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8:42:18

语文学法

语文学法范文篇1

要提高教学质量,仅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道理已被众多事实所证明,中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要想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紧紧抓住学法指导这一关键,因为学法指导是培养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

关于语文学法的研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古代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有精辟的见解。“善喻”主张是其中之一,它要求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善学、乐学。这里的“善学”则蕴含着学法指导这一内容。“五四”以来,梁启超、蔡元培等人的理论与实践也卓有成效,尤其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先人们的见解和理论无疑对我们当代的学法及教法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性。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需要的变化、教材特点的变化等等诸多原因,尽管先人们重视学法指导的理论众多,仍不能完全解决当今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研究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它们必定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局限性。目前,对教法的改革较多,而对学法指导的研究甚少,因而至今还不能脱离“师传生受”的老框子。但就当前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教改的潮流都趋向于加强学法指导这一内容。国外学者把学习定义为“学习如何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界的流行口号。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美国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学习学习方法”的口号,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学习学”,专门研究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国内继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之后,人们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探索学法指导问题,都或多或少地总结了些经验,但尚无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方案出现。从《学记》中的“善喻”到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复需教”的古今教育理论,多是某种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只能起到指示方向的作用,实施起来具有某些不确定性、模糊性。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为了更快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为了把应试教育切实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具有多年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朱逸老师经过长期探索、研究、实验,把自己对学法指导的探索总结了出来,既从理论上加以了阐述,又在技术上给以指导,因而形成了一部专著《分步阅读法》(199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这对我们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尤其是探讨语文学法指导的同仁来说,又多了一个新的有利的工具。

学法指导的立足点是从“学会”提高到“会学”的高度上来,以达到不复需教的目的。这样中学语文学法指导的目标则应确定为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自学的能力——自能识字、自能读书、自能写作、自能听说。《分步阅读法》就是围绕着培养自学能力的目标,以分步阅读训练教程为主轴,逐步推动识字、读书、写作、听说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作为学法指导的内容,它应该具有科学性、程序性、功效性和实践性。这本完整的、清晰的、系统的学法指导书《分步阅读法》,在这几个方面的特点表现是很突出的。

首先从科学的角度来考察其科学性。《分步阅读法》中训练教程的结构体系可以从两方面论证。其一,分步阅读训练教程与一般阅读心理过程相吻合。阅读的一般过程是读者以大脑为中心,对读物的文字信号,经过目视、耳听、大脑思考和口诵手记来完成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的全过程,也是一个感受、理解、动情、想象、表达的过程。这与初读、精读、品读、和创造性应用的分步阅读基本训练教程相吻合。其二,分步阅读训练精读部分中的四步结构与文章构成的要素和写作过程是呈相对应状态的。精读部分是整个训练教程的关键,是对文章的内容形式加以剖析、综合和判断,是理解性的阅读。精读中四步结构为析句——分层——提要——求旨,亦即从文辞入手,通过对文辞的剖析理解,从而体味出文章所展示的生活意义。从写作过程来看,都是先有生活素材而后经过构思再用文辞巧妙恰切地表达出来,它的过程是立意——选材——布局——组句。再看文章构成要素,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由内容和形式构成,是二维一体的,而内容和形式又有自己特定的组成成分,内容包括观点和材料,形式包括结构和语言,由此推出文章由观点、材料、结构、语言构成。如此叙述何以看出精读的过程与写作的过程及文章构成的要素相对应呢?我们不妨用图表展示:文章构成要素:观点材料结构语言

││││文章写作过程:立意选材布局组句

││││精读基本过程:求旨←提要←分层←析句

可见,文章的写作过程与精读的基本过程都针对文章要素逐步完成,而读与写的过程步骤相对应,只不过顺序相反,这也正体现了读与写的过程的客观规律。

其次,我们来看其程序性。程序,指事情进行的先后顺序。分步阅读教程训练在程序安排上非常注重“循序渐进”,注重训练教程内的逐步推移。从基本训练教程看,由感知性阅读的通读到理解性阅读的精读再到鉴赏性阅读的品读,最后达到创造性阅读的研读,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是由感知到理解、由吸收到应用的过程,程序性极强。基本教程中的通读——精读——品读——研读这四个步骤内部又分解为诸多小的训练项目,各个训练内容之间又有着先后的次序安排,因而使分步阅读训练中的各个步骤、各个训练项目都成为整体序列化结构中的一个分子,既各自独立又环环相扣,联系紧密。

第三,功效性。分步阅读法用于一般性的阅读,它是自学法,用于语文教学,又是教学法。而这种教学法与普通教学法不同,用这种方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很快地获取知识,而且能够学会学习方法。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分步阅读法教学,是鱼渔皆授,一举两得。它的功效性还表现在通过学习方法的获得,会大大增强独立自学能力,有了自学能力,才可能做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高深能自探”。另外通过教学实验,也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班普遍提高了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也“全面地提高了语文考试成绩”,学生阅读的效率也提高了。(详见《分步阅读法·绪论》)

语文学法范文篇2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法创新?

一、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发散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新问题向四面八方辐射的思索和联想广泛地搜集和这“中心新问题有关的各种感性材料、相关信息和思想观点,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而导致一系列发展的一种思维品质。创造个性,则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冒险敢为、幻想、敏感性等。在教学实践中,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是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的有效途径,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思维类型、生活环境、喜好喜好的差异,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解就似乎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新问题而四面八方产生的辐射,可以对每个学生的认知产生一定影响。作为学习主体的个体,可以通过和别人的交流,产生思维的撞击,从中能够广泛地搜集和这一中心新问题相关的各种感性材料、思想和观点,从而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思路。同时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分析、判定去处理相关的信息,并形成独特的发现或见解。每个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的同时,就是在从事自我学习的创造活动,而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就像是一座立交桥,通过动态的活动为学生的创造性注入活力,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较差,采取互动的学习形式时,要求教师精心组织。指导小组成员采取合适的讨论、交流方式,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或推诿中浪费学习时间。在小组活动中采取轮流制,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在分组讨论时,要注重新问题本身的讨论价值,避免讨论流于形式。在相互交流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和自己的相同,哪些和自己的不同,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影响讨论的实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个别学生的创见,随时就学生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将讨论引向深入,激发更多的学生去发现新的新问题,形成新的创见。同时,还要注重运用调控手段,培养学生坚持真理的良好品质,既要敢于发表自己的创见,又要善于修正自己的误见,听进别人的意见,保证学生的创新能力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二、交还自主权,提供学生创新的时空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然而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立,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实际上是被老师牵着走,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学生的创造性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才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因此,我在进行语文学法指导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就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师生学习定向的重要手段。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学习需求,以此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课堂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的自我需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强。在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上,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非凡要创造一些让学生自主选择的条件,如提出“这段话你预备怎么读”“学习这篇课文时,你想提醒大家注重些什么”这类的新问题,让学生在选择学习方法、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的过程中去独立思索、独立发现。

