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21:32:00

学者范文篇1

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曲艺艺术家黄枫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是哈尔滨首家礼仪公司创始人,在1980年就搞礼仪,当时顾问是马三立,司仪邀请的是哈市的一些知名人士。我看司仪行业应当有一级组织进行管理,组织培训,持证上岗。礼仪公司也应该有指导单位对其进行约束,不能收钱了事,对有投诉的,坚决取缔。好的司仪应该是文化人,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语言优美,词汇高尚,包袱有品位,整个过程就是脱口秀。司仪不像大家理解的就是伶牙俐齿,能歌善舞,考察一个司仪要有对婚礼文化、流行趋势的把握,要有他个人的才艺表演,要有一定的控制场面的能力,包括礼仪、服饰、内容的设计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符合传统,是不是能够引领时尚这样一些标准。营造一种喜庆热烈、神圣庄重的婚礼气氛。主持风格庄重、大方、高雅、温馨,注重婚礼的个性化处理,善于将新人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生活、恋爱经历同婚礼的形式及内容巧妙结合,气氛热烈煽情。司仪还应该与时俱进,吸收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层次、品位、格调要高雅,不要庸俗无聊。有的司仪到处抬自己的师傅说事,师傅教你是让你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不是搞封建帮会,司仪一定要是正派的人,一身正气才能代表城市形象,做市民形象的文明代言人。”

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孙静波对记者说:司仪文化要融入主流文化,就要靠舆论的支持和正确的引导,整合现在的市场,对塑造文明市民形象很有必要。我们作为指导单位,要与有关部门联手,组织培训,加强管理,引导文明的服务。同时,市民也应该提高素质,不要盲从地媚俗跟进,这也是庸俗司仪拥有市场的一个条件。

另外就是有些部门的不负责任,千万不能再出现某次司仪大赛,129个选手,得129个金牌的现象,更不能出现所谓的号称“司仪专业委员会”的组织,队伍不大,主席、副主席有28个。

哈尔滨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胡振东说,司仪必须管理起来,这种大众民俗活动应该成为构建文明社会的一个分子,司仪整体素质必须提高,业务水平必须加强,否则与文明城市越来越远。具体应该加强管理,集中培训,训练语言技巧,定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进行综合素质训练,当然还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热心。

哈尔滨马虹礼仪公司总经理马虹在礼仪行业已干了10年,承办了我省我市一些重要的大型礼仪活动,她说,礼仪公司首先应该讲究礼仪,讲究道德、诚信、修养和文化,如果单纯为了赢利,而没有优质服务,以欺骗和不正当竞争拉客户,一定是自取灭亡。规范管理是一方面,客户也应当睁大眼睛,选择有能力和信誉的礼仪公司来做有层次和品位的庆典活动。

北京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总干事史康宁一行4人正在我省大庆市、伊春市考察婚庆市场,昨天下午,读到本报《倡导礼仪新风系列报道》,立刻来到本报编辑部,盛赞这组报道深刻及时,对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环境有着革命性的意义,所提出的社会问题对全国的司仪礼仪市场都有指导和警示作用。

学者范文篇2

薛暮桥,1904年10月出生于无锡礼社。薛氏是无锡的大族,但他家却面临家道中落,父亲在农村办学经商,因深陷债务而不能自拔。薛暮桥读完小学和3年初等师范,就辍学到铁路局当练习生,走上了独立谋生的道路。

20年代末30年代初,薛暮桥跟随陈翰笙对无锡农村经济进行调查,随后又参加对广西、广东等农村的一系列调查,与一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一起,以翔实的调查资料和深入的分析研究,论证中国社会的性质,与共产国际和中共内部的托派展开论争,批驳统治阶级及反动文人的种种谬论,为认清中国革命的目标、任务和动力提供了依据。薛暮桥的学术处女作《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缩影》,就是以无锡农村为例证,深刻揭示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关系,并对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作出了回应。

1957-1958年,担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兼统计局局长的薛暮桥,又一次主持对无锡等地的农村调查。这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情况下,对中国农村、农户经济状况的一次有针对性的调查。虽然由于当时特定的经济形势,调查没能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但是,这次调查补充了无锡、保定22个乡村1937年、1948年的历史资料,加上1929年和1958年的调查资料,形成一个前后连贯、有历史跨度的系列资料。更重要的是,这一次调查使薛暮桥对当时经济工作中盲目攀比、浮夸冒进的情况有了清醒的认识。他在调查研究中的一些理性思考,特别是尊重客观规律、强调经济结构协调平衡的认识,分别融入了他这一时期参与写作的《中国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年来中的经验教训》等论著之中,留下了诸多真知灼见。

“”中,薛暮桥被列为“反动学术权威”、“修正主义分子”,隔离审查,关进“牛棚”,送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但他身处逆境,雄心不灭,利用“靠边站”的机会,潜心研读马列原著,构思编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75年恢复工作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风尘仆仆到江苏、安徽、山东进行调查研究。不久,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薛暮桥受到巨大鼓舞。他毅然回到家乡无锡,闭门谢客,集中精力撰写《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一书。这项研究系统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深刻反思,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该书多次翻印再版,总计印数达1000万册,并被译为多国文字,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它理所当然地被称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蒙教材,中国转轨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整个80年代,薛暮桥对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始终没有停顿。他深入各地调查研究,认真探讨改革开放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问题。从企业改革到政府调控,从流通体制改革、价格改革到通货膨胀治理,从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到经济特区建设,他都提出过切中肯綮的意见。这期间,他多次回到家乡无锡调查研究。家乡人民记忆最为真切的是,他对正在起步发展的社队工业(即后来的乡镇工业)给予高度肯定,在与当时上海市县工业的比较中看到农民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内在活力,同时也指出对于结构布局加以调控管理的必要;他对于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抱有很大希望,把家乡无锡称为“两头在外”的成功范例,进而思考与腹地发展战略相配合的问题。

学者范文篇3

乐器演奏中所发出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称之为音准。乐器演奏过程中,随时都要通过演奏者的调控来解决音准。音准的取得,依靠于敏锐的听觉、优良的乐器、娴熟技巧与适宜的演奏环境。乐器的形体结构、音的张力变化以及空气湿度,都能对音准产生影响。就长号来讲,气温上升可以使长号的管体略微伸长,但同时气压降低,声速提高,频率也随之增高(据实测,气温每升10℃可使管乐器发音升高3音分)。长号与钢琴合作时,都以平均律为准则;在独奏、重奏、合奏时,长号常常需要偏离平均律而趋近纯律或五度相生律,才算达到音准要求。由于以上多种原因,导致长号在音准上很难控制。而音准问题是管乐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成功演奏作品的基本保障。

二、影响管乐音准的主要因素

(一)气息的运用。

主要是气息通过嘴时振动发出的声音,使声音通过伸缩管而传递出来。长号可以说是接近人声的乐器,长号的U形管犹如人的声带,一直畅通无阻。在气流的贯通下,只要移动把位,音就会有变化。音与音的变换必定会出现泛音,就如同人的声带一样。

当气息稍有不稳,就会使音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音准发生变化。在任何情况下,气息的运用都是不可忽视的。

(二)演奏者的自身条件及综合素质素质。

对于管乐演奏而言,演奏者的素质尤为重要,而这种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和音乐素质。这里我们要重点说明演奏者的音乐素质,它是影响演奏音准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管乐的音准问题首先要从严格正规的音乐理论学习开始,其次,要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正规的演奏训练。只有这样,才会逐步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演奏者的分辩和解决音准的能力。

(三)把位的微调。

在键盘乐器、弦乐器、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中,我认为铜管乐器,尤其是长号的音准练习难度是最大的。因为其它乐器都有相应的按键,或者有相应的把位。长号的构造极为特殊,利用U形管上下滑动来确定把位。演奏者对于在七个把位上吹奏泛音音列应该是比较明确的,但长号在同一把位上个别音符上选择升把位还是降把位吹奏,不是特别清楚。长号虽然在理论上只有七个把位,但是长号的每个把位上又能演奏出许多泛音。比如第二把位的小字一组的E音、G音、A音都在不同的位置。同样的第五把位,演奏者的力度稍有不同就能演奏出升C、升F等音。演奏者如果没有相当好的音乐感觉和音准概念,在固定把位上不去上下微调的话,乐曲一定会被演奏得不完美。

