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2:29:07

引力范文篇1

下面就介绍六个绝佳方法,让你的陈述更富吸引力。

舍弃PPT

用PPT来做演讲报告实属普遍,但这真的是表达你自己想法的最好方式吗?用PPT的最大弊端是它将你紧紧束缚住了——你不得不按着屏幕上写好的来说。听众们看着幻灯片,根本不需要听你在讲什么。大多数用PPT的陈述报告总是有大量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信息也过多,这实在枯燥无聊。试着将你的想法压缩成几个点,然后直接表达出来。看着你的听众,对着他们讲话,用少数几张甚至完全不用幻灯片。用你的直接和热情来代替PPT。

发自内心的表达

没有什么比激情更能说服人了——所以,对于你的想法持有激情吧。个人经历和强烈的情感总是比干巴巴的事实和数据更能吸引你的听众。当然,你也可以将你的个人情感赋予数据支持,这样会更好。但是,从你个人开始,你要注意的是怎样将这个经历跟自己产生联系的同时还要跟你听众产生联系。从个人经历延伸到跟听众的生活与职业息息相关的报告,是有趣而富有力量的,也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富有幽默感

许多演讲者对讲笑话总是感到害羞,觉得自己的笑话会得不到任何回应,不过这确实值得一试。听众一般会比较欣赏那些愿意去取悦他们的演讲者,而不是那个在台上做简单陈述的人。仔细选择好你笑话的台词,多排演几次,记个时间,这样你再讲时就能满怀信心了。自嘲性质的笑话总是保险的。开开会场上有名气的几个人的玩笑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之前要先问过他们。还有,跟种族、性有关或富有攻击性的笑话则要回避。

边走边讲

不使用PPT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你不用一直待在讲台上,不停地按着鼠标。你可以在讲台上来回走动。当你走动时,一定要直视台下的听众,确保与他们有眼神接触。这种方式可以传送出的活力和说服力是躲在讲台后怎样也不可能做到的。

变换你的音调

许多演讲者在讲话时都很单调——从头到尾一模一样的节奏,一模一样的声量,一模一样的音调。要是你能在演讲过程中变换你的声音,听众们一定更感兴趣。你的音调一定要丰富而清晰——时而大声时而轻柔都是必要的。有时候,最有力的观点可以用非常轻柔的声音表达出来的,伴随着听众的呼吸声让他们接收。而一个演讲者最有力的却又常常未被充分利用的武器,就是暂停。适时的运用暂停可以使关键信息达到预期的效果,赋予冲击力且印象持久。

引力范文篇2

G值大小应受一下几个方面影响

推论1在空间中,这种特殊实体的密度(这种密度在宇宙较小尺度上是均匀的,而在大尺度上是不均匀的,宇宙不同区域可以有不同密度)。

推论2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在足够小尺度上的排布,(可将这种尺度称为λ尺度)

还必须说明的是G值与物质密度在某个范围成一定比例,当物质密度极大时就会引起G值发生变化(例如黑洞)其中,第一个推论很容易推得。

在这个模型中,原本单一的引力被定义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即两个物体分别受到一组大小不等的推力,毫无疑问,A到B的距离等于B到A的距离,而所谓“引力”则是这两组推力之差的效果合成。

针对推论2可以这样解释:建立系统1和2

(AB之间连线CD之间连线与两系统重心位置连线互相垂直)

A与B,C与D之间的距离在λ尺度内,两系统距离为K(K远大于λ值)

设当系统1、2各只包含一个基本粒子在K距离上的引力大小为F,毫无疑问,当上述系统各包含两个粒子时,引力应变成2F。

根据推论2,G值与组成物质基本粒子在足够小尺度上的排布密切相关

(A、B之间连线,C、D之间连线与两重心位置连线相重合,在这种情况下,1、2系统之间引力不再是2F,而变成F)

继续对上述模型进行推广

系统1和系统2各由N个粒子组成,H为与系统1和系统2重心位置的连线相垂直的平面。

把系统1和系统2中的粒子沿与两系统重心连线平行的方向投影到H平面上,可以在H上得到2N个点,但也许这2N个点中存在点与点重合的现象,所以在平面H上只能看到少于2N个的点,当点重合现象越严重,G值变小越明显,必须指出的是,同一系统中两个在平面H上投影重合点之间距离必须在λ尺度内,上述推论才能成立。

如果上述式子成立,为什么我们难以测量G值变化?回答是,看似实实在在的物质实际上是十分“空旷”,能满足上述条件的点的个数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物理学界1986年在真空自由落体试验时得到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时羽毛竟然比铁球先着地,于是有人做出了如下结论“正在下落的物体不仅受到重力的作用,还有一个较小的与重力相反的`排斥力`的存在,这种力被称为超负载力或反引力,但如果承认G值是变化的,就无须引入超负载力,因为羽毛与铁球的材料不同,在λ尺度上,基本粒子的排布也不同,应当存在一个极其微小的差别

而G=mgH=1/2•at²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羽毛可以先落地。

在大密度物体中任意两个基本粒子间距离都有可能达到λ尺度,则G值可能逐渐减小。

通过一些途径可以改变某些物体在λ尺度的结构,如磁场、温度、则可改变G值,换言之,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减小,但不可能减小到0。

当改变温度或放入磁场时,物质质量并未改变,而在λ尺度上排布发生改变导致所受重力发生变化,可以得出,温度升高,物体重量会变轻,温度降低,物体会变重,永磁体相吸重量变重,永磁体相斥重量变轻.还必须指出的是,本文所构建的理论消除了牛顿理论与伽利略理论在引力方面产生的逻辑矛盾。

引力范文篇3

美国科学家质疑“万有引力定律”,中国科学家的反映是“基本定律”不容质疑。问题是“引力定律”是否是基本定律?基本定律又是什么涵义?基本定律就一定精确吗?

北京青年报2001年5月18日有一篇名为《万有引力失灵了吗?》的报道(见网站《当代物理——物理论文集》的“国外新闻”栏目),我看了此报道之后,有感而发此篇议论。我认为从表面意义上的角度,美国的科学家与中国的科学家的提法都对。实际上美国与中国的科学家都把引力定律当作了“基本定律”,如果不把它当作“基本定律”,美国科学家也就不质疑它了;既然是确定的“基本定律”,中国科学家当然认为不容质疑了,而要寻找其他的解释。[人的思维有一个缺点,一旦在现象事实方面有与原来理论有冲突(反常)的地方,为了保护原来的理论——也就是被科学哲学称为“范式或科学研究纲领”,就必然要寻找其它的理由来解释。]问题在于引力定律是不是基本定律,如果不是,那我们为什么把它当作基本定律来运用。

基本定律就是理论体系的“公理”定律,是思考的出发点,是逻辑的原始出发点——原始大前提,不是由其他定律推导出来的定律。而我认为引力定律不是基本定律,理由有二:

其一,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定律是其三定律。而其三定律没有包含“重力”方面的内容,作为“重力”方面内容的补充,不得不把引力定律当作基本定律来运用了。实际上,引力定律是牛顿三定律的(概念上的)“导出”定律,因为由于自由落体是加速运动,从其第一第二定律为出发点(牛顿力学理论真正的“范式或科学研究纲领”。一定要注意,牛顿第二定律是其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从而认为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也是由于外力造成的,于是,就“发现”了万有引力。所以,引力定律不是基本定律。

其二,仅从引力定律公式产生的过程角度来看,在牛顿时代以前及同时代,其他许多人已经得出了“太阳系”(仅仅在此范围)行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依距离太阳平方反比分布规律(真正的经验公式,不是基本定律)。由于牛顿发现了地面上的重力(重力加速度)与“太阳系”中的卫星及行星公转的“向心力”(还是牛顿三定律的“范式”)是同一性质(是伟大的发现),(然而把此同一性质当作同一种“力”——错误的转化开始了。)再下一步,又依重力大小还与表现重力的物体(地面上的)的质量有关系,同时又把“平方反比律”人为“加”上了质量(中心质量,实际上是太阳的质量。),引力定律产生了。然后,问题又转化了,抛开了“中心质量”与地面上的“质量”的区别后,引力开始“万有”了。于是,在我吃饭的时候,我饭桌上的“烧鸡”与我也就有了“引力”(可不是因为我饿了,烧鸡对我有吸引力的“力”)。引力定律中的“平方反比律”本来是“宇宙”(太阳系)中的现象范围,就无形地被人为地扩大到了“一切”的范围,这是人的思维的错误。仅从此角度,就说明了“引力定律”仍是经验公式,不是基本定律。把一定范围的经验规律人为地无限扩大,有时可以产生“伟大”的发现,但是,同时又是风险极大的“发现”,非常容易造成极大的认识错误。这也就是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证伪主义”能够可以成立且有“用武”的地方。因为,我们人的思维的归纳(经验)语言(不仅仅是语言,也是认识。)一般都用“所有格”。

美国科学家说在宇宙尺度水平上,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不再有效,也就是说“万有引力定律”存在局限性,只在一定条件下成立。实际上是说反了,“万有引力定律”恰恰是在宇宙尺度(太阳系尺度)上有效。在我们与我们饭桌上的“烧鸡”之间,恰恰没有一点“效”。有效不等于精确,因为“引力定律”是经验公式。引力定律仅在“九大行星”范围内“精确”(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平方反比律”就是由此得出的。在“冥王星”轨道之外,或在“水星”轨道之内,就不一定绝对按平方反比律。所以,“先驱者11”、“伽利略”以及“尤利西斯”等探测器偏离按照“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是很正常的。如果把此“偏离”现象当作另外的什么莫名其妙的“力”在起作用,则是不正常的,这是我们思维的“不正常”。

经验公式不一定精确,是不是理论的基本定律就一定精确了?这要从什么角度来看了。基本定律是“人为”规定的,当然在理论内部是精确的了。但是,基本定律如果要运用到实践中去,一般的来说,必须经过“经验命题”这个中间环节,才能与现象世界建立“联系”,所以,同样不会是“精确”的。牛顿惯性定律是基本定律,产生它的“经验命题”是“同一质量同一初速度的物体阻力大则运动的距离短,阻力小则运动的距离长。”所以,我们把牛顿惯性定律运用到实践中去,就得通过此“经验命题”来与现象层次建立联系。因为我们不可能看到“物体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永远地做匀速直线运动”。

引力范文篇4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2、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及卫星问题.