别外,在练习的层次上也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在设计练习题时,根据教学目标分析新知识和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相关程度,设计出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层次去选择、去创造。

三、转换角色,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

心理学家探究证实,在教学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教学方法生动程度不同,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就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经常变换新奇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善于模拟,喜欢表现,在教学中教师经常运用转换学习角色的方法,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表现欲,从而挖掘学生创新潜质。转换学习角色有以下方法摘要:

(1)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

这种方法往往是教师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的方法。或学生提出疑问,让教师解决的方法。这样做能让学生主动参和学习过程,学生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更增添了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2)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和学生本来是平等的,但是当某些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表率时,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挥其创造的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假如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教师就可以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如谁的课文朗读得好,就可以请他范读;假如谁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这样在学习中角色不断地转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不断探索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挖掘创新的潜质。

语文学法范文篇3

一、一个学科一个学科,魏书生老师任教的是初中语文学科。然而他所教的这一学科并不是人们一般理解的初中语文,而是“大语文”。也就是说他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受教材的限制,不受学科的限制;他语文教学的时间不受课堂45分钟的限制;他语文教学的空间不受教室或校园的限制等等。

二、两条原则魏书生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原则是多方面的,而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如下两条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魏书生要求学生首先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知识占有的水平,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来确定自学内容。魏书生说:“我不要求学生的‘齐步走’,而要求他们‘各自为战’”。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魏书生从不要求学生在知识的占有和能力的发挥上“整齐划一”,而是经常鼓励学生要“日有所得,循序渐进”。尤其是教育那些学习落后的学生,在与同学做横向比较看不出成绩时,要做自我纵向比较,“新我一定要战胜旧我”,做经常性的自我竞赛,这样久而久之,自我强化意识自然形成,自学能力也就不断提高。

三、三大部分魏书生常常把学生比喻成一辆汽车,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动力部分、能源部分和操作部分。

(一)动力部分。魏书生老师常常教育学生要有理想,为了实现理想要终生奋斗,用“理想”作为人生的动力。为了强化学生的动力,他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1.明确目标。魏书生教育学生要想实现理想就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1)终生的目标。你最崇拜的人是谁,要熟悉他的传记,记住他的格言,经常用他来衡量自己。(2)现实的目标。在班级内选择最切合实际的经过努力后能够追赶上的目标,写上他的名字,时刻追赶他。(3)定出学科学习任务目标。要做到“定向、定时、定量”。

2.激发兴趣。他千方百计地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魏书生把语文学科各项知识点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承包给每个学生,如文字、词汇、文学常识、语法、修辞等等都落实在每个学生的身上,由这某一项的承包者为全班学生解答其承包项目中的知识内容,这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项,都有给他人当老师的机会,同时又都是他人的学生。学生学习兴趣极浓,又找到了自身的位置,明确了自身的价值,学习情绪日益高涨。

3.锤炼意志。魏书生针对初中学生意志薄弱的特点,经常给学生们讲以勤补拙的道理。他让差生搜集达尔文、爱迪生等小时候智力不好,经过努力后成为杰出人物的故事,把这些故事拿到“班会上”交流。他给学生讲埃及双目失明的塔哈·侯赛因,讲法国自幼没有双臂的画家戴尼斯,讲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等事例来激励学生。更主要的是经全班学生讨论后规定每天要做的事必做。如规定每天每人写日记一篇,学习笔记300字,左手小楷50字,健身长跑5000米,仰卧起坐或俯卧撑100个等等,要求人人做到,天天如此,用这些方法来磨炼学生意志。

(二)智力部分(能源部分)。智力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辨别、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魏书生非常重视理论研究,但他更注重实践探索,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他主要采取如下三项措施:

1.培养注意力。初一学生入学伊始,魏书生就狠抓学生注意力的养成。他给学生讲,从小学到初中有个过渡阶段。有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问题,就是培养自己注意力问题。注意力不集中,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然后,魏书生就给学生讲注意力的稳定性、注意力的范围、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的转移、注意力的培养等有关基本知识。接着让学生写有关注意力方面的日记,如《一谈注意力》一直写到《五谈注意力》。更主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如唱歌时,让学生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黑板的中缝的中心点,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要写500字的“说明书”。由于严格训练,即使是自习课,任何人从外边走进教室,学生也不会看你一眼。

2.培养记忆力。魏书生总是由浅入深地从理论解说到实际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他给学生讲记忆力的规律,说记忆力是人脑的一种能力,它和人民币相反,不是越花越少,而是越用越多,越锻炼能力越强。每人平均具有140亿个脑细胞,根本用不完。目前杰出的科学家也不过仅用了脑量的十分之一。我们这些平常人就用得更少了。他把记忆力形象地比喻成开发露天煤矿,上面的煤层挖掘得范围越大,潜在的煤层露出来的就越多。如果开巴掌大的小孔,那么大量的煤层只好一辈子埋藏着。魏书生更注重实际训练。他讲课常常从报刊上选取一些教学内容,让一个学生读,其他同学听,然后让同学凭着自己的记忆写出内容提要或复述提纲等等。有时搞5分钟的记忆力比赛,如背诵课文,或在听读后,写一段长长的话等等。他还教给学生做记忆力“体操”,让学生每天晨跑后拿出20分钟背诵各科知识,由学习委员将一个月中每天要背诵的知识列成一张表,叫作“记忆力体操计划”。

3.训练思维力。魏书生认为,训练学生的思维力比培养学生记忆力更重要。记忆的东西不一定理解,真正理解的东西才便于记忆。魏书生从来不让学生死背硬记每篇文章的段意、中心、写作特点,对于这些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之后自己去解决。魏书生结合议论文教学,教给学生简单的归纳、演绎、类比等推理方法。利用阅读课文和课外阅读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如理解每篇文章从字、词、句、段、篇到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就是一个分析、综合、再分析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我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另外,魏书生也常常通过写作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力,让学生用同一个文题写一百篇日记,也就是让学生变换身份,变换角度,变换时空来写。如《谈学习是乐趣》由“之一”写到“之一百”。经过这样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们的思维积极性明显提高,思维能力大大加强。

(三)操作部分。操作部分是“学法指导”的主要部分,有了理想作为动力,有了智能作为基础,然而不去实际操作,也不可能有什么好的结果。魏书生在这一部分中主要采取了如下三项措施:

