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调整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23:36:07

战略性调整

战略性调整范文篇1

第一,由历史原因形成的、以国有商业为主体的首都商业布局和结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在“首都经济”发展过程中,现有的所有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商业领域市场竞争格局的合理发展。

第二,国有商业企业固有的管理体制陈旧、运行机制不活等问题依然存在。由此而生的冗员多、负担重、经营不够灵活、职工积极性不高等弊端并未彻底革除,这些包袱使国有商业企业在竞争中难以抢得先机,也就很难适应对外全面开放商业领域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第三,从国有商业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不景气的仍占大多数,效益好的很少。尤其是最近几年,国有商业在经营规模、市场份额、成长性等几方面都表现不佳。北京市非公商业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所占的份额从1990年的11.7%上升到2000年的50%左右。与此同时,国有商业企业商品适销性低,库存率高(平均存货/销售成本),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目前,北京市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大中型商业企业的年资金周转率仅为1.7次。资金利用效率几乎与工业企业水平相同。而根据一般规律,商业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应当比工业企业高1倍,流通效率不高的局面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这种不良局面已经成为制约北京市商业进一步发展的明显障碍。

国有商业资本继续存在于效益低下的国有商业企业,既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商业流通领域整体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国有资本向需要由国有经济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的战略性行业和领域集中。事实上,当前北京市有许多应该有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国有资本投入不足。比如在基础设施等方面,国有资本的投入严重不足。北京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现状就是一个明证,再比如,此次非典的爆发和疫情的蔓延也充分暴露了国有资本在公共卫生方面和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建设方面投入的严重不足。因此,为更有效发挥国有资本对整个地区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形成北京市地区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国有资本配置领域的充分优化,国有商业资本退出商业流通领域势在必行。

二、战略调整应以提高商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地区经济整体实力为目标

北京市推进国有商业战略性调整的总体目标应当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国有商业资本布局的战略调整,提高北京市商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北京市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二是通过调整,将国有商业资本向需要由国有经济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的战略性行业和领域集中,提高国有资本的利用效率,促进首都经济的繁荣。从短期看,北京市国有商业资本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应是整合现有的国有商业资源,通过在“进”与“退”中的产权优化重组,使国有资本真正成为能够带来良好收益的有效资产,提高国有商业资本的市场价值。进而为国有资本退出商业流通领域,实现配置领域的充分优化这一长期目标做准备。具体说,近期北京市商业领域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的具体思路是:

(一)调整国有资本分布领域和在企业产权构成中的地位,增强国有资本的活力

——少数经营特殊商品的企业仍应保留国有独资。如:盐业、烟草业等。

——在一些重点企业中,国有资本仍可占据控股地位。这类企业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业态清晰,主营业务突出,经营管理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二是经营业态新,发展前景好,业绩突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型连锁企业。

——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连锁组织形式的企业,如一些老字号和新兴品牌企业,国有资本可视效益情况适当参股。

——在浴室、理发、修理、餐饮、旅店、洗衣和摄影等行业的单体企业或小型商业企业中,国有资本应坚决全部退出。

(二)建立国有商业资产的有效管理体制

多头管理和职责界定不清一直是困扰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因素,近几年虽经调整,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战略调整中应构建新的管理体制。一方面,国有资产管理应实行管资产、管人、管事的统一。国有商业资产连同其他国有资产一起由政府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统一管理,而且管资产和管事管人相统一,不再多头管理。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三个层次职能的分离。第一层次:实现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同国有资本管理监督职能的分离。第二层次:实现国有资本管理监督职能同国有资本经营职能的分离,国有商业资本的经营权应以授权方式交给控股公司或投资公司,专门从事国有资本的营运。第三层次:国有投资公司或控股公司通过出资对企业或公司参股或控股,取得所有者权益,实现出资人最终控制企业同企业作为独立法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分离。在原专业局基础上组建的行政性商业企业应视其具体情况给予撤销,有条件的通过改制转变为实体性公司,不再保留行政职能。

(三)培育大型商业企业集团,构建大企业主导型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商贸流通格局

北京市要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其城市商贸流通必须发展相应的业态和市场主体。根据北京市场的规模、基本特点和现有资源状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议重点发展“六大商业板块”,即百货业、连锁超市业、专业连锁业、批发零售业、中式餐饮业以及食品加工业。每个“板块”都应当形成以集团化、连锁化为主体,以信息化、网络化经营为主要运行方式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应在市场竞争中产生。

三、国有商业资本战略性调整的具体措施

国有商业资本整合重组,应以“企业自愿、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为原则。政府推进国有商业战略性调整,应当主要依靠市场化运作手段。在运作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措施得当,力求实现商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以出售股权、合资、合作等方式实现部分国有资本从大型商业企业退出

除盐业、烟草等特殊行业可继续保留国有独资外,对其余国有商业资源,应本着“靓女先嫁”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促进优质商业资源有效集中,将其培育和发展为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商业集团,进而以较高的市场价格变现国有资本,实现退出。具体的退出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一是减持国有股。可考虑通过出让国有股、放弃配股权、置换股权等形式,由绝对控股向相对控股或参股转变,同时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以资金、技术和市场参股、控股。对已上市的商业企业,可利用上市公司壳资源,通过股权转让、资产置换和证券市场运作,减持国有股。二是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合作。与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跨国公司和国内具备条件的一些非国有大企业合资合作,是实现国有商业资本退出的另一个现实的选择。

(二)通过多种形式解决国有中小企业退出问题

商业领域的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采取放弃控股、减少参股的方式,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中型企业可通过改制,出让国有资本的控股权,以最大限度地吸收私营资本的进入,待条件成熟国有资本逐步退出。小型企业中的国有资本最好一次性全部退出。通过产权出售的方式,将国有资本整体出让给企业经营者、职工和社会自然人等。要将企业彻底推向市场。供销社系统企业应当进一步理顺各级供销社的组织管理体制,理顺与区县公司的产权关系,取得规模效益。通过改革与调整,努力构建优、特、专、精的企业群体。

(三)继续实施兼并破产,清理并淘汰一批劣势企业

国有商业企业的扭亏脱困工作应当与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调整任务结合起来。一些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应当退出市场,以便集中国有商业资本发展有竞争力的企业。建议北京市政府每年对商业领域中的亏损企业进行一次清理。对连续3年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政府要采取关闭注销、出售拍卖、兼并破产等有效措施,果断予以淘汰;有国有资本参与其中的商业企业要实行扭亏目标责任制,两年左右的时间内无法实现盈利的,国有资本应当彻底撤出。同时应完善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对亏损超过规定期限的企业要及时进行清盘,不应允许亏损企业长期存在。

(四)完善国有资本运作体系,形成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

根据北京市目前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办法,商业领域中现有大型国有商业集团应重新审视本企业的发展战略,明确集团总部的主要功能。对于资产规模较大、具有可开发资源优势的企业,应当逐步由实体经营转为资本经营。国有商业集团应当收缩商品经营管理业务,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过渡为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从以往管“一个个企业”到管“一块块资产”。资产规模较大,具有品牌经营优势的企业集团,可兼有资本经营和商品经营双重职能。

四、政府在国有商业资本战略性调整中应有所作为

在向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方向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国有资本仍将在首都商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具体到企业来说,没有必要强调国有资本在商业企业中的主导地位。

在国有商业资本战略性调整中,政府的作用不应忽视。从目前各地的实践情况看,政府采取何种行为方式,以及如何把握进退的“度”是关键。上海市在政府的扶持下已经构建了一批有国有资本参与其中的大型商业企业。但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未能预见。而广东政府对于商业领域的产权构成调整更多采取了市场自发竞争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好处是政府需要支付的转轨代价较小,但可能使企业优胜劣汰的时间较长。我们认为,政府在调整商贸流通业产权构成和国有资本优化配置问题上应当引导市场,主动出击。取代市场不行,单纯依靠市场自发竞争也不利。具体地说,政府应主要在制定战略调整的总体规划,引导、推进和监督战略规划实施以及适时调整战略规划等方面发挥作用。这是因为对资本进行战略性调整本身就是所有者一项重要的权利,而国有商业资本的战略性调整涉及众多的行业和企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盘规划,并对规划实施的进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同时针对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对战略规划作出调整,这些职能理应由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代表的政府行使。

五、战略调整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国有资本的“进与退”的问题

国有资本进行有进有退调整,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引导和带动作用,因此,对商业流通领域国有资本进行战略性调整,其核心应是为更好地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为了甩包袱,将效益差的、实在经营不下去的企业卖掉,而将效益好的继续保留。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得退出的过程困难很大,增加了改革成本,也很难收回足够的资金去加强该进入的领域。

(二)正确对待退出过程中国有商业资本的流失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防止在实施出售拍卖、兼并破产等策略过程中,因程序不当造成国有资产特别是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从而加大改革成本。但另一方面,对收益低、历史负担尚未解除的国有资本,其市场价格低于评估价格的现象,不能简单认为是国有资本流失。国有商业资本的出售或者兼并重组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证程序的公正性。要通过市场化的办法找到符合市场游戏规则的处理程序。在出售过程当中,要吸收内部、外部多家参与,通过竞争程序保证价格的公开、透明和公正。

战略性调整范文篇2

从北京市的实际情况看,近年来,国有商业企业在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发展新兴业态为契机,在探索多种形式改革中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目前,大中型骨干企业已有80%完成改制,一半以上的小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亏损企业的亏损面有所下降。但严格地讲,北京商业结构还未得到根本改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由历史原因形成的、以国有商业为主体的首都商业布局和结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在“首都经济”发展过程中,现有的所有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商业领域市场竞争格局的合理发展。

第二,国有商业企业固有的管理体制陈旧、运行机制不活等问题依然存在。由此而生的冗员多、负担重、经营不够灵活、职工积极性不高等弊端并未彻底革除,这些包袱使国有商业企业在竞争中难以抢得先机,也就很难适应对外全面开放商业领域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第三,从国有商业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不景气的仍占大多数,效益好的很少。尤其是最近几年,国有商业在经营规模、市场份额、成长性等几方面都表现不佳。北京市非公商业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所占的份额从1990年的11.7%上升到2000年的50%左右。与此同时,国有商业企业商品适销性低,库存率高(平均存货/销售成本),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目前,北京市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大中型商业企业的年资金周转率仅为1.7次。资金利用效率几乎与工业企业水平相同。而根据一般规律,商业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应当比工业企业高1倍,流通效率不高的局面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这种不良局面已经成为制约北京市商业进一步发展的明显障碍。

