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5:05:09

消极范文篇1

在这个社会求活,很多人会这样认为,我理得你管多,我有我的世界,我有我活世方式,我有我的人生方法。你算什么?我就要看没惯你,拉帮结派孤独你,我就要嫉妒你,我就要伤害你。我就要用虚伪、恶毒、无情、霸道的手段作为活世方式。你又能怎么样呢?我同你亳无相识,经下过往而相见,对啊在个乱世虚伪的社会时代活着,要解决的问题根本都不是我又能怎么样不怎么样的对你的问题之中。愚蠢、恶毒,无情的人啊,我与你在这个世界同一个时代生活的人根本不是能么样不怎样看问题和次解问题啊。人类的社会要解决这个虚伪恶毒乱世的时代,我们人与人之间是不可能怎样不怎样这个问题来到问题的。我们人与人之间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人们掌握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始终按照唯物辨证法的规律运行,来决定思维方式对待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根据问题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在人们认识和掌握中实行处理这个人与人之间在虚伪恶毒无情的人与人之互动的矛盾中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个解决方法的解释会产生很多人的疑问,就在我们人民群众,贫民百姓说起,你说的那么的简单?就解释人与人之间实际生活交往所产生矛盾问题的解决。当今社会现象我们是贫民百姓在最实际最简单论据,人与人之间日常进行往来活动过程,达到认识客观规律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实践活动造就人的世界;人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对世界的改造形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经过社会实践活动人的创造改变形成一个属于人世界。

是的,我们人类是不能有这样的悲观消极主义来形成对人生观看法和认为的。我们人人都共同活在这个世界,人类的社会时刻都在发展和进步,是不可能因一个人消极悲观痛苦不科学看法而停止发展不前的。更不会因一个人的得失成败怨世无助甚至绝望,社会的形象也不会因你而改变。人类社会的前途永远都是光明乐观的,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奋斗的人生观看待世界,对待人们社会的发展,我们生到世界不是天生自然就有权、钱,名、利给你赏受的,所以我们不要为自己的失落、贵浅而消极痛苦的看待世界,悲伤怨世对待人生,总想着的都是一种悲观和绝望的情绪。这样会因个人的主观性意识引起人与世界关系而产生个人不良互动做出的坏事。因而我们的思维要在现实的本身反映出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而所确实的,都要是积极向上的存在所发展人们社会乐观向上主义,人的意识积极向上是一种人生境界,结合成人的进化观。我们每个人都要各自为之,此生来到世界活在人类的社会中,必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不断向上前进,积极发展社会,创造一个属人类自己的世界。

人类社会的存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就是一种复杂又必须面对而形成的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人类的社会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改造世界。一个属人世界对象就是创造人类世界的本质。我们个个都是人类的社会成员,创造一个属人的世界对象就得掌握实现改造世界的对象为人的目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改变物质世界的力量,对象实现人类对事物认识和人的需要而创造事物。人类改造世界从客观主义对事物实践活动决定人在社会一切活动的活动。首先就要从物质生产开始解决人类的吃、喝、穿、住的问题。人的观念想法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相系着人改变世界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创造物质的力量改变人类吃、喝、穿、住的方式。物质的力量是客观世界物质的基础实为实践改变人生活的方式。人的生活方式由客观事物基础为基本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实现,发展过程不断改变人生观和世界观,人类一切成果实践活动就是改造世界。人的目的,就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的对象,是社会发展实践活动过程主要因素,从实践活动过程,达到实现根本物质的内容,物质的生产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互换活动产生新的物质改变过程。由此变换和生产新的物质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在客观世界不断的满足人的需要。在人的本质上看,最基本构成人类的生存前提,就是能够生活。只有生活着才能进行一实践活动的活动。人的生活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所决定人的生活的需要去创造物质,在客观世界物质的改造达到人的目的追求,在此追求到达目的过程中不断的研究、认识、从中实验科学实践活动中解决人类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总结人类实践活动意义及人生的目的就是不断改造世界,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

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人在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发展客观规律对象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要解决的结果。因而在阶级时代生活的人们,通常会因自主意识能力限制着,往往难以实现个人理想、目标。而困扰着个人的生活计划,就如此浅见现实验证人生态度,个人常常因某种小事情的不如意,就隨意主观现象产生悲观看待形成消极不良的人生态度。失去自信见不到希望,情绪越来越恶化,悲观看世界消极看人生。就这样在这个不良的人生态度形成个人不正确认识世界和人生,这一切错误的根源,引向个人越来越恶毒、偏见、嫉妒、愚蠢,从这种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里不断的产生人的思维从不良方向想去,不论是从人从事从物都会从坏的方面着想的。这种错误的认识,生下一切坏处的根基,卑鄙无情的手段在社会度世过活。这都跟一个人知识和生活方式直接落地生根,归根结底积极向上的人就是正确人生态度,消极悲观的人就是错误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态度有一个积极乐观向上进住心。看到人生的光明前途、看到美好世界的未来,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积极向上奋斗,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推动下不断巩固科学世界观,发展社会。

消极范文篇2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何做好违纪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已成为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工作中,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抓住违纪人员的思想和心理,把握教育转化工作的内在规律,从而赢得工作的主动权。其主要方法如下:

从提高主观认识入手,教育和引导违纪人员认识错误。要达到跟踪教育违纪人员的目的,首先是要使他们认清错误的性质和危害,从主观上查找违纪原因,诚恳地接受组织的处理。每当对违纪人员慎重作出处理决定后,都应坚持先找其本人谈话,听取他们对处理结果的反映,给他们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谈话中结合解释和宣传党政纪处分条例,使他们明确处分的依据和准绳,对组织的处分口服心服;同时组织他们学习《党章》、《党纪处分条例》及廉洁法规制度,引导他们分清是非,自觉认识错误,端正态度,既要从所犯错误中吸取教训,又要走出错误阴影的笼罩,树立改正错误的信心。

