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选择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2:06:11

战略选择

战略选择范文篇1

1转型经济的制度环境

1.1制度环境特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经济建设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和国家建设的中心,为了提高效率和解放生产力,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国家经济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于资源、经济基础和国民素质情况的特殊性,选择了渐进的方式推进改革和发展,这表现在有关经济发展、企业经营等方面的法律、政策制定和实施带有一定的探索性质,虽然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市场经济制度和相关法律不断完善,但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制度、相关法律、政策仍然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模糊性、可变性和实施的随意性,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异的情况较普遍,转型经济制度环境较高程度的不确定性,给习惯于在具有清晰、明确制度环境下经营的外资企业带来一定的挑战和较高的制度风险。此外,由于市场经济“正式制度”的不完善和部分缺失,导致了在各种行业、企业与企业关系、政府-企业关系中存在大量“潜规则”和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的大量存在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经济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此,转型经济制度环境具有2个鲜明的特征: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1.2政府作用

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较大变化,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等各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府及其相关职能和行业主管部门基本与企业经营管理脱钩,不再参与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然而,在转型经济条件下,基于市场经济的正式制度体系尚非完全健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仍然在资源配置、行业许可与监管、能源控制、价格监管、金融体制和政策、财税政策、国有企业高管的人事任免、产权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对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宏观调控和干预能力较强,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对所在地企业经营的干预和监管力度更加直接和强烈。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外资企业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间的关系对外资企业生存和发展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2外资企业的政治战略选择

2.1战略目标选择

一般而言,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政治战略选择和政治行为的主要目标在于为谋求有利于自己的外部环境而影响政府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企业建立、维护与政府或立法机构间公共关系或私人关系,其主要目的主要在于影响政策、法律,采用的方式诸如政治游说、捐款等,这是因为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资源配置主要由2种力量决定:一是市场力量,二是正式的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配置资源的力量较弱。而在转型经济国家,诚如上文所言,由于信息不对称、正式制度和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完善,配置资源的力量则有3种:一是市场,二是正式的制度安排,三是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关系”);在很多情况下,第三种力量配置资源的能力还很强,因此,企业要获取各类资源、取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构建、维护与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良好关系,事实上,大量实证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了那些能够与政府维持良好公共及私人关系的企业通常能够获得更好的经营绩效[1-3]。从上文转型经济制度环境特征和政府的作用来看,我国宏观、微观经济政策主要由中央政府及相关职能部委制定,相关法律则有专门的立法机构,政府在资源配置、干预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力量仍然很强,在华外资企业在决定其政治战略目标时应充分考虑这些背景特征:首先,由于政治制度差异,在华外资企业要想影响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由于正式制度的不完善和一定程度的模糊性、随意性,决定了非正式制度在经济生活和资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华外资企业在决定政治战略(即构建和管理企业-政府关系)主要目标时,不能照搬惯有的思维模式,试图影响政策本身,而要适应转型经济背景特征,选择可行而正确的目标,结合中国现有国情,在华外资企业政治战略目标选择宜主要集中在2点:一是“政治庇护”,即通过良好的企业-政府关系来避免干扰、行政合理伤害;二是获取有价值信息、资源及某些“特殊待遇”,即通过良好的企业-政府关系来获取对企业有较高价值的信息、资源,寻求获得税收、土地使用、资源开采、行业许可等方面的优惠。

2.2战略行为选择

在中国转型经济条件下,为什么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或缺失却并未阻止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部分学者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关系”充当了“正式制度替代”的角色和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社会资源配置、经济生活和企业经营监管等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建立、维护和处理与各类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或行政职能部门的关系,历来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正如某位企业家所言,讲政治对中国企业家来说的确是一种重要能力……企业家要能把握国家的方针政策,清楚了解每一阶段的法律法规……企业家可以不从政,但是不能不关心政治……不能脱离党的领导,这是中国企业的立足点,中国企业通过接近和发展与政府的特殊关系而得到资源、保护和避免麻烦[4],在西方是良好的公司业绩帮助公司建立对政府的影响,在中国则是企业家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帮助企业获得更佳的业绩[5]。例如,Nee的研究发现在中国企业管理者与政府官员的关系网络与企业绩效正相关,Xin&Pear的研究表明关系对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Peng&Luo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管理者与政府官员的关系与企业绩效正相关,Li&Zhang基于中国新创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高管人员与政府官员的关系与新创企业绩效正相关,耿新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关系维度的制度性资源(主要指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与新创企业绩效正相关。然而,为什么企业与政府官员的良好关系能提高企业绩效呢?Xin&Pear认为在中国“关系”可以作为正式制度障碍的替代,Luo认为“关系”提供了在资源流动约束和政府干预环境下的资源灵活配置模式,通过外部关系获取的信息更可信、更丰富、更有用。Li&Atuahene-Gima认为管理者与政府官员的关系在中国转型经济条件下代表了一种独特的资源,Child认为,由于政府控制着部分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并具有项目审批和资源分配权力,因此管理者倾向于与政府官员维持较强的交往和接触[6-10]。

按照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中国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方的格局是不同的,西方团体格局中的人与组织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明了,是一种权利义务一致的法律关系,而差序格局中,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社会关系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由己及人的关系,所以没有权利义务概念,在差序格局中,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在差序格局下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实施对象和自己的关系程度,由于差序结构中的人际网络,是以自己为中心往外层层扩张的圆圈,范围的大小依据中心的力量而定,且离中心越远,影响力越小,因此,一切普通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11-12]。特别是在转型经济条件下,各级地方政府在促进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国家对各级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和任免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上交税收多寡等经济指标,从而使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具有干预地方经济和企业经营的主观动因和客观动因,促进其在决定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规模、速度和方向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并在其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也是许多资源的分配者,由此使得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官员掌握了大量有价值信息和资源,但是,这些有价值信息首先透露给“谁”,手中掌握的资源分配给“谁”,这些主要看对方和自己是什么“关系”,关系更近的企业通常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信息和资源,甚至在涉及到诸如环保、税收政策的执行时,也会根据对方与自己关系远近,而使用不同的标准。

因此,在华外资企业在构建、维护和管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时,必须充分考虑中国文化特点,处理好“公”与“私”2方面的关系,在“公”的方面,外资企业必须充分学习和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要讲政治,企业各项行为、经营活动必须与党的基本路线、政策方针保持一致,这样企业才能得到政府的认可,建立企业与政府良好关系。但是,仅仅具有良好的“公”的关系在中国还远远不够,如果不建立与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官员和工作人员的私人关系,则企业与政府的交往就只能是“公事公办”,严格按照程序办理,如上文提到,由于制度和管理的不完善,某些职能部门办事效率低下,使得在国外很简单的一件事,在国内则会变得很难,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跑很多次,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办成,诸如项目审批、土地审批、建设审批、行业许可证、生产许可证、销售许可证等事项的办理,如果没有官员的协调和打招呼,完全公事公办,可能会拖延很长时间。因此,外资企业在管理企业-政府关系时,必须对建立与政府官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良好私人关系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一旦与相关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官员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至少可以获得以下2方面的好处:首先,可以获取有价值的战略信息,例如,关于科技发展和环保方面的最新政策规定了政府将鼓励和支持哪些类型的技术和产品,限制哪些类型的生产技术和产品;关于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定了产业发展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规定了国家或政府重点资助或给予优惠政策的对象。一般而言,那些与政府官员“私交”更好、来往更频繁、得到信任程度更高的企业越有更大可能更早、更快获取更多、更新和更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某些政策正在制定过程中还未公开宣布,某些与政府官员私人关系良好的企业就提前知道了。其次,可以使企业能够获得稀缺资源、政策扶持和权力庇护(例如,获取优惠的税收政策,获取研发资金资助,获取生产或经营许可,获取土地使用权,协助其上市融资,协助其获取贷款,协助其交易达成,避免不必要的“权力干扰”),这是因为政府及相关部门一方面掌握和控制着相当数量稀缺性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其权力影响社会关系网络,还可以动员、使用其它资源或促进某些商业性交易的达成,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选择其帮助、扶持和稀缺性资源的分配对象时,通常会倾向选择那些关系更近、了解更多和更值得信赖的企业,这是因为中国人受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熏陶、洗礼,头脑中根深蒂固存在对陌生的、不熟悉的和“不知根知底”的人的不信任和“戒备心”,各类重要的信息、知识和资源不容易在“社会交往圈子”外流通,即便是利益交换也不容易在社会关系网络外发生,然而,成员对于圈子中的“自己人”则会大开绿灯,信息、知识和资源的流通和共享程度较高,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选择“关系好”的企业作为资源分配重点对象还可以获得“公”和“私”2方面的好处,一方面通过对“重点”企业的帮扶,使其发展壮大,可以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指标(如GDP指标),促进就业率提高,增加财政税收,从而可以提高其政绩,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其对企业的影响能力,从而使企业能够健康、稳定,按照国家宏观政策导向所确立的方向发展,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同时由于与帮扶对象的良好私人关系和相互信任,还可以使其在需要时从中获取或动员所需资源而不会产生其它麻烦。

外资企业要与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良好的“公”、“私”关系,需要的方法是不同的,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需要企业讲政治,顾大局,充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这些需要外资企业通过组织学习来实现;与各级政府官员或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则需要企业管理者或相关员工加强与政府官员或工作人员的私下交往,本着互利互惠原则,加强双方了解,逐步建立双方的信任关系。同时,由于在中国特定的文化和制度背景下,“公”的关系和“私”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通常良好的公关系可以促进私关系的建立,反之,良好的私关系也能更好地促进公关系,因此,外资企业应充分利用二者的相互促进关系,通过组织学习、社会交往活动,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公私关系,达成二者间的良性互动。

战略选择范文篇2

一、证券业重组是大势所趋

(一)券商合理结构的要求

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出现了一段时期的市场准入混乱局面。由于证券业高额利润的吸引,全国各地一窝蜂地、盲目地组建了许多证券机构,造成券商数量偏多、分布集中,规模过小、资本实力弱的局面。在美国,位居证券业前列的美林、所罗门兄弟、高励等十大投资银行,资本额占同业资本总额的3/4.而在中国,位于前15位的证券公司的资本和资产,仅为整个证券业的一半。可见,为改变目前我国券商市场集中率低、竞争激烈、低效无序的状况,建成金字塔式的中国投资银行体系,有必要对券商进行重组。

(二)维护证券业稳定的要求

由于券商间的无序竞争,券商违规操作从而发生巨额亏损的事件屡见不鲜。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保护广大投资者,需要对这些券商进行重组。例如1995年,万国证券由于在“3.27”国债期货事件中蓄意违规,濒于破产之际,由政府牵头将申银证券公司和万国证券公司合并组成了当时我国最大的证券公司——申银万国证券;1998年在君安因管理层少数人涉嫌违法,政府又促成国泰君安的重组。

(三)应对WTO竞争的要求

1988年4月,美国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合并成立花旗集团公司,形成一个大型的“金融超市”,业务范围遍布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对全球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分别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最后文本。该法案将取消30年代大萧条时期实行的限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跨界经营的法律,分业经营的壁垒终于被打破,可以预见在未来会有更多的这种大型“金融超市”出现。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本流动国际化的形势下,在我国加入WTO以后,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将是必然,我国券商将不可避免地与国外那些“航空母航”竞争,所以我国必须培育自己的超级大券商,而最佳捷径就是商间的重组。