国有商业资本继续存在于效益低下的国有商业企业,既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商业流通领域整体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国有资本向需要由国有经济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的战略性行业和领域集中。事实上,当前北京市有许多应该有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国有资本投入不足。比如在基础设施等方面,国有资本的投入严重不足。北京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现状就是一个明证,再比如,此次非典的爆发和疫情的蔓延也充分暴露了国有资本在公共卫生方面和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建设方面投入的严重不足。因此,为更有效发挥国有资本对整个地区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形成北京市地区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国有资本配置领域的充分优化,国有商业资本退出商业流通领域势在必行。

二、战略调整应以提高商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地区经济整体实力为目标

北京市推进国有商业战略性调整的总体目标应当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国有商业资本布局的战略调整,提高北京市商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北京市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二是通过调整,将国有商业资本向需要由国有经济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的战略性行业和领域集中,提高国有资本的利用效率,促进首都经济的繁荣。从短期看,北京市国有商业资本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应是整合现有的国有商业资源,通过在“进”与“退”中的产权优化重组,使国有资本真正成为能够带来良好收益的有效资产,提高国有商业资本的市场价值。进而为国有资本退出商业流通领域,实现配置领域的充分优化这一长期目标做准备。具体说,近期北京市商业领域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的具体思路是:

(一)调整国有资本分布领域和在企业产权构成中的地位,增强国有资本的活力

——少数经营特殊商品的企业仍应保留国有独资。如:盐业、烟草业等。

——在一些重点企业中,国有资本仍可占据控股地位。这类企业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业态清晰,主营业务突出,经营管理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二是经营业态新,发展前景好,业绩突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型连锁企业。

——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连锁组织形式的企业,如一些老字号和新兴品牌企业,国有资本可视效益情况适当参股。

——在浴室、理发、修理、餐饮、旅店、洗衣和摄影等行业的单体企业或小型商业企业中,国有资本应坚决全部退出。

(二)建立国有商业资产的有效管理体制

多头管理和职责界定不清一直是困扰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因素,近几年虽经调整,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战略调整中应构建新的管理体制。一方面,国有资产管理应实行管资产、管人、管事的统一。国有商业资产连同其他国有资产一起由政府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统一管理,而且管资产和管事管人相统一,不再多头管理。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三个层次职能的分离。第一层次:实现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同国有资本管理监督职能的分离。第二层次:实现国有资本管理监督职能同国有资本经营职能的分离,国有商业资本的经营权应以授权方式交给控股公司或投资公司,专门从事国有资本的营运。第三层次:国有投资公司或控股公司通过出资对企业或公司参股或控股,取得所有者权益,实现出资人最终控制企业同企业作为独立法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分离。在原专业局基础上组建的行政性商业企业应视其具体情况给予撤销,有条件的通过改制转变为实体性公司,不再保留行政职能。

(三)培育大型商业企业集团,构建大企业主导型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商贸流通格局

北京市要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其城市商贸流通必须发展相应的业态和市场主体。根据北京市场的规模、基本特点和现有资源状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议重点发展“六大商业板块”,即百货业、连锁超市业、专业连锁业、批发零售业、中式餐饮业以及食品加工业。每个“板块”都应当形成以集团化、连锁化为主体,以信息化、网络化经营为主要运行方式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应在市场竞争中产生。

三、国有商业资本战略性调整的具体措施

国有商业资本整合重组,应以“企业自愿、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为原则。政府推进国有商业战略性调整,应当主要依靠市场化运作手段。在运作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措施得当,力求实现商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以出售股权、合资、合作等方式实现部分国有资本从大型商业企业退出

除盐业、烟草等特殊行业可继续保留国有独资外,对其余国有商业资源,应本着“靓女先嫁”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促进优质商业资源有效集中,将其培育和发展为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商业集团,进而以较高的市场价格变现国有资本,实现退出。具体的退出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一是减持国有股。可考虑通过出让国有股、放弃配股权、置换股权等形式,由绝对控股向相对控股或参股转变,同时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以资金、技术和市场参股、控股。对已上市的商业企业,可利用上市公司壳资源,通过股权转让、资产置换和证券市场运作,减持国有股。二是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合作。与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跨国公司和国内具备条件的一些非国有大企业合资合作,是实现国有商业资本退出的另一个现实的选择。(二)通过多种形式解决国有中小企业退出问题

商业领域的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采取放弃控股、减少参股的方式,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中型企业可通过改制,出让国有资本的控股权,以最大限度地吸收私营资本的进入,待条件成熟国有资本逐步退出。小型企业中的国有资本最好一次性全部退出。通过产权出售的方式,将国有资本整体出让给企业经营者、职工和社会自然人等。要将企业彻底推向市场。供销社系统企业应当进一步理顺各级供销社的组织管理体制,理顺与区县公司的产权关系,取得规模效益。通过改革与调整,努力构建优、特、专、精的企业群体。

(三)继续实施兼并破产,清理并淘汰一批劣势企业

国有商业企业的扭亏脱困工作应当与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调整任务结合起来。一些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应当退出市场,以便集中国有商业资本发展有竞争力的企业。建议北京市政府每年对商业领域中的亏损企业进行一次清理。对连续3年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政府要采取关闭注销、出售拍卖、兼并破产等有效措施,果断予以淘汰;有国有资本参与其中的商业企业要实行扭亏目标责任制,两年左右的时间内无法实现盈利的,国有资本应当彻底撤出。同时应完善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对亏损超过规定期限的企业要及时进行清盘,不应允许亏损企业长期存在。

(四)完善国有资本运作体系,形成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

根据北京市目前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办法,商业领域中现有大型国有商业集团应重新审视本企业的发展战略,明确集团总部的主要功能。对于资产规模较大、具有可开发资源优势的企业,应当逐步由实体经营转为资本经营。国有商业集团应当收缩商品经营管理业务,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过渡为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从以往管“一个个企业”到管“一块块资产”。资产规模较大,具有品牌经营优势的企业集团,可兼有资本经营和商品经营双重职能。

四、政府在国有商业资本战略性调整中应有所作为

在向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方向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国有资本仍将在首都商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具体到企业来说,没有必要强调国有资本在商业企业中的主导地位。

在国有商业资本战略性调整中,政府的作用不应忽视。从目前各地的实践情况看,政府采取何种行为方式,以及如何把握进退的“度”是关键。上海市在政府的扶持下已经构建了一批有国有资本参与其中的大型商业企业。但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未能预见。而广东政府对于商业领域的产权构成调整更多采取了市场自发竞争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好处是政府需要支付的转轨代价较小,但可能使企业优胜劣汰的时间较长。我们认为,政府在调整商贸流通业产权构成和国有资本优化配置问题上应当引导市场,主动出击。取代市场不行,单纯依靠市场自发竞争也不利。具体地说,政府应主要在制定战略调整的总体规划,引导、推进和监督战略规划实施以及适时调整战略规划等方面发挥作用。这是因为对资本进行战略性调整本身就是所有者一项重要的权利,而国有商业资本的战略性调整涉及众多的行业和企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盘规划,并对规划实施的进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同时针对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对战略规划作出调整,这些职能理应由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代表的政府行使。

五、战略调整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国有资本的“进与退”的问题

国有资本进行有进有退调整,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引导和带动作用,因此,对商业流通领域国有资本进行战略性调整,其核心应是为更好地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为了甩包袱,将效益差的、实在经营不下去的企业卖掉,而将效益好的继续保留。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得退出的过程困难很大,增加了改革成本,也很难收回足够的资金去加强该进入的领域。

(二)正确对待退出过程中国有商业资本的流失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防止在实施出售拍卖、兼并破产等策略过程中,因程序不当造成国有资产特别是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从而加大改革成本。但另一方面,对收益低、历史负担尚未解除的国有资本,其市场价格低于评估价格的现象,不能简单认为是国有资本流失。国有商业资本的出售或者兼并重组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证程序的公正性。要通过市场化的办法找到符合市场游戏规则的处理程序。在出售过程当中,要吸收内部、外部多家参与,通过竞争程序保证价格的公开、透明和公正。

战略性调整范文篇3

第二,国有商业企业固有的管理体制陈旧、运行机制不活等问题依然存在。由此而生的冗员多、负担重、经营不够灵活、职工积极性不高等弊端并未彻底革除,这些包袱使国有商业企业在竞争中难以抢得先机,也就很难适应对外全面开放商业领域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第三,从国有商业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不景气的仍占大多数,效益好的很少。尤其是最近几年,国有商业在经营规模、市场份额、成长性等几方面都表现不佳。北京市非公商业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所占的份额从1990年的11.7%上升到2000年的50%左右。与此同时,国有商业企业商品适销性低,库存率高(平均存货/销售成本),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目前,北京市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大中型商业企业的年资金周转率仅为1.7次。资金利用效率几乎与工业企业水平相同。而根据一般规律,商业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应当比工业企业高1倍,流通效率不高的局面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这种不良局面已经成为制约北京市商业进一步发展的明显障碍。

国有商业资本继续存在于效益低下的国有商业企业,既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商业流通领域整体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国有资本向需要由国有经济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的战略性行业和领域集中。事实上,当前北京市有许多应该有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国有资本投入不足。比如在基础设施等方面,国有资本的投入严重不足。北京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现状就是一个明证,再比如,此次非典的爆发和疫情的蔓延也充分暴露了国有资本在公共卫生方面和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建设方面投入的严重不足。因此,为更有效发挥国有资本对整个地区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形成北京市地区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国有资本配置领域的充分优化,国有商业资本退出商业流通领域势在必行。

二、战略调整应以提高商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地区经济整体实力为目标

北京市推进国有商业战略性调整的总体目标应当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国有商业资本布局的战略调整,提高北京市商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北京市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二是通过调整,将国有商业资本向需要由国有经济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的战略性行业和领域集中,提高国有资本的利用效率,促进首都经济的繁荣。从短期看,北京市国有商业资本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应是整合现有的国有商业资源,通过在“进”与“退”中的产权优化重组,使国有资本真正成为能够带来良好收益的有效资产,提高国有商业资本的市场价值。进而为国有资本退出商业流通领域,实现配置领域的充分优化这一长期目标做准备。具体说,近期北京市商业领域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的具体思路是:

