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9:06:30

灾后重建范文篇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旅游业遭受巨大损失,恢复重建面临艰巨挑战。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援助下,经过顽强努力,实现了灾后恢复重建“3年任务2年基本完成”的辉煌成果,旅游业也率先成为灾区最先恢复的先导性产业,其产业联动作用逐步显现。德阳什邡市作为极重灾区之一,地震期间及之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灾后旅游业的恢复与重建问题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和研究:赵科(2009)[1]以什邡市师古镇为例,探讨灾后重建如何发展乡村旅游的问题,提出当地应克服困难,利用大破后大立的机遇,将乡村旅游科学合理地融入到农村永久性住房的灾后重建中。包文娟(2011)[2]探讨了地震灾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模式,提倡在灾后重建大背景下,灾区应抓住灾后重建的契机,在保护好乡村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新型的乡村生态旅游并且造福于当地居民。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较少涉及林业种植区域灾后乡村旅游重建对策研究。什邡市蓥华镇石门村以林业种植为主,灾前乡村旅游发展已十分火爆,以其为案例,探讨旅游灾后重建对策,有助于补充现有的研究区域类型,为相似地区提供借鉴意义。

2什邡市蓥华镇石门村概况

石门村位于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西部10公里,距什邡市城区40公里,成都市100公里。海拔1000米至2000米,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12°C左右,凉爽期较长,适宜夏季避暑纳凉。全村总面积约30060亩,占蓥华镇总面积近三分之一,其中耕地面积500余亩。现辖7个组,共600余户农家,总人口2000余人,人均拥有土地15余亩。该村以林业、药材种植为主,养殖业中的跑山鸡、冷水鱼为其特色,并开发有一系列山野绿色菜蔬。1996年村两委会制定了“以农林为基础,以企业为重点,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支柱,以旅游业为后劲”的发展计划。至2008年5•12大地震前,石门村旅游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沿景区,沿公路一举兴建了跨河式、吊脚式、依山傍水式,中西式建筑的一线天避暑山庄、金铃客栈、龙门客栈、龙发农庄、杨家山庄等40多个别具山乡风味的农家乐,主要以休闲避暑度假为主,全村日接待量达3000人次,旅游年收入达360万元。

3石门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3.1石门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3.1.1旅游接待灾后恢复较快,农家乐生意火爆5•12大地震给该村旅游业带来毁灭性打击,经过三年灾后重建和旅游恢复重建,2011年游客又重新涌进了石门村,在旅游旺季基本恢复到地震前旅游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据不完全统计,7~9月份到石门村的度假游客众多,可达2000人次/日。经过省级验收合格的星级农家乐达30余家,旅游年收益可达360万元,大大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

3.1.2旅游交通设施逐步完善,通达性较好通过三年灾后重建,从成德绵等地的游客到该村方便快捷通达性好;从什邡蓥华镇至石门村的公路已建成,铺设的油面路,村内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地震后对损毁路面重新修建,现从村委会至村上各组村民集聚点已建成水泥路面,村内各景点的道路基本建成。

3.1.3青山绿水、休闲避暑品质依然石门村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境内有三河十九沟,山水资源丰富,青山绿水是该村最具吸引力的资源特点。现拥有近100公里的旅游带,追虎潭、青龙潭、烂龙洞、普陀庵等景点依然美丽。石门村气候宜人,是夏季避暑纳凉的优选去处。这里的每一座山头、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寺庙、每一座小桥,都能够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述说一个生气美妙的故事,写下一首感人肺腑的诗篇,唱起一首悠扬情深的赞歌,让游客放松身心。

3.1.4亦村亦景、亦林亦旅的格局基本形成经过三年灾后重建及新农村建设,村民住房建设已集中建设完成,保持了村落的淳朴与自然,房前屋后花木较多,村民既从事林业生产,又从事旅游业,亦林亦旅,目前方式很多,如在旅游季节开展庭院休闲、餐饮、从事抬轿、土特产品销售等,让游人感受到山野情趣和人心的善良,可谓村里的每一位村民、每一户农家小院都是风景。

3.2石门村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缺乏统一规划、管理与营销石门村旅游的开发虽有一定基础,但普遍缺乏科学的旅游规划指导。大部分旅游景点市场知名度不高,辐射范围小,跑山鸡、冷水鱼等特色食品还未打造成专利性的特色食品,对游客的吸引力有限,管理与营销跟不上。

3.2.2产品结构单一,开发层次不高石门村的乡村旅游主要为避暑休闲度假,而参与性活动、体验性活动较少,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游客的精神性需求。整体开发格局未形成,村内可供观赏的景区(点)较为分散,未进行旅游观光线路设计规划,不易形成整体规模,与成都周边旅游点未形成区域一体,资源共享,联合开发的格局。

3.2.3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旅游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石门村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景点公共基础设施缺乏,交通设施落后,部分路段、景点的可进入性仍然较差;目的地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标牌标识等配套服务设施缺乏,服务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3.2.4服务人员素质有待增强石门村农家乐经营户文化水平不高,以往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缺乏市场意识和现代经营理念,除提供餐饮服务外,能够向顾客提供景区景点导游服务、农事活动指导服务、民俗风情讲解服务、农副产品导购服务的为数不多。该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限制了其提供服务的层次,制约了多元化服务的拓展,不能满足乡村旅游的升级发展。

3.2.5旅游产业化链条偏短石门村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仅仅停留在提供农家食宿接待服务和季节性绿色菜蔬品尝方面,未能形成旅游服务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产业体系,不能满足旅游者多层次、多样化的乡村休闲旅游需求,影响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3.2.6旅游主题宣传不够响亮该村乡风淳朴、青山绿水。原生态景观和绿色山野食品,颇具山野情怀和养生度假价值,但未进行很好的旅游意象定位和提炼,旅游主题宣传不够响亮。

4石门村旅游灾后重建对策

4.1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规划

石门村已把乡村旅游纳入该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规划,加强协调,把国家和地方对于灾后重建、农业产业化、村镇建设等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运用于支持旅游的发展,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发展。

4.2亦林亦旅,丰富旅游产品结构

石门村应从目前单一的乡村休闲度假向乡村民风民俗体验、乡村户外运动、康体养生、医药旅游等相结合的综合型产品结构转变。在不放松林业生产的同时,发展乡村旅游,亦林亦旅,丰富旅游产品结构。首先依托该村药材种植,增加医药旅游项目。该村“杜仲、黄柏、厚朴”三木药材和黄连等草本药材是该村的主要产业,种植规模较大,可发挥其观赏价值,开展集观赏、体验、教育为一体的医药旅游项目。其次,可充分利用地震灾后形成的新资源,开发以地震纪念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如在“5•12”地震中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空军总政委上将邓昌友、抗震救灾指挥长王维山少将亲临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基于历史和现实,可考虑建立一个抗震救灾纪念广场,供游客参观、休憩。

4.3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旅游标识系统

石门村作为乡村旅游目的地,首先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交通、给排水、垃圾收集与处理、污水排放与处理等基础设施要从目前的建设滞后状态向符合城乡一体化内在要求的现代化方向转变。其次要逐步完善旅游标识系统。旅游标识系统设计从石门村当地地方风貌中汲取精华,体现地方特色,就地取材,建议以木材为主要材质,充分考虑防水、防晒的需要,强调自然美、生态美、和谐美及艺术与环境融合美,力求使标识系统成为乡村景观的一部分。

4.4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服务

石门村从目前的不规范、低水平向标准化、专业化方向转型升级,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一是对现有从业人员利用旅游淡季加大培训力度,二是各级政府政府可制定吸引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到农村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优惠人才政策,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

4.5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富民强旅

首先,应延长农村产业链,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石门村应由单一的林业结构向综合农业、立体农业转变,延长农村产业链。重点建立跑山鸡、冷水鱼养殖、特色药材种植等产业基地,促进农业特色化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其次,应调整林业结构,加大观赏性林木栽植。石门村林业以松树、杉树为主,其成材周期相对较长,现有的市场价格不高,收益较少,对于发展旅游业而言,观赏性欠佳,且杉木林相对较暗,不利于林下黄连的生长。建议改种桂花、银杏、干果等有观光价值的经济林木,不仅不会影响水土保持,还可美化乡村旅游的自然环境,凸显其旅游观赏价值,提高经济附加值。

4.6打造特色村落风貌,突出“石门皮屋、生态休闲”主题

在整体风貌打造上,保护好在地震中保留下来的原始树皮屋,同时以沿竹溪河村落带为重点,在灾后重建的屋顶的基础上加盖树皮,形成独具特色的树皮屋旅游意象,增强了该村旅游吸引力,感受原始村落的的山野风情,突出“石门皮屋、生态休闲”主题。

4.7创新乡村旅游产品的供给模式

石门村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基本都是以农民的自家院落为载体、农民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此种模式对农民的增收致富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单家独户发展,经济实力有限,经营管理水平不规范,难以推进旅游业的进一步提升。为了将石门村的乡村旅游做大做强,可考虑“农户+协会”“、农户+企业”、企业集团开发、农户联合发展等供给方式,以农家院落和乡村酒店为载体、以现代农业产业化资源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转变。

灾后重建范文篇2

第一条为了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

第三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

(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三)就地恢复重建与异地新建相结合;

(四)确保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

(五)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

(六)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必要时成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协调机构,组织协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做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第五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物资,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给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并积极提供物资、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支持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

国家接受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的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需要的援助。

第六条对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过渡性安置

第七条对地震灾区的受灾群众进行过渡性安置,应当根据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投亲靠友、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

政府对投亲靠友和采取其他方式自行安置的受灾群众给予适当补助。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八条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选在交通条件便利、方便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区域,并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雷击等灾害的区域以及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

实施过渡性安置应当占用废弃地、空旷地,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农田,并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域造成破坏。

第九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条件,因地制宜,为灾区群众安排临时住所。临时住所可以采用帐篷、篷布房,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简易住房、活动板房。安排临时住所确实存在困难的,可以将学校操场和经安全鉴定的体育场馆等作为临时避难场所。

