正、作风正派、能力突出的青年干部要及时储备,真正让那些肯干事的受尊敬、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置。二是要严格管理。干部平时管理的好,关键时候才能顶的上、打得赢。我们要切实增强层级管理经验,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按照“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要求,实行任务逐层分解、压力逐级传导的层级负责制,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单位,落实到个人,使每一个干部都能在干事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杜绝苦乐不均、闲人不断的现象。三是要严格要求。要坚决反对“当老好人不敢抓、当和事佬不敢管”的俗气,自觉地按照“严是爱,宽是害”的要求,对干部多提要求、多压担子、多拉袖子,发现干部有缺点、有毛病、有苗头性问题,要早提醒、早批评、早帮助。特别是要坚决整治索拿卡要、中梗阻、下搁浅、小鬼难缠等问题,决不能搞所谓的“洁身自好、下不为例”而放任逐流,决不能搞所谓的“一团和气、你好我好”而破坏风气。要进一步加大对行风建设的暗访力度,加大对“小鬼难缠”的处理,真正打造一支廉洁、高效、务实的干部队伍。

战略支点范文篇9

一、两种理论

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理论是支撑国际战略思想这座大厦的两块磐石,是我们理解国际战略思想的先导。

(一)中间地带理论。1946年,由于美苏战略目标相左,导致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战时同盟关系不复存在,让世人倍感新的战争即将爆发。而国内有美国撑腰的企图借此与共产党一决雌雄,内战迫在眉睫。此时,中共面临巨大压力,不仅党内外有人产生了悲观情绪,而且国际上有人希望中共与国民党妥协,以免由此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精辟分析了时局,提出了著名的中间地带理论。认为:“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注:《选集》第四卷,第1193页。)因此,受到现实威胁的不是苏联,而是处于美苏之间的国家和人民以及美国人民。据此,号召美国人民和一切受到美国侵略威胁的国家的人民团结起来,反对美国反动派及其在各国的走狗的进攻。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爆发后,对中间地带理论又有新的认识,形成了新的中间地带理论(亦称两个中间地带理论)。认为,苏伊士运河事件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以反共产主义之名行争地盘之实,“在那里冲突的,有两类矛盾和三种力量。两类矛盾,一类是帝国主义跟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即美国跟英国、美国跟法国之间的矛盾。三种力量,第一种是最大的帝国主义美国,第二种是二等帝国主义英、法,第三种就是被压迫民族。”(注:《选集》第五卷,第341页)在这里,把“中间地带”明确分为两个部分。1964年,当资本主义大国之间的各种矛盾特别是美、法矛盾越来越尖锐时,《人民日报》1月21日发表的社论在阐述上述思想时,明确把两部分称为第一中间地带和第二中间地带。即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日本、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我们要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使之成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主力军;团结第二中间地带力量,使之成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同盟者。由此可见,中间地带理论的实质是: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把帝国主义世界看成铁板一块,对其各个不同组成部分予以区别,以便联合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反对主要敌人。中间地带理论是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第一个比较明确系统的国际战略理论,它为中国也为其它弱国、穷国和中小国家正确处理对外关系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二)三个世界理论。提出中间地带理论是以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为前提的。经过一段和平发展后,这个体系已经发生质变。一方面,在美国的大力扶持下,西欧国家和日本的国力迅速提升,对美国在资本主义阵营中的盟主地位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中苏两党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意识形态上的论争导致两国关系破裂,使社会主义阵营分崩离析,特别是,战后广大亚非拉民族国家纷纷诞生,并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这些变化说明,国际政治力量已经发生了新的分化和改组,需要对国际格局进行新的定位。1974年2月,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提出三个世界理论。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注:《外交文选》,第600-601页)邓小平在同年4月10日召开的联合国第六次特别会议上发言时,全面阐述了的三个世界理论,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响。三个世界理论把苏联列入第一世界,这既是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深刻揭露,也是对苏联国际地位的重新确定。这一理论肯定了新兴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地位,并坚定地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从而为中国找到了与国力和国家利益相符的战略地位。尤其是,这一理论把日本、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划入第二世界,指出它们同霸权主义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冲突,从而抓住了第二世界国家的本质特征,极大地增强了国际反霸力量。由此可见,在建构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国际战略时,已经放弃了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为标准的旧模式,这不仅使中国逐步摆脱了一度在国际上比较孤立的困境,成为遏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主要力量,而且为中国后来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廓清了道路。

