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0:10:20

寻找范文篇1

你们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在平淡中寻找快乐》。众所周知,秘书组的工作琐碎而平淡,多是台下幕后的小事,不显山不露水,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岗位。但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因1%的疏忽导致100%的失败。“蒋冯阎大战”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当年,冯玉祥与阎锡山联手对付,在中原大地上摆开战场,志在必胜。但由于冯玉祥的秘书粗心大意,拟订命令时误把约定会师的地点河南“沁阳”写成了“泌阳”,这一撇之差,方位可就差了五百里啊,结果阎锡山的部队开到了沁阳,冯玉祥的部队开到了泌阳,两军来不及会师,错失良好战机,最终导致冯阎联军失败。由此可见,无论秘书工作是多么地琐碎、机械,甚至呆板,都要求我们始终以一种无比敬业的精神、一种无比细致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在“细”字上下足功夫,在平凡的岗位上寻找无穷的乐趣,这样才能在平淡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卢梭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种工作都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只是有些人不懂得怎样去发掘他们罢了。”那怎么才能找到工作中的快乐呢?澳大利亚的安德鲁作了最贴切的比喻:“快乐的感觉主要操纵在我们自己心中,面对一面落地玻璃窗,有人看见美丽的风景,有人却只见玻璃窗脏了。”

因为秘书组的工作事小责任大,事杂要求高,刚到秘书组的时候,我也曾感到单调,也曾感到无所适从,因对业务不熟悉,也曾出过这样或那样的差错。但我很快找准自己的定位,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杂而不精,要求自己以一种快乐平和的心态工作,对工作多付出少索取,并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忙碌中总结,不断探索本组室的工作规律。为提醒自己在做任何事时都脚踏实地,缜密细致,我为自己专门准备了一本差错本,以此来要求自己对待工作的精细程度犹如艺术家雕琢手中的工艺品。有人曾对我说秘书组一天从早到晚尽管忙忙碌碌,但因为都是忙些小事,杂事,就是不见有什么能摆在台面上的成绩。可我每天在尽心尽力地忙完工作后,心中就充盈着一种欣慰和快乐。人生追求不同,快乐自然不同。有人向往搏击长空的快乐,有人追求驰骋疆场的快乐,但我只想拥有问心无愧的快乐。一位哲人曾说过,人往往在忙弯脊背的时候,也把自己磨成了一把剑。这磨剑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快乐?中国的运动健儿们在训练场上无数次的努力,不也是单调乏味?但他们在品尝汗水滋味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在文秘工作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做好单调平凡的本职工作,就能找到奉献的快乐。

今年办公室明确每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后,我的岗位职责被明确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负责各乡镇、街道和区直机关各单位报告、请示的承办及领导批示件的登记、送阅及情况反馈工作;二是负责上级来文的登记、拟办、分发、传阅及安全保密工作;三是负责报刊杂志征订管理工作;四是负责上级和本级文件及有关重要资料的管理工作;五是负责秘书组的日常接待工作和内部日常事务工作。

寻找范文篇2

【活动背景】由于学习任务的要求,高中生更多时候待在室内,每天面对课业、学习、人际等方面,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并且会在不自觉情况下被情绪支配。诸如“我很倒霉”“没有快乐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开心的”之类的想法,大部分学生都闪现过。本节课将品味概念融入课堂,用“快乐就是幸福”作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命题,以活动、体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积极体验和积极事件,提高学生对于“小确幸”的关注和捕捉能力。

【活动目标】认知目标:学生认识到幸福事件是存在于生活中的,“小确幸”更是时刻在发生,我们需要有主动发现的眼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品味和体会幸福事件的主动性,以“小确幸”提高对日常生活的幸福感体验。技能目标:学生学会从自身角度出发,更多关注幸福事件,体验幸福事件,分享幸福事件。

【活动重难点】重点:明白幸福可以是生活中微小而确定的小事件,能将自身的关注点放在“小确幸”上。难点:接纳“小确幸”的观点,激发学生主动地关注幸福、体验幸福、分享幸福。

【活动方法】活动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竞赛法、价值引领与澄清。

【活动准备】1.课件PPT、纸笔(每人一份)。2.课前调查得到的幸福事件视频、回忆音频、两分钟倒计时视频、八分钟倒计时视频。3.两块黑板、两只白色粉笔、两只黄色粉笔、一只绿色粉笔。

【活动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一、判断幸福

(一)“小王同学不幸福”

导入:几年前央视记者走访群众,问道:“你幸福吗?”群众回答:“我不姓福,我姓王。”今天也有一位小王同学,他说自己真的挺不幸福的,来看看他为什么这么说吧。小王的自述:最近比较烦,我总觉得我的生活里遇到的老是“倒霉事”!好不容易假期睡个懒觉,父母叫我下午走亲戚;好不容易班主任表扬我了,英语听写没过,又被英语老师批评了!幸福女神能不能也眷顾一下我呀……师:小王同学很想知道,周围的人是不是跟他有一样的想法,好像我“总是很倒霉”,“总有事情来干扰我的状态,让我不开心”,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感受。

(二)热身活动——“幸福不幸福”

规则:学生按照“××(),××(),××()”的节奏打拍子,中间三个空分别是指定同学的名字、幸福或者不幸福的回答、原因解释。由回答完的同学指定下一名同学,七轮不出错即为挑战成功。生1:不幸福,想睡觉。生2:幸福,要吃午饭了。生3:不幸福,有好多作业。过渡语:同学们完成得非常好,老师注意到,好几位同学也跟小王一样觉得不幸福,到底是不是因为生活中幸福始终没有到来呢?其实,它早就化成一件件小事,散落在周围。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受引入,用互动游戏热身,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注意力,激发兴趣;通过案例故事及学生表达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感受的偏向性,引发思考。

二、寻找幸福

(一)幸福的误区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幸福的?生1:有钱的人!生2:积极乐观,成绩好!生3:没有作业!有手机有网络!生4:很厉害,有很多贡献的那种人!师:同学们有很多见解,老师注意到,似乎大家存在一些共同的“小误区”,这些真的会让我们幸福吗?我们一起看看。(1)有调查显示,在一定界限下,金钱的提升会提高幸福感;但是当一个人的月收入超过1.5万元,金钱与幸福感不再显著相关。(2)感官愉悦是因为新鲜感和刺激感带来短期的快乐的幸福,但最终会因适应而麻木,导致幸福感断崖式下跌。(3)成就会带给人幸福吗?当然会。当我经过拼搏努力后取得成果,我一定是价值感和幸福感爆棚。更多的人不是处于取得成就的瞬间,而是在追求成就的路途中。过渡语:是不是在追求的路上就没有幸福呢?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在朋友圈问了一圈,看看跟老师一样的“绝大部分人”,幸福感来源于哪里。

(二)幸福事件图

教师提前做好调研,收集周围人的幸福事件图,配上音乐和文字注解,制作成3分钟左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师:同学们认为这些幸福事件有什么特点?生:都很小。师:这样的事件在你的生活中发生过吗?你有被打动吗?生:有!师:老师注意到,同学们看得非常认真,嘴角微微扬起,眼里还透露出一丝丝的……生:期待!羡慕!师:为什么我们不是当事人,却依旧能感受到幸福?生:光是看着都舒服!想想都快乐!师:其实幸福属于我们的积极情绪的一种,跟其他所有情绪一样,具有“传染性”。即便是发生在他人身上很微小的幸福,我们关注就获得了。过渡语:现在让我们把视角从他人转回自身。设计意图:向学生明确关于幸福的小误区,简单引导观念;通过视频事件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微小的事件,理解幸福体验需要主动关注。

三、看到幸福,写出幸福

(一)看到幸福

师:村上春树在他的随笔集里提到了“小确幸”一词——指生活中微小但真实存在的幸福,刚才同学们应该也或多或少受到他人事件的启发,现在让我们关注自身,找找自己的小确幸吧。教师播放舒缓平静的音乐,每个学生在纸上写下至少三条一个月内感受到的小确幸事件。过渡语: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今天我们不按套路出牌,不采用“你一言我一语”的方式来分享;让我们以一个“挑战赛”的方式来看看,我们班里的同学们幸福感来自哪些事情。

(二)写出幸福——幸福挑战赛

规则: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三种角色,每组各一边黑板。“冲锋兵”按顺序到自己组别的黑板区,拿白粉笔写下一条不重复的幸福事件;“狙击兵”守在黑板前,拿黄粉笔圈出对方组别与己方重复的内容,“后勤部队”更新并输送幸福事件给“冲锋兵”。总共两分钟汇总时间,八分钟比赛时间,比赛后,拿绿粉笔对每组内容梳理计数并予以简短反馈,每条为1分。师:同学们,老师说清楚了吗?生:清楚。师:现在,同学们有两分钟的时间将幸福事件汇聚至“冲锋兵”处,准备好后举手向老师示意。学生进行两分钟准备。师:现在同学们都准备好了,第一位“冲锋兵”同学准备好,我们的挑战赛——3、2、1,开始!教师提前准备好计时视频,音频配上时间倒计时呈现在屏幕上。两分钟汇总配欢快纯音乐,八分钟比赛配上节奏感活泼的歌曲。以下为梳理和反馈过程中的小片段。生1:中午吃饭食堂阿姨不手抖。师:手稳一点,我们的多巴胺又多分泌了一点,多好呀!生2:父母忘记收我手机啦!师:老师理解你的快乐和惊喜,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信的人,下次要主动守信交手机呀!扣0.3!生3:延迟发货的手办到了。师:来之不易的快乐更珍贵呀!生4:上课坚持住了没睡觉!师:这位同学不仅有强大的意志力,还对自己非常负责!努力后达成目标总是喜悦的。生5:排位48连胜。师:这有点触及到老师的知识盲区,是指什么呀?(学生回应:打游戏!)游戏对战48次都获胜了,看来这位同学操作很强!反应灵敏、沉着、冷静,老师还是要提醒一下,追求感官愉悦要适当。生6:作业提前写完。师:完成目标之后还拥有闲适的休息时间,真好!师:刚才同学们都做得非常好,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获胜的小组表示祝贺!获胜的小组,面对对手真诚的祝贺,我们应该做出什么反应?生:谢谢!师:刚才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幸福吗?生:幸福!师:为什么呢?生1:看到了好多高兴的事情。生2:大家一起活动就很快乐。生3: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别人了。生4:很轻松很有趣。师:是的,同学们感知得很好,当我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参与,去分享,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令我们感到幸福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情,只需要一些小小的事件就够了。设计意图:将学生的关注中心转到自己的生活,积极主动地寻找小确幸事件。通过集体挑战赛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表达并被看到,体会分享的快乐,同时也扩大同学们的幸福事件“储备箱”。

四、未完待续的幸福

师:老师对某部动漫里的一句话印象深刻:每一天平凡的日常,都是由无数的奇迹汇聚而成。生活里当然会有像太阳一样明亮炙热的“大幸福”,但更多的,却是挂在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般的“小确幸”。就像同学们书写的那样,它只是一件件小事而已。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能更多地去关注幸福时刻,感受幸福时刻,分享幸福时刻,让幸福这件小事再停留久一些。作业布置:我们的课程接近尾声,但寻找幸福没有尽头。请同学们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感知自己的至少5件幸福小事,并分享给一位同学,让我们的幸福传递下去,再久一些。设计意图:通过行为“作业”的方式,延续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的幸福感,让课程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活动感悟】本节课向学生介绍了“小确幸”这一概念,引导学生体会到幸福感是可以从小事中获取,从关注中感知,从分享中延长的。“幸福挑战赛”板块最为直接地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关注、体验、分享幸福的感觉,以此真实地感受到课程的内涵。从课堂分享和课后反馈来看,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幸福感的体验是我们探寻生命意义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可以成为我们人生中更好的前进动力。在后续课程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幸福感的获取让自己变得更好,是可以思考并尝试的课题。

