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5:34:50

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范文篇1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病人感染率。

三、医务科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督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院内感染范文篇2

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开展情况

1、医院感染管理能按照标准进行各项工作,年有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检查工作有记录。

2、医院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兼职人员克服了很多困难,工作认真负责,很好地完成任务。

3、医疗废弃物处理有记录,一次性用品用后送污物室有记录。换药室、检查室、治疗室、冲洗室配置脚踩式医用污物桶。各科室统一使用了洗手液,手卫生得到进一步规范。

4、各种登记本规范记录,高压消毒物品有记录,消毒包内有指示卡监测、包外有指示胶带监测。

5、能够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及消毒灭菌和医院环境的监测。

三、存在问题

1、在职医务人员掌控医院感染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对有关法规法律掌握不够。

2、制度完善但执行不力,无专职人员,身兼几职,文字资料操作性不强。院内感染监测不到位。

3、重点部门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布局不合理,流程不符合要求。

4、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符合要求:各科废弃物乱堆放、收集运送过程存在隐患,医疗垃圾桶未使用医用垃圾袋放置,各科未使用利器合放置针头。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管理、个人防护、无菌操作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全员的素质,争取全院重视并参与这项工作。

2、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布局及流程,规范器械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消毒灭菌效果。以保证医疗安全。

3、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健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年终要有工作总结。并认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

4、认真对照院内感染控制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要求,同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本院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落实。

院内感染范文篇3

【关键词】妇产科;院内感染;护理对策;无菌操作

院内感染主要是指患者医院内遭到感染,包括住院期间感染和住院期被感染,但在出院后才表现出来。不包括入院前处于已感染和潜伏感染的情况。院内感染是导致医患纠纷的一个方面,受到了院方和患者的高度重视。作为综合性医院,由于患者病种涉及多,病情复杂,院内感染预防工作不及时等,则会导致该问题的发生。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8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分析引起感染的相关性因素,进一步改善护理环节,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8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妇科患者352例,产科患者128例,患者年龄在22~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4.9)岁。所有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2护理方法。本次实验将通过回顾式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感染情况、入院情况、护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在结合病例、治疗情况的基础上,对护理措施进行调研,对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并按照年龄、感染部位、住院天数进行统计,为后续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1.3诊断标准。本次实验的诊断将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并结合医生、护士的诊断护理报告、相关检查数据进行核查,统计患者的感染数,并对易感染因素进行分类总结,给予初步的原因分析。1.4统计学方法。在本研究中对数据将进行全面的统计学分析,并采用专业软件SPSS19.0进行,其中,计量资料的选择则以均数以及百分比的形式进行相关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妇科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有9例,占比为2.55%(9/352),产科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有3例,占比为2.34%(3/128),共计感染12例患者,占比2.5%。通过归类的分析,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涉及到高龄患者、住院时间过长等,此外感染部位多发于呼吸道和泌尿道,其中,呼吸道感染5例,泌尿道感染3例,胃肠道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从年龄分布上看,感染患者的年龄集中在45岁以上,即有8例;35~45岁的有3例,25~35岁的有1例。从其他相关因素上看,所有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7.2±1.5)天,感染患者的住院平均天数为(12.8±2.1)天。

3讨论

首先,我们对院内感染的发生部位进行了统计了解,并以结果来看呼吸道感染更多。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妇产科患者受到手术麻醉的影响,其咳嗽减弱,在进行卧床休息、气管插管等侵袭性操作的过程中,可引起肺部感染[1]。而产科患者在调养过程中忌讳开窗通风,探视亲友较多,其室内空气环境不佳,继而导致了呼吸道感染。而泌尿道感染主要与患者的生理结构相关,即女性患者的尿道较短,细菌存在于阴道和肛门附近,并可导致尿失禁、尿潴留的情况。对于产科患者而言,在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无菌程序进行,缺乏有效护理则会导致感染的发生。除此之外,从年龄上看,患者身体素质差、抵抗力低、身体机能下降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感染现象[2],需要加强护理关注,提高治疗有效性。在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依照工作职责,严格按照医院规章制度,保证护理质量。其次,需要遵照无菌操作的各项流程,加强无菌意识,防止感染事件的发生。在易感染部位的护理上,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完善探视制度,做好病房清洁、通风、消毒准备,提醒患者易感染的相关事项,从患者自身加强预防意识。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加强自身机能的提升,观察切口变化,防止感染等[3],均可以从住院期间的各个角度进行防控。最后,则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情绪紧张的患者做好安抚,以放松的心态进行治疗,减少不适感。

综上所述,针对妇产科患者而言,坚持无菌操作,优化护理流程,加强对病房环境的管理,做好健康教育宣传等,有利于控制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倩倩.妇产科患者院内感染常见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8(28):125-126.

