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4:10:46

畜禽养殖场

畜禽养殖场范文篇1

关键词:畜禽规模场;现代生态养殖场;认证;常见问题;对策

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畜牧业要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走生态养殖的道路。广西自2016年起在各地市广泛开展的畜禽规模场现代生态养殖认证工作,让养殖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养殖效益,让养殖环境变成了无臭无蝇的舒适环境。作为参与畜禽规模场现代生态养殖认证的畜牧工作者,在认证的过程中经常发现畜禽规模场存在一些常见问题,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应对措施,供大家参考。

1畜禽规模场现代生态养殖认证常见问题

1.1选址与布局有很多畜禽规模场存在化制(尸)池旁边没有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标识牌;净道与污道存在交叉;生活区与生产区没有进行彻底隔离;生产区与粪污处理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之间距离太近。

1.2设施与设备新建畜禽养殖场都配备齐全设施和设备,但大部分旧的养殖场设施和设备不够齐全,缺乏通风、温控、自动供料等设备,缺乏自动饮水节水改造、雨污分流、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设施。

1.3投入品使用畜禽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没有添加使用益生菌或只在部分养殖阶段添加使用益生菌。饲料没有离墙离地码放;兽药室药柜还有过期兽药和假冒伪劣兽药;兽药没有专门的兽药室和药柜,没有离墙离地码放。

1.4疫病防控部分畜禽规模养殖场没有制定免疫计划,没有做到免疫制度上墙。养殖栏舍内使用影响益生菌安全的化学消毒药。畜禽需要治疗时,没有严格隔离治疗,没有严格遵守兽药的休药期。

1.5粪污处理及利用畜禽粪污没有添加使用专用的微生物发酵处理,依然存在刺鼻臭味;部分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水没有做到全部收集处理,有少量污水流到地表面;部分畜禽规模养殖场积粪房或粪尿贮存池的面积(容积)量太小,粪污贮存设施没能做到防雨防渗防溢。

1.6环境卫生质量畜禽规模场环境卫生差,杂物乱堆乱放;栏舍内使用益生菌除臭剂的量和次数不够,闻到刺鼻臭味。

1.7档案管理畜禽养殖场都或多或少存在生产档案记录不完善,填写不规范的问题,如缺乏引种记录、出栏记录、益生菌采购入库、益生菌领用记录、微生态制剂喷雾消毒记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记录、粪污处理记录等。大部分畜禽规模场缺乏使用微生态制剂喷雾消毒、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粪污处理相关图片等佐证材料。

2针对存在问题的对策

2.1选址与布局针对存在问题,畜禽规模场要立即整改,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标识牌;运输饲料和运输畜禽粪尿通道分开,实现净道与污道分开;生活区与生产区进行隔离,生产区与粪污处理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之间间距不少于30m[1],并有防疫隔离绿化带或墙。

2.2设施与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畜禽养殖场尽可能配备通风、温控、自动供料等设备,投资改造或新建自动饮水节水工程、雨污分流、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粪污处理等设施;在设施设备这些硬件设施上尽可能获得高分值。

2.3投入品使用饲喂益生菌或环保除臭饲料是畜禽现代生态养殖的核心和关键,畜禽规模养殖场在养殖各个阶段都要添加使用益生菌或饲喂环保除臭饲料,这一项是一票否决项,决定了养殖场是否可以参评。饲料按照要求码放,离墙10~20cm以上,饲料下方垫上木方条和模板架空离地10~20cm以上。兽药室严禁出现过期兽药和假冒伪劣兽药;兽药要有专门的兽药室,分类码放在药柜里。

2.4疫病防控畜禽规模养殖场制定免疫计划并做到制度上墙。养殖栏舍内不使用影响益生菌安全的化学消毒药[2],规范的填写消毒记录,避免出现栏舍内使用化学消毒药。畜禽需要治疗时,严格隔离治疗,严格执行兽药的休药期,并规范填写诊疗记录和生产变动记录。

2.5粪污处理及利用畜禽粪污使用专用的微生物发酵处理,确保闻不到臭味;养殖场污水全部收集到粪尿贮存池或粪尿贮存罐添加益生菌进行发酵处理,确保无臭味;养殖场按照养殖规模进行配套相应量的积粪房、舍外发酵床、粪尿贮存池、粪尿,粪污贮存罐、沼气池、氧化塘、粪污消纳土地等粪污处理设施和设备[3],积粪房和发酵床要求做到防雨防漏防渗,平时规范填写养殖场用水量、粪污产生量、粪污处理方法等记录,并与种植户或第三方签订粪污利用协量、粪污处理方法等记录,并与种植户或第三方签订粪污利用协

2.6环境卫生质量畜禽规模场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干净,栏舍内定期使用益生菌消毒除臭,确保闻不到刺鼻臭味。

2.7档案管理畜禽规模场补充完善生产档案记录,每本记录都要规范填写,不留空,以备查询和追溯,同时要打印使用微生态制剂喷雾消毒、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粪污处理相关图片等佐证材料。

3结语

3.1畜禽规模场现代生态养殖技术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好技术,不仅降低畜禽肉料比,降低畜禽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缩短畜禽出栏时间,同时还做到养殖节约用水、节约药费开支,减少畜禽粪污产生量,减少养殖臭味产生,实现养殖增产增收,今后应大力推广该技术,不仅是规模畜禽养殖场,还是养殖专业户和散养户,力争让更多的养殖户采用该技术实现增产增收。

3.2畜禽规模场现代生态养殖技术有很多值得推广的畜禽粪污水零排放生产模式,今后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优先规划设计零排放生产工艺的畜舍。如猪场推广“微生物+高架网床+自动供料系统+木糠垫料发酵床”、“微生物+低架网床+自动供料系统+尿泡粪+异位发酵床”和“微生物+自动供料系统+漏缝地板+自动刮粪+异位发酵床”模式,牛场、羊场推广“微生物+饲草料+垫料发酵床”和“微生物+垫料发酵床”模式,鸡场、鸭场推广“微生物+垫料发酵床”模式,提高养殖效率,提高畜禽粪污有机肥销售价格。

参考文献

[1]董日辉.标准化规模猪场选址与布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今日畜牧兽医,2015(09):32-35.

