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7:14:36

央行货币政策

央行货币政策范文篇1

原因分析:1基于货币银行学分析——货币政策效果

美元泛滥下的公开市场操作是货币供应量循环增大

人民币升值预期无悬念

汇率政策不合适新环境

2基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经济环境

美国:次贷危机与美元的持续走软

中国与世界经济:国际热钱进来了

结论:央行政策要更神秘——格林斯潘的语言

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

余论:四川大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论文主题:央行货币政策失效的分析

一直以来,一连串的经济数据令人沮丧。(叶檀,2008)以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为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屡次集体亮剑搭桥也难抑经济高烧之火。中国经济非但没找到下行的梯子,相反,在那片增长速度足以登峰造极、“独孤求败”的高原上如《指环王》中人族法师甘道夫一样被囚禁在高塔,苦苦等待解救他下来的秃鹰……

中国经济怎么了?央行金融调控政策本身又怎么了?为什么两者作用下本应协同的效果从未得以实现?而我们看到的一连串的现实是:居高不下的CPI与GDP增幅,以及日益扩大的外汇储备和一步一个脚印稳稳下降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什么中央银行三令五申的——被西方世界认为是宏观调控的重型武器——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在人民银行的实施下哑了火?“猛药”变了“纸老虎”吓不走蠢蠢欲动的汹涌“热钱”,个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否可以从央行货币政策本身开始反思?

从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近4年来,见诸报端谈论最多的重大举措包括5大方面:ⅰ6次加息,每次上调;利率0.27%(存款)——0.52%(贷款);ⅱ1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每次上调0.25个百分点;ⅲ创造和恢复央行票据与特种存款等金融创新工具;ⅳ汇率体制改革,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幅;ⅴ多次召集商业银行主持“窗口指导会议”。

公开市场操作是利率和基础货币变动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而基础货币又是基础货币的重要来源,因此,在西方金融学中,公开市场操作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米什金,198?)。所以,首先我们将要分析的货币工具是公开市场操作。

ⅰ、ⅱ两方面均属能动公开市场操作。仅以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来说,当今西方成熟国家均鲜有使用,而我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然而,从可看到的事实中可知相关政策并未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否则,央行也就不必三番五次地倒腾这项政策。)自98年以来,中国每月新增外汇约为300亿美元,以现行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7计算,仅此因素下,2008年每月中国新增的外汇储备是2100亿元,这些外汇占款经央行购买再经银行体系倍数原理放大后,增加的存款数额将是惊人而巨大的。这种存款的激增并不是我国居民创造积累的财富,而是国际游资追逐人民币所带来货币的膨胀效果(于学军,2006)。那么,中国出口及外贸顺差剧增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跨国外包、全球化(外电评论:经济的全球化就是全球的中国化)、独立经济生产链重组在IT革命的大力推动下处于加速阶段,并且,不能外包的生产服务也能实现,FID在中国的投资大幅增加随时也替代了中国进口(周小川,2006)。原来需要进口的可以不出国门即可得,进口放缓,于是进出口差额拉大。从这个角度也可得出与前文相同的观点:巨额贸易顺差并非是中国居民创造的真实财富,而是有相当水分。由此,我们可以质疑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在现行中国经济条件下的有效性。

值得提一下的是商业银行在此政策下是受害者。无论是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其目的都是收回商业银行剩余流动性。居民储蓄的存款被存款准备金率牢牢拴住,——只能回归无用不能创造应有价值,而此过程所造成的损失及成本都只能商业银行默默埋单。据在《金融时报》披露的各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不难发现商业银行净收益明显下滑,收益额最大的却是中国农业银行,而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农业银行在年前购买了央行的巨量票据,使其坏帐资产比率不想其他商业银行那么触目惊心。尽管这结果一部分是由于大地震使银行坏帐呆帐迅速增加,但商业银行本身受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引发的久伤却是根本。

人民币升值。即使在货币约乘数为4.4的情况下,2008年每月央行要增加的货币供应为477亿元。央行增发的基础货币冲击这并不缺少流动性的流通货币市场。同样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市场的货币供给增加,给人民币升值压力蒙上了一层难以再揭开的沉重黑幕。自2006年以来,人民币因与美元汇率有紧密联系而一直没能按照市场变化要求的那样及时升值。资金成本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本可降温的经济没有实现。时机的错过使人民币升值压力空前。不得已,人民币到了必须升值的时候。从微小频繁调整变为近期升值幅度加大(尽管累计以达10%以上),总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呢?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被认为是更加理性与准确的,国际热钱则纷纷如磁针一样紧紧依附人民币套利转出如蚊子饱足才狠狠拔出:那是人民币价值和国民财富在流血。

接下来要清算的大头是汇率政策。中国汇率体系“管进不管出”已成为心照不宣的惯例从汇率改革之初延续至今。这是外汇激增的时代了,我们却还没有把陈腐过时的理论当作金科玉律奉行不二。进来的资本很容易,却为热钱的兴风作浪打开道路。却也能进一步加大央行管理资金货币的难度。不明来路的热钱!它们浩浩荡荡地涌向高收益却没预期风险的股市、楼市抬高房价,引起股市泡沫。游资来去自如,加速脆弱不健全的中国金融体系。另一方面,两个市场的非理性繁荣扩大了交易货币的需求量(注:根据人民银行网站/diaochatongji/tongjishuju/公布数据绘制而成),使居民储蓄从流动性较弱的M2转向流动性较强的企业活期存款M1,M1增长加快,超过了M2的速度。剪刀口式的增长差距加大也进一步反映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反过来继续作用于两个市场。所以货币供应保持高增长,M1和M2又不断增强货币流动性,如此循环往复,流动性过剩将一直存在下去。可按照经济学理论,人民币对外升值提高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商品价格上涨将对进口产生抑制,从而导制国内总产出减少失业率增加,总需求减少,物价水平降低,流通市场的货币会自然降低。但事实物价在持续上涨,流动性过剩问题依旧突出,经济学理论错了吗,还是经济学理论给我们开了个玩笑?其背后有怎样的深层次原因?

美元持续走软

分析美国经济走向将有助于判断当下国内经济。

美国经济刚从次贷危机的哀鸿中苏醒过来,伯南克不顾一切的救市让美联储为这次危机所造成的巨额资金缺口埋单。可以想见,美联储大量基础货币将在未来陆续流通在市面上,这样做的最终后果将可能进一步导致不断走软的美元继续滑下并最终跌倒。这会给世界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当然,这样以来中国——这个不断庞大的世界制造中心——受到的影响尤为首当其冲。在美元对人民币贬值的同时,人民币对英镑亦贬值,美元自身对欧元、英镑也持续下挫。作为最广泛交易的支付货币就使得国际大宗货物价格开始上涨。于是,全球背景下,美元的泛滥,在世界遭受美元贬值之害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面临以美元结算的巨额外汇占款只能结而又收、收而又结一直忙碌下去,这是造成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大减的根本原因之一。

国际热钱进来了

国际油价已经突破130美元一桶。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中国大地震重建工作陆续展开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将远不止这个数目,甚至有可能涨至200美元一桶。而其他大宗货物如粮价也大幅度飙升。缅甸风灾造成作为亚洲乃至世界的优质粮食产区将在未来几年连续减产、近期则颗粒无收的局面,而缅甸本国呢,通过膨胀率将可能达到18.2%。这将使遭受重创的缅甸经济雪上加霜,循环影响,难以振兴。因此,同理粮食价格预期也将上涨。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崛起与国际制造基地的再次搬迁密不可分。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外资的膨胀注入带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如果外资一旦撤离呢,中国经济可能会严重受挫。但重振也并非不可,同样,再用优惠政策套来那些游走的外资。

终归,中国经济与世界越来越密切,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愈来愈大。原油及金属等初级产品的外依存度:2007年1季度,进口铁矿石依存度为54.84%,石油2008年前十月为49%(2020年预计近60%),硫资源已超过50%。粮油等原料的上涨使得中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在所难免。粮油等价格上涨引起的输入型通货膨胀会使经济增长放缓吗?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07年的统计是:2006年,世界贸易比上一年增长15.4%,达到118,742亿美元。世界贸易已经连续四年以超过两位数的增长率在扩大,输入型通货膨胀将进一步刺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连续三年以5%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是80年以来最快的增长,中国和印度的GDP实现了10%左右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7%,约占四成。(2007年版JETRO贸易投资白皮书)在国际经济高速增长的趋势下,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呢?答案是肯定的。与世界脚步一起共鸣:中国经济将继续一路奔跑。

在经济持续过、热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受到考验。特别是作为贯彻十七大报告精神第一年,新领导集体关于控制经济增长与CPI的目标的实现显得格外重要。央行的政策调控如何在此背景下做好本职工作将是又一硬难题。央行会不会兼顾政府意志于不顾?强行为目标而作为,让央行本来就很小心的“上调”政策更加细碎畏葸,仅货币还是松货币,这是一个问题。从紧的货币政策是银行信贷减少,经济增长势头将会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可外资,确切的说国际游资却不这么想,他们只知道:预期不会下调的人民币一直在升,此时不入,更待何时?利率工具要求的神秘性变得毫无根据,它如何发挥有效性呢。

