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7:24:49

语文学科

语文学科范文篇1

1.注意力。主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由于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因此必须依靠学生的有意注意才能顺利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互动过程,而注意则在其中起到基础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水平还处于发展性阶段,语文教学过程恰恰可以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促进智力的发展。

2.观察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提高对事物本质认识的能力。语文学习中,观察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文学习中的写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素材中找到自己作文的资料,并结合所学语言文字进行表达。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提供了观察的素材和示范,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好好把握这一优势,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记忆力。是指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如果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在记忆中贮存,需要时又不能提取,那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语文教材往往是以单篇课文的形式进行编排,所包含的知识点也比较零碎、分散,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对一些优美片段进行朗读、背诵和默写等,一方面是要让学生欣赏和模仿这些课文的优点,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一过程强化和促进学生记忆力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往往需要采用整合的方式将知识系统化进行教学,并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整合和运用知识,这也无形中对学生记忆力的提高起到了帮助作用。

语文学科范文篇2

音乐与语文学科,虽然各具特色,各有侧重,但都要依托语言文字体系(音乐尚需记谱体系,这是其学科特点),都要依靠学生的理解、思维、分析及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这就为两门学科的结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的充分运用,音乐与语文教材的编写注重两者之间的综合(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直接将歌词作为课文),也为学科之间的综合提供了保障和支持。在当今形势下,强化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不人为割裂学科之间的联系、倡导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培养复合性、综合性的通才、全才也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需求。因此,进行学科的综合极其必要。

二、小学音乐与语文学科综合的途径与方法

音乐与语文学科综合主要有管理体制、发展能力、人文素养三个方面的综合。

1.以管理体制为突破,实现学科综合

传统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是将所有教师按照所担任教学任务的不同,分别归列为不同的学科组,甚至在安排办公室时,也是根据学科组来考虑。在这样的氛围下,不同学科的教师“各自为阵”,极大地限制了学科之间的综合。因此,要实现音乐与语文课程的综合,在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上就应当有所突破。如以班级为单位安排办公室,以多学科组参与来组织教研活动,以学科渗透来组织教学内容等,真正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打破学科界限,实现人员上、理念上、内容上、组织形式上各方面的深度综合。

2.以发展能力为目标,实现学科综合

音乐课程与语文课程从总体上看,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具有一致性。因此,在音乐与语文学科教学中强化能力发展导向的综合是可行的。具体的做法有:一是进行配乐演唱,赋予诗词以韵律和感情。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入了许多古诗词,它们都可以进行配乐诵唱。例如,我们可以先用王菲的《但愿人长久》(演绎苏轼《水调歌头》词)作为范例,培养学生对演唱古诗词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如用“古诗新唱”法对古诗进行配乐。最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定旋律和情感,自己演绎配乐演唱。二是组织学生参加歌词创作,外化内心情绪与感受。引导小学生将生活中的感受通过歌词表达出来,并通过演唱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已有的写作能力,进一步地提升学生对于歌词韵律、节奏、句式等方面的把握能力。如以先改编歌词,再自主创作的模式进行。在这一方面,江苏省南通市组织的“童声里的中国”系列活动给了我们参考:即每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向全市少年儿童开展童诗、童谣征集评选活动,并以儿歌集、诗歌集和歌曲集的形式在社会上公开出版发行。三是引导自编歌剧,鼓励学生尝试与挑战。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在他们基本掌握配乐演唱和歌词创作的基础上,可以再进一步让他们以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篇目为原材料进行大胆改编,创作出适合于课堂演出的“课本歌剧”。如语文教材中的《三袋麦子》《公仪休拒收礼物》等故事,都是改编为课本歌剧的好材料,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和表演。

3.以人文素养为导向,实现学科综合

小学音乐与语文学科同属人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相同的指向性与同一性,因此可以互为补充。柏拉图说:“节奏与音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音乐教育对艺术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审美迁移作用。同理,对语文文本思想感情的理解与把握,也可很好地迁移运用到对音乐(包括歌曲)情感基调的把握与演绎上来。音乐学科中的欣赏课完全可以与语文学科的读文课综合,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小学音乐与语文学科综合的原则与禁忌

语文学科范文篇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的一个部分,是依据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它强调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1.利用现代媒体的大容量存储技术,广集信息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生通过网上提供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感受动物的可爱。教师再让学生结合图片,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口述。这样,学生就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了。

2.利用现代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有效认知

如在指导学生写作以景物描写为主的记叙文《校园一角》时,除了上课前要求学生观察校园的景物外,还可以把学校的喷水池、生物园、文化长廊等景物拍摄下来,制成课件,上写作课时,播放给学生观看。当镜头对准喷水池时,映入学生眼帘的先是向上喷射的一股水流,然后是四处飞溅下落的纷纷扬扬的水花,水花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在这个过程中,镜头移动顺序先是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当镜头地准生物园时,鲜花绿草,小鸟飞蝶,朵朵花儿争妍斗艳,红、黄、绿、蓝……五彩缤纷,镜头角度是由静态转向动态。这纷繁精彩的画面既让学生从中领略到了勃勃生机的自然美景,又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顺序与角度,从而使学生对写景状物有了明确的“序”的概念。学生通过欣赏、体验,画面转变成十分美妙的语言。媒体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信息,学生认知体验十分独特,感受各不相同,呈现出了多元化,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多维发展倾向。

3.利用现代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实现教学互动,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学习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手段,对教学信息通过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将之形象地表现出来,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同时通过人与机的多种交互方式,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质量高、使用方便、易于操作,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解放心灵、发展个性的舞台,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主动探究。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先动画演示: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看见乌龟在水里游,就追上去,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青蛙,就游过去。此时,有学生质疑:为什么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看见乌龟在水里游,就追上去,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青蛙,就游过去呢?教师让持相同观点的学生一起合作,与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激烈辩论。学生充分运用课件中人物、木匣子可随鼠标移动,使辩论各方运用课件演示阐明自己的理由,深入理解课文,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使语文课堂展现出全新的面貌,有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4.利用现代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实现教学反馈方式的革新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教学效果,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多种信息反馈方式,而且具有反馈速度快、表现形式丰富的特点。IT或CAI辅助教学很容易实现一问一答的反馈,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及时评价。电子邮件、公告板、讨论区、网上传呼等也是信息反馈的重要工具。例如,在每一个单元学习完复习课中,通过CAI课件建立题库,学生可以选择相应难度的试卷和问题,并对没有掌握的问题进行重新学习。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几点思考

