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2:18:31

语感能力

语感能力范文篇1

众所周知,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语感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语感的形成是过去的知识、经验在心理结构中的积淀。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语言刺激,逐渐形成语感。语感敏锐的人,能很快地捕捉到文章丰富的内涵,还可以体味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

语感的能力,来自于读书的积累。书读多了,感觉自然灵敏,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能力自然加强。语感丰富敏锐,便能通晓同一语言形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不同的语言形式也可表达同一思想内容,特定的语言环境下需要特定语言形式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语感是听说读写的核心,语文教育应该以积淀语感为目标。

与课堂阅读不同,课外阅读比较自由,可不拘形式,不受时间的控制,在自由放松的阅读状态下,对所读对象更容易获得全面的认识与整体的感悟。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博览群书,这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感心理结构的最基础的一步。

然而,仅仅局限于阅读,那还是表层的,深层次的在于积累和运用语言材料。一本书读完,对很多学生来说,只是“雨过地皮湿”,大脑皮层没刻下深刻的印记。这就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好的语句,经常阅读。据外国语言学家统计,要记住一个英语单词,至少要和它打4000次照面。要使学生记住所摘录的优美语句,除了要求学生自己经常看看、背背外,教师可以利用早自习时间,让学生朗读自己摘录的语句,也可叫学生出手抄报,将摘录的优美语句分门别类地组合在一起,在班上展出。这种形式多样的识记法,既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但积累只是手段,目的在于运用。在语文课本上,有很多写景状物的句子,可以叫学生用自己学到的语句来替换。也可以结合课文出一个小作文题,叫学生运用摘录下的句子做口头作文。至于每周的大小作文,教师更应鼓励学生多多地运用摘录下来的语句。经过这样长期的积累与运用,学生的语感能力就大为加强。

二、注重吟咏诵读

古人读书,特别注重诵读,有时还自我陶醉地摇头吟咏。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怎么能找不到“感觉”呢?古人不是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吗?这些话确实道出了多读书的真谛,因为读书的本身就是琢磨和体验的过程。通过吟咏诵读学生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一些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重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地引导学生吟咏诵读,以触发学生的语感。譬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两句,教师不必急于分析,先让学生投入地吟诵几遍,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阔大意境,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这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是获得语感的前提。

吟咏诵读是一种精读,进入作者的胸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获得象感、意感、情感。在吟诵中积累有关语言知识,从知之甚少到甚多,语感能力也就随之加强。因此,“吟咏诵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三、揣摩、品味语言

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获得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叶老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同时,他还说:“读者必须捉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这些话都点出了揣摩、品位的重要性。

例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夜深而人不寐,究竟是为什么呢?皓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遐思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往呢?两句景语,自然引出下面两句的人事活动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尽情享受这团圆的天伦之乐,但这秋夜的愁思究竟会落到哪户人家呢?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思念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要理解作者的用意,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

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教师应利用教材,创设教学环境,经常对学生有意地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范文“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文字功力。

四、调动想象和联想

语言描述的显象结构本身没有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没有想象与联想,也就没有语感。这是一个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正如夏丐尊先生说:“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在语感中,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是以表象的形式保留着,是用形象来显现的。如人们读到《白雪歌》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就会立刻借助想象和联想展示景象,仿佛看到了“春风”中梨花盛开,又仿佛闻到了扑鼻的清香,这是一种多么壮丽的境界。这一感受是基于生活经验吸收言语符号,通过联想、想象而产生的,正因为有了丰富活跃的想象与联想的参与,语感就越显具体、生动、真切。

联想、想象是积极参与语感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依据文章内容联想和想象,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在深刻的体味中,语感训练也落到了实处。它们同样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语感”是个总的名称,它是各种知识、体验长期积淀的必然反映。“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总之,语感教学要在教学者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下,以语文知识为先导,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以语感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应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语感能力范文篇2

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①]语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语感能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纵观古今,大凡传世的名篇佳作,其光耀之处,首先就是作者人格的伟大体现。正如德国大诗人歌德所讲:“要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就要有雄伟的人格。”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激越,笔带锋芒,长于鼓动,在于他是战事纷繁年代里力阻“霸道”主“王道”的纵横家、雄辩家;鲁迅杂文如匕首、似投枪,犀利尖锐,深刻辛辣,因为他是风雨如磐的旧中国里愤世嫉俗的革命干将;诗文境界开阔,语锋毕现,活泼鲜明,因为他具有一代伟人的胸怀和卓越政治家的气魄。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人为地割裂“心”、“言”而大谈什么语感培养。学诗的功夫在诗外,要培养优秀的语文人才,首先得塑造优秀的人格。

马克思早就提出了“创造与人的本质和自然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②]这一命题,即使人对语言现象的感觉成为人的感觉,实际上也就是在“创造着具有深刻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把人格的构建塑造当作语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加以界定,其创意就在于发掘“人的本质力量在语言客体上对象化的实现”,其意义是重大和深远的。

尽管语感能力的形成转化过程寓有人格的自我选择、自我参照、自我完善机制,但这并不意味语文教学于良好人格的培养是无所作为或可有可无的,相反,其深刻的审美体验能力却为语文教学赋予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人格塑造优势。

二、促进个性发展策略。

良好的语感能力极富个性,而个性往往又孕育着创造性,没有个性也就无法谈及创造性。人们常说:一百个读者的头脑中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林妹妹形象,一千个学生的头脑中也有一千个不同的阿Q和孔乙己形象。这就是说个性和创造性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姐妹。语言作为人的“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③],首先应该是人的个性的集中体现。语感能力培养要着力于个性发展,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曾经说过:“背诵词语,理解词语,以致理解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不够的,应该使这些词语成为内在决定个性的东西。”[④]因此,教学中就不应过分强调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与教师的完全吻合,对于学生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新奇独到的见解要善于发现、肯定和引导,否则,会于有意无意之间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比如分析《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未必非得把学生驱入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去认识其“反抗”意义的思维峡谷不可,如果有同学从人性方面去考察,得出那是本能的“挣扎”也不能否定;读《荷塘月色》,有学生只为朦胧、宁静、优美的意境所陶醉,并未领略什么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满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也没什么不妥;陆游的《咏梅》是题咏人生的高格调之作,就没有必要用同一套子勉强学生同《咏梅》诗分出高下。

三、能动参与策略。

语感能力归根结底是认识个性在长期的对各种言语作品反复“涵咏”体味过程中习得的,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在现实的语言情景中切身感悟到规律和意蕴,并使语言规律和意蕴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个性的东西”,进而形成他们头脑心灵中的一种积极的、创造的力量,切忌越俎代庖、一讲到底。近年来语文界积极倡导的“语文活动课”就是一种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培养语感能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措施,学生在各种听、说、读、写活动中有了强烈的作者、读者角色意识,自动探究、倾心实践,于不知不觉中实现自己认知图式的构建。

四、实践感受策略。

“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⑤]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实质上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情况如何。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实质上是关于语言的感性认识),而不在于使之掌握理性化的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或者说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应当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即通过语文教学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种语感直觉、语言习惯,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目前“大语文”教学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校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使语文学习无时不有、无地不在,让学生最大限度利用一切语文学习的机会和因素,进行反复能动的语言实践,在听、说、读、写的实际操作训练中,把语言还原到一定语言环境和生活情境中加以模拟、演习和创造,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

五、整体感知策略。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说:“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⑥]这就是说,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这里强调的整体感知策略,其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并非通常所说的课文整体、单元整体,更不是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甚至在训诂式的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而把文章弄得面目全非。基于上述理解,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方法论术语,它对语感能力培养的意义就分外突出了。