国家鼓励地震灾区农村居民自行筹建符合安全要求的临时住所,并予以补助。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条用于过渡性安置的物资应当保证质量安全。生产单位应当确保帐篷、篷布房的产品质量。建设单位、生产单位应当采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确保简易住房、活动板房的安全质量和抗震性能。

第十一条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配套建设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并按比例配备学校、医疗点、集中供水点、公共卫生间、垃圾收集点、日常用品供应点、少数民族特需品供应点以及必要的文化宣传设施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

过渡性安置地点的规模应当适度,并安装必要的防雷设施和预留必要的消防应急通道,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防范火灾和雷击灾害发生。

第十二条临时住所应当具备防火、防风、防雨等功能。

第十三条活动板房应当优先用于重灾区和需要异地安置的受灾群众,倒塌房屋在短期内难以恢复重建的重灾户特别是遇难者家庭、孕妇、婴幼儿、孤儿、孤老、残疾人员以及学校、医疗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四条临时住所、过渡性安置资金和物资的分配和使用,应当公开透明,定期公布,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五条过渡性安置用地按临时用地安排,可以先行使用,事后再依法办理有关用地手续;到期未转为永久性用地的,应当复垦后交还原土地使用者。

第十六条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加强次生灾害、饮用水水质、食品卫生、疫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环境卫生整治。使用的消毒剂、清洗剂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对土壤、水资源、环境等造成污染。

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加强治安管理,及时惩处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受灾群众应当在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县、乡(镇)人民政府组织下,建立治安、消防联队,开展治安、消防巡查等自防自救工作。

第十七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受灾群众和企业开展生产自救,积极恢复生产,并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工作。

第十八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修复毁损的农业生产设施,开展抢种抢收,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保障农业投入品和农业机械设备的供应。

第十九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优先组织供电、供水、供气等企业恢复生产,并对大型骨干企业恢复生产提供支持,为全面恢复工业、服务业生产经营提供条件。

第三章调查评估

第二十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依据。

第二十一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城镇和乡村受损程度和数量;

(二)人员伤亡情况,房屋破坏程度和数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工农业生产设施与商贸流通设施受损程度和数量,农用地毁损程度和数量等;

(三)需要安置人口的数量,需要救助的伤残人员数量,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及未成年人的数量,需要提供的房屋数量,需要恢复重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需要恢复重建的生产设施,需要整理和复垦的农用地等;

(四)环境污染、生态损害以及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毁损等情况;

(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和隐患等情况;

(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形地貌以及河势和水文情势、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受影响情况;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

(八)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需要调查评估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分工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毁损严重的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其他建设工程进行工程质量和抗震性能鉴定,保存有关资料和样本,并开展地震活动对相关建设工程破坏机理的调查评估,为改进建设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和工程建设标准,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十三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应当采用全面调查评估、实地调查评估、综合评估的方法,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评估结论的可靠性。

地震部门、地震监测台网应当收集、保存地震前、地震中、地震后的所有资料和信息,并建立完整的档案。

开展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第二十四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报告应当及时上报国务院。

第四章恢复重建规划

第二十五条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与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

第二十六条地震灾区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省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

第二十七条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兼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并坚持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区分缓急、突出重点,相互衔接、上下协调,规范有序、依法推进的原则。

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

第二十八条地震灾后调查评估获得的地质、勘察、测绘、水文、环境等基础资料,应当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依据。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地震地质、地震活动特性的研究成果和地震烈度分布情况,对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复核,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进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

第二十九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害状况和区域分析,恢复重建原则和目标,恢复重建区域范围,恢复重建空间布局,恢复重建任务和政策措施,有科学价值的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受损文物和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修复,实施步骤和阶段等主要内容。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重点对城镇和乡村的布局、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工业生产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土地整理和复垦等做出安排。

第三十条地震灾区的中央所属企业生产、生活等设施的恢复重建,纳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统筹安排。

第三十一条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吸收有关部门、专家参加,并充分听取地震灾区受灾群众的意见;重大事项应当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专题论证。

第三十二条地震灾区内的城镇和乡村完全毁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人口规模超出环境承载能力,需要异地新建的,重新选址时,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或者生态脆弱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区域以及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新址进行论证,听取公众意见,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三条国务院批准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依据,应当及时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公布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修改、其他客观条件发生变化需要修改的,或者因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修改的,由规划组织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意见,报国务院批准。

第五章恢复重建的实施

第三十四条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协助、指导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

城镇恢复重建应当充分考虑原有城市、镇总体规划,注重体现原有少数民族建筑风格,合理确定城镇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并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第三十五条发展改革部门具体负责灾后恢复重建的统筹规划、政策建议、投资计划、组织协调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安排。

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提出资金安排和政策建议,并具体负责灾后恢复重建财政资金的拨付和管理。

交通运输、水利、铁路、电力、通信、广播影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有关基础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

建设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房屋和市政公用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

民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受灾群众的临时基本生活保障、生活困难救助、农村毁损房屋恢复重建补助、社会福利设施恢复重建以及对孤儿、孤老、残疾人员的安置、补助、心理援助和伤残康复。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广播影视、体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工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以及维护市场秩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加强对有关问题的专题研究,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商务、工业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动物疫情监测、农业生产设施恢复重建和农业生产条件恢复,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用地安排、土地整理和复垦、地质灾害防治,商贸流通、工业生产设施等恢复重建。

环保、林业、民政、水利、科技、安全生产、地震、气象、测绘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及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行、证券、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金融支持和服务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公安部门具体负责维护和稳定地震灾区社会秩序。

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组织实施进口恢复重建物资、境外捐赠物资的验放、检验检疫。

外交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调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涉外工作。

第三十六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物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地震废墟进行现场调查,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地震遗址、遗迹划定范围,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

第三十七条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族事务、建设、环保、地震、文物等部门和专家,根据地震灾害调查评估结果,制定清理保护方案,明确地震遗址、遗迹和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保护对象及其区域范围,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八条地震灾害现场的清理保护,应当在确定无人类生命迹象和无重大疫情的情况下,按照统一组织、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注重保护的原则实施。发现地震灾害现场有人类生命迹象的,应当立即实施救援。

第三十九条对清理保护方案确定的地震遗址、遗迹应当在保护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抢救、收集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技术资料和实物资料,并在不影响整体风貌的情况下,对有倒塌危险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必要的加固,对废墟中有毒、有害的废弃物、残留物进行必要的清理。

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实施原址保护。对尚可保留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历史建筑,应当采取加固等保护措施;对无法保留但将来可能恢复重建的,应当收集整理影像资料。

对馆藏文物、民间收藏文物等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应当及时抢救、整理、登记,并将清理出的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运送到安全地点妥善保管。

第四十条对地震灾害现场的清理,应当按照清理保护方案分区、分类进行。清理出的遇难者遗体处理,应当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习惯;清理出的财物,应当对其种类、特征、数量、清理时间、地点等情况详细登记造册,妥善保存。有条件的,可以通知遇难者家属和所有权人到场。

对清理出的废弃危险化学品和其他废弃物、残留物,应当实行分类处理,并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十一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地震灾区的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对清理出的动物尸体,应当采取消毒、销毁等无害化处理措施,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第四十二条对现场清理过程中拆除或者拆解的废旧建筑材料以及过渡安置期结束后不再使用的活动板房等,能回收利用的,应当回收利用。

第四十三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统筹安排交通、铁路、通信、供水、供电、住房、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文化、广播电视、金融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城镇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统筹安排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设施,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

乡村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尊重农民意愿,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以群众自建为主,政府补助、社会帮扶、对口支援,因地制宜,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

地震灾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村民住宅建设的选址予以指导,并提供能够符合当地实际的多种村民住宅设计图,供村民选择。村民住宅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体现原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第四十四条经批准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以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先行安排使用土地,实行边建设边报批,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用地手续。对因地震灾害毁损的耕地、农田道路、抢险救灾应急用地、过渡性安置用地、废弃的城镇、村庄和工矿旧址,应当依法进行土地整理和复垦,并治理地质灾害。

第四十五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对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抗震设防要求、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复审;确有必要修订的,应当及时组织修订。

地震灾区的抗震设防要求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应当根据修订后的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进行相应修订。

第四十六条对地震灾区尚可使用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应当按照地震灾区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加固、改造等措施。

第四十七条地震灾后重建工程的选址,应当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抗震设防、防灾减灾要求,避开地震活动断层、生态脆弱地区、可能发生重大灾害的区域和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第四十八条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并对抗震设计的质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图的准确性负责。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选用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第四十九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时,应当重点对工程是否符合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查验;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报告。

第五十条对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第五十一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涉及文物保护、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二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政府采购活动,应当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资金筹集与政策扶持

第五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

第五十四条国家根据地震的强度和损失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专项用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由预算资金以及其他财政资金构成。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第五十五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捐赠款物。捐赠款物的使用应当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并纳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的,应当将捐赠款物用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作为受赠人的,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捐赠人和社会的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应当向捐赠人出具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捐赠票据。

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物资和人员服务以及安排实施的多双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投资地震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

第五十七条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依法实行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税务部门制定。

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实施地方税收优惠措施。

第五十八条地震灾区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适当减免。具体办法由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十九条国家向地震灾区的房屋贷款和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贷款、工业和服务业恢复生产经营贷款、农业恢复生产贷款等提供财政贴息。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第六十条国家在安排建设资金时,应当优先考虑地震灾区的交通、铁路、能源、农业、水利、通信、金融、市政公用、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重点工程设施建设。

测绘、气象、地震、水文等设施因地震遭受破坏的,地震灾区的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正常运行。

第六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受灾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就业;可以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受灾群众参加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第六十二条地震灾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其监护人因地震灾害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地震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由国家给予生活费补贴;地震灾区的其他学生,其父母因地震灾害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地震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在同等情况下其所在的学校可以优先将其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予以资助。

第六十三条非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的安排,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国家鼓励非地震灾区的企业、事业单位通过援建等多种形式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第六十四条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需要办理行政审批手续的事项,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方便群众、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原则,依法及时予以办理。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六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以及产品质量的监督。