二、七项原则

(一)国家利益原则。众所周知,在国际社会中活动的主体是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国家主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因而源于国家主权的国家利益(包括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就自然成为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动因,成为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外关系上,始终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坚定不移地站在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与国家主权的原则立场上。在国家交往中,既尊重别国的主权,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又坚定地维护国家的尊严,维护中国人民选择的社会主义制度,决不允许别国干涉中国内政,决不拿国家利益作交易。“要讲政治条件,连半个指头都不行”,曾如是说。这从当年果断作出抗美援朝决策、拒绝赫鲁晓夫在中国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实施“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可见一斑。在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斗争中,既坚定国家利益至上,又旗帜鲜明地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倾向。

(二)和平共处原则。历来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发展对外关系,并提出了共产主义体系和资本主义体系不是谁战谁的问题,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合作的问题。在中共七大上,指出:“在彻底打倒日本侵略者,保持世界和平,互相尊重国家的独立和平等地位,互相增进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及友谊这些基础之上,同各国建立并巩固邦交,解决一切相互关系问题。”(注:《选集》第三卷,第1084-1085页)在新政协筹备会上,向世界宣告: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愿意同任何外国政府“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之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注:《选集》第四卷,第1466页。)在此基础上,于1953年12月接见印度代表团时代表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注:《选集》,第118页。)。1957年,在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会议上说:“我们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样大家知道的五项原则。”(注:《人民日报》1957年1月7日。)为说明不同社会制度能够和平共处,长期合作,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来源进行分析。他说,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不仅来自德国的马克思主义,来自俄国的列宁主义,还有来自英美法等国的达尔文主义、以华盛顿和林肯为范例的民主政治,以及18世纪法兰西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等。作为二战后国际强权政治、冷战共处的对立物,和平共处原则反映了中国和世界人民渴望和平、追求平等、共同发展的普遍愿望,因而在国际关系中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许多重要国际会议上和一系列国际文件中不断被引用或重申,并成为中国实现和平与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三)反霸原则。新中国成立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外关系中,始终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促进共同经济繁荣作为对外工作的根本目标,并把反霸视为重中之重,强调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同时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行为。强调:“中国是大国,党是大党,也没有理由看不起小国小党。”(注:《选集》第五卷,第97页。)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一次生动的反霸行动,三个世界理论更是体现了反霸的鲜明态度。之所以把美苏看作第一世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苏都企图称霸世界,都想把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纳入它们的势力范围,并欺侮那些实力不如它们的发达国家。只有反对霸权主义,才能实现国家主权平等,才能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权、生存权、发展权。因此,反对霸权主义就是维护人权和国权。

(四)对外开放原则。深受辛亥革命影响并得到陶冶的,在青年时代就深感闭关锁国对中华民族的极大危害,因而力主对外开放。在建构其国际战略思想时,对外开放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构件。第一,他明确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说:“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现在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就不愿意提,甚至不敢提这个口号。”(注:《著作选读》(下册),第740页。)第二,他科学阐述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一是“国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第6页。)二是我国处在一穷二白的状况。尖锐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注:《著作选读》(下册),第712页。)在此前的中共七大上,甚至认为没有美国的支持中国的工业化不可想像。三是“中国已紧密地与世界联成一体”。(注::《论新阶段》,第69页。)第三,他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如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向一切国家学习,实行全方位的长期的对外开放,坚持平等互利,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可见,在新中国要不要对外开放、为什么要对外开放以及如何对外开放这些带有根本性问题上,都有深刻的思考,只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才使新中国的开放事业在一定时期受到局限。正如邓小平所说:“同志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但是那时候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27页。)