从改善客观环境入手,努力为违纪人员改正错误创造条件。违纪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其思想改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为此,要努力创建一个有利于他们改正错误的客观环境。首先要坚持平等、尊重的原则。对违纪人员要做到不冷漠、不歧视,多交谈、多鼓励,帮助他们解除思想上的种种顾虑。其次,要注意保护违纪人员的政治权利。对留党察看人员,在留察期间表现好的,要按期予以恢复党员权利。个别在留察期间悔改表现较好,但在某些方面存有要求不严却又无明显违纪的,要坚持在继续帮教的同时,按期恢复其正式党员权利。对开除党籍的违纪人员,如果其悔改表现很好,可按规定经过一定期限后重新吸纳入党。再次,合理使用违纪人员,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对违纪人员的使用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一是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善于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提供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工作的机会。二是要坚持原则,绝不能违反《党章》和党纪条规。对认识深刻、转化明显、工作突出的,该表彰的要表彰,对作出成绩的给予肯定;对个别表现突出的则根据实际情况该重新使用的要重新使用,该提拔使用的予以提拔使用,不断保护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第四,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积极为他们解决困难。对他们存在的实际问题,努力设法帮助,把党的温暖及时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加强基础性建设,保证跟踪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建立健全各级帮教组织。纪检监察机关及其违纪人员的所在部门都应该建立健全跟踪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整个跟踪教育工作由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具体负责,齐抓共管。二是完善工作制度,使跟踪教育工作规范化。主要应建立专人帮教、定期回访、总结交流、指导检查和档案记载等制度,抓好帮教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三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帮教人员队伍。帮教工作能否做好,队伍是基础。要选拔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有一定思想工作经验的同志参与帮教工作,同时提高他们的素质,掌握新方法,落实新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坚持教育形式多样化,增强跟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跟踪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细致工作,只要能够及时把握他们的心理状态,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分清他们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实施帮助,就会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教育中应抓住三个主要环节。一是要因人施教,对症下药,用不同的钥匙去开不同的锁。二是抓苗头教育,有超前意识,把工作做到矛盾可能发生的前头,施教中情理结合、以理服人。三是持之以恒、耐心引导。只要抓住了违纪者的思想实际,就能够从他们的对立心理中找到接近他们的相容点,从自弃的心理中找到激励他们的燃烧点,从羞怯的心理中找到他们的闪光点,这样,跟踪教育工作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消极范文篇3

摘要:本文通过对心智模式及其形成的诠释,分析心智模式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而阐述了心智模式对行为的影响力,并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论述了不同心智模式导致不同的行为。

关键词:心智模式行为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1心智模式的概念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人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甚至图像、印象。它是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环境、教育、经历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套思维、行为的模式。它有可能是简单的概括性看法,像“人是不可信的”;也可能是复杂的理论,像有关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假设。

一方面,心智模式是指人们的长期记忆中隐含的关于世界的心灵地图,正如彼得?圣吉所分析的:“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们心灵之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形象、假设和故事。就好像一块玻璃微妙地扭曲了我们的视野一样,心智模式也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假如没有认知上的心灵地图,人类无法探究这个复杂的世界,而所有这些心灵地图在本质上都有其缺陷”。

另一方面,心智模式也是指我们日常推理过程中一些短暂的理解。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方法、思考方式和思想观念,是一种隐含很深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如同鱼和水的关系一样,鱼离不开水,但感觉不到水。人的思维活动、思想观念经常是习而不察,甚至是与生俱来的,但它却无时不在,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你对他人、对周围事物、对世界以及对自己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人和事,用不同的心智模式去观察和对待,结果常常会大相径庭。而这种短暂的心智模式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后,最终形成了长期根深蒂固的信念,从而影响着我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

2心智模式的形成

2.1影响心智模式形成的因素

一个人的心智模式的形成受到时间和空间、主观和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一是环境因素。包括父母、老师、朋友、书本、学校、社会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性格因素。“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有些人的性格比较豪放外向,看问题比较乐观,但有时容易把问题简单化;有些人的性格比较稳健内向,考虑问题比较周全,但也容易过于谨慎;而忧郁质的性格看问题常常比较悲观,容易从事物不利的一面考虑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性格对心智模式的影响。

2.2心智模式形成的过程

一个人打从其出生起就开始接触外界事物,不断观察收集着周遭的原始资料,积累着为人处事的经验,并在这一过程中,选择了自己想要的资料。这种对资料的有针对性的选择就受到其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再根据具体的情境,结合自身的需要,人们就赋予这些资料意义。最后人们依照自己的诠释,做了一番假设,形成了隐藏于各自习惯领域,存在于潜意识中的心灵地图。这样,一个人的思维方法、思考方式和思想观念,即心智模式,也就在不易觉察的情况下形成了。

3行为与心智模式的关系

哈佛大学的阿吉瑞斯,从事心智模式与组织学习的研究三十余年,他认为:“虽然人们的行为未必总是与他们所拥护的理论(他们所说的)一致,但他们的行为必定与他们所使用的理论(他们的心智模式)一致。”这也就是说心智模式影响、甚至决定人们的行为。

从辨证唯物的观点来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行为就是一种客观存在,心智模式则是一种意识形态。意识来源于物质,来源于客观存在。心智模式的形成正式源于那些客观存在的原始资料,这其中就包括某些具体的行为,正如父母的行为影响孩子心智模式的形成。而意识又具有能动性,它能够反作用于客观存在。一旦一种心智模式形成,它就好比我们的脑子装进了对一些事物的印象与假设,根据这些假设我们下了定论,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于是对于这个世界我们就采纳了某些信念,正是这些信念决定我们如何认识周遭世界,并时时刻刻影响我们采取行动。

大学生选择专业时挑热门、随大流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观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中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料信息——金融、会计、IT行业的就业率高。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就产生了如果我选择这些专业,那么我以后的就业也就不成问题的假设,并根据自己所做的诠释,接纳了这种热门专业好就业的信念。于是乎就出现了大学生忽视兴趣爱好及自身实际情况,仅仅是跟风、随大流地报取所谓“热门”专业的现象。这正是在当代大学生为求就业而学习的心智模式的作用下,才会有意识地选取这些就业信息,从而采取决策,做出了选择专业时的盲从的行为。

4不同心智模式导致不同行为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不同。很小的差异就是你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不同就是成功与失败。”

积极的心智模式使人将注意力集中在有利于推动事物发展的积极因素上,能够勇于承担风险,尽快找出问题的解决之道;反之,消极的心智模式使人的眼光仅仅局限于那些阻碍事物发展的因素上,从而容易丧失前进的动力。