寻找范文篇3

服装设计灵感是设计师在设计服装时的构思过程开始的启发,是产生服装设计思路的指引,是一切服装设计的源头。当下社会中,服装种类多种多样,其在设计中融入了各种不同的元素与风格,而这些元素与风格的源头,即为服装设计的灵感。服装设计灵感在服装设计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灵感往往会造就一件举世闻名的服饰。世界著名的法国设计大师皮尔·卡丹,曾从大自然的花卉中寻找灵感,创作出一组如花似玉的花神女装。伊夫·圣·洛朗的设计作品风格新颖别致,这与他周游全世界综合东西南北各种设计风格的设计方法是分不开的。在他的代表作品中有热情洋溢的西班牙风格,也有庄重典雅的中国风格;有纯情奔放的非洲风格,也有高贵华美的俄罗斯风格;有色彩绚丽的毕加索式套装,也有蒙德里安简洁明快的色彩与线条配成的着装等等。这些例子都充分证明,好的创作灵感对于服装设计的巨大作用。

二、服装设计中灵感来源的途径

(1)从历史文化中寻求服装设计灵感。人类社会历史从原始社会开始已有二、三百万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有五、六千年。各种文化及艺术源远流长。服饰历来反映它所处的世界,反映着时代价值,是时代的象征,直接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所以研究历史可以从中诱发出新的设计灵感。历史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炫美的壁画、大气的青铜方鼎、清秀的青花瓷韵、浑朴的书法、优美的国画等等。在前人积累的文化遗产和审美趣味中,可以提取精华,使之变成设计服装的灵感来源。这种方法在成功的设计中不胜枚举,例如:取材于远古题材的获奖作品“秦俑”、“青铜时代”“战魂”等。

(2)从民间艺术中寻求服装设计灵感。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艺术的珍宝,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其中的许多奥妙之处仍值得现代服装的借鉴。世界的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风俗、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节日:“泼水节”、“女儿会”、“架桥节”等,这些风俗是民众生活中深层次的文化,它既反映了物质文化特征,也反映出群体的历史传承,即精神文化特征,而往往服装装饰就是这种反映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另外,民间的手工艺品也是服饰的来源,例如:贵州的蜡染、东阳的木雕、苏州的刺绣等,其中一个造型、一个图案、一朵绣花、一组配色等都是很有特点的素材,经常给创作者以每秒的灵感,例如:第四届兄弟杯大赛中一举夺魁的金奖作品剪纸儿,该设计用羊皮和纸相结合,平面剪纸和立体剪纸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将民间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

(3)从姊妹艺术中寻求服装设计灵感。音乐、舞蹈、建筑、摄影、书法等即为姊妹艺术,它们是服装设计最主要的灵感来源。艺术中的许多语言是相通的,尤其在这些姐妹艺术中,包含着许多服装上所需要的信息。姊妹艺术与服装的流行和发展有不解之缘,服装也被称为“凝固的音乐”、“流动的建筑”、“绚丽的绘画”、“变幻的电影”等。在世界时装中心的巴黎,时装被列为第八艺术。在高级手工时装会中和著名时装设计师的作品中,借鉴多种艺术形式而设计的力作屡见不鲜。有些设计师是学建筑出身的,他们往往做得很成功,那是因为在建筑设计的学习中所培养起来的空间感知力在服装设计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建筑设计师的空间感知能力包括视觉空间判断、空间建构的空间方位设置等。这些能力是以其主体的大脑中的认知加工模式为中介的,无论是看到一种建筑物还是在设计一种建筑物之前,其头脑里就已形成了一个设想的建筑,这个表象是唯美的、合情合理的一种认知模型,当建筑师转向服装设计时,就会有意无意地以这种模式来设计服装,表现为良好的空间感知力。例如:在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伊夫·圣洛朗先后推出的西班牙艺术的、俄罗斯古典艺术的、中国古典艺术的系列服装,还有源于毕加索绘画艺术的套装,蒙德里安冷抽象艺术系列装和欧普艺术系列装等。在赫本从影的30多年里,纪梵希一直为她设计不同角色的电影服装,长期的合作,也使纪梵希不断从影视艺术里吸取灵感,用于创作。

(4)从日常生活中寻求服装设计灵感。艺术的构思源于生活。宇宙的无穷变化产生着黑夜与白天,蕴含着风雨变换,运转着四季交替,造化着江河湖海、森林草木、戈壁高原。现实社会的绚丽多姿给我们以美的享受,更给予我们以创作的来源,生活中的任何一种事物,任何一种感受都可以成为时装艺术家的创造源泉。无论是旅游观光、娱乐、观摩新潮服装或建筑,还是身边发生的事,都可以诱发设计的灵感,生活中物的形状、体积、质感、气味等都是很好的灵感来源,可以根据身边的事物诱发出新设计。比如纽扣材料,各种水产壳类色泽独特,高贵大方;坚果纽扣坚硬耐用,质感相当高雅。除此之外,生活中常见的美都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服装感受,我们在享受日常生活时,更要时刻注意点滴的美,让他们成为我们服装设计的动力与源泉。

(5)从自然生态中寻求服装设计灵感。自然生态变化万千,千姿百态,蕴含丰富的万物,如山川、悬崖、海洋、天空、动物、人物、植物等一切自然景物都是可以借鉴学习的,它们是人类服装设计灵感来源的重要途径。澳大利亚设计师琳达·达克逊就是“大自然的设计师”,对他而言,澳大利亚的灌木景观,辽阔的蓝天,泥土的丰厚的红色,灌木丛生的沙漠上的黄色和绿色,闪着耀眼光芒的石头和树木,蛋白石漂亮的灰色,白色和萤光绿,这就是他所运用的色彩灵感来源,就是他设计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不竭动力。

寻找范文篇4

“斯诺从中国空手而归。”美国众议员查尔斯·舒默说,“光说说是不行的。”查尔斯·舒默、共和党议员林赛·格莱汉姆及一些美国国会议员于9月下旬提起议案,要求将中国对美出口产品一律征收27.5%的关税——假如中国不改变人民币汇率的话。

用《亚洲华尔街日报》评论的话来说,“中国遭遇完美政治风暴。”美国大选在即加上美国就业乏力,使人民币汇率成为一个对于美国共和党和两党来说都很方便就能捡拾起来的主题。舒默议员及格莱汉姆议员发起的议案通过的可能性还很小,但人们注意到这是一个美国国会两党议员的联合提案;美国总统布什近日也开始讨论中国汇率政策的“不公平性”;七大工业国组织部长们也发表联合公报,督促“主要国家或经济体”在其外汇政策上“采取更多的灵活性”。

《亚洲华尔街日报》提请人们注意的是,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几乎一致:中国并未采取不正当手段“窃取”美国的工作机会,然而美国目前两党乐于在人民币汇率这个主题上敲打中国,“很可能将真的滑向采取行动。”

9月25日,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举行听证会,听证会名为“有关中国的产业、投资和汇率政策:对美国之影响”,其主题是中国加入WTO对美国所带来的经济与安全影响,然而人民币汇率政策成为真正的主角。议员舒默和共和党议员格莱汉姆重述了他们认为应当对中国采取行动的看法。本文作者为美国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学家,亦为本刊专栏作家,他在此次听证会上作为专家作证,证言如下。

全球经济的持续疲软正在进入一个非常危险的地带——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的多发路段。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政治周期的升温,寻找替罪羊的游戏已经开始。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挑出目标——迅速成长的中国经济。世界舆论在对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重新估值的问题上意见越来越一致。在我看来,这样做对中国、美国和整个世界经济都将是一个莫大的错误。我认为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完全错了。

指责中国的缘由差不多是这样的: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实际GDP增长连续第三年不景气,而中国经济的勃勃生机自然就显出与众不同。8月,中国的工业生产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令人瞠目的17%,出口则飙升27%,很显然,在一个其它地方一片疲弱的世界里,中国正在抢夺市场份额。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货币挂钩政策更是雪上加霜。在许多人看来,人民币币值本来就被低估。更何况挂钩的是正在贬值的美元,人民币似乎一直在增加相对于非美元货币的竞争力。假定美元继续大幅下滑——或许在今后几年里再贬20%——大多数人担心中国的竞争优势将更加突出。中国的形象就这样突然从一个充满机遇的热土变成了对美国和全球经济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竞争力的真正来源

高成本的工业化国家们早已经作出了清醒的决定,他们需要利用中国作为外包平台以提高生产效率。解除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政策将破坏这个已成为新的全球化生产模式不可或缺的供应链

如果世界经济现在是一片繁荣,中国的高速增长就会大受欢迎。遗憾的是,现在不是这种情况。在全球经济仍然低迷的时刻,市场份额成了非常稀有的商品。对竞争地位的任何威胁,加上就业缺口的问题,就可能触发充满敌意的反应。今天,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压力。中国对美国的双边贸易顺差不仅数额庞大,而且不断增加,人们普遍认为这是造成关系紧张的日趋扩大的根源。按照他们的观点,罪魁祸首是中国的货币挂钩政策。现在人民币重新调整汇率被看成是一种必要的药方。基于以下三大原因,我认为重估人民币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首先,对所谓的中国出口威胁的性质存在严重的混淆。我认为,人们已经形成了一个错误的印象,即新崛起的中国公司正在肆意抢夺全球市场份额。这真是大错而特错。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出口的真正动力是由总部设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精心制定的外购战略,而不是中国本土公司的快速成长。1994年至2003年中,中国的出口从1210亿美元增加了两倍,达到3654亿美元。“外资企业”(全球跨国公司的中国子公司以及与工业化国家公司合作的合资企业)同期在中国出口增长中足足占到65%。换言之,中国日益强劲的出口机器上贴满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标签。

这实在不能说明中国正在从世界其他地方手中攫取市场份额。它实际上更是工业化国家高成本生产商在竞争中为生存而奋斗的副作用。去年,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527亿美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这种流入不是谁强迫来的——它完全是自愿的。高成本的工业化世界作出了清醒的决定,他们需要利用中国作为外包平台以提高生产效率。解除人民币挂钩政策将破坏这个已成为新的全球化生产模式不可或缺的供应链。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受到严重打击的将正是率先到中国做外包的经济体如日本、美国和欧洲。工业化世界压中国改变其汇率机制有可能使他们自己努力的成果付诸东流。对所谓的中国出口威胁的担忧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个关键问题。强大的中国出口机器更多的归因于“我们”而不是“他们”。

支持中国货币稳定的第二个理由涉及中国的竞争实力。与普遍的看法相反,中国的竞争力并不是来自于货币币值低估。中国的竞争力主要靠劳动力成本、技术、质量控制、基础设施和对改革的毫不动摇的信念。我认为,即便中国将人民币升值10%或甚至20%——对于这种调整我既不认为将发生也不赞成——中国出口的市场份额损失将微乎其微。这里的关键在于中国的出口实力主要在组装上——其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其它地方生产的原材料和产品。相形之下,实际在中国生产的部分在出口中份额很小。根据斯坦福大学刘遵义教授及其同事的测算,中国出口的每1美元产品中,反映中国国内生产的增值部分仅有30美分。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中,国内增值部分更低——每1美元中仅占20美分。这意味着即便对人民币币值进行大幅调整,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例如,如果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20%,该研究表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格仅会上涨4%——根本不足以产生使需求回到美国货的重大转变。