1.计划、预习。魏书生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上非常重视计划。因为只有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才会避免盲目性,减少无效劳动,于是他让学生制订出若干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等。计划订完后,同学们彼此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这样就形成同学之间互相检查、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机制。预习,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的一个环节,然而,魏书生的预习指导与众不同。他不单单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还指导单元预习,学期前的一册书的预习。明确预习内容,交给预习方法,然后及时进行预习检测。例如,寒暑假前把教材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假期预习,开学的第一天便进行“期末考试”,也就是进行全册书预习检测,这样便于学生更进一步明确自己本学期要学的知识体系,以便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2.听课巩固。听过魏书生课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他的课,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视学生为主人,以导学法为主要教法,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他探索出一条切合初中生实际的教学规律,创立了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课堂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讨论、自学、答题、自测、自结。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构建,正是学生制订自学计划、认真预习的延伸。学生们可以利用课堂这一有利时机,把自己预习中所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加以解决,把自己已经学懂的知识加以巩固。

语文学法范文篇4

在诸多的语文学法中,相关性的学法是很多的。如:观察与思维,联想与想象,理解与记忆,阅读与质疑,笔记与写作等。它们之间(包括上述成对的学法之间的“二元”联系)既有先后时间关系,又有多维空间联系。

如果能从立体角度深刻剖析它们,综合运用它们,势必产生运用学法、提高学习效率的良性循环。现以阅读与质疑为例具体阐述如下。

“善于读书的人,也善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一定善于质疑。”此话不无道理。质疑,即提问题,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阅读能力是体现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和阅读后的理解、分析、概括和联系等方面的。这就需要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阅读与质疑是一对“孪生子”。“读”中见“疑”,能在一般人不觉得是问题的事物上看出重要问题,并且使这重要的、新颖的问题得到最完善的、最合理的解决,从而取得成果和创造奇迹。以“疑”促“读”,使阅读目标明确化、具体化,进一步激发求知欲,使阅读进入更高层次,达到对问题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怎样把阅读与质疑紧密结合起来呢?

阅读的一般方法是“浏览”、“粗读”、“精读”和“快读”等。这些方法还可以扩展、掺合、融化,使之成为更切合实际的、更有效的读书方法。如“浏览”包括整体阅读、鉴赏阅读;“粗读”包括提要阅读、积累阅读;“精读”包括理解阅读、局部阅读、眉批阅读;“快读”包括交叉阅读、剪辑阅读等等。

“学而不思则罔”,有效的阅读必然伴随着思维,而思维的表现形式是质疑。质疑起于思维,又高于思维。一般方法有“同向”质疑,“异向”质疑,“组合”质疑和“探索”质疑等。

“同向”质疑,指沿着问题的相同思路提出新问题,以揭示其规律并达到理解、发现、创造的目的。如:对甲适应的环境与条件是否对乙也适应呢?

“异向”质疑,即指沿着问题的相反思路提出新问题,创造性地发现事物潜在的规律性。如:对差生的一般方法是批评教育,可是如果能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适当的表扬,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组合”质疑,即把两个毫不相关的问题组合在一起,从而提出新的创造性的见解,揭示知识的规律性。如:应用文中的书信格式与“一事一议”作文题型组合起来,提出书信议论文的写法问题,揭示其写作规律。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就是借用日记形式来写小说的,同样地揭示了主题,感人至深。

“探索”质疑是一种综合性的质疑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研究后,进入深入的探究,以求有所收获。如语音、文字等,可进行比较、归纳,提出符合其规律的记忆方法、理解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方法;也可以以语文知识的某一方面为出发点,牵联同类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的覆盖面,再浓缩成知识的网络,便于灵活掌握。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知识树”,就是应用这种方法的典型例子。

以上“质疑”的基本方法也可以扩展、延伸、掺合、融化,使之成为更切合实际的、更有效的提问题的方法,促使阅读深入进行,达到全面地、深刻地理解文章的目的。如:“同向”质疑包括“求源”质疑、“相关”质疑;“异向”质疑包括“求异”质疑、“发散”质疑;“组合”质疑包括“添加”质疑、“合成”质疑;“探索”质疑包括“定势”质疑、“模糊”质疑等。

诚然,读书同写作一样都是复杂的思维活动,它要求配以高层次的综合方法,才能获得高效率。因此,把阅读与质疑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立体式的结构读书法,势在必行。

(一)“整体”、“局部”阅读与“分解”、“合成”质

疑相结合

“整体”阅读法与“局部”阅读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种基本方法。学生先通读全文,了解其大意,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某一主体部分的内容。

“分解”质疑与“合成”质疑是指学生先找出文中所用材料,分析这些材料所蕴含的思想意义(任何文章总有材料和观点),然后,再进一步研究这些材料是怎样组成一篇完整文章的。

对于自己熟悉的或较易读的材料,可以一次性读完,但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对具体问题不加思索,不进行“分解”质疑,那就等于“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阅读才行之有效。因此,整体阅读时,应做到“看高楼不忘地基”——探赜索隐。

客观事物反映进文章,就蕴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这思想,作者有时直接揭示出来,有时则隐藏于字、词、句中。这种深层的含义必须去“发掘”、去“品味”,才得要领。所以,“读全书”时,不能忘了“探赜”,“看全貌”时,不能丢了“索隐”否则,“读全书”就没有基本点,也就读不出“道道”来了。如: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通读全文,对全文作一般性的了解,同时又针对文章的细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通读”才有所得。如果学生通读《故乡》,不能明确为什么要写闰土、杨二嫂的前后变化,那预习就流于形式了。学生在通读《变色龙》的基础上,提出警官奥楚蔑洛夫变化无常的态度是取决于狗主人身份和地位高低的问题,表明预习是深入的。

对于一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含难点部分)或文言文中的古汉语知识,都要局部深入地阅读,但这样做往往丢三落四,“肢解”原文,没有系统性。为了提高局部阅读的效率,应借助于“合成”质疑的配合,做到“见树木,心中有森林”——反本归源。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往往只认识文中的字词,而不认识字词所反映的整个客观事物(字词游离于文章之外)。对此,可以结合其生活阅历和有关的形象材料,努力地把文中字词换成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这样,读书的效率就高了。如:“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质疑方法就是出于这个道理。又如《故乡》一文中“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段的深刻含义,不能光从这些句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更应把它置于全文的语境中去体会(合成质疑):全文写什么?表现什么?(写故乡的变化,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表达作者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和信心。)这样才能深刻地品味出作者“对踏出希望之路的信心”的局部深层意义。

(二)“理解”、“交叉”阅读与“定势”、“模糊”质

疑相结合

“善读者始熟读而明其章句,继融会而究其义蕴。”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扫除了字、词、句的障碍后,由“熟”进入“明其章句”,再深入地“究其义蕴”,这就是理解阅读了。它重在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这种阅读的“前阶段”较易做到,而“后阶段”就比较困难了。要想“究其义蕴”往往还要借助质疑的帮助(如“模糊”质疑)。