第六十六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在确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分配方案、房屋分配方案前,应当先行调查,经民主评议后予以公布。

第六十七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公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来源、数量、发放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十八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的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铁路、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开展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开展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建设项目的稽察。

第六十九条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效果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定期公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使用情况,并在审计结束后公布最终的审计结果。

第七十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以及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健全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结束后,及时向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档案。

第七十一条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参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国家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

第七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违法违纪行为,都有权进行举报。

接到举报的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调查,依法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实名举报的,应当将处理结果反馈举报人。社会影响较大的违法违纪行为,处理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七十三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部门侵占、截留、挪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或者物资的,由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责令改正,追回被侵占、截留、挪用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或者物资,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或者明示、暗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处分。

第七十五条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降低建设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七十六条对毁损严重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建设工程,在调查评估中经鉴定确认工程质量存在重大问题,构成犯罪的,对负有责任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涉嫌行贿、受贿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七条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第七十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附则

灾后重建范文篇3

1月中旬以来,我省出现罕见的持续降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这次灾害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给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灾情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各地全力以赴抗灾救灾,抗击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工作取得重大的阶段性胜利。全省春节平安祥和,重大事故明显下降,生产要素保障有力,市场供给保持稳定,社会秩序井然。下一阶段,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将由应急抢险抗灾转入全面恢复重建,为认真贯彻落实2月13日国务院第208次常务会议精神,切实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抓紧编制灾后重建规划方案各地要在摸清灾情的基础上,根据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抓紧编制完成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方案和分项规划方案。重点突出六个方面:一是重要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主要包括地方电网、公路、铁路、民航、水利(包括乡村供水)、城镇供水和污水处理、邮政通讯、广播电视、教育、卫生、气象、旅游设施等;二是因灾损坏、倒塌民房的修建;三是防治次生灾害需修建的设施;四是农业、林业生产设施的恢复重建;五是本地区灾后恢复重建的其他重要设施;六是支持恢复农业生产的其他措施。在规划方案中,要细化、量化各类设施受损情况,明确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建设任务和内容、实施步骤和时间进度安排、总投资规模和多渠道资金筹措方案,落实责任主体和具体工作措施,制订组织管理、监督检查的工作措施。要注重提高应对极端气候等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应提高设计标准,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运行能力,通过恢复重建切实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二、抓紧修复和重建受损的基础设施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企业为主、政府支持,加快电网、道路、城镇供水管网、电信、电视、广播等受损设施的修复和重建。电力方面,要以电网恢复重建为重点,统筹协调抢修方案、人力安排和物资调配,加快抢修进度,尽快恢复受损电网,确保在3月15日之前电网主体设施全部恢复供电,确保已经恢复的线路不再出现断电,在此基础上按新的设计标准进行恢复建设,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交通方面,要尽快疏通恢复各类交通通道,按照择急择重的原则,结合大中修工程、危病桥整治工程及安保工程计划,逐步安排受灾地区路面、桥涵、挡防工程、安全设施等恢复工作。供水方面,要搞好城乡供水工程和输配水管网修复改造,保障灾区群众用水。通信方面,要以通信基站、通信杆路恢复重建为重点,抓紧修复受损设施,补充通信设施抢险维修设备、材料和备品备件。要抓紧广播电视、邮政、教育、卫生、气象、旅游设施等公用设施和社会事业设施的修复重建,尽快恢复相应功能。

三、认真组织春耕生产抓紧蔬菜大棚、蔬菜育苗场、养殖场舍、果树茶树良种苗木繁殖场、森林防火、林业基层机构水电路通信等农业、林业生产设施的恢复重建。及时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灾区,根据灾害和农牧业生产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帮助农民搞好生产,降低灾害损失,保障农民增收。全力保障恢复生产所需的种子、种苗及农膜、肥料、农药等农资调剂供应,全力满足生产自救的需要。对已经成熟或将要成熟的蔬菜、水果要尽快抢收。组织农民抓住季节及时改种补种春马铃薯、速生菜和茄果类蔬菜等适宜农作物,同时抓好小春田间管理,力争灾后有好收成。着力保障种畜、种禽供应,搞好畜禽补栏工作,加强疫病防治。鼓励农民生产自救,对受灾较严重地区的农民购种和修复农业设施给予适当补助,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依托各地农业教育培训机构搞好恢复生产的技术培训。林业上要及时扶苗、保苗,对受损严重的林地抓住春季造林时机恢复重造。

四、切实加强煤电油运保障工作各地要加快煤矿复采验收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生产,保证电煤供应。增加煤炭库存,争取在2月底前将电煤库存恢复到72万吨。电力公司要加大外购电力度,增加电力供应,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压缩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用电,确保生产生活用电。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及其在川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做好成品油供应,保持市场稳定;抓紧天然气供应管网维护,保证天然气充足供应。扎实做好春运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周密安排、措施上细化落实,加强运力调度,保证返程旅客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顺利出行,保证电煤等重要物资高效运输,真正做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

搞好综合协调服务,指导、支持和帮助企业抓紧修复受损设施,尽快恢复生产;加强生产要素供给保障,鼓励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生产进度,积极开拓市场,促进工业经济健康有序运行,千方百计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五、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抓好应急救助和春荒救助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边远山区受灾群众和低保对象的生活救助上,深入村组和灾民家中,摸清困难底数,制订救助方案,加大投放力度,抓紧下拨资金,按照保吃饭、保御寒、保住处、保医疗的要求,做到工作到村、落实到户、不漏一人,尤其要做好山区和边远地区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工作。及早谋划和开展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组织力量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在县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2月底前由民政部门牵头组织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力争6月底前完成重建任务。

灾后重建范文篇4

第一条

为了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

第三条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

(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三)就地恢复重建与异地新建相结合;

(四)确保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

(五)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

(六)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必要时成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协调机构,组织协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做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第五条

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物资,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给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并积极提供物资、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支持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

国家接受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的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需要的援助。

第六条

对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过渡性安置

第七条

对地震灾区的受灾群众进行过渡性安置,应当根据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投亲靠友、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

政府对投亲靠友和采取其他方式自行安置的受灾群众给予适当补助。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八条

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选在交通条件便利、方便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区域,并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雷击等灾害的区域以及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

实施过渡性安置应当占用废弃地、空旷地,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农田,并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域造成破坏。

第九条

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条件,因地制宜,为灾区群众安排临时住所。临时住所可以采用帐篷、篷布房,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简易住房、活动板房。安排临时住所确实存在困难的,可以将学校操场和经安全鉴定的体育场馆等作为临时避难场所。

国家鼓励地震灾区农村居民自行筹建符合安全要求的临时住所,并予以补助。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条

用于过渡性安置的物资应当保证质量安全。生产单位应当确保帐篷、篷布房的产品质量。建设单位、生产单位应当采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确保简易住房、活动板房的安全质量和抗震性能。

第十一条

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配套建设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并按比例配备学校、医疗点、集中供水点、公共卫生间、垃圾收集点、日常用品供应点、少数民族特需品供应点以及必要的文化宣传设施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

过渡性安置地点的规模应当适度,并安装必要的防雷设施和预留必要的消防应急通道,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防范火灾和雷击灾害发生。

第十二条

临时住所应当具备防火、防风、防雨等功能。

第十三条

活动板房应当优先用于重灾区和需要异地安置的受灾群众,倒塌房屋在短期内难以恢复重建的重灾户特别是遇难者家庭、孕妇、婴幼儿、孤儿、孤老、残疾人员以及学校、医疗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四条

临时住所、过渡性安置资金和物资的分配和使用,应当公开透明,定期公布,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五条

过渡性安置用地按临时用地安排,可以先行使用,事后再依法办理有关用地手续;到期未转为永久性用地的,应当复垦后交还原土地使用者。

第十六条

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加强次生灾害、饮用水水质、食品卫生、疫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环境卫生整治。使用的消毒剂、清洗剂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对土壤、水资源、环境等造成污染。

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加强治安管理,及时惩处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受灾群众应当在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县、乡(镇)人民政府组织下,建立治安、消防联队,开展治安、消防巡查等自防自救工作。

第十七条

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受灾群众和企业开展生产自救,积极恢复生产,并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工作。

第十八条

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修复毁损的农业生产设施,开展抢种抢收,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保障农业投入品和农业机械设备的供应。

第十九条

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优先组织供电、供水、供气等企业恢复生产,并对大型骨干企业恢复生产提供支持,为全面恢复工业、服务业生产经营提供条件。

第三章调查评估

第二十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依据。

第二十一条

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城镇和乡村受损程度和数量;

(二)人员伤亡情况,房屋破坏程度和数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工农业生产设施与商贸流通设施受损程度和数量,农用地毁损程度和数量等;

(三)需要安置人口的数量,需要救助的伤残人员数量,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及未成年人的数量,需要提供的房屋数量,需要恢复重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需要恢复重建的生产设施,需要整理和复垦的农用地等;

(四)环境污染、生态损害以及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毁损等情况;

(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和隐患等情况;

(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形地貌以及河势和水文情势、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受影响情况;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

(八)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需要调查评估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分工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毁损严重的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其他建设工程进行工程质量和抗震性能鉴定,保存有关资料和样本,并开展地震活动对相关建设工程破坏机理的调查评估,为改进建设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和工程建设标准,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十三条

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应当采用全面调查评估、实地调查评估、综合评估的方法,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评估结论的可靠性。

地震部门、地震监测台网应当收集、保存地震前、地震中、地震后的所有资料和信息,并建立完整的档案。

开展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第二十四条

地震灾害调查评估报告应当及时上报国务院。

第四章恢复重建规划

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与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

第二十六条

地震灾区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省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

第二十七条

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兼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并坚持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区分缓急、突出重点,相互衔接、上下协调,规范有序、依法推进的原则。

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

第二十八条

地震灾后调查评估获得的地质、勘察、测绘、水文、环境等基础资料,应当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依据。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地震地质、地震活动特性的研究成果和地震烈度分布情况,对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复核,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进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