对于美国而言,这个理由还有一点更加基本的因素:中国货币挂钩的是美元——这一安排自1994年以来丝毫没有改变。也就是说,美中贸易逆差从1994年的300亿美元恶化到2002年的1030亿美元,并非由于币值造成相对价格变化所致。而且,任何国家对世界经济的竞争力威胁都不应基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来作判断。重要的是要看一个国家的总体贸易情况。今年头八个月,中国的贸易顺差仅为89亿美元,比前一年低一半。与这种接衡的情形相一致的是,根据我们的测算,人民币的贸易加权值基本上与1998年以来的平均水平持平。基于这些趋势,很难断言中国的货币对全球经济构成严重影响竞争力的威胁。

再次,取消挂钩政策可能会动摇世界金融市场。应该强调,最终的结局不存在什么疑问。中国一直不断声明其对开放资本账户并最终使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的承诺。同时,中国也充分认识到这些目标实现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艰难改革。无论是资本市场的改革,还是清理银行系统的问题,都是如此。中国在这些方面已经迈出了巨大的步伐,但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我认为中国在金融改革取得更大进展之前放开汇率并开放资本账户,时机是完全不成熟的,也非常危险。如果时机不当,这种行动可能导致中国、亚洲和世界金融市场严重不稳定,从而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的危害。这是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大教训,匆匆忙忙地和出于政治目的向中国施压的人们不应该忘记这个教训。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中国在那次危机中抵制诱惑,坚持不跟随其他亚洲国家走上贬值之路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反对人民币重新估值还有其他一些考虑:对于刚刚走出通缩的中国经济,会加剧进口通缩的压力;在中国的其他资产市场上可能出现泡沫,特别是房地产行业;以及向市场投机者发出现在可以“炒”人民币的信号。此外,还需要铭记一个最显著的历史教义:像中国这样的贫穷国家如果被迫反复重估其货币,它们将永远无法逾越与富裕国家的发展鸿沟。

为什么中国竞争力成为讨论焦点

国内储蓄严重短缺意味着美国必然发生贸易逆差,如果美国不与中国开展贸易,这些赤字必然就会发生在其他国家身上。这正正代表着最值得反省的问题:华盛顿在财政上的鲁莽和毫无节制是否应该归罪于中国?

我担心,现在对中国施加压力,还有更深层的含义:不愿意为自己的经济问题承担责任,工业化世界的富裕国家正在把中国当做其复苏乏力的替罪羊。美国尤其如此,在上次衰退于2001年11月触底足足22个月之后,美国依然陷于无就业增长的复苏之中。美国政界人士对持续的就业机会丧失感到绝望,他们现在愿意相信责任在中国。所以,现在华盛顿紧紧瞄住了“中国问题”。最近美国参议员提出一项立法,根据这项立法,如果不放弃人民币挂钩汇率制,就可能对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一律征收27.5%的关税。该法案的提案人参议员舒默和格莱汉姆在此次听证会上已经发表了他们的看法。我强烈反对这一提案以及最近美国众议院采取的类似措施。我认为这些提议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构成极大的危险。

现在来看,我以为这些法案得以通过的可能性不会高于20%。但是,随着美国政治周期的升温——特别是如果美国依然陷于无就业增长的复苏之中,这种可能性将无疑会增加。对工作和收入保障的看法长期以来一直是左右美国总统大选的关键问题。这一次也不会有什么例外,特别是因为美国现在就业缺口按我的计算是二战以后最糟糕的。很重要的一点,这次国会对中国的指责不分党派。它表明了支持针对中国采取行动的广泛性。这是特别令人担心的信号,表示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保护主义措施。单就这一个理由,美国国会最近提出的反华措施的真正意义便不可小视。它们是对美国推行全球化的警告。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国会借指责中国以逃避自己在美国的难题中应承担的一份责任。美国的储蓄率低是众所周知的,而近来更加剧——2003年上半年,净国民储蓄率跌至历史低点,仅为GDP的0.7%。储蓄率近年来陡降背后的最大动因一直是政府部门(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极度恶化。政府部门的总储蓄率从2000年的约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3%的盈余变成2003年中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约4%的赤字。而且,由于华盛顿最新一轮的财政挥霍,政府赤字肯定会在今后12个月继续扩大1~1.5个百分点。如果私人部门的储蓄不出现自发和持久的复兴——而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可能的——国民储蓄只会进一步跌落。花钱成瘾,美国除了从国外进口额外储蓄以便为经济增长供资,别无选择。而庞大的经常项目和贸易逆差是美国获得资本的惟一办法。

中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成为争论的焦点。诚然,美国现在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最高——2002年高达1030亿美元,而且2003年可能还会超过这个数字。但不要忘记,国内储蓄严重短缺意味着美国必然发生贸易逆差,不管是对谁,除非美国准备巨幅减少国内消费。如果美国不与中国开展贸易,这些赤字必然就会发生在其他国家身上——加拿大、墨西哥、其他拉美经济体、日本、亚洲其他地方,或甚至可能是欧洲。对我来说,这正代表着最值得反省的问题:华盛顿在财政上的鲁莽和毫无节制是否应该归罪于中国?

美国指责主要是中国造成了其庞大的和不断增加的贸易逆差,这种指责既是危险的,也是错误的。如果美国希望减小贸易逆差,它必须解决自身更根本性的问题,即迅速蒸发的国民储蓄率。否则,美国的贸易逆差就可能会成为常规,而非例外,而且,对华贸易带来的优质廉价选择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实际上,这正是经济学的主要原理之一比较优势理论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通过从中国进口,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加强。如果我们的贸易逆差转移到别的地方,而这是缺乏储蓄的美国经济所必然要发生的,将只会造成购买力方面的减少。对中国增加关税将提高许多美国公司的业务成本。例如,美国营业收入最高的公司沃尔玛(Wal-Mart)据称从中国采购约150亿美元的产品。如果舒默议员提出的法案得以实施,沃尔玛将受到税负增加40亿美元的打击。结果只能使美国的股东和消费者受害。

中国还以其他方式帮助美国的经济。特别是在为美国经常项目的赤字提供资金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2年,中国购买美国长期证券净额高达600亿美元,2003年迄今,购买的力度更大。由于其需求的大部分为美国国债,因此中国无疑在保持美国低利率并进而支持美国经济复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人民币向上调整,中国累积货币储备就会放缓,而且其对美元资产的需求会因此萎缩。这样可能导致美国长期利率重新上扬,从而危及美国经济复苏的一大支柱。

汇价干预者日本

为了防止因市场造成日元走强,日本当局今年迄今已投入了创纪录的800亿美元进行正式的货币干预。与坚定致力于改革的中国不同,在日本,改革与汇率之间存在非常明确的取舍关系

我还对于日本一年多以来一直抨击中国感到担忧。日本的高级官员指责中国出口通缩并使日本的劳动力市场出现“空心化”。这真是错得不能再错了。

优质廉价的中国进口商品为饱经磨难的日本消费者带来了购买力的意外收获,与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日本的出口机器为世界带来的益处完全相同。如果你需要一个币值被低估的例子,研究一下日本经济复兴时期日元的轨迹;70年代,日元兑美元汇率平均约为300比1,80年代约为220比1——大大低于现在的110到115的区间。日本批评中国仿效自己发展模式的核心策略让人觉得虚伪。压中国重新估值其货币很难为日本改革无能或无心改革开脱责任。

此外,当我穿梭于中国的新兴工业化“经济特区”的时候,到处看到日本最成功公司在中国办的子公司,这一现象不断地触动我。实际上,我很难找出还没有大举进军中国的日本大制造商。没有人强迫日本的企业界把生产转移到中国来。这是竞争力下降、成本高昂的日本生产商在日益开放的全球经济中努力维持其市场份额而作出的理性选择。(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多年来我不断往返于北京和东京——这种机会最近美国财长斯诺也体验了——这使我对亚洲也了解良多。我只希望斯诺财长能够体会到这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巨大反差。泡沫破裂后的日本经济差不多在近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1992年至2002年,实际GDP增长率平均仅为1.1%;同期中国的实际GDP增长平均约为10%。但是,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按照2001年的市场汇率计算,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仍然大约是中国的40倍(如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约为中国的6.5倍)。尽管生活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亚洲经济实力的转换却是不可置疑的。中国对改革和结构调整依然毫不动摇。相反,日本把惰性的概念发挥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如果因为政治的原因对一个在重新塑造世界中正发挥最大作用的经济体反而打击最狠,这就很可悲了。但现在随着有关全球化的政治问题开始发挥作用,恰好有这种危险。

在人们指责中国人为压低币值的同时,日本却长期谱写着干预和操纵汇价的篇章。为了防止因市场造成日元走强,日本当局今年迄今已投入了创纪录的800亿美元进行正式的货币干预。只要美国和国际社会容忍这种大规模的干预,日本改革很可能就会失去动力。与坚定致力于改革的中国不同,在日本,改革与汇率之间存在非常明确的取舍关系。我清楚记得1995年春,日元/美元汇率升至80日元比1美元的时候,日本企业界一片恐慌。日本人当时认识到要应对超强货币的问题,惟一的办法是进行彻底的改革,并准备实施这样的改革措施。但最终,在接下来的三年左右的时间里,世界退缩了,听任日元贬值约45%。而日本对改革连一根手指头也没有动过。

美国的政界人士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有关当局应当汲取这一教训,因为这些政界人士和有关当局忽视了日本的过失,而把焦点对准中国。日本提出的理由是,其经济十分疲弱,无法承受强势货币。但是,如果操纵货币的行为阻碍了日本在改革方面早就该取得的进展,那么就完全有理由质疑这种做法是否明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操纵汇率的国家显然会把其他国家作为形成平衡的因素。从美国的角度看,这意味着日本当局事实上是在阻挠美元贬值,而美元贬值本应是经常性项目重大调整的副作用。从欧洲的角度看,日本操纵货币很可能会把美元调整所产生的相当一部分压力转嫁给欧元。

所幸的是,有理由相信世人现已认识到应当把日本作为重新形成全球平衡的因素。在近期结束的七大工业国迪拜会议上,增加汇率灵活性的呼吁向日本发出一个明白无误的信号:世人已不能再容忍一个发达大国大规模干预货币的行为。由于经济趋稳,因而日本当局放弃这一做法后仍有一些回旋的余地,至少目前是这样。其结果是,日元已突破115日元兑1美元的大关,美国经常性项目调整所产生的重负很有可能更均匀地分摊到全球的经济中。这对全球重新形成平衡是一个利好消息——当然,条件是日本要坚持下去,而不要很快就再次采取其长期以来干预货币的做法。但是,适用于日本(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东西,并不适用于中国,因为中国仍然是一个很贫穷的国家。我在前面已经强调过,中国向灵活货币体制的转变,必须在经济方面和金融方面有利于其自身的稳定。日本很富有,足以承受由市场决定汇率的结果,中国则不行——至少目前不行。

全球化的政治策略

在经济遇到困难的时期,政治家们总是要寻找一个替罪羊。然而,这种出于政治目的的攻讦,说明失衡的世界目前面临着更深层次的宏观问题

经济疲软和政治考虑有时会使盟友同床异梦。目前似乎就是这种情况。在美国,政治气氛越来越强烈,人人都在关注美国经济无就业复苏的种种压力。这样一来,就必须在一种完全不同的环境下实施全球化的政治策略。在地缘政治的论战中,中国现已成为当今的争议焦点,这说明了政治和经济周期之间的相互影响往往是很大的。