(一)调整国有资本分布领域和在企业产权构成中的地位,增强国有资本的活力

——少数经营特殊商品的企业仍应保留国有独资。如:盐业、烟草业等。

——在一些重点企业中,国有资本仍可占据控股地位。这类企业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业态清晰,主营业务突出,经营管理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二是经营业态新,发展前景好,业绩突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型连锁企业。

——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连锁组织形式的企业,如一些老字号和新兴品牌企业,国有资本可视效益情况适当参股。

——在浴室、理发、修理、餐饮、旅店、洗衣和摄影等行业的单体企业或小型商业企业中,国有资本应坚决全部退出。

(二)建立国有商业资产的有效管理体制

多头管理和职责界定不清一直是困扰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因素,近几年虽经调整,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战略调整中应构建新的管理体制。一方面,国有资产管理应实行管资产、管人、管事的统一。国有商业资产连同其他国有资产一起由政府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统一管理,而且管资产和管事管人相统一,不再多头管理。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三个层次职能的分离。第一层次:实现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同国有资本管理监督职能的分离。第二层次:实现国有资本管理监督职能同国有资本经营职能的分离,国有商业资本的经营权应以授权方式交给控股公司或投资公司,专门从事国有资本的营运。第三层次:国有投资公司或控股公司通过出资对企业或公司参股或控股,取得所有者权益,实现出资人最终控制企业同企业作为独立法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分离。在原专业局基础上组建的行政性商业企业应视其具体情况给予撤销,有条件的通过改制转变为实体性公司,不再保留行政职能。

(三)培育大型商业企业集团,构建大企业主导型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商贸流通格局

北京市要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其城市商贸流通必须发展相应的业态和市场主体。根据北京市场的规模、基本特点和现有资源状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议重点发展“六大商业板块”,即百货业、连锁超市业、专业连锁业、批发零售业、中式餐饮业以及食品加工业。每个“板块”都应当形成以集团化、连锁化为主体,以信息化、网络化经营为主要运行方式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应在市场竞争中产生。

三、国有商业资本战略性调整的具体措施

国有商业资本整合重组,应以“企业自愿、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为原则。政府推进国有商业战略性调整,应当主要依靠市场化运作手段。在运作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措施得当,力求实现商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以出售股权、合资、合作等方式实现部分国有资本从大型商业企业退出

除盐业、烟草等特殊行业可继续保留国有独资外,对其余国有商业资源,应本着“靓女先嫁”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促进优质商业资源有效集中,将其培育和发展为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商业集团,进而以较高的市场价格变现国有资本,实现退出。具体的退出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一是减持国有股。可考虑通过出让国有股、放弃配股权、置换股权等形式,由绝对控股向相对控股或参股转变,同时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以资金、技术和市场参股、控股。对已上市的商业企业,可利用上市公司壳资源,通过股权转让、资产置换和证券市场运作,减持国有股。二是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合作。与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跨国公司和国内具备条件的一些非国有大企业合资合作,是实现国有商业资本退出的另一个现实的选择。

(二)通过多种形式解决国有中小企业退出问题

商业领域的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采取放弃控股、减少参股的方式,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中型企业可通过改制,出让国有资本的控股权,以最大限度地吸收私营资本的进入,待条件成熟国有资本逐步退出。小型企业中的国有资本最好一次性全部退出。通过产权出售的方式,将国有资本整体出让给企业经营者、职工和社会自然人等。要将企业彻底推向市场。供销社系统企业应当进一步理顺各级供销社的组织管理体制,理顺与区县公司的产权关系,取得规模效益。通过改革与调整,努力构建优、特、专、精的企业群体。

(三)继续实施兼并破产,清理并淘汰一批劣势企业

国有商业企业的扭亏脱困工作应当与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调整任务结合起来。一些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应当退出市场,以便集中国有商业资本发展有竞争力的企业。建议北京市政府每年对商业领域中的亏损企业进行一次清理。对连续3年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政府要采取关闭注销、出售拍卖、兼并破产等有效措施,果断予以淘汰;有国有资本参与其中的商业企业要实行扭亏目标责任制,两年左右的时间内无法实现盈利的,国有资本应当彻底撤出。同时应完善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对亏损超过规定期限的企业要及时进行清盘,不应允许亏损企业长期存在。

(四)完善国有资本运作体系,形成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

根据北京市目前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办法,商业领域中现有大型国有商业集团应重新审视本企业的发展战略,明确集团总部的主要功能。对于资产规模较大、具有可开发资源优势的企业,应当逐步由实体经营转为资本经营。国有商业集团应当收缩商品经营管理业务,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过渡为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从以往管“一个个企业”到管“一块块资产”。资产规模较大,具有品牌经营优势的企业集团,可兼有资本经营和商品经营双重职能。

四、政府在国有商业资本战略性调整中应有所作为

在向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方向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国有资本仍将在首都商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具体到企业来说,没有必要强调国有资本在商业企业中的主导地位。

在国有商业资本战略性调整中,政府的作用不应忽视。从目前各地的实践情况看,政府采取何种行为方式,以及如何把握进退的“度”是关键。上海市在政府的扶持下已经构建了一批有国有资本参与其中的大型商业企业。但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未能预见。而广东政府对于商业领域的产权构成调整更多采取了市场自发竞争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好处是政府需要支付的转轨代价较小,但可能使企业优胜劣汰的时间较长。我们认为,政府在调整商贸流通业产权构成和国有资本优化配置问题上应当引导市场,主动出击。取代市场不行,单纯依靠市场自发竞争也不利。具体地说,政府应主要在制定战略调整的总体规划,引导、推进和监督战略规划实施以及适时调整战略规划等方面发挥作用。这是因为对资本进行战略性调整本身就是所有者一项重要的权利,而国有商业资本的战略性调整涉及众多的行业和企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盘规划,并对规划实施的进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同时针对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对战略规划作出调整,这些职能理应由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代表的政府行使。

五、战略调整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国有资本的“进与退”的问题

国有资本进行有进有退调整,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引导和带动作用,因此,对商业流通领域国有资本进行战略性调整,其核心应是为更好地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为了甩包袱,将效益差的、实在经营不下去的企业卖掉,而将效益好的继续保留。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得退出的过程困难很大,增加了改革成本,也很难收回足够的资金去加强该进入的领域。

(二)正确对待退出过程中国有商业资本的流失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防止在实施出售拍卖、兼并破产等策略过程中,因程序不当造成国有资产特别是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从而加大改革成本。但另一方面,对收益低、历史负担尚未解除的国有资本,其市场价格低于评估价格的现象,不能简单认为是国有资本流失。国有商业资本的出售或者兼并重组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证程序的公正性。要通过市场化的办法找到符合市场游戏规则的处理程序。在出售过程当中,要吸收内部、外部多家参与,通过竞争程序保证价格的公开、透明和公正。

战略性调整范文篇4

一、我国批发市场的发展已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批发市场起源于80年代初期,大致由三个方面形成,一是原有农贸市场和集贸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是在原有商业、粮食、物资、供销等流通部门的购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的;三是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兴建的。90年代以来,我国批发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从数量、品种上讲,我国批发市场已得到了迅速发展,批发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据统计,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各类商品市场有9万5干多家,管理相对规范的有5—6万家。在5—6万家中大约设有1300万个摊位,1998年成交额达2.1万亿元。上规模的各类批发市场有10000多家,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4000多家,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2400多家,生产资料批发市场5000多家。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粮油、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在内的,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门类齐全的批发市场体系,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

批发市场交易规模迅速扩大。通过批发市场交易的商品销售额已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1998年,全国各类批发市场中,年交易规模超过亿元的市场有1000多家,其中山东、浙江各有200多家,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各有100多家。小商品批发市场是发展最快的一类批发市场,年交易规模过百亿元的就有十几家,交易规模最大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1998年交易额突破了200亿元。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规模近年来迅速扩大,大多数省市都有年交易额过10亿元的农产品市场,其中,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1998年交易额接近70亿元。

我国批发市场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在配置资源、扩大内需、引导生产、搞活流通、形成价格、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扩大内需、开拓市场和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批发市场是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特别是蔬菜批发市场正成为城市“菜篮子”供应的重要载体,通过南菜北运等绿色通道的建立,调节了因季节变化的蔬菜需求,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各地小商品市场以农村居民为主要消费群体,基本上满足了广大农村对日用工业消费品的需求。生产资料市场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粮食批发市场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中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第二,在丰富商品流通模式,促进大市场、大流通的形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批发市场的建立,突破了我国传统的仅靠商业零售和一、二级批发站的流通模式,实现了通过批发市场进行批发、零售的新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现行流通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三,在活跃地方经济、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建立批发市场,一方面为农产品与乡镇企业产品找到了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又为农业与乡镇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建立批发市场,还带动了交通运输、通讯、旅游、商业服务业、加工业的发展。批发市场也己成为当地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总之,真正起到了“建一个市场,带动一片产业,搞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人民”的作用。

第四,在吸收下岗人员再就业和解决富余劳动力,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国有生产、流通企业经营困难,普遍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批发市场通过不断完善功能,不但没有出现亏损,而且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一些地方政府提出“退二进三”的措施,以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流通产业为重点。来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据初步统计,各类批发市场的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下岗职工。

第五,在指导生产、形成价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批发市场中信息网络的建立,各类批发市场通过市场供求信息的传递,及时向生产厂家提供了市场供求动态,为生产厂家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依据。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品价格已成为各地同类商品的参考价格,而且成为国家制定价格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我国批发市场建设与发展取得的基本经验.