从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来看,人的心理活动常常受到某种难以捉摸的潜意识的影响和干扰,这就造成对事物的认识,明确中有混沌的,混沌中也有明确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是这种心理现象的概括。因此,对一些具有模糊特征的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可以进行符合情理的思考和想象,多途径地开拓思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对“模糊”内容的质疑方法使学生对字、词、句的含义的理解,对情感的领悟,深刻而不含糊。文学作品中的含蓄,从“模糊”概念上分析,也可以说是在审美形式中的意境的朦胧美,在中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这样的内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蕴含的丰富的内容之一,就表现在像以上这样表意“模糊”的句子上,“什么都可以想”,想什么?“什么都可以不想”,不想什么?“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是什么?“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这显然不是指当时屋内的声音,那又是指什么?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然而我们可以就这些问题展开质疑,引导学生理解朱自清当时不甘同流合污又感到救国无方的苦闷心情,并展开合理联想与想象,在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情况下,通过“模糊”质疑而得出明确的、正确的答案,最终理解此段课文内容“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为了能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可以交叉进行纵向阅读(沿着某知识的深度进行)和横向阅读(沿着某知识的广度进行),而这种阅读有无成效就表现在是否能摸索出一定的规律性。这规律性又靠“定势”效应来体现。数学教学是运用公式知识去解决同类问题;物理教学运用定律内容去解答习题。这“公式”、“定律”则是“定势”质疑的产物。一句话,“交叉”阅读与“定势”质疑是可以并且应该结合在一起的。

如: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广泛阅读议论文章,从论点、论据和论证到各种不同的写法,可以说是读得既“深”又“广”。如果学生能不断提出问题,如:(“一事一议”作文)如何引述原材料?如何设“议”点?为什么要联系实际?怎样联系实际?结尾怎么写?……那么,就能从中探索出一条“一事一议”议论文写法的规律:“引——议——联——结”。这就形成一个写作模式。而这模式(“定势”)又反过来指导写作的顺利进行——依据这个模式对异题同型的作文进行质疑,从而获得更高层次感知,完全掌握此题型作文的写法。

(三)“浏览”、“鉴赏”阅读与“求源”、“相关”质

疑相结合

“读书看皮,阅读观题”,不失为浏览的要旨。通过浏览,人的大脑就输入了许多信息,留下了许多印象,在无意中积累了许多知识,到用时,就可以随手拈来,不至于脑中“空荡荡”的。

可见,不浏览,在有限的时间内是无法扩大知识面的。但是,光浏览,对透彻掌握知识还很不够。为了使掌握的知识既广又深,必须把浏览阅读与鉴赏阅读结合起来进行。

鉴赏阅读是在浏览阅读基础上加深理解的一种阅读。它以理解为目标,顺着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寻求题外之意、弦外之音。

如何“寻意”、“求音”呢?这又得借助于与求源质疑的结合来获得。

阅读者在广泛阅读的提前下,运用鉴赏阅读与求源质疑,追根溯源,把握要旨,就会相应地提出许多问题,促进阅读的进一步深化。

万丈高楼起于垒土,千里江河必有源头。许多问题,从它的根源上进行探究,往往能有新的思路展现,这就是求源质疑了。

如:“再接再厉”中的“厉”字,往往会被写成“励”。原因是阅读者对“厉”字理解不清。如果追根溯源提出问题,不难发现“厉”与“砺”通假,是磨快的意思;再寻其题外之意,原来是指两只公鸡相斗(用嘴交接),过一会儿,各把自己的嘴放到石头上磨快一下再斗。所以“再接再厉”的弦外之音应是“继续不断地努力”的意思。

鉴赏阅读还可以培养人的感受能力和鉴赏的创造力。

如何加深阅读者对语言文字感受的敏锐程度?如何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形成创造性见解?这又是借助于与相关质疑相结合来获得的。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看似无关的事物,只要发挥想象,善于联想,合理地提出问题,就可以寻出其相互关系来。这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相关质疑了。1986年高考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就必须用相关质疑方法思考:树木为什么会成林?(在一定面积内不断增长,反之,树林减少就不会形成森林)森林对气候的变化有什么作用?(大森林可改变本地区的气候,气候好了又促进森林发展,气候恶劣则不利树木的生长)这样,就把题目中三个概念的关系理清了。有了敏锐的感觉,文思自然滚滚而来。

人学习的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感知、理解的活动,也是掌握思维和操作技能的活动。我们必须配以多种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四)“提要”、“眉批”、“剪辑”阅读与“求异”、

“发散”、“添加”质疑相结合

韩愈说过:“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就是“提要钩玄”读书法。此法要旨是把所读的文章分类,注重探取其深奥的观点,即抓精髓,并且把它标示出来。

阅读要在以上“提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书头位置上写读书的评语,即“眉批”。它能把读书时产生的一闪即逝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以免时过境迁而遗忘。

继而,阅读者对有积累价值的知识进行剪辑,分门别类,或粘贴于本,或装订成册。以上三种读书方法的综合使用,使读书的“轨迹”更明朗化,为深入研读打下了基础。

为了使以上读书效率更高,可以兼用以下各种质疑方法。以《孔乙己》一文为例阐述如下:

语文学法范文篇5

在诸多的语文学法中,相关性的学法是很多的。如:观察与思维,联想与想象,理解与记忆,阅读与质疑,笔记与写作等。它们之间(包括上述成对的学法之间的“二元”联系)既有先后时间关系,又有多维空间联系。

如果能从立体角度深刻剖析它们,综合运用它们,势必产生运用学法、提高学习效率的良性循环。现以阅读与质疑为例具体阐述如下。

“善于读书的人,也善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一定善于质疑。”此话不无道理。质疑,即提问题,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阅读能力是体现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和阅读后的理解、分析、概括和联系等方面的。这就需要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阅读与质疑是一对“孪生子”。“读”中见“疑”,能在一般人不觉得是问题的事物上看出重要问题,并且使这重要的、新颖的问题得到最完善的、最合理的解决,从而取得成果和创造奇迹。以“疑”促“读”,使阅读目标明确化、具体化,进一步激发求知欲,使阅读进入更高层次,达到对问题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怎样把阅读与质疑紧密结合起来呢?

阅读的一般方法是“浏览”、“粗读”、“精读”和“快读”等。这些方法还可以扩展、掺合、融化,使之成为更切合实际的、更有效的读书方法。如“浏览”包括整体阅读、鉴赏阅读;“粗读”包括提要阅读、积累阅读;“精读”包括理解阅读、局部阅读、眉批阅读;“快读”包括交叉阅读、剪辑阅读等等。

“学而不思则罔”,有效的阅读必然伴随着思维,而思维的表现形式是质疑。质疑起于思维,又高于思维。一般方法有“同向”质疑,“异向”质疑,“组合”质疑和“探索”质疑等。

“同向”质疑,指沿着问题的相同思路提出新问题,以揭示其规律并达到理解、发现、创造的目的。如:对甲适应的环境与条件是否对乙也适应呢?