在经济遇到困难的时期,政治家们总是要寻找一个替罪羊。这是掀起声讨中国浪潮的真正原因所在。这与经济并没有什么关系,一切都与这种归罪于他人的游戏有关。然而,这种出于政治目的的攻讦,说明失衡的世界目前面临着更深层次的宏观问题。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惟一的增长动力,但却遇到了现代历史上最大的经常性项目赤字。这不仅表明缺少储蓄的美国经济存在着内在的缺陷,而且还表明世界上其他地区十分缺少独立的国内需求增长。美国在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自己却在贸易逆差、预算赤字、储蓄不足和债台高筑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这对美国和世界上其他地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结果。这说明全球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令人不安的和危险的压力。

就像茶壶中的蒸汽一样,这些压力最终需要释放出来。我认为,可采取基本介于经济上对美国经常性项目进行调整和政治上的贸易摩擦及保护主义这两种极端做法之间的一些举措。七大工业国货币政策最近的变化是从经济上解决世界不平衡状况的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然而,由于美国经济无就业复苏与总统大选周期的相互影响,人们很可能不再把希望寄托在经济举措上,而把希望寄托在政治举措上。目前,采用政治解决的可能性并不太。但风险在于这种可能性会增大。

不幸的是,美国和日本对中国的张牙舞爪并不是世界上贸易摩擦加剧的惟一例子。最近还有两个例子让人隐约感到保护主义盛行于世的日子已为期不远。第一个例子是世界贸易组织坎昆部长级会议出现谈判破裂。在农业补贴、投资及竞争规则和金融市场透明度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上,富国和穷国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世界贸易组织此次会议的失败,不禁让人们联想到1999年在西雅图受到的重创,同时也使人们对2004年贸易自由化多哈回合谈判能否顺利完成深表怀疑。

第二是欧洲的领导人也加入了这场争论,其目的在于保护本国长期疲软的经济。他们担心美元进一步贬值会使欧元不堪重负。这种担忧体现在对实行固定汇率的亚洲国家的指责上,他们认为固定汇率使这些国家避免了美元调整所产生的影响。最近在意大利斯特雷扎举行的欧洲财长会议上这种情绪达到了顶点,而在近期结束的七大工业国迪拜会议上所提出的较为正式抗议中似乎也带有这种情绪。

寻找范文篇5

一、菩萨心肠看优点。

有一句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作为有独立人格的学生,当然也不例外,有的学生优点明显,人人都可以看见;有的学生缺点十分明显,还经常犯错,常给班主任添麻烦,所以做班主任工作就需要班主任有一颗非常宽容的心——一颗像唐僧一样拥有大爱的菩萨心,用欣赏发现他们的小优点,用关爱忘记他们的大缺点,用智慧培育他们的好习惯,时刻激励学生奋勇向前。

1、班主任要从不同的角度辨证地去看学生的优点。

以分数看待学生,评价学生是班级管理的惯性,也是班主任工作的误区,但更多时候我们要从学生的身体,思想,兴趣等不同的角度多元地看学生的优点。比如我班的A同学成绩很差,上课不爱听讲,作业也不爱做,考试总考不好,学习很吃力,家长很着急,同学们也瞧不起他。但我仔细的观察后发觉他是个很善良的孩子,很孝顺父母,个子也长得很大,也很爱干家务活,我想他在学习上也许不是个出众的孩子,但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对家庭负责的人,一个让社会放心的人。我把这样的看法与家长交流,在同学间评说,让大家认同我的看法,评他为我班的“好孩子”,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用长处催化短处,促进转化,从而增强了该生的学习劲头和信心,呈现良性发展的好势头。

2、班主任要从人的终身发展的角度去看学生的优点。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浪子回头金不换。”任何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而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曲折过程。学生的成长也一样,要经历一个初级到高级、不明理到明理的过程。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就要将眼光放远,不以成绩高低论好坏,更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略其品德和心理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对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存在较多问题的学生,在帮助他们成长的时候要多一些耐心和宽容。我班B同学,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好斗、脾气暴躁、不讲卫生、说谎、偷东西……很多老师都说这个孩子没法学好了,提起来就叹气,家长也想放弃。孩子这么点小,在他还不明白事理的时候,大家就要放弃他,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正的。经过细心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会拖地,拖起地来又快又干净,后来我告诉他想要打架的时候就转移注意力去拖地,并有意识地安排他担任劳动委员,还评他为我班的“拖地将军”。长久以来,该生浓厚于当好班干部的兴趣,坏习惯转嫁到树立良好的形象上。于是,我把他工作的出色表现告诉了家长,并在班上开了一次表彰会,相信这个学生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火眼金睛找优点。

关注、关心学生,仅仅从他们已经呈现的优点入手去激励和促进学生,这是不够的。作为班主任还需要勤动脑多学习做有心人,主动地寻找和发现他们身上隐藏的优点,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样找优点。

1、在学生的错误行为中找优点。

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并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积极发掘学生的优点,尝试用长处弥补短处,使每个人都能发挥专长。有些学生性格倔强,固执己见,但他有主见;有的学生做事拖拉,但细致;有学生冲动好斗,但正义感很强……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短中见长,善用其短。C同学爱挑同学的毛病,经常告状,我选他当班级卫生监督员;D同学某生下课爱疯逗追跑,安排他参加运动队;E同学某生喜欢大声喧哗,培养他做班级读报员……苏格拉底说得好:“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他发光。”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潜能,要像保护幼苗一样保护学生的上进心。

2、在学生的必然行为中找偶然的进步。

孩子的优秀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缺点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当一个孩子一贯的某个缺点突然有一天有了改变,班主任要及时捕捉到,把握住,运用好。例如F同学一贯不爱劳动,偷懒,怕脏怕累,但偶然有一次主动地打扫教室,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这对他来讲,是一个极可贵的但很微弱的进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及时全班表扬、奖励,并告知了家长。在这一系列正面方法的鼓励下,这种微弱而闪光的优点,最终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3、在学生的平凡行为中找非凡的才能。

教育不是让每一个孩子适应我们的标准,而是根据每一个孩子制订适应他们自己的教育标准。一些孩子看起来普通、平凡。班主任就要帮他们找到自己的优点,充分发展他们的强势智慧,并有意识突出和夸大优点。如,上课范读课文,声音美但非常小,老师绝口不提声音小的不足,却赞不绝口地夸:“声音真动听,音质真美,像某某歌星一样。”再如,下课主动捡起地上的纸片,“知道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吗?这是一种热爱班级的行为,非常值得大家学习!”教师要善于在平凡的行为中挖掘、凸现学生的才能,点亮孩子平凡的人生。

三、小题大做用优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人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外,最重要的需求就是被尊重,被赞赏,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同学的欣赏和老师的肯定。要想让学生稍纵极逝的闪光点,变成大优点,养成好习惯,需要班主任有策略地用他们的优点,赏优点,激励学生使之健康成长。

1、小题大做用优点,让学生热爱班级。

从“小题”培养孩子们的勤劳。“小题”就是做小事,帮小忙。给班级领粉笔,给同学带口信,帮同学做清洁等都是为班级做小事。帮老师拿本子,陪老师家访,替老师管清洁,做家长会接待员等都是为替老师帮小忙。凡是能让孩子们做的事都尝试让他们做,尽可能不让老师包办代替,让孩子们习惯替他人服务,感受劳动的快乐和光荣。从“大做”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大做”就是大力表扬经常宣传。学生做了力所能及的事以后,班主任要借助一切平台表扬和宣传他们,而且要夸大表扬经常宣传:班会课,家长会,黑板报,表扬稿,感谢信,甚至是平时地交流和聊天,一言一行都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赞美,要让孩子在接受老师的诚意中,升华起一股自信和骄傲:“我就是最棒的,不信,去问我们老师!”学生找到了提高自己的精神支柱,找回了自信,敞开了心扉,调整好了学习心态,就会用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由此自然形成的学生个体自信与班级和谐,构筑成一种蒸蒸日上的班级氛围。

2、开展小型班级活动,让学生热爱生活。

班级活动能陶冶孩子的情操,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我设定每周半小时的班级特色活动“小”“精”“趣”,成为孩子的最爱。同学们全员参与进行着丰富多彩小型竞赛:跑步、掰手腕、竞走、跳远、跳绳……小表演:唱一支歌、跳一段舞、讲一个笑话、背一首古诗……小展示:播一段新闻、主持一个节目、画一幅画……还有一些孩子们自创的活动:左手拍球、快速穿衣、超级记忆等。热烈的掌声,诚挚的夸奖,醒目的奖状,精美的表扬卡,书写着孩子的优秀,鼓舞着孩子的士气,振奋着孩子的精神,不断促使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

寻找范文篇6

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争论,执政者既不能围追堵截,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当在喧嚣中,重新寻找改革的共识。和谐社会的提出,就是执政党在深刻反思中国改革历程之后,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为中国改革重新确立的正确方向。和谐社会本身不是一言堂,也不是各自为政,和谐社会是在充分满足公众知情权和表达权的基础上,重新明确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并且按照民主的原则制定具体的行动指南。当前的争论表现为三个层次:一种是制度层次的争论。各项法规的出台,总是会在社会上引起激烈的讨论。因为法律的制定,从性质上来说就是利益的再调整。解决这类争论的办法是,在宪法既定的框架内,按照民主原则,通过投票表决,集中各方面的意见,从而形成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另一种是技术层次的争论。面对政府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不同的人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提出不同的意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非常简单,那就是按照行政决策程序,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并且将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价值层次的争论。这类争论比较复杂,它涉及到中国改革的方向问题,中国的国体和政体问题,甚至还涉及到执政党的法律地位问题。

如果说前两个层次的争论都属于器物层次的争论或者利益方面的争论,那么,价值层次的争论则是一种典型的意识形态争论。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不争论”,只是针对这一层次的讨论而言,而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谁都不能否认,随着中国改革的日渐深入,利益群体不断分化,器物层次的争论必然会上升到价值层次的争论,必然会触及到中国改革的方向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回避矛盾,或者,采取打压的方式,限制公民的讨论,那么只会积压问题、激化矛盾,最终产生更大的动荡。当前,无论是新闻界还是学术界的一些人,在进行价值层次思考的时候,仍然心有余悸,他们害怕触及言论的底线,给自身带来伤害。其实,如果缺乏意识形态的共识,那么,关于器物层次的讨论将会更加混乱,有关制度或者宏观决策的争论,甚至会影响到中国改革的整体方向,使中国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改革成本。少数决策者没有看到中国社会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他们仍然以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决策手段来控制和管理社会舆论,并且希望通过高压政策,营造歌舞升平的假象。个别理论工作者缺乏直面真理的勇气,他们一方面希望表达自己的学术主张,而另一方面又唯唯诺诺,害怕因公开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而承担政治责任或者法律责任。在现代民主国家,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理论工作者只要坚持民主主义和科学主义,遵守宪法,就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应该受到政治批判。

在任何国家,宪法都是公民的共同契约。宪法条款中包含着公民的基本价值判断,是最高层次的共识。遵守宪法,萁实就是遵守公民业已形成的普遍共识。中国的改革过程,就是在宪法基础上,不断完善制度,约束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实现公民权利回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宪法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逐渐地加以改变。从1982年至今,中国已经进行了四次宪法修改,每一次宪法修改,都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而宪法修改的结果是,在价值层次上重新凝聚了共识。现在人们关心的是,修改后的宪法内部是否和谐,宪法是否真正体现了公民的普遍愿望,是否找到了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有效途径。