[2]马代珍,王辉艳,宋秀俊,等.妇产科综合病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6,9(32):121-123.

院内感染范文篇4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该院外科病房骨外科两个病区2016年入院手术患者共3218例,其中男2037例,女1181例,年龄12~83岁,平均(46.32±12.76)岁。随机将两个病区分为普通护理病区和优质护理服务病区,两组患者分别有1529例和168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病情、手术及麻醉方式均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按照原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定院内感染病例,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1.2.1常规护理方式

患者入院后,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按医嘱进行分级护理,向患者或家属介绍病房管理制度,住院期间配合诊疗和护理,观察伤口或手术刀口有无出血或感染,严格执行病房消毒与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对病人做好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

1.2.2优质护理模式

就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基础护理管理,由医院护理部负责监管,制定标准定期进行考核,认真落实护士长责任制,深化细化护理专业内涵,全面做好护理服务[2],为住院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放心”的医疗卫生服务[3]。

1.3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以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进行比较,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比较

优质护理服务病区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普通护理病区(χ2=17.09,P<0.001),见表1。

2.2两组患者院内感染部位构成比较

优质护理服务病区院内感染部位构成与普通护理病区未见明显差别(χ2=0.74,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院内感染性别比、年龄构成比较

普通病区男性感染36例,女性感染22例,优质护理病区男性感染16例,女性感染9例,两组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的性别比、年龄构成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P>0.05;χ2=1.88,P>0.05),见表3。

3讨论

骨外科患者由于术后肢体活动不便,体质虚弱,容易引发院内感染,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外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院内感染率下降明显,这与缪大宏等[2-3]报道结果一致,院内感染部位构成比没有明显变化,这与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管理后工作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有关。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在骨外科患者中,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因留置导尿管、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等侵袭性操作损坏了人体的生理机能,打开了病原体入侵的门户,非常容易引起感染。其次不规范使用抗生素使得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和繁殖,这些耐药菌株感染显然是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4],院内感染又使得机体内部微生物失衡,容易引起条件致病菌和真菌的双重感染[5]。另外,住院时间延长直接增加了与病原体接触的机会,也是外科患者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因素。其他诸如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医院管理不当、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也是院内感染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加强护理管理后,不仅院内感染率下降明显,医患关系也得到相应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社会满意度也相应提高,所收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必定会得到显著提高。当然,护理管理还有很多具体工作需要细化、量化,关于如何优化服务流程,做好安全护理及出院随访指导,把优质护理的理念运用到临床中去,完善激励措施和考评机制,是下一步临床护理工作重点加强的内容。建议在医院大力推广普及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加强护理管理,完善陪床探视制度,着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的监测系统,严格掌握抗生素的应用,降低院内感染率。

作者:陈玲 单位:莒南县人民医院门诊部

[参考文献]

[1]伍崇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7):1762.

[2]缪大宏,张小鸥,全和和.优质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2011-2013.

[3]刘素珍.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2013,10(33):69-70.

院内感染范文篇5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院的感染管理组织仍由三级体系构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小组。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的控制工作,并对下级科室进行指导。院感科在院感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各临床科室监控小组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按时向院感科汇报有关情况。由于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制定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因此,院感管理委员会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了供应室管理制度。院感科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加强了供应室的消毒管理工作,供应室验收达标

医院领导非常重视供应室的建设,为改善消毒条件,在医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又购置一台高压蒸汽灭菌器。后勤科经常检查室内墙面、天花板,保持光滑,无裂缝、不落尘。供应室的安排合理,坚持做到“三区”、“三线”、“四分开”。

三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三线:污染线、清洁线、无菌线。

四分开:污物回收物与发放净物分开;

初洗与精洗分开;

未灭菌与已灭菌物品分开;

工作间与更衣室、办公室、活动室分开。

在压力蒸汽灭菌时,坚持在包外使用指示胶带、包内使用指示卡进行自我监测,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全年消毒380锅次,合格率达100%。在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院的消毒物品质量检测抽查时,合格率达100%。今年8月,市供应室达标验收小组的专家们对我院供应室进行检查,验收达标。

四、继续抓好临床各科室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1、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四川省预防院内感染的规定》等,院感科加强了对各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每半月检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门诊新大楼投入使用后,门诊各科室焕然一新,消毒隔离条件大大改善,特别是口腔科、五官科、胃镜室等科室,除对复使用的物品严格按要求消毒外,增加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在全年的消毒液更换及器械浸泡检查中,除有的科室偶有漏记录或记录不全外,器械浸泡及消毒液的配制、更换时间均符合要求。

2、对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手表面、物表面、空气、消毒剂、紫外线的强度、高压灭菌包等的监测,由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采样测试,合格率达100%。其结果由院感科及时向全院通报。