六、形象思维策略。

语感能力具有直觉思维特性,事实上直觉思维说到底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而且汉语和文学又无不具有形象性特征,这就为语感能力培养实施形象思维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行性依据。再从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来看,人脑对拼音文字的处理是分别由两个不同的部位来职掌的,汉字具有“左视野优越性。”[⑦]而左视野传入的信息主要由右脑处理,右脑主要储存“图像”,所谓形象思维主要由右脑完成,而右脑与创造性思维又是关系最为密切的。因此,对于培养创造性语文能力为目标的语感能力培养来说,形象思维策略不仅有其可行性,而且也有其必然性。

总之,视语感能力培养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由语文学科内部规定性和教学活动的内部规律性所决定的,现代化语文教学就是要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使得学生面对语文材料,创造性地感悟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东西,用有限的知识孕育和启迪最多的能力。尤为重要的是,我们把人格构建塑造能力视为语感能力最高层次意义上的目标。这不仅为深化语文教改、提高教学质量展示出广阔前景,更对社会文化意义上的人的素质培养具有现实的实践指导意义。

注:

①王尚文《更新语言意识、深化语文教改》(《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二期。)

②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8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9页。

④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179页。

⑤叶圣陶《论教育》163页。

语感能力范文篇3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象,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咏、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潜心涵咏,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触摸作者的心灵。语言文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1、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引导想象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3、释义悟情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一些词语比较生辟,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五彩池》中有“折射”一词,教师直接打开投影仪,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天花板上,再把一枚三棱镜放到投影仪上,光线发生了变化,告诉学生这就叫“折射”。一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如讲《锡林郭勒大草原》中描写湖水的句子“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象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与“草滩上,有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加以比较,为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读出美感打下基础。

4、巧加提示

语感能力范文篇4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虽篇目有所增多,阅读量有所加大,但仍然无法满足身心都在迅速成长的学生的需要,加之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的重讲读、轻自读的现象,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读到的作品少之又少,而教学中程序化的训练,切割式的解释,无不压抑着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阻碍着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考虑到这一点,我们便应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对课文涵泳品味,同时鼓励学生积极阅读课外读物,致力于由课内向课外的辐射与延伸,以达到拓展视野,促进思维,培养语感,提高素质的目的。

1语感能力的培养——重“读”

多少年来,过分地强调语文学科的知识性、思想性,重教师冷静分析、剖解,轻学生热情体悟、感受;让最能濡染学生性情,最能培养学生语感的“读”,慢慢淡出了语文教学过程。满耳听见的,是教师声嘶力竭的解说,满眼看见的,是学生或正襟危坐或心不在焉的听取或抄录。听不见教师的“密咏恬吟”(沈得潜语),也很难看到鲁迅先生描述的那种“人声鼎沸”的场面,“鼎沸”的,可能只是学生忍受不了枯燥而发出的抗议。

语文学科渗透着深厚而丰富的人文精神,字里行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间世象、人情事理、思想情感。尤其是文学作品中,许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师任何自以为是的分析,都是对文学意象的武断和窄化。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其不可尽摹性。语感的获得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还必须进行适应的语感分析,也就是有选择地咬文嚼字,考究某个字或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微言大义”,仔细琢磨精彩句子,段落的妙处及其蕴含的艺术魅力。例如上《孔乙己》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该文中几个关键词语的运用。“孔乙己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地走了”,作者写孔乙己“坐着”用“手”“走了”,为什么不用“爬”呢?指导学生查字典得知,“爬”是手脚并用,于是学生就能理解孔乙己被丁举人一顿毒打,打断了脚,他当然不能“爬”了,只好用“手”当脚使。这样一分析,就激发了学生对丁举人之流的愤恨,同为读书人,竟如此狠毒。不需多讲,学生就理解了这是一个人吃人的,等级森严的残酷的黑暗社会,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作为读者的学生,应该自主阅读,个性阅读,只有切身走进作品的洞天,才能倾听花开的声音,欣赏生命的舞蹈,体验冰融化成春天的过程。而所有这一切都得益于一个“读”字。任何一部作品社会价值的完成,都有两个过程,即作者的创作过程和读者的再创作过程。老师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以此作为学生“读”的参考;学生读,则在结合老师的理解和感受的同时,又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师生在读的过程中,不是涵盖,而是相加,是把作者、老师、学生的世界融汇成一个更辽阔、更美丽的世界。

2语感能力的培养——重“量”

阅读能力是逐步养成的,没有一定的阅读的量的积累,是无法形成质的飞跃的。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一直比较忽视阅读量的积累。一个学期二十几篇文章,年年重复,师生辛辛苦苦地拆分组合,从字词句语修辞逻辑,讲到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片面追求精、细,而疏忽了阅读的宽、泛,语文教学“瘦骨嶙峋”,难以构建能力的金字塔。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才情来自“腹有诗书”。一本两本“诗书”,是难成“大器”的。学生大量的有效的阅读,才是语文能力成长的基础。一汪浅水难以载舟,井底之蛙不知天之辽阔。学生只有把自己放到阅读的海洋中,才能扬起想象的风帆,“乘长风,破万里浪”;只有把自己融入阅读的蓝天,才能自由自在地舞动心灵之翼,“思接千载,神游万仞”。然而,如今的学生,学业压力繁重,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范围内,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对我们语文老师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3语感能力的培养——重“创”

阅读教学我们讲求多读,并不是单调、枯燥地死读、傻读。新《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了建议——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对阅读教学的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阅读的全过程是“感言辩体——入情得意——运思及物”的双重转化过程。新课标给了我们一个重要信息,就是要通过阅读教学完成一个继承、批评、创新的过程,它的最高境界是创新。要达到创新的目的,则必须克服阅读中的盲目崇拜,人云亦云,要勤于思考,大胆质疑。

提高学生阅读中的创新能力,不仅仅是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更是老师如何教的问题。要解决这个教的问题,作为语文老师必须明确认识到:我们手中的教本,即使是大家名作,也是一家之言,不是至理名言,绝对真理;我们教的每一个课堂,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而是洞悉语文天地的一扇窗;我们高站讲台,不是传经布道,代圣人言,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求,共同提高。

“继承——批评——创新”,在阅读中,让学生感悟人生,形成思想,铸成人格。在阅读中,“读”出一个个个性张扬、极具创造力的自我。

语感能力范文篇5

一、从对名篇的诵读中培养语感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名篇词句优美,生动形象,加强对这些文章的诵读,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这点。

现代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我在教学李白《行路难》一文时,文中描写李白在面对仕途坎坷而对前途倍感茫然的重点词句,先指导学生朗读,采用分读、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让他们推敲、品味,“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引导他们想象宴会时的情景,感受作者的心事重重,犹豫彷徨,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体会主人公空怀豪情壮志的惆怅无奈。只有通过诵读,学生才能悟出语言材料中人物的真实思想感情,面对前途的满腹愤懑,而豁达的人生态度,最终让他发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壮语。

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巩固阅读的成果,如此,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积累,在写中发展。

二、创设情景,加深对语感的领悟

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我积极创设语感情景,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使主客一体,让读者与作者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在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我精心准备了课件,搜集了许多关于杜甫、安史之乱的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听其声、感其形,在音乐、画面、解说中声临其境,零距离触摸作者心路历程,再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使学生由浅入深,从迷茫走到开朗再到顿悟。通过情景的创造,立体化的教学,学生终于深刻理解了杜甫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时刻心怀天下苍生的崇高情怀。学生的语感也得到了进一步锻炼。