“异向”质疑,即指沿着问题的相反思路提出新问题,创造性地发现事物潜在的规律性。如:对差生的一般方法是批评教育,可是如果能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适当的表扬,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组合”质疑,即把两个毫不相关的问题组合在一起,从而提出新的创造性的见解,揭示知识的规律性。如:应用文中的书信格式与“一事一议”作文题型组合起来,提出书信议论文的写法问题,揭示其写作规律。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就是借用日记形式来写小说的,同样地揭示了主题,感人至深。

“探索”质疑是一种综合性的质疑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研究后,进入深入的探究,以求有所收获。如语音、文字等,可进行比较、归纳,提出符合其规律的记忆方法、理解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方法;也可以以语文知识的某一方面为出发点,牵联同类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的覆盖面,再浓缩成知识的网络,便于灵活掌握。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知识树”,就是应用这种方法的典型例子。

以上“质疑”的基本方法也可以扩展、延伸、掺合、融化,使之成为更切合实际的、更有效的提问题的方法,促使阅读深入进行,达到全面地、深刻地理解文章的目的。如:“同向”质疑包括“求源”质疑、“相关”质疑;“异向”质疑包括“求异”质疑、“发散”质疑;“组合”质疑包括“添加”质疑、“合成”质疑;“探索”质疑包括“定势”质疑、“模糊”质疑等。

诚然,读书同写作一样都是复杂的思维活动,它要求配以高层次的综合方法,才能获得高效率。因此,把阅读与质疑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立体式的结构读书法,势在必行。

(一)“整体”、“局部”阅读与“分解”、“合成”质

疑相结合

“整体”阅读法与“局部”阅读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种基本方法。学生先通读全文,了解其大意,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某一主体部分的内容。

“分解”质疑与“合成”质疑是指学生先找出文中所用材料,分析这些材料所蕴含的思想意义(任何文章总有材料和观点),然后,再进一步研究这些材料是怎样组成一篇完整文章的。

对于自己熟悉的或较易读的材料,可以一次性读完,但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对具体问题不加思索,不进行“分解”质疑,那就等于“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阅读才行之有效。因此,整体阅读时,应做到“看高楼不忘地基”——探赜索隐。

客观事物反映进文章,就蕴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这思想,作者有时直接揭示出来,有时则隐藏于字、词、句中。这种深层的含义必须去“发掘”、去“品味”,才得要领。所以,“读全书”时,不能忘了“探赜”,“看全貌”时,不能丢了“索隐”否则,“读全书”就没有基本点,也就读不出“道道”来了。如: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通读全文,对全文作一般性的了解,同时又针对文章的细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通读”才有所得。如果学生通读《故乡》,不能明确为什么要写闰土、杨二嫂的前后变化,那预习就流于形式了。学生在通读《变色龙》的基础上,提出警官奥楚蔑洛夫变化无常的态度是取决于狗主人身份和地位高低的问题,表明预习是深入的。

对于一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含难点部分)或文言文中的古汉语知识,都要局部深入地阅读,但这样做往往丢三落四,“肢解”原文,没有系统性。为了提高局部阅读的效率,应借助于“合成”质疑的配合,做到“见树木,心中有森林”——反本归源。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往往只认识文中的字词,而不认识字词所反映的整个客观事物(字词游离于文章之外)。对此,可以结合其生活阅历和有关的形象材料,努力地把文中字词换成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这样,读书的效率就高了。如:“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质疑方法就是出于这个道理。又如《故乡》一文中“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段的深刻含义,不能光从这些句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更应把它置于全文的语境中去体会(合成质疑):全文写什么?表现什么?(写故乡的变化,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表达作者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和信心。)这样才能深刻地品味出作者“对踏出希望之路的信心”的局部深层意义。

(二)“理解”、“交叉”阅读与“定势”、“模糊”质

疑相结合

“善读者始熟读而明其章句,继融会而究其义蕴。”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扫除了字、词、句的障碍后,由“熟”进入“明其章句”,再深入地“究其义蕴”,这就是理解阅读了。它重在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这种阅读的“前阶段”较易做到,而“后阶段”就比较困难了。要想“究其义蕴”往往还要借助质疑的帮助(如“模糊”质疑)。

从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来看,人的心理活动常常受到某种难以捉摸的潜意识的影响和干扰,这就造成对事物的认识,明确中有混沌的,混沌中也有明确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是这种心理现象的概括。因此,对一些具有模糊特征的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可以进行符合情理的思考和想象,多途径地开拓思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对“模糊”内容的质疑方法使学生对字、词、句的含义的理解,对情感的领悟,深刻而不含糊。文学作品中的含蓄,从“模糊”概念上分析,也可以说是在审美形式中的意境的朦胧美,在中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这样的内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蕴含的丰富的内容之一,就表现在像以上这样表意“模糊”的句子上,“什么都可以想”,想什么?“什么都可以不想”,不想什么?“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是什么?“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这显然不是指当时屋内的声音,那又是指什么?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然而我们可以就这些问题展开质疑,引导学生理解朱自清当时不甘同流合污又感到救国无方的苦闷心情,并展开合理联想与想象,在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情况下,通过“模糊”质疑而得出明确的、正确的答案,最终理解此段课文内容“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为了能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可以交叉进行纵向阅读(沿着某知识的深度进行)和横向阅读(沿着某知识的广度进行),而这种阅读有无成效就表现在是否能摸索出一定的规律性。这规律性又靠“定势”效应来体现。数学教学是运用公式知识去解决同类问题;物理教学运用定律内容去解答习题。这“公式”、“定律”则是“定势”质疑的产物。一句话,“交叉”阅读与“定势”质疑是可以并且应该结合在一起的。

如: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广泛阅读议论文章,从论点、论据和论证到各种不同的写法,可以说是读得既“深”又“广”。如果学生能不断提出问题,如:(“一事一议”作文)如何引述原材料?如何设“议”点?为什么要联系实际?怎样联系实际?结尾怎么写?……那么,就能从中探索出一条“一事一议”议论文写法的规律:“引——议——联——结”。这就形成一个写作模式。而这模式(“定势”)又反过来指导写作的顺利进行——依据这个模式对异题同型的作文进行质疑,从而获得更高层次感知,完全掌握此题型作文的写法。

(三)“浏览”、“鉴赏”阅读与“求源”、“相关”质

疑相结合

“读书看皮,阅读观题”,不失为浏览的要旨。通过浏览,人的大脑就输入了许多信息,留下了许多印象,在无意中积累了许多知识,到用时,就可以随手拈来,不至于脑中“空荡荡”的。