1.整合应是融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凑合,而是有机地融合。(1)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与信息技术的理论融合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脱出来,不仅要有先进的教学理论,而且应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熟悉网络管理,熟练地进行网页制作,掌握必要的网络编程知识,构建利于学生浏览的资料库,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促进自我发展。(2)信息技术要与语文文本内容融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立足于语文教材。如果脱离教材而纯粹的信息技术表演,那就失去了语文的特性,变成了信息技术课。(3)信息技术教学要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融合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操作,给他们创设有关的教学情境,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2.整合应体现主体性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防止课件制作成为课本、黑板与练习册的简单搬家,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自主学习当中。

3.整合应讲求实效性

语文学科范文篇4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重视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新需求。从事基础教育的人应当树立“以人为本”,“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己任”的现代教育观。特别是跨入新世纪之后,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又有新的变化。核心的问题是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可见,国家已经把新世纪教育的功能定在“培育创新人才”的基点之上有战略眼光的教育决策。

三是坚持在继承中求创新。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的知识、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新的需要和条件,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和新的结论。所以,创新和继承是不可分割的。更何况我们要面对的是汉语文的教育,也就是所谓“汉语教育”。我国有几千年的语文教育传统,其中的精华部分应是“汉语教育”研究的瑰宝,在追求“创新”目标的时候,务必要以充分研究和汲取传统语文教育中的精华为前提。中共十五大在讨论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历史性课题时,深刻指出,要“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看来在继承中求创新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上述三个“坚持”的理念支持之下,我设想语文学科课程教材建设应有如下一些特色。

一、要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应有的育人功能。

语文学科是培养和提高我们国民素质的一项奠基性工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各门学科共同肩负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而语文学科在这方面又具有别的学科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为此,在语文教材建设方面,一定要树立起“精品”意识。所谓“精品”,其标准在我看来至少有这样两条:一是选文的语言精湛,堪称典范;二是选文内容精湛,即对于学生形成并提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的启迪作用。在编选的指导思想上,要适当增加一点难度,即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要让学生感到“一眼能见到底”,失之于浅。另外,还要适当增加一点分量。课外固然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读好书;课内阅读也要有一定的量的扩充。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应有的育功能,除了要重视教材编写的质和量以外,至少还要解决好这样三个问题,一是语文教师的人格影响问题。“德为师之魂”,这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髓所在,千万忽视不得。二是重视教法改革问题。要重视语文训练与语文教育相结合,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意志培养、情感熏陶密切结合,改革教法以增加阅读量和写作量。三是要紧贴时代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要努力使学生在多元文化中提高鉴别力,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合理而正当的价值取向。

二、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突破“汉字教学”的三关,即认读关、书写关和积累关。

要根据汉字的使用频率,科学地编制出“汉字认读等级表”。早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陈鹤琴曾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编制出版了《语体文应用字汇》;以后又有《续语体文应用字汇》(敖弘德作)、《小学分级字汇研究》(王文新作)等成果问世。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此项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但是真正按这种汉字认读等级表来编制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的,成果并不多。在我想来,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完全可以按等级表中规定的汉字逐级组织编写;初中语文课本的课文,选的虽然是现成的范文,但也必须按等级表对课文中的汉字,采取先提取后归类的方法进行整理,使该掌握的常用字、次常用字展示得十分明确,少数该掌握而现成选文中缺漏的,设法在作业练习或课外阅读材料中有意识地补出。

此外,还要编制或选用适合于不同学科学生需要的规范化书写字帖,供学生仿写、临摹。汉字书写问题,是体现我们汉语文教学民族特色的重要方面,一定要认真对待,并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总结富有成效的经验,中小学各年级都要把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基础性语文工具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好。有条件的学校,要把汉字教学和计算机汉字编码和操作训练结合起来,向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和手段的现代化迈出第一步。

三、要把诵读训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在基础教育的各门学科中,理化生等学科是“试”的学科,即需要试验或实验;而国文科则是“读”的学科,必须重视诵读。可是到了六七十年代,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已被老师冗长的、繁琐的分析讲解所占领,很少听到中小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了,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现在需要纠正这种“重讲轻读”的偏向,认真指导学生学会诵读课本中入选的语文精品,其中有些则要求熟读,甚至背诵。要让学生懂得,为了美化、净化自己的语言,必须有意识地出声诵读那些语言纯洁而优美的作品;为了积累语言材料,也必须有意识地熟读、背诵语言中那些精彩的片段。

对于现代诗文的朗读和古代诗文的吟诵,都需要进行科学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资料可用现代化的音响设备进行分析,研究成果经过训练可以组织竞赛进行评比。总之要把诵读问题当作一项实验课题认真科学研究。

四、用活的语言知识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

学语文,不能忽视语言知识的传授。但这种语言知识不再是过去所做的那样,从语言学讲义中搬来一些概念、定义,再加上若于“标准例句”写成知识短文,看起来仿佛很科学,很讲究系统性,实际上它对指导学生的语言并无太大帮助。应该是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应用中总结出一些活的、动态的知识来,让学生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学习这些知识,并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要对“语言”和“言语”的联系和区别进行科学研究。近年来,有人正确地指出,语文课上学习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运用”;有人还认为,语文课的任务不在“研究语言”,而在“学习语言的应用”。他们实际上都是主张要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好语文,而不要把学习对象搞错、学习方法搞偏。

有关专家作出的研究结论是,“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语言系统是社会成员共有的交际工具,它比较稳固,具有相对静止的状态;言语是个体应用语言规则进行交际的进程和结果,是语言系统中各种成分的自由结合,是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之中的。(二)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系统,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言语是个人行为,在符合语言规则的同时,具有突出的个体性(个人特色)。(三)语言系统中各种结构及其规则是有限的,而个人言语的生成结构却是无限的。所以,“语文教学其实质在于利用他人成熟的典范的言语成品去指导学生的言语实践,使学生的言语能力从幼稚走向规范和成熟”。(引自韩雪屏教授主持的“语文教学心理实验研究”课题的主报告)这些观点至今还没有被广大语文教师所理解并接受,这是语文学科课程教材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此外,还要编制或选用适合于不同学科学生需要的规范化书写字帖,供学生仿写、临摹。汉字书写问题,是体现我们汉语文教学民族特色的重要方面,一定要认真对待,并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总结富有成效的经验,中小学各年级都要把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基础性语文工具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好。有条件的学校,要把汉字教学和计算机汉字编码和操作训练结合起来,向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和手段的现代化迈出第一步。