3、院感科人员每天到科室了解有无院内感染病例,有无漏报、错报等。各科对发现的院内感染病例,及时进行登记并上报院感科。院感科及时上报院部,并进行相应处理。经初步统计,今年1-11月,院内感染发病率在3%以下。

五、管好一次性用品,保证病员的医疗安全及防止社会污染

在今年的一次性用品购进中,院领导更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严格查证、检查质量。院感科与库房保管负责对购进的一次性用品进行检查、登记,把好一次性用品、消毒药械购进关口,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我院。在本年度中,我院购进的一次性用品无一样不合格产品。加强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贮存管理,按要求离地离墙存放。院感科每季度对库房及各科室存放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检查一次,护理人员在使用前严格查对,以防将过期、失效等的一次性用品给病人使用。由于严格把关,无一例病人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对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各科一直坚持毁形、消毒并记录,院感科(供应室)每月进行检查统计,对抽查所发现的个别未毁形现象,给予严厉批评,并立即补做。因此,我院的一次性空针、输液器、尿袋等的毁形、消毒率达100%。毁形、消毒后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由市卫生局指定专人回收。

六、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院内感染范文篇6

1.1对照组

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干预,即根据规章制度规范手术室常规操作技术及流程、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医院内感染控制培训,建立带班责任制度,各项手术室护理操作应严格执行登记签字制定,并做到责任到人。

1.2细节护理管理组

患者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干预,包括以下内容。

1.2.1定期组织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制订培训及实施方案,完善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消毒管理、一次性手术器械及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制度,对医源性感染可能产生各个环节进行干预,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已制定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多部门多层次讨论会,对发现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1.2.2制定手术室护理人员无菌操作观念量化考评制度

每月不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关操作完成情况进行理论测评。。

1.2.3制定手术室消毒灭菌量化考评制度

严格监督手术室各项消毒灭菌制度执行情况,并在每次操作前后进行登记;每周进行手术室空气、手术器械、护理人员及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检测1次以上,对于发现未按制度操作及菌落超标问题,积极查找问题所在并制定改进措施。

1.2.4制定手术室护理规范操作考评制度

术前洗手、体位摆放及尿道置管在内的侵袭性操作均由专人负责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2.5制定手术室器械细节管理制度

如专科手术器械专门建卡标记,并放置使用说明书,详细写明使用适应证、维护清洁注意事项等;严格进行围术期器械清理,交接班时由2人清点器械数量,并登记造册,对使用状态进行准确评价;此外,还需加强手术器械清洗保养细节管理,首先采用专业软毛刷进行2次及以上刷洗,其次刷洗1次后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器械内腔隙,最后以柔软纱布擦干器械,并以酶类消毒液超声振荡连续清洗15min。

1.3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其中医院内感染数据均由院感科专人收集汇总确定;(2)采用本院自拟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程度评价,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等,由患者或家属勾选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中任一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本次研究数据录入、及逻辑纠错软件选择EpiData3.04,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和细胞护理管理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14、1例,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50%、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细节护理管理组患者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等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感染控制效果对外科手术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也已成为手术室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广泛用于手术室管理质量评价中。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手术室感染出现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器械、敷料、医护服装及其他医疗用品有无彻底消毒,手术室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及无菌操作是否符合要求等;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引起手术室感染。近年来,随着患者手术室感染率的上升,为提高医院手术室服务质量,避免医疗纠纷出现,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手术室作为承担手术及抢救工作重要场所,其护理工作质量关系到患者手术疗效及远期预后;同时因患者开放性创伤及术中医源性暴露等原因,手术室感染极易发生。目前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以手术室布局欠缺合理性、手术安排过于密集、无菌操作流程不规范、消毒灭菌方法错误及医疗用品二次感染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总体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接近30%,且护理人员在其中起到关键媒介作用,其中日常护理操作是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即常规护理操作及管理失误是导致医院内感染发生关键因素。细节护理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其主要着眼点在于患者临床需要和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从而达到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的目的。本院在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模式过程中,加强对于护理人员专业理论操作素养考核,对于护理操作细节逐个分化,通过量化考核显著改善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对于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分项量化考核制度有助于日常手术室管理工作开展,在注意严格掌握护理法规掌握及规范自身操作的同时,还加强了护理人员间相互学习及与患者沟通能力。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积极树立护理人员细节管理思想,通过完善宣传和培训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手术室细节管理应用重要性,提高主观能动性;(2)建立质量管理监控网络,成立由主管副院长为组长的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领导小组,自护理部、手术室护士长至以下各级护理人员实现分层管理,并在执行过程中以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作为监控手段,真实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人员有针对性地制订解决方案。

