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0:29:31

优势产业

优势产业范文篇1

丝纺服装产业要整合资源、加强技改、打造品牌。南充自古就有栽桑养蚕的传统,又获“中国绸都”美誉,客观上讲,丝纺服装产业既有一定规模的原料基地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又有成熟的产业工人和管理人才优势。做大做强丝纺服装产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充分调动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改善“散、小、乱”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集群的规模化发展。同时,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能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成传统丝纺服装产业的升级换代。

石油化工产业要延伸产业链条、加速产能扩张。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今年上半年石油化工全行业完成销售收入49.59亿元,同比增长43.55%,成绩可喜。在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深刻背景下,我市炼化企业“老大”南炼化工总厂还要加大重催技改力度,促成燃料乙醇项目建成投产,生物柴油项目开工建设,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同时,推动宏泰生化、兰天化工等一批企业的技改扩能,力推甲醇蛋白、低碳混合醇、乙炔等一系列产品,以此做大做强我市石油化工“蛋糕”。

农产品加工业要建好基地,培育龙头,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南充农产品资源丰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条件好,但由于产业链短、产品加工程度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以致大量的低端产品缺乏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我市要改变手工作坊式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以龙头带动、基地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延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实现“农工互动”,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优势产业范文篇2

我在榆次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战线同仁的帮助和支持下,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农民增收核心,坚持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统揽工作全局,城乡统筹,扭住“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求突破”战略展开工作,突出温室大棚、红枣开发、养殖园区和龙头企业四大基地建设,使全区农业产业化开发有了新的突破。连续12年,榆次的蔬菜生产位居全省之首,面积达到34万亩,年总产量突破11.6亿公斤,其中向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销售7.5亿公斤以上,蔬菜产业占据榆次区农业的半壁江山,被确立为全国首批55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区)之一。丘陵山区形成了全长123公里的红枣林带,面积达30万亩,居全市第一、省内前列,开发大户达到150多户,被确定为全省七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并把榆次的红枣发展模式作为全省的样板大力推广。畜牧养殖也得到了快速的推进,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8万吨,先后建成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已达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特别是我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从国外引进的羊驼养殖落户榆次后,成为我国特种养殖的一个亮点。丰元枣业、绿源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福大绿色食品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加工龙头逐步壮大。河南正龙白象方便面、古船面粉的全面投产,使榆次面粉加工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江苏镇江恒顺精品醋项目和山西金龙鱼油脂加工项目的迅速筹建投产,将引领榆次酿醋和食用油加工业快步跃入全国市场新天地。在城镇化建设中,东阳等8个小城镇列入全省小城镇建设的重点行列,其中东阳镇被列入全国500个小城镇之一、山西35个中心镇之一。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不断提升,越来越接近全面小康的标准。

从2002年我来到区农业局,在农业战线上工作了三年有余,通过农业部门从事领导工作的实践,对如何抓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按照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稳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辟农民增收的多种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抓基地,以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提出“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求突破”的调产战略,经过六年来的不断发展,蔬菜、红枣、养殖已成为榆次农业的三大特色产业,全区农业的粮经比例由2000年的3:1调整为5:4。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种植达5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亿公斤,商品率达85%,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1245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在布局上,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红枣由2001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建成了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为农民人均增收150元,全部进入盛果期,红枣总产量可达6.64万吨,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可增收460元。畜牧养殖:全区肉类总产量16000吨,蛋类总产量12165吨,奶类总产量10000吨,总收入3.25亿元,人均牧业收入496元。在基地扩规模的同时,把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作为提升基地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搭建了优势农产品发展框架,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四大主导产业、12种优势农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和规划。通过区域规划,逐步使我区形成一批优势品种、优势产区: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有10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迅猛,存栏达到6000头;规划实施优势玉米种植面积30万亩。

二是抓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上档升级。在标准化生产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产品和产地的认证工作。2002年前,我区只认证了无公害蔬菜,品种只有3个,面积仅3万亩。到目前,无公害认证产品已发展到3项17种,认证面积达到11.47万亩:蔬菜包括青椒、西红柿、葱头、白菜等15个品种,认证面积10.9万亩;水果认证新红星苹果1700亩,带动了5万亩无公害水果基地建设;红枣认证4000亩。绿色认证也有突破,认证产品已达4个:博瑞乳品、华玉荣香椿、强大饲料、中昌梨枣。博瑞乳品还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创立精品名牌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是抓模式,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益。我区位于晋中市府所在地,距太原仅25公里,非常适合发展城郊农业,尤其是菜篮子农业。为此,从2000年开始白手起家,开展10万亩温室大棚蔬菜重点工程建设,目前面积已达5万亩,亩均效益在1万元左右,是粮田收入的10倍以上。温室大棚建设逐步由平川乡镇向丘陵山区扩张,创造了修文镇“四位一体”温室、东赵乡“双水源四位一体”温室、“连体超大温室”等新型温室。什贴镇李坊村,引入了旱作农业模式,把旱井集雨与温室大棚结合起来,引起了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水利部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山西,乃在华北的丘陵旱垣区,都是一个成功的样板,是旱垣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典范。红枣生产大力推广了“四个一”模式:即,一项矮密丰技术、一座沼气池、一座保鲜库、一座烤房,增效十分明显。奶牛养殖利用世行贷款,走“公司+合作社+园区+农户”的路子,使奶牛养殖规模迅速增长。

四是抓龙头,以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榆次工业园被省级领导评价为全省最好的工业园区,利用园区的品牌优势,我们不遗余力地引进能够消化当地农产品的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不断开拓新的农产品市场。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紫晨醋爽等9家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总投资3.7亿元,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6亿元。白象方便面12万吨项目投产后,年消耗面粉就达8万吨。紫晨醋爽苹果汁、葡萄汁、红枣汁加工项目,可带动红枣等产业的发展。同时,博瑞乳业、山西海玉、华玉香椿、福大绿色食品、丰元枣业等一批加工企业正在兴起。山西海玉食品有限公司,饼干年加工能力达到3.6万吨,能带动7万亩的粮食基地生产。

五是抓服务,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农业产业化发展平台。一是信息体系建设,启动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已建区级信息站7个,乡镇信息站8个,并全部注册应用“一站通”,农村信息员145名,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框架初步形成,并正逐步走向完善,解决了农民获取致富信息、市场信息渠道单一的问题。二是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目前已有东阳蔬菜批发市场等专业、综合市场5家,营销网络辐射华北乃至全国,营销组织发展到20余个,蔬菜营销户达到4000余户,普家乐农村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完成了25个连锁店和100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农产品营销市场体系已基本构建。三是技术体系建设,坚持加强区一级,完善乡一级,充实村一级,提高户一级,全区科技示范户达到了1140户,形成一个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体系。

六是抓转移,以培训就业为突破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想农民富起来,先让农民少起来。2000年前,我区富余农村劳动力至少在5万人以上,极大地削弱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我们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利用“阳光工程”培训、“走出一人,带出一户、搞活一村”等办法,鼓励农民走出家门。仅去年就培训农民工2317人,其中有1900名学员输送到北京、珠海等地就业。全区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万余人。从去年我区农民收入的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是增长的主动力,比上年增加115.52元,增长29.6%,贡献率为26.6%。

在“三农”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离农民群众的愿望、中央、省市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因此,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做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是要转变思路。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中央最近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要真正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统筹发展轨道,就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上来。2003年我区被列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之一,要抓住契机,坚定不移地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

二是要继续扬加工龙头。从理性的角度思考,我们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重要因素之一是因为崛起了一批龙头企业;逆向思维,一些本来具有优势的产品之所以没有做强做大,也是因为龙头企业不强不大。我区在酿造、饲料加工等方面有一些加工亮点,也有如白象方便面、恒顺醋等全国知名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但都与我区的蔬菜、红枣、畜牧养殖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带动示范能力不强。尽快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就成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当务之急。2005年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就是要挖掘我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内部发动,外部引进,吸引工商企业转攻农业,鼓励民营大户发展农业,建设一批加工龙头亮点,力争建成一个大型龙头企业。尽快提高龙头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创新机制,紧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稳定的产销协作以及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模式。

三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技术服务、市场营销、标准监测、执法五大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加大“一站通”的应用力度,加快网络延伸的步伐,在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中介组织、批发市场、经营大户中建立信息服务站,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搞好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传递。技术服务和标准监测体系,组建我区综合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疫情监测网络体系和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做好杂交改良技术推广工作。加紧筹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尽快建成完善高效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市场体系建设要从市场建设、经纪人队伍、专业合作组织入手,一是要强化市场载体建设,就榆次目前的实际而言,应该建一个大型的农业市场,发挥其的带动、提升、辐射等功能,促进产业基地建设;二是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建设,组建各业协会,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闯市场。

四要完善区域优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特色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指导农民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抓好优质农产品特色产业带建设,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态势。

几点建议:

一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投入。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应重点支持旱作农业、小流域治理、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农村能源等项目建设,增强农民增收的后劲。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优势产业范文篇3

一、区传统产业总体发展概况和存在问题

(一)区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现状

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印刷包装、生物医药、化工塑料、机械设备等六大产业是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年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276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74.54亿元。根据年经济普查的数据,区年工业企业数为1349个,从业人员97744人,工业总产值273.36亿元,其中六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基本情况如下表1-1所示:

全区拥有光机电、输配电设备制造等2个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输配电设备制造和外砂潮式工艺毛织服装2个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拥有外砂镇的纺织服装业、新津街道的包装印刷业、珠池街道电力电器专业、龙祥街道日化制造技术创新试点等4个省级专业镇(街道)和3个市级专业镇(街道)。拥有3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驰名商标”、15个“省名牌产品”和37个“省著名商标”。凯撒(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被省经信委评为“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潮宏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冠华薄膜工业有限公司、爱华毛织工艺有限公司被评为“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区六大传统优势产业的骨干企业及主要产品名录见下表1-2所示。

(二)区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区传统优势产业在发展上存在四大问题:

工业企业规模偏小。企业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360家,约占工业企业总数的26.7%,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仅59家。

产业集中度偏低。虽然我区已有2个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但大多数传统产业没有形成大中小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缺乏纵向的专业化分工,导致以分工与合作为纽带的产业集聚效应不高。

产业链条有待优化。大部分产品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技术含量偏低,附加值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传统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研发能力不强,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偏少。

二、总体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发展目标

顺应经济全球化、知识化和消费需求升级趋势以及国际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广泛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现代管理方式,经过五年的努力推动,使区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印刷包装、生物医药、化工塑料、机械设备等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端延伸,促进产业中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相结合,实现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名牌效应显著增强、管理能力显著增强、集聚水平显著增强、节能效果显著增强、经济效益显著增强的战略目标。

(二)发展措施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输配电设备、外砂潮式工艺毛织服装两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和区域品牌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新津街道印刷包装业、珠池街道电力电器业、龙祥街道日化业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步伐。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集团,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龙头作用,发挥龙头企业集聚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

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竞争能力。进一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完善提高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政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促进政府、企业与大型央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技术联盟、产业联盟和标准联盟,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支持传统产业运用国家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开展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力,实现产业升级。

强化品牌战略,提高产业附加值。区已拥有“潮宏基”珠宝、“凯撒”服装、“南牌”电缆、“众业达”电气、“正超”电气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通过品牌建设,企业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要进一步增强政府在培育名牌中的引导作用,营造名牌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对已获名牌称号的产品,要重点扶持,引导使其做大做强,对质量好、规模大的产品要重点培育,争创名牌。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订相关优惠政策,设立区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建立适度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大力支持企业进口先进设备、创建拥有知识产权的品牌和商标、上市融资,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贴息、补助等方式,扶持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低碳节能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鼓励和帮助企业争取省、市各个线条专项资金的支持。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做大做强。

三、重点发展的传统优势产业

(一)机械设备产业

1、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

(1)产业发展现状

区是市机械设备产业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年,全区机械装备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家,实现产值90.7亿元,拥有矢崎汽车部件、众业达股份、南洋电缆、远东轻化、正超电气、金晖隆开关、中南开关等一批年产值数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以及“正超”、“众业达”、“NAN南牌”等一批国内名牌,是科技部、省科技厅认定的全国和省火炬计划“中国输变电设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被省促进产业集群联席会议办公室认定为省级输配电设备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

(2)优势分析

从省和全国的机械设备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区的机械设备产业发展还处于成长阶段。作为工业发展的基础装备产业,未来区的机械装备产业将迎来较大发展,除了提升传统的输配电控制设备制造外,将在智能化输变电设备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清洁高效发电装备等领域有较大发展。同时,在加强电子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的相互融合,以信息技术促进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升级方面也具有较好基础和发展前景。产业的空间集聚,规模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经营是企业组织的发展方向。

2、产业发展瓶颈分析

产业发展缓慢。以传统产品生产为主,与国内外发展趋势脱节。目前区的机械装备产业主要产品是输配电控制设备制造和塑料机械装备制造为主,产品属中低端水平,与国内主要趋向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大型薄板冷热连轧成套设备、大型煤炭综采设备、大型环保装备、大型精密高速数控机床等相比,区机械装备产业的发展仍停留在传统生产阶段,与国内外发展阶段有较大的差距。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总量较少,水平参差不齐。机械装备制造工业企业多数是民营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关键技术、基础研究方面投入不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市场环境不完善,专业人才短缺。机械装备产业市场发育不完善,部分产品进入市场难的问题尚待解决,同行业之间的内部协作不够。另外,虽拥有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但高层次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工人员还是未能满足未来的发展需要。

3、十二五产业发展目标

通过区高端智能输配电设备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一批富有竞争力的重点产品,建立起中压开关及配电柜设备系列、变电站/发电厂综合工业自动化仪表成套装置系列、城乡配电网产品系列、电源系统成套装置以及电缆产品相结合的制造体系。建成若干家规模较大、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主要产品技术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产业化、集群化、品牌化的输配电设备产业基地,加强省输配电设备产业集群示范区的建设。

4、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路线

以“国家火炬计划输配电设备产业基地”、“输配电设备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为依托,以众业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南洋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超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市远东轻化装备有限公司、市中南开关厂有限公司、金晖隆开关有限公司、市兆华电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企业为龙头,引导企业加强合作,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完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引导和吸纳机械设备企业集聚,集中力量扶持发展有基础、有优势、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打造和完善从研发、设计、生产到销售、维修、服务的机械设备产业价值链,迅速壮大生产规模,把区建设成为粤东乃至东南沿海重要的机械设备业基地。

5、行动计划

加强对机械装备产业的扶持和引导。一是选择优势行业、重点产品进行重点扶持。二是积极引导传统装备制造业向现代装备制造业的转型,鼓励部分企业向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和专业机械装备发展过渡。三是积极引导和培育民营企业发展装备制造业特色产品与零部件的生产、以及以各种形式参与装备制造业的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步伐。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一方面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开阔视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和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产权制度和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引导企业积极申报优秀QC小组,抓好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教育培训,推进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加大技术推广服务力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建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重点引进最新科研成果(含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为科研成果在区的孵化、开发与工业化提供相关的服务,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科技立项、成果评价、科技查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技术与管理知识培训、知识更新提高服务。

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扶持工业污染的整治项目,控制和治理企业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等各种工业污染,提高装备制造业文明生产水平。加快节水技术、装备和器具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加速装备制造业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线建设,淘汰落后产品,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扩大产品发展空间。

(二)纺织服装产业

1、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

较好的工业发展基础。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区企业较为集中的产业,在各工业区中集中了100多家外资服装企业。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有:开发生产自有品牌的凯撒公司(国内上市公司)、盈高公司、业盛公司;加工世界名牌如耐克的裕美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中邦公司等。外砂镇的民营毛织服装行业较发达,是传统工艺毛衫名镇,已获“中华毛衫名镇”及“潮式工艺毛织服装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称号,是纺织服装行业主要的优势产业。根据年经济普查的数据,全区的纺织服装生产企业401家,从业人员32966人,年产值54.17亿元。年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111家,产值65.59亿元。

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纺织服装是区的传统产业,其规模位居各产业第二位。全区产品专利申请量超过80件,已获授权60多件,共有纺织服装行业知名品牌50多个,企业先后开发花色品种1万多个,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年获得国内外服装服饰博览会金奖、银奖。纺织服装业的名牌数在全区各行业中排第一位,其中爱华毛织工艺有限公司被评为“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凯撒”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获“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

良好的政策支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企业能不断创新进步,还有赖于政府为企业搭起的优质服务平台。近年来,经过政府的穿针引线,银信部门平均每年向纺织服装行业发放贷款超过6000万元,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资金保证。在政府的扶持下,区外砂镇成立了毛织服装行业协会。政府精心构筑的优质服务平台使企业创新有了更好的软硬环境,也为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打下良好基础。

良好的企业环境支持。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纺织服装企业创造性地把国际流行的时装性和实用性设计糅合到潮汕传统设计理念中来,使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外砂镇独具潮味特色的毛织服装以工艺精细、款式多样而赢得了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外砂毛织业成为服装业的一个突出亮点。企业还面向全国广招各类高层次的管理和设计人才,集中力量研究新材料、引用新设备,使纺织服装产业不断升级,走在国际服装行业的前列。爱华毛织与中山大学联手创办了EMBA课程研修班,的100多名民营、外资企业高层通过这个研修班实现了“充电”和自我增值。

2、产业发展瓶颈分析

研发创新有限。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在服装设计方面缺乏自主的设计风格,多以抄袭、仿版为主,难以形成自己的产品风格。其次,国内外纺织服装行业的高端产品除了注重保暖和美化外还增加了各种特殊功能,此类产品对所使用的材料有严格要求。区的纺织服装行业在新材料的开发上缺乏创新。这两个方面的不足制约了区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

技术含量低。国内外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向着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但区相当一部分纺织服装企业未能充分应用高新技术,自动化程度低、能耗和水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生产工艺落后,阻碍了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

产业链不完整。目前区纺织服装产业已经形成了外砂镇工艺毛衫集群,但集群处在初步阶段,优势还比较薄弱,区域集聚程度与规模不高,缺乏内部专业分工协作及公共服务平台,尚未形成专业市场互动、劳动力资源共享、产业配套完善的集群效应。与纺织服装制造业相配套的服装辅料企业、零配件企业很少。

3、十二五产业发展目标

到2015年,纺织服装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发展方式明显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结构、国际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和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全面提高产业专业化程度、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把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针织内衣、工艺毛衫和家居服饰等的生产基地,并扩大省著名商标和国家、省名牌产品的数量。

