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疗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1:39:37

药疗范文篇1

关键词:中药疗效;影响因素

中药的功效是中药治疗、预防、养生作用以中医药理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是药物医疗作用在中医领域内的特殊表述形式,是经过中医药理论化了的作用。药物使用后,其疗效的发挥情况,除了与辨证的准确与否、患者的情况等有关外,还与药材本身的诸多因素有关:

一、药材品种

中药计数的传统单位称“味”,而一味中药的来源虽然有人主张一物一名一基源,但实行还有困难,目前一味中药的来源既有只涉及一个品种的,也有包括多个品种的。

一味中药如只来源于一个品种,则不存在品种优劣问题。

一味中药如来源于同一科的多个品种,则各品种之间有优劣差异,如麻黄来源于麻黄科植物木贼麻黄、草麻黄和中麻黄三个品种,三者之间生物碱的含量以木贼麻黄最高,草麻黄次之,中麻黄最低,疗效存在差异。再如木瓜,其来源主要有蔷薇科落叶灌木贴梗海棠和木瓜(榠楂)的成熟果实,在消食方面榠楂的作用较强。

一味中药如来源于不同科的多个品种,则差异更大,仅《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的贯众,就有30个品种,分别属于6个科,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中药学》6版规划教材中记载的贯众的品种就有鳞毛蕨科的贯众、绵马鳞毛蕨和紫萁科的紫萁三个品种,其中只有绵马鳞毛蕨长于驱虫。

二、药材的产地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同一品种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其功效也有很大差异,对此历代医家论述很多,如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谓:“古之医者……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千金翼方》记载有全国13道,133州,分别所产药材519种,如河南道陕州柏子仁,河东道潞州人参,河北道怀州牛膝,淮南道扬州蛇床子,剑南道绵州附子、乌头,等等。陈嘉谟《本草蒙筌》也谓:“地产南北相殊,药力大小悬隔。”等等。

现代研究也证实上述认识,如葛根中总黄酮的含量,产于吉林的葛根中高达12%,而产于贵州的仅为1.77%;生长在北方的青蒿,其青蒿素含量远比生长在南方四川、广东等地的低;西藏产的大黄,其鞣质的含量远较其他地区的高;欧乌头生长在寒冷气候条件下无毒,而生长在温暖气候条件下的地中海地区就变为有毒了等等。

随着药材消费量的日益增长,有/的道地药材已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在积极扩大道地药材生产的同时,进行药材的异地引种和药用动物的人工驯养,亦是行之有效的解决供求矛盾的途径,值得重视的是引种和驯养都必须保证原药材的性能和疗效,在以往的实践中,既有大量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如越南产的肉桂,挥发油含量达6.4%,而国内引种的越南肉桂,其挥发油含量最高只有2.3%,取得的却是“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的失败教训。

三、药材的采收

动、植物在其生长过程的不同阶段,其药用部位各种成分的积累会有不同,因而药性的强弱、疗效的高低及毒性的大小也会有明显差异,如《千金要方》中明确指出:“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依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动、植物药材的采集,既存在特殊性,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对根和根茎类药材,古人经验以阴历二、八月采收为佳,认为初春“津液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枯,津液归流于下”,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现代研究也发现,人参总皂甙的含量,以采收4~5年的最高;丹参的有效成分在7月采收最高;黄连中小檗碱在生长年限为6年的含量最高,甚至一年之中,又存在差异,以7月份的含量最高。

四、药材的贮存

大多数中药材,特别是含有挥发油、生物碱及色素等药物,在贮存过程中由于鼠耗、虫蛀、霉变、变色、走油等因素,很容易发生有效成分的耗损或药材的变质,不仅中药的疗效难于保证,还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古人早就认识到贮存会影响药材质量,《神农本草经·序录》就提出了要注意药材的“新陈”。

少数药材,如半夏、橘皮、吴茱萸、艾叶、枳实等则宜陈用,半夏的生品未见有祛痰作用,但放置一年后却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橘皮的有效成分是高沸点的挥发油和陈皮苷,久存后非有效成分的低沸点挥发油散失后,等量的药材中,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会相对增加,疗效也相应增强。

此外,人参及一些动物类药材与花椒、细辛一起共同存放,则不易发生虫蛀;牡丹皮与泽泻共同存放,牡丹皮不易变色,泽泻不易虫蛀。

五、药材的炮制

炮制是中药材在制剂前的加工处理的通称,合理的炮制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反之,又会降低临床用药的疗效与安全。

炮制提高临床疗效:如大多数的矿物药经煅烧后,质地疏松,便于粉碎,也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而提高临床疗效;如蜂蜜炙麻黄,可

增强其平喘作用;酒制大黄,可增强其活血化瘀作用;炒炭可增强药物的止血功效等。

炮制可改变药物的性能功效:如生地黄为甘寒之品,具有清热凉血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热证,但经蒸制成熟地黄后,其药性/由寒变温,不再具有清热凉血功效,成为补血滋阴的药物;天南星经猪胆汁炮制后,其药性由温变寒,功效由燥湿化痰变为清热化痰,等等。

六、药材的配伍

配伍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需要,按一定的法则将两味以上的药物合用,称为配伍。合理的配伍应用可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但不合理的配伍,又会降低临床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配伍提高疗效:从中药的配伍七情来看,增强或提高疗效的配伍关系主要有相须、相使,如石膏与知母配伍可提高清热泻火的功效、大黄与芒硝配伍增强泻下作用、麻黄与桂枝配伍增强发汗作用等。甚至有的药物经过配伍后出现新的功效,如半夏浸剂与干姜浸剂单用均没有抗利尿活性,二者联合应用则出现抗利尿作用;蜈蚣、全蝎在抗卡地阿佐引起的惊厥实验中,各用0.5g均无效,但二者合用则有效。

配伍降低疗效:主要体现在相恶的配伍关系中,常见的情况有:其一,药性相反,而作用部位相同的药物合用,如黄连与吴茱萸、干姜与黄芩等;其二,作用趋向相反的药物配伍使用,如泻下药与涩肠止泻药、止汗药与发汗药,等;其三,扶正药与祛邪药可能相恶,有的祛邪药在祛邪的同时,可能损伤正气,从而可能降低扶正药的作用,如人参与莱菔子等。