[2]蔡成国,李召军.益生菌活性液的作用及在畜禽饲养上的应用[J].养殖技术顾问,2010(05):57.

畜禽养殖场范文篇2

关键词:规模养殖场;建设选址;问题建议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大力调整及养殖方式的改变,思南县畜牧业由过去农村农户分散养殖逐步被各种类型的规模化养殖场取代且发展较快。畜禽养殖规模化建设利于监管和资源集中利用,而依法规范建设是推进农业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然而部分规模养殖场在选址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环保或违法用地等相关问题,在各部门开展的专项整治中我县针对这些问题整改拆除或关闭违规畜禽规模养殖场15个(其中鸡场1个,猪场14个),要求整改养殖场所23个,给养殖业主和监管部门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笔者根据从事的相关工作对畜禽规模养殖场的建设问题及规避措施进行总结,供参考。

1养殖场建设选址的常见问题

畜禽规模养殖场选址建设在环境保护、动物疫病防控、用地规划等方面均有相关法规规定和技术要求。在农村较小规模畜禽养殖场大多为农户根据自有土地资源进行自建,虽然前期降低了建设成本,但是由于事前未认真查阅和咨询相关政策和法规,建设后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选址用地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二是不符合建设用地规定;三是违规占用保护林地;四是养殖场选址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和当地《畜禽养殖禁(限)养区划定》等规定;五是选址难以确定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2规避措施

畜禽养殖场建设重点涉及的审批单位和部门主要有自然资源、林业、环保、农业等部门,相关部门应根据自身的职能职责进行指导、监管、服务工作。

2.1建设用地方面

自然资源和生态林业部门负责养殖场选址用地审核,需实地查勘土地属性是林地或耕地,排除土地保护红线和林地保护红线内用地,选择一般性耕地和可用林地。占用地要求根据《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4号)规定:“设施农业用地包括农业生产中直接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设施用地。其中,作物种植设施用地包括作物生产和为生产服务的看护房、农资农机具存放场所等,以及与生产直接关联的烘干晾晒、分拣包装、保鲜存储等设施用地;畜禽水产养殖设施用地包括养殖生产及直接关联的粪污处置、检验检疫等设施用地,不包括屠宰和肉类加工场所用地等。”“设施农业属于农业内容结构调整,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实占补平衡。种植设施不破坏耕地耕作层的,可以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不需补划;破坏耕地耕作层,但由于位置关系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允许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但必须补划。养殖设施原则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少量永久基本农田确实难以避让的,允许使用但必须补划。设施农业用地不再使用的,必须恢复原用途。设施农业用地被非农建设占用的,应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原地类为耕地的,应落实占补平衡。”“设施农业用地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经营者向乡镇政府备案”“涉及补划永久基本农田的,须经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动工建设”[1]。属于林地的由林业部门现场查勘是否为公益林、天然商品森、自然保护地等生态红线内禁用林地,是可用林地的由林业部门进行用地审批。

2.2生态环保方面

选址应当符合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畜禽养殖禁(限)养殖区划方案》。若为建设养猪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生猪规模养殖环评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年出栏量5000头以下的生猪养殖项目在线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对年出栏量5000头及以上的生猪养殖项目,建设单位在开工建设前到环保部门审批。项目建设中要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严格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同步建设配套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落实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还田土地;粪污无法资源化利用的,应明确污染处理措施,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达标排放。

2.3选址方面

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养殖场选址应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m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m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m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m;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m以上;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m以上[2]。该项工作由农业(畜牧)部门负责审查,其中距离限制还会受天然屏障因素影响,因此山区建场会酌情调整。

2.4选址难以确定的问题

选址中还存在符合土地使用但不一定符合环保规定或其他部门要求的情况,导致选址失败。针对这一现象,养殖业主最好向乡镇畜牧部门或乡镇政府报告,提出养殖计划规模,由乡镇组织相关业务站(所)进行场地用地预选,预选地块多选为宜,预选地确定后报县级组织相关部门共同现场审核确定,通过后可根据现场审核相关部门提出的具体意见建议到相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2.5养殖场建设规模与面积比例

养殖场建设中养殖规模决定选址占地的多少,应根据养殖规模、养殖品种进行规划并选择适当用地面积,忌批少占多、违规用地、超范围用地。用地明确后养殖场功能设计规划在生产中很重要,是提高生产和疫病防控的保障,务必根据技术部门的指导进行。

3小结

畜禽规模化养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是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柱之一。要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才能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畜牧业的发展只有在进行资源的依法合理规划利用的基础上,才能得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壮大。畜禽养殖生产中要根据自身的养殖条件选择适宜的饲养管理方式,坚持科学设计、科学预防、依法办事。选择养殖项目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要追求新奇,注重规划稳步推进,才能提高自身的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J].新农村,2020(5):4.