4、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路线

培育发展高端成衣、品牌童装等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服装细分行业,加强“潮式工艺毛衫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加快形成纺织服装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服装产业链条和配套,实现从简单加工向深度加工和全过程设计制造升级。加快培育纺织服装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促使资源向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集中,实现资源优势集聚和资源效率提升,发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在产品辐射、技术示范和营销网络等方面的核心带动作用。

5、行动计划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指导小组,由相关的部门负责加强对共建工作的指导协调,制定具体的扶持政策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制定相关的引导性政策措施,明确纺织服装产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指引。

给予配套政策支持。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在关键技术领域、薄弱环节攻关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纺织服装行业的研发设计平台建设,提高纺织服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纺织服装产业改造或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支撑的平台,改造或建设新能源供应、废物集中处理、集中供气、原料供给、节能降耗等配套设施,建设环境友好型传统产业园区。

健全投融资保证体系。加强政、银、企的沟通协调,落实政府、银行信贷合作协议,对符合信贷条件的优势纺织服装产业企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纺织服装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的融资渠道。发挥好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的作用,切实帮助纺织服装企业解决融资问题。鼓励金融机构针对纺织服装中小企业进行业务创新、产业创新,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对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内企业的金融服务和支持。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宣传,大力宣传区政府转型升级纺织服装产业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及扶持政策等,对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中做得好的典型,要认真总结,重点报道,大力推广,积极营造促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

(三)化工塑料产业

1、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

(1)产业发展现状

区化工塑料产业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产值45.43亿元,具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名优产品,主要有“爱思开”、“汉高”、“琪雅”、“飘影”、“锦兴”、“立信”等。产品以其质量档次、技术水平和知名度高而畅销国内外市场,拥有国内名牌1个,省名牌5个,省著名商标2件。

(2)优势分析

区域专业化优势。区已形成龙祥街道日化制造技术创新试点。经过多年来不断创新发展,已形成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和产业关系紧密的产业链。

自主品牌优势。区化工塑料产业注重品牌战略,目前已拥有“琪雅”、“飘影”、“冠华薄膜”等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知名品牌企业。

2、产业发展瓶颈分析

(1)技术发展瓶颈

新材料技术。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研发的、比传统材料性能更加优异的一类材料,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它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但区在新材料这一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工作仍然薄弱;成果的工程转化能力不强,成套工业技术少;新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引进、消化、创新、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能力不足,科研投入少。这也成为区化工塑料产业高新化发展的一大阻碍。

绿色化工技术。化工塑料产业作为区六大传统产业,在给地区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由于节能环保技术开发落后,也给地区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工业污染。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显然是越来越不可行了。这问题也成为了化工塑料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道的一大阻碍。

(2)产业发展瓶颈

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类型大多数相似,行业内竞争压力大,上游的化工产业主要生产化学试剂、药剂、化妆品、洗涤用品等,下游的塑料产业主要生产包装薄膜、塑料片、板材、文具、电线电缆、塑料日用品等。尤其塑料行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塑料制品中低档产品偏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偏少,以通用树脂为原料的产品偏多,以工程塑料为原料的产品偏少。

缺少塑料交易市场,严重制约行业发展。虽然塑料交易量正在逐步壮大,但是仍有很多产品是零散交易方式,并没有发展到集交易、仓储、配送、货运、金融结算、展会于一体的全方位经营模式,不利于行业的整体提升。同时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国际化程度不高。大量的、占行业90%以上的中小民营企业设备则比较落后,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管理水平比较低,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国际知名品牌少,缺乏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国际市场营销渠道建设尚不完善。

3、十二五产业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全区规模以上化工塑料企业工业产值达到60亿元;培育产值上亿化工塑料企业10家以上,上5亿企业2家以上;形成一批国内一流的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化工塑料品牌企业;打造国内知名的化工塑料生产、出口基地。

4、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路线

加快打造中下游精细化工产品重要生产基地。支持爱思开聚苯树脂()有限公司巩固发展聚苯乙烯等优势产品;以飘影洗涤用品有限公司、琪雅实业有限公司、金洁口腔护理用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以龙祥街道日用化学产品专业镇建设为依托,大力吸纳和带动中小化工企业及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形成日用化工产业集群;以锦兴塑胶有限公司、立信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积极培育塑料企业集团,打通塑料产业链,打造区域性塑料生产、加工、机械制造中心。

5、行动计划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提高产业聚集度。加快打造中下游精细化工产品重要生产基地。以市飘影洗涤用品有限公司、市琪雅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的龙头,大力吸纳和带动中小化工企业及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形成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以实施100万吨苯乙烯项目切入点,以此为中心加快向下游发展,支持现有的PS、EPS扩产和规划建设聚苯乙烯、ABS、AS等乙烯系列树脂项目。发展石油化工关键技术专项。加大易回收可降解农膜、高档油墨、新型生物化工产品、高层次的化学试剂助剂、电子化学品、单系列日产400吨以上聚酯等项目的攻关。

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化工塑料的产业链较长,必须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的建设。在即将建设的物流园区中,争取规划建设区塑料专业市场和石化物流区,使行业达到集交易、仓储、配送、货运、金融结算、展会于一体的全方位经营;加快石化工业基地建设,在大力发展石化工业的同时,为配套周边城市的大石化项目,实现差异性发展。建立信息化平台,支持企业创办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在产业园区内逐步建立公共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电子商务平台、创业辅导中心和管理咨询中心等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依靠技术进步,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设备水平,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要加强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占领市场,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未来依托大型石化基地的建设,在化工方面提升化学试剂、药剂、化妆品、洗涤用品等优势传统产品,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保型的精细化工产品。塑料加工技术的发展重点应着重于提高产品轻量化、复合化和功能化三方面的水平,加快包装薄膜、塑料片、塑料日用品、塑料管道、塑料建材等产品的技术转型升级,逐步研发生产新型环保的塑料制品。

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扩大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继续提升“飘影”、“琪雅”等名优品牌的国内外效应,鼓励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努力打造产业集群品牌。大力开拓塑料产品的应用领域,开发大口径高密度聚乙烯缠绕管,开发采用工程塑料和塑料合金生产的,应用于家电、电子、汽车工业等的塑料配件,拓宽市场。加强信息的传递和运用,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推动研究开发和设计水平的提高及工艺技术的变革,通过应用电子商务推动营销、运输等的变革,降低成本,扩大市场。

(四)印刷包装产业

1、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

(1)产业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区印刷包装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基本形成了从印刷、包装装潢、薄膜包装材料、纸张包装材料、油墨到印刷机械、包装机械及印前印后设备制造的一个门类齐全、产业结构紧密且具备高科技技术优势的产业链结构体系。年,区印刷包装产业有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38家,实现产值29.2亿元。目前拥有东南薄膜、黄金叶包装、仁恒彩印、信达彩印、艺宇印刷包装、东田转印、潮之杰印务、冠华薄膜等一批龙头企业,引领该产业发展进步、不断壮大。冠华薄膜工业有限公司2011年获“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

(2)优势分析

区内新津街道的印刷包装企业集群发展,已获得省科技厅颁发的“省专业镇(街道)技术创新试点单位”,成为全省专业百强镇之一,也是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包装印刷生产基地。该街道在胶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柔版印刷和各类包装装潢设计技术,印刷包装机械、印前印后设备制造工艺技术水平,薄膜包装材料、印刷材料制造工艺水平和行业群体规模等方面均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领先位置。区印刷包装产业的独特优势,不仅促进了国内印刷包装产业本身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区内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促使市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印刷包装薄膜生产、批发基地和全国三大印刷基地之一。

2、产业发展瓶颈分析

产业结构不合理,同质化产品过多。区虽然印刷包装企业数目众多,但大部分企业以胶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包装材料、印刷材料为主,产品质量不高、雷同现象较严重,缺乏专业特色产品。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行业和企业的平均利润不高。

缺乏先进管理理念,企业融资渠道受限。区包装印刷产业以中小企业居多,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管理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意识和效率较低、法律和制度意识不强等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另外,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采取谨慎态度,使得融资成为限制中小包装印刷企业发展壮大的难题。

专业人才十分缺乏,限制企业研发创新。区包装印刷业从业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比例较低,且远低于纺织服装、机械、化工、电子等其他行业;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更是十分匮乏。这大大制约了相关企业进行新产品或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技术创新活动。

环境能源问题,挑战印刷包装业的发展。由于技术、管理水平的落后,印刷包装业已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全球性能源与环境问题已引起了包装印刷业的高度重视,成为制约包装印刷业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又一瓶颈。

3、十二五产业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区印刷包装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7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年均递增17.2%。培育形成产值上亿印刷包装企业8家以上,上5亿企业2家以上。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印刷包装品牌企业。打造国内知名的印刷包装生产、批发、出口重要基地。

4、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路线

以东南薄膜科技有限公司、黄金叶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仁恒彩印实业有限公司、信达彩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东田转印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拓展产能形成更为完善的印刷包装产业链。继续保持在胶片印刷、凹版印刷、特种印刷,各类包装装潢设计技术,印刷包装机械制造、印前印后设备制造工艺,薄膜包装材料、印刷材料制造工艺的行业优势;鼓励发展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工程,以数字喷墨技术为突破口,运用高新技术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提升印刷包装装潢质量;围绕绿色、安全、创意印刷,发展相应的技术装备器材。