三、多途径实践,升华语感

语感能力范文篇6

什么是语感?作为定义,不同场合有不同解释,目前尚无明确的科学界定,这里先列举有代表性的五例。

叶圣陶认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语感’。”[①]

李珊林认为:“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②]

王尚文认为:“主观的语感源于客观的言语,主客观的言语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的结果,是人的语言器官长期感受言语对象不断积淀的结晶,是人的言语这一对象在人身上对象化的实现。”[③]

李海林认为:“语感是对语言隐含意义(即指句子字面意义以外的意义,依赖于句子以外的因素而又包蕴在该句子内)的一种深刻的直觉。”[④]

杨炳辉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语感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的认识和本质的理解,直觉中潜伏积淀着逻辑理智基础,这样就可以在感性直接关照里,同时了解本质。”[⑤]

以上阐述分别从语用学、教学论、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角度来描述、分析、探讨语感,提法迥异,有所侧重,但归纳起来不难发现: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感性中粘附理性的悟性;或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尽管准确地揭示语感的内涵,并给语感下一个为多数人所易于接受的简明定义是件不轻松的事,但视语感为一种高级的语言文字综合能力,却是大家的共识。在老一辈语文教育家那里,语感是作为一种心理语言学概念(一种对阅读心理的描述)提出来的,强调语感在语文能力结构中的作用;而语感教学论则把它上升为一种教学思想,作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即教学论范畴提出来的,在理论和实践上视语感教学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和最终目的。

为了准确把握语感的本质,我们必须先分析一下语感的心理因素。

语言感受是从感知开始的,整个过程包括感受、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复杂的心理因素,对口头语言、书面文字符号的敏锐感知是构成灵敏语感的首要条件。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千百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样自觉不自觉地长期训练,反复实践和在社会的不断交往中,语言文字规律、词句的含义、情味等就以“格”的形式巩固和积淀,而储存在大脑里的一个个“格”组成了“格的结构群”,这样,人们在重新接受言语符号特性编码时,意识就会与自己头脑的“格”相契合,立刻触动心弦,以自动化方式对号入座,迅速感知作出判断,所以就产生了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读就懂、一写就通的效应。这一过程正好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揭示了语感具有认知性品格,语感不仅能感受语言的形式,而且能够洞察语言的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语感认知是一个特殊的机制,首先,语感的认知结构是表象系统。人脑中的经验和知识是以表象和语词的形式保存着,认识网状结构是表象系统和语词系统相互制约、渗透、影响、配合构成的,反映出事物的联系和本质;与语词系统不同,表象系统思维是以表象为材料进行想象,用形象显示,而语词系统是以概念进行逻辑推理,用理论阐明,因而,语感应归属于形象思维范畴。其次,语感的心理结构是图式系统。人类的认识活动并不是刺激——反映这种单纯的单向活动,而是一种主客体相互作用影响的辩证运动。“图式”是指人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体念,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和前提。在新的语象刺激下,头脑中的“图式”会发生变化,或整合同化,或改变顺应,产生心物感应现象,因而,语感的认识机制是类推而不是归纳演绎。[⑥]

那么,语感究竟有哪些性质和特征呢?这是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语感的重点所在,是充分认识和利用语感的前提。我们认为语感具有直觉性、整体性、联想性和情感性的特征。

直觉性。这是语感的最基本特征。所谓直觉是“人脑对事物、事物本质及其规律作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洞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判断的思维过程。”这是一种潜意识思维,或者说是通过某种潜意识直接把握对象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往往凭“感悟”。如,《红楼梦》二十三回写黛玉听《牡丹亭》中杜丽娘伤春词曲,“虽未留心去听”“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不觉点头自叹”,后又“不觉心动神摇”竟至“如醉如痴”,显然是由语感作出的直觉判断、直觉反应。当然,直觉不是感觉,它包括了对事物的外部特征和个别属性的反映,也包括了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属性的反映。语感以对语言文字的表层意义的感受为起点,通过各种途径深化,达到对语言的里层意义的理解;这种理解经过强化的过程,在言语主体内部积淀成为一种条件反射的语言习惯和心理习惯,感受到某一表层意义,立刻反应到与之对应的里层意义上,使最终的感觉粘连上理性的认识内容。可见语感这种直觉思维就是在瞬间内实现感性到理性,继而又向前发展为感性形式,是以感性形式表达理性内容,这里感性内容成为直觉的形式性因素,而理性内容成了直觉的内容性因素,也就是说语感直觉中暗含着理性的认识,积淀着理智的基础。所以语感是心灵的直觉,直觉思维构成了语感的核心因素。

整体性。直接思维强调整体感知,对语感整体性特征有两种理解,一是指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而不是训诂式的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一是指对言语对象整体的、全面的、笼统的把握,而不是条分缕析,兼顾方方面面各个层次的具体理解和切分。相比较而言后者更能揭示语感独有的特点。如,夏丐尊先生说:“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这里的感受和意味,都不是具体事物的形状和色彩,而是对意境和意义的整体把握。语感的整体性有时还表现在模糊上,即不清晰、不确定,它不同于含糊,人们在感知言语时往往只有正误、好坏的直觉结果,却说不清语感判断的过程,表现为一种“意会”,一种“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的领悟。语感整体性特性一方面与直觉思维相关,另一方面也是与汉语独特文化传统相关,汉语是“人治”语言,汉字字形耐人寻味,语法以语序和虚词为手段,“偏重心理,略于形式”,固定在语言结构中注重心物感应、直觉体悟、整体综合,思维结构偏于笼统模糊。这些特点促进了汉人形象思维、经验思维、直观思维和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使整体把握、笼统感受、模糊思维成了汉民族感受言语对象的主要的和擅长的方式方法。语感的整体性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但又短于分析,难以透彻。可见,语感是在瞬间内对言语全方位、多层面的整体把握。

联想性。语言描述的显象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没有想象与联想,也就没有语感。在语感中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是以表象的形式保留着,是用形象来显现的。语感的联想是瞬间完成的,侧重在语义的领悟,实现意象,引起情趣上的效应,把握所传达的复杂感情,接近言语的旨趣。如,人们读到《白雪歌》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诗句,就会立刻借助想象和联想展示景象,仿佛看到了疾风席卷大地的情景和大雪纷飞随风飘舞的情状,又仿佛听到了激荡于耳际的狂风的怒吼声,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境界。这一感受是基于生活经验吸收言语符号,通过联想、想象而产生的,正因为有了丰富活跃的想象与联想的参与,语感就越显具体、生动、真切。当然,这种想象、联想是否丰富,领悟是否深刻,体验是否真切,是与个人的语文修养和交际范围等因素有关,“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意味着联想性中孕育着创造性。联想、想象是积极参与语感的认识过程,发展语感的重要因素。

情感性。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并对行为动作进行制约的一种内心体验。情感本身并不是一种能单独存在的东西,它往往通过感受、知觉而粘附在一定的表象之中。老通宝之所以对“洋”字有敏锐的语感,是因为他对洋货不共戴天,对“洋”字深恶痛绝,他对“洋”字的情感图式,是对洋人洋货情感在语感中的延伸。语感不仅能对言语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作出正误判断,而且能对内容的是非真伪与形式的美丑作出判断。人们在对言语感受判断的同时,能在内心深处生动体味语言信息所蕴含的真善美的东西,从而产生情感体验的和谐共振,并在不知不觉中陶冶,完善其审美心理结构,使语感深入高层次境界。如,我们在读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一句话,透过断断续续,罗罗嗦嗦的文句,就能体验作者当时极度悲痛的心境,睹物激情,引起无限的缅怀和激愤。语感就是这样通过表象与情感的联系,借助表象意义来表现相应的情感涵义。