二、证券业重组面临的问题

宏观上,券业重组是大势所趋;微观上,券商动力不足。

券业要重组,这是趋势。且不从远处说理由,单就眼前看,券业重组也势在必然。目前124家证券公司的数量是太多了点,按照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目前证券公司累加资产总规模7814.57亿元,相当国内一个中等银行的资产规模。尽管银、证、信、保的资产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很难作简单类比,但是仅仅从绝对数量来说,证券公司数量过多、市场集中度过低是十分明显的。

从业务空间和盈利能力看,由于证券公司业务种类比银行和保险要多,想象中业务空间非常大。人们常从中国经济增长率,居民金融资产数量和需要改制的企业的数量以及规模来说明证券业务的发展空间如何大。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测,现实中比较稳定的就两块:证券经纪佣金(包括息差)收入和证券发行收入。前者随着佣金自由化改革将大大下降(如果再推行银证通和网上交易,牺牲掉息差,影响就更大);后者近几年没有大的增长,每年一百家左右企业股票上市,筹资总量近年逐年减小,再加上国债和企业债发行,发行收入总量是可以计算的。单就这两项相对稳定的业务收入来说,养不活124家高成本运作的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应该成为券商的主营业务,可惜一出世就捅了娄子。如果不来大行情,两三年这项业务不会成为券商的利润来源。至于券商开展的其他业务,目前总体是只打鸣不下蛋。这两种情况决定,券业必然要重组,重组的目的不是要扩大规模,而是总体上要收缩规模、提高市场集中度。

券业宏观上要重组,这十分明确,但是微观上券商自身缺乏动力。了解一下各大券商的发展战略,增资扩股、上市、集团化经营是基本思路,没有多少把兼并重组放在重要位置。当然券商也有自己的理由。经过这几年的“比、学、赶、超”,大部分券商业务结构甚至存在的问题都趋同,合并后很难达到优势互补。大部分券商仍然受地方政府或某主管部门制约,并非完全独立企业。领导希望的是你要做大做强,不是被合并。从兼并双方来看,兼并者一般看重的是被兼并者的业务、市场和营业部资源;而被兼并者往往存在严重的资产质量或人员负担过重问题。实施兼并往往要付出沉重代价,且不透明。经过几年改制,大部分券商已经改造成股份制了,但是总体来说股权为国有部门或国有企业所控制,流动性差,要收购兼并很难有规范形式。从经营者角度看,大部分券商的核心管理层仍然是组织部挂号的准国家干部。只要企业不出现生存危机,一般不会轻易放弃经营权,被别人兼并。所有这些因素客观上阻碍了券业重组。

眼下的重组并不能解决券商面临的核心问题:业务竞争力。当然,重组热不起来的更深层次原因还在于重组并不能解决券商面临的核心问题。在短期内有效业务空间不会大幅度增加情况下,要生存并做大做强,就要解决业务竞争力问题。

讲到业务竞争能力,人们往往会列出一大堆,其实核心就四个方面。一是资产管理能力。券商的业务说到底都是以不同方式帮助客户管理资产。从咨询、到、到资产委托,都是资产管理业务。二是证券承销能力。这反映券商的客户资源。定价能力、营销能力和销售网络。三是企业并购能力。这反映券商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四是研究开发能力。这反映券商业务开发和创新能力。至于具体业务形式,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券商在资产管理业务上严重受挫,正在调整和收缩。但是从方向上来说,中国有着20多万亿金融资产,资产管理空间很大,创新方式很多。现在大券商热衷于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尤其是中外合资资产管理公司。参股或控股一两家资产管理公司,其意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代替不了对自己资产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经纪业务上,我们存在着“为经纪而经纪”的思想。总是在经纪业务形式上动脑筋。经纪业务原则上只能是资产管理业务的副产品。以多样化的资产管理业务(包括理财顾问)来带动经纪业务的发展是基本方向。单纯的证券经纪佣金只是金融中介业务的手续费,不可能在业务收入中占多大比重;在国际大证券公司中,谁也没有把单纯的经纪业务作为核心竞争力。

券商的证券承销能力尚没有得到市场检验。像过去那种无风险股票承销,竞争的是承销机会而不是定价能力、营销能力和网络资源,承销多少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要是综合类券商,家家都重视投资银行部门,但是往往只重视股票发行,忽视财务顾问。券商做惯了股票发行项目,都想挣大钱。做财务顾问,一个项目十万二十万;太费力;收费又难。投资银行能力本质上是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做财务顾问项目最能锻炼和检验你的这种服务能力。小项目不愿做甚至做不了,又怎能证明你能做大项目?目前,国内大企业每年成百上千万的财务顾问和管理咨询费,都让国外公司赚走了,国内投资银行界无动于衷。有项目就发,无项目就等,这怎能培养出对企业的服务能力?

至于研究开发能力,那更处于尝试阶段。研究归研究,经营归经营,还是普遍现象。经营部门希望研究部门开发新产品;研究部门希望经营部门提出明确需求。两者之间相互扯皮,缺乏分工配合。一些券商热衷于设计新的管理模式,为模式而模式情况十分普遍。管理是为了经营,管理的核心是有利于形成业务竞争能力。不跟业务经营结合起来,又怎能证明你的管理模式是否有效。

对整个业界来说,重组是为了控制数量,压缩规模,提高集中度,优化市场结构;对单个券商来说,重组是为了提高业务竞争力。

三、券商战略选择

加入WTO后,发展仅十年的证券市场无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未雨绸缪,及早研究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是国内每一家券商的明智选择。主要包括:

(一)实现规模经济的战略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界极力呼吁证券公司扩大规模并实行集约化经营,这说明证券界已经认识到规模小制约了证券公司发展的空间。扩大证券公司规模至少有两种方式,增资扩股,增加公司的自有资本,减轻公司运营资金的压力;兼并收购可以扩大公司营业网络。1.证券研究由目前的市场研究为主提升到以拓展传统业务和开展新业务研究为主。2.以开拓业务为基础,建立起覆盖全国的营业网络,并坚定的步入海外市场。

(二)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纵深发展,券商走多元化经营之路是大势所趋。考虑当前国内金融管制较为严格,以及国内证券市场对外开放需要一个过程,最近几年国内券商可以在以下三项业务上有所作为:一是资产管理业务。二是融资业务。三是财务顾问和某些金融衍生产品业务。

(三)打造自己的业务品牌

一个企业要持续发展,并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拥有核心业务,即品牌优势,而且要不断对其品牌赋予新的内容。证券公司的发展壮大,亦要走品牌之路。世界著名的券商,尽管经营广泛,但都有一项或几项独具特色的业务,在业内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他们靠自己的品牌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获得了良好的经营效益。

(四)完善证券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目前的证券公司除少量为股份有限公司外,基本上是采取有限责任的形式,按《公司法》的要求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设置了三权分立的模式,而且通过增资扩股也使股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分散。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产权明晰、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仍然任重道远。因为,我国证券公司国有性质未得以根本性的改变,即便增资扩股,引入的战略投资者也多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公司,由此导致的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1.证券公司股权结构的多元化。2.在证券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在引入独立董事过程中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独立董事的来源问题。二是独立董事的职责和独立性问题。

(五)迈向金融控股公司之路

券商迈向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证券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一条可选之路。随着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的逐步深入和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券商面临着来自国外的巨大竞争压力。而以目前我国券商的规模和实力,要想与国外的大牌投资银行一争天下,无异与舢板对航母,以卵击石。1.通过上市筹资藉以扩大规模是上策。2.通过优势互补进行强强联合。3.积极拓展。我国证券界极力呼吁证券公司扩大规模并实行集约化经营,这说明证券界已经认识到规模小制约了证券公司发展的空间。扩大证券公司规模至少有两种方式,增资扩股,增加公司的自有资本,减轻公司运营资金的压力;兼并收购可以扩大公司营业网络。4.并购依然是我国券商迈向金融控股公司的必然之途。最后,结合我国改革进程中试点先行的特点,少数管理规范、成长迅速并有志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券商可在一定范围内追求成为金融业内的特许经营试点企业。在这方面,作为金融控股公司的中信模式和光大模式是可借鉴的案例。但由于它们不具有普遍性,因而应当慎行。

战略选择范文篇3

(一)券商合理结构的要求

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出现了一段时期的市场准入混乱局面。由于证券业高额利润的吸引,全国各地一窝蜂地、盲目地组建了许多证券机构,造成券商数量偏多、分布集中,规模过小、资本实力弱的局面。在美国,位居证券业前列的美林、所罗门兄弟、高励等十大投资银行,资本额占同业资本总额的3/4.而在中国,位于前15位的证券公司的资本和资产,仅为整个证券业的一半。可见,为改变目前我国券商市场集中率低、竞争激烈、低效无序的状况,建成金字塔式的中国投资银行体系,有必要对券商进行重组。

(二)维护证券业稳定的要求

由于券商间的无序竞争,券商违规操作从而发生巨额亏损的事件屡见不鲜。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保护广大投资者,需要对这些券商进行重组。例如1995年,万国证券由于在“3.27”国债期货事件中蓄意违规,濒于破产之际,由政府牵头将申银证券公司和万国证券公司合并组成了当时我国最大的证券公司——申银万国证券;1998年在君安因管理层少数人涉嫌违法,政府又促成国泰君安的重组。

(三)应对WTO竞争的要求

1988年4月,美国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合并成立花旗集团公司,形成一个大型的“金融超市”,业务范围遍布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对全球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分别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最后文本。该法案将取消30年代大萧条时期实行的限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跨界经营的法律,分业经营的壁垒终于被打破,可以预见在未来会有更多的这种大型“金融超市”出现。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本流动国际化的形势下,在我国加入WTO以后,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将是必然,我国券商将不可避免地与国外那些“航空母航”竞争,所以我国必须培育自己的超级大券商,而最佳捷径就是商间的重组。

二、证券业重组面临的问题

宏观上,券业重组是大势所趋;微观上,券商动力不足。

券业要重组,这是趋势。且不从远处说理由,单就眼前看,券业重组也势在必然。目前124家证券公司的数量是太多了点,按照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目前证券公司累加资产总规模7814.57亿元,相当国内一个中等银行的资产规模。尽管银、证、信、保的资产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很难作简单类比,但是仅仅从绝对数量来说,证券公司数量过多、市场集中度过低是十分明显的。

从业务空间和盈利能力看,由于证券公司业务种类比银行和保险要多,想象中业务空间非常大。人们常从中国经济增长率,居民金融资产数量和需要改制的企业的数量以及规模来说明证券业务的发展空间如何大。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测,现实中比较稳定的就两块:证券经纪佣金(包括息差)收入和证券发行收入。前者随着佣金自由化改革将大大下降(如果再推行银证通和网上交易,牺牲掉息差,影响就更大);后者近几年没有大的增长,每年一百家左右企业股票上市,筹资总量近年逐年减小,再加上国债和企业债发行,发行收入总量是可以计算的。单就这两项相对稳定的业务收入来说,养不活124家高成本运作的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应该成为券商的主营业务,可惜一出世就捅了娄子。如果不来大行情,两三年这项业务不会成为券商的利润来源。至于券商开展的其他业务,目前总体是只打鸣不下蛋。这两种情况决定,券业必然要重组,重组的目的不是要扩大规模,而是总体上要收缩规模、提高市场集中度。

