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23:36:12

习作

习作范文篇1

1.本单元阅读训练点是理解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习作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列提纲、作文,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这样的安排体现了读写结合,有利于把作文写清楚、写具体。

2.这次习作的内容是要“选择生活中的一件难忘的事,先列一个作文的提纲,再把这件事情写下来。”这就告诉我们,我次作文选材的关键是要在生活中寻找一件印象深刻、即使年深月久,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如在目前”的事。要写好这样一个事情必须先列一个作文提纲,以便“思路清晰地”把事情写具体。

3.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作,事情的经过部分是重点,只有扣住这一重点,才能写具体、写清楚。习作提示中安排了例文《阿姨送我上医院》,并列好了写作提纲,认真研读作者如何根据提纲写“阿姨送我上医院”这件难忘的事,是指导学生写好这次作文的阶梯。

二、教学目标

1.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一件事,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2.学会列提纲写作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列好作文提纲,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紧扣“难忘”选择材料,把事情写具体、写清楚。

四、教学准备:

1.在平进指点学生注意观察、积累素材。通过指点写日记,积累一些难忘的素材。

2.准备小黑板或投影片等教具。

五、教学时间:1课时

【本学期总第8课时】【本单元第8课时】【课型】:作文课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习课文,明确作文要求,选好恰当的作文题材。

2.通过学习例文,懂得作文步骤,帮肋学生列好作文提纲,开始作文。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这个单元,我们要写的一篇作文是:一件难忘的事。(板书、读题)

2.明确“习作内容”“习作要求”。具体地说,我们要写一篇怎样的作文呢?学生进入作文前自学。

(1)自学“习人内容”和“习作要求”。

(2)教师用小黑板或影出示“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让学生讨论这次作文的内容和要求。

(3)重点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好恰当的作文内容。

①理解题意,什么叫“难忘的事?”(生活中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给自己以教育、启发、感受的一件“记忆深刻、难以从脑子中抹去”的事。)

②概括地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件难忘的事。要说清楚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写具体、写清楚。可以采用自己先想想、同桌或前后相互启发议议,再参加全班讨论,师生共同评议,务求选出最当的一件难忘的事作材料。

那么,在选好材料后,我们该如何按照习作要求写好作文呢?

3.学习“习作提示”和“提示”中所举例文《阿姨送我上医院》。

理解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提纲、写作文的。哪些部分写得比较具体。

(1)自学“习作提示”,议议课文提示,我们怎样写好这篇作文。

①按事情发展顺序列提纲,再按提纲写作文。

②明确作文重点是“事情的经过”,这部分的提纲要列得具体、明确。

(2)学习例文《阿姨送我上医院》,按所列习提纲给例文分段,理解提纲与段意的关系。

(3)讨论例文中哪一部分内容最具体,让学生评价例文的重点部分写得如何,作者是怎样列提纲的,具体在何处体现出来。

4.学生试列提纲,同学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讨论、修改作文提纲,注意发现并纠正普遍性的错误。

6.学生开始作文,教师指点。

(1)教师通过巡回,了解学生作文的优点和问题。

(2)教师选择:①典型的优秀作文。②有典型问题的作文。让学生在全班读,师生评议,提出修改意见。重点评改,所写事是否难忘,有没有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按提纲写作。内容有没有写具体。(对学生的作文要肯定成绩,“多就少改”,对后进学生更多加帮助。)

习作范文篇2

一、在说话中积累低年级儿童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内部语言的发展也不够完善。既使儿童在语法结构上有丰富的创造性,也是由成年人有意或无意给予组合。所以,适时进行说话训练有助于提高儿童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发展儿童智力。

如:教“妈”这词时,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口头组词——“妈妈”。然后引导学生用这个词说话:“妈妈真好!”“我喜欢妈妈”。“妈妈天天为我做好吃的”。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积累的词汇多了,语句练的多了,对以后的书面作文便能增强表达的准确性、条理性和严密性。更加合乎语法规则。

二、在阅读中模仿“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能读千赋,则善为之”。低年级学生更是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感。

如:在《小马过河》一课中,抓住“飞快、挡住、为难”等词,指导学生有序的说话:先采用“填空式”让学生明白,做事先后顺序,然后,又用“导读式”加深理解。这样牵线搭桥后让学生进行迁移训练,如学生说:“小明同学接到老师交给的任务飞快地向指定的地点跑去,跑着跑着路中发生故障,挡住了他的去路,这时他不知怎么办才好,他为难了……”。

通过借课文片断进行读写迁移训练,学生能讲得准确、有条理、从而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三、在评改中提高通过阅读、进行模仿,找到写作的途径,使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借助评改,从而达到“自能作文”的目的。

如:一位同学在《雪》一篇习作中描写雪景,写到:“雪,下得真大啊!纷纷扬扬的,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当该生学完《第一场雪》这课后,自感对雪的描写太粗略,不能准确地体现出雪之大的情景。又自修到:“雪,下得真大啊!纷纷扬扬的下了整整一夜,山川、河流、村庄、树木真是银装素裹,积雪足有一尺深,踩上去咯吱吱地作响,雪后给孩子们添了许多乐趣……”。