(五)反和平演变原则。和平演变是西方国家用来扰乱视听,扰乱民心,动援敌对国国民信念,甚至制造动乱以直接摧毁敌对国家的意志,最终实现其颠覆敌国政权的目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武装干涉、军事包国和政治孤立遭到失败后,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把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代、第四代人的身上,企图通过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渗透,使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从内部演变,实现不战而胜的目的。最早觉察到这一变局,并号召全党提高警惕。1959年,在一次小型会议上指出,杜勒斯所说的和平转变,“就是要转变我们这些国家,搞颠覆活动,内容转到合乎他的那个思想。”(注: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1143页。)1964年6月,进一步指出:帝国主义说我们第一代、第二代没有希望,第三、四代怎么样,有希望,帝国主义这话讲的灵不灵?我不希望灵,但也可能。为此,着手建构“防修工程”,把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作为防止和平演变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来抓。认为这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生死存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并提出“要特别警惕像赫鲁晓夫那样的个人野心家和阴谋家,防止这样的坏人篡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注: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1161-1162页。)实践证明,富于远见的反和平演变战略,对于我们维护民族独立、捍卫社会主义成果,推进社会主义大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价值。

(六)一边倒原则。认为,在雅尔塔体系作用下,新中国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注:《选集》第四卷,第1473页。)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极有可能对新生政权进行武装干涉,如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所面临的遭遇,这就决定了新中国有必要同社会主义国家结成联盟,以便增强抗衡力量。实践证明,这一国际战略是完全正确和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保障新生国家的安全,有利于使新中国获得国际承认,有利于获得必要的国际援助。当然,一边倒是建立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基础之上的,绝不意味着倒向苏联的怀抱,决不意味着关闭同西方国家的往来,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有依赖之心,而是把战略上的配合同战术上的批评有机结合起来。之后,在1949年春夏之交又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这些原则标志着新中国的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彻底决裂,并以新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七)国际统战原则。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的亡国灭种严重危机进一步加深,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思考建立国际统一战线问题。1935年12月,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指出,差不多一百年以来,中国之所以能保持一种半独立的地位,这是由于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和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之间的斗争的结果。而现在日本帝国主义想把整个中国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有份的半殖民地状态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状态,这就必然加剧日本与其他列强之间的矛盾,从而为建立一个包括英美在内的国际抗日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1936年7月,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第一次向国际社会阐明了中共关于建立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不仅是中国的敌人,同时也是要求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敌人,特别是和太平洋有利害关系的各国,即美、英、法、苏等国人民的敌人。日本的大陆政策和海洋政策不仅指向中国,而且也指向这些国家。这样,日本的侵略就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而且是应由太平洋地区所有国家来对付的问题。”(注:吴黎平:《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第125页。)这一设想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最终变为现实,从而为中国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与中国为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根据中间地带理论,果断调整中国国际战略,重新提出国际统战原则,主张在世界范围建立反帝、反霸统一战线,以此为依托,打破美苏的重压和围困。

三、三大灵魂

(一)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经验,是贯穿于国际战略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注:《选集》第三卷,第853页。)所以,历来注重“冷眼向洋看世界”,善于追踪世界风云,从中把握国际政治力量之间矛盾关系的演变,作出科学判断,并适时调整中国国际战略。上述一系列理论原则的提出,都鲜明体现了实事求是精神,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理论结晶。新中国能在扑朔迷离的国际社会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与长期坚持用实事求是来观察、分析、处理国际事务息息相关。