首先,我国宪法的修改,在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与时俱进,确立了各项工作的基本方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巩固政治基础的战略性决策。但是,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背后,却是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利益群体。少数特殊利益群体已经成为阻挠改革的绊脚石,他们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利益转化为国家的法律,在合法的外衣下,不断地谋求本部门或者本团体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平等博弈的机制,或者,没有通过制定法律,限制特殊利益群体将国家利益部门化或者小团体化的行为,那么,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背后,就可能隐藏着各种贪污腐败行为,整个社会的矛盾也会不断地被掩盖起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意识形态的争论,最终仍然会演变成为制度层面或者技术层面的争论。如果把宪法的争论定义为意识形态的争论,并且拒绝公开讨论,那么,立法机关就不可能制定严格的法律制度,行政机关也不可能通过科学的决策,限制既得利益者损公肥私的行为。中国共产党在重新确立自己的执政基础之后,必须学会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依法执政,排除少数利益集团的干扰,通过民主讨论,制定科学的法律制度,并且监督政府严格依法办事,从而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执政方针落到实处。宪法不仅仅是一面旗帜,而且是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行动指南。从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来看,宪法为了确保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害,确立了司法审查制度、控制权力制度、公民权利制度、公民权利救济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严防特殊利益群体通过法律规则限制或者剥夺公民宪法上的权利,背离宪法所确立的基本价值目标,将国家引入到专制主义或者军国主义的道路。

所以,关于宪法的讨论,不仅能厘清中国当前许多复杂的社会关系,发现问题的焦点所在,从而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制度和办法,而且能够拨开思想上的迷雾,廓清各种错误认识,防止少数人利用宪法颠覆政权,或者挥舞宪法大棒,剥夺人权。2002年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颁布20周年座谈会上,意味深长地指出,全党各级干部一定要学会在宪法的框架内依法执政。总书记讲话的目的就是告诫少数党政领导干部,不要把宪法上的执政权看作是特权,利用宪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应该严格依照宪法办事,尊重和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其次,我国宪法的修改,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历史性突破,所有制改革使得中国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但是,公有制与个体民营经济的发展之间确实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对公有制都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公有制是中国宪法的经济基础,也是中国政权结构的基石。中国的劳动关系、分配关系、教育关系、财政体系乃至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体系都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自然资源的国家所有,使得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承担着特殊的责任。国有企业的存在,为中国国公共财政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而现行的一系列关于社会收入分配和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都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是。如果生产关系中的所有制形态发生了变化,而其他的制度却没有及时跟进,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呈现出制度紊乱现象,因制度的不和谐所产生的矛盾将会大量增加。中国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解决宪法内部的和谐问题,不是重走老路,奉行单一的国家所有制,而是要积极探索制定在不同所有制体制下,调整劳动关系、分配关系,乃至其他一系列社会关系的法律制度制度。如果不尽快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不同所有制形态需要的劳动制度,如果不尽快改革我国的分配体系,如果在资源的配置上,没有科学区分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那么,中国改革的结果是,改变了所有制,同时也动摇了执政党的执政基础。中央提出加大收入分配体系的改革,就是为了应时展的要求,探索制定在多种所有制条件下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在制度的变迁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宪法的存在,必须防止既得利益者将不合理的分配体系合法化。所以,有关分配制度的改革乃至其他一系列的改革,都必须提交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的原则,广纳善言,民主决策。如果我们把制度层面的改革与意识形态的讨论割裂开来,或者,试图通过单兵突进,实现改革的目的,那么改革只能会激化矛盾,而不可能形成共识。任何脱离宪法的制度调整,都是缘木求鱼,不可能达到改革的目的。

第三,我国宪法的修改,郑重地写明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为中国未来的发展高高地竖起了指示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规模侵犯公民人身和财产权利的恰恰是公权力机关。在现代民主国家,为了防止国家权力机关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权力约束机制,从限制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膨胀,到制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程序规则;从建立司法救济规则,到控制司法机关的公权力,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宪法在充分吸取各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保护人权的司法制度和行政救济程序。但现在看来,司法效率不高、司法不公现象恰恰成为损害公民权利的最大盲区。要想从根本上克服这些问题,必须建立一套司法机关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制约机制。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颁布,为人大常委会监督司法机关提供了法律依据。今后地方人大常委会可以监督司法机关的审判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对司法机关颁布的司法解释进行,法律审查,确保司法机关坚守正义防线,切实保护公民的人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监督国家权力机关心存疑虑,以为对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就是颠覆政权。其实不然,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行为,不仅是公民的权利,而且是公民的义务。只有随时随地监督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公民的权利才不会受到损害。爱护这个国家是无条件,但正因为爱这个国家,所以才经常性地对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防止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损害国家和公民的利益。寻求和谐社会的最大共识,就是要在思考制度层面问题的时候,自觉地运用宪法标准,来衡量各项法律制度的对错;在讨论技术层面问题的时候,自觉地按照宪法的规定,来判断政府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科学与否。如果没有宪法这个共识,那么,一切讨论都无从谈起。在讨论的过程中,人们会深化对宪法的认识,从而凝聚共识。如果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我们重新确立价值目标,修改宪法,那么,我们应当在执政党的领导下,通过理性的讨论,重新制定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共同契约。

寻找范文篇7

新殖民主义荼毒下亚洲

二次大战后亚洲前殖民地的“独立”,其中绝大部分并不真实。因为今日的亚洲“国家”,许许多多都是过去西方殖民地主义直接的产物。如果亚洲不曾被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入过,亚洲人民所建造的国家,肯定和今天的国家在性质和形式上完全不同。亚洲的贫困之再生产,基本上是这历史上新旧殖民主义本身所再生产的,新旧殖民主义,对于亚洲前资本主义的社会构造往往不是加以现代资本主义的改造,而是依据殖民主义的利益,时而和传统的社会构造体相温存,巧加利用;时而竟加以固定化。今日广泛存在于亚洲的半封建甚至封建的殖民时代大庄园制度和其他的落后而残酷的生产关系,便是显著的例子。契约栽培、保税加工特区和企业农庄等巧妙的手段,是今日外国和本地殖民地统治阶级,超越了国境的限制,经由其“国际的结合”而完成的。

透过国际借款、援助计划、合作计划、引进外资以求“发展”的过程,在亚洲地区几乎毫无例外地是以压制人民自觉选择和参与;以强权的暴力抑压人民在这被迫的“发展”计划中遭受损害所引起的反抗的过程。“绿色革命”的技术改革过程,由于没有和农民充分沟通、讨论而强加于人,从而产生巨大的损害。在生产性比较落后,无法吸收“绿色革命”技术改革的偏远山区的稻作农民,因无法生产廉价的稻米,而被迫从市场原理中剥离,陷入更严重的饥饿与贫困。马来西亚的稻作农民和橡胶农民的遭遇就是例子。

急于透过资本主义改造而追求发展的亚洲,由于殖民主义掠夺机制残存,不但没有创造出均质的、主动积极的工人和农民,反而从工人和农民的分离解体中产生更多的贫民。统治者利用亚洲复杂的文化、人种、宗教和语言的矛盾,使这些穷困的人民互相对立,互相敌视。穷人歧视穷人,穷人敌视穷人。亚洲新殖民主义的资本主义累积过程所大量产生的贫困,因贫困人民间的矛盾而掩蔽了贫困本身的剧烈痛苦。

许多亚洲自觉的政治经济学家认识到:这亚洲贫困的再生产进程,同时也是富有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繁荣富裕的再生产进程。北方的先进国家固然也有贫富阶级的分化,但透过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从广泛第三世界吸收的财富,使先进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镇静化和缓和化,是不争的事实。对大多数的亚洲社会,由于殖民体制的残留,使得工业部门的现代工人阶级、自营农民阶层、城市白领阶层的产生受到扭曲,而使贫困更为尖锐和严重,从而在亚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强化了由西方支持的、“政府”的权威主义的个人,使亚洲各地人民的民主、人权和自由,遭到严重损害。在过去40年冷战的时代亚洲法西斯军事政权,以反共国家安全之名,以经济快速成长为饵,进行对于亚洲人民长期独裁、腐败的支配。另外,还透过军援、贷款、合作开发……向亚洲大地渗透新殖民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使亚洲国家在输出市场、资本、技术、半成品……方面,无可自拔地依赖外国资本。先进国繁荣富裕过程,成了亚洲第三世界贫困停滞的过程;先进国“民主”、“自由”的过程,也和贫困国家专制、戒严反共法、国安法结成密切的关系。

大陆知识分子的变貌

亚洲的故事,其实就是广泛第三世界的故事。

以这样的故事为背景重新认识、评价和批判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观点,不但是40年极端反共、极端受到冷战学术和价值所支配的台湾所没有的观点,在改革开放之后,似乎越来越多的大陆知识分子也不可思议地失去了这样的视角。80年代以后,大陆上越来越多的人到美国、欧洲和日本留学;越来越多的大陆知识分子组织到各种国际性“基金会”和“人员交流计划”。西方正以高额之汇率差距和低廉的费用,吸引大量的大陆知识分子进行高效率的、精密的洗脑。和60、70年代以来的台湾一样,大陆知识分子到西方加工,塑造成一批又一批买办精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Compradorelitebourgeoisintellectuals),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缺少深度理解却满心向往和推崇;对资本主义发展以前的和新的殖民主义,对第三世界进行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意识形态的支配的事实,斥为共产主义政治宣传;对1949年中国革命以来的一切全盘否定;甚至对自己民族四千年来文化一概给予负面的评价。在他们的思维中,完全缺乏在“发展--落后”问题上的全球的观点。对于他们而言,中国大陆的“落后”,缘于民族的素质,缘于中国文化的这样和那样的缺陷,当然尤其缘于共产党的专制、独裁和“锁国政策”。一样是中国人,台湾、香港和新加坡能取得令人艳羡的高度成长,而中国大陆之所以不能者,就成了这种逻辑的证明。开放改革以后,即使从海外看来,却能生动地感觉到中国大陆因市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摸索,相应于社会生产关系上的巨大改变,而产生了思想上的“两条路线”的分化。“河殇”系列以国家体制派意识形态宣传的方式推出,在大陆全国范围内引起激烈的震动和争论,更是形象地表现了这个思潮上的分化。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何新以“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在《人民日报》用巨大篇幅刊出,就尤其值得注目。

地球规模的观点

何新的文章,据说是一次和日本经济学家、中国事务评论家矢吹晋对谈纪录发展起来的。因此,他当然和一般结构、逻辑严密的学术论文,有本质和形式上的不同,尽管何新在关于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与问题上所作广泛的谈论中,有不少地方还可以更周密、更深入,更构造性地展开,然而,由于这是一次广泛对谈的纪录,因而读者所广泛注意的,是何新所提出来的论述的总的观点的角度。和大陆、海外一般比较西化的、持“不同政见”知识分子相比较,何新,作为第三世界中充满机会与问题的苦恼的大国--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于世界和中国大势,有下列值得注意的、突出的观点:

一、全球性的、结构性的观点

许多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论所影响的第三世界知识分子,深信世界的发展有无限的前途,他们对于资本主义在地球上继续开发与发展,即新技术、商品,物质和市场持续的开发和扩大,抱持着乐观主义的态度。但何新看到在地球资源有先天极限的世界,看到以对于人和自然的剥削以满足利润的无穷嗜欲的资本主义的最终极限性。何新看到在霸权主义、超国界的独占资本主义和新旧殖民主义支配下在世界经济秩序和体制中长期、不断增大的不公平;看到世界范围内贫困在不断地扩大再生产;看到在资本主义的高度国际化条件下,贫困向古老的第三世界广泛的人民生活中“移转”。