可见,不浏览,在有限的时间内是无法扩大知识面的。但是,光浏览,对透彻掌握知识还很不够。为了使掌握的知识既广又深,必须把浏览阅读与鉴赏阅读结合起来进行。

鉴赏阅读是在浏览阅读基础上加深理解的一种阅读。它以理解为目标,顺着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寻求题外之意、弦外之音。

如何“寻意”、“求音”呢?这又得借助于与求源质疑的结合来获得。

阅读者在广泛阅读的提前下,运用鉴赏阅读与求源质疑,追根溯源,把握要旨,就会相应地提出许多问题,促进阅读的进一步深化。

万丈高楼起于垒土,千里江河必有源头。许多问题,从它的根源上进行探究,往往能有新的思路展现,这就是求源质疑了。

如:“再接再厉”中的“厉”字,往往会被写成“励”。原因是阅读者对“厉”字理解不清。如果追根溯源提出问题,不难发现“厉”与“砺”通假,是磨快的意思;再寻其题外之意,原来是指两只公鸡相斗(用嘴交接),过一会儿,各把自己的嘴放到石头上磨快一下再斗。所以“再接再厉”的弦外之音应是“继续不断地努力”的意思。

鉴赏阅读还可以培养人的感受能力和鉴赏的创造力。

如何加深阅读者对语言文字感受的敏锐程度?如何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形成创造性见解?这又是借助于与相关质疑相结合来获得的。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看似无关的事物,只要发挥想象,善于联想,合理地提出问题,就可以寻出其相互关系来。这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相关质疑了。1986年高考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就必须用相关质疑方法思考:树木为什么会成林?(在一定面积内不断增长,反之,树林减少就不会形成森林)森林对气候的变化有什么作用?(大森林可改变本地区的气候,气候好了又促进森林发展,气候恶劣则不利树木的生长)这样,就把题目中三个概念的关系理清了。有了敏锐的感觉,文思自然滚滚而来。

人学习的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感知、理解的活动,也是掌握思维和操作技能的活动。我们必须配以多种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四)“提要”、“眉批”、“剪辑”阅读与“求异”、

“发散”、“添加”质疑相结合

韩愈说过:“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就是“提要钩玄”读书法。此法要旨是把所读的文章分类,注重探取其深奥的观点,即抓精髓,并且把它标示出来。

阅读要在以上“提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书头位置上写读书的评语,即“眉批”。它能把读书时产生的一闪即逝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以免时过境迁而遗忘。

继而,阅读者对有积累价值的知识进行剪辑,分门别类,或粘贴于本,或装订成册。以上三种读书方法的综合使用,使读书的“轨迹”更明朗化,为深入研读打下了基础。

语文学法范文篇6

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这是现代教学论迫切需要研究与解决的问题。目前,教学改革已从片面研究教法趋向于学法的探讨实践。这方面笔者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定向法。就是有目的的学习方法。

在信息丰富的现代社会里,学习应该有高度的选择性、针对性、时效性。读书要有一定的目的,或扩大知识视野,或获取信息和材料,或品评赏析。目标明确,注意就有了重心,辨识就有了头绪。泛泛读书,什么都注意,意谓着什么都不注意,就不可能有意识地去“咬嚼”、“钻研”。

二、序列法。就是安排一系列的自学程序,让自己定向发展。学习一篇文章可这样安排:读(朗读、默读、速读、细读)─→查(查字典、词典、参考书)─→思(思考)─→批(眉批、旁批)─→练(做练习题、作业)。这几个步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有作用。

三、辨体法。就是根据不同文体,相应变通学法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不同的社会功能,有的侧重于叙事而使人知晓,有的侧重于解说而使人明白,有的侧重于议论而使人信服,有的侧重于抒情而使人怡情益性。懂得了这些,可采用相应的阅读步骤和方法。

比如自学议论文,要研究论点、论据、论证;自读小说,要从分析人物、情节和环境入手。

四、四到法。读书有“四到”:心到、眼到、口到和手到。所谓“心到”,即思想要集中;“眼到”是指凝神细看;“口到”是指要有“念功”,只有多读,才能把书装到心里;“手到”是指勤于动笔,多写多练,才能加深印象,即所谓“眼里过千遍,不如手里过一遍”。“四到”之中,尤以“心到”为最。朱熹指出:“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不专一,却只漫朗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五、评点法。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评点法包括“评”和“点”,就是在文章值得品味的地方圈点勾画,经过一番探究、揣摩,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这种方法,可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审美欣赏的能力。

六、钩玄法。唐代古文家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意思是说,读文章一定要抓住它的要领,一定要探索它的深奥道理。只有抓住文章的居要片言或总分纲目,阅读才能登堂入室。

一般地说,提要钩玄的方法是:第一步,摸轮廓,即整体观照,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第二步,理层次,即分析层次,概括段意,在此基础上,弄清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步,明中心,即集中段意,归纳中心。

七、三疑法。即“质疑、思疑、辨疑”学习法。“三疑”法实际上是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认知能力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分析问题中拓展,在解决问题中获取。古人说:“读书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八、比较法。即“求同辨异”学习法。叶圣陶先生曾建议,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射开来,从而达到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文章的目的。精读带读相关文章,常常采用求同辨异法,找出它们在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与不同点,从而评定其内容的正误、表现形式的优劣。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材料的内容,而且能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兴趣,开拓思维的空间,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

九、浓缩法。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读一本书要越读越薄。”书越读越薄的过程,就是在多次重复阅读中不断删除冗余信息的过程,浓缩的主要办法是:列提纲与写梗概。前者必须在认真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然后逐段概括内容;后者也必须反复阅读,掌握课文要点,将内容加以高度浓缩。浓缩法就是博学反约,厚积薄发,把厚书读薄,又把薄书积厚的读书方法。

语文学法范文篇7

一、教给普通的学习方法

(1)预习的方法。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有不同的预习方法。低年级语文预习要学会查字典,解决音形义等问题。中高年级在新教材讲读之前,阅读有关资料,将要讲到的内容先自读2-3遍,从中找出不懂的难点和不甚懂的疑点,带着这些难点和疑点,在上课时予以解决。(2)听课的方法。指导学生沿着教师教学思路,积极参与。听课不仅听教师,还要听同学对问题的各种建议、看法,并敢于提问“为什么”。(3)练习的方法。除普通的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外,应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新知识解答,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得出的结果,都应做到理解、掌握。(4)复习的方法。分课后复习,单元复习,学期、学年复习。各种复习应以教材为重点,对照笔记,检查作业,分析重点、难点,打破教材顺序,运用对比方法找出知识异同。(5)考试的方法。考试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解题要从易到难等方法的指导。