院内感染范文篇7

〔关键词〕院内感染;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管理

虽然当今医院的院内管理较为完善,但院内感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仍有着较高的发生率[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作为与其他科室密切联系,并控制感染的重要部门,其需发放和回收无菌用品,而无菌用品清洗、灭菌及方法等工作环境出现疏漏,无菌用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是导致出现院内感染的常见因素,因此需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2]。为满足无菌高标准要求,探讨无菌管理模式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观察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管理对控制院内感染的作用,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落实无菌管理模式,并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常规管理的时间段作为对照,依时间段划分为无菌管理前后,并随机选择各时间段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常规管理对消毒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无菌消毒规范等知识内容的培训,提升其无菌管理的理论知识水平,确保每一个人都有充分的无菌管理认知能力,对日常再生医疗器械进行集中清洗、灭菌;对工作人员实行分层管理,提升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提升操作的标准度。严格执行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对设备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进行全面落实;合理选择清洗工具,控制材料和耗材,确保无菌物品本身质量。1.2.2无菌管理2019年1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落实无菌管理模式,如下:(1)区域管理,将供应中心划分为不同区域,包含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和一般工作区,可利用门、灭菌设备作为隔离屏障,建立工作区域、设备等管理使用规范,尤其需确保各区人员固定,流程合理;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可采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每日2次,每次1h,且需定期进行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测试;定期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和手卫生监测,确保满足卫生标准[3]。(2)再生医疗器械管理,科室对使用的再生医疗器械需进行初步清洗,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需严格遵循再生医疗器械操作规程进行回收,需分类回收,利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进行冲洗、加酶清洗、去酶漂洗、消毒、上油、烘干等,清洗完成后则立即转入器械包装室,此时需进行器械分类及检查,如清洁度、干燥度及性能,若发现锈迹、不洁净器械则需进行处理后再次清洗,若器械不完整,出现缺损,需更换。针对骨髓穿刺、胸腔穿刺、腰椎穿刺、组织活检针等以一次性使用为主,新针头需利用酶洗涤剂浸泡冲洗,并进行针座与针梗的牢固度、针尖的锋利度详细检查,进行灭菌备用;选配器械时需再次进行器械性能及清洗质量的检查,若发现清洗不合格需退回重洗;密切监测灭菌器,记录灭菌仪器各指标变化,定期进行生物监测,做好记录,针对灭菌后物品需进行严格检查,包含完整性、闭合性、干燥度、化学知识胶条等;无菌存放室需确保清洁度高、维持干燥,空气含菌量≤200CFU·m-3,物体表面含菌量≤5CFU·cm-2,操作人员手含菌量≤5CFU·cm-2;储物架距离地面位置至少50cm,距离墙面至少5cm[4]。(3)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材管理,严格遵循《医院感染管理技术规范》[4]进行验收,依据检验报告验收,且需存留报告;器械储存采用专人专管、专人专放模式,科学控制储存室环境,空气含菌量≤500CFU·m-3,温度保持在18~22°C,湿度为50%~70%,空气干燥,通风良好,储物架距离地面位置至少20cm,距离墙面至少5cm,距离屋顶至少50cm;专人登记需明确物品到货日期、数量、型号、失效期等;采用专人下送管理模式,每日需进行下送车整理,且需重视下送车的消毒、冲洗等,已发放一次性器材不可再回到供应室[5]。

1.3观察指标

测定不同时间段的无菌区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等细菌数量,每月2次,各24次;各时间段均随机抽检器械清洗数量1000份、物品包装数量500份、卫生学检查数量200份和灭菌数量200份作为样本,对不同时间段的重复使用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物品包装不合格率、卫生学检查不合格率和灭菌不合格率等进行比较;统计不同时间段500例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无菌管理前后细菌监测结果比较

无菌管理后,空气、物体表面及工作人员手细菌监测结果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无菌管理前后清洗不合格率及院内感染率比较

无菌管理后重复使用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物品包装不合格率、卫生学检查不合格率和灭菌不合格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且院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社会对医院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医院在相关政策、社会约束及自我管理下,各项服务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医疗设施、医疗技术及医院管理等[7-8]。其中院内感染控制作为提高医院管理质量,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采用何种管理制度和模式成为医院关注重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对无菌要求最高的场所之一,重视对其的无菌管理对控制院内感染有明显作用,管理中可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医院实际情况等落实无菌管理理念和制度,提高无菌效果[9]。除却环境管理和器械管理外,还需重视人员管理,即加强对工作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如工作期间面对各种污染物品,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工作人员加强自身防护具有必要性,严格按照规范加强自身清洁、消毒、着装等,回收器械时避免被锐器刺伤,若手套破损需及时更换,减少意外事件发生。做好对回收物品的清理,使用过的纱布、针线、穿刺针等及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避免遗漏或重复使用[10]。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菌管理后空气、物体表面及工作人员手细菌监测结果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菌管理后重复使用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物品包装不合格率、卫生学检查不合格率和灭菌不合格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且院内感染率也显著低于常规管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开展无菌管理模式对控制消毒供应室空气、物体表面及手卫生细菌数量有较高作用,且对消毒灭菌各环节质量优化效果明显,利于减少院内感染情况发生。综上所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落实无菌管理模式对控制院内感染的作用明显,利于减少消毒供应中心细菌数量,提高工作各环节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燕燕.完善强化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案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4):154-155.

