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从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7:18:26

依从性范文篇1

调查发现,患者的职业对其饮食依从性影响较大。如果患者工作劳动强度大,能量消耗大,就会有饥饿感,而食物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强大的驱动力使患者不自觉地增加食物的摄入。一些患者因工作关系,就餐时间不固定,饮食往往是被动接受,无自主选择性,且饮食差,从而导致其摄入的主食量过多,蛋白质与脂肪摄入量偏低。另有些个体经营者也不能按时按量就餐,但往往蛋白质与脂肪摄入量过多。更有甚者,忙时将一日三餐简化为两餐甚至一餐,加之过度疲劳,休息时间少,病情极易反复。因此,职业是导致患者饮食依从性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能正确使用《食品交换表》的患者比较最高,其饮食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热能、脂肪和胆固醇摄取过高或偏低,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及B族维生素和钙的摄入量均未达到要求。其他研究也有验证[6-8]。自控能力差也是导致饮食依从性差的原因之一。郑淑君等[9]研究发现,患者自控能力高,饮食治疗依从性了也高。本次调查发现,特别是35岁以下和70岁以上男性患者自控能力较差,前者是因为缺乏长期坚持的毅力或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后者是认为年事已高,没几年活头,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另外,还有部分患病3年以上者,饮食治疗依从性也差,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出现并发症。文化程度也会影响饮食依从性。调查显示,在5例饮食依从性较好的患者中,5例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另外2例为大专和高中学历。从总体分析结果显示,饮食治疗依从性与学历呈显著正相关。

信息来源受限和接受能力低会影响饮食依从性。因工作及环境等因素,糖尿病知识尚未普及到人人皆知。加之一些患者受文化水平所限。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受到限制。此外,繁重的体力劳动及过长的工作时间,也使一些患者没有更多的去精力了解糖尿病知识。患者饮食依从性差也受社会不良广告宣传的影响。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介的高速发展,一些保健品夸大宣传其功效,甚至宣称可迅速根治糖尿病,无需吃药,无需忌口,这正好迎合了部分患者急于求成的心理,从而放弃正规的药物与饮食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依从性范文篇2

关键词:医学生;手卫生;依从性

手卫生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医院感染首要防控措施,在疫情世界大流行背景下,更促使了手卫生运动向全民普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必备技术〔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是最重要的感染控制措施之一,可减少50%与医疗相关的感染,有效预防与医疗相关感染〔2〕。为加强手卫生的医学教育,本研究选择某医学院校的临床、护理、医学检验技术3个专业的实习生为对象,对手卫生知识和依从性现状进行调查,以提高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以济宁医学院应届实习生为调查总体,选取3个专业实习生进行随机抽样,护理学实习生91名,临床医学实习生44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生40名,共计175名。1.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手卫生指南中5个手卫生时刻〔3〕,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实习生知识掌握情况,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的态度等。具体操作借助问卷星开展调查。1.3统计学处理收集问卷后,借助SPSS25.0软件,利用χ2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实习生对手卫生概念、手卫生5个时刻、卫生手消毒的做法、手卫生产品等手卫生知识以及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的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相似。不同专业学生对于手卫生概念的掌握情况具有差异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2.628,P<0.05),详见表1.2.2手卫生依从性调查不同专业医学生在每次接触患者后洗手执行情况,即依从性,结果表明临床专业、护理专业和检验专业总执行率依次为77.27%、71.43%和9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手卫生态度调查表明,本次调查的3个专业的医学生对手卫生的认识态度较好的占多数,但存在认识一般或不认识的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2.4接受培训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临床教学课程中,接受过较系统手卫生培训者中临床专业占79.55%,护理专业占90.11%,医学检验专业占62.5%,3个专业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84,P<0.05)。详见表3。调查发现,医学生手卫生知识主要是在医院工作中接受的培训,临床专业、护理专业和检验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手卫生培训分别占93.18%、89.01%和75.00%。

3讨论

手卫生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有必然的联系,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问题。“手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概念及洗手、卫生手消毒方法”在8年制及5年制医学专业教材中的提及率均为0%,但在护理学教材中则全部提及〔4〕。在调查中发现,接近80%的同学能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但对手卫生的认识不深入,进行的洗手操作只起到一般去污的作用。有研究表明〔5〕,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均成正相关性。因此加强课堂教育,在课堂上讲解有关手卫生的概念和意义以及手卫生在降低医院感染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调查中发现82.29%的实习生认为患者太多、时间紧张,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注意自己的手卫生。发展中国家大型医疗机构面临的现状是,患者严重超负荷、工作量大、人员缺乏、手卫生设施匮乏〔6〕。有研究表明〔7〕,使用免洗手消毒液及洗手液进行手卫生后均能有效减少手部细菌,但免洗手消毒液更快捷、方便。有研究表明〔8〕,给予医务人员工作服快速手消放置袋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因此,医院应制订合理的排班制度,购买一些可以缩短手卫生时间并健康有效的消毒剂和快速手消放置袋。有33.14%的实习生担心手消毒剂对手造成损伤而拒绝洗手。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应该购买一些对手没有损伤的洗手液、免洗手消毒液、擦手纸。将这些洗手液放置在医院醒目的地方,并制作海报详细的介绍各种洗手液的使用情况。有31.43%的实习生认为医院的监督力度不完善、无人监督和督促手卫生,很容易导致懈怠心理,不能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医院可设立监督小组,不定时对医院中的医务人员进行抽查,同时运用PDCA循环法。PDCA循环法,注重过程中的互动,实施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有研究表明〔9,10〕,在手卫生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知晓率,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手卫生是最重要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很多实习生能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却不能认真严格地做到手卫生,在他们进行手卫生的过程中,也并不能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所要求的去做,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科普教育,不仅让他们知道手卫生知识,而且应从观念上改变他们的想法,而医院应做到加强监督力度并且完善基础措施,共同提升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钟春梅,胡瑛,刘犇,等.手卫生依从性暗访调查结果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9,36(9):682-683,687.