(二)独立自主。国际战略中的独立自主,是指一国在国际交往中不屈服、不依附于任何大国,始终把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敢于同企图控制和干涉本国内政的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行为进行坚决斗争。这是坚持实事求是、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的必然结论。历来认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和地理环境,各国人民应根据本国的基本国情和自身优势,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一切事务,任何外国无权干涉。他特别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注:《选集》第一卷,第115页。)在新政协筹备会上,重申:“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有一丝一毫的干涉。”(注:《选集》第四卷,第1465页。)在出席莫斯科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时,专门就各党的独立自主问题与各国党的领导人交换看法,认为国有大小,党也有大小,都要平等相处,各国党的事由他们自己决定,并明确要求把这个意思写进大会宣言。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我们这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什么都靠别人,靠不住。处处依赖别人,不但经济不可能很快地上去,就是已经赢得的政治独立也有可能重新丧失。由于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使新中国在国际风云的惊涛骇浪中经受了严峻考验。因此,邓小平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页。)

(三)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国际斗争中,始终高瞻远瞩,不信邪,不怕压,敢于斗争,从不屈服于任何国际敌对势力的威胁与蛊惑,从不拿原则作交易,敢于从战略上藐视它们,保持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在战术上高度重视它们,善于同它们作斗争,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谨慎地处理各种外交问题,并在斗争中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把谋万世与谋一时、谋全局与谋一域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国际战略思想的精华所在。例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奉行的和平共处原则,生动体现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在国家关系上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在国际事务中时时处处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尊严。而在某个事件上或特定场合中,为打破僵局,促使形势朝着有利于人民事业的方向发展,能够作出必要的让步和妥协。在万隆会议上讨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有些国家的代表并不反对它,只是不喜欢用“共处”这个词,由此使会议陷入僵局。有鉴于此,表示可以采用联合国宪章中用过的“和平相处”来代替“和平共处”,从而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四、一个支点