5、行动计划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引导企业集群发展。落实产业政策指导作用,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行业恶性竞争。加大力度引导区内分散的印刷包装企业集群,形成香烟、食品外包装印刷设计等各具特色、具有优势的印刷包装产业群,构建涵盖原料生产、软包装、纸包装、油墨、制版、印刷包装机械制造和成品生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的上中下游完整产业链。

加强企业现代化管理建设,引导企业进行融资。引导企业积极创新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管理理念促进企业升级。以信息化为重要切入点,大力加强企业现代化管理建设,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在财政扶持上,鼓励和扶持印刷包装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帮助中小企业上规模上档次,落实每年支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和技术改造贴息。

积极培养专业型人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重点招聘、企业自身培训和与国内高校或职业学校进行联合培养等方式,积累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科研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重点发展喷墨印刷、不干胶印刷、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工程,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走绿色环保之路,提倡创意印刷。根据印刷包装产业的发展情况,建立企业环保准入和评估机制。对于污染较大的企业,严格限制进入;定期对企业进行环保评估,规整有污染企业;引进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走绿色环保的发展道路。并积极推进引导印刷包装企业介入文化创意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促使企业转型升级,转向创造的发展道路。

(五)电子信息产业

1、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区电子信息产业十余年来发展迅猛,年均递增速度接近30%,基本形成了以医疗电子设备、电子元器件、重点行业软件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年,区电子信息产业有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12家,实现产值25.45亿元。目前拥有超声电子、超声印制板、航宇电子、天盈信息技术、华仑电子、夏野电器等一批龙头企业,引领该产业发展进步、不断壮大。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带动了区内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促使市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超声医学影像仪器、超声换能器生产、出口基地。

2、产业发展瓶颈分析

产业结构松散。电子信息企业之间产业关联松散、规模不大、缺乏集聚效应,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力不强。

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电子信息企业很多是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滞后,技术依赖度过大,加工类企业所占比重较大。由于劳动密集型、加工型的企业居多,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加上受资金紧缺制约,电子信息产业企业难以更新改造,无法做强做大。

区域面积狭小。难以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群,影响企业间的互相依托、互相集聚作用的有效发挥。

创新人才缺乏、人才结构失衡。目前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人才状况不论从规模、质量、结构等方面亟待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人才与区域产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

3、十二五产业发展目标

到2015年,区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70亿元,年均递增22.4%。培育形成产值上亿电子信息企业8家以上,上10亿企业2家以上。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电子信息品牌企业。打造国内知名的电子信息生产、批发、出口重要基地。

4、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路线

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以万吉工业区为载体,以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超声印制板(二厂)有限公司、高新区航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天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华仑电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市夏野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加快电子信息技术创新步伐,建立健全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强与国内外电子信息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企业间研发协作体系,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标准,力争将我区电子信息产业改造提升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

5、行动计划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引导企业集群发展。落实产业政策,加大力度引导区内分散的电子信息企业集群,形成医疗电子设备、电子元器件等各具特色、具有优势的电子信息产业群,构建电子信息业制造和成品生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的上中下游完整产业链。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推动行业协会的建立,为行业发展提供服务平台。加大政策引导和科研投入,引导企业和高校开展产学研活动,鼓励自主创新,支持企业建设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引导夏野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加快与中科院对“适应性智能家电互联控制系统及其总线技术的研究与实现项目”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及研究。

引导企业创造条件,争取各级政策资金扶持。省经信委将在三年内在全省范围内培育和认定1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优先给予认定企业各项省级财政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协助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争取将天盈、夏野电器等企业的技改项目申报列入省、市技术改造滚动计划,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对新兴产业项目的扶持。

提高招商质量,促进内外资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健全招商引资领导协调机制、责任制和跟踪服务机制,提高招商引资的竞争力。重点引进大型央企、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国内上市公司等大企业,积极引进科技型、效益型中小企业投资。优化招商引资结构,逐步提升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升中介招商、产业招商和园区招商的层次和水平,实现利用外资有效增长。

(六)生物医药产业

1、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

近年来,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基本形成以原料药生产为基础、高端生物工程医药产品为重点的产业结构。年,全区有生物医药类企业15家,从业人数1974人,年产值11.95亿,占全区产值比重4.4%。年规模以上企业9家,产值18.17亿元。主要产品涵盖生物原料药、化学原料药、抗菌素、软膏制剂、微藻产品等,其原料药在粤东四市占有重要地位。依托丰富优质的海洋物产资源,为研发生产高质量海洋生物产品提供了有利先天条件,其中海洋微藻DHA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医药产业的主要企业有金石制药、美宝制药、润科生物、仙乐制药等骨干企业,其中润科生物、金石制药是国内同行业的骨干企业。

2、产业发展瓶颈分析

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端化产品过多。存在生物原料药发展单一、中药工业发展落后等问题;医药工业结构不完善,原料药自给能力低,原料药工业与制剂工业不配套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产品少,大品牌尚未形成,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结合不紧,成果大量外流,缺乏能进入世界主流市场的品种。

专业人才缺乏,企业创新性不足。研发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总体科研投入严重不足,多数医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高新技术在企业生产中应用过程相对缓慢。

3、十二五产业发展目标

到2015年,区生物医药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大幅提升,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例突出。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素质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发展方式明显转变,产品技术含量、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强化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打造国家微藻产业基地。

4、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路线

以生物制药和中药现代化为切入点,着力扶持润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金石制药总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仙乐制药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菌素、诊断试剂、生物制品等。重点发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当今生物医药的高科技领域,致力高技术生物新型药品的研究和开发,大幅提升产品高科技含量;重点攻克中药制药关键共性技术,推进中成药现代化、二次开发及国际化,打造有竞争力的优势中药品牌。

5、行动计划

优势产业范文篇4

科学利用矿产资源,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规划引导、政策激励、项目突破、市场运作、上下联动、有序管理”的发展方针,以提高资源集约和节约利用水平为目标,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技术进步为动力,推进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拉长产业链,实现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利用,培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矿产资源产业体系,把*建成重要的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科学利用铜、钨、稀土、多晶硅、盐等矿产资源,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的基本原则是: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资源、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集中,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优化铜、钨、稀土、盐等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政府在制定规划、规范运作、协调利益、提供服务、改善环境等方面,充分发挥引导、推动作用。

二是坚持招商引资和资本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以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姿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铜、钨、稀土、盐等产业分工与合作。要十分珍惜和抓住当前铜、钨、稀土等行业经营业绩好的机遇,鼓励支持引导核心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上市融资、发行债券迅速做大做强,打造出产业航空母舰,增强主导市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是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与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相结合的原则。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全省铜、钨、稀土、盐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主要途径,全面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发挥自主创新对做大做强矿业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

四是坚持重大项目带动的原则。突出时效、突出水平、突出竞争力,不断地筹备、启动、建设大批铜、钨、稀土等深加工项目,实现重大项目的跟进接替,形成规划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机制,增强全省矿业经济抢占市场和自我扩张的爆发力。

五是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综合考虑国内外矿业的发展趋势,充分分析*及我国矿业经济发展态势和市场环境,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在实施规划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资金、技术、项目等启动条件和产业链方案,逐步分期实施。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延伸产业链,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矿产资源深度加工、应用产品。

六是坚持集约化发展的原则。通过加强行业整合和产业链式延伸,使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向工业园区集中,切实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提高全省矿业经济的行业集中度和集约化发展水平。

七是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在铜、钨、稀土、粉石英、盐等矿产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推广使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采选工艺。在冶炼环节,要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提高污水循环使用次数和废渣的综合利用水平,打造一批具有现代装备和先进工程化技术的绿色企业。

培育壮大铜、钨、稀土、多晶硅、盐等五种优势矿产产业的路径和目标分别是:

铜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按照“上下延伸、双向扩张、粗粮细做”的思路,在稳步扩大铜冶炼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电子行业用铜、家用电器行业用铜、电力电气行业用铜、交通运输行业用铜、建筑行业用铜等五个方向延伸产业链,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把*建成在全国有突出竞争优势、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铜产业基地。到2010年,全省铜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700亿元,铜冶炼能力达到80万吨以上、铜材加工能力超过120万吨(中、高端铜深加工产品比重超过60%)。

钨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按照“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深度加工、形成集群”的思路,以南昌、赣州为中心,在控制钨精矿生产总量和钨冶炼产品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亚微、超细硬质合金,高冲击韧性、高耐磨性硬质合金采掘工具,硬质合金涂层加工工具,硬质合金硬面材料,钨及钨合金材料,硬质合金废料综合回收及低品位复杂矿源冶炼技术等六大系列产品,把*建成全国重要的钨精深加工及新材料基地。到2010年,全省钨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硬质合金生产能力达到8000吨。

稀土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调控混合单一稀土矿产品总量和分离冶炼生产能力,重点发展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储氢材料、中重稀土合金、稀土新材料等五条产业链,把*建成全国性的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深加工产品和钽铌等稀贵金属研发、生产基地。到2010年,力争形成2-3个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全省稀土产业销售收入力争实现100亿元。