〔2〕AlpE,LeblebiciogluH,DoganayM,etal.Infectioncontrolprac-ticeincountrieswithlimitedresources[J].AnnClinMicrobiolAntimicrob,2011,10(1):36-40.

〔3〕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guidelinesonhandhygieneinhealthcare:firstglobalpatientsafetychallengecleancareissafercare[S].2009.

〔4〕刘波,李松琴,张卫红,等.不同教育体系的手卫生理念差异[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7):421-424.

〔5〕石在红,李艳美,武伟琦.临床实习生手卫生知—信—行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295-297.

〔6〕卢春娟,陈佳新,刘洁琼,等.大型医疗机构连续静脉采血人员手卫生策略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8):4277-4281.

〔7〕林学,喻迪娅,刘芳.三种不同手卫生方式的效果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9):2644-2645.

〔8〕方家香.医务人员工作服快速手消放置袋在提高手卫生依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8):25-26.

〔9〕朱骏华.PDCA循环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作用[J].华西医学,2017,32(3):366-370.

依从性范文篇3

[关键词]药学干预;老年妇科手术患者;用药依从性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妇科手术人群的老年女性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与年龄相关的机体功能衰退、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用药依从性低使老年妇科患者的围手术期用药管理成为难题。用药依从性差会导致用药错误,造成用药相关问题和药品不良事件增加,也会影响术后康复及治疗结局[1,2]。由临床药师主导的患者教育及用药指导作为治疗的有益补充,已被证实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一个有效方法[3]。本次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药学干预对老年妇科手术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手术住院的老年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包括:①年龄≥65岁;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包括:①认知障碍及交流障碍者;②拒绝参与本次研究者。根据以上标准共纳入585例患者,年龄65~76岁,平均年龄(70.53±4.27)岁;平均体重指数(19.25±1.41)kg/m2;初中及以下374例、高中/中专162例、大专/本科及以上49例;其中合并基础疾病526例;住院期间口服药物种类≥5种457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随机分为干预组290例和对照组295例。两组患者一般基本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药学干预:1.2.1建立用药档案临床药师建立患者用药档案信息,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受教育程度、诊断、合并基础疾病、住院期间口服药物种类及既往用药情况。1.2.2药学问诊及入院用药宣教药师在干预组患者入院时进行药学问诊,确定患者既往用药的用法用量、既往过敏史及处置情况等信息;通过入院用药宣教帮助干预组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与药物,让患者了解不正确服药可能会导致用药错误,依从性不佳可能会导致药物无法有效发挥疗效,矫正其服药行为;对于体验过不良反应的患者,鼓励患者报告不良的或非预期的药物反应,避免擅自停止用药及改变治疗。1.2.3加强依从性不合格患者的用药指导通过依从性评估结果,对评分不合格患者分析原因,提供针对性的患者用药教育。药师与临床医师、护士进行有效沟通,共同解决患者用药相关问题,方法包括:①增加与患者面对面沟通时间、提供图文形式的书面用药指导;②简化围术期药物治疗方案,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服药种类,采用复方制剂、缓释或控释制剂,减少服药频次;③根据老年手术患者的个人习惯建立提醒标签、服药提示卡、设置闹钟提醒。1.2.4出院用药宣教药师对出院患者进行用药宣教,告知出院带药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不良反应。1.3评价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用药依从性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采用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medicationadher⁃encescale,MMAS-8)[4~6],评分<6分,提示患者依从性低,记为不合格;评分≥6分,提示患者依从性高,记为合格。合格率=合格人数/总人数×100%。②统计干预组(MMAS-8量表评分<6分)患者具体药学干预种类及对应受教育程度;③统计干预组患者用药不依从原因;④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药学服务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在入院时用药依从性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P>0.05);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0,P<0.05)。

2.2干预组(MMAS-8量表评分<6分)患者药学干预情况

对干预组入院评估(MMAS-8量表评分<6分)用药依从性不合格的152例患者实施了药学干预,不合格用药依从性分布情况:漏服药物17例(11.18%)、服用剂量错误11例(7.24%)、服用时间错误50例(32.89%)、服用频次错误31例(20.39%)、重复用药3例(1.97%)、超剂量用药12例(7.90%)、误服禁止服用的药物2例(1.32%)、注射剂滴速自行调节24例(15.79%)、拒绝服药2例(1.32%)。其中服用时间错误(32.89%)和服用频次错误(20.39%)是需要干预的主要类型。干预结果发现,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患者用药干预率最高,占101例(66.45%);其次为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的患者41例(26.97%);大专/本科及以上占10例(6.58%)。用药不依从原因分析显示,患者记忆力衰退忘记服药83例(54.61%),患者不重视、疏忽37例(24.34%),患者错误理解用药知识18例(11.84%),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曾停止用药11例(7.24%),患者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或治疗费用3例(1.97%)。