〔2〕朱永红.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3):176-177.

〔3〕刘珍青,李娜,李彦珺.消毒供应室的质量控制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8):53-55.

〔4〕沈延澄.医院感染管理与技术规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卫永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对细节管理的应用价值调查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3):259-260.

〔6〕金雪梅,林美芳.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提高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和控制感染率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9):112-114.

〔7〕王少霞,钟风兰,胡秀琴,等.信息追溯对提高消毒供应室外来器械与植入物管理质量和控制感染率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1):170-171.

〔8〕葛德兴,王春雷.供应室消毒对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2):19-20.

〔9〕季贞君.护理质量控制护理在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7):244,254.

〔10〕於芹.探讨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及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9):186,206.

院内感染范文篇8

【关键词】院内感染漏报原因统计分析

院内感染是严重影响医院管理与医疗质量的重问题,严重制约着医疗质量的提高,是现代医疗技术和医院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院内感染正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已成为医院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有效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工作。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对这项工作的质量控制,加强业务学习,成为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常规预防与重点管理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对8878份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并探讨了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的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随机查阅某院1997~2006年出院病历8878份进行描述性分析。

1.2判定标准

1.2.1医院感染诊断标准①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②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③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④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生后获得的感染;⑤由于诊疗措施激活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⑥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1.2.2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①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②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③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h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④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2结果

2.1医院内感染发生与漏报情况

1997~2006年出院病人9104例,调查8878例,调查率97.52%,发生院内感染819例,上报711例,报告率为86.81%;漏报108例,漏报率为13.19%,漏报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年度漏报率均在20%以下。各年度漏报差异无显著性﹙χ2=4.65,P>0.5﹚,见表1。

表1某医院院内感染漏报率调查结果(略)

2.2漏报原因

由于医生及护理人员对感染知识概念不清、感染后记录不清的65例,占60.19%;缺乏病原学诊断依据的30例,占27.78%;管理机制不健全的10例,占9.26%;其他的3例,占2.78%。

3讨论

某医院1997~2006年院内感染的漏报率为13.19%,比文献报道院内感染率较低[1]。本研究调查院内感染漏报率逐年下降并均未超过20%的卫生部要求。造成漏报的主要原因:①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概念不清、不能准确地掌握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个别医生把院感当作疾病并发症来处理,因此造成漏报[2,3];②管理缺乏力度,有的医务工作者及管理人员只重视院感的发生率,不管院感的报告率,院感率高都主动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院感发生率,对院感漏报没有具体的制度措施,结果造成临床医生产生错误的观念;③基础工作不扎实,缺乏病原学诊断的依据。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变化过程,部分疾病在感染初期是较隐匿的(如前列腺炎增生、糖尿病、泌尿系感染等),医生往往只注意当前诊断,而将菌尿症遗漏;④记录不完整,发生了院感病例后,不作任何记录,开处方到门诊取药就行了,医嘱上有加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用药,却病历上无记录,有的有病程和治疗记录,却无院内感染的诊断;⑤医院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或感染症状被严重的原发病或基础疾病表现所掩盖而致漏诊的原因回顾性调查不能及时发现漏报;⑥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目前大多数医院都采用回顾性调查来了解院感疾病的发生情况,有的病例事后难以调查清楚,漏报不能及时发现也是漏报原因之一。

院感管理工作中,漏报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反应一个医院的感染监督、监测管理水平[4,5],也是检验医院感染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正确性和科学性,因此,在控制院内感染的同时必须控制漏报率。因此建议:①医院行政部门应加强管理,提高院感监测质量,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及护理人员对院感监测的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院感监测方法、诊断标准的知识培训,提高院感诊断水平,使院感监测贯彻到全院整个诊疗过程中;②对一些不明原因发热或感染性疾病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实行院内专家会诊制度,明确诊断,减少漏报病例的发生;③院感科定期与不定期的随机抽查,重点科室的环境每月监测一次,普通科室每季度监测一次,同时疾控中心随时监测;④对院内感染病例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减少使用和滥用抗生素;⑤对主动填报感染病例的临床医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发挥其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胡秀凤,杜秀云.医院感染漏报原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10.

2胡秀凤,杜秀云.医院感染漏报原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10.

3徐小平,马春芳.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原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6):436.