第二十九条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害状况和区域分析,恢复重建原则和目标,恢复重建区域范围,恢复重建空间布局,恢复重建任务和政策措施,有科学价值的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受损文物和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修复,实施步骤和阶段等主要内容。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重点对城镇和乡村的布局、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工业生产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土地整理和复垦等做出安排。

第三十条

地震灾区的中央所属企业生产、生活等设施的恢复重建,纳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统筹安排。

第三十一条

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吸收有关部门、专家参加,并充分听取地震灾区受灾群众的意见;重大事项应当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专题论证。

第三十二条

地震灾区内的城镇和乡村完全毁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人口规模超出环境承载能力,需要异地新建的,重新选址时,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或者生态脆弱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区域以及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新址进行论证,听取公众意见,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三条

国务院批准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依据,应当及时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公布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修改、其他客观条件发生变化需要修改的,或者因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修改的,由规划组织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意见,报国务院批准。

第五章恢复重建的实施

第三十四条

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协助、指导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

城镇恢复重建应当充分考虑原有城市、镇总体规划,注重体现原有少数民族建筑风格,合理确定城镇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并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第三十五条

发展改革部门具体负责灾后恢复重建的统筹规划、政策建议、投资计划、组织协调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安排。

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提出资金安排和政策建议,并具体负责灾后恢复重建财政资金的拨付和管理。

交通运输、水利、铁路、电力、通信、广播影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有关基础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

建设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房屋和市政公用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

民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受灾群众的临时基本生活保障、生活困难救助、农村毁损房屋恢复重建补助、社会福利设施恢复重建以及对孤儿、孤老、残疾人员的安置、补助、心理援助和伤残康复。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广播影视、体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工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以及维护市场秩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加强对有关问题的专题研究,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商务、工业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动物疫情监测、农业生产设施恢复重建和农业生产条件恢复,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用地安排、土地整理和复垦、地质灾害防治,商贸流通、工业生产设施等恢复重建。

环保、林业、民政、水利、科技、安全生产、地震、气象、测绘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及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行、证券、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金融支持和服务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公安部门具体负责维护和稳定地震灾区社会秩序。

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组织实施进口恢复重建物资、境外捐赠物资的验放、检验检疫。

外交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调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涉外工作。

第三十六条

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物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地震废墟进行现场调查,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地震遗址、遗迹划定范围,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

第三十七条

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族事务、建设、环保、地震、文物等部门和专家,根据地震灾害调查评估结果,制定清理保护方案,明确地震遗址、遗迹和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保护对象及其区域范围,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八条

地震灾害现场的清理保护,应当在确定无人类生命迹象和无重大疫情的情况下,按照统一组织、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注重保护的原则实施。发现地震灾害现场有人类生命迹象的,应当立即实施救援。

第三十九条

对清理保护方案确定的地震遗址、遗迹应当在保护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抢救、收集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技术资料和实物资料,并在不影响整体风貌的情况下,对有倒塌危险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必要的加固,对废墟中有毒、有害的废弃物、残留物进行必要的清理。

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实施原址保护。对尚可保留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历史建筑,应当采取加固等保护措施;对无法保留但将来可能恢复重建的,应当收集整理影像资料。

对馆藏文物、民间收藏文物等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应当及时抢救、整理、登记,并将清理出的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运送到安全地点妥善保管。

第四十条

对地震灾害现场的清理,应当按照清理保护方案分区、分类进行。清理出的遇难者遗体处理,应当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习惯;清理出的财物,应当对其种类、特征、数量、清理时间、地点等情况详细登记造册,妥善保存。有条件的,可以通知遇难者家属和所有权人到场。

对清理出的废弃危险化学品和其他废弃物、残留物,应当实行分类处理,并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十一条

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地震灾区的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对清理出的动物尸体,应当采取消毒、销毁等无害化处理措施,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第四十二条

对现场清理过程中拆除或者拆解的废旧建筑材料以及过渡安置期结束后不再使用的活动板房等,能回收利用的,应当回收利用。

第四十三条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统筹安排交通、铁路、通信、供水、供电、住房、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文化、广播电视、金融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城镇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统筹安排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设施,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

乡村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尊重农民意愿,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以群众自建为主,政府补助、社会帮扶、对口支援,因地制宜,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

地震灾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村民住宅建设的选址予以指导,并提供能够符合当地实际的多种村民住宅设计图,供村民选择。村民住宅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体现原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第四十四条

经批准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以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先行安排使用土地,实行边建设边报批,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用地手续。对因地震灾害毁损的耕地、农田道路、抢险救灾应急用地、过渡性安置用地、废弃的城镇、村庄和工矿旧址,应当依法进行土地整理和复垦,并治理地质灾害。

第四十五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对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抗震设防要求、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复审;确有必要修订的,应当及时组织修订。

地震灾区的抗震设防要求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应当根据修订后的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进行相应修订。

第四十六条

对地震灾区尚可使用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应当按照地震灾区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加固、改造等措施。

第四十七条

地震灾后重建工程的选址,应当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抗震设防、防灾减灾要求,避开地震活动断层、生态脆弱地区、可能发生重大灾害的区域和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第四十八条

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并对抗震设计的质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图的准确性负责。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选用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第四十九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时,应当重点对工程是否符合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查验;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报告。

第五十条

对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第五十一条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涉及文物保护、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二条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政府采购活动,应当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资金筹集与政策扶持

第五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

第五十四条

国家根据地震的强度和损失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专项用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由预算资金以及其他财政资金构成。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第五十五条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捐赠款物。捐赠款物的使用应当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并纳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的,应当将捐赠款物用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作为受赠人的,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捐赠人和社会的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应当向捐赠人出具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捐赠票据。

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物资和人员服务以及安排实施的多双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投资地震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

第五十七条

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依法实行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税务部门制定。

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实施地方税收优惠措施。

第五十八条

地震灾区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适当减免。具体办法由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十九条

国家向地震灾区的房屋贷款和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贷款、工业和服务业恢复生产经营贷款、农业恢复生产贷款等提供财政贴息。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第六十条

国家在安排建设资金时,应当优先考虑地震灾区的交通、铁路、能源、农业、水利、通信、金融、市政公用、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重点工程设施建设。

测绘、气象、地震、水文等设施因地震遭受破坏的,地震灾区的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正常运行。

第六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受灾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就业;可以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受灾群众参加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第六十二条

地震灾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其监护人因地震灾害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地震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由国家给予生活费补贴;地震灾区的其他学生,其父母因地震灾害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地震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在同等情况下其所在的学校可以优先将其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予以资助。

第六十三条

非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的安排,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国家鼓励非地震灾区的企业、事业单位通过援建等多种形式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第六十四条

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需要办理行政审批手续的事项,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方便群众、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原则,依法及时予以办理。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六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以及产品质量的监督。

第六十六条

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在确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分配方案、房屋分配方案前,应当先行调查,经民主评议后予以公布。

第六十七条

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公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来源、数量、发放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十八条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的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铁路、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开展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开展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建设项目的稽察。

第六十九条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效果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定期公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使用情况,并在审计结束后公布最终的审计结果。

第七十条

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以及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健全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结束后,及时向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档案。

第七十一条

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参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国家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

第七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违法违纪行为,都有权进行举报。

接到举报的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调查,依法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实名举报的,应当将处理结果反馈举报人。社会影响较大的违法违纪行为,处理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七十三条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部门侵占、截留、挪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或者物资的,由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责令改正,追回被侵占、截留、挪用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或者物资,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

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或者明示、暗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处分。

第七十五条

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降低建设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七十六条

对毁损严重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建设工程,在调查评估中经鉴定确认工程质量存在重大问题,构成犯罪的,对负有责任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涉嫌行贿、受贿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七条

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灾后重建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总理关于“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举全国之力,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要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合理配置力量,建立对口支援机制,组织有关省市对口支援灾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指示精神,根据《浙江省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方案》的要求,认真做好我市对口支援青川县马鹿乡等3个乡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二、对口支援原则

(一)坚持以当地为主导、我市(县)积极援建相结合的原则。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按照《灾后重建规划》,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为灾区重建提供最急需的支援。

(二)坚持对口支援、统分结合的原则。在参与做好省“六个统一”的基础上,我市的主要职责是:1、按照全省部署,负责对口支援乡及德清、长兴两县援建工作的组织协调;2、帮助编制对口支援乡灾后恢复重建规划;3、按照全省三年援建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负责相关项目计划的实施和质量检查工作;4、帮助对口乡开展劳务输出和培训,以及急需人才、技术等其他各方面的支持;5、做好对口支援乡援建工作的情况汇总上报等。

(三)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在市、县(区)政府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各界多形式、多渠道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四)统筹安排、市县联动的原则。援建范围内的重建规划、计划外项目及线性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由市统筹安排,德清、长兴两县派员参与市援建指挥部工作。具体工程建设和工作开展,在省、市统一口径、统一部署下,按对口单位分别组织实施。

三、对口支援的安排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市市本级、德清县、长兴县分别对口支援青川县马鹿乡、楼子乡、七佛乡。未安排对口支援乡镇的安吉县,要通过提供选派医务人员、师资和农业科技、农民工培训等形式进行支援,吴兴、南浔两区参与市本级的援建工作。

市级各部门也要根据各自职能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四、对口支援的内容、方式和任务

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多种力量,优先解决灾区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对口支援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有:

(一)提供被援乡重建规划编制、建筑设计、专家咨询、工程建设和监理等技术服务;

(二)建设和修复乡村居民住房;

(三)建设和修复乡村学校、医院、广播电视、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

(四)建设和修复乡村道路、供(排)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五)建设或修复农业、农村等基础设施;

(六)提供机械设备、器材工具、建筑材料等支持。选派师资和医务人员、提供人才培训、异地入学入托、劳务输入输出、农业科技等服务;

(七)以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企业投资建厂、兴建商贸流通等市场服务设施,参与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

(八)对口支援双方协商的其它内容。

援建的重点是,帮助搞好重建规划、恢复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民住房,同时开展人才培训、科技支持服务等。