畜禽养殖场范文篇3

一、落实属地管理,明确职责分工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业局等部门关于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划定方案的通知》(政办〔〕27号)精神,禁养区、禁建区一律不得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在可养区内新建畜禽养殖场必须按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相关部门审批。凡未经审批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或在前期整治过程中已经拆除又复建的,均属违规建设畜禽养殖场。各镇(街)要切实履行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属地管理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各类违规建设畜禽养殖场的行为。市国土、建设、规划、农业、林业、水利、海洋渔业、环保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确保制止违规建设畜禽养殖场工作落实到位。

二、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治理力度

各镇(街)应成立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国土所、村建站、经济服务中心等人员组成的制止违规建设畜禽养殖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违规建设畜禽养殖场行为进行制止、查处与组织拆除;设立制止违规建设畜禽养殖场的举报电话,并在所辖各行政村显要位置公开;督促指导各行政村成立由村主干、村包点干部、国土协管员、护林员组成的巡查报告组,在辖区内进行经常性的巡查;实行分片包干,并成立由包片领导、工作片干部组成的检查组,对各村巡查报告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在接到有关违规建设畜禽养殖场的巡查报告、群众举报或上级督查件后,镇(街)制止违规建设畜禽养殖场工作领导小组应在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到现场核查,经核查属实后,要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制止:对正在平整土地,有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倾向的,由镇(街)向业主发出书面通知责令停工;对已经开始搭建构筑物的,由镇(街)以书面形式通知业主自行拆除;对书面通知送达后业主拒不自行拆除的,应在书面通知送达后3天之内由镇(街)组织人员实施强制拆除;对涉及占用耕地、林地,破坏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的,应报请相关部门依法对当事人进行处理。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全市各新闻媒体应设立专栏,公益广告、公告等,加大对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制止违规建设畜禽养殖场工作的宣传,定期报道制止违规建设畜禽养殖场工作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对顶风抢建、扩建畜禽养殖场甚至阻扰拆除的现象要加大曝光力度。各镇(街)、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发动,对养殖户做好正面教育与引导,动员他们主动配合政府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同时要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共同监督,在全社会营造出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强化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市政府将成立制止违规建设畜禽养殖场联合督查组。联合督查组由市府办牵头,市监察局、效能办、农业局、环保局、国土局、林业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对镇(街)制止和拆除违规建设畜禽养殖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受理群众举报,交办相关事项,对交办结果定期抽查核实,并对各镇(街)制止违规建设畜禽养殖场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市联合督查组设立举报电话(),对群众举报的违规建设畜禽养殖场行为,由市联合督查组转当地镇(街)处理。

畜禽养殖场范文篇4

关键词:畜禽养殖;环境污染;合理布局

1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养殖场选址不够合理,区域布局较混乱,没有结合当地具体的天气、气候等因素进行选址,导致养殖场后续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二是畜禽所用饲料的配比不合理,导致畜禽排放出大量恶臭气体污染环境,与此同时,饲料的使用出现大量浪费现象,利用率较低,以此导致成本浪费和饲料堆砌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三是畜禽的粪便处理水平较低,没有将粪便进行二次加工利用,无法实现循环利用机制,在造成成本损失的同时加剧了环境污染程度;四是没有完善的监察制度。监察制度不严格导致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松散无序的监察机制是养殖人员和管理人员认识不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所导致。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畜禽饲料、粪便当中的有害物质会污染养殖场周围水体,继而影响周围居民的人身健康;另一方面,畜禽所排放出的恶臭气体和粪便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继而影响到大气环境,最后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2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控制手段

2.1科学选择畜禽养殖场地。实现合理布局科学选择畜禽养殖场地具体有三方面要求。一方面要遵循国家及地方环保、农牧等相关部门对畜禽养殖的规章制度,畜禽养殖地的选择既不能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不能制约当地的生产发展,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受外界环境所制约的场地作为畜禽养殖场;另一方面,养殖场的地址选择也要根据当地的地势地形和主风向来进行,合理的按照功能进行分区布局,以满足生产的工艺所需,也能方便后期执行各项卫生防疫举措;最后,要对养殖场内畜禽粪尿和污水处理情况进行全方面的考量,还可在畜禽场周边进行绿化种植,在场外缓冲带区域建设空气净化带,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以此改善养殖场内的空气环境,也能调节养殖场内工作人员及场边居民的心情,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在降低畜禽疾病记录的同时也能起到环保作用。2.2优化畜禽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在优化畜禽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方面要做好以下三点举措:一是合理的配比畜禽饲料。在对畜禽身体状况和具体所需营养物质进行考量后合理制定饲料配比方案,可调整饲料中的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以达到养殖所需标准和营养平衡,进一步提升畜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减少畜禽粪便中硫化合物及氮化合物的含量,以减少恶臭气味的产生及排放;二是在不影响畜禽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摄取量及养殖成本的情况下,可适当降低饲料中粗纤维物质的含量,以此控制粪臭素和吲哚素的产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三是科学使用饲料中的添加剂。减少饲料中硫、氮、磷等添加剂元素的使用,可减少恶臭气体产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养殖场的经济收益。2.3提高粪污处理水平。合理利用资源控制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还要提高养殖场粪污的处理水平以及合理利用资源。在新建、已建、扩建及改建的畜禽养殖场中要同步建设清粪、节水、生产有机肥料等设备设施,以合理处理和利用畜禽粪便,合理应用畜禽污染物,在节约养殖成本的同时减轻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具体举措如下:首先,应用干清粪工艺来对畜禽粪便进行及时清理,缩短畜禽粪便的处理时间、以降低粪便处理量;其次,结合种养技术,将种养技术与农牧循环发展有效融合,在粪便还田时加强无公害处理,具体可根据土壤质地来合理施肥,以改变土壤土质;再次,应用微生物发酵、干燥、青贮等方式对畜禽粪便进行加工处理,减少其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处理好的粪便可以进行二次使用,如应用到种植业或生物工程中;最后,可以将畜禽养殖与天然气、沼气等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使进行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变废为宝,在减少养殖场周边废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降低天然气、沼气等工程的建设成本,以提升建设水平,获取经济收益。2.4建立监察制度。建立监察制度能够有效控制养殖场污染环境的问题。具体举措为以下三点:一是建立起严格的养殖场准入机制。对畜禽养殖场周边的环境情况、人口数量及密度、农作物需求肥量、土壤肥力等情况进行调查,确认后合理评估养殖场的规模及承载能力;二是将畜禽养殖环评制度落实到实处。政府部门要加强养殖场的环境污染管理和处罚标准,定期对养殖场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评估,对不达标养殖场给予罚款或停工整顿治理等处罚手段;三是建立激励政策。大力鼓励有机肥生产、天然气、沼气等工程的建设,将其作为引入畜禽粪便作为建设材料的试验点,以此创建新型牧场来带动相关产业进行升级和转型,进一步促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及无害化利用,以对畜禽养殖场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畜禽养殖场范文篇5

