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分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21:50:54

银监分局范文篇1

大家好!

站在这里,面对朝夕相处的领导和同事,我心情非常机动,同时,也充满了感激和希望。首先感谢领导和同志们过去对我的培养和帮助,感谢分局给了我这次难得的展示自我、检验自我的机会,在这里参加银监分局副局长的竞聘演讲,使我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无论竞聘结果如何,我认为能够参与竞聘的整个过程其本身就意义重大,并希望能通过这次竞聘得到锻炼,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使大家更多地了解我、支持我。相信这次竞聘将是我今后人生中的又一个大的转折点。

我叫**,今年50岁,中共党员,**年**月安徽财贸学院金融学专科毕业,分配到**分行工作,从基层做起,历经人民银行县支行统计股股长、支行副行长、中心支行纪检监察室副科长、2004年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分设后担任银监分局办公室主任、2009年1月起担任分局党委委员、局长助理等多个岗位锻炼。曾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面对竞聘的银监分局副局长岗位,刚才*位竞聘者已作了非常精彩的演讲,使我在为他们喝彩的同时也倍感压力。不过,竞聘银监分局副局长这个岗位,我想自身有如下特点和优势:

一、责任意识较强,进取精神强烈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以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不论是以前在人民银行县支行统计股股长、支行副行长,还是在银监分局任办公室主任一职,我总把“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事业放在心上,责任担在肩上,尽职尽责,埋头苦干。工作的历练,组织的培养,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形成了较强的责任意识。强烈的进取精神是我参加这次竞聘的又一筹码,我一直以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为人民、为银监分局服务的本领,使自己日有所思,日有所进;优秀的领导集体、和谐的**氛围也激发了我强烈的上进心,置身于这样的工作环境,有这么多领导的帮助、有这么多同事的支持,作为银监分局的一员,又有何理由不勇往直前、回避重任呢?

二、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

从*年跨入银行大门以来,我先后从事过银行统计股股长、支行副行长、中心支行纪检监察室副科长、银监分局办公室主任、银监分局党委委员、局长助理等工作,可以说是对银监局的工作的各项基础工作都非常地熟悉,做事负责、认真、一直是我的工作态度。在此期间圆满地完成了领导交待的各项工作任务。高强度的工作,正是对一个人能力最大的考验,也是对能力最好的培养。

三、具备较强的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

银行工作关系到的是经济利益,也是一项要求非常严格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是对一个银行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我始终坚定不移地认为,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同等重要,尤其对于我们金融服务行业,更是如此。

假如我竞聘成功了,我将会从平时的工作态度及工作质量开始。俗话说的好,态度决定一切。没有好的工作态度,就没有好的工作质量。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待工作有敬业精神,工作踏踏实实,时刻为企业着想,在平凡的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再就是自己要主动学习,加强自身的修养。一是业务方面,包括银行方面的知识及日常业务的处理。二是个人素质方面,包括自己的工作态度、习惯、心态等方面。工作中遇到问题虚心向同事请教,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提高工作质量,少说多做,用具体的行动和效果来说明能力。

一是坚决维护上级部门的权威,加强班子团结,增加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自觉在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做出示范,做到放权不失控,给助手一个宽松的、最大限度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决策中,能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并与班子成员主动沟通,虚心听取并积极采纳班子成员的批评意见和好的工作建议。

二是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完成*总局下达各项工作任务。分局将继续加强对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创新的探索,促进监管效率和监管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对市场准入、退出的监管,要结合经济发展规模、人口结构、机构设置的密集度,经济体的分布等情况,从严控制和掌握。二是对高管人员的监管,要纠正过去存在的难查处和取消资格难操作等问题,采用累积记分制办法,加强日常动态监管和考核,努力做好高管人员监管工作。三是非现场监管要在定期不定期地做好风险评估和监管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风险预警和提示,为现场监管提供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四是现场监管要按照持续性监管的要求,重点做好过去现场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和后续跟踪检查,强化监管质效。五是合理配置监管资源,促进监管效能的有效发挥。对内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切实做到上下联动、岗位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对外,要加强与上级局各处室、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和银行业机构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延伸监管触角,提升监管效能。

三是优化劳动组合,强化奖惩措施,关心职工生活,打造和谐团队。彻底解决基层一线人员缺乏,分局人浮于事,打破银监分局部室分割,组建高效运做的银监分局办事机构,充实一线人员,增加服务窗口,严格奖惩措施,彻底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局面,拉开收入差距,使那些一心一意为银监分局工作的员工,得到实惠。关心员工生活,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使全局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打造一支团结、拼搏、和谐、向上的优良员工队伍。

以上是我竞聘的主要工作优势与措施,如果领导和同事们信任我,我将不负众望,与大家一起把银行工作做得更好;如果落聘,说明我还有不足,我将会更加努力,深刻反省,取长补短,服从组织安排、调剂。我将带着希望,用信念和知识的双翼,在银行行业这方广阔的天空中,展翅飞翔!

银监分局范文篇2

很高兴参加你们的会议。春节刚过,市银监分局就召开2012年监管工作会议,传达贯彻银监会、银监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重点任务,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也充分说明了市银监分局领导班子认真谋划、严谨细致、务实高效的一贯工作作风。

2011年,全市上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立足实际、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速加快、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势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87.06亿元,同比增长12.7%;固定资产投资281.66亿元,增长55.8%;消费品零售总额62.52亿元,增长19%;大口径财政收入17.76亿元,增长30.7%;一般预算收入10亿元,增长3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24亿元,增长2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89元,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3074元,增长13.8%。

与此同时,全市银行业发展和监管工作着力防范控制重点领域风险,大力落实贷款新规,规范监管基础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成绩。在国家货币政策趋紧的大形势下,全市银行业稳健运行态势进一步巩固,支持实体经济成效进一步显现,信贷结构继续优化,中小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持续改进,为支持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有了新实效。一年来,市银监分局切实加大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和集中度风险监控,逐步优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指标,有效推进内控合规建设,市城投公司抵押担保贷款风险得到缓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监管指标逐步优化,房地产贷款风险有效降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继续实现“双降”,集中度风险得到有效遏制,银行业信贷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

二是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有了新进展。在成功引进设立银行分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引行入定”力度,银行在临洮县设立的金城村镇银行已于去年正式运营,浙江银行在我市设立总分行制的村镇银行已经浙江银监局批准,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工行在漳县和渭源恢复营业网点,金融网点空白乡镇消除工作有序推进。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市银监分局的监督指导下,以防范金融风险为重点,加大了内部改革力度,内控建设普遍加强,案件专项治理成效显著,防控案件风险能力得到提升。

三是信贷资金投放重点有了新突破。201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4.01亿元,同比增加54.33亿元,增长20.02%;各项贷款余额178.91亿元,同比增加35.30亿元,增长24.58%,高于全国8.78个百分点。贷款增幅超过存款增幅,对全市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同时,投放重点有了新的突破,涉农贷款较年初增加28.87亿元,增长24.97%。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6.18亿元,增长29.82%。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农户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4.97亿元,增长25.39%,有效解决了农户发展种养加等多种经营的资金需求。

四是监管基础工程建设有了新进步。市银监分局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合规建设年”活动,先后组织召开了一系列风险防控会议,开展了多次风险化解和内控机制建设检查,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贷款新规情况进行现场检查,规范非现场和现场检查操作规程,对违法行为和违法人员进行了严厉查处,有效保障了全市金融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同时,组织开展作风集中整顿活动,修订完善内部监管制度,全面开展监管文化建设和机关廉政建设,工作水平有效提升,市银监分局在2011年银监局年度考核中获得A级,并荣获先进集体称号。

取得上述成绩,市银监份局和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同志们做了大量工作,尽了很大努力,市委、市政府对于你们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市银监分局和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2012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立了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确定了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和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的奋斗目标。金融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市银监分局的监管是保证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市银监分局对银行业发展的科学监管。希望市银监分局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重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在被动中寻求主动,加强银行监管,完善金融服务,调整信贷结构,严控经营风险,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工作取得新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在此,我对市银监分局和银行业金融机构2012年的工作提几点希望:

第一、要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努力提升银行业发展和监管水平。银监会对今年银行业发展面临形势的判断是,今年我国银行业经营环境将更加复杂,竞争将更加激烈,社会对银行业服务的要求将更加严格,监管任务将更加艰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是属于驻定金融机构,由上级行垂直管理。全国的这一大形势决定了我市银行业改革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希望市银监分局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全面、辩证和发展的观点,将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有机结合起来,紧紧抓住全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大好时机,居安思危,把银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得更透彻一些,把应对的措施准备得更充分一些,紧紧抓住坚守风险底线这个根本,紧紧抓住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基石,紧紧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个主线,紧紧抓住加强有效监管这个关键,持续推动,稳中求进,通过大家今后一段时期的共同努力,把全市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二,要积极应对金融政策,着力支持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从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国家货币政策虽然方向不变,但将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小企业、在建项目等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温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总体上看金融政策是趋紧的,但针对于的经济情况来看,其实是十分有利的。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产业开发、工业发展,还有城镇建设等重点,都是实实在在的实体经济,只要大家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不断创新,扎实工作,2012年的银行业发展工作是大有可为的。希望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准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货币政策,始终把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作为行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着力点,围绕“两都”建设,大力提升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覆盖面,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重点放在帮助“三农”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基础建设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消费等方面,不断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信贷需求。

第三,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不断优化和提升信贷服务质量。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是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内在要求,也是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保持银行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希望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全市金融业发展和社会对资金需求的实际,突出自身特色,不断加大业务、管理和机制创新力度,及时推出多样化、差异化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探索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为客户设计和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有效提高服务客户的能力。特别是各农村金融机构要紧紧抓住人行中心支行将我市县确定为第一批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综合实验试点县的机遇,探索创新服务流程,完善贷款营销模式,灵活授权授信管理,推行动产抵押、知识产权抵押、林权抵押、农民房产、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库存商品抵押、耕地承包权及荒山经营权质押、供销合同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股份质押以及专利、品牌、无形资产质押等信贷创新产品,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提供更多的金融信贷服务。同时,要切实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积极研究中小企业的不同需要,善于发现和支持那些造血功能强、成长快、信誉好的中小企业和项目,积极开发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服务产品。要建立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信用评级体系,对资信达标、风险控制落实到位的中小企业,适当扩大信用贷款比例。

第四,要积极防范信贷风险,主动对接支持经济建设重点项目。“嫌贫爱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一个特点。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性的存在,导致了房地产风险、集中度风险的提高。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集中度风险仍然比较突出,行业集中、客户集中的趋势仍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希望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解决自身风险问题的方向,坚持信贷投放更加倾向于实体经济,更加注重支持中小企业,更加关注民生改善,积极化解集中度信贷风险,实现经济金融共同发展。一是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由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起步晚,目前中小企业是全市工业发展的主体。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多举办一些银企对接洽谈会,帮助企业完善贷款条件,提高企业贷款的成功率,增强对招商引资项目、优质民营企业、重点规模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三是加大对城镇建设的信贷支持。对市区城市道路、绿化工程、供水供热、“三馆”建设等项目和县城及小城镇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人居环境等方面的信贷需求要给予大力支持。四是加大对改善民生的信贷支持。继续大力支持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妇女、农村创业青年小额担保贷款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等业务。

银监分局范文篇3

一、不断强化大型银行监管工作基础

(一)规范大型银行日常监管工作。制定并实施《国有大型银行日常监管操作规程》和《国有大型银行分支机构<机构概览>编制办法》等基础制度,明确大型银行监管部门内部及各监管办事处日常监管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

(二)加强大型银行监管人员素质培养。大型银行监管部门每月至少要组织两次各岗位人员相关知识的内部集中学习与培训,采取分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培训的内容既包括商业银行的新业务、新产品操作流程,也包括监管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有关会议精神。对某项具体监管工作开展的情况也可以进行集中点评与分析,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同时,还要经常性地开展思想道德与廉洁自律方面的学习与教育活动。各监管专员每月至少到所监管对象走访一次,了解和掌握相关情况。各监管办事处负责人也要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地抓好此项工作。

二、全面落实大型银行重点风险防控措施

(三)深入推进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防控。一是严控新增平台贷款。对融资平台实行分类管理,优先保证已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续建资金需要,既要避免重点项目出现“半拉子”工程,又要防范平台贷款假借“保续建”违规增长。严禁接受地方政府各种形式的违规担保、承诺。二是妥善化解存量风险隐患,要按照银监会有关要求严格落实好各项存量贷款的整改,规范和补足担保,完善合同补正,积极有序推进风险缓释工作。对于近三年到期的债务,按照到期日进行排队,组织开展偿债风险专项排查,督促做好还本付息计划。三是规范平台贷款退出管理。严格退出标准、程序和责任,确保平台贷款处置工作合法合规,防止债务悬空。四是持续强化监测考核与监管约束。继续落实台账监测、名单式管理、严格问责等规定,持续平台贷款风险管控,严肃追究银行机构“一把手”违规发放平台贷款责任。

(四)严密盯防房地产贷款及相关风险。一是积极督促各大型银行落实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严控房地产过热地区的开发贷款规模,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需求,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对象、利率、首付金额及操作程序等要坚决执行国家统一政策。二是加强风险动态监测分析和预警。督促强化房地产开发企业“名单制”管理,逐户开展风险排查和流动性、清偿性测算及应对预案。加强对土地违规抵押重点机构、地区的检查和督促整改力度。三是关注房地产相关行业风险,根据覆盖房地产上下游相关产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做出防控风险的整体安排。

(五)持续保持案件防控工作强度和压力。一是继续组织各大型银行主要负责人向我分局主要负责人签订《案件防控工作承诺书》,将案件防控工作压力传导到银行业机构自身。二是认真组织好对各大型银行操作风险的现场检查,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所涉及的违规高管、违规人员和违规机构果断“亮剑”。三是强化综合整治力度。督促各银行机构坚持开展员工教育、业务培训、制度建设、监督检查及奖罚兑现等基础性工作,努力建立和不断完善案件防控工作长效机制。

(六)扎实布设信息科技风险防范措施。一是跟踪督促各银行机构高层真正重视信息科技风险防范,把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纳入所在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做到与其他风险管理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二是跟踪督促各银行机构抓紧落实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息科技风险快速巡查指南》及《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等规章制度中的各项要求,特别是抓紧解决好人员不足、连续性管理跟不上、电力保障的及时性有效性欠缺,以及对第三方管理较差等突出问题与不足;三是切实加强信息科技部门队伍建设,明确界定部门工作职责,不断完善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体系,加强对重点信息科技风险的现场排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风险自我评估。

(七)努力提升全员声誉风险防范意识。一是督促各大型银行加强员工队伍的思想教育,使每个员工都能充分认识到声誉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与自身密切相关。二是督促各大型银行以整治不规范经营行为的专项活动为契机,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同业监督,努力杜绝贷款附加不合理条件及不合理收费行为。三是在关键时间点和敏感时间段开展明查暗访,坚决打击高息或变相高息揽储、无原则降低条件或变相无原则降低条件争夺客户等恶意竞争行为。四是加强对各大型银行高管人员日常行为监管,对凡是涉及黄、赌、毒以及经商、参与非法集资、传销等活动的一律取消高管任职资格。五是督促各大型银行完善应急机制建设,加强投诉管理和舆情监测,关注公众反映强烈、投诉集中的业务领域。做好协解人员疏导,规避群体性事件,努力维护优良的服务信誉。六是督促各大型银行规范开展与融资中介机构的业务合作,切实加强员工行为排查,严防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