习作范文篇3

一、研究背景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关系素质教育成败的大事。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从小学阶段就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素质的培养。而语文素质的培养中,作文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同时,作文教学与听话、说话、阅读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作文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其它几方面的能力;再从学生学习的难度来看,尤其有必要加强作文教学。因为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学生听、读能力的发展,往往先于说写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说写能力的形成比听读能力的形成更困难,更复杂一些,更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有的教师平时不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听”、“读”等语文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还有的教师重“写”轻“说”造成学生写作时无米可炊,妨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教育部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长才干。”因此如何借助于听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借助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来提高习作能力,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近几年,我们围绕武进市级作文课题-“加强学生听读说写综合训练,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师资力量和时间,不断加强作文教学改革与研究,以“听”、“读”训练为切入点,以听促说,以读促说,以说促写,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与模式,在武进市第二轮优秀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一研究成果,推动我镇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的深入发展,我们进过反复考察、论证,提出并成功申报常州市级作文课题——“在学生听读说写综合活动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在全镇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实验与研究。二、研究的理论思考(一)概念界定“在学生听、读、说、写综合活动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是以新修订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为纲,以语文课本为本,以课堂教学为策划中心,以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辅,通过扎实有效的“听、读、说、写”综合活动,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听话、阅读、说话能力的协调发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这里必须特别说明的几个概念是:这里的“听”,是指靠耳朵听(听觉)所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能力;“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而是包括“听”以外的一切吸收信息的途径和能力,即包括阅读书本知识和观察周围事物等的途径和能力;“说”,是指根据吸收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后口述出来的方式和能力;“写”,是指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能润饰加工,形成书面语言的途径和能力以及自己评改习作的能力。(二)研究的理论模型听1.本研究课题的逻辑结构是:说写读2.理论依据: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听、读、说、写”四个方面的能力。作文教学要重视听、读、说、写的有机统一,重视综合学习活动。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认为,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听话能力的训练。听话能力的培养,是儿童把感受到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程。通过听话积累习作素材,学生听话可为其说话提供材料和内容,能为口语交际创造条件;说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能相应地提高书面表达(即习作)能力。并且先说后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说是写的基础,掌握口头语言是发展书面语言的依据,可见说话又为习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这个角度看,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发展,可以促进说话能力的发展,而说话能力的发展,又可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信息的输入”。在读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学习语言,吸收词汇,摸索语法习惯,及感悟和吸收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等,从而为说创造了条件。在读的过程中,由于吸收了他人的表述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了这些方面的建构,学生可以将读到的感悟到的信息转化为内部语言,将读得的素材,迁移口头表达的材料,通过思维的逻辑转换,就为说提供了口语交际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可以把读得的信息,自然地流利地通过口头表达出来,提高了其口语交际能力,从而能“出口成章”。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学生把说的内容整理、润饰加工就可以形成书面语言,逐渐形成“下笔成文”的能力。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可以以“听”、“读”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以听促说,以读促说,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再经过学生的想象、联想、思维加工、整理,形成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即(习作能力)。在学生听、读、说、写综合活动中,如果能遵循这种作文教学模式,将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逐步培养出“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符合新世纪的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的人才。3.研究所采取的范式: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范式是“中介过程”范式,即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教学研究范式。(三)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就是期望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听、读、说、写的综合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小学阶段能达到新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终极目标是学生听、读、说、写能力和谐发展,能达到“出口成章、落笔成文”的程度,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同时,也期望通过实验与研究,探索总结出在小学阶段开展作文教学的一套新型模式。(四)研究原则:1.方向性原则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验室建设者和接班人。2.科学性原则自始自终都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3.整体性原则要从研究作文教学听读说写相互促进的关系出发,听把握说写的逻辑程序,处理好作文训练与思想教读育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整体教育功能。4.主体性原则在“听、读、说、写”综合训练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综合活动家,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听、读、说、写能力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三、研究内容新修订的《大纲》对小学阶段习作的总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无论在文体上,还是表达上都比原来的大纲降低了要求,减轻了学生在民准备上的压力,便于他们无拘无束的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自由地表达出来。由于小学作文训练是一个有机整体,词句训练是基础,片断训练是关键,篇章训练是目的。只有层层落实,才能实现整体优化,提高训练的效果。本课题按“低→中→高”的程序,循序渐进,依据语文新大纲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结合学生习作能力进行实验与研究。在这过程中,我们将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建构与培养作为重要的方面。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下几方面:一)研究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学生口语交际、习作过程中的心理。小学生作文往往凭兴趣出发。这是儿童学习作文的一般心理特征,小学作文教学应当顺应这一特征,尽可能设计一些形式新颖,饶有趣味的习作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在心境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听、读、说、写综合训练,提高习作能力。因此作文教学中我们研究出一系列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方法和途径。二)研究各年级段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培养的策略。根据新修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教学的要求来看,各年级的训练各有侧重点,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训练、系列训练,各年级段的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的培养的总体策略为:低年级应着重练习写话,要求是:“对于写得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因此低年级作文教学着重研究如何以低年级教材中说话、写话(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为内容,通过“听、读”来获取知识,积累素材,对自己有兴趣的乐于自己想说的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想象,思维加工,让学生用完整的一句或几句连贯的话口述,然后把口述的内容书写出来并加以评改。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段。要求是:“中年级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对这段年级的学生作文训练要注意趣味性,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因此,中年级的作文教学,着重研究如何以中年级教材中“口语交际”与习作内容和语文实践活动为内容,通过“听读”片段范例,积累写作素材,学习片段写话,进行连句成段的方法训练,运用口头语言表达一个场面、一种景物、事件的精彩部分和自己的新奇想象等片段,然后再进一步进行思维加工,润饰成一个真实、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性的书面片段,并加以评改。高年级着重练习写篇的训练。要求是:在中年级的基础上,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应用文,内容具体,语言通顺,有一定条理。在新大纲的要求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的习作要有中心、有一定的条理,能审题立意,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编写作文提纲,合理安排详略等,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使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达到或略高于大纲规定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出口成章,落笔成文的能力。因此高年级的作文训练,以高年级教材中“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和语文实践活动为内容,着重应研究如何通过“听、读”活动获取说、写篇的知识、方法,训练学生审题立意,围绕中心选材,编写提纲的方法,布局谋篇能力的训练的方法等。还要研究学生运用“听、读”所积累的材料,如何进行合理想象和创造想象,思维加工形成内部语文,再生动、流利地进行口语交际,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从说到写,润饰加工连段成篇的教学形式、方法和评改的策略。三)创建“在学生听、读、说、写综合活动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这一新型作文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探索出有利于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新模式,是本课题的一个研究重点。