券业宏观上要重组,这十分明确,但是微观上券商自身缺乏动力。了解一下各大券商的发展战略,增资扩股、上市、集团化经营是基本思路,没有多少把兼并重组放在重要位置。当然券商也有自己的理由。经过这几年的“比、学、赶、超”,大部分券商业务结构甚至存在的问题都趋同,合并后很难达到优势互补。大部分券商仍然受地方政府或某主管部门制约,并非完全独立企业。领导希望的是你要做大做强,不是被合并。从兼并双方来看,兼并者一般看重的是被兼并者的业务、市场和营业部资源;而被兼并者往往存在严重的资产质量或人员负担过重问题。实施兼并往往要付出沉重代价,且不透明。经过几年改制,大部分券商已经改造成股份制了,但是总体来说股权为国有部门或国有企业所控制,流动性差,要收购兼并很难有规范形式。从经营者角度看,大部分券商的核心管理层仍然是组织部挂号的准国家干部。只要企业不出现生存危机,一般不会轻易放弃经营权,被别人兼并。所有这些因素客观上阻碍了券业重组。

眼下的重组并不能解决券商面临的核心问题:业务竞争力。当然,重组热不起来的更深层次原因还在于重组并不能解决券商面临的核心问题。在短期内有效业务空间不会大幅度增加情况下,要生存并做大做强,就要解决业务竞争力问题。

讲到业务竞争能力,人们往往会列出一大堆,其实核心就四个方面。一是资产管理能力。券商的业务说到底都是以不同方式帮助客户管理资产。从咨询、到、到资产委托,都是资产管理业务。二是证券承销能力。这反映券商的客户资源。定价能力、营销能力和销售网络。三是企业并购能力。这反映券商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四是研究开发能力。这反映券商业务开发和创新能力。至于具体业务形式,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券商在资产管理业务上严重受挫,正在调整和收缩。但是从方向上来说,中国有着20多万亿金融资产,资产管理空间很大,创新方式很多。现在大券商热衷于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尤其是中外合资资产管理公司。参股或控股一两家资产管理公司,其意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代替不了对自己资产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经纪业务上,我们存在着“为经纪而经纪”的思想。总是在经纪业务形式上动脑筋。经纪业务原则上只能是资产管理业务的副产品。以多样化的资产管理业务(包括理财顾问)来带动经纪业务的发展是基本方向。单纯的证券经纪佣金只是金融中介业务的手续费,不可能在业务收入中占多大比重;在国际大证券公司中,谁也没有把单纯的经纪业务作为核心竞争力。

券商的证券承销能力尚没有得到市场检验。像过去那种无风险股票承销,竞争的是承销机会而不是定价能力、营销能力和网络资源,承销多少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要是综合类券商,家家都重视投资银行部门,但是往往只重视股票发行,忽视财务顾问。券商做惯了股票发行项目,都想挣大钱。做财务顾问,一个项目十万二十万;太费力;收费又难。投资银行能力本质上是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做财务顾问项目最能锻炼和检验你的这种服务能力。小项目不愿做甚至做不了,又怎能证明你能做大项目?目前,国内大企业每年成百上千万的财务顾问和管理咨询费,都让国外公司赚走了,国内投资银行界无动于衷。有项目就发,无项目就等,这怎能培养出对企业的服务能力?

至于研究开发能力,那更处于尝试阶段。研究归研究,经营归经营,还是普遍现象。经营部门希望研究部门开发新产品;研究部门希望经营部门提出明确需求。两者之间相互扯皮,缺乏分工配合。一些券商热衷于设计新的管理模式,为模式而模式情况十分普遍。管理是为了经营,管理的核心是有利于形成业务竞争能力。不跟业务经营结合起来,又怎能证明你的管理模式是否有效。

对整个业界来说,重组是为了控制数量,压缩规模,提高集中度,优化市场结构;对单个券商来说,重组是为了提高业务竞争力。

三、券商战略选择

加入WTO后,发展仅十年的证券市场无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未雨绸缪,及早研究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是国内每一家券商的明智选择。主要包括:

(一)实现规模经济的战略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界极力呼吁证券公司扩大规模并实行集约化经营,这说明证券界已经认识到规模小制约了证券公司发展的空间。扩大证券公司规模至少有两种方式,增资扩股,增加公司的自有资本,减轻公司运营资金的压力;兼并收购可以扩大公司营业网络。1.证券研究由目前的市场研究为主提升到以拓展传统业务和开展新业务研究为主。2.以开拓业务为基础,建立起覆盖全国的营业网络,并坚定的步入海外市场。

(二)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纵深发展,券商走多元化经营之路是大势所趋。考虑当前国内金融管制较为严格,以及国内证券市场对外开放需要一个过程,最近几年国内券商可以在以下三项业务上有所作为:一是资产管理业务。二是融资业务。三是财务顾问和某些金融衍生产品业务。

(三)打造自己的业务品牌

一个企业要持续发展,并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拥有核心业务,即品牌优势,而且要不断对其品牌赋予新的内容。证券公司的发展壮大,亦要走品牌之路。世界著名的券商,尽管经营广泛,但都有一项或几项独具特色的业务,在业内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他们靠自己的品牌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获得了良好的经营效益。

(四)完善证券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目前的证券公司除少量为股份有限公司外,基本上是采取有限责任的形式,按《公司法》的要求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设置了三权分立的模式,而且通过增资扩股也使股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分散。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产权明晰、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仍然任重道远。因为,我国证券公司国有性质未得以根本性的改变,即便增资扩股,引入的战略投资者也多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公司,由此导致的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1.证券公司股权结构的多元化。2.在证券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在引入独立董事过程中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独立董事的来源问题。二是独立董事的职责和独立性问题。

(五)迈向金融控股公司之路

券商迈向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证券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一条可选之路。随着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的逐步深入和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券商面临着来自国外的巨大竞争压力。而以目前我国券商的规模和实力,要想与国外的大牌投资银行一争天下,无异与舢板对航母,以卵击石。1.通过上市筹资藉以扩大规模是上策。2.通过优势互补进行强强联合。3.积极拓展。我国证券界极力呼吁证券公司扩大规模并实行集约化经营,这说明证券界已经认识到规模小制约了证券公司发展的空间。扩大证券公司规模至少有两种方式,增资扩股,增加公司的自有资本,减轻公司运营资金的压力;兼并收购可以扩大公司营业网络。4.并购依然是我国券商迈向金融控股公司的必然之途。最后,结合我国改革进程中试点先行的特点,少数管理规范、成长迅速并有志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券商可在一定范围内追求成为金融业内的特许经营试点企业。在这方面,作为金融控股公司的中信模式和光大模式是可借鉴的案例。但由于它们不具有普遍性,因而应当慎行。

战略选择范文篇4

一、成本领先战略适合有实力的企业

当企业与其竞争者提供相同的产品和服务时,只有想办法做到产品和服务的成本长期低于竞争对手,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最终取胜,这就是成本领先战略。在生产制造行业,往往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扩大生产规模来摊薄管理成本和资本投入,以获得成本上的竞争优势。而在第三方物流领域,则必须通过建立一个高效的物流操作平台来分摊管理和信息系统成本。在一个高效的物流操作平台上,当加入一个相同需求的客户时,其对固定成本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自然具有成本竞争优势。那么,怎样才能建成高效的物流操作平台呢?

物流操作平台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相当规模的客户群体形成的稳定的业务量,稳定实用的物流信息系统,广泛覆盖业务区域的网络。

稳定实用的信息系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基石,物流信息系统不但需要较高的一次性投资,还要求企业具有针对客户特殊需求的后续开发能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物流系统,但任何第三方物流企业都不可能避开这方面的投入。

对于一个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除非先天具有来自其关联企业的强大支持,一般不大可能直接拥有广泛的业务网络和相当规模的客户群体,万事开头难,能否在一定时间内跨越这道门槛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讲,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如果能够在两到三年中完成业务量的积累和网络的铺设,企业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如果不能达成,往往意味着资金的浪费和企业经营的寒冬。

对于一个全新的企业,主要有三个途径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第一个途径是在严密规划的基础上,采用较为激进的方式,先铺设业务网络和信息系统,再争取客户。这种方式较为冒险,只有资金实力非常强的企业才可能这样做。一些外资公司就声称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全国成立几十家分公司或办事处。第二个途径是与某些大公司结成联盟关系,或成立合资物流公司以获取这些大公司的物流业务。在国内家电行业和汽车行业都有这类案例。这种方式较为稳妥,使企业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业务,但这种联盟或合资物流由于与单一大企业的紧密联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拓展外部业务的能力。最后一种途径是建立平台,它是更为缓慢的方式,边开发客户,边铺设网络。走这条道路的企业,必须认真考虑企业竞争的第二种战略,集中化战略。

二、集中化战略适合有一定自身优势的企业

集中化战略就是把企业的注意力和资源集中在一个有限的领域,这主要是基于不同的领域在物流需求上会有所不同,如IT企业更多采用空运和零担快运,而快速消费品更多采用公路或铁路运输。每一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取得成功。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所在及所处的外部环境,确定一个或几个重点领域,集中企业资源,打开业务突破口。在物流行业中,我们不难发现,BAXGlobal、EXEL等公司在高科技产品物流方面比较强,而马士基物流(MaerskLogistics)和美集物流(APLL)则集中于出口物流,国内的中远物流则集中在家电、汽车及项目物流等方面。集中化战略也告诉我们,在国内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普遍认可以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集中于那些较为现实的市场。应该强调的是,这种集中化战略不仅仅指企业业务拓展方向的集中,更需要企业在人力资源的招募和培训、组织架构的建立、相关运作资质的取得等方面都要集中,否则,简单的集中只会造成市场机遇的错过和资源的浪费。

三、起步较晚的新企业最可取的是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针对客户的特殊需求,把自己同竞争者或替代产品区分开来,向客户提供不同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而这种不同是竞争对手短时间内难于拷贝的。企业集中于某个领域后,就应该考虑怎样把自己的服务和该领域的竞争对手区别开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具有特殊需求的客户能够形成足够的市场容量,差异化战略就是一种可取的战略。在实际市场拓展中,医药行业对物流环节GMP标准的要求,化工行业危险品物流的特殊需求,VMI管理带来的生产配送物流需求,都给物流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提供了空间。其实,对于一个起步较晚的新企业,差异化战略是最为可取的战略。

当然,并不是说其他企业就不能使用差异化战略了,我们这里详细介绍一下该战略使用。

四、物流企业差异化战略选择的基本思路

物流企业不仅要考虑选择差异化战略,而且要考虑选择什么样的差异化战略。战略选择的焦点在于,一要维护预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另一个是要清醒地避免和缩小由于战略选择可能带来的风险。选择差异化战略可能带来的一个结果是顾客群缩小和单位成本的上升。从而导致服务价格的攀升。因此在差异化战略中要十分注意以优质的独特服务来降低客户的价格敏感性,以差异化独特性的深化来阻挡替代品的威胁而维护顾客的忠诚,并通过差异化品牌的创建来集中和壮大顾客群,在企业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实现单位服务成本和单位服务价格的下降。为此,在物流企业差异化战略的选择中,定位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是可供参考的两条基本思路。