具体内容和方式由我市和省援建办与当地政府协商确定。

五、对口支援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立**市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援建办,设在发改委),主要职责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组织、协调我市对口支援青川县马鹿乡、楼子乡、七佛乡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在青川县组建**市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援建指挥部),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我市在青川县的对口支援工作,搞好与省援建指挥部和当地政府的衔接。选调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身体条件好的中青年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指挥部人员。根据工作需要,指挥部主要领导以挂职方式兼任青川县党政领导职务,其他干部可视情兼任对口乡党政领导职务。干部管理按照浙委办[2008]69号文件规定,参照援藏或援疆的相应政策,具体由市委组织部确定。

德清、长兴两县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并各选派一名优秀科级干部参加市援建指挥部工作。

六、对口支援的资金保障

灾后重建范文篇6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灾后重建加温鼓劲会议,主要内容和目的是对全县灾后重建工作,尤其是对全倒户灾后家园重建工作和水毁水利修复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温、再鼓劲。一些同志也许觉得县已多次开会布置这些工作,没有必要召开这么大规模的会议,实际上这个会是必须开,必须及时开的,理由是上级抓得很紧,近段时间市里多次召开会议,市委、市政府领导频繁检查督促灾后重建工作,前天市委梁伟发书记刚刚带领市直部门领导到我县检查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昨天上午市政府吴锐成市长、杨耀初副市长又在我县忠信镇召开全市灾后重建家园工作现场会,下午陈志干副书记还到忠信、三角镇检查了全倒户灾后重建点。另外,我县灾后重建工作尽管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大成绩,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但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如果要达到市提出的全县753户全倒户争取中秋节(9月18日)前建好新房,确保国庆节住上新居,时间只有40多天,而我们的工作实际上还停留在建点上,任务重、时间紧,不加温、不加速,难以完成任务。所以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加温鼓劲会,加快灾后重建工作的步伐。下面,根据上级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和市的有关会议精神,结合县委、县政府的一些决定和主要领导意见,围绕如何加快灾后重建工作步伐这个主题,我谈四点意见:

一、市灾后重建家园工作现场会的主要精神

昨天上午,全市灾后重建家园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忠信镇召开,市有关领导,市民政、财政、建设、扶贫等部门领导,各县区长、分管民政的领导,财政、建设、扶贫等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我县忠信柘陂村、大陂村及和平县中和村灾后新村建设现场,接着在忠信开发区召开会议。会上,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作了经验介绍,接着市民政局赖桂珍局长通报了全市灾后重建家园进度情况,到8月4日,全市核定全倒户10034户,连平753户,全市家园重建进度慢,动工率约20%。接着杨副市长作了主题报告,代表市政府对全市灾后重建家园工作进行了部署,最后吴锐成市长作了重要讲话。

吴市长的讲话题目是“加强领导,全力推进,确保全倒户国庆节前住上新居”,并提了三点要求: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吴市长对灾后家园重建工作的总评价是“做了工作,进度不快”,认为进度的差异是认识的差异,领导力度的差异,要按时完成任务,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艰巨。

2、加大力度,全力推进。一是要明确目标:争取所有全倒户中秋节前(9月18日)建好新房,确保国庆节前全市受灾全倒户住上新居;二是突出重点:即从现在起到国庆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全倒户灾后重建家园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民政、建设、扶贫、移民等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全力以赴抓紧抓实;三是全倒户的住房建设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农民自建为主,要把新房建成放心房、安全房;四是要充分发动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争取早建、快建、建好;五是要落实责任,做好帮扶。全倒户住房建设的责任,市落实到县,县落实到镇,镇落实到村,层层落实,一级抓一级。市将分四次通报各县区全倒户住房重建工作进度情况:第一次8月15日止,要求开工率达85%以上;第二次9月1日止,一层封顶率达85%以上;第三次9月15日止,竣工率达85%以上;第四次9月30日止,全倒户入住率达90%以上。凡连续二次达不到要求的,县区领导要通报批评。

3、严格监管,提高灾后资金的使用效益。具体要求是“专款专用、及时到位、提高效益”,市政府下拨各县区资金情况:城区1090万元,东源2030万元,紫金909万元,龙川1100万元,连平825万元,和平1130万元,要求禁止挪用灾民的“救命钱”,对违反规定的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

二、我县灾后重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我县前段的灾后重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强有力领导下,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

1、妥善安置了灾民,迅速核实了灾情。转移群众6821人,包括全倒户530户1928人,重危房户223户837人,无一人伤亡,确保了灾民有房住、有衣穿、有饭食,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病无疫情。在安置灾民的同时,迅速认真核实了灾情,受灾人口12.6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尤其是各镇和民政、建设、扶贫等部门对全倒户进行了认真、详细、反复的统计、核实、建档,最后确认全倒户为753户。

2、表彰了抗洪先进,部署了灾后重建工作。通过电视、报纸等各种形式的宣传,通过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一大批抗洪先选集体和个人,弘扬了抗洪精神。在抗洪抢险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我们迅速部署了灾后重建工作,成立了灾后重建工作指挥部和十个工作组,制发了《连平县关于抓好灾后重建工作的意见》、《连平县灾后复产灾后重建工作总体实施方案》、《连平县全倒户灾后重建家园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对“全倒户”灾民开展“一对一”扶持活动的通知》,召开了灾后重建动员大会和灾后重建工作现场会,全面部署了灾后重建工作。

3、积极争取了上级支持,积极开展了募捐。灾后,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各级救灾重建资金,现财政到位825万元,南山区支持100万元,募捐总数170多万元,其中忠信镇42万元,物资一批。

4、迅速修复了损毁基础设施。交通、公路、供电、供水等部门日夜抢修,修复了基础设施,确保了群众生产生活正常需要。

5、修复了水利损毁工程,抓好了灾后复产工作。修复水库6座,山塘13座,水闸17座,水坝38公里,确保了农业生产恢复正常,晚造用水得到保障。农业局、畜牧水产局等部门能积极指导灾民恢复生产,下造粮食播种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

6、狠抓了灾后工矿企业复产,使12间停产骨干企业迅速恢复了生产。

7、全倒户重建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到7月31日止,全县753户全倒户已动工的有255户,占33.9%,创办示范点20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忠信镇的柘陂、大陂村,三角镇的石源村,元善镇的新龙村,隆街的镇南、隆河村等。此外教育、卫生、公安、文化、旅游等部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灾后重建工作。

我县前段时间灾后重建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领导认识不够到位,有畏难、等待、依赖思想,行动缓慢;二是资金缺口大;三是个别单位责任不明确,态度不积极,工作不够落实。

三、迅速掀起灾后重建新高潮,切实加快灾后重建工作步伐

1、要加温鼓劲。各镇各单位要以传达今天会议精神为契机,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一次再研究、再动员、再部署、再加温。加大工作力度,加快重建进度,要克服畏难、等待、依赖思想。一句话:灾后重建工作不能松、不能放,而是要加温、鼓劲,加快推进。按照吴市长的要求,也是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态度,即从现在起至国庆节,各镇党委、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灾后重建,一把手要亲自抓,要突出这个工作重点。

2、要认真落实《连平县灾后复产灾后重建工作总体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措施,确保灾后重建各项任务的完成。一要进一步做好灾民的安置工作,重点是安置好全倒户、全失收户、全倒户中的五保户安置,确保他们有房住、有饭食、有衣穿,小孩有书读,生产能开展;二要继续修复好损毁的基础设施,我们的交通、供电、供水灾后迅速得以恢复,保证了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但不少是采取了临时措施,要真正全面修复还有很大工作量,有关部门要想方设法,争取早日完成;三要抓好下造粮食生产,力争做到早造损失晚造补,工矿企业要挖掘潜力,确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四要突出抓好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和全倒户灾后的住房重建工作,这两项工作是灾后重建的重点难点,刚才民政局、水利局负责人作了很好的发言,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对水利工程问题,我想多说几句。在遭受百年一遇水灾、水利工程损毁严重的情况下,水利局和各镇采取各种措施,迅速恢复了供水,保证了晚造水稻的播种,全县下造农作物种植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县下造水稻播种没有受到影响,这是个很了不起的成绩(原来我和吴副书记是很担心的)。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些水利的恢复大部分是临时性的,真正修复需要4000多万元,急需700万元,这是一个大问题。怎样解决呢?我提几点建议:一要充分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投资,用一事一议方式筹资筹劳;二要集中有限的资金确保大的水库,主要的渠道、水陂的修复,一般的工程主要靠群众完成;三是项目要选准,有一些镇提出调整资金使用,这是不允许的,以后上级还会陆续安排资金,请各镇与水利局联系,急需解决项目要先报,水利局先安排;四是各级各部门要支持,挂钩部门单位、下乡干部重点是支持解决这些水利问题和各镇的全倒户灾后重建示范点的建设。

3、要严格执行《连平县救灾复产和救助资金管理方案》,切实加强救灾资金的管理。对这次救灾资金管理,省市和有关部门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我预计以后检查也会是非常严格的,这点请有关部门和各镇要有共识、要有敏感性,原因:一是这些款性质是救灾的;二是数量较大;三是前段媒体披露了个别地方救灾资金使用不规范,已引起了上级重视。救灾资金怎么管理?市县都出台了管理方案,我们就严格执行这个方案的规定,总的原则就是“专款专用、及时到位、提高效益”。这里要强调的是“各级各部门单位对救灾复产和救助资金实行单独核算,专帐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专款专用有两层意思,一是要用在指定方面,二是要用在指定项目。

四、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全倒户按省、市规定时间住进新居

全倒户住房重建是今后灾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如何抓?我觉得吴市长的讲话精神和《连平县全倒户灾后重建家园工作实施方案》已经把任务、目标、措施都说得很清楚,大家就按这个讲话和文件精神去贯彻、去落实。下面结合实际,就这项工作再谈几点意见: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方面要统一领导的思想认识。对此,我不讲大道理,只强调一点,就是753户全倒户住房重建工作是硬指标、死任务,必须完成的,绕不过、假不了的。之所以这样强调,一是因为上级成立督查组随时检查,到时要逐一验收;二是群众方面也过不了关,不建房不能给钱,全倒户不肯,不建房给钱其它农户会有意见,迟早会暴露。所以各级领导一定要克服等待、依赖、畏难的思想,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以倒计时工作方法,到中秋节前45天安排完成的这项工作,决心要一次下足,措施要真正到位。另一方面要统一全倒户灾民的思想认识。从前段工作尤其是办示范点情况看,群众的依赖思想还是比较严重的,要宣传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讲明建房补助是党和政府关心群众利益的体现,而不是赔偿,引导群众生产自救,靠自力更生克服困难。