2.3药学服务满意度

出院时干预组药学服务满意度97.59%(283/290),明显高于对照组51.86%(153/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2,P<0.05)。

3讨论

依从性范文篇4

关键词:腹膜透析病人;依从性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完善,近年来我国腹膜透析患者的数量急剧增长,技术本身相关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少。出院后的透析医嘱依从性正成为影响长期透析效果和发生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我们对53例患者的依从性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随机选择53例慢性腹膜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36例,女性17例,年龄22~70岁。原发病:原发慢性肾小球疾病36例,糖尿病肾病11例,高血压肾损害3例,多囊肾2例,肾移植失败后1例.出院的所有患者均有反馈信息或复查资料。

1.2方法分析透析3个月至1年内两组间透析医嘱依从性,透析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将患者按两种方法分组,首先分为高学历组和低学历组,前者是指学历为高中或中专以上,后者是指学历在初中以下或文盲;再将患者分为经济耐受组和经济耐受无力组,前者是指经济能够基本耐受医嘱所需的透析液用量,后者是指不能耐受医嘱用量,或根据经济情况自行采取不正规透析。分别比较两组间透析依从性的差异。最后按对医嘱的依从性分为透析医嘱依从组和非依从组,比较两组间的显效率和并发症的差异。

1.3疗效标准透析依从性分为依从性好和依从性差。前者是指按照在医院培训的方法正规操作(包括换液前洗手,带口罩以及定期的隧道口护理),并严格按照医生指定的透析处方进行合适剂量的透析;后者是指操作不按规定,自行简化,并根据经济状况擅自减量,达不到治疗要求的透析剂量者。显效:透析充分,即血清肌酐在707umol/L以下,患者身心安泰,无明显恶心,心悸,疲乏等不适感觉.非显效:包括透析不充分,转为血液透析或死亡。透析不充分指血清肌酐707umol/L以上,有恶心,呕吐,水肿,营养不良,心力衰竭等明显不适表现者。并发症:指与患者家庭操作有关的腹膜炎,隧道炎等。

2结果

2.1两种分组方法观察指标比较高学历组和经济耐受组的透析医嘱依从性显著高于低学历组和经济耐受无力组,见表1.

2.2依从组和非依从组显效率与并发症的比较透析医嘱依从组显效20例中有1例出现并发症,为细菌性腹膜炎。非依从组显效12例中有5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细菌性腹膜炎4例,隧道炎1例.透析医嘱依从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非依从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却显著低于非依从组,见表2.

3讨论

3.1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性较高与我国的文化背景相关

近来研究表明,PD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是决定腹膜透析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2]。有报道显示,PD病人对透析治疗(包括透析液交换,药物治疗等)的不依从性可高达78%[3]。我院PD病人在强化教育前对透析方案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国外的报道,这可能与我国的文化背景有关。我国的病人大多对医务人员依赖性较强,对医生开的药物依从性较好,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药对身体有好处。肾衰病人知道透析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因此对于透析方案的依从性也就较好,病人对门诊复诊的依从性高同样也说明了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性较强。

3.2饮食的依从性受传统的腹透观念的误导

合理饮食是透析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透析病人不合理饮食,不控制液体入量的现象普遍存在。我院PD病人对水盐摄入控制的不依从性在健康教育前高达78.3%,这与病人对透析方案及门诊复诊的依从性好成鲜明对比。分析其原因,一方面他们曾接受错误的观念,即没有意识到控制饮食,尤其是水盐控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虽然PD病人可以持续性脱水,抑制水钠潴留比血透佳,但普遍比血透病人水负荷大。考虑其原因为:随着腹透时间的延长,残余肾功能逐渐丧失,而且腹膜通透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导致超滤减少,水的总清除率下降;而病人的饮食习惯不改变或改变不大,入量大于出量,会导致慢性水钠潴留,引起水肿、体重增加、血压增高,进而导致充血性心衰。心血管并发症是PD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高血压是透析病人心血管死亡的首要促发因素,血容量过多被认为是导致PD病人高血压和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水盐摄入控制需要随着透析时间变化而进行调整,病人对这些变化不了解自然就导致了对饮食的不依从。

3.3透析操作的依从性差与对操作不规范导致的后果认识不足有关

病人在强化教育前对透析操作的依从性差,其原因可能是病人对于透析不规范的后果认识不足。由于病人需要长期透析,对于透析操作的厌烦以及对于不规范操作的后果认识不足均易导致病人对操作的不依从。

3.4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腹膜透析病人对透析治疗及饮食的依从性

饮食控制,特别是维持病人的体液平衡对于腹膜透析病人尤为重要。经过我们的教育和再培训,病人很快纠正了以往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并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不能严格控制水盐的病人由78.3%下降到17.3%。水电解质更趋于平衡;饮食更加合理;水肿、高血压、低血钾、疲乏等病症得以更好的改善;同时操作也更加规范,大大减少了外出口感染,腹膜炎等感染性问题的发生;而且教育后的病人透析更加充分;钙磷代谢紊乱、心血管等并发症得到控制或延缓,贫血得以纠正,促红素的使用更趋合理;病人之间相互交流各自好的经验和走过的弯路或误区,树立正面和积极向上的榜样,病人能够尽快转变观念,调整心态,病人感觉舒服自觉症状好了,他们的依从性也更加好了,更加主动参与和配合治疗,对腹膜透析治疗也就收到了更好的疗效,提高了生活质量。