1、定位差异化:定位差异化就是为顾客提供与行业竞争对手不同的服务与服务水平。通过顾客需求和企业能力的匹配来确定企业的定位,并以此定位来作为差异化战略的实质标志。差异化战略是以了解顾客的需求为起点,以创造高价值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终点。因此在企业决定其服务范围与服务水平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顾客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服务和服务要达到何种水平。

企业可以先选出在物流行业内顾客可能比较关注的服务要素,如价格、准确性、安全性、速度等要素。然后根据这些要素来设计调查表,每个要素设计0-10的11个分数等级,让顾客根据自己的期望和要求给各个要素打分。目的是找出大多数顾客普遍认为重要的要素、不重要的要素以及企业提供的多余的因素。调查表的最后要设计两个开放性问题:A您认为还应该提供哪些重要的服务项目?B您认为应该去掉哪些冗余的服务项目?这样企业可以明确了解到顾客需要哪些服务以及哪些服务要素对顾客来讲最重要。

接下来企业要对自身的能力进行评估,看看自己能为顾客提供哪些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必须要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否则要么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而这种提高了顾客的期望值又实现不了的承诺反而会让顾客感到更加失望。要么就是虽然是满足了顾客的需求,但成本却太高让企业得不偿失。根据顾客的需求与企业自身能力的协调匹配,让企业明确自己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在决定企业的服务方向后,企业要制定自己的服务水准。服务水平的制定要根据顾客对服务要素重要性的感知程度和竞争对手所提供的服务水平相结合来考虑。如果顾客认为重要的关键的服务要素,企业就应努力把自己的服务提高到行业最高水平之上。顾客认为是必要的但不是关键的服务要素,企业就只需保持在行业的平均水平。对顾客认为是锦上添花的服务要素,企业可保持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下,因为这些服务并非是顾客所看重的。而那些顾客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服务要素,企业完全可以取消,以此来降低成本。因此,在决定整体定位差异化的时候,必须要把顾客的需求、企业自身能力与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三个要素综合考虑。要做到三者的协调统一。

2、服务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就是对不同层次的顾客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定位差异化强调的是与竞争对手不同,而服务差异化则强调的是顾客的不同。对顾客再怎么强调他的重要性也丝毫不会过分。因为顾客是有差异的,想要以一种服务水平让所有顾客都满意是不可能的。顾客本身的条件是各不相同,对满意的期望自然也各不相同。因为每个顾客对企业利润的贡献也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顾客对企业的重要性也不会完全一样。并且重要的顾客对企业利润贡献大,自然他们要求企业提供的服务水平也要高。由于企业选择差异化战略,因此企业差异化的不同,它对重要顾客的认同,也会不一样。每个企业都会因其差异化战略而确定其重要的顾客群。

并且企业在实施差异化服务中与不同重要性的顾客建立不同的客户关系,提供不同水平的服务。一般来说,物流企业依据其差异化战略可以把顾客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企业贡献最大的前5%的顾客;第二类是排名次之的后15%的顾客;第三类是其余的80%的顾客。根据著名的帕托累20/80原理,20%的顾客创造了企业80%的利润。所以保留住这两类顾客就可保留住企业大部分利润来源。可见第一类顾客是企业最重要的顾客,第二类顾客也是很重要的顾客,而第三类顾客则是相对次要的顾客。对于这三类顾客分别采取差异化的服务方针。

战略选择范文篇5

关键词:战略变革路径依赖路径选择

近年来,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企业所处的行业与环境都趋向复杂、动态与不确定性的发展中。为了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基于环境的变迁和自身资源与能力的变化,有必要对原有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实施战略变革。所谓企业战略变革,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根据所处的环境、自身能力或资源整合与利用已经发生的变化,企业应对其自身整体能力进行评估,以及结合战略、管理与能力三者之间的动态协调性原则,改变企业战略内容的发起、实施、可持续化的系统性过程。本文对企业战略变革过程、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进行阐述。

企业战略变革过程

关于战略变革过程有两种情况:过程的类型及性质;过程的具体内容。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种情况。

prahalad和doz(1987)在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跨国公司战略问题的研究中区别了两种战略变革的过程:公司危机引发的“迅速”、“剧烈”的变革过程;公司主动引发的缓慢的变革过程。后者是战略变革的基本过程,前者是后者的极端情况。他们通过考虑影响战略质量的因素,认为剧烈变革过程其效果不及缓慢变革过程。英国战略管理学教授johnson和scholes(1993)对此问题的观点是:组织中的战略变革是渐进式的,偶尔会出现一些转型式变革,由此认为战略变革的主导过程是渐进式过程,是因为战略变革主要是基于企业已有的行事方式或惯例所形成的“影响路径”或“影响环”上的一个社会系统而进行的。沃尔贝达和巴登富勒在对大型多业务企业如何在变革力量和稳定力量之间的冲突中寻求平衡的战略更新的文献综述中提出,从时间机制而言,学术界认为,战略更新有两个过程:一个是非连续的间断性革命变化过程;另一个是缓慢进化过程。荷兰学者bobdewit和meyer(1998)通过对大量直接或间接性战略变革的文献整理发现,理论界有两个观点:非连续性变革视角的革命式过程观点;连续性变革角度的演进式过程观点。

关于企业战略变革的具体过程,prahalad和doz(1987)认为,几乎所有成功的战略转变都发端于一个关键的任命程序。然后,新任执行官对各级经理人员的认知过程施加影响。随后的变革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略和认知产生多样性;第二阶段是系列的决策和执行权力的微调;第三阶段是由于战略变革获得合法性地位而紧随的战略再定位。

企业战略变革的路径依赖

20世纪70年代末,美日一些学者在对许多美国或日本企业经营中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后,企业管理的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就已形成了一种共识: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企业成长与发展水平存在影响。

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三个基本功能上: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以及协调功能。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引导着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战略管理者自觉地选择符合企业长期利益的决策,并在决策组织实施过程中自觉地表现出符合企业利益的决策,以及符合企业利益的日常行为;文化的协调功能主要指在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引导下,企业各层次和部门员工选择的行为不仅是符合企业的长期和短期利益,而且必然是相互协调的;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指员工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自觉地根据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

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变革的主要影响因素,明显地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路径依赖本是制度经济研究中的一个常用概念。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战略变革决策及其组织实施也表现出类似的特征。影响企业战略变革的上述因素明显地表现出路径依赖的三个特征:企业文化的组织记忆特征;企业家的行为选择受过去经验的制约;核心能力的刚性特点。

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这种作用,使得企业文化基本上反映了企业组织的记忆。在历史上形成的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被实践证明的一种成功的行为方式,以及这种行为方式所体现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可、广泛赞同的,异质价值观基本上是不被接受的。企业文化越强有力,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统一性就越被强调,异质价值观越受排斥。显然,作为组织记忆的企业文化,制约着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并通过对员工思维方式的影响,限制着企业员工以及企业的行为选择,从而制约着企业经营战略的变革。

企业家的职能或经验背景可能使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过去的经历作为今天行为选择的参照系,作为组织记忆的文化则对上述因素产生着综合的作用,企业的战略变革可能因此而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要超越路径依赖,使企业成长与发展摆脱过去的阴影,必须运用虚拟组织,构造战略联盟,用企业的知识创新,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改造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学习;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制度上保证和促进经营者行为的合理化。

核心能力的刚性特点限制着企业战略变革方案的制定与选择,为了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展,克服战略变革中的路径依赖特征,必须塑造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去理解。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必须有利于企业组织及其成员的学习;企业文化本身必须是不断学习的产物,文化所体现的不再仅仅是企业组织过去的成功经验,而与战略变革所需适应的企业内外环境中的价值观念或思维方式相一致。企业战略变革的主要方式

企业战略变革虽然有很多因素影响,但是只要企业在变革过程中把握好相应的对策和路径,就能够持续获得竞争优势。企业战略变革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企业理念

企业战略变革首选的理念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体现企业自身个性特征的,促使并保持企业正常运作以及长足发展而构建的反映整个企业经营意识的价值体系。它是企业统一化的可突出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差异性的识别标志,包含企业使命、经营思想和行为准则三部分。调整企业理念,首先,确定企业使命,即企业应该依据怎样的使命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它是企业行动的原动力;其次,确立经营思想,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观念、态度和思想,给人以不同的企业形象;最后,靠行为准则约束和要求员工,使他们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必须奉行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则。调整企业理念,给企业全新定位,这是一种企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只有在这种不断地演化、渐进变革中,才能够构建新的企业战略,企业才能重生,才能得到发展和壮大。在重新调整企业理念时,首先与行业特征相吻合,其次在充分挖掘原有企业理念的基础上赋予其时代特色,最后企业理念和竞争对手有所区别。

(二)企业战略重新进行定位

如何实施战略定位是战略变革的重要内容,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观点,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战略定位实际上就是在价值链配置系统中从产品范围、市场范围和企业价值系统范围三方面进行定位的选择过程。产品的重新定位,对于明星产品,由于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强,也是高速成长的市场领先者,对其要多投资,促进发展,扩大市场份额;对于“金牛”产品,由于具有规模经济和高利润优势,但有风险,对其维持市场份额,尽可能多地榨取市场利润;对于问题产品,虽然产品市场吸引力强,但由于要加大投资,因此主要考虑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回成本;对于“瘦狗”产品,企业的对策就是尽快地售出剩余产品然后转产。对于市场和企业价值系统的重新定位,由于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其竞争优势来源于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等过程,来源于企业的价值链配置系统,就是这个系统在市场与企业之间不断地传递有关价格、质量、创新和价值的信息,从而为企业营造和保持新的竞争优势。

(三)重新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

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要围绕战略目标实现的路径来确定不同层级的管理跨距,适当的管理跨距并没有一定的法则,一般是3至15人,在进行界定时可以依据管理层级的不同、人员的素质、沟通的渠道、职务的内容以及企业文化等因素。在设计组织结构时,还要充分考虑企业各部门顺利完成各自目标的可能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合作协调性、各自分工的平衡性、权责明确性、企业指挥的统一性、企业应变的弹性、企业成长的稳定性和效率性、企业的持续成长性。通过重新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理清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改变指挥混乱和权责不对等的现象,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BernardBurnes.变革时代的管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战略选择范文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战略战略选择

一、引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特网最伟大的应用之一——电子商务,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新形势和新内容。电子商务最初起源电子数据交换(EDI),而真正应用于商务活动的电子商务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那时的因特网已经由军用转向民用对公众开放,一些行业创新者创造性地将因特网应用于传统的商务活动。从那以后,这种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一发不可收拾,介入到了越来越多的行业之中,它使传统的交易不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改变了商业模式,增加了商业机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然而,随着电子商务企业数量由少到多,电子商务水平由弱到强,企业在享受电子商务优越性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于是,作为电子商务企业个体不得不实施适当的战略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二、利用波特五种竞争力模型分析电子商务企业