何新也把一个社会的发展与不发展,突破了在一国之内的框架上思考的方式,而提到世界资本主义机制框架上,找到参照思考的角度。何新指出十六七世纪以来以残酷的殖民主义掠夺与当前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重大关联性,指出在目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机制中,富国以资本的剩余和巨额贷款的累计利息,维持和扩大富裕国家与贫困国家的差距。何新指出贫国之贫,除了发展政策的错误,还缘于当前已发展国家阻止贫困国家的发展。关于后者,何新仅仅以富国的保护主义限制穷国举国债搞资本主义工业化所生产的轻工业产品,造成加工出口以汇还债和累积的计划破灭……但何新没有指出,富裕国家和贫困国家的“精英资产阶级”互相联手,为了他们的私利,阻碍贫困国社会的构造性改革,继续维持贫困、落后的现状,以贫困、依赖、压迫的扩大化和长期化,维持国内外支配阶级的最大限度利益。

二、第三世界的观点

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无疑地有它的世界规模的、全球结构性的观点。何新的全球性观点,当然与之有别。何新采取了世界资本主义体制中边陲国家--“依赖的、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观点。所以他看到国际贷款、跨国企业对落后国家造成制度性的贫困所起的影响;他也看到贫困的世界政治经济学(globalpoliticaleconomy)上的意义;看到先进国家对贫困国家力争发展过程致命的掣肘。

第三世界的角度

这些观点,历史地看来,早在50年代末就在吃尽苦头的第三世界中,以依赖理论、世界体系论和世界政治经济学的论述展开,且有相当丰富的累积。事实上,中国大陆也早已有同样的思想,并在自己艰苦和充满波折的发展道路上付诸实践。1949年的革命,使中国克服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副外部和内部的枷锁,断裂了第三世界至今引以为苦的外来殖民主义与内部买办主义、封建主义勾结所造成的锁链,从而坚定地在帝国主义长期、紧密的封锁下探索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和经济独立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颠踬、错误和失败,也取得了极为难能的成就。自居于第三世界,坚称反霸而不称霸,对更贫困的国家给予最无私的援助,这犹是中国昨日的生活和信念。远的不说,我手头上就有1982年第14号《红旗》杂志上当时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所长李琮山文章:《关于未开发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就很有这样的视角。然而,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更尤其在猬居西方社会的中国“民主知识分子”之间,早已失去了这样的视野。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只看见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文明和开化,对于世界的政治经济,只有横向的视野,去看表面的高低,却没有纵向的观点看到富裕--贫困、发展--不发展过程之历史性展开。在录像影集《河殇》中,甚至嗟怨中国文明的限制性,使中国没有在郑和的航海事业上发展成从贸易而向外殖民,以收夺南洋民族走向帝国主义!而这样的世界观,竟而曾经一时成为中共官方的世界观,令人震惊。因此,这一次《人民日报》不惜以显著而巨大的版面,全文刊登何新的这篇文章,是否意味着中共在“六·四”事件以后权力体制方面的思想有一个转折,就无法判定了。然而,从《河殇》到何新《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的转折,难道不也在说明中国大陆自70年代末以来的经济改革理论的不足吗?

总的说来,何新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看法,基本上没有超出战后以第三世界为中心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派的世界政治经济理论的范围。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西化派、买办化“智囊”统治了10年后的中国,以官方立场和地位出现何新的这篇文章,就不能不令人瞠目凝神了。

何新也以相当大的篇幅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苏东波”风潮之后;当全世界资产阶级媒体齐声讴歌“资本主义历史性的胜利”的时候,何新的发言是引人兴味的。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绩

何新当然谈到中国社会主义的优点。但具体而言,何新在这方面恰恰不是说过了、说大了,而是说少了,颇为自制。1987年,世界银行对1965到1985年的中国大陆和印度的经济,做了比较。在这一段时间,大陆国内生产毛额的成长率比印度多40%。从1980到1985年,大陆国内生产毛额的成长率每年为8.9%,印度为5.2%。80年代初,中国大陆每单位粮食收成高印度一倍;1979年,大陆每公顷米、麦、玉米的产量是印度的一倍或一倍多。1985年,中国大陆的平均年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人均热量摄取量,仅次于日本、台湾和韩国。十亿人口的中国,这样的成绩,相形于广大第三世界长期、慢性、严重的贫困和发展不足,即使是对中共最苛评的经济学家,都不能不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取得了无法否认的成绩。比起其他采取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忽视农村福祉、追求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化,对外国资本与技术高度从属化,坚持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而完全牺牲独立自主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的其他落后国家,中国大陆围绕着她的广大农村,广泛动员长期贫困无助的农民,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坚持自力更生、平均分配的发展,显出独特的风格与成效,而广受赞扬。而即使有过1958年的“三面红旗”、“”;1966年的“”那样重大的起落和转折,到70年代末,中共还是取得了这些不平凡的成绩(M.Selden,1990):消灭了以财产为基础的不平等,在城乡内部缩小了不平等;快速而巨额地增加累积和投资,使工业显著发展,打下了重工业发展的技术和总体经济的基础;消灭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现代贸易、工业、金融和财政的支配,农业生产率初步超过了人口增长率;工人阶级获至实质和精神上的解放,收入、社会地位及福利有巨大增长。

集中与放权的循环与矛盾

这些快速累积和生活改善,尤其在帝国主义重兵包围,与市场隔绝中,在独立自主的条件下取得的成长,毫无疑问,是在一个对广泛翻身贫民有高度道德威信(至少在1976年以前)的党、魅力领袖和社会主义理想(vision)的条件下,以“动员性的集体主义”(mobilizatonalcollectivism),以赤裸的人海劳动所完成。在广泛第三世界发展道路的绝望性背景下,自有悲壮、宏伟的评价,是不容抹杀的。然而,正如何新指出,优点的延长部分往往成为缺点。何新指出了社会主义体制的高度集中性,产生了“国家权力的盲目扩张”,把一切管得太紧、统得太死,也从而产生了官僚主义和腐败;而一旦最高层决策错误,容易造成大患。

事实上,从1949年以来的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史看来,“高度集中”并不是常态。具体说,一部大陆经济计划和政策发展史,是不断地重复“集中--放权”的循环。而在管理、计划、分配权的下放时期,有时同样也产生和集中主义时期一样的经济结构重大失调的问题。“一五”计划(1953-1957年)受到无法避免的苏联模式的影响,搞高度集中计划,甚至放弃了中共在1949年之前长期、丰富的农村经验,急切地搞强迫性合作化。结果工业积累固然陡增,农村贫困情况没有太显著改善。“”(1958-1960年)搞放权、鼓动群众参与、大办公社和炼钢,结果因分权过滥,基建膨胀,本位主义和过度平均主义的发展,使生产积极性最终下降,甚至在部分地区产生饥馑,但为日后农村工业化打下可贵基础。1961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很像1988年以后的“治理整顿”和1978、1984年的农村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对于“”时期的放权,这时又搞集中、上收和调整(不当的下放企业之裁、停、并、转),发展小规模私有和“一自一包”。1966年“”爆发,又恢复“”时期的“鼓动人民参与,大幅放权”,并且在准备世界性战争,发展内陆的、大地区独立作战、自主的工业和经济体系遂又产生地方发展和权力的过分膨胀。1976到1978年的“洋跃进”,基本上沿“”的躁进发展,却同时大量引进外资。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前半,基本上是经营和权力的下放(所谓“放权改革”),至1987年,空前的本位主义,“过热”发展,基建膨胀,超发工资,奖金和集体消费膨胀,形成严重的经济危机。1988年后又搞收缩、调整、上收。但旋即受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冲击,在中国沿海地区刮起大规模“建设”,调整的计划停顿,经济进一步失调,基建过度膨胀、资基相对短缺,需求却因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进一步的膨胀,物价陡升,而官僚体制则进一步肥大化和腐败化。至北戴河会议,又搞集中、调整、裁并。

用最概括的话说,大陆经济政策一旦往上收,往上集中,企业就受到层层紧严的制约,地方的、个性特性的企业管理和计划就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下降,官僚主义膨胀,“统得过死”,造成生产力和产量下滑,经济失调。但是工业高度累积的达成也往往在这个时期。而经济政策在往下放权的时候,由于放的末端不是个别企业负责人而是地方政府,基本上无法解决经营下放、放权的原始目标:增加自主性、增加效率,结果还是发生另一种(地方)官僚主义和本位主义、地方主义、急功近利主义,失去宏观视野而流于短视。但这个时候,往往是生产积极性比较提高,生产力和生产量比较上升的时候。然而基建膨胀,发展“过热”,经济失调也是这一时候几乎共同的问题。

因此,把社会主义的弊病片面归于过分“集中”,并不准确。而决策“上层”发生错误的时候,也未必全是高度集中所造成。例如威信如日中天时的“”,其实是中央“高层”相当一致同意的政策,在“”初期,甚至也取得人民广泛、热情的支持与参与的。过去40年中国社会主义的难题,在于经济显然有它的客观规律。而中共革命的传统中,反对帝国主义、力争独立自主;力争迅速发展工业,振兴中华,是一股十分强烈的主观上的意愿和动力。这主观上的宏大意愿(其实也是全世界被压迫、被掠夺的民族各自的意愿)如何与经济的客观规律比较好、比较科学地结合起来,就需要大量、长期的研究调查和实践的累积。因为在资本主义的实践和知识支配着向来的经济学的世界上,社会主义必须在一个充满强大的反共、反社会主义的物质与精神世界中,独自艰苦地探索--并付出昂贵的代价。

人谋不臧和“社会主义经济周期”

因此,当何新把1987年以后的停滞膨胀(stagflation)看成“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恐怕只对了一半。这一半,就是1978年以后的经济改革,是大陆一次有意、有计划地把市场和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改革。这与在“”以后基本上要消灭市场、消灭商品的时代,相去不啻千万里。中国社会主义头一次有这么高比率的商品性质和市场机制,自然就会产生它的“周期”。然而,不能否认,1984年以后,中共当局的“智囊”们在体制改革中大搞“放权改革”的结果,工资、奖金、管理费用和集团消费狂疯超发,地方争夺基建资金,乡镇企业争夺原材料和资金,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泛滥……恐怕是计划、战略、知识不足、体制不良这些主观上人谋之不臧的因素,也不亚于客观的“周期”之出现吧。

其次,改革开放固然带来了进一步累积,商品比往时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基建有长足的发展,生产力有所提高。但同时中国大陆社会的生产关系却已经和正在进行着1949年以来头一次重大的逆转。家庭承包、市场和私人创业范围不断在扩大,对雇佣外村劳力的限制松弛和减少,极大地恢复了私人、家庭对土地、劳力和资源分配的控制。私人经济机会惊人地扩大。