3、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并用所学知识解释(我国近几年在航天事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如: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风云一号、风云二号、神州一号、二号、三号等).

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或自制教具展示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方法,渗透科学发现与科学实验的方法论教育.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过程,使学生了解卡文迪许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攻克难关、战胜困难的.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过程设计:本节是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主要通过例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

二、教学过程:

(一)讲解例题

例题1:已知地球的半径为,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在赤道上空有一颗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通讯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解:关于同步卫星的知识请学生回答:

1、同步卫星的周期是24h;

2、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等;

3、同步卫星必须在赤道上空;(追问学生为什么?)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在解决此题时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和充分理解,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卫星绕地球的轨道。

例题2:已知地球的质量为,地球的半径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求万有引力恒量是多少?

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学生在解决此题后,教师提出问题:

1、万有引力恒量是谁首先测量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补充说明:卡文迪许是最富有的学者,最有学问的富翁,并对卡文迪许加以较详细的介绍。

亨利·卡文迪许是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的一生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许这位科学家在生活中不是一个出色者,但在科学研究中不愧为一颗闪亮的明星。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许生于法国尼斯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英国公爵的后裔,因为他的母亲喜欢法国的气候,才搬到法国居住。当卡文迪许两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由于早年丧母,他形成一种过于孤独而羞怯的习性。

2、万有引力恒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

教师可用展示扭秤实验的图片并详细解释有关物理问题。(教学建议中有资料)

需要注意两个地方:

(1)两个1千克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很小,他是如何解决的?

(2)力很小读数如何解决的?

3、测量的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和单位?

4、在现实生活中,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我们无法观察到呢?为什么?请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

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完成以下的探究活动.同时在完成题目1的基础上分组自行设计一种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方法.

引力范文篇5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做了大量有关于引力的试验或观察,例如,超负载力的发现和通过天文观测得出宇宙在加速膨胀的结论。

现在的引力理论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但如果从相反的角度看待引力,建立一个新的模型似乎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里必须提到“布朗运动”。这是布朗通过观测植物花粉粒发现其无规则运动,爱因斯坦在1905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花粉的无规则运动实际上是花粉颗粒受到各方向液体分子不平衡的撞击作用造成的,同样在关于引力的这一模型中也有类似的问题,在看似虚无的真空中应当存在这一种特殊的实体,这种实体应有两个基本的特性:

1、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它的分布是均匀的,而且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它分布的密度是不变的。

2、任意一个这种实体在任意时刻向任意方向运动的概率相等。

如果将一个物体置于充满了这种特殊实体的背景中,这种特殊实体给了这个物体一种“推力”,与布朗运动不同的是,这个物体在任意方向上受到的力都是等大的,物体应保持受力平衡状态,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两个物体A和B都置于这一背景中,A和B之间隔一段距离(O1O2分别为物体A、B重心)。

直线L经过A、B两个物体重心,由于空间背景中的特殊实体具有前面提到的两种特性,可证得在除了直线L的方向上,物体任意方向上受到的力都是相等的。

例如,在直线T方向上(T经过物体重心Q)

Q点在右方和Q点左方的直线部分都分布有这种特殊实体,Q点以左的直线部分可以是无限长的,Q点以右的部分也是如此,又实体在T直线上分布均匀,也就是说在直线T上,Q点以左和Q点以右的数量一样多。

由性质2可得在任意时刻在直线T的方向上,物体受到向左和向右的推力大小是相等的,这可以推广到任意方向上。

回到图2,在直线L所处方向上被分成3个部分,O1点以左O1O2之间和O2以右物体A在O1点以左受到一个向右的推力,在O1O2之间受到一个向左的推力。

物体B在O2点以右受到一个向左的推力,在O1O2之间受到一个向右的推力,极其重要的是,O1点以左和O2点以右的直线部分可以是无穷大的,而O1O2之间的距离则是有限的,根据之前的推论可以导出O1点以右所受的向左的推力大于O1点以左受到的向右的推理,物体B也如此。

由于这两组力是不等的,所以A与B有相互靠近的趋势,表现出“引力”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模型中,引力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使物体相互吸引的力,而是两组推力之差。

也就是说,引力不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不再是B的施力物体,B也不再是A的受力物体,这种力不来自于对方,而来自于在物体周围的特殊实体,由于n(n≥2)物体的存在造成背景密度的起伏,产生各个物体重心连线方向上推力不平衡的现象。

上述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一些问题:

1、为什么引力可以用无限速度传播

牛顿理论中,物体之间的吸引力依赖于他们之间的距离,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移动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所受的力就会立即改变,换言之,引力效应必须以无限速度传播,为了避免与狭义相对论的矛盾,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将引力所产生的效应理解为空间弯曲。

但在本文模型中,可以从另一角度解释,因为引力不再是两物体之间单一的相互吸引的力,引力不需要从物体A传递到物体B,或从物体B传递到物体A。当n(n≥2)个物体存在于空间中,就会造成一种特殊实体的密度起伏,物体周围的这种实体就会给物体以推力,而这并不需要一个引力传递的时间,只要物体存在,背景密度就会起伏,而且施力物体不是其他物体,而是这个物体周围的特殊实体。

引力范文篇6

Electromagneticforceandattractionunification

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Yunnan650018

YunnancloudUygurgroupelectricitymetercompanyYunnanderivebenefits655338

Abstract:Thisarticletakeexperimentasthefactbasis,theshowingelectromagneticforceistheattraction,theattractionisalsoanelectromagneticforce,isonlythesizeisdifferent

Keyword:Attractionrepellingforceelectromagneticforce

一、概述:

目前,宇宙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力,是它们把散沙般的基本粒子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力从本质上都可归结为四种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引力、强力、弱力已统一为引力,只有电磁力与引力没有统一。本文通过实验证明电磁力衰减后则变成了引力,引力增大后变成电磁力,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引力即是万有引力,即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引力。

电磁力为电力与磁力的统称。表面上看二者毫无关系,通过大量实验和事实证实表明,电磁力是引力,引力也是电磁力。从二者公式形式上看:

F引=Km1*m2/r2

F电=Gq1*q2/r2

非常相似,假如两个相等(质量和电荷)的物体在一定距离内,电磁力与引力相等,即:

Km1*m2/r2=Gq1*q2/r2

q/m=√K/G

荷质比就是一种物体的电荷与质量之比。不同的物体有不同荷质比,也就有大小不同的引力,即相同质量的物体其万有引力大小不同,实验证明比重大的金属小,比重小物体的引力大。万有引力与荷质比有很大关系。

二、实验:

2.1、引力与电磁力

摩擦是两个物体相互运动始建由于凹凸不平产生的一种现象。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为:

F摩=uxN

有了摩擦力会做功,

E摩=F摩XL

产生热量和电磁力,产生的能量是消耗物质而形成的。

E=△m*C2

E=E热+E电

绝缘物体吸引悬挂在空中的小物体,是引力的作用。

F引=Km1*m2/r2

绝缘物体与毛皮摩擦后,绝缘棒能吸引小物体就是静电力的作用。

F电=Gq1*q2/r2

引力的吸引距离比静电力吸引距离小得多(在同样大小力的情况下)。

2.1.1、将一小物体(薄金属片、纸片、纸和金属混合纸、),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分别用竹制品(筷子)、木板、金属、高压绝缘材料、纸片、土块、石头等大物体去接近悬挂在空中的小物体时,发现小物体被大物体吸引,物体质量越大、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大,即引力的作用,且不同的材料物体质量相同其引力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其中金属的引力最小。

F引=K1Km1*m2/r2

K1:不同物质K1的值是不同

2.1.2、用塑料棒与毛皮摩擦,摩擦过的塑料棒会吸引悬挂在空中小物体,使小物体与塑料棒接触一下后,再用塑料棒去接近小物体,看到小物体被塑料棒排斥,再用大物体接近小物体,大物体会将小物体吸引,吸引距离比引力大,小物体与其它任何接触后,引力迅速降低,与引力的吸引距离一样长,小物体与其它物体接触后表示将能量泄放,力的性质不会改变。使小物体不具有能量。电磁力变成了引力。该实验说明引力产生的物体,能量增加,引力转换电磁力,物体能量减少,电磁力转换成引力。