我们要借鉴国内外作文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验与研究,总结构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开放式,多向互动作文教学新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作文教学质量。四、施阶段第Ⅰ期研究的措施、内容、过程及方法:一)主要研究措施我镇的《在学生听、读、说、写综合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设计报告,于2001年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批准立项,定为十五期间常州市级立项课题。我们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在学校行政的领导下,课题组分三个阶段进行实验与研究。其中第二阶段,即具体实施阶段,又分四期进行。为了使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得以顺利进行,我们实施以下保障措施:1.加强课题管理,强化激励机制。我们认为完善的课题管理是课题研究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为了能使课题实验与研究顺利展开,我们建立了课题研究双轨管理网络,如图所示:教科室----课题组↗校长室---组织指导------具体实施------实验教师(宏观控制)↘教导处----教研组以“分层次,抓重点,规范化,见成效”为工作思路,规范课题管理,并建立了一整套课题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如《课题组成员职责》、《课题研究成果奖励机制》等,从而进一步规范管理,激励实验教师积极参与实验与研究。2.成立总课题研究组和3个子课题组。为了使课题研究能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总课题研究组,由分管教学、教科研工作的王刚校长任组长,副组长由潘晨光校长、教科室林中坤主任、教导处雷浩良副教导主任,组员为低中高年级段教科研骨干教师。下设低、中、高3个子课题组,分别由全镇低、中、高年级语文老师组成,各组分别设正副组长和督察员。3.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能力。更新教育观念是教育科研的首要条件,也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首先,我们强化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了《教与学的心理学》、《课堂教学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选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师理论学习材料选编》等教科研书籍和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重要的文章,并鼓励教师积极自学,要求课题组成员每周学习1-2篇与课题有关的文章,摘记有关内容、有价值的材料送教科室,作为文献资料,再由教科室推荐给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外出参观学习,业务培训,聘请专家指导。4.认真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确定了各期的研究重点,并初步制定了实施计划,积极实施与研究。二)本课题第I期实施阶段研究重点是:听研究说中“听、读”能力的培养和积累口语交际、习读作素材,拓展习作思路的策略。三)各子课题本期研究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低年级子课题组:A听的方面: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2、听故事、看音像作品,注意大致的内容和精彩情节。3、注意别人交谈时的态度、技巧。B读的方面: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结合上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5、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6、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9、喜爱图书,爱护图书。中年级子课题组:A听的方面: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3、注意学习别人交谈、演讲、讲故事时的态技巧。B读的方面: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并学习课文关键词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5、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并学习使用。6、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音材料。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子课题组:A听的方面:1、在交流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学习别人交谈、演讲、评价、反驳时的神情举措,揣摩他人的意思感情。B读的方面: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的效果。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7、阅读叙事性文章,了解故事梗概,学习描述场景、人物、细节的方法。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上网查找资料。9、在理解课文过程中,体会并学习顿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感情。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四)第Ⅰ期的研究策略主要是:(1)培养听读能力,养成多听、多读、多想的观察习惯。①明确听、读等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在口述、习作之前,都要学生明确听、读等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周围众多的事物中进行合理的选择,才能有的放矢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的对象上。②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成是表明: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接受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来实现的,按其比例,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观察并非一般意义的“看”,而是我们所提倡的通过“听”和“读”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的结果。在平时,首先我们要求学生亲自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想一想等等;其次,我们还教给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由远到近,或从上到下,或由整体—部分—整体等),让学生有重点、有主次地观察。③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在观察中,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区分事物之间的异同。(2)引导学生从“听、读”入手,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拓展口述、书面习作的思路。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积累。我们课题组在实验中根据这些要求,十分重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积累。①首先是多读。内容包括所学的语文课本和历史、自然等以及课外读书。让学生在多读、熟练,从中学习一些恰当的用词、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写作上的方法与技巧等。②其次是多听。听,包括别人讲事情的内容,听广播电视报道的消息等。“听”这一活动既培养了讲者的口语交际能力,还丰富了习作素材和知识。③运用原武进市级作文研究课题中总结的十八种语言转换模式中的18种“一级听读积累”模式。即a听读中理解字词b听读中理解句式c听读中理解标点作用d听读中理解词群e听读中理解解题f听读中学分段、归纳段意g听读中概括主要内容h听读中学分主次内容i听读中学归纳中心思想j听读中学捕捉重点段k听读中学段落结构式l听读中学作者的观察方法m听读中学学词句锤炼方法n听读中理解事物联系(前因与后果、环境与事物、动态与静态、事物与联想、外表与内心、顺叙与倒叙等)o听读中学描写p听读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q听读中学创造r听读中学变体(扩写、缩写、改写、续写等)(3)多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素材。集体活动和家务劳动仅靠观察和阅读资料是不够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去实践,才能出真知,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把活动的过程,活动的细节及活动中的感受掌握好,在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时才能有真情实感。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如“春游东山”、“环保考察”、“敬老院的笑声”、“走进军营”、“扬起自信的风帆”等,还要求学生每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4)学会勤于记载,积累素材。无论是观察到的事物,阅读到的听到的,还是在做过的实验、开展过的实践活动以及亲身感受,都要求学生分类记录下来,建立一个素材库。(5)注意观察和积累别人在日常交往、实践活动中口语交际时的动作、神态、语气及应对策略等,自己要认真揣摩、模仿。五)本期所做工作如下:1、召开了全镇语文教师大会,推广原武进市级作文课题—《加强学生听、读、说、写综合训练,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的成果,并举行常州市级作文课题的开题会议,并成立了孟河中心小学新世纪畅想文学社(王刚、林中坤负责)。2、召开题组会议,由总课题组组长王刚校长部署了第I期工作,副组长林中坤组织实验老师学习有关“积累”方面的文献资料。3、每位课题组成员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已取得的“学生听、读能力培养和积累口语交际、习作素材,拓展习作思路的策略”,并进一步加以研究和开发新的策略。4、引导师生自愿订阅各种报刊,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每位师生准备一本素材积累本。教师摘录业务学习资料与课题相关的文献、撰写心得笔记;(总课题组成员每期记载1万字,其他课题组成员每期记载6000字。)学生摘录课本中的和课外读物中的佳辞妙句,优美片断等,并选择性地朗读背诵,定期进行检查、交流。(教师帮学生设计好摘录卡)5、每班每周利用晨会课、中午时间、写字课或兴趣活动课时间(由教师自定,每周必须3次以上)组织学生进行“1分钟/生的信息交流会”,交流读书心得、精彩少儿影视、日常见闻等或进行演讲。6、以校或子课题组为单位,开展学术沙龙等活动,交流当前的实验与研究情况。7、组织有关研讨课、观摩课,要求在这些课中体现积累的策略,课后进行研讨。(市级公开课由戴彩莲、殷文娟、陈玲美、马武媛、何琳苏承担,校级公开课由各校安排,各上课教师要上交公开课教案、有关获奖证书各2份)8、组织学生参加《小学生学习报》《中小学作文教学》《语文百草园》等正规报刊和市教育局组织的征文竞赛,积极向正规报刊推荐学生优秀习作。发表或获奖习作及时上交教科室。9、以各校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少先队活动、科技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社会调查等,积累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10、各课题组成员撰写与本课题第I期研究重点相关的教学论文、案例、心得、总结等,并积极向正规报刊投稿,期末各校上交有关论文、案例及获奖证书(每人每稿2份)。11、各子课题组组长撰写各年级段阶段性报告(一),总课题组组长王刚校长撰写总课题组阶段性报告(一)。关于“积累”的研究,要在今后每个阶段都进行实施与研讨。六)积累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的示例论文选摘: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低年级学生语言积累之我见江苏武进市孟河中心小学何琳苏宋代诗人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如果你要学习写诗作文,那就要在写诗作文之外的地方――写作素材的积累上下功夫。古往今来,那些写下不朽名篇佳作的大师们无不得益于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叶圣陶先生也在《论写作教学》中明确指出:“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而要有一腔积蓄,就必须依靠平时点滴的积累。因此,要搞好作文教学,要使学生笔下生花,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引导他们进行语言的积累。(一)在读中积累语言新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课内外阅读量,用规定背诵篇数的方法,把积累语言落在实处。同时规定阅读教学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重视语言的积累。”1.阅读教学中积累新大纲突出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淡化了对课文的理性认识。感知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教学一篇课文大致要经历“初读了解――精读感悟――熟读积累”这几个阶段。在充分读后,可穿插说和写的练习,让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如苏教版六年制语文第四册《学棋》这一课,可安排这样的练习:学下棋时,一个学生因为(),所以后来成了()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因为(),所以棋艺()。看来学习读书时都要(),不能()。这样的说与写,实际就是背与默,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运用中巧记活背。通过这题的练写,使学生积累了“专心致志、出色、走神儿、一直没多大长进”等词汇,同时又更好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也使学生受到了“学习读书要专心”的思想教育,真可谓一举三得。在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后,要求学生熟读全文,以至背诵。