三、要把诵读训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在基础教育的各门学科中,理化生等学科是“试”的学科,即需要试验或实验;而国文科则是“读”的学科,必须重视诵读。可是到了六七十年代,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已被老师冗长的、繁琐的分析讲解所占领,很少听到中小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了,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现在需要纠正这种“重讲轻读”的偏向,认真指导学生学会诵读课本中入选的语文精品,其中有些则要求熟读,甚至背诵。要让学生懂得,为了美化、净化自己的语言,必须有意识地出声诵读那些语言纯洁而优美的作品;为了积累语言材料,也必须有意识地熟读、背诵语言中那些精彩的片段。

对于现代诗文的朗读和古代诗文的吟诵,都需要进行科学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资料可用现代化的音响设备进行分析,研究成果经过训练可以组织竞赛进行评比。总之要把诵读问题当作一项实验课题认真科学研究。

四、用活的语言知识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

指导学生学语文,不能忽视语言知识的传授。但这种语言知识不再是过去所做的那样,从语言学讲义中搬来一些概念、定义,再加上若于“标准例句”写成知识短文,看起来仿佛很科学,很讲究系统性,实际上它对指导学生的语言并无太大帮助。应该是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应用中总结出一些活的、动态的知识来,让学生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学习这些知识,并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要对“语言”和“言语”的联系和区别进行科学研究。近年来,有人正确地指出,语文课上学习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运用”;有人还认为,语文课的任务不在“研究语言”,而在“学习语言的应用”。他们实际上都是主张要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好语文,而不要把学习对象搞错、学习方法搞偏。

语文学科范文篇5

微课教学的出现顺应了教育发展的规律,顺应了时展的潮流。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微课开发和应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微课在中职语文学科教学中主要有以下作用。(一)解决了中职语文教学中部分实际问题。目前,中职语文学科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讲为主。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教师讲授占大部分时间,学生听得累,效率不高;如果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文学透,但是教学进度跟不上,而且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时间一久就忘记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载体,将来会更多地应用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在课堂上教师也需要一些短小精悍的微课进行讲解或演示。与一般冗长的教学视频不同,微课是围绕某一知识点来展开的短小视频,它本身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因此,微课是适宜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另一方面,中职生在课堂教学中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微课的充分运用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现在许多中职学校都开通了校园WIFI,方便学生随时使用手机,这更为我们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采用微课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以“短小精悍”著称的微课学习资源可以像一个随叫随到的小老师,在学生预习时,可以打开微课梳理知识,重难点事先轻松了解,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也只需要打开微课,并可反复观看,利于巩固掌握。(二)丰富了中职语文教学的资源和手段。微视频课程资源可作为信息化教学的内容资源、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个体差异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支持性资源等,为学生提供易用、易得、实用的学习资源,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辅助资源,为学习模式的创新运用提供有力支持。尽管中职学校微课的开发和应用起步较晚,部分教师对微课知识了解偏少,微课开发和应用能力不高,但大家对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相当有兴趣。所以,中职学校要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微课开发制作能力,还要积极倡导教师开发使用微课,尤其要通过校级层面来以赛促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微课应用水平,从而不断丰富中职语文教学的资源和手段。(三)改变了中职语文教与学的方式。微课的开发和应用改变了中职语文的教学方式。于教师而言,促进了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教学角色的转换。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而微课的出现促使课堂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演员向导演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课前的资源整合者、课中的活动组织者、课后的效果检测者。于教学内容而言,教学内容在课前就经过微课进行传递,课中是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内化。于教学手段而言,微课更多地融入了信息化手段,构建了生动的、立体的语文课堂。于教学效果而言,优化了语文教学活动,提升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提高了语文教学成效。同时,微课的开发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前提,确定独立的教学目标,预设指向的教学内容,融合丰富的教学资源,采用多样的教学样式,依托多元的教学情境,教授学生知识学习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要点、方法。用于课前,解决课堂教学的“先学”问题,改变学习方式;用于课中,是以先期充足的资料视频解决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用于课后,是补充语文学习资源,方便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但是,微课不是课堂教学的替代品,它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它转变了教学方式,丰富了语文课程体系。

二、中职语文学科微课开发原则

教师开始学习微课程制作的时候,应转变教学理念,掌握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1]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笔者结合近几年的语文学科微课开发和应用实践,觉得要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创意领先原则。微课设计要有好的教学策略或创意。设计和应用微课站在学生的角度就是以好的策略或创意解决中职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首先要精选微课的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然后围绕微课设计进行材料的准备、文字的组织等等。二是学生为本原则。微课设计的最大意义是支持学生学习或促进学生的学习。[2]微课设计不是用来帮助教师如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是用来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教师通过微课设计联手完成课堂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效果。三是两结合原则。微课设计要基于教材和学情,要熟悉教材和学情。对某一课时的教学,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的整体规划、重难点、教学要求,还要根据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充分研究学情,明确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学生的困难点和障碍点在哪里。由于基于教材和学情,充分挖掘课时教学中的难点,准确把握教学难点,找到教学的难点,也就明确了微课的设计思路。[3]四是规范化原则。语文老师微课制作水平难以短时间提高,满负荷的工作状态成为制约中职语文微课开发的瓶颈,与企业合作或与信息技术老师合作开发高质量的语文微课成为必然,所以规范化的脚本设计是关键。规范的脚本设计包含微课系列名称、微课名称、知识点来源、基础知识、教学类型、适用对象、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技术支撑这几个部分,其中教学过程又细分为教学环节、内容、画面、时间。其中内容部分要流畅,完整呈现整节课的教学语言,画面要将所有用到的素材汇集在PPT内,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设计好每个环节的时间,这样规范的脚本才便于制作人员按照脚本实现预期的微课效果。