共振是一个很普通的物理现象,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外力的频率与物体本身固有频率相等时,物体发生共振。共振时,物体吸收最小,输出能量最大。各种不同的物体,有各种不同的共振频率,共振频率与物体特性、大小、形状有关。所以塑料棒与毛皮摩擦产生能量大。

2.1.3、将小物体用细线悬挂在空中,用与毛皮摩擦过塑料棒接近小物体,电磁力第一次小物体表示为吸引力,第二次塑料棒接近小物体时,表示为排斥力。说明带电体与不带电体接近时表示为吸引力,同性相斥。

2.1.4、用同一材质分成小、中、大三个物体,中物体是10倍以上小物体,大物体是5倍以上中物体。用细线将三个物体悬挂在空中,将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依次去接近小、中、大三个同材质的物体,第一次三个物体均表示引力,第二次小物体表示引力,中物体-会为引力,一会为排斥,大物体始终为引力。将塑料棒摆放一段时间,电磁力衰减,再去接近三个物体,细线有时表现引力、有时表现为斥力,小物体和大物体都表现为排斥力,经过多次接触后,大物体和细线表现为引力,小物体表现都是排斥力的现象,(引力与排斥力,与物体和引力的具体情况所决定),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表示为排斥力。多次换小物体的材质,依次实验,其结果都是一致,电磁力能吸引任何物体。

用细线将质量不一、材料性质不同的片状物体悬挂在空中,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近悬挂在空中的片状物理,发现片状物体在引力的作用下,

会偏离垂线一定角度θ1。不同材质同质量、同材料不同质量的

物体,在引力的作用下,片状物体偏离垂线角度大小是不同

的。而且有尖端效应。本文以塑料棒为物体进行分析,

如图1所示

1、从力学角度分析:θ1

F引=K材1*K材2*G*m1*m2/r2塑料棒

在图1中mg

F引=mg*Sinθ1图1

用同-根塑料棒与毛皮摩擦产生电磁力(与其它物

体摩擦产生的电磁力小,摩擦即产生电磁力,又

产生热量)。在同一实验装置中、同-条件下,可

以看到,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物体)吸引片状

物体偏离垂线的角度θ2,如图2所示。θ2

在图2中带电塑料棒

F引=mg*Sinθ2

mg

mg

F电/F引=mg*Sinθ2/mg*Sinθ1图2

=Sinθ2/Sinθ1

设A=Sinθ2/Sinθ1

则有:F电=A*F引

一定质量的片状物体与带电塑料棒接触一下,

脱离塑料棒,当带电的塑料棒再接近时,该片状

物体表现为排斥力,而其它质量的片状物体都表

现为引力。如图3中

θ3

F排=—mg*Sinθ1

F排/F引=Sinθ3/Sinθ1

带电塑料棒

设A1=Sinθ3/Sinθ1mg

F排=A1*F引mg

图3

设小物体的质量为m那么中物体的质量为10m大物体的质量则为50m。用细线将三个物体悬挂在空中,任何一个物体都会吸引小物体m,物体吸引小物体是一个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F引=F物体*L物体

F物体*L物体=—F小物*L小物

同样,用塑料棒与毛皮摩擦,摩擦过的塑料棒会吸引悬挂在空中小物体、中物体、大物体也是是一个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大小相等。只是引力的吸引距离远小于电磁力的吸引距离。

F小物*L小物=—F电*L电

和F物体*L物体=—F小物*L小物

则有—F小物*L小物=F电*L电

F电*L电=F物体*L物体

F电=F物体*L物体/L电

L物体>>L电

A=L物体/L电

故F电>>F物体

F电=A*F物体=A*F引

F表示力L:吸引距离

2.1.5、将小塑料棒中间开个孔,用细线的一端穿小孔,另一端悬挂。与毛皮摩擦过小塑料棒悬挂在空中,待静止不转时,用玻璃、纸、金属、竹子、木块、土块、石块、草等任何物体接近它,小塑料棒都会发生偏转,且尖端的引力大。

2.1.6、将与毛皮摩擦后的绝缘棒悬挂在空中,用小木片、小竹片、金属、棉花、塑料、10KV绝缘热缩管、380V电缆绝缘层与绝缘棒接触,大、中、小物体都会吸引绝缘棒。

2.1.7、将金属薄纸、普通纸分别做小物体、大物体等,用细线将这些物体固定悬挂在木棒上,悬挂在木棒上还有长短不一的各种细线。

用800瓦转速为600转/分的电钻夹住玻璃棒、塑料棒、竹棒、木棒旋转,用棉手套、皮手套、纸、塑料分别与上述棒料摩擦,摩擦到手感觉发热为止,停止摩擦,然后用摩擦过的棒料分別去接近悬挂在木棒上的各种物体,发现大物体、细线每次表现为引力现象(吸引),只是小物体第一次表现为吸引,第二次则表现为排斥力。当电力消耗到一定时,小物体也表现为吸引力。多次实验结果一致:

减少减少

引力排斥引力

增加增加

用土块、石头、金属、橡胶制品、玻璃棒、塑料棒等任何一种物质去接近小物体、细线、大物体均表现为吸引现象。

2.1.8、用磁铁南、北极、直流2500V正、负两极接近小物体都是吸引力。用其它物体接近小物体时也同样表现为吸引力。

2.1.9、釆用药疗时,用调压器调整药疗电压,一根线放在泡脚药水中,另一根线用手拿着,另一只手调整调压器的输出电压,调到一定电压时,线吸住手,,最后将导线甩断才脱悼危险。

2.1.10、高压静电除尘装置中的正极或负极有一极是接地的,接地电阻是0.5欧以下,在装置中正负两极都吸引同样多、同组份的灰尘。这说明电磁力是引力,只是比引力大得多而矣。

2.1.11、将细线、小物体、大物体用线悬挂起来,用塑料管、纸片、金属片等物体接近悬挂的物体,有引力现象存在。悬挂的物体不动,塑料管、纸片、金属片等物体离悬挂物体一定远的距离不动。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放在以塑料管等物为中心、小物体对称的位置运动,近时,悬挂的物体被塑料管等吸引,远时不吸引。反复多次现象不变。这说明电磁力与引力互相迭加,是同-种力。

2.1.12、与2.1.11实验条件一样,用金属片、纸片等物体一端接近悬挂的物体,金属片等物体不会吸引悬挂的小物体,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放在另一端一定距离,发现金属片等物体会吸引悬挂的小物体。

2.1.13、与2.1.11实验条件一样,将螺丝刀放在悬挂物体与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之间,发现螺丝刀会排斥悬挂的细线、小物体。

2.1.14、用UJ33D▬3型数字电位差计、数字万用表测量物体自由落体与地面碰撞时,电压的变化值,碰撞时刻电压读数变化很大,从毫伏级突变到十几伏。碰撞也是很常见的物理现象,大家知道,碰撞之间有能量之变化,同时也有电压的变化。

2.1.14、引力是电磁力,那么土、石头、水等任何物体都应有电压!用UJ33D▬3型数字电位差计、数字万用表测量土壤、石头、水等物体的电压,同一个参考点,数据如下:

松土:0.035~0.097V0.031~0.012V0.010~0.012V

水下土:0.060~0.100V0.060~0.070V0.050~0.080V

水边土:0.058~0.064V0.090~0.120V0.042~0.055V

石土:0.150~0.140V0.013~0.100V0.150~0.090V

测量结果表示,土壤表面上的电压与参考点的深度有关,土壤、水、植物、石头、水泥块任何两点都有电压,且是南正北负。地球是由土壤、水等各种物质组成。只要物质之间的电阻大于一定数值,物体之间就存在电压。地球是一个带电体,地球所带的电荷高达五十万库仑水平,带电体周围则有电场,在电场中的物体则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说明了引力是电磁力,电磁力是引力。

根据大量科学测试可知,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带电体和磁体,通常带了稳定地带负电荷50万库仑左右,而地球上空存在一个带正电的电离层,这两者之间便形成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它们之间的电压为300KV左右。晴天时在地面附件的电场强度为120V/m。

上面的电磁力只是比引力大一些,引力比电磁力小一些而矣。

三、电磁力是引力的工业证据

1、静电除尘装置广泛应用于锅炉的尾气除尘,将锅炉尾气中碳、硫、磷等各种颗粒除掉,锅炉尾气进入静电除尘前的温度不超过150度。尾气进入正、负极之间的电场中,颗粒物质获得电或电离,然后颗粒向相反极板运动,在极板上获相反的电荷中和,则有正、负两极板上的物质是各不相同,事实上两极板上的物质是一模一样,沒有区别。

2、10KV电压会吸引地面上的灰尘:

对35KV的变压器做试验时,用500V的橡胶导线接10KV电压引入电压互感器,导线放在有灰尘的地面上,通上35KV高压电压时,接10KV的导线会吸引周围各种灰尘。

3、具有阴极射线管(显像管)的设备,在开机时刻,显像面会吸引塑料、草、粉尘、细金属等任何一种物质。

四、电力与引力关系:

电力是电荷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电荷周围有电场,电荷之间的力是通过电场而传递的。电力与电荷的多少成正比,与电荷间的距离成反比。磁力是磁铁之间或磁铁与铁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磁力是通过磁场相互作用的。整个宇宙、地球都是一个大磁场。

电磁力是电力与磁力统称,引力是物体之间存在吸引力,是通过引力场而相互作用的。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间的距离成反比,电力与引力关系是:

F引=AF电

4.1、电力与引力:引力通过摩擦变成电力,电力衰减变成引力

4.2、磁力与电力

电力与磁力是不相干,但它们是可以转换的,磁场与导体相互运动会产生电力,通有电流导体周围有电场和磁场,磁场是磁粒子的集合,磁粒子是磁场最基本的粒子。电场是吸粒子的集合,吸粒子是引力场的基本粒子。

引力、电力、磁力的关系是:

摩擦线圈

引力电力磁力

衰减相互运动

引力是电磁力,电磁力是引力,数学公式如下:

引力的公式是:F引=Gm1m2/r2

电磁力的公式:F电=Kq1q2/r2

二者相互转为:F引=AF电

A是个系数因物体不同而不同。

五、电磁力是引力的解释是:

绝缘棒与某种物体摩擦时,当绝缘棒和物体二者固有频率相等时,则会发生共振,吸收的能量最多,一部份转换热能,另一部分转换成电能。共振使电子运动幅度加大,偏离原子核,带动周围吸粒子运动,显示出电性。沒有摩擦时两者频率能量很弱,所以电性显示不出来。共振时输入能量小,输出的能量最大。物体摩擦时由二者的频率有差值,不能共振,则产生电力就小。如电钻夹住塑料棒与皮手套摩擦产生的引力最大,与纱手套、帆布手套摩擦产生的引力就小得多。摩擦时间稍长,塑料棒就会发热。每一种物质都有其共振波,如二氧化碳(CO2),是2.7um,一氧化碳(CO),是2.37um。

六、结束语:实验证明,电磁力是引力引力也是电磁力,

七、感谢语:感谢同事、夫人、儿子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八、参考文献:

1、要焕年曹梅月著《电力系统谐振接地》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年3月北京第二版社

3、严导淦编高等学校教材《物理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第8次印刷

完善电磁理论

黄兆荣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650018

云南云维集团电仪公司云南沾益655338

摘要:本文对原子的结构进行分析,以实验为基础,补充完善现有电磁理论。

关键词:磁场电场磁粒子波动

一、概述:

目前电磁理论中有的是不正确,如异性相吸在电磁理论中是错误的,有些现象在电磁理论中沒有解释,本文针对现有电磁理论缺陷进行完善。为什么原子核、电子长期带电荷不会消失呢?为什么磁场与导体做相对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动势?变压器为什么会有升压、降压的现象?电磁波又是怎样传播的?

二、电磁理论补充和完善:

2.1、电子带电理论。

物理学上是这样给电荷定义的:把绝缘棒物体与毛发摩擦后,它们都能吸引小纸片等轻微物体。这时毛发和绝缘棒这两个物体都处于带电状态。处于带电状态的物体称为带电体。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而作者认为它们摩擦后实质上是引力加强了而具有吸引力了。

用沾满焦油木棍与细砂摩擦发现,木棍上的焦油摩没了,木棍上沾满了细砂,而细砂中却含有焦油,同时两种物质都有损耗,损耗的物质变成了能量,使物质发热做功。用磨石磨刀可以看到,刀上沾有磨石泥,而刀上物质也减少到磨石上,同时二者谐有物质损耗,转换成其它能量。

2.2摩擦实验的再分析。

电子为什么会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转?为什么原子核和电子都带有电荷,而且永不消

失,任何一种绝缘材料都不能保持电荷在几年、几十年、成千上万年一点电荷不泄漏。

用毛发与绝缘棒的摩擦后,绝缘棒用线吊起来使它处于自由状态,放入磁场中。观察到绝缘棒在磁场中作不规则跳跃活动。再用摩擦后的绝缘棒吸上小纸片放入磁场中{恒磁场和交流磁场}同样作不规则的跳跃运动。把一些小物体放在桌子上,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接近小物体,有的小物体被绝缘棒吸引接触一下,小物体又很快地旋转、跳跃地离开绝缘棒。

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电子在原子内有“广阔”的运动空间。空间中有磁粒子、吸粒子及其它物质,核外电子又是怎样运动。

电子与其它颗粒摩擦产生电力,吸引别的粒子。那么则会与别的粒子发生碰撞,则会形成别的粒子。电子刚被别的粒子吸住时,粒子周围的物质多,阻力加大,同时电力也加大,电子就会跳跃性运动,运动时又与其它粒子摩擦,保持电子的电量不变。电子与其它粒子摩擦,即产生电力又产生热量,电子和其它粒子会灭亡。质子的质量大,体积小,密度大,周围物质多,运动速度相对电子的运动速度是静止的。也就是说,质子是静止的,与周围粒子几乎不摩擦,所以质子质量的损耗几乎为零,寿命很长。电子是运动。运动的电子与磁粒子等粒子摩擦产生电力,一边损失电力,一边摩擦又补充电力,电子电力不减。

绝缘棒与某种物体摩擦时,当绝缘棒和物体都有其固有频率相等时,发生共振,吸收的能量最多,一部份转换热能,另一部分转换成电能。共振使电子运动幅度加大,偏离原子核,显示出电性。沒有摩擦时两者频率能量很弱,所以电性显示不出来。与其它物体摩擦时由二者的频率有差值,不能共振,则产生电力就小。

每一种物质都有其共振波,如二氧化碳(CO2),是2.7um,一氧化碳(CO),是2.37um。

电力是电荷发生振动产生的,实验是:当金属外壳用电器漏电时,用手摸金属外壳就有振动感觉。

2.3、磁场中的磁粒子是怎样运动的?

地球、宇宙是一个大磁场,磁粒子是组成磁场的基本粒子,磁粒子无处不在,遍布在整个宇宙空间,其波动频率是在20――500之间,幅度在0.3――2.0伏之间,只是电位差不同。磁场中的磁粒是波动的。

2.4、导体与磁场相互运动时为什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金属导体与磁场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磁场是由磁粒子组成。金属导体中存

在原子核,电子和波动的磁粒子等。磁场变化时磁粒子就具有动能。当磁场与金属导体相对运动时,磁场中的磁粒就会与金属中的电子、原子核、磁子发生碰撞。根据动量、动能守恒定律,碰撞过程中要进行能量和动量传递。电子就会偏离原子核显电性。导体中磁粒子不仅会与磁场中磁粒子碰撞进行能量传递,还会改变磁场中磁粒子的波动方向。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引起磁场变化,磁场越强磁粒子越多,输出的功率也就越大。

2.5、变压器为什么会有升压、降压现象?

在变压器中,导线的直径越大,通过的电流就越大;变压器的匝数越多,电压值就越高;铁芯越大,功率就越大;反之亦然。将导线环绕相连,通上电流,就会形成一个磁场,这是因为导线中的粒子带动导线周围的磁粒子定向波动形成的。同理,将原线圈绕在铁芯(闭合铁芯电阻小),原线圈中的磁粒子带动铁芯中的磁粒子作定向波动,铁芯中的磁粒子带动沒有通电导线中磁粒子作定向波动。从而带动导线中的电子作定向波动,且每匝导线磁粒子波动方向相同进行叠加,使电压值与匝数成正比。导线铁芯中横截面积越大、磁粒子就越多,

电流通过值就越大;电流越大,波动的电子、磁粒子就越多,发热量就越高,成线性关系。

2.6、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并不是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向四周传播的,而是只有磁场组成的元素磁粒子在空气中相互变化而传播?

电场能被真空隔断,磁场则不会。电场与磁场的转换是需要条件的,就金属导体与磁场要有相对运动。电场通过金属导体转换磁场,由于大气、太空中都有磁粒子,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在大气、太空中形成-N—S—N—S…链回路传递下去。而不是-电场—磁场—电场—磁场..传递下去。空气太空中沒有金属导体,沒有转换条件。电场转换成磁场转换率肯定小于1,磁场转换成电场的转换也是小于1,功率衰减很大。

一个线圈的感应电势公式:

EC=4.44f1WC¢

f1频率WC:每个线圈匝数¢:磁通

2.7、釆用药疗时,用调压器调整药疗电压,一根线放在泡脚药水中,另一根线用手拿着,另一只手调整调压器的输出电压,调到一定电压时,线吸住手,,最后将导线甩断才脱悼危险。

2.8、做高压设备的耐压试验时,金属均压球会吸引物体,如杂草、灰土等。静电除尘装置中的正极或负极有一极是接地的,接地电阻是0.5欧以下,在装置中正负两极都吸引同样多、同组份的灰尘。说明电磁力是引力,只是比引力大得多而矣。

2.9、用小物体和细线与两个同样塑料棒,测量引力与电磁力的大小,万有吸引力细线的距离为1mm不到,而电力的吸距为85~130mm,放大倍数约为90~150倍。

2.10、任何一个物体即是一个电场,也是一个磁场。用电压表测量任何物体对地电压,电压都有电压读数,大小不等。同时同一物体只要阻值大于一定数值,用电压表测量任意两点的电压,电压表都有示值。

三、结束语:

从实验中,看出电磁力实质上是引力,有力就会做功,做功就会产生能量转换,其中一部份遇阻力转换成热能,阻力越大,发热量就越大;波动的粒子越多,发热量也越大,当发热量到一定的数值时物体就会发光。

电磁力就是引力,引力也是电磁力,只是数值大小不同。

四、参考文献:

1、天津大学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工业出版社1980年

6月第一版

2、严导淦编[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6月第—版

引力范文篇7

美国科学家质疑“万有引力定律”,中国科学家的反映是“基本定律”不容质疑。问题是“引力定律”是否是基本定律?基本定律又是什么涵义?基本定律就一定精确吗?