分析语感的性质和特征,我们发现语感是一种高层次的语言能力,它不是神秘莫测的“魔力”。语感对语言感性认识的内容带有理性的规律,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语感能力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

新《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读写听说的语言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更新语文教育观念,将“语文教学由面向作为物的工具转而面向作为人的学生,由旨在使学生获得一种工具转而以语感为突破口提高学生整个文化心理素质,从而真正地直接面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⑦]因此,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在语文知识而在语文能力,即语言的运用。培养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一个人的语感能力大致可分解为两种相互关联的判断能力,一是对言语对象在语文知识方面正误的判断能力(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气感),二是对言语对象在内容上真伪是非与形式上优劣的判断能力(包括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人格状态、审美鉴赏)。语文教学要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素质,而良好的语感素质须具备两种基本的品格:灵敏(一读就懂、一听就清、一写就通、一说就顺)和准确(听得真、懂得深、说得好、写得美)。培养语感能力应着眼于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的感悟创造,学生通过语言实践训练而获得经验意义上的启迪,从而创造性地获得适应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而能动自主地学习探究,真正解决“学”和“会学”的问题。

为了克服语感能力培养的盲目性、空泛性,我们要根据“语文大纲”的要求,明晰语感能力在语文能力结构中的地位,确立语感能力培养的主攻目标,建立训练的有效机制,自浅至深,由表及里地落实各项目标:[⑧]

语言认识能力—……

(听说读写)

感知语词—解其字面—追求速度

语↓↓↓语言审判能力

文领悟语情—悟其蕴情—追求深度

能↓↓↓(语感能力)

力辨味语体—赏其格调—追求广度

↓↓↓

运用语理—循其规律—追求效度

当然,语感训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他们彼此渗透,互为条件,就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适度倾斜,不断深化。

语感能力培养在确立上述目标,分步实施的同时,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加强实践能动参与语感作为一种能力不是靠灌输生成,只能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由学生对言语对象的感受积淀而成,而感受只能产生于人们自身感受的实践,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感知“自己的实践”是语感得以生成和升华的唯一条件。语文教育要建立一个开放系统,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广阔天地,立足课堂,延伸课外,通过广播、影视、书报、交际等多角度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扩充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形成终身受用的语感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并非不要或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善于策划、组织、启发、指导,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切身感悟其中的规律和意蕴。

借鉴传统涵泳品味语感能力归根结底是认识个体在长期的对各种语言作品反复“涵泳”的过程中习得的,传统的语文教学从语言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出发,非常重视对语言的“涵泳”。“涵”,沉浸,“泳”潜行水中,其意义在于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用“涵泳”的方法学习语言,培养语感是符合汉语学习规律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对学生吟诵、推敲、揣摩、触发、鉴赏等方法的训练指导,引导学生“练内功”。这五种方法分别从音韵体现、字面探究、含义辨析、经验感悟、价值评议等方面较为全面地体现和揭示了语感训练主客观、内外多层次的方法范畴,值得探索和借鉴。

听说读写养成习惯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没有良好的习惯就谈不上自觉地学习,良好习惯可以终身受益。叶圣陶明确提出“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很重要”,“必须养成习惯才行”[⑨]。语感的灵敏和准确是以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的养成为基础。听读就是将他人使用的外部言语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言语过程,是言语形象的理解和储存;说写就是先产生内部语言,而后进行编码至外部言语的输出过程,是言语形象的模拟和创造,听读、说写对言语互为吸收和运用,将会螺旋式地推进语感能力的培养;反过来,语感对听读、说写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起监督和指导作用,这样相互作用,谐调发展,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理性分析提高层次语感虽然不是教师分析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言语活动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它并不排斥语文知识的指导,语感灵敏、准确品格的形成建立在平时对语言现象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在语文教学中,学习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特别是语法规则),分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表达效果、语言环境,让理论知识潜伏沉淀为头脑中的“格”,使语感粘附更多的理性因素,这对于提高语感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夸美纽斯指出:“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但是规则可以帮助,并且强化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⑩]语感能力培养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还要在学习分析语文知识中取得理性认识和经验,并用之于新的言语活动的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语感的层次。“语感是个总的名称”,在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用感等训练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在学习中获得理性知识,在练习中取得理性经验。总之,语感教学要在教学者有计划有目的控制下,以语文知识为先导,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以语感能力培养为落脚点。

注释:

①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276页、418页。

②《语感训练的思考和做法》,《语文学习》1990年,第9期。

③《语文教学的错位现象》,《教育研究》1991年第10期。

④《语言的隐含意义,语感与语感教育》,《语文学习》,1992年第10期。

⑤《语法教学必须与培养语感相结合》,《语文学习》,1993年第4期。

⑥《语感的心理机制初探》,潘纪平,《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⑦《语感,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热点》,王尚文,《语文学习》,1993年第3期。

语感能力范文篇7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想,加强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方面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语感实践训练

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读、抄、背、讲和写,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这种联系系统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就形成了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它是获得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加强语感实践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诵读吟咏。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譬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全是景观景物的排列,教师不必急于分析,先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而这是建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吟咏诵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古人学语文就十分强调诵读,熟读才能精思,在反复的诵读中逐步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古人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今人的“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诵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朱作仁语)都道出了“读书”的真谛。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一些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重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地引导学生吟咏诵读,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具体方法有:

(1)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情趣。叶老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他又特别指出,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要“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像《春》、《敬畏生命》、《金盒子》、《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等课文,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或由老师范读,或播放配乐诗朗诵代替教师范读,来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

(2)理解朗读:重在体会。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对象的内容。如温庭筠的《望江南》,笔者在教读时,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借助丰富的想象,学生能体会到这样的一种境界:一位女子独自在楼上,凭栏远眺,盼望所爱的人归来,望眼欲穿,而太阳落山,思念的人儿不见踪影,水脉脉,思悠悠,面对江水斜阳,更是愁肠寸断。学生们也能体会到女子对亲人思念的款款深情。事实证明,学生认真参与,积极投入朗读了,教师在紧要处稍加点拔,学生往往体会得很快,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指导诵读:诵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调动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这样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就会准确、细腻、真切。从而获得审美感受。教师在诵读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投入诵读。

二、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

叶老认为:“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口语交际和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以学生为训练主体,着力“口语交际”,尤其要突出的是“读写”。因为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语言刺激,逐渐形成语感。当然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老师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写”,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经常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心得,还应当重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进一步实践与积累,逐步培养语感能力。

二加强语感分析训练

语感分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就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分析判断,“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或隐含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而不是作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如这是什么词性、什么句式,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等等。”(叶圣陶)加强语感分析能力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揣摩、品味语言

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获得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叶老曾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同时,他还说“读者必须把捉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有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这些话都点出了揣摩、品位的重要性。例如《孔乙己》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似乎”表示“我”不能完全肯定孔乙己的死,“确凿”是完全肯定的语气。这有矛盾吗?理解作者这样说的用意,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具体做法有:

1、依据语境,解读语意。如《紫藤萝瀑布》中的“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里先将香气与浅紫色联系起来,赋予香气以色彩,再将那香气氤氲、紫气弥漫的景象喻作梦幻,最后用“笼罩”将“梦幻”与“我”联结起来构成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也只有细细品味揣摩,才能对“梦幻”的使用之妙了然于心。