三、中职语文学科微课开发策略

中职语文微课开发要理念先行,形成系列。开发流程要细化,做到脚本设计规范。制作要精美,作品要体现语文味。在微课设计环节上更要注重开发策略,笔者认为可在导入设计、案例选择、文化意境三方面采用以下策略。(一)微课导入设计策略。相对于传统课堂,经过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微课,最大的优势就是能绘声绘影地创设情境,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其中简短的30秒的导入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导入的设计大致有三种:开门见山法———直接表达学习内容和要点;起兴铺陈法———搜集大量资源用合理的信息化手段呈现,阐明学习内容的重要性;问题引导法———以某个故事引出某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进入学习。当然也可以综合运用。以上三种可以大致概括为影片剪辑策略和场景再现策略。(二)微课案例选择策略。依据语言发展规律,模仿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微课设计中案例的选择尤为重要,案例讲解的技巧要精心设计,充分利用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突出重点、难点、热点。选择的策略就是要指向教学的关键处、学生的薄弱点、考试的热点处。如:口语与交际关于讲解技巧学生最难掌握的就是“突出讲解对象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的说明顺序”,这是说好“讲解”的关键方法,也是考试时的考核点。因此,笔者在设计这一课时,选择了“讲解一次实训过程”作为案例进行讲解示范。在讲解中采用总分结构,先总讲实训过程的要领,再分步解说。分步解说时又按照工作顺序和空间顺序。这样的案例设计既贴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又扣住教学重难点,充分体现讲解的要领“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有序”。(三)文化意境设计策略。目前的语文课堂大多是“一解题、二字词、三段落、四总结”之类的教学方式,希望学生在考试中依葫芦画瓢、汇聚答案、提高分数,至于文本的涵咏、情境的体悟都省略了。语文微课开发就是要纠正这些弊端,充分利用音乐、图片、影片等资源将文字转化成可观可感可悟的情境化课堂,让学生入文入情入境。同时,微课与一般的教材是不同的,教材是显性知识,而且是固化的,而微课有了教师的讲解,除了有显性知识以外,还有隐性知识。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施教者的情绪、爱好、兴趣、激情、信念等情感价值观的东西,最终都通过教师的声音、动作、体态呈现出来。融合了与文本内容一致的音乐、图片、影片,再加上老师的声情并茂的解说,让语文微课形象起来、生动起来,充满语文味。

四、中职语文学科微课课堂教学中应用模式

中职语文微课应用中有用于辅助性教学和自主性学习两种模式。笔者认为,进入课堂辅助教学可以通过“观赏微课———思考微课———理解深化———模仿运用”四步进行,提高课堂效率;用于自主性学习可以通过建设专题网站、学习平台、云班课程等实现在线学习、泛在学习。(一)用于辅助性教学。微课,可以作为辅助课堂教学或者促进课堂教学而设计。由于微课情境性强、短小精悍,在有限的时间内能传递较多的信息,一旦用于语文课堂,便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微课可在课堂导入部分出现,以微课作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微课中呈现出来的知识点和相关问题;微课也可在教学重点、难点突破的环节使用,充分利用微课“微而不小”的特点,让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例如在教授《讨论》这一课时,关于专题讨论的定义枯燥,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非就是圈点画,学生记忆不深刻,这时候出现一组动画形式的微课,学生立马精神振奋,且掌握知识点的效率明显提高。(二)用于自主性学习。“微课”的诞生始于“一分钟”学会的理念,是基于学习者自主学习而设计的,如口语交际系列微课用于自主性学习的模式更为显性。目前用于微课自主性学习的平台有很多:可以建设一个口语教学专题网站,可以依托“云班”课按需发送给班课中的学员,可以上传至学校的学习平台,可以直接通过QQ布置作业,可以通过微信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也可以通过微课的点击观看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可以自主确定学习次数,反复观看,自主检测,真正实现“翻转课堂”。完整的一节微课资源包含微教案、微视频、微练习、微反馈等。但目前中职学校教学平台上的微课多是以参加比赛为目的制作的,还是碎片化的教学资源,没有形成具有系统性的教学资源库,而且没有相关的教案、练习。讨论交流的板块互动甚少。所以中职语文微课的开发和应用不仅仅是资源不足,而且师生的教学观念也亟需转变。同时,囿于信息技术水平和满负荷工作的实际,在制作微课的时候每位老师都要花费至少5个小时,制作三遍以上才较为满意,这样对教师来说,微课的开发成为了一个负担,更不想再费心思把它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去。笔者认为,中职语文学科教师在微课的开发和应用中应重点放在设计微课和制作微课脚本上,继续贯彻针对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构建系列化、专题化的中职语文微课资源,而具体制作的工作则交给技术人员负责,以利于微课的开发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董俊平.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设计制作[J].科学导报,2015(17).

[2]张一山.高中语文微课设计的四种理念[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4(12).

语文学科范文篇6

语文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如何才能最有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活力呢?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初步探索。

1、准确定位评价的性质,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目标

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进行评价,必须首先准确定位评价的性质。我们所说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是指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1种综合性评估。这1综合性评估,既可以是针对学生某1学期或某1学年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状况的阶段性测查,也可以是针对学生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层次等状况的总结性测查;这1综合性评估,是对学生某1学期、某1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情况等的显示,因而也是1种目标参照性测查,即主要词查学生在1学期、1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对语文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

目标是评价的依据,又是评价所致力于达到的终极结果,因而可以说,没有评价的目标也就无法进行评价。我们所构建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目标体系,既应包含每1课、每1单元的目标,更应着力构建好每1学期、每1学年和整个小学阶段的目标,使之包含小学阶段各学期、各学年直至整个阶段的学习要求,全面反映小学阶段各个时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要求,成为1个知识结构层层递进、能力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完备型整体系统。

2、评价应建立在尊重学生,重在鼓励的基础上。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他们在发展中出现的错误。只有宽容他们的错误,才能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我们在教学中没必要吹毛求疵,而应细心呵护学生幼稚、脆弱的心。作为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尤其对语文学科来说,语文的学习与数学的学习有很大差别。数学的结果往往是唯1的,而语文则不然。它的结果往往具有很大的弹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比比皆是。正所谓“1千个人眼里有1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的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当然每1个人所获得的都不同了。过分的强调统1只能是扼杀了孩子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意识。因此教师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教师应该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1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

教育艺术的本质应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故而诸多名师都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润滑剂。课堂上常进行的鼓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1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1次机会,你再试试。”“你真棒。”……无疑能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1种满足,1种驱动。

3、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是过程评价的途径。

语文教学过程性评价应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多元化、立体化。教师的评价只是过程性评价的1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角色成为了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其手段有如下几点冒号

平时与阶段相结合。仅凭1两次测试,不能恰如其分地评价出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语文能力。我们应该注重平时的调查,1方面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发展情况,另1方面也可淡化学生对阶段性考查的“恐惧意识”,增加测查的可信度。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大部分测查应在课内进行,以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但某些测查则可在课外实施,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如成语接龙、传话、即兴演说、辩论赛等等)进行,寓测查于活动之中,从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检测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教师评定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准确性高,但亦较“武断”,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人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议等学生自评的方式,适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可结合采用,从而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之中。

4、评价个性化、动情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1个少儿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他们渴望父母的赞扬,鼓励,渴望教师的肯定、欣赏,渴望同学们的羡慕、赶超。他们需要感受成功,成功后的喜悦、自豪,会促使他们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1步。可是现在不少评价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甚至于有的表扬成了贴标签。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冒号“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古人云冒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若能做到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诙谐幽默,独特创新,那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学科范文篇7