任何一个企业都时刻处在一个变动的环境之中,这个变动的环境给企业既带来了机会,又带来了威胁。如何提高抓住机会,面对威胁的能力是企业界和学术界一直在研究的问题,这个能力体现在该企业在它所处行业中的竞争强度,而竞争强度又取决于市场上存在的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它们分别是: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的威胁、供应方讨价还价的能力、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和行业中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如下图)。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如此,它拥有巨大的市场机会,但在得到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威胁和挑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电子商务企业数量的增加,上面这五种力量的联合强度越来越大程度地影响着电子商务企业的盈利能力。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现在的投资者和一些传统企业越来越关注电子商务这块巨大的市场,电子商务企业会日益增多,再加上一些大型电子商务企业通过扩张合并等方式进军市场,必然会给电子商务领域带来激烈的竞争。

2.替代产品的威胁。对于电子商务领域来说,它的替代产品是同行的传统企业,人们可以不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得到类似的产品或服务。

3.供应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实施电子商务的企业不仅要面临自己产品的供应商,还要面临软件供应商和实现信息化的设备供应商,供应商们都有自己一套讲价还价的手段和方法。一般地,尤其是面对后两种供应商时,隔行如隔山,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就更难以对付。

4.购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水平的提高,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更加快捷和方便,这些都有利于网络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的增强。

5.行业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如今的电子商务行业不是独占一方,现有的电子商务企业之间已经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激烈的竞争。

三、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

从表面看,电子商务领域是一片光明、繁荣的景象,充满机遇,可实际上,它正在面临威胁,即将面对更多更巨大的挑战,电子商务企业很有必要思考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战略,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提高盈利能力。1.经营业务战略。指企业在特定的市场或行业中通过某种手段,使自己具有某种独特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和传统企业一样有以下三种经营业务战略可以选择:成本战略、差异化和集中化。

(1)低成本领先战略。低成本领先战略就是企业要想办法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低于竞争对手,从中得到竞争优势。实施这种战略是有条件的,企业要在现代化设备方面进行大量领先投资,采取低价位的进攻策略,利用低成本给企业带来高额边际收益,要建立严格的,以数量目标为基础的成本控制系统和具有结构化、职责分明的组织机构,实施最有效的控制。成本领先战略可以使企业在进行交易时把握更大的主动权抵御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可以使企业建立起巨大的生产规模,产生规模效益,形成行业进入障碍,使他人很难进入该行业。但是,这种战略有它的危险之处,比如可能一味追求低成本,企业丧失了预见产品的市场变化能力,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即使价格再低,顾客却不喜欢;还有就是生产技术的更新可能使过去的投资变成无效的资源等等。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的竞争主要来自同行传统企业和同行电子商务企业这两个方面,由于电子商务企业固有的成本优势,和传统企业相比,它在低成本方面已经占有优势,在这个方面,它需要考虑更多的是和同行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竞争。

(2)差异化战略。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与众不同,在顾客看来具有独特性,从而建立竞争优势。差异化战略要求企业有很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和创造性的洞察能力,要求企业在产品质量和技术领先的声望,在研究开发以及市场营销职能部门要具有很强的协调性。它能使顾客缺乏与之可比较的选择,降低购买者对价格的敏感,降低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能使顾客对本产品或服务的信赖,使得替代产品无法在性能或服务上与之竞争。但这种战略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首先,生产成本可能较高,如果与成本领先者的产品或服务相差太大,顾客可能牺牲差异化的性能、服务或质量而去购买价位低的产品或服务;其次,差异化可能被竞争对手模仿,削弱差异化产品或服务的优势。在同行业的电子商务竞争中,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比如在旅游行业中,携程旅行网就是利用先进的电子通讯手段,为会员提供快捷灵活、体贴周到和充满个性化的服务来建立独特竞争力,形成自己品牌的。

(3)集中化战略。集中化战略是只针对有限的细分市场的,核心是针对特定的顾客群,它可以分为产品线集中化战略、顾客集中化战略和地区集中化战略。现在已经有很多专业化经营的电子商务企业,比如专门经营古玩、邮票、玉器等等。电子商务企业通过集中化战略选择了一个细分市场以后,还可以考虑是采取低成本战略还是差异化战略,这是它的两种变化形式。

2.实施合作战略。就是两个或以上的企业实体通过合作,将能源、技术、资产等结合在一起共同使用求得发展,它有利于企业进入新市场获得新技术,从其他组织、个人甚至竞争对手那里获得所需的技术和人才,并迅速提高竞争能力,占领新市场。一般来说,电子商务企业至少可以寻找以下两种合作对象:传统企业和相关行业。(1)与传统企业合作。互联网的精髓在于速度,正是这个速度给电子商务带来了巨大商机,这样的商机是传统企业无法想象的;而传统企业的优势在于业务,它拥有自己的业务流程,拥有自己的客户群,拥有自己的品牌和高质量的业务处理能力,这些也是电子商务企业梦寐以求的东西。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一般在品牌、知名度和物流渠道上的花费了过高的代价,使得在近期内很难有盈利的可能,如果这些企业取得和传统企业的合作,那将是它们正确的选择。近些年来,多数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合作战略获得了网上竞争优势,又吸收了传统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摆脱了经营初期亏损的局面。(2)与相关行业合作。所谓相关行业是指与自身行业相关的行业,这些行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自己行业的产品或服务能形成很好的互补作用。例如网上商城的相关行业有银行业、大型门户网站、电信集团等等;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相关行业有娱乐业、银行业、保险业、航空公司和电信集团等等。如今有一大批电子商务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合作伙伴。淘宝网取得和搜狐的合作,搜狐旗下六个网站都为淘宝网提供网络营销平台;网易和易趣之间合作共同开发了一个联合品牌拍卖频道:*中国建设行和阿里巴巴合作联合支付宝龙卡相关业务;携程旅行网与国内外航空公司、电信集团、保险公司等多家相关行业公司取得合作。这些都是电子商务企业为赢得竞争优势实施的与相关行业合作的战略举动。

另外,在与相关行业合作的同时,还要考虑在企业之间建立技术标准联盟,企业之间标准的竞争之所以越来越激烈,是因为技术标准能够获取价值链中的大部分增值。如果电子商务企业之间在技术标准建立上结成联盟,共同开发与制定行业标准,一定能大大提高标准化效率和企业竞争优势。

3.职能拓展战略。指企业可以“向前扩张”和“向后扩张”求得发展,由电子商务企业本身承担起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和面对顾客的职能,可以通过横向收购,纵向收购,公司业务重组等方式得以实现。比如航空公司依靠强大的电子商务系统承担起机票零售业务,成立自己的旅行社,从事旅游、租车、宾馆预定等等业务。携程旅行网收购北京现代运通订房网络,成为中国最大的宾馆分销商;收购北京海岸航空服务公司,建立全国统一的机票预定服务中心;收购上海翠明国际旅行社,扩大自己的规模。国际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在全球有了六个站点的时候,它就开始考虑第七个全球站点的建设,于是成功地收购了卓越网,通过卓越获得了中国这一全球最活跃的市场。还有E_bay、当当等等一些大型电子商务企业也正在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进行业务整合,这些企业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正是因为它们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实施了职能拓展战略。

除了在业务职能的拓展以外,电子商务企业还可以利用网络环境使其他方面的职能得以延伸,生产、研发、财务、人事职能等等。比如神华集团为了提高财务人员工作质量和实现公司财务管理的规模效益,增强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它将信息技术和管理融合,构建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成功地把财务管理职能拓展到了企业外部前端供应链和后端客户关系的管理。

4.知识型客户关系管理战略。知识管理是指通过对与客户互动过程中所获知识的创造,交流和应用来使公司业务增长和价值最大化,维持竞争优势。而知识型客户关系管理就是指应用于电子商务关系管理的知识管理原则。它能够通过从客户那里获得的知识,预测客户行为,从而开发出迎合顾客偏爱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一般包括三个平行阶段:知识获取阶段、共享阶段和运用阶段。

(1)电子商务企业要针对问题,通过多种手段从顾客那里获得相关信息,除了借助搜索服务以外,还必须利用有生命的网络智能系统来支持对客户的识别、交流、获取和持留。虽然不是每一位顾客都会在网络上明显地留下真实完整的信息,但是电子传输系统常常会留下客户的一些足迹,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客户的需求和偏好。

(2)要吸收和消化去伪存真后的有效信息,通过分析讨论,认识自身产品或服务与顾客需求之间的差距,确定下一步方案。

(3)要通过得到的客户知识整合学习成果和经验并应用到决策之中,开发出迎合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总之,知识型客户管理管理就是要将客户知识转换成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可持续价值源泉。

战略选择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体育营销;特征分析;战略选择

1体育营销的内涵与我国体育营销现状

一般而言,体育营销是以运动项目为原动基础,以著名运动员群体或运动队等为感召体,以产品销售为终极目标,通过实施公共关系、市场推广、广告促销和产品测试等市场技术,来销售企业产品。它是按照市场规律,结合企业需要,整合企业优势资源,通过所赞助的体育活动来树立企业形象,推广企业品牌,创造消费需求,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的一种独立的营销手段。同时,体育营销也是一种战略,是依托于体育活动,将产品与体育结合,把体育文化与品牌文化相融合以形成特有企业文化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把体育作为商品销售的体育产业营销,还包括企业通过体育来进行的市场营销,它是个复杂的系统执行过程,需要企业在体育赞助的同时,对企业产品、企业形象重新设计、定位,使之与体育文化相符,还要整合企业的资源,综合运用多种形式,使体育文化融人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形成企业与消费者的共鸣。它有着其他营销战略不具备的优势:首先,体育赞助的效果自然、易于被接受。体育赞助实质上是一种软广告,但是由于广告并不单独出现,因而商业性及功利性不像硬广告那么明显。

其次,体育赞助沟通对象面广量大、有针对性。在重大比赛现场,观众动辄成千上万,媒体报道更是不计其数。即使一些地方性的赛事,只要组织得好,观众也会十分踊跃,因此非常有利于企业与目标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三,体育营销最大的特点就是公益性。可以说,体育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赞助体育,进行体育营销的市场运作,其作用是普通广告所不能达到的。

从理论上而言,体育营销尚未形成科学的学科体系,因此对其概念至今没有权威的界定。国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定义及运作的手法。企业在实际运作中也基本上是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然后再结合中国国情创造出许多中国式的体育营销,其中不乏成功的经验,但更多的是不足与缺陷。例如把体育赞助、体育明星等同于体育营销、用事件营销操作体育营销、将体育作为商品销售的体育产业营销理解成体育营销的全部等等。此外致力于体育营销的本土公司几乎为零。据一位营销界资深人士透露,目前国内虽有不少体育营销机构,但它们的市场顾问、策划几乎都带有外资、合资或由国外背景公司承担的影子。随着中国体育市场的不断繁荣,面对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本土营销公司在这方面明显有些力不从心。在全球性体育机构的市场合作与价值开发(包括中国市场的合作机会)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级体育项目的运营及企业合作等方面,中国的体育营销尚未涉及。此外,全球顶级赞助企业体育战略的规划及实施以及如何对体育与权益进行延伸与保护、运用体育营销打造企业的内部核心竞争力方面,中国的体育营销尚未有完整的思路;而对体育明星的战略投资、体育营销与媒体的结合、体育的最佳组合、体育营销的价值评估及调研等,中国体育营销均缺乏足够的关注与实施的能力,而这些对中国企业而言恰恰是当前最需要了解和学习的。