三、稳步推动大型银行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

(八)督促引领大型银行优化信贷结构。一是引导大型银行积极支持“十二五”战略规划的重大项目和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在建续建项目,合理满足有效信贷需求。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以及“两圈一带”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二是引导大型银行积极支持传统大型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实大企业直通车活动,运用银团贷款满足资金需求,促进其转型升级和集群发展,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三是引导大型银行积极支持高新产业发展,支持高新企业做大做强。四是严格控制“两高一剩”等国家限制性行业的信贷投放,淘汰落后产能,防止盲目重复建设。

(九)督促引领大型银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一是督促引领按照“金额可大可小、利率可高可低、期限可长可短、押品可有可无”方式和“风险可覆盖、商业可持续”原则,打造全新的小微企业信贷文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二是督促引领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俱乐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超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为有效载体,大力开展同业合作和银企交流,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提质提效。三是督促引领在市级中心城区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做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六项机制”。四是对各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在机构准入、存贷比考核、资本计量及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各大型银行依托财税、担保、保险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主动开展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创新,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十)督促引领大型银行助推县域和“三农”发展。一是推动大型银行以“信贷资金回流工程”为抓手,力争县域存贷比每年提高2至3个百分点,不断扩大县域金融服务规模和水平。二是推动和支持各大型银行完善网点布局和渠道建设,加大机构整合与改造,在农村地区增设机构网点,延伸服务渠道。特别是推动和支持农业银行在2013年实现“电话银行”乡村全覆盖。

四、切实引导大型银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十一)督促大型银行认真贯彻银监会《大型银行绩效考评监管指引》。建立起风险与效益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绩效考评体系,把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利润率作为绩效考核的核心,提高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风险指标考评权重,防止利润虚增和风险隐匿等经营行为短期化问题。特别是坚决制止分支机构在绩效考评体系之外设定单项业务考核,杜绝业务发展年年加速、绩效指标层层加码、各级员工人人加压等现象,消除案件发生的重要诱因。

五、查处并重努力释放现场检查综合作用

(十二)现场检查项目早公布,发挥现场检查的预警作用。2013年,中国银监会、银监局和我分局已经确定了对大型银行的八大现场检查项目,包括:对工行、农行、中行理财业务现场检查;对建行贷款五级分类真实性及贷款新规执行情况现场检查;对交行附加贷款条件及违规收费情况现场检查;对五家大型银行退出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最大户的现场检查;对五家大型银行2013年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最大户的现场检查;对五家大型银行操作风险防控情况的现场检查;对五家大型银行的序时性现场检查。

(十三)现场检查质量严控制,发挥现场检查的纠错作用。一是要提高现场检查方案质量。所有现场检查方案要经过集体讨论,必要时可就需要检查的业务事先约请商业银行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座谈,使方案达到检查内容明确,检查方法明确,评判标准统一,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要提高现场检查人员质量。所有现场检查人员进点前必须经过集中业务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现场检查方案的学习、政策法规及相关文件精神的把握、检查方法的了解等。三是提高现场检查法律文书质量。所有现场检查的工作底稿、现场检查事实确认书等法律文书要确保客观、准确、有效,《场检查事实与评价》在发送被查单位前必须经过检查组集体讨论确定。

(十四)现场检查处理多样化,发挥现场检查的威慑作用。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都要根据具体情况依法进行处理和问责。特别是对情节严重和性质恶劣的问题,要在采取包括实施延伸检查等多种方式查清事实的前提下,一律进行行政处罚,尽快地扭转目前在现场检查处理阶段普遍存在的以改代罚的消极作为局面,强力推进大型银行依法合规经营。

六、积极创新大型银行高管资格管理办法

(十五)坚持任前与任中两手抓、两手硬。对国有大型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资格管理,在准入审核阶段,既要注重基本条件,又要注重否决事项,特别是对需要提供经济责任审计或离任审计报告的拟任高管人员,要盯紧审计报告中的问题与责任,确保高管人员政治思想与业务技能两种素质、内部管理与经营发展两种能力都要强;在核准任职阶段,制定并实施《国有大型银行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评价办法》,按照三年一个轮回的频率,每年组织一次对高管人员履职情况的现场检查与评价,切实加强对大型银行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日常监管。

七、始终注重并进一步发掘非现场监管功能

(十六)坚持形式多样和及时跟进的原则开展非现场监管。大型银行各监管专员要定期到监管对象进行一般性监管走访,同时密切关注媒体报道、市场信息及银行机构上报的各类报表资料,提高对各类风险发生的敏感度,采取书面风险提示、约见高管谈话、翻印或转发文件等形式,有针对性地把监管要求传达到银行机构;要下大力气提高半年度和年度审慎监管会议质量,特别是要加强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各类数据的分析比较,以及所开展工作的提炼概括,尽可能地做到肯定成绩客观有度、指出问题有的放矢、监管意见具体中肯。

八、积极拓展大型银行监管有效联动空间

银监分局范文篇4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三个全覆盖”工程扎实推进。截至5月末,辖内农商行已经实现县域全覆盖;电话银行在乡村一级覆盖率已达50%以上;深圳发展银行已明确作为发起人在我市郧县、丹江口市设立村镇银行。

(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持续增强。一季度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58亿元,比年初增加12亿元,占新增贷款的24%,比各项贷款平均增幅高2.9个百分点。

(三)银行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截至5月末,辖内银行机构不良贷款16.6亿元,比年初减少0.49亿元;不良率3.1%,比年初下降0.4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8.3亿元,较同期增长27.2%;县域存贷比46%,较年初提高2.5个百分点。

(四)平台贷款降控有序开展。截至5月末,全市13个平台公司贷款余额34.5亿元,比年初减少1.5亿元,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控降。

(五)整治不规范经营活动成效显著。抽调22人组成9个巡查组,对城区全部网点、县域过半网点进行明察暗访,不规范经营行为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反响良好。

(六)信息调研再现佳绩。截至5月末,分局上报稿件被中办采用1篇,被银监会采用9篇,并作为省内唯一分局被银监会评为政务信息先进单位。

(七)内部管理活力进一步增强。监管文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干部职工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二、上半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上半年,分局紧盯经济走势,把握银行业“改革、发展、稳定”主线,防风险、支实体、夯基础、提质效,创新方法、强化措施,重点工作抓亮点、亮点工作重点抓。

(一)稳定为基,防控重点风险

1.内外施力,深入平台贷款监管。一是既把握平台贷款大政策的不变,又注重小政策的微调,始终准确把握平台贷款监管政策要点,确保政策传导精准、方向不变。二是既监管施压,又进行压力传导,报送的《关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有关意见的报告》由政府全文转发,确保在地方政府协同重视下的政策落实。三是既重视督导推动,又保持信息沟通。通过专题会议、风险提示、电话访谈、治理督办等多种方式确保政策的实效性。四是既完善监测预警,又确保精细全面。按照“逐户制定差别信贷政策—明确还本付息方案—动态跟进风险敞口和清收进度—还款曲线图分析风险趋势—根据预警信号采取应对措施”工作路径,建立台账,逐户按月监测,对平台贷款实行全方位的风险预警,确保平台贷款降旧控新目标实现。

2.推引并重,持续强化案件防控。一是研防案件的潜变性,增强防患于未然意识。组织开展案防调研,结合银监会与省局案防精神,深入分析新形势下案件易发领域,增强案防主动性。二是布防案件的预控性,增强制度防、岗位防和技术防+人防的“三加一”防控体系,制订《银监分局2012年推进内控与案防工作实施方案》,突出案防重要岗位和重点环节,落实案防责任,强化工作措施,明确阶段任务。三是落实责任的严肃性,按照省局《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要求,迅速指导全辖银行机构开展考核评价,持续巡查,组成三个巡查小分队,查金融机构高管第一责任人和监管要求落实情况。上半年共开展飞行检查、暗访暗查4次,涉及网点85家,提出监管意见20余条。