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一种自发行为,在很多语文教师的课堂上也一直存在,只是还没有把它作为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提出来。而要将自发的行为转变为自觉的建构,就需要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的设计和实施。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法制教育,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形成和意识的培养,而不是法律条文的介绍和解读。因此,教师在渗透法制教育时要将课文情节与生活实际自然结合,启发学生思考某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或背景,自然引出现象反映的法制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建立应有的法制意识。例如,在《祝福》的教学中,祥林嫂被婆婆强"嫁"出去这一情节就是典型的法制教育渗透点。在教学时,可启发学生思考:婆婆为何可以为所欲为?祥林嫂为何无力反抗?如果是在今天,祥林嫂可以怎样保护自己?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自然就会想到法律的问题,而教师适时指出人生自由、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而侵犯家庭成员自由、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都是违法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法制意识,也让学生对祥林嫂悲剧产生的根源有了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法制教育的渗透自然而然,没有突兀之感。渗透的适度就是要让法制教育顺理成章地融入教学过程中,点明即止,不可节外生枝。例如,在《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中,游行学生被虐杀这一事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法制教育渗透点。但需要老师把握好渗透的尺度,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合法有序的集会、游行、示威是公民的权利,而反动政府虐杀学生的行为不仅是在践踏生命,也是一种无法无天的行为,点到即止。如果过多的去讨论学生当时游行的合法性以及对现实中游行示威的认识,势必占用过多时间,喧宾夺主,甚至还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适度渗透、巧妙引导,可以让教学过程推进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有效渗透就是要求教师准确把握课文渗透点所反映的法制问题,通过点拨让学生产生思考,有效地树立法制思想,培养良好的法制意识。《小狗包弟》一文中,作者表示了对小狗包弟的怀念及歉意。这是一个很好的法制教育渗透点,但处理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直接指出相关法律法规,很难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要做到有效渗透,就要选好角度,让渗透对学生产生启迪作用,引起学生的思考。该文的渗透可以从作者的生命观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生命与人的生命的平等地位,纠正某些意识中人可以任意处置自然界生命的思想。然后再引入动物保护的相关法规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生命受法律保护,并思考法律精神里体现了怎样的生命观,体现了人与自然怎样的关系。当学生意识到法律的精神与大师的精神与情感融为一体的时候,法制意识就会陡然增强,遵守和维护法律就很容易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要让法制渗透与语文教学的中心目标巧妙结合、相得益彰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就是要使法制教育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二者之间不应是油水并存的关系,而是水乳交融的关系。例如《游褒禅山记》一文中有作者感叹古书不存,后世谬传的遗憾。在教学中即可乘势引出,为了将来不留下同样的遗憾,国家才制定了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让学生既感受到王安石博大的胸怀和强烈责任感,也意识到维护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艰巨与光荣。《陈情表》一文中有作者敢犯圣意而决意尽孝的内容。当教师在让学生体会李密诚挚孝心、感受他超卓人格的时候引出宪法及相关法律,会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李密超越时代的情怀和思想,也认识到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章主题与法制教育合而为一。但如果渗透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法制教育与主题的分离。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有林冲杀人雪恨的情节。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学生产生误导。我们对林冲的行为是赞赏的,是因为他是代表人民用暴力反抗黑暗的统治势力。他的行为是正义的,这是阶级斗争必然采取的方式,但不属于法律层面的问题。如果教师硬要给林冲的行为寻找合法性依据,那就难免陷入逻辑混乱的境地,让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可能影响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正确判断和对主题的深刻理解。

语文学科范文篇8

在经历了十年动乱之后,1978年夏季,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又恢复了“”前的全国统考,至今已进行了20次。二十年来,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不仅为高校甄拔了千百万合格的新生,而且有力地推进了中等教育的发展,指引着基础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各门学科的走向。在这方面,语文尤为明显。二十年来,中学语文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试题形式诸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目前,中学语文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惑。这一切都与语文高考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应该认真总结语文高考对该学科的影响,探寻中学语文前行的坦途。

一、在新时期,高考语文统考推进了中学语文学科的发展

在我国,中学语文学科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基础学科。它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而它以现代白话文作品为主要教学内容仅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建国初,我们从苏联移植了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经过17年的实践和研讨,我国的语文工作者刚刚触摸到汉语语文教育的一些规律,一场动乱开始了。可以这样说,高考恢复全国统考之际,恰是中国的现代语文教育振翮高飞之时。新时期的语文高考试卷真实地记录了中学语文学科发轫前行的全部历程,记载着语文工作者对汉语母语教育冷静的反思,深入探讨所得出的一个个科学结论。

1.引导中学语文实现教学大纲。按照新时期制定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学语文的主要目标是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高考紧紧围绕这个关键出题,落实了语文智育的目的。语文德育是大纲规定的一项主要的教学目标。高考作文是检验语文德育的有效手段。考生要想写好应试作文,必须注意思想品德修养,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近年来,语文界越来越重视美育在语文中的地位。1996年高考的现代文阅读题《贝多芬之谜》涉及音乐知识;1997年的古诗鉴赏题要求赏析两首意境优美的唐诗。这些试题体现了“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教学目的。因为高考的范围与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基本一致,所以,这二十年以来,高考有效地约束了高中语文全面完成教学任务。高中语文是母语教育全面提高的重要阶段。高考语文试题覆盖面广,不仅促进了高中语文实现大纲规定的任务,而且使人们能直观地认识到,在母语基础教育完成以后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

2.促进中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必须保证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所以,试题不能出现旧题,命题角度不能墨守成规。国家教委考试中心每年设计、出台的高考试卷已经成为普通中学相应科目日常教学的重要参照物,促进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翻阅历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明显地感觉到试题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逐步提高。例如,辨认字形正误的第2题,1995年卷要求在16个词语中辨认出3个错别字;1996年卷要求在16个词语中辨认出5个错别字;1997年试卷要求考生在16个词语中辨认出7个错别字。成语知识考核逐年由课内向课外扩展,1997年该题中出现4个成语有3个属课外知识,其中“不孚众望”和“万人空巷”很难把握。历年的高考语文试卷都有一项规定:文学常识题答案如有错别字不给分,这条规定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汉字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高考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严格要求,促使中学语文重视双基训练。高考强调对能力的测试。例如,语法修辞题并不要求回答现成的定义规则,而是要求考生根据学过的理论知识,辨别言语的正误优劣,构成通畅的语句。难度增加最明显的是文学赏析题和现代文阅读题。从1992年开始,高考的现代文阅读从一篇增加为两、三篇,选文的内容和问题的设计在加深。写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能力,从1978年至今,高考作文有两大类:全命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不少的高考作文题目,本身就是匠心独运的杰作,成为作文教学的经典题目,例如:《读“毁树容易种树难”》、《看漫画“这里没有水,换个地方再挖”有感》、《由圆联想到另一物体》、《读〈鸟的评说〉有感》等。高考作文的显著的特点是不束缚考生的思路,有利于他们展示才华。在精妙的高考作文题的引发下,每年都能涌现大量优秀的作文。总之,以测试能力为中心的语文高考,推动了中学语文教学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能力的转变。