七、临床剂量、剂型与给药途径

剂量、剂型与给药途径也/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之一,合理的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可增强疗效,反之不仅会降低疗效,甚至还会产生新的毒副作用。

(一)剂量: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疗效会相应的增强,但当剂量超过一定的限度,不仅疗效不增加,而且还会出现以下三类情况:出现毒副反应、降低疗效、产生相反的疗效。如槟榔用于驱杀绦虫时,其剂量一般为60~120g,用于行气时,则常用3~10g;人参、知母单味使用均有降血糖作用,当两者的剂量比例为9:5时,其降血糖作用几乎消失;羌活的水溶部分能延缓乌头碱诱发小鼠心率失常出现的时间,3g/k、6g/kg、12g/kg的羌活水溶部分均有作用,且有随剂量增大而增强的趋势,但当剂量增加到12g/kg时,其作用反而有所下降。临床应用多从药物的质地、作用、毒性等,患者年龄、体质、病程、病势职业等及临床应用的目的、在方剂中的地位、剂型等三方面考虑药物的使用剂量。

药疗范文篇2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慢性咽炎临床运用

一、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咽炎的理论依据

《素问·阴阳类论》指出:“咽喉干燥,病在土脾。”《脾胃论·脾胃盛衰论》则更明确指出:“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咽恃液养,喉赖津濡”。脾主运化,为津液生化之源,故津液必须依赖脾土的健运,方可化源充足而不竭,始能上升而濡润咽喉,耳目口鼻诸窍则不为病。反之如果脾土虚弱,健运失常,生化之源枯竭,津液衰少,难以上承,则咽失其养,喉失其濡,诸窍也失其养而惧为之病。因此,脾土虚弱,津液衰少,津液不能上承咽喉是本病的根本原因。

慢性咽炎是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所致,与平素喜吃辛辣之品,饮酒抽烟有关,使燥邪内生,燥邪易伤津液,咽喉失于濡养,故出现咽干、咽痒等症状。此外,慢性咽炎的发生与目前长期滥用抗生素形成的耐药性有关,致使慢性咽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同时普通的咽喉含片药,药性偏凉只能暂时缓解咽部某些症状而无法根除病因,久用则败胃伤正。脾胃受其害则功能失调,不能化生津液而出现慢性咽炎的一系列症状。

因此根据慢性咽炎的病因病机,采取健脾养阴生津之法,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取参苓白术散“培土生金”之意,该方具有补气健脾、生津养阴之功。

二、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运用举隅

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咽炎适用于脾土虚弱的患者,临床表现可见:咽中干燥,不思饮食,咽痒微痛,时欲吭喀清嗓,食少、便溏,舌质淡胖,苔薄,脉细或软。查体见咽部干燥,充血但不甚,后壁淋巴滤泡呈团块状增生。

参苓白术散组成及加减:党参15g,茯苓12g,白术12g,白扁豆10g,陈皮10g,莲子肉10g,山药10g,桔梗6g,甘草6g,大枣5枚,玄参12g,麦冬10g,石斛10g。每日1剂,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

三、典型病例

患者,女,43岁,教师。主因“咽部干燥疼痛反复5年”于2008年5月13日就诊。曾在其他医院屡用西药消炎及中药养阴清热之法治疗,仍反复发作。患者咽部症状常因感冒而频繁发作,就诊时症见咽干、咽痛、胃脘部常有胀感,矢气后减轻,纳差乏力。查体:咽部慢性充血,淡红色,黏膜萎缩,咽喉壁及舌根处淋巴细胞增生,舌淡,苔白滑,脉平。诊断为中土失健、脾胃虚弱之喉痹,治疗以培土益脾入手,取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茯苓、白扁豆、陈皮、山药、石斛各12g,薏苡仁30g,桔梗6g,甘草6g,服药7剂,咽中自觉无明显不适。复查见咽部充血明显减轻。又服原方1周,复查淋巴滤泡萎缩,诸证悉除而愈。嘱其多饮水、忌辛辣、适劳逸,随访1年无复发。

患者,男,50岁,干部。主因“反复咽干咽痛3年”于2008年10月21日经人介绍来诊。因本病曾遍尝清热解毒养阴中成药,以及西药消炎药等未见效,就诊时见咽干不欲饮,微痒痛,咽部堵闷感,大便偏稀,舌苔白,脉细。查见咽部充血但不甚,后壁少液,淋巴滤泡增生,悬雍垂下拖。诊断为“慢性咽炎”,辨证为脾土虚弱,津不上承,以培土生金法治疗,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茯苓、白扁豆、陈皮、山药、石斛各10g,桔梗6g,甘草6g服药7剂,服药5剂后咽部症状明显好转,后继续中药巩固两月治愈。嘱其防感冒,忌辛辣,随访无复发。

四、讨论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中年人,平均每人一年发作2~4次,病程较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且易反复发作。咽部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重要门户之一,加之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吸烟、饮酒等因素损伤影响咽部黏膜,导致急性、慢性咽炎的发病,而目前西医在治疗上缺乏有效药物。大多数治疗采用西药消炎及中药清热解毒,含片等方法,只顾短期疗效,日久败胃伤正,病情更加顽固难愈,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本病归属祖国医学中“阴虚喉痹”范畴,其治疗应以健脾养阴为主,而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取其“培土生金”之意,具有补气健脾生津养阴之功,用之远期疗效更好。方中党参、山药、扁豆、甘草入脾胃补中益气,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祛湿,配伍桔梗引药上行,宣利咽喉。全方并无多少养阴药成分,但是其健脾生津的功效很明显,此正是培土生金法的妙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药物都具有提高免疫的功能,能够防止慢性咽炎的反复。同时我们应该知道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辨证的关键在于其慢性反复发作,不是急性发作,咽部干燥充血但不甚,可见食少、便溏等脾虚的表现。把握其辨证要点,一定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药疗范文篇3

肝炎后肝纤维化在肝纤维化疾病中是最常见的一种,中药疗法的方案也多种多样,有的根据不同个体的不同病期及不同证候,辨证施治给予不同组方;有的一方通用或一方为主辅以成分适当加减;有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这里选择几例简单介绍之。