如此,中央银行源源不断地创造巨大流动性,紧缩预期的减少流动性还不足以弥补由此增加的流动性。中央银行一面加紧的货币政策却成为巨大热钱涌动的风向标指导着国际热钱滔滔涌入。货币来源的复杂性增大给管理带来困难,并大大地削弱调控政策的效果。央行在现行中国经济下政策形成矛盾严重制约了政策所能发挥效果的空间,这是央行金融调控政策失效的重要原因。

于是,尽管央行很明确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很忙碌,结果却很直接很无情:调控政策收效就像远去的恋人的背影那样决绝,且走且远,最终杳不可见。

结论:央行政策要更神秘

央行货币政策范文篇2

原因分析:1基于货币银行学分析——货币政策效果

美元泛滥下的公开市场操作是货币供应量循环增大

人民币升值预期无悬念

汇率政策不合适新环境

2基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经济环境

美国:次贷危机与美元的持续走软

中国与世界经济:国际热钱进来了

结论:央行政策要更神秘——格林斯潘的语言

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

余论:四川大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论文主题:央行货币政策失效的分析

一直以来,一连串的经济数据令人沮丧。(叶檀,2008)以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为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屡次集体亮剑搭桥也难抑经济高烧之火。中国经济非但没找到下行的梯子,相反,在那片增长速度足以登峰造极、“独孤求败”的高原上如《指环王》中人族法师甘道夫一样被囚禁在高塔,苦苦等待解救他下来的秃鹰……

中国经济怎么了?央行金融调控政策本身又怎么了?为什么两者作用下本应协同的效果从未得以实现?而我们看到的一连串的现实是:居高不下的CPI与GDP增幅,以及日益扩大的外汇储备和一步一个脚印稳稳下降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什么中央银行三令五申的——被西方世界认为是宏观调控的重型武器——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在人民银行的实施下哑了火?“猛药”变了“纸老虎”吓不走蠢蠢欲动的汹涌“热钱”,个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否可以从央行货币政策本身开始反思?

从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近4年来,见诸报端谈论最多的重大举措包括5大方面:ⅰ6次加息,每次上调;利率0.27%(存款)——0.52%(贷款);ⅱ1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每次上调0.25个百分点;ⅲ创造和恢复央行票据与特种存款等金融创新工具;ⅳ汇率体制改革,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幅;ⅴ多次召集商业银行主持“窗口指导会议”。

公开市场操作是利率和基础货币变动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而基础货币又是基础货币的重要来源,因此,在西方金融学中,公开市场操作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米什金,198?)。所以,首先我们将要分析的货币工具是公开市场操作。

ⅰ、ⅱ两方面均属能动公开市场操作。仅以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来说,当今西方成熟国家均鲜有使用,而我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然而,从可看到的事实中可知相关政策并未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否则,央行也就不必三番五次地倒腾这项政策。)自98年以来,中国每月新增外汇约为300亿美元,以现行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7计算,仅此因素下,2008年每月中国新增的外汇储备是2100亿元,这些外汇占款经央行购买再经银行体系倍数原理放大后,增加的存款数额将是惊人而巨大的。这种存款的激增并不是我国居民创造积累的财富,而是国际游资追逐人民币所带来货币的膨胀效果(于学军,2006)。那么,中国出口及外贸顺差剧增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跨国外包、全球化(外电评论:经济的全球化就是全球的中国化)、独立经济生产链重组在IT革命的大力推动下处于加速阶段,并且,不能外包的生产服务也能实现,FID在中国的投资大幅增加随时也替代了中国进口(周小川,2006)。原来需要进口的可以不出国门即可得,进口放缓,于是进出口差额拉大。从这个角度也可得出与前文相同的观点:巨额贸易顺差并非是中国居民创造的真实财富,而是有相当水分。由此,我们可以质疑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在现行中国经济条件下的有效性。

值得提一下的是商业银行在此政策下是受害者。无论是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其目的都是收回商业银行剩余流动性。居民储蓄的存款被存款准备金率牢牢拴住,——只能回归无用不能创造应有价值,而此过程所造成的损失及成本都只能商业银行默默埋单。据在《金融时报》披露的各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不难发现商业银行净收益明显下滑,收益额最大的却是中国农业银行,而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农业银行在年前购买了央行的巨量票据,使其坏帐资产比率不想其他商业银行那么触目惊心。尽管这结果一部分是由于大地震使银行坏帐呆帐迅速增加,但商业银行本身受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引发的久伤却是根本。

人民币升值。即使在货币约乘数为4.4的情况下,2008年每月央行要增加的货币供应为477亿元。央行增发的基础货币冲击这并不缺少流动性的流通货币市场。同样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市场的货币供给增加,给人民币升值压力蒙上了一层难以再揭开的沉重黑幕。自2006年以来,人民币因与美元汇率有紧密联系而一直没能按照市场变化要求的那样及时升值。资金成本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本可降温的经济没有实现。时机的错过使人民币升值压力空前。不得已,人民币到了必须升值的时候。从微小频繁调整变为近期升值幅度加大(尽管累计以达10%以上),总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呢?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被认为是更加理性与准确的,国际热钱则纷纷如磁针一样紧紧依附人民币套利转出如蚊子饱足才狠狠拔出:那是人民币价值和国民财富在流血。

接下来要清算的大头是汇率政策。中国汇率体系“管进不管出”已成为心照不宣的惯例从汇率改革之初延续至今。这是外汇激增的时代了,我们却还没有把陈腐过时的理论当作金科玉律奉行不二。进来的资本很容易,却为热钱的兴风作浪打开道路。却也能进一步加大央行管理资金货币的难度。不明来路的热钱!它们浩浩荡荡地涌向高收益却没预期风险的股市、楼市抬高房价,引起股市泡沫。游资来去自如,加速脆弱不健全的中国金融体系。另一方面,两个市场的非理性繁荣扩大了交易货币的需求量(注:根据人民银行网站/diaochatongji/tongjishuju/公布数据绘制而成),使居民储蓄从流动性较弱的M2转向流动性较强的企业活期存款M1,M1增长加快,超过了M2的速度。剪刀口式的增长差距加大也进一步反映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反过来继续作用于两个市场。所以货币供应保持高增长,M1和M2又不断增强货币流动性,如此循环往复,流动性过剩将一直存在下去。可按照经济学理论,人民币对外升值提高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商品价格上涨将对进口产生抑制,从而导制国内总产出减少失业率增加,总需求减少,物价水平降低,流通市场的货币会自然降低。但事实物价在持续上涨,流动性过剩问题依旧突出,经济学理论错了吗,还是经济学理论给我们开了个玩笑?其背后有怎样的深层次原因?

美元持续走软

分析美国经济走向将有助于判断当下国内经济。

美国经济刚从次贷危机的哀鸿中苏醒过来,伯南克不顾一切的救市让美联储为这次危机所造成的巨额资金缺口埋单。可以想见,美联储大量基础货币将在未来陆续流通在市面上,这样做的最终后果将可能进一步导致不断走软的美元继续滑下并最终跌倒。这会给世界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当然,这样以来中国——这个不断庞大的世界制造中心——受到的影响尤为首当其冲。在美元对人民币贬值的同时,人民币对英镑亦贬值,美元自身对欧元、英镑也持续下挫。作为最广泛交易的支付货币就使得国际大宗货物价格开始上涨。于是,全球背景下,美元的泛滥,在世界遭受美元贬值之害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面临以美元结算的巨额外汇占款只能结而又收、收而又结一直忙碌下去,这是造成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大减的根本原因之一。

国际热钱进来了

国际油价已经突破130美元一桶。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中国大地震重建工作陆续展开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将远不止这个数目,甚至有可能涨至200美元一桶。而其他大宗货物如粮价也大幅度飙升。缅甸风灾造成作为亚洲乃至世界的优质粮食产区将在未来几年连续减产、近期则颗粒无收的局面,而缅甸本国呢,通过膨胀率将可能达到18.2%。这将使遭受重创的缅甸经济雪上加霜,循环影响,难以振兴。因此,同理粮食价格预期也将上涨。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崛起与国际制造基地的再次搬迁密不可分。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外资的膨胀注入带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如果外资一旦撤离呢,中国经济可能会严重受挫。但重振也并非不可,同样,再用优惠政策套来那些游走的外资。

终归,中国经济与世界越来越密切,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愈来愈大。原油及金属等初级产品的外依存度:2007年1季度,进口铁矿石依存度为54.84%,石油2008年前十月为49%(2020年预计近60%),硫资源已超过50%。粮油等原料的上涨使得中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在所难免。粮油等价格上涨引起的输入型通货膨胀会使经济增长放缓吗?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07年的统计是:2006年,世界贸易比上一年增长15.4%,达到118,742亿美元。世界贸易已经连续四年以超过两位数的增长率在扩大,输入型通货膨胀将进一步刺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连续三年以5%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是80年以来最快的增长,中国和印度的GDP实现了10%左右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7%,约占四成。(2007年版JETRO贸易投资白皮书)在国际经济高速增长的趋势下,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呢?答案是肯定的。与世界脚步一起共鸣:中国经济将继续一路奔跑。