院内感染范文篇9

1.1提高医务人员专业及思想素质

1.1.1护理人员上岗前培训对于刚到岗位的护理人员,面对并不熟悉的护理内容,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根据医院组织的培训进行学习工作,尽快适应护理工作的工作状态。不同手术室培训制度不同,在培训结束后建立考察评价标准,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从理论到思想都得到明显提升。

1.1.2工作中安排带教手术室这种具有高强度、精神高度集中的空间中,护理人员难免会产生紧张情绪,缺少感染常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安排带教则可以对新入职的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和提醒,做出讲解和示范,及时回答不懂的问题。具体为对手术室内环境讲解、对最初培训内容总结、对感染的重要性以及无菌区保护的提醒。

1.2围术期患者看护管理

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水平有着更好的要求,围术期的护理工作也相应提高水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成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手术之前的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手术中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相关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治疗的步骤,在陪护患者的过程中使患者产生安全的心理。体现手术护理的全面性,使满意度大大提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的护理知识有很大程度的更新,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做好围术期的患者看护工作,保证患者处于适合手术的安全状态。

1.3提高手术室无菌质量监控

1.3.1手术室中的无菌保障主要保证手术室及相关联空间中的质量情况以及手术中用到的物品达到无菌的要求,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好防感染管理的基础,也是保证不出现感染事故的先决条件。

1.3.2手术切口防感染保证手术室的清洁和达标的空气质量,手术器械要经过消毒达到标准,医生手上的细菌量也需要达标。全方位的保障手术过程中的细菌量以及无菌空间和设备,使手术顺利安全的进行。

1.3.3手术操作管理在手术医生进行手术之前每一个步骤都是要严格保证无菌隔离的,各个操作都是单独的被隔离的,严格区分区域。每一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手术的无菌效果,影响到患者伤口的感染情况,影响到手术是否成功。

1.4建立核心人员管理制度

核心人员由护士长担当,在对护理人员分配工作时,按照手术的详细情况进行准备,对手术中所用器械和物品等进行合理调度。按照规章制度操作执行,并能够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对待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做好护理工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在对待急诊手术时,要考虑到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长以及当时的工作状态,既保证了年轻护理人员学习锻炼的机会,又能保证手术安全进行。

1.5手术室管理,严格审查防止感染事故出现

在患者手术之前,要求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检查,保证以良好的状态进入手术室。需要检查的项目有:对患者的姓名和病史等基本信息进行核查;检查患者进行手术的手术室准备工作是否完善;检查手术室中的环境情况,保证患者在适宜手术的环境下进行手术;检查医护人员应该消毒的范围和对应时间。

1.6手术室内部的质量管理

对手术室中的无菌区和污染物排放区有明确标识,应该处于完全隔离状态。在术后清理中,要区分清扫工具,并且进行定期的检查、更换。手术间的空气质量也要进行定期消毒。对手术中使用的手术器械,在使用之后要及时更换、消毒。对每一种器械都应该定时检修,专门护理。无菌物品的储藏要严格履行管理制度,放在无菌的储藏室中。对于器械的使用要按照专业人员的指示使用,并且经过定期培训了解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维护知识。手术中一次性的耗费物品要做到及时清理,对于医用耗材要准确登记。对于纱布等使用量较大的用品要集体参与管理,减少浪费现象产生。

2提高院内感染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通过落实上述关于医院感染的管理方法,落实质量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合格率比较,经过改进后,合格率和满意率有所提升,同时,对手术中操作规范知识进行抽查,护士考核的合格率也有明显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结果可以看出,院内感染的相关管理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3结语

院内感染范文篇10

【关健词】综合医院新生儿院内感染易感隐患防控措施

近年来,院内感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新生儿是医源性感染的易感人群,主要由于其免疫系统和各个器官系统功能发育不成熟,另外一些侵入性操作、使用等均可使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由于其具有特殊性,已成为医院内感染工作的重点。我院自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共出院新生儿患儿456例,采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分析统计共发生院内感染20例(4.38%),现就新生儿院内感染易感隐患及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呼吸道感染

发生呼吸道感染包括新生儿肺部感染8例,主要为获得性肺炎,感染率为1.75%。

1.1易感隐患

1.1.1口咽部细菌定植和误吸,口咽部定植菌误吸是患儿获得性肺部感染的最主要隐患。吞咽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时、昏迷带鼻胃管、胃反射抑制、胃排空延迟及胃肠张力下降者则易发生误吸。当吸入菌量大、毒力高时患儿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1.1.2胃液酸度降低,新生儿胃酸浓度减低胃内细菌大量繁殖,胃内细菌引起获得性肺炎的机制可能是直接误吸胃液。鼻胃管大小、营养支持的方法、患儿的体位和胃肠动力是影响胃液吸入的重要因素。