4.1积极的心智模式

2003年SARS肆虐的初期,杀菌类清洁用品的使用率已经从SARS爆发前的25%上升到了50%左右,于是生产清洁和防护用品的厂商就大力生产此类清洁用品。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小学停课放假、企业和单位放假、人们对“非典”也不觉得特别恐怖了…这使得口罩等卫生保洁用品大量积压。面对市场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的巨大转变,身为清洁用品市场的领头羊,宝洁不但承受这“一放一收”的需求和生产压力,而且体会比其他厂商要更加深刻。对于大多数在供求关系上头痛的厂商来说,究竟市场需求有多大是最大的问题。积压和断货不仅是信息获取不及时,也是无法对市场的真实需求做出冷静判断从而调整产能的结果。反观宝洁,在断货时他没有选择盲目的扩产,在产品积压时他也没有消极的削价抛售,而是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有利于推动事物发展的积极因素上。正是在积极的心智模式的影响下保洁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市场上的积极资料,加以自己的诠释,最后得出了“这场疾病对于改变人们清洁习惯是有影响的”的结论,进而根据这信念采取因势利导促销舒肤佳的活动。能够牢牢抓住影响消费者清洁习惯这一积极因素,对于购买量和实际需求量的双曲线原理的大胆尝试,是保洁人能够打赢这场“一放一收”、“进退有余”的漂亮战的关键。

4.2消极的心智模式

无论是商场上的战役,还是战场上的战役,心智模式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积极的心智模式有助于商家打一场漂亮战,同样,消极的心智模式也能导致一场真正战役的溃败。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它使得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会签订此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由于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那么,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又是由于什么呢?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李鸿章极力奉行避战求和的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接连失败后,清政府已被外国侵略者的洋枪大炮所彻底击垮,消极的心智模式在清政府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于是,根深蒂固于他们心中有这样的假设:外国侵略者的军备实在太厉害了,我们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战争是输定了。基于这种假设,清政府得出避战求和才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最好方法的结论。消极的心智模式导致了消极的战争策略。在甲午中日战争的第一阶段,驻守平壤的清军执行李鸿章的“先定守局,再图进取”的命令,贻误了战机。黄海战役继续受消极心态的影响,为了保存实力,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内,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旅顺大屠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4.3原因分析

积极的心智模式产生积极的行为,消极的心智模式产生消极的行为,不同心智模式导致不同的行为,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心智模式影响我们所“看见”的事物。“两个人从监狱的窗户往外看,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另一个却看到的是天上的星星。”两个有不同心智模式的人从同一个角度出发,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做出不同的描述,正是因为他们看东西的重点不同。消极心态的人总是观察到那些消极灰暗的事物,从而增强了其消极情绪,最终也就采取了消极的行动;积极心态的人却总是关注那些积极开放的事物,从而增强了信心这样的正面情绪,最终采取了积极的行为。

其次,心智模式影响我们的认知方式。说有一个皮鞋商到非洲某处推销,看到满街赤脚的行人他几乎绝望:这里的人都不穿鞋。有人提醒:换个角度看问题,这些人都是未来的消费者。商人恍然大悟。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心智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得出或积极或消极的结论,从而影响人们的行动。

消极范文篇4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提能力。乡党委采取到上级主管部门跟班学习,外派挂职,菜单式培训等,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做到理论学习专门化和个人自学业余化,将理论课和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把政治理论、社会哲学、道德伦理、专业知识、领导科学等多种内容有机结合,集中学习了《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细节决定成败》、《赢在执行》等,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实施帮扶激励供动力。积极实施帮扶激励措施,为干部提供内在动力。在中层干部使用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拘一格,激励广大干部奋发有为。对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人给予更多的关照,对占着位子不做事的人,予以严肃处理,积极搭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平台。今年年初该乡调整了3位站所长。

三是严格考核考察加压力。建立健全统一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公开、公平、公正的考察评价机制,把考核考评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将每次考核测评结果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当中,与干部聘任、晋升、工资、福利、奖金等挂钩。2007年对一名工作不积极的干部考核定为基本称职。

消极范文篇5

在我国各种媒体上广告占的比例不小,当儿童成为电视广告的受众时,人们普遍注意到了电视广告对儿童的种种影响,当然也包括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儿童电视广告是以电视为媒体发送的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它包括以下两种:一是对儿童使用的产品进行广告,如儿童玩具、儿童食品、儿童服装等的广告,可能是儿童演示,也可能是成人演示,或者是成人与儿童共同演示;二是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这种广告中的产品不是专门为儿童生产的,但以儿童为主要演示,主要是利用儿童形象做广告。

二、电视广告对儿童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

电视广告之所以能对儿童产生巨大影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由于电视自身特有的魅力,较之广播、报纸、杂志来说,其广泛性、普及型、通俗性更胜一筹,具有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富有传真性和感染力,所以深受儿童的欢迎。其次则在于儿童自身的发展特点,儿童自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社会化的问题,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影响最大的是教育和环境。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思维方式简单,缺乏判断力,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心,极容易受到影响和暗示。

三、电视广告对儿童道德形成的不良影响

1.电视广告对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消极影响电视广告中以成人权威的表现最多且影响力最大,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常常受其影响。成人权威在电视广告中的道德价值判断引导中存在三种消极影响:一是成人化的人际交往价值观。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通过物质的交往去获取利益和友谊,针对儿童的电视广告中也在表现着这些成人世界的庸俗东西,电视广告中有一些非常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常常会给儿童带来恶性的示范影响,扭曲儿童的道德行为。二是成人化的异性交往价值观。三是成人化的语言价值观。儿童具有很强的语言模仿能力,广告中的一些语言容易被他们记住;儿童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是以类比推理的模式不断发展各种语言规则的,并力图在类似的环境中运用这种新表达。另外,电视广告中的同伴群对儿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引诱儿童爱慕虚荣,互相攀比;或通过权威形象的肯定对儿童进行了不正当的心理激励。