新的阶级分化

这些巨大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市和农村范围中阶级分化的开始。越来越庞大的人口在私人部门中谋生,独立商号、雇用劳工的企业家、承包和承租土地的农场经营者倍出。从50年代集体化以来,中国大陆社会阶级从同一化的趋势到此而逆行转变为阶级的特殊分化。以财产为基础的差别……甚至不平等,在革命40年后重新出现。如果前40年的中国是国家集体的扩大,市场和私人经济的缩小。到80年代,这一切都起了根本的变化。雇佣劳动者的重新出现。雇用十几个、几百个劳动者雇主阶级重新出现。M.Selden引用的一份资料揭露了在一个迅速工业化的浙江乡镇,童工制度重新出现。多达700名农村儿童和10-15岁的青少年,每天在铝厂、印刷厂、塑料厂工作10-12小时(最坏的有长达16小时)。这些童工工资每日1元人民币。成人为3元。“改革”促成了儿童和青少年缀学率的提高。经济上的渴求,使家长鼓励儿童和青少年辍学投入私人部门成为童工,以增加家庭收入却同时为社会扩大了半文盲的人口。Selden也指出家庭为了增加劳动力增加收入,促使人们极力多生孩子,对中国的人口问题投下了重大威胁。国家因扩大对工业的投资而大幅减少农业投资,影响农业的持续发展。农家经济的发达,相对危害了农村的公共设施。过去累积下来的土地平整,灌溉系统、通讯网和村路系统已经无人维修或新建。去年9月,我因文学上的交流访问了广东、东莞和深圳,即使是一次简短匆促的旅程,东莞、深圳的巨大社会变化,已十分令人惊异。据说有60到80万“外省人”流入广东、东莞、深圳地区,为人代耕土地、从事社会较低层劳动。农村中兼营私人工业(例如砖厂)的农民雇主,和企业家、华侨、党支部(书记)兴建新楼房,聚居一处,俨然形成一个高收入阶层的特别社区。“外省人”劳工在私人企业工厂中劳动,完全没有任何社会福利,工伤(例如手指轧断)没有任何医疗救助。当地农民将土地交给“外省”农民耕作,自己从事工商业(例如土木、装潢、商贸、砖窑)而又收取一定比率的地租。新的、拟似地主--佃农的关系出现。

阶级分析论的消失

当然,我无意忽视国家和集体仍然在中国大陆的经济构造中占有不仅仅是举足轻重的比重。国家和集体仍然拥有土地终极的所有权;国家和集体是承包内容的最后决定者,并且掌握农村工业、副业生产的大部分资产。国家决定家庭对于所属村庄以及国家的财政上的负担。尤有甚者,国家和集体控制着中国大陆经济最为重要的部门--现代化巨型工业、银行以及国际贸易,等等。然而,80年代改革开放制度所造成的新的阶级分化、新的剥削制度、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往往因政策的高度权威,而无法使大陆社会科学界对当前政策所产生的暗部,加以科学的调查、研究,并上报于中央决策部门,据以改善、补救。一个饶有兴趣的事实是:中共自取得政权以后,从未对革命以后不同阶级的中国大陆社会,做过社会性质和阶级构成方面的分析,科学地分析社会矛盾的本质。说目前的中国大陆社会已经有新生资产阶级,有资本主义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说中共党内已形成资产阶级官僚阶层;说在意识形态领域上俨然存在着“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比起“”时代,已经更有客观的、明显的事实支持类如这样的想法。我们当然无意建议人们应该以“”时代高亢的“阶级斗争”去面对这些新生问题,但人民和中国社会主义,应该如何认识改革历程中产生的阶级分化、剥削、城乡差距的矛盾,体力和精神劳动的矛盾;如何与这些问题相处;怎样看待这些矛盾的发展前途--如何最终解决之……这些,中共党的理论家都应该明白、仔细、正确地告诉全体人民。何新在这个问题上完全没有触及,不仅仅是这篇“谈话”的缺点,是否也反映了当前政策在大陆还缺少民主、科学的批评与讨论的条件,则无从知道了。

失去的第三世界视野

1949年中国的革命,对于绝大多数的第三世界不发展国家,是一个仍然必须付出艰难而巨大的努力犹难于取得的成绩。帝国主义的支配被彻底驱逐。和帝国主义内外勾结荼毒民族发展的国内反动势力被摧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过了根本性构造变革。中国成了她自己的主人。民族和国家的完全独立自主,即使是一些先进资本主义化国,在战后也一段长时期中不曾获得。日本在政治上的独立性,是在美国开始衰落的最近几年。战后不久,法国、(西)德……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是美国在欧洲的冷战战略的从属国家。

然而,似乎不论朝野,在中国大陆,已经不知不觉地失去了第三世界的视野--虽然中国在第三世界拥有许多最真诚的朋友。这些朋友,还在广泛残破的第三世界丛林、贫民窟和城市中,和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以及新殖民主义与它们在国内的人作极其艰苦的斗争。他们热爱着中国,因为在民族解放的事业上,中国是他们的标杆,从而也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些缺点怀抱着严重的关切与严厉的批评。但今天大陆上许多知识分子却只知道看西方国家的“文明开化”,不屑于一顾那些为民族的骄傲,民族的认同、解放和独立发展而奋战的世界的穷人。中国大陆请了若弗利曼之类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到中国,奉若特别会念经的远道和尚,却从来不注意拉美、印度、非洲和其他第三世界杰出的政治经济学家或世界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PaulBaran,A.G.Frank,E.Feder和P.Rey等。为了革命以后的经济建设中国埋头于越来越复杂而困难的发展计划,而逐渐失却了与世界穷人同舟一命的认识。这是十分令人扼腕的。而这也是何新的这篇长文值得我们关注和期许的理由。

寻找失去的视野

寻找范文篇8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学过程中的变数要比其它学科大,操作结果经常会出现背离教师预设,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会有一些意外的事件发生.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师对于这些在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资源还未给与充分的认识或处理,使得有些资源被忽视、搁置,未能“生成”应有的功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动态资源生成性资源教学意外事件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当前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所谓生成性资源,本文指不是教师预先设计的,而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即时产生的资源,包括互动、对话中产生的问题、情境或行为等信息。对生成性资源的发现和处理反映了教师备课的深度和广度,也是一名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的突出体现。

很多老师为了上好一节课,在课本内外收集和设计了大量很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尤其是一些对外的优质课、公开课、大比武,每位上课的教师都可谓挖空心思设计,希望能够上出特色。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用预设引导学生,希望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可是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变数要比其他学科大,教师或学生的一些操作经常会出现背离教师事先预设的结果甚至于出现错误。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很多老师太在乎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和进程,对这些实则很有价值的课堂动态资源都一笔带过,没有充分利用。

如何反思对课堂中的动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本人把近十年教学中积累的很多课堂中的意外事件,整理出来跟同行们共同探究。

一、课堂教学意外事件列举

随着课程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开发和利用也在不断发展。动态生成性资源是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师生的动态教学活动过程而产生的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动态产生的各种情状以及教学活动中不断融入进来的各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这个过程中对教学有着重要意义的资源,对于课堂中临时的资源,我们教师应该综合分析、加以利用,更好的为以后教学服务。

1、教学中学生对你的教学提出了质疑

情景1:在讲电子表格Excel第一课时,讲到“Excel的文件就是一个工作簿,一个工作簿由多张工作表组成,最多系统默认的每个工作簿有3个工作表,用户可以插入更多的工作表,但每个工作簿最多只能设置255张工作表”,我看到某生一直在重复点他鼠标的左右键,整个教室充满了这个“嘀”“嗒”声,我就停止讲课看着他(我整理课堂纪律的一种方式),当全班同学都看着他的时候,他还在继续,然后他举手发言了:“老师,我发现不止有255张工作表”。哦,这个我倒没有去验证过,我走到他的旁边,发现已经有260张工作表了。

2、学生的操作结果与你要求的不符合

情景2:在教Photoshop的文字工具时,用的是制作Google网站的logo图标,如右图,由于学生先完成的是“Google”文字,字体设置成了TimesNewRoman,是个英文字体,然后在制作“谷歌”的时候忘了把“字体”改成“中文字体”,导致文字不会出现,在Photoshop教学中类似这些由于学生自己操作条件没有满足而造成无法得到正确结果的操作很多,比如把前景背景颜色设置得一样而导致无法显示文字;把图像大小设置成400厘米而导致字号为88点的文字也显示的很小;选择的范围没有“取消”就使用“滤镜”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等等。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是不是帮他订正了就行了呢?

3、学生在课堂上起哄

情景3:在学习体验网上数据的时候,为了教学的收放自如,编写了一个小型的BBS系统,从注册到登录都很顺利,马上教室里就爆开了,怎么回事呢?“老师你快看”,等我刷新网页的时候,只见屏幕上什么话都有,“无聊死了”“老师你真漂亮”“SB”“**我爱你”“**是太监”这些灌水的话都有,他们还真的把这当网上论坛了,“老师,继续往下”,有同学提醒我,下面还有什么,“老师,你真无聊”“去死吧”……,看到这里,整个电脑房异常安静,全班同学都看着我,他们在看我的笑话呢,看你怎么收场。虽然我在备课的时候,也有过最坏的考虑,但没想到自己会成他们话题的对象。

4、学生使用不当造成的问题

情景4:“老师,我前面做的图片不见了”,在使用Photoshop软件合成图片的时候,学生往往把当前窗口最大化,然后先前处理过的图片不见了,这些现象在很多软件使用的时候都会出现。

二、课堂教学意外事件的处理与利用

我们教师透过生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来认识、判断和捕捉这类重要的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加以开发和利用,不但可以拓展课程资源研究的内容,促进课程资源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也有助于对教学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问题的研究。

1、巧借意外事件,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中产生的意外或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它来自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

情景1对策:我调整了一下心理,表扬了他的求真的精神,然后对这个问题作了如下的解释“看来是教材出了问题,也有可能是软件的版本不同”。如果就此结束,也就是一出普通的教材出错的问题,能不能挖掘呢?

我先让该同学向全班同学演示一下他是怎么发现的,他的操作就是我教案里接下来的内容:工作表的插入。要插入200多张工作表,毅力可嘉,能不能有什么省力的办法呢?这个内容要在Excel的最后两节课《Excel中的宏》中的循环语句中讲,但我觉得这是一个讲解循环语句最好的情景,能不能让学生先感受一下循环程序的特点呢?为此,我对本节课作了临时的调整,录制宏、编写循环语句、运行宏,这个过程让学生感受了计算机工作的效率。我想经过我这样的处理,这个班级对循环语句的印象肯定要比其他班级来的深刻。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功”,信息技术行业变化很快,有些新的技术和知识教师不一定知道的比学生早,对一些领域的了解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在学习中也会出现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这些想法对于新知识学习的帮助,学生本身可能并不知情,但教师一定要抓住机会,对学生生成的这些资源加以注意和利用,自然地运用到教学之中。

2、正确引导意外事件,培养探索精神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不等于是教师的完全放手,也不是学生的天马行空,而是让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使课堂的外延得到拓展与延伸,增强学生的信息摄入量。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反而是相当重要了!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生成点加以甄别、取舍、甚至整合,才能使学生的生成有价值。

情景2对策:把前景背景颜色设置成一样而导致无法显示文字;图像大小设置成400厘米而导致字号为88点的文字也显示的很小。这两种情况,只要提醒一下同学们还是能理解的,不过最好是让学生自己找出解决的办法。我一般是把这个同学的操作界面通过极域多媒体软件中的广播功能显示到全班同学的显示器,让集体来解决。学生无法完成的时候,再由教师来指出操作错误所在。而中文字一定要使用“中文字体”,选择的范围没有“取消”就使用“滤镜”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两种情况如果不解释清楚学生只能是强记,但我们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停留在解决了问题就成的地步,也要多问为什么,要尽所能去挖掘。不要等学生再反问你为什么而自己却没考虑好。