北京青年报2001年5月18日有一篇名为《万有引力失灵了吗?》的报道(见网站《当代物理——物理论文集》的“国外新闻”栏目),我看了此报道之后,有感而发此篇议论。我认为从表面意义上的角度,美国的科学家与中国的科学家的提法都对。实际上美国与中国的科学家都把引力定律当作了“基本定律”,如果不把它当作“基本定律”,美国科学家也就不质疑它了;既然是确定的“基本定律”,中国科学家当然认为不容质疑了,而要寻找其他的解释。[人的思维有一个缺点,一旦在现象事实方面有与原来理论有冲突(反常)的地方,为了保护原来的理论——也就是被科学哲学称为“范式或科学研究纲领”,就必然要寻找其它的理由来解释。]问题在于引力定律是不是基本定律,如果不是,那我们为什么把它当作基本定律来运用。

基本定律就是理论体系的“公理”定律,是思考的出发点,是逻辑的原始出发点——原始大前提,不是由其他定律推导出来的定律。而我认为引力定律不是基本定律,理由有二:

其一,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定律是其三定律。而其三定律没有包含“重力”方面的内容,作为“重力”方面内容的补充,不得不把引力定律当作基本定律来运用了。实际上,引力定律是牛顿三定律的(概念上的)“导出”定律,因为由于自由落体是加速运动,从其第一第二定律为出发点(牛顿力学理论真正的“范式或科学研究纲领”。一定要注意,牛顿第二定律是其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从而认为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也是由于外力造成的,于是,就“发现”了万有引力。所以,引力定律不是基本定律。

其二,仅从引力定律公式产生的过程角度来看,在牛顿时代以前及同时代,其他许多人已经得出了“太阳系”(仅仅在此范围)行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依距离太阳平方反比分布规律(真正的经验公式,不是基本定律)。由于牛顿发现了地面上的重力(重力加速度)与“太阳系”中的卫星及行星公转的“向心力”(还是牛顿三定律的“范式”)是同一性质(是伟大的发现),(然而把此同一性质当作同一种“力”——错误的转化开始了。)再下一步,又依重力大小还与表现重力的物体(地面上的)的质量有关系,同时又把“平方反比律”人为“加”上了质量(中心质量,实际上是太阳的质量。),引力定律产生了。然后,问题又转化了,抛开了“中心质量”与地面上的“质量”的区别后,引力开始“万有”了。于是,在我吃饭的时候,我饭桌上的“烧鸡”与我也就有了“引力”(可不是因为我饿了,烧鸡对我有吸引力的“力”)。引力定律中的“平方反比律”本来是“宇宙”(太阳系)中的现象范围,就无形地被人为地扩大到了“一切”的范围,这是人的思维的错误。仅从此角度,就说明了“引力定律”仍是经验公式,不是基本定律。把一定范围的经验规律人为地无限扩大,有时可以产生“伟大”的发现,但是,同时又是风险极大的“发现”,非常容易造成极大的认识错误。这也就是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证伪主义”能够可以成立且有“用武”的地方。因为,我们人的思维的归纳(经验)语言(不仅仅是语言,也是认识。)一般都用“所有格”。

美国科学家说在宇宙尺度水平上,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不再有效,也就是说“万有引力定律”存在局限性,只在一定条件下成立。实际上是说反了,“万有引力定律”恰恰是在宇宙尺度(太阳系尺度)上有效。在我们与我们饭桌上的“烧鸡”之间,恰恰没有一点“效”。有效不等于精确,因为“引力定律”是经验公式。引力定律仅在“九大行星”范围内“精确”(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平方反比律”就是由此得出的。在“冥王星”轨道之外,或在“水星”轨道之内,就不一定绝对按平方反比律。所以,“先驱者11”、“伽利略”以及“尤利西斯”等探测器偏离按照“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是很正常的。如果把此“偏离”现象当作另外的什么莫名其妙的“力”在起作用,则是不正常的,这是我们思维的“不正常”。

经验公式不一定精确,是不是理论的基本定律就一定精确了?这要从什么角度来看了。基本定律是“人为”规定的,当然在理论内部是精确的了。但是,基本定律如果要运用到实践中去,一般的来说,必须经过“经验命题”这个中间环节,才能与现象世界建立“联系”,所以,同样不会是“精确”的。牛顿惯性定律是基本定律,产生它的“经验命题”是“同一质量同一初速度的物体阻力大则运动的距离短,阻力小则运动的距离长。”所以,我们把牛顿惯性定律运用到实践中去,就得通过此“经验命题”来与现象层次建立联系。因为我们不可能看到“物体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永远地做匀速直线运动”。

说一千道一万,产生这些纠缠不清的问题的根源,还是由于牛顿力学体系本身的缺陷所造成的。在没有重力场的前提下,牛顿力学体系(牛顿第一第二定律;注:牛顿第三定律是力学体系定律,不受有没有重力场条件的限制。)才成立。在重力场的前提下,牛顿力学体系不成立。引力是对“重力”本质的错误认识。爱因斯坦认识到了“重力”的本质,但是又在“空间”的方面走了弯路,“就像他的光线在引力场中走弯路一样”,把物体本身的“惯性与重性”同一的认识,转化为抛开物体的“参考系变换”的问题了。我们必须把没有重力场空间与有重力场空间作为认识的前提,才可以捋清我们的思维。而有重力场空间的参考系是确定的,因为在重力场的中心都有一个“特殊质量(可不是什么引力质量)的”天体,这个“天体”就是确定的参考系。如果没有此前提的认识,我们的思维永远是在“逻辑循环”的怪圈中打转。比如:没有“特殊物体”(整体天体)与一般物体区别的认识,就会产生引力场是由于其中心“质量”,质量又是产生引力场的根源,于是,质量又是产生“引力”的根源,引力还是“力作用”,而“场”的存在又没有意义了。目前在此方面的许多争论与探讨的问题,都是毫无意义的,是在引导一些人消耗一生的精力或消耗许许多多人的精力。相对论把人们“相对”得晕头转向。当我们问一位幼儿园里的儿童,你数一数屋子里有多少人时,这个儿童就说有六个,实际上是七个,你就会笑话他,因为他没有把自己算进去。然而,我们在“相对论”的问题上,是在犯同样的错误。狭义相对论的光速不变(与光源的运动无关)的假设本身就是意味着有绝对参考系背景,否则,光速本身又是怎么判定的呢。当你在描述“相对”的时候,你别忘了你自己本身就是参考系,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物体。在这方面,可不像判断那位儿童的错误那么简单了,因为我们每个人在看别人的描述时,自己又不是“旁观者”了,也身临其境了。不要为没有绝对参考系而发愁,因为我们在客观世界里总可以找到我们需要的参考系。

我们为什么把“万有引力定律”当作了基本定律,就是因为牛顿力学体系(三定律)没有对“重力”有正确的认识,不得不把“引力定律”硬塞进来充数,自欺欺人地当作基本定律。我们目前缺乏的正是对牛顿力学与“重力”的统一的认识,否则,今天就没有那么多的人在书上及在因特网上看到那么多的人在讨论“引力与空间”的问题了。牛顿呀牛顿,你有了伟大的发现,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你的“引力”又给你身后的多少人带来了多少的麻烦,到如今已经三百年了,为你的“引力”怎样变为直接作用消耗了多少人的精力,至今还有人在探讨“引力的屏蔽”(把引力当作独立存在的“东西”了)问题,真是罪过。自由落体的下落原因本不是由于外力作用的结果,也不是力作用的结果,难道“作用”就一定是“力”吗!在这个世界上,难道没有“力”,就没有自己运动的东西了吗。脱氧核糖核酸不是自己在复制自己吗!我们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主要是由于我们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来认识世界的,于是,就把我们人类对世界的作用也客观化了,当作了客观世界的作用了。“力”来源于我们人类肢体对世界的作用,于是,就把“肢体”的作用外化了。我们今天的人类已经在改变着我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角度,我们已经把我们人类自身当作了客观世界的一分子。那我们在“引力”的问题上为什么还以“自我”为中心呢。