2.电视广告对儿童道德行为的消极影响。电视广告对儿童在道德行为上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1)消费行为上的不良影响。第一,奉行拜物主义。儿童思考能力不足,分辨能力不强,因此,一些电视广告中过度地赞美消费难免对儿童道德观念形成一些不良影响。一是对物质消费过分追逐与顶礼膜拜;二是喜新厌旧,追求新鲜。第二,唯物质消费至上。一是维系家庭成员感情的纽带变成了物质需求的满足。二是把物质消费看作是获得快乐和满足的唯一途径。(2)道德观念下的不良影响。一是皇帝意识,霸气十足。二是强调独占意识,自我中心。(3)行为上的不良模仿。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孩童时期是一个较多地模仿他人行为的阶段。因为在此阶段,人还不具备独立的判断力,还不能理智地分析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这时,他人的行为便成了孩子们行动的指南。(4)语言上的不良影响。我国诸多广告词随意篡改古诗词、成语、习语、常用语。诸如“默默无蚊的奉献”、“骑乐无穷”、“鹤立衣群”等。虽然这些广告并非专为儿童所做,但在耳濡目染之间,对儿童造成的误导仍然不可忽视。(5)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儿童的父母和老师教育孩子说,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刻苦学习,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但电视广告却宣扬一个人年轻时应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矛盾交织于儿童的脑海中,很容易导致儿童在价值观念体系上的混乱。

四、消除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消极影响的对策

1.政府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对于广告存在的问题,大家最直接的目光放在了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广告法》中相关儿童广告的有关规定是这样的:(1)儿童广告必须有益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利于培养儿童优秀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2)不适于儿童使用的产品的广告,不得有儿童参加演示;(3)针对儿童出现的广告,应当进行浅显的、能够为儿童正确理解的描述;(4)广告中出现的儿童或家长,应当表现为具有良好行为或态度的典范;(5)不得下列儿童广告:有损儿童的身心健康或道德品质的;利用儿童给家长施加购买压力的;影响儿童对长辈和他人尊重或友善的;影响父母、长辈对儿童的言行进行正确教育的;以是否拥有某种商品使儿童产生优越感或自卑感的;表现不应由儿童单独从事的某种活动的;可能引发儿童任何不良事故或行为的;利用超出儿童判断力的描述,使儿童误解,或者变相欺骗儿童的;使用教师或儿童教育家、儿童文艺作家、儿童表演艺术家等名义、身份或形象的。该规定内容比较概括,导致了执法部门对哪些才是违反儿童广告的认定具有模糊与不确定性。结合我国国情,本文建议不妨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首先,广告协会应加强行业内规范;其次,国家应加大行政监管力度;最后,制订专门的儿童电视广告管理法律法规,保证最大限度地让儿童接触到大量正面的、健康的广告。

2.广告主和广告人需要自律首先,广告主应良心经商,向国外一些企业的做法学习。例如,百事可乐公司自愿推出针对儿童的广告限制措施,以对美国和西欧日益上升的肥胖问题做出反应。公司不再向12岁以下儿童宣传其旗舰产品百事可乐,也不再向8岁以下儿童宣传多薯条品牌。其次,建立广告人自律体系。广告行业要自身约束,行业内部相互监督。要真正做到文明的广而告之,对企业和受众负责。最后,广告内容要健康。儿童广告的对象是儿童,我们要秉持良心的道德原则创意广告。

3.媒体应注重播放门槛、时间和自身责任媒体应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播放时间要合理安排。因此,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管理和纪律约束,严格实行采编和经营分离,确保儿童电视广告的健康,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儿童是未来,媒体作为传播的媒介,有义务也有责任对自身传播内容进行审核,不刊播虚假、低俗、误导儿童的不良广告;坚持守法经营,落实儿童广告审查员制度,建立严格的承接、验证、内容审查、合同、财务等各项管理制度,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坚持公平竞争,促进市场繁荣,诚实守信;坚持服务大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热衷公益事业,树立良好形象。

消极范文篇6

那么,房产税真果真是如有些人所说的那样的“灵丹妙药”?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是一分为二的,房产税的开征对经济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许多消极影响也是必须重视的。

一、对房价和房地产市场均衡发展的消极影响

一种观点认为,开征房产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房产的保有成本,从而减少房屋的空置率,打击与抑制对住房的投机性需求,稳定了人们的预期,可以有效缓解供求矛盾,最终达到抑制房价上涨、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均衡和健康发展之目的。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开征房地产税对房价及房市也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

众所周知,商品价格的取决于市场供求,是买卖双方竞争的结果。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不均衡状态。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这种供求矛盾有可能加剧。从需求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作为生活水平重要标志的住房,人们对其需求将日益增加。从当前引发房价上涨的因素来看,对房屋的投资性需求也将有所增加。由于金融、资本市场不完善,投资渠道狭窄;储蓄存款作为主要的投资方式,相对于高物价实际利率为负;而股市又是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中,许多2007年入市的资金现在仍未“解套”。房地产就目前来讲是公认的相对风险较小而收益很高的“暴利行业”。正是在这种预期的驱使下,大量资本源源不断的涌入到这个黑洞中,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均未奏效就是鲜明的例证,各地“地王”频现就是最好的说明。前期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实施的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拉动房地产的需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再从供给角度来看,按照传统经济理论土地的供给是一定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严格控制土地的使用,城市可用地是绝对减少的。这样,供不应求的格局将更加突出。

在这样一种供求失衡的格局中,房地产税的实行并不能有效解决这一对突出矛盾。首先它并不能有效抑制对房地产的需求,特别是有效打击抑制房地产的投机行为。以重庆房产税征收方案为例看,当前全国住房的市值以百万亿计,而所征收的房产税款只有区区十亿多,这样的税制对市场的调节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对于一种“暴利”的投机更起不到任何的有效的制约。

有人还担心,此番政府开征房产税又会成为开发商提高房价的借口。由于房产税是在流通或者交易中征收的税种,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处于卖方市场、供求失衡的状态下,发地产商会以提高价格的方式把房产税转嫁到普通民众身上。这无疑会推高房价,加重普通购房者的负担。还有部分经济学家敏锐的看到,由于房产税的实行,会推高房租价格。这对于当前国家通过廉租住房解决房价上涨和低收入者住房的政策是相悖的。

二、对社会公平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支持者认为,房产税的开征作为一种社会收入再分配,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从而实现社会公平。然而,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事实上,房产税的开征最终也可能不利于社会的公平。

以上海房产税征收方案为例,明显的特点是只对增量征收,而不对存量征收,即只对新购住房征收房产税,而不管在征收之前有几套房、有多大面积。这样的方式承认了现有社会不公平的合理性,是对既得利益者的偏袒。许多学者指出,这是“对税收公平原则的最大亵渎”,是对新购房者的惩罚,根本无法降低住房的空置率。