在经济持续过、热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受到考验。特别是作为贯彻十七大报告精神第一年,新领导集体关于控制经济增长与CPI的目标的实现显得格外重要。央行的政策调控如何在此背景下做好本职工作将是又一硬难题。央行会不会兼顾政府意志于不顾?强行为目标而作为,让央行本来就很小心的“上调”政策更加细碎畏葸,仅货币还是松货币,这是一个问题。从紧的货币政策是银行信贷减少,经济增长势头将会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可外资,确切的说国际游资却不这么想,他们只知道:预期不会下调的人民币一直在升,此时不入,更待何时?利率工具要求的神秘性变得毫无根据,它如何发挥有效性呢。

如此,中央银行源源不断地创造巨大流动性,紧缩预期的减少流动性还不足以弥补由此增加的流动性。中央银行一面加紧的货币政策却成为巨大热钱涌动的风向标指导着国际热钱滔滔涌入。货币来源的复杂性增大给管理带来困难,并大大地削弱调控政策的效果。央行在现行中国经济下政策形成矛盾严重制约了政策所能发挥效果的空间,这是央行金融调控政策失效的重要原因。

于是,尽管央行很明确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很忙碌,结果却很直接很无情:调控政策收效就像远去的恋人的背影那样决绝,且走且远,最终杳不可见。

结论:央行政策要更神秘

央行货币政策范文篇3

[论文摘要]近期,央行通过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连续多次调整,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将逐渐显现出来,同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和盈利能力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应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一是要管住信贷总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当前,在资产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有必要控制过度的信贷行为,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同时,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信贷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注重提高信贷资金营运效益。据分析,各行业对升息的反应程度由机械制造业到农业依次递减,其中资金较为密集行业的影响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如建材水泥、房地产、纺织等行业的影响度极其自然地排在了前列。农业、交通运输、水电生产供应行业受影响甚微,这些也恰恰是国家目前产业倾斜及扶持的行业。顺应国家的产业政策,根据各行业受升息影响程度的不同,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应有所侧重,尤其是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应该有所抑制,切实提高全面风险控制水平。

二是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在贷款粗放经营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目前各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定价日趋重视,致力于开发科学、适用的定价模型,但由于受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和实际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仍然较低。对此,应参照《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进而实现对贷款的风险差别定价,以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三是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但付息负债利率的提高,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主动负债能力,认真落实差异化服务措施,加快网点功能转型,真正实现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在增加存款总量的同时,优化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要根据负债的期限、利率结构,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利率结构,将资产与负债在资金种类和数量上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的条件下,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和资产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及时调整各种不同利率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缺口,扩大利差,达到净利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四是要加快业务创新,优化经营收入结构。今年5月份的这次加息与之前几次加息的重要区别是央行缩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特别是中长期存贷利差,压缩了银行贷款利润的空间。多年来,出于扶持国有金融体系的政策需要,中国银行业长期享受远高于国外同行的存贷利差,尽管这一过高的利差水平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但央行长期保持了银行业偏高的存贷利差水平。此次央行打破多年政策壁垒缩减存贷利差,显示央行抑制信贷增长的坚定决心。对此,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在业务增长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节约型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竞争手段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

今后,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愈益频繁,西方商业银行加快了金融服务创新步伐,通过开拓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净利息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以规避利率风险。如目前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高的甚至已经超过了60%,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一般还不到10%,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通过增大技术投资,加快引进电子技术,提供电子银行服务;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基金、保险、代客理财等中间业务品种,来适应和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全能化,实现客户的多样化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

四、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5月央行三项调控政策的同步推出,既反映央行货币调控思路的重要转变,也显示央行驾驭货币手段更趋熟练和灵活应变,相信对市场和经济的调控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性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准备金率的提高,在意味央行将冻结金融机构更多资金的同时,也必须为此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就商业银行来讲,准备金率的提高,限制了信用扩张,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又增加了筹资成本。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有必要设定一个合理区间,抑制央行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时兼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果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利率,希望也能够相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利率,适度弥补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

二是进一步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在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信贷扩张过快、货币投资反弹压力巨大、物价上行风险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单项政策的效力日趋弱化。因此,应在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实现多目标调控,并借助政策组合集中推出的力量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

三是应注意调控政策的协同效应问题。我国宏观调控关注多个经济目标,这使得央行在政策的协同和配套上需要更多的艺术性。比如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均是紧缩性政策,为了巩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央行的政策导向,但升息又将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比价吸引力,加速国际资金的涌入,加剧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对流动性的关联影响预计还将显现和强化,这将对准备金率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运用产生更多的影响。因此,研究货币政策的协同和配套,谋划取得同向的效应,在我国宏观控制更加注重内在和结构的趋势之下显得更为重要。

四是应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针对目前农村资金存在着一定的“离农”倾向,为鼓励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县域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应低于城市行金融机构。比如,目前农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0.5个百分点,高于信用社法定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建议今后应区别各商业银行服务对象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合理确定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进一步加大县域有效信贷投入,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央行货币政策范文篇4

关键词:股价指数;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

1变量选取和模型构建

一是货币政策。主要指标为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虽没有定论,但大多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自1996年以来,政府开始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控制指标,每年提出货币供应量(M1和M2)的预期目标。通过货币供应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分析,也可反映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此,我们选取M2作为货币供应量指标。

二是宏观经济环境。一般可用GDP相应指标来表示,但由于GDP只有季度数据,月度数据不可得,而本文主要分析2006年至2007年股价的变化情况,时间段较短,季度数据不够,因而我们采用了另一些相关的指标代为表现,包括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RES。之所以选取这两者作为解释变量在于两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进而体现出宏观经济环境,特别近两年CPI和RES成为人很十分关注的指标,颇具代表性。

三是股票市场本身。股票成交量对股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将它引入模型自然无可厚非。

至此,我们建立如下模型,包括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总体回归方程如下:

CISH=C+M2+RES+CPI+STV+ε

LOG(CISH)=C+LOG(M2)+LOG(RES)+LOG(CPI)+LOG(STV)+ε

其中,CISH:上证股票综合指数,由每月末的收盘指数得到;

M2:广义货币供应量;CPI:消费价格指数;RES:房屋销售价格指数;STV:上证A股成交金额。

2回归模型分析

我们选取了自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共20组数据,数据来源:金融界网站数据中心和搜狐财经历史数据。运用EVIEWS软件采用OLS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根据拟合优度,参数显著性水平及自相关性等各种检验,选取了以下方程作为分析对象:

CISH=-32846.920.024558M2+156.0565RES+98.91914CPI+2.32STV

N=20,R2=0.9749,AdjustedR2=0.9683,D.W.=1.8517,F=145.8596

CISH=-34926.3+0.0281M2+259.9868RES+2.36STV

N=20,R2=0.9737,AdjustedR2=0.9687,D.W.=1.8344,F=197.0963

LOG(CISH)=-59.0654+3.9049LOG(M2)+3.1036LOG(RES)+0.1414LOG(STV)

N=20,R2=0.9863,AdjustedR2=0.9837,D.W.=1.8091,F=384.2491

从以上回归模型的结果,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货币供应量M2与股指CISH呈正相关关系,M2每增加1亿元,股指上升0.028个点,M2每增加1%,股指上升约3.9%。

(2)房屋销售价格指数RES与股指CISH也呈现出正向关系,RES每增加1个点,股指CISH上升259.99个点,RES每增加1%,股指CISH上升约3.1%。

(3)上证交易所每月成交金额STV也是股票指数变动的一个主要因素,成交额每增加1亿元,股指增加约2.36个点位,成交额每增加1%,股指增加0.14%,这个影响是很显著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了VAR模型。在进行VAR模型分析之前,先要做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CISH对数的一阶差分,M2对数的一阶差分,CPI对数的一阶差分和M2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于是用EVIEWS对LOG(CISH),LOG(M2)和LOG(CPI)进行VAR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对于股指CISH,上期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率对其影响是显著的,并且系数为正,说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使股价上升;上期物价CPI的变化率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且也呈正向关系。这与我们之前所得到的研究结果相同。

接着是脉冲响应图。

结果显示,M2的变化不能引起格兰杰的股指变化的可能性为0.04815,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推动股票市场发展的原因;而股指CISH变化不能引起M2变化的可能性高达0.84699,因而我们认为只存在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单向影响关系,这和大多数的研究结果类似。

3原因分析

3.1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股指:

(1)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通俗地说,就是资金比较充裕。而现在我们所说的流动性过剩就是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便流向了股市、房市等投资领域,带来了投资过热(经济过热)的现象。而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不断推升的贸易顺差,而紧缩银根并不能改变中国贸易顺差的地位,于是美元储备越来越多,国家不得不向经济体系发放人民币,这就造成了流动性过剩。当过多的资金流入股市,而新股上市的速度跟不上资金的增加速度时,在供需关系的推动下,大量的资金追逐相对少数的股票,就会带来股价的上涨,即出现了由经济过剩带来的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过剩。

(2)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一方面标志着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全线升值,那么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当然应该上涨。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加上对其进一步升值的预期会对国际资本,尤其是投资性资本产生巨大吸引力,吸引它们流入购买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而在股市尚未完全开放的中国市场,房地产及金融券商便是金融资本短期内流入的最好投资平台。于是,金融资本在短期内流入,这无疑会增加国内资本市场的货币供给,增大M2,进而刺激股票市场行情上涨。具体关系为:人民币升值→热钱流入→M2增加→股市上涨→吸引更多热钱流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3.2通货膨胀