2、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意蕴。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因而语感必然包含情感因素。要获得真切的语感,就要切身体察,把眼前耳边的语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情感联系起来。这正如叶老所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叶老还认为“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点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得就越见真切”。夏中义教授也说:“在我看来,学文学得好,第一就是人生体验,第二才是文学体验。”这生活体验将帮助学生感悟到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为此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提供给我们的社会生活,以扩展人生经历和阅历,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朱自清笔下的“春”只有他才“真正感受过”。但中学生又不同程度地有过对春的盼望、春来的欢欣,有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回味,这无疑是学习《春》所不可缺少的经验基础。又如朱自清的《背景》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过程的那段,在教学时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子对父浓烈的情。一个初中学生如果深知自己的父亲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的身心负担之重而又恪守孝养的人伦,就更易于体味《散步》所表达的人性美。

3、驱遣想象,意会言语。夏丐尊曾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在此。”语感是基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的。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成分,因而在教学中对联想和想象应予以足够重视。叶圣陶先生曾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他分析说,“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世界啊!”“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联想和想象是语感腾飞的翅膀,因此教师必须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像《望天门山》、《岳阳楼记》等诗文,教师也须指导学生驰骋想象感受文学意境。

二、整体感知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感知,既要入乎其内,评点分析,品味语句,又要出乎其外,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等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要求认知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而获得强烈的语感。

1、总体把握语言。如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上片用“异”字来统领下文,并从三个方面分别描绘: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落日。在这样的背景中,下片着重写边关将士生活的艰苦以及思乡报国之情。他们离家万里只好借酒浇愁,但功业未建,怎么能回家呢?悠悠的羌笛声使他们胸中涌起强烈的思乡之情,难以入睡,再加上朝廷的对外政策,使他们不禁发出壮志难酬的感慨。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结合写作背景来看,学生就会理解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也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报国的情怀。这就从整体上感知了语言,既挖掘了意境,更透过语言把握了词的主旨,如果缺乏总体把握语言的观念,就可能“一叶障木,不见森林”,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也难以培养较强的语感能力。

2、品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章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刚刚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足以奠定全幕的基调,笼罩全幕的空气、使人家立刻把纷乱的杂念放下,专心一致看那下文的发展”,“结尾有回顾开头的一式,往往使读者起一种快感”,好的结尾是要“文字虽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尽,使读者好象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象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细细品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对提高语感分析能力大有裨益。如《白杨礼赞》的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结尾“让那些……,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开头一句就给我们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结尾一句不仅呼应开头,而且点名了散文的主旨,强化了中心。可见,把握了文章的开头,就能感悟出全文的基调;领悟了结尾的点睛之笔,则能把握全文的中心。像《谁是最可爱的人》、《不朽的失眠》等精美的篇章,我们在教学时也应当引导学生这样品味。

语感能力范文篇8

一、关于语感性质

科学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是研究的必要前提。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认识,集中的反映在对概念的定义上。语感这个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有代表性的说法有如下几种。

语感“是对言语内涵的一种直觉能力。”。[(1)]

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2)]

语感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3)]

以上诸说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语感作了界说,虽然不尽相同,有些还显粗疏、模糊,但基本内核则趋于一致,即:语感属于直觉思维,是对言语的直觉能力。与以上诸说不同的还有认为语感“是一种操作者对语言艺术的审美能力”[(4)]、语感“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5)]等。笔者以为,二者对语感的界定都失之过窄:语感应包括书面语感和口语语感,不能说不识字的人就没有语感,这是一;“审美”不能脱离言语认知而孤立存在,亦即是说,在“审美”的同时,言语认知也在进行,“审美”应是指语感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境界,这是二;并不是所有言语都有“隐含意义”,这是三。

与语感概念的界定有密切联系的是对语感的某些特性的认识。综合论者诸说,语感作为对言语的直觉能力,它具有直接性、整体性、敏捷性等显著特性。直接性是说其对言语的领悟未经逐步分析、严密推理与论证;整体性是说其在认识过程开始的时候,就将言语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敏捷性则是指其对言语的理解和差别的迅疾、瞬时。在认定语感属直觉思维的前提下,上述认识是能够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但目前对语感特性的认识仍有一定的模糊性,一是认为语感不具有直觉思维的个性品质——敏捷,敏捷是语感培养的目标而不是语感的特质[(6)];二是认为语感具有准确性或深刻性[(7)]。之所以会有上述两种认识,与对作为直觉思维的语感未能全面认识有关。几乎是所有论者都没有论及语感的不确定性。所谓语感的不确定性,是指语感的对言语的体味、领悟只是一种尝试、一种猜测或假设,其结论不是完全可靠的,语感的个体内部发展的阶段性、个体与个体之间对同一言语对象的体味、领悟的差异性即证明了这一点;所谓敏捷,是指感知、感悟的迅疾——省略思维的中间环节而言,至于这感知、感悟是否与言语内涵同一,则是另一回事;所谓准确性或深刻性,则是指良好的语感而言,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语感所具有的共性。笔者认为,漠视、忽视语感的不确定性,就会产生语感研究乃至语感培养的片面性。

这里,有必要提及与语感有关的几个概念。目前,相对于语感,有语文直觉、语文悟性等说法,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相关概念,其界定都与直觉、与语感有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语感、语文直觉、语文悟性三者并无本质的区别。这里,笔者提及此,是想说明,研究的出发点、落脚点可以有所不同,但研究的科学性要求则是同一的,似乎有必要保持概念提法的统一。

综合上述,笔者倾向于这样认识“语感”:语感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言语认知能力和言语审美能力,这种能力具有直接性、整体性、敏捷性和不确定性。

二、关于语感地位

语感地位指语感在语文能力中的地位和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前者决定了后者,确认了语感在语文能力中的地位,也就确立了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一般认为,语感在整个语文能力结构中,处于一个基础的核心的地位。综合论者诸说,这种认识主要是基于下述基本认识。

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我们进行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习)都必须以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为先决条件,否则根本无法参与任何一种言语活动。由此可见,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8)]。

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文能力一般包括语言能力和篇章能力,前者是基础,而前者又以语感为核心,因为信息交流直接凭借的是语感,离开语感就谈不上信息交流。由此可见,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9)]。

最后,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审美能力的雅俗。审美教育要通过形成良好语感来完成,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习)中的审美对象的感受、审美情感的诱发、审美能力的形成都必须基于语感。由此可见,语文能力最高境界——语文审美能力的形成要以良好语感的形成为标志。[(10)]。

基于上述认识,论者普遍认为,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研究的空前的高度来认识,可以说是叶圣陶先生的“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和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的观点的具体化。

确认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必须涉及语感培养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关系问题。关于此,认识是共同的,这就是认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有助于语感的形成和语感的理性升华,不能忽视、轻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意义和作用,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语感培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而非相反,语文基础知识只是规范语感的辅助材料而不是其他,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必须而且也只能为培养和提高语感能力这个核心服务,所谓语文基础知识的“精要、好懂、管用”,要落实到对语感培养“有用”上来,舍此,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别无价值。

这里,还有必要对“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而不是语感”[(11)]和“语文教学就是语感教学[(12)]”这两种涉及语感教学地位的看法作个说明。前者认识的基本前提是正确的,即语文教学如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是培养思维,但不能用这个基本前提来否定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因为,说“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感”正是植根于这个基本前提,具体点说,正是突出强调语文教学培养思维的特殊性。后者的提法有偏颇之嫌,因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语感这种直觉思维(尽管其处于核心地位),还要培养逻辑思维,如果执于一端,那么,语文教学就只能是瘸腿教学,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也就得不到真正的落实。