3.全面协调,化解大额贷款风险。一是协调政府,主导组织推进荣华公司不良贷款风险化解。截至5月末,荣华公司不良贷款余额已降至5.07亿元,比2008年10月末风险暴露时下降了18.83亿元,比年初下降了2000万元。二是二级公路贷款风险化解实现突破。通过向政府报告风险和化解措施,取得了政府支持,落实了偿债方案。截至5月末,市二级公路不良贷款余额3.2亿元,较年初下降0.5亿元。

4.分类监管,有效监管房贷风险。对土地储备贷款,重点加强对平台公司贷款的风险监控;对个人房贷,重点督促各银行机构落实差别化房贷政策;对开发贷款,重点督促各银行机构加强“名单制”管理;督导各银行机构严格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要求辖内房地产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机构加大压力测试频度,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并加强与发改委、国土局、房管局等部门的横向联系。

5.打防并举,严防非法集资风险。一是延伸扩面,加强宣传教育。按照省局《关于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立即召开宣教部署会,要求银行机构创造利用宣传载体,造大宣传声势,正确引导公众投资消费行为。二是多方联络,加强沟通协调。一方面,积极向省局打处办汇报情况,其中上报的“动员社会力量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做法得到省“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动态”第3期推介;另一方面,组织召开全市打非处非联席会议,与市公安局建立了更为紧密的信息共享机制。三是突出重点,加强行业治理。对银行从业人员参与非法集资活动进行摸排巡查,防止因非法集资危及银行资金安全,造成声誉风险。

6.点面结合,防控其他突出风险。一是督促辖内法人银行机构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定期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加强日均存贷比监管,严防“冲时点”,防控流动性风险。二是对银行机构理财和信用卡业务进行现场检查,规范表外业务,防控表外业务风险。三是组织银行机构信息科技人员培训,下发风险提示书和监管意见书,防控信息科技风险等。

(二)发展为本,支持实体经济

1.以“覆盖工程”为核心,提升“三农”和县域金融服务水平。一是从实处细处推进乡村电话银行全覆盖。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进“乡村电话银行全覆盖”工程实施意见》,明确“三个突出”分类督导、做实功能,紧抓推进关键。二是督导银行机构深化支农支县域差异化优势。督导农发行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加大对“三农”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督导农信社、农商行强化支农资金实力;督导农行进一步发挥“三农事业部”平台作用。三是持续开展“信贷资金回流工程”。5月末,县域贷款余额239亿元,比年初增加29.6亿元,同比增长26%,增幅比全部贷款增幅高2个百分点;一季度末,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05亿元,比年初增长26.4亿元,增幅9.8%,高于平均贷款增速2个百分点。

2.以“做实工程”为推手,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一是营造小微企业服务氛围。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组织银行机构进园区、访企业,并组织银行机构、小微企业签订了三方承诺,争取优惠政策。二是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持续向银行机构传导建立新型小微企业信贷文化的监管趋势,推动银行机构持续完善小微企业服务专项机制、专营机构建设。三是发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俱乐部”的平台作用。起草《关于市银行业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工作意见》,由市政府全文转发,《日报》全篇报道;在全省率先成立县域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俱乐部,相继被《金融时报》、《中国农村金融》等推介。5月底,全市俱乐部企业会员已过千家,其中小微企业超过800家,并被省局授予“全省最佳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俱乐部”称号。

3.以“支持工程”为依托,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一是优化信贷结构促进银行与经济科学发展。加大对辖内符合政策的重点项目、战略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的信贷支持,严格限制对“两高一剩”等国家限制性行业的信贷投入。二是稳健推进金融创新促进银行与实体经济纵深发展。督导银行机构开发广覆盖、高集约的产品体系,对于优势产业或重点企业,引导银行机构在信托、理财等高端金融领域开展创新;对于“三农”、小微企业等,引导银行机构在授信方式、抵(质)押品、担保方式上创新。三是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促进银行与客户和谐发展。一方面,不断强化“监管大信息”网络建设,另一方面,督促银行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完善信访投诉处理机制,有效加强了金融消费者保护,银行业形象得到改善。

4.以“整治不规范经营专项活动”为契机,优化金融服务环境。一是集中动员,及时部署。召开专题动员会议,印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二是多法并举,强力推动。邀请新闻媒体进行随机、有针对性抽查;公布分局与各银行机构投诉电话,确定专人值守;在《银行监管》、《日报》和《晚报》开辟“银行业专项治理活动”专刊专栏;发挥银行业协会同业监督管理职能,对银行网点及相关客户进行明察暗访。三是跟踪督查,认真整改。召开两次督办会,成立两个层次督查组,对市区及各县(市)银行机构进行督导巡查,通过整治活动净化了不当经营行为,得到社会认可。

(三)改革为擎,完善银行业服务体系

1.银行机构引入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村镇银行有望实现突破。分局向市政府递交了《关于推进我市村镇银行建设的请示》,得到市政府肯定和支持,深圳发展银行已明确作为发起人在郧县、丹江口市设立村镇银行。二是城商行有望实现零突破。银行入驻已进入选址阶段,预计下半年将开门营业。三是股份制银行进一步丰富。在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相继开业后,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已有意向来我市设立分行。

2.地方法人机构改革纵深推进。一是加快农信社产权改革步伐。郧县、郧西联社农商行改革已得到省银监局开业批复,城区联社改革方案已报银监会,即将获得筹建农商行批复,分局“五个把握”工作做法得到邓智毅局长签批肯定,并被银监会《监管工作信息》采用。二是深化农商行改革内涵。引导农商行建立不仅“形似”,而且“神似”的商业银行运行架构与机制,充分发挥农商行在支农支小方面的优势。截至5月末,全市农商行资本充足率12%,与年初持平;不良贷款1.57亿元,较年初下降0.11亿元;不良率1.5%,较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97亿元,较年初增加14.5亿元,占全市银行业涉农贷款的32%。

3.分支机构改革持续加强。分局提出“三专六化”改革理念,持续清理规范邮储银行营业网点,促进邮储银行稳健发展。截至目前,全辖邮储银行二类支行改革已完成40%。同时,农发行商业化转型不断推进,自营业务风险管理逐步完善;国有银行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再造持续推进;股份制银行差异化经营逐步深化。

(四)提效为潜,优化监管方式

1.强化数据质量,提升监管精准化。一是持续跟进系统升级新进展。组织统计、科技人员参加银监会举办的相关培训;督促监管科室与银行机构完成2012年新系统数据的补报工作;重新编制辖内非现场监管报表。二是完善统计信息共享机制。一方面与人行、统计局、金融办等部门建立了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另一方面加强与银行机构的统计协调机制建设;修订了《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共享表》。三是组织开展“夯实统计信息基础,提升银行业数据质量”竞赛活动。制定《银行业“夯实统计信息基础提升银行业数据质量”劳动竞赛活动实施方案》,深入督导活动开展。同时,印发《做实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将做实贷款五级分类工作作为今年各项贷款检查的重要内容,确保贷款分类准确。

2.强化联动效应,提升监管系统化。一是加强信息成果与监管成果联动。分局建立了“信息成果与监管成果”定期互动评审制度,促进了信息工作与监管工作同步提升。二是加强监管科室与监管办的联动。要求监管科与监管办不定期就有关监管工作等情况进行书面交流,如对辖内县(市)银行机构现场检查,《现场检查意见书》同时发送相关监管办。三是探索监审联动。建立分局与银行机构内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工作协作,把内部审计纳入有效监管体系,增强内外联动合力。四是加强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联动。

3.强化规范管理,提升监管标准化。一是制度先行,做实规范基础。分局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国有大型银行分支机构<机构概览>编制办法》、《国有大型银行日常监管操作规程》、《国有大型银行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评价办法》、《邮政储蓄银行营业机构管理指导意见》等制度,从监管功能和监管环节上进行规范。二是疏通机制,做实规范传导。以相关规范制度为依据,分局及时对相关科室岗位进行适当轮换、重置或赋予新的内涵。三是强化措施,规范落实。国有大型银行高管准入核准严格按新要求执行,对国有大型银行高管按规程进行评价;完成对邮政机构“高管”考核。