战略支点范文篇10

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国际战略家。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关注国际风云的变幻,以一个国际战略家的世界眼光,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战略思想。这一思想对建立新中国、捍卫独立主权、提高中国国际地位,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对于我们科学分析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制定21世纪的中国国际战略,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国际战略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可以概括为“2731体系”,即由两种理论、七项原则、三大灵魂、一个支点四大要件构成。一、两种理论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理论是支撑国际战略思想这座大厦的两块磐石,是我们理解国际战略思想的先导。(一)中间地带理论。1946年,由于美苏战略目标相左,导致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战时同盟关系不复存在,让世人倍感新的战争即将爆发。而国内有美国撑腰的企图借此与共产党一决雌雄,内战迫在眉睫。此时,中共面临巨大压力,不仅党内外有人产生了悲观情绪,而且国际上有人希望中共与国民党妥协,以免由此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精辟分析了时局,提出了著名的中间地带理论。认为:“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注:《选集》第四卷,第1193页。)因此,受到现实威胁的不是苏联,而是处于美苏之间的国家和人民以及美国人民。据此,号召美国人民和一切受到美国侵略威胁的国家的人民团结起来,反对美国反动派及其在各国的走狗的进攻。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爆发后,对中间地带理论又有新的认识,形成了新的中间地带理论(亦称两个中间地带理论)。认为,苏伊士运河事件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以反共产主义之名行争地盘之实,“在那里冲突的,有两类矛盾和三种力量。两类矛盾,一类是帝国主义跟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即美国跟英国、美国跟法国之间的矛盾。三种力量,第一种是最大的帝国主义美国,第二种是二等帝国主义英、法,第三种就是被压迫民族。”(注:《选集》第五卷,第341页)在这里,把“中间地带”明确分为两个部分。1964年,当资本主义大国之间的各种矛盾特别是美、法矛盾越来越尖锐时,《人民日报》1月21日发表的社论在阐述上述思想时,明确把两部分称为第一中间地带和第二中间地带。即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日本、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我们要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使之成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主力军;团结第二中间地带力量,使之成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同盟者。由此可见,中间地带理论的实质是: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把帝国主义世界看成铁板一块,对其各个不同组成部分予以区别,以便联合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反对主要敌人。中间地带理论是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第一个比较明确系统的国际战略理论,它为中国也为其它弱国、穷国和中小国家正确处理对外关系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二)三个世界理论。提出中间地带理论是以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为前提的。经过一段和平发展后,这个体系已经发生质变。一方面,在美国的大力扶持下,西欧国家和日本的国力迅速提升,对美国在资本主义阵营中的盟主地位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中苏两党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意识形态上的论争导致两国关系破裂,使社会主义阵营分崩离析,特别是,战后广大亚非拉民族国家纷纷诞生,并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这些变化说明,国际政治力量已经发生了新的分化和改组,需要对国际格局进行新的定位。1974年2月,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提出三个世界理论。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注:《外交文选》,第600-601页)邓小平在同年4月10日召开的联合国第六次特别会议上发言时,全面阐述了的三个世界理论,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响。三个世界理论把苏联列入第一世界,这既是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深刻揭露,也是对苏联国际地位的重新确定。这一理论肯定了新兴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地位,并坚定地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从而为中国找到了与国力和国家利益相符的战略地位。尤其是,这一理论把日本、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划入第二世界,指出它们同霸权主义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冲突,从而抓住了第二世界国家的本质特征,极大地增强了国际反霸力量。由此可见,在建构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国际战略时,已经放弃了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为标准的旧模式,这不仅使中国逐步摆脱了一度在国际上比较孤立的困境,成为遏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主要力量,而且为中国后来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廓清了道路。二、七项原则(一)国家利益原则。众所周知,在国际社会中活动的主体是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国家主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因而源于国家主权的国家利益(包括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就自然成为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动因,成为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外关系上,始终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坚定不移地站在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与国家主权的原则立场上。在国家交往中,既尊重别国的主权,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又坚定地维护国家的尊严,维护中国人民选择的社会主义制度,决不允许别国干涉中国内政,决不拿国家利益作交易。“要讲政治条件,连半个指头都不行”,曾如是说。这从当年果断作出抗美援朝决策、拒绝赫鲁晓夫在中国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实施“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可见一斑。在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斗争中,既坚定国家利益至上,又旗帜鲜明地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倾向。(二)和平共处原则。历来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发展对外关系,并提出了共产主义体系和资本主义体系不是谁战谁的问题,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合作的问题。在中共七大上,指出:“在彻底打倒日本侵略者,保持世界和平,互相尊重国家的独立和平等地位,互相增进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及友谊这些基础之上,同各国建立并巩固邦交,解决一切相互关系问题。”