总之,病人有良好的依从性对于PD治疗来说必不可少,本调查干预显示强化对腹膜透析病人的教育与再培训,对改善腹膜透析病人的依从性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依从性范文篇5

关键词:护理管理干预;腹透患者;用药指导护理;依从性

有效的服药依从性,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各类病发症状的出现,保证腹膜透析的正常治疗[1]。本次研究主要就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展开了相关探讨,回顾性分析了湖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62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取了腹膜透析护理及用药指导护理干预措施后,临床护理效果明显。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62份,将患者依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19例,女12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3.5±5.1)岁,规律性的腹膜透析治疗4~8个月,平均(6.2±1.1)个月;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13例,年龄66~81岁,平均年龄(73.4±5.2)岁,规律性的腹膜透析治疗4~9个月,平均(6.5±1.2)个月。所有入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统计资料予以比较分析,组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腹膜透析护理。(2)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用药指导等护理管理干预。具体包括: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用药指导,每月进行上门回访巡视,针对患者的疑惑问题予以详细指导教育。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知识的宣教,可采用开展健康讲座的形式,向患者介绍相关的腹膜透析的知识内容,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给予针对性指导。并最终在患者治疗3个月以后,针对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予以比较分析,并作出相应的依从性评价。

1.3评价指标

采用药物依从性量表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判定[2],其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①你是否发生过忘记服药的情况;②你是否对服药不注意;③当你自我感觉症状有所缓解时,是否停服药物;④在你停服药物后症状加重时,是否继续停止服药。若以上4个问题患者回答均为“否”,即表明依从性好,反之若有1个或以上回答为“是”即视之为依从性差。

1.4统计学方法

将患者的相关统计数据予以分类处理,选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率比较以χ2检验;比较以P<0.05表示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31例患者在接受了护理干预后,其用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提高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给予患者更加科学、有效用药指导。在针对此类病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时,相关的医护人员通常会将所开展的相关健康教育内容,更多放置在对于导管的维护当中,而对于患者的用药情况缺乏有效的指导[3]。这一类病症患者所需要服用的药物较多,因此患者对于相关的治疗情况掌握的程度越为详细,相应的用药依从性也便会越高。因而在实施腹膜透析之前,相关的护理人员应当对于患者及家属开展相关的健康宣教工作,以增强他们对于这类病症的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而以达到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提升效果[4]。在实际的护理工作当中,相关的护理人员可采用PPT等课件形式,来更为直观、准确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使患者能够更加清楚获知到相关的病症常识,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以从性。其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当包含有服药的目的、具体方案、注意事项及各类相关的常见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等[5]。并且还要嘱咐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确保合理的饮食构成,在不影响病情发展的情况下确保患者能够摄入到足够的营养物质。患者在进行腹膜透析的过程当中,给予患者必要的服药咨询指导十分必要。未实施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劣势:腹膜透析的患者大多为老年患者,因此患者的记忆能力相对较差,并且通常在家进行治疗,往往间隔1个月以上才会到医院检查一次,因此相关的护理人员同患者的联系也不是十分密切,往往都是患者自身在发现了病情加重之后才就医治疗。实施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优势,实施护理干预的具体的操作:首先,针对记忆能力较差的患者,在进行用药指导时应当重点向其家属进行护理讲解,并增加对患者的家访次数,同时亦可采用手机短信、设置闹钟等方式提醒患者及时服药。其次,对于经济上存在困难的患者,他们不但需要承受疾病所带来的身体上的疼痛,而且还要承受着大量、长时间的医疗费用支出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及由此所引发的精神压力等,针对这一部分患者在对他们进行护理干预时应当重心放在关注他们的心理情绪上,定期对患者进行家访并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同时对具备贫困补助条件的患者,积极为他们申请贫困补助[6]。再次,针对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可以在所服用药物的名称上标记以各种不同的标识符号,来表明具体的药物服用数量与次数。最后,针对自我评价价值较低的患者,应当明确评估出患者的心理障碍状况,对患者采取保护性的护理措施,以促使患者能够有效度过应激反应阶段,从而逐渐适应,并最终促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治疗水平提高他们的服药依从性。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对腹膜透析患者予以临床治疗时,可以在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增加用药指导等护理干预手段,能够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及健康宣教,达到显著的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目的,并最终有力确保患者腹膜透析的有效进行。

作者:陆敏慧 单位:湖州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翟丽萍,杨海娟,陈秀娟.归因训练对腹膜透析患者心理素质和透析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12):2617-2619.

[2]李丛,吴微,肇晓明,等.一对一协同家庭支持干预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4(13):1557-1561.

[3]刘娟,杨盈盈.协议护理对腹膜透析患者水盐摄入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7):112-114.

[4]周剑英,张晓燕,庄翠芳,等.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相关知识认知及操作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5(36):4559-4561.