总的来说,在长号的七个泛音列中,要注意每个泛音列中的第五级和第七级,泛音要吹升把位,其它泛音则要吹原来的把位,但有的音是需要靠演奏者自身的听觉能力来调整的。降把位一般都在旋律和演奏中视其调性和具体需要来灵活运用,主要还是靠演奏者自身的素质来决定。温度对音准也有很多的影响,尤其在演出时,温度的升高或降低都能影响到乐器的音准。

三、管乐音准的解决办法

(一)合理的运用气息着重基本功练习。

基本功练习中最重要的就是长音练习,长音练习是解决气息最有效的方法。气息稳定了,才能使音准更加稳定。长号的长音练习最好是以泛音、音阶、音程、和弦的形式来练习。长音是所有管乐器演奏者最重要练习,长音不仅能解决演奏者的音准、音色,还能增强演奏者的耐力。音阶是旋律构成的元素,通过对二十四个大小调音阶练习包括半音阶的练习,不仅能够养成良好的听觉习惯和音乐感受,还能牢牢把握住长号的音域,认清低音、中音和高音区的全音阶、半音阶的音高概念,最好能够模唱出来。

(二)演奏者自身的听觉问题。

专业的演奏者通过解决音准问题的前提是解决音乐听觉问题。从根本上讲,专业的音乐工作者通过视唱练耳的训练,具备了一定判断音高的音乐听觉能力,而音准听觉在听觉状态上分为预先听觉、积极听觉。其中积极听觉起到监听作用,它的反复使用提高了演奏者正确演奏的概率。预先听觉是听觉高度发展的结果,它为将要发生的音乐提供了预知信号,使演奏者在演奏之前已在状态上对音准有了充分的准备。在实际的演奏中,预先听觉和积极听觉需要相互结合运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

(三)准确掌握固定把位及变化把位的位置。

学者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教师;访问学者;继续教育;实现途径

为了不断提升自身素养,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高校青年教师迫切希望通过多种学习途径以谋求个体发展。其中,国内访学是比较好的一种继续教育方式,受到广大高校教师的认可。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正式颁布了《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实施办法》。

一、国内访问学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内访学继续教育对于高校教师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从教育目的的角度看,它可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水平。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看,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1]但就目前国内访问学者的情况而言,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推荐单位对国内访学的宣传不够

目前,国内访学事宜归属于单位的人事部门管理,其流程基本是各教学单位提交申报名单,然后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申请者就可以联系要访问的学校和导师。但事实上,人事部门很少对所选派的教师进行访学前的培训,使得被选教师对访学的目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二)推荐单位对访学教师的管理与评价不合理

推荐单位过于注重访学者的科研成果,只注重教师在访学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没有从立体的视角评价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并将教师个人的经济利益明显地与科研成果的数量、科研经费和职称挂钩。[2]这种只重眼前教师科研成果、轻视教师长远发展结果的考核机制,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推荐单位与接收单位缺少沟通

推荐单位很少与接收单位沟通,不能及时了解访学者的动态情况。国内访问学者管理机制落后,大部分接受访问学者的高校,有的制定了国内访问学者的管理办法和考核方式,但有的对访问学者的管理比较松散,缺乏系统的管理体制。个别接收单位为了其教学管理秩序甚至对访学者设置诸多限制,如不允许访问学者参与特定的课题等。接收单位对导师的指导工作缺乏有效监督,使导师对访学者的指导与考核沦为了形式。[3]

二、国内访问学者实现访学目的的有效途径

(一)对访学的正确定位

1对访学态度的正确定位

作为访问学者,首先应该从思想上有清晰的认识,访学目的要纯正。在访学期间,有的教师想借访学的机会,处理平时耗时较长的私事;有的教师则想借访学机会,缓冲一下疲惫的身心,让自己暂时休息一下;也有少部分人想利用访学的机会实现个人的其他计划,如准备考研、考博,准备职称外语或计算机考试等。[4]这些情况的发生,使访问学习成为一种形式,并没有起到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作用。思想是一个人行动的指南,如果访学思想不纯正,其访学效果就会不一样。因而,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应该珍惜访问学习的机会,而不应该在此期间去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2对访学目的的正确定位

访问学者在访学期间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访学目的:一是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对专业前沿发展趋势的掌握。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资助高校教师访学的各项政策,其目的就是通过访问学习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科研发展动态,提高其学术水平。因而,访问学者在访学期间,在专业学习上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当前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未来发展趋势、最新科技成果转化等。二是对专业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研究。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每个院校不同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也不尽相同。作为访问学者应该对不同院校特别是被访院校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进行比对研究,学习其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三是参与专业实践。目前在高校的师资中,最缺少的就是“双师型”的教师,它对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访问学者应该在访学期间重视专业实践的学习和锻炼,提升职业素养。3对访学身份的正确定位因访问学者本身就是高校教师,与所访院校的指导教师是同行,这就需要访问学者放下“教师的架子”,摆正自己的位置,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意见,与其进行全面深入的专业交流,如主动帮指导教师查找科研项目的资料、指导研究生撰写小论文等。同时,高校教师在访学前,只有在思想上和职业素养规划上有了清晰的认识,才会真正重视、珍惜访问学习的机会,从而顺理成章地达到访学的目的,提高访问学习的效率。

(二)与指导教师建立良好通畅的沟通及协作关系

访问学者不仅要将各方面情况向导师进行简单汇报,更重要的是要与导师之间就科研、教学、学术思想、今后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1访问前的准备工作

在申请访问学者资格之前,应该事先与接收单位的指导教师联系,对自己的教学、科研等情况作简要的介绍,让指导教师对自己有初步的了解。被接收之后,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份详细的访问学习计划表,与指导教师共同商榷其中内容的合理程度。这里包括以下内容:其一,对选修课程的建议。通过与导师沟通后,导师根据访问学者的专业情况及当前专业的发展情况,选择需要加强学习或了解的课程(包括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所学课程)。其二,对参与教学及科研的请求。访问学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地表达自己参与指导教师教学和科研及学术活动的请求。有的学校为了保障教学秩序和质量以及科研机密,不允许访问学者正式参与,这种情况下可以申请担任指导教师的助研或助教。其三,对今后个人发展的建议。通过与导师进行沟通,可以让其对今后自己个人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特别是在科研、学术发展、教学方面,这对青年教师来说非常有益。

2与指导教师定期会面

作为访问学者,要想在专业水平上得到提高,就要与导师经常沟通。既要体谅导师工作的繁忙与劳苦,又要找机会与之交流。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的博士生、硕士生一起学习、做项目,这样既可以和指导教师进行深入的沟通,也可以与他的科研团队进行互动。

3参与指导教师的教学、科研及实际建设项目等活动

访问学者其任务就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以参加科研为主,并协助指导研究生、参与课程讲授、辅导或其他教学工作。[5]根据各接受单位的不同,有的要求访问学者参与实际教学活动;有的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只让观摩。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导师商量后,访问学者可根据导师的意见,来担任其助教,帮助导师查找备课资料或进行课前教具的准备等工作。这既和导师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又学到了教学中的经验、方法。另外,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可以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活动中。这不仅能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也会开阔自己在专业领域的学术视野。能够参与指导教师的实际建设项目,对于访问学者来说是很好的实践锻炼。不仅能够检验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的正确性,而且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丰富自己操作实际项目的经验。反过来,这些经验又可促进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广泛参加学术交流及其它活动

访问学者要想在学术上有所突破,一方面要倾听指导教师的建议,参加具有较高水平的国内外学术研讨会。通过参加这些学术研讨会,可以认识学术圈内的知名学者,更重要的是可以掌握本专业的学术动态。另一方面要广泛参加所访高校的学术活动。一般情况下,高校每周都有一些学术讲座或学术论坛,包括专业的、相近专业的、非专业的。对于这些学术活动,有选择地参加是有必要的,选择范围可以广泛一点,因为一些交叉学科的发展有时会启发自己在专业研究上获得更好的突破点。参加学术活动可以很好地了解各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可以帮助自己找准今后科研发展的方向。如果想了解这些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情况,还要尽可能地参加本学科领域的一些成果展览会、推介会、博览会等各种展会。在这些展览会上,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些前沿的科研成果运用情况。