这势必会迫使更多的购房者和投机者在政策实施前出现集中交易的行为,现实也证实了人们的这种担心。

宏观政策的实施要兼顾经济效率与公平,但在不同时期又要有所侧重。就目前来看,国家政策的导向是在保证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也即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力求“把蛋糕分好”。而社会公平从一个侧面来说就是要合理确定分配政策,处理好国家和居民的利益关系。在国民收入分配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国家,突出表现为国家财政收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而居民收入的增速则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这是社会分配不合理的一个方面表现,使得人民未能真正充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经济发展不一致。国家为扭转这一格局,采取种种措施在国民收入分配时提高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刚出炉的“十二五”规划提出由原来的“国强”到现在更加注重“民富”。而在人民普遍收入水平不高的情形下开征房产税,无异于政府与民争利,减少居民收入,使得本就已经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更加不公平。

再从房产税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来看,能否真正有利于社会公平也是很值得怀疑的。正如《人民日报》(2011.01.17)撰文指出的,房产税可能会误伤中低收入家庭。主要是因为房产税不同于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不是依据个人的所得或营业额来征收,而是依据房屋估价这种不动产来缴纳的。对于非营业性住房来讲,不动产是不能直接变现的,这就需要人们用其他收入来缴纳房产税,这对于挣钱能力较弱的中低收入者来讲无形之中增加了一笔不小的负担,而对于挣钱能力较强的高收入者或者是可以赚取高额利润的投机商而言影响则甚微,对于无房的中低收入者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显而易见是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经济学家郎咸平把房产税看作是“从民众身上割肉”,不仅没有法理依据,也有损社会公平,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极易产生腐败。

三、房产税实施的相关配套措施尚未完善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是关于房产税的合法性问题。税收具有法制性和固定性,“有税必有法”,任何税收征管及其变化,都要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税收行为以调整税收关系,这样税收才具有合法性。而从目前来看,房产税并未有一部真正有效力的、成文的法律规范加以调整与规范,即使是作为试点,也应纳入到法制的轨道,否则依法治国就会只成为一句口号。

二是评估机制不健全,使得在房产税在试行过程中实际操作受到了制约。税基的确定对于税收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它直接决定着纳税的多少、居民的切身利益。对于房产税来讲,涉及到对房产的估价、面积的测量等。而目前我国独立的、富有资质的评审机构严重匮乏,从属于政府的评审机构作为利益相关方,会影响到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性。普遍认为的可行方案是依据市场价格估价,然而市场价格一方面经常变化,另一方面又会由于区域差别大,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消极范文篇7

关键词:新课程;课程实施;教师;消极心理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于1999年开始启动,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生已全部进入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于2001年5月全面启动,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9月起,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等省(自治区)相继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到2008年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将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前正逐步进入最关键的阶段——课程实施阶段。

课程领域普遍认为,课程的改革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启动和动员阶段,即课程采用阶段,是指制订使用一种课程计划的过程;第二阶段是实施、开始使用阶段,即课程实施阶段,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第三阶段是持续化、常规化阶段,即课程制度化阶段,就是把课程计划及实施过程作为一种系统模式确定下来。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首先,课程实施是课程采用的现实化。课程计划的确定、课程方案的采用只是明确了课程的应然状态,是课程的理想存在,即告诉人们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应该确定什么样的课程目标,建立什么样的课程结构以及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但在教育实践中人们有没有真正按照既定的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去执行,即课程的实然状态如何,却是由课程实施决定的。课程计划再完美,课程设计得再好,如果没有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实施,或者在实施中走了样,那都会使课程的目标无法实现,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其次,课程实施也是课程制度化的基础。课程制度是课程改革步入正常轨道、进入良性运作的表现,它必须在做课程计划时就被考虑到,但它并不是被规划出来的,而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所以说,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是看课程实施的情况。“改革很多时候被视为失败,其实不然,因为它们从来就未得到实施”[2](J.I.Goodlad)。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起了大规模的课改运动,设计的课程方案和编制的教材有很多都不错,在当时也被普遍看好,但由于在实施中出了问题,有的方案根本就未被真正实施或被扭曲地实施了,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很多,但教师是决定性因素,他们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影响课程的诸多因素往往要通过教师反映到教学实践中去。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以满腔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新课程的教学中去:深入理解新课程的本质,在课程实施中真正贯彻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效且高效地将新课程的内容传达给学生;新课程的实施还需要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权和创造性,根据新课程的终极目标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实际,对新课程方案进行必要的调适、补充和完善。如果没有教师积极努力的参与,任何好的课程计划都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目前,面对课程变革,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反映却并不尽如人意,教师往往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这些不良心理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在我国逐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师中可能出现的消极心理及其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心理定式

心理定式是人们在认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是由于人们过去常用同一种认知思维方式看待和解决同一类问题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它会使人们总是按照这种既成的思维惯性去对待和解决新的问题。所以,教师的心理定式不利于他们积极投入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已经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式: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高考。尽管很多教师都已经意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他们也愿意接受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并努力根据新课程去组织教学,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可能还受到升学考试的影响,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他们可能会不知不觉地以应试教育的方式来教新课程的内容。受“应试教育”的心理定式的影响,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最终表现出来的可能是这样的:表面上看教的是新课程的内容,形式上采用的好像也是新课程的方法,但其潜在的指导思想还是应试教育的理念,其中渗透的还是应试教育的文化。也就是说,这些教师只是把新课程作为应试的内容去教而已,是用一种新的应试教育代替了原来的应试教育。比如,新课改明确提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要求各学科教学都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许多教师提出了疑问:高考考不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怎么考?言下之意是,高考不考的东西,培养了干嘛?高考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很多老师在采取教学行为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应试”的心理准备状态,他们不知不觉中还是围绕着“高考”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的。