近年来,CPI不断创下新高,尤其是今年8月份CPI指数更是达到6.5%,创十年来新高,更显现出明显的通货膨胀趋势。央行近两年虽不断加息,但加息幅度不大,至今为止,一年期存款利率还不到6%,无法改变银行存款负利率的现象。另外,加息主要是对于工资影响的物价产生效果,而导致此次CPI上升过猛的主要因素来自国际,而不是国内。国际粮价上涨,推高整体CPI,属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加息会抑制需求,但现在供求没有问题,所以加息对抑制通胀的效果不会很显著。通胀的压力加上在牛市的背景下,投资股市的回报率远远高于存款利息,使得居民更热衷于投资于股市来获取更高的收益,所以加息并不会使居民将资金从股市撤出而转存银行。

3.3楼市

房价的居高不下推动房地产板块一路上升,进而对股价也有一定的影响。

3.4市场预期与货币政策的滞后作用

最后,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对于央行的如此频繁地采用货币政策,市场已经习惯,甚至预期的加息幅度还大于央行实际的调整幅度,外加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效应,所以央行采取的这些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市场来说,就像是温水里煮青蛙,就算有作用,也不会立刻反映出来。

4政策建议

(1)改善社会资源配置结构和贸易结构,逐步减少或取消外资企业在中国享有的各种优惠政策,增强本土企业的竞争优势与竞争能力,使出口主要由低成本低价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过渡,建立公平合理的国内与国际经济环境。

(2)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调整金融市场结构。

第一,鼓励合法合规资金进入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鼓励和扩大企业通过发债方式筹措资金,改变现今散户撑盘的局面,培养机构投资者,使之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

第二,加快批准上市公司的数量,增加投资者的选择,这样集中炒股热钱也会相对减少。

第三,完善市场的资源配置与金融秩序,建立统一有效的全国资本市场和多元化的市场风险配置机制。

(3)通过加薪等手段提高居民收入,以缓解通货膨胀的冲击,并通过冻结房价来解决三大资产(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价格失衡和配比失调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月晓.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关系的全息经济学解释和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校,2007,(1).

[2]叶冬梅.宏观经济因素对于上海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界,2007,(2).

央行货币政策范文篇5

内容摘要:为提高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果,我国应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适当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浮动空间,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连贯性、削弱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以及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货币市场。有关数据表明,1998年至2008年间我国的货币政策并未有效发挥其经济调控作用。中央银行不能有效控制货币供给、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不完备是这一期间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甚微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货币政策效果货币供给内生性政策时间不一致性

一、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自1998年中央银行决定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逐步转向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到现在,我国货币政策实践又经历了十多年时间。这一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2.3%,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不利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我国总体经济经历了较大的波动,GDP波动的标准差达到4.25%;此外,针对2003年以来出现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和流动性过剩,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紧缩银根的措施,仅2006年就两次提高基准利率,三次上调准备金率。从2007年1月到7月更是三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发行惩罚性定向票据。但这些货币政策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2007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数据显示,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高达18.48%,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增速创自2001年以来的新高,达到20.94%,而2007年前7个月的人民币贷款新增量也高达2.7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那么,我国货币政策难以有效发挥其经济调控作用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国内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王国松(2008),蒋志芬(2008)等从货币政策独立性角度出发,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不强使货币政策效果发挥不理想。杨桂根(2008)等从货币政策的工具入手,通过分析指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所存在的缺陷是货币政策无效的重要原因。盛朝辉(2006),潘耀明、胡莹(2008)等则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顺畅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失效。笔者认为,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仅仅强调其中一点是不全面的,我国货币政策难以有效发挥其经济调控作用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中央银行不能有效控制货币供给、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时间不一致性以及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存在的一些缺陷。

二、中央银行难以有效控制货币供给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的国有企业已经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实体,此时,微观主体对国有金融机构的“倒逼机制”已不存在,因而“倒逼机制”不再是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我国货币供给依然具有很强的内生性,这主要归因于我国汇率制度和结汇制度所导致的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

1994年我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确定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统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人民银行又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我国执行的却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此外,我国一直强调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调控和货币政策的调整。因此,在“三元悖论”中,我国选择的是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再加之美国、日本等国政治干预与经济施压,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升值预期逐渐强化,大量国际游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由此形成我国国际收支持续的双顺差。为维系人民币汇率稳定,我国货币当局加强了外汇市场直接干预力度,致使货币当局的资产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国外资产尤其是外汇资产所占的比重逐年攀升。1999年12月,外汇资产占货币当局总资产的39.8%,2005年6月末上升至59.1%,2006年6月末达到62.3%,2008年6月更是攀升至70%。逐年攀升的外汇资产、固定汇率制度、独特的结汇制度严重制约着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动性,而且货币政策对内外经济均衡的调控难度将会伴随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强化而增大。

为进一步验证外汇资产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1999年12月至2008年12月的M2和货币当局外汇资产月度数据计算了两者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我国的M2和货币当局外汇资产变量之间具有高达98.13%的正向关系。在验证了两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非平稳变量以后,本文又检验了M2和外汇资产之间的协整性,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货币供给量M2和货币当局外汇资产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本文又对M2和外汇资产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货币当局的外汇资产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货币供给量M2的格兰杰原因。这样,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我们认为货币供给量和外汇资产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而且正是由于外汇资产导致了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从而表明我国货币供给具有很强的内生性。因此,我国货币当局受制度和政策的制约难以有效控制货币的供给,继而导致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应低下。

为消除货币供给内生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我国货币当局采取了相应的冲销措施。但是由于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不完备,特别是由于金融机构债权、政府部门债权在中央银行资产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从而致使货币当局通过减少其他资产业务进行冲销干预的空间相对缩小。另外,我国货币当局也曾从负债业务着手,通过发行央行票据、主动负债回笼基础货币,降低金融机构的可用准备金,以抑制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但由于银行票据的短期性、还本付息以及票据发行中的成本等问题,基础货币的回笼呈现出短期紧缩性效应以及到期偿还时的扩张性特征,而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使得央行票据始终面临巨大的“循环扩张发行”之压力,从而制约了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冲销货币供给内生对货币政策消极影响的能力。

三、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一)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含义

所谓时间不一致性是指,一旦私人部门的决策整合了通货膨胀预期,预期即被锁定,政策制定者便具有制造高于预期水平的通货膨胀的激励,也就是企图利用“意外通货膨胀”来暂时增加产出,但是,市场会预期到这种行为,并相应调整工资、物价等名义合约,结果不仅产出或就业状况没有改善,反而引发了通货膨胀(程均丽、刘枭,2005)。政策时间不一致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政策制定者面对的不是与大自然的简单博弈,而是与理性个体的动态博弈,理性个体能够观察并预期到政府政策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许多经济政策的可信度下降,这样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就会产生。时间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性个体偏好随着时间的不规则变化;二是政策制定者与理性个体之间的预期目标差异;三是理性个体之间偏好不同,且都只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政府则希望能够代表所有经济个体福利的社会福利函数最大化。

在政策时间不一致性下,政府为了实现一时的经济增长,往往会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政策调控方向,所以,宏观经济中常常出现政策目标频繁变换、通货膨胀频发、调控程度剧烈以及政策相机抉择性强等现象。

(二)1984-1997年间我国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表现

自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为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以来,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一直是制约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原因。在1984-1997年期间,我国的货币政策表现出如下特征:

1.货币政策目标不明确,经常在多目标间徘徊。这具体表现为1985年的“紧缩银根”、1986年的“稳中有松”、1987年的“紧中有活”、1988年的“从松到紧”、1989年的“紧缩银根”、1990年的“适时调控”、1991年的“优化信贷结构,盘活资金存量”、1992年的“从严控制货币、信贷存量,加强调控力度”、1993-1996年的适度从紧等一系列不连贯、目标不明确的货币政策。

2.货币当局存在通货膨胀倾向。1984-1997年期间,我国分别在1985年、1988年、1989年、1993年、1994年和1995年经历过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其通货膨胀率分别达到了9.3%、18.8%、18%、14.7%、24.1%、17%(如图1)。如此频繁、剧烈的通货膨胀直接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时间不一致性。

3.政策出台的突然性和调控的剧烈性。1988年初的物价改革导致价格上涨,由此导致了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1988年8月份开始出现较大范围的抢购现象说明了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在上升,而此时货币当局采取的仍然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当通货膨胀呈现愈演愈烈局势的时候,1988年9月货币当局不得不紧急改变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由扩张性政策骤然转向紧缩性政策。由于政策力度过大,经济很快就由过热变为市场疲软,面对这种情况,货币当局又迅即自1989年第四季度开始将货币政策由紧变松。但没过多久,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货币当局于1992年再一次将货币政策由松变为紧。除了政策变化的突然性以外,货币当局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喜欢采用“冷冻鸡”的办法,希望能快速达到经济调控目的。例如针对1988年的经济过热,自1988年9月份开始,中央银行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严格控制货币信贷的增长;把法定存款准备率由原来的12%调高到13%;采取强制管理措施调整贷款结构,明确提出“十不贷”规定;提高中央银行贷款利率,以抑制专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过度的资金需求;采取计划的手段,对贷款规模实行限额管理,严格现金管理;首次提出对三年期及三年期以上储蓄存款开办保值储蓄等。

以上特征是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重要表现。这说明,从1984至1997年,我国的货币政策具有很强的时间不一致性。