对语感在语文能力和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对解决语文教育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思想性问题、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改革问题等,都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关于语感培养

研究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因此,关于语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也便成为语感研究这个热点中的热点。

要解决语感如何培养问题,首先要解决语感的形成机制问题。语感是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其中介便是一个螺旋式循环往复的过程,过程中的要点便是操作(语文实践活动)和重复(语文训练过程),由此才有可能建立一种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语感直觉[(13)]。或许正是自觉或不自觉的由此出发,很多论者认为语感培养有两个基本途径并由此衍生出种种方法。途径之一是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因为“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14)]。这应该是语感培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

途径之二是言语训练亦即语感知识训练,通过有意识的语感训练活动促进语感更自觉更高效的形成。这当中,强调的是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对语感形成的理性升华作用,强调教师的启发、诱导。

在上述两个途径中,共同的认识是语感实践为主,语感知识训练为辅,并且,特别强调反复实践的重要性和诵读在语感培养方法中的特别显著的作用。

关于语感培养的方法,论者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作了探讨。首先,高度重视读(诵读、默读、熟读、多读),并把诵读视为最主要的方法,这是从语感的直接、整体感知出发;其次,相对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被广泛运用,同时强调知识的教学要围绕语感进行(知识的练习以应用性为主,知识辨析性练习要摒弃),这是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对语感形成的理性升华作用出发;再次是认为语感培养要循序渐进,要分阶段进行,这是从教学论出发。

值得重视的是如下问题:

一是逻辑思维训练被忽视。我们知道,语感作为直觉思维,固然有直接性、整体性、敏捷性等突出优点,但不能否认,语感形成有一个过程,过程中逻辑思维也在起作用,即如整体感知,就需要逻辑思维方法——概括(只不过这种概括在表面上没有明显的推理过程),可以说,没有概括这种逻辑思维参与,也就谈不上整体感知,也就谈不上语感形成。因此,在语感培养过程中,逻辑思维训练仍应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二是生活体验被冷落。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培养就会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

四、对语感研究的整体评价

几年来的研究有了相当的进展,尽管仍有一些薄弱环节。

综合起来看,几年来的成果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语感研究获得了空前的重视。近几年,《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人民教育》、《教育研究》、《教学与管理》、《中学语文》(武汉)、《语文教学论坛》、《天津教育》等多家有影响的刊物相继在重点栏目发出了语感研究文章,《中学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两家刊物还作为“重中之重”来处理。语感研究在一定时间形成气候,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热点、焦点,而且蔚为壮观,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二是语感地位获得了空前的高度认识。如前所述,人们对语感地位的认识是空前的,这种认识,对语文教学研究乃至语文教学改革的影响将是巨大而深远的。

三是语感研究领域的空前拓展。这种拓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传统语感训练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二是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融入语感研究;三是语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已相对深入。

四是语感研究触及了多年来困扰我们的一系列根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给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语文教学低速低效和不切实用问题提供了一个富有创新意义的思路。

但勿庸讳言,目前的语感研究仍有亟待深入的方面。一是语感研究的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上的依据仍感不充分。例如,语感与条件反射、语感与逻辑思维及形象思维的关系等,目前尚无具有说服力的阐述。二是重点研究不够深入。例如诵读是语感培养的重要方法,但对诵读何以能有效促进语感形成的生理机制、心理机制缺少有说服力的深入论证。三是对语感的实验研究尤其是对诵读的实验研究也仍是空白(而这,涉及语感培养的实践操作问题,尤须加强)。凡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实效性。

语感研究给处于高原状态的语文教学开辟了一块崭新的天地,尽管其仍有诸多有待深入的方面。相信随着对传统的语感培养的研究的深入,随着现代科学理论对语感研究的进一步融入,随着语感培养实践的丰富,语感研究必将给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学实践增添蓬勃的希望和活力。

[注]

[1][8][12]余应源文(《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2)

[2]杨炳辉文(《中学语文教学》1994.12)

[3]李珊林文(《语文学习》1990.9)

[4]洪梅文(《中学语文教学》1993.5)

[5]李海林文(《语文学习》1992.10)

[6]龚向明文(《语文学习》1993.12)

[7]孟祥玲文(《天津教育》1994.2)

[9]杨炳辉文(《中学语文教学》1994.3)

[10]吴济南文(《中学语文教学》1992.11)

[11]王朝清文(《语文学习》1994.8)