(四)及时总结访学中的得失

访学虽然是青年教师继续学习成长的一个短暂的阶段,但对于这一阶段中所学到的经验、知识要及时地记录下来,并实时地把一些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或转化成其它成果形式,以便其他人借鉴。其它还不成熟的研究成果,要及时记录下来,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一手资料。另外对于自己在访学期间的不足之处,更要总结分析,为以后的学习及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

三、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访学教师实现访学任务的保障

当前推荐单位对访学教师的评价较单一,即只要求在访学期间(一般是一年的时间)在核心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或申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使访问学习的导向性和目的发生了变化,让大部分教师认为访学就是为了在核心期刊或申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但事实上教师的访学是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一个过程,在访学的一年期间,访问学者不仅会在导师的指导下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而且其他方面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对教师今后的职业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对访学教师进行评价和考核,推荐单位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合理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不应该把科研成果当做唯一量化考核的标准,应该注重访学教师综合能力的考核。二是对访学教师的访学评价实行延时性考核。如有的访学教师在访学期间并没有取得相关标志性的成果,但因在访学期间学术思想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促使其在访学后的一两年内成果较多,这些成果也应该纳入到对访学教师的考核评价中。这种延时性的考核办法就是弥补对教师访学期间实时性成果考核办法的不足,让访学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去进行学术研究。推荐单位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访学者实现访学任务的保障。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国内访问学者政策为广大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为提高教育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存在着单位对访学工作不够重视、评价机制单一、教师对访问学习目的定位不正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都影响着教师访学期间访学任务的完成。只有充分认识目前我国国内访问学者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寻求切实有效的实现访学目的的有效途径,才能真正提高访问学者的继续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平.高校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进修管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48.

[2]杜丽丽,方平.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定位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5):38.

[3]刘寿堂.继续教育视阈下高校青年教师国内访学制度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1,(5):109.

[4]王晓华,赵春娟,周燕.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问题与对策———“国内访问学者”模式调查报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6,(8):77.

学者范文篇5

关键词:美国;高等院校;学者管理;专家管理

经历了百年的风雨之后,美国的高等院校成为了美国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并且其重要性仍在与日俱增。现代社会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同时社会的进步也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美国大学起源于殖民地时期创建的学院,它“更像我们今天叫做中学的机构,而不是今天的学院和大学”。但是殖民地学院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非但没有朝着中等学校的方向发展,成为中等教育机构,相反,为了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需要,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后,最后成为了与西欧国家传统大学相媲美的具有美国特色的大学,但在其内部管理模式方面却发生了与西欧国家的大学相区别的特色。正如克拉克·克尔所说:“美国学院和大学管理是传统和体制的积淀,与其说它是有意义的思想,毋宁说它是历史的馈赠。”纵观美国高等院校管理发展历史过程,可以把它分为三个时期来进行分析。

第一个时期,从1636年哈佛学院建立到1819年达特茅斯学院案裁决。第二个时期,从1819—1915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建立。第三个时期,从1915年至今。

在这三个时期中,每一个时期,美国社会文化背景都有着深刻的变化,高等院校的发展也呈现了不同的特点,高等院校的管理也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学者管理主要是指高等院校内具有学术专业的教授对院校的管理,本文主要指的是教授治校。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专门从事管理的人员对高等院校的管理,本文主要是指由校外人员组成的董事会对高等院校的管理。我将从以上三个时期来分析美国高等院校学者管理和专家管理的历史发展。

第一个时期内的学者管理和专家管理(1819—1915年)

1636年,英属北美殖民地创建了第一所学院,即后来的哈佛学院。1819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达特茅斯学院案做出判决。这一百八十三年的历史跨越了殖民地和非殖民地两个时期,是美国大学发展史上一个漫长的阶段,也是欧洲大学传统、尤其是英国古典大学的传统在北美大陆扎根、变异的时期。

殖民地时期美国对英国教育发展模式的移植是全面的、有选择的。“像这样移居到美洲来的各个教派或不同国籍的移民,带来了他们在老家所熟悉的特有的宗教形式和学校惯例,并且在新的殖民地忠实地把它们复制出来。”殖民地时期对英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移植是以哈佛学院的创办为起点的。

从殖民地时期,美国学院就形成了董事会管理学院的传统,董事会是学院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成员由外校人士组成,如在哈佛学院,1637年经马萨塞殖民地总法院批准成立的董事会(哈佛称为校监委员会BoardofOverseers)由12人组成,其中包括六位教会牧师和六位殖民地官员等。但是,由于董事不在学院上班,又缺少教师参与,所以造成学院里许多日常事物难以得到及时的处理,在学院的日常运行中就出现了一片管理的空白地带,即“董事有法定的权利却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管理,教师又被认为太年轻只是过客,不适合从事管理,在董事和教师之间由此就产生了一片真空。院长就很快开始填补这片真空。”在美国的早期学院中,院长以下一般不设任何行政管理机构。院长不但承担了全部的教学管理工作,而且还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

总之,这一时期,在北美大陆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美国早期学院的管理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似可称作董事会领导,院长负责的管理模式。它有别于欧洲大学的管理传统,董事会和院长承担了早期学院的全部正式控制职能。

第二个时期内的学者管理和专家管理(1819—1915年)

1819年标志着美国大学发展的一个新时期的开始。到1915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成立,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成立不仅对保障大学的学术自由,保证大学老师的职业安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明确了大学教师在学术事务上的发言权,巩固了大学推行教授治校的基础。在近一个世界的历史中,美国大学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革,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教育体制。

19世纪,大学规模的扩大、科学教育的引入、研究生教育的开展和大学功能的拓展,使大学组织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这就导致早期学院中院长一人独自负责全部事务管理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大学都相继设置了一些专门的管理职位和机构,以分担以往由校长直接承担的某些管理责任。

19世纪初期,教师职业的专门化在美国开始出现,教师队伍人数增加,教师在学校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教师与管理学校的董事会之间的矛盾逐步激化,教师谋求对学校学术事务的发言权的斗争时有发生。1825年哈佛学院再次爆发了教师要求参与学校管理的斗争,并终于迫使学院董事会做出了让步,将学院的招生、学生的教育与训练等所谓的“内部事务”的管理权授予教师,而董事会则保留了制定学院方针、政策和财政资源分配等所谓的“外部事务”管理的权力。这种较早时期的老师参与学院管理的方式奠定了美国大学教授治校的基础。19世纪后半期,随着大学组织的进一步复杂化,行政管理的纵向部门得到增设的同时,教师参与管理的民主管理机构也逐步健全,大学内部各阶层都设立了教师委员会如评议会、教授会等。

第三个时期内的学者管理和专家管理(1915年至今)

20世纪的高等教育,在19世纪后半期所奠定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在这一时期美国大学自身的一些变化对美国高等院校的管理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综合化,由于大学职能的新发展和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产生的新学科大量成为学校的重要教学科目,美国的综合性大学变得更加综合化和复杂化。研究生教育逐步成为大学教育的重点之一。这一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再到普及教育的转变和飞跃发展,在大学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一批以研究生教育著称的大学发展成为一流大学,美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是在上一时期受德国大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科学研究成为了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总之,这是一个充满了变革的时代。在变革中,大学由社会的边缘地位逐渐取得了社会中枢的地位。基于这些高等院校的管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正是由于大学教授的不懈努力、大学教师队伍的日益壮大和成熟以及明星教授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大学教师长久以来的希望得到了实现。教师获得了对大学多数主要学术事务的管理权利。

从本质上讲,美国大学的教授治校思想是一种教师民主参与管理思想,它与欧洲大学的教授治校传统有着重大的区别。欧洲大学传统的教授治校是一种学者行会自治权力的体现。在欧洲,大学传统上是一种学者们自愿结成的社团,因而大学事务也由学者们共同负责处理。但是,在美国,学院和大学从来就不是一种学者行会或社团机构,学者们也从来没有赢得过对学院和大学完全的控制权。在与校外人士组成的董事会的长期斗争中,大学教师逐步获得了在一定范围参与管理校政的权力。即使如此,大学董事会仍然保留了对教师决策的终审权。因此,美国大学实行的教授治校,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民主参与权力的实现。教师的民主参与权力主要体现在对一些学术领域如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招生政策、学位要求、教师聘任、晋级和解聘等的控制上,在部分大学,教师还拥有对学生主要学术行政领导的选择权。