依从性范文篇6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从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到我院住院并就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择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5例。所有参与研究的对象经诊断,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组,男性40例,女性15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0.13±1.41)岁;研究组,男性41例,女性14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1.17±1.76)岁。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自愿参与,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两组性别比例、中位年龄、所患疾病类型以及病情程度等基础资料不存在较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在研究中进行对比分析。1.2方法:对两组均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措施,控制血糖量。对研究组进行药学指导。具体方法为:护理工作者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治疗作用以及预期疗效。同时,通过向患者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使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知识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明确服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对策。除此之外,护理工作者需要按时提醒患者服药,将服药的时间和方法讲给患者家属,使患者在其家属以及护理工作者的提醒下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在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或上门走访的方式,向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服药情况,并向其询问有无疑问,进而帮助解决疑难。1.3诊断标准[1]:在空腹的情况下,利用血糖测量仪对血糖进行测量,测量值≥7.0mmol/L,或餐后2h测量值≥11.1mmol/L,即可确诊为糖尿病。1.4疗效评判标准[2]:采用疾病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得分在85分以上,判定为知晓;采用用药依从性量表评判用药依从性。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参与本次研究的110例糖尿病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计数资料进行比较,用率(%)的形式表示,实施卡方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指导前后用药依从性对比,具体情况见表1。2.2两组指导前后疾病知晓率对比,具体情况见表2。表1两组指导前后用药依从性对比[n(%)]表2两组指导前后疾病知晓率对比[n(%)]3讨论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终身性慢性病症,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在未接受有效治疗的情况下,血糖量难以控制,显著升高,对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3]。对糖尿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药学指导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用药服从性,促使其疾病知晓率得到较为显著的升高[4]。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对糖尿病患者行药学指导,研究组用药依从率(90.91%)显著高于参照组(63.64%),前者疾病知晓率(72.73%)也明显高于后者(41.82%),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药学指导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情况以及疾病知晓情况具有积极影响,能够增强用药依从性,提高疾病知晓率。

作者:陈洁 单位: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

参考文献

[1]王经林.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0):6-7.

[2]段华.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2):37-38.

依从性范文篇7

关键词:中药;药学服务;用药依从性

用药依从性主要指的是患者会在多大程度上严格执行医嘱,服药过程中是否出现私自更改用药剂量的问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用药是否准确、合理、科学,患者是否配合用药,关系着患者是否能够尽快痊愈[1]。药学服务对临床治疗和用药有着重要影响,药师给予的药学服务主要包括药物咨询、依照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以及其他药学信息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所用药物的了解程度,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缩短恢复所需时间[2]。本研究主要分析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以下为研究整理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观察组男67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41.5±3.7)岁;对照组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41.2±3.5)岁。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药学服务,主要是对药物的用法以及用量进行简单的交代,同时还包括用药期间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观察组则采取中药药学服务,设立专门的门诊咨询药师,有患者来取药时,药师不但要将药物的用法、用量、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交代,还要注重对患者进行用药方面的宣传教育。主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告知患者用药的禁忌,也要告知患者科学、合理、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告知患者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出现不良反应时的应急处理措施。除此之外,要对患者反馈的服务信息进行记录和总结分析,加强对患者用药的随访。

1.3用药依从性评价

将用药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不依从。完全依从:患者完全按照医嘱使用药物,保证用药时用法、用量的合理性;部分依从:基本按照医嘱用药,但也存在不按照医嘱用药的情况,会私自增加或者减少用药剂量;完全不依从:患者完全无视医嘱,根据自己的喜好服用药物。

1.4统计方法

对研究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19.0,对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用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完全依从医嘱用药的患者有64例(64%),部分依从医嘱用药的患者有33例(33%),完全不依从医嘱用药的患者有3例(3%);对照组完全依从患者有27例(27%),部分依从患者有52例(52%),完全不依从的患者有21例(21%)。两组用药依从率比较,观察组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79%,P<0.05)。

2.2不依从用药的原因分析

观察组完全不依从医嘱用药的3例患者中,有1例为自行换药,有1例为随意停药,有1例为漏服忘服。对照组21例完全不依从医嘱用药的患者中,5例为剂量错误,5例为用药指导不足,4例为擅自服药,3例为随意停药,2例为漏服忘服,2例为自行换药。

3.讨论

从对照组完全依从医嘱的原因来看,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患者也要求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因此,药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医学素养,拓展药学相关知识,把握最新药学服务知识,提高患者用药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3];第二,药师应该不断学习更新的药学知识,促进业务知识水平的提高,全面把握某些药物使用的禁忌症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患者在进行药物咨询服务时,药师对于患者的疑惑要耐心的解答,保证患者得到更高质量的药学服务;第三,如果医院条件允许,在进行药品调剂时可以利用敞开式方法,与患者进行零距离沟通,药师要做到主动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困难,记录患者给予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对药学服务质量进行改进[4];第四,如果患者缺失了行动能力,药师可以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将相关事项交代给患者家属,利用自己的药学专业知识、出色的沟通能力和积极的服务态度使患者家属了解应该如何指导患者服药,确保患者做到科学、安全用药,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以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所需时间,防止出现药物滥用的情况[5]。剂量错误、用药指导不足、擅自服药、随意停药、漏服忘服、自行换药是降低患者用药依从度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中药药学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安勤 单位:黑龙江省虎林市迎春镇854农场医院药剂科

参考文献:

[1]孙立平,殷玉华,陈会芹,等.浅析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5,(10):38-38,39.

[2]汪红.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2):130-131.

[3]恽丽君.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医院院长论坛,2014,(4):47-49.