(注:《选集》第三卷,第1084-1085页)在新政协筹备会上,向世界宣告: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愿意同任何外国政府“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之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注:《选集》第四卷,第1466页。)在此基础上,于1953年12月接见印度代表团时代表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注:《选集》,第118页。)。1957年,在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会议上说:“我们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样大家知道的五项原则。”(注:《人民日报》1957年1月7日。)为说明不同社会制度能够和平共处,长期合作,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来源进行分析。他说,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不仅来自德国的马克思主义,来自俄国的列宁主义,还有来自英美法等国的达尔文主义、以华盛顿和林肯为范例的民主政治,以及18世纪法兰西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等。作为二战后国际强权政治、冷战共处的对立物,和平共处原则反映了中国和世界人民渴望和平、追求平等、共同发展的普遍愿望,因而在国际关系中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许多重要国际会议上和一系列国际文件中不断被引用或重申,并成为中国实现和平与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三)反霸原则。新中国成立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外关系中,始终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促进共同经济繁荣作为对外工作的根本目标,并把反霸视为重中之重,强调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同时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行为。强调:“中国是大国,党是大党,也没有理由看不起小国小党。”(注:《选集》第五卷,第97页。)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一次生动的反霸行动,三个世界理论更是体现了反霸的鲜明态度。之所以把美苏看作第一世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苏都企图称霸世界,都想把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纳入它们的势力范围,并欺侮那些实力不如它们的发达国家。只有反对霸权主义,才能实现国家主权平等,才能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权、生存权、发展权。因此,反对霸权主义就是维护人权和国权。(四)对外开放原则。深受辛亥革命影响并得到陶冶的,在青年时代就深感闭关锁国对中华民族的极大危害,因而力主对外开放。在建构其国际战略思想时,对外开放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构件。第一,他明确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说:“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现在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就不愿意提,甚至不敢提这个口号。”(注:《著作选读》(下册),第740页。)第二,他科学阐述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一是“国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第6页。)二是我国处在一穷二白的状况。尖锐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注:《著作选读》(下册),第712页。)在此前的中共七大上,甚至认为没有美国的支持中国的工业化不可想像。三是“中国已紧密地与世界联成一体”。(注::《论新阶段》,第69页。)第三,他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如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向一切国家学习,实行全方位的长期的对外开放,坚持平等互利,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可见,在新中国要不要对外开放、为什么要对外开放以及如何对外开放这些带有根本性问题上,都有深刻的思考,只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才使新中国的开放事业在一定时期受到局限。正如邓小平所说:“同志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但是那时候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27页。)(五)反和平演变原则。和平演变是西方国家用来扰乱视听,扰乱民心,动援敌对国国民信念,甚至制造动乱以直接摧毁敌对国家的意志,最终实现其颠覆敌国政权的目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武装干涉、军事包国和政治孤立遭到失败后,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把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代、第四代人的身上,企图通过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渗透,使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从内部演变,实现不战而胜的目的。最早觉察到这一变局,并号召全党提高警惕。1959年,在一次小型会议上指出,杜勒斯所说的和平转变,“就是要转变我们这些国家,搞颠覆活动,内容转到合乎他的那个思想。”(注: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1143页。)1964年6月,进一步指出:帝国主义说我们第一代、第二代没有希望,第三、四代怎么样,有希望,帝国主义这话讲的灵不灵?我不希望灵,但也可能。为此,着手建构“防修工程”,把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作为防止和平演变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来抓。认为这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生死存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并提出“要特别警惕像赫鲁晓夫那样的个人野心家和阴谋家,防止这样的坏人篡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注: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1161-1162页。)实践证明,富于远见的反和平演变战略,对于我们维护民族独立、捍卫社会主义成果,推进社会主义大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价值。(六)一边倒原则。认为,在雅尔塔体系作用下,新中国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注:《选集》第四卷,第1473页。)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极有可能对新生政权进行武装干涉,如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所面临的遭遇,这就决定了新中国有必要同社会主义国家结成联盟,以便增强抗衡力量。实践证明,这一国际战略是完全正确和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保障新生国家的安全,有利于使新中国获得国际承认,有利于获得必要的国际援助。当然,一边倒是建立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基础之上的,绝不意味着倒向苏联的怀抱,决不意味着关闭同西方国家的往来,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有依赖之心,而是把战略上的配合同战术上的批评有机结合起来。之后,在1949年春夏之交又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这些原则标志着新中国的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彻底决裂,并以新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七)国际统战原则。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的亡国灭种严重危机进一步加深,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思考建立国际统一战线问题。