1、走统筹规划,依靠政府搭台发展的路子。批发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各地批发市场发展实践证明,凡是注重、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把市场发展纳入城市建设中去的地方,批发市场就能够健康有序发展。

2、走准确市场定位、办特色市场发展的路子。无论是产地市场、销地市场,还是集散地市场都必须依托当地优势,选择经营品种和发展规模。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绍兴轻纺城依托当地产品和种植业优势,走市场连基地,基地促市场的发展路子,有意识的培育自己的产业基地,为市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河南中原芝麻批发市场、浙江海宁皮革服装城、深df5浦田农产品批发市场分别以其经营品种、款式与价格优势、新的交易方式为特色,确定了其在同类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河北保定依托传统优势,发展特色市场,一举成功,如安国东方药城、留史皮毛、望都辣椒、满城草萄市场等等。

3、走强化市场管理与净化市场服务,完善市场功能发展的路子。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管理与服务的竞争。办市场并不是简单的物业管理,而是要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一切以客户的利益为前提,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增强市场的凝聚力。

4、走批发市场多种交易模式的发展路子。走出传统的“一手钱,一手货”的简单模式,积极寻找适合不同市场发展的新型模式,是促进批发市场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多数市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如一些市场通过举办展览会、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等,使市场得以快速发展与升华,一些市场通过在外地办分市场,扩大了规模;一些市场在现货仓单交易方面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如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华通有色金属中心批发市场“、昆明商品中心批发市场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已开始在电子商务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一些市场在拍卖、计算机网络交易方面进行了尝试,为市场发展注入了活力;一些市场积极引进现代营销方式,把连锁经营、、配送等新型流通形式引入批发市场。

5、走以股份制形式办市场的发展路子。一些市场在股份制改造方面进行了探索,为市场注人了新的活力。如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绍兴轻纺城等通过股份制改造,一方面解决了企业办市场面临的资金困难,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经营机制的转变。西南建材中心批发市场、武汉武泰闸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合肥长江批发市场等在股份制改造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效地实现了批发市场管理机制创新。

6、走批发市场+基地+农户,产供销一体化发展的路子。批发市场在开拓农村市场中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出来。一些市场通过在农村建基地的形式,走“市场加农户”、“公司加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既为市场培育了稳定的供货渠道,又开拓了农村市场。

三、当前制约我国批发市场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1、批发市场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批发市场走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至今仍没有一部国家统一的法律来进行规范制约,甚至连一部统一的法规性文件都没有,使我国批发市场的市场准入与运作不规范,无序竞争,盲目重复建设,也给各地批发市场的有效管理带来了困难。有些地方的批发市场处于一种自由、无序、盲目发展的状况。假冒伪劣商品在批发市场仍然比较严重。

2、部门分割,多头管理依然存在。从中央到地方,许多部门都参与批发市场的建设和管理,造成批发市场在管理上、政策上的不统一,看起来有关部门都在管批发市场,一到需要解决问题时,谁都不能负责到底。许多部门向批发市场收取20多种名目的费用。

3、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由于办批发市场旱涝保收,一些单位与企业纷纷把目光转向批发市场,造成了批发市场的大量重复建设。如北京市大大小小建材类专业批发市场就有40多家,郑州市食品批发市场就有9家,大大超过了城市的需求,为了争夺有限的经营客户,陷入恶性竞争之中,结果谁也发展不起来,出现了不少“空壳市场”。

4、市场发展缺乏创新,发展后劲不足。一是重视市场数量发展,不注重市场质量提高;二是重建设、轻管理。市场投资主体对市场的管理仅仅停留在物业管理的层次上;三是交易方式落后,许多市场仍停留在原始的“一手钱,一手货”的交易模式上,摊位制仍是大多数市场普遍采用的办法3四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缺乏适应性,对经营品种不能及时作调整3五是市场缺乏发展资金,不能及时有效地完善市场功能;六是市场管理机制缺乏创新,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仍采用过去老一套管理办法和营销方式。

5、一部分市场管理人员和交易人员素质低,‘市场网络化建设缓慢。管理人员熟悉集贸市场的运作,对现代流通模式和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了解得少。市场交易人员素质更是参差不齐,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市场网络化建设缓慢,更是制约大多数市场发展的重大因素。

四、积极开拓,努力实现跨世纪批发市场的战略性转变

批发市场从起步到发展有近20年,虽然全国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省市已基本饱和,中西部地区还有较大发展空间,但从总体上讲,我国的批发市场已基本完成发展期而进入调整期,面临着一个业态提升,扶优扶强,功能扩充,管理升级,二次创业的严峻挑战。批发市场与企业一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但批发市场这种流通模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如在2010年至2020年期间,由于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上传统的消费习惯,还将存在与发展,充满着活力,但数量不应增加,而应减少,一些名牌批发市场将存在更长的时间,特别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时间会更长。如何实现跨世纪中国批发市场的战略性调整、创新与发展呢?

1、实现批发市场的管理创新,向法制化转变。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批发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形式,必须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规范化发展。尽早出台《批发市场管理条例》,进而出台《批发市场法》,为我国批发市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这方面法律的时期,可先制定地方性的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同时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资源优势,认真做好市场发展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建设和发展市场,消除重复建设和不利于市场发展的因素。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批发市场建设的重点是抓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市场重点是抓现有市场的完善和提高,一般不再新铺摊子。

2、实现批发市场的组织创新;向质的提高转变。走出传统的只注重数量增加,而忽视优化市场质量的发展模式,在重视市场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市场软件建设,完成市场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过渡。市场建设的重点要放在市场功能的完善上,通过对现有市场的改造、扩建和软件设施的配套建设,来扩大市场规模。要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综合性市场要按经营品种的商品特性进行分类,建立专业交易区,专业性市场要重点培育代表市场特色的品种,形成市场自己的特色,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市场群体。要大力培育有影响力的交易商,特别是一级批发商,大力培育市场中介组织与经纪人队伍。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商品结构,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努力实现批发市场与产业基地的有机结合,走市场连基地。基地促市场的发展路子,形成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市场发展模式。

开拓农村市场是党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开拓市场的长期战略方针。批发市场在开拓农村市场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有占领了农村市场,批发市场才有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3、实现批发市场交易方式的创新,向集约型转变。批发市场不是简单的商品中转站,从世界批发市场发展趋势来看,批发市场必须具备“商品集散、财务结算、信息传播和形成价格”四大功能。因此,我国

批发市场的发展,必须围绕上述四大功能的实现来进行完善,逐步把批发市场建设成为商品的集散中心、信息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统一结算中心。要逐步走出干篇一律的摊位制的对手交易模式,积极把连锁、、配送、拍卖等现代营销方式引入到批发市场中来,通过办分市场和连锁经营,实行总经销、总,大力开展配送业务等形式来丰富市场交易模式,大胆探索网络交易、仓单经营等符合批发市场运作的交易方式。要积极促进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形成全国联网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推动批发市场朝着适应现代流通改革要求的方向发展。

战略性调整范文篇5

1.1农产品的市场供需不平衡。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加上农民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很难借助于互联网、电子报等途径及时掌握完整的市场信息,也就不能以此为依据调整农业生产规模和农产品的种植种类。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容易出现供求失衡状况,给农民群众的经济收益造成了负面影响。1.2农村经济结构过于单一。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依赖于农产品销售,如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则当年农民收益好;反之则农民收益低。由于农村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农村经济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弱,不利于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农村土地成本的不断上涨,单纯依靠农产品种植和销售的获利空间逐渐减小。1.3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以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为主的农村,人群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很难接受新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管理理念,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2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2.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目前来看,农产品销售仍然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因此,在进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拓展农产品的市场销路,维护农民群众的基本权益,激发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其次,地方政府要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向农民群众介绍市场上农产品的供需变化情况,帮助当地农民规避市场风险,避免盲目生产。2.2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交通、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我国各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出符合当地农村实际发展需要的适应性措施。2.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开展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之一。回顾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粗放式的种植方式虽然在早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随着可利用耕地面积减少、土地使用成本上升,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受到了制约。因此,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3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发现,在进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也就决定了调整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为了确保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在工作中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3.1丰富产业类型,提升产品质量。产品类型越丰富,产品的市场互补性就越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就相应的得到了提升。因此,丰富农产品类型,通过深加工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3.2调整农村教育结构。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仍然以普通教育为主,课程设置以文化知识为主,主要为升学服务,很少有农业科技方面的内容,毕业生缺少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回乡后很难适应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农村教育必须以提高青年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为重点,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结构调整。3.3调整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主要是推动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向农业的其它产业和服务业转移,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有条件地向小城镇和城市转移。因此,首先需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其次,需要开拓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包括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搞好劳务输出等。

作者:刘振芳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柳青街道财经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温守强,张文哲.重庆市发展特色农业与推进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的制度创新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07):167-169.

战略性调整范文篇6

【关键词】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形势,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新指标。我国作为一个农村大国,农产品经济效益的发展对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前的农村经济结构的重点是为了解决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温饱问题已经不再是关注的重点。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转为了如何培养优质的农业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并且其受影响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需要实时的观察这样的动态变化。

1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现状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一直受到国家的重点扶持,我国本就是一个农村数量极为庞大的国家,农村经济在经济发展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因此,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农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现阶段的农村经济结构提出了新要求,必须要重视对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发展还存有以下一些问题:1.1农产品的品种过于单一,产品质量不高。在我国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很多地区种植的农产品品种还存在着过于单一的问题,单一的物种种植使得农产品的生产量比较大,只能作为生产原料的方式存在,而没有对其进行精细化的加工,使得产品的附加价值上不去,造成经济效益低下。1.2对农产品的种植没有跟随市场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直接呈现出迅猛的趋势,使得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上升。但是很多时候,农村生产没有摸清市场发展的需求,导致很多农产品的供需关系不能平衡,在农村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快速发展的农村生产力与市场需求不协调会直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1.3“自给自足”式经济尚存,造成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在我国古代的很多落后地区,特别是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农民的耕作模式还停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农民种植的大量农产品还是供给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用于买卖,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农村人民的消费能力,阻碍经济效益的提升。1.4农民缺乏科技素养,不懂得里利用新技术。很多农民都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对新的农业技术也不太了解,这就对政府推进农村新技术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农民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较有限,所以在新技术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技术的实施开展中出现问题时也不懂得及时处理,造成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难度。