高考的直接目的是选拔,试题一方面要反映教学研究的新成果,另一方面必须切中日常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目前这种最具权威的考试就具备了提示教学疏漏的功能。70年代末,语文界非常注意基础知识的补习,而忽视了现代文阅读。80年代初期,高考试卷出现一道系统考查现代文阅读的试题,考生对此竟无从下手。这一现象震动了语文界,它暴露了我国语文教育长期未解决好的一个大弱点:现代文阅读教学。从那时起,语文界特别注意阅读教学研究。在改革基础知识教学方面,高考语文同样起了重要的提示作用。中学语文一向重视同音字的教学,而忽视了双音节的同音词现象。1995年语文卷第3题要求分辨“化装”与“化妆”,1997年卷第5题要求分辨“考查”与“考察”。再如,标点符号的使用说明规定:表示约数的连续出现的数词之间不加顿号。1995年卷第5题A项“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大多数考生却判断为正确。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的区别一向不被重视。1997年卷涉及了这个知识点。语文高考缜密的出题思路,促使基础知识教学逐渐走向系统化。在80年代,高考作文都是写议论文。这是重视议论文写作的社会思潮在语文教学中的反映。这一阶段作文教学出现了忽视其它文体的倾向。从1990年开始,高考小作文出现描写类、记叙类或说明类作文。1993年的作文《梧桐树下》为1980年以后第一次出现的非议论文体的大作文;1994年的作文《尝试》(60分),彻底纠正了长期困扰高中作文教学的错误认识:议论文是高中作文的唯一重点。现在,作文教学不仅重视培养整篇作文的写作能力,也重视表达方式的综合或分解。写作训练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们应该既借鉴传统经验,也重视创新。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总之,二十年来,语文高考为广袤国土上的城市、乡村,南国、北疆的中学提供了母语教育所应达到的高水准的范本,推动了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使得中学语文学科在经历“十年动乱”以后,教学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3.确立中学语文标准化考试的模式。标准化考试是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具有一定的标准,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有了标准化试卷才能实现计算机阅卷,并有效减少人工阅卷的误差。怎样把语文学科的内容编制成客观性试题,即选择题,是一个科学性、技术性都很强的问题,是语文学科能否实施标准化考试的关键。高考语文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为语文选择题的设计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高考语文试卷的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和阅读,以及文学常识等内容均能设计成选择题。这些选择题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例如,文言文阅读采用选择题形式,能够准确测试考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句义文义的理解程度。和其它学科的标准化试题一样,采用选择题形式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增加题量,能为优秀的考生提供表现才华的智力空间,使他们脱颖而出。有些语文选择题的选项文字较多,能够迅速准确地读懂选项,本身就是对语文能力的考核。例如,1997年高考的古诗鉴赏题,选择项A:“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是一项错误的解说。因为雍陶的《题君山》所描写的并非“朦胧”的月色。这项解说的其它语词都很恰当,如果没弄清“朦胧”的含义,就会失分。这样的选择题,不仅考查是否掌握题干所要求的内容,实际上也测试了对选项文字的理解。在语文学科中,这种测试是有意义的,因为理解表述性文字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总之,语文标准化考试从无到有,从开始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设计选择题,到后来在阅读与文学鉴赏方面也设计了信度、效度都很高的客观性试题,这是语文学科的一大进步。高考语文卷创立了一种能显示汉语特殊规律的试题模式,这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是一次深刻的变革。标准化试题在语文高考中获得成功,使语文这门古老的学科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4.初步划定中学语文的知识体系。中学语文是对学生进行母语教育的基础学科。因为人类的语言现象很复杂,所以,至今还没有哪一门科学能涵盖一种语言的全部知识。要学好母语,必须学习多门社会科学。语文课的理论依据比较复杂,与之相应的社会科学可以分为三大类:语言文字类、言语作品类和言语表达类。语言文字类包括汉语理论与汉字理论;言语作品类包括文学作品和其它类别的书面语作品;言语表达类包括演讲学和写作学。中学语文以多门社会科学为理论依托,是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成为既有较系统的语言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言语能力的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建立中学语文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新时期,安定的社会环境使语文工作者得以冷静地构建语文学科的理论框架。高考语文试卷就像一方屏幕,按年度展现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历经近二十年的探索,高考语文试卷的格局基本稳定了。它分为5个部分:汉语知识及运用、文学常识及文学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这5个方面就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体系的5个组成部分。高考语文试卷将中学语文繁复的知识板块化、条理化,将内容深邃、形式灵活、科学性很强的试题一批又一批地编制出来,浓缩了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勾勒出中学语文的知识框架,为其知识体系的完善做出了贡献。近二十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传达出了本世纪中晚期人们对我国中等语文教育内涵的共识。后来者将会以此为基址,构筑汉语教育的殿堂。

5.带动语文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高考统考是选拔性(常模参照性)考试。它的直接目的不是验收学习效果,而是把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拉开距离以便选拔。现在,标准化语文高考试卷对考生要求很高。在150分钟内,考生要阅读约6千个印刷符号(包括汉字、数字和其它符号);做完约25道客观性试题;回答7至8道填空题,其答案总字数约200字;写两篇作文,共800字。折合每分钟要理解50多个印刷符号,并同时写出7个以上的汉字。虽然语文高考题量大难度高,但每年都能涌现出大批成绩合格的学生。这证明了中学语文所取得的成就。选拔性考试的独特的意义在于使好学生有充分显示优势的机会,发挥出在其它类别的考试中无法显示的潜能,让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机会观察到本学科目前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并能以此为标本研究学科教育的规律,争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单以高考成绩评定教学质量是不科学的,但是无视这种常模参照性考试所特有的研究价值也是片面的。