1.1标本兼顾

辨证施治周信有教授[1]在肝炎后肝纤维化治疗上强调标本兼顾,攻补兼施,综合运用,整体调节,反对墨守一方一法。他认为肝炎后肝纤维化,其病因病机主要是正气亏虚,复感邪毒,内外合因,导致乙肝发生;乙肝迁延不愈,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肝络阻塞,导致血淤肝硬,引起臌胀和癥积。而胁下癥积、瘀血不行又可阻碍气机,导致新血不生,成为促进气血虚损的因素,如此则形成“虚”与“淤”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特点。在肝功能代偿期,辨证为肝郁脾虚和肝郁血瘀,治疗上既要采用活血祛瘀,也要疏肝理气及健脾益气。处方:虎杖、茵陈、板蓝根、半枝莲、仙茅、仙鹤草、淫羊藿、党参、白术、黄芪、赤芍、皮参、莪术、鳖甲、枳实各20g,制附片、砂仁各9g。水煎2次和均分3次口服。1剂/d。另以三七粉早晚分吞。守方服药1年。在肝功能失代偿期,周老辨证为脾肾阳虚和虚癥积两型。采用攻补兼施的原则,予以培补脾肾、祛瘀化癥、利水消肿之法。处方:仙茅、淫羊藿、党参、白术、黄芪、女贞子各20g,制附片15g、赤芍、皮参、莪术、延胡索各20g,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大腹皮、益母草、枳实各20g,炙鳖甲30g。水煎2次和均分3次口服。1剂/d。另配以生水蛭粉、三七粉各5g早晚分吞。守方服药1年2月。附经验举隅说明疗效。张琪教授[2]则采用抑木扶土,消疸解毒;峻剂逐水,攻补兼施,专方专治。在肝病早期则清热利湿退黄,疏肝柔肝,益气健脾,以四苓散加参芪苓术等方药加减:苍术15g,茵陈50g,白蔻仁15g,石菖蒲15g,藿香15g,芦根30g,紫苏15g,陈皮15g,黄连10g,板蓝根15g,砂仁15g,蒲公英20g,金银花30g,大腹皮15g,甘草10g,1剂/d,7d后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处方加减。在肝硬化重症腹水期,中西医多方医治无效者,往往用大黄、甘遂等峻烈迅猛之药,配以枳实、厚朴、三棱、莪术、槟榔、牵牛子之类,实践证明,效果满意。

1.2一方通用或一方为主

辅以适当加减陈立新[3]自拟强复丸(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羚羊角粉、黄芪、白术、赤芍、丹皮、郁金、土鳖虫、三七参、桃仁、龟版、鳖甲、莪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176例,连续服药9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肝功能、B超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治疗组总体疗效达92.61%,与对照组(苦草甜素片及丹参片组)比较,有显著意义。扈晓宇等[4]用灵甲柔肝方(仙灵脾、炙鳖甲、紫丹参、苦参组成)为主,肝肾阴虚明显者,加黄精、枸杞子、女贞子;肝肾阳虚明显者,加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伴肝胆湿热明显者,加虎杖、白花蛇舌草;有腹水者,加大腹皮、汉防己;湿热伤阴明显者,加石斛、沙参。1剂/d水煎并均分3次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43位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达88.37%。徐海洪[5]用软肝丸(白术、黄芪、丹参、炙鳖甲、桃仁、土鳖虫、白芍、生牡蛎、虎杖、半枝莲)为主药。另用茵陈、陈皮等量加大枣、生姜少许煎水服。有明显肝气郁结证、脾虚湿盛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者,分别选用四逆散、平胃散、茵陈四苓散、一贯煎、肾气丸等煎水送服。疗程3个月。观察56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肝功能、B超指标改变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

1.3中西医结合治疗李鸿晟[6]

运用黄芪注射液及西医一般护肝疗法,对50例患者进行了为期30d的治疗,其方法是:休息,饮食控制。维生素C2.5g,肌苷0.4g加入极化液(GIK)中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250ml糖或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共30d。也取得了满意效果。钱梅艳等[7]采用西医护肝、补充白蛋白、抗感染、限制水钠摄入、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行气化瘀通络方,治疗肝炎后肝硬化60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肝功能及B超指标的改变情况,该法总体疗效达91.7%。行气化淤通络方组方:鳖甲、土鳖虫、鸡内金、青皮、陈皮、龟版各15g,穿山甲20g,生牡蛎、丹参各30g,当归、枳壳、党参各12g。加减:如胁痛重者,加郁金、川楝子;心烦急躁,口干口苦,加黄连、栀子、龙胆草;如伴恶心、呕吐,加半夏、生姜;纳差加焦三仙、莱菔子。1剂/d水煎服,连续服药3个月。

2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中药疗法

胡晓临[8]采用软肝丸治疗慢性血吸虫性肝纤维化200例,运用B超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肝的影像表现,总有效率94.0%。软肝丸为9位中药组成,它们是:丹参、鳖甲、泽兰、琥珀、明矾、蜂蜡、胡桃仁、大枣、浮小麦。方中丹参、鳖甲、泽兰活血化淤,清热解毒、咸寒软坚;琥珀、明矾消积化痰,止泻利火;蜂蜡解毒生肌,补血养脏;鳖甲配胡桃仁、大枣、浮小麦补益肝肾,活络润燥。诸药共奏活血化淤、软坚缩肝之功效。服法:10g/次,3次/d,连服6个月。黄晓华[9]观察了抗纤保肝汤对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随机将11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81例,对照组31例。两组同时给予抗病原治疗后,治疗组给予抗纤保肝汤,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药,疗程结束后,通过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检测及B超观察,分别比较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结果。临床实验表明经抗纤保肝汤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显著,两组之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B超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疗程结束后,肝回缩率及肝实质改善或恢复率分别为77.8%,64.2%。对照组仅分别为28.9%,1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抗纤保肝汤组方:丹参20g,桃仁20g,当归20g,芍药20g,柴胡20g,鳖甲20g,黄芪20g,鸡血藤15g,水飞蓟15g,苦豆子15g,生地10g,甘草10g。1剂/d,分两次水煎服。对照组的常规护肝药为:肌苷、护肝片、肝太乐和维生素。陈四喜等[10]将138例日本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70例)。实验组口服强肝胶囊20g/次,2次/d,并加服维生素和肝太乐,连服6个月。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及维生素和肝太乐,疗程相同。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肝脏B超、肝功能、血清纤维化四项指标检查。结果表明,两组间纤维化四项指标值的差异有显著意义。而其它检查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强肝胶囊组方:茵陈、板蓝根、党参、山药、黄芪、当归、芍药、生地、黄芩、丹参、郁金、山楂、神曲、秦艽、泽泻、甘草共16味中药组成。