一、明确创建思路和目标

(一)创建思路。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创建工作,要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为核心,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农牧结合、适度规模为基础,以养殖设施化和自动化、粪污无害化和资源化、投入品使用规范化、制度化为重点,以部、省、市、县四级联创为载体,上下联动,示范带动,全面深入推进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努力实现畜牧业总体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资源开发利用适度四大目标,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创建目标。在全市开展生猪、蛋鸡、肉鸡、蛋鸭、肉鸭、肉牛和肉羊规模化养殖标准化创建活动,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完成100个部、省级标准化畜禽养殖场的认定,期间每年认定20个;完成500个市级标准化畜禽养殖场的认定,期间每年认定100个;完成5000个县级标准化规模养殖户的认定,期间每年认定1000个,使全市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5-20个百分点,其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占规模养殖场总量的比重达到60%以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排泄物基本实现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升。

二、严格创建标准

严格把握现有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创建的基本要求和规模标准。将标准化养殖作为行业准入门槛,通过进一步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养殖行为,确保畜禽产品安全。

(一)基本要求。

1参与创建的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必须具备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档案完整。

2畜禽粪污通过无害化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

3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4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遵守兽药休药期制度。

5种畜禽场须具备相应级别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二)规模标准。

1部、省级示范创建。能繁母猪存栏600头以上或年出栏育肥猪10000头以上、蛋鸡存笼5万只以上、肉鸡年出笼30万只以上、肉鸭年出笼10万只以上、肉牛年出栏500头以上或存栏能繁母牛100头以上、肉羊年出栏500只以上或存栏能繁母羊达100只以上的养殖场都要参与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创建。省级验收合格的养殖场将优先报送参与部级示范创建。

2市级创建。生猪年出栏1000头以上(且能繁母猪60头以上)、蛋鸡存笼1万只以上、肉鸡年出笼10万只以上、蛋鸭存笼3000只以上、肉鸭年出笼5万只以上、肉牛年出栏100头以上、肉羊年出栏300只以上养殖场参与市级标准化养殖创建。

3县级创建。生猪存栏150头以上、蛋鸡存笼5000只以上、肉鸡年出笼5万只以上、蛋鸭存笼2000只以上、肉鸭年出笼3万只以上、肉牛出栏50头、肉羊年出栏100只以上养殖户的标准化场由县市区认定。

三、突出创建重点

(一)养殖设施化和自动化。科学合理的选址布局,先进实用的养殖设施,完备的生产工艺,为畜禽生长创造最佳环境,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既是提高畜禽生产水平的需要,也是提高养殖效益和劳动生产力的需要。一是要大力推广新型实用墙体建筑材料,如玻璃纤维板、彩钢板、泡沫板等建造畜舍。二是要采用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养殖设施,如自动饮水、自动喂料、自动通风、湿帘降温、自动保温的设施。

(二)粪污无害化和资源化。正确处理好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实现畜牧业的永续发展。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防治模式。一是推广大中型沼气项目。大型规模场要根据养殖规模和粪污排泄量,建设沼气池,通过发酵处理,实现达标排放。二是推广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实现减量排放。三是实施农牧结合,实现资源化利用。鼓励畜禽规模养殖场兴办粪污处理中心(厂),生产有机肥料,变废为宝;大力推广“畜—沼—果”、“畜—沼—菜”、“畜—沼—粮”等种养模式,提高畜牧业的综合效益。

(三)投入品规范化和产品安全化。一是要严格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使用,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如实反映饲养品种、来源、数量、日龄,完整记录生产情况、投入品使用情况、病死畜禽处理处置情况等。二是要遵守休药期制度,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三是要加大对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督检测力度,强化畜禽及产品检疫检验,规范产地检疫,做到程序化操作,规范化检疫。

四、统一创建步骤

(一)开展宣传动员。各地要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多视角、多层次,大力宣传畜禽养殖标准化是畜牧业发展方向,以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疫病防控和保障供给等方面的好处,公开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示范创建标准、条件和具体方案,让养殖户全面了解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

(二)确立创建单位。要根据部、省、市、县四级联创的规模、标准要求,结合现有规模场发展现状,确立创建单位。各县市区每年年初要将本年度分级创建示范场单位报市畜牧兽医局。

(三)强化创建培训。县市区畜牧兽医部门负责对创建单位进行集中培训与技术指导,帮助改造基础设施,完善管理制度。各创建单位根据要求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对管理措施进行规范,切实做到达标创建。

(四)实施验收挂牌。市畜牧兽医局根据创建情况,适时组织专家评审验收,并将验收合格的标准化养殖场在媒体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市农业局发文通报,并颁发标牌。

(五)举行现场观摩。每年组织召开全市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创建现场会,进行观摩交流,各县市区也要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经验交流会。同时要加强对获得各级标准化称号场的日常监督与指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五、强化创建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把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来抓。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畜禽标准化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农业农村工作综合考核的内容,加强检查督办,强力推动。市畜牧兽医局要成立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专班和技术专家组,负责制定市级标准化创建工作方案和验收评分表,技术培训指导和考核验收。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畜禽养殖场范文篇6

第一条为加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畜禽养殖场是指由独立经营管理单位或个人兴建的,具有固定养殖场所,畜禽常年存栏稳定,实行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养殖基地。

畜禽养殖小区是指在适合畜禽养殖的地域内划出的专门供多个养殖户或业主进行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的区域。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备案,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对符合备案条件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以及有关内容进行信息收集和监督管理的行为。