总之,学校管理人员和专业学者间日复一日的斗争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以学者为主体所组成的大学,主要由学校的外行董事会及其主要行政官员——校长所管理,这样在高等院校的管理中,两种力量是彼此相促进又彼此相遏制的。

参考文献:

[1]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美]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M].别敦荣,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学者范文篇6

一百多年前,伴随着中国学术期刊的诞生,与之相关人员分别具有了编辑、作者、读者的不同身份。在之后的五十多年里,编辑、作者、读者三者所扮演的角色虽有不同,但由于“编研一体”的传统,编辑常由学者兼任,学者可以在编辑、作者、读者三个角色间可以自由切换,因此其差异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1]。1980年代中期,国内学术期刊开始实行审批制度,新闻出版署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创办正式期刊“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有健全的编辑部、有符合本专业要求的专职主编及一定数量的专职编辑”。其中,“专职主编”和“专职编辑”的规定成为所有期刊编辑必须职业化的法律依据[1]。该规定将编辑与学者分离开来,职业化后的编辑不得不开始思考该如何处理与学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身份定位问题,进而产生了“编辑中介说”“编辑再创造说”等理论研究[2,3]。然而,上述理论无法让编辑脱离对作者、读者的依附和依赖,也不能实现职业化给编辑带来的直观好处———公认的与学者对等的独立地位,因此又有人提出了“编辑主体说”。“编辑主体说”将独立审稿权、以及对学术媒介和学术传播的控制权作为确立编辑主体地位的基点。但与此同时,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对编辑的能力要求也就越高。要实现“编辑主体意识”,编辑必须把自己修炼成全能型学者和优秀编辑合体人;要成为全能型学者,编辑必须走“学者化”道路[4]。“编辑学者化”一经提出,立刻引发热议,国内期刊界纷纷列举国外顶尖学术期刊编辑的各种学术成就和专家头衔,并以此作为榜样,鼓励自家编辑积极向学者型编辑转型,如进行在职研究生、博士生等继续教育学习,参加各种科研项目研究等;也有不少期刊选择直接招聘学者担任编辑工作。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无论是培养学者型编辑的道路,还是招聘学者型编辑的想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遇到了不少问题。

二、编辑“学者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职业编辑向学者型编辑转型存在的困难。以《高电压技术》为例,该编辑部目前共有编辑6人,其中硕士5人,本科1人,均毕业于电气专业。响应“编辑学者化”的号召,有2名编辑正在进行电气专业在职博士生教育学习,有1名编辑正在进行新闻专业在职硕士生教育学习。单从编辑专业和学历来看,该编辑部已具备了一定的向学者型编辑转型的基础,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并不顺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科壁垒问题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的报道方向多为综合性、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而一个一级学科下面一般有着多个二级学科,一个二级学科可以继续细分为多个研究方向;正常情况下,一个学生通过4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总共10年的全日制学习,也只能较为准确、熟练地掌握某个方向的知识,远不能称为专家;而对于已毕业多年、未能一直坚守科研一线的科技期刊编辑,成为某一方向的专家远不止“十年磨一剑”那么简单。即便一个编辑能成为某个方向的专家,那他又如何能准确评价来自其他研究方向的论文呢?但由于目前对科技期刊的考核评价多以影响因子、被引总数等指标作为统一标准,为了提高各项数据,期刊就必须追逐科研热点,实时动态调整期刊的组稿方向和栏目设置,但一个编辑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却不可能实时调整,“唯指标”的评价体系加剧了科技期刊的同质化竞争,也让编辑无法沉下心来,将“学者化”坚持到底。(2)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不同于人文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研究大多在特定的实验场所进行,需要特定的研究工具,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因此,若要实现编辑学者化,编辑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到高校、实验室、项目现场,实际参与各项科研工作中,并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才能及时掌握学科的前沿领域及发展趋势。但与此同时,编辑也不能主次颠倒,必须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各项本职工作,并同时兼顾家庭事务。《辞海》将“编辑”定义为从事组织、审读、编选、加工、整理稿件等工作的人。根据该定义,可以将编辑工作分为两类:负责组织、审读、编选稿件等工作的学术编辑和负责加工、整理稿件等工作的技术编辑[5]。这两类编辑的工作内容性质存在差异,所需的能力也截然不同,因此国外顶尖科技期刊对编辑工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工,而其所说的编辑多指学术编辑。而很多中国科技期刊出于体制限制和人手不足等原因,仍停留在传统小作坊生产模式,不管是学术编辑工作还是技术编辑工作,又或者是其他行政管理、技术服务、数据统计等工作,全部都分摊给各个编辑。在本职工作量已较为饱满的情况下,编辑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泡在”实验室里学习专业知识,而仅仅靠阅读专业文献得来的理论知识显然不足以支撑编辑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最终也只能回归“杂家”或“编辑匠”的身份。(3)主观能动性不强依附于现有的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大多数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老编辑主要从事以文字润色、加工为主的技术编辑工作,工作性质较为稳定且安逸,已形成一定的舒适区,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学习、长期积累的过程,若编辑本身对科研工作缺乏兴趣,就缺少向学者型编辑转型的内在驱动力;再加之“体制内”“终身制”“大锅饭”的薪酬分配制度,“不做不错,多做多错,宁可不做,不能做错”的懒政思维,使得编辑“学者化”缺少外在激励,编辑、亦或是编辑部管理人员都更愿意安于现状,对于进行创新和转型的主观能动性不强。2.直接招聘学者型编辑遇到的问题。鉴于将“技术型”老编辑培养成“学者型”编辑存在上述的学科壁垒、时间和精力不足、主观能动性不强等问题,也有编辑部尝试直接招聘学者型编辑,将专业水平、科研经历、博士学历等列入应聘要求,但在招聘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首先,由于国家政策对出版行业不够重视以及社会大众对期刊工作的固有印象,期刊编辑往往被贴上了“文字加工”“服务人员”“为他人做嫁衣”等标签,导致编辑的社会地位不高,行业整体薪酬和发展潜力有限;另一方面,以前的科技期刊编辑多呆在办公室与文字打交道,工作时间和地点较为固定。因此科技期刊招聘时,总会吸引大量不想去科研一线、追求稳定的应聘者;而对于那些科技期刊极度渴望的学术型人才,他们则往往更青睐于具有挑战性、成长空间大、薪酬更高的科研部门。简而言之,期刊部门所能提供的薪酬待遇、发展前景等与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者的需求不匹配,因此很难直接招到学者型编辑。再者,自从1980年代开始编辑职业化道路以来,学者与编辑间的人才交流和身份转换变得愈发困难,若一些教职人员和科研人员想“半路出家”,转任科技期刊编辑,就必须放弃原有职称,转评编辑系列职称,否则,即使他们接受了相关编辑业务的专门培训,并拥有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也不能获得相应的编辑资格,以至于不能名正言顺地担任编辑工作;而一旦转为编辑,要想返回原岗位将十分困难。这样的编辑职业化制度使得原本有意愿到期刊编辑部工作的学科专家望而却步[1]。

三、编辑“专业化”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学者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学者散文疲顿原因

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学者散文曾煊赫一时,它引领中国散文创作从马鞍形凹槽中走了出来。在这支作家队伍中,既有季羡林、张中行、金克木等“老生代”名宿,也有余秋雨、陈平原、雷达、赵园等“中生代”中坚,还有祝勇、林贤治、余杰等“新生代”新人的加盟,他们的散文或随笔创作,将书斋艺术融入社会文化,用学者精神灌注民众生活的努力,大大拓展了知性美的空间,促进了文学特别是散文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总体来看,“学者散文让我们看到了二十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的所思所感,看到了一代学人艰难不屈的治学人生路”①。

然而到了今天,严格意义上的学者散文受到了外在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散文随笔的冲击,也受到社会文化体制的汰选;内在的由于创作者和创作方法的根本矛盾导致学者散文走向了今天的颓势。探究其由盛转衰的原因或可为后人提供些借鉴。