(三)1998-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表现

1998-2008年,有关当局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刻意加强了政策的连贯性和前瞻性,但由于我国宏观调控体制尚不健全、政策工具尚不完备,所以此期间的货币政策依然表现出一定的政策时间不一致性。具体表现在:1998-2002年的稳健中扩张、2003-2006年稳健中适度从紧、2007-2008上半年从紧和2008年下半年宽松等一系列调整方向变换频繁缺乏前瞻性的货币政策调控措施。2004年、2007年、2008年,我国经济也经历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分别达到了3.9%、4.8%、5.9%。这说明这一时期货币当局依然具有一定的通货膨胀倾向,只不过由于1998年后我国货币政策基本上采用的是间接调控手段,所以经济受到的冲击没有1998年前那么剧烈了。尽管1997-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较以前有所降低,但时间不一致性依然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

四、货币政策工具的不完备

当1998年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由直接转为间接以后,货币当局调节经济的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政策等。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金融市场尚不完善,所以很多货币政策工具还存在着种种制度缺陷,制约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公开市场可供操作的工具主要是国债、央行票据和企业债券。但问题是,一方面我国国债期限结构不合理,多为中长期国债,而适合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短期国债很少;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对政府和企业的债权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在其总资产中所占比例都很低。2007年6月中央银行对政府的债权为2825.75亿元,占中央银行总资产的比例仅为2%。企业债券由于国家的严格控制,规模更小。所以,我国公开市场业务调节市场流动性的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二)利率政策工具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包括两类: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市场利率,包括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各类利率结构等。而这两类利率工具都存在较大的缺陷。

就基准利率来说,我国一直存在较高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致使商业银行存在增加超额准备金的动机,从而超额准备金率偏高。较高的准备金存款利率降低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传导效率,缩小了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空间,尤其是在市场利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套利行为使准备金存款利率构成了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限,进而制约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另外,准备金存款利率降低了商业银行保持超额准备金的成本,促使商业银行愿意去保留较高的超额准备金率。

而对市场利率来说,我国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这样,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就被非市场化利率所阻塞。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工具→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市场利率→投资、消费→最终目标。当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时,如果非市场化的利率不随货币市场供求的变化而变化,那么投资、消费也不会因货币政策工具的改变而变化,继而导致货币政策失效。另外,由于各金融机构长期处于利率管制的状态,不能通过风险定价来提高资产质量,经营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贷款的意愿不强,因而导致这些金融机构对利率的敏感性反应迟缓,利率的供给弹性较低,从而限制了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

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果,我国货币当局应做到: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适当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浮动空间,提高货币政策的经济调控功能;取消准备金存款利率,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货币市场;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连贯性,削弱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参考文献:

1.程均丽,刘枭.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可信度与透明度[J].财经科学,2005(6)

央行货币政策范文篇6

关键词:央行资产负债表;政策规则;货币冲销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在货币经济学理论文献中指货币当局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制定的货币政策,通过特定的传导机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程度,即货币当局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现阶段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涌入、巨额贸易顺差使得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连续多年持续双顺差,内外失衡时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影响,干扰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央行货币冲销的效果。为了应对当前形势,中国人民银行频频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在金融市场不健全、利率市场化缓慢推进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政策工具的选择余地很小,必然限制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一、研究文献回顾职称论文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应考虑在具体货币政策操作中,实现最终目标的程度和时滞,及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陆军、舒元(2002)采用两步OLS方法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在我国有效,同时预期到的与未预期到的货币都影响产出,货币政策对产出在10%的显著水平上存在非对称性效果[1]。彭方平、展凯、李琴(2008)应用非线性STSV

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金融机构存贷差为流动性过剩度量指标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明显处于流动性过剩状态。流动性过剩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调控能力,但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的影响能力,反而有所加强[2]。谭旭东(2008)基于政策时间不一致性模型得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政策的可信性之间密切相关,随着货币政策可信性的提高其有效性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央行实行有规则、透明度高、连贯性强的货币政策最优[3]。徐亚平(2009)基于理性预期理论分析得出稳定和引导公众的通胀预期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4]。殷波(2009)引入投资的时机效应和资产价格波动,对一般最优利率政策模型进行扩展,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得出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低效率的原因在于央行制定利率政策时忽略了投资的时机效应和资产价格波动,从而使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系统性的反应不足,导致反周期的宏观调控效果不佳[5]。范从来、赵永清(2009)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自1998年以来外汇储备变动是货币数量M1变动的决定性原因,货币政策丧失部分自主性,但VEC模型显示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并没受到系统性制约[6]。在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中,Cover(1972)通过考察美国二战后的季度数据得出,正的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增加几乎没有作用,而负的货币冲击对产出则有明显的减少作用[7]。本文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变化与宏观经济运行效果,运用VAR模型验证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最后总结归纳优化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二、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通过分析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进而把握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如何发挥功效[8];了解央行在连续时间段内,其资产负债业务量上的增减变化及资产和负债项目中子项目变化对各自项目的影响,从而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的有效性;通过资产负债表结构和项目的变化,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状况及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加以分析和预测,形成央行货币政策规则。

基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统计数据从资产方分析,外汇储备构成央行国外资产的主要部分,外汇储备的积累通过外汇占款的形式表现为国外资产的增加。在国外资产迅速积累的状况下,央行为了稳定货币供给控制其他非国外资产的增加,外汇在央行资产负债表总资产中稳定增长,从1999年占比39.8%积累到2009年的77%;对政府债权在2007年12月占比最高9.65%,通常月份其占比区间在2.6%~7.7%波动;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波动较剧烈,从1999年的43.5%下降到2009年12月份的3.1%,其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变化表明再贷款、再贴现等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已明显下降。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的比重也从2007年末逐步递减,目前在5.1%左右波动。

中国人民银行自1984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共调整存款准备金率32次,从2006年7月至2008年年末央行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20次,平均每月公布紧缩性政策措施0.7次,货币政策干预频度较密集。其中2006年调整3次至9%;2007年调整10次至14.5%且每次上涨50个基点;2008年共调整9次存款准备金率。因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央行在2008年下半年为稳定经济增长水平将其下调至15.5%,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稳健运行保持8.7%的增长率,央行为限制信贷规模在2010年初又上调准备金率100个基点。

从负债结构分析,最突出的变化集中变现为,货币发行在总负债中占比逐步下降,从2000年初的50.4%减少到2009年末的18.3%,央行发行的债权在总负债中占比快速增长。为了冲销因外汇储备快速积累而增加的货币供给,央行从2003年4月22日开始发行央行票据,央行票据在资产负债表负债方占比从2005年末起在20%左右小幅波动,发行规模逐步增加,在2009年末发行债券量已达42064亿元;储备货币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比例也从2000年初的81%减少到2009年末的60%左右;金融性公司存款因央行近年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逐步增加,其占央行负债方的比重已达45%。政府存款在负债方的比重波动较剧烈,在区间5.1%~14.8%波动。

三、实证检验

(一)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

通过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分析,本文选择外汇(FS)、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LB)、货币发行(CU)、金融性公司存款(RE)、政府存款为因变量(GB),将央行票据(DB)、存款利率(RR)、存款准备金率(ZBJ)及货币供应量(M2)、居民消费物价水平(CPI)、汇率水平(ER)作为反映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自变量。本文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库及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9]。为保证足够的样本,数据选择从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108个样本。数据分析通过EViews7.0进行。由于数据波动较大,为消除异方差,使单位无量纲化,将部分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本文实证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和向量自回归模型两种方法验证货币政策实证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进而反映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二)回归分析

资产负债表某一科目的变化通常受到多种政策工具的影响,本文首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各货币政策工具及货币政策目标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科目变化的作用。通过将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资产负债表科目的影响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对资产负债科目影响比较显著的变量。其次进行回归分析以此得到最优的回归分析表达式。

最优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总结如表1所示,外汇资产变化受存款利率和货币供给影响最大,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票据发行对其作用效果不明显;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受存款利率、准备金率、货币供给影响较大,央行票据和汇率对其也有明显效果;货币发行主要受货币供给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影响,央行票据供给与货币发行反向变化,即央行票据可以部分回笼货币供给量,但作用效果不明显;金融性公司存款受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给影响较大,汇率水平与其同向变化,当人民币升值时汇率水平下降,金融性公司存款也会随之下降;政府存款受货币供应量作用较大,因政府存款是中央财政的净收入,呈季节性波动,在每年最后一个月财政支出较多,对政府存款影响较大。

(三)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一般的模型仅仅只是描述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auto-regression,VAR)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10]。在某些给定条件下,VAR模型能够用来确定一个基本的经济冲击给其他经济变量带来多大影响,即其他经济变量对该基本经济冲击的响应的大小,所以VAR被公认为描述变量间动态关系的一种实用的方法。一般的p阶无约束VAR模型(记为VAR(P))具有如下形式:yt=?椎1yt-1+L+?椎Pyt-P+Hxt+?着tt=1,2,L,T(1)

式中:yt是k维内生变量列向量;xt是d维外生变量列向量;P是滞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k×k维矩阵?椎1、L、?椎P和k×d维矩阵H是待估计的系数矩阵。?着t是k维扰动列向量,同期之间可以相关,但不能有自相关,不能与模型右边的变量相关。VAR模型中各变量的排序可能影响到它们度量的效应,预期不会或很少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应该放到最后。通常用脉冲响应函数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VAR模型要求序列是平稳的,因此通过单位根检验判断各序列的平稳性,运用EViews7.0分别对各变量的水平值和一阶差分值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各序列一阶差分均是平稳的,表2给出了0~5阶VAR模型的LR,FPE,AIC,SC和HQ值,并以“*”标记出依据相应准则选择出来的滞后阶数,表中有超过一半的准则选出来的滞后阶数为1阶,因此将VAR模型的滞后阶数定为1阶。