2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坚持的原则

1)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时,必须要先考虑到农产品能否“卖出去”,能否构成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在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时,必须要对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统筹分析,再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农产品所要生产的种类进行调整,对数量进行评估,避免盲目生产所造成的农产品资源的浪费。2)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时,必须要把农村的长远的发展放在首位,不要只顾及到眼前的利益时进行,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要对农村地区的生态进行保护,既要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效益的提升,也要保证生态效益的发展。3)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在进行结构调整时,不要采用千篇一律的方式,要结合各地得具体情况和当地的资源,发展符合本地生产和特色产品的农产品,提高地区的核心竞争力。4)必须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对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推动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必须要坚持尊重农民的意见,与农民多进行沟通,切实保障他们的个人利益,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3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分析1)对农村的区域进行优化分析,让产业结构布局更合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应该要依据当地的特色,并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给他们划分出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经济区域,以加强各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2)保证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是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传统农业对产品的量的要求比较大,而没有注重农产品的品质问题,新时代的经济发展需要的是高品质的农产品,因此,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所在。3)对农产品种植的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传统农产品的种植因为结构过于单一,很容易造成农产品与市场需求供需关系的不平衡,完成数量过多使得经济效益低,因此,要对农产品种植的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促进种植结构多样化,从而加快农村经济结构优化转型的步伐。

3针对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措施

针对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措施,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业科技的开发创新,加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整,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加重对小城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以城镇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可以优先对小城镇进行建设,从而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农村地区的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支持,在建设时要以整体布局为原则,让布局更加符合农村整体发展的需要,并且政府要继续小城镇建设一定的政策支持,对外来人口的进去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助政策,让农村人口发展吸收新的血液。2)坚持对农村科技的开发创新研究,以科技发展带动农村经济提升。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和农产品种植过程中科技力量应用不足直接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时,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知识教育,并对新科技进行开发和研究,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种子和科技技术,帮助他们进行农产品的再加工,以促进农产品经济效益的提高,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上接第24页)3)注重对农村地区生态的保护,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在以前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因为太过注重于经济效益的提升使得农村环境破坏严重,无法给予现代农业发展强劲的动力。因此在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生态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5结束语

目前我国农村结构体系还过于单一,布局也不是很合理,满足不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并要基于现状,坚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尊重农民意愿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对农业科技进行开发创新,推进小城镇建设,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最终目的,切实提高模拟产品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力.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4):68-73.

[2]倪建彬.论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软科学,2001,15(1):33-36.

[3]战嘉波,郑莉.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再思考[J].调研世界,2003(7):78.

战略性调整范文篇7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调整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8点意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刻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之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突破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逐步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步理解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

——全局性。即战略性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长远性。即战略性产业在市场、产品、技术、就业、效率等方面应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期的、可持续的。

——导向性。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具有信号作用,它意味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未来的经济发展重心,是引导资金投放、人才集聚、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动态性。即战略性产业要根据时代变迁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等变化带来的新要求。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依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国长远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既要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体现上述四大特征,并遵循以下六大准则。

第一,国家意志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反映一个国家的意志和战略,体现一个国家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可率先突破领域。

第二,市场需求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长期稳定而又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

第三,技术自主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掌握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否则就会受制于人。

第四,产业关联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很强的带动性,能够带动一批相关及配套产业。

第五,就业带动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第六,资源环境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对资源消耗低、对环境污染少的特点。

基于上述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重点领域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制造产业等。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相结合的产业,是发展经济与保障民生相结合的产业,是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的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尽管早在“九五”计划中我国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于“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强调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资源、资金和物质投入带动的状况没有改变。伴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提升我国产业产品附加值,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到2020年新能源利用量如果占到能源消耗的20%,每年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在国内外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这关系到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重要引擎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课题组测算,未来三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可望达到4,000亿元;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可达2万亿,信息网络及应用市场规模至少达到数万亿元,数字电视终端和服务未来六年累计可带动近2万亿元的产值;2020年广义生物产业市场规模约为6万亿元。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2010年核电投资可以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对120个国家的计量经济分析表明,宽带服务普及率每增长10个百分点,能带动1.3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从增加就业看,据IBM和中国有关部门的联合分析,如果中国在智能电网、宽带、智慧医疗上投资1,000亿元,将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50万。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当前,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的理念,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这从客观上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制约。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发启动较早,有的与国外同步,甚至先于国外。只要我们战略对头、行动有力,完全可以抓住经济危机带来的产业变革和科技变革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以物联网产业为例,我国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加快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无疑将对实现信息技术自主自控、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提供重要的支撑。加强新能源产业、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将推动我国能源技术进步,避免受制于人,促进国家能源安全。

(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市场需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显著提高生产力。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它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造福于广大群众,提升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再如生物育种行业,这是关乎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突破口,随着转基因技术在粮食和食品领域的推广应用,这将显著促进农业发展。又如,物联网在环境监测、电网、地震监测、安防、动物溯源、生产监控、物流、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发展电动汽车可利用低谷电,有效利用发电能力。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部分领域的科技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新兴产业发展市场空间巨大,具备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人才和产业基础。

——从产业基础看,产业化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开发利用取得一定进展。我国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硅材料国内自给率达到了25%,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风电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装机容量超过外资企业,已具备每年生产6-8台套核电设备的能力。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应用试验示范计划,自2010年起在全国13个城市逐步推进。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已初具规模,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基材料等许多新产品、新行业快速发展。物联网已开始在智能物流、交通、智能电网、安防、环境监测等领域开展应用。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IPV6互联网,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从技术基础看,我国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相对较小,有些领域具有同发优势、处于同等水平,甚至局部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如在电动车上,我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发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总体相当,车用电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是为数不多的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产业领域。生物产业上,我国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工程、生物芯片、干细胞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具有较高研究水平,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或已申报专利或进入临床阶段或正处于规模生产前期阶段。在物联网技术上,研发已有10年,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已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从资源条件看,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约26万种生物物种、12,800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已经收集32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十分珍贵的人类遗传资源,至今已收集了3,000多个家系样本;建立了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与亚洲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世界排名第一。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2/3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10亿千瓦。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潜力可达10亿吨标准煤。在电动汽车发展上,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所需的原材料,如锰、铁、钒、磷、稀土等在我国是富产资源;电力供应充足,一天的低谷电量可供4,000-5,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同时电力来源广泛,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支撑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

——从政策环境看,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央多次明确提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相关部门正在抓紧落实,制定发展措施。各地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此外,巨大市场需求和低成本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丰富的人才队伍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不可否认,由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发展模式、技术创新、配套机制等方面还不成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体制机制存在约束。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相互分割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制约了发展合力的形成和新技术的应用。在财政、税收、金融、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人才培养与使用方面等存在一系列制度性缺陷,不能有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仍较薄弱,“短板”仍然较多,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还很不完善,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的前瞻性技术储备,特别是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高层次、高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缺乏,经济科技“两张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财政资金投入偏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当前国家没有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比较完整具体的投融资政策,行业、企业和建设项目向银行、向社会融资难度大,直接影响到高技术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

——产业配套能力有待提高。支撑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配置不尽合理,优势资源没有真正集中配置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上,不少新兴产业还未建设规范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和终端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在推广应用上,还需要大力探索有效的商业盈利模式。

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以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争夺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为战略重点,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公务员之家

(一)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构建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体系

我国人均化石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快发展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

——推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风电应制定实施进入大电网的技术标准和容量配额标准,太阳能光伏发电应集中突破电池组件技术及大规模储能和输电技术,生物质能应重点发展沼气综合循环利用和生物燃料技术。

——强化新能源及装备的核心技术研发。在继续做好APl000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同时,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机型,加强铀资源保障和战略储备。加强风电、太阳能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

——实现煤炭合理高效清洁利用。在广泛应用先进煤炭资源勘探、煤矿开采、安全生产技术和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的基础上,着力发展超临界等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的煤炭直接燃烧技术,中远期要把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作为战略选择。

(二)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满足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需求

我国已是世界材料大国,钢铁、水泥等传统材料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某些新材料领域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要实现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转型,必须加快发展关键材料和器件。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若干新材料领域产业链专有的技术开发体系,推动我国电力、建筑节能、航空航天、装备工业新材料,水利、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高性能材料形成国际竞争力。

——促进新一代生物基材料、战略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超级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及器件、稀土和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促进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加速推进新材料产业与传统原材料工业实现融合发展,鼓励企业跨行业兼并重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新材料产业集团。

(三)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必须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大力推动应用工程建设和运行,加强节能环保和循环利用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研发,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推进节能环保产业技术与装备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研发先进节能环保装备,加大节能产品惠民等已开展的节能环保工程实施力度。

——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生态效率评价服务、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认证评估服务、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服务,继续拉动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健全节能环保产业服务体系,要以标准化、系列化、国产化、现代化为导向,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规范运作相结合,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促进节能环保咨询服务业和环境服务贸易发展。

(四)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努力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必须把生命科学前沿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大幅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基础研究。重点研究生物医药研发技术、后基因组技术、再生医学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及远程技术等,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推进资源整合。合理规划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较强的骨干企业。

——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生物医药产品市场监管,鼓励企业申请有关安全、质量、环境管理等国际体系认证。

——注重人才培养。既要培养高端生物技术研发人才,也要培养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同时,为回国创业人员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提供场地、资金、设备等方面支持。

(五)加快发展信息网络产业,带动制造业、服务业优化升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快构建我国无所不在、人人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走出一条普惠、可靠、低成本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路。

——加快实现三网融合。确定合理、先进、适用的技术路线,促进网络建设、业务应用、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模式。

——推进“感知中国”建设。抓紧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制定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抢占国际物联网产业发展制高点。统筹物联网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推动传感网与通信网融合发展。

——开展后IP时代技术研发。研究网络虚拟化技术及支持存储/计算等资源虚拟化的智能重叠网技术,研究高效网络数据交换、路由及端到端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

(六)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产业,实现迈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转型

高端制造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转型,一定要有全球领先的高端制造业,一定要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

——大力发展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抓好微机电系统和机器人技术、核心单元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特别是数控机床技术。

——集中突破重大成套装备制造技术。研究开发大飞机、大型清洁火电与核电、海洋工程等设备及关键技术,研发新一代流程工业成套技术与装备、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制造及基础制造装备。

——着力抓好重点经济区域率先发展。率先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突破发展高端制造业,上述三大区域无论传统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都在国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六、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步建议

当前,我国已进入必须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国产业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科学制定规划,发展技术联盟。在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规划的情况下,重视顶层设计,抓紧出台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时间表和路线图,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纲领性文件,指导产业发展。组建由政府、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组成的产业联盟,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今年是“十一五”规划执行的最后一年,亦是“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关键的最后一年,“十二五”规划中应重点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赋予一定政策和条件得以实施,因此制定并出台已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已迫在眉睫。