语感能力范文篇9

一、正本清源,准确界定语感内涵“语感”一词,最早出现在夏丐尊的《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后的一信念》一文中,他主张“传染语感于学生”。对什么是语感?他解释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讲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如此,真的文学也如此。”夏老的有关培养语感的主张一提出来就得到叶圣陶、吕淑湘等人的共鸣。特别是叶圣陶老先生,多次对语感作了深刻阐述,如,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他认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的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常叫做‘语感’。”在同一篇文章里,他继续深入论述语感在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作用,“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有时,他还特意引用夏丐尊上述的一段话来印证自己对什么是语感的看法。吕淑湘则从语言的三要素出发,把语感分为“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进行深入研究。夏、叶、吕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的语感研究,对语感内涵、特征和语感实践作了拓荒性的工作。以后研究时断时续。研究集中在对传统教学经验的发掘。对语感及语感培养,大多放在语文能力培养中论述,少见专门论及语感。直到九十年代,语感研究掀起一个高潮,对语感性质、特征、培养作了大量研究,既有大量的研究论文、又有专著问世。研究领域也多有拓宽,如对什么是语感,有从哲学的角度加以界定的,如,“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觉的理解。”(王尚文)有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界定的,如,“语感是对语言的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能力”,(杨炳辉)“是对言语内涵的一种直觉能力”。(余应源)有从教学论角度加以界定的,如,“语感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李珊林)有从语言学的角度加以说明的,如,语感“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李海林)“一方面,语感包括人对语言的结构模式和运用模式的掌握”,“另一方面,“语感还是一个语言反应机制。”(巢宗祺)综观不同时期对语感内涵的研究,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对语感的“感”,看法是比较一致的,“语感的基本语义是‘感’,即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感性直觉层面上的言语能力。”(潘新和)而对语感的“语”的认识,后来者的研究,离语感首倡者的初衷甚远。从上述对“什么是语感”的例举中可以体会到,后来者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把语感的“语”理解为一般的言语能力,而初期的研究特别是首倡者的研究,都把语感的“语”定位于特殊的言语能力,即“理解文学语言的能力”。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春雨、田园、新绿、落叶才会引起人们诗意的联想;要是在说明文或议论文里,“春雨“就是春天的雨,“新绿”就是刚长出的草和树叶的绿色,“落叶”就是从树上掉下的叶子,又何必要有那么多的联想,那么多的感慨?后来的研究者大都忽略了这一点,把语感泛化为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能力,说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正本清源,该是还“语感”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了: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是对文学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直觉性、综合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语感的主要特征。理解语感的文学意义,也就不难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为什么把语感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了。叶圣陶、夏丐尊等老先生有着深厚的传统文艺理论基础,语感的提出和“意境”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古代文论中,非常重视“意境”的创设与欣赏。意境,就是“在重视个人感悟的同时,强调心象与物象的相互渗透,以构成特殊的情调,传达出象外之旨。”“前人创设的意境,会引起后人相类似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代代相传,层层累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物象与情感之间相对稳定的结构关系。如“黄昏”勾起人们对时间的感慨,“月亮”激起人们对空间的遐想,“细雨”引发人们的禅思等。”(王正)语感,就是对这种“物象与情感之间相对稳定的结构关系”的直接感悟。培养语感,也就是培养感悟、体验意境的能力,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培养理解和鉴赏文学的能力。二、认识到位,从语文素养认识语感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以下简称“新课标”),“语感”的地位大为提升。1999年以前历次语文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课标等)均未提及语感,2000年修订大纲,在“教学建议”的阅读条款中,开始提出要“培养语感”,新课标则把语感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多次提到“语感”,如“培养语感”“形成良好的语感。”“……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等。语感地位的提升令人瞩目,究其原因,是语感固有的文学意义、以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华与“语文素养”的新理念的合拍。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培育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1、“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2、新课标还把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内容具体细化,“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无庸讳言,在语文素养的三维目标中,文学性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特征,这不仅可以从新课标制定者的解读体会出来,还可以从新课标实验教材大量增加的文学作品得到佐证。语感的综合性、情感性、形象性和语文素养的特征的高度吻合,从而使语感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三,寻求突破,研究要有新思维语感的培养是否有特殊的规律?还是根据语文素养的形成规律,在培育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笔者倾向于后者。既然语文素养包含语感,语感与语文素养就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因此,我们应该在培育语文素养的大框架下,探讨语感和语感实践。首先在理论上要有所突破,用理论引导实践。(一)从哲学上突破,整合认识论与存在论的作用从文化意义上说,哲学可分为认识论哲学和存在论哲学。从解放至90年代,指导语文教学的一直是认识论哲学。认识论哲学是典型的“二元论”哲学,它的理论基础是主体和客体的分离与对立。人是认识世界的主体,周围的世界则是认识的客体,其基本的理论假设是事物有现象与本质,个别与普遍,具体与抽象,通过个别可以认识普遍,通过具体可以获得抽象,通过感性可以升华为理性认识。具体到语文教学,其表现是以“作者为中心”或“以文本为中心”的读解理论,侧重的是理性的分析,如对一篇课文的阅读,要通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内容和概括中心思想达到对课文的理解。日积月累,形成语文能力。无庸讳言,在认识论哲学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成果是显著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得到发展的,但弊端也是明显的,主体性的缺失,情感的冷漠,价值观的迷失都一一呈现出来。存在论哲学与认识论不同,存在论主张以人为本,认为世界唯一存在的是人,而不是物。“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论哲学的宣言。拿一篇文学作品来说,“本质”就是所表达的主旨。在认识文学作品的主旨之前,要调动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还有情感的积累,经历“文-象-意”的感知、体验和理解的过程,这就是“存在”。这种阅读过程就是“存在先于本质”。用存在论指导语文教学,其表现是“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解理论,读者要通过感受、体验、参与文本的创造,通过语言文字领会“韵外之意”,“言外之意”。如《惠崇春江晚景》,阅读时看到的不仅是乡村、桃花、江水、浮鸭,还有从“桃花”绽放想到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了身边,从鸭子下水想到春江水暖,从蒌蒿发芽想到河豚的溯江而上,因而从对一幅画的有限景物的描述中感受到无限的春意,这就是“存在”,存在于语文实践,存在于吟诵、想象和情感体验之中。用存在论哲学指导语文教学,着重的是感悟、体验,着重的是语文实践的过程。在培育语文素养的过程中,我们要发挥认识论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写什么情景,写什么人物和故事,获得文章所传达的主要信息(抓住主要内容和体会思想,以及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忽视认识论的指导作用,忽视理性分析,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失之肤浅。同时要发挥存在论哲学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和韵味等。对后者,新课标有一段非常深刻的论述:“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审美情趣。”忽视存在论的指导作用,就难以接受人文性的熏陶,会导致主体性和人文性的缺失。在这方面,我们已有太多的教训。整合认识论和存在论的指导作用,既有对文章的理性分析,又有感悟和体验,能使语文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使学生在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的同时发展语文能力。偏重认识论或存在论,或者把二者割裂开来,都会导致语文教学出现严重偏差。(二)从心理学上突破,整合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在以往有关语感的研究中,有认为语感是可以培养的,也有认为语感是不能培养的。认为语感可以培养,是看到了建构主义的外显学习对培养语感的作用,体会到语感也是可以建构的;认为语感没有有效的办法可以培养,是因为当时人们对内隐学习还毫无所知,不能解释语感形成的某些机制。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相信语感是可以培养的。建构主义认为,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是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既有外显学习,又有内隐学习。认知建构主义的外显学习理论,已有很长的历史。我们可以用图式、同化、顺应来解释外显学习,“图式”,就是动作、认知的结构或组织。它既是先天的,又是后天的,在后天的学习中或是同化或是顺应,使图式更加丰富,更加能适应事物的变化;所谓同化,就是把知识纳入和吸收到认知结构中来;所谓顺应,就是知识无法被同化时,主体认知结构主动进行调整、改造,以便在新的基础上再来把握知识。比如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是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写些什么,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读,思考每部分写什么,再把各部分内容连起来想想,概括出主要内容,还要体会内容所表达的思想,以及体会课文是怎么表达思想的。像这种采用一定的程序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活动,就是外显学习。在在外显学习中,有的文章能顺利地纳入个体的认知系统中,这是同化;有的课文在表达上有它的特异性,不能顺利纳入个体的认知系统,就要主动调整认知结构,以适应对文章的理解,这就是顺应。在外显学习的同化或顺应过程中,分析、综合、比较等逻辑思维起着主要作用。平时所说的“语文学习要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能培育语感的外显学习的指导方法,已有丰富的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如发掘培养语感的言语材料的着眼点有:(1)言外之意蕴含丰富处;(2)感情抒发强烈浓郁处;(3)表达描写突破常规处;(4)遣词造句准确精妙处;(5)出自省略开展想象处。方法有:加强词句揣摩,在比较中理解;诱发形象思维,在品味言语中想象;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在还原生活中领会;加强文化修养,使对言语的理解有更广阔的背景等等。建构主义的内隐学习,是指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也无法意识到控制他们的规则中,但却学会了某些规则。内隐学习,也有图式、同化、顺应,只是如何同化或顺应,至今尚未明白其中机制,因此才叫做是内隐的。语感的直觉性、整体性和内隐学习自动性与无意识性等有着高度的正相关。在内隐学习中培养语感,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鉴呢?1、吟诵、美读。在培养语感的诸多方法中,大家都推崇朗读的作用。用内隐学习理论理解朗读的作用,会增强朗读指导的自觉性。叶圣陶老先生十分推崇美读(相当现在所说的“有感情朗读”),他老人家认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起来”,“激昂处还他于激昂,委婉处还他于委婉”,还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美读可以培养语感,是内隐学习的机制在起作用。在一遍又一遍的吟诵、美读中,不仅理解了文本的意思,包括难以言传的文章的韵味,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同类文章的阅读方法。2背诵,既是外显学习,如可按一定的方法熟记;同时也是内隐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熟记的言语材料的语言规律。美国的心理学家有个实验,可以用来理解背诵对培养语感的作用。实验1:让象棋大师和初学象棋者分别用5秒钟的时间记忆棋盘上的棋子的位置(第一次棋子在棋盘上的位置是随机摆放的,没有规律),然后让他们凭记忆,分别在棋盘上复现棋子的位置,两者成绩差不多;实验2:仍然是让他们用5秒钟的时间记忆棋盘上的棋子(第二次实验,棋子的位置是在实际下过的棋的棋盘上的位置),再复现棋子的位置,前者的成绩是后者的4倍。为什么两次实验,两者差别那么大?原因是象棋大师熟记过几千盘棋谱。对随机摆放的棋子,他无迹可寻,成绩当然与新手毫无二致;但对棋子在实际下过的棋棋盘上的位置,他可以凭感觉(棋感)记下来,成绩当然胜出新手好多。语感,同样的道理,有的人能够在阅读新的文章时,迅速产生迁移,展开联想,深刻领会文章的题中之义,甚至是言外之义,凭的就是熟记的几百上千个语句、语段或篇章的语言材料。文学的特点在于“陌生化”,即使是同样的题材,表现同样的思想,也要写得和别人不一样。如,同样是表现珍惜时间这一主旨,朱自清的《匆匆》与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在材料的选择上,在表现手法、行文风格是绝然不同的。要让熟记的言语材料在培养语感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所熟记的语句、语段、或篇章,都应具陌生化的特点,都是现实世界或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这样的言语材料积累多了,原有的言语图式丰富了,对言语的感觉自然敏锐了。因此,运用内隐学习理论指导语感的培养,要特别重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摘抄的作用,言语材料内容、风格要多样化。心理学的研究还说明,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不是绝然分开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存在着“协同效应”。在外显学习过程中,适当地让学生静思默想,或者在内隐学习时,对学习方法给予适当的提示,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脑科学上突破,平衡左右脑功能脑科学研究说明,人的左右脑存在功能差异。如在认识方面,左右脑各自的功能和工作方式如下:左脑右脑语言的拼音的顺序的分析的逻辑的节奏的非语言的全盘的综合的完形的空间和旋转的此外,研究还说明正常人左右脑信息加工的不同:1、左右脑的听觉加工的差异:左脑对快速变化的声音有着特异敏感能力。2、左右脑视觉加工的差别,大多数的研究证明,文字的材料呈现在右视野容易认识,即说明左脑在这方面的优越性。而非文字材料呈现在左视野则比较容易辨认。3、左右脑对情绪的差别,研究说明用右脑看世界是悲观的。4、左右脑在分析和整体认知方面的差异,研究说明左脑的工作方式是分析的,右脑的工作方式是重视信息的整体性质的。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侧重于语言分析,比较充分利用的是左脑的功能,对右脑的的开发则严重不足。根据生理机能是“用进废退”,右脑的闲置,使语感的培养更为艰辛。因此,要平衡左右脑的功能,首先必须开发右脑的潜能。方法有:1、有意识的让阅读材料进入左视野。如,定期调整学生的座位,左排、右排、中间的座位轮流坐,使黑板上的字都有机会首先进入学生的左视野。提醒学生阅读时头部稍微向右侧,让阅读材料进入左视野等,都有利于学生的右脑思维。2、阅读时用中等稍慢的语速朗读,有意识的抑制左脑思维,激活右脑思维。3、引导联系生活,或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想象,激活右脑。4、教学中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接受作品的情感熏陶。其次,仍然要有言语分析,不能因噎废食,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词句的分析、比较,对段、篇的分析、归纳概括,让学生掌握语言规律。在开发右脑的同时,仍然对左脑进行有效的训练。左右脑的协调,既能在掌握语言规律中培养语感,又能在对言语的直觉感悟中培养语感,提高语感培养的效率。总之,语感研究是个老课题,又是个崭新的课题。说它新,是因为新课标赋予它新任务,还因为它还有很多规律未被认识。因此,我们的研究要有新思维,寻求新突破,让语感研究、语感教学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更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3、《20世纪中国小学语文教育丛书》林治金主编青岛出版社2001、94、《生理心理学》邵郊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5、《悟与灵感》王正著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86、《文艺学与语文教育》王纪人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7、《教会学生思维》郅庭瑾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8、《语文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董庆炳《语文建设》2003、89、《论“培养语感”的理论基础》杨金鑫《教育探索》2002、410、《培养学生语感的探索》方利民《江西教育》2001、1-2001、211、《叶圣陶论语感》李亚英