通过VAR模型的参数估计表分析,可知LNFS受其滞后一期影响最为显著,准备金率的变化滞后一、二期均显著,相应央行票据、存款利率、汇率对外汇的影响不明显;央行票据受其滞后一期影响最为明显,外汇资产的系数较大但显著性不高;汇率、准备金和利率显著性均较差;存款利率受其滞后一、二期影响均显著;外汇资产、准备金率的作用也较明显,而相应汇率和央行票据的效果较差;准备金率的滞后一期的效果最大,存款利率滞后一、二期的效果也非常明显,汇率和外汇资产的变化影响不显著;汇率对其滞后一期的效果最大,而存款准备金率滞后一、二期的效果均显著,外汇资产、央行票据和利率滞后的效果不明显。公务员之家

脉冲响应函数(IRF)表明第i个内生变量的一个冲击不仅直接影响到第i个变量,而且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递给其他的内生变量,最终又反馈到其本身的过程。通过对LNFS的脉冲响应函数表格的解读,央行票据在第2期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趋于稳定在第10期时降至0.024;存款利率对LNFS的冲击在第7期达到最大值0.039,起初冲击效应较小其值仅为0.009,然后迅速增加在达到最高点后趋于稳定;存款准备金率对LNFS的起初效果为负值,冲击效果逐步上升;汇率对LNFS的冲击值起初为负值,第二期突然变为正值,随后各期缓慢下降,其值均为负值。

通过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可知央行票据发行和存款利率对外汇资产变化的效果最明显,存款准备金率随着滞后周期增加其对外汇资产的变化效果稳步上升,央行为贯彻落实“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在连续运用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后,又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期形成合理的利率水平,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累计对美元升值21.20%,现期人民币汇率稳定在6.81~6.85的区间内波动,上述种种政策工具对央行资产负债表项目外汇资产的变化起到了显著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知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较明显,针对不同的资产负债表科目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合理搭配货币政策工具可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外汇资产受国内利率水平的影响较明显,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受货币供给量影响显著,货币发行受货币供给量的作用较显著,金融性公司存款对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较敏感,政府存款受存款利率影响显著。公务员之家

基于以上实证分析结论提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提高货币政策决策的独立性,即将现在作为咨询议事机构的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升为决策机构,赋予其更多的最终决策权,决定汇率、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由此减少货币政策时滞。同时逐步增加学者、企业界和银行界代表参与货币政策的制定,减少货币政策委员会中政府官员的比重。通过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增强中央银行的公信力,使市场参与主体对货币政策目标形成合理预期,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实行含有相机抉择成分的一定规则

自从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规则一直处于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具有浓重的“相机抉择”特色,通过实证研究泰勒规则在我国有一定的适用性。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性会导致公众失去对中央银行的信任,这又会引起公众行为与预期的不确定性,继而进一步加剧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性[11]。由基德兰德的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理论,相机抉择使得降低通货膨胀所付出的代价更大,加剧了经济的波动。因此,央行在货币政策制定中应该把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结合起来,实行含有相机抉择成分的一定规则。

(三)增强货币政策灵活性及与其他政策的联动

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及区域经济差异,采取不同程度的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由于各地区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速度不同,应根据各地的发展状况和经济增长速度制定细化的货币政策措施,根据经济走势灵活变动政策调控重点。协调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能够有助于基础货币的控制、降低货币当局公开市场操作的成本、提高利用中央银行融资融券回收流动性的可持续性、丰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品种,由此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配合可以促进我国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调整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合理搭配外汇资产,减少汇率波动的潜在损失。

(四)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增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能力及弹性

提高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力,首先要注意对各种政策工具使用方式的改进,其次应结合预期与微调,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效用。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央行票据发行的操作上,都应采取多次、小幅调整的方式,摸索最适合经济发展的政策水平,同时有助于引导人们的预期。继续扩大货币市场主体的范围,增加货币市场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加快发展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发挥资产价格渠道对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

(五)加快金融深化进程,完善利率市场化和汇率自由化机制

金融深化是利率发挥资本定价功能的制度条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发挥货币市场利率的引导功能,逐步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体系,减少与外国利率水平的利差空间,降低“热钱”涌入的积极性。改进外汇管理体制,扩大资本、金融账户的开放度[12];大力发展外汇交易市场,增加外汇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根据外汇市场对人民币的供需合理确定汇率波动区间,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以此减少套利空间。

参考文献:

[1]陆军,舒元.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3):21-26.

[2]彭方平,展凯,李琴.流动性过剩与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J].管理世界,2008(5):30-37.

[3]谭旭东.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基于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8(9):46-57.

[4]徐亚平.公众学习、预期引导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金融研究,2009(1):50-65.

[5]殷波.投资时机、资产价格与最优利率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再解释[J].世界经济,2009(3):26-33.

[6]范从来,赵永清.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1996~2008[J].金融研究,2009(5):22-34.

[7]Cover.J.P.AsymmetricEffectsofPositiveandNegativeMoney-supplyShocks[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2(17):1261-1282.

[8]李相栋、杜亚斌.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经济学分析[J].上海金融,2008(7):31-35.

[9]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1第一季度-2009第三季度.

[10]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p:268-318.

央行货币政策范文篇7

一、研究文献回顾职称论文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应考虑在具体货币政策操作中,实现最终目标的程度和时滞,及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陆军、舒元(2002)采用两步OLS方法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在我国有效,同时预期到的与未预期到的货币都影响产出,货币政策对产出在10%的显著水平上存在非对称性效果[1]。彭方平、展凯、李琴(2008)应用非线性STSV

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金融机构存贷差为流动性过剩度量指标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明显处于流动性过剩状态。流动性过剩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调控能力,但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的影响能力,反而有所加强[2]。谭旭东(2008)基于政策时间不一致性模型得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政策的可信性之间密切相关,随着货币政策可信性的提高其有效性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央行实行有规则、透明度高、连贯性强的货币政策最优[3]。徐亚平(2009)基于理性预期理论分析得出稳定和引导公众的通胀预期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4]。殷波(2009)引入投资的时机效应和资产价格波动,对一般最优利率政策模型进行扩展,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得出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低效率的原因在于央行制定利率政策时忽略了投资的时机效应和资产价格波动,从而使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系统性的反应不足,导致反周期的宏观调控效果不佳[5]。范从来、赵永清(2009)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自1998年以来外汇储备变动是货币数量M1变动的决定性原因,货币政策丧失部分自主性,但VEC模型显示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并没受到系统性制约[6]。在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中,Cover(1972)通过考察美国二战后的季度数据得出,正的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增加几乎没有作用,而负的货币冲击对产出则有明显的减少作用[7]。本文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变化与宏观经济运行效果,运用VAR模型验证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最后总结归纳优化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二、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通过分析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进而把握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如何发挥功效[8];了解央行在连续时间段内,其资产负债业务量上的增减变化及资产和负债项目中子项目变化对各自项目的影响,从而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的有效性;通过资产负债表结构和项目的变化,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状况及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加以分析和预测,形成央行货币政策规则。

基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统计数据从资产方分析,外汇储备构成央行国外资产的主要部分,外汇储备的积累通过外汇占款的形式表现为国外资产的增加。在国外资产迅速积累的状况下,央行为了稳定货币供给控制其他非国外资产的增加,外汇在央行资产负债表总资产中稳定增长,从1999年占比39.8%积累到2009年的77%;对政府债权在2007年12月占比最高9.65%,通常月份其占比区间在2.6%~7.7%波动;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波动较剧烈,从1999年的43.5%下降到2009年12月份的3.1%,其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变化表明再贷款、再贴现等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已明显下降。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的比重也从2007年末逐步递减,目前在5.1%左右波动。

中国人民银行自1984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共调整存款准备金率32次,从2006年7月至2008年年末央行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20次,平均每月公布紧缩性政策措施0.7次,货币政策干预频度较密集。其中2006年调整3次至9%;2007年调整10次至14.5%且每次上涨50个基点;2008年共调整9次存款准备金率。因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央行在2008年下半年为稳定经济增长水平将其下调至15.5%,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稳健运行保持8.7%的增长率,央行为限制信贷规模在2010年初又上调准备金率100个基点。

从负债结构分析,最突出的变化集中变现为,货币发行在总负债中占比逐步下降,从2000年初的50.4%减少到2009年末的18.3%,央行发行的债权在总负债中占比快速增长。为了冲销因外汇储备快速积累而增加的货币供给,央行从2003年4月22日开始发行央行票据,央行票据在资产负债表负债方占比从2005年末起在20%左右小幅波动,发行规模逐步增加,在2009年末发行债券量已达42064亿元;储备货币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比例也从2000年初的81%减少到2009年末的60%左右;金融性公司存款因央行近年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逐步增加,其占央行负债方的比重已达45%。政府存款在负债方的比重波动较剧烈,在区间5.1%~14.8%波动。