(五)保障为继,科学内部管理

1.着力分局监管文化建设。以“四大工程”为推手,给力监管文化建设。一是实施“成长工程”,提升专业性。分局成立了“信息专业工作组”,培养干部综合素质;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200余人/次参加了外语、监管知识等专门培训;开辟读书屋、网上学习沙龙。二是实施“阳光工程”,增强主人公意识。召开了职代会、采购委员会、财务监督会等合理化建议活动。三是实施“激励工程”,增强成就感。制订实施学习奖励制度;挖掘系统内及身边先进事迹,增强职业自豪感。四是实施“关爱工程”,增强归属感。组织女职工及年度先进个人游览凤凰古城、张家界;组织全体职工野外踏青,观赏樱花;上半年,慰问生病职工21人/次、职工家属2人/次、退休职工5人/次、大病职工及家属5人。分局《加强职工之家建设,构筑和谐监管文化》做法得到省局胡德海副局长签批肯定。

2.努力提升党建廉建工作水平。一是圆满完成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分局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选举工作领导机构,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支部会议,认真学习领会文件和会议精神,召开部署工作会,有条不紊推进,圆满完成了十八大代表推选工作。二是提升创先争优实效。将创先争优与监管工作、“十种意识”、监管文化相互渗透,探索出“五转五紧跟”推进措施,确保“十种意识”植入干部脑中,融入干部行为,职工牢固树立主流价值观;并将创先争优与团委工作结合。三是宣传教育抓引导。制定《学雷锋活动月活动方案》;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观市武当山道廉文化教育基地;将廉政文化建设与职工学习、生活、工作有机紧密结合。四是健全制度抓约束。印发《银监分局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意见的通知》,加大效能检查力度,开展“两评”、“三访”活动、“万人评窗口”等活动。分局相关做法得到省局秦汉锋纪委书记签批肯定,被《金融时报》推介。

3.精细管理做实服务保障。一是抓节约,提升资源效率。开展“厉行节约、提高财务资源使用效率”专项活动,今年,共制定相关财务制度6项,提出并落实节约措施20余项;坚持资源向监管一线和基层倾斜,保证了上半年11个现场检查项目的顺利开展。二是抓督办,确保传达到位。截至5月底,共收发文件300余份,审核文件90余份,累计达25万字以上;对重要会议进行纪要,对领导讲话进行整理编发,保证了重点工作、重大督办事项有力推进。三是抓细节,确保质量到位。制定《银监分局公文审核“三看三把关”暨发文流程》、《信访维稳和舆情应对工作流程》、《许可证管理工作流程》、《机关科室会务组织责任落实流程》等制度,有效控制了人为差错。四是抓执行,确保安全到位。将档案管理与保密工作紧密结合,根据省局检查组提出的建议,快速落实完善;建立印章AB角交接第三人见证制度。先后被市政府授予“保密工作先进集体”,被市档案局授予“档案法制建设先进单位”,被市政府授予“市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为全面完成年度监管工作,分局党委从行动上既坚决服从“公转”又确保高效“自转”,下半年,积极探索“五转五紧跟”工作思路,不断丰富和践行“十种意识”内涵,提高监管工作的深度、广度和宽度。

(一)“五紧跟”着力培养“十种意识”。一是思路围着出路转,紧跟党委意图走。二是监管围着稳定转,紧跟风险迁徙走。三是改革围着发展转,紧跟实体需要走。四是责任围着事业转,紧跟全局工作走。五是服务围着高效转,紧跟务实廉洁走。

(二)“三督导”继续支持实体和“全覆盖”工程。一是督导银行机构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完善小微企业贷款差异化监管政策;做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六项机制”;进一步壮大“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俱乐部”平台,加大县域推广力度。二是督导银行机构进一步加强“三农”和县域金融服务。争取年内实现乡村电话银行的全覆盖、力争村镇银行实现突破、确保县域农商行全部开业,扎实推动“双百竞赛”活动。三是督导银行机构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巩固不规范经营专项整治成果,建立银行业规范经营长效机制。

(三)“五考虑”充分覆盖平台贷款风险。一是考虑监管政策的连贯性,盯住执行不力风险。二是考虑存量分类的准确性,盯住迁徙变化风险。三是考虑增量准入的合规性,盯住企业经营风险。四是考虑退出运转的稳定性,盯住市场变化风险。五是考虑监管检查的责任性,盯住授信操作风险。

(四)“四入手”有效防控案件风险。一是从控制操作风险入手,坚持对银监会操作风险“十三条”、重要岗位轮换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二是从制度完善入手,防止出现“人为免责”,或内部人控制现象发生。三是从窗口指导入手,不断调准案防工作的广角和焦距。四是从执行报告制度入手,督导银行机构落实案件处置“三项制度”,确保案件化解从“大”到“小”、从“有声”到“无声”转变。

(五)“六推进”充分化解银行突出风险。一是推进政、监、银、企和社会的协调运转机制,及早全部解决荣华公司和二级公路等大额不良贷款。二是推进“信贷新规”落实,关注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变化,防止违规增量和存量劣变。三是推进银行机构理财等表外业务规范经营,开展相关现场检查;四是推进信息科技监管走访制度,开展信息科技风险现场检查。五是推进完善声誉风险防控机制,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营造稳定环境。六是推进打非处非与案防工作联动,防控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风险。

(六)“三做实”提升监管效能。一是做实贷款五级分类。确定牵头部门,开展贷款质量真实性检查,加强贷款分类真实性监测考核。二是做实统计数据。开展数据质量劳动竞赛活动,完善非现场信息系统,做好统计现场检查和快速巡查走访。三是做实集成监管。在银行机构高管准入上,加强属地监管联动,充分发挥属地监管办的作用。

银监分局范文篇5

一、银监分局组织机构运行绩效和存在的问题

1.银监分局组织机构基本上是按照行政管辖区域划分和组建。地、市分局作为基层监管机构的一级组织平台,承担市县两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工作。县级监管办事处是从人民银行县支行的监管部门分离的,并作为分局监管触角的延伸,在分局统一领导下履行属地监管职能。分局内设部门及职能划分也是依据上级局统一模式和要求建构。

2.银监分局组织机构在实际运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第一,监管责任明确。按机构设岗位、定职责,有利于监管人员明确责任,实行统一的监管行动。第二,监管任务综合化,有利于监管人员全面掌握银行业机构状况。第三,按地域分层次,各监管部门及监管办能针对监管对象的实际,实行有效的一对一监管。第四,实现了贴身跟进式监管,能及时发现区域内银行业机构的风险,便于及时报告和处理。

但这种监管机构体系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是:监管机构组织市县两级制,造成监管力量过于分散,组织效率不高;现场检查和非现场职能分不细,监管精细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监管目标任务无差别化,使得基层监管机构疲于应付上级统一任务,自主开展监管创新较少;监管手和监管信息系统现代化程度不高,基层监管效率亟待提高。

二、影响银监分局工作效能的主要因素

(一)内部机构设置缺陷致使监管专业化效能难以最大限度发挥

1.监管部门内部设置过于综合,不利于监管专业效能的发挥。监管部门同时承担着现场检查、非现场监测分析及金融行政许可事务,往往一人多岗、一岗多责,必然影响单项业务的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影响监管工作的整体效能。

2.监管部门设置过于割裂,不利于监管协调统一。一是按行别与性质设立监管部门,形成相互间信息不透明,不利于区域内金融风险的综合分析、预警和早期处置,容易对行际间转移和隐匿的风险失察。二是部门监管各自为政,同类问题各部门处理尺度宽严不一,影响监管的公正性。三是部门之间探索的新监管手段、方法和成果,不能及时交流和推广。

3.监管办事处按照分局授权从事县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事务工作,而对没有实行统一法人社的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基层被监管机构较多,按照现行人员配备,往往形成“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易出现监管“真空”。