当我写到此处时,我自我感觉良好,因为我经过了二三十年的艰苦探索,历经了多少的人间苦难,终于“发明”出了新的力学“公理化”的三定律。我自我觉得我自己的思维顺畅多了。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来教我的上重点高中的孩子(她不喜欢物理),我的孩子也说:按你的定律来理解力学,来解力学习题简单多了。我(我孩子)在考虑力学习题的时候,就总是用手拿着另一端栓着石头的弹簧的角度来理解,原来石头通过弹簧本身作用在我的手上的力都是石头本身的“惯性力”(包括重力)。我的孩子又说:用你的定律来解力学习题,老师不给分数怎么办?我回答道:按我的理解来解习题,再按老师的步骤写出来,不就得了,因为你已经了解了力学教科书知识的缺陷了。世界上的许多事都很怪,中学的学生都能理解的事,研究生就不一定理解。我可理解为什么,因为人类的思维有一个缺陷,年龄越大,学问越高,其思维定势越不容易改变。教科书中(大学)的“惯性力”往往是在非惯性系(非惯性系与惯性系的提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因为还是牛顿力学的“范式”。)中出现的“虚构力”,之所以教科书中回避“惯性力”就是物体本身对真正“合外力”的反作用力,是因为“就合”造成自由落体加速运动的外力重力(引力)没有反作用力的事实(是失重状态,这恰恰就是不应该把重力当作“牛顿”外力的症结所在)。问题就在于自由落体的加速运动原因不是由于外力。如果读者感兴趣,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专门就怎样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来解中学及大学的“动力学”习题方面说一说。大中学生都觉得物理学中的力学部分最难,尤其是动力学的部分。究其原因不是学生的脑子笨,而是由于其“知识”的本身就有问题。不知者不怪,如果已经知道了其“知识”的缺陷,还要用有缺陷的知识去教学生,那可是真的“误人子弟”了(浪费别人的精力等于浪费别人的生命)。当我有一次看“智力快车”电视栏目的时候,主持人在问一位中学生:空间实验室中的人处于失重状态,是没有引力正在作用?此中学生回答“是”,结果被认为是错误的回答,没有给分。我看到此,我真为该学生鸣不平。如此僵化的“知识”!知识的僵化!怎么提高“智力”,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怎样去思考,而不是知道多少。知识的发展是“淘汰制”,不是“积累制”,否则一千年后的研究生毕业的年龄该是一百岁了。今天的“知识大爆炸了”,这说明了什么?是进步还是后退?今天的“知识”该“凝缩”了。大学生毕业的年龄应该是身体发育成熟的年龄(应该是中学毕业的年龄)。(说多了,有?憷胩饬恕:迷谑窃谝蛱赝戏⒈砦业囊饧#┯械娜怂滴以谖恼轮兴荡蠡埃馑际撬滴也磺椤N沂翟谑悄擅疲胁簧偃嗽谄洹爸鳌钡那把曰蚪嵛仓校苁怯姓庋摹疤谆啊薄倚吹牟灰欢ǘ浴!安灰欢ǘ浴蹦慊剐闯鏊陕铮狗⒈硭陕铮饶阊芯俊岸浴绷耍俜⒈淼昧恕N以诖恕俺『稀蔽薹ā扒椤薄N以谖业纳弦黄恼轮芯凸弧靶槲薄钡牧耍蛭野盐曳⒚鞯摹肮咝粤ρ伞背莆俺⑹浴保导噬衔胰衔乙丫旧贤瓿闪税蛩固沟哪勘辍N壹热徽业搅恕罢胬怼保揖陀Ω糜性鹑稳バθト萌嗣侨ダ斫馑H绻晃宦粢┑娜耍刹皇锹艏僖┕室馄说娜耍┧邓囊┎灰欢ㄖ尾。孤蛩囊空獠皇悄敲椿厥隆?nbsp;

总的来说,“万有引力失灵”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我们应该把“万有引力”与“万有引力定律”分开来认识。其定律本身是对的,而对其定律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则是另一码事,不要混在一起。美国科学家与中国科学家对“先驱者11”、“伽利略”以及“尤利西斯”等探测器偏离“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事实的看法都是基于“引力定律”是基本定律的认识。问题是,引力定律在我的“三定律”里是导出“定律”,已不是基本定律,是经验公式。严格地说来,引力定律不应该再叫了,引力定律不存在了。真正的经验公式是“平方反比律”(就是重力场的强度公式,就是重力场空间),其“中心质量”仅具有重力场初始量的物理意义,不是真正的中心天体的质

量。而“非中心质量”(原来叫引力质量)也还是“惯性质量”。

参考文献

[1]马英卓:引力是产生出来的,〈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8年第五期。

[2]马英卓: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9年第三期。

引力范文篇8

【关键词】《红楼梦》;语言意识;情境引力;语境;语言魅力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石,是作者得以表达自身思想感情的基础。在小说中,作者需要对人物、情境、环境等因素进行详细描写,以将当时的社会情况与自己的思想情感反馈给读者。基于此,在进行文章创作时,作者必须学会语言艺术的使用,提高自己的语言魅力。《红楼梦》作为我国知名小说,其中隐含了大量的语言艺术,对其进行深度分析,可以有效提高自身文学素养,赋予自己所创作作品更深层的含义。

一、通过设置悬念完成语境构建,提高语言魅力

《红楼梦》一书的故事主线包含三个神话故事,分别是顽石历练、仙草还泪以及太虚幻境。曹雪芹在进行文章创作时,利用语言艺术将神话与现实融合在了一起,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不仅详细表达了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还对自己的写作思想进行了重点刻画。在创作过程中,他使用了直接悬念设置法以及情节设置悬念法,以此来构建相应语境,提高实际语言魅力,吸引读者注意力。情节是小说必备要素,但是为了提高阅读性,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在进行情节叙述时,作者一定要学会使用各种情节叙述方法,比如插叙、倒叙等等。比如在《红楼梦》第三章“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曹雪芹为了避免文章过于生硬,在描写宝黛第一次相见前,他还插入了许多其他内容作为衬托,通过各种铺垫,加深读者的印象。这种描写方式可长时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将读者带入自己构建的情景当中,保证他们的阅读热情。

二、将多元、模式、悖谬、反常、意外等手法技巧融合在一起

通过阅读语言我们可以准确了解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掌握所描写人物的实际性格。在小说创作过程,作者一定要学会使用“空白”艺术,以求所写语言既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特点,还给读者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以《红楼梦》第三十四章“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为例,作者在描写宝玉被贾政毒打后,林黛玉进行探望时用到了以下语句: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号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在这里作者就使用了“空白”艺术,借助欲语还休、话里有话的说法方式,衬托了黛玉心中对宝玉的疼爱之情[1]。又比如在《红楼梦》第六十八章“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中,其中一段写道:贾蓉连忙跪下,劝道:“好婶娘!亲婶娘!以后蓉儿要不真心孝敬你老人家天打雷劈!”凤姐瞅了他一眼啐道:“谁信你这……”初看,好像是作者不知道如何进行阐述,但是通过联系后文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其中留下的含义,是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告诉读者蓉凤二人之间存在不正当关系。通过这一情况我们可以更深层次地感受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可以用非常细腻的手法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除此之外,作者使用悖谬结合、悬念设置等艺术形式,还可以提高文章可阅读性,可以吸引读者长时间进行阅读。

三、合理使用修辞手法

作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一定要学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借助修辞手法,不仅可以使文章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降低读者的阅读难度。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就运用了非常多的修辞手法,以此来丰富人物形象,加深作品艺术层次。在使用修辞手法时,他还会给文章留出一定空白,以确保读者拥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比如在第二十二章“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老祖宗看看,谁不是你老人家的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曹雪芹在描写此句时就运用了代替法,“五台山”是佛教圣地,在这里没有直接点明墓地,而是利用成佛来代替去世[2]。又比如在第一百章“破好事香菱结恨深,悲远嫁宝玉感离情”中有这样一句话:“若是薛蝌在家,他便抹粉施脂,描眉画鬓,奇情异致的打扮收拾起来……有时遇见薛蝌他便妖妖调调、娇娇痴痴的问寒问暖,忽喜忽嗔。”此句话主要是描写夏金桂的扮相,曹雪芹将所有的感情都放在了外貌描写中,以此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此外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还多次使用了借代手法,即通过另一种事物来凸显自己所想表达的事物,来表达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比如在《红楼梦》第二章“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他就使用了借代手法,即宝玉名字的由来,因为他在刚降生时,口含宝玉,内显字迹,故而命名宝玉[3]。通过这样的借代手法构造语境空间,有效地提高了语言魅力。

四、采用虚实结合手法来创造丰厚的心理空间

通过观察人的行为与动作可以分析出人的性格特点与心理特点,在文章中也不例外。在小说中有关人的动作描写非常重要,可以方便读者感悟文章中心思想,同时也能使人物的心灵通过话语或动作在环境中产生波浪般的推力。以《红楼梦》第四十章“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为例,在此章节中有一幅《群笑图》,其中详细描写了贾府中的聚会场景,描写了凤姐的捉弄、刘姥姥的逗趣,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其他人的表现,这一干人等的表现创造了丰厚的心理空间,在特定语境中拓宽了读者自己发挥想象的空间。曹雪芹根据人物自身身份与自身特点,详细描写了他们笑时的动作与形态。比如湘云性格豪爽,他就通过“喷茶”这一行为来体现;黛玉温软柔弱,他就通过“岔气”这一情况进行衬托。通过这种细微的描写,不仅可以节省描写笔墨,还可以保证文章内容的丰富性[4]。