一、时代原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秋雨散文的出现令我们眼前一亮。当时余秋雨先在《收获》杂志专栏刊登而后又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虽然出现诸多的知识性缺憾和写作技法方面的不足,但能将写作资源定格在历史的废墟上,文采翩翩,畅往以思今,他的作品的出现,学者散文大受追捧,令作者和出版商大感意外,更有洛阳纸贵之势,遂引得和者随者接踵而至。市场、媒体、读者与众多被边缘化的知识分子或仍然处在主流位置的文人共同组接了一个泱泱大观的学者散文传播系统。当时的学者散文之所以如此辉煌,是因为它恰好把握了当时的文化语境。当代散文在建国十七年主要是以抒情散文为主,且主要歌颂“新时代”,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朝鲜战争等,创作空间非常狭小,成就最大的三大家也成为散文创作的固定格式,反过来又限制了散文的发展。“”后的散文出现了艺术上散文概念的“窄化”倾向,内容上主要批判“”。这些散文多远离作者心灵,少有作者的内心体验和感悟,正因为此,散文批评家在一九八六年至一九八八年间开展了关于散文发展和革新的大讨论,在这种期待中,学者散文应运而生,余秋雨散文的出现,肇始了文人尚可以在工具理性的旗帜之外另择创作路径,迎合了接受者批评家对散文新体式与散文作家身份新定位的双重期待,其对文学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喻大翔认为学者散文的创作主体之“学者”有这样几层含义:①有专业影响下的气质和心理,迥异于不同学科的高级知识分子;②术业有专攻;③拥有自己的学识思想、思维方式和理想法则;④因其创造性的成果能够改变本专业的历史,影响民族、人类的精神构成与生存方式;⑤有殉道精神。这是中国文人对学者含义的界定。正因为如此,中国文人的“载道”的集体无意识依然如鬼魂附体般缠绕。这在学者散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笔者甚至以为它是处在边缘状态的文人的一次集体呐喊,一次明显的试图回归话语中心的努力尝试。尤其对历史和传统文化弊端的批评都是羞答答地讽喻当下。以余氏为代表的学者散文,始终站在历史的悬崖边行走吟唱,在历史废墟中翻找可用以代言或者藏匿内心的包装素材,通过对已经烟消云散的故事的重新堆砌,借以显微阐幽,聊以遣怀,并试图以其才情与雅趣匡正当下文坛社会的流弊,更欲以其思想与睿智来点燃各自心中隐逸已久的文学梦。近十年来的学者散文一方面反对杨朔式的载道说教的文风,摒弃其物—事—人—理的写作模式,抵制其大而无当的“大我”情感;一方面在旧址上重建了一种同样是抒发大我思想的写作模式。周作人说:“言他人之志即是载道,载自己的道亦是言志。”我们学者散文大多是在“言志”的幌子下去“载道”,用散文研究专家王尧的话说:“写作者的个人情怀、胸襟、人格在文本中越来越贫乏和格式化,而忘记了所有的文化关怀都与关怀者的精神状态与生命的原创力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就可能失去精神的个性与深度。”这种“载道”的个性和思路的模式化逐渐形成学者散文的套路模式;一旦学者散文形成稳定的创作姿态,必然处于静止状态,静止的文学是没有生命的,其前景展望也就可想而知了。

学者散文在出现之初曾经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成为一时之盛,各出版社竞相以各种名目策划出版老、中、青散文家的作品,甚至大量重复选题,这种轰炸式、掠夺式的出版也使得读者很快产生阅读疲劳,甚至厌倦。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文化转型时期,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自我毁灭。这大概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捧杀”。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深入和完善的今天,人们开始正视和面对相对庸常的日常生活,心态也日趋平淡。社会意识形态日趋多元化,宏大叙事的作品遭遇冷遇,所以学者散文这样阳春白雪式的作品自然就曲高和寡了。

二、艺术表现手法的原因

学者散文刚刚兴起的时候有两大文学现象不容忽视。其一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大量重印、再版,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间再版重印的二十至四十年代的现代散文作品书籍的印数,已远远超过一九一九至一九四九年三十年间中国散文书籍印数的总和。其二是“老生代”散文创作的勃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与“文化反思”的步伐同轨,一批被称为“老生代”的学者开始创作实践,以此为标志,当代散文在向“五四”现代散文的回归中逐步得以拓展。对这两个现象以往评论界大都只注意到其积极的方面,即对“五四”优秀散文传统的回归和承传;而忽视了以现代散文为创作范式所导致的对现代散文简单因袭效颦的倾向。我们知道,散文特别是学者散文是新时期以来散文“自我”真正回归的产物。当年,一大批散文家面对新时期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散文的沉寂和危机,开始思索散文的出路,呼吁散文的变革。散文家王英琦说:“我们这些捣鼓散文的人,该干的事却是如何抓住良机,不被上涨的行情涨昏了头,真正指导散文从老套子中解放出来,开始散文创作的新纪元。”②大批初入门楼的学者们舍弃了当时已陈旧为“老套”的六十年代“三大家”(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路子,而向半个世纪前那些具有健康的人生蕴涵、高度的艺术成就和优雅的审美品格的现代散文吸取养分和灵性。上述的两个现象的意义在于前者为学习效法提供了蓝本,而后者为成功模仿指明了方向。细察世纪之交的学者散文,无论题材、神韵、思想、言语,还是社会心态、生命体验、文化判断,都与传统的现代散文有莫大的承继关系,形成有趣的散文回归现象。比如汪曾祺直接师承沈从文、废名,张中行和黄裳分明得益于周作人,林非的创作与鲁迅散文关系密切,余秋雨、周涛的“文化散文”(或曰“大散文”)与梁遇春、林语堂的文风有莫大的联系。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下学者散文写作在解脱“三大家”老套的同时,又带上了现代散文的“新套”。鲁迅当年曾指出,正因为白话散文作家们处处自觉与旧式散文相比照、竞赛,故而在艺术上就“特别提倡那些和旧文章相合之点”,而不知不觉受其所代表的传统审美观念的局限。艺术追求上偏于性灵、冲淡、闲适、幽默一路,不免有些狭窄,在思想的深度和力度上则更显不足,并最终导致三十年代所谓的小品文危机。现在,这种前车之鉴并没有引起当下学者散文家们的警醒,简单模仿,一味迁就,艺术的更新也就不容易迸发和深化,当下学者散文家犯的是三十年代散文家们同样的错误。典型的如余秋雨散文就存在历史资料、考证证据、说理议论过多的现象,虽然使其作品具备了强烈的理性色彩,对表现作家文化选择的自觉是有益的;但也明显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如作品过于沉重,有呆板和概念化的倾向,好为人师倾向和贵族优越感。对周涛的散文也有评论家认为,“有理性过强,思想太密集,而难免使得构架粗疏空泛,寄托、附丽思想的底座(材料、具象)不够坚实有力”③。这一评价是不无道理的。当下学者散文家由于效颦现代散文而显露出的艺术表现手段的贫乏可见一端。

三、学者散文作家自身的原因

对于学者从事散文创作,陈平原先生有深切的体验:“作为学者,当然主要以专精的学术著述贡献于社会;撰写文化评论,在我,主要是保持‘人间情怀’的特殊途径。并非鄙薄此类文章,而是深知其中甘苦。一般说来,专门著述需要含英咀华,沉潜数载,发言时心里大致有谱,反而是此类不吐不快,一挥而就的短文容易‘露馅’,故实在不敢掉以轻心。”④可见,写作学术专著与创作散文随笔是两种有着不同话语表达方式的写作行为。对大多数的学者来说,在要求“严谨”的学术专著和追求“洒脱”的散文随笔之间,要选择而且能较好地把握“两副不同的笔墨”确非易事。换句话说,学者所长毕竟是在“严谨”的学术专著上,所习惯使用的语言方式主要向知性、非感性倾斜,而这一点必然与散文艺术特有的感性语言发生冲突和矛盾。余光中说:“如果才气不足以驱遣学问,就会被其所困。只能凑出一篇稳当然而平庸之作,所以愈是学富,就更必须才高,始能写出真正的学者散文”⑤,当下学者散文的写作困境由此产生。