中学语文近二十年来发展很快。原有的教学内容都在逐步地充实加深。例如,高考的文言文大都选自史书,现代科技说明文的选文也比课文深奥。文章的内容涉及物理、生物、医学、考古等多门学科。有国外的名家之作,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英国作家萧伯纳的散文《贝多芬之谜》;有当代中国名家的作品,如吕叔湘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钱仲书的《中国诗与中国画》,郁达夫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等。这些选文给中学语文教坛带来新鲜的气息,引导学生把课内所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提高阅读水平。高考语文试题深化教材的走向,带动了中学语文逐步深化教学内容。为了将中学语文建设成适应时代需要的基础学科,必须引进相关的科研成果。例如,在语言学领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是薄弱环节。现在,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高考试题较好地把握了这一学术动态。测试虚词的试题年年出。在修辞学方面,高考语文经常考查消极修辞手法的运用,选择最佳表达方式成为较稳定的题型。现代文阅读方面,语文高考引进的阅读学的先进理论较多。例如,以语用学为指导,考查结合语境对语义作出正确阐述的能力。在作文方面,重视引进思维学的成果,重视考查形象思维能力和比较、综合、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试题的设计者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积极引入高考,促进了中学语文的学术化、科学化。总之,语文高考展示了语文教学的水平;深化了教学内容;推广了新的学术成果。它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科学研究的引擎力。

二、高考语文统考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考语文统考对语文学科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根本原因是:二十年来,语文高考自身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新世纪即将到来,语文高考面临严峻的挑战。今后,它能否继续推动中学语文的发展,能否为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服务,这取决于它能否清醒地认识并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

1.语文高考试题严重脱离现行语文教材。普通高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高校输送人才,所以,普通高中语文日常教学必然十分关注高考语文试题。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客观现实。目前的高考语文卷,基本脱离教材“独立”命题,其用意在于突出对考生语文能力的测试,避免出现死记硬背和压题的现象。这样命题纠正了语文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思想,有利于课外知识丰富的考生脱颖而出。其消极影响是造成高中语文课无视教科书的存在,架空能力训练,致使教学自由化倾向泛滥。为了克服这一消极影响,语文高考必须按比例体现课本的内容。这样既有利于能力的测试,也有利于引导教师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纵容脱离课本另搞一套。

2.测试语言表达能力的试题比例畸轻。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使学生具有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言语表达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层面。它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决定一个人能否顺利地工作和生活。从选拔人才和推进语文教育两方面考虑,高考必须重视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选择题的特点是节约答题时间,最大限度地增加题量。正因为选择题要求考生多想少答,所以,不利于测试考生的表述能力。目前高考统考中填空题答案字数少,答案语句的质量不便再设采分点。测试考生的表达能力主要靠大、小作文。可是按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语言等次的分值差别很小。例如,大作文语言一等(准确流畅)比语言四等(语句不够通顺语病较多)只多7分。这总分150分当中的7分,表示的是考生之间语言能力的质的差别。要提高表达能力须花费极大气力,但是这项最艰苦的训练在高考中却只占总分数的1/20弱。表达能力在高考中的可悲的微弱比例,对中学语文教学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极为恶劣。现在许多学生很“善于”做选择题。他们从题干和选项提供的信息中能判断正误,但是他们却不善于独立地阐述思想,心明了口嗫嚅。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都变成鲁迅笔下的“闰土”,“大约只是觉得苦,却说不出来”。果真如此,我们这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岂不成了民族的罪人?现在,不少学生写作文重视提炼中心,充实内容,却不重视推敲语句。因为只要中心明确内容充实,即使语言不通顺,也扣不了几分。目前,在公开发行的书刊和各类公涵文件中,在各种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中,语句不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在造成此种现象的诸多因素中,高考的误导不可低估。因此,高考语文试卷必须加强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应限制选择题的比例;增加表述性试题,并加大其分值;增加大、小作文语言分的分值(语言分应占到约1/3强,即占20分以上)。

3.一些试题偏难偏怪,影响了高考语文的信誉。为了增加考试的信度、效度,试卷的设计者不断地创造新鲜试题,这是必要的。但是,每年总有几道难题、怪题,好学生不懂,差学生不会,只好一起“蒙”。这就造成“语文学得好,不一定能考好,语文学得不好也不一定就考坏”的怪事。这种情况严重地挫伤了教与学的积极性,致使语文高考的效度、信度明显低于其它学科。例如,1997年高考卷第4题C项(B卷):“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不孚众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和《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均未收录。考生要把“深孚众望”中的“孚”想清楚,再转换为它的反义词“不孚众望”(绝少使用),才有可能理解这个词。这样的要求未免太苛刻了。几乎没有考生能懂,回答此题(3分)只有瞎蒙。1997年试卷第3题(肠脑和颅脑)的20、22、23题(共7分)的答案都过于隐蔽晦涩,使多数考生答题靠偶然因素取胜。赏析古诗的第11题的B项(B卷):“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感觉。”要求判断为错(3分)不合情理。文学欣赏应充许有心理运作的自由。阅读这么优美的古诗,为什么不允许考生产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感觉?……据统计,每年有20分左右的考题太难太怪,再加上作文分项评分标准不尽合理,于是,约30分至40分的试题不能科学地分离考生,大大削弱了语文高考的信度。

总之,现在的语文高考试卷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果不尽快改进,语文高考亦有可能变成语文教育发展的桎梏。

三、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出现困惑的原因

从高考反馈的信息中,我们看到了中学语文取得的成绩,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1.中学语文教学理论的匮乏。高考语文试题数量丰富、内容精深。这些试题启发了语文教育工作者。人们意识到,很多试题应该是母语教育重要的内容,在以前却忽略了。例如,判别语句的优劣,这已经成为语文科常见的试题。现在,考生回答这类试题仍然只凭借语感和经验。汉语修辞学在这方面没有提供系统的理论,语文教学没有现成的依据。怎样鉴别句子、句群及作品的言语质量,在同义手段、同义结构中如何选择最佳表达方式,这些应该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却被理论语言学忽视了。而语文教学一向习惯于从现成的经典理论中移植教学内容。语言学中没有的,语文教学也不讲,于是造成该项内容的空白。出台鉴别语句优劣的试题,击中了汉语研究和汉语教学的空白。我们不能总让学生凭语感和经验断定言语质量,语文界对此应该做出理论的阐释。类似这样的教科书上没有,而高考试卷已经考出来的问题,还有不少。例如,优秀的高中毕业生的识字量和词汇量基数是多少?应该有个较为具体的规定。现在我们只能抽象地说:多多益善。阅读理解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语文教师不能让学生在回答语文试题时,总是“跟着感觉走”。训练语文能力要有理论依据,没有理论指导的训练是盲目的、低效的。中学语文教学理论的匮乏成为扼制语文学科发展的瓶颈。