2、明确目标,明确标准。目标:争取中秋节前(9月18日)全县753户全倒户建起新房,确保国庆节前(9月30日)住上新居。全倒户名单就是《连平》旬刊登载的753户。标准:钢筋水泥结构、面积50平方米以上,一层封顶装修好;红砖瓦面的3间、面积50平方米以上,装修好。我们要鼓励以建钢筋水泥房为主,但特殊困难的,其个人要求也可建红砖瓦房,所以镇、村与全倒户签订协议书时就要写清楚。三角镇的做法很好,特殊的建瓦房,基础设施由镇给予帮助,瓦、木料由农户出,补助款10000元主要用于建筑,比较实在。

3、成立结构,建立档案。县成立了以陈县长为组长,我和骆副县长为副组长,民政、建设、扶贫、财政、国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各镇也要成立以镇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第一副组长,分管这项工作领导为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开展这项工作,各镇要参照县实施方案,制订出镇的具体方案,连同领导小组名单在明天下班前一同报县府办、民政局。民政、建设、扶贫及各镇、村要建立全倒户灾后重建的专项档案,以备省市县检查验收,档案包括全倒户名册、领导小组、实施方案、责任书、协议书、挂钩名册、拨款通知、进度表、简报等等。

4、重视规划,保证质量。要把全倒户重建住房与农房改造和安居工程结合起来,把新房建成放心房、安全房,以新居形成新村。全倒户建设的选址、规划、设计、建筑等等,要严格执行《连平县“6•23”洪灾后重建农房建设规划、选址及建设指引》的要求,重建房与《指引》的规定不相符、质量不合格的不予补助,不给验收。各镇村要引导好群众,建设部门要加强指导、检查,尤其是对集中兴建的示范点,镇统一工程队施工,建设局、镇要指定专人负责进行质量监督指导。

5、以点带面,加速推进。办示范点的作用有二个:一是示范带动作用,二是有利于检查验收。前段县在忠信、元善、隆街镇集中办了4个示范点,各镇也根据县的要求创办了大大小小的示范点16个,起了很好的示范推进作用。20个示范点共规划建设203户,已动工126户,其中全倒户56户,通过领导挂点,以点带面,至7月31日止,全县753户全倒户中已动工的有255户,总户数33.9%。也正是因为办点成功,市领导检查都很满意,市现场会才在我县召开。对于办点问题我在这里再说明几点:一是全县已创办的示范点要办好,要注意不能头热脚冷、半途而废;二是要发动群众,不能把办示范点变成政府包干工程,变成矛盾工程,更不能变成豆腐渣工程;三是要求没办点的镇至少要有一个示范点。示范点的要求,

一是要有规划;二要统一设计;三要集中建设有5户以上;四是全倒户占20%以上;五是要挂牌,注明规划图、挂钩单位、责任人;六是全倒户按全倒户补,非全倒户县点即忠信大坡、柘坡村,元善新龙村、隆街隆河村每户按4000元补,其它点每户按2000元补,年初公布的农村安居工程办点补助一律取消;七是示范点建设要充分发动群众,要以群众自建为主,示范点规划、设计、质量要更加规范;八是各镇在抓示范点同时,要把重点转向抓好面上全倒户住房建设。

6、落实责任,做好帮扶。一是全倒户的建设,由民政局作为牵头单位,负责统计、协调工作,建设局负责规划、设计、质量监督和指导,扶贫办负责编制、落实单位干部挂钩扶持工作,各镇政府具体负责组织落实。二是层层签订责任书,县与镇签订全倒户住房建设责任书,各镇书记、镇长为本镇全倒户重建的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镇、村与全倒户签订协议书,明确政府与农户的责任义务。三是单位挂点、干部挂户。首先县党政班子成员按原分工挂钩,加强对挂钩镇全倒户建设的领导,其次县直各部门按原分工挂钩镇,挂扶挂钩镇全倒户示范点建设,镇的示范点同时又是县挂钩领导、挂钩部门的点,又是书记、镇长的点,挂钩部门要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四是县副科以上干部要按照县要求与全倒户“一对一”挂扶,各镇还要把镇、村干部分别挂钩到每个全倒户,保证每一个全倒户有一个副科以上干部挂扶,一个镇干部、一个村干部联系,凡挂钩的干部下周星期二前到位。五是为落实责任,县决定参照市做法分四次对各镇全倒户建设进度进行检查通报,第一次为8月14日止,全倒户住房建设动工率达85%以上;第二次为8月31日止,住房一层封顶率达85%以上;第三次为9月15日止,住房竣工率达85%以上;第四次为9月30日止,全倒户入住率达90%以上。凡在情况通报中累计二次没达标的,对该镇党委、政府进行通报批评,并责成镇主要领导向县委、县政府作出书面检讨。凡全倒户建设未达标的镇、村,年度考核不能评为先进,挂钩单位年度不能评为先进,挂钩干部年度不能参加先进评比。县两套班子成员,县直副局以上单位一把手、镇委书记、镇长对全倒户挂扶情况、住房建设进度情况也与各镇进度一起通报。

7、筹集资金,严格管理。县决定给每个全倒户补助10000元,其中省5000元,市2000元,县2000元,保险约1000元,中秋节前入住的,县再奖500元,如属特困户争取上级再给予补助。各镇、及挂钩单位、挂钩干部要尽力给予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发动全倒户自筹资金,投工投劳。全倒户建设资金一定要专款专用,专账管理,按程序拨付,省市县资金拨付到镇财政所,镇按实施办法分三次拨付:起好基础拨3000元,一层封顶拨3000元,入住后拨3000元。拨款必须按规定手续拨付,保险赔偿按原渠道拨到户,单位干部支持资金可直接交全倒户,但事后要报镇府。近日县将第一笔款按每户3000元下拨到各镇。凡全倒户建设涉及的县内税费一律免收,职能部门服务一律无偿。

灾后重建范文篇7

第一条为了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

第三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

(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三)就地恢复重建与异地新建相结合;

(四)确保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

(五)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

(六)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必要时成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协调机构,组织协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做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第五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物资,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给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并积极提供物资、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支持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

国家接受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的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需要的援助。

第六条对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过渡性安置

第七条对地震灾区的受灾群众进行过渡性安置,应当根据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投亲靠友、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

政府对投亲靠友和采取其他方式自行安置的受灾群众给予适当补助。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八条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选在交通条件便利、方便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区域,并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雷击等灾害的区域以及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

实施过渡性安置应当占用废弃地、空旷地,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农田,并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域造成破坏。

第九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条件,因地制宜,为灾区群众安排临时住所。临时住所可以采用帐篷、篷布房,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简易住房、活动板房。安排临时住所确实存在困难的,可以将学校操场和经安全鉴定的体育场馆等作为临时避难场所。

国家鼓励地震灾区农村居民自行筹建符合安全要求的临时住所,并予以补助。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条用于过渡性安置的物资应当保证质量安全。生产单位应当确保帐篷、篷布房的产品质量。建设单位、生产单位应当采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确保简易住房、活动板房的安全质量和抗震性能。

第十一条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配套建设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并按比例配备学校、医疗点、集中供水点、公共卫生间、垃圾收集点、日常用品供应点、少数民族特需品供应点以及必要的文化宣传设施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

过渡性安置地点的规模应当适度,并安装必要的防雷设施和预留必要的消防应急通道,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防范火灾和雷击灾害发生。

第十二条临时住所应当具备防火、防风、防雨等功能。

第十三条活动板房应当优先用于重灾区和需要异地安置的受灾群众,倒塌房屋在短期内难以恢复重建的重灾户特别是遇难者家庭、孕妇、婴幼儿、孤儿、孤老、残疾人员以及学校、医疗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四条临时住所、过渡性安置资金和物资的分配和使用,应当公开透明,定期公布,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五条过渡性安置用地按临时用地安排,可以先行使用,事后再依法办理有关用地手续;到期未转为永久性用地的,应当复垦后交还原土地使用者。

第十六条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加强次生灾害、饮用水水质、食品卫生、疫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环境卫生整治。使用的消毒剂、清洗剂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对土壤、水资源、环境等造成污染。

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加强治安管理,及时惩处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受灾群众应当在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县、乡(镇)人民政府组织下,建立治安、消防联队,开展治安、消防巡查等自防自救工作。

第十七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受灾群众和企业开展生产自救,积极恢复生产,并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工作。

第十八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修复毁损的农业生产设施,开展抢种抢收,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保障农业投入品和农业机械设备的供应。

第十九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优先组织供电、供水、供气等企业恢复生产,并对大型骨干企业恢复生产提供支持,为全面恢复工业、服务业生产经营提供条件。

第三章调查评估

第二十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依据。

第二十一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城镇和乡村受损程度和数量;

(二)人员伤亡情况,房屋破坏程度和数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工农业生产设施与商贸流通设施受损程度和数量,农用地毁损程度和数量等;

(三)需要安置人口的数量,需要救助的伤残人员数量,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及未成年人的数量,需要提供的房屋数量,需要恢复重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需要恢复重建的生产设施,需要整理和复垦的农用地等;

(四)环境污染、生态损害以及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毁损等情况;

(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和隐患等情况;

(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形地貌以及河势和水文情势、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受影响情况;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

(八)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需要调查评估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分工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毁损严重的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其他建设工程进行工程质量和抗震性能鉴定,保存有关资料和样本,并开展地震活动对相关建设工程破坏机理的调查评估,为改进建设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和工程建设标准,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十三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应当采用全面调查评估、实地调查评估、综合评估的方法,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评估结论的可靠性。