学者们深厚的知性要转为轻灵的艺术,就存在一个主体性张扬的问题。文学创作中的主体性,对作家而言,指的是人的精神结构中所包含的人类良知,体现着对人类本质的终极关怀,敢于为真理而孤独地面对广袤世界的意志力,以及能够穿越时间之迷雾而洞察历史诡计的锐利思想,始终保有一颗“童心”,主体性的种种因素综合起来就是作品所具有的思想力度。余光中认为,作为写作散文的学者,需要一个“含英咀华,出经入典,文化熏陶有素,却又不失天真,常保谐趣的心灵,这种心胸坦对大千,以万象为宾客,富于内且溢于外”⑥。可见作为一名优秀的学者散文家,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广博的识见,而且应对人生、社会有着深刻的洞察、清醒的认识。学者们拥有的丰厚的知识资源,只有牵住灵魂的衣角,才能化蝶为艺术的精魂在散文的天地中诗意地栖居,孵化出切合时代和生命的散文精品。然而恰恰是在这些方面,成为不少学者散文家的缺失。孙绍振就此严厉地批评说:“看似独立的学者智性散文,如果不甘心照搬抽象语言,就不能不依附于抒情和幽默……王小波继承了钱钟书的批判传统,艺术开拓的气魄和才华不可一世,可他深刻的智性灵魂也没有离开以‘佯庸’为特点的幽默。张中行、周国平倒是实在,干脆就不管智性和感性的根本冲突,一味用智性话语来书写,其结果是智性越是富厚的地方,艺术却越是稀薄到如大锅清水汤。”⑦这些批评虽然严厉,倒也切中肯綮。

学者散文家还有最致命的缺陷是不能很好处理与读者的关系,无法转变惯有的“传授”姿态,他们与读者的关系不是心有灵犀体验共享,而是缺少对自己的反省,不断膨胀自我在叙述历史时的权力,塑造着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的作者形象。围绕着“施加/接纳”和“布道/接受”的二元传播模式按图索骥,这种根深蒂固的毒素必然制约着散文的写作。学者散文作家身上体现的兼学者、作家而为一的努力成为一个“众声喧哗”而难以赋形的高蹈。当下的学者散文家们值得警醒。

在散文艺术方面,陈平原先生说:“有学问而不囿于学问,能文章而不限于文章;在知性与感性、思想与情怀、文学与学术、厚重与轻灵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⑧张力的显现,即学者散文美学修辞的本质体现,应该是很多学者创作散文的本质追求,它代表着文人对散文新体式的思考。而近十年的学者散文创作鲜有臻于平原先生所说的“保持一种必要张力”的完美之作,有的学者为文不失真性情真体验真诗性而缺乏理性升华或批评反思意识;有的学者为文含有相当高的学术素养和理性思辨而失去散文的审美属性和文学特质;更有甚者因为刻意雕琢欲求张力显现而使得文章文气断裂、结构松散、况味寡淡以及精神贫弱,这些都违背了散文的艺术创作规律。

对于散文,在诗歌、散文、文学批评和翻译所谓“四度生命空间里”肆意行走的余光中这样理解,它“以融合情趣、智慧和学问的文章为主,反映一个有深厚文化背景的心灵,往往令读者心旷神怡,既羡且敬。面对这种散文,我们好像变成歌德的艾克尔曼,或是聆听约翰生博士的鲍斯威尔。我所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应该有木屑的甜味,釜型大铜鼓的骚响,有旋转自如像虹一样的光谱,而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的,应该有一种奇幻的光。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与文字相遇,每如撒盐于烛,会喷出七色的光”⑨。余光中是学者散文大家,视野接通古今中外,神思畅游四仞八极,才情横溢、文采飞扬。单单从他那篇名文《听听那冷雨》,便能窥探出真正学者散文的艺术魅力:首先是结构上起承转合自如毫无捏造之痕;其次,诗意盎然的意象“冷雨”的创造,在冷寂凄迷的氛围中甚有古典意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听雨最佳境界之竹楼瀑布声、空山破庙处、灯残人清时遥相呼应;次之,语言华丽优美而不浓腻,顾盼妩媚而不生硬,跌宕多姿而不诡谲;再次,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通感、叠字、引用、排比相得益彰毫不做作;最后,在和谐的音律中我们听到冷雨下作者的心声——乡愁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是一种超越时空亘古不变的文化和生命意识。当下国内的学者散文要想获得一种超越,应由此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①袁勇麟.《当代汉语散文流变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9页.

②王英琦.《散文三味》[J].《散文》,1997年第10期.

③佘树森,陈旭光.《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0页.

④⑧陈平原.《游心与游目·小引》[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学者范文篇8

现将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年“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凡有自愿报名者,经单位同意,于本月25日前报区委组织部送审。

**年4月23日

关于做好**年“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党委组织部、市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组织(干部、人事)部(处):

根据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关于做好**年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就我市**年“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派对象和选派条件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的选派对象为,各地各部门“十一五”期间需要重点培养的青年科研骨干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选派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政治素质好,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西部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年龄在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曾独立主持或参与负责过一次全过程的课题研究;符合接收单位提出的有关条件。

二、培养方式和时间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由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研究员担任。访问学者通过参与接收单位的研究课题、项目,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技术水平。培养时间原则上为1年。

三、经费保障和有关待遇

访问学者研修期间所需经费包括培养费、差旅费和食宿补贴。培养费由接收单位承担。差旅费主要由派出单位承担。中组部、科技部、中科院按每人每年3万元的标准给予资助,主要用于食宿补贴。

派出单位承担访问学者两次往返差旅费,并负责购买访问学者学习期间的意外伤害保险。有条件的单位可对访问学者发放适当补贴。访问学者研修期间,可邀请导师到派出单位开展一次考察培训活动,有关费用由派出单位承担。

四、选派程序

选派工作按照按需培养、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

各单位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参照《**年度“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接收单位一览表》(见附件一),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信息、个人报名、单位推荐的方式,提出符合条件的人选,填写《“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申请表》(见附件二),于4月27日(周五)以前,报送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市委组织部审核同意后,上报中组部,由中组部统一安排报到时间。

五、管理和考核

1、访问学者的日常管理以接收单位为主。访问学者要自觉遵守接收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有特殊情况请假需经指导老师同意,请假3天以上需经选派和接收单位的人事部门同意。