依从性范文篇8

[关键词]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个体化护理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本病病程长、控制难、服药时间长、不易根治,多数需终身服药是本病防治的难点。据最近InterAsia在我国抽样调查35~47岁高血压病患者的资料显示,知晓率为44.7%,治疗率为28.2%,而控制率(低于140/90mmHg)仅为8.1%,其原因除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案外,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按医嘱及时足量服用降压药物是能否取得理想降压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而社区医护人员在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诊疗过程中,往往忽视影响高血压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以致达不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本文通过对本所2003~2006年间收治的10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影响96例(135人次)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提高服药依从性的个体化护理对策,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影响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03~2006年间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共156例,发病年龄在35~59岁者占48例,占31%,60岁上者108例,占69%。其中有或有过不按医嘱及时、及量服药,或不经医生同意私自换药、停药、拒服降压药等不依从治疗现象者96例,占88%,累计135人次,其中男52例,女44例。文化程度:文盲19例,小学29例,初中31例,高中及以上17例。职业:农民46例,工人32例,干部18例。地域:城市53例,农村43例。

1.2调查方法问卷设计根据护理社会学,治疗依从性的原因进行设计的,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通过对96例(135人次)老年病人问卷调查,影响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1)知识缺乏;(2)药物的不良反应;(3)联合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次数多、持续服药时间长;(4)所服药物费用与其经济状况不相适应,超过其经济负担;(5)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等生理因素;(6)其他原因,共6项内容,由专人负责调查,根据病人直接回答的问题归纳分类。由2名调查员调查的结果,相符率达95%,本次调查问卷的信度可靠。

1.3调查结果见表1。表1影响96例135人次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构成比表1中结果显示:知识缺乏;药物的不良反应;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总人数多、持续服药时间长和其他原因,4项原因占88.15%,是影响老年病人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剩余2项原因占11.85%。

2讨论

服药依从性是指病人对医嘱的服从或遵守,充分的依从是病人完全服从医嘱用药及护嘱,并产生相关的有效作用。服药依从性,即遵医行为,是指病人求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为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高血压病服药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血压的效果。

2.1知识缺乏调查发现,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对自身所患高血压病认识不足但无显著差异,年龄组显示P<0.05,随年龄的增大,对疾病认识不足更为明显。调查过程中通过问询发现,病人对高血压病病情特点的认识不清,缺乏相关知识,以为该病同急、慢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常见病一样,病好了就可以停药了,血压降至正常了,也就可以停药了,不知道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多数需靠药物维持,且多需终生服药,在无监测血压的情况下,不可以私自停止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对高血压病的危害程度认识不够,特别是部分自觉症状轻或无自觉症状者,认为不痛不痒,不是什么大病,从而不重视服药治疗,导致服药依从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知识缺乏而致治疗依从性下降者40例,占29.63%。

2.2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些降压药物有某些不良反应。如钙离子拮抗剂所致的双下肢水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致的干咳,使病人不能耐受,或因恐惧、担心发生其他相关危险,不能接受长期维持用药,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29例,占21.48%。

2.3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多数老年人合并有较多的慢性基础病,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大型临床实验HOT、UKPDS等证明要严格控制血压,约70%的患者需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目标血压越低,联合用药的比例及药物种类越多。这样一来,患者每日服用较多种类、较多剂量的药物,时间长了形成一种负担,部分患者虽然懂得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但因实施医嘱的意志力薄弱而造成拒服或漏服,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可见,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23例,占17.04%。

2.4&nbsp;年服用药物的费用与其经济状况不下适应,超出其经济负担能力本次调查中,有10例因经济困难造成不遵医嘱,其中7例为农民,居住在经济条件差的边远山区。医生在制订治疗方案中未能考虑到患者的实际经济状况,所服药物价格较为昂贵,经济上负担不起,加重了家庭负担,不能长期坚持服药,导致患者私自停药,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10例,占7.41%。

2.5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部分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发生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血管病并发症等疾病,而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出现误服、多服或漏服,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6例,占4.44%。

2.6其他因素如文化程度: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有关知识,因此依从性好。对医嘱了解不清:由于医生交待不清,病人没有记住服药方法,而导致服药依从性不好。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患之间能经常互相沟通,护士能了解患者不依从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帮助其服药依从与日常生活之间达到平衡,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这部分病人共27例,占20.00%。

3对策

3.1加强健康教育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一旦确立,通常需要终生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经过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可以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剂量,一般仍需长期用药,终止治疗后高血压仍将复发,所以及时进行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老年病人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措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知识,使他们了解该病的特点、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危害性,让病人及家属认识到高血压除了本身症状外,长期高血压还可以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提高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2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服药前向病人讲解药物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及其临床表现,使病人心中有数,不慌乱,不恐惧,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及时就医,采取相应拮抗措施,保证不中断治疗:或用药前有预见性,估计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提前给予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3按阶梯给药,合理用药在治疗过程中,能通过非药物治疗,则不用药治疗;在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条件下,能单用,不联合,尽可能减少服药的种类和剂量,以减轻服药的负担。也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一些长效制剂、缓释剂、控释剂,以减少服药的种类和剂量及每日服药的次数,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4根据病人家庭经济状况,合理选药根据病人家庭经济状况尽可能选用价格低、疗效肯定的降压药物,不追求新、贵、进口药物,使病人既能长期坚持治疗,又不失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5根据老年人身体生理状况,争取家属配合根据老年人身体生理状况,做好家属工作,指导病人家属学会观察病情变化,监督指导病人服药,争取家属互动参与,配合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提高服药依从性,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依从性范文篇9