熟读成诵的形式,要根据低年级儿童心理特点和课文特点,灵活多样。如课文的故事性强,就让学生讲一讲;如课文是童话,就让学生演一演。对于每一单元规定的“熟记成语”,要结合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大致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背诵。如《母亲的恩情》充分体现了“舐犊之爱”,《劈山救母》充分体现了“乌乌私情”。学习这两个成语时,就可适当联系这两篇课文的有关情节帮助学生理解。学完几单元后,来个小组竞赛,看哪个组会背的成语多。自古以来,就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加强熟读和背诵,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2.课外阅读时积累鲁迅先生说:“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别无心得和方法。”我们的学生需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单靠课本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开发利用其它信息资源。叶圣陶先生也有句话:“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多积累生活素材,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看少儿电视节目。有了丰富的素材和词汇,学生的笔下定会生出许多鲜花。(1)有针对性地订阅书报我班许多学生都自愿订阅了《中国儿童报》和《中国儿童画报》。部分学生订了《起步作文》,再加上学校图书室的读物,我就利用兴趣课、阅读课等时间指导学生阅读,还鼓励学生课后认真阅读。(2)摘抄优美词句近年来,我班开展了“小蜜蜂采花粉”活动。要求学生每人备一本记录本,专门摘录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对于课文中的名言警句,也要求学生摘抄下来,并熟练背诵。如《少年王勃》这课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穿山甲问路》中小溪流的话:“我总是在探索中前进,在我看来,路就在自己脚下。”等都摘入了好多同学的记录本。(二)在活动中积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特别喜欢参加活动。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竞赛活动,既能激发他们的读写兴趣,又能及时了解阅读的效果。1.开设信息交流课,引导学生交流。从1999年2月开始,我就参与了武进市级作文课题组的实验与研究。根据课题组的要求,我利用晨会课或班会课,让学生轮流到台前来讲话,交流信息。内容可以是发生在周围的真人真事,也可以是一个小故事或一则小常识,或者是背古诗、儿歌,复述课文内容,读读摘录的优美词句等等。讲得好的,除了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热烈的掌声,还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到学期结束,评选出“故事大王”或“勤劳的小蜜蜂”。两年来,我班评出的故事大王有朱力、林洲怡、陈宇昊、蒋洁等同学。这样做,大大增加了学生听读的兴趣,不知不觉积累了语言。2.小荷才露尖尖角新大纲明确指出“低年级可以练习写话”。并指出写话要求是“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根据这一要求,我鼓励学生把感兴趣的题材写下来。班内开辟了“尖尖角”专栏,把学生的习作张贴在墙上,再把写得好的推荐给校刊上发表,或向更高一级的报刊投稿。如林洲怡写的《橘子》,朱力写的《自我介绍》分别发表在《小学生语文学习》和《起步作文》这两家省级杂志上后,我又及时在全班学生面前向他们表示祝贺。这大大增加了小作者的荣誉感,使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起了其它学生写作、积累的兴趣。许多同学都利用课余时间读呀,写呀,在运用中积累了语言。3.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我班常开展“一字开花”、“词语接龙”、“诗歌朗诵会”、“背古诗比赛”、“智力大冲浪”等活动。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既提高了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又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多看、多听、多读、多记、多背。让他们从小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真正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五、研究成效(一)通过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听、读、说、写”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1、学生积累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的兴趣比以前浓了。他们不仅能在课堂上听读研究语言材料,积极思维,大胆交流各自的见解,而且能向课外延伸,听读大量的语言材料,开展了大量的综合实践活动,如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观看精彩少儿影视片,阅读中外名著,积极主动地积累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一个多学期以来,学生听、读能力提高了,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丰富了。有些学生的积累本已记载了3本。2.还可以从我们组织的几项活动和学生参加报刊竞赛或投稿发表情况来看,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均有了较大提高。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征文竞赛和向市级以上报刊投稿,目前已有14篇学生习作在市级及其以上获奖或发表。其中,孟河中心小学何琳苏辅导二年级学生丁星焱写的《我的名字》发表在《起步作文》,王刚、林中坤辅导赵晨阳的习作《西瓜皮的过错》,林中坤辅导雷茹洁写的《春游东山》,范丽萍辅导巢逸写的《春游东山》先后发表在《小学作文评改报》上。陈斌辅导陈娇洁写的《今天我当校长》获常州市少工委组织的“新世纪我能行”常州市体验征文活动二等奖,殷文娟辅导王蕾写的《我家的小院》、恽卫星辅导学生陈黎云写的《七天哪》、胡珊妹辅导张艳写的《调皮大王不调皮了》、辅导郭雨雅写的《我的梦》,万绥小学戴彩莲辅导刘玉洁写的《喂猪》,郑娟玲辅导周洁写的《有趣的实验》《请珍惜我的劳动》和符静婷写的《愿好人一生平安》先后在《武进日报.教育周刊》上发表,林中坤辅导张薇写的《〈漂亮妈妈〉观后感》获武进市中小学生影评三等奖。在常州市教育局、共青团、少工委、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米老鼠爱科学”环保手抄报大赛中,我镇学生以班为单位参加竞赛,这些精美的小报赢得了评委的赞叹,我镇荣获了优秀组织奖。这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编辑组稿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再从武进市级抽考成绩来看,四年级学生无论是优秀率还是及格率、平均分,都好于往年。山北小学陈惠珍老师、万绥小学戴彩莲教导所教班级的平均成绩都在95分以上。认真实施本课题的班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强,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水平均有了较大提高。(二)通过实验与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这主要表现在:1.教师从事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水平得到了提高,在教学中能重视学生积累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的教法与学法的研究。自该课题设立以来,我们经常让实验教师上研讨课、示范课。通过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一系列研讨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些课,学生思维活跃,动手动脑、动口,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尤其是教师的教法灵活,在课堂中真正把课堂作为策划中心,指导学生自主口语交际,自主习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由于以科研促教研,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像在武进市教育局教研室调验性听课中,丁亚琴、洪平、郑娟玲、周珍妹、戴彩莲等教师的阅读课或作文课都获得了上级领导的好评,有的被定为优秀级。总课题组成员万绥小学戴彩莲教导执教的《三袋麦子》获武进市小学青年教师语文评优课活动一等奖,常州市二等奖。孙萍老师在奔牛教育视组组织的片级青年教师评优课中荣获了二等奖。这学期,我镇与市教育局教研室、奔牛教育视导组联合组织了市级公开课观摩活动,中心小学殷文娟、何琳苏,万绥小学的陈玲美、马武嫒执教的语文课以“教材钻研深入,教学设计新颖,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口语交际、注重学生积累”为特点,深受市局领导和广大听课教师的好评。在镇级教研活动中山北小学的朱琴芳,万绥小学的郑娟玲、符丽萍等老师上的语文课与郑云方老师组织的中队活动《祖国颂》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这些课都能注重学生听读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积累、方法的指导。2.使实验教师学会了一些课题研究的方法,获得了一批教科研成果。经过近一年的实验与研究,教师们初步掌握了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科研能力。实验教师撰写了一些高质量的作文教学及相关的教科研论文、案例。据统计,部级的论文有2篇,即何琳苏写的《兴趣.最好的老师》获《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主办的“面向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育征文”二等奖,林中坤撰写的《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思考与实践》在《中国教育报》与《新作文》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首届“作文新导法”征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省级的有林中坤写的《春游东山》评改稿发表在辽宁省教育厅主办的《小学作文评改报》,并获2001年度优秀稿件;在武进市级论文竞赛中有23篇论文和19篇教学案例获奖或发表。论文一等奖(5篇)即戴彩莲写的《谈谈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殷文娟写的《探究学生习作心理,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何琳苏写的《谈低年级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范丽萍写的《“模糊”处理与创新教育》,潘晨光写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二等奖(12篇):潘云霞写的《轻轻松松学拼音》,周珍妹写的《学文悟道入境生情》,符丽萍写的《创设问题情景重视情感朗读》,郑亚花写的《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表演》,殷文娟写的《引导学生勇攀“书山”》,周珍妹写的《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几点做法》,恽建娣写的《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洪平写的《浅谈作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费群亚写的《谈在低年级词义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谈辅导员与后进队员的心理沟通》,巢小燕写的《走进童话世界,领悟人间真善美》,林中坤写的《关于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三等奖(6篇):潘晨光、杨辉写的《观察.想象.作文》,郑娟玲写的《动手始于创新》,丁亚琴写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丁亚琴写的《见缝插针小练笔》,周珍妹写的《作文教学应重视修改》,,何琳苏写的《创设情景,启迪思维,作画欣赏——〈月亮湾〉电教设计略谈》,何琳苏写的《师生对口令,习惯自养成》还发表于《教师进修》;语文案例:(19篇)林中坤写的《抓住关键词,领悟真感情》发表《武进教育论文集》;一等奖(4篇):殷文娟写的《析词.朗读.悟情》,潘云霞写的《举一反三,扩展思维》,秦亚写的《巧用插图,理解词义》;二等奖(8篇):巢小燕写的《“说”的循序渐进》,郑云方写的《观察想象,入境悟情》,潘晨光写的《活动情景发展》和《深入感悟,重组输出》,恽卫星写的《讲得有新意》,秦雨笋写的《“减少”和“增加”中的道理》,马丽花写的《引导学生求异创新》,马武媛写的《启发诱导,发散思维》,洪平写的《让学生多角度思考》;三等奖(4篇):胡珊妹写的《练“为了”一词,梳全课内容》,丁亚琴写的《谈情感变化,悟文章内容》,魏芬写的《比一比,分得清》,何琳苏写的《创设情景,领悟词意》。这些教科研成果将在我镇的语文教育中发挥重大作用,将能推动我镇作文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3、又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课题组实验教师陈玉章、雷浩良被评为武进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戴彩莲被评为武进市语文青年骨干教师,王刚、林中坤被评为常州市语文青年骨干教师,潘晨光被评为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课题组成员丁建宇、恽卫星、陈斌、秦亚、何琳苏、郑娟玲、陈惠珍等多人受到过武进市人民政府、孟河镇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这些教师在我镇的教育教学与管理中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正带动着其他教师为孟河的教育科研事业奉献青春。从这期课题实施情况来看,教师能注重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积累的教法研究,学生能注重口语交际和习作素材的积累及学法的运用与探究。这为本课题第Ⅱ期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各班的实验与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注重指导,特别是要发挥子课题组正副组长、督察员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还要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的素材。