三、实证检验

(一)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

通过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分析,本文选择外汇(FS)、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LB)、货币发行(CU)、金融性公司存款(RE)、政府存款为因变量(GB),将央行票据(DB)、存款利率(RR)、存款准备金率(ZBJ)及货币供应量(M2)、居民消费物价水平(CPI)、汇率水平(ER)作为反映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自变量。本文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库及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9]。为保证足够的样本,数据选择从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108个样本。数据分析通过EViews7.0进行。由于数据波动较大,为消除异方差,使单位无量纲化,将部分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本文实证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和向量自回归模型两种方法验证货币政策实证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进而反映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二)回归分析

资产负债表某一科目的变化通常受到多种政策工具的影响,本文首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各货币政策工具及货币政策目标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科目变化的作用。通过将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资产负债表科目的影响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对资产负债科目影响比较显著的变量。其次进行回归分析以此得到最优的回归分析表达式。

最优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总结如表1所示,外汇资产变化受存款利率和货币供给影响最大,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票据发行对其作用效果不明显;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受存款利率、准备金率、货币供给影响较大,央行票据和汇率对其也有明显效果;货币发行主要受货币供给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影响,央行票据供给与货币发行反向变化,即央行票据可以部分回笼货币供给量,但作用效果不明显;金融性公司存款受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给影响较大,汇率水平与其同向变化,当人民币升值时汇率水平下降,金融性公司存款也会随之下降;政府存款受货币供应量作用较大,因政府存款是中央财政的净收入,呈季节性波动,在每年最后一个月财政支出较多,对政府存款影响较大。

(三)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一般的模型仅仅只是描述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auto-regression,VAR)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10]。在某些给定条件下,VAR模型能够用来确定一个基本的经济冲击给其他经济变量带来多大影响,即其他经济变量对该基本经济冲击的响应的大小,所以VAR被公认为描述变量间动态关系的一种实用的方法。一般的p阶无约束VAR模型(记为VAR(P))具有如下形式:yt=?椎1yt-1+L+?椎Pyt-P+Hxt+?着tt=1,2,L,T(1)

式中:yt是k维内生变量列向量;xt是d维外生变量列向量;P是滞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k×k维矩阵?椎1、L、?椎P和k×d维矩阵H是待估计的系数矩阵。?着t是k维扰动列向量,同期之间可以相关,但不能有自相关,不能与模型右边的变量相关。VAR模型中各变量的排序可能影响到它们度量的效应,预期不会或很少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应该放到最后。通常用脉冲响应函数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VAR模型要求序列是平稳的,因此通过单位根检验判断各序列的平稳性,运用EViews7.0分别对各变量的水平值和一阶差分值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各序列一阶差分均是平稳的,表2给出了0~5阶VAR模型的LR,FPE,AIC,SC和HQ值,并以“*”标记出依据相应准则选择出来的滞后阶数,表中有超过一半的准则选出来的滞后阶数为1阶,因此将VAR模型的滞后阶数定为1阶。

通过VAR模型的参数估计表分析,可知LNFS受其滞后一期影响最为显著,准备金率的变化滞后一、二期均显著,相应央行票据、存款利率、汇率对外汇的影响不明显;央行票据受其滞后一期影响最为明显,外汇资产的系数较大但显著性不高;汇率、准备金和利率显著性均较差;存款利率受其滞后一、二期影响均显著;外汇资产、准备金率的作用也较明显,而相应汇率和央行票据的效果较差;准备金率的滞后一期的效果最大,存款利率滞后一、二期的效果也非常明显,汇率和外汇资产的变化影响不显著;汇率对其滞后一期的效果最大,而存款准备金率滞后一、二期的效果均显著,外汇资产、央行票据和利率滞后的效果不明显。

脉冲响应函数(IRF)表明第i个内生变量的一个冲击不仅直接影响到第i个变量,而且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递给其他的内生变量,最终又反馈到其本身的过程。通过对LNFS的脉冲响应函数表格的解读,央行票据在第2期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趋于稳定在第10期时降至0.024;存款利率对LNFS的冲击在第7期达到最大值0.039,起初冲击效应较小其值仅为0.009,然后迅速增加在达到最高点后趋于稳定;存款准备金率对LNFS的起初效果为负值,冲击效果逐步上升;汇率对LNFS的冲击值起初为负值,第二期突然变为正值,随后各期缓慢下降,其值均为负值。

通过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可知央行票据发行和存款利率对外汇资产变化的效果最明显,存款准备金率随着滞后周期增加其对外汇资产的变化效果稳步上升,央行为贯彻落实“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在连续运用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后,又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期形成合理的利率水平,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累计对美元升值21.20%,现期人民币汇率稳定在6.81~6.85的区间内波动,上述种种政策工具对央行资产负债表项目外汇资产的变化起到了显著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知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较明显,针对不同的资产负债表科目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合理搭配货币政策工具可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外汇资产受国内利率水平的影响较明显,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受货币供给量影响显著,货币发行受货币供给量的作用较显著,金融性公司存款对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较敏感,政府存款受存款利率影响显著。

基于以上实证分析结论提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提高货币政策决策的独立性,即将现在作为咨询议事机构的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升为决策机构,赋予其更多的最终决策权,决定汇率、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由此减少货币政策时滞。同时逐步增加学者、企业界和银行界代表参与货币政策的制定,减少货币政策委员会中政府官员的比重。通过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增强中央银行的公信力,使市场参与主体对货币政策目标形成合理预期,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实行含有相机抉择成分的一定规则

自从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规则一直处于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具有浓重的“相机抉择”特色,通过实证研究泰勒规则在我国有一定的适用性。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性会导致公众失去对中央银行的信任,这又会引起公众行为与预期的不确定性,继而进一步加剧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性。由基德兰德的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理论,相机抉择使得降低通货膨胀所付出的代价更大,加剧了经济的波动。因此,央行在货币政策制定中应该把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结合起来,实行含有相机抉择成分的一定规则。

(三)增强货币政策灵活性及与其他政策的联动

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及区域经济差异,采取不同程度的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由于各地区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速度不同,应根据各地的发展状况和经济增长速度制定细化的货币政策措施,根据经济走势灵活变动政策调控重点。协调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能够有助于基础货币的控制、降低货币当局公开市场操作的成本、提高利用中央银行融资融券回收流动性的可持续性、丰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品种,由此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配合可以促进我国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调整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合理搭配外汇资产,减少汇率波动的潜在损失。

(四)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增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能力及弹性

提高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力,首先要注意对各种政策工具使用方式的改进,其次应结合预期与微调,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效用。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央行票据发行的操作上,都应采取多次、小幅调整的方式,摸索最适合经济发展的政策水平,同时有助于引导人们的预期。继续扩大货币市场主体的范围,增加货币市场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加快发展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发挥资产价格渠道对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

央行货币政策范文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对策研究

一、我国货币政策实践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无论从角色、方式还是其发生的作用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和保持币值稳定等经济目标的作用也今非昔比,央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上是不断走向成熟的,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能力也是在不断提高的。但是,无论是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利率进行调节,还是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都没能使货币政策的实施达到预期的效果。央行政策如泥牛人海,悄无声息地消融在各种制约因素中,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仍然有待改善。

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虽然我国这段时期的货币政策可以肯定的说是有效的,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其制约因素主要有这些:

(一)利率市场化问题。我国目前的利率改革已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其根本的突破点在于放开贷款利率的下限和存款利率的上限。只有放开了这两重限制,才能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利率才是实现了市场化。但目前央行对放开这两个利率仍保持极为谨慎的态度,主要存在下面两个制约因素:一是因为长期严格的利率管制,商业银行缺乏利率风险定价能力和管理能力。二是金融市场缺乏基准收益率曲线。在2007年1月1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开始公布之前,人民币贷款就缺乏基准收益率参照。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不够的问题。我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在行使时受到多方干扰,一方面总行赋予分支机构相当大的贷款权,央行分支机构、专业银行分支机构和地方政府三者合谋,形成地方政府通过专业银行向央行分支机构贷款,分支机构向总行争贷款的“倒逼机制”,刺激央行多发基础货币以满足资金需求,这十分不利于实现货币稳定的目标。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或直接借款来弥补巨额财政赤字,而中央银行难以对冲其影响,导致财政赤字货币化,这是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使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不利影响。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外部时滞问题。当前信贷渠道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信贷渠道传导的效果取决于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以及金融机构市场化的信贷行为。近年来,股份制银行主要在地市以上发挥作用的局面没有改变,国有商业银行逐渐撤并县(乡)级分支机构,上收信贷权限,而小规模的金融机构发育不足,没有及时跟进从而填补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撤并留下的空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

(四)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的抵消作用。中国人民银行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由于结汇渠道的人民币投放属于基础货币,考虑到货币乘数的作用,增加的货币供应量还要大。因此,结汇已成为人民币投放的主渠道。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央行收回流动性的措施将推动市场利率上升,导致外汇投机资金继续流入,抵消了央行的对冲操作,使得央行陷入被动恶性循环的困境。三、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根据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针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仍存在的现实,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应更加有效地运用货币政策,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利率市场化必须统筹安排、科学推进。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先大后小,先外后内,先贷后存,先农村后城市,先市场后信贷”,其中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利率市场化要处理好以下问题:1.精心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使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基准利率.2.强化商业银行利率定价与风险管理机制。3.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客体中居民对利率的敏感性。提高居民储蓄和消费的利率的敏感程度;同时建立借贷市场或社会保障风险分散机制,使居民在面临收支非预期性变化时,能够通过类似渠道进行一定程度化解。