第四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兴办畜禽养殖场(含种畜禽场)、养殖小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本办法向所在地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取得畜禽标识代码。

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条件

第五条养殖规模

(一)养殖场备案规模标准(常年存栏):生猪100头以上,奶牛、肉牛50头以上,肉羊栏200只以上,马、驼50匹、峰以上,驴100头以上,蛋禽2000只以上,肉禽3000只以上,兔500只以上。

(二)养殖小区备案规模标准(常年存栏):生猪500头以上,奶牛150头以上,肉牛200头以上,肉羊1000只以上,驼150峰以上,驴300头以上,蛋鸡10000只以上,肉鸡20000只以上。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规模标准由自治区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畜牧业发展实际适时进行调整与补充。

第六条饲养管理

(一)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

(二)符合国家、自治区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有关畜禽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饲养管理制度健全。

(三)同一场和小区只饲养一种畜禽,同一圈舍饲养的猪禽实行全进全出。

第七条技术力量:有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第八条卫生防疫

(一)具备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核发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二)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设施设备或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

第三章备案程序

第九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申请备案,由兴建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单位和个人向所在地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申请表》。

第十条县级以上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组织有关人员现场核实并完成审核,对符合规定的登记备案,并核发畜禽养殖代码;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登记备案,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畜禽养殖代码由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备案顺序统一编号,每个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只有一个畜禽养殖代码。

畜禽养殖代码由6位县级行政区域代码和4位顺序号组成,作为养殖档案编号。

第四章养殖档案管理

第十二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

(一)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二)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

(三)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畜禽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四)畜禽养殖代码。

(五)国家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三条畜禽养殖小区以户为单位建立养殖档案,使用同一畜禽养殖代码。

第十四条种畜场饲养种畜应当建立个体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码、性别、出生日期、父系和母系品种类型、母本的标识编码等信息。

种畜调运时应当在个体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地,个体养殖档案应当随同调运。

第十五条养殖档案保存时间:商品猪、禽等为2年,牛为20年,羊为10年,其它畜种为5年,种畜禽长期保存,牛羊育肥场(小区)的养殖档案应保存5年以上。

第十六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档案及种畜个体养殖档案格式应当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规定的文本样式填写。

第十七条养殖档案记载的信息应当连续、完整、真实。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销售或购进畜禽,应及时在畜禽养殖档案中登记畜禽标识编码及相关信息变化情况。

第五章备案管理

第十八条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对已备案内容进行变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原备案管理部门提出变更备案内容的申请。

第十九条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对备案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实行动态管理,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优先扶持已备案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对在检查中发现不符合标准,备案中提供虚假材料的,应当注销畜禽养殖代码。

畜禽养殖场范文篇7

第一条为规范我区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养殖行为,强化畜禽养殖过程监管,推行科学养殖行为,促进我区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全区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畜禽及其产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及农业部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相关规定,结合我区畜牧生产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屯溪区境内从事畜禽养殖的规模养殖场(户)养殖行为的规范监管。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畜禽规模养殖,是指生猪存栏量达50头以上、家禽存栏达500羽以上、牛存栏20头以上、羊存栏40只以上及多畜禽兼养分别达以上标准的的养殖场(户)。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养殖行为,包括新建(扩建)规模养殖场(户)申办及备案;出售畜禽及其产品报检;畜禽生产过程中强制免疫、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兽药饲料使用及养殖档案。

第五条屯溪区人民政府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各镇人民政府及区农业委、区财政局、屯溪工商分局、屯溪公安分局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全区动物防疫工作。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委,具体工作由区畜牧兽医局负责。

第六条各镇成立相应的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领导组,负责辖区内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实施。各镇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辖区内动物防疫日常工作。

第七条区农业委负责全区范围内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养殖行为的监管,具体工作由区畜牧兽医局负责;各镇兽医站负责对本辖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养殖行为的监管,具体工作由兽医站负责。

第二章养殖场设立

第八条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户)的应向镇兽医站提出《动物防疫合格证》申请,并附具相关材料,各镇兽医站在接到申请后应于3日内报区畜牧兽医局审批。

第九条已建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尚未申办《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应向镇兽医站提出《动物防疫合格证》申请,并附具相关材料,各镇兽医站在接到申请后应于3日内报区畜牧兽医局审批。

第十条区畜牧兽医局在接受申请后应及时依据申请材料进行现场审核,审核合格的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不合格的,应当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新建(扩建)申请场(户)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后方可立项建设,已建养殖场(户)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后方可继续从事畜禽养殖。

第十二条申请《动物防疫合格证》应递交以下材料:

1.行政许可申请书;

2.畜禽养殖场基本情况登记表;

3.畜禽养殖场设计说明

4.法人代表或负责人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5.专职防疫人员的身份证(附具当地村委会证明);

6.免疫制度、消毒制度、重大疫情上报制度、检疫报检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含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病死动物、染疫动物及产品掩埋地点);

第十三条《动物防疫合格证》有效期为一年,畜禽规模养殖场(户)主应在有效期满30日前申请办理核发新证手续。领取《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单位和个人变更发证审查时有关项目的,应当进行变更申请,重新申领《动物防疫合格证》。

第十四条畜禽养殖场的选址应与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保持适当的距离。对病死动物、染疫动物及产品必须及时做好无害化处理,防止环境污染。主动接受区农业委的指导,建立完善生产、防疫、消毒、台帐登记、疫情报告等制度。

第十五条规模养殖场(户)必须及时到所属镇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办公室对畜禽存栏、品种等变更情况进行备案,并自觉接受区农业委和镇兽医站及对口联系人员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养殖行为

第十六条凡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对所有存栏畜禽必须按照动物防疫的要求,建好畜禽圈舍,实行圈养,坚决杜绝放养的养殖方式。