习作范文篇4

关键字:习作教学兴趣日积月累习作方法

一说起习作,学生怕写,老师难改。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兴趣、素材等原因,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努力在习作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珍视成果,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绝非易事。为了很好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努力做到:

1.及时与学生沟通习作的重要性。

2.努力创设新鲜事物。

3.珍视习作成果。

二、丰富生活,积累素材

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习作素材很好的挖掘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1.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

2.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

3.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素材,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不会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

三、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的日积月累

作文的内容及思想都是靠文字表达出来的,因此表达的语言是习作的关键要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平时学习中看到的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篇章都记录下来。

除了进行日积月累外,要积累更多的习作语言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广泛的阅读。

阅读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

2.熟读或背诵。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华之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品读课文的精彩部分并要求熟读成诵。只要这样长期坚持,课本中的语言文字就能变成自己的储备和财富,等到用时,自然会涌上笔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

四、指导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

学生有了丰富的习作素材,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但还需要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方法。我国特级教师丁有宽从小学语文课文中解剖出指导学生写好习作的规律性知识,称之为“三十法”。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当中,我将丁老师的“三十法”渗透在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叙事、状物、写人,开头、结尾和安排篇章结构的。模仿优秀文章,借鉴新颖的文章结构,除此之外,我还特别强调学生习作时,该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如何构思等,使他们养成未成文先成纲的习惯。

五、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教学要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我在习作教学中,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和习惯。

1.自念修改。

叶圣陶先生说:“写完一篇东西,念几遍,对修改大有好处。”因此我要求每位同学把自己写好的习作至少念三遍,做到一边念一边改。

2.征求意见再修改。

习作范文篇5

一、将“要我练”引为“我要练”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布置作文练笔,还要规定作文的字数,可见并非是“我”要习作。明代著名教育家王守仁说过:“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发达,摧挠之则衰萎。”王守仁的这些主张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有其积极的意义。我们要从兴趣引导入手,将“要我练笔”引为“我要练笔”。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习作兴趣呢?大约有这样几种方式:1、创设情境法,2、体验生活法,3、分数刺激法等。如<<小溪和大海>>,学生提起笔来总觉得没有什么可写,原因是他们平时缺乏感受,感受不新,印象不深。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动画创设情境法,目睹它们的由来,闹纠纷、受启迪……,从声、像多方面感染学生。这样,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可受到较好的效果。

二、将“独角戏”引为“大合唱”

传统的作文指导课,差不多教师一讲到底,唱独角戏。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应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

作文课,教师也应“沉”下去,学生“浮”上来。教师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命题,然后自主选材、自主立意、自主表达,畅所欲言。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自主拟题,共同参与,教师要多从儿童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确定习作内容,要多角度地启发学生选材立意,多方指导学生布局谋篇。

如一次习作内容:爱护学习用品,学生就拟了《铅笔、橡皮和小刀》、《桌椅对话》、《字典公公的故事》、《书包里的悄悄话》。这样的作文题目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作。

三、将生活引入作文

我们要转变只有作文课才是教学生作文的途径,平时要有训练,积极素材,拓展为向生活学作文的习惯。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生活即课堂”的观念,要留心观察,积累素材,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

想象习作的自我训练,方法很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亲眼看,看得细致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我们平时要做有心人,亲眼看,看得细致,才能积累素材,为想象习作打下伏笔。除了认真细致地看实物,还可看有关图片、录像等展开想象训练。

如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学生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像蚊香、弹簧、旋涡、卷尺、牛屎、盘山公路、妇女头上缠着的发结、盘着的大蛇……

2、亲耳听,听得入迷

不同的物体因其固有频率的不同,会发出不同的响声,不同的响声隐含着不同的故事,伴随着不同的情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如老师录了一段北风呼啸的音响,学生就可以展开想象:崐想当年,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的情境,今天,屋外北风呼啸,屋内灯火通明,我的老师在灯下苦苦思索,如何减负不减质?……。

3、用心想,想得丰富

想象是想象作文的一大特点。没有想象,就没有想象习作。一个词、一幅图等通过联想,借题发挥,变静变动,编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节的故事。

如老师出示三道习作题:a、铅笔、橡皮和卷笔刀。b、小溪和大海。c、眼、耳、鼻、嘴。学生任选一题。有的学生选了第1题,这样写道:

开学初,小主人从新华书店购买了新学期所需要的学习用崐品,其中包括铅笔、橡皮和卷笔刀等。回到家里,小主人把它们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文具盒里。过了一段时间,不知哪一天,它们之间不再和睦相处了。铅笔先说:“你们看,还是我的作用最大了,主人每天都要进行写字、绘画,而你们只是配合而已。”橡皮听了不服气地说:“主人在学习时,难免有写错的时候,那时候,就只有我牺牲自己,帮助主人擦掉那些错字了,而这些错字是你铅笔写出来的。”卷笔刀接着说:“如果没有我的辛勤劳动,你也不可能发挥你的作用,我每天像个美容师一样帮你打扮,使你能在主人的手里挥洒自如,你说我的作用难道就不大吗?”就这样,它们每天都在争论。一天、二天……

直到有一天,它们在文具盒里的镜子上一照,才发现铅笔已经变得又矮又瘦了,而橡皮瘦了好几圈,卷笔刀锋利的牙齿也变钝了。这时,它们才明白:为了小主人的学习进步,都在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都在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

4、用嘴说,说得精彩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想象作文的触角应更多面向未来,美化社会、宇宙太空。针对当前环保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老师出示了一道习作题目“未来的家园”,学生在自己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和同学交流讨论,用嘴说透,用嘴说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想象习作能力。

有的学生这样说到:未来的房子可以悬浮在空中,房子周围都是精心培育的花草树木,小孩子可以在彩色的云朵上玩,还可以在环境优美的地方和柔美的阳光下生活。这样,可以避免发洪水,也可以避免地震。陆地上是设想不到的风景区,天上的人可以下来观看美景。“这样的世界多美啊!”我赞叹到。

5、用手玩,玩得痛快

“情境是现象的沃土。”爱玩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要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一些情境,动手做,玩出痛快,让学生在玩中想象,玩中习作。有时习作课也可以与中队主题会相结合。

如一次学生参与中队主题会《环保连着你我他》,学生表演节目,情绪高涨,玩得痛快。老师要求学生把其中的小品改写成想象习作,有的同学还把它进一步改写成快板书。这样的结合,学生一个个情绪兴奋、兴趣盎然。

有的学生的快板书这样写道:小学生,学气高,请到学校气象站,研究风,研究雨,掌握气象为人民;小学生,学环保,请到环保研究所,研究天,研究地,成为环境保护家;小学生,学电脑,请到感应电脑房,学上网,学知识,掌握本领报国家……