1.1.3呼吸道侵入性操作损害了正常的防御机能,其不利影响包括:(1)损伤鼻腔粘膜上皮和引起炎症反应;(2)削弱咳嗽和纤毛清除功能;(3)刺激气道分泌,氧气囊上方分泌物滞留和下漏;(4)恶化口腔卫生,易并发鼻窦及鼻咽部炎症;(5)导管本身还可以成为细菌粘附繁殖和自鼻腔向后移行的便利通道。

1.1.4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呼吸功能不完善、防御功能不健全,细菌病毒易侵入引起上呼吸道炎症。

1.1.5空气、手、水和食物的污染:(1)空气:新生儿监护室内呼吸治疗器械产生大量带菌气溶尘埃,悬浮运动下能使之进入下呼吸道和肺泡;(2)手:由于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细菌造成医院感染;(3)水和食物,鼻饲饮食很容易引起呼吸道误吸;

1.1.6呼吸治疗器械污染,氧气湿化瓶、液,气囊面罩、雾化器、导管等污染引起。

1.2防控措施:

不断加强和改进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全员强化培训教育,科内医务人员要掌握全面的感染知识,并具备较强的防控意识。认真执行院内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认识,树立高度责任感;建立健全医院感染三级网络责任制,凝有医院感染者,督促留取样本送检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确诊为院内感染病例,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组织监测新生儿所有可凝感染源,找出致病菌,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2.1减少或消除口咽部病原菌的定植和防治误吸:

1.2.1.1喂养过程中尽量减少误吸隐患因素,抬高头部后胃内容物不易反流,而平卧位及保持平卧位的延长是引起误吸的主要原因。鼻饲时,用小号胃管少量持续喂养,鼻饲速度不可过快,鼻饲后,及时清除口腔内容物。

1.2.1.2控制胃内容物的返流,喂完后竖起患儿,不断拍背部,将胃内空气排出。

1.2.1.3小儿胃管勿扭曲、挤压,定期更换,按时消毒。

1.2.2加强基础护理特别是口腔护理,每日3次,根据口腔PH值选择漱口液,PH值<7时,用2%碳酸氢钠;PH值>7时,用2%硼酸水;PH值中性时,用1%~3%双氧水。口腔有溃疡时,用制霉菌素粉沫涂抹口腔,并与鱼肝油软膏交替使用。

1.2.3营养护理:积极适量给患儿补充氨基酸、脂防乳、微量元素,适时注射丙种球蛋白,增强患儿机体抵抗力。必要时输新鲜血浆,进一步增加患儿的体质。

1.2.4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

1.2.4.1洗手:严格按手卫生标准洗手,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保证手的细菌菌落数<10cfu/cm3。洗手是为了消除手部皮肤附着的致病微生物,切断通过手传播感染疾病的途径。经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占30%。

1.2.4.2公用器械的消毒灭菌,每48小时更换1次管道。如果已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应该增加更换管道的频率,减少细菌吸入。氧气湿化瓶液体4小时更换1次,湿化瓶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10小时。

1.2.4.3医务人员必须戴专用口罩、帽子,每4小时更换1次,保持个人卫生,不留长指甲。

1.2.5呼吸治疗机械应严格消毒灭菌,湿化瓶、雾化器、气囊面罩等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10小时,晾干备用。

1.2.6适时吸痰,吸痰过于频繁可导致不必要的气管粘膜损伤,而气道损伤是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吸痰不及时又可造成呼吸道不畅,通气量降低、窒息,甚至发生心律失常,所以适时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

二、脐部感染

本组共发生脐部感染5例(包括人院时脐炎,住院后又感染其它致病菌者),感染率为1.09%。

2.1易感隐患

2.1.1新生儿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免疫系统不成熟,机体抵抗力低等高危因素构成新生儿易感特性。

2.1.2新生儿母婴同室,病房病床多,陪护多,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格,易造成空气污染,而屋内飞沫间的传播难于控制时,易引起交叉感染。

2.1.3与医务人员手、鼻带菌有关。

2.2防控措施

2.2.1改善病室环境,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室温控制在22~24℃,相对湿度55%~65%,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二次,每次60min。或用空气消毒机消毒每日3次,每次3小时。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3次,同时擦拭床头柜、椅、床架、门把手、治疗车及各种监护仪等表面2次/日。患儿出院后,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病室空气消毒采取紫外线照射1小时,或用乳酸熏蒸1小时。晨晚间开窗通风。

2.2.2暖箱、新生儿蓝光照射仪等,是消毒隔离的重点部位,新生儿暖箱温度一般控制在34~36℃,湿度控制在65%~75%。分别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小时,同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胃管按时更换并冲洗消毒管口。使用一次性胃管,隔日更换1次。医务人员进入新生儿监护室应更换隔离衣,带口罩;换尿布、操作治疗前护士应洗手,有感冒及传染性疾病者禁止进入新生儿监护室。严格预防交叉感染。