2我国体育营销的特征分析

我国体育营销是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特别是体育赛事被越来越多的国人关注应运而生的。随着国人日益关注健康和追求生活质量,能为国人带来娱乐和健康的体育运动就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体育赛事更是成为很多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微观经济学的视角来讲,每个企业都以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和自身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体育营销的功能正是在帮助企业实现自身的终极目标中得以完全展现,它向更多的观众介绍新的产品或服务;在目标市场上吸引和争取到更多的潜在客户;强化与目标市场的联系;并不断取得观众对企业的好感;以利于进入一个个新市场;同时提升企业的形象;大大提高企业的销售额,获得可观的利润。

2.1我国体育营销的社会公益性特征

体育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赞助体育,进行体育营销的市场运作,其作用是普通广告所不能达到的。体育营销的公益性和社会性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体育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赞助体育、支持体育极大地体现了人文关怀,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体育运动最能集中公众的注意力和情感,体育运动热烈、紧张、激动的场面及其所代表的拼搏、平等、快乐、健康等都极易得到普遍的认同,体育营销将这些人类情感作为企业品牌形象的内涵元素,可以使赞助商的公众形象和品牌都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认同,从而深入民心。世界上很多知名企业都是在赞助体育事业的过程中树立了全球公益形象。

2.2我国体育营销的中国文化特特征

经济的全球化和互连网的广泛运用,使得全球采购、全球市场推广成为一股潮流。全球化营销意味着要在世界范围开展营销工作,这就需要借助一个合适的载体来表达企业的营销诉求,并能克服世界各地在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获得全球消费者的认同。”体育”由于其特有的激情、活力、精彩等特点,受到全球不同种族、性别、年龄的观众的喜爱,是世界上除音乐以外的“国际通用语言”,最能够集聚全世界人的目光。因此,体育营销是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品牌的极佳方式。世界上很多知名企业都是在赞助体育事业的过程中树立了其全球品牌的形象。全球性的体育赛事潜伏着无限商机。一项来自美国本土针对奥运赞助商形象的调查显示,64%的受访者比较愿意购买赞助厂商的产品。精明的商家早已认识到体育背后蕴藏的无限商机,借助体育赛事开展的营销活动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达到提高销售额和利润的目标,更重要是体育运动所推崇的公正、公平更能使厂商的宣传效果和品牌价值提升到较高的水平。

2.3我国体育营销的国际竞争特征

世界杯、奥运会等国际性体育活动往往全球瞩目,成为最具全球性的市场推广平台,因而成为大型跨国公司竟相争夺的目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TOP全球赞助商包括可口可乐、柯达、斯沃琪钟表、斯伦贝谢、恒康人寿、三星、通用汽车、松下电器、VISA等大型跨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并驾齐驱大大抬高了赞助商的社会形象。一家国际赞助调查机构的问卷调查显示:奥运会的五环标志比任何一家企业标志都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被选为奥运会指定赞助商就意味着该产品是世界知名的产品。这无疑会提升企业和品牌的形象。我国品牌通过体育营销获得成功的案例不多,大多数案例都有给人浅尝辄止、无疾而终的感觉。只有李宁牌通过打奥运这个全球瞩目盛会的牌子,不但用体育营销战略攻占中国市场,而且正在逐渐走出国门。在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健儿们身着“李宁”领奖装备登上奥运领奖台,无疑有着非常强烈的品牌效应。李宁牌终结了中国运动员穿外国运动品牌登台领奖的尴尬历史,它已经是连续五次为国家奥运健儿提供领奖装备,它产生的品牌效益是无可估量的,对李宁牌保持其地位也有很大帮助。

3我国体育营销的战略选择

3.1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服从于品牌战略

赞助体育不是目的,目的是利用体育营销来达到提高品牌认知程度。国外做体育营销其实最成熟的是体育项目的营销,即体育产业化营销,对于企业如何通过体育来做自己的品牌营销,也没有相应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操流程,最大原因就是品牌理论与体育营销理论的接口理论体系没有形成。我国很多企业在体育营销上比较热衷赞助体育明星,因为比较容易操作,同时容易赚钱,但这些和体育营销的各种内容之间是没有什么关联性的,或者说没有从品牌的内涵上进行运作,基本上属于追求时尚,最明显的是纳爱斯,在世界杯期间大力推广“买纳爱斯送世界杯球票”活动,纯粹是赶世界杯而操作,连企业产品及品牌与这个体育营销到底有什么关系,根本就不是他们所要关心的内容,纳爱斯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家庭主妇,而世界杯主要关注群体却是男性观众,这归根到底显然是短期利益作怪。

3.2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突出文化融合

体育营销与其他营销方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年轻、健康、积极、向上,这是体育文化应有的内涵,如果企业能够寻找到品牌与体育文化的结合点,那么借助体育文化就可以建立品牌文化系统。何将体育所蕴含的因素与品牌核心理念联系在一起,是体育营销的战略重点。可口可乐有一经典笑话:”我们只需要遵循一种简单哲学。如果它是移动的,就赞助它;如果它是静止的,就把它涂成红色并刷上可口可乐的标志。”从这里一方面我们知道可口可乐对体育营销的热衷,但更多的是感受到它对品牌价值的一贯性和持续性,热情、自由、奔放是可口可乐的品牌诉求,为让这种核心价值传播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可口可乐可谓费尽心思,自从找到体育营销载体后,它自然而然成为体育营销忠实的拥护者。

3.3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善于以点带面

在体育营销中,如果企业抓住了一个体育热点,就要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无限地将这点扩大,通过一点带动全面。金六福酒用米卢作形象代言人就是这样,既然认可米卢的影响力,就要以他个人形象及影响力为杠杆,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所以金六福将米卢第一次到中国、第一次执教中国队、第一次带领中国队冲进世界杯、第一次给中国球迷带来快乐、第一次品尝金六福酒,一直到最后引出“中国人的福酒”这样的品牌定位高度联系起来,将各种决定品牌价值的因素通过米卢贯穿起来。而当时米卢正带领中国足球队在2001年冲击世界杯的预选赛中胜利出线,米卢成为拯救中国足球的英雄,毫无疑问,米卢是中国足球的大福星,正好体现金六福是“中国人的福酒”。所以说米卢是点,品牌是面。

3.4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有充足的资金投资

我国很多企业在这一点上认识不足,以为赞助商的地位拿到手后,利用体育活动中那几块场内广告牌或者运动员身上的几个商标、或者主办方开发的几项专门为赞助商举办的营销活动就会将巨额庞大的赞助费赚回来。市场的现实是,没有多少消费者会留意到场内外的那几块广告牌,而且单纯是场地广告和营销活动所能覆盖的面积是很有限的。企业的着重点应该是多花点时间考虑如何将资金用于新的宣传和促销方式去获得更好的效果。许多公司赞助款外的预算不足,使得他们不能有效利用所购买的赞助权而失去了市场商机。国外成熟的厂商在接到一项体育活动的邀请赞助函的时候,如果厂商的营销预算在赞助体育活动后的款项不足赞助款的5倍以上,一般他们都会考虑拒绝赞助,因为他们除赞助款以外的营销预算不足以支持开发赞助权所带来的营销收益。获得赞助商地位之前,要制定详细的营销开发计划,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赞助款项有效和科学合理的使用。

3.5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有创意竞争意识

往往在一场重大体育项目启动时,有许多企业都会努力将自己的品牌向消费者推广,要使自己的品牌在众多商家中脱颖而出,除了重金争取独特方式之外,在表现方式与策略上就要好好思考如何吸引消费者眼球,以及通过各种独特方式建立强势品牌定位。在世界杯期间企业的广告也是缺乏创意。国内的企业在世界杯赛前、赛中广告的创意不是很好,无论是产品广告还是企业形象广告让人觉得很牵强。统一的企业形象广告的冰上舞蹈让人感觉到莫名其妙,怎么也与冰红茶联系不上,广告的片尾贴上任何一家企业的标识都可以。雪花啤酒试图启用杨晨,迅速在全球提高知名度,但球星与产品之间联系不够,创意简单,只停留在表面,广告既没有激情又缺乏幽默,根本吸引不到球迷对品牌的偏好。

3.6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界定营销边界

体育是无边界的,但体育营销却是有边界的,全世界的戏迷都可以对同一场世界杯的精彩而欢呼,但不是每一场球都可以让所有的球迷心动。好像明基,虽然它想做世界品牌,但目前它向世界市场进军的焦点区域却是欧洲,所以它选择赞助欧洲杯,相反,联想期望建立世界品牌,因此舍中国足球而冒险参加了奥运会的TOP计划,营业收入远远高于联想的麦当劳认为其品牌价值与奥运并不是那么相称,就放弃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TOP计划,所以,体育营销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的一种营销方式。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掌握营销边界,就必须要明确消费者需求,努力提高赛事的吸引力。既努力提高赛事的比赛水平,又努力发掘本土体育市场的潜力。随着中国体育的迅速崛起,外国商和赞助商对于中国市场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所以,需要相关体育协会尽快提高这些赛事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吸引更多的买家和投资。

战略选择范文篇8

[关键词]CEO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企业根据其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状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为不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对企业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企业战略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新战略的创新性;二是新战略对原有战略继承性。而战略的选择受企业领导人特别是企业CEO的价值观及对企业的忠诚度等因素的影响。企业CEO作为企业的“第一把手”,实际上起着企业掌舵者的作用,是企业的风向标,他的价值观、个人喜好和经营策略对企业战略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那么,CEO与企业战略选择之间究竞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柯林斯在5年的时间里,和21人的研究团队对1965年以来《财富》杂志历年500强排名中的每一家公司逐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只有11家公司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同时,他还发现:公司从优秀到卓越,跟从事的行业是否在潮流之中没有关系,事实上,即使是一个从事传统行业的企业,即使它最初默默无闻,也可能卓越。更令人震惊的是,柯林斯指出:从公司之外请来的被奉若神明的名人CEO,往往对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过程起消极作用。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与从企业内部提拔的CEO相比,名人CEO缺乏对企业的忠诚,他们往往把企业作为增加自己名望的跳板,不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来经营;二是外部聘请的名人CEO缺乏对企业的了解,不能很好的继承企业原有战略并发扬光大;三是外部聘请的名人CEO会花很大精力频频在各种媒体上出现,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而不是全身心的投入企业经营。

柯林斯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要想使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如果要想使新任CEO对企业原有战略有很好的理解与继承,CEO应该从企业内部提拔。针对这一研究结果,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对任何想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企业,这一结果真得成立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以下分析。二、案例分析