6、“用脚踩,踩出响声”

习作范文篇6

很多学生都有同感,老师若布置自由作文,便无从下笔。其实,在我们的日常语文实践活动中,有许多可写的内容。课堂上的师生对话、朗读竞赛、解答疑难、表扬批评……课外的游戏,阅读、作业……都是能写之事,只是学生不会选材。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习作就如读书写字一样普通,就是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和人物,它的材料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例如,写一种植物,我们可以带学生先参观校园,发现众多的植物中有很多月月红。那我们今天的任务就专门写月月红,写清它的茎、叶、花。行文时,我们可以借鉴前文提到的总、分、总来布局谋篇。先写总印象,然后分述三个部分,最后总结。由于有了方法,再加上细致的观察,详细的讲解,学生很快就进入了习作状态。很多同学只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完成了任务。有同学这样描述:“在这个金黄的季节,开得最旺的就是月月红。你看,远远望去,一大片红得耀眼的花束,既像天边燃烧的晚霞,又如一团熊熊的烈焰……”这样的习作,已经能证明学生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对于学生的选材及写作,我都及时给予点评,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粗糙,都一一告知学生,动情处,还可以辅助感情朗读,让他们明白:语句通顺、描写真实具体就是好习作。之后,又安排学生观察其他植物,梧桐树、桂花树、农田里的稻子等,作为日记形式布置下去。这样一来,一组质量较高的状物类习作就应运而生了。我想,长期在活动中教学生选择材料,学生就不会觉得没东西可写,以至于无从下笔了。

二、让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积累

如今,课程改革的春风刮遍大江南北,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更多了。确实如此,要想提高习作水平,不大量阅读是不行的。其实,不仅要读,必要的时候,还应该让学生抄、背、记。我任教的班级,多年来一直坚持每日一句或者每日一词。长期的积累,使得学生许多妙词佳句脱口而出,习作也能运用自如。例如,同学们刚刚背诵了描写春景的优美段落,在接下来的春游活动中就能恰当地表达,而且,能按照景物描写的方法去写夏天、冬天。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交流课,也给学生带来很多益处。有的向同学推荐自己正阅读的书籍,有的和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还有的,深情并茂地读起来……周围有爱看书的伙伴,有在书中等待的老师,有每天阅读半小时的作业,这样一来,即使不爱看书的,也逐渐和书结为朋友。想想课改真的带给学生很多益处,不仅通过阅读拓宽知识面,还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习作水平。当然,积累也是需要选择的,应用也应该是恰当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加以指导,让学生不仅在语文活动课上学会动手写,还学会动脑想。

三、让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表达

习作范文篇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指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形式与发展,对小学生心理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学生的作文,常常缺乏真情表现。有时只有假情假意,语言干巴巴,内容千篇一律。原因是学生手头题材缺乏,没有“真事”,也缺乏“发现”,就很难抒发真情,进而害怕作文。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作文任务,笔下的妈妈是别人的妈妈,老农是作文选上抄来的……这样的作文质量令人担忧,无疑也影响孩子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所以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是至关重要的。想做到这一点,要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源泉,感受习作的乐趣,这样学生对作文才会有更深的理解,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作文。我认为教师引导学生去尝试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习作,相信学生一定会在习作中体会到“乐”,并且会“乐”于动笔。</P><P>一、记录有趣的游戏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最正当的行为,让游戏渗入到作文训练中,玩中学写,写中再现玩趣,作文也就成为最轻松平常的事了,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比如,在作文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游戏。教师对每组游戏都宣布好游戏规则和程序要求,并要他们记住他们各自的表现和当时的心理,最后问他们赢得冠军有什么“诀窍”,他们有的答“是团结一致的原因”,有的说“坚持就是胜利”,也有的说“要有毅力”。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记下游戏的全过程,甚至想法体会,在文章结尾部分谈谈自己发现的诀窍,只要写得完整、有序就行。这样,学生作文时不仅不会感到无素材,而且思路畅达,中心明确。学生的作文篇篇内容具体生动,各抒己见,学生真正体会到作文的快乐。事后,学生一直追问我什么时候再上作文课。二、回忆昨日的经历我们的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每天的生活仿佛就是一个万花筒,它色彩斑澜,丰富多彩。作文就是把我们周围的生活写出来,把我们平日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写出来,叙述喜闻乐见的事情,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时时变化的风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1、亲身经历,身临其境。小学生作文多是记叙文,又多是记叙一些亲身经历(或听到或看到)的事。为此,让学生亲身尝试,身临其境尤为重要。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动口去说一说、议一议,动脑去想一想,然后再写一写。这样有序引导,学生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是农村的孩子,大多数的爸爸妈妈在田里劳动。有一回,我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有几个学生说了,怎么写呀?怎么写呀?我就笑着对他们说有的同学家里有大棚,你们有没有到大棚里帮爸妈劳动过呢?你们知不知道他们的辛苦呢?那些学生就点了点头,经过我一番话,一位学生就写了《爸爸妈妈真辛苦》。因为亲身经历,有所思有所想,根据自己的回忆,这篇文章写得相当生动!要知道“身边的一滴水虽小,也能见太阳,秤砣虽小压千斤”。2、观察生活,捕捉细节常常有的学生局限于在家就是一日三餐,在校就是读书作业,两点成一直线,思维狭窄,不能突破常规。为了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为学生作文“补充营养”,还可以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每天把听到的新闻、趣事讲述给大家听,大家听后谈一谈感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又为学生以后的作文提供了一定的素材。每天上学去,只要留心一下,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上学的路上本来坑坑洼洼,现在已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旁正在建成一幢幢小洋房??还有我们回忆往昔;想想漫长而有趣的寒暑假;天真可爱的四季童年;以及平时生活中的琐事。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房前屋后栽了竹子,乘凉时,观察一下它的各种姿态,欣赏一下它轻轻摇曳的竹影,把园中之竹变成眼中之竹,进而变成“胸中之竹”,这样,写起来,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草地上,飞过一只美丽的蝴蝶,吸引了自己的注意,悄悄地跟过去观察一下它那对美丽的大翅膀,它翩翩起舞的姿态,它自由自在地陶醉大自然的情景。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太多,校长的讲话,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交警指挥,餐桌上的闲聊,一次实验,一次体验,一阵风雨,一张照片,一个过客,一次电话等等,只要留意生活,只要真心去感受生活,作文就会成为你忠实的记录者,捕捉最有意义的生活片断。三、体验多彩的课堂1、积累知识,灵活运用。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即是学生学习的范文,通过它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又提供了练习材料,在学习中写作文,在作文中提高阅读的能力。如学了《秋游景山》,学生可以参考这篇课文的写作的顺序(游览顺序)来进行习作,同时也把文中的好词好句适当的加以应用,使作文中的景色描写得更加细腻。学了《凡卡》,续写一篇,想象一下凡卡的结局,或者给凡卡写一封信,告诉他怎么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学了《长城》,想一想劳动人民是怎么修筑长城的,描写一下当时修筑长城的场面。写作和课文结合,让学生有一种“我是小作者”的自豪感,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2、感受音乐,体会旋律。音乐课训练的是学生的听觉,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练就灵敏的耳朵,拓宽观察的手段,会在生活体验中用音乐的耳朵去聆听去感受。听了《北京喜讯到边寨》,想一想哪一段旋律最优美,哪段旋律最强劲,音乐运用哪种乐器来表现,有几个层次,各层次又是怎么变化,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包括其他同学是怎样反应的,老师是如何引导的,一一想清楚,也就可以有条理地写清楚,再一次清晰体验到音乐的美。四、流露真实的情感作文是最忠实的伙伴,天天陪伴着同学们。当你烦恼时,可以向它倾诉,当你快乐时,可以和它分享,当你痛苦时,它会给你安抚,当你愁闷时,它会悄悄地到你身边,默默地跟着你,让你不觉得孤独。当上大队委,和作文聊聊值日的情景:“早上6:30离开家门,踏上一条忙碌之路。一到学校,就和值日生一起站岗,一打早读铃,值日生吃早餐,我得去巡视各班早读,上完第一节课,又得空着肚子独自去检查早餐的情况,望着诱人的面包,只能干吞口水,好不容易检查完,催命的铃声又响了,只能打起精神和饥饿作斗争——这样的日子持续一周,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就像快要被吊死的人突然松了绑。”烦恼的时候,和作文说说自己的心理话,排解心中的烦恼。作文是最好的倾诉对象,你可以尽情地对它说,没人打搅,没人干涉。五、描绘美丽的图画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性强,并且也愿意信笔涂鸦。画了之后要学会“看”,学会观察、欣赏大自然,训练学生观察形状、色彩的能力。学生的作文可以用画来再现,看到一幅画,可以用文字来表现。观察的表述过程实际就是再现一幅幅画面,再用文字写出来,作文和画画关系十分密切,和作文一起画画尤为重要。创设机会让学生描一描、画一画,也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记录画画的过程及体会、心得,也不失为一篇好的作文题目。六、放飞幻想的翅膀儿童的心理结构是想象和幻想,。儿童一般都喜爱童话,对童话里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在现实生活,碰到什么问题、难题或者一时弄不明白的地方,他们就会充分发挥想象,借助想象中的人物和情景来解决问题。学生写起童话故事来不仅篇幅长,情节曲折,表达方式多样,叙述手法有变化,拟人、夸张、比喻、排比等修饰手法都会运用。可见,这也是一个让学生乐于动笔的好方法。总之,只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把作文的过程理解为认识生活、记录生活、铸造生命的过程,并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及时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有一天你就能看到学生爱上作文,成为他们心灵的又一窗户。