(二)保证中央银行决策的独立性。中央银行是一国的货币当局,负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责任。新的货币政策体系明确后,中央银行停止了对非金融部门发放贷款,停止了对财政透支和借款,财政赤字主要通过发债解决。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权力集中到了总行并转变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商业银行总行,总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利润留成制度已为预算制所代替。这一切都为中央银行独立行使职能创造了条件。尤其在2003年成立了中国银监会,提高了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通畅与发挥作用,取决于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需要有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且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现代化企业。首先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企分开的前提是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关键是合理界定政府的职能。其次塑造国有资本市场经营主体。

央行货币政策范文篇9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建议和措施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起源及其发展

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其实是指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一国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控制之外不受政府的约束,同时也不能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接受政府的一定监督和指导,并在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且与其他政府机构相互协作和配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了独立性的争议。为战争筹措军费而放弃中央银行的自由原则和独立性,以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国家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20年在布鲁塞尔和1922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两次国际金融会议,一再强调中央银行应脱离政府控制而独立。战后各国纷纷组织独立的中央银行,有的中央银行法中列有维持独立性的条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性思潮再起。中央银行既要按照宏观经济目标满足财政筹措资金的要求,又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理应受到政府的控制和监督。20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的“滞胀”再次提出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其理由主要有:政治家缺乏经济远见,干扰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政府为满足短期利益的需要,推行通货膨胀政策。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工作侧重点的不一致,致使相互的措施矛盾对立。中央银行作为社会化的服务机构,也需要相当的独立性。

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立法与惯例不同,西方主要国家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模式比较典型的有:独立性较强的如德国、美国;独立性居中的有英国、日本;独立性较弱的有意大利。

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地位

在独立性问题上,在现行法律框架内的我国央行的特点是:既有独立的一面,同时又缺乏充分的独立性,属于“相对独立”。

1、独立性的表现。我国央行在法律和组织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且独立性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强的。1983年国务院就授予了央行履行其职责所必须的权利和相对独立性。1995年通过《人行法》确立了央行的地位、权限和职责,并明确规定央行独立于财政,独立于地方政府,并且不允许对财政透支,不允许直接认购和包销政府债券,不允许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1988年国务院对央行实行管理体制改革,撤销省级分行,改按经济区设置九大分行,以上措施从法律及组织上逐步加强了我国央行的独立性。2003年4月,十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成立银监会的决议。银监会的职责是将原来由央行承担的金融监管分担出去,这样就使央行不需要分心考虑银行的安全及自身监管责任,得以专门履行货币政策职能,根据整个宏观经济的需要来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决定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央行的独立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2、独立性不足的表现。由于各种历史、现实的原因及条件限制,我国央行的独立性仍然不足,没有达到独立行使货币职能所需的独立性,央行在政府面前的独立性较小,表现在:(1)组织独立性不足。央行的法律地位低,在组织上隶属于国务院,仅“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相对独立”。(2)人事独立性不足。政府部门、金融机关在央行政策机构的人事渗透过多,使之产生行政依赖性和缺少广泛的代表性。(3)职能独立性不足。货币政策的决策权集中于国务院,央行缺乏应有的决策自主权,实际只有执行权。(4)经济独立性不足。虽然人行法规定央行的财务和资金独立,不对财政、级政府部门融资,不受地方政府干预,却没有具体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在实际中不可能切断央行与他们的资金关系,其独立性常常受到来自财政、地方政府甚至商业银行的干涉或影响,因此,客观上存在尽快加强央行独立性的紧迫要求。

三、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建议和措施

我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由于货币发行“软着陆”,但经济的大起大落给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央行不能自主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适时、灵活地调节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足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危害,客观上存在尽快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紧迫要求。

1、赋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权。适应经济发展要求,我国政府对中央银行的职能进行了不断的调整,为提高央行独立性,从而为促进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目前,制约我国央行独立性提高的主要瓶颈是中国人民银行没有货币政策决策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只有部分决策权,一般事项自行决定,重大事项需报国务院批准。货币政策委员会仅是咨询议事机构,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讨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政策控制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有关货币政策的重要措施、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涉及货币政策的重大事项,提出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建议。目前,解决货币政策决策权一个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是,对已存在的货币政策委员会进行调整,重新界定货币政策委员会职能,赋予其货币政策决策权。

2、成立统一的监管机构。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发展模式,现今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业监管是适合这一模式的管理体制。混业经营是金融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为了迎合这一趋势,适应“入世”后银行业开放及竞争的需要,未来应将金融业的监管权利集中统一起来,成立统一的监管机构,为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转变提供有力的保障,并解决跨行业金融产品监管权限模糊不清的难题。

3、处理好与财政部的关系。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已经划分的很清楚,无论在行政上还是资金上,人民银行都不受财政部的制约,并且《人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但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人民银行顶住压力,依法办事,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坚决杜绝向财政透支和无条件借款。另外,《人行法》也应相应增加有关财政部向人民银行的借款额度、借款方式、借款期限等相关条款以及违反者的法律责任。人行要做到既要与财政部密切合作,又要依法保持资金的独立性。

4、增强政府的财政能力,强化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是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的,由于当前的财政规模小,在财政政策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就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如果政府财力雄厚,就不需货币政策的配合,中央银行就可依据经济的现实状况独立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5、增强中央银行的政治地位,提高政治独立性。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最终目标是组织上独立于政府,隶属于全国人大,使其免受政府短期政策的左右,在人事上使人民银行领导任期与政府首脑任期错开,摆脱政府短期政治压力影响,保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梁毅.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现状及其改革趋势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2).

[2]周仲飞.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保障机制[J].政治与法律,2005,(01).

[3]张靓.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江苏商论,2006,(11).

央行货币政策范文篇10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一是要管住信贷总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当前,在资产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有必要控制过度的信贷行为,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同时,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信贷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注重提高信贷资金营运效益。据分析,各行业对升息的反应程度由机械制造业到农业依次递减,其中资金较为密集行业的影响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如建材水泥、房地产、纺织等行业的影响度极其自然地排在了前列。农业、交通运输、水电生产供应行业受影响甚微,这些也恰恰是国家目前产业倾斜及扶持的行业。顺应国家的产业政策,根据各行业受升息影响程度的不同,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应有所侧重,尤其是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应该有所抑制,切实提高全面风险控制水平。

二是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在贷款粗放经营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目前各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定价日趋重视,致力于开发科学、适用的定价模型,但由于受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和实际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仍然较低。对此,应参照《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进而实现对贷款的风险差别定价,以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三是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但付息负债利率的提高,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主动负债能力,认真落实差异化服务措施,加快网点功能转型,真正实现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在增加存款总量的同时,优化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要根据负债的期限、利率结构,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利率结构,将资产与负债在资金种类和数量上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的条件下,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和资产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及时调整各种不同利率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缺口,扩大利差,达到净利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四是要加快业务创新,优化经营收入结构。今年5月份的这次加息与之前几次加息的重要区别是央行缩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特别是中长期存贷利差,压缩了银行贷款利润的空间。多年来,出于扶持国有金融体系的政策需要,中国银行业长期享受远高于国外同行的存贷利差,尽管这一过高的利差水平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但央行长期保持了银行业偏高的存贷利差水平。此次央行打破多年政策壁垒缩减存贷利差,显示央行抑制信贷增长的坚定决心。对此,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在业务增长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节约型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竞争手段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

今后,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愈益频繁,西方商业银行加快了金融服务创新步伐,通过开拓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净利息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以规避利率风险。如目前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高的甚至已经超过了60%,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一般还不到10%,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通过增大技术投资,加快引进电子技术,提供电子银行服务;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基金、保险、代客理财等中间业务品种,来适应和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全能化,实现客户的多样化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公务员之家

四、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5月央行三项调控政策的同步推出,既反映央行货币调控思路的重要转变,也显示央行驾驭货币手段更趋熟练和灵活应变,相信对市场和经济的调控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性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准备金率的提高,在意味央行将冻结金融机构更多资金的同时,也必须为此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就商业银行来讲,准备金率的提高,限制了信用扩张,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又增加了筹资成本。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有必要设定一个合理区间,抑制央行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时兼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果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利率,希望也能够相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利率,适度弥补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

二是进一步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在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信贷扩张过快、货币投资反弹压力巨大、物价上行风险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单项政策的效力日趋弱化。因此,应在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实现多目标调控,并借助政策组合集中推出的力量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

三是应注意调控政策的协同效应问题。我国宏观调控关注多个经济目标,这使得央行在政策的协同和配套上需要更多的艺术性。比如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均是紧缩性政策,为了巩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央行的政策导向,但升息又将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比价吸引力,加速国际资金的涌入,加剧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对流动性的关联影响预计还将显现和强化,这将对准备金率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运用产生更多的影响。因此,研究货币政策的协同和配套,谋划取得同向的效应,在我国宏观控制更加注重内在和结构的趋势之下显得更为重要。

四是应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针对目前农村资金存在着一定的“离农”倾向,为鼓励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县域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应低于城市行金融机构。比如,目前农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0.5个百分点,高于信用社法定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建议今后应区别各商业银行服务对象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合理确定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进一步加大县域有效信贷投入,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