4.监管办既不是实施行政处罚的独立主体,又面对着较多的被监管机构,且上级监管机构对监管人员的再监督进一步加强及履职问责的相继出台和实施,形成了权、责、利不对等,不利于提高监管人员的积极性,一定程度影响了监管效能的发挥。

(二)非现场监管“事务化”和现场检查“任务化”现象削弱了监管效能

1.非现场监管成为部门事务,服务决策功能弱化。一是与现场检查工作结合不够紧密。二是监管行为滞后,非现场监管效果发挥不好。三是非现场监管信息与监管统计信息部分重复收集,内部使用率低。

2.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工作衔接不紧密。基层监管部门的现场检查工作一般为银监会及上级局布置的专项检查任务,非现场监管工作仅对有关机构进行了必要的风险提示,二者没有形成协同监管效果。

3.人员教育培训不足,影响监管效能的提高

队伍整体素质不强,适应新监管理念的监管专才少。银监分局人员整体素质难以跟上新形势,大部分监管人员受过的专业培训不足,现代监管专业知识少,必然存在监管方法和思路″老套″的问题。同时缺乏事前综合分析、预测、识别、判断风险的能力,使预防性监管成为一句空话。

三、调整职能,提高银监分局内设机构效能的建议

(一)强化领导班子建设

强化领导班子银监分局提升管理水平的根本保证。只有好班子才能管理好银监分局机构,才能带出好队伍,才能做好以监管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一要努力打造团结协作的班子。领导集体必须敢于弘扬正气,抵制邪气;善于广开言路,善于集思广益;有较强的凝聚力、向心力。二要努力打造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领导干部必须加强业务学习,熟悉银行监

管业务,以及经济、金融、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三要努力打造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要在突出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抓住中心工作的同时,对自己所领导和管理的银行监管工作的发展情况超前思维、超前预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适时改进监管措施,推动工作上台阶。

(二)重新整合监管资源,内设合理的监管组织机构

建议设置三类组织部门:第一类是行政审批综合部门,将高管人员、机构和业务的准入、行政审批、法律事务管理等集中到一个部门;第二类是监管信息收集与分析部门,开展日常非现场监管统计与分析,全面掌握辖区银行业机构整体风险状况;第三类是按银行业机构类型设置现场检查部门,重点提高现场检查的独立性、专业性,并实行查处分离,相互监督。

(三)调整非现场监管职能分工,完善有效监管的工作机制

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数字传输手段,建立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和通用指标体系,实行集中统一监测,将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非现场监管纳入一个视野,便于监测资金的非正常变化,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扩散。目前统计信息科与非现场监管在工作上的重复,建议将二者合一,形成为一个监管信息综合分析部门,充实人员,及时完成监管信息数据上报和深层次分析。

(四)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

制度的建立与落实在管理中是第一位的。一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要按照“科学合法、协调统一、简明规范、现实可行”的要求不断完善健全内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形成用制度管理、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使基层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二要加大制度的落实力度。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带头执行制度,经常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对不执行制度者实行严格的日常问责。每个部门要解决“重制定,轻检查”的现象,实施“第一责任者”管理,改变单纯依靠综合部门检查,而轻视专业部门自查的现象。

(五)建立监管协调网络

首先,银监分局必须树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观念,积极争取来自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公共服务。其次,借助社会综合力量,加大金融市场的整治力度,增强监管执法的公正性、公平性。第三,引入社会约束机制,强化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第四,加强信息披露,督促地方性金融机构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进行信息披露。第五,对地方性金融机构建立投资人质询制度,由监管部门受理,并通知参股的法人进行解释和说明。

银监分局范文篇6

一、充分重视,明确要求,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2012年,我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加强分局政务公开工作的管理。分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及时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分局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形成由分局办公室牵头,统信科提供技术支持,各科室分工负责实施,办公室、监察室督促检查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年度例会机制,成立分局各科室政府信息公开联络员队伍,并在办公室配备人员以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经系统研究,将分局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进行分解,把公开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各相关科室,做到公开工作常规化。同时,按照《条例》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成立由局长担任主任的保密委员会,负责本单位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建立健全分局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机制和流程,明确审查职责、审查程序和责任追究办法等。

二、落实要求,认真履责,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和《银监分局关于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将平时工作中涉及的信息内容分为应主动公开的内容,依申请公开的内容和不予公开的内容,并分别确定各自的公开方式、时限和程序。明确我分局应主动公开的内容为:(一)银监分局的组织结构及其主要职能,监管业务部门及其有关综合部门的主要职责;(二)银监分局廉洁从业、依法监管的自律性规定;(三)按规定应向社会公开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四)按规定应向社会公开的监管统计数据及相关信息;(五)重要人事任免,工作人员录用计划及实施情况;(六)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七)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八)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九)金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十)社会咨询、监督、投诉、举报办法和途径;(十一)按规定其他须公开的信息。除我分局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之外,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可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我分局申请获取其他相关政府信息。

对于下列政府信息,我分局不予以公开:(一)涉及国家机密的;(二)涉及商业秘密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商业秘密被泄露的;(三)属于个人隐私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对个人隐私造成不当侵害的;(四)正在调查、讨论、处理过程中的事项,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五)公开后可能影响我分局进行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的;(六)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属于前款第(二)、(三)项的政府信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我分局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众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可以予以公开。其中,属于前款第(四)、(五)项的政府信息,如果公开具有明显的公共利益且不会造成实质性损害的,我分局可以决定予以公开。

2012年,我分局依据《银监分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从实际操作层面进一步细化政府信息公开的分类、公开方式、公开受理及监督和保障等方面内容。同时,在全面梳理分局行政职权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依据《银监分局信息公开目录》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及时更新和补充。2012年,分局共主动公开信息18条,电子化全文公开率达100%。各科室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均由保密委员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银监会有关保密工作的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并遵循“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进行问责,全年未发生一起泄、漏密事件。

三、畅通渠道,强化保障,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按照注重实效、便于管理、易于监督的原则,我分局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不同内容、性质、要求、对象,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多渠道、多载体的对相关信息予以主动公开,同时强化监督和保障。一是加强电子触摸屏、广域网、城域网等公开载体的建设工作。结合不同信息内容,规定相关科室做好一楼大厅的电子触摸屏和广域网中相关栏目的维护工作,对公开的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和补充。而金融城域网邮箱系统的充分利用,在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监管资源的同时,又可以及时地向监管对象传达相关监管信息和监管动态。二是利用内部网络主动对内公开分局相关信息。为了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分局积极拓展民主决策,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程序和办事规则;开通“局长信箱”,召开群众座谈会广泛征集群众意见,促进分局有效改进各项工作。三是积极拓宽其他渠道。我局通过召开监管情况通报会、运行与风险分析例会、相关专题学习班等多种形式,拓宽向企事业单位、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开信息的渠道,健全了信息机制和受理机制。四是强化监督和保障。建立健全分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定期对各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评议,并于年末,对各部门2012年政务信息公开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考核,并纳入年末部门绩效考核之中;监察室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为了不断拓展监督渠道,分局系统还聘请了行风监督员共22名,对工作实施有效性监督;利用政府网信息平台,及时主动实施政务公开,建立机构间信息沟通机制;在《晚报》开辟“银行之窗”,向社会公布银行业的工作开展情况。

2012年,我分局没有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没有进行政府信息公开收费,也没有发生针对我分局的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诉讼等情况。

银监分局范文篇7

一、成立依法监管领导小组。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办公室、各监管科室、统计信息科、人事科和监察科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负责分局依法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日常工作由分局办公室承担。

二、建立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将监管法律制度的学习列入分局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领导班子集中学习监管法规制度不得少于两次。