习作范文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习作;初中生;教师

习作是教育阶层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多数教师往往偏离了对习作的侧重点的预定轨道——很多教师都习惯于侧重习作的数量,而并非是习作的质量。因为习作可以助自己的学生有效的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模式;此外,物理习作还可以强化初中生的解题技能,但是教师们总是认为提升成绩的唯一守则就是多做多想,只有多做多想才能有效的掌握初中物理习作的类型体的解题之法,所以导致中国现代教育社会忽视了物理习作的高质量的训练模式。

一、科学选择初中物理的习作,增强习作的合理性

每位初中生因为起跑点的不同而导致中学阶段的接受能力的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选择习作这一方面必须下苦功夫,使得各个初中生都可以依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点而扩展内容。例如:某校教师比较重视习作的科学性,这位教师为保证每位同学都可以及时消化所学的知识点,总是科学的为学生安排习作的具体内容,比如说:这位教师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而把初中生分为三个阶层,而每个阶层的习作难度又因学生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这位教师要求自己的学生不论对与错,必须根据自己在物理课堂中所学知识点而自主完成习作,最后教师还会要求初中生尝试扩展习作的内容——寻找其他的解题方式,让学生感受物理习作的合理化。

二、精简初中物理的习作训练,提高其习作的质量

对于初中生而言,最需要的就是高质量的习作练习,所以教师需要简化习作的训练,并侧重于高质量的训练,从而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某校教师为保证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位物理教师较侧重初中物理的典型题型的训练,以至于教师经常性选择一些较为经典的习作练习,让学生准确的掌握这类题型,并对此类型题有深刻的理解。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习作的训练直接关乎于学生的成绩,教师需要科学合理的选择初中物理的习作训练,针对性训练学生的弱项、短板。此外,教师还需精简习作的训练,保证习作的质量,并让学生自己尝试扩展类型题的解题方式,让学生在习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

参考文献:

习作范文篇9

关键词:习作教学;评语批改;效用

众所周知,我国对习作的重视由来已久,自隋朝提出科举制度至今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历朝历代无一例外的沿用这一方式选贤取能。而今更有“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的口号,由此可见,习作教学对于语文教育的重要性。随着习作教学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其存在的问题也愈来愈明显的呈现在语文教育工作者们的眼前,成为了目前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1.习作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学生对习作缺乏兴趣我国虽提出素质教育概念已很多年,但目前仍旧处于应试教育为主导的形式之下,学生的课业依旧较为繁重,而习作教学无疑也是压在学生身上的一颗稻草之一。对于习作教学,学生更多的只是机械式的应付,很难说对其有多浓厚的兴趣。再加上近几年由于素质教育的提倡,当下的学生不但需要应对学校日常课业的学习,家长也会给学生报很多的兴趣爱好班,导致学生的时间更加被无限的压缩在课业和兴趣爱好班之中,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去亲近大自然,感悟生活,也没有很多时间能够去积累作文素材。众所周知,习作最大的要求即为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如果平时缺乏相应的素材积累,就会导致学生在习作的时候“无话可说”、兴致缺缺,为应付教师布置的习作任务,学生只能够东平西凑、瞎写一通。(2)侧重技巧和方法的传授虽然我国实施教学改革已多年,但目前国情依旧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导。为了应对应试教育的高压,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指标,使学生的习作能够尽可能的拿到高分,教师只能谨慎的使用新的方式方法,但实际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为主导,即围绕教学大纲及评分标准进行知识的讲解,侧重技巧和方法的传授。在此氛围之下,学生只能机械的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习作,所有的思想表达被禁锢在教学大纲和评分标准的桎梏之下,习作不再能天马行空、畅所欲言,不再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而必须要满足于各项条条框框的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的习作能力日益匮乏,语文习作教学更加举步维艰。(3)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教师习作教学一般采用的方式方法为:学生根据教师的命题完成习作,之后教师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批改。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这个教学流程中其主体地位被削弱,只能被动的按照教师的程序式教学方法走,如此循环往复,习作教学日渐枯燥乏味,日渐失去其原本的目的。同时在此习作教学流程之下,学生也渐渐迷茫,渐渐失去对习作的重视。(4)评改批语缺乏指导性在习作教学中,教师的工作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次习作教学课,一次习作练习,一个教师至少要批改四五十、甚至更多学生的习作,而且习作的反馈又必须具备及时性,此时对于教师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为按既定的教育教学计划目标实施教学,教师在进行评改批语时难免顾此失彼,批语的指导性也就大大降低了。同时教师在对学生习作进行评改之时,因受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其评语依旧无法摆脱评分标准的桎梏,由此也将导致批语缺乏中肯的、指导性的建议,导致学生无法准确获知前一次习作的可取和不足之处,更无法对之前习作学习进行反思总结。要知道,反思总结对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不断的反思总结能够让学生及时调整、优化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指导性的方向,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2.解决习作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策略