战略性调整范文篇8

一、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紧迫性

(一)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客观需要

我国的农业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每遇到适合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大环境,以及相应的重大举措,就会使农业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形成一次快速成长期和革命性进展,并持续一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生了两次革命性进展,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农业出现阶段性的跃进。第一次是农业家庭承包制的建立,理顺了农村的经济关系,是农业生产力全面巨大的释放,奇迹般地快速达到农业生产的成倍增长,为告别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创造了根本条件;第二次是乡镇企业的广泛兴起,使农村进行了历史性的产业大调整,农村工业居全国工业增幅主要地位,开拓了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出路,把农民引向小康。这两次革命性进展,已各持续了一段时间。现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将以突出科技发展为特点,需要进行重大的战略性调整。亿万农民和科教工作者呼唤和等待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可望第三代领导核心做出战略性决断和部署,争取15-20年的时间实现农村和农业的再次更大的革命性进展,为中国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和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20世纪我们重视了农业发展的紧迫性,特别警惕了农业不要走弯路,农业若出问题,走了弯路,则是长时间所扭转不了的;今后以科技为依托,科技的变化极快,更要提高警惕,如果走了弯路,弯子会更大,更是难以扭转,丧失的时机更是难以挽回。今天,我们的党、国家和社会已经走进新时代,回顾和反思过去,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更加深刻认识到及早有组织地全面启动农业科技革命、振兴农村经济的紧迫性。

(二)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方针、道路一些基本问题的客观需要

20世纪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的理论,有两个问题需要不断地加深理解:一个是提出“农业的文章很多,我们还没有破题。农业科学家提出很多好意见。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页)。”一个是“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5页)。”可以看出,极为重要的是,指出了农业科技和教育对一个“破题”,“两个飞跃”的根本关系。这对研究我国农业

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为加深理解和指导今后的研究,我们着眼于以下几个在20世纪尚未解决好的基本问题:

1.缺乏可靠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尚无妥善方案足以保证在长远发展中,资源、人口、生态环境走上良性循环、永续利用的轨道。

2.科学技术还没有真正成为农业强有力的第一生产力。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很好改善,科技的扬长避短、资源转换和替代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农业还没有建立在科技的支点之上。

3.农业的经营体制如何适应我国农村的实际,如何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如何适应长远的发展,以达到最佳形态,尚需深入研究。

4.农村的产业结构、城乡关系、农村众多劳动力的出路,这些问题相互关联,互为制约又相辅相成,但还没有完满的答卷。

5.尚未设计出清晰的农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途径。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最终都归结于科技的发展。这些有关农业发展方针道路的基本问题,必须及时研究清楚,明确大方向,勾画出准确的蓝图,这样才能创造条件,使农业发展和改革以及新的技术革命不走大的弯路。

(三)及时解决农业发展中面临现实矛盾的客观需要

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矛盾日益突出起来,成为再次振兴农业的重大障碍。

1.农产品质量差、农业效益低,是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它导致农民收入低,结构调整难。在“入世”之后,对农业的挑战最为激烈,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显露出来。

2.在未来人口增长和需求多样化进程中,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更加突出。原已存在的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的情况,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更为加剧,特别是水资源的缺乏,威胁整个国计民生。近来,农业受到了市场的制约,更增加了资源的压力,加大了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难度,使农业前景更为严峻。

3.乡镇企业技术推动的发展后劲不足。乡镇企业是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由于产品升级、布局调整等问题,使其发展面临转折时期,难度较大,减弱了农村经济实力,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4.现行的农业科教体制源于计划经济,按政府系列设置,不能适应农业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结构、布局不合理,分工不明确,分散、重复、相互脱节的现象严重;创新、普及与推广应用未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农业科教领域过于狭窄。农业技术落后的问题十分突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有些高新技术则缺乏技术储备。80年代提出的调整农业结构和90年代提倡的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两次机遇,但都主要因科技问题而未能深入开展。

5.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国外在农业优良品种、新型农药、生物化肥及农产品加工方面,已经对我国形成巨大的市场威胁。我国一些传统农产品,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的国内价格已经超过国际市场的10-100%;一些原来我国有明显优势的产品,其竞争力也在降低,如丝绸原占国际市场最大份额,但由于蚕茧质量和丝绸加工技术低于国外,且差距很大,以至丝绸产品出口1988年减幅达24%,1999年前5个月又同减46%。加入WTO将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上述基本问题和现实矛盾的解决,需做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的制度建设,制度创新以及继续调整城乡关系等,而一个关键性并带有长远意义的仍然是邓小平同志讲的“农业问题也要研究,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13页)。”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来势迅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市场,我们要迎头赶上,否则就没有出路。我国农业的落后,说到底是科学技术落后,国际间的农业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竞争,科技决定着未来农产品市场的份额和农业发展的前景,决定着农民收入的增减,决定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我们今后是占市场还是让市场,这是新世纪全球范围发生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能否生存的重大问题。发达国家已经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中占据了有利地位,我们必须有紧迫感,奋起直追,动员各方面力量,有组织地进行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才能跟上世界发展潮流,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争取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用15-20年的时间,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时期。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再次振兴,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

二、农科教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想和目标

同志1996年指出“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同志1996年9月在《接见全国星火计划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这也是本报告的主要理论支柱。必须据此以改革的精神制定农业科技革命发展的战略规划,以保证其顺利完成,并把农业教育放到与农业科技发展平行的重要地位。

(一)深化农业科教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切实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科教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方向,促进科教与经济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有机衔接和有效配置,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坚持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分类指导、加大投入、加快步伐、优化结构、调整布局、合理分工、适度分流的方针。在具体操作上,既要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农业科技的特殊性,对农业科技进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既要大幅度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使农业科技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又要满足调整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对科技的现实需求;既要大幅度提高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又要迅速把企业和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既要加速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大面积推广,又要力争使农业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或集团;既要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又要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企业家,并大幅度提高亿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坚持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规划、计划、投入要突出改革,突出技术创新,突出重点领域。

2.总体目标

全面启动农业科技革命,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用现代工业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支撑农业;用现代信息管理农业;用现代市场引导农业。遵循自然规律,用以现代林业为特点的优化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建立与我国农业大国地位相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的农科教技术创新体系和农科教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重点是六个大体系:精干高效的农科教研究开发体系;队伍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和运行市场化的农科教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标准化、运行有序的技术质量监督体系;多层次、广覆盖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协调、高效的农科教管理体系;以及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的农业保护体系。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满足人民食物安全、农村经济安全和

国土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十五”期间至2020年的量化指标

(1)“十五”期间的量化指标

到2005年,把为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作为核心任务。

使我国农业科技关键领域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5年,科技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气象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达45%、35%、55%、55%、60%以上,农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农业高等院校、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使我国同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从现在的10.5%提高到13%左右,其中研究生、博士生的入学率要有较大幅度增长;使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平均达到30%;对于其他87%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加强实用技术培训,使每年接受培训的农村劳动者比例达到40%左右。

(2)2006年至2020年的量化指标

满足食物安全的技术需求。为实现粮食总产达到6亿吨、肉类总产6500万吨,人均日摄入能量2500大卡、蛋白质75克、脂肪75克等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为农村经济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实现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提供技术与示范样板区,带动辐射面涉及范围。

为农村国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为科学使用农业资源,发展新兴产业,为基本控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提供技术与示范样板区并辐射全国。

加速农业科技自身发展,使我国农业科技关键领域科技水平再次跃居世界先进行列,科技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气象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5%、40%、65%、65%、70%以上。

我国同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从13%提高到25%左右,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入学率要大幅度提高。对于其他75%左右的同龄青年不能入学的,要加大培训力度,力争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劳动者。

三、重点突出农业科教改革发展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的三项历史任务

(一)在科技项目本身的发展上,不断总结成就,寻找差距,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攻关重要农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

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强大的支撑和驱动力,技术项目的重大突破必将带动农业的产业升级和生产的高速增长,并成倍或几倍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要靠农业高新技术项目的重大突破。

1.总结成就,寻找差距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科技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从1985-1998年底共取得1160项部级科研成果(含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气象局)。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011项;“特等奖”3项;“发明奖”146项。有些技术如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等,已居世界领先水平;胚胎移植、抗虫棉等技术已接近世界水平。这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明显地提高了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2%,而发达国家一般为70%,有的高达80%。差距主要表现在科技储备不足,基础研究薄弱,农业科技队伍不稳,高技术人才奇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其中,动植物转基因工程,农林作物育种,节水灌溉,农用机械,主要农副产品贮藏、加工,流通先进技术与设备以及农业信息等技术总体水平,落后15—20年左右;某些领域如育种产业化,高效、低毒、安全新农药,集约化设施农业技术与设备,高效有机肥商品化生产工艺与成套设备等技术还有继续拉大差距的迹象;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发达国家农民相比差距更大。

2.发展重点和布局

(1)“十五”期间的重点和布局

“十五”期间农业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农业新阶段对科技的需求,在原有增产类技术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有关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人,保护生态环境,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对技术的需求。建立一个新体制,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包括高新技术,培养一批人才,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基地,实现农业科技新的飞跃。拟着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①以培育专用、优质品种为重点,推进种养业生产结构优化。优质水稻、饲料稻、面包小麦、优质棉花、双低油菜、速生工业用材林、瘦肉猪、优质肉牛等品种培育与产业化;建设一批大型种子企业或集团;确保我国在杂交水稻、油菜、大豆、小麦、玉米等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方面的领先地位。我国有世界罕见的生物基因多样性,具有创造新生物品类的强大优势,可望首先取得巨大成果。②把农产品加工作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推进农业增效,并相应地使农业本身向深广发展。粮、肉、油等大宗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农产品高附加值技术;设施农业技术与设备;收获机械、加工机械、复合肥料、低污染农药、可降解地膜等新型农业生产资料等的研制与开发。

③以节水灌溉技术革命为重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发节水农业的技术、设备;水资源宏观管理与调配技术;海洋、滩涂、南方草山草坡等资源的开发;长江、黄河上游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