优势产业范文篇5

我在榆次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战线同仁的帮助和支持下,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农民增收核心,坚持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统揽工作全局,城乡统筹,扭住“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求突破”战略展开工作,突出温室大棚、红枣开发、养殖园区和龙头企业四大基地建设,使全区农业产业化开发有了新的突破。连续12年,榆次的蔬菜生产位居全省之首,面积达到34万亩,年总产量突破11.6亿公斤,其中向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销售7.5亿公斤以上,蔬菜产业占据榆次区农业的半壁江山,被确立为全国首批55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区)之一。丘陵山区形成了全长123公里的红枣林带,面积达30万亩,居全市第一、省内前列,开发大户达到150多户,被确定为全省七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并把榆次的红枣发展模式作为全省的样板大力推广。畜牧养殖也得到了快速的推进,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8万吨,先后建成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已达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特别是我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从国外引进的羊驼养殖落户榆次后,成为我国特种养殖的一个亮点。丰元枣业、绿源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福大绿色食品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加工龙头逐步壮大。河南正龙白象方便面、古船面粉的全面投产,使榆次面粉加工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江苏镇江恒顺精品醋项目和山西金龙鱼油脂加工项目的迅速筹建投产,将引领榆次酿醋和食用油加工业快步跃入全国市场新天地。在城镇化建设中,东阳等8个小城镇列入全省小城镇建设的重点行列,其中东阳镇被列入全国500个小城镇之一、山西35个中心镇之一。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不断提升,越来越接近全面小康的标准。

从2002年我来到区农业局,在农业战线上工作了三年有余,通过农业部门从事领导工作的实践,对如何抓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按照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稳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辟农民增收的多种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抓基地,以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提出“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求突破”的调产战略,经过六年来的不断发展,蔬菜、红枣、养殖已成为榆次农业的三大特色产业,全区农业的粮经比例由2000年的3:1调整为5:4。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种植达5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亿公斤,商品率达85%,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1245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在布局上,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红枣由2001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建成了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为农民人均增收150元,全部进入盛果期,红枣总产量可达6.64万吨,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可增收460元。畜牧养殖:全区肉类总产量16000吨,蛋类总产量12165吨,奶类总产量10000吨,总收入3.25亿元,人均牧业收入496元。在基地扩规模的同时,把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作为提升基地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搭建了优势农产品发展框架,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四大主导产业、12种优势农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和规划。通过区域规划,逐步使我区形成一批优势品种、优势产区: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有10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迅猛,存栏达到6000头;规划实施优势玉米种植面积30万亩。

二是抓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上档升级。在标准化生产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产品和产地的认证工作。2002年前,我区只认证了无公害蔬菜,品种只有3个,面积仅3万亩。到目前,无公害认证产品已发展到3项17种,认证面积达到11.47万亩:蔬菜包括青椒、西红柿、葱头、白菜等15个品种,认证面积10.9万亩;水果认证新红星苹果1700亩,带动了5万亩无公害水果基地建设;红枣认证4000亩。绿色认证也有突破,认证产品已达4个:博瑞乳品、华玉荣香椿、强大饲料、中昌梨枣。博瑞乳品还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创立精品名牌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是抓模式,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益。我区位于晋中市府所在地,距太原仅25公里,非常适合发展城郊农业,尤其是菜篮子农业。为此,从2000年开始白手起家,开展10万亩温室大棚蔬菜重点工程建设,目前面积已达5万亩,亩均效益在1万元左右,是粮田收入的10倍以上。温室大棚建设逐步由平川乡镇向丘陵山区扩张,创造了修文镇“四位一体”温室、东赵乡“双水源四位一体”温室、“连体超大温室”等新型温室。什贴镇李坊村,引入了旱作农业模式,把旱井集雨与温室大棚结合起来,引起了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水利部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山西,乃在华北的丘陵旱垣区,都是一个成功的样板,是旱垣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典范。红枣生产大力推广了“四个一”模式:即,一项矮密丰技术、一座沼气池、一座保鲜库、一座烤房,增效十分明显。奶牛养殖利用世行贷款,走“公司+合作社+园区+农户”的路子,使奶牛养殖规模迅速增长。

四是抓龙头,以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榆次工业园被省级领导评价为全省最好的工业园区,利用园区的品牌优势,我们不遗余力地引进能够消化当地农产品的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不断开拓新的农产品市场。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紫晨醋爽等9家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总投资3.7亿元,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6亿元。白象方便面12万吨项目投产后,年消耗面粉就达8万吨。紫晨醋爽苹果汁、葡萄汁、红枣汁加工项目,可带动红枣等产业的发展。同时,博瑞乳业、山西海玉、华玉香椿、福大绿色食品、丰元枣业等一批加工企业正在兴起。山西海玉食品有限公司,饼干年加工能力达到3.6万吨,能带动7万亩的粮食基地生产。

五是抓服务,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农业产业化发展平台。一是信息体系建设,启动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已建区级信息站7个,乡镇信息站8个,并全部注册应用“一站通”,农村信息员145名,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框架初步形成,并正逐步走向完善,解决了农民获取致富信息、市场信息渠道单一的问题。二是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目前已有东阳蔬菜批发市场等专业、综合市场5家,营销网络辐射华北乃至全国,营销组织发展到20余个,蔬菜营销户达到4000余户,普家乐农村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完成了25个连锁店和100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农产品营销市场体系已基本构建。三是技术体系建设,坚持加强区一级,完善乡一级,充实村一级,提高户一级,全区科技示范户达到了1140户,形成一个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体系。

六是抓转移,以培训就业为突破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想农民富起来,先让农民少起来。2000年前,我区富余农村劳动力至少在5万人以上,极大地削弱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我们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利用“阳光工程”培训、“走出一人,带出一户、搞活一村”等办法,鼓励农民走出家门。仅去年就培训农民工2317人,其中有1900名学员输送到北京、珠海等地就业。全区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万余人。从去年我区农民收入的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是增长的主动力,比上年增加115.52元,增长29.6%,贡献率为26.6%。

在“三农”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离农民群众的愿望、中央、省市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因此,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做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是要转变思路。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中央最近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要真正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统筹发展轨道,就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上来。2003年我区被列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之一,要抓住契机,坚定不移地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

二是要继续扬加工龙头。从理性的角度思考,我们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重要因素之一是因为崛起了一批龙头企业;逆向思维,一些本来具有优势的产品之所以没有做强做大,也是因为龙头企业不强不大。我区在酿造、饲料加工等方面有一些加工亮点,也有如白象方便面、恒顺醋等全国知名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但都与我区的蔬菜、红枣、畜牧养殖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带动示范能力不强。尽快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就成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当务之急。2005年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就是要挖掘我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内部发动,外部引进,吸引工商企业转攻农业,鼓励民营大户发展农业,建设一批加工龙头亮点,力争建成一个大型龙头企业。尽快提高龙头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创新机制,紧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稳定的产销协作以及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模式。

三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技术服务、市场营销、标准监测、执法五大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加大“一站通”的应用力度,加快网络延伸的步伐,在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中介组织、批发市场、经营大户中建立信息服务站,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搞好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传递。技术服务和标准监测体系,组建我区综合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疫情监测网络体系和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做好杂交改良技术推广工作。加紧筹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尽快建成完善高效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市场体系建设要从市场建设、经纪人队伍、专业合作组织入手,一是要强化市场载体建设,就榆次目前的实际而言,应该建一个大型的农业市场,发挥其的带动、提升、辐射等功能,促进产业基地建设;二是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建设,组建各业协会,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闯市场。

四要完善区域优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特色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指导农民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抓好优质农产品特色产业带建设,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态势。

几点建议:

一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投入。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应重点支持旱作农业、小流域治理、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农村能源等项目建设,增强农民增收的后劲。

优势产业范文篇6

罗田县人民政府

我县版图总面积321万亩,其中林业用地22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6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5.5%,是个典型的山区县,也是个林业大县。通过加快林业产业建设,先后获得了“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和“全国板栗优质丰产标准化示范县”等荣誉,使罗田成为全国有名的“板栗之乡”、“桑蚕之乡”、“茯苓之乡”和“甜柿之乡”。多年来,我县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林业项目工程为依托,以林业科技为支撑,以经济增收为目标,着力推行板栗规模化种植和培植龙头企业,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板栗产业新格局。到目前为止,全县板栗面积已发展到82万亩,2004年板栗总产量突破6000万斤,年创系列产值4.8亿元,分别占罗田农业总产值和罗田生产总值的39.6%和17.7%。板栗对罗田财政收入和农民纯收的贡献率分别达32.5%和32.6%,板栗已真正成为罗田强县富民的一大支柱产业。在抓板栗产业发展上,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发挥区域特色,实行规模化种植

罗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于板栗生长,群众自古以来就有栽种板栗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板栗是罗田的一个特色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把板栗作为林业的一大主导产业来抓,并抓住了全国板栗商品基地县建设和国家大别山科技扶贫的机遇,开始加快板栗了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从90年代初开始,我县充分利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和“林业绿色致富工程”等林业项目工程的带动,迎来了我县板栗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县委、县政府理清发展思路,把板栗摆上罗田三大支柱产业之首,当作罗田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把加快规模化种植作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重点来抓。按照“扩大规模、扩充优势、壮大基地”的原则,先后出台了种苗补助、造林补助、税费补助和贴息补助等扶植政策,并不断稳定现有林权,明晰产权制度,进一步解放了广大群众思想的束缚。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壮大,规模化发展造就了一大批高效板栗基地、高产量栗园和高收入家庭,全县已建成300亩以上连片基地600个,年产量过500万斤的乡镇6个,年产量过20万斤的村78个,年产板栗3000斤以上、收入过万元的农户达2000多户。罗田板栗也一跃成为全国板栗生产第一县。