所有这些问题和意外来自于教师、学生、教材或者他们之间互动时无意生成的,而答案是教材中没有的,这需要我们教师从教材以外找答案,更需要我们教师的经验积累。这类动态资源在教学中难以把握和调控,但它能够增加教学的有效信息,有利于知识深化。

3、利用意外事件,引申教学

我们教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面对学生已出现的意外,换位思考,不斥责、挖苦学生,并利用学生的意外事件激发学习兴趣。

情景3对策:经过几分钟的调整,我觉得仅仅删除文字已经不足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我对这个事件增加两块教学内容:网络文明和网络破案作为教学内容的拓展。“我可以借助这些表里的信息找到作案人员”,网络破案开始了,我告诉学生有另一张数据库的表里还记录了每一位发言者所在机器的IP地址,我通过这个地址,借助多媒体广播软件极域提供的机器名与IP地址的对应找到那台机器,当然也找到了那位说“老师你真漂亮”的同学(我没有指出骂人的同学,而是让他下课后自己反省),同学们心服口服。我就趁热打铁,进行了一番网络文明的教育,这一变动,让同学们切身体会虚拟世界与现实的联系,网络上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约束。

情景4对策:再一次介绍应用程序窗口和文件窗口的关系,让学生加深印象。

当学生的国骂、人身攻击的语言出现在屏幕上,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不能坐视不管,更不要说出现在我们课堂上。但怎么教育?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适得其反,把学生推向反面,这虽然是个意外,但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意外”纳入教学当中,及时调整,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

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或背离我们的预设的时候,往往更是考察教师智慧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生成的“转折”资源,进行知识的迁移,既达到预设的目标,又能扣紧“生成点”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随着学生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甘愿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等等,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你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

三、巧设意外事件,创造课堂生成性资源

1、巧设预案,轻松驾驭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对于未知的、随机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灵活的预案,在设计预案时,应为学生“生成性资源”的重组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改变以往“为教而写教案”的意识。教师要将主要精力用在服务于学生主体学习的预案设计上,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从不同角度预测更为丰富的学情、预测更多的可能,并准备应对策略,以便在课堂上生成相关问题时能够及时灵活合理地调整教学,形成宝贵的课堂生成资源。

课堂上学生出现的意外,有些是教师能够预料到的。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发生问题的规律,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事先预测出学生学习某知识时可能发生哪些问题,进而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轻松地驾驭课堂。

比如我在教学的时候,经常设计几个小陷阱,当学生碰到自己无法解决或者教师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的时候,他们的求知欲望会非常强烈。

2、慧眼识金,促进有效生成

教学中的意外事件可能来自学生,也可能来自教师,这需要我们有沉着冷静的心理和从容应变的机智,更需要我们牢固树立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的意识。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事件,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对老师来说有时简直就是一次机遇,妥善处理,变废为宝,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再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生成性教学既关注教学过程也关注教学结果,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学生困惑的问题、暴露的错误、创新的思路甚至课堂偶发事件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动态教学资源,我们教师必须独具慧眼,要善于捕捉、判断这些动态资源的利用价值,将其巧妙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化腐朽为神奇,化意外为收获。3、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为学生资源生成创造一个空间

3、营造氛围,滋养动态资源生成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观察、感受时,擅长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处于兴奋状态;观察后,用语言表达情景时,擅长抽象思维的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可以挖掘出大脑潜在的力量,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参与的兴趣和意识,培养了参与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要为“学”服务。教师必须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一定不可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充分给学生以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加工中学习创造,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在进一步参与中发展自我,完成认识的变化和飞跃。

4、提高自身驾驭动态资源的能力

教师必须不断地锤炼,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能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教学过程中动态信息的价值。并不是所有的意外都可以作为课堂资源利用,也不是所有可以作为资源的事件都要当堂处理。是否当堂利用动态资源,要看是否服从和服务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越具体、越细化,捕捉动态资源的能力就越强;辨别动态资源性质的能力越强,临场调控的能力就越强。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艺、李冬梅主编《信息技术课程:继承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3、罗廷锦、余胜泉.浅谈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J].中国信息技术网.2004.11.24

寻找范文篇9

常宁七中语文“四能一体”训练教改实验进行了五年,其间我到该校考察、学习了多次,感受很多,而最深切的有两点:一是七中教师的改革与实干精神很值得钦佩。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办学条件简陋,教师大都刚从师专或师范毕业,生源素质在边远的常宁县居于中等偏下,然而从学校领导到教师,认准一条道,拧成一股绳,锐意改革,百折不侥,终于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由此我想,好些学校搞教改的条件比常宁七中要好,有的要好得多,如果大家都增强教改意识,那一定会大有可为。二是“四能一体”实验针对性强,路子对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减负”、“高质”是这一教改实验的要旨,课题的确立正是抓住了语文教学费时多、负担重,而又收效微、质量差这一积重难解的症结。针对当时的教学现状,课题组首先从“减负”入手,在实验班里便出了“三严”、“三不”的硬招:严格控制课时,坚持按计划开课,不搞加班加点,不利用节、假日补课;严格控制各种参考、复习资料,学生不再订购“配套用书”、“同步练习”之类;严格控制考试,除期末考试之外,不搞其他任何检测。从而把师生过重的工作、课业负担减了下来,同时也有力地排除了干扰,让师生聚精会神地投身于教改实验,从教改中找出路,向教改要质量。

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而对这一工具的掌握、运用如何,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应是主要标志。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以往只重读、写,忽视听、说,给学生的语文素质造成了很大的缺陷。而这项实验致力于实现四能一体,四能并举,这就全面落实了语文能力的培养任务,符合新世纪的人才素质的要求。

在实验的总体设计上,从纵向说,将初中语文整套教材按“四能”的培养要求分别编制出训练系列,犆恳幌盗芯汕橙肷睿瑺循序渐进;从横向说,每册教材中“四能”训练的“能力点”有分有合,相互交叉、融汇,从而形成立体的训练网络,促使四种能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法的操作性强,各种课型有章可依而又不拘一格。教学目标集中、单一、具体,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从而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并促使他们将小课堂和大课堂结合起来,自觉形成大语文观,懂得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是四能训练的场所。在实践中锻炼,能力的提高便能如虎添翼。

至于实验的效果,当初有的同志不无担心:这样的语文课,过去的程式彻底打破了,课文分析大大淡化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似乎都没有位置了,作文也不全批全改、更不精批细改了。这样能不能保证质量?但是,连续几年的中考大捷使人们疑虑顿消,而从市教科所对初中学生听、说能力的抽样调查看,该校学生表现出更为明显的优势。同时,老师们还惊喜地发现,随着语文能力的提高,其他学科的成绩也上升了,语文教改的价值已经超出了学科本身。

语文“四能一体”训练教改实验是开创性的,但已经取得的成果还只是阶段性的,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但它毕竟从语文教学长期的困境中闯出了一条新路,我相信,它必将有着壮阔的前景。

寻找范文篇10

【关键词】煤炭企业营销策略创新

1.对当前煤炭营销工作的几点思考

1.1促销问题

当前煤炭企业多采取直销方式,不注重宣传,因此企业应加强新闻宣传力度,通过媒体报道企业改革,既宣传企业又宣传了自己的产品。另外在媒体上不定期刊登广告,宣传自己的产品,让更多的客户了解我们的产品,还可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既关爱社会又培育企业产品品牌,塑造企业良好企业形象的作用。

1.2渠道问题

选择良好的销售渠道,也是营销的重要环节,企业一般要求大量、连续地供应煤炭,所以,许多煤炭企业大多采用直销的方式来供应大客户。除直销外,还可采用设立办事处和总的方式,在客户所在地设立办事处,可使煤炭企业更加贴近客户与市场,有利于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反馈客户的信息和意见,做好售后服务。设立办事处的不足之处在于营销费用增加。在销售量较小的地方,可以采用商的办法,一定选择有实力、有信誉的商,确保产品质量和资金安全;也可以采用直销与相结合的办法,至于选择何种营销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予以决定。

1.3服务问题

煤炭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质量控制中可能因偶然因素发生质量问题。一旦出现问题,企业要有快速反应机制,售后服务立马跟上,把因质量问题对客户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企业还要查清原因,拿出整改措施。

1.4资金问题

营销过程是销售产品、回收货款,实现商品价值的过程。只将产品销售出去,而不能及时回收货款,只完成营销过程的一半,无法保证再生产过程的延续。我们在煤炭营销过程中,对信誉好的长期客户,可优先供货,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对有钱不还的企业,在发货前,要签订完备的供货合同,明确还款日期以及违约责任,一旦发生拖欠,协商不成,可以诉诸法律。对于无力还款的企业,一定要严格把关,宁愿库存增加,也不予销售。要建立健全销售责任制,加强对销售人员回款考核,切实保障销售资金安全。

2.煤炭企业的营销创新

2.1知识营销

知识营销是营销方式的发展方向。所谓知识营销至少包含以下一些内涵:增加营销活动的知识含量;更注重与顾客建立结构层次上的营销关系;以培训为中介,使营销更适应产品技术、文化含量的提高及个性化的要求。

为此,煤炭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挖掘产品文化内涵,增加营销活动的知识含量,并注重与顾客形成共鸣的观念价值。第二、注重与顾客建立起结构层次上的营销关系,使顾客成为自己产品忠实的消费者。第三、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以培训知识为中介,使营销活动更适应文化技术含量产品的推销,更适应产品个性化的发展要求。

2.2营销整合

整合战略表现在市场营销的各个方面,要达到市场营销各个环节的协调和统一。在战略整合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以资源优化配置为手段。煤炭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营销的盲目性,忽视营销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大降低了营销效益。而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把人的主观性、创造性同煤炭资源、市场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及时发现市场先机,战略才具有前瞻性,同时通过战略的优化组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效益大化。

第二,以加强营销管理为基础。营销战略整合的实质突出的是营销管理,加强营销管理就是在营销活动中建立健全的营销规章制度,从强化内部管理人手,强调内部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在销售过程中细分市场,达到内部管理与外部市场的完美结合与统一,规避市场风险,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提高销售质量。

第三,以市场信息为依据。市场营销战略整合必须强调战略的整合具有针对性,针对煤炭市场形势的变化,及时凋整营销战略和营销手段,以夺取市场的商机。

第四,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通过营销战略整合,使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协作,相互监督,既能独立承担应负的营销职能,又统一于企业的整体营销工作之中,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实力,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2.3文化营销

学习型企业文化是文化营销的基本前提。开展学习型企业文化创建活动,为达到实效性,应该分步骤、分环节的有序进行,在第一个创建循环过程中,重点进行理念宣传灌输,探索建立反思、共享、交流的学习机制。在第二个创建循环过程中注重学习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更加注重文化指导管理升级,更加注重完善考核机制,把创建工作不断推向深入,通过实施文化营销战,创新营销理念,实现产品综合效益最大化。公务员之家

2.4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是把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环境保护三者相统一,来指导企业的产品设计到销售的全过程。煤炭企业要在实际行动中把“以销定产”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以销售为龙头。在经营理念上,要变“以我为主”为“以用户为主”,要确立名牌战略,树立名牌意识,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企业要运用绿色理念来指导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切实制订绿色计划,实施绿色工程,颁布绿色标准,树立绿色标兵,组织全体员工参与绿色营销活动。企业要认真组建好绿色管理组织,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监管绿色营销的实施,处理厂商的绿色生产、绿色设计、绿色营销等重大问题。通过绿色营销的实施,协调企业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进行创新营销,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煤炭行业的市场营销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创新发展,才能顺应潮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结合煤炭行业实际,对煤炭企业创新营销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彬,浅论煤炭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能源技术与管理,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