④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重点,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抗虫棉花、超级稻、超级猪、抗虫玉米等转基因动植物培育与产业化;高效疫苗、生物杀虫剂、杀菌剂等生物农药的研制;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长调节剂的研究与应用;生物肥料、缓释肥料,锌肥、硼肥等微量元素肥料等新肥料的研制与开发;农业综合性信息网络、农业专家系统、精准农业、虚拟农业、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农业技术信息网络的建设。

⑤推进区域发展,加速西部大开发,中部大发展,东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西部生态脆弱区,大力发展退耕还林、还草技术,坡改梯技术,防治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治理等技术;经济发达区,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试验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加速中部粮棉油菜、肉蛋奶等农产品高产、优质及加工的配套技术与商品基地建设。

⑥推进农村城镇化,加速乡镇企业科技进步,加速农业人口转移,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加速农村小城镇规划与设计;新兴建筑材料研制、施工技术;小城镇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⑦推进创汇农业,迅速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实力。符合国际标准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修订,质量监测技术与设备开发;发展畜禽、水产、蔬菜、花卉、竹藤、药用植物、柑桔、茶叶、荔枝等无公害、绿色产品出口基地。

⑧扩大规模定向培养务农高校毕业生,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2)中远期发展重点和布局

①充分利用生物的遗传潜力。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动植物新品种,更加重视资源与环境问题。种质资源是农业的物质基础,通过生物技术和育种工作的重大突破,加速新的种质资源的发现和有效利用。

②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重点是通过土壤培肥和科学施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创造作物生产的最佳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

③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因地制宜地加强灌溉农业、节水农业、雨养农业和旱地农业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的配套技术研究。

④食物安全、国人营养和健康。为确保国人粮食与食物的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粮食与食物保障体系,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提高营养水平和健康水平,增强国民身体素质。

⑤提高科学种植与养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动植物综合生产力。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尤其要加强农田水利的建设,并且要将其纳入法制轨道,长抓不懈。

⑥改进农产品加工、贮运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保鲜、加工、贮运、包装、销售和综合利用等技术,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保证,尤其要重视发展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

⑦关注转基因动物和植物的研制和生产,使我国农业紧跟世界高科技先进水平。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等也都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⑧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实际,利用信息社会到来的有利时机,把农业生产中的“软件”部分,特别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⑨提高农业灾害监测、预测和服务的科学技术水平,防御和减轻农业灾害。

(二)在科技的使用上进行革命性变革,重视发挥科技的综合作用,借助综合国力,深层次地改变农业生产的重大机制问题

农业生产重大机制的转变,可以导致:以相同的、等量的农业资源,经过发挥科技的转换和替代作用,充分挖掘农业的巨大潜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国农业的希望所在。同时,重大机制的转变是促成产业升级的根本依托。

1.由传统的粗放经营机制转向集约经营机制。我国化肥利用率仅为30-40%,每年浪费3000万吨(相当于年生产能力的1/3);灌溉水利用率也仅为30-40%,每年浪费近4条黄河的有效供水量;我国的高产田仅占1/4;东、中、西部农业水平差异过大,这都是巨大的潜力源。如果采取“精准农业”,真正做到从根本上转变机制,仅这几项就可满足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新的农业快速成长的基本需要。

2.由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由于我国食物资源的丰富多样和人口的众多,通过科技的作用,使尚未被用作人类食物的资源成为人的食品以及创造出新的食品种类,其革命性变革的巨大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3.由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机制转向三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这是挖掘饲料潜力,增加我国优质饲料的重要途径。我国饲料的浪费很大,仅由于营养素调配不合理,每年就损失1/4的畜禽饲料。如果全面实行种植业三元结构,合理发展饲料业,将饲料作为专项生产,则不需增加多少资源的消耗,就可成倍增加优质饲料。这一建议在我国已提出一些时候了,但发展极慢或者说没有什么发展。因为这不仅仅是几个单项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需要亿万人参与的复杂系统工程,最主要的是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观念的转变。必须作为一场技术革命来对待。

4.由传统的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整个国土资源开发机制。我国广大的丘陵山区、草地、海陆水面和滩涂都可发展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特别是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可以开发出人类未曾有过的农业产业,前途不可限量。

5.由传统的农产品简单加工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使农产品在农村多层次地利用,形成巨型的现代化产业。转而向农业生产提出更高的新的需求,使农业向深广发展,为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就业不断开拓出路。这样,农业这盘棋就搞活了,是农业和农村发达的根本希望所在。

农业重大机制的转变,都是以科技为中心的多种因素组合的巨大系统工程,都要逐项做出工程设计,保证完成,从而得以对整个农业做出新的战略调整。动员一切尽可能的综合国力,以新的革命手段,促成农业快速成长,并为建立可持续发展农业,达到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创造根本的条件。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科研与推广新体系和农村终身教育新体系

我国现行农科教体制,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期确立的,体现了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支撑作用。缺点是,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未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必须进行重大改革,建立新型农科教创新体系。

1.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由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组成。针对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将农业研究开发机构分为技术开发类、科技服务类和基础公益类三大类,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术开发类机构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科技服务类机构转变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公益类农业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项目和基地的形式给予支持。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

2.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终身教育新体系

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当前,要从着重教学内容、学科结构改革,彻底转向着重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重点搞好对农业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成人学校的战略性调整。“十五”期间部级重点农业院校要逐步减少对本科生的招生数量,加大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招生数量,着重办好一般农业普通高校和普通高中,不断扩大职业高中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招生的规模,为农业技术革命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基层人才。

四、政策、措施建议

(一)从国民经济资源配置、市场运作入手,多渠道、多手段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再次振兴

对与国民经济关系重大的农业和农村领域予以高度重视。主要有:一是农田水利、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保障21世纪16亿人口食物安全;三是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四是促进农业产业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速小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别;五是发展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等等,对这些问题要全面给予科学技术支撑,并给予经济政策优惠和立法支持,在资本、资金、土地、劳务、交通等市场上尽最大程度地开放绿灯和绿色通道。

(二)突出农科教体制改革方案的重点

按照分类指导,抓大放小,适当归并,促进发展的思路,积极有序地推进农科教体制改革。组建和完善国家、部、省(市)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培训中心、高科技园示范区、开发区、高科技集团等。近期将主要依托农口各部门的直属研究院所,联合有关院所、高校共同举办。部级重点科研机构要形成规模,集聚最优秀科技人才,其中,要有千名博士生以上高级学历的研究人员;部级重点高校的研究所要有百名博士生以上高级学历的研究人员。围绕关系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和技术创新,部级重点科研机构要求每周至少有一项属于发明创造或技术创新范围的专利性进展,部级重点高校科研机构要求每月至少有一项这类的进展。

(三)抓紧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

调整农业信息工作服务方向,即由当前主要为领导决策服务,转到在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更多地为广大农业科研、生产、经营者服务方面来。通过信息体系的完善,使科研单位更迅速方便地了解农业生产实践对科技的需要,使生产经营单位更容易地了解和得到农业技术信息,促进科研面向生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四)抓紧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尽快制定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内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制定相应的技术操作规范,强化农业生产经营者、农产品销售、消费单位的标准化意识,以此带动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产品质量提高,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五)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作为科研成果转化和农科教结合的突破口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按照实现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在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其功能包括农业技术区域性试验;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农业新技术推广示范;农业技术培训;农村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在科教体制改革中,协调好教学、科研和推广的关系,促进教学、科研和推广有机结合,建立一个高效率、高效益的转化科研成果的推广服务体系。通过这些举措,从根本上解决科技革命中成果转化困难这一主要障碍。

(六)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农科教改革总目标所列六大体系建设,不断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

鉴于农业是一项特殊的产业,不仅仅是农民的事业,也是全民的事业,在千方百计发展自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给予必要的外力支助,制定特殊的政策,广泛运用尽可能的综合国力,动员全国人民为农业贡献力量,为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最高的保障条件。其中,给予资金投入的支持,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农田水利、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预算内外的财政资金、基本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各种专项基金以及社会上的可用资金,都要对农科教增加投入并可按照资金性质给予优惠。

到2005年,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7-1%,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在整个财政支农资金中的份额达到20%以上。在农业重大工程项目经费中,划出2-3%用于提高工程的技术水平;加大力度支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农业科技,发挥科技的资源替代作用。

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要大幅度提高农业和农村教育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确保其教育投入高于全国教育平均投入三个增长的比例(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给农科教企业优惠贷款:小型科教企业的启动可以用“小额贷款”支持;中、大型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确定贷款期限,有的可以给予一定的宽限期,有的可以延长贷款期限,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投入多、风险大的问题,研究建立相关的风险投资担保机制。

建议“十五”期间,国家每年安排30亿资金,设立“国家农科教发展基金”,部署和实施六大工程:“新世纪农科教结合创新基地示范工程”,“农科教生产技术信息入农户网络工程”,“新世纪农民科技创业就业工程”,“21世纪农民培训工程”,“农科教远程培训工程”,“农科教西进工程”,统称为“农科教2120行动”(即21世纪前20年行动,简称2120行动)。

战略性调整范文篇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在重要商品的产地、销地或集散地,建立大宗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批发市场。”改革开放以来,从农贸市场与集贸市场开始,批发市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二十年的路程走得怎样,面对二十一世纪,批发市场将如何发展,本文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我国批发市场的发展已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批发市场起源于80年代初期,大致由三个方面形成,一是原有农贸市场和集贸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是在原有商业、粮食、物资、供销等流通部门的购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的;三是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兴建的。90年代以来,我国批发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从数量、品种上讲,我国批发市场已得到了迅速发展,批发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据统计,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各类商品市场有9万5干多家,管理相对规范的有5—6万家。在5—6万家中大约设有1300万个摊位,1998年成交额达2.1万亿元。上规模的各类批发市场有10000多家,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4000多家,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2400多家,生产资料批发市场5000多家。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粮油、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在内的,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门类齐全的批发市场体系,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

批发市场交易规模迅速扩大。通过批发市场交易的商品销售额已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1998年,全国各类批发市场中,年交易规模超过亿元的市场有1000多家,其中山东、浙江各有200多家,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各有100多家。小商品批发市场是发展最快的一类批发市场,年交易规模过百亿元的就有十几家,交易规模最大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1998年交易额突破了200亿元。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规模近年来迅速扩大,大多数省市都有年交易额过10亿元的农产品市场,其中,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1998年交易额接近70亿元。