3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中药疗法

田德禄教授[11]认为酒精性肝纤维化属中医“酒癖”范畴,病因主要是纵酒日久,湿热为患,痰湿蕴结,体质从化是酒癖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脾胃虚弱贯穿于酒癖病程始终;肝郁脾弱,气痰瘀结是酒癖病机的关键;把握病机规律是确立辨治法则的前提;注重脾胃,鼓舞正气是阻止病机演变的有效方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宜在调肝理脾的基础上加用解除酒毒之品。调理肝气多用柴胡、香附、青皮、陈皮、厚朴等;活血化淤多用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当归、王不留行、丹参、益母草、虎杖、鳖甲等;化痰湿多用茯苓、薏仁、陈皮、半夏等;解酒毒多用栀子、葛花、黄芩、黄连等;补虚多用黄芪、白术、冬虫夏草、茯苓、仙茅、西洋参、党参、沙参等。殷文慧等[12]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腹水32例。依椐辨证将32例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分为肝郁湿阻型、脾虚湿困型、湿热蕴结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进行治疗。同时给予西药利尿,重者给予支持疗法。总有效率达87.5%。肝郁湿阻型:五苓散加陈皮15g,香附12g,厚朴12g;湿热蕴结型:五苓散去桂枝,加茵陈20g,黄芩12g,黄连8g,青皮12g,陈皮12g,郁金10g,香附9g;脾虚湿困型:五苓散加附子10g,干姜6g,大腹皮15g,木香10g,草蔻30g;脾肾阳虚型:五苓散加附片10g,丹参10g,山萸肉10g,山药12g,车前子15g,仙灵脾15g;肝肾阴虚型:五苓散去白术、桂枝,加青蒿及一贯煎。1剂/d水煎服。

【参考文献】

[1]吴全学.周信有教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经验介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3):3.

[2]孙元莹,张玉梅,姜德友.张琪教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经验介绍[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封3.

[3]陈立新.强复丸治疗肝炎后肝硬化176例[J].河南中医,2004,24(4):31.

[4]扈晓宇,陈云凤,王灵台.灵甲柔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43例[J].中医研究,2005,18(6):28.

[5]徐海洪.软肝丸治疗肝炎后肝硬化56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4,36(2):37.

[6]李鸿晟.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24(1):88.

[7]钱梅艳,聂山文,郑丽.行气化瘀通络方治疗肝炎后肝硬化60例[J].新中医,2006,38(3):74.

[8]胡晓临,刘红艳.软肝丸治疗慢性血吸虫性肝纤维化20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4):2214.

[9]黄晓华.抗纤保肝汤治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5,17(3):227.

[10]陈四喜,侯循亚,李英.强肝胶囊治疗血吸虫病早期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6,4(2):78.

[11]李丰衣,孙劲晖,田德禄.田德禄教授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经验浅探[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1):32.

药疗范文篇4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护理

目前对无内出血或仅有少量内出血、无休克、病情较轻的非破裂性输卵管妊娠患者,尤其是需要保留生育功能者可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目前首选甲氨蝶呤(MTX)。MTX杀胚迅速,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亦不增加以后妊娠的流产率和畸胎率。由于治疗方案的特殊性,对相应的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本科2005年7月~2006年3月异位妊娠住院患者共31例,年龄22~38岁,孕1~4次,其中1次6例,2次12例,≥3次13例。均有停经史和盆腔包块且包块<4cm,有阴道流血并伴有一侧下腹隐痛,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156~2000mmol/ml。入选标准:(1)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2)生命体征稳定,无活动性腹腔内出血;(3)盆腔包块<4cm;(4)无胎血管搏动;(5)血β-HCG<2000mmol/ml;(6)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7)肝肾功能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8)要求并同意保守治疗或保留生育功能并签字者。

1.2治疗方法将MTX0.4mg·kg-1·d-1溶于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5d为1个疗程,给药期间应检测β-HCG及B型超声严密监护。如用药后14dβ-HCG呈下降趋势并连续检测3次均为阴性,症状缓解或消失,包块缩小为有效;若β-HCG不降或反而升高,症状不缓解或反而加重为无效,若有内出血应考虑急诊手术治疗。如血HCG下降慢,盆腔包块缩小不理想,可间隔14d后行第2疗程。

1.3疗效评价用药3d后B超检查胚囊萎缩,2次检查血β-HCG值明显下降,阴道出血减少,腹痛减轻,计为有效。

1.4治疗效果住院观察10~20d,药物治疗后B超显示胚囊萎缩29例,1例血β-HCG由治疗270mmol/ml上升至治疗后的460mmol/ml,B超检查盆腔包块增大,剖腹探查为输卵管壶腹部妊娠。1例自觉腹痛难忍要求手术,术中见胚胎死亡,但内出血约500ml。