二、依靠科技增效,推行标准化生产

近年来,全国各地板栗生产发展十分迅速,河北的迁西县、河南的罗山县也都是板栗生产大县,我们本省、本市的许多地方板栗产业发展也较快,这样势必是一场占领市场的竞争。要在竞争激烈的板栗市场上抢占先机,就必须在提高品质和质量上下功夫,在标准化生产上求突破。因此,在实现规模优势的基础上,我县始终把依靠科技、提质增效作为提高档次、打造精品的一件大事来抓。

一是严格执行生产标准。专门组建了板栗生产办公室,制订了《板栗标准化生产实施细则》,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在区域种植上,建成了罗九、罗胜、318三条20万亩以上的百里板栗长廊。在品种分布上,建成了县北晚熟品种区、县中优质中熟品种区和县南早熟品种区三大商品特色区,形成了“六月暴”、“浅刺大板栗”、“桂花香”、“羊毛栗”、“乌壳栗”、“红光油栗”、“八月红”、“九月寒”等8大系列优良品种。并通过对不同生长区域和品种探索和完善更精细的管理技术,因地制宜,因种制宜,在确保板栗稳产高产的同时,力求做到品种多而不乱、总量增长质量不下降,通过标准化生产力拔市场头筹。

二是组织板栗科技攻关。我们通过建立板栗科研所和标准化实验基地,每年投入科研经费近50万元,联合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张力田、罗振荣等国内知名专家通过科技攻关,成功完成了“降低板栗空苞率增产技术”、“板栗增雌去雄技术”等17项课题,取得了11项科研成果,其中有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通过开展科技攻关,打破了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使板栗产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我们还广泛开展国内与国际间技术交流合作,国内的迁西县,日本、美国、以色列、韩国、法国等板栗专家与我们建立了联系,并先后来我县考察交流生产和加工技术,达成了在品种资源、生产技术上开展合作协定,建立优势互补的长期合作关系。

三是健全科技服务网络。我们按照“完善县级,充实乡级,健全村级”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三级板栗科技服务体系。以县板栗生产办公室为中心,每个乡镇成立了技术推广站和板栗生产协会、加工协会,全县板栗专业科技人员达到180人,吸纳会员近5000人。通过举办大别山农民科技节和板栗食品交易会等多种形式,利用成人文化学校、农校等多种载体,先后举办了板栗生产经营培训班480多期,培训栗农近15万人次;组织编印《板栗科技》等科普书刊、资料20多种,印发25万册,免费发送到基层干部和栗农手中。通过科技辐射,全县95%以上的栗农都掌握了从育苗、栽培、嫁接到储藏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秋施肥,冬修剪,春嫁接,夏喷硼,一年四季防病虫”成为广大栗农的自觉行动,科技对板栗产业的贡献率达50%以上。

三、坚持市场运作,推进产业化进程

发展板栗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占领市场份额,保持竞争优势。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要保证我县板栗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把产业化的文章做足。通过狠抓板栗的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展龙头企业,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功能化专业市场,从而做到以规模求突破,以龙头促发展,以市场增效益。

一是培植龙头企业。通过以县板栗食品厂为基础,联合全县181家加工企业,组建了罗田县板栗食品集团公司。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山东绿润集团、辽宁君澳食品公司、天津新中大贸易公司等知名企业,成立了罗田绿润食品有限公司、君澳食品开发公司、栗之都现代食品开发公司等三家大型板栗食品加工企业。全县板栗年加工能力达1万吨。其中,罗田绿润公司一期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计划投资5000万元的二期改造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中南地区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板栗加工企业。

二是狠抓产品开发。近年来,我县加大了科技攻关和产品开发力度,逐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开发领域也由板栗食品加工扩展到栗苞壳等副产品的加工,先后研究开发了食品、饮料、食用菌、化工四大系列,板栗酱、甘露煮、速冻肉、栗羊羹、板栗蜜饯、板栗粉、栗心巧克力、栗蘑、栗壳栲胶、栗苞固型炭等十多个新产品。

三是做大专业市场。定期举办国际板栗食品交易会,扩大罗田板栗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罗田板栗精品名牌。投资2000多万元,在全县建成了大别山板栗市场交易中心和12个乡镇专业市场,使我县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板栗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同时通过网络罗田板栗信息,并在广州、深圳、上海、南京等大都市设立销售窗口,使得我县板栗产品广销各个省市区,出口欧美、日本、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去年板栗出口创汇达到500万美元。

四是优化市场环境。县委、县政府把服务板栗产业发展作为考核县直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县直各部门也把支持服务板栗产业作为当尽之责。林业、科技、科协等部门大力提供技术服务,财政、计划、金融、扶贫等部门大力提供资金支持,宣传、供销、外贸、商业等部门大力提供信息和市场服务,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大力提供市场管理服务,形成了全社会支持服务板栗发展的大合唱。同时,做到政府抓服务而不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作用,通过交易会、展销会、订货会、信息会等形式,用市场手段指导板栗生产和经营活动。

四、展望发展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

罗田打造板栗经济强县的基本思路是依托特色建基地,依托龙头活产业,依托科技提品质,依托市场增效益。为进一步把罗田的板栗产业做大做强,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今后五年板栗发展的“三个一”目标:即到2008年,全县板栗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产量过1亿斤、系列产值过10亿元,构筑起经营机制比较完善、利益联结关系比较稳固的板栗产业链,把罗田建成名副其实的全国板栗生产大县、加工大县、贸易大县和经济强县。

一是坚定发展目标,加快推进速度。罗田板栗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发展潜力,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抢占市场制高点。继续鼓励企事业单位、板栗生产大户、城镇工商户、外来投资者及其他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板栗产业建设,依法保护经营者的收益。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落实板栗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促进土地向板栗基地的合法流转。

优势产业范文篇7

我在榆次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战线同仁的帮助和支持下,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农民增收核心,坚持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统揽工作全局,城乡统筹,扭住“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求突破”战略展开工作,突出温室大棚、红枣开发、养殖园区和龙头企业四大基地建设,使全区农业产业化开发有了新的突破。连续12年,榆次的蔬菜生产位居全省之首,面积达到34万亩,年总产量突破11.6亿公斤,其中向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销售7.5亿公斤以上,蔬菜产业占据榆次区农业的半壁江山,被确立为全国首批55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区)之一。丘陵山区形成了全长123公里的红枣林带,面积达30万亩,居全市第一、省内前列,开发大户达到150多户,被确定为全省七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并把榆次的红枣发展模式作为全省的样板大力推广。畜牧养殖也得到了快速的推进,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8万吨,先后建成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已达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特别是我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从国外引进的羊驼养殖落户榆次后,成为我国特种养殖的一个亮点。丰元枣业、绿源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福大绿色食品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加工龙头逐步壮大。河南正龙白象方便面、古船面粉的全面投产,使榆次面粉加工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江苏镇江恒顺精品醋项目和山西金龙鱼油脂加工项目的迅速筹建投产,将引领榆次酿醋和食用油加工业快步跃入全国市场新天地。在城镇化建设中,东阳等8个小城镇列入全省小城镇建设的重点行列,其中东阳镇被列入全国500个小城镇之一、山西35个中心镇之一。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不断提升,越来越接近全面小康的标准。

从2002年我来到区农业局,在农业战线上工作了三年有余,通过农业部门从事领导工作的实践,对如何抓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按照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稳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辟农民增收的多种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抓基地,以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提出“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求突破”的调产战略,经过六年来的不断发展,蔬菜、红枣、养殖已成为榆次农业的三大特色产业,全区农业的粮经比例由2000年的3:1调整为5:4。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种植达5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亿公斤,商品率达85%,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1245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在布局上,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红枣由2001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建成了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为农民人均增收150元,全部进入盛果期,红枣总产量可达6.64万吨,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可增收460元。畜牧养殖:全区肉类总产量16000吨,蛋类总产量12165吨,奶类总产量10000吨,总收入3.25亿元,人均牧业收入496元。在基地扩规模的同时,把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作为提升基地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搭建了优势农产品发展框架,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四大主导产业、12种优势农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和规划。通过区域规划,逐步使我区形成一批优势品种、优势产区: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有10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迅猛,存栏达到6000头;规划实施优势玉米种植面积30万亩。