二、犹疑观望

在实施新课程的最初阶段,很多教师都会比较犹豫、怀疑,表现出观望、徘徊,不主动积极地学习新课程的思想和落实新课程的教学,而是被动等待学校的安排;不去主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而是观望别人的做法。这些教师中,有的是对我国的新课改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信心,认为我国的课程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新的课程思想尚未成熟,新的课程结构尚未定型,这次课程改革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持续不了几年。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新课程与高考制度不适应,也不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需要,根本实施不下去。所以他们在观望新课改的动向,他们想等待新课程完全成熟、定型后再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有的教师是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觉得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太高,自己很难达到,产生了畏难心理。当然,由于过去现成的教学经验已经不完全有效,有些教师也确实不知道如何实施新课程,如何改变课堂教学。所以他们先观望其他老师是怎么做的,让其他老师先去尝试和摸索,等待其他老师有了成功的教学模式以后,自己再去摹仿。教师的犹疑与观望使得他们不能下定决心,不能以饱满的热情、乐观的态度、创新的意识和积极的行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去,影响了新课程实施的程度和进度,阻碍了新课改的推进。而且,教师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积极创新的精神,这本身就是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的。

三、惰性心理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过去已有的行为方式一旦成为一种模式,形成习惯以后,便喜欢安于这种现状,倾向于保护这种现有的模式,而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尝试新的做法,这便是惰性。人的惰性心理实际上是保守、贪图安逸的表现,是根深蒂固的。正如鲁迅先生所描述的:“保存现状,连在黑屋子里开一个窗也不肯,还有种种不肯开的理由,但倘有人要连屋顶也掀掉它,他这才魂飞魄散,设法调解折中之后,许开一个窗,但总在伺机想把它塞起来。”[3]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惰性心理是一种巨大的阻力,西方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就是教师的惰性”[4]。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职业的流动性增强,打破了终身制,而教师职业相对还算比较稳定,一些比较传统、喜欢安定的人也因此选择了教师职业。新课程的实施打破了他们原有的安稳环境,要求他们放弃自己已经熟悉并且习惯了的教学模式,甚至是一些非常成功的教学经验,重新去摸索一些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式,这是他们很不情愿的。所以,很多教师对新课改,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产生了抵制,这种抵制直接影响了新课程方案的执行。正如OCR模式所提出的假设:有计划的课程变革的成败,取决于课程领导者是否有能力克服教师对新课程计划的抵制[5]。由于惰性心理的存在,一些教师会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新的课程,从而使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又回到了老路上去。

四、焦虑心理

焦虑是任何一次新的变革过程中人们都会产生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面对新课程的实施,许多教师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产生了紧迫感。他们有的可能不愿意接受新课程,不想改变已经熟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但新课程的实施让他们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因此而产生焦虑;有的是因为自己在心理上、知识技能上尚缺乏充分的准备,但新课程已经开始全面实施,因此而着急;有的教师则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限,无法理解新课程的思想,不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此而担忧。在“首期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培训全程评估研究”的调查中发现,8877%的教师认为“教师的能力与水平跟不上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6]。有些教师甚至担心自己不能适应新课程,因而成为新课程的牺牲品。适度的焦虑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潜能,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但过度的焦虑会使教师一直处在紧张不安的消极情绪之中,无法集中精力投身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不利于新课程的实施,也不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富勒等人(Fulleretal,1975)认为[7],教师的成长需经历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往往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问题,这种生存忧虑使得他们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控制学生、适应教师工作上;关注情境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已经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所以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成绩,关注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关注学生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体需要,对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的实施直接威胁着一部分教师的生存。据教育部师范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所有教师将进行不低于40学时的新课程岗前培训,未经新课程岗前培训的教师不得教新课程,经培训后不适应新课程的教师将被淘汰。在新课程面前可以说所有的教师都是新手,他们都要重新经历成长的三个阶段。这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但对生存的过分焦虑影响了教师的成长进程,使得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能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能不能在教师岗位上站稳脚跟而避免失业,他们根本无暇顾及教学的效果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对于新课程的实施是非常不利的。

参考文献:

[1]Fullan,M.TheMeaningofEducationalChange.NewYork:TeachersCollegePress,1982:39.

[2]Jackson,P.W(ed).HandbookofResearchonCurriculum.Newyork:MacmillanPublishingCompany,1992:403.

[3]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7.

[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6.

[5]Gross,N.BasicIssuesinManagementofEducationalChangeefforts,inR.E.HerriottandN.Gross(eds.)TheDynamicsofPlannedEducationalChange,1979.

消极范文篇8

关键词:地域文化;桥下消极空间;设计元素

1相关概念解析

1.1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可以简单定义为具有地域特征和属性的文化形态[1]。地域文化是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现代潮流文化等多元文化的集合。现在,人们关注视角逐步从物质形态文化延伸至非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层面,对不同地域的语言文化、民族风情、人文地理等进行了理性地认识和探讨。1.2桥下消极空间。城市桥下空间主要有高架桥桥下空间和跨江(河、湖)桥头桥下空间两大类[2]。由于建筑结构的限制,桥下、桥头滋生出阴暗潮冷、相对局促的空间。缺光少水,汽车尾气、噪音污染是此类空间的共同缺点。物理环境的缺乏导致传统的景观植物造景面临多重困难,如进行种植、人工管理成本需求大,而且很难达到正常光照下植物的生长水平。因而此类空间常被冠以“消极空间”“灰空间”等名。

2桥下消极空间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

2.1理论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此类问题也进行了诸多探讨。如殷利华通过研究高架桥下绿地自然采光的特点,并结合植物光合特性提出绿地景观的营建策略。张志轩通过对武汉典型的高架桥下测量热湿环境数据,提出了桥下空间环境改善的措施。香港公园利用消极空间建立遛狗专区等。国内研究多对桥下空间环境,特别是景观环境再造进行了较广泛地研究,但对地域文化如何运用到桥下消极空间尚无深入地研究。2.2现存问题。(1)桥下消极空间关注仍然不够。每座桥都会形成不同类别空间,但是此类空间的缺点没有被重视起来,导致景观缺乏。(2)多数桥下空间在设计之初仍然多以单一的绿植种植为主,没有前期规划和调研,导致绿植成活率低,无法形成与桥旁植景匹配的景观效果。(3)桥下空间的监管缺乏相关政策和制度。私自占用,临时乱堆乱放的情况时有发生。

3地域文化在桥下消极空间中的运用意义

本着尊重文化、发扬文化的原则,以符号化方式提炼形态、图形、文字、造型,创造新的形态,传递文化。将地域文化提炼并运用到桥下消极空间之中,通过设计整合,提升城市的可识别度,传递城市文化的精神价值,以达到城市空间的文化功能和实用功能的融合。比如文化原型再现设计适用于唤起民众广泛历史文化记忆,使其获得普遍性的民族文化的怀旧共识和情感[3],既保留了文化的叙事性,使文化表达直观化,又能延伸文化情感,激发民众怀旧的认同感。