1.5副反应31例患者中治疗期间有腹痛者16例,轻度恶心及胃部不适10例,停药后症状均消失。

二、护理

2.1一般护理需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尤其应注意阴道出血量与腹腔内出血量的比例。护士应告之患者病情发展的一些指征,如出血增多、腹痛加剧、肛门坠胀感明显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相应处理。若患者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同时做好输液、输血及腹部手术的准备工作。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突然变化体位及增加腹部压力的动作(如用力排便),从而减少异位妊娠破裂的机会。注意外阴部的卫生。护士应指导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富含铁的物质,如动物肝脏、鱼肉、豆类、绿叶蔬菜及黑木耳等,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增加,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2.2用药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治疗计划,包括用药的目的、方法、副作用等,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同时配合医师行相关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β-HCG、B超等。(1)腹痛症状:用药后最初3d出现轻微的下腹坠胀痛,可能和MTX使滋养细胞坏死、溶解,并与输卵管管壁发生剥离,输卵管妊娠流产物流至腹腔刺激腹膜有关。如腹痛加剧须及时报告医师,做好术前准备;(2)注意观察阴道流血及阴道排出物情况:滋养层细胞死亡后,不能支持子宫蜕膜组织的生长而出现阴道流血,特点为阴道流血呈点滴状,量不多,色呈深褐色。只有腹痛而无阴道出血者多为胚胎继续存活,腹痛伴阴道出血或阴道排出蜕膜通常第4d出现点滴状阴道流血。

2.3心理护理异位妊娠者随时有胚囊破裂引起大出血的可能,且大多数患者对MTX治疗异位妊娠不了解,表现为紧张和担心,甚至持怀疑态度。符合适应证且主动要求保守治疗者,因惧怕手术而产生急于求成的急躁心理,尤其是未生育者心理压力大,担心异位妊娠影响生育。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说明MTX保守治疗可避免手术创伤及腹腔干扰,方法简便,毒副作用小,成功率高,有保留生育功能等特点。同时应详细交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诚相待,因人施护,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顺利完成治疗。

2.4不良反应的护理副反应:(1)胃肠道反应,包括口腔炎、口唇溃疡、咽喉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2)肝功能损害;(3)骨髓抑制,主要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口腔溃疡是患者不良反应的首发体征,可用亚叶酸钙解毒,本组中治疗期间出现腹痛者16例,轻度恶心及胃部不适10例,停药后症状均自行消失。

2.5出院指导注意会阴部卫生,减少盆腔炎的发生;再次妊娠宜在半年后;禁性生活1个月,加强营养;每月门诊复查1次,以了解包块和游离液吸收情况;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用药3~4个月后行输卵管碘油造影,以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公务员之家

三、讨论

MTX为一种对滋养细胞肿瘤高度敏感的化疗药物,可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故杀胚作用肯定。使用药物治疗能使异位妊娠组织完全溶解,无管壁损伤,避免因手术造成的瘢痕及周围组织的黏连,且操作过程简便易行,痛苦少,大大减少了医疗费用。但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用药方法,积极配合医师密切观察病情,给予正确的用药护理和心理护理,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严密观察异位妊娠症状缓解情况,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药疗范文篇5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①特发性的传导系统纤维化、退行性变等;②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后;③各种原因的心肌炎症,如风湿性、病毒性心肌炎和其他感染药物:④迷走神经兴奋.常为夜间发生、非持续性;⑤药物影响,如洋地黄和抗心律失常药物;⑥高血钾、尿毒症等;⑦心脏外科手术损伤、导管射频术并发症。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理改变主要为淀粉样变性或脂肪浸润、窦房结胶原支架异常、窦房结动脉病变等不明原因的退行性病变,导致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的器质性病变。房室阻滞的病理改变主要为传导系统或心肌退行性变,如原因不明的心脏支架退行性变、原因不明的传导系统纤维化,其他病变引起的心肌纤维变性、退行性变导致传导阻滞。

缓陧性心律失常起病隐袭,进展缓慢,有时被偶然发现。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动过缓的程度,如心率不低于50次/min,可以不引起症状。如心率低于50次/min或者出现大于3s的长间歇,可以出现相关的症状即症状性心动过缓。所谓“症状性心动过缓”是指直接由于心率过于缓慢,导致心排出量下降,重要脏器及组织尤其大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如一过性晕厥、近似晕厥、头昏、黑蒙等;长期的心动过缓也可引起全身性症状,如疲乏、运动耐量下降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可持久或间歇发作。出现症状性心动过缓是植入永久起搏器的适应证,药物治疗只是短期内用于缓解症状。

一、临床资料

自2007~2009年本院共收治52例患者,52例均为门诊治疗患者,男20例,女32例;年龄36~72岁,平均57岁;病程1个月~23年。根据病史、体征及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缓慢性心律失常。

二、治疗步骤

【相关药物】

(一)抗胆碱能药

1.阿托品(Atropine)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另可使瞳孔散大、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大剂量能解除小血管痉挛,使周围及内脏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流灌注。

2.山莨菪碱(Anisodamine.654-2)从茄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阻断M胆碱受体的作用与阿托品相似或稍弱。可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同时有镇痛作用,但扩瞳和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较弱.且极少引起中枢兴奋症状。

(二)拟交感胺类药

1.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为β受体激动剂,对β1和β2受体均有强大的激动作用,对α受体几无作用。主要作用:作用于心脏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排血量和心肌耗氧量增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β2受体,使骨骼肌血管明显舒张,肾、肠系膜血管及冠脉亦不同程度舒张,血管总外周阻力降低;心血管作用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变大;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增加组织耗氧量。

2.肾上腺素(Epinephrine)是一种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素a、β受体的拟交感胺类药。本品的效应包括: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血压增高、支气管扩张。

(三)解痉平喘药

氨茶碱(Aminophylline)为茶碱与二乙胺复盐,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包括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加心排出量、扩张输出和输入肾小动脉,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心力衰竭的哮喘。

【选择原则】

1.抗胆碱能药物可以消除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抑制,使心率增加。对窦房结起搏细胞本身自律性并无作用,增加心率幅度有限,适用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如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伴有房室传导阻滞也可用本药。

2.异丙肾上腺素主要使交界区或心室起搏点自律性增加。对窦房结自律性无影响。可以用于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搏骤停、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

3.肾上腺素适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的复苏、过敏性休克和其他过敏性疾病。

4.氨茶碱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可影响窦房结的除极过程,使其自律性提高,传导性加速,同时也可以解除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抑制效应。

三、讨论

药疗范文篇6

关键词:哌唑嗪高血压左心室

一、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按1999年我国高血压联盟新诊断标准,选择原发性高血压(II期)患者63例。经系统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瓣膜病及先心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5例,年龄58-71岁,平均62。3岁,病程5-18年,平均10。6年。对照组30例。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57-72岁,平均61。5岁。病程6-21年,平均11。2年。