语感能力范文篇10

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直觉中沉淀着思考。

而语感教学,也就是一种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语感教学要将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二者兼顾。语感实践,就是放手让学生去亲自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语感分析,不是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如这是什么词性,这是什么方式,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那里又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等等,而是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例如,“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这里是在赞颂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给人鼓舞,使人看到光明。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仔细体会语言的表现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力。

以往的语文教学实践也可证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自觉地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感受,或感受深浅与否,直接影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对学生而言,由于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个体实践的产物。其感受深浅与否,也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语言感受能力的形成。数年前,外地某校对近千名中学生进行一次调查,他们发现,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语言形象感受(时间发展感、空间移动感、事物变化运动感等)强,语言逻辑感受力(条理感、主次轻重感、并列感、递进感、对比感、综合概括感等),以及语言内含的思想感情、态度分寸感受力等均较强。这些集中表现在作文上;语言干净、准确、生动流畅;内容比较丰满、富有感情、想象力;结构清晰、条理清楚、主次、轻重、详略比较得当。而作文写得差的学生,这些语言感受力均显得薄弱。

语感是阅读的基本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加强语文课的语感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有出路。

那么,如何进行语感教学呢?

我认为,语感教学的实施可以从两条途径走。一是要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课堂上要避免讲风盛行的现象,要指导学生自己学习语言,增强语言的感知力。如赵大鹏在讲授《榆钱饭》一课时,要求学生先扫除认读障碍,然后,通过自读谈谈“发现”,谈哪个词用得好,妙处何在?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他让学生独立阅读、动手、动口、动脑,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导、点拔,逐步让学生自己感知课文的语言。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在课内给学生创造读、说、写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学习课文语言的过程中增强语感。另外,课余时间也可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比如,收听广播,每日一诗,天天写日记,抄名人名言,办手抄报,搞小记者采访,等等。这些活动既增长了知识才干,又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增强了语感。

二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因此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总是结合在一起的。怎样进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呢?

首先要进行正确理解和掌握语音语义的训练,这是培养语感的最基本的训练。譬如对于词语的理解,不仅仅是查阅字典、词典,还要细细品味辨析。这就要注意下列几种情况。第一注意一词多义的情况,如《小桔灯》练习五,揣摩两个“好”字的含义:

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第一个“好”字,显然指妈妈的病好了。这是承前文;而第二个“好”字是指“我们大家都过上好生活了。”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第二要注意辨析近义词。如《老山界》课后练习五第1题,这个练习引用文章中的一句话:“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用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问“如果把‘生怕’改成‘怕’,把‘不准’改成‘不要’,行吗?为什么?”这两组词表达的程度有差别,运用程度较深的“生怕”和“不准”才能更好地写出红军战士对人民财产的精心爱护。从而体现出红军是劳苦大众的军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借用同义词进行比较,就可以显示出原文中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第三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如:《我的老师》一文中“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查觉……”这里的“狡猾”则是“机灵”的意思。贬义褒用。除这些外,还可能有其他情况。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时候,就通过启发、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思考、比较、辨别、分析,直至深入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其次要对语言有所“发现”。就是说,在文章当中,看哪个语言运用得好,要说明好在哪里,为什么用得好。在散文要注重发现它的形象性、生动性、抒情性;在小说中,要体会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所起的作用;在说明文,重在分析其准确性;在议论文重在感受其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再次是应用语言的训练。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只有确切地掌握了语言的含义,色彩情味以及用法之后,才能正确地使用语言,因此应用语言的训练是一种培养语感的综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