三、建立干部职工法规培训制度。将监管法规制度的学习列入干部职工全年学习规划,并严格加以落实,全年监管干部集中学法活动不少于6次。

四、加强法制队伍建设。分局在办公室设立专职法律工作岗位,选调法律专业人员到该岗位专门从事法律工作。

五、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按照银监会的有关规定,在市场准入、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工作中做到按法定程序执法。加强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等工作的协调及监管信息共享,避免出现重复报送监管资料和重复进行现场检查的现象。

六、强化科学民主决策。重大监管决策一律经过集体讨论决定,重大监管决策在提交讨论决定之前一律交由专职法律工作岗位人员进行合法性审查。

七、规范行政处罚工作。一是行政处罚或处理事项都应当由行政处罚委员会经过集体审议后作出决定;二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按法律规定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在提交行政处罚委员会作出决定前,交由专职法律工作岗位人员进行法律审查;三是严格按规定对行政处罚事项进行立案,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调查取证,且取证方式符合法律规定,证据形式符合法律要求,按规定在《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告知当事人有陈述、申辩和依法申请听证的权利,按规定做好行政处罚法律文书的送达工作;四是严格按照《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行政处罚文书式样的通知》要求,规范制作行政处罚法律文书;五是严格按照《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建立行政处罚公布制度的通知》和《关于认真做好〈银监局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学习贯彻工作的通知》要求,按季向省局报送行政处罚统计表、分析报告及《行政处罚决定书》备案材料。

八、完善监管制度建设。严格按照《银监会法律工作规定》和《银监局制度生成办法》规定的程序,制订办法、规定、规程、指引、指导意见等制度性的规范性文件;制订的规范性文件,应当以正式文件方式向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开,并及时在分局内网网站上公布;严格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规范性文件备案管理办法》和《银监局规范性文件备案实施办法》的规定,做好规范性文件向上一级监管机构的备案工作;建立法规清理工作机制,每2年对本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一次清理。

银监分局范文篇8

1、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想银行业所想、急银行业所急,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2、加强学习,增强修养和素质。马列主义没有过时,思想更有他独到的光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更具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涵意。努力去学,认真去实践,他们其实就是我们思想上前进的指南和灯塔。

3、在监管工作中,一定要以“不以恶小而为之”的良言古训不断的警醒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在处理利害攸关的大事大非问题时,更来不得半点含糊,因为我们时时刻刻处在一个容易被诱惑,容易被糖衣裹着的炮弹击中的高风险职业。

银监分局范文篇9

催人泪下的情节…震耳发聩的语言。

两名服刑人员现身说法中的一个场景。月日,这不是电视剧中看到而是银监分局在省市监狱开展警示教育中。银监分局党委和纪委组织全体监管干部到市监狱开展警示教育。大家参观了犯人劳动的生产车间、宿舍等场所,听取了二名职务犯罪人员的现身说法。整齐划一的监舍,紧密有致的劳动环境,刘备那句: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名言在草坪中特别引人注目。也带给我监管干部深深的思索。

远离罪恶,远离犯罪。热爱岗位,善待自我让法律的警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时时敲响。

银监分局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面深化改革总揽全局,切实贯彻执行“促改革、防风险、强服务、提效能”方针,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扎实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改进监管手段,探索风险预警、识别、防控、化解的新方法、新机制,有效提升监管效能。

(二)新组建1家村镇银行,在县域及乡镇增设至少6家银行网点。

(三)推动钢贸、造船、不锈钢等重点行业授信风险逐步化解,力争不良贷款率不高于年初水平。

(四)加快推进银行案防长效机制建设,促进银行从业人员合规履职,力争不发生案件和重大违规事件。

(五)推动绿色信贷,加大对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确保新兴产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逐步提升。

(六)持续改善薄弱环节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实现“两个不低于”。

(七)巩固文明创建成果,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

三、主要措施

(一)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银行业转型发展

1.强化法人银行公司治理。一是落实《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组织开展公司治理培训,完善法人银行“三会一层”治理结构,督促指导董事会、监事会有效履职,提高各专门委员会履职能力。二是强化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的履职评价和问责。出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董监事履职评价示范文本》,督促法人机构制定董监事履职评价办法实施细则,并报分局备案。三是稳步推进新资本协议实施工作。做好实施培训和监测分析,夯实资本管理基础;强化法人银行股权监测,规范股权变更、质押、交易等行为;按照银监会法规逐步扩大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体系,构建更加具有活力的银行体系。

2.推进银行内控管理机制建设。一是加强绩效考核导向监管。督促银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内部绩效考核体系,科学设定经营指标,避免单纯追求规模增长和同业排名的激励导向,推动落实高管人员及重要岗位人员薪酬延期支付制度。二是强化内控体系建设。指导银行构建有效风险治理架构,强化部门、岗位之间的有效制衡,落实强制轮岗交流制度。三是完善监审联动。加强对银行内审等部门的业务指导,进一步增强风险的识别、预测和计量能力,出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监管评价办法》,开展重要风险监管审计合作。

3.加快银行产品服务创新。一是督促银行以特色化为方向,立足本地市场需求实际开展业务创新,探索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二是推动实施品牌化战略,指导银行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产品服务营销,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特色服务品牌。推动符合条件的农商行实施走出去战略,选择合适地区设立异地支行。

(二)严守风险底线,维护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

1.逐步缓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一是坚持稳步控降目标。坚持“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总原则,继续认真落实《银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风险管理的意见》,择优支持保障房等重点项目建设,新增贷款必须符合监管政策要求,力争平台贷款余额不超过年初水平。二是完善全口径监测统计。通过加强统计监测,真正做到动态统计、有进有出,进一步提高平台名单的全面性。进一步加强融资全口径管理,与地方财政、审计部门建立完善日常联系和季度信息交流制度,督促银行加强监测,全面了解平台企业的其他融资情况,严控平台借道融资,提高平台融资全口径统计监测的准确性,深入分析平台银行体外融资对银行信贷安全性的影响。三是落实到期还款来源。目前纳入监测的73户融资平台今明两年到期贷款都将在46亿元左右,督促银行及早与平台企业及地方政府部门沟通落实还款计划及资金来源,严防违约风险。四是强化风险缓释措施。对于还款资金来源得不到落实的平台,要求银行及早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密切关注地方政府直接融资政策变化情况,逐步推动用直接融资置换相应的平台贷款。

2.从严控制房地产领域信贷风险。一是完善名单制管理。督促银行针对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风险集聚的特点,审慎开展房地产信贷业务,强化房地产开发企业准入管理,完善准入企业名单,加强开发企业资金实力、开发业绩、管理水平、信用状况等准入条件审核;结合季度非现场监管走访,收集审查辖内银行开展合作的开发企业名单及项目情况。二是加强开发企业资金来源监测。督促银行开展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风险排查,严控银信合作业务,严防开发企业通过假按揭、民间借贷等方式进行融资,严防房地产企业利用贷款囤地炒地。三是组织开展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组织开展一次大型银行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准确评估房地产价格下跌情况下的贷款损失及流动性情况。四是落实住房按揭贷款差别化政策。督促银行严格执行住房按揭贷款政策,优先保障首套自住房贷款,审慎开展商用房抵押贷款。上半年组织开展一次房地产贷款检查,全面了解政策执行情况及风险状况。

3.密切关注大额授信风险。一是妥善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以戴南不锈钢行业为重点,加强与兴化市、戴南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深入实施授信总额联合管理,充分发挥牵头行作用,逐户落实一户一策分类处置方案,确保支持类企业有劲、维持类企业有底、退出类企业有序。首期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期限到期后,及时召开有关戴南地区银政企三方座谈会,研究部署后续工作。二是密切关注重点客户风险。充分利用客户风险信息系统,在全辖排查涉及5家银行以上、银行授信总额2亿元以上的大额多头融资及5000万元以上存在担保圈的客户,建立台账持续监测,绘制大额客户融资担保链接图,准确掌握主要担保圈状况,推广运用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逐步推动担保解链工作,有效防控风险蔓延。三是严防政策“一刀切”加大行业风险。加强与政府部门的信息沟通,督促银行积极上争资源,用好用活政策,避免信贷“急刹车”、“急转弯”加剧风险集聚。关注光伏产业发展状况,根据银监局有关文件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出台有关光伏产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推动“有保有压”政策有效落实,指导银行继续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有选择、有差别地开展光伏产业授信业务。四是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大额授信和授信集中度监管。督促机构严格控制大额贷款,落实新增3000万元以上大额贷款报备制度;禁止发放异地贷款;加强银团贷款风险管控,严格控制银团贷款投向。