1935年12月,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指出,差不多一百年以来,中国之所以能保持一种半独立的地位,这是由于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和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之间的斗争的结果。而现在日本帝国主义想把整个中国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有份的半殖民地状态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状态,这就必然加剧日本与其他列强之间的矛盾,从而为建立一个包括英美在内的国际抗日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1936年7月,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第一次向国际社会阐明了中共关于建立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不仅是中国的敌人,同时也是要求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敌人,特别是和太平洋有利害关系的各国,即美、英、法、苏等国人民的敌人。日本的大陆政策和海洋政策不仅指向中国,而且也指向这些国家。这样,日本的侵略就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而且是应由太平洋地区所有国家来对付的问题。”(注:吴黎平:《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第125页。)这一设想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最终变为现实,从而为中国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与中国为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根据中间地带理论,果断调整中国国际战略,重新提出国际统战原则,主张在世界范围建立反帝、反霸统一战线,以此为依托,打破美苏的重压和围困。三、三大灵魂(一)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经验,是贯穿于国际战略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注:《选集》第三卷,第853页。)所以,历来注重“冷眼向洋看世界”,善于追踪世界风云,从中把握国际政治力量之间矛盾关系的演变,作出科学判断,并适时调整中国国际战略。上述一系列理论原则的提出,都鲜明体现了实事求是精神,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理论结晶。新中国能在扑朔迷离的国际社会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与长期坚持用实事求是来观察、分析、处理国际事务息息相关。(二)独立自主。国际战略中的独立自主,是指一国在国际交往中不屈服、不依附于任何大国,始终把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敢于同企图控制和干涉本国内政的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行为进行坚决斗争。这是坚持实事求是、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的必然结论。历来认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和地理环境,各国人民应根据本国的基本国情和自身优势,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一切事务,任何外国无权干涉。他特别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注:《选集》第一卷,第115页。)在新政协筹备会上,重申:“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有一丝一毫的干涉。”(注:《选集》第四卷,第1465页。)在出席莫斯科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时,专门就各党的独立自主问题与各国党的领导人交换看法,认为国有大小,党也有大小,都要平等相处,各国党的事由他们自己决定,并明确要求把这个意思写进大会宣言。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我们这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什么都靠别人,靠不住。处处依赖别人,不但经济不可能很快地上去,就是已经赢得的政治独立也有可能重新丧失。由于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使新中国在国际风云的惊涛骇浪中经受了严峻考验。因此,邓小平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页。)(三)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国际斗争中,始终高瞻远瞩,不信邪,不怕压,敢于斗争,从不屈服于任何国际敌对势力的威胁与蛊惑,从不拿原则作交易,敢于从战略上藐视它们,保持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在战术上高度重视它们,善于同它们作斗争,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谨慎地处理各种外交问题,并在斗争中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把谋万世与谋一时、谋全局与谋一域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国际战略思想的精华所在。例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奉行的和平共处原则,生动体现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在国家关系上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在国际事务中时时处处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尊严。而在某个事件上或特定场合中,为打破僵局,促使形势朝着有利于人民事业的方向发展,能够作出必要的让步和妥协。在万隆会议上讨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有些国家的代表并不反对它,只是不喜欢用“共处”这个词,由此使会议陷入僵局。有鉴于此,表示可以采用联合国宪章中用过的“和平相处”来代替“和平共处”,从而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四、一个支点在时代,中国革命和建设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异常险恶,所面对的国际敌人十分强大,因而必须树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心。在建构其国际战略思想时,最根本的立足点是“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在1946年8月6日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注:《选集》第四卷,第1195页。)1958年进一步指出,“从本质上看,从长期上看,从战略上看,必须如实地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纸老虎。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战略思想。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活的铁的真的老虎,它们会吃人的。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策略思想和战术思想。”(注:《著作选读》(下册),第806-807页。)认为,像美国这样的国家,表面上很强大,实质上很虚弱。因为美国到处伸手,侵略别国,而它每占领一个地方,就像一根绳索套在自己的脖子上。美国就像十个指头按十个跳蚤,哪个指头也动弹不得。所以,美国没什么了不起,并不可怕。可以说,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整个国际战略都建立在这个支点上。它使我们一次次地渡过难关,是我们不断战胜强大敌人的精神动力源。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他一个支点他就可以将地球撬起来,可惜他始终没能找到它。而在建构其国际战略思想时,支点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以上所述均奠基于这个支点,倘若离开或否定它,将无法理解一生所做的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国际战略决策。在上述体系中,“理论”是指导,“原则”是规矩,“灵魂”是统帅,“支点”是基础,由此构成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它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的源头活水,并在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国际战略谋划中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