1。2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前4周停服其它降压药物。行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左室结构及功能。治疗组给哌唑唪3mg-9mg/d,对照组给复方降压片2-6片/d,疗程均为6个月,服药2周后如未达到目标血压(舒张压<90mmHg)则将初始剂量加倍。治疗前后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1。3心脏彩超评价指标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先以二维及m型超声仪同步测定心腔内径IVS(室间隔厚度),PWT(左室后壁厚度)和LVI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并计算LVMI(左室重量指数)(LVMI=LVM(左室心肌重量)/体表面积,LVM(g)=1。04[(IVST+PWT+LVDd3-LVDd3]-13。6)其中LVDd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然后将多普勒取样点置心尖四腔心切面二尖瓣口左室流入道下测定左室舒张功能。声束线与血流夹角α<15°,记录舒张早期快速充盈流速峰值(PEVE)和舒张晚期充盈流速峰值(PEVA)及A/E比值。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分期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结果均以X±S表示,行组间t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重量参数,IVST、PWT等参数及左心功能的改变。

治疗组的IVST、PWT及LVMI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提示LVH减退。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

治疗组LA、LVIDS(左室收缩末期径)LVI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治疗前后无变化。LVM/V下降(P<0。01)提示左心室心肌重量减轻是IVST及PWT减退的作用所致。EF、Fs治疗前后比较无变化,提示左室收缩功能未受影响。

治疗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PEVE治疗后增高,PEVA降低A/E下降,治疗前后对比有显砻性差异(P>0。05)。提示经哌唑嗪治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参数无显著变化(P>0。05)。

三、讨论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分子生物的发展,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开展,使高血压病的治疗更趋完善。高血压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更主要是伴随心脑肾等靶器官的重塑及重塑过程所介导的上述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高血压病心脏的重塑主要为左室肥厚,在冠状动脉样硬化、小冠状动脉病变等。LVH是高血压主要的并发症。在高血压患者中约1/3会出理LVH。LVH并不是有益的代偿机制而是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LVH可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室功能不全、并增加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LVH的高血压患者,其心血管死亡率较无LVH者增加8倍,冠心病死亡率增加6倍。结构异常必然导致功能损害。LVH常伴有左心室功异常。因此治疗高血压不仅应控制血压水平,改善脂肪与-糖代谢紊乱,更重要是应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LVH,防止靶器官或终末器官的损害,以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公务员之家

药疗范文篇7

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在老年人中发生率更高。根据其发生的部位,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以分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阻滞以及室内传导阻滞。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①特发性的传导系统纤维化、退行性变等;②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后;③各种原因的心肌炎症,如风湿性、病毒性心肌炎和其他感染药物:④迷走神经兴奋.常为夜间发生、非持续性;⑤药物影响,如洋地黄和抗心律失常药物;⑥高血钾、尿毒症等;⑦心脏外科手术损伤、导管射频术并发症。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理改变主要为淀粉样变性或脂肪浸润、窦房结胶原支架异常、窦房结动脉病变等不明原因的退行性病变,导致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的器质性病变。房室阻滞的病理改变主要为传导系统或心肌退行性变,如原因不明的心脏支架退行性变、原因不明的传导系统纤维化,其他病变引起的心肌纤维变性、退行性变导致传导阻滞。

缓陧性心律失常起病隐袭,进展缓慢,有时被偶然发现。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动过缓的程度,如心率不低于50次/min,可以不引起症状。如心率低于50次/min或者出现大于3s的长间歇,可以出现相关的症状即症状性心动过缓。所谓“症状性心动过缓”是指直接由于心率过于缓慢,导致心排出量下降,重要脏器及组织尤其大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如一过性晕厥、近似晕厥、头昏、黑蒙等;长期的心动过缓也可引起全身性症状,如疲乏、运动耐量下降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可持久或间歇发作。出现症状性心动过缓是植入永久起搏器的适应证,药物治疗只是短期内用于缓解症状。

一、临床资料

自2007~2009年本院共收治52例患者,52例均为门诊治疗患者,男20例,女32例;年龄36~72岁,平均57岁;病程1个月~23年。根据病史、体征及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缓慢性心律失常。

二、治疗步骤

【相关药物】

(一)抗胆碱能药

1.阿托品(Atropine)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另可使瞳孔散大、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大剂量能解除小血管痉挛,使周围及内脏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流灌注。

2.山莨菪碱(Anisodamine.654-2)从茄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阻断M胆碱受体的作用与阿托品相似或稍弱。可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同时有镇痛作用,但扩瞳和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较弱.且极少引起中枢兴奋症状。

(二)拟交感胺类药

1.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为β受体激动剂,对β1和β2受体均有强大的激动作用,对α受体几无作用。主要作用:作用于心脏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排血量和心肌耗氧量增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β2受体,使骨骼肌血管明显舒张,肾、肠系膜血管及冠脉亦不同程度舒张,血管总外周阻力降低;心血管作用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变大;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增加组织耗氧量。

2.肾上腺素(Epinephrine)是一种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素a、β受体的拟交感胺类药。本品的效应包括: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血压增高、支气管扩张。

(三)解痉平喘药

氨茶碱(Aminophylline)为茶碱与二乙胺复盐,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包括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加心排出量、扩张输出和输入肾小动脉,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心力衰竭的哮喘。

【选择原则】

1.抗胆碱能药物可以消除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抑制,使心率增加。对窦房结起搏细胞本身自律性并无作用,增加心率幅度有限,适用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如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伴有房室传导阻滞也可用本药。

2.异丙肾上腺素主要使交界区或心室起搏点自律性增加。对窦房结自律性无影响。可以用于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搏骤停、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

3.肾上腺素适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的复苏、过敏性休克和其他过敏性疾病。

4.氨茶碱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可影响窦房结的除极过程,使其自律性提高,传导性加速,同时也可以解除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抑制效应。公务员之家

三、讨论

1.避免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等。

2.用于提高心率的药物缺乏长期治疗作用,只能作为暂时性的应急处理,为起搏治疗争取时间。

参考文献:

[1]石毓澍.临床心律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4:165,180,197.