五、运用正面与背面手法结合进行形象刻画

对于读者而言,文学作品是虚拟产物,读者需要通过自己思考在大脑中构建相应场景。基于此,读者需要具备过硬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将“抽象化”表达“具象化”的能力,以便领悟作者的真实意图。而且在小说中,作者在进行情感表达时,所使用的描写语言可能是残缺不全的,虽然具备描写能力,但是需要读者进行思考,读者需要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在《红楼梦》中有一段专门描写凤姐的话——“一语未完,只听见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未见其人,先听其声,然后才对出场动作、衣着、神态等方面进行了描写,以此来表达凤姐的身份、其自身性格特点等等[5]。通常在小说中看到人物雍容华贵到极致时,常常会觉得已经没法描写了,于是作者会避开正面,改用更含蓄也更有内涵的背面方式来写,而书中每个人的外貌刻画的技巧也都会随着人物形象与性格特征的变化而变化。

六、结合言语个性化特点突出人物特征

作者在进行文章创作时,不仅需要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还需要知道自己如何去进行表达,因此在进行作品创作时,作者一定要保留自己的个性化特点,突出自己的特点。同时也善于运用语境在语言中的重要意义,通过说话人巧妙地适切语境,利用语境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听话人凭借交谈时的具体语境准确地理解听到的话语的意义[6]。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在对人物进行描述时,就充分保留了他的语言个性化特点。之所以通过这种形式完成艺术作品创作,主要是因为作者想要更全面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与语言特点,提高人物立体性,展现语言魅力。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使用了大量的词,这就是他的语言特点。比如在第三章“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他通过“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比西子胜三分”表达了林黛玉的性格特点[7],又借助“黛玉葬花”一词,来表达出了她的才能。除此之外,在《葬花吟》一词中,读者通过对其进行深度剖析还可以了解到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宝玉的痴情、凤姐的狠毒、宝钗的冷漠等等。再比如在第七十章“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作者借助“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表达了黛玉的苦闷心情,当读者完成阅读后,会产生强烈的同情感。

七、结束语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语言艺术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基于此,在一定语境下用语言来表达语情,也正如福楼拜所说:“语言是一架展延机,永远拉长感情。”从《红楼梦》中我们能感受到曹雪芹独特的语言思维模式,善于运用语境来增强人物的丰满度。所以,想要写出好的文学作品,一定要学会结合语境使用语言艺术,借助语言艺术来展现语言魅力。但是提高自身语言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不断尝试,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风格。

参考文献:

[1]王霞.发挥情境引力增强教学魅力——情境教学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2020,(36):28-30.

[2]陈营.探析〈红楼梦〉的语言艺术魅力[J].花溪,2013,(001):6-9.

[3]孙静.从语言学角度透视〈红楼梦〉的创作魅力[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10):69-70.

[4]张卫春.看似寻常最奇崛——浅谈〈林黛玉进贾府〉的语言艺术魅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6):142-143.

[5]李瑞雪.〈红楼梦〉语言艺术之人物对话艺术浅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05):77-78.

[6]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6.

引力范文篇9

还谈电磁力与引力的统一

云南云维集团电仪公司黄兆荣

摘要:本文利用电磁场原理来分析引力与电磁力的关系,《电磁力与引力统一》一文中大量实验和结论,结论是电磁力是引力,引力也是电磁力,只是大小不同,来分析地球上物体受力情况以及任何星球之间的受力情况

关键词:电磁力引力物体受力电磁场

一、概述:

大家知道,宇宙是一个大的电磁场,那么

地球也是一个电磁场,地球的电磁场强度是上

小下大,(如图1)由于任何两个物体或同一物

体任意两点之点均有电压,表明地球上的物体

都是带电体,所以地球上任何一个物体在电磁

场中均应受到电磁力的作用。由于电磁力与物

体之比很大,所以对物体沒有斥力现象。

图1

从相关资料看到,库仑定律可以说是一个实验定律,也可以说是牛顿引力定律在电学和磁学中的“推论”。

二、地球电磁场中受力情况分析:

为了分析方便,将地电磁场简化成一个

平行电容器。电容器之间有一个电场,电

场强度为地电场强度,在100~120V/m之

间。电场有两个物体(如两个铁球),用细

线悬挂起来,如图2所示,用表测量两铁球

之间的电压,在0.029~0.019V之间变化。图2

在图2中,两铁球由于有电压,所以两

铁球是带电荷的,故受两个电磁力的共同作用,

1、是从小到大垂直向下的电磁力,其大小为:

F电=q*E=F1

=q*V/m

=q*(100~120)

2、地球不但是一个电场,同时地球还是一个大磁体,在其周围形成磁场,即表现出磁力作用的空间,称作地磁场。地磁场强度很弱,这是地磁场的另一特性,在最强的两极其强度不到10-4(T),平均强度约为0.6x10-4(T),而它随地点或时间的变化就更小。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所受的力为:

F磁=q*v*H*Sinθ

=0.6x10-4*q*v*Sinθ

当θ=90时

F磁=0.6x10-4*q*v

图3

其方向为左手定则确定,如图3所示

将图2与图3合并,电场力则会减小。

F合=F电—F磁

=q*(100~120)—0.6x10-4*q*v

=q*[(100~120)—0.6x10-4*v]

F合的方向是向下的

在沒有发现地球是一个电磁场前,F合认为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而把F2认定为万有引力。

F2在电场中是电场力,在磁场由于N—S互相吸引所致。该力实质为物体的电场力与磁场力之合力,即电磁力。

三、结论:

从上面分析看到,引力是电磁力,电磁力也是引力。

四、参考文献:

1、严导淦编高等学校教材《物理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第8次印刷

2、《电磁力是引力引力也是电磁力》作者黄兆荣

引力范文篇10

美国科学家质疑“万有引力定律”,中国科学家的反映是“基本定律”不容质疑。问题是“引力定律”是否是基本定律?基本定律又是什么涵义?基本定律就一定精确吗?

北京青年报2001年5月18日有一篇名为《万有引力失灵了吗?》的报道(见网站《当代物理——物理论文集》的“国外新闻”栏目),我看了此报道之后,有感而发此篇议论。我认为从表面意义上的角度,美国的科学家与中国的科学家的提法都对。实际上美国与中国的科学家都把引力定律当作了“基本定律”,如果不把它当作“基本定律”,美国科学家也就不质疑它了;既然是确定的“基本定律”,中国科学家当然认为不容质疑了,而要寻找其他的解释。[人的思维有一个缺点,一旦在现象事实方面有与原来理论有冲突(反常)的地方,为了保护原来的理论——也就是被科学哲学称为“范式或科学研究纲领”,就必然要寻找其它的理由来解释。]问题在于引力定律是不是基本定律,如果不是,那我们为什么把它当作基本定律来运用。

基本定律就是理论体系的“公理”定律,是思考的出发点,是逻辑的原始出发点——原始大前提,不是由其他定律推导出来的定律。而我认为引力定律不是基本定律,理由有二:

其一,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定律是其三定律。而其三定律没有包含“重力”方面的内容,作为“重力”方面内容的补充,不得不把引力定律当作基本定律来运用了。实际上,引力定律是牛顿三定律的(概念上的)“导出”定律,因为由于自由落体是加速运动,从其第一第二定律为出发点(牛顿力学理论真正的“范式或科学研究纲领”。一定要注意,牛顿第二定律是其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从而认为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也是由于外力造成的,于是,就“发现”了万有引力。所以,引力定律不是基本定律。

其二,仅从引力定律公式产生的过程角度来看,在牛顿时代以前及同时代,其他许多人已经得出了“太阳系”(仅仅在此范围)行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依距离太阳平方反比分布规律(真正的经验公式,不是基本定律)。由于牛顿发现了地面上的重力(重力加速度)与“太阳系”中的卫星及行星公转的“向心力”(还是牛顿三定律的“范式”)是同一性质(是伟大的发现),(然而把此同一性质当作同一种“力”——错误的转化开始了。)再下一步,又依重力大小还与表现重力的物体(地面上的)的质量有关系,同时又把“平方反比律”人为“加”上了质量(中心质量,实际上是太阳的质量。),引力定律产生了。然后,问题又转化了,抛开了“中心质量”与地面上的“质量”的区别后,引力开始“万有”了。于是,在我吃饭的时候,我饭桌上的“烧鸡”与我也就有了“引力”(可不是因为我饿了,烧鸡对我有吸引力的“力”)。引力定律中的“平方反比律”本来是“宇宙”(太阳系)中的现象范围,就无形地被人为地扩大到了“一切”的范围,这是人的思维的错误。仅从此角度,就说明了“引力定律”仍是经验公式,不是基本定律。把一定范围的经验规律人为地无限扩大,有时可以产生“伟大”的发现,但是,同时又是风险极大的“发现”,非常容易造成极大的认识错误。这也就是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证伪主义”能够可以成立且有“用武”的地方。因为,我们人的思维的归纳(经验)语言(不仅仅是语言,也是认识。)一般都用“所有格”。