我国批发市场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在配置资源、扩大内需、引导生产、搞活流通、形成价格、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扩大内需、开拓市场和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批发市场是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特别是蔬菜批发市场正成为城市“菜篮子”供应的重要载体,通过南菜北运等绿色通道的建立,调节了因季节变化的蔬菜需求,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各地小商品市场以农村居民为主要消费群体,基本上满足了广大农村对日用工业消费品的需求。生产资料市场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粮食批发市场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中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第二,在丰富商品流通模式,促进大市场、大流通的形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批发市场的建立,突破了我国传统的仅靠商业零售和一、二级批发站的流通模式,实现了通过批发市场进行批发、零售的新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现行流通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三,在活跃地方经济、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建立批发市场,一方面为农产品与乡镇企业产品找到了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又为农业与乡镇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建立批发市场,还带动了交通运输、通讯、旅游、商业服务业、加工业的发展。批发市场也己成为当地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总之,真正起到了“建一个市场,带动一片产业,搞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人民”的作用。

第四,在吸收下岗人员再就业和解决富余劳动力,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国有生产、流通企业经营困难,普遍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批发市场通过不断完善功能,不但没有出现亏损,而且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一些地方政府提出“退二进三”的措施,以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流通产业为重点。来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据初步统计,各类批发市场的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下岗职工。

第五,在指导生产、形成价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批发市场中信息网络的建立,各类批发市场通过市场供求信息的传递,及时向生产厂家提供了市场供求动态,为生产厂家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依据。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品价格已成为各地同类商品的参考价格,而且成为国家制定价格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我国批发市场建设与发展取得的基本经验.

1、走统筹规划,依靠政府搭台发展的路子。批发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各地批发市场发展实践证明,凡是注重、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把市场发展纳入城市建设中去的地方,批发市场就能够健康有序发展。

2、走准确市场定位、办特色市场发展的路子。无论是产地市场、销地市场,还是集散地市场都必须依托当地优势,选择经营品种和发展规模。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绍兴轻纺城依托当地产品和种植业优势,走市场连基地,基地促市场的发展路子,有意识的培育自己的产业基地,为市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河南中原芝麻批发市场、浙江海宁皮革服装城、深df5浦田农产品批发市场分别以其经营品种、款式与价格优势、新的交易方式为特色,确定了其在同类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河北保定依托传统优势,发展特色市场,一举成功,如安国东方药城、留史皮毛、望都辣椒、满城草萄市场等等。

3、走强化市场管理与净化市场服务,完善市场功能发展的路子。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管理与服务的竞争。办市场并不是简单的物业管理,而是要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一切以客户的利益为前提,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增强市场的凝聚力。

4、走批发市场多种交易模式的发展路子。走出传统的“一手钱,一手货”的简单模式,积极寻找适合不同市场发展的新型模式,是促进批发市场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多数市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如一些市场通过举办展览会、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等,使市场得以快速发展与升华,一些市场通过在外地办分市场,扩大了规模;一些市场在现货仓单交易方面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如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华通有色金属中心批发市场“、昆明商品中心批发市场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已开始在电子商务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一些市场在拍卖、计算机网络交易方面进行了尝试,为市场发展注入了活力;一些市场积极引进现代营销方式,把连锁经营、、配送等新型流通形式引入批发市场。

5、走以股份制形式办市场的发展路子。一些市场在股份制改造方面进行了探索,为市场注人了新的活力。如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绍兴轻纺城等通过股份制改造,一方面解决了企业办市场面临的资金困难,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经营机制的转变。西南建材中心批发市场、武汉武泰闸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合肥长江批发市场等在股份制改造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效地实现了批发市场管理机制创新。

6、走批发市场+基地+农户,产供销一体化发展的路子。批发市场在开拓农村市场中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出来。一些市场通过在农村建基地的形式,走“市场加农户”、“公司加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既为市场培育了稳定的供货渠道,又开拓了农村市场。

三、当前制约我国批发市场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1、批发市场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批发市场走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至今仍没有一部国家统一的法律来进行规范制约,甚至连一部统一的法规性文件都没有,使我国批发市场的市场准入与运作不规范,无序竞争,盲目重复建设,也给各地批发市场的有效管理带来了困难。有些地方的批发市场处于一种自由、无序、盲目发展的状况。假冒伪劣商品在批发市场仍然比较严重。

2、部门分割,多头管理依然存在。从中央到地方,许多部门都参与批发市场的建设和管理,造成批发市场在管理上、政策上的不统一,看起来有关部门都在管批发市场,一到需要解决问题时,谁都不能负责到底。许多部门向批发市场收取20多种名目的费用。

3、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由于办批发市场旱涝保收,一些单位与企业纷纷把目光转向批发市场,造成了批发市场的大量重复建设。如北京市大大小小建材类专业批发市场就有40多家,郑州市食品批发市场就有9家,大大超过了城市的需求,为了争夺有限的经营客户,陷入恶性竞争之中,结果谁也发展不起来,出现了不少“空壳市场”。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4、市场发展缺乏创新,发展后劲不足。一是重视市场数量发展,不注重市场质量提高;二是重建设、轻管理。市场投资主体对市场的管理仅仅停留在物业管理的层次上;三是交易方式落后,许多市场仍停留在原始的“一手钱,一手货”的交易模式上,摊位制仍是大多数市场普遍采用的办法3四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缺乏适应性,对经营品种不能及时作调整3五是市场缺乏发展资金,不能及时有效地完善市场功能;六是市场管理机制缺乏创新,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仍采用过去老一套管理办法和营销方式。

5、一部分市场管理人员和交易人员素质低,‘市场网络化建设缓慢。管理人员熟悉集贸市场的运作,对现代流通模式和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了解得少。市场交易人员素质更是参差不齐,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市场网络化建设缓慢,更是制约大多数市场发展的重大因素。

四、积极开拓,努力实现跨世纪批发市场的战略性转变

批发市场从起步到发展有近20年,虽然全国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省市已基本饱和,中西部地区还有较大发展空间,但从总体上讲,我国的批发市场已基本完成发展期而进入调整期,面临着一个业态提升,扶优扶强,功能扩充,管理升级,二次创业的严峻挑战。批发市场与企业一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但批发市场这种流通模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如在2010年至2020年期间,由于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上传统的消费习惯,还将存在与发展,充满着活力,但数量不应增加,而应减少,一些名牌批发市场将存在更长的时间,特别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时间会更长。如何实现跨世纪中国批发市场的战略性调整、创新与发展呢?

1、实现批发市场的管理创新,向法制化转变。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批发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形式,必须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规范化发展。尽早出台《批发市场管理条例》,进而出台《批发市场法》,为我国批发市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这方面法律的时期,可先制定地方性的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同时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资源优势,认真做好市场发展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建设和发展市场,消除重复建设和不利于市场发展的因素。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批发市场建设的重点是抓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市场重点是抓现有市场的完善和提高,一般不再新铺摊子。

2、实现批发市场的组织创新;向质的提高转变。走出传统的只注重数量增加,而忽视优化市场质量的发展模式,在重视市场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市场软件建设,完成市场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过渡。市场建设的重点要放在市场功能的完善上,通过对现有市场的改造、扩建和软件设施的配套建设,来扩大市场规模。要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综合性市场要按经营品种的商品特性进行分类,建立专业交易区,专业性市场要重点培育代表市场特色的品种,形成市场自己的特色,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市场群体。要大力培育有影响力的交易商,特别是一级批发商,大力培育市场中介组织与经纪人队伍。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商品结构,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努力实现批发市场与产业基地的有机结合,走市场连基地。基地促市场的发展路子,形成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市场发展模式。

开拓农村市场是党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开拓市场的长期战略方针。批发市场在开拓农村市场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有占领了农村市场,批发市场才有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3、实现批发市场交易方式的创新,向集约型转变。批发市场不是简单的商品中转站,从世界批发市场发展趋势来看,批发市场必须具备“商品集散、财务结算、信息传播和形成价格”四大功能。因此,我国

批发市场的发展,必须围绕上述四大功能的实现来进行完善,逐步把批发市场建设成为商品的集散中心、信息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统一结算中心。要逐步走出干篇一律的摊位制的对手交易模式,积极把连锁、、配送、拍卖等现代营销方式引入到批发市场中来,通过办分市场和连锁经营,实行总经销、总,大力开展配送业务等形式来丰富市场交易模式,大胆探索网络交易、仓单经营等符合批发市场运作的交易方式。要积极促进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形成全国联网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推动批发市场朝着适应现代流通改革要求的方向发展。

战略性调整范文篇10

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

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用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力度,加大研发投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并必定成为我国经济“调结构”的突围之路。

经济结构是个除了产业结构外,还有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分配结构的“大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既包括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也包括投资和消费结构的调整;既包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包括各产业内部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既包括区域结构的调整,也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既包括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也包括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未来我国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内需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带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带动转变。

“调结构”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难题。“调结构”也是全球“后危机时代”产业布局主线。我国经济要长足发展,“调结构”是关键。目前中国经济正从短期刺激经济增长过渡到中长期持续的拉动,如何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显得尤为重要。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调结构”政策的重点应该是:内外需失衡;投资与消费失衡;信贷高增速与通胀失衡;产业结构失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碳排放量,抑过剩产能;地区结构失衡。除了靠刺激政策拉动内需外,当前亟待解决产业结构失衡问题。

“调结构”可能催生许多行业投资机会,如包括汽车、家电,农业消费行业、煤炭、化工、有色资源类行业;新能源、物联网、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低碳经济主导的节能减排产业;抑制产能过剩的钢铁、汽车行业并购重组;城镇化和产业转移中的基建、房地产行业。以上投资机会即包括了传统行业;又涵盖了新兴战略性产业。这里特别值得关注的更多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靠4万亿投资等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迅速扭转了经济快速下滑的局面,但也暴露出来一系列问题,一是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投资的拉动,投资、出口和消费比例失衡,经济增长的动力尚不稳固。二是巨量信贷投入在有力地刺激我国经济复苏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长期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钢铁、水泥、电解铝、造船、煤化工、平板玻璃等行业均存在较突出的产能过剩。同时,多晶硅、风能设备等新兴产业因投资过度,也开始出现新的产能过剩。因此,坚决抑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调整结构便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