针对以上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习作教学实践经验,试图寻找到相应的解决方式。(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对习作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而针对目前习作教学的困境,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将习作教学渗透进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对课内外的美文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注重生活积累,养成自觉写札记的习惯,培养其对周围事物的感观和思考,并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形成习作素材。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习作命题时,也可以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即先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写起,让学生的习作能够“有话说”,然后逐步提高习作命题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学生的每一次习作,教师都应该及时的给予反馈,及时的指出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具体的困难。同时评改批语也必须给出指导性的意见,切忌模棱两可。(2)鼓励学生情感表达技巧和方法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此模式下复刻出的雷同习作使习作教学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另外因为教师与学生在人生阅历方面等存在较大差异,且逻辑思维方式也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教师不应该在习作教学中以自我理念为主导,要求学生的习作符合自己的主观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弱化技巧和方法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习作习惯,尊重并鼓励学生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同时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批改时,也必须秉承帮助学生正确运用文字,进行思想情感表达的理念。切勿本末倒置,为了应对评分标准的要求,使学生逐渐丧失了自由阐述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能力,那这样的习作教学就只能被称之为是一次失败的教学。因习作批语对学生的习作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必须要提升对习作批语的重视,通过评改批语不断的鼓励学生进行情感和思想的表达。(3)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评分标准的主导性首先必须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周期性的习作训练计划;其次创设新的写作情境,不囿于评分标准的条条框框,让学生能发散性的进行习作;再次重视习作的评语,同时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习作评改环节,即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批语之上,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二次批改,如此多次的进行心得的交流;或者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换习作进行批改,再由教师撰写指导性的评语;再或者可以进行示范批改,即从众多的习作中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不设置任何规则,教师不加以引导,让学生自行进行头脑风暴,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直到形成初步的批改意见,再对批改意见进行最终的整合,最后由教师根据本次习作的目的,对头脑风暴的整体意见进行点评。这种方式让学生在习作教学中不仅仅只参与“写”的环节,也能够通过互相批改、头脑风暴等进行思维的发散,这样撰写的评语就能够使学生能更深刻的了解习作主题,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修正。(4)重视批改评语的撰写习作评改批语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习作评改批语不但能够让学生知晓本次习作的优劣之处,也能为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提供具体的指导方向。因此,习作的评改并不仅仅只是对习作内容进行简单的勾划,因为这样除了证明教师已阅读外,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并无益处,只会令学生莫名其妙,更加轻视评语的作用。一个好的习作评改评语必须形象具体、言之有物,切忌使用笼统、空洞的词汇。同时习作的评改虽然意在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督促其进行改正,但切忌“鸡蛋里挑骨头”,这样只会令学生产生反感情绪,渐渐失去对习作教学的兴趣。若文章无任何可取之处,为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可努力寻找其闪光点进行称赞,可以是内容方向,也可以是生活逻辑,也可以是情感的表达,总之也不能毫无依据的称赞。另外习作的批语应具有正向性,即批语措辞应尽可能的采用鼓励式的建议。即从正面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而不是从反面去进行否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批语内容也必须尊重学生的表达方式及情感表达内容,如非原则性的问题,不应蛮横的进行阻拦。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非常注重批改评语的效用,他对习作的批改要求也是极高的。他觉得习作的批改必须是具备交流诚意的语句,而且必须对学生的成长有益,不能敷衍了事,为此他还结合自己积累了数十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他自己对于习作批语的正确使用方式。我们从他曾给一位学生的习作《我总想念一位叔叔》的批语中就可以一窥究竟。叶先生在对该习作进行评改批语时,整体依旧是围绕文章本身逻辑表达是否合理、思维是否完整清晰等处着手。该习作的开头叶先生先是用一段文字点出自己对该文的欣赏之处,然后用建议性的语句写到:“星期六回来总要拿出笔记本来看”这件事,或许还需要一些前提条件才能更加符合日常的生活逻辑。以此四两拨千斤的评语表达自己对文章不符合逻辑的观点。对文章中另外一段话的评语却是采用的鼓励式建议,“只把当夜听见的话记下来,已经足够能叫人想见那位叔叔的高贵品质。假如再加写一些说明的话,说那位叔叔热心帮助别人而不要报酬怎样了不起,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不过读的人会觉得把话说尽了,味道反而淡薄了。”这样的点评既照顾到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形象具体的指出了文章的不足之处。《红楼梦》中有一副对联写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想达到语文习作教学的目的,单靠学生反复的练习是收效甚微的。教师不但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对周围事物的感观,及鼓励学生的情感表达,还需要对评改批语引起重视,从评改批语着手,对学生的写作内容、写作能力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使习作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叶圣陶.作文批改二十例[M].北京:北京教师进修学院教师之家.

[2]商金林.叶圣陶用直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祁玉琴.浅谈如何在作文评价中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J].散文选刊:中旬刊,2019.

[4]潘大义.笔蕴真情以诚感人—浅谈如何充分发挥作文评语的功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7.

习作范文篇10

苏教版语文需要达到的课标要求是,小学生每年需要完成的习作至少应该是16篇,而且每一单元的习作都需要有其针对性。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习作范文的主要功能和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学生提供可以效仿的优秀材料模仿行为是人类出生时就会带有的行为,从小就开始有所显现,而且学习就是在模仿的过程中产生的。《教育心理学》中提到:“儿童作文习作的过程,就是由说到写,从叙述转变为写作,总体来说就是从模仿到创作的过程,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对于小学儿童来说,模仿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尤其是他们比较倾向于效仿,在苏版语文教材中,习作范文的作用就是为小学生所效仿,这样他们才可以逐步提高写作能力,所以习作范文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2.规范学生的书面表达学习写作的重要目标就是让小学生逐渐将口语表达能力转变为书面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范文习作就起到了重要的衔接作用,里面的词语和句法对规范小学生作文都有重要的作用。3.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发散思维虽然在苏教版课本中,习作范文并没有作者和出处,但是显而易见,他们就是教师模仿学生的文章,甚至是真实的优秀学生习作。这些范文当中有着多样的思想,就算是对同一事物进行叙述,也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这就大大丰富了学生们的想象力,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多样的素材,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也会积累许多字词和句子,这都为以后他们的写作打下了充分的基础。

二、语文教师在范文使用时出现的问题

1.直接利用语文课文对学生的习作水平进行培养比如,在学习范文《让我震撼的一幕》这一篇内容时,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进行自由学习,然后老师就会根据习作问一些问题,比如:文章的主要叙述内容是什么?这件事情给你带来的思考是什么?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可以教会学生基础的写作流程和写作内容,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就只会这种单一的写作方式,由此会将自己的思维逐渐僵化,导致学生的文章内容千篇一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还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不利于他们以后的写作,使得习作范文的效果大打折扣。2.教师简单地对习作进行阅读后就不再深入现在仍然有一部分老师并不认同习作范文可以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利,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习作范文的学习,而只是在本学期即将结束时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而不对范文进行仔细的学习和剖析,这样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使得习作范文的效果没有真正得到发挥。

三、如何正确使用习作范文

1.丰富材料,使范文的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一方面,老师在进行习作范文教学时,要将它的内容进行更大程度的深入,体现出范文的本质特点。苏教版小学语文范文是比较规范的习作,它之所以成为范文,就是因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的存在有利于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写作质量,还能帮助小学生在写作方面有所成就。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习作范文《我的老师》时,应该先将文中所述教师的特征进行详细的叙述,比如眼睛、鼻子、嘴巴的叙述,然后描写老师的性格和特征,文章最后举一个例子对教师进行具体描述。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范文的特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老师在为学生讲解习作时和他在为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教师在讲解习作范文时,需要对习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剖,甚至需要提前准备,但是在为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教师需要作为领路人为学生指导,让他们详细了解范文的特征,总体把握范文的文章结构,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利用好范文的阅读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范文中的不同角度和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教材中的范文基础上,为学生搜集其他的写作资料,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写作的不同角度,在以后的写作中鼓励学生多方面入手,提高写作质量。3.引导学生修改作文由于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尽相同,所以出现的问题也一定是各种各样的,老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进行习作改进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以此提高他们的写作质量。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习作范文的价值,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运用有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作者:尹静静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王金梅.浅谈小学习作教学中范文怎样运用才有效[J].新课程导学,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