美国科学家说在宇宙尺度水平上,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不再有效,也就是说“万有引力定律”存在局限性,只在一定条件下成立。实际上是说反了,“万有引力定律”恰恰是在宇宙尺度(太阳系尺度)上有效。在我们与我们饭桌上的“烧鸡”之间,恰恰没有一点“效”。有效不等于精确,因为“引力定律”是经验公式。引力定律仅在“九大行星”范围内“精确”(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平方反比律”就是由此得出的。在“冥王星”轨道之外,或在“水星”轨道之内,就不一定绝对按平方反比律。所以,“先驱者11”、“伽利略”以及“尤利西斯”等探测器偏离按照“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是很正常的。如果把此“偏离”现象当作另外的什么莫名其妙的“力”在起作用,则是不正常的,这是我们思维的“不正常”。

经验公式不一定精确,是不是理论的基本定律就一定精确了?这要从什么角度来看了。基本定律是“人为”规定的,当然在理论内部是精确的了。但是,基本定律如果要运用到实践中去,一般的来说,必须经过“经验命题”这个中间环节,才能与现象世界建立“联系”,所以,同样不会是“精确”的。牛顿惯性定律是基本定律,产生它的“经验命题”是“同一质量同一初速度的物体阻力大则运动的距离短,阻力小则运动的距离长。”所以,我们把牛顿惯性定律运用到实践中去,就得通过此“经验命题”来与现象层次建立联系。因为我们不可能看到“物体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永远地做匀速直线运动”。

说一千道一万,产生这些纠缠不清的问题的根源,还是由于牛顿力学体系本身的缺陷所造成的。在没有重力场的前提下,牛顿力学体系(牛顿第一第二定律;注:牛顿第三定律是力学体系定律,不受有没有重力场条件的限制。)才成立。在重力场的前提下,牛顿力学体系不成立。引力是对“重力”本质的错误认识。爱因斯坦认识到了“重力”的本质,但是又在“空间”的方面走了弯路,“就像他的光线在引力场中走弯路一样”,把物体本身的“惯性与重性”同一的认识,转化为抛开物体的“参考系变换”的问题了。我们必须把没有重力场空间与有重力场空间作为认识的前提,才可以捋清我们的思维。而有重力场空间的参考系是确定的,因为在重力场的中心都有一个“特殊质量(可不是什么引力质量)的”天体,这个“天体”就是确定的参考系。如果没有此前提的认识,我们的思维永远是在“逻辑循环”的怪圈中打转。比如:没有“特殊物体”(整体天体)与一般物体区别的认识,就会产生引力场是由于其中心“质量”,质量又是产生引力场的根源,于是,质量又是产生“引力”的根源,引力还是“力作用”,而“场”的存在又没有意义了。目前在此方面的许多争论与探讨的问题,都是毫无意义的,是在引导一些人消耗一生的精力或消耗许许多多人的精力。相对论把人们“相对”得晕头转向。当我们问一位幼儿园里的儿童,你数一数屋子里有多少人时,这个儿童就说有六个,实际上是七个,你就会笑话他,因为他没有把自己算进去。然而,我们在“相对论”的问题上,是在犯同样的错误。狭义相对论的光速不变(与光源的运动无关)的假设本身就是意味着有绝对参考系背景,否则,光速本身又是怎么判定的呢。当你在描述“相对”的时候,你别忘了你自己本身就是参考系,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物体。在这方面,可不像判断那位儿童的错误那么简单了,因为我们每个人在看别人的描述时,自己又不是“旁观者”了,也身临其境了。不要为没有绝对参考系而发愁,因为我们在客观世界里总可以找到我们需要的参考系。

我们为什么把“万有引力定律”当作了基本定律,就是因为牛顿力学体系(三定律)没有对“重力”有正确的认识,不得不把“引力定律”硬塞进来充数,自欺欺人地当作基本定律。我们目前缺乏的正是对牛顿力学与“重力”的统一的认识,否则,今天就没有那么多的人在书上及在因特网上看到那么多的人在讨论“引力与空间”的问题了。牛顿呀牛顿,你有了伟大的发现,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你的“引力”又给你身后的多少人带来了多少的麻烦,到如今已经三百年了,为你的“引力”怎样变为直接作用消耗了多少人的精力,至今还有人在探讨“引力的屏蔽”(把引力当作独立存在的“东西”了)问题,真是罪过。自由落体的下落原因本不是由于外力作用的结果,也不是力作用的结果,难道“作用”就一定是“力”吗!在这个世界上,难道没有“力”,就没有自己运动的东西了吗。脱氧核糖核酸不是自己在复制自己吗!我们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主要是由于我们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来认识世界的,于是,就把我们人类对世界的作用也客观化了,当作了客观世界的作用了。“力”来源于我们人类肢体对世界的作用,于是,就把“肢体”的作用外化了。我们今天的人类已经在改变着我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角度,我们已经把我们人类自身当作了客观世界的一分子。那我们在“引力”的问题上为什么还以“自我”为中心呢。

当我写到此处时,我自我感觉良好,因为我经过了二三十年的艰苦探索,历经了多少的人间苦难,终于“发明”出了新的力学“公理化”的三定律。我自我觉得我自己的思维顺畅多了。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来教我的上重点高中的孩子(她不喜欢物理),我的孩子也说:按你的定律来理解力学,来解力学习题简单多了。我(我孩子)在考虑力学习题的时候,就总是用手拿着另一端栓着石头的弹簧的角度来理解,原来石头通过弹簧本身作用在我的手上的力都是石头本身的“惯性力”(包括重力)。我的孩子又说:用你的定律来解力学习题,老师不给分数怎么办?我回答道:按我的理解来解习题,再按老师的步骤写出来,不就得了,因为你已经了解了力学教科书知识的缺陷了。世界上的许多事都很怪,中学的学生都能理解的事,研究生就不一定理解。我可理解为什么,因为人类的思维有一个缺陷,年龄越大,学问越高,其思维定势越不容易改变。教科书中(大学)的“惯性力”往往是在非惯性系(非惯性系与惯性系的提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因为还是牛顿力学的“范式”。)中出现的“虚构力”,之所以教科书中回避“惯性力”就是物体本身对真正“合外力”的反作用力,是因为“就合”造成自由落体加速运动的外力重力(引力)没有反作用力的事实(是失重状态,这恰恰就是不应该把重力当作“牛顿”外力的症结所在)。问题就在于自由落体的加速运动原因不是由于外力。如果读者感兴趣,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专门就怎样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来解中学及大学的“动力学”习题方面说一说。大中学生都觉得物理学中的力学部分最难,尤其是动力学的部分。究其原因不是学生的脑子笨,而是由于其“知识”的本身就有问题。不知者不怪,如果已经知道了其“知识”的缺陷,还要用有缺陷的知识去教学生,那可是真的“误人子弟”了(浪费别人的精力等于浪费别人的生命)。当我有一次看“智力快车”电视栏目的时候,主持人在问一位中学生:空间实验室中的人处于失重状态,是没有引力正在作用?此中学生回答“是”,结果被认为是错误的回答,没有给分。我看到此,我真为该学生鸣不平。如此僵化的“知识”!知识的僵化!怎么提高“智力”,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怎样去思考,而不是知道多少。知识的发展是“淘汰制”,不是“积累制”,否则一千年后的研究生毕业的年龄该是一百岁了。今天的“知识大爆炸了”,这说明了什么?是进步还是后退?今天的“知识”该“凝缩”了。大学生毕业的年龄应该是身体发育成熟的年龄(应该是中学毕业的年龄)。(说多了,有点离题了。好在是在因特网上发表我的意见。)有的人说我在文章中说大话,意思是说我不谦虚。我实在是纳闷,有不少人在其“著作”的前言或结尾中,总是有这样的“套话”——我写的不一定对……。“不一定对”你还写出它干嘛,还发表它干嘛,等你研究“对”了,再发表得了。我在此“场合”无法“谦虚”。我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就够“虚伪”的了,因为我把我发明的“惯性力学三定律”称为“尝试”,实际上我认为我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爱因斯坦的目标。我既然找到了“真理”,我就应该有责任去宣传它,努力去让人们去理解它。如果一位卖药的人(可不是卖假药故意骗人的人)说他的药不一定治病,谁还买他的药?这不是那么回事。

总的来说,“万有引力失灵”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我们应该把“万有引力”与“万有引力定律”分开来认识。其定律本身是对的,而对其定律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则是另一码事,不要混在一起。美国科学家与中国科学家对“先驱者11”、“伽利略”以及“尤利西斯”等探测器偏离“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事实的看法都是基于“引力定律”是基本定律的认识。问题是,引力定律在我的“三定律”里是导出“定律”,已不是基本定律,是经验公式。严格地说来,引力定律不应该再叫了,引力定律不存在了。真正的经验公式是“平方反比律”(就是重力场的强度公式,就是重力场空间),其“中心质量”仅具有重力场初始量的物理意义,不是真正的中心天体的质

量。而“非中心质量”(原来叫引力质量)也还是“惯性质量”。

参考文献

[1]马英卓:引力是产生出来的,〈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8年第五期。

[2]马英卓: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9年第三期。

[3]马英卓:惯性力学与整体科学体系,《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2000年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