二是抓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上档升级。在标准化生产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产品和产地的认证工作。2002年前,我区只认证了无公害蔬菜,品种只有3个,面积仅3万亩。到目前,无公害认证产品已发展到3项17种,认证面积达到11.47万亩:蔬菜包括青椒、西红柿、葱头、白菜等15个品种,认证面积10.9万亩;水果认证新红星苹果1700亩,带动了5万亩无公害水果基地建设;红枣认证4000亩。绿色认证也有突破,认证产品已达4个:博瑞乳品、华玉荣香椿、强大饲料、中昌梨枣。博瑞乳品还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创立精品名牌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是抓模式,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益。我区位于晋中市府所在地,距太原仅25公里,非常适合发展城郊农业,尤其是菜篮子农业。为此,从2000年开始白手起家,开展10万亩温室大棚蔬菜重点工程建设,目前面积已达5万亩,亩均效益在1万元左右,是粮田收入的10倍以上。温室大棚建设逐步由平川乡镇向丘陵山区扩张,创造了修文镇“四位一体”温室、东赵乡“双水源四位一体”温室、“连体超大温室”等新型温室。什贴镇李坊村,引入了旱作农业模式,把旱井集雨与温室大棚结合起来,引起了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水利部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山西,乃在华北的丘陵旱垣区,都是一个成功的样板,是旱垣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典范。红枣生产大力推广了“四个一”模式:即,一项矮密丰技术、一座沼气池、一座保鲜库、一座烤房,增效十分明显。奶牛养殖利用世行贷款,走“公司+合作社+园区+农户”的路子,使奶牛养殖规模迅速增长。

四是抓龙头,以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榆次工业园被省级领导评价为全省最好的工业园区,利用园区的品牌优势,我们不遗余力地引进能够消化当地农产品的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不断开拓新的农产品市场。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紫晨醋爽等9家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总投资3.7亿元,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6亿元。白象方便面12万吨项目投产后,年消耗面粉就达8万吨。紫晨醋爽苹果汁、葡萄汁、红枣汁加工项目,可带动红枣等产业的发展。同时,博瑞乳业、山西海玉、华玉香椿、福大绿色食品、丰元枣业等一批加工企业正在兴起。山西海玉食品有限公司,饼干年加工能力达到3.6万吨,能带动7万亩的粮食基地生产。

五是抓服务,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农业产业化发展平台。一是信息体系建设,启动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已建区级信息站7个,乡镇信息站8个,并全部注册应用“一站通”,农村信息员145名,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框架初步形成,并正逐步走向完善,解决了农民获取致富信息、市场信息渠道单一的问题。二是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目前已有东阳蔬菜批发市场等专业、综合市场5家,营销网络辐射华北乃至全国,营销组织发展到20余个,蔬菜营销户达到4000余户,普家乐农村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完成了25个连锁店和100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农产品营销市场体系已基本构建。三是技术体系建设,坚持加强区一级,完善乡一级,充实村一级,提高户一级,全区科技示范户达到了1140户,形成一个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体系。

六是抓转移,以培训就业为突破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想农民富起来,先让农民少起来。2000年前,我区富余农村劳动力至少在5万人以上,极大地削弱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我们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利用“阳光工程”培训、“走出一人,带出一户、搞活一村”等办法,鼓励农民走出家门。仅去年就培训农民工2317人,其中有1900名学员输送到北京、珠海等地就业。全区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万余人。从去年我区农民收入的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是增长的主动力,比上年增加115.52元,增长29.6%,贡献率为26.6%。

在“三农”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离农民群众的愿望、中央、省市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因此,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做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是要转变思路。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中央最近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要真正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统筹发展轨道,就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上来。2003年我区被列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之一,要抓住契机,坚定不移地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

二是要继续扬加工龙头。从理性的角度思考,我们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重要因素之一是因为崛起了一批龙头企业;逆向思维,一些本来具有优势的产品之所以没有做强做大,也是因为龙头企业不强不大。我区在酿造、饲料加工等方面有一些加工亮点,也有如白象方便面、恒顺醋等全国知名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但都与我区的蔬菜、红枣、畜牧养殖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带动示范能力不强。尽快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就成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当务之急。2005年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就是要挖掘我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内部发动,外部引进,吸引工商企业转攻农业,鼓励民营大户发展农业,建设一批加工龙头亮点,力争建成一个大型龙头企业。尽快提高龙头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创新机制,紧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稳定的产销协作以及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模式。

三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技术服务、市场营销、标准监测、执法五大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加大“一站通”的应用力度,加快网络延伸的步伐,在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中介组织、批发市场、经营大户中建立信息服务站,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搞好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传递。技术服务和标准监测体系,组建我区综合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疫情监测网络体系和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做好杂交改良技术推广工作。加紧筹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尽快建成完善高效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市场体系建设要从市场建设、经纪人队伍、专业合作组织入手,一是要强化市场载体建设,就榆次目前的实际而言,应该建一个大型的农业市场,发挥其的带动、提升、辐射等功能,促进产业基地建设;二是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建设,组建各业协会,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闯市场。

四要完善区域优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特色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指导农民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抓好优质农产品特色产业带建设,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态势。

几点建议:

一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投入。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应重点支持旱作农业、小流域治理、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农村能源等项目建设,增强农民增收的后劲。

优势产业范文篇8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榆次区自20*年提出并倡导以来,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有效地促进了全区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动力。今年以来,我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推动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新格局的尽快形成,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下面就我区发展“一村一品”的基本情况、经验体会、问题困难及发展意见等,报告如下:

一、我区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成效

从20*年开始,在省、市的直接关怀、支持和帮助下,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按照“平川蔬菜上设施、丘陵红枣加果仁、畜牧特色抓奶牛、水果科技增效益”的结构调整思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效。据统计,从20*年实施“一村一品”以来,全区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余家,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村近100个(其中蔬菜专业村21个,水果专业村10个),带动近3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60%以上。农业产业化进程进程加快,蔬菜、红枣、养殖、农产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步入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区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年开始,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打破了1997年以来增长幅度在5%左右低水平徘徊的落后局面,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先后被授予省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区)、省级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区)称号。

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年以来,我区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壮大规模农业的重要手段,改变以往适应性调整的路子,着力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品种做纽带,重新布局产业,充分发掘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我区农业的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粮食种植突出优质玉米、传统小杂粮(谷子)等,玉米从20*年前的16万亩左右,猛增至34万亩左右。瓜菜突出延秋茄果类蔬菜、温室大棚菜的蔬菜瓜果类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种植达5.1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亿公斤,商品率达85%,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1245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在布局上,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林果业上,突出抓好红枣的规模扩张,由20*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建成了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全部进入盛果期,红枣总产量可达6.64万吨,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可增收460元。畜牧业上,先后建成了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总产值3.5亿元;突出抓好奶牛养殖基地,奶牛养殖从微到大,规模达到7649头,正在建设张庆、修文、郭家堡万头奶牛养殖基地。

二是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农业增收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20*年以来,我区农业结构调整由过去主要抓产业和产品为主,转向突出抓“一村一品”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加速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的格局。按照《晋中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出的建设“两区三带”特色产业总体框架,重点培育12种优势农产品。规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形成了“三线四片”优势区域,即,108国道沿线18万亩、榆长公路沿线10万亩、太旧高速公路沿线6万亩,茄果类蔬菜优势区15万亩、结球叶菜类蔬菜优势区5万亩、根茎类蔬菜优势区5万亩、设施类蔬菜优势区5万亩。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优势区面积达到25万亩,有11万亩进入挂果期。

优势产业范文篇9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通过关键指标分析、因子分析、区位商分析等方法,对其优势产业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定工业中的优势行业及潜在的优势行业。同时,针对这些优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其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

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选取规模以上工业37个大类行业进行优势行业的分析评价。对于贵州省工业中优势产业的选择,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评价:

(一)工业部门各行业的关键指标分析

1.规模分析。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是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水平以及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对贵州省2007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其总产值和增加值排名前十大行业见表1。

2.经济贡献分析。利润总额是评价工业行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衡量行业管理水平和成长发展能力最主要的指标。税金总额反映工业行业对国家税收的贡献程度。从业人员数反映了工业各部门对解决贵州省人口就业所做贡献。通过对贵州省2007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其利润总额和税金总额以及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排名前十大行业见表2和表3。

3.科技投入分析。工业行业的研究开发经费(R&D经费)占总研究开发经费的比重反映了各工业行业的科技实力。通过对贵州省2007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其研究开发费排名前十大行业见表4。

以上关键指标显示,各指标的前十大行业所占比重基本在80%以上,说明集中度很高,优势体现明显。从三个方面总体看,贵州省传统的优势行业如电力、饮料、烟草、煤炭、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化工和医药等行业基本处于各指标的前十位中。除此之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两行业基本处于前十大行业靠后的位置。

(二)因子分析

优势产业的选择是一个多因素、多准则的决策问题,根据文章所设置的优势产业选择原则,收集了大量衡量产业水平的指标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到各行业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排名前十位的行业见表5。

从各行业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看,传统优势产业中烟草、电力、饮料、有色冶金和医药等行业在前十位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非金属矿采选、食品制造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等五个行业也居前十位。

(三)区位商分析

分析区域分工优势常用区位商(LQ)来测定。选择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这三项指标进行区位商分析,得到排名前十位的工业行业见表6、表7、表8。

结果显示:工业增加值区位商中有7个行业LQ>1,分别是烟草、饮料、电力、医药、有色冶金、煤炭和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区位商中有8个行业LQ>1,分别是烟草、电力、饮料、煤炭、有色冶金、医药、化工和黑色冶金行业;利润总额区位商中有9个行业LQ>1,分别是饮料、非金属矿采选、有色冶金、烟草、医药、食品制造、化工、电力和煤炭行业。这表明贵州省这些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具有比较优势。

综合三个方面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传统的优势行业仍占主导地位,电力、饮料、烟草、煤炭、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化工和医药等行业基本处于各项指标的前列。此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食品制造等行业基本处于靠前的位置,表明具有一定发展潜力。