地震部门、地震监测台网应当收集、保存地震前、地震中、地震后的所有资料和信息,并建立完整的档案。

开展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第二十四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报告应当及时上报国务院。

第四章恢复重建规划

第二十五条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与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

第二十六条地震灾区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省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

第二十七条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兼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并坚持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区分缓急、突出重点,相互衔接、上下协调,规范有序、依法推进的原则。

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

第二十八条地震灾后调查评估获得的地质、勘察、测绘、水文、环境等基础资料,应当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依据。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地震地质、地震活动特性的研究成果和地震烈度分布情况,对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复核,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进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

第二十九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害状况和区域分析,恢复重建原则和目标,恢复重建区域范围,恢复重建空间布局,恢复重建任务和政策措施,有科学价值的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受损文物和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修复,实施步骤和阶段等主要内容。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重点对城镇和乡村的布局、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工业生产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土地整理和复垦等做出安排。

第三十条地震灾区的中央所属企业生产、生活等设施的恢复重建,纳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统筹安排。

第三十一条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吸收有关部门、专家参加,并充分听取地震灾区受灾群众的意见;重大事项应当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专题论证。

第三十二条地震灾区内的城镇和乡村完全毁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人口规模超出环境承载能力,需要异地新建的,重新选址时,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或者生态脆弱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区域以及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新址进行论证,听取公众意见,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三条国务院批准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依据,应当及时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公布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修改、其他客观条件发生变化需要修改的,或者因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修改的,由规划组织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意见,报国务院批准。

第五章恢复重建的实施

第三十四条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协助、指导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

城镇恢复重建应当充分考虑原有城市、镇总体规划,注重体现原有少数民族建筑风格,合理确定城镇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并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第三十五条发展改革部门具体负责灾后恢复重建的统筹规划、政策建议、投资计划、组织协调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安排。

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提出资金安排和政策建议,并具体负责灾后恢复重建财政资金的拨付和管理。

交通运输、水利、铁路、电力、通信、广播影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有关基础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

建设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房屋和市政公用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

民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受灾群众的临时基本生活保障、生活困难救助、农村毁损房屋恢复重建补助、社会福利设施恢复重建以及对孤儿、孤老、残疾人员的安置、补助、心理援助和伤残康复。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广播影视、体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工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以及维护市场秩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加强对有关问题的专题研究,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商务、工业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动物疫情监测、农业生产设施恢复重建和农业生产条件恢复,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用地安排、土地整理和复垦、地质灾害防治,商贸流通、工业生产设施等恢复重建。

环保、林业、民政、水利、科技、安全生产、地震、气象、测绘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及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行、证券、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金融支持和服务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公安部门具体负责维护和稳定地震灾区社会秩序。

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组织实施进口恢复重建物资、境外捐赠物资的验放、检验检疫。

外交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调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涉外工作。

第三十六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物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地震废墟进行现场调查,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地震遗址、遗迹划定范围,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

第三十七条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族事务、建设、环保、地震、文物等部门和专家,根据地震灾害调查评估结果,制定清理保护方案,明确地震遗址、遗迹和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保护对象及其区域范围,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八条地震灾害现场的清理保护,应当在确定无人类生命迹象和无重大疫情的情况下,按照统一组织、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注重保护的原则实施。发现地震灾害现场有人类生命迹象的,应当立即实施救援。

第三十九条对清理保护方案确定的地震遗址、遗迹应当在保护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抢救、收集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技术资料和实物资料,并在不影响整体风貌的情况下,对有倒塌危险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必要的加固,对废墟中有毒、有害的废弃物、残留物进行必要的清理。

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实施原址保护。对尚可保留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历史建筑,应当采取加固等保护措施;对无法保留但将来可能恢复重建的,应当收集整理影像资料。

对馆藏文物、民间收藏文物等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应当及时抢救、整理、登记,并将清理出的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运送到安全地点妥善保管。

第四十条对地震灾害现场的清理,应当按照清理保护方案分区、分类进行。清理出的遇难者遗体处理,应当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习惯;清理出的财物,应当对其种类、特征、数量、清理时间、地点等情况详细登记造册,妥善保存。有条件的,可以通知遇难者家属和所有权人到场。

对清理出的废弃危险化学品和其他废弃物、残留物,应当实行分类处理,并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十一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地震灾区的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对清理出的动物尸体,应当采取消毒、销毁等无害化处理措施,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第四十二条对现场清理过程中拆除或者拆解的废旧建筑材料以及过渡安置期结束后不再使用的活动板房等,能回收利用的,应当回收利用。

第四十三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统筹安排交通、铁路、通信、供水、供电、住房、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文化、广播电视、金融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城镇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统筹安排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设施,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

乡村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尊重农民意愿,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以群众自建为主,政府补助、社会帮扶、对口支援,因地制宜,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

地震灾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村民住宅建设的选址予以指导,并提供能够符合当地实际的多种村民住宅设计图,供村民选择。村民住宅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体现原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第四十四条经批准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以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先行安排使用土地,实行边建设边报批,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用地手续。对因地震灾害毁损的耕地、农田道路、抢险救灾应急用地、过渡性安置用地、废弃的城镇、村庄和工矿旧址,应当依法进行土地整理和复垦,并治理地质灾害。

第四十五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对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抗震设防要求、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复审;确有必要修订的,应当及时组织修订。

地震灾区的抗震设防要求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应当根据修订后的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进行相应修订。

第四十六条对地震灾区尚可使用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应当按照地震灾区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加固、改造等措施。

第四十七条地震灾后重建工程的选址,应当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抗震设防、防灾减灾要求,避开地震活动断层、生态脆弱地区、可能发生重大灾害的区域和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第四十八条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并对抗震设计的质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图的准确性负责。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选用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第四十九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时,应当重点对工程是否符合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查验;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报告。

第五十条对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第五十一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涉及文物保护、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二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政府采购活动,应当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资金筹集与政策扶持

第五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

第五十四条国家根据地震的强度和损失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专项用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由预算资金以及其他财政资金构成。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第五十五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捐赠款物。捐赠款物的使用应当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并纳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的,应当将捐赠款物用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作为受赠人的,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捐赠人和社会的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应当向捐赠人出具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捐赠票据。

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物资和人员服务以及安排实施的多双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投资地震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

第五十七条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依法实行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税务部门制定。

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实施地方税收优惠措施。

第五十八条地震灾区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适当减免。具体办法由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十九条国家向地震灾区的房屋贷款和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贷款、工业和服务业恢复生产经营贷款、农业恢复生产贷款等提供财政贴息。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第六十条国家在安排建设资金时,应当优先考虑地震灾区的交通、铁路、能源、农业、水利、通信、金融、市政公用、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重点工程设施建设。

测绘、气象、地震、水文等设施因地震遭受破坏的,地震灾区的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正常运行。

第六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受灾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就业;可以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受灾群众参加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第六十二条地震灾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其监护人因地震灾害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地震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由国家给予生活费补贴;地震灾区的其他学生,其父母因地震灾害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地震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在同等情况下其所在的学校可以优先将其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予以资助。

第六十三条非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的安排,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国家鼓励非地震灾区的企业、事业单位通过援建等多种形式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第六十四条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需要办理行政审批手续的事项,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方便群众、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原则,依法及时予以办理。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六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以及产品质量的监督。

第六十六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在确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分配方案、房屋分配方案前,应当先行调查,经民主评议后予以公布。

第六十七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公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来源、数量、发放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十八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的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铁路、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开展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开展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建设项目的稽察。

第六十九条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效果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定期公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使用情况,并在审计结束后公布最终的审计结果。

第七十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以及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健全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结束后,及时向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档案。

第七十一条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参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国家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

第七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违法违纪行为,都有权进行举报。

接到举报的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调查,依法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实名举报的,应当将处理结果反馈举报人。社会影响较大的违法违纪行为,处理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七十三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部门侵占、截留、挪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或者物资的,由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责令改正,追回被侵占、截留、挪用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或者物资,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或者明示、暗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处分。

第七十五条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降低建设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七十六条对毁损严重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建设工程,在调查评估中经鉴定确认工程质量存在重大问题,构成犯罪的,对负有责任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涉嫌行贿、受贿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灾后重建范文篇8

2月1日,县委下发了《关于认真组织基层党组织和

广大共产党员做好抗御雨雪冰冻灾害工作的紧急通知》(万办字[2008]11号)。2月4日、8日省委书记苏荣、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分别带领省、市委领导来到我县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对我县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认真贯彻省、市委领导指示精神和县委通知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发扬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的作风,在抗灾救灾战斗中,奋战在第一线,冲锋在最前面,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党的先进性。

当前,雨雪冰冻灾情得到缓解,抗灾救灾战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下一阶段,抗灾救灾战斗仍在继续,电网修复任务十分繁重,灾后重建工作迫在眉睫,丝毫不能懈怠。为切实贯彻省、市委关于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做好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各基层党组织要把做好灾后重建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要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继续动员和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正常运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齐心协力夺取抗灾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全县正在开展的在新的起点上深化“三项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带领群众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做好损毁房屋及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重建工作,尽快完成输变电线路的抢修任务,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和全县经济发展用电需要;抓紧落实补种、改种、畜禽补栏等补救措施,帮助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农业生产,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二、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讲政治、讲党性、顾大局,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坚守岗位,深入到抗灾第一线去,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到矛盾和困难最多的地方去,率先垂范,靠前指挥,与人民群众并肩奋战,全力以赴组织落实好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各项措施。县直各驻村工作组要立即行动起来,深入到驻点村帮助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要在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锻炼干部、发现干部、考察干部,用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实际成效来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水平。要把领导干部在这次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表现,作为干部任用和奖惩的一个重要依据。县纪委、县监察局对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擅离职守、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灾后重建范文篇9

一、基本情况

阿坝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自身131个营业网点震后受损(占全1209个营业网点的62.68%)的情况下,严格执行监管部门确保灾区金融服务的要求,千方百计保开门、保营业,切实履行社会职责,全力支持地方灾后重建。