学者范文篇9

1文献梳理与回顾

OA运动在国际范围内发展迅速,OA出版期刊已逐渐发展成为主流化学术信息资源。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OA期刊进行研究,其中包括OA出版模式、OA出版、OA出版商、OA对图书馆的影响、OA期刊质量的衡量因素———影响因子、掠夺性期刊OA的产生原因与危害等内容。王宁宁通过探讨欧美图书馆联盟与OA出版的模式,提出需要注重整合OA出版资源的建议[1]。张晨鑫提出在开放获取的版权方面会涉及到的问题,如OA对用户免费共享知识的保护力度、免费性是否侵害知识成果、第三方的共享知识是否合理等[2]。杨继慧从文本挖掘技术视角,分析了国际期刊出版商的版权立场,即应该积极参与版权博弈[3]。王岚则是通过比较出版商的收费项目以及不同形式的OA出版收费政策,建议图书馆参与OA出版开支管理的过程[4]。秦小川研究基础科学类完全OA出版对期刊印证指标的影响[5]。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保存的重要场所之一,其传统文献存储保护势必会受到OA的冲击,为此,不少学者研究了OA对于图书馆的影响。有学者从图书馆出版服务的角色定位进行研究,杨敏对于图书馆在新的学术出版环境下的转型进行探究[6]。还有学者探讨了图书馆在新环境下学术出版素养教育等。更有学者针对掠夺性期刊进行多方面研究:(1)掠夺性期刊产生的原因及后果。陈铭认为产生的原因为迎合科研人员需要,带来的危害除了损害作者的学术声誉,还会带坏科研风气,侵蚀科研环境[7]。郭进京等人通过对劫持性期刊的期刊网址、影响因子、国别和地区分布等多方面进行调研之后,认为产生原因有:经济利益驱动、网络高速发展为欺诈人员提供了便利条件;年轻科研人员起步初期,抓住其心理与发稿需求。后果除了对作者的声誉造成影响之外还有金钱损失,再就是给正规期刊的投稿率带来影响[8]。(2)掠夺性期刊的防范措施及应对办法。杨克魁提出要规范落实同行评议、完善编辑出版流程管理以及实行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等[9]。郭进京建议投稿作者要从多角度进行识别和判断。(3)针对某一学科的掠夺性期刊的研究。有学者从掠夺性期刊所处图书馆情报学领域进行特征以及运作模式的研究,并对学术图书馆提出了提供专业服务的要求。国外由美国科罗拉大学图书馆员JeffreyBeall对开放获取领域的掠夺性期刊进行跟踪揭示,提供了掠夺性期刊列表[10]。ElizabethGadd等基于对多个期刊出版商的特征分析,发现出版商的类型导致其与学术期刊市场接触的方式截然不同,主要表现为产品的价格[11]。MarkJ.McCabe等引入经济模型理解学术期刊市场OA的趋势,探讨在何种情况下,期刊相对于传统定价的期刊来说更喜欢开放获取,如商业期刊发现更多的OA对社会有好处,授权OA有助于改善福利,但如果完全取消传统的访问,可能会超出预期。陈志昌[12]在对开放获取进行SWOT分析时,认为威胁之一就来自于商业出版商。因大型商业出版商使用“大交易”来限制图书馆与出版商之间的合同。根据“大交易”,期刊出版商将在许多年内授予其所有图书的访问权限,严重威胁开放获取期刊的生命。NielsTaubert对比了出版商对OA出版物科学政策的态度,以此揭示商业模式和科学政策要求不同立场。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于掠夺性期刊的研究主要为探讨现象、原因、危害以及应对措施。国外学者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对出版商、大学图书馆或是专家就他们所持开放获取的态度以及利益关系的访谈,还有一部分是研究开放获取中涉及到的绩效评估和同行给出的评价建议。然而,将身为开放获取中利益参考者的期刊出版商单独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甚少,本文想就期刊OA出版商与学者之间的信号传递模型进行分析。

2案例分析

近年来,在学术界发生的论文被撤稿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SpringerNature出版集团旗下的《肿瘤生物学》(TumorBiology)期刊撤下2012-2016年所刊登的107篇论文,这107篇论文的作者全部来自中国,撤稿原因是论文作者编造审稿人和同行评议意见。撤稿虽然没有导致外刊对中国科学家的投稿采取更为严格的审稿流程,但是使得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国际声誉受创。据统计,在2015、2016年连续两年的《肿瘤生物学》上,2/3以上的文章都是中国作者的,其中“国际合作论文”也占有显著比例。那么,为何会导致文章被撤?究其原因,即期刊与学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时,为了实现交易带来的好处,有好消息的一方有积极性告诉没有信息的对方自己真实的类型。所谓信号传递,就是用可信的方式显示自己的类型。一个信号之所以是可信的,是因为同样的信号对不同类型的人来说传递成本不同。“好”类型的人传递该信号的成本低于“坏”类型的人,所以后者不敢模仿前者。因此,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观察信号判断对方的类型。在学者选择需要发文的期刊出版商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期刊出版商具有私人信息,学者不知道该私人信息时,就会观察对方的行动来试图了解对方。此时,期刊出版商的任何一种行动,都可能变成传递关于自己私人信息的一种信号。开放获取环境下,期刊出版商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根据自身的规模类型,对于自身面临的问题,作出相应的信号传递,确保在科学出版的情况下,自身利益不受损,让学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期刊出版商发表文章。为此本文通过对期刊OA出版商传递信号及学者做出的选择进行分析,将OA出版商的类型分为普通期刊出版商和掠夺性期刊出版商。

3期刊OA出版商信号传递模型分析

为此,了解了掠夺性期刊OA出版商和信号传递的定义之后,笔者试图构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二者的信号传递模型。3.1信号传递模型的假设与构建。可以将期刊OA出版商信号传递与学者选择用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来刻画(如图1)。首先,由自然决定参与人A(期刊OA出版商)是哪种类型。假设A只有两种类型,A知道自己属于类型1(普通期刊出版商)或类型2(掠夺性期刊出版商),而参与人B(学者)只知道期刊OA出版商属于类型1的概率是p,类型2的概率是1-p。期刊OA出版商也明确学者知道A属于类型1的概率是p,类型2的概率是1-p。那么,期刊OA出版商就可以向学者传递一个信号。假定总共有两种不同的信号,信号1为刊登低质量文章和信号2不刊登低质量文章。期刊出版商传递信号之后,学者尽管不能直接看到期刊出版商属于什么类型,但是可以看到期刊出版商传递了什么信号。学者B的行动是在A传递的信号中,采取的行动分为选择此类型期刊出版商和不选择此类型期刊出版商。3.2模型分析。假定掠夺性期刊出版商对期刊OA出版商而言价值为10,而对于学者的价值为20,无论哪种期刊出版商都是一样。两种类型的出版商用刊登低质量文章概率来区别。用Q、q分别表示普通期刊出版商、掠夺性期刊出版商在刊登文章过程中选择低质量的文章的概率,假定Q<q。假定刊登后的损失成本都一样,用C来表示。期刊出版商做出一个选择的情况分为:提供刊登服务或不提供刊登服务。如果提供刊登服务,学者存在两种选择。如果学者选择,他付的价格为P,20-P就是选择带来的收益。而对于期刊出版商而言,如果提供刊登低质量文章,就要承担名誉损失的期望成本QC,所以预期收益就是P-QC(若是普通期刊出版商)或者P-qC(若是掠夺性期刊出版商)。如果学者不进行选择,那么刊登权利还在期刊出版商手里,预期收益为10-QC(若是普通期刊出版商)或者10-qC(若是掠夺性期刊出版商),这时学者得到的收益为0。期刊出版商如不提供刊登低质量文章渠道,学者同样有两种选择。如果学者选择,他付的价格为p',此外还需要自己承担预期的修改成本,因为没有提供渠道,学者获得的净收益为20-p'-QC或者20-p'-qC。期刊出版商得到p。而如果不选择就和上述情况一样。下面就探讨提供刊登低质量文章服务能不能传递信号。如果没有任何提供低质量文章服务的情况下,对于学者来说,选择正常期刊出版商和选择掠夺性期刊出版商的概率都是0.5,这个时候,如果他选择发表文章,他预期得到的价值是20-p'-0.5qC-0.5QC,若不发表结果为0。如果20-p'-0.5qC-0.5QC<0,那么学者就不发表。0.5(q+Q)C>20-p',学者是不会选择发表他的文章在期刊上的。对于期刊出版商而言,在掠夺性期刊上出版文章的收益为p',在正常期刊出版商刊登低质量文章的条件是10-QC≤20-0.5(q+Q)C,也就是说,即使没有提供可以刊登低质量文章的渠道,也是会有许多文章能够刊登。而掠夺性期刊刊登低质量文章的条件是(Q-q)C≤10,所以,在维护自身期刊名誉的成本太大,正常期刊与掠夺性期刊差距太大时,正常期刊出版商选择的人少,就造成了交易失败。因此,假设(q-Q)C>10,正常期刊出版商可能提供刊登低质量文章,以此向学者传递一个信号,表明自己是正常期刊出版商,文章有保证。提供低质量文章的服务渠道要成为一个信号,就必须将掠夺性期刊与正常期刊区分出来,如果是正常期刊,期刊出版商会考虑提供名誉保证,如果是掠夺性期刊,不愿意提供期刊质量保证,就要满足:QC≤P-p'<qC其中,QC≤P-p'表明正常期刊出版商提供刊登低质量文章是合算的,P-p'<qC表明掠夺性期刊出版商不提供刊登低质量文章是不合算的,此时学者就会形成合理的判断,然后做出自己最佳的选择。根据公式QC≤P-p'<qC,可以将期刊出版商的好坏区分开,那么P和p'之间一定存在差距,此时正常的期刊出版商才会愿意提供信号。综上所述,期刊出版商会在较低维护名誉损失的成本和达到预期价值情况下传递信号,同时学者也会对于自身收益的大小选择发表的期刊类型。