[关键词]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个体化护理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本病病程长、控制难、服药时间长、不易根治,多数需终身服药是本病防治的难点。据最近InterAsia在我国抽样调查35~47岁高血压病患者的资料显示,知晓率为44.7%,治疗率为28.2%,而控制率(低于140/90mmHg)仅为8.1%,其原因除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案外,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按医嘱及时足量服用降压药物是能否取得理想降压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而社区医护人员在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诊疗过程中,往往忽视影响高血压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以致达不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本文通过对本所2003~2006年间收治的10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影响96例(135人次)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提高服药依从性的个体化护理对策,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影响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03~2006年间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共156例,发病年龄在35~59岁者占48例,占31%,60岁上者108例,占69%。其中有或有过不按医嘱及时、及量服药,或不经医生同意私自换药、停药、拒服降压药等不依从治疗现象者96例,占88%,累计135人次,其中男52例,女44例。文化程度:文盲19例,小学29例,初中31例,高中及以上17例。职业:农民46例,工人32例,干部18例。地域:城市53例,农村43例。

1.2调查方法问卷设计根据护理社会学,治疗依从性的原因进行设计的,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通过对96例(135人次)老年病人问卷调查,影响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1)知识缺乏;(2)药物的不良反应;(3)联合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次数多、持续服药时间长;(4)所服药物费用与其经济状况不相适应,超过其经济负担;(5)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等生理因素;(6)其他原因,共6项内容,由专人负责调查,根据病人直接回答的问题归纳分类。由2名调查员调查的结果,相符率达95%,本次调查问卷的信度可靠。

1.3调查结果见表1。表1影响96例135人次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构成比表1中结果显示:知识缺乏;药物的不良反应;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总人数多、持续服药时间长和其他原因,4项原因占88.15%,是影响老年病人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剩余2项原因占11.85%。

2讨论

服药依从性是指病人对医嘱的服从或遵守,充分的依从是病人完全服从医嘱用药及护嘱,并产生相关的有效作用。服药依从性,即遵医行为,是指病人求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为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高血压病服药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血压的效果。

2.1知识缺乏调查发现,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对自身所患高血压病认识不足但无显著差异,年龄组显示P<0.05,随年龄的增大,对疾病认识不足更为明显。调查过程中通过问询发现,病人对高血压病病情特点的认识不清,缺乏相关知识,以为该病同急、慢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常见病一样,病好了就可以停药了,血压降至正常了,也就可以停药了,不知道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多数需靠药物维持,且多需终生服药,在无监测血压的情况下,不可以私自停止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对高血压病的危害程度认识不够,特别是部分自觉症状轻或无自觉症状者,认为不痛不痒,不是什么大病,从而不重视服药治疗,导致服药依从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知识缺乏而致治疗依从性下降者40例,占29.63%。

2.2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些降压药物有某些不良反应。如钙离子拮抗剂所致的双下肢水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致的干咳,使病人不能耐受,或因恐惧、担心发生其他相关危险,不能接受长期维持用药,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29例,占21.48%。

2.3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多数老年人合并有较多的慢性基础病,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大型临床实验HOT、UKPDS等证明要严格控制血压,约70%的患者需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目标血压越低,联合用药的比例及药物种类越多。这样一来,患者每日服用较多种类、较多剂量的药物,时间长了形成一种负担,部分患者虽然懂得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但因实施医嘱的意志力薄弱而造成拒服或漏服,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可见,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23例,占17.04%。

2.4&nbsp;年服用药物的费用与其经济状况不下适应,超出其经济负担能力本次调查中,有10例因经济困难造成不遵医嘱,其中7例为农民,居住在经济条件差的边远山区。医生在制订治疗方案中未能考虑到患者的实际经济状况,所服药物价格较为昂贵,经济上负担不起,加重了家庭负担,不能长期坚持服药,导致患者私自停药,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10例,占7.41%。

2.5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部分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发生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血管病并发症等疾病,而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出现误服、多服或漏服,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通过问卷调查由于该种原因而致服药依从性下降者6例,占4.44%。

2.6其他因素如文化程度: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有关知识,因此依从性好。对医嘱了解不清:由于医生交待不清,病人没有记住服药方法,而导致服药依从性不好。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患之间能经常互相沟通,护士能了解患者不依从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帮助其服药依从与日常生活之间达到平衡,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这部分病人共27例,占20.00%。

3对策

3.1加强健康教育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一旦确立,通常需要终生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经过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可以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剂量,一般仍需长期用药,终止治疗后高血压仍将复发,所以及时进行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老年病人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措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知识,使他们了解该病的特点、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危害性,让病人及家属认识到高血压除了本身症状外,长期高血压还可以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提高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2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服药前向病人讲解药物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及其临床表现,使病人心中有数,不慌乱,不恐惧,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及时就医,采取相应拮抗措施,保证不中断治疗:或用药前有预见性,估计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提前给予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3按阶梯给药,合理用药在治疗过程中,能通过非药物治疗,则不用药治疗;在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条件下,能单用,不联合,尽可能减少服药的种类和剂量,以减轻服药的负担。也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一些长效制剂、缓释剂、控释剂,以减少服药的种类和剂量及每日服药的次数,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4根据病人家庭经济状况,合理选药根据病人家庭经济状况尽可能选用价格低、疗效肯定的降压药物,不追求新、贵、进口药物,使病人既能长期坚持治疗,又不失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3.5根据老年人身体生理状况,争取家属配合根据老年人身体生理状况,做好家属工作,指导病人家属学会观察病情变化,监督指导病人服药,争取家属互动参与,配合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提高服药依从性,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依从性范文篇10