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资源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加工型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大。如采掘业中的煤炭行业和有色冶金、黑色冶金行业。这些行业产业层次低,经济关联度差,比较效益难以发挥,使得贵州省长期扮演东部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角色,加工工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

轻工业偏轻。“两烟一酒”作为贵州省传统优势产业,是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拥有独特资源条件下形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发生很大变化,消费结构和观念的改变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给其烟酒产业带来极大冲击。

新的比较优势产业尚待培育。除了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外,新的比较优势产业还亟待扶持和培育。

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一)调整工业结构,重点是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贵州有丰富廉价的电力资源,与丰富的煤、磷、铝资源组合在一起,有利于建立以煤、磷、铝开发和深加工为特色的原材料工业体系。必须研究开发出能发挥资源优势、对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煤化工、磷化工、铝加工等新技术、新工艺、新项目,根据市场需要,以资源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努力提高技术含量。

(二)注重节能降耗,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贵州省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是能源大省、资源大省,担负着“西电东送”的重大任务,产业结构中高耗能行业比重较大,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一些高耗能行业现阶段属于贵州省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但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其优势条件将不断恶化以至丧失,因此在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节能降耗,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三)依托资源比较优势,突出发展特色经济

贵州具有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资源,并且组合条件良好。要想尽快将自然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按照市场需求选择资源开发重点,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同时对资源进行深度加工,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加工方向及程度,获得较高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刘公远.黑龙江省发展优势产业的基本对策.商业经济,2008(8)

2.贵州统计年鉴(2002-2008)

优势产业范文篇10

我在榆次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战线同仁的帮助和支持下,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农民增收核心,坚持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统揽工作全局,城乡统筹,扭住“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求突破”战略展开工作,突出温室大棚、红枣开发、养殖园区和龙头企业四大基地建设,使全区农业产业化开发有了新的突破。连续12年,榆次的蔬菜生产位居全省之首,面积达到34万亩,年总产量突破11.6亿公斤,其中向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销售7.5亿公斤以上,蔬菜产业占据榆次区农业的半壁江山,被确立为全国首批55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区)之一。丘陵山区形成了全长123公里的红枣林带,面积达30万亩,居全市第一、省内前列,开发大户达到150多户,被确定为全省七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并把榆次的红枣发展模式作为全省的样板大力推广。畜牧养殖也得到了快速的推进,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8万吨,先后建成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已达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特别是我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从国外引进的羊驼养殖落户榆次后,成为我国特种养殖的一个亮点。丰元枣业、绿源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福大绿色食品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加工龙头逐步壮大。河南正龙白象方便面、古船面粉的全面投产,使榆次面粉加工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江苏镇江恒顺精品醋项目和山西金龙鱼油脂加工项目的迅速筹建投产,将引领榆次酿醋和食用油加工业快步跃入全国市场新天地。在城镇化建设中,东阳等8个小城镇列入全省小城镇建设的重点行列,其中东阳镇被列入全国500个小城镇之一、山西35个中心镇之一。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不断提升,越来越接近全面小康的标准。

从2002年我来到区农业局,在农业战线上工作了三年有余,通过农业部门从事领导工作的实践,对如何抓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按照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稳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辟农民增收的多种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抓基地,以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提出“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求突破”的调产战略,经过六年来的不断发展,蔬菜、红枣、养殖已成为榆次农业的三大特色产业,全区农业的粮经比例由2000年的3:1调整为5:4。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种植达5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亿公斤,商品率达85%,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1245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在布局上,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红枣由2001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建成了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为农民人均增收150元,全部进入盛果期,红枣总产量可达6.64万吨,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可增收460元。畜牧养殖:全区肉类总产量16000吨,蛋类总产量12165吨,奶类总产量10000吨,总收入3.25亿元,人均牧业收入496元。在基地扩规模的同时,把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作为提升基地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搭建了优势农产品发展框架,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四大主导产业、12种优势农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和规划。通过区域规划,逐步使我区形成一批优势品种、优势产区: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有10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迅猛,存栏达到6000头;规划实施优势玉米种植面积30万亩。

二是抓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上档升级。在标准化生产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产品和产地的认证工作。2002年前,我区只认证了无公害蔬菜,品种只有3个,面积仅3万亩。到目前,无公害认证产品已发展到3项17种,认证面积达到11.47万亩:蔬菜包括青椒、西红柿、葱头、白菜等15个品种,认证面积10.9万亩;水果认证新红星苹果1700亩,带动了5万亩无公害水果基地建设;红枣认证4000亩。绿色认证也有突破,认证产品已达4个:博瑞乳品、华玉荣香椿、强大饲料、中昌梨枣。博瑞乳品还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创立精品名牌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是抓模式,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益。我区位于晋中市府所在地,距太原仅25公里,非常适合发展城郊农业,尤其是菜篮子农业。为此,从2000年开始白手起家,开展10万亩温室大棚蔬菜重点工程建设,目前面积已达5万亩,亩均效益在1万元左右,是粮田收入的10倍以上。温室大棚建设逐步由平川乡镇向丘陵山区扩张,创造了修文镇“四位一体”温室、东赵乡“双水源四位一体”温室、“连体超大温室”等新型温室。什贴镇李坊村,引入了旱作农业模式,把旱井集雨与温室大棚结合起来,引起了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水利部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山西,乃在华北的丘陵旱垣区,都是一个成功的样板,是旱垣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典范。红枣生产大力推广了“四个一”模式:即,一项矮密丰技术、一座沼气池、一座保鲜库、一座烤房,增效十分明显。奶牛养殖利用世行贷款,走“公司+合作社+园区+农户”的路子,使奶牛养殖规模迅速增长。

四是抓龙头,以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榆次工业园被省级领导评价为全省最好的工业园区,利用园区的品牌优势,我们不遗余力地引进能够消化当地农产品的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不断开拓新的农产品市场。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紫晨醋爽等9家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总投资3.7亿元,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6亿元。白象方便面12万吨项目投产后,年消耗面粉就达8万吨。紫晨醋爽苹果汁、葡萄汁、红枣汁加工项目,可带动红枣等产业的发展。同时,博瑞乳业、山西海玉、华玉香椿、福大绿色食品、丰元枣业等一批加工企业正在兴起。山西海玉食品有限公司,饼干年加工能力达到3.6万吨,能带动7万亩的粮食基地生产。

五是抓服务,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农业产业化发展平台。一是信息体系建设,启动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已建区级信息站7个,乡镇信息站8个,并全部注册应用“一站通”,农村信息员145名,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框架初步形成,并正逐步走向完善,解决了农民获取致富信息、市场信息渠道单一的问题。二是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目前已有东阳蔬菜批发市场等专业、综合市场5家,营销网络辐射华北乃至全国,营销组织发展到20余个,蔬菜营销户达到4000余户,普家乐农村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完成了25个连锁店和100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农产品营销市场体系已基本构建。三是技术体系建设,坚持加强区一级,完善乡一级,充实村一级,提高户一级,全区科技示范户达到了1140户,形成一个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体系。

六是抓转移,以培训就业为突破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想农民富起来,先让农民少起来。2000年前,我区富余农村劳动力至少在5万人以上,极大地削弱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我们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利用“阳光工程”培训、“走出一人,带出一户、搞活一村”等办法,鼓励农民走出家门。仅去年就培训农民工2317人,其中有1900名学员输送到北京、珠海等地就业。全区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万余人。从去年我区农民收入的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是增长的主动力,比上年增加115.52元,增长29.6%,贡献率为26.6%。

在“三农”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离农民群众的愿望、中央、省市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因此,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做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是要转变思路。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中央最近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要真正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统筹发展轨道,就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上来。2003年我区被列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之一,要抓住契机,坚定不移地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

二是要继续扬加工龙头。从理性的角度思考,我们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重要因素之一是因为崛起了一批龙头企业;逆向思维,一些本来具有优势的产品之所以没有做强做大,也是因为龙头企业不强不大。我区在酿造、饲料加工等方面有一些加工亮点,也有如白象方便面、恒顺醋等全国知名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但都与我区的蔬菜、红枣、畜牧养殖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带动示范能力不强。尽快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就成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当务之急。2005年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就是要挖掘我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内部发动,外部引进,吸引工商企业转攻农业,鼓励民营大户发展农业,建设一批加工龙头亮点,力争建成一个大型龙头企业。尽快提高龙头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创新机制,紧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稳定的产销协作以及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模式。

三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技术服务、市场营销、标准监测、执法五大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加大“一站通”的应用力度,加快网络延伸的步伐,在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中介组织、批发市场、经营大户中建立信息服务站,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搞好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传递。技术服务和标准监测体系,组建我区综合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疫情监测网络体系和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做好杂交改良技术推广工作。加紧筹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尽快建成完善高效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市场体系建设要从市场建设、经纪人队伍、专业合作组织入手,一是要强化市场载体建设,就榆次目前的实际而言,应该建一个大型的农业市场,发挥其的带动、提升、辐射等功能,促进产业基地建设;二是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建设,组建各业协会,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闯市场。

四要完善区域优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特色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指导农民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抓好优质农产品特色产业带建设,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态势。

几点建议:

一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投入。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应重点支持旱作农业、小流域治理、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农村能源等项目建设,增强农民增收的后劲。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