为回答上文提出的问题,我们引入柯达和IBM两个大型企业。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柯达小档案:1886年,乔治·伊斯曼研制出第一架自动照相机,并给它取名为“柯达”,柯达公司从此诞生。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1964年,立即自动相机上市,当年销掉750万架,创下了照相机销量的世界最高记录;1966年,海外销售额达21.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中排名第34位,纯利居第10位,当时位于感光界第2的爱克发销量仅及它的六分之一;1990年,在品牌顾问公司排名的10大品牌中,位居第4,是感光界当之无愧的霸主。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小的问题,由于传统相机市场的不断委缩和数码相机市场的不断扩大,柯达正面临着失去自己行业“老大”地位的危机。究其原因,简单的说可以认为是其在数码相机市场的迟钝反应。但实际上,企业领导者,特别是CEO的内部提拔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由于没有新鲜血液的输入,内部提拔造成企业对传统相机市场的一再的高估和对不断扩大的数码市场的忽视。实际上,柯达也已意识到这一点,2005年5月11日,柯达公司宣布,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丹尼尔·卡普将于今年6月离职,现任总裁安东尼奥·佩雷斯将接任首席执行官一职。而彭安东于2003年4月才加入柯达公司。在此之前,他曾在惠普公司任职25年。在惠普公司任职期间,他曾经担任惠普公司消费业务总裁,引领惠普公司建立了数码影像和电子出版业务。

其次,我们来看一看IBM,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是众所周知的计算机领域龙头老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它的一举一动都对整个产业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1985年IBM通用大中型机独占世界市场的70%,大型机的毛利率高达85%、中小型机毛利率也高达50%。那时,人们惟IBM马首是瞻。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小机器化动向使大型机失去往日的风光,而它培育起来IBMPC兼容机厂家反而成为它的竞争对手,在促使IBMPC壮大的过程中,它成了为人作嫁衣裳者,真正的实惠落在微软和英特尔身上。大多数学者认为,IBM没有在PC机上继续保持老大地位,主要是由于它不能及时发现市场对PC的需求变化并采取强有力的应变措施,而是满足于大型机市场带来的丰厚利润。实际上,CEO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第一把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连续几届的CEO都从企业内部提拔,企业缺乏对外部市场的深入认识,一味的满足于原有的大型机市场带来的丰厚利润,缺乏对企业战略的创新,因此IBM失去了PC机市场。实际上,IBM也逐步认识到了这一点,在1993年任用完全外行的郭士纳为CEO,正是想通过新鲜血液的输入改变企业当时的困境,实现企业的扭亏为盈,事实证明,外行CEO的聘用是正确的,IBM在郭士纳的带领下逐渐实现了扭亏为盈。

引用柯达和IBM的案例只想说明这样一个事实:为保证企业战略在具有继承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企业CEO不一定要从内部提拔,适当的时候也应该从外部聘用,以使企业引入新的战略思想和决策。

三、结论

《从优秀到卓越》认为,企业要想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就应该从企业内部提拔CEO,这样可以确保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和对企业原有战略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而柯达和IBM的案例又说明在适当的时候,企业还是应该从外部引入CEO,实现对企业原有战略的创新。那么,究竟什么时候CEO该从企业内部选拔,什么时候又应该从外部引入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外部环境是否稳定和企业的经营状况两方面来考虑。

当外部环境动荡不定,企业的经营状况又很差时,可以从外部引入CEO;

当外部环境动荡不定,但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时,可以从外部引入CEO,也可以从内部提拔,同时可设立负相关的参谋职位。即外部引入的CEO设一从内部提拔的参谋,而内部提拔的CEO可设一外部引入的参谋;

战略选择范文篇9

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观念是“以消费者需要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我们说这一观念的产生相对于以往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而言是一次企业经营思想上的革命的话,那么,绿色营销观念将掀起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的一场新的“革命”。这场新的营销革命刚刚拉开它的序幕,它所涉及的范围、涵盖的领域以及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将是以往的营销观念演变所难以比拟的。本文试图从这一观念产生、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去探寻其变革的机制,在实践中把握其发展的逻辑和规则,并根据我国现实需要作出切实可行的战略选择。

一、“绿色营销”:变革的基础与特征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清洁型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按照环保与生态原则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类的生态关注给予回应的一种经营方式。绿色营销不是一种诱导顾客消费的手段,也不是企业塑造公众形象的“美容法”,它是一个导向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在化解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获得商业机会,在实现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同时,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绿色营销的变革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首先,绿色营销以绿色文化观念作为价值导向。人们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失衡、大气污染和生物灭种等环境危机,越来越认识到在工业发展和科学技术后遗症这些表象后面,隐藏着深刻的文化价值观的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然环境的不同文化态度,将在宏观上影响其生态状况。“天人合一”这一东方综合思维模式将获得现代意义,“绿色文化”成为构架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基本文化范式。随着环境教育的普及,生态观念和绿色意识将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成为影响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与绿色营销相伴随的是全社会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的转变。今天,我们普遍感觉到,正是那种过度掠夺式的消费方式和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造成了这种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危机,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企业行为缺乏生态观念,那种对自然资源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方法,以追求一己的、一时的高效益、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由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双重目标转变,资源配置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企业行为将越来越理智、克制和具有合理性。

再次,绿色营销建立在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愈来愈需要从两种不同的技术途径中作出选择,“黑色技术”是传统工业遗留下来的机器、石油和电子线路,而“绿色技术”则是以生态工程和基因工程相结合的新兴领域。虽然黑色技术永远也不会被抛弃,但随着“绿色科技”(或称“高科技的绿色化”)渐居人类生产方式的主宰地位,一个涉及环境协调,清洁的、无公害化的“绿色产业”将登上21世纪的舞台,从而使人类的生产方式出现根本性的改观。目前,“绿色产品”与“绿色市场”的兴起势不可挡,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很快,而且拥有市场广阔、成本低廉等优势,有望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主导21世纪的市场潮流。

最后,绿色营销的实现有赖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参与和互动。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提高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人们不仅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努力地付诸行动。首先,各国政府在这一绿色行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环境和生态问题更主要地是一个涉及民族、国家利益和宏观经济发展的大问题,更要受到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影响,所以政府毫无疑问要在这一行动中发挥主导作用;消费者因其切身利益的影响,对绿色营销的关注程度会随着其经济条件的改善而不断提高,他们是绿色营销活动的直接受益者,其需求规模直接制约着绿色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唯利是图的资本本性曾经造成了阻碍企业发展的“营销近视症”,但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方式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控制,绿色市场的培育无疑是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三方的共同参与和良性互动,是这一新的营销方式的重要特征。缺少三者中的任何一方,绿色营销都将遭受挫折。

二、企业行为逻辑与绿色营销的现实冲突

然而,我们面临一个“两难选择”问题:在环保与经济之间企业行为与绿色营销存在现实冲突。从经济学的传统意义来看,企业行为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主要是即期利润,企业现实的经营决策对远期利润的考虑是有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企业行为的关键性因素是市场的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市场决策主要依据这两方面的信号尤其是价格的变化来作出。生态环境因素由于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外生变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后果无法通过价格机制得到反映,这就意味着企业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无需企业自身作出补偿,反之,其行为对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也不能从市场机制中得到回报。由于生态环境这一典型的“外在性”因素的作用,就必然产生私人成本(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与社会成本(即社会总耗费)之间的差异,当企业行为造成环境破坏时,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即由社会来承担企业为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而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后果。“外在性”是造成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污染越发展”这一企业行为悖论的主要原因。

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经济学家试图通过建立产权制度、运用产权安排与交易来解决“外在性”问题,从而为解决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一方面,它为政府制定环境法规和政策提供了依据,即通过制定并强制执行环境标准来界定环境产权,并通过征收各项环境税费来实现环境产权的交易,弥补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之间的差额,并最终实现对环境损害的补偿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它为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了行为的准则,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要考虑市场价格方面的因素,还必须遵循政府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各项制度规定。后者可能有损于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目标(主要是即期利润)的实现,但通过这一制度安排,可以使企业的环境短视行为得到矫正,在客观上符合了社会整体对于生态改善的要求。

我国绿色营销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企业经营思想仍然停留在以推销为主的营销导向时期。这是因为:第一,企业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实现规模快速扩张是企业行为的主要目标,表现为宏观的、长远利益的生态环境因素远未成为影响企业运作的“内生变量”。这一点在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中表现尤其明显,即企图通过损害消费者健康和牺牲公众环境的行为来获得额外的利益。第二,我国的环境产权机制还不健全,政府的环境立法和司法制度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基层政府出于地方主义的利益保护,对环保法规执行不严,职能部门在生态环境的管理上亦缺乏力度。第三,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整体水平较低。从消费需求满足的层次来看,只有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人们才会对消费安全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第四,社会范围内的环境意识还有待提高,如果说我国公众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性已经有了足够认识的话,那么他们对破坏生态环境并对其生存状态造成损害的产品则显然认识不足。由于上述原因,我国除了若干大城市之外,绝大部分地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尚未形成;除了少数具有领先水平的企业之外,绝大多数企业的环保意识仍然十分淡薄。如果这种情况不能迅速改变,我国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国家生态安全计划都将成为泡影,企业在即将到来的全球化的竞争当中,也不可避免地陷于被动甚至遭致灭顶之灾,我们相信这决非是杞人忧天或者危言耸听!

三、政府主导型的绿色营销发展战略

有关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状况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环境保护抑或环境恶化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的规模,更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除了像城市废弃物、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成比例增长外,许多环境问题都是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逐渐缓解的,如饮水安全、城市卫生水平、生态改善等都是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并非源于经济规模过大或者增长速度太快,而主要是因为技术水平过低和管理不善造成的,换言之是贫穷和落后的产物。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加强了对主要河流、矿山的污染治理,并关掉了一大批作为污染源的制造企业,结果不仅经济发展的质量更高,而且极大地缓和了环境压力,成效十分显著。这表明只有坚持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根本转换,采用清洁、有效的绿色生态技术,树立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建立新的绿色消费模式,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则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减少到一个可以容忍、可以承受的水平。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实施绿色营销,其战略选择的基本原则应当是:政府主导、教育先行、以法治企、技术创新。

1.政府主导我国现阶段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发展绿色营销,主要原因是三个方面:首先,在我国这种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较短的社会主义国家,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相反,政府则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对涉及到整个国家、民族发展前途和未来的“生态安全”问题,必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依靠政府力量,并调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手段来解决,否则很难迅速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因为人口过多,我国几乎所有资源都面临短缺问题,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使命又使我国仍处于资源型的发展阶段,因此,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配置的同时,还要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合理调节经济增长对有限资源的需求。第三,只有政府最能够代表广大公众利益,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发现并超越企业追求即期利润而牺牲环境的“发展陷阱”,使国家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绿色营销”在我国更主要的是一种宏观营销活动;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相对而言效果最好、成本最低),应当成为我国目前、乃至其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实施绿色营销的战略选择。

2.教育先行实施绿色营销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今天的发展基础还很薄弱,问题就在于社会的绿色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不仅是要研究和推广绿色产品,更需要开发绿色市场,培育具有绿色消费意识的消费者。所谓“教育先行”,就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环保教育,使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现代人应尽的基本义务。我们已经在中、小学教材中注入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教学内容,还要扩大生态教育的覆盖面,促进绿色文化与生态科学的社会化,普遍唤醒各界人士和广大公众的生态觉悟。企业作为实施绿色营销的主体之一,更需要在学习中建立新的经营理念,即在消费者利益、环境生态利益和企业自身利益统一的基础上,寻求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普遍和谐,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的永续经营。