[关键词]儿科;手卫生;品管圈;护理管理

临床实践表明,手卫生依从性差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1]。尽管一直以来,各级医院都在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但是截至目前的实施效果仍然不够理想。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较低[2],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风险因素。感染性疾病是儿科主要的构成病种,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提高洗手依从性和正确性,对于提高儿科诊疗效果和效率、保障诊疗安全,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临床意义。本院儿科将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应用于改善儿科护理人员洗手的依从性,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2018年7月~2019年6月底,期间选取两个时间阶段对本院儿科护理人员的洗手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纳入各时点儿科的所有护理人员,共16名。年龄20~52岁,平均(35.3±8.9)岁;工作年限1~20年,平均(9.5±3.1)年;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8名,护士3名;本科学历12名,大专学历4名。2018年7月之前儿科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是根据医嘱开展相应的护理活动,选取2018年7月1日~14日对儿科护理人员的洗手情况进行调查评价,设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2月,开展了以“改善儿科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在对护理人员的洗手情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改进。待品管圈活动成熟后,选取2019年5月1日~14日对儿科护理人员的洗手情况进行调查评价,设为观察组。研究期间,儿科护理人员数量、职称等未发现显著性变化。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QCC干预改进后的护理措施。QCC主要步骤包括:1.2.1成立品管圈:建立以护士长担任圈长,辅导员、责任护士等共7人的品管圈团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征集圈名,并最终选定“守护圈”,取“手护”谐音。1.2.2主题选定:组织圈会,采用头脑风暴法[3],寻找亟须解决的护理主要问题,从效益性、重要性、时效性和圈能力四个维度进行权重赋分,选出分数最高的“改善儿科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作为活动主题。1.2.3计划拟定:运用5W1H分析法制订活动计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精确编排活动进度。活动周期为2018年7月~2019年2月。1.2.4现况把握:2018年7月1日~14日,每天指定圈员,采取现场隐蔽观察法,针对采血穿刺、静脉用药、吸痰操作前后的护理人员洗手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期间共计操作316次,应洗手次数632次,实际洗手265次,洗手率为41.93%。1.2.5目标设定:根据圈能力,计算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比例×圈员能力),设定改善后的洗手依从率为72%。1.2.6要因分析和真因验证:运用特性要因图(鱼骨图),从人员、设施、管理及环境等方面,分析“儿科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可能原因,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分析和验证。所有圈员独立完成真因的圈选,最终确认的原因包括:①监管机制不全;②从众心理;③洗手目的不明确;④认为戴手套可以不洗手;⑤培训参与率低;⑥缺少院感相应监测数据的反馈;⑦擦手纸和手消剂等供应不足;⑧温馨提醒标识不醒目。1.2.7对策与实施:根据验证的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主要包括:①完善科室院感质控小组:建立由护士长、院感质控小组专员和责任护士组成的三级院感质控组织。小组内各成员各司其职,做到手卫生工作有监测、有反馈、有整改、有落实;②每月评选手卫生之星,营造积极洗手的氛围,改变护士的从众心理而忽略洗手;③强化手卫生培训的实效性和趣味性:通过集中授课、示范操作、微信APP等多种形式,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考核、监测,注重培训的参与性和趣味性,保证培训的实效性,使得每一个护士都掌握洗手技术、洗手指征;④建立洗手提醒机制:“要洗手,先洗脑”,开展多种形式的手卫生提醒,如在治疗车上、患者床旁、治疗台等醒目处张贴关于手卫生的温馨提醒标识;设置关于手卫生提醒的电脑屏保,借此营造积极的手卫生氛围,强化洗手意识;⑤完善洗手设施:水龙头改装为感应式水龙头,洗手池上方张贴洗手六步法图解,安装擦手纸盒;床单位、治疗车上配备免洗手消毒剂;由专人负责及时补充擦手纸、手消剂和洗手液。1.3评价指标。①洗手依从性:两组均选取相同时间阶段,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②目标达成率:计算品管圈活动的目标达成率,公式为:目标达成率=(品管圈后-品管圈前)/(目标值-品管圈前)×100%;③改善幅度:计算品管圈活动的改善幅度,公式为:改善幅度=(品管圈后-品管圈前)/品管圈前×100%;④无形成果。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效果确认。2019年5月1日~14日,以与对照组相同的方式,针对采血穿刺、静脉用药、吸痰操作前后的护理人员洗手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期间共计操作352次,应洗手次数704次,实际洗手594次,洗手率为84.38%。与对照组洗手率41.93%比较,观察组洗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61.35,P<0.01)。2.2目标达成率。QCC实施后,儿科护理人员的洗手目标达成率=(84.38%-41.93%)/(72%-41.93%)×100%=141.17%。2.3改善幅度。QCC实施后,儿科护理人员的洗手率从41.93%提高到84.38%,改善幅度=(84.38%-41.93%)/41.93%×100%=101.24%。2.4无形成果。开展QCC后,充分调动了低年资护士理论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圈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信心、责任心、凝聚力及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均有明显提升。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