2.高中语文教材亟待更新。全国统编的高中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单位的文选型课本。这种教材是30年代由叶圣陶等语文界前辈倡导的。其优点是课文按体裁组元,便于读写训练。缺点是知识不系统,阅读理论浮浅,作文没有教材。现在,语文高考试题对考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语文课本却几十年未变。试题的超前和教材的严重滞后,使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处于尴尬的境地。语文高考内容教材上没有;课内的教学内容高考大多不考。语文教师不知该讲些什么指导应考。高中语文实际上在做有“课”无“本”的无米之炊。教与学两方面都十分吃力。近年来,社会上出现许多模仿高考卷的试题集。语文习题集大有与课本并行成为第二教材的趋势。语文题海泛滥的根本原因是超前的高考试题与落后的教材之间的矛盾亟需一种缓解的办法。“题海”应运而生,行政干预无法使其退去。要解决语文高考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只有两条路:把语文高考拉回来,迁就陈旧的教材;肯定高考试题的方向,更新语文教材。显然,选择后者是历史赋予语文工作者的责任,是时代对语文学科的召唤。

语文学科范文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创新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核心素养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语文思维、能力、行为、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学生发展的最终方向,在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发展需求,灵活的调整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可以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上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1.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包含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等四个方面,具体内容为:(1)语言的构建和运用,其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并且学会应用语言知识,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的认知社会,才能提升自身文化水平。语言的构建和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最基本的要素,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特别看重学生语言素养培育。(2)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其要求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思维能力提升,这样学生就会以思维为前提,实现语言、知识构建及应用,从而促进自身综合能力提高。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任务,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思维。(3)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在语文教育中,审美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语文中蕴含着很多美的元素,这些元素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形成。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学生审美培育,就很难发挥出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也会造成学生核心素养不健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美,并学会创造美。(4)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语文学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语文学习的本质是对中华民族的母语学习。新时期下,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语文教育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为了实现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将优秀文化融入到语文学科教育中,指引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正确文化观念,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

2.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2.1开展情感教育活动。情感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有很强优势,在实践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合理的开展情感教育。教材是语文教学活动最为基本的资料,也是师生沟通的良好桥梁,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都是文学经典,具有很高的情感价值,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对教材中的情感元素进行全面挖掘,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整个课堂上,带给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同时也强化学生的语言思维,提高学生语言知识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满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要求。例如在《行路难》中,作者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样的语句来表现自身摆脱迷惘,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心理展现出来,体现出了作者身上坚韧的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深入感悟作者的精神品质,感受作者的情感,使得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有更加深入的把握。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教师要灵活的借助教材中的情感元素来丰富学生情感世界。2.2巧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应用会十分成熟、广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其具有声像、图画、文字综合的特点,能给学生的感官带来很强刺激,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构建相对应的情景,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语文知识。在实践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这时教师就可以灵活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强化学生语言思维。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鸿门宴》这节课时,很多学生虽然听过鸿门宴的故事,但是很难深入的感受到鸿门宴背后的刀光剑影、勾心斗角。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出鸿门宴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借助直观的视频来感受,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多媒体视频,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直观的在课堂上表演鸿门宴故事,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把握人物心理,强化学生的感受,增强学生语言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2.3注重传统文化渗透。高中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蕴含充足的美学精神、文化素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特别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可以得到文化熏陶,实现文化传承。语文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实现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的良好结合,让学生可以认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例如在《师说》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引学生掌握正反对比写作、“破、立”结合等知识,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从课文学习中树立“尊师重道”的观念。在课堂上,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简单的介绍文章写作背景:魏晋南北朝时,玄学、佛学的快速发展对儒学造成了很大冲击,儒家的“师道”也被世人所摒弃,甚至在当时的社会上形成了“耻于学师”风气,求师学道受人们的耻笑,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勇于为师,并写下了我国第一部阐述教师的文学作品———《师说》。学生在接触到文章的背景后,就会对课文中蕴含的从师求学、尊师重教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认知,同时学生在学习中还会坚定自身学习观念,促进了学生文化素养提升。2.4开展生活化教学。语文是一门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强化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发展需求,构建相对应的生活情境,指引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来践行语文知识。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故都的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简单的描述自己故乡的秋天是什么样子,有哪些趣事,然后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索,并对比课文中描述的秋天与自己生活中的秋天有何不同,让学生可以在对比中加深对课文情感的体验,同时也强化学生的语言构建、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师课堂教学策略有极大关联,在今后课堂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语文课堂上,对语文知识进行思索、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能力、语言应用能力、文化素养,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丽泳.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索[J].文理导航,2018(22):10.

语文学科范文篇10

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作用。如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神州五号飞船上天,物理学科侧重的是重力、加速度等,化学学科侧重大气酸碱度、飞行环境等,数学学科可能侧重飞行轨道、各种参数等,地理学科要研究大气状况,历史和政治学科可能关注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以及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等,而我们语文学科则要充分利用相关的报道训练学习者对重要信息的辨别、筛选和归纳概括能力,新闻报道写作能力,如利用相关的报道材料训练学习者的语言压缩(概括)能力、写作新闻报道的能力。这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习者强烈的探究心理,及时组织一场有各科老师参与的热点问题讨论会,让各个学科发挥其特长,身体力行地引领学习者关注生活关注科学,激发其学有所用的学习意识,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习者实践精神和综合性学习的意识。

三.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尝试多种多样的适合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比如:1.组织辩论会。如围绕“三峡工程的利与弊”这一论题,语文老师认真组织文综老师参加,语文老师从学生的语句修辞、中心与材料等方面评价,历史老师从人类的进步角度引领,地理老师从人文地理方面拓展,政治老师从思想政治方面分析总结,最后再由地理老师做简短的综合性评价。

2.撰写科技小论文。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课后作业;“请你写一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的短文,把自己想象成茫茫沙漠中的仙人掌。那里雨水稀少,骄阳似火。你使出浑身解数寻求水,珍惜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还可以向人们发出节约用水的呼吁。”这个练习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题目。

3.学写调研报告。语文老师可参照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材,主动与该科教师合作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语文主要应侧重于语言的准确性,实验过程表述是否清楚等,让学生养成语言精练、思路清晰的良好语文习惯。科学考察科研课题考古发掘

4.再现历史,展示自我。课堂渗透应是“科际”合作最常用,最便捷的一种形式。如在讲述人物传记类课文时,可插入一些历史课本上有关的内容;在学习说明文时可以联系一些其他学科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帮助理解课文。表演话剧历史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