3.以法治企不能否认的是,我国目前的生态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追求即期利润的最大化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所致,如“三废”的超标排放和生态资源的滥采滥伐,以及假冒伪劣产品的屡禁不止。在绿色消费和绿色市场尚未成熟的时候,企业不可能在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中获得足够的超额利润,因此,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企业行为的改变缺乏内在依据。我们寄希望于企业生态意识的觉醒,放弃企业的眼前利益而去追求社会环保利益、实施“绿色营销”是不现实的。政府主导型的绿色营销战略强调从实际出发,通过政府职能来解决绿色经济中市场机制失效的问题,通过法制程序强制性地引导企业行为朝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方向转化,除了立法和执法之外,还包括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加强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据报导,2001年无锡市环保局对该市新上项目采取环保“一票否决制”,19个工业、房地产项目因为“环境影响评价”无法过关而下马,其中有的项目投资高达数千万元,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这表明,只有在法制环境下,企业单纯的牟利行为才能得到有效的纠正。

4.技术创新现阶段我国绿色营销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到“既经济又环保”,化解这个“两难选择”的唯一现实的途径是大力开发“绿色技术”,实行技术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态工业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一个“生态型”、绿色化的大学科群体正在崛起。从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各个领域出发,以生态与环保为中心的研究热潮逐步形成,这就为绿色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见,生态化的技术创新不仅使绿色产品得以迅速普及,而且还将促使其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从而使绿色营销成为一种“经济”行为。以绿色技术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巨型的系统工程,从绿色能源的利用,清洁生产方式的推行,到其他诸如电能汽车技术、生态塑料产品、电子纸张、生物燃料等新兴的绿色技术的应用,仅靠企业之力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得到政府部门在人才、资金、产业政策和信息资源方面的全面支持,并纳入到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之中去。

进入21世纪,美国掀起了一场被称为“再制造”的回收热潮,从汽车蓄电池到打印机墨盒和电脑,几乎任何旧的东西都能够得到再生利用。日本环境省也出台相关政策,迫使企业对60%的废旧产品进行回收。英国政府则声称要迅速跟上全球“绿色工业革命”的步伐,并且要在解决环境和农业问题上走在世界前列。这无疑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在面向未来的绿色营销浪潮中,与其说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还不如说是各国政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一争高下!

参考文献:

[1]王韩民,郭玮,程漱兰等.国家生态安全:概念、评价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1,(2):141.

[2]漆雁冰.绿色导向企业管理新理念[J].中外管理导报,2001,(7):28.

[3]郑继方.跨世纪的绿色文化[J].中外管理导报,1995,(1):54.“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战略选择范文篇10

一、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投资

制造业是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首要行业。这个行业门类众多,辐射面广,对经济发展关系重大,并且拥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量,因而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高度重视。对于我国而言,将制造业列为境外投资重点行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首先,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制造业生产规模已很可观,其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其次,我国制造业拥有大量成熟的、标准化的适用技术,符合发展中国家小规模、低成本的生产需要,将其用于境外投资不仅容易找到立足点,而且能带动本国技术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充分发挥我国在技术方面的相对优势,获得比较经济利益;再次,目前国际上对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产品的进口限制日趋严格,依靠扩大出口来发挥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潜力有很大难度,而通过境外直接投资方式在国外实现就地生产和销售,有利于绕过国际贸易和关税壁垒,扩大在东道国的市场占有率。此外,我国制造业中某些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并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生产滑坡,通过境外投资将其转移到国外,既可使富余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延长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又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境外投资不仅规模偏小,而且层次偏低,主要集中于技术简单的初级加工制造行业,这与我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和庞大的经济技术实力很不相称。因此,国家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对制造业的境外投资进行重点扶持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在机械加工、轻工纺织、化学工业、家用电器等制造业领域,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技术上的相对优势,扩大其对外投资规模,并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过渡。以家用电器为例,目前我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产品制造技术已进入成熟期,其在国内的市场已趋饱和甚至生产能力过剩,亟须拓展国外销售渠道。然而,由于这些产品直接出口受到其他主要出口国(主要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供给竞争和进口国贸易壁垒的双重限制而不易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利用境外直接投资方式就成为这些富余的生产能力谋求实现的最佳形式。当代国际投资经验表明,这类投资不仅能获得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而且也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投资效益。

二、有选择地投资于进口替代型的资源开发业

资源开发业投资是用于上游部门的投资,故又称为前向垂直性投资,其目的在于生产和输入那些国内人均占有量不足的资源,从而替代该资源的进口贸易。任何一国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资源约束的问题。当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发生短缺,或由于数量、质量、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国内不能保证供给,而进口资源又在成本及稳定供应等方面受到限制时,在资源所在地直接投资办企业就成为弥补资源缺口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某些资源短缺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制约整个经济的增长。单纯着眼于国内,这些资源的供求矛盾将难以解决;而大量进口又面临外汇紧缺、国外供给渠道不稳定以及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等问题。因此,通过境外直接投资方式,开发我国急需的资源就成为现实的出路之—。

根据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及境外开发的可能性,今后应将境外资源开发的投资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采矿业。我国矿产资源总储量固然较大,但许多矿种的品位较低。在我国已探明储量的铁矿资源中,贫矿高达95%以上,平均含铁率仅为30%,加上交通和开采条件的限制,难以满足国内生产的需要。与此同时,国际市场铁矿资源却相当丰富,供过于求,利用直接投资开发国外铁矿资源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经济、合理的。二是石油业。我国石油资源比较匮乏,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而我国在石油勘探开发方面已形成了较强的技术能力。发挥这种能力优势,在境外投资开采石油,既可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保留较多的不可再生资源。三是林业。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林木资源受到了过度的开采和破坏,使本来就不丰富的林木资源进一步锐减,现有人均林木蓄积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为了弥补国内林木资源的不足,很有必要增加这方面的境外投资。值得注意的是,资源开发型项目所需投资额大,投资回收期长,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较大,一旦东道国政治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投资不易转移,因此对这类投资项目应加强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风险预测,同时要有雄厚的资金和政治上的保证。

三、适当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规模

所谓高新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一个新兴技术群,包括信息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海洋开发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等。目前,这些高新技术正在呈现产业化趋势,在发达国家逐步成为支柱产业。为了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一些国家纷纷向技术先进的国家投资,在那里新建高新技术子公司或收购兼并当地的高技术公司,借以进行科研开发和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产品设计,实现高新技术的输入和回流,促进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

我国目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境外投资虽然已经起步,但投资规模明显偏小,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不大。为了提高我国境外投资的技术水平和层次,很有必要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规模。首先,我国已有较强的高新科技研究开发能力,在微电子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超导研究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发展境外投资;其次,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高新技术产品很畅销,其附加值也相当高,对该领域投资不仅有利于获得丰厚的收益,而且能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这符合我国境外投资的战略目标;再次,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境外投资,能打破国外竞争对手的技术封锁和垄断,获得一般的技术贸易、技术转让许可协议及其他方式得不到的高级技术和最新科技信息,从而加快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考虑到我国目前的情况,可以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境外投资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以技术回流为主要目的,即针对高科技发达的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举办合资合作企业和参与科技联合开发等,从中学习和吸取对方的先进技术,然后将技术传输回国内运用;另一类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为目的,即在国外组建高科技产品开发和经营公司,就地生产和销售,或者将开发的新产品交给国内企业生产,然后再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

四、逐步提高对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投资比重

最近十多年来,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一个显著变化是:用于金融、保险、房地产、咨询和旅游等服务业的投资额大幅度增长。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的世界直接投资存量总额中,服务业约占25%,到80年代中期这一比例接近40%,到90年代初期已提高到50%左右。迄今为止,用于服务业的海外直接投资仍呈现增长趋势。国际服务业领域投资之所以迅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国际分工日趋精细,要求把为生产和管理服务的若干职能分离出来,实行专业化。而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发展,反过来又方便了资金的融通,加速了信息和商品的流通,有利于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提高,也有利于产品、人员和技术的国际交流,从而大大促进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从东道国来看,在第一、二产业发展到相当程度后,会对服务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尽快增加这部分项目和设施,提高金融服务、咨询服务和旅游服务的效率,因此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先后取消了对金融保险等服务业领域外国投资的限制,这也促进了服务业国际投资额的增长。

在我国非贸易性境外投资中,目前服务业投资所占比重仅为19%,这一偏低的比例与国际投资发展潮流不相吻合,因而需要逐步提高对服务业的投资比重。与第一、二产业相比,服务业投资风险较小,投资回收期较短,而且资金有机构成较低,劳动力容量较大,发展服务业的境外投资适合我国现实情况。同时,只有加快对服务业的境外投资,才能配合其他行业的投资,增强我国境外投资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特点,目前应大力对外开拓发展的行业有:一是金融保险业。它有利于我们在国际上融通资金,增加境外企业和国内企业的资金来源,防范和化解境外投资风险,对我国境外企业的成长发展起到重大的支撑作用;二是建筑承包业。它是建立在人力资本输出基础上的,既能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又能带动国内设备和材料的出口,获得更多的外汇收入;三是交通运输、医疗保健、餐饮服务业。在这些行业领域,我国不少企业已拥有一定的境外投资经验。其中远洋运输已在不少地区取得了较为巩固的市场地位,以我国传统医学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医疗保健服务业也受到不少地区居民的欢迎,而具有中国特色的餐饮服务业则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已扎下了根。因此,继续向有关国家的这类市场发展,是有深厚基础和较大潜力的。

在制定我国境外投资的行业战略时,不仅应考虑各行业本身的特点及其发展程度,而且应该与投资区位战略结合起来考察。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条件、技术层次与特点、外资政策与法规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我国境外投资行业选择的重点亦应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行业选择应以制造业为主,向其提供适用技术,这对双方均有利。与此同时,注重开发这些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弥补我国人均资源的不足。有些发展中国家(如中东国家)具有广阔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场,我们可因地制宜地发展劳务输出型的建筑承包活动。在发达国家,我国投资行业选择应以高科技产业为主,旨在获取其先进技术,实现技术回流,而利润目标退居其次。我们还应积极发展金融保险等服务业投资,以便利用发达国家广阔的市场和雄厚的资金。此外,在独联体和东欧国家进行投资,可以选择的主要行业有资源开发和消费品行业等。尤其是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缺少开发资金和技术,而我国的资源开发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完全有能力与其共同开发当地自然资源。至于消费品行业,目前正是这些国家的“瓶颈”环节,产品严重短缺,这为我国企业在该行业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以上是就我国现阶段境外投资行业的总体战略而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境外投资行业战略亦应适时加以调整与完善。我们应把境外投资行业选择战略与国内产业政策的制定紧密结合起来,使境外投资的行业选择成为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及时制定和颁布《境外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便加强对境外投资活动的政策导向与宏观调控,使境外投资与国内投资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了确保境外投资行业战略的有效落实,国家应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对鼓励发展的境外投资项目在税收、外汇、信贷等方面予以扶持,允许其按国际惯例在境外以灵活的方式筹集资金,为其创造相对宽松的投资环境。同时应建立健全各类行业协调和咨询组织,对属于同一行业内的境外投资进行统筹协调,避免投资分散和内部过度竞争,以便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高我国境外投资的经济效益。

收稿日期:2002-01-14

【参考文献】

[1]廖民生.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程惠芳.入世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3]俞灵燕.开展海外投资需要政府支持[J].国际贸易问题,2001,(8).

[4]卢进勇.入世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