4地域文化在桥下消极空间中的运用方法

4.1直接提取地域文化元素运用。地域文化元素的直接提取是基于风景名胜、历史人物、文化遗产以及物产特征等主题展开,通过直接提炼具有象征性的“造型”“色彩”“材质工艺”等文化元素,从而达到传递特定文化的目的[4]。例如,当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著名风景建筑、传说故事等,通过设置文化墙、特色铺装、地方雕塑等融入桥下消极空间中,展现城市文化,打破传统灰色调,增加文化趣味性[5]。4.2提取地域文化元素符号化创新运用。文化符号化才能将其更好地应用于空间设计中,这样才会引起观者的共鸣共情。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通过符号化提炼典型元素,运用虚实对比、造型对比、色彩对比等手法创造和重构元素,进而让观者从行为体验、感官体验、情感体验[6]三个方面感知地域文化。例如,四川成都金牛立交桥以白砂蜿蜒铺装的带状图案,象征了从都江堰源头出发并哺育川西平原的江水,配以绿地植被营造一副“壶中天地,西蜀人家”的画卷。由此可见,文学中的隐喻、象征等手法可以广泛地运用到地域文化的展示上,令人产生联想,感受更为深刻。

5地域文化在桥下消极空间中的运用实践

江西省新余市当地流传着“仙女下凡”的美丽故事。城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善和提升城市生态、人文环境面貌,特别是对于城市整体空间建设极为关注。该桥贯通孔目江的东西两向,桥长约650米,江面桥体长度约150米,桥体宽度30米,东面环路链接道路交通。如图1所示,设计实践位置位于东面桥体与江边的连接处。5.1桥下空间现状。立交桥连接孔目江东西方向,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桥体有副桥提供给非机动车辆和人行驶,紧邻江景和湿地公园,风景较佳。但是从桥下空间现场照片来看,空间存在严重的缺光少水,桥下原本种植的植物已经不见踪迹,特别是桥体跨度最宽位置处的植物不能生存。有部分桥头空间原来被用作垃圾临时堆放场所,后期由于道路规划,机动车不能进入该区域,原有的垃圾处理场所也进行关闭,桥体下空间生态环境普遍不佳。如图2所示。5.2方案构想。该桥头桥下空间位置连接湿地公园,作为环江步行游的必经之地,同时此处也是非机动车过桥汇入主路的地方。在实地调研期间,还发现此处沿江岸边受垂钓者的青睐。因而,确定以仙女故事为主题的文化活动空间创作适合该空间的物理环境,能避免因光照雨水不足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营造供市民驻足停留、休憩,甚至是可以垂钓的场所,并且感受、领悟地域文化,可以唤起当地居民,或者是观者的共情,达到恢复空间活力,展现地域文化的目的。5.2.1地域文化提取。在现代化发展下,城市的文化日趋相同,但是每个城市必定有自己最能称道的文化,因此,选取地方有代表性的、耳熟能详的题材进行提炼和转化。依据该空间面积,以“七仙女下凡”故事为文化原型,结合桥下空间特点,对其进行创作。从众多版本神话故事中筛选出如下元素作为主要设计元素。披帛:仙女服饰中的长条彩带,搭在肩上,缠绕在手背间,一般都是薄薄的纱罗裁成,上面有印花,或者是金银线织就的图案。在方案中将其作为公共家具造型、陈设小品元素。飞天:在方案中作为写实的文化墙,雕塑题材来源,直观表达故事场景。祥云:象征祥瑞的云朵,运用铺装材料进行色彩搭配,以获得地面整体视觉效果。5.2.2概念构思。由于桥下面积大约1000平方米,而且有大量桥墩,因地制宜,对桥下消极空间进行概念性设计构思:弱化桥墩的地域文化空间创建。空间构建:利用立方体的堆砌来围合成较小空间,实现小空间主题,七个长方体,七种颜色如服饰颜色,代表七仙女的不同特点。由于该处地理位置所处湿地附近,因而二次空间的建立不仅对于空间有重组作用,而且各小空间注重实用,也能彰显小主题。几何体的不同角度堆砌摆放,在内放置座椅,可以供人休息并多角度赏江景。另外,也可以作为文化展示的橱窗,每个小空间有其特定的主题。如图3所示。桥墩利用:桥墩柱进行包裹弱化处理,将传说中的飞天、仙女、牛郎织女等故事制作柱面浮雕,将柱作为场景展示的场地载体。如图4所示。地面拼贴:地面拼贴采用图案铺贴,选取故事场景进行配色铺装,3D场景震撼。地面场景以祥云为主,有种如若在云中飞翔的意境。陈设配置:座椅采用披帛、彩带的式样营造灵动造型,既满足坐的需求,又能渲染空间主题。照明系统:主要采用人工辅助照明,避免光照不足带来的暗区问题。

6结语

文化是城市名片,是彰显地域特色的重要元素。地域文化为设计者提供了全新的设计视角,不仅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关注,更需对地域文化内涵进行新角度的诠释,以体现城市独特的地域民俗。地域文化运用在城市的消极空间中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阐述了地域文化在桥下消极空间中的运用方法,希望对桥下消极空间优化的同时,还能让更多的人们关注地域文化,从而传承文化,激发人们精神和文化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白欲晓.地域文化内涵及划分标准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1(01).

[2]黄竹.城市桥下空间的类型与开发利用方式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9(02):101-107.

[3]姬文瑞,李静.怀旧表征下的广府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0(03).

[4]马小强.基于湘潭地域文化的红色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02).

[5]夏浩.高速铁路高架桥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06):281-282.

[6]朱静,唐莉英.湘西传统村落地域文化符号在现代公共家具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20(04).