药疗范文篇8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治疗洛赛克阿莫西林

一、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我们选自2008年2月~2009年12月内科门诊,经胃镜确诊消化道溃疡60例,凡溃疡直径在1cm左右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在22岁~55岁间,十二指肠溃疡34例,胃溃疡26例。

1.2Hp的检查方法

上消化道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GU和DU的病人,于上消化道纤维胃镜检查时,在胃窦部距幽门口约2cm处取胃粘膜组织2块,其中1块用快速尿素酶法检查Hp,阳性者进一步用病理检查法(HE染色和嗜银染色)检查Hp。上二项检查均阳性,可作为观察对象。疗程结束时重复上述检查,此次只作病理检查,上二项检查均阴性者为Hp清除的病人。

1.3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二组,第一组为治疗组,采用Losec治疗,剂量20mg清晨1次口服,4周1疗程;第二组采用Cimetidine作为对照组,800mg睡前1次口服,治疗4周。4周后分别作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服药及观察方法,单独用药组给洛赛克(阿斯特拉无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每日1次,口服,连服4周。联合用药组给洛赛克20mg,每日1次,口服,连服4周,同时服用阿莫西林500mg,每日3次,口服,连服2周。每周详细记录症状变化1次,4周后重复上消化道纤维胃镜检查,记录溃疡愈合情况,并取胃粘膜组织用上述方法观察Hp的清除情况。PU愈合后的病人追踪观察半年,半年后行上消化道纤维胃镜检查,观察PU复发的情况。

1.4疗效评定:(1)痊愈:溃疡愈合,周围炎症消退。(2)显效:溃疡愈合。周围炎症仍在。(3)好转:溃疡大小缩小超过原来50%以上者。(4)无效:溃疡缩小不到原来50%或无变化者。愈合率以1、2项合并计算。

二、结果

2.1Losec与Cimetidine治疗消化道溃疡愈合情况:Losce组30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16例,胃溃疡14例;愈合28例,愈合率(28/30)93.3%;未愈合2例,为(2/30)6.7%。对照组30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18例,胃溃疡12例;愈合20例,愈合率(20/30)66.7%,未愈合10例,为(10/30)33.3%。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非常显著意义,说明Losec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明显高于Cimetidine组。

2.2Losec与Cimetidine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和胃溃疡(GU)疗效对比:(1)DU愈合情况:Losec治疗DU16例,愈合15例,愈合率(15/16)93.8%,而Cinetidine组DUl8例,愈合12例,愈合率(12/18)66.7%,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非常显著意义,表明Losec组治疗DU的愈合率明显高于Cimetidine组。(2)GU愈合情况:Losec组治疗GU14例,愈合13例,愈合率(14/14)92.9%,而Cimetidine组治疗GU12例,愈合率8例,愈合率(8/12)66.7%,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非常显著意义,表明Losec治疗GU的愈合率明显高于Cimetidine组。

三、讨论

消化性溃疡基础病因是胃酸分泌过多,导致局部粘膜侵蚀。洛赛克是一种强抑酸剂,每日20mg,即能有效地抑制壁细胞(H+/K+)-ATP酶,阻断壁细胞受体任何刺激,而发挥强大的抑酸分泌作用。能使24小时胃酸持久被抑制,胃内PH值4以上,为溃疡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就是洛赛克快速,高效愈合溃疡的机制。本文报导Losec治疗消化性溃疡4周愈合率为93.3%,对照组66.7%,这与国内陈寿玻等报道。20mg/日,4周愈合率96.8%相仿。治疗30例消化性溃疡,仅有1例病人口干,提示洛赛克疗效可靠,副作用少,近期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胃镜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检查方法,对鉴别良、恶性溃疡有很高的准确性,并可检测幽门螺杆菌。典型的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溃疡深浅不一,边缘光整,底部洁净,上覆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渗出物。活动性溃疡周围黏膜常有炎症水肿。溃疡愈合期边缘上皮细胞增生,肉芽组织纤维化变成瘢痕,瘢痕收缩使周围黏膜皱襞向其集中。根据溃疡表面和边缘的不同情况,内镜下将溃疡分为活动期(A)、愈合期(H)和瘢痕期(S),其中每个病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可鉴别良性溃疡抑或恶性溃疡,尤其是胃溃疡患者一定要作为必查项目。

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溃疡病出血居首位,胃酸分泌的抑制对控制和预防胃十二指肠出血在理论上有很大意义,体液及血小板诱导的止血作用只有在pH>6.0时,才能发挥。在少量酸的情况下,血小板的聚集及凝血块的形成就会受到抑制,新形成的凝血块在胃液pH<5.0时会迅速被消化,故抑酸剂的应用对控制消化性溃疡出血有效。故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及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的使用起到关键的作用。但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不能完全抑制胃酸的分泌,特别是不能抑制餐后及五肽胃铋素刺激的酸分泌,24h对胃酸抑制程度为35%,而洛赛克作为H+-K+ATP酶的抑制剂,抑制胃壁细胞泌酸的终末环节,每日静脉注射洛赛克80mg,可使胃内pH>6的时间占24h的89%~95%,可基本消除胃酸对血凝块或血痂的消化溶解作用,加强止血作用。

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甚为重要,如精神刺激、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饮食不调、吸烟与酗酒等。消化性溃疡经药物治疗后达到症状缓解、溃疡愈合,仍需要继续给予维持量的药物治疗1~2年,对预防溃疡复发有积极意义。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在应用降低胃酸药物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抗菌药物,根除Hp感染也是预防溃疡复发的重要环节。注意腹部保暖,避免使用加重溃疡的药物如如NSAID、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情绪波动时,可适当服用一些镇静药,如地西泮等。在正规治疗时要培养良好的依从性,理解消化性溃疡若治疗不彻底容易复发。

参考文献:

[1]曹世植.现代消化性溃疡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04.

[2]郭道成,孙杰.洛赛克静推注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8例临床疗效观察.临床荟萃,1994,14(21):992.