(一)严格执行灾后的金融政策,有效缓解受灾企业和个人的财务压力

一是切实执行“四不政策”。阿坝州7个重灾县执行“四不”政策,贷款余额58.8亿元,占7县银行业机构贷款总额75.98%,其中未向24042户客户催收催缴本金I3.32亿元。二是加大对因灾形成的不良贷款减免。震后累计减免因灾形成不良贷款本息15.15亿元,其中对27户因灾形成不良贷款本金进行减免6.1亿元,对144户的不良贷款利息进行减免9.05亿元。

(二)加大对灾后信贷支持力度

“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阿坝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三年来(截至2011年6月末)已新增贷款53.19亿元,增长59.9%,年均增长16.94%。其中累计发放灾后重建贷款67.84亿元;累计向5.85万户发放14.25亿元城乡住房贷款;累计发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贷款50.93亿元;向23l户发放458万元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累计向24725户牧民发放56059万元牧民定居贷款;发放73.11亿元贷款支持466户中小企业(中型企业45.45亿元、小型企业27.66亿元),占阿坝州贷款总额的51.49%,重点帮助和支持了14户旅游支柱企业和17户支柱水电企业度过难关。

二、存在问题

(一)地震灾区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下降难度大

汶川1地震造成阿坝州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率由震前的7.72%巨增到84.44%,造成阿坝州不良贷款余额净增72.9亿元。经过三年来的努力,阿坝州不良贷款成功实现“双降”。但小良贷款下降的空间越发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良贷款数额较大。截至6月末,阿坝州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5O.15亿元,列全省第3位,占全省不良贷款余额的9.37%,不良贷款率40.41%,不良贷款率位居全省各市(州)前列,不良贷款比率比全省不良贷款比率2.89高出37.52个百分点。是灾后重建贷款不良率较高。截至2Ol1年6月末,灾后恢复重建贷款余额47.63亿元,其中不良贷款达18亿元,不良率高达37.78%。三是不良贷款集中。首先,不良贷款行业集中。不良贷款余额较高的5个行业不良贷款就达52.94亿元,占良贷款总额的92.27%。其次,不良贷款客户集中。不良贷款余额上亿元的企业共计l1户,不良贷款高达37.4亿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65.19%。其中最大的一家企业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不良贷款余额达10.86亿元。

(二)有效担保明显不足

2008年以来,阿坝州农村信用社承担了灾后农房重建、藏区牧民定居贷款两大政策性任务。据统计,3年来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房重建贷款和牧民定居贷款已达13.85亿元,占其全部新增贷款的47.23%,虽然按照有关要求设立了担保基金,但担保基金未能完全覆盖风险,贷款余额为担保基金余额的2.19倍。由于信用环境影响,潜在一定的信用风险隐患。

(三)个人贷款违约户数和笔数呈“双升”态势

以个人贷款违约情况来看,截至2011年7月末,阿坝州银行业金融机构零售贷款违约个人客户3573户,违约笔数4436笔,交叉违约率5.02%,分别较年初增3~850户、985笔和0.8个百分点,零售贷款违约个人客户和违约笔数都呈“双升”态势,这与三年期的农房重建贷款陆续到期有密切的联系。随着地震(极)重灾区农房重建贷款陆续到期,部分农户在生产尚未全力恢复的前提下无力归还贷款,直接导致个人零售违约贷款户数和笔数上升。同时牧民定居贷款也将陆续到期,在不久的一段时期内,预计个人零售违约贷款户数和笔数还将继续上升。

(四)贷款管理难度较大,部分还贷意愿差

首先,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灾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牧民还款意愿不强,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其次,在贷后管理方面,由于贷款户分散、涉及面广、贷款期限长,贷后管理难度大。第三,贷款高速增长的同时和信贷管理人员人手不足的原因造成贷后管理流于形式。震后三年来,农村信用社贷款增长了两倍多,但信贷管理人员从震前的121人只增加到159人。阿坝州农信社信贷管理人员要对8.55万户农户进行贷后管理,平均每人服务538名农户,其中牧民定居贷款约4.15万户,要进行贷款催收,按季结息,管理力量明显不足。

三、建议

(一)做好风险处置,夯实不良贷款“双降”基础

一是银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大额贷款授信风险监测,严格执行银监会贷款集中度审慎监管的相关规定,通过“非现场监测”进行定期通报和风险提示。二是银行业机构上级行应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减少规模指标比重,提高风险指标、长期指标的比重,不断引导下级机构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防范经营行为短期化和道德风险。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灾后重建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信贷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把风险管理始终放在第一位。要积极主动做好因灾形成不良贷款的重组、减免和核销工作。推进呆账核销,做到账销、案存、权在和继续追讨,严格核销保密工作,切实防范道德风险。

(二)加大信贷风险管控,不断提高贷后管理力度

一是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和《三法一指引》等相关法律规定,加强尽职调查,不断完善信贷审批流程,逐步实现贷款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将有限信贷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加大贷后检查力度,全程跟踪监控项目资金流向,针对信贷人员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各机构应及时从本单位选拔有信贷业务经验的人员配置到贷后管理专业队伍中,增加对一线信贷人员的支持。通过标准化管理,严格信贷人员的准入与退出,开展系统化培训,提高信贷人员的工作水平,不断充实培养贷后管理人员。

灾后重建范文篇10

为贯彻落实中央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精神,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现就做好为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提供人才支持工作通知如下:

一、大力开展人才对口支援工作

各级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中央制定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开展人才对口支援工作。中央确定的对口支援省市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受灾地区,制定人才支持专项援助计划,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尽快形成人才对口支援的格局,并纳入当地党委、政府对口支援的总体部署。要真正做到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提前考虑人才需求,同步安排人才项目,全程提供人才服务。

灾区各级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尽快提出近期人才需求,统筹规划长期人才发展。对口支援的19个省市要根据灾区需求,统筹安排好各类人才支援项目。积极组织教育、卫生、科技、农业、文化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赴灾区对口服务;分期分批选派专家到灾区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活动,帮助解决规划建设、生态修复、灾民安置、灾害评估、疫病防控、交通运输、抗震加固、市政工程、堰塞湖综合治理、次生灾害防治等亟待克服的工程和技术难题;采取多种方式为灾区培训一批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提高他们带领群众生产自救的能力;积极帮助灾区建设统一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场所、人事考试设施、技工学校等人才服务平台。鼓励其他地区人事、劳动保障部门采取多种途径,为灾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及时为灾区补充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依据公务员法和相关规定,做好灾区补充公务员的有关工作。对于担任科以上领导职务的人员,根据公务员调任规定,可以进行调任。调任的条件、对象、程序等,由有关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商灾区各地市州确定。根据公务员录用规定,有关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为灾区单独组织考试。在招考中,可以对招考程序进行调整,考试科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录用时,对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报考者,可以予以政策倾斜。

根据事业单位聘用制和公开招聘等有关规定,做好灾区补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有关工作。有关省级人事行政部门,根据灾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商灾区各地市州,妥善做好灾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补充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组织实施灾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可适当简化程序。县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公开招聘计划可在招聘工作完成后报备。在人员符合岗位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的情况下,公开招聘可以不进行笔试,采用面试和考察的方式进行。对灾区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可以采用直接考察的方式进行。对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应聘者,可优先录用。

三、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服务支持

积极开展专家服务活动。各级人事部门要根据灾区重大项目、重要专业技术课题需要,及时组织专家为灾区提供咨询指导、技术开发、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服务。3年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每年组织高级专家和留学人员服务团,分赴四川、甘肃、陕西3省重灾区进行技术咨询服务,服务内容根据当年灾区需求确定。同时积极协助联系海外留学人员赴灾区开展为国服务活动。对涉及灾后重建的引智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在经费上重点保证。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和评价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各级人事部门在专家选拔培养工作中,要加大对灾区的倾斜支持力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等高级专家选拔培养工作中,同等条件下,对承担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专家予以倾斜。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建站、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留学人员项目资助等方面,对灾区予以政策支持。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申报职称。因为抗震救灾影响职称考试和评审的,要从灾区实际情况出发,及时调整时间,并为考生提供良好服务,对有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的,可适当延长成绩有效期,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要积极配合恢复重建,加大对灾区职称考试设备设施配置的支持,为地震受损考区重建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加强灾区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

加强灾区公务员能力培训。落实公务员培训计划,为灾区举办人事局长培训班、培训管理者培训班和民营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培训效果。面向灾区公务员,举办突发事件应对、公共服务、城市规划、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农业产业开发等灾后重建专题讲座,为灾区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对灾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指导和支持,提高当地公务员能力建设工作的水平。

支持灾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根据继续教育规划,结合灾后恢复重建中的重大技术课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每年为四川、甘肃、陕西等地震灾区举办三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3年内为灾区培训500名左右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其他继续教育项目中,增加灾区人员的名额,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和发达地区加大对灾区继续教育的支持。指导和支持灾区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人才培养与使用结合、人才与项目资金相结合。

五、加强灾区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工作

做好灾区技能人才和技能支持工作。组织有关省份支持灾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师资培训、考评员培训工作中,适当增加灾区参加人员名额,并减免相关费用。组织全国各省技工院校募集教材、教具、实习实训设备设施,支持受灾技工院校重建。根据灾后重建规划确定的产业布局和产业调整情况,对受损企业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转业转岗培训,并为其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为灾区普通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服务,帮助其掌握一技之长,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组织全国相关行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为灾区企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开展技术攻关,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的生产难题。

加强灾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灾后重建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在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选表彰时要优先考虑。对口支援省市要根据灾区需要,采取办班培训、输出培训、远程培训等方式,为灾区培养卫生防疫、农技植保、水土保持、民用建筑、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实用人才。

六、加强灾区人才流动服务工作

畅通灾后恢复重建人才服务渠道。对口支援省市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协助灾区恢复开展人才服务和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支持其重建服务场所、购置服务设备,协助做好灾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补充、培训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抽调相关人员到灾区短期服务。组织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开展面向灾区的服务活动,收集和提供用人信息,设立专门窗口,举办专场招聘会或网上招聘会,帮助灾区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为各类志愿者服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