4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通过上文对期刊OA出版商和学者之间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处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单单是期刊出版商要选择如何传递自己的所属类型信息,学者自身的文章质量也存在着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本文简单提出一些解决对策。4.1期刊出版商确立问责机制。期刊出版商要确保自身的声誉就需要核实出版期刊的质量。出版专业期刊也是对出版商的一种形象维护,声誉的维护被证明是一个重要的维度,直接影响同行的出版行为,进而影响科学出版的激励结构。某个期刊的出版量也会成为衡量期刊的影响因素之一。虽然期刊文章的质量历经同行评议,但必须建立问责机制,从根源上优化期刊论文质量。期刊出版商对学术期刊可建立认证系统,对所有在线期刊,定期公开其认证情况,这就极大地降低了掠夺性期刊的出现,为正规出版期刊以及研究机构的正常运行营造良好的环境。掠夺性期刊产生的原因之一便来自期刊管理的疏漏,网络促进了期刊网站的快速建立,通过复制粘贴其他网站的内容、样式编排,或者直接使用其他期刊网站的脚本,网站的IP地址千奇百怪,没有具体的联系地址,这就造成即使作者想找编辑部维权也无能为力。为此,对掠夺性期刊建立的问责机制应包括:征稿网址的有效性、期刊透明度、期刊是否存在同行评审、是否被专业领域公认的引文数据库收录等。若有不符合规定者,对其进行公开声明并进行整改。4.2学者加强文章规范化管理。正是因为对于年轻学者来说,选择廉价、快速发表文章的杂志可以应对的压力,使得期刊出版商有了发展的市场,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此,学者应该加大对文章的规范化管理,树立学术道德和学术自律,严格要求自己,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研究,按照期刊征稿要求匹配性投稿,使得刊登出的文章有借鉴意义。4.3学者提高对掠夺性期刊识别。学者应该对掠夺性期刊的明显特征有识别能力,如每期页码较多、刊载大量论文、收取高额的发表费用、地区分布广泛等。这样才能将自身的论文投到适合的期刊中,避免和减少刊登在掠夺性期刊上带来的声誉影响。学者需要仔细浏览期刊网站,核实其专业程度,查询其是否有完整的联系方式和出版地、规范的编辑委员会,特别关注是否有同行评审的流程以及费用信息。此外很多掠夺性期刊不保存文献,也不能通过搜索查询到已发表的文献,若是期刊停止运营,便会无踪迹可寻。为此,学者要提高对掠夺性期刊的识别能力,避免损失。

学者范文篇10

医院国内访问学者制度是借鉴国外访问学者制度,结合了高校的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特质,并结合了医院原有进修教育的基础,开展以项目为主体,促进各地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体系。虽然访问学者项目在医院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各地仍在不断摸索发展中,但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从国家的角度看,它可看作是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基础性工程的组成部分。我院自2008年开始设立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旨在利用我院的临床、科研高地优势,吸引全国优秀医学骨干,通过我院临床和科研的相关培训,培养高层次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7年来我院已经接受了各项目访问学者总人数达184人。

2访问学者项目管理情况

2.1来源

我院接受的访问学者面非常广。分别来自福建省卫生厅项目、云南对口支援项目(包括卫生部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河南省卫生厅“515工程”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教育部“西部之光”项目、新疆各级别项目及四川都江堰“三峡之光”项目、上海对口支援宁夏自治区项目、支援西藏日喀则项目等。

2.2进修时间长度

所有184名访问学者中有107人的进修时间为12个月,仅有22人的进修时间小于等于3个月。访问学者的进修时间较我院普通进修人员的时间要长。

2.3年度人数分布

就访问学者接受年份分布,近四年来接受访问学者人数呈上升的趋势。福建省卫生厅选派访问学者自2008年开始每年都选派相应人员,人数较为稳定。河南省卫生厅选派人员始于2011年,除第一年人数较集中外近年来人数也相对稳定。云南省项目由于上海市对口支援的关系,自2010年开始人数较多,但分布差别较大。新疆的访问学者近年来人数有了显著上升。而有的项目由于没有政策延续性开展过一年后就结束了。

3访问学者培养现状

我们在2014年9月离院的访问学者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人数13人,实际回收11份,回收率84.6%。另外在导师中进行了调查,调查人数为6人。虽然数量较少,但也从一定层面反映了访问学者对于我院访问学者管理的看法。

3.1访问学者对于临床能力培养的看法

调查问卷从“专人带教”、“参加科室业务活动”、“管理床位”、“诊疗性操作机会”、“业务技术带教”、“专家讲座机会”六个方面进行了调查。81.8%的访问学者认为学习中有专人带教;90.9%认为能够参加科室业务活动;81.8%认为培训期间能够单独管床;54.5%和27.3%认为科室能够或大部分能够安排诊疗性操作;63.6%认为科主任或上级医生能定期讲授业务技术或带教,72.8%每周带教是超过一次的;54.5%认为经常有专家讲座。针对管理状况,81.8%的访问学者认为目前临床管理状况好,100%认为通过访问学者培养对临床能力有很大提高,对我院临床培养模式72.7%的访问学者表示满意,27.3%表示较满意。

3.2对访问学者项目的看法

63.6%的访问学者认为我院访问学者培养与他的要求一致,36.4%认为大部分一致;90.9%认为访问学者项目很不错,值得向其他同事推荐;81.8%的访问学者认为项目对他的将来有帮助,18.2%认为有一定帮助。在与普通进修进行比较时,27.3%认为完全相同,36.4%认为大部分相同,36.4%则认为少部分相同。

3.3导师对访问学者临床能力培养的看法

同样的问题在导师之间的看法与访问学者基本保持相似。50%的导师认为目前访问学者临床轮转管理状况好,50%认为较好;83.8%的导师认为通过访问学者项目培养,他们的临床能力有很大提高;50%对临床培养模式满意,50%表示较满意。

3.4导师对访问学者项目的看法

83.3%导师认为访问学者培养和访问学者要求大部分一致;66.7%的导师认为访问学者项目很不错,比较愿意带这样的进修医生;100%认为访问学者项目对他们将来的工作学习有帮助。66.7%的导师认为访问学者培养大部分与普通进修相同,16.7%认为完全不同。

4讨论

4.1充分认识访问学者的作用

进修学习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医务人员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更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医学领域对于进修学习十分重视,进修教育的成效对于进修人员今后的业务能力提高、个人职业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访问学者项目作为特殊的进修学习也需要不断认识访问学者自身的作用。医学进修已成为医务人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学习模式,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医学继续教育是医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在管理中也要把握进修医生学习的迫切性,充分发挥访问学者本身的主动性,合理安排培训,使他们最终能够学有所成。

4.2重视导师的带教作用

我院一直以来要求访问学者应由副高职称以上有带教经验的老师担任访问学者导师,这样才能保证访问学者带教的质量。访问学者培养是一项双赢的工作。一方面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进修医师,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知识水平。大部分访问学者项目具有延续性,导师带教的成果会带来好的声誉,能够吸引更多的访问学者。访问学者和导师之间的互动也能够带动两个地区、两个医院之间的互动,达到取长补短、友好交流的目的。

4.3访问学者需分层次管理

我们目前碰到最大的问题是访问学者的来源项目分散而复杂,访问学者本身的层次也略有不同。像福建省卫生厅选派的访问学者和“西部之光”项目的访问学者不仅仅要求临床上要提高还要有科研的任务;而其他县级医院骨干和对口支援项目首先要求临床水平提高。因此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制订了《中山医院访问学者导师管理暂行规定》,把访问学者分为临床技能加科研类访问学者和临床技能学习类访问学者两类,让导师明白自己带教访问学者的培养要求,对访问学者进行分层次管理。针对临床技能加科研类的访问学者,我们还专门为他们开设科研的基础课程,包括医学文献检索和医学统计学课程,为他们的科研打好基础。每个科室也为我们的访问学者打开科研学习之门,有的科室直接让博士生和访问学者一起工作。因此培养的访问学者在科研上的收获也非常大,有的结业时已经能够投稿SCI论文,有的回到当地立即申请了科研基金。针对临床技能类的访问学者,则要注重当地实际,有的访问学者当地科室分类没那么专,我们尽量帮他安排多科室进修或者参观。只有临床技能的提高才能有力加强县级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

4.4重视访问学者管理模式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