第十七条屯溪区人民政府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牲畜口蹄疫、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强制免疫工作由具备防疫员资格证的村级防疫员操作实施。

第十八条在强制免疫工作中实行养殖场(户)和对口村级防疫员双向监督制,各养殖场(户)必须积极主动配合村级防疫员做好各类疫苗免疫注射、耳标佩戴、免疫证发放、免疫登记工作,确保免疫效果。

第十九条养殖场(户)必须自觉接受区农业委的血清抗体检测,并按照区农业委的要求,对抗体检测不合格的畜禽主动做好疫苗的补免或增免。

第二十条规模畜禽养殖场(户)出售或者运输动物及其产品前,应当向区畜牧兽医局申报检疫。

第二十一条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应当加强畜禽卫生管理,对畜禽饲养场所、器具定期清洗、消毒,对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废弃物应及时清运或进行无害化处理,保证畜禽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二十二条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发生病死畜禽要及时向当地镇人民政府报告,严格按照病死畜禽“四不一处理”规定(即不宰杀、不销售、不食用、不转运)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二十三条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使用应当符合《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规定,严格禁止下列行为:

(一)使用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氯霉素等食品动物禁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

(二)超限量使用兽药、饲料添加剂或违反畜禽休药期用药;

(三)使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在畜禽体内产生有害残留的清洗、消毒物品;

(四)国家规定的其他禁止行为。

第二十四条畜禽饲养场应当建立畜禽饲养档案,如实记载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强制免疫、消毒等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情况。

第二十五条畜禽饲养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应及时采取措施对存栏畜禽予以控制隔离,防止疫情扩散,并及时按照要求向所属镇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领导组报告,镇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领导组在接报后应及时报告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发生疫情的养殖场应积极配合区农业委做好疫情处置。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相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区畜牧兽医局将不予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

(一)对饲养的畜禽拒绝村级防疫员按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计划实施免疫,对经抗体检测不合格同群畜禽在接到通知后未及时进行补免或增免的;

(二)对畜禽饲养场所、器具未定期清洗、消毒,对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废弃物不及时清运或进行无害化处理的;

(三)出售畜禽及其产品未及时报检,对病死畜禽不执行“四不一处理”规定,乱甩乱扔病死畜禽以及经不正常渠道予以出售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的;

(六)未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养殖档案或养殖档案不规范的;

第二十七条对未申请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或审查未获通过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户)未重新申办的,由区畜牧兽医局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养殖场(户),半年内禁止在原养殖场(户)所进行畜禽养殖。

畜禽养殖场范文篇8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动物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且逐步重视质量化,再加之近些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让人们越发重视食品安全与卫生问题,可见,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应做好畜禽防疫与检疫工作,实现防疫检疫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从而促进畜禽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开展畜禽养殖场防疫工作,对于养殖户来说意义重大,直接关系着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还影响其所销售畜产品的质量,这成为畜禽防疫与检疫工作开展的必然要求。然而,通过对多个地区的调查与走访,意识到畜禽养殖场防疫检疫工作还有所不足,最终影响了防疫检疫质量,这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产生很大威胁,为促进畜禽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开展防疫与检疫工作,实现工作的规范性与专业性,实现对疫情的防治,有利于为养殖户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畜牧产业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保证畜禽产品的质量,才能为人们的健康身体提供保障[2]。

2畜禽养殖场防疫检疫规范化管理措施

2.1加强对畜禽疫情的科学监测

为实现畜禽养殖的高效性,应做好疫情的防治与检测,做到及时发现与了解疫情,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对疫情进行处置。为实现对疫病的防疫与检疫,应严防外来人员进入,对外来人员进入需全身消毒,以将传染源予以切断[3]。但是,在防疫管理上,部分养殖场不允许动物防疫人员进入,导致防疫检疫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因此,应增强养殖户的疫病防治意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开展养殖场的防疫检疫工作。为保证防疫检疫工作开展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要充分依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中的第十五条与第四十六条,来对动物疫情开展大规模的监测,要强调动物饲养、经营与生产企业和养殖户的配合,不可对疫病防疫检疫人员进行拒绝与阻碍,否则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则需要进行警告,甚至罚款处理,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2.2构建完善的防疫检疫制度

为实现养殖场防疫检疫工作开展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应构建完善的防疫检疫机制,严格规范管理者的工作权责与工作机制,架设门卫制度与仓库管理责任机制,同时,要严格财务机制、药物管理与使用机制、生物安全与消毒制度、监督检疫报告机制等,以求为养殖场防疫检疫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此外,还应建立相配套的疫苗管理制度,对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疫苗的具体使用方式、疫苗种类、剂量与免疫程序等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4]。

2.3打造完善的饲养管理体系

在畜禽养殖场运行过程中,时常会因为饲料霉变而引发动物疾病的发生,且动物还易发生脱肛、繁殖性障碍、拉痢与脱宫等疾病,严重威胁免疫质量。面对此类问题,必须制定优质的饲料原材料采购计划,强化对饲料加工质量的控制,结合动物种类来选择合适的饲养来喂养,且在水源、饲料原材料上都能达到检测标准,适合饲料与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能为生猪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2.4加强对饲养环境的控制

开展饲养管理工作时,应构建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且该体系要以消毒卫生为核心内容,及时将整个消毒卫生贯穿到畜禽养殖与生产的各个阶段。结合畜禽的不同生长时期,提供足够的营养需求,强化对饲料质量的控制,并适度降低饲养的实际密度,减少各类应激问题,以增强畜禽疾病的预防能力与抵抗能力,从而从本质上降低继发性感染的发生概率。若想达到健康型养殖的目的,企业应在建设养殖场时,充分考虑养殖场排污所产生的危害性。开展饲养环境管控工作,充分结合《畜85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时对污染物、废弃物等进行专业化的管理,选择优质的施工技术与操作手段来做好防治工作,以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此外,为保证饲养环境的健康度与清洁度,还要从污染物处理角度出发,营造健康、清洁的饲养环境,主张污染物处理的无害化与绿色化[5]。