药疗范文篇9

【关键词】舌骨大角综合症;封闭治疗

舌骨大角综合症为一常见多发病,常发生在中年人,多为单侧,诊断不难,但如果治疗不当,其症状特别是疼痛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近年笔者用药物封闭疗法治疗29例舌骨大角综合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9例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25~30岁3例,31~40岁11例,41~50岁9例,51~60岁6例;职业教师6例,干部4例,小贩10例,营业员5例,其他4例;病程1~6个月5例,7~12个月5例,13~18个月6例,19~24个月8例,25~30个月3例,31个月以上2例;封闭注射次数:1次4例,2次7例,3次10例,4次6例,5次2例;全部病例均以一侧颌下痛并有咽部异物感症状就诊。

1.2治疗方法

1.2.1药物配方

2%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2100mg混合。

1.2.2注射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头稍仰并偏向健侧,摸触出舌骨大角区疼痛点,常规消毒该处皮肤。左手中指和拇指固定舌骨,中指触摸舌骨大角,右手持药物注射器,直刺过皮肤,针尖指向舌骨大角,回抽无血,慢慢推注药物。

1.2.3封闭注射次数

如病情需要可连续封闭4~5次,每次间隔3天。

二、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

目前无标准可依,笔者将舌骨大角综合症的四大症状:自发痛、吞咽痛、触压痛和向健侧转头痛作为判断标准。治愈:四种症状均消除。显效:三种症状消除;有效:两种症状消除;无效:有一种症状未消除。

2.2结果

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2例。

三、讨论

3.1舌骨大角综合症的成因wWw.gWyoO

舌骨及舌骨大角均为软骨,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和各种刺激的不断,可渐渐部分或全部骨化,依附其上的软骨膜亦渐渐变得致密坚实和增厚。舌骨下角处有多条肌腱附着,如茎突舌骨肌,特别是二腹肌的中间腱,不仅附丽于舌骨大角,而且成角形穿过此处的筋膜韧带,其附着处承担着相当大的肌肉收缩牵拉张力,特别是无规律说话者,这种病也多见于以言语为工作方式的人,如教师、推销员、小贩等。长时间的说话、过度的发音、暴发式语言以及发音方式不当都会使附着其他的肌肉运动紊乱,这必然过度地无规律地牵拉舌骨大角,加之舌骨大角渐渐骨化,弹性减弱,首当其冲的是其软骨膜,使其受损,出现水肿,发生软骨膜炎,这可能是舌角大角出现自发痛和触压痛的主要原因。舌骨大角附丽处的肌腱有的渐渐发生角化和腱鞘受损,发生腱鞘炎和导致舌骨诸肌劳损。舌骨大角软骨膜为,附丽处肌腱鞘炎和诸肌劳损,形成典型的舌骨大角综合症。

3.2关于治疗

临床上舌骨大角痛一般与舌骨综合症同等对待。临床治疗有许多方法,如止痛、抗感染、理疗、针灸、按摩、局封疗法、手术治疗均采用过,但疗效不一,也不理想。笔者筛选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和维生素B12作为药物封闭治疗取得较好效果。地塞米松有强大的抗感染作用,可消除舌骨大角软骨膜炎和肌腱鞘炎,利多卡因可减轻对肌肉运动的刺激,维生素B12有助于劳损肌肉的营养。可能共同作用使这种综合症的症状消退。

药疗范文篇10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理改变主要为淀粉样变性或脂肪浸润、窦房结胶原支架异常、窦房结动脉病变等不明原因的退行性病变,导致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的器质性病变。房室阻滞的病理改变主要为传导系统或心肌退行性变,如原因不明的心脏支架退行性变、原因不明的传导系统纤维化,其他病变引起的心肌纤维变性、退行性变导致传导阻滞。

缓陧性心律失常起病隐袭,进展缓慢,有时被偶然发现。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动过缓的程度,如心率不低于50次/min,可以不引起症状。如心率低于50次/min或者出现大于3s的长间歇,可以出现相关的症状即症状性心动过缓。所谓“症状性心动过缓”是指直接由于心率过于缓慢,导致心排出量下降,重要脏器及组织尤其大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如一过性晕厥、近似晕厥、头昏、黑蒙等;长期的心动过缓也可引起全身性症状,如疲乏、运动耐量下降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可持久或间歇发作。出现症状性心动过缓是植入永久起搏器的适应证,药物治疗只是短期内用于缓解症状。

一、临床资料

自2007~2009年本院共收治52例患者,52例均为门诊治疗患者,男20例,女32例;年龄36~72岁,平均57岁;病程1个月~23年。根据病史、体征及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缓慢性心律失常。

二、治疗步骤

【相关药物】

(一)抗胆碱能药

1.阿托品(Atropine)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另可使瞳孔散大、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大剂量能解除小血管痉挛,使周围及内脏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流灌注。

2.山莨菪碱(Anisodamine.654-2)从茄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阻断M胆碱受体的作用与阿托品相似或稍弱。可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同时有镇痛作用,但扩瞳和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较弱.且极少引起中枢兴奋症状。

(二)拟交感胺类药

1.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为β受体激动剂,对β1和β2受体均有强大的激动作用,对α受体几无作用。主要作用:作用于心脏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排血量和心肌耗氧量增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β2受体,使骨骼肌血管明显舒张,肾、肠系膜血管及冠脉亦不同程度舒张,血管总外周阻力降低;心血管作用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变大;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增加组织耗氧量。

2.肾上腺素(Epinephrine)是一种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素a、β受体的拟交感胺类药。本品的效应包括: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血压增高、支气管扩张。

(三)解痉平喘药

氨茶碱(Aminophylline)为茶碱与二乙胺复盐,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包括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加心排出量、扩张输出和输入肾小动脉,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心力衰竭的哮喘。

【选择原则】

1.抗胆碱能药物可以消除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抑制,使心率增加。对窦房结起搏细胞本身自律性并无作用,增加心率幅度有限,适用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如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伴有房室传导阻滞也可用本药。

2.异丙肾上腺素主要使交界区或心室起搏点自律性增加。对窦房结自律性无影响。可以用于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搏骤停、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

3.肾上腺素适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的复苏、过敏性休克和其他过敏性疾病。

三、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