二、传授基础知识与学法指导

标点、字、词、句、段、篇的学法指导,低年级是小学阶段识字量大的阶段,要教会查字(词)典。中年级以句、段为指导重点,高年级以篇章结构、文章训练为重点。根据教材结构特点,中高年级每册教材八个单元,互相独立,又互为整体,每单元遵循着一个由“教——扶——放”的过程,精讲课文教者在“传道授业解惑”同时注重“学法”渗透,利用教师的学法指导去学习课内自学课文,教者只要恰当点拨。最后让学生课外独立阅读第三类课文,是学生运用“学法”的阶段。语文课是教者传授知识的主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应根据不同的知识点传授,渗透学法,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如:讲授《桂林山水》一文,分析桂林的山有三个特点:奇、秀、险;要求学生依同样的方法自学下一段,桂林的水也有三个特点:清、静、绿。作者运用了“抓住特征,分步描写”的方法,学生通过学法指导练习学法,最后掌握学法,让学生体会出:描写自然景观,要抓住它的特征分层、分段叙述。

三、以培养智能为内容的学法指导

智能包括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教学五年级《梅雨潭》一文,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彩图,然后要求学生依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梅雨潭,接着,讨论观察顺序,使学生明确观察景物的有效方法。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等(反之也成立)。在学生明确了写作顺序后,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布置观察作业。这样把学法与学文有机渗透,通过“观察——讨论——学习——运用”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但学会了看图学文的方法,而且训练了触类旁通的能力,也体会到了学法指导的层次性。

四、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方法

在重视智力因素的同时,要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动机、习惯、意志、情感、自信心、竞争意识、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有成效地掌握学法的保证。在小学生眼中,教师是至高无上,教者一言一行,性格、爱好,时刻都在感染学生,学生也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模仿效法。如:教师板书、作业批改文字等都为学生书写模仿对象。所以教者必须用自己的热情、信心、责任感感化学生,使他们乐于向上,给予充分肯定,使他们有成功感,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的积极性,产生巩固“想学”的力量。另外,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兴趣材料,采用适应各年龄段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备,引起学生长久的注意、思考。长此以往,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得到培养。

语文学法范文篇8

一、教给普通的学习方法

(1)预习的方法。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有不同的预习方法。低年级语文预习要学会查字典,解决音形义等问题。中高年级在新教材讲读之前,阅读有关资料,将要讲到的内容先自读2-3遍,从中找出不懂的难点和不甚懂的疑点,带着这些难点和疑点,在上课时予以解决。(2)听课的方法。指导学生沿着教师教学思路,积极参与。听课不仅听教师,还要听同学对问题的各种建议、看法,并敢于提问“为什么”。(3)练习的方法。除普通的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外,应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新知识解答,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得出的结果,都应做到理解、掌握。(4)复习的方法。分课后复习,单元复习,学期、学年复习。各种复习应以教材为重点,对照笔记,检查作业,分析重点、难点,打破教材顺序,运用对比方法找出知识异同。(5)考试的方法。考试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解题要从易到难等方法的指导。

二、传授基础知识与学法指导

标点、字、词、句、段、篇的学法指导,低年级是小学阶段识字量大的阶段,要教会查字(词)典。中年级以句、段为指导重点,高年级以篇章结构、文章训练为重点。根据教材结构特点,中高年级每册教材八个单元,互相独立,又互为整体,每单元遵循着一个由“教——扶——放”的过程,精讲课文教者在“传道授业解惑”同时注重“学法”渗透,利用教师的学法指导去学习课内自学课文,教者只要恰当点拨。最后让学生课外独立阅读第三类课文,是学生运用“学法”的阶段。语文课是教者传授知识的主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应根据不同的知识点传授,渗透学法,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如:讲授《桂林山水》一文,分析桂林的山有三个特点:奇、秀、险;要求学生依同样的方法自学下一段,桂林的水也有三个特点:清、静、绿。作者运用了“抓住特征,分步描写”的方法,学生通过学法指导练习学法,最后掌握学法,让学生体会出:描写自然景观,要抓住它的特征分层、分段叙述。

三、以培养智能为内容的学法指导

智能包括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教学五年级《梅雨潭》一文,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彩图,然后要求学生依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梅雨潭,接着,讨论观察顺序,使学生明确观察景物的有效方法。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等(反之也成立)。在学生明确了写作顺序后,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布置观察作业。这样把学法与学文有机渗透,通过“观察——讨论——学习——运用”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但学会了看图学文的方法,而且训练了触类旁通的能力,也体会到了学法指导的层次性。

四、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方法

在重视智力因素的同时,要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动机、习惯、意志、情感、自信心、竞争意识、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有成效地掌握学法的保证。在小学生眼中,教师是至高无上,教者一言一行,性格、爱好,时刻都在感染学生,学生也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模仿效法。如:教师板书、作业批改文字等都为学生书写模仿对象。所以教者必须用自己的热情、信心、责任感感化学生,使他们乐于向上,给予充分肯定,使他们有成功感,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的积极性,产生巩固“想学”的力量。另外,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兴趣材料,采用适应各年龄段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备,引起学生长久的注意、思考。长此以往,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得到培养。

语文学法范文篇9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发散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新问题向四面八方辐射的思索和联想广泛地搜集和这“中心新问题有关的各种感性材料、相关信息和思想观点,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而导致一系列发展的一种思维品质。创造个性,则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冒险敢为、幻想、敏感性等。在教学实践中,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是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的有效途径,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思维类型、生活环境、喜好喜好的差异,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解就似乎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新问题而四面八方产生的辐射,可以对每个学生的认知产生一定影响。作为学习主体的个体,可以通过和别人的交流,产生思维的撞击,从中能够广泛地搜集和这一中心新问题相关的各种感性材料、思想和观点,从而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思路。同时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分析、判定去处理相关的信息,并形成独特的发现或见解。每个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的同时,就是在从事自我学习的创造活动,而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就像是一座立交桥,通过动态的活动为学生的创造性注入活力,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较差,采取互动的学习形式时,要求教师精心组织。指导小组成员采取合适的讨论、交流方式,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或推诿中浪费学习时间。在小组活动中采取轮流制,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在分组讨论时,要注重新问题本身的讨论价值,避免讨论流于形式。在相互交流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和自己的相同,哪些和自己的不同,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影响讨论的实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个别学生的创见,随时就学生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将讨论引向深入,激发更多的学生去发现新的新问题,形成新的创见。同时,还要注重运用调控手段,培养学生坚持真理的良好品质,既要敢于发表自己的创见,又要善于修正自己的误见,听进别人的意见,保证学生的创新能力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二、交还自主权,提供学生创新的时空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然而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立,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实际上是被老师牵着走,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学生的创造性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才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因此,我在进行语文学法指导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就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师生学习定向的重要手段。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学习需求,以此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课堂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的自我需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强。在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上,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非凡要创造一些让学生自主选择的条件,如提出“这段话你预备怎么读”“学习这篇课文时,你想提醒大家注重些什么”这类的新问题,让学生在选择学习方法、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的过程中去独立思索、独立发现。