2.5强调严格引种,注重全进全出

为提高养殖场防疫检疫质量,应做好引种质量的控制,及时开展检疫工作。引来的动物种苗要及时开展采血与化验工作,确定动物无病毒或疫情后才可进行引种。引进动物种苗之后,最少要隔离45d,若45d后没有发现异常,即可将动物种苗进行并群处理。此外,在引种时,应打造全进全出机制,消毒时,必须将所有的动物转移,以实现空舍的消毒操作。同时,还要加大对养殖场的定期防疫与检疫力度,要求每个季度对全部畜禽进行抽检,以猪群为例,将猪瘟、猪口蹄疫等作为重大动物疫病的检测对象,旨在降低重大疫病的产生。

2.6重视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为实现畜禽养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重视防疫检疫工作的高效性与科学性,实现对防疫检疫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以提高防疫检疫水平。开展防疫检疫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可见,检疫人员与防疫检疫效果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应积极开展生产例会,构建完善的技术培训机制,保证每个月都要举办1次培训活动,并设置防疫检疫技术服务中心,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可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与基本素质,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以求更高效的开展防疫与检疫工作。

3结语

综上所述,为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应重视对畜禽养殖场防疫建议工作开展的规范化,严格规范防疫检疫流程,控制好防疫检疫的各项数据,以实现对重大疫情、畜禽系列产品安全的防控与管理,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动物食品,为食品安全提供条件。

作者:林以坤 单位:广东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参考文献

[1]李敏.浅谈规模养殖场的监督管理工作[J].中国畜禽种业,2015(3):51.

[2]管菊.通发畜禽养殖场防疫规范化管理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4(3):43-44.

[3]栗永楼,崔志勇.“四化”力保疫病防控管理规范化[J].中国畜牧业,2014(3):68-69.

畜禽养殖场范文篇9

关键词: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主要问题;治理技术

近年来,在党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战略指导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我国人民逐步完成了由以前的“吃得饱”向“吃得好”的方向转变,其对于畜禽产品(如牛肉、羊肉、猪肉、牛奶、鸡蛋)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以前传统的畜禽散养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在各地迅速发展起来,这在完善当地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保障肉蛋奶有效供给的同时,由于污染物(主要包括畜禽体毛、粪便)无法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而对周围的大气、水源以及土壤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造成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以法律、法规以及现代化技术为支撑的畜禽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1畜禽养殖场污染环境的现状分析

据相关数据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一万头的规模化养鸡场,每年可以产生的粪便高达400余t;而一个一万头的养猪场更是可以产生将近30000t的排泄物,再加上因为畜禽疫病而导致的病死鸡、病死猪以及在屠宰过程中产生的体毛,如果这些污染物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将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指数。其畜禽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1.1对地下水及河流水的污染

由于当前畜禽养殖主要依靠人工喂养饲料为主,为加速畜禽出栏的速率,提升经济效益,其喂养的饲料往往超出畜禽的需求,导致其排泄物中氮磷化合物、生化需氧量(BOD)以及化学需氧量(COD)含量严重超标(比如1L畜禽污染物中BOD5的含量可超过10000mg,是我国地表水排放标准的2500倍),若这些污染物得不到有效地处理,随雨水冲刷汇入河流或者经土壤流入地下水后,势必导致水源的污染,使水中的溶解氧(DO)含量急剧消耗,这不仅会严重影响人们和动物的用水安全,而且会引起水源中的动植物大量死亡,破坏其生态平衡,甚至会制约水产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2]。

1.2对土壤的污染

畜禽粪便对于土壤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粪便中的含氮化合物转换为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无机盐,如果过量排放到农耕地的土壤中,导致土壤板结、硬化,使土壤贫瘠化,严重影响土壤的品质,甚至会对农作物的根系造成严重的破坏,从而影响其品质和产量:(2)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细菌和真菌,其在堆放或者作为底肥进行使用过程中,往往造成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从而引发农作物的病害发生(比如带病的畜禽粪便使传播玉米丝黑穗病的重要途径)。

1.3对大气的污染

畜禽污染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氢以及氨气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的味道极大,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对周围的居民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容易引发酸雨,严重影响周围农作物的正常种植;(2)畜禽粪便会孳生大量的苍蝇、蚊子等有害昆虫,导致畜禽疫病的进一步扩散,甚至引发人类传染病的传播;(3)畜禽粪便在降解过程中,会出现CH4、SO2等气体,导致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加剧[3]。

1.4容易引发中毒事件

部分畜禽养殖户,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在畜禽养殖过程中,超标使用微量元素。而部分微量元素(Cu、As、Zn等)无法被畜禽吸收而随粪便一起排出,这些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起人、畜中毒事件。与此同时,畜禽粪便在高温下会进一步的发酵,形成二甲硫醚、二甲胺等有害气体,导容易造成致畜禽养殖人员出现亚健康(比如记忆力衰退、失眠健忘、精神不佳等),如果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甚至会引发急性中毒事件。

2造成畜禽养殖污染的主要原因

2.1畜禽养殖场建造地址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部分畜禽养殖场在建造过程中,选址相对随意,往往以个人养殖便利为主要因素,而没有综合考量对周围大气、水源、农作物以及居民的影响。这不仅不利于畜禽养殖场的长久性发展,而且不利于畜禽部门的统筹监管。

2.2畜禽养殖规模盲目扩大、污染处理技术落后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政策以及保证于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有效供应,各地区的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大量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出现。然而这些养殖场大部分是以前家庭小规模畜禽散养户的转型,在规模化养殖初期,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进行大量畜禽引进,但是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却未进行畜禽污染物专门处理场所的建立,并进行相关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的同步引进,也就导致大量的畜禽污染物无法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理,而只是进行简单、随意的堆放。