2.2.3加强健康教育,提倡纯母乳喂养,及时接种疫苗,增强患儿抵抗力,降低陪护率,有感染性疾病者禁止探视陪护患儿。

2.2.4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加强临床病原学分析,提倡应用一种抗生素治疗,减少抗生素联合用药,严格控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2.2.5脐部每日用1%碘酊擦洗1次,并用无菌纱布包扎,如发现患儿有脓性分泌物,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预防交叉感染,控制炎症的发展。

2.2.6缩短住院时间,合理安排病室,减少感染机会,因为住院天数与医院感染有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住院天数越长,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同样发生了医院感染又延长住院天数。

三、消化道感染

新生儿消化道感染是细菌侵入消化道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菌群失调所引起的炎症、腹泻等,本组发生4例,感染率为0.87%,由于新生儿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消化功能差,医院感染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腹泻是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在新生儿病房易引起爆发流行。

3.1易感隐患

3.1.1母乳喂养新生儿前,母亲未用温水擦洗乳头;人工喂养新生儿的奶头消毒不彻底或连续使用;医务人员的手带有肠道致病菌均可引起新生儿患者的消化道感染。

3.1.2新生儿蛋白质或脂肪吸收障碍,抗生素不能合理应用,肠道菌群失调,引起新生儿蛋白质或脂肪吸收障碍。

3.1.3气候骤变,药物反应,易引起新生儿腹泻。

3.1.4鼻饲新生儿的流质温度、浓度及输注速度不准确。

3.2防控措施

3.2.1母乳喂养前要用温水擦洗乳头;人工喂养新生儿奶头用沸水煮30分钟消毒后使用。接触新生儿的手应用肥皂水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医务人员进入监护室要更换衣服、鞋等,戴口罩、帽子,禁止有病的陪护人进入监护室。

3.2.2新生儿消化功能不健全,母亲应忌食辛辣、冷等食物。给新生儿洗澡时间宜短,洗澡后及时在温箱内保暖。换尿布时应避免时间过长,防止受凉,腹部注意保暖。洗澡间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2次,每次60min。澡池一人、一膜、一池、一用、一消毒。

3.2.3调整好鼻饲液的浓度、温度及输注速度,一般鼻饲液温度以40~41℃为宜,过冷易引起腹泻,初起应鼻饲速度慢,10~20ml/h,数量宜小。如发现腹胀应随时调整鼻饲液的浓度、温度和输液速度。由于鼻饲管较细,应经常用温开水冲洗保持其通畅。加强吃奶及鼻饲用具的清洁消毒,确保输注系统各环节不被污染。

四、皮肤软组织感染

发生院内感染3例,感染率为0.65%。临床常见有脓疱疮、药物疹感染等。

4.1易感隐患

4.1.1新生儿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易诱发皮肤感染。

4.1.2皮肤薄嫩,易破损而造成皮肤局部感染,如尿布皮炎等。

4.1.3新生儿用药不当容易引起药物疹,药物疹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感染。

4.1.4新生儿婴儿服、尿布消毒不彻底或有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无菌观念淡漠,在操作治疗过程中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格,婴儿用品混用,可直接或间接造成新生儿皮肤感染。

4.2防控措施

4.2.1加强新生儿皮肤护理,针对新生儿发育特点,在其预防能力尚未完善、抵抗力差的情况下,做好相应护理,如保持体温恒定,每日温开水洗澡,注意皮肤皱折处和外阴部清洗,同时涂抹婴儿粉。婴儿所用浴皂、扑粉、浴巾均为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2.2产后早开奶及纯母乳喂养,使婴儿吃到足够的初乳,以增加自身免疫功能。

4.2.3医务人员应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增强无菌观念,接触新生儿患儿前,必须用快速手消液擦手,勤换尿布严防发生尿布皮炎,所用尿布均应高压消毒。wWw.gWyoO

4.2.4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因用药引起药物疹,应找出引起药物疹的药物,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避免抓破,严防感染。

五、结论

总之,新生儿患儿院内感染要想得到有效的控制,必须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条例》,加强院、科、个人三级监督监测控制网络,认真执行各项院内感染制度,明确各级人员工作职责,强化院内感染知的培训学习。重点抓好新生儿监护室、母婴同室、新生儿穿刺室的消毒隔离工作。医务人员熟练掌握空气消毒,地面消毒,物品消毒的方法。熟知消毒液的浓度、消毒时间,定期做好工作人员体检;缩短住院天数,增加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合理运用抗生素;积极保护患儿免疫机制;加强手卫生及环境清洁卫生工作。落实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控制外源性感染,坚持无菌技术原则,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交叉感染。由于我院严格院内感染管理,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科内医务人员工作到位,职责明确,一年来,未发生新生儿院内感染流行,全年院内感染发病率为4.38%。

参考文献:

[1]董秀华、武淑贤,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25卷第2期。

[2]李嫦珍、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3):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