4.大力加强不良贷款管理。一是做实贷款分类。加强贷款质量监测,组织开展重点机构贷款风险分类检查,摸清摸准风险底数,夯实资产质量,提足风险拨备。二是加大新增不良贷款问责力度。出台不良贷款责任认定追究监督办法,督促银行按照履职责任要求,对2013年以来新发生的不良贷款查清原因,落实责任,凡属违章违规形成的不良贷款,必须要追究经办人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于新增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按照提高不良容忍度有关要求,适度减免相关人员责任,保护银行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积极性。认真分析新发生问题贷款的成因,从经营理念、管控架构、管控方式、管控流程等方面全面改进授信管理体系,严格新发放贷款的准入管理。三是加快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推动银行积极运用诉讼、批量转让、核销等方式处置不良贷款,充分利用财政部最新下发的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所带来的便利,加大存量不良贷款核销力度,损失类贷款不得长期挂账。

5.有效促进影子银行业务规范发展。一是建立风险“防火墙”,阻断影子银行风险向银行体系传导渠道。督促银行规范发放小贷公司贷款,密切关注该类机构将银行贷款资金流向国家调控领域及限制性行业。规范开展银担合作,对融资性担保公司严格执行担保倍数限制,防止违规放大杠杆倍数。二是建立完善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备案登记制度,及时掌握理财业务情况。指导法人银行规范开展理财业务,建立单独的机构组织体系和业务管理体系,与银行资金严格分开,不购买本行贷款,不开展资金池业务,强化资金运用监管。规范分支机构理财产品销售行为,严防不当宣传及误导销售。

6.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防控。一是把流动性管理放在更为优先的位置,督促银行特别是法人银行及时调整流动性风险偏好,各法人银行要成立以行长为组长的流动性监测与管理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流动性应急预案,开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压力测试,督促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二是加强同业、理财和投资业务管理,合理控制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防止业务增长过于冒进,推动中小银行切实按计划压降“两项占比”,提高业务稳健性。三是加强流动性风险监测,有效控制存款冲时点现象,提高资金来源稳定性,组织银行进行压力测试,适时开展流动性管理专项检查。

7.突出操作风险和案件风险管控。继续保持案防高压态势,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推动银监会“案防新规”有效落实,严格实施信贷违规问责和案件问责。督促银行加强基层网点和重点人员管控,继续开展员工参与民间借贷等违规行为排查,加大问责力度。加强与邮政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邮储银行二级支行强化操作风险管控。加强案防技防建设,建立农商行信息科技系统开发、运用联合机制,推动开发运用员工账户异常信号监测系统、重要岗位轮岗提醒系统和“飞行”检查合规知识测试系统,进一步提升案防工作水平。出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飞行”检查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成立“飞行”检查大队,对机构“飞行”检查进行再监督。

8.密切关注新型风险。一是强化信息科技风险。开展信息科技风险巡查,摸清信息科技风险现状;下发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工作意见,确保银行严格按照“系统可以外包,责任不能外包”的原则,完善信息系统安全体系,保障业务连续性。二是强化市场风险监管。督促银行加强资金业务管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关注交易对手风险,严防违约风险。三是注重声誉风险管理。继续与媒体合作开展对外宣传,提高宣传时效性和针对性,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督促银行健全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测。

(三)优化金融服务,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1.运用信贷杠杆推动产业转型。一是强化引领,深入推进银行业转型升级。加强监管引领和考核督促,切实推动《市银行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确保银行业在全市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加有力的推动作用。上半年组织开展“银行业转型升级行长沙龙”,组织银行集中探讨转型升级经验,深入挖掘银行业转型升级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银行业全面服务转型、发展升级。二是盘活存量,稳步退出过剩及落后产能。加强产能过剩重点行业的监测分析,建立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和信贷台账,推动银行与政府部门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合作,通过产能整合重组、技术改造,促进生产资源有效利用,盘活沉淀在过剩产能上的信贷资产。三是用好增量,将信贷优先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升级的行业和项目,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清洁能源等。完善新兴产业和绿色信贷监测统计,推动银行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业务流程、落实扶持政策,积极推广专利权质押等适合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需求的信贷模式。加大对医药城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银行进驻医药高新区,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2.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一是持续深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组织青年员工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走进工厂、学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服务,督促银行网点播放金融知识宣传专题片,充分运用主流媒体宣传普及金融知识。二是完善银行服务投诉处理机制。建立银行投诉处理机制评估督导机制,对银行投诉处理情况实施监督考核,督促指导银行建立健全快捷、规范、合理的投诉处理流程,充分发挥银行维护消费者权益、处理消费者投诉第一责任主体的作用;加强对客户投诉情况的分析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同类问题反复投诉。三是切实改善柜面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减少客户排队,提升柜面服务满意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规范开展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投资理财等产品,督促银行坚持“卖者有责”,为消费者把好产品准入关口,规范开展业务宣传,避免误导消费者。

3.进一步改善“三农”金融服务。一是加快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在优化建设传统银行网点的基础上,开展社区银行、小微支行试点,积极推广“快付通”等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服务模式,提高偏远乡村的服务可得性。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监管,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严防“脱农进城”趋势,引导邮储银行大力拓展农村金融业务。二是积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开发推广适用于私人农场、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新模式,探索发展农业产业链融资,开展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试点。强化对粮食生产发展的信贷投入,支持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和农田水利建设,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三是提升阳光信贷覆盖面,加大富民阳光信贷推广力度,建立富民阳光信贷统计制度和通报制度,开展专项现场检查。

4.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一是强化业务引领。坚持小微企业贷款“两个不低于”目标不动摇,认真开展统计监测和考核督促;完善“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开发推广“网上金融超市”,进一步拓宽银企沟通的渠道。二是开展活动带领。继续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月活动,2014年计划在市新能源产业园区和高港区举办两场大型“进基层、入园区”银企对接活动,在姜堰区和泰兴市举办两场银企面对面恳谈活动,扩大活动影响力,提升活动效果。三是实施创新驱动。通过监管创新,探索化解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的措施和方法,进一步推广小微企业免担保贷款;督促法人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信贷流程、创新还款方式、创新担保方式;推动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四是强化制度保障。推动银行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有效发挥作用,开展专营机构督查评估,对“六项机制”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对减轻小微企业融资负担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督查,不断提升小微企业贷款的可得性和服务覆盖面。

(四)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监管效能

1.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动真碰硬的大排查、触及灵魂的大检修、洗心革面的大扫除。系统理解、准确把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用整风精神开展活动,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防搞形式、走过场。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四风”,紧密结合监管中心工作,努力实现作风的根本性改进。分局党委班子成员和各职能科室分别挂钩基层联系点及重点关注行业和风险领域,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紧密联系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2.切实推进职工队伍建设。一是强化知识型队伍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业务学习培训,全年集中培训不少于6次,切实提升员工业务能力。采取论坛、交流、点评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业务学习研讨和交流,树立主要业务的标杆性质量标准,供相关科室员工学习对照。二是强化实干型队伍建设。围绕“增强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尽责履职能力”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塑我监管形象”活动,切实提升制度执行力。改进督查督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贯彻落实,开展履职评价,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化程度。开展中层干部缺岗竞聘和员工轮岗,激发员工活力,努力做到人力资源效用最大化。三是强化廉洁型队伍建设。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组织开展警示教育,上好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课,落实“一岗双责”,强化监督约束,确保不发生工作人员违法及重大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