2.3畜禽养殖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当前阶段,我国一些规模不大的畜禽养殖场经营人员并未接受过畜禽养殖方面的专业教育,环境保护意识匮乏,在进行畜禽养殖的过程中,过度看中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畜禽粪便、体毛以及病死的畜禽对于周围土壤、水源以及环境的污染。甚至部分畜禽饲养人员,由于综合素质偏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为严重,而又缺乏对于我国环保方面法律、法规的了解,只是简单的认为自己堆放畜禽粪便应受到道德谴责,而不会受到法律的惩戒,给当地畜禽部门在畜禽污染监管方面的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2.4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的畜禽养殖处于小规模遍地开花,而正规、大型的养殖场却相对较少的阶段,再加上每个养殖场饲养的畜禽种类和数量各式各样,而导致我国当前阶段并没有一套相对成熟化、可复制性的畜禽污染物的监管系统。与此同时,由于畜禽污染的处理涉及到较多的部门,导致其在监管和执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障碍,影响其监管效率。

3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技术

3.1对畜禽养殖场进行合理布局

农业部门应依据当地的城市规划情况,结合其市场对于畜禽产品的实际需求,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对于畜禽养殖场所进行科学的选址(一般选择远离市区、水源以及农田的地带)和养殖规模的合理规化。

3.2对污染物进行科学处理

畜禽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果能得到科学合理地处理,则可以变废为宝,比如通过引入现代化环保设备以及特定的微生物种群,进行畜禽粪便的高温堆肥、腐熟发酵,从而将污染物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杀灭,将有害物质转变为可以被农作物吸收的营养物质,而作为农作物底肥进行施用。这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缓解我国农业用肥紧缺的问题。

3.3提升畜禽养殖人员的环保意识

畜禽养殖部门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全方位提升畜禽养殖人员的环保意识,落实畜禽养殖户的主体责任:(1)定期组织畜禽养殖人员进行畜禽污染物合规化处理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的培训,提高其对于污染物科学处理的主观能动意识;(2)借助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特定小程序等新媒体手段,定期宣传推送畜禽污染物科技化处理“小妙招”,推动畜禽污染物处理的现代化进程。

3.4完善环保监管体系

畜禽部门可以通过定期走访调查的方式,对于本地区的畜禽养殖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通过环保部门、司法部门,建造一套适宜本地区应用的、科学成熟的畜禽污染综合监管体系,通过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等措施,推动畜禽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刘家斌,孙召福,管坤.畜禽养殖污染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兽医卫生,2017(11):25-26.

[2]陈晓玲.苍南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调查及治理对策研究[J].杭州:浙江大学,2016.

畜禽养殖场范文篇10

一、治理范围

1、列入市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计划,且未完成治理的73家养殖场户;

2、未列入市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计划,但主动参与治理并开工建设的10家养殖场户;

3、90个环境整治重点村中,未列入市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计划的17家养殖场户

4、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奶牛存栏10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200头以上、蛋鸡存栏2万只以上、肉鸡年出栏5万只以上、特种毛皮动物存栏500只种兽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户;

5、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和环境敏感区,以及位于村内或离居民区较近、污染较重、群众反映强烈的养殖场户。

二、治理方法

(一)基础设施配套

1、实行雨污分流:改造排水系统,实行雨水、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污水收集输送系统不得采取明沟布设,彻底避免雨污合流,实现废水减量化。

2、实行干湿分离:严禁水冲粪和水泡粪工艺,干化清粪,集中堆积。根据饲养规模、生产条件和对干粪的利用方式,建造相配套容积的“防雨、防渗、防漏”的堆粪场所,有效防止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

3、建设配套三格式化粪池:场内必须配套建设足够容积的三格式化粪池,收集粪尿污水,达到应有的预处理效果。

(二)治理方式

1、规模养殖场治理方式:规模养殖场或接近规模场要求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理。猪场、牛场要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建设二级沉淀池、厌氧发酵池或沼气池以及干粪堆积场(做到“防雨、防渗、防漏”)。通过建设厌氧发酵池或沼气池对污水进行厌氧发酵,通过干粪堆积场对粪便进行堆粪发酵,发酵后的粪污要全部还田,达到粪污零排放目标。鸡场、特种毛皮动物养殖场如无污水产生,可只建设干粪堆积场。

2、散养猪、牛、羊户治理方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规定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对散养猪、牛、羊实行集中饲养。养殖小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配套建设符合标准的粪污处理设施。

3、散养家禽治理方式:严格实行圈养,同时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要求进行管理。

此外,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规模畜禽养殖场距村不得低于500米,对于因为历史原因已经存在的规模场,建议实施搬迁,对没有条件搬迁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治理。

三、完成时限

列入全市年污染综合治理计划的100家养殖场户,年6月底前完成治理;其它虽未列入治理计划但污染较重的养殖场户,年10月底前完成治理。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畜牧局、环保局、财政局、督查考核办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畜牧局。各镇(区)、街道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组织辖区规模化养殖场以及污染较重的小型养殖户进行治理,落实专人负责,并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合理安排治理计划,确保治理工作扎实推进。

(二)加大资金投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镇(区)、街道要坚持“养殖户自觉投入、政府鼓励引导、社会支持参与”,积极帮助养殖场户筹措资金,解决临时用地。为充分调动养殖场户参与综合治理的积极性,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促治、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纳入整治范围的畜禽养殖场在通过环保验收后给予适当奖励。对验收合格的养殖场,环保部门给予补办环保审批手续,发放环保许可证,并减免办理手续等相关费用。对拒绝整治或验收不达标的养殖场,由环保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或关停。对未取得环评审批手续的养殖场,畜牧兽医部门不予备案,不予发放或更换《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不享受国家、省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