别外,在练习的层次上也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在设计练习题时,根据教学目标分析新知识和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相关程度,设计出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层次去选择、去创造。

三、转换角色,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

心理学家探究证实,在教学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教学方法生动程度不同,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就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经常变换新奇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善于模拟,喜欢表现,在教学中教师经常运用转换学习角色的方法,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表现欲,从而挖掘学生创新潜质。转换学习角色有以下方法摘要:

(1)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

这种方法往往是教师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的方法。或学生提出疑问,让教师解决的方法。这样做能让学生主动参和学习过程,学生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更增添了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2)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和学生本来是平等的,但是当某些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表率时,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挥其创造的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假如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教师就可以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如谁的课文朗读得好,就可以请他范读;假如谁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这样在学习中角色不断地转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不断探索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挖掘创新的潜质。

语文学法范文篇10

目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呈现着千姿百态的可喜景象,从理论和教法两个方面在进行广泛的探索和尝试。然而综观这些教改的特点,笔者认为,始终忽略了“学生怎样学”的研究,而这个问题,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居于主动地位,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把教法与学法结合起来,是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必由之路。

下面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谈一点浅见。

一、精问导思学习法。即在教学实践中,做到立足教材,把握重点,精问导思,让学生思有所获。在说明文教学中,可用“引证提问法”、“因果提问法”、“递进提问法”、“逆向提问法”、“总结提问法”等侧重精问用以导思。如在教《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时,可采用“引证提问法”来“导”思。《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首先对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特点作了概括性的说明,课文本身采用的是按照参观路线和空间方位相结合的说明顺序写的。教学中可设问:课文中选了哪些例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印证“雄伟壮丽”这一特点。学生通过自读思考后答出:以万人大礼堂、宴会厅、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为例,分别从建筑面积、体积及外观轮廓等方面加以证明,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让读者对人民大会堂有一个鲜明具体的印象。此外,还可提出:“壮丽”的“丽”是“美丽、好看”的意思,为了显示它的“丽”,课文又采用了哪些较多的描写说明。学生们看书思考后即明白对“屋檐”、“柱廊”、“国徽”、“石柱”、“大铜门”、“屋顶”、“五星灯”、“挑台”等的描写,都表现出人民大会堂不但雄伟,而且壮丽的特点。有的说明文,在文章的段落结构上具有因果关系,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可采用“因果提问法”。为了让学生掌握说明顺序确立的依据,可采用“逆向提问法”。通过挖掘教材的难点,采取不同的问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等能力。

当然,“导”思切忌“满堂问”,“导”问既要抓住课文的重点,又要适当地把握住启动学生灵感的突破口。教师要灵活地调整提问的难易程度,及时地纠正学生回答中的偏差。

二、撮要学习法。一篇好文章,总是要有鲜明的主题,有作者的独见。教学中,只有抓住课文的关键,才能使阅读有条理,主次分明。阅读课文时可使学生在自读时提纲挈领,运用序号和符号(圆点、圆圈、三角、横线、波浪线等),分出层次,勾画要点。这样,既可显示出文章整体结构,又便于理解文章的逻辑联系。如《恰到好处》一文分为三个层次,可加上序号,总结其大意;第二段中第一句话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可用符号标出;第二段中在论证什么是“恰到好处”时,列举了五个正面例子,应用符号划出来;第三段中在论证为什么要做到“恰到好处”时,列举了三个反面例子,也应用符号显示出来,如此等等。在背诵上,也可采取“撮要”方法。如用板书图示可指导学生根据课文要求及内容设计出相应的板书图示,作为读书笔记,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鱼我所欲也》第一段有九句话,语意曲折,层次较复杂,机械记诵,既费时,又易错漏句子。若指导学生理解其逻辑联系,画出结构图,照着它逐层诵记,就比较迅速、准确、牢固。

三、比较学习法。这种方法是指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课文或课外读物有比较、有分析地进行阅读。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与《冯谖客孟尝君》这两篇文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①信陵君与孟尝君的性格特点;②侯赢与冯谖的性格特点;③两文的写法。通过两篇课文的异同比较,教学内容更易于落实。这种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是一种智力技能,运用比较学习法,有助于智能的开发。比较不仅是对同一范畴不同对象进行对比的手段,而且也被广泛用来对同一对象自身在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变化进行对比,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如鲁迅小说《故乡》中对闰土少年时期和中年时期的两次肖像描写,《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如果用比较学习法进行阅读,就能较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作品反封建的主题。

四、设疑辨疑学习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般来说,设疑可分难点设疑,错处设疑,关键设疑,无疑设疑。有许多问题,学生不易准确把握,更不易理解掌握,教师如果直接把答案交给学生,固然省事,但这种嚼食以哺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课文中的许多地方看起来平淡无奇,容易被学生忽视,其实,这些地方往往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巴金在《灯》一文的结束处有这样一句话:“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为什么要用“微笑”,而不用“欢笑”?显然这与当时的革命形势和“我”的思想觉悟有关。用“微笑”一词还有什么妙处?它与篇首“窒息”相照应,从“窒息”到“微笑”,说明“我”的革命意识在增强,对抗战越来越抱有信心。还有一些课文有曲笔、奇笔、神笔,往往含蓄、深刻,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应设疑,激发学生辨疑。例如《蒲公英》一文,总结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蒲公英似的孩子”的父母是怎样死的?当时日本是侵略者,作者为什么还对这个孤儿这样同情?通过讨论辨别明确:日本统治者发动侵略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带来灾难,而且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不幸。因之,学生更容易体会到作品的反战主题。

五、补“缺”治“滥”学习法。当前,学生处在升学压力之下,对于课外阅读有着两种走向:一是让沉重的作业压得抬不起头来,只好成天围着课本、练习题转,其他一概无暇顾及了;二是虽然课业繁重,但仍有不少学生广泛地涉猎课外知识。具体做法可用补“缺”治“滥”来概括。

“缺”表现为知识面窄,实际能力差,即或得高分,实际上难免低能;“滥”则表现为观念错杂,辨析能力差,即或能有所知,也无非是大杂烩。这种状况,需要区别对待,对症下药,有“缺”补“缺”,有“滥”治“滥”。补“缺”,要从文化、历史的角度着眼作系统的考虑,可以结合课本所提供的条件,对相关的古今中外名著,有计划地由点到面,既纵向推进,又横向比较,指导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