消极范文篇9

论文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防御干预社会支持

论文摘要:作为高中校园弱势群体的贫困生,面对社会压力,往往采取消极的心理防御,从而出现了自卑、焦虑、敏感和偏执等心理问题。通过建立主、客观两个维度的社会支持体系,可以对贫困生的心理形成有效的干预,帮助他们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1贫困生的消极心理防御及其后果

1.1自卑心理严重贫困生最大最显著的特点是自卑。大部分的贫困生是来自于偏远山区的,家庭条件差。由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不一致,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城乡间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差异,使贫困生心里产生巨大的反差。由于在穿着打扮,吃喝玩乐,生活用具等各方面的明显差距,让他们产生对自己产生怀疑,他们开始低估自己,甚至开始否定自己。他们害怕别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和鄙夷的眼神,逐渐陷入自卑的泥潭。他们对人际交往的开支难以承受,对集体活动消极退缩,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他们害怕别人瞧不起他,而只能自己默默的承受着这无形的压力。

1.2焦虑心理明显由于无法改变的现实经济状况,使他们总是长时间的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他们焦虑着他们的生活费用学习费用,甚至他们每天吃多少饭好得精打细算,还要考虑以后的生活费,因为他们的家庭根本拿不出如此繁重的费用。因为这些他们没有办法安安稳稳的去学习;有的为自己的家庭状况焦虑;有的为自己的未来焦虑。因此他们承受着比其他学生更重的压力。在农村,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教育状况相对落后,在一些像计算机、英语听力、口语等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上,他们根本无法去和城里孩子相比。而这种实践性强的能力是后天培养的,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形成的,必须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否则反而会加剧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感。

1.3人际关系敏感因为长期以来的压抑,自卑造成他们的人际关系很敏感。他们不愿意和别人谈论经济状况的话题,他们害怕别人给予他的怜悯。他们还怕别人嘲笑自己,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事情多疑,他们和别的学生之间就像有道无形的枷锁。有些同学本来是善意的关心,他们总会把那当作对自己人格尊严的羞辱,从不接受别人对他们善意的帮助。这种敏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1.4偏执心理强烈城乡间经济水平和生活状况的巨大差距,让他们感觉这个社会的不公平。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什么都没有,而那些城里的孩子什么都有。他们在暗中的羡慕着别人,还常常对自己发问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好的家庭背景。而现在整个社会的贫富分化还在进一步拉大,不公平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些都容易使他们形成愤世、偏激的心理,他们总是只看到这个社会的黑暗一面,看问题欠全面分析,想问题、办事情思路不开阔。如果对自我不能形成客观的评价,总是对外界抱有敌视的目光,对周围人和事的看法发生偏执,贫困生身上总不同程度的带有这种心理。偏执心理就有可能导致他们心胸狭窄、遇事不理智易冲动,当他们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甚至会做出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反社会行为。

2通过有效的社会支持促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贫困生经常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种状况反映出学校迫切需要教育和辅导贫困生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为使贫困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帮助其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寻找合理方式,帮助、教育贫困生建立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是培养贫困生健康心理的必要途径,而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的形成需要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与之相配合。

2.1主观社会支持的有效性与贫困生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主要指外界对于贫困生的支持,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物质支持。这种支持可以帮助贫困生减少压力,减少他们对这个社会的偏见。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导致的各种困难比一般同学更多,他们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在他们处在最困难最紧张的时期,他们需要外界给予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而社会资源对他们的支持是其中最重要的。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以及朋友等成员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感情支持及相应的物质支持,有助于高中生对压力环境做出积极的评价和应对,这种积极的反应反过来也可能更有助于个体从环境中获取后续的社会支持,使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更好地维护心理健康。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高中生有意识地体验并从现存生活中挖掘社会支持资源的能力,是构筑高中生心理健康系统的重要环节。在高中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给予别人支持和怎么样获取别人的支持,通过训练让高中生学会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能够增强自信,进而更好的增进健康。

消极范文篇10

让我们透过一些现象,先来了解一下消极情感的心理机制:

1.焦虑。有的学生一想到考试即将来临,身体就会发僵;或感到烦躁,脾气变坏;有的一站起来回答问题就紧张,这些都是焦虑的现象。焦虑是指没有明确原因的、令人不愉快的紧张状态。

2.内向。有的学生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课间要么趴在自己的课桌上,要么独自一人站在教室的角落;有的遇事总畏畏缩缩,不愿表现自己的长处,更不愿意以自己的短处示人。

3.害羞。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一站起来就满脸通红,搓衣襟、咬手指等,这样的表现是害羞。害羞的症结是怕别人对自己印象不好而招致羞辱。

4.胆怯。胆怯源于对失败的害怕。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矫正学生上述消极情感呢?

一、以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感染学生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要想克服学生学习的消极情感,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首先应是快乐、饱满、振奋的。一个带着不快乐的情绪进行教学的教师,就不会引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因为情感具有感染作用。只有教师处于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才能唤起学生振奋、积极的学习情绪。

二、以平等、坦诚、无私的爱心关注学生

教师的爱心是融洽、和谐师生情感的基础,更是克服学生消极情感的必要条件。教师对学生的“慈爱”能激发学生良好的情绪,并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敬爱”和引发学生之间的友爱,构成“尊师爱生”这一师生人际关系的情感主基调。情感具有迁移作用,一旦师生情感交融,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将对教师的良好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涉及的某些对象上。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更要坦诚无私地关爱学困生,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个教学活动都有积极优化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乃至对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

三、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励学生

实施并推广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克服学生消极情感的方法。以听讲、记忆、模仿为主要标志的接受学习,更容易导致学生的被动、学习过程的消极,学习结果更多指向知识与技能;而以探究、理解、亲身实践、分享与合作为特征的新型积极学习方式,更容易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培养创造性思维,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1.对待有焦虑症的学生,一是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优等生提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对话练习要在水平相当的学生之间进行,基础性的知识则要求人人过关。二是设计至少三套考卷,每一套考卷设有选做题。三是先将问题说出来,待学生讨论思考之后再提问。

2.对待内向型的学生既不能责备,也不能用“好好加油吧!”等话语简单鼓励。因为愈加斥责,就愈容易使孩子畏缩、消极;反之,给予简单的鼓励又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负担,使他更为畏缩。对内向型的学生,我的做法:一是从不在公开场合说“这个孩子太内向、消极……”之类的话;二是把班里较为内向的几个学生集中起来,让他们在一起组成一个英语兴趣小组,消除其被别人取笑的顾虑,让他们经常进行英语对话,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三是细致观察他们的长处,不断给予鼓励,不断培养其自信心。

3.对待容易害羞的学生,一是鼓励学生在少数听众面前作简要的发言,不要担心听众对自己的看法而心慌意乱。二是在公共场合,鼓励